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环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实习教学;环节;技能;指导
一、 课前准备
作为教师特别是生产实习教师,在上实习课前做好充分课业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才能使课堂更生动,所授知识学生更容易掌握。所以,要求每个实习教师做到:1、领会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不同的课题提出教学要求,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熟悉程度等。因此,教师认真领会教学大纲要求,才能对课程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2、认真钻研教材。教师要完全熟悉、理解教材,精心写好教案,列出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3、准备。把上课用的教具提前备好,提高上课效率。4、对示范课题,教师必须提前预做一遍,并做好详细记录。保证上课时示范教学能准确顺利地完成。
二、 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生产实习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没有严密的教学组织、严格的纪律和安全做保证,实习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尤其是在生产实习课开始前的组织工作,就十分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都做好上课的准备。具体做法是:1、组织学生有序进入实习场地。2、点名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做好考勤记录。3、检查学生穿着是否符合安全文明生产要求等。4、布置教学任务。在上课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其它组织工作,使教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三、入门指导
入门指导是在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前,教师教授学生对新的实习课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课题的内容及要求,明白课题中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这个环节可分为复习、新课讲解 、示范、任务安排四个部分。
(一)复习
通过作业分析、向学生提问等手段,检查复习已学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操作技能,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用以指导新课的实践。
(二)新课讲解
教师对新课题的讲解,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所以必须做到(一)、首先明确课题的目的、任务、意义和要求;重点和难点;对图纸的技术要求要进行必要的讲解。(二)、对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工具等基本知识要介绍清楚。(三)、确定最合理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过程 ,正确的操作方式、方法和如何防止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等。(四)、贯彻安全文明操作规程,检查设备的技术安全准备情况,说明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如何防止的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讲解新课时使内容突出“精”、“明”、“新”。 “精”是力求教学内容简明易学,尤其是相关的理论知识,应本着“够用”即可,让学生能够完全消化吸收,实习课程的要求为精讲多练,少讲多练。“新”就是在实习教学中及时贯彻新标准,传授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明”就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课题的重点、难点,每个环节的目的与要完成的目标,以及对下一步的影响,并懂得每一步的加工方案与正确的操作。
(三)示范
示范的作用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训练目标和要求。而示范操作又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也是实习教学的重要步骤 。所以示范过程要求教师本人要进行规范性操作过程的示范,边操作边讲解,做到动作分解、缓慢进行,让学生看清教师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为学生的模仿操作打下基础。同时穿插操作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操作要领,包括进行生动形象的示范演示过程的讲解。必要时教师还应按照教学要求运用事先设计好的挂图、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在示范操作时,要组织、安排好学生观看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同时,要把重点、难点反复演示,让学生掌握每个细节。示范操作要求做到:步骤细致清晰,动作准确无误。
(四)任务安排
教师在讲解和操作示范后要给学生安排实习工位和实习作业,并要求学生对自己使用的设备、设施、工量用具、材料、图纸等进行全面检查,做好操作准备。
四、 巡回指导
采用分组、结对、竞赛的方法,提高训练教学质量。在检查工件时,可让学生参加工件的检测、评比,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技能的提高。 巡回指导是实习教师在课题讲解与示范后,对学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只有通过这样的具体指导,才能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它是实习教学的中心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熟练操作技巧。
巡回指导的主要内容是:安全指导——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文明生产和劳动安全情况;操作指导——检查和指导学生的姿势,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等;质量指导——检查学生完成工件的质量;重点指导——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检查,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立即进行具体指导,纠正错误,确保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在操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操作情况,积极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基本操作训练的开始阶段,学生的练习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此时应对学生多给予鼓励,找出不足之处,认真加以分析、及时指导、共同探讨。特别是初次训练,有些学生会因各种因素,如观察接受能力、模仿能力、身体素质条件等影响,出现操作姿势错误,动作不规范、不协调等问题。教师要耐心讲解,反复示范、手把手地及时纠正,实习教学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巡回指导的方法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在训练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体指导是指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出现共性的问题,由教师把全班学生或有关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讲解或技术上的指导。指导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实习中接触到的一些感性知识和经验,需要综合,进一步认识,二是在实习中发现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容易忽视、出错、出现偏差的地方,教师需要及时纠正。个别指导是指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个别性的问题,教师根据其知识掌握及技能操作中的个别差异而进行的指导,它充分地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特点。
要注意培养好的典型。榜样的力量是很有说服力的,特别是学生中的榜样更有说服力。所以,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注意发现学生中能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学得快、操作好不出事故的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好思路、好方法,以点带面,增强所有学生学好技能的信心。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训练教学中实习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必须做到“六勤”,即眼勤、脑勤、耳勤、口勤、手勤和腿勤。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 结束指导(课后总结)
结束指导是指在生产实习课题教学结束时,或一天实习课结束时,把学生集中起来,对操作训练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环节、不足、难点、成功之处等进行总结,加以概括,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讲评,对作业优秀的,给予鼓励;欠缺的,分析原因找出不足 ,找出解决办法。通过总结,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操作技能的积极性。还要对训练过程中安全进行点评,强调安全操作始终是实习课的第一。
总之,实习教学这几个环节,贯穿着整个实习教学的始终,虽然有划分,但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师 数学教学 学生
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课堂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让。尽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内容更是不尽相同,但鉴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其教学环节应按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探求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的程序进行。
1 优化复习铺垫。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从新知识相关联的若干旧知识中选择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在讲根式方程的解法时。可设计如下一组复习旧知识的提问:
①什么叫方程,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举例说明。②你都学过哪些方程?解这些方程的主要步骤是什么?解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③在解这些方程的过程中,解哪一种方程时必须验根?为什么要验根?这组问题实际上为理解新课,作了必要的铺垫,使得新知识一“根式方程和它的解法”成为整个“方程”这段知识照体结构的一个自然发展,使得新知识成为一个容易从旧知识“进入”的最近发展区。这样,解根式方程的关键步骤――去根号,可以由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步骤一去分母进行联想;由去分母可能产生增根,联想到去根号可能产生增根等等,教学中会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为此如何优化复习,需要我们作糟心的设计。
2 优化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防止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拉硬套。牵强附会。②导入对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③导入要有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④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学生,就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
3 优化新知探求。新知探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定理、性质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去。教师要善于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疑,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这儿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又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②整个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凡是学生能回答的由学生说,说不完整的让学生问互相补充,凡是学生可以做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缩;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可学生问相互评价。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④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要讲究情感化和艺术化,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00年,“兵帮兵”互助式学习形式经过校领导以及奋斗在教学一线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我校全面开展,这一举措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于此同时这代表着教师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留出自主发挥的“空间”。 但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非学生独霸课堂,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在“兵帮兵”互助式学习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之处扶学生一把;而且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实现自主发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兵帮兵”互助式学习的关键一环。
初中的信息科技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课堂中光靠老师讲、老师示范操作并不能全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在课堂中,采用“兵帮兵”互助式学习组织教学已经成为促进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实践证明,图有形式的互助教学不能促进教学,只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困惑,要想使得互助式教学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必须在备课中结合学情,设计教学环节,把握好师生互动的“点”。
初中信息科技课本的第五章《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中写着这么一句话:“数据的处理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中最重要的一环。”由此,可知这一章节的内容的重要性。从第一节《初识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到第四节《数据的计算(一)》,考虑到教材章节的内容衔接和完整性,我基本按照课本内容设计了教案,教学实践下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都还不错。但在教授第五节《数据的计算(二)》时,我与学生在课堂上都碰到了“麻烦”。
在第一个授课班级预备(3)班学习《数据的计算(二)》时,我引用了书本上的图例,并结合操作归纳“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之间的区别:计算公式 所占比例 = 各区园林绿化面积 / 上海市的绿化面积,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区别就在分母上,相对引用的分母位置是变化的,绝对引用分母是固定不变的。话音刚落,一位平时学习理解能力都不错的学生在下面摇摇头,咕哝一句:“不懂,说得真抽象”。话音刚出,全班顿时嗡嗡一片,不少学生都向我投来疑惑的眼神。面对在我意料之外的学生反应,我不由稍稍迟疑了会,此时刚好下课铃声响了。“真的很抽象,不容易理解吗?”带着疑惑我走出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翻开教科书,我又将教材内容细细地分析了一遍。数据的计算(二)这一节课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函数求和,第二部分是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公式中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别及应用。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比前面学习的相对抽象、难懂些。如何能让学生学得容易些?我想首先还是要在学生身上寻找突破口。我的授课对象是一群预备班的孩子,虽然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还不够高,但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经过小学和中学几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已能通过看书、求助软件的帮助、上网搜索、实践操作、相互讨论等种种学习体验活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与经验。《数据的计算(二)》涉及的教学内容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只要教学设计得当,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
明确了授课对象的基础学情,再分析教材中数据的计算(二)的知识结构。我发现教材中本课得知识点跳跃得比较快,关于数据的计算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处理软件所提供的一些计算操作方法。预备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内化,而这种比较单调的计算学习,其实并没有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之上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我需要在数据计算(二)相关的基础知识之上设计一个以任务为支架的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理解、内化关于数据计算中的函数和公式中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的相关知识。此外,课本上的教学范例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中出发,比如:“奥运”题材,选好题材后,再通过加工处理,让之成为本节课的任务主线,贯穿在每个活动任务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内容中去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并完成学习任务。带着以上几点反思,我反复揣摩,重新备了课。
【关键词】医院临床教学;质量控制;目标完善
临床教学是现阶段医学教育工作的主要构成环节,其教学质量将会对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思维能力、综合素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也会对其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直接的作用[1]。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得以完善、临床教学环节质量可以控制,现选择区域内6所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学相关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教学目标的完善提供更多的针对性指导意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区域内6所教学医院教学管理人员以及临床教师12名参与到问卷调查活动中,其中2例为高级职称、2例为研究生导师、8例为研究生学历,年龄在32~56岁。
1.2方法
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查,包括临床教学阶段开展的各种理论教学、研究生教育、见实习带教、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教学环节、充当教师工作量统计以及教学薄弱的环节等相关认识,参与到评价中的教学环节共有25项,包括了大部分的临床教学活动。还分析和了解了教师在不同临床教学阶段对于不同人员参与到教学质量的评价权重态度。选择表格的形式来开展相关调查工作,教师还要能够对参与教学评价的环节进行排序,对于不存在影响的可以进行选择,对被评价的人数进行统计。
2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来分析,传统的把理论授课作为中心的调查环节在秩和均值体系中占据前列地位。但是,依然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共有4名教师认为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进行启发、床边带教教学方法较为重要。秩和均值和教师人数两个方面都不支持会对临床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其较为主要的环节为基本技能测试、学科临床考试、导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开题、指导学生进行外文专著阅读、课题研究或者参与到学生交流中。其具体状况为:支持临床思维启发人数为3人,占比25%,支持床边带教方法人数为1人,占比8.3%,支持基本技能测试为2人,占比16.7%,支持学科考试1人,占比8.3%。当今医院临床教学中关于薄弱环节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是,教师们普遍认为查房带教和见习是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和其他专家学者的意见一致。医院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一种,参与调查问卷的教师都普遍认为学生在各个阶段所参与的学习活动应该受到和本科理论教育相同的重视,通过对参与本科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不难发现其与参与本科理论教育工作的影响因素比值分别为临床实践教育1∶1.35;继续教育1∶1.26以及研究生教育1∶1.19。不同工作人员参与到教学的质量评价工作的权重比值也各不相同,在调查内容判定为质量评估工作中不同人员的测评结果以正高职称教师、教研室主任评价权重定义为“1”时,同行教师、教研室副主任、学生职能管理工作人员、教学专家等权重比值各不相同。教学阶段工作量统计的信息在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不同院校对于学生采集病史、基本操作以及体检工作的指导相关工作量没有进行统计。临床教学医院不负责计算继续教育阶段的具体工作量,包括对师资队伍培养等,在目前的质量控制相关信息中,所有的学员都对学生评价授课教师体系进行建立,还包括学生评价教师的见习带教工作,但是,所有学员对于小讲课、学生实习阶段的评价信息相对较少,学生评价教师组织的病例讨论、基本操作带教等相关工作相对较少。教学办公室、临床学院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以及授课相关工作较为关注,其中有一所教学医院建立起关于学生毕业考试、出科考试等相关过程的信息控制系统,但是,其他教学环节还存在缺陷,包括关于基本技能操作带教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所有的院系都没有进行系统的记录等。
3讨论
教学质量评估可以通过教学评估来提升,这种方法也受到了更多教学医院的重视,怎样对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以完善和优化,能够保证对教学薄弱环节加以改善,对于推动学员建设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学医院都已经开始建立起较为系统的临床教学环节控制评价体系,并对职能部门检查、学生评教、见实习带教、授课带教、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课程建设都接受了系统的过程管理。但是,这些教学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实习阶段教学、基本技能操作带教等工作信息的控制还有待完善,需要通过对工作量统计的完善来建立专科、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临床带教以及继续教育等系统单一计量评价体系,从而保证教学评估体系能够得以完善。要想能够保证教学评估体系能够合理有效的把握,首先要能够对临床教学环节工作量进行全面有效的统计,若统计环节较多,则统计成本较高[2];但是,若只做部分统计,则需要能够达到统计选项的合理要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将近有一半的教师认为需要对较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工作量加以统计,所以,应该确定各个主要教学环节;不同教学医院的临床能力训练环节质量控制信息量缺乏,这就充分显示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建立存在困难[3]。当今,临床教师科研压力较大、教师医疗压力较大,从而导致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行为规范要求建立难度较大[4]。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环节质量控制过程中,要能够从薄弱环节出发,建立系统全面的重要环节相关工作体系,并且实施本科学生临床指导有效制定,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加以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储全根.对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认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0):904-905.
[2]李敏,侯维佳,沈卫星等.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探索与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36):163-164.
[3]彭奕华,丘永兰,万金花.教学医院临床教学的环节质量控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20):97-98.
【关键词】幼儿舞蹈 教学环节 过渡
一节幼儿舞蹈课主要包括热身活动、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学习等环节。其中新授课的舞蹈组合学习环节又分为:复习舞蹈组合、新课导入、舞蹈动作学习、组合展示等环节。这些环节看似相对独立,但其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处理好这些环节间的衔接过渡,能够促使整体教学的高效展开,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与效果。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如何把握幼儿的身心特征,并结合舞蹈教学特有的艺术性做好衔接过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笔者即基于此进行了策略上的探索。
一、幼儿舞蹈课环节间的关联性
幼儿舞蹈课大体包含了热身运动、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学习等环节。这些环节当中,每一部分也包含了小的环节,要衔接好这些环节首先需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一)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是指通过运动前一系列的低强度运动,调动起身体机能,从而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运动期间意外受伤的概率。但是对于生理、心理上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幼儿而言,舞蹈课前热身运动的作用不止于此。幼儿在认知上处于以兴趣为导向的阶段,在接受新知识或游戏时,兴趣是引导他们进入课程学习的必要选择。因而,幼儿舞蹈课的热身运动不同于成年人舞蹈课的热身运动,它除了要能够达到调动身体机能的目的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调动起幼儿参与接下来的课堂环节的兴趣。
所以,从幼儿心理特点出发,热身活动是舞蹈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在接下来活动中更为主动、积极参与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与后续环节相互衔接,如接下来的基本功训练环节,相对而言这个环节比较专业,也比较枯燥,是较为影响幼儿热情的环节。所以在热身活动当中,教师要尽量多地引起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每个初学舞者首先需要进行的专业训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素质条件,提高舞蹈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各类舞蹈奠定基础。舞蹈基本功训练对不同年龄段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少而浅,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第一,掌握基础训练的主要动作,如地面动作选择坐姿、勾绷脚、开胯、压腿、胸腰、背肌练习等;第二,动作追求简单规范,要求只要能掌握训练的方法、领会动作的要领、明确训练的目的、鉴别动作的正确与否就可以了,不能超越学生的能力去要求动作的软度、高度和速度。
从上述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内容从组成上看相对简单,但还是略显枯燥。对于好动的幼儿而言,舞蹈教师如何安排好这些教学内容,并且能够与接下来课程环节衔接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热身活动与接下来的环节能够做到有效衔接,正是由于在热身活动当中,教师能够更为自由地创建活泼、易引起幼儿兴趣的环境,让两个环节能够达到教学设计当中的要求。对于接下来基本功训练这个环节来说,目的是为了给幼儿传授一些基本舞蹈知识,在舞蹈组合环节当中,教师能够更好地实现幼儿的动作串联和组合,达到训练效果。所以,这两个环节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两个环节能够更好地衔接起来。
(三)舞蹈组合学习
舞蹈组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或节奏的配合,经过科学、艺术构思,由若干动作串联、组合起来的一种短小的训练性小品,学生在单一动作中难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组合中可以得到足够的学习和训练,由于教学组合具有一定的结构,就像芭蕾舞中的“变奏”一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幼儿舞蹈课程当中,舞蹈组合这个环节,实际上并不应该作为单一授课环节存在,它应该是一种贯穿于幼儿舞蹈教学每一个环节当中的一种方法。不过因为实际的教学组合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需要具有相应的基本功基础作为依托,对于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并不能完全展开,还是需要从传统的顺序性教学单元开始。尤其是在考虑到引导幼儿学习兴趣的时候,如何保证组合学习的多样化,保持幼儿学习兴趣的持续性是首先需要考虑到的。如果只是为了教而教,一味地照本宣科,当进入这一学习环节后,机械地分解基本动作,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的降低。因此,以上无论是哪个环节,其关键点都在于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创设相互衔接的情境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此才能够达到教学设计的基本目的。
二、幼儿舞蹈课环节间过渡的策略
在教学各个环节过渡时,需要从幼儿心理和身体状态角度进行考虑,创设能引起幼儿兴趣并产生强烈印象的情境。
(一)组织语言过渡
在幼儿舞蹈教学实践当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环节的过渡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组织语言过渡,为幼儿虚拟出一种环境。在组织语言进行课程环节过渡时,需要教师注意语言的生动化。舞蹈本来就是一种抽象的形体艺术,要让幼儿对新课感兴趣、印象深刻,教师的语言就要做到生动、形象,甚至在语音、语调上也要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起伏有度,从幼儿的喜好出发,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如在开展幼儿舞蹈《开心跳跳糖》蹦跳步的教学时,从导入环节过渡到新授舞蹈组合时,有教师利用语言,巧妙地进行了衔接。
师:我们的跳跳糖已经真的是一颗会跳的跳跳糖了,如果能成为一颗会跳舞的跳跳糖那该多神气啊!你们想当一颗会跳舞的跳跳糖吗?
生:想。
师:那我们赶紧来学习新的本领吧。
这样的语言过渡看似简单,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幼儿带入到舞蹈角色中,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舞蹈动作。
(二)开展游戏过渡
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游戏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常用且效果很好的方法,在舞蹈教学环节过渡当中,这种方法也适用。利用游戏的方式,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如在开展幼儿舞蹈《我是皮影小玩偶》基本手位及侧踵步的教学时,有教师在教学导入到新授环节过渡时,创设了一个皮影戏表演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当一回皮影戏里的小玩偶?
生:想。
师:那要请你开动小脑袋,想一想如果你是皮影小玩偶,在影窗里会怎么表演呢?(鼓励学生能表演出皮影戏人物的俏皮感、顿挫感)
教师邀请学生进入影窗进行游戏表演。
师:小朋友们的表演真棒。你们想知道真正的皮影小玩偶到底是怎么走路、怎么摆手的吗?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执教教师利用有趣的表演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通过感受、回忆事物的特性来模仿、想象及创造动作,符合幼儿爱玩、爱模仿的天性,并顺势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三)构建情境过渡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引导,搭配以相应的环境与音乐,来激发幼儿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自身的内心感情与看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情境的模拟,能够突破课堂的限制,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观察能力。而在教学环节的过渡当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如开展幼儿舞蹈《春晓》教学时,在蹦跳步和跳踢步这两个知识点之间,有教师创设了一个春天公主带领我们游西湖的情境进行过渡。
教师播放春天公主录音内容:“小朋友,你们的表现真棒,这么快就学会蹦跳步了,恭喜你们,过关啦!现在让我带领你们去游览西湖吧。”
教师播放课件:西湖花港观鱼的景色。
幼儿在游西湖这个美妙的情境中一会儿喂鲤鱼,一会到牡丹亭休息,玩得不亦乐乎。
教师再次播放春天公主录音内容:“小朋友们,如果你们还想去下个景点玩的话,就要再学一个本领哦!快请老师教你们吧!”
课堂教学进入到跳踢步的学习。
因为有了春天公主带领游西湖的情景引领,幼儿的兴趣被很好地激发,既复习了旧动作,又很自然地拉开了新动作学习的序幕。
综上,不难看出教学方法之间其实是相通的,一些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只要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就可以运用在教学环节的过渡中。
参考文献:
[1]张云鑫.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初探[J].黄河之声,2015(3).
[2]曲梅.幼师舞蹈课施教体会点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2).
[3]何娅敏.浅谈幼教专业舞蹈教学中幼儿性的贯穿与渗透[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
一、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中,一个好的引入往往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有:设出问题创设情境 ;知识的正迁移,在新旧的知识衔接处创设情境;数学活动,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创设情境;生活实践,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创设情境;数学意象的动态呈现,通过教具演示创设情境;等等.
例如,在讲“黄金分割”时,笔者借助三组图片(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起来.(1)以下3张图片,哪张构图最美;(2)三张长和宽都不相同的长方形的图案中,哪个长方形更好看;(3)芭蕾舞演员做相同的动作,踮脚尖和不踮脚尖,哪个更美.这样,带领学生参与分析最美构图、更好看的长方形、最美舞蹈演员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二、新知识的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如何添加辅助线是教学难点.教师可就添加辅助线采用以下教学措施:(1)复习两线平行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或者1/2);(2)在教学中,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教师适当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各组讨论不同的方法证明定理.
已知: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求证:DE=1/2BC,DE//BC.
①如图1,利用旋转把DEA绕点E旋转180°,通过ADE≌CFE,得DF=DE+EF=2DE,再证明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结论.
②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或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
③如图2,取BC的中点F,连接FE,过点A作AG∥BC交FE的延长线于G.
④如图3,分别过D、E作BC的垂线,H、F为垂足,分别交过点A且平行BC的直线于M、N两点.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知识的挖潜
在教学中,对例题的设置,既要体现课标基础,又要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例题、习题的“改装”或引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知识的拓展
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这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五、知识的归纳
重视小结.小结是对知识点的归纳,对获得知识过程的回顾、对知识的整理、数学技能和数学方法的积累.一个好的课堂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六、知识的反馈
设立各种工程实践训练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分为设备安装、管道焊接、水厂调试、检查井维修等工程实践小组,结合校外实践基地的实际工程,进行工程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1.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参加学科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不断开阔专业视野;鼓励学生参加有关专业方面的各种资格认证;在企业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多样的企业文化,对社会与企业的关系有所认识,注重学生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创业成才。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正直,富有责任感[7]。
2培养方案
2.1培养方案特点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突出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了课设实验、认知实习、施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七个类型。按照培养目标对工程能力要求,选择多个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相关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企业学习阶段提供场所和条件;同时,聘请实践教学基地有实际经验的企业工程师作为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在企业学习提供全面指导[8]。累计企业学习实践时间40周,并要求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此外还要突出工程创新和研究能力培养。在校内开设第二课堂与创新实践课程,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以研究给水排水领域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深入企业积极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使学生具备工程优秀工程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潜质[9]。
2.2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给水排水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其他实践环节:(1)基础实践教学:计算机技术实训、金工实习、测量实习、水分析化学实验[10];(2)专业实践教学:专业软件应用与实践、认知实习、施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与实习等;(3)其他实践环节:工程科研训练、创新能力拓展项目(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各类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各类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除了基础实践教学,其他实践教学均由校企联合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课程体系[11]。
3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累计3年,校内外实践实习时间累计1年,其中在校外实践实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12]。依托山东建筑大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学习与实践是在学校学习阶段的基础上,对知识、能力、素养培养的进一步夯实和深化。在本科四年的时间内,通过在企业完成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给水排水工程的系统观念,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等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具有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施工、科研与管理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职称的潜质人才,为山东省地方区域经济输送具有卓越品质的科技工程人才。可以看出企业学习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得到工程师素养的培养和训练。
4企业学习实践环节
4.1专业软件应用与实践
目的是掌握给水排水专业常用的专用软件,如AUTOCAD、天正给排水、鸿业给排水等专业软件的应用,了解各种软件的功能及其运行环境。重点掌握AUTOCAD画图软件的操作命令、画图技巧等,能熟练应用该软件。专业软件应用与实践安排在企业进行,在企业以现场参观、集中讲解和实践操作的形式完成。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2周。
4.2认知实习
安排在专业课程教学之前,带领学生到济南市参观学习市政、工业企业、建筑、水体及水域等领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处理技术等内容,让学生对专业有感性认识,建立给水排水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关系以及运行特点。重点了解给水系统组成和重要工艺、排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工艺、建筑给水排水的组成和主要设备等。认知实习安排在企业进行,以现场参观、集中讲解和简单操作的形式完成。安排在第3学期,时间为2周。
4.3施工实习
施工实习目标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土石方工程、砖石工程、基础加固工程、施工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各种金属管道及非金属管道安装、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容器、设备)的施工方法及质量验收标准。重点了解给水、排水等市政施工工程以及各种金属管道及非金属管道安装等。施工实习安排在企业进行,以现场参观、集中讲解和简单操作的形式完成。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1周。
4.4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安排在专业课程教学之后,分组参与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运行、参与设计施工和技术改造;深入到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施工现场,跟班进行生产实习。安排具有工程师资格的现场人员做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实习,使学生得到应用理论方法开展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等能力的锻炼。生产实习安排在企业进行,以现场调查、实际操作的形式完成。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8周。
4.5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根据大纲要求,结合设计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泵站课程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等6门课程设计,共11周。课程设计安排在校内、企业完成,根据相应课程开设时间安排在第5、6、7学期。
4.6毕业实习与设计
毕业实习与设计采用边设计边实习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选择现场实际问题,安排学校教师和具有工程师资格的现场人员两位指导教师共同指导[1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升。毕业设计与实习在企业完成。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为16周。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表1所示。
5结语
一、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师生沟通情感、建立信任的基础
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课堂的引入应突出趣味性同时又兼顾学生身边的实际,让学生乐意参与的同时体会到学习身边数学的重要性,这一点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识。有效的课堂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增强表现欲,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交流、观点的碰撞,进而建立合作、信任的空间,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走出“穿形式的外衣”,让课堂回归到有实效的轨道上来。
如在:苏科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第一节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最熟悉的物体引入:我校操场上国旗杆的高度为16米,比综合楼前雕塑的4倍少2米。请你结合题目提出一个问题并求出来,与同伴分享。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能求出雕塑的高度”、有的说“能求出旗杆与雕塑的高度之差”、还有的说“能求出雕塑与旗杆的高度之和”、甚至还有的说“能求出旗杆与雕塑高度的积和商”。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数与数之间的计算关系瞬时被激活。当学生没有问题时,教师趁机追问:“如果想要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你认为先要求出什么?”学生一致认为必须求出雕塑的高度。教师又趁机质疑:“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会求吗?算算看!”学生迅速动笔计算起来,有的用算术方法计算,有的用方程计算,还有的借助线段图计算,然后请学生代表讲解每种方法的分析过程,待学生结果一致时,教师随机追问:你怎么知道你的结果是正确的?学生继续阐明检验的过程,课余时间我亲自带领学生对雕塑实地测量,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里教师并没有指出哪一个问题提得好(鼓励大胆发言、尊重和信任),也没有总结哪种计算方法优越(尊重学生思维的结果),只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不同的问题,而同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可能有多个。这一点才是新课标中改革的重要任务,即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二、课堂例题环节的设计――师生思维碰撞、达成目标的关键
好的教学环节应体现教学的有序性、侧重性、分配性、链接性和评价性。其核心环节是侧重性,这是一节课重难点是否达成的关键。本环节主要体现在对教材例题的精选与设计上,它既能呈现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把握,又能训练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师生思维反复碰撞最终达到自觉和谐一致的主阵地。下面通过一个案例的片段加以分析:
片段:苏科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页练习题7:小丽和小明同时从相距96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丽每分钟走58米,小明每分钟走62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此题改为本节课的例题:“小丽和小明同时从相距96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丽每分钟走58米,小明每分钟走62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距60米?”设计此问题的意图有以下四点:其一,复习了有关相遇问题的知识,即相遇问题计算时间的方法;其二,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题意,把较为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其三,相距60米,可能发生在相遇之前或相遇之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其四,发挥潜在的育人功能,向同伴虚心学习,发扬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例题设计不是单纯的解题活动,重要的是隐性的探索和交流的动态生成过程。其实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对话的机会,只要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钻研,师生与教材对话的育人功能便指日可待,落实课堂的实效就不是一句空话。
三、课堂习题环节的设计――师生携手并进、自我评价的平台
练习具有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功效。为使练习的有效性得到落实,重要的是明确练习设计的要求,即设计的目的性。设计练习时,第一要明确练什么(即内容)?达到什么要求(即目的),也就是说通过练习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内容、懂得什么方法、悟出什么技巧或道理。
例如:教完梯形的面积公式后,我设计了如下的4道练习题:
(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6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2)算一算:1+2+3+4+5+6=;
很明显,此练习既复习了本堂课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复习了学生的运算和巧算能力。学生计算完后发现:两个不同的问题结果竟然相同!有想法的学生肯定想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偶然现象?看出了学生的疑惑后,我趁热打铁,再出两题。
(3)已知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11厘米,高是7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4)算一算:5+6+7+8+9+10+11=;
计算完毕后,一部分学生看出了一点门道。这时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发现蕴含的规律,得出求解的技巧。最终,在学生各抒己见的交流感悟中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与连续整数的和=(首项+尾项)×项数÷2惊人的相似,后者的计算方法就是高中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学生不约而同的发出一阵惊叹声,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算一算从1加到2013的结果。
在VirginiaTech,学生通过学校授权的多媒体在线教育产品的网页,在给定的流程图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流程表明了课程先后顺序,课程以编号加名称的形式表示。从课程的编号可以看出课程性质、难易程度和之间的关联,如ECE2014,“ECE”指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编号的打头字母越小,则课程越简单,“2014”以2打头,表示属于专业课中较简单的课程,第一学年的课程编号大都以1开头,说明这些都是基础课,简单易学。从课程的标号可以判断课程的前后关联关系,如Math2224的先修课程为Math1224。课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每层都规定了必须完成的基础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本学期所修课程的数量,允许学生同时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累计学分达到学校要求即可毕业。学生在进行课程的选择时,不仅要主动了解不同课程的关联关系及在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更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确立发展方向,确定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必修课的同时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我国大学学生一般都是按照学校提供的一套固定课程计划(培养方案)按部就班的上课,一般不需要学生为上什么课进行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它的弊端是造成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学生对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做深入的了解,学习目的不明确。
二、选任课老师环节
在VirginiaTech,每门课程都由几名教师同时授课,一般每位教师带两个课程班,前3天是公开课,学生可以选择老师及上课时间(课程临时班),选定后就固定下来,因为不同的教师后面的教学环节会有较大差异。与国内由系部统一安排课程班及任课教师的方式相比,这种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学生选课和选教师的模式导致了固定班级的消失,只有课程临时班,没有了固定班级的概念,也就没有了班干部、辅导员等职务,所有事情都是靠学生自己去关注。学生在入学注册时得到一个Home空间,在自己的Home空间里可以查看到有关通知,通过这种途径信息传播直接、快捷。
三、选教材环节
在VirginiaTech,授课班级固定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教材,学校不要求同头课教师使用统一的教材。教材可以是教师自己准备的资料,也可以由教师建议参考书目,学生可以到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或下载电子资料。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而给学生布臵大量的阅读任务。因此学生不会局限于一本教材,会根据知识需要而大量阅读相关文献。
四、课堂教学环节
在VirginiaTech,实验性较强的课程,每个完整的课时由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构成。理论课被称为大课,45分钟,由任课教师上,讲解关键知识点并串联前后内容,布臵家庭作业及需要阅读的资料。在理论课上,学生通过软件可以在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平板或移动设备上和教师所用的课件同步,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在课件上做笔记。教师通常带着实物上课(如芯片板),理论联系实际地讲解并演示核心操作步骤,同时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视频演示或教学参考资料放到在线教育网页上,供学生随时查阅。每个理论课后都会安排一定课时的讨论课,讨论课为小班形式通常被称为小课。讨论的内容可以涉及课堂、作业及阅读资料的相关知识。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提问并参与讨论,因为学生的表现会在课程的总分数中占一部分。要拿到这个环节的高分,需要学生提前完成老师布臵的阅读任务并积极思考课程的相关内容,提出有水平的问题、见解。理论课后安排2个小时的实验课,由学生自己在实验室完成任务,若有问题可找辅导的助教,助教一般是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学生完成任务后需要经过助教确认,提交实验报告后就可以自由活动。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做完,可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继续完成实验。学生实验用的消耗品由学生自行购买,去实验室前需要自己准备好,做完实验后带走自己的用品。我们国内的高校通常不设讨论课,课堂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低头垂目,保持沉默,直至课程结束,有部分学生从来没有和老师交流过。这被总结为中国学生的特点,被总结为中国人的特点,甚至被总结为亚洲人的性格。
五、作业环节
在VirginiaTech,教师在课堂上布臵作业,并且规定一个提交的截止日期(在Home空间可以查询到),一般要求一个星期内提交电子作业。作业一般都是应用性很强的小项目,学生要完成作业往往需要查找很多资料,经常会熬夜到1~2点,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教师有3~4个助教,助教负责批改作业,批改结果通过一个邮件反馈给学生。反馈的内容包括本次作业得分、在整个课程分数中所占的比例及在班级中的档次等数据。如果发现学生作业有雷同的情况,助教会把作业打回给学生,要求重新做并且按时提交。因为时间耗不起,一般学生不敢冒险等着抄袭。
六、考试环节
在VirginiaTech,考试的形式可以多样,按答卷要求可以分为纯闭卷方式、半开卷方式、开卷方式等;按考试时间可以分为平时小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按题目形式可分为个人或小组式。小组式是由一个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一个项目,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需要说明自己在该项目中所做的工作,越到高年级这种小组式考试越多。采用哪种考试方式由教师自己决定,不要求同头课教师统一出题。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于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应用力和创新力,题目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去发挥。考前所有教师都不会带学生复习,最多给学生提供一套往年的试题。考试结果在自己的Home空间中可以看到,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可以申请复议。我们国内高校的期末考题大都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及描述,并且期末的分数占到总分的70%~80%,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
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