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动员代表宣誓词范文

运动员代表宣誓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动员代表宣誓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运动员代表宣誓词范文

16:25-16:28嘉宾到席

16:30-16:32 主持人出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学们:

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共同庆祝09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联盛超市杯”篮球赛盛情开幕!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到场的嘉宾领导,他们是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超市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斌先生、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团委书记黄玉群、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学生会主席叶维剑、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超市事业部副总经理助理汪有浪先生,感谢你们的光临! (财校嘉宾没有全部确认,具体情况现场对接)

现在,我隆重宣布: 20__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联盛超市杯”篮球赛开幕式现在开始!仪式第一项:奏国歌、行注目礼;

16:32-16:40 奏国歌、行注目礼

16:40-16:45 现在进行仪式第二项,领导嘉宾致辞.首先有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团委黄书记致开幕词

黄书记致开幕词:

尊敬的联盛公司领导、各位同学、全体裁判员、运动员、篮球赛工作人员: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向“联盛超市杯”篮球赛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亲临比赛现场的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联盛超市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斌先生表示热烈欢迎,向参加比赛的裁判员、运动员以及篮球赛全体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本届“联盛超市杯”篮球赛得到了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和全程冠名赞助,在此,我谨代表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及篮球赛筹备小组全体工作人员向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活跃我校的文化体育运动,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我校篮球竞技水平,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特举办09届篮球赛.本届篮球赛由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团委主办、院体育部承办,由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参赛的各位运动员都是各院系篮球运动的佼佼者,在此,我希望全体运动员要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以高昂的斗志,高超的球艺,赛出友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同时,希望全体裁判员忠于职守,严肃执纪,公正裁判,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良好竞赛环境;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支持下,本次篮球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16:45-16:50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超市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斌先生致辞!

李总致辞

尊敬的学院团委书记,各位同学、全体裁判员、运动员、篮球赛工作人员: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很高兴能代表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家一

起参加江西财经职业学院09年“联盛超市杯”篮球赛开幕式。在此,我谨代表联

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向“联盛超市杯”篮球赛盛情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良

好的祝愿!

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九江联盛集团,现拥有超市连锁、百货连锁、家电等多个业态及分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爱国爱民,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和“诚信、求实、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坚持“企业惟有利于社会才有其存在价值”的企业社会观。20__年联盛商业目标网点总数计划将扩展到15家,并力争在3-5年内上市,是九江市乃至江西省的优秀品牌企业。

联盛超市连锁成立于20__年, 以“真诚永远,实惠天天”作为经营理念,以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经营目标,注重终端服务品质,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和亲睐。现拥有门店数量9家,会员人数14万余人.联盛超市湖滨店傍依在美丽的南湖之滨,座落于九江市最大的小区之一--湖滨小区的中心腹地,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相毗邻;营业面积20__多平方米,经营生鲜、粮油、副食、烟酒、洗化、针纺、日用百货等,丰富的商品、优质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加上联盛人专业、专注的敬业和奉献,为湖滨小区居民及周边院校的学生及教职工购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今后,联盛超市湖滨店将针对学生群体不断丰富商品, 提供超值周到的服务,不断满足莘莘学子的需求。

联盛集团注重学生群体的教育和发展,长期资助九江困难家庭学生,20__又投入巨资开展以“绿色行动”为主题的环保校园活动,发放了30000只环保购物袋,以“小手拉大手”号召全民环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本届“联盛超市杯”篮球赛,就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一次互动性体育文化活动, 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不断追求的态度是与联盛超市相契合的,愿接下来的比赛,同学们能赛出好成绩、赛出好水平!联盛超市将与大学生一同成长!

再次祝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联盛超市杯”篮球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6:50-16:53 仪式第三项,请运动员代表宣誓:

(运动员宣誓词

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

遵守纪律,尊重裁判,尊重对手,正确对待,比赛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赛出

水平,赛出风格,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加“联盛超市杯”篮球赛。

宣誓人:

20__年4月2日 下面有请裁判代表宣誓:

(裁判代表宣誓词)

我代表全体裁判员郑重宣誓:

在本届“联盛超市杯”篮球赛中,严格执行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认真履行裁判员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团结协作,秉公执法,为篮球赛取得圆满成功做出贡献。

宣誓人:

年 月 日

16:53-16:54 仪式第四项,有请联盛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超市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斌先生宣布篮球赛开幕!

李总:现在,我宣布: 09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联盛超市杯”篮球赛开幕!

掌声!进行曲响起,各参赛队伍退场;

第2篇:运动员代表宣誓词范文

我断断续续学习了《职业经理人十项管理技能训练》相关视频,当看完第六讲时——第二象限工作法有种似曾相似之感,想到了已远去的高中学习阶段,不想过去一直纠结于哪是X轴,哪是Y轴的三角和复数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现今能轻松应用到人们工作或是生活中,居然有着如此大的魔力和生命力,不啻一项发明创造,可见世间万物多具备相通性,只是我们缺乏发现她们的眼睛或者思想源泉。

简单的说,象限时间管理理论(即四象限法)就是把日常事务分为四类:①重要且紧急;②重要但不紧急;③不重要但紧急;④不重要且不紧急。中心观点认为:无论工作抑或生活,都应该在强调"要事第一"的基础上坚持做第二象限的工作,原因在于:一般情况下,重要的事项都是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一般有较充足的时间安排,但是,由于每天忙于琐碎事务,经常把重要的事搁置起来或认为还有时间,结果做了次要的事反而将重要的事拖到最后一刻,不仅时间仓促,质量和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对于该观点,本人深以为然,尤其是在当下乌东德施工局机构改革推行的初期。

施工局目前正推行机构改革,其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关系,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施工局履行宏观管理职能;项目管理部代表施工局负责组织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承建项目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但在施工局授权范围内;而作为施工局计划合同部的一名管理者的我,需要充分理解并执行施工局这一部署和调整,同时也要深入思考未来的角色定位和肩负的任务。

首先感谢施工局领导的理解,在本次机构改革推行之初没有直接安排到项目(管)部去工作,这就避免我在未来工作中又担负运动员相对尴尬的角色,长此以往,心理上或许也会产生一定扭曲。

第3篇:运动员代表宣誓词范文

关键词:仪式;场域;素材;情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4-0088-07

仪式始终镶嵌在大学的生活链条中,它以丰富的形式、充满感情的表达方式、众多的参与者、以及动人的口号,让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出现迷人的一面,有时让人期待,有时让人回味,充满了道德意蕴。仪式的道德教育作用可能有大小之分,但在道德价值上并无高下之分,因为道德价值是内在的,不可比较的。

一、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

仪式充当着教育的职能,但仪式不是教学,不是课程,不是学术研讨,不是知性的道德教育,也不像虚拟的网络交流,而是一个特殊的场域,以情绪体验、观念传播为主要形式的道德实践。

(一)仪式是大学生活的组成部分

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中转移,但诸如信仰、观念、情感却不能自由转移,大学一直在思考和尝试如何实现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与灌输,除了课堂,还通过其他途径。仪式就是一种人为创设的环境,不能因为仪式是被精心设计的生活,就把它排除在生活之外。

大学选择需要的仪式作为教育载体。与社会环境相比,学校教育提供的个体道德成长的环境具有系统性、可控性,是有目的、有计划的。[1]从大学仪式的变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传统礼俗还是西方文明,无论是从社会风尚还是意识形态,大学都是有选择地把仪式安排在生活之中,作为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大学会选择具有传播功能的仪式。仪式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大学的仪式动辄几百上千人,在仪式过程中传播某种信息,灌输某种思想无疑是最经济,也是最便捷的。所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通常会放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这样的环节进行。大学还会选择具有组织功能的仪式。学生在未组织前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正是在仪式中学生才能聚集到一起,体验到共同的身份带来的荣誉感和组织感,并产生维持群体团结性的集体意识。所以,仪式是把异质性群体向同质性群体进行整合的非常有效的办法。军训的阅兵仪式、运动会中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无疑是展示社会成员高度组织性的绝佳时机。大学还会选择具有展示功能的仪式。大学的庆典仪式向师生、校友、社会展示曾经获得的光荣与成就,将大学多年的成绩集中地、浓缩地、艺术化地展示出来。在庆典中,学生了解了大学的声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及影响力,培养了对母校的自豪感,培养了个人的自信心。

大学固化必要的仪式形成制度。这是大学对生活领域进行道德教育渗透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让仪式成为例行性活动,让其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更多的份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它的积极面在于,可以将认为有益的仪式重复持久地、有规律性地操演,加强教育的效果。符合心理学的机制――重复就是强化。但它潜在的危险在于,如果过于强调仪式的习惯性存在,会导致道德内涵的式微和形式感的畸重,从而出现仪式的空洞。开学典礼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对新生的入学教育的启蒙。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相聚在一起,一场仪式就要形塑他们对学校的历史的认同,对学校风格的理解和继承,对学校传奇人物与事件的景仰与兴趣。虽然一个典礼有丰富的容量,但是除非大学文化底蕴的绵厚,在仪式之前已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否则只依靠仪式的技巧性来达到这个功能其实是很难的。毕业典礼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对毕业生所能抓住的最后一节道德课。以毕业为主题的歌曲萦绕在耳际,提醒着这是一个生活了四年甚至更长的地方,是一个有着师生情、同学情,甚至是产生过爱情的地方;礼堂里的横幅、标语提示着这里将举行与自己有关的最后一次典礼;师长的谆谆教诲和学弟学妹的祝福以及一生可能只穿一次(一种颜色)的学位服,真切地告诉毕业生,即将进入人生新旅程,摘下了校徽也就意味着摘下了母校的宽容与关爱。

大学还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历史纪念仪式、传统节庆仪式,以及国家交给的政治仪式,编入大学整个运行的日程表中,使之制度化。这些仪式与教学、讨论、娱乐、运动等生活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大学的生活。

(二)仪式是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经历

学生或多或少地参与或经历了某个或某些仪式。仪式为学生社会身份的转换提供演出的场域,它还构成群体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分配为各种角色,在不同的仪式情境中获得体验,不但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而且获得心理与经验的成长。

仪式是群体性生活。这里的群体不是人的数量上的集合,根据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社群理论,群体是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构成社群的精神要素,涂尔干称之为“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个人意识到他是属于这个群体的,对这个群体有感情,愿意为它付出,个人与群体有了情感上的联结。道德是集体意识的表达与体现,而不是冷冰冰的强加在个人身上的生硬纪律。道德的意义必须放在个人与其群体关系的角度上来理解。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群体成员互动越频繁,感情越深厚,活动的一致性就越高,其行为就越符合群体的规范。[2]群体充满着组织的特性,作为组织中的成员,仪式对行为的要求具有高度的模式化特征。

仪式存在角色分配。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3]110。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其道德生活是通过其不同的身份来发生联系的。每个人通过角色而存在,并在鲜活而又复杂的现实关系中具有了不同的道德规定性。学生既是仪式中的行动者、创造者,也是被动者、形塑者。学生在仪式中充当的角色有时是主人仪式的参与者和受教育的主体,有时是观众仪式的观礼者,有时甚至是道具庆典仪式中的观众常常具有这样的功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学生常常会根据角色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自我形象。学生对角色的学习就是“领会在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要的行为,把握好身份的规范,学会扮演与我们的身份联系的角色。”[3]110

仪式就是道德实践。仪式过程是学生亲历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道德的过程。仪式中充满着礼仪,礼仪的要求主要是礼节与仪表。在仪式的发展和演变中,一些与历史发展潮流不相适应的礼仪被淘汰,繁文缛节被简化,而那些最能体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的礼仪,并被继承和发展。学生在仪式中对礼仪的执行与遵守就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仪式中的礼仪,不仅包括言行的外部表现――礼节,还包括仪节所蕴含的内容――思想。从礼节方面看,主要是待人接物的交际规范,比如恭敬诚恳、善良宽容、礼尚往来、入乡随俗等等;从礼貌方面看,包括对人的容貌颜色、视听坐卧、衣冠饮食、行止揖让等。仪式中参与者的行为必须合乎礼节具有道德的意味,参与仪式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

倪辉:场域、素材与情感:大学仪式的道德维度

(三)仪式是充满德性的生活

虽然仪式并非是道德教育唯一的托付者,但仪式具有道德教育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教育的主要效果是过一种有丰富意义的生活。所以仪式不只是成为一个道德讲台,它更应成为一种充满德性的生活方式。

仪式不能仅仅创设规范。尽管在仪式中充满着应该这样,不应那样的规范,但我们不能用规范来定义道德价值,仅仅通过规范,我们对道德仍然是隔膜的。因为,“人设立规范本来是为人着想的,如果变成只为规范自身着想,又如何能尊重人?规范是必需而且应该遵守,但却不值得尊重,因为道德价值落实在规范之外而不是在规范之中”[4]。仪式中对秩序、角色分配、话语权的掌握,程序安排是有一套规范的,但规范的存在必须是有道德的意义做支撑,否则就是对人的精神伤害,也是对仪式自身的否定。如果规范与道德的要求相悖,则本来就不值得尊重;如果它与道德契合,那么,实际上我们所尊重的是道德而不是规范。

仪式可以创设道德情境。仪式创设的道德情境应该超越规范伦理而追求德性伦理。不同类型的仪式可以创设不同的道德教育情境。比如,宣誓仪式架起了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桥梁。在宣誓仪式中,宣誓人对自己的承诺进行形式上的放大,置于公众的视野,形成监督的压力。宣誓仪式强化了对特殊责任或权利的边界的标识,用道德约束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又如,对革命英烈的纪念仪式,更迭不辍的历史如何融入到现代的生活进程之中呢?如何让陈旧的历史故事仍然焕发着迷人的想象力与新鲜的感受性,而不是逐渐固化在日益失效的文字与刻板的仪式操演中呢?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从宗教仪式中觅到了法则:“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验主义和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说现在,重构了过去”[5]。这个启示就是如果纪念的内涵躲在历史的阴影中,缺乏当代意识的解读,那么,仪式可能只是单向度的对先烈、先贤的缅怀追思,而不是充满历史反思,那么纪念仪式很可能变成一场抒发“怀古之幽情”的艺术表演,而不是意味深长的道德教育。

仪式更应充满德性。将德性从教育过程中抽离是教育的异化,“失去道德热情的教育实际上是没有方向的教育,不知何方是自己的目的地”。[6]仪式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摆脱道德价值的无根。有研究表明,“要让价值观在学生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这要比改变价值观的内容更重要。其任务是使价值观人性化和个性化,并使它们之间一致。”[7]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仪式对道德教育产生功效,不是通过改造大学生的原有价值观,而是唤醒大学生价值观中正确的那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仪式促进价值观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方面做文章。不幸的是,目前仪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漠视人性和个性,强调共性。

尽管仪式中掌握话语权的不一定总是先进人物,但仪式应该更多地让榜样现身;尽管仪式的礼节无法回避对身份地位的考虑,但应该尽可能给不同的角色以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尽管仪式在建立信仰方面力不从心,但仪式应该追求高尚,追求理想主义。固然,仪式不是美德袋,无法将道德的一般原则统统装进去,但它是一个高明的设计,是一个表演性的场域,德性如何体现在仪式中正是仪式的设计者、组织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仪式的功能不一定都对人的道德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仪式需要在主体与客体、具象与抽象、明显与隐匿、无限与有限、现实与理想之间切换、交流、渗透。所以,如何让仪式充满德性其实是教育的智慧。

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所以要把仪式放在生活中进行考察,不能与生活割裂。在生活情境中,让教育工作者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到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8]

二、仪式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

仪式无论是形式、内容、环境氛围、时间与空间、象征符号、还是结构性的程序,乃至仪式自身呈现的诸多矛盾性等等,都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

(一)仪式蕴含礼仪――道德规范

仪式中蕴含着礼仪。杜威(John Dewey)认为,“礼仪的起源与道德的起源是同步的,礼仪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步的,与此相应,礼仪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形态。它的本质特征与普遍的道德形态是一致的。”[9]62礼仪表现的内容,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礼是抽象的,由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构成,既是人际间交往的伦理准则,又成为社会的观念和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言谈举止。而仪则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程序和形式。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曾经对仪式进行现象学的描述:“在遵守的过程中体验庄重仪式是比语言更深的实践层次,因为它不仅像语言或对话那样,要遵守学到的规则或达到规定的目标,而且它实际上还培养了人的正确感。在一个仪式中出错就是无礼,仪式中养成的行为的分寸感就是所谓正确性的基础。”[10]他揭示了人类团结的存在论基础,同时也说明仪式中的礼仪就是维系正常有序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落实在人际交往的分寸、尊重、秩序、气质、风度等方面上。一个道德的人,往往是一个识礼、守礼、行礼的人,并时时操守礼范,处处体现礼态。

中国传统的礼仪系统化的标志是“吉、凶、军、宾、嘉”五礼,它构成了古代礼仪的基本纲目。不过,它虽然对调节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强调维护了封建宗法等级关系。礼仪是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学校仪式中必须有所取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那些具有共通性、普遍性的礼仪,同时还要尊重当代社会多样化的特点,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让礼仪向简便易行的方向发展。仪式的“方位礼仪”具有特定的尊卑含义。现代方位礼仪摈弃了古代浓厚的封建等级伦理观念,发扬了民族礼貌的优良传统、尊敬尊长的社会美德、尊人谦己的民俗风尚。[11]现代仪式中的以上为尊,以中为尊,面南为尊,就是从中继承而来。仪式要注重服饰礼仪。服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与内涵气质,服饰不仅要与自身条件适切,还要与仪式性质、仪式氛围相适应。仪式中还要注重仪表与语言的礼仪。仪表礼仪可以振奋精神与尊重他人。语言礼仪可以融洽沟通,有效地传情达意。

总之,礼仪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外显行为,是一种向善的行为。“立于礼是处世之善,行于礼是为人之善,让于礼是交往之善。遵守规则,是公共之善,温良恭谦是平和之善;彬彬有礼是和谐之善;仪式庄重是尊重之善。”[9]101-108礼只有内化为道德意识,才能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才能发挥仪式的教育功能。

(二)仪式营造氛围――道德体验

仪式是一种体验德育模式,运用品德行为、象征符号、实物演示、音像传播等手段,借助可视、可听、可感、可悟的介质,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产生刺激,激起相应的直觉体验。纳日碧力戈认同格尔茨把巴厘岛的仪式看作是“国家剧场”的观点,提出“人格融化在仪式中,仪式中充满人格”,[12]仪式创造了一种类似于“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由此可见,仪式营造的氛围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对人的影响之巨。大学的仪式不管是为了形式,还是属于形式,它本身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是公共意义得以产生的场所。它把认为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人们有序地联合在一起,使其意识到他们在道德上的一致性。仪式不仅加强了参与者与仪式目标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大学使仪式成为表达情感和加强团结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进行教导和道德训诫的一种重要手段,使组织成员有团结感,有意义感,有安全感,有认同感,总之,让学生群体成为一个道德共同体。

仪式中的象征符号有助于营造氛围。特纳(Victor Turner)认为,仪式中存在着“支配性象征符号”,它“在不同的仪式语境中出现,有时候统辖着整个过程,有时候主宰着某些特殊阶段,其意义内容在整个象征系统中具有高度的持续性和一致性”[13]31。支配性象征符号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某种权力。比如在升旗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是国旗和国歌;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则是党旗与国际歌;在哀悼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则是哀乐与黑色;在颁奖典礼中则是颁奖曲与红色;在校庆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是凝炼着文化意涵的校标(徽)、校训、校歌;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则是象征着学业等级的学位服和帽穗被轻轻地一拨的瞬间……由于仪式的支配性象征符号是高浓缩意义的行为符码,所以它能够将道德、规范与强烈的情感刺激紧密相连,在整个仪式氛围中,兴奋的情绪、感官刺激与象征符号一起发挥作用,使得“规范和价值观渗透着情感,粗野的、原始的情感因为与社会价值的联系而变得高贵起来。令人厌烦的道德约束转换成为‘对美德的热爱’”[13]29。

以汶川地震后的哀悼仪式为例,来看仪式氛围的影响。从形式上来看,国家利用古老的仪式形式来表达哀思;从时间上来看,选择5月19日,与灾难发生日正好距7天,这又与中国传统的“头七”时间一致,表明尊重传统礼俗;从哀悼行为来看,点烛、降旗、鸣笛、默哀这些象征行为既来源于礼俗(比如点烛来源于点长明灯)又超越了传统礼俗(默哀是对哭丧习俗的革新),显得更为理性与文明。以特纳的“阈限”概念和“反结构”理论来解释,哀悼仪式过程就是“阈限期”。阈限前代表着正常的结构和秩序,阈限期以仪式的形式打破了常规(比如降旗、鸣笛、默哀这些非常举动)代表着反结构,阈限后则代表调整后新的结构秩序。仪式前、仪式中、仪式后就是一个“结构(日常社会)――反结构(仪式行为)――结构(日常社会)”的社会过程。古代丧葬仪式的隆重是为了表达对死的重视,以驱除不祥,达到振奋人心,恢复常态,巩固群体的目的。而学校的仪式则是进行了一次生命教育――对生命意义的体验。静穆的校园停止娱乐与庆祝,唯一刺激人听觉的是汽笛的长鸣,国旗下降象征着国殇之巨痛,默哀的三分钟留出生者与死者心灵交流的时间,自发的烛光祭奠是生者对死难者的祈福。仪式过程弥散着对逝去生命的追思,对生命脆弱与自然伟力的重新理解,同时也是对生者哀伤心绪的心理治疗,达到了悲痛感情的释放与缓解。其次也是一次政治教育,围绕不平凡事件举行的仪式能够巩固民族情感,展示国家权力。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14] 这是说在祭奠仪式中,人要有诚意,要有真感情,要是没有诚意就不如不祭。但是如果只有真情,而没有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真情也会受到限制。所以仪式具有激感、放大情感的强大功能。

(三)仪式传递观念――道德教化

仪式通过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传递道德观念。有时通过在仪式中展示道德楷模或传播道德观念,有时通过操演的程序暗示道德的存在。

仪式通过榜样树立道德标杆。“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通过观察他人,人们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且在将来的某些时候,这些被编码的信息会为行为提供指导”[15]63。大学经常设置颁奖仪式、表彰仪式来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展示来表明大学所重视的价值观,建立行动的准则。如果没有仪式,榜样会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只有亲近的人才会知晓,但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激励大众。仪式中的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他人”的角色。榜样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参照价值与标准,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仪式,将道德的楷模从生活中抽离出来,与一般人保持距离,当然是置于比较高的位置,产生一种戏剧上称之的“间离效果”,同时将榜样的道德内涵抽象、浓缩、提炼,向仪式成员集中展示,给予恰当的评价,并配之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达到示范效果。示范(modeling)的特殊优点是“借助特殊的符号化的榜样媒体,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知识同时传送给很多人。利用字词和表象所表征的行为的观念,观察者们就能超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约束”[15]63。

仪式通过内容传递道德准则。在众多的仪式中,以语言作为支配性象征符号的仪式不多,宣誓仪式可以算作特别的一种。中国的文化传统没有宗教意识,中国的大学里也没有宗教情怀,但中国的大学里有政治教育和政治信仰,如果说“政治乃是被复兴的宗教”[16]7对于大学有点言过其实的话,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一些政治仪式确实是充满着宗教般的神圣感。仪式内容以高尚的目标引导人,仪式形式以良好的氛围陶冶人,以积极的情绪感染人。宣誓仪式通过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朗诵过程就是承诺的过程,形成对政治道德的“标定”,誓词本身是公认的道德准则,本身具有强烈的道德约束力。

仪式通过操演暗示道德观念。持生活德育论观点的学者高德胜认为“个体对道德的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接受暗示来完成的”[17]。仪式操演过程常常是道德暗示过程,学生在参与仪式过程中接受了大量道德暗示的信息。首先是仪式象征符号的暗示作用。比如在仪式座次的安排和席卡的位置,暗示了谁是主谁是宾,以及地位的尊卑。换句话说,在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绝不会有学生认为主席台或贵客席有自己的位置,也不会把设置席卡的位置作为自己的座位。其次是仪式程序的暗示。比如,仪式时间到了,有人未到不能开始,通常暗示着此人是重要人物;反之,虽然有人未到,但仪式按时正常开始,这就暗示着未到者不是重要人物。这样的例子多了,就由此判断,仪式时间可以为重要人物推迟,学生不是重要人物所以要准时,最迟到达的人物一定是重要角色。再者是仪式群体情绪的暗示。莫斯科维奇(Monsieur Serge Moscovici)说群体是“由易受暗示影响,易走极端,可训练以及多变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屈从于外部世界的变迁”[16]158。在群体中,每一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序足以使个人产生崇高感、神圣感、奉献感,甚至牺牲感。思想和感情在暗示和传染的作用下趋于一致,并能够迅速被转化为行动。所以几十个人的升旗仪式很难让人心灵触动,而上万人的升旗仪式则让人热泪盈眶了就不难理解了。

三、仪式孕育了道德教育的情感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Gustave Le Bon )对大众心理学深有研究,虽然是对集体主义持异议――群体具有“感情的强化”与“理智的欠缺”[18]的特点,但正是这一精辟的见解也提示了仪式作为一个群体活动,它的基本心理机制是:起作用的因素不是理性,而是感情。仪式既表达感情,也依赖感情。所以,仪式效果不佳,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缺少理性,更可能是缺少感情。

(一)仪式性质定位道德情感

不同的仪式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这一点对于参与仪式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个体最初对情境所作的定义往往是为了后续合作行为提供一个程序表,……任何一种情境定义都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19]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某一个仪式只能定位一种情感。有时仪式的情感是复合的,这取决于仪式的结构与功能。

升旗仪式格外强调秩序与肃穆,并因此限制个体行动的自由(不能随意走动,目光随国旗移动),特别地创造出接触的间离(观礼者一定不能处在旗台的位置),使观众处于一种对表演者深感神秘的状态之中,给感情提供一个理想化和酝酿升腾的空间。这种仪式高度程式化,对细节精确化要求很高,所以情感基调是非戏谑的,庄重的。庆典仪式的特征是玩耍性的、戏剧性的、审美性的。它是临时的庆祝共同体,追求短期的高峰体验。格兰姆斯(Ronald L. Grimes)认为庆典仪式中“不存在交易、不存在人们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也没有巫术”,是“仪式化的游戏”[20]。如果说庆祝本身有目的的话,唯一的目的是自我满足,它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虚构的表达,当身临其境时,一系列现实问题都会消失。所以,庆典仪式的情感基调是狂欢的、娱乐的,有时也可以是戏谑的。

涂尔干认为举行仪式的目的主要是,“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21]。情感的唤醒其实也暗含着,不仅是使人的情感变得崇高,而且也使情感变得确定。仪式就是这样根据其性质的不同,以高度结构化、标准化的形式,既实现了对情感的表达,也实现了对情感的控制。

(二)仪式禁忌强化道德情感

民俗中的禁忌大多以趋吉避凶为目的,但隐藏着道德的胚胎。“因为禁忌的基本叙述模式是不要做什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22]而宗教仪式中的禁忌则是表达对神的敬畏,不过,涂尔干认为作为禁忌体系的消极膜拜对于培养个体的宗教性和道德性有着最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大学的仪式显然不具有民俗仪式的神秘性与功利性,也不具有宗教仪式的高度神圣性,但作为世俗的仪式,它在培养与净化道德情感方面却有一定的作用。大学仪式中的禁忌更多的是以对越轨行为的约束力量存在的。罗伯特?默顿对越轨的鉴别有两种:反常越轨与不遵从越轨。前者指基本接受社会规则的合法性但却因个人目的而违犯。后者则认为规则本身不值得遵从,所以通过蓄意地违犯进行道义上的挑战。[3]230大学仪式中的禁忌一般是通过对反常越轨的反对与控制来强化道德情感。只有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高度形式化了的秩序才能得以进行,参与者才能按规范行事,才能营造出所需要的气氛。仪式中的禁忌通常指向礼仪。因为礼仪需要克制行为的自由与随意性,是为了给秩序、文明、神圣等有价值的东西让度空间。比如升旗仪式中,国旗不能倒挂、不能污损;仪式过程中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喧哗等等,这些都是行为禁忌。如果违犯,则视为越轨。

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科学、理性的场所,所以,学校仪式中情感的表达往往是理性的、节制的。无论是热烈的节庆狂欢,还是纪念哀悼,都充满着节制感和控制感。不加控制的情感是粗野的,而对行为的节制恰恰是对道德情感的强化,因为道德情感应该以理性、文明的方式表达。

(三)仪式美学升华道德情感

仪式的主要特性之一是表演性。利奇(Edmund Leach)认为仪式的行为方式是表达性的,并且主要是“美学的表达”。表演性给艺术创造提供了空间,作为教育行为和表演行为的复合体,仪式的美创造了超越庸常的体验,而超越性是人的理想本性,是不断面向新的意义的生成。仪式美常常借助艺术的形式达成。苏珊?朗格对艺术与情感关系的理解是“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再现外部现实的形象,然而这些形象都为了将内在现实即主观经验和情感的对象化服务的。”[23]

升华本来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对本能欲望的通过高雅形式的替代性满足。仪式本身充满着艺术的表现力,如果将这些冲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以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欲望即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是情感的升华。仪式需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作用。艺术靠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直接诉诸无意识,产生特殊的心理反应,通过非理性知觉触动人的整个身心。艺术首先作用的是直觉和情感,这条通路要比理性知觉短得多,直接得多。所以,仪式可能把野性原始的情感加以“净化”,使之理性;把消极悲观的情感变得积极乐观,使之平和;把紧张可怕的情感化解为明朗轻松,使之更具有建设性,也能把愉悦欢欣的情感升腾更为热烈和夸张,激荡人心。因此,“在某些场合,群体的品格可以高于组成群体的个体的品格,只有集体能产生高度的无私和奉献的精神。”[24]这种精神的产生常常是因为仪式的形式美对情感的升华,也正是由于这种升华能力,参与仪式的成员才能在情境中享受愿望的满足、精神的快慰,体验什么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仪式作为道德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其特殊的机制。道德具有情感性,如果没有情感的体验、悦纳和升华,道德是不会内化为人的德性的,更不可能外化为德行。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知系统,也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基础。“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25]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62-63.

[2]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10.

[3]波普诺,D.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

[5]哈布瓦赫,M.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2:200.

[6]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7.

[7]里奇,J.道德发展的理论[M].姜飞月,译.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02:82.

[8]杜威,J.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48.

[9]蒋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2.

[10]张汝伦.德国文化对话、节日与仪式――伽达默尔及其哲学[EB/OL].科研工作者博客.企博网.(2003-08-05)[2008-03-05]./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59000.

[11]刘恭懋.方位礼仪[J].贵州社会科学,2001(2):105-108.

[12]纳日碧力弋.都市里的象征舞台:在京蒙古族那达慕及其符号解释[M]//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42.

[13]特纳,V.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孔子.论语?八佾[M]//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28.

[15]班杜拉,A.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莫斯科维奇,M.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等,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7]高德胜.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J].南京师大学报,2004(2):77.

[18]默顿,L.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M]//勒庞,G.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5.

[19]戈夫曼,O.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0]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0.

[21]涂尔干,E.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98.

[22]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92.

[23]朗格,S.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江苏:南京出版社,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