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档案范文

健康档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档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档案

第1篇:健康档案范文

这些体力劳动者大多是来自贫困地区乡村的农民,因此,社会对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农民工。他们生活在城市底层,往往承担着建筑业各项工种中最繁重、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他们远离家乡,割舍儿女情长,怀揣梦想――有一天,也像城里人一样富裕,娶一个好媳妇,供孩子上大学,像城里人一样住进自己盖的有各种现代化设施的舒适住房,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了这个梦想,他们毅然远离家乡,进城打工,用汗水和智慧,赚取实现梦想的物质基础。他们的生活平凡而真实,不会因为记者的镜头而停止打饭时的争先恐后,也不会因为老板在场而停止对不满事物的漫骂发泄,更不会因为陌生人的探访而停下手中正在忙碌的活计。他们的生活平凡而单调,干活、吃饭、干活、吃饭、睡觉,工地和生活区两点一线,几乎没有文化娱乐生活,为了赶工期,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面对镜头,他们会憨憨地一笑:嘿嘿,都是下苦力的,拍上有啥用……

建筑工王小川:胃出血差点要了我的命

2010年4月20日,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透了泥土,让春意更加盎然。太原一个建筑工地上,48岁的王小川坐在工棚里望着外面说:“又可以休息一天了。” 这是众多建筑民工的心愿,也是众多农民工的一个缩影。

王小川是从河北农村来太原的,记者见到他时,他在太原一个建筑工地上,当时正与工友挤在工棚里吃饭。他又黑又瘦,捧着饭碗的手,虎口处裂了几个大口子,指甲缝里还残留着黑糊糊的一层泥。谁能想到,就在一年半前,因为胃出血,他差点没了命。

2005年9月,王小川来到太原,通过老乡介绍,到一家建筑工地当小工。平常,他在建筑工地上拆迁、挑石灰,一天工作近10小时,工资也随着物价的高涨而涨了一些,由40元涨到现在的60元钱一天,一个月一天都不休息,这样下来每个月除了几百元的吃用,能存上一千多元钱。

前年,王小川在一个拆迁工地上做工,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7点,中间只有半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赶工期时,甚至要加班干通宵。肚子饿是常事,饿了就只能忍着。时间一长,就把胃给饿出病来了。

去年冬季,他在工地上抬砖块,突然觉得胃阵阵抽痛,比往常来势更凶猛。他不想让工友顶班,就硬撑着继续干。哪知,歇了一会儿之后,胃越来越痛,豆大的汗珠开始一颗颗地从额头滴下来,浑身没有一点力气。

去工头办公室请假的两分钟路程,他足足走了10多分钟。晕乎乎回到宿舍,倒在床上就起不来了。四顾无人,王小川感觉要出事,呼吸困难,心好像要跳不动了。

到了下午,王小川开始吐血,咖啡色的。傍晚6点多,工友从工地回来,见他这个样子,赶忙叫了辆三轮车来,要送他去医院检查,但王小川死活不肯。他说,不要去大医院,那里要好多钱的,我花不起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工友带着他去了家私人门诊。

诊所医生没有多问,就给挂了瓶吊针。王小川刚觉得心里舒坦一点,但针头一拔掉,马上又开始吐血了。医生说,赶紧弄到大医院去,不然要死在我这儿了。

送到一家大医院时已经是半夜。医生一检查,发现是严重的胃出血。当时几位掏遍口袋,总共也只有一千多元钱。后来王小川在医院动了手术,加上住院,前后一个多星期,共花了1万多元钱,全部是从亲朋好友那儿七拼八凑借的。在医院多待一秒都是难受,多住一分钟都是钱啊。王小川不顾自己身体还没痊愈,很快就出院了。

“医生说,像我这样得过严重的胃出血后,就不能干重活了,可是没有办法啊,不干活,怎么还钱,怎么养家呢?”王小川带着一丝不太容易发现的愁苦,“出门在外的,就怕生病呀,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身体养好,不要再拖累家人了。”

内科专家指出,王小川患的胃疾实际上在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从他们的工作性质来讲,远离家庭,生活上的照顾比较少,饮食不规律,冷一顿热一顿,所以胃病比较容易出现。还有工作强度也比较大,一般从早晨忙到夜里,所以身心比较疲劳,有时候赶施工进度,精神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病变。

然而让人担忧的是,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民工对身体出现的健康问题并不十分重视,常常是能扛就扛过去了,这一扛,就扛出了不少健康隐患。

武汉中原医院曾为当地民工进行了免费体检,检查结果显示,民工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院专家表示,医院方面为民工进行了血液生化、胸透、B超、尿液分析等项目的检查,还进行了外科、五官科、男性专科、女性专科等临床专科的免费检查。前来体检的民工80%集中在建筑和餐饮行业,大部分人每天工作时间在8至10小时左右,有的长达12个小时甚至更长。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流动性大,卫生、生活环境较差,没有医疗保障、卫生知识缺乏等等,都使他们成为传染病、食物中毒最易暴发的一个群体。检查发现,40%以上的民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其健康状况远低于城市市民的平均水平。在首批参加体检的121名民工中,就发现了1名急性肺结核患者,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共有28名。不少农民工患有肌肉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这与他们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有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也是民工的高发病,这与民工饮食卫生条件、工作环境粉尘污染有关。

尽管检查是免费的,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工没有能如约参加体检。专家表示:“一是部分用人单位不准请假,他们不肯因为体检而耽误自己的工期;二是部分民工心疼请假扣掉的半天工钱。不少民工打工10年以上,却从未进行过系统的体检。可是他们还能扛多久呢?一旦患病,对他们来说,不仅会威胁到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还会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著名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认为,由于经济收入有限,加上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民工们在打工的城市生病了能扛就扛,随他们漂泊到城市的妇女也多是在家或找地下诊所生孩子,结果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较高,普通疾病、工伤、职业病已经成为民工健康的“三大杀手”。

油漆工张建明:不愿去看医生,去了就要花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搞起豪华装修,装修队伍也随之扩大,但装修工人的工作、生活及健康问题却令人担忧。

“40岁以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用钱换命。”见到河南籍油漆工张建明时,他正在太原市丽华苑小区附近的一栋高档小区做活,用毛刷给门套和柜门刷清漆,偌大的房子里弥漫着很重的油漆味。记者掩鼻而入,不一会还是被呛得两眼含泪,喉咙发干。一身斑斑点点油漆的张建明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味,见到记者并没有停下手中活。

张建明今年35岁,出来做油漆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妻子在老家带着两个孩子。每天傍晚六七点钟都要赶回在狄村租住的出租屋,每个月200块钱的房租,自从在这个工地找到活以来,他每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到家时已经晚上8点了,在马路边的小吃摊上吃碗面条,草草打发肚皮,就一头钻进脏乱的家里,自顾自抽起了劣质纸烟。

张建明不觉得委屈,比起以往睡马路和工地,现在舒服多了,唯一烦心的就是眼下这个工地要完工了,他不知道下一个活儿在哪里。张建明21岁就独自出来闯荡,为找活做跑过多个城市,现在只想呆在太原,老乡多也相互有个照应。

每次揽的活结束后,当主家给张建明结了工程款之后,他最大的享受就是喝瓶劣质白酒。他说喝酒可消除疲劳,只是现在做油漆工的人越来越多,活也越来越少,很无奈。

说话时,张建明不停地咳嗽,不知道是劣质烟呛得还是油漆呛得。他是个老“游击队员”了,工作对于他来说就像吃一顿饭那么简单。他自己也干过包工头,只是鲜有业主对他们的工程满意过。所以收不到工钱的事张建明遇到过好几回,去年还有3000多元工钱没收回来。 张建明前前后后呆了十几家装饰公司,1996年就开始学做油漆工的他,直到现在仍不知道油漆工还要搞什么标准、流程之类的东西,他只知道油漆就是按他了解的去做,环保还是晓得一些,所以现在他喷漆时都会带上类似防毒面具的东西。

换公司和换工地对张建明来说是家常便饭,反正做完一家换一家。即使是坐在家里,张建明也会时不时咳嗽几声。他知道油漆对人体有害,现在也带着面具、口罩什么的,但他不会花更多钱去添置、更换防护用品,现在这个面具已经用了快一年,按使用期早就该换掉。当被记者问到“要做到什么时候”时,他的回答是“做到做不动为止”。他说自己常常会感到胸部不适,但不愿去看医生,“去了就要花钱”,他说。

作为直接与油漆涂料相接触的工种,职业病似乎是油漆工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其挥发成分如苯系物等,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加上国内油漆工在作业的时候防护措施不足,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不大量被动吸入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很多从业人员受到职业病的侵害。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10年工龄的油漆工大多数都有咳嗽、容易疲劳、头疼、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这个群体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核、胸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比例也相当高。油漆工人存在的职业病不容忽视。媒体上也不时出现此类报道,如2009年8月,安徽油漆工小蔡在连续工作十几小时后晕倒,经诊断为有机溶剂急性中毒;2009年11月,平湖市一家汽修厂的汽车油漆工程明根患白血病去世,在其去世后两个月,才最终被证实为职业病;2009年11月,绍兴县某建筑工程公司一名职工胡某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胡某自两年多前开始在靠近油漆区的地方进行电焊操作,最终被确诊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

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德国和日本对油漆工等有毒有害工种的规定:

在德国,油漆工工作场所室内高度不得低于2.75米,室内必须有窗,严禁在封闭场所劳作。在工作前,房地产公司需提供屋内气体检测合格证明,如氡气、甲醛、氨气等检测数据,还有霉菌等污染测试合格证明等。如果由于工作原因感到身体不适,经医生诊断3天以上不能上班,就属于工伤事故,公司和责任单位必须负全责。如果油漆工得了职业病,国家劳动保护机构和职业伤害保险联合会必须对其负责。

日本一些需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都会在车间内外张贴职业病危害警示牌。工人全部戴着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作业,大功率通风设备在头顶呼呼地转。活性炭防毒面具每10天一换,橡胶手套每3个月一换,企业还必须给新上岗工人设定观察期,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头晕、恶心等症状,则及时换岗。

媒体想起来赞美环卫工人时,就称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赞扬他们在拂晓前扫除了大街小巷的污秽,换来了众人置身户外时的清新;赞扬他们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雪雨,始终如一地战斗在大街小巷。社会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城市美容师”。

那么,他们的健康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2010年4月13日凌晨3时50分,已经穿好衣服,收拾妥当的石师傅带上清洁工具走上街道,开始这一天的清扫工作。虽然风很大,但石师傅已经习惯了这种风雨天气。

他所在的一组五人,负责的是太原市兴华街一段近千米的路段。每天这个时间,石师傅等人要对这段路面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将路面上前日行人丢弃的废物、落叶等垃圾扫成堆,再推着垃圾车,拿着铲斗和扫帚,将一堆堆垃圾装进车厢运到垃圾转运站。整个路段清扫一遍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

环卫工石师傅:单位发的口罩很少戴,因为戴口罩很憋气

当天上午10时,记者见到石师傅,一夜大风,太原市被灰蒙蒙的天空笼罩着,风并没有停止,一些街边的塑料袋和碎纸屑随风起舞,伴随着阵阵音乐声的洒水车过后,一些飘舞的垃圾趴在了路边……刚吃完早饭的石师傅拿上保洁工具,一个镊子、一个垃圾袋开始当天第二时段的工作。

尽管大风阵阵,扬起的尘沙让人不能呼吸,可石师傅并没有戴口罩,没有采取任何防尘措施,在穿梭的车流中,在尘土飞扬的街边,捡着一些纸屑和烟头。

提起对健康的保护,石师傅很不在乎。他告诉记者:“在做清洁工近8年的时间里,单位也经常给发口罩等防尘用品,但我几乎很少戴,因为戴口罩很憋气,当然这样对健康很不利,有时,自己也明显感觉喉咙不舒服,吃点润喉片,多喝点水就好了。不过,我们这一组的女同志还是比较自觉的,经常戴着口罩,对健康还是有很大好处的,以后我也会多加注意。”

中午1时,石师傅继续做着同样工作,8年来,他饱尝了环卫工作的酸甜苦辣。

“我们环卫工人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一些老弱病残者或是城市下岗工人,现在每个月工资720元,这还是近几年涨了一些。这个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对环卫工人的要求也很高,大家工作起来的确很不容易,有一点门路的人都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有的门面房老板根本就瞧不起环卫工人,有些人当着我们的面就说,我们每月交着卫生费,我们不往街上倒垃圾,你们不就下岗了吗?还有一些人明明知道垃圾箱就在眼前,可就是要把手里的垃圾袋随意丢到街上,当我们的环卫工人对他们这种不文明行为指出批评时,有人甚至会说‘我不丢这里,丢到你家去!’‘离他们远点,脏’等刺耳的话语。”

在采访现场,谈起被轻视,一个环卫女工也对记者拉开话屉:“哪个环卫工人肚里没有一把辛酸泪!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环卫工人少弯一次腰,少拉一车垃圾呢?”

是啊,心灵的污染比环境的污染更加可怕!试想如果没有环卫工人,垃圾遍地的城市怎么生活;没有环卫工人,太原市的碧水蓝天怎能实现。

所以,本刊在此也恳请每位市民管好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在看到环卫工人劳动时,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让他们感受到肯定和尊重。

网上消息:湖北省总工会组织为武汉1.9万名环卫工人免费体检活动中,检查结果显示,沙眼、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等已逐渐成为环卫工人的“职业病”。

这次体检的结果还显示,环卫工人患胆囊结石、胆息肉、慢性胆囊炎者,占到参检人数的10%以上;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发病率达到8%。

专家分析说,造成胆囊结石、胆息肉、慢性胆囊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环卫工人经常不吃早饭,而如果不吃早饭,胆囊缺少收缩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胆囊发病率增高。

另一方面,环卫工吸入灰尘、汽车尾气等有害物质较多,又不能及时补充水分,经常忍一天才回家喝水。正是由于没有足量水分保障肾脏等器官畅通,钙物质容易沉淀体内,从而形成结石。

“环卫工人一定要吃早餐,有关部门也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及时充足地喝水。这是保障他们健康的重要条件。”

一位全程参与了环卫工体检的武汉医生呼吁。

劳动节想起劳动者

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是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政策、处理突发事件、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宗旨。汶川地震、云南旱灾、玉树地震、王家岭透水事故……灾难面前,同胞情同手足,政府救民于先,普通人的生命在某个特定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115名矿工获救了,本刊记者采访获救矿工农荣武时,他说:“长这么大,还没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此话听上去有点让人辛酸,为他们重获新生感动之余,心里真得在为他们祈祷,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命运祈祷。

第2篇:健康档案范文

一是8500亿元的资金来源和投入方向被正式确认。8500亿元的绝大部分或主要部分将用于基层; 二是今后3年医改的5项重点改革被明确。即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道路; 三是卫生信息化的基本方向再次被明确。正式颁布的新医改方案第14条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并未做出明显修订,依然是遵循涵盖“大卫生”范畴的信息化思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更明确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据悉,北京年内将选择朝阳、西城、顺义三个区率先试点,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将记录居民的基本信息、就诊和用药、检查记录等;大型医院之间将首先联网共享居民健康档案。据介绍,去大医院看病,患者只要提供一个ID号,其家庭成员情况、病史、历次诊断情况等均可在不同医院共享。预计到2010年,电子健康档案将在北京市全市18个区县按照居民自愿建档的原则进一步推广。

而在上海,通过实施医联工程,第一批23家三甲医院已经可以共享病人的电子病历; 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大医联工程”和“大卫生工程”。其中正在积极酝酿的“大卫生工程”,计划今后3年将在全市各级卫生机构之间实现全面联网和有关信息的全面共享。其中,居民健康档案无疑是信息共享的重中之重。

第3篇:健康档案范文

关键词 居民 健康档案 建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322

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卫生保健服务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资料,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全程服务的动态记录。一个好的健康档案是对患者照顾的基础,它不是简单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它承载的功能比病历多,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最基本的信息,性别、年龄、职业、有无医疗保险。二是健康的危险因素,居住状况、药物过敏史、是否抽烟、是否饮酒、从事的职业等。三是通常所说的就诊病历。因此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如实认真填写。2010年,我站借助建立新站的契机,对辖区内7535名常住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历经3个多月时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564份,建档率达到61%,取得初步成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一件细微而严谨的工作,但在目前的资料采集过程中,很多居民对社区医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对医护人员的调查工作持抵触态度,给社区医护人员的建档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在此次入户前我们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加强,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具体如下。

入户前的早期宣传

广大居民对居民健康档案的认知度及知晓率低是造成居民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在入户工作开展前,首先与社区取得联系,得到社区支持,由社区组织各居委会干部,成员,楼长多次进行相关内容学习,让他们理解和明白建立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视建档工作,起好宣传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进入各小区进行健康咨询,同时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的意义。在各小区大门及各楼道醒目处张贴宣传资料,加强居民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知晓度。

完善入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入户前的准备工作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环节。入户前站内对工作人员进行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着装、仪表、沟通技巧、访视时间、安全问题、资料填写及整理等。入户前各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访视路线,备齐访视物品,如档案表、记录单、通讯设备、宣传手册,宣教资料等。

实行小组责任制

实行小组责任制,把工作及任务具体到小组个人是居民健康档案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我站在入户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及保证任务保质保量完成,采取以全科医生或社区护士为组长的小组责任制,把工作量化,以一名全科医生或社区护士为组长搭配一名医技人员,根据调查区域进行分区划片,各楼栋具体到每一小组,各负责其管辖区域,完成建档任务。

加强沟通技巧

与居民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顺利获取资料的必要条件。首先应注重自身形象,穿着上应得体,整洁协调,态度上要合乎礼节,稳重大方,入户时需作自我介绍,表明所属单位及本人姓名,称呼对方应得当,态度和蔼,以消除对方紧张情绪。在与居民交谈过程中,要注意语调、语速;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感染力,通俗易懂,简短明了,尽量避免医学术语。对一些比较重要或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应适当重复,注意对方的反馈信息,以拉家常,聊天的方式获取信息,特别是一些敏感话题,如家庭收入,婚姻状况等不要直接进行追问,而应通过日常家庭开销,家庭人口情况等方面获取。在与居民交流过程中,应善于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注意倾听对方谈话,观察对方表情动作,勿轻易打断对方的叙述,在倾听时要进行恰当引导,用简短的插话,点头,面部表情变化等及时对谈话内容给予反馈,明确对方要表达的内容,让对方感觉其得到尊重和重视。

整理资料及汇总

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是全科医生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其础。入户调查结束后,我们还应对居民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包括档案编号、家庭及个人的健康状况评估,针对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对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人、慢性病、妇女、儿童)进行筛查统计并分类,为全科医生有计划地实施各项管理方案及作出社区诊断提供资料。根据上级具体要求完成各项信息录入工作。

总 结

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全科医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记录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全科医师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基础,是全科医生全面了解患者个体及家庭问题,作出正确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六位一体”社区功能的保证。通过对健康档案和地区健康问题的分析,不仅为社区诊断提供有效资料,也利于我们对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及干预。因此我们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耐心细心认真负责,如实填写,为全科医生提供真实有效的档案资料,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4篇:健康档案范文

一年更新一次即可

现阶段,社区医疗的人力和物力都相对有限,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连基本医疗都难以满足,就更难开展其他服务项目;而一些发达地区,虽然已经建立了健康档案,但由于信息化发展的滞后,更新起来也非常困难,耗费大量人力。例如,我所在的社区卫生机构管理了3万余份居民健康档案,虽然运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但并未与居民建立真正的网络互动平台,更新起来依然存在困难。我个人认为,依据现阶段社区医疗发展和居民健康管理的需要,时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很难完成,一年更新一次就可以称之为“活档”,否则更新居民健康档案会严重影响社区医疗其他工作的开展,甚至会出现填写虚假信息的“造假”行为。

北京市月坛社区医院杜雪平

根据年龄设立更新时间

众所周知,居民健康档案针对的目标为全体人群,记录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社区医生要为不同的年龄段人群建档。实际上,我们在为居民建档时,也是按照居民年龄段进行简单分类。我想如果我们能继续按照年龄段来更新健康档案,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毕竟人群的发病趋势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我建议针对35岁以上居民、残疾人和慢性病人,健康档案每年至少更新一次;60岁以上老人,每年至少更新四次;其他人群一到一年半更新一次。

扬州市卫生局基妇处李丹

每季度更新一次为宜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传染性疾病已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正逐渐转移到慢性病的防治上,而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再度成为导致死亡率上升的主因。为了筛查出慢性病高危人群,我认为社区卫生机构最好能每季度更新一次居民健康档案,这对筛查居民中慢性病高危人群,找出危险因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做好居民最贴心的健康管理者。

合肥市兴业社区医院石丽

信息共享才算活档

第5篇:健康档案范文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2009年4月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也是提供经济有效的、综合全面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但是,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居民的健康档案是在社区体检的时候建立起来,保存一些居民健康的基本信息,之后便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死库”等,这些问题使得居民的健康档案有名无实,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想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才尽其用”,首先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牵扯两个问题,首先是“谁来建”的问题。一般来讲,居民健康档案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居民对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持抵触态度,由于居民不配合,遭遇闭门羹是常有的事。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与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干部共同合作,达成共识,共同组织了由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和社区楼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先进行宣传发动、摸底调查,再由楼长带领入户做健康调查,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贯穿在与居民接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进行健康调查的同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其次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建”。从目前的情况看,必须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居民健康卡”集成系统。通过刷“居民健身卡”,电脑上就会显示其所有的健康记录,包括每年体检的记录,就诊的历史记录等,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更全面了解。同时,除了直接生成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外,还要注意对其他载体(比如纸质等载体)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这样建立起来的档案管理系统才是完整的、合理的。

2、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言,尤为重要,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完整的医疗保健服务,所以要求掌握居民的资料,以便在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同时对于社区医疗的教学和科研来说,居民健康档案也是理想的资料来源,所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1)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经济,卫生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差异,其卫生资源,主要的卫生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控制流行疾病和地区性疾病起到重要作用。(2)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保持居民的个人健康意义重大。居民健康档案是健康保健不可或缺的医学资料。他记录了个人的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全过程。通过档案的积累,动态观察健康的所有数据,通过动态的对比,就可以发现个人健康状况的变化。通过对疾病的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的及时掌握,最大成度的避免对机体造成伤害的不利因素的发生,更有利于下一步健康保健策略的制定。例如,高血压病人根据血压变化,更好的掌握控制血压的方法;糖尿病病人可通过了解血糖的变化规律,做到对自己的病情心中有数,合理的调节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的使用。不仅如此,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个人就医。同时,居民健康档案还可作为法律依据,用于处理处理医疗纠纷。对于社区卫生机构来说,居民健康档案是良好的参考资料,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健康记录,重视背景资料的作用,反映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具有连续性逻辑性,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病人的能力,所以规范,完整系统的健康档案最好教学资料和科研资料。

3、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对居民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是使居民健康档案发挥作用的必由之路,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档案发挥作用的大小。在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居民健康档案的齐全、完整。如果档案残缺不全,档案发挥作用将无从谈起。居民健康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病历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入电脑,它还记载了居民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它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集居民的健康信息,不仅能记录病史、病程、诊疗情况,还可以完成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这些记录形式多样,其形成有些是定期的、有些是不定期的,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记录,都将为做好社区居民健康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凭证。所以,要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居民健康记录,及时更新和维护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使之处于一种动态状态,从而确保系统的活力,为这些档案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6篇:健康档案范文

日前,记者接到某社区医院报料,称其辖区内4万多份健康档案,竟有过半是造假的――因为社区医院里仅有的几名医生,完成不了社区内多达几万人的调查量;而如果完成不了月任务,医生是要被扣月工资的。于是,医生只能“迫于无奈造假档”……

记者接连向越秀、荔湾、天河等多家社区医院核实,发现健康假档现象不但属实,还普遍存在;而且不少居民的真档,由于信息无法更新、追踪,最后也成了“死档”。很多社区医生大吐苦水:“健康档案已成社区医生沉重的工作负担。人手不足,实在有心无力”。

对此,市卫生局昨日回应,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社区医生的居民建档工作量,加大电子档案的进程。而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则建议,健康档案应该是一个人病史、用药史、检查史、体检史等的动态信息积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健康档案必须以真实信息化为支撑,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使健康档案起到预防和指导的作用。

尴尬: 上门建档常遭白眼

“每次入户调查居民健康情况,能有三成的机会找到人就不错了。”在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杨媚医生说,他们辖区有近6万居民,但将首诊定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数不到8000人,很多居民生小病,也宁愿花更多的钱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去。为了做健康档案,只能主动上门。

被人当成骗子、被人嫌烦、被街坊骂……最令社区医生尴尬的是,带着一脸的真诚向居民咨询健康情况,没想到常遭遇充满警惕的双眼,屡吃闭门羹。有一次,杨医生到一居民家做调查,这户人家无论怎么样都不相信他们,还扬言:“你们再不走,我就放狗咬人了!”

“我们压力也很大,几乎每天都去社区游说居民来建档。”一位全科医生透露,入户上门,要花近1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份纸质健康档案,因为没有移动设备,先得填写纸质的档案,然后带回医院,再输入到电脑里。工作量很大。

居民:

填档案涉隐私 健康人群懒理

家住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的李小姐日前到社区医院就诊时,医务人员告诉她:“可以登记资料建立健康档案,方便社区医生主动关注居民的健康状况。”尽管医生还告诉她,建立了健康档案后,会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供就医和饮食等咨询,但李小姐不为所动,拒绝填写资料。

而天河区的廖女士、张女士等十多位居民均告诉记者,她们知道社区医院一直在宣传、推广建立健康档案,但不以为意。“小区有贴出公告,但不知道这档案有啥用处,所以也没认真了解过。”

“我很少生病,大病去大医院。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哪里都不知道。”30岁出头的市民陈小姐说,很多健康的、年轻的朋友都觉得这项服务可有可无。

记者翻看这份健康档案,发现要求填写的内容很细很具体,每份健康档案有4页纸。除了解居民身体状况,还要填报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情况及家庭病史等,此外,还要求提供居民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有些居民担心泄露隐私,便有抵触情绪。“然而不填这些信息,这份健康档案便作废。”社区医生说。

社区医生:

居民多,医生少,建档有心无力

“辖区有6万居民,全科医生却只有几名,今年的任务是要完成辖区80%的居民健康档案。”某社区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建立健康档案导致正常工作无法开展,目前普遍都是在应付了事。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社区医院划归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医护人员拿的是定薪,但有考核任务,每月部分工资会挂起来。“如果年终考核完不成相关任务或考核不合格,会扣发这部分钱。”

“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做这个。”越秀区某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听记者询问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医院并无足够精力进行这项工作,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只出现在这一家医院。“我们医院共有全科医生8人,却负责居民8万人,人员实在太少,都去建档案,病谁来看?”一名社区医院负责人介绍,平时的诊疗负担已经很重,对于健康档案的建立,只能做到居民来看病时为居民建立,平时偶尔进行入户调查。

专家观点:有了电子病历电子

健康档案会自动生成

一直关注医改的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称,他早就留意到基层反映的健康档案建档难问题。他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信息系统支撑的纸质档案是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和表现。

第7篇:健康档案范文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受到各国的重视,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档案正在逐渐形成。在此期间,不断的应用新技术来分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情况,将运动员的选拔、心理状态诊断、心理疲劳恢复和比赛心理状态调节等多方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是为建立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档案努力,进而为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打下基础。但在我国运动员心理健康档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运动员心理健康的著作还没有出现,在这方面我国已过后于其他体育强国。在我国运动员的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并不完善,还处于初步阶段。归结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对档案作用认识不够。档案一直是封闭保存且其价值体现具有潜在性,这就使得各部门对档案的管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档案是关系到运动员成长,成才和退役的大事,更没有想到会对国家的体育事业造成影响。第二,不重视心理健康。在训练运动员时多是注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态度,对心理健康并没有太大的关注,由于对档案事业的不重视,使得体育部门很难去花费时间和金钱去管理运动员的档案,这也造成了体育档案工作很难开展的局面。

2建立运动员心理档案的举措

2.1明确建立运动员心理档案的程序

运动员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一个系统过程,按照先后顺序,需经过如下三个阶段:(1)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运动员心理发展状况和心理教育工作方面的资料,如个体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学业情况、智力状况、情感特征、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个体心理发展状况已有的测量、评价、对策等方面的资料。(2)选择适当工具进行测量。迄今为止,我国运动心理学实践中的绝大多数测量工具是借用普通心理学的常用测量工具及国外的常用测量工具。目前,许多运动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设计、发展和完善适用于体育运动特点的测量工具,如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焦虑测验”和“竞赛状态焦虑问卷”,奈特弗的“注意方式与人际交往方式问卷”以及“体育成就动机量表”、“运动归因方式问卷”等。(3)对结果的整理、解释与建档。首先是对测验数据的客观统计,这一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统计软件和计算机来完成;然后是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这是一项综合性智力劳动,在此基础上要提出心理教育策略;最后设计心理档案的表达方式,如文本的形式、音像的形式等,从而完成运动员心理档案的整个建档程序。

2.2制定建立运动员心理档案的原则

建立运动员心理档案是一项专业性、规范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它事关体育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与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因此,在建立运动员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把握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心理测评的过程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对心理测量结果予以科学的解释。(2)系统性原则。测评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保持一致性。(3)发展性原则。随时补充、调整和更新,把能够反映运动员最新心理变化与状况的资料及时充实到运动员心理档案中去。(4)保密性原则。运动员不愿意公开、不利于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的和违反心理咨询工作原则的心理档案内容,必须严格保密。(5)教育性原则。把建立运动员心理档案视为运动员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建档过程中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的了解和运动员对建立心理档案的目的、意义和基本程序的了解。(6)经济性原则。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

3完善建立运动员心理档案的途径

第8篇:健康档案范文

【关键词】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8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46-01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区医疗卫生事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近些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在日渐老龄化的中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健康档案不完善,有遗漏;二是档案本身设计不合理,不利于查阅;三是目前是死档案,没有实现动态管理;四是没有实现网络连接;五是对于人们的隐私造成了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专门调研后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科学建立健康档案;二是要实现对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三是要加强健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四是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探讨这几个方面。

1 科学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健康档案是进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前提。做好健康档案的设计制作工作是加强健康档案管理必须要做到的。笔者认为建立一份居民健康档案很简单,但是要包含居民的更多信息就非常不易。居民健康档案主要指的是由健康体检表,会诊记录表,接诊记录表,双向转诊表等组成的档案记录,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的参考依据,社区医疗服务能否真正到位关键是看健康档案是否完整有效。

所谓科学健康档案,笔者认为就是要在建立健康档案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全面合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尽可能地收集居民的健康状况信息;二是要不断完善健康档案。在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居民健康变更的情形,此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记录健康档案。这样对于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很有帮助。三是要以真实性为原则。在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真实可靠,真实可靠的信息是卫生服务的关键。我们在建立档案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真实性为根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

2 实现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

在传统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是以保证档案不丢失为目标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是一种被动低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一种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保证居民健康档案不丢失,不遗失。但是不可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国家对居民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和人们对城市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动态管理。

所谓动态管理笔者认为就是要实现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随时调查,分析并予以记录。对于小区居民中出现的居民健康问题,医疗人员必须要及时进行评价,对于那些患有疑难杂症的居民还要进行会诊,要专门针对患者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出行方案,在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跟踪检测调查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只有这样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笔者认为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主动管理,动态管理。

3 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连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是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在社区居民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提高管理水平方便居民查阅档案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网络连接,通过网络连接的手段来构建完整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网络结构。

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查阅非常方便也不易受到区域限制,内容也非常完善,连续性有保证。通过信息化建设医疗人员无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居民本身的全面的健康信息,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连续性地动态管理非常有帮助。

4 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隐私权,是小区居民的基本人身权利,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居民隐私权的保护。笔者认为做好居民隐私权的保护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医疗卫生人员必须要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二是要加强医疗卫生人员隐私教育,要不断告诫医疗人员要保守居民隐私,对于那些泄露居民隐私的行为将会受到惩罚。三是要建立完整的居民隐私保护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对于泄露居民隐私的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

社区居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要求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就必须要从上文提到的四个措施来办。

参考文献

[1] 王淑果.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探讨[J].健康管理,2013,(2).

[2] 方雪照.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普陀区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J].上海档案,2012,(5).

[3] 邢聪艳,张文昌.福州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1,(10).

第9篇:健康档案范文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临床治疗;指导作用

居民健康档案是指居民身心健康过程的规范、科学的记录,首先由美国Weed等于1968年提出,目前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试行。2009年12月3日卫生部公布了《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了病例记录,健康检查记录,保健卡片及个人、家庭一般情况记录,是医疗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的规范记录,对临床诊疗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在我就我在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患者情况及居民健康档案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科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0~70岁,平均年龄38.5岁,其中有慢性疾病记录患者12例,无慢性疾病记录患者18例。

1.2方法 依照当时急诊记录情况随机抽取病例,其中30例患者调阅过健康档案,随机抽取30例无调阅健康档案记录的患者作为对照。

2结果

30例调阅居民健康档案的实例患者中患慢性疾病患者12例,其中糖尿病3例、高血压病6例、心脏病3例,由于调阅居民健康档案,诊断及时准确,无1例误诊,无死亡病例出现;30例未调阅居民健康档案的实例患者,当时未能及时作出准确诊断9例,误诊2例,转诊3例,无死亡病例。

3讨论

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目的在于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为全科医生提供比较详细的信息,其意义重大深远。居民健康档案不仅是临床治疗的参考,还能对临床教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对改善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1]。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了居民个人的病历信息,可为医生提供患者详细的既往病史资料,因而在患者就诊时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缩短诊断时间,争取到更大的救治机会。居民健康档案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尤其是在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尤为突出和重要[2]。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体现,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必然成为今后医疗发展的一种思路和趋势。

参考资料:

[1]周一帆,画宝勇,田庆丰.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121-124.

[2]鲁玲.健康档案对慢性病防控的作用[J].档案管理,2011,05:18-19.

[3]李新伟,黄薇,郭珉江.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10).

[4]王新才,陈划生.东莞市农村档案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J].档案学通讯,2011(04).

[5]张静,刘晓丹,彭宇阁,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2011(17).

[6]邓宝瑚.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死档现象思考[J].兰台世界,2011(04).

[7]谢素菊.档案人员要重视居民健康档案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6).

[8]潘炳凯,蔡桂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2).

[9]张进,王月强.电子健康档案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0(01).

[10]李晓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9(08).

[11]张家齐,李琳,姜斌,等.某大型企业职工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7(11).

[12]沈清,刘钟明,陈定湾,等.浙江省农民健康体检实施情况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