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再生资源回收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长寿区;小城镇建设;绿色生态;策略建议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小城镇也逐步成为城市与乡村间“人口置换”的平台。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明显,适宜城乡统筹以发展小城镇。2007 年,中央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是六试验区中唯一以省为单位开展改革试验的区域。
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发展现状、国内外经验总结、建设管理模式探究等方面。夏荣静针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提议。翟毅对“小城镇”的含义与内涵进行了拓展,对现代小城镇的规模确定、产业定位、规划建设方面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张伟光、刘吉双等对英、德、美、日、韩等国家的农村城镇化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得出了城镇化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张群、秦川等则是从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实践特征、理论研究动态和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三个方面,总结了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方向。然而,较少有人以具体实例探究的方式来剖析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正是以实地考察的方式,重点剖析了长寿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做出提议。
2、长寿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及问题
截止2010年,长寿区总人口为90.21万,城镇人口27.6万,占到总人口比例的30.60%。按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来看,长寿区城镇化进程已经跨入了城镇化加速阶段。长寿下辖14个城镇,葛兰、云台和长寿湖镇为市级重点镇,洪湖镇为区级重点镇,全区以此4个镇为中心形成4大片区。工业、农业、旅游、果品加工、商贸、物资集散等正逐渐兴起,长寿区的城镇化体系已初具规模。
长寿区在经济和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选取了葛兰镇和新市镇作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城镇居民访谈的形式,进行了2天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长寿区小城镇建设遇到了以下问题,这些方面已成为阻碍城镇建设的“瓶颈”:
2.1 城镇配套设施建设薄弱
调研结果显示,长寿区城镇道路崎岖,维修不及时;绿化管理混乱;市政管理不力,自来水管道、煤、燃气管道网铺设不均衡;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娱乐休闲设施急缺。
2.2 人口积聚功能不强
截止到2011年,长寿区各个乡镇除了葛兰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30%(达到39.23%)之外,其余各乡镇都不足30%。云台镇23.08%,八颗镇11.40%,但渡镇仅有4.76%。人口积聚功能不强,很难进行规模化的建设,而劳动力资源不足也是一个发展限制因素。
2.3 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农贸市场、街道店铺等,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购物点。长寿区各乡镇的农贸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管理混乱、垃圾堆放、乱扔乱弃杂物现象。
2.4 发展资金缺乏
城镇的发展需要资金和人才,但现如今很多乡镇企业厂房建成后,由于资金不到位致使运营艰难。
3、长寿区小城镇建设策略建议
3.1 城镇配套服务设施实行“标准化”、“连锁化”,城镇“特色化”
“标准化”是指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配备根据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既定标准统一制定,要求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连锁化”,即在“标准化”的前提下,根据每一个建制镇的居民人数确定各种类配套设施的数量,对已经实践的标准化城镇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行推广。城镇“特色化”,则是要尽量避免镇容镇貌“千镇一面”,因地制宜。长寿区小城镇分为工业型、农业型和旅游型三大类型,应发挥其各自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打造特色小城镇,使各类型城镇之间协作发展,形成功能更加完善的互补城镇体系。
3.2 优先发展示范镇产业,形成小城镇“增长极”
长寿区城镇四大组团各有中心城镇,优先发展中心镇产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使中心镇成为这一城镇组团的核心。强化中心镇作为农村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心的职能,形成小城镇“增长极”,对周围城镇进行辐射性影响。中心城镇与周围城镇之间要素互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真正成为统一的有机体。
3.3 加强有关政府部门职能,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针对城镇市政失修、卫生脏乱、环境污染等现象,政府要积极引导“商业进市场”,控制监管“马路经济”现象,引导日常商贸活动到镇区市场成“行”成“市”经营。融资方面,韩国《小城镇培育事业10年促进计划》规定,行政自治部、国库补助资金管理部门、市道政府、市郡政府对于小城镇建设各自承担资金比例为2:2:1:1。建设项目的 BOT,BOOT等管理模式,也可以运用到小城镇建设中,那么企业和政府就能够实现双赢。
3.4 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清洁可再生资源
长寿区小城镇建设可尝试推广可持续能源建筑,如,太阳能照明及热水、地源热泵系统等。应注重建筑的再利用,对旧建筑进行节能化改造。在建筑废弃时,注意无害化解体和解体材料再利用。清洁可再生资源方面,西南地区雨量充足,雨水的收集及循环是值得在城镇和乡村实行的,尤其是用在灌溉等农业生产活动中。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德国的生态农村——欧豪村就采用了新型排水系统,以增加地面水流量,减少污水处理负担,并有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
3.5 以人为本,打造绿色生态小城镇示范镇,创造和谐软环境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看作是现代绿色城市的开端。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充足的就业岗位,便利的交通和优美宜居的环境是宜居城镇的重要标准。中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结合重庆山地特色,打造有山有水绿色生态小城镇不再是人们一纸蓝图。人们认同生态文化,并以其作为生活准则,是打造绿色生态小城镇的保障。例如,处理和回收生活废弃物,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合理运用通风、蓄能、阻热技术以及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手段;因地制宜制造生态景观,优化格局等措施。创造和谐软环境,小城镇建设将能吸引更多的目光,人口聚集能力也会不断增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生态小城镇的基础上,也许会创造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夏荣静. 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10(48):30-36.
[2]翟毅.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 城市,2008,11:99-103.
[3]张伟光,刘吉双等. 国外农村城镇化发展新经验、新趋势[J]. 管理科学,2010(7):87-88.
[4]张群,秦川.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J]. 建设与管理,2008(12):100-104.
[5]单德启. 小城镇公共建筑与住区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44,156,174-175,261-262.
[6]汤铭潭,宋劲松等.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8-211.
[7]曹小林,马小均. 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2):1-5.
[8]王士兰,陈行上,陈钢炎. 中国小城镇规划新视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90-291.
作者简介:
【关键词】 蓝色经济; 政府投资; 绩效评价
一、引言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2011)1号文件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此为标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规划。规划给山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实现蓝色经济战略,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等各级政府投资资金会大量涌入,仅以青岛市为例,据《青岛2012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公布的数据,蓝色经济建设专项资金设立以后的短短一年内,山东省专项资金投入即达1.5亿元。大量政府投资资金的使用,如果仅仅以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作为衡量蓝色经济发展的指标,而较少考量投入与绩效的情况,就可能会造成潜在的损失浪费。在蓝色经济的未来发展中,必须重点强化绩效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蓝色经济发展的质量。
二、加强政府投资绩效评价是顺利实施蓝色经济的必需
(一)加强政府投资绩效评价可有效提升政府发展蓝色经济的管理职能
发展蓝色经济应充分注意海洋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共存相长,蓝色经济的实质就是海陆一体化的经济。蓝色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协调发展。发展蓝色经济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业,政府的投资将非常巨大,通过绩效评价,衡量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指标,可以将政府投资的既定成本获得质量相对较高的资源、最大的产出或者达到最佳的目标,从而客观上提升政府的管理职能,也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加强政府投资绩效评价可有效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蓝色经济的发展,将带来长期的、巨额的政府投资,对投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及时把握新的情况,适应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新需要。首先,应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绩效评价内容;其次,厘清政府投资绩效评价在蓝色经济中的应用范围;再次,在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政府的宏观监测调控职能;最后,要顺应投资管理体制多元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变化趋势。
三、实施蓝色经济战略中,加强政府投资绩效评价的问题及关注点
(一)政府投资绩效评价的主要问题
第一,政府投资涉及面广,侧重点与目标均存在差异,尚未形成较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有时甚至很难确定投资效益,因为某些投资的社会效益很难用数字来表述;第二,与政府投资绩效评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尽管也提及了绩效评价,但对绩效评价的相关问题,如评价对象、目的、程序、形式、标准等缺乏具体的规定和明确的要求;第三,财会队伍参差不齐,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分析问题角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从而造成了绩效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第四,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绩效评价欠缺信息化的辅助工具,造成了绩效评价技术落后,新的方法难以应用,整体上看,绩效评价工作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阶段;第五,绩效评价队伍亟需壮大,人员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不断更新和加强。
(二)政府投资绩效评价的关注点
在实施蓝色经济战略的过程中,加强政府投资绩效评价,主要是对政府投资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及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决策阶段绩效评价的重点是审计项目立项的依据,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难点是要测定项目的产出,即项目产生的效益和效果,尤其是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测定更加困难;执行阶段绩效评价的重点是投资的去向、项目进度及安全问题等的评价,难点是投资使用的效果性评价;运行阶段是对项目既定目标、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综合检验的重要环节,是政府投资绩效评价的重要阶段。
四、实施蓝色经济战略中,着力构建政府投资绩效评价体系,以改善现有绩效评价状况,提高绩效评价水平
为确定政府投资绩效评价的基本体系,“基于实施蓝色经济战略的投资绩效审计研究”课题组访谈了来自政府审计机关、金融机构审计部门、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及建设行业的审计从业人员、审计研究学者等,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整理,收集了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因素,最终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蓝色经济政府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在构建蓝色经济政府投资绩效评价体系过程中,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选择应权衡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得失,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将评价度量体系分成一个属性层和两个指标层。属性层为绩效评价的顶层,顶层指标的名称定义依赖于属性层的内涵和理论推导结果;第二层指标的构成由能计算出的具体结果的定量数值和根据经验总结的定性结论两部分组成。具体内容为:
(一)社会价值属性度量
1.就业价值属性度量
(1)总就业价值属性=新创设就业岗位数量/该项目上的投资总额;
(2)直接就业价值属性=该项目新创设的岗位数量/政府对该项目总投资;
(3)间接就业价值属性=该项目带动增加的岗位数量/(该项目上的投资总额-政府在该项目总投资)。
2.难以再生资源利用属性度量
(1)每万元投资消耗可耕地面积=完成该项目需要占用可耕地面积/完成该项目投资总额;
(2)每万元投资消耗淡水量=完成该项目需要的淡水总量/完成该项目投资总额;
(3)该项目投入生产后的全部能源消耗量=年全部能源消耗量/该项目投产后的净增收入。
3.环境属性度量
环境属性度量=该项目当年产生的非产品物质总和/法律法规所规定应限制排放的最大量。
(二)成本属性度量
1.基础设施成本绩效升降率
基础设施成本绩效升降率=(基础设施成本经审计后所认定决算总额-基础设施成本决算总额)/基础设施成本决算总额 100%。
2.项目建设投融资绩效升降率
项目建设投融资绩效升降率=(项目建设投融资经审计后所认定决算总额-项目建设投融资决算总额)/项目建设投融资决算总额 100%。
3.购置项目相关设备成本绩效升降率
购置项目相关设备成本绩效升降率=(购置项目相关设备实际支出资金总额-购置项目相关设备合同规定资金总额)/购置项目相关设备合同规定资金总额 100%。
在成本属性度量时,还应考虑到项目建设的时间、价格升降因素的影响等。
(三)资金管理属性度量
1.到位资金百分比
到位资金百分比=项目建设资金实际到位总额/政府计划对该项目投融资总额 100%。
2.实际使用资金百分比
实际使用资金百分比=在该项目建设中实际已使用由政府投融资的资金总额/政府对该项目实际已经拨付总额 100%。
(四)项目质量属性度量
1.已验收项目质量合格率
已验收项目质量合格率=已验收合格的单位工程项目个数(或面积)/已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项目个数(或面积) 100%。
2.已验收项目质量优良率
已验收项目质量优良率=已验收为优良的单位工程项目个数(或面积)/已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项目个数(或面积) 100%。
(五)项目管理属性度量
1.某项目的政府投资总额之周期
某项目的政府投资总额之周期=某项目政府计划投资总和/某项目完工所利用的政府投资总额。
2.项目完成时间增减额
项目完成时间增减额=项目完成实际使用时间-项目预计所用时间。
3.项目应用百分比
项目应用百分比=已经过审计的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总额/已经过审计的固定资产总额 100%。
(六)项目价值属性度量
1.投资回报百分比
投资回报百分比=新建成项目产生的所有利税/政府总投资额 100%。
2.投资回收年限
投资回收年限=建成项目所需年+建成项目所有投资/每年的资金流入量。
3.生产能力度量
生产能力度量=建成项目所有投资/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度量值大于1,表明该项目投入生产后实际生产能力高于初始设计指标。
4.项目财务净现值率
项目财务净现值率(%)=建成项目净现值/建成项目所有投资。
(七)疵点属性度量
1.该项目损耗百分比
该项目损耗百分比(%)=经审计确认的各类损耗资金总额/经审计确认的建成该项目所有投资 100%。
2.新增固定资产空置百分比
新增固定资产空置百分比(%)=经审计确认的未利用新增固定资产/经审计确认的该项目所有固定资产 100%。
3.项目空置固定资产占用资金
项目空置固定资产占用资金=空置固定资产购置价+空置固定资产所需维护费用 空置年限-空置固定资产年折旧费 空置年限。
在疵点属性度量时,还应考虑为建设该项目付出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该项目的投资是否占用了其他效益更大的项目的投资;二是该项目产生的其他费用给财政增加的额外投入。
此外,对于项目损耗度量中因决策、管理等原因造成的损耗额确认,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考量。
五、结语
实施蓝色经济战略必须加强政府投资绩效评价,也就是要对政府投资使用效率、效果进行评价。这项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在发展过程中由政府主管部门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负责逐步建立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政府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项目绩效评价基础数据库。制定绩效评价方案时,依据投资立项的基本数据和立项所达到的各类指标,设立相对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时应采集的主要数据,并将数据完整、适时地录入系统。绩效评价工作结束后,对该项目的评价全过程进行总结,将结论纳入相应的绩效评价数据库,为同类项目的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和借鉴,做到同类型的投资项目具有可比性,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公正度。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瑶.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3(3):125-127.
[2] 姜秉国,韩立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9(5):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