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邮件格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长久以来,秧歌深得我国普通老百姓的喜爱,它不仅是作为一项传统文化而存在,同样也是娱乐健身的有效方式,但是近来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发现,传统的街头秧歌是人们伴随着嘈杂的锣鼓声,虽然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但是步伐单一,形式单调,有许多弊端,甚至有人抱怨这是扰民,这时候,我们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往其注入新元素,开辟新的但是合适的动作,用科学科技引导秧歌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秧歌更好地存在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健身秧歌 现状 作用 优势 发展对策
一、引言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中心确立了“健身秧歌”项目,这是应时展新要求而悄然兴起的新事物,它是区别于传统的街头秧歌,但同时二者也是有联系的,因为“健身秧歌”是在传统秧歌运动一系列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加入舞蹈动作,配合美妙音乐,是扭身与踏步舞蹈相结合,共有二十几个手法和步法,形成了几大流派,用其简便好学、活泼欢快虏获了一大批人的芳心。
二、健身秧歌运动的现状
全国各个地方在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几套基本套路上,结合自身特色,开创了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健身秧歌运动套路,各个地方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派”健身秧歌,主要流行于北京上海等地,他们也曾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全国各种大大小小的相关比赛中屡次取得佳绩。同样的,健身秧歌运动作为一项创新的传统文化,不仅风靡全国,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中国也因为健身秧歌运动为自己在国际上获得了新的不一样的高度好评,成为了与其他国家增强联系的纽带,也是深受广大外国朋友喜爱的一项文化活动,国外的喜爱者甚至请教中国达人,或者自学,以此表达他们的热爱,并在自己国家进行了推广。
三、健身秧歌的作用
(一)锻炼身体,塑造体型
众所周知,健身秧歌是一项有氧运动,就和体育锻炼一样,健身秧歌使得人的各个系统得到发展,每跳完一场秧歌下来,人们都能感受到汗水淋漓的畅受,也在这不知不觉中加强了身体素质,改善消化和呼吸功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同时女性也可以通过健身秧歌运动达到减肥目的,塑造体型,拥有满意身材,如果你觉得跑步很单调,打球很辛苦,那么就选择健身秧歌吧,这的确是锻炼身体的不二选择。
(二)娱乐身心,陶冶情操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谁也不能也不敢停下脚步,于是压抑、失眠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也成了一个毫无人情味的社会,这时候,健身秧歌就成为了娱乐休闲的最佳方式,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舒展,压力也随之释放,人们也变的越来越开朗乐观,与周围的人交流也越来越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健身秧歌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对健身秧歌的大力弘扬,向人们再现了古代人们的精神文明样貌,让人们仿佛穿越一般和古代人进行一次交流,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展现了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促进了对中国各个地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人们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四、健身秧歌有其自身优势
(一)舞蹈动作丰富多样,节奏欢快
健身秧歌的基础是传统秧歌的扭动、摆动、走动等舞蹈动作,同时进行了创新,配合了美妙的音乐,发明了新的手法和步法,并运用了多种工具例如扇子、彩带,在神秘的夜色中,整场舞蹈下来,跳的人就像表演了一出舞蹈剧目,乐在其中,看的人就像欣赏了一出蔚为壮观的舞台不能自拔,令人流连忘返,久久回味。
(二)深得群众喜爱,有众多忠实粉丝
健身秧歌经过长久的发展和演变,用其独有的自身优势,早已虏获了一大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芳心,用其独有的特色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这就是坚定的群众基础,也是值得欣慰的,我们要注重研究健身秧歌之所以深得群众喜爱的原因,然后继续保持并进行更好地完善,使健身秧歌得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三)人们参与条件不受限制,场地要求不高
不同于其他的篮球、排球之类的体育运动需要多人参与,需要场地支持,健身秧歌运动的参与可以独自一人也可以约上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进行,同样,参与时间也很宽松,你想进行就进行,或者累了想随时终止也是可以的,还有,健身秧歌只需要有空旷的场地就足够,就可以开展,因而,人们只要有美妙的音乐声就可以开始这一享受,锻炼身体,娱乐身心。
(四)健身秧歌运动安全方便,适合群体广泛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调节,就能够开始这一锻炼,不像其他的体育锻炼对身体条件要求高,凡是身体稍差的人就无法进行心爱的体育运动,只能“望洋兴叹”,这的确让人感到惋惜,但是健身秧歌运动则可以让倾心与其的粉丝随时随地开展,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只要是有兴趣就可以参与。同样,健身秧歌运动练习场地空旷,十分安全,只要稍加注意,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参考文献:
[1] 孙刚,李茂.山西省农民体育参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2(10).
因此,本文将从幼儿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做好幼儿歌唱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幼儿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发现,不少幼儿教师在教幼儿歌唱的过程中,都要求幼儿要大声演唱,所以,很多幼儿都尽可能放大声音,基本可以用声嘶力竭来形容幼儿的歌唱,尽管教师让幼儿大声演唱可以减少其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但很容易损害幼儿声带,也会误导幼儿,让他们感觉歌唱就是喊[1]。
同时,部分教师在歌唱教学中还带有一定的任务性质,也就是强迫幼儿歌唱,教给幼儿一首歌,如果不能学会或唱不好就不让他们出去玩,这样一来很容易让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更会让幼儿对歌唱产生反感,此外,在有些教师的歌唱课堂上,不分歌曲类型都按照教师演唱,幼儿歌唱的模式,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针对以上情况,幼儿教师应认识到自身教学方法的不足,改变现有教学方式。
二、做好幼儿歌唱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应用伴奏
合适的伴奏可以调动幼儿对歌唱的兴趣,更是培养幼儿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由于幼儿年龄段不同,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也就不同,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根据幼儿年龄采用合适的伴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模仿能力较强,在伴奏中可以采用简单化的伴奏,让幼儿参与到伴奏中。而中班幼儿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自身体验感受都要强很多,在歌唱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节拍,如《小小蜘蛛》这首歌就有一定的节奏感,因其与爵士风格较为接近,可以将爵士音乐的特点引入到伴奏中,这样歌曲就会更显活泼,幼儿也愿意学习[2]。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逐渐成熟,演唱能力也比以前强很多看,因此,在伴奏上也可以适当自由化,并要求幼儿在演唱中控制好音量,只要唱好即可,不必刻意提高嗓门等。
(二)应用图示
为做好幼儿歌唱教学,还要注意图示的应用,用更直观的方式让幼儿记住所学内容。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应用图示能够让幼儿更理解歌曲内容。一些歌曲较长,如果幼儿不理解难以将歌词记住,所以,可以利用图示增强幼儿理解,让幼儿理解好这些内容[2]。
如在学习《好大一棵树》这首课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事先制作好的PPT,让幼儿跟着多媒体上的图片歌唱,这样一来,幼儿也会记忆得更深。其次,应用图示可以让幼儿精准把握旋律风格,教师应用不同颜色让幼儿掌握演唱技巧,教师在教幼儿演唱的过程中还要控制好表情,让幼儿了解演唱要做到感情投入,但教师切忌过于严格要求幼儿,避免出现过于成人化的教育。
(三)做好难点分析
由于音乐性质并不相同,音域也有很大差别,在幼儿歌唱教育中一定要做好难点分析。如在小班的歌唱教学中,可以采用由简到难的方式,教师应先让幼儿先了解歌曲旋律,然后带领幼儿演唱,如果音乐强音与弱音较为明显,那么可以在强音时让幼儿跟着音调晃动身体,在弱音时逐渐减少身体晃动,这样也能够让幼儿了解到演唱重点,还可以避免歌词对幼儿歌唱的影响,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歌曲歌词较为简单,但曲调却很难,这时教师就要采用先导入歌词的方式完成演唱,以便让幼儿掌握歌唱重难点[3]。此外,部分歌曲歌词较长,幼儿不能一次性记忆,所以,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跟唱法教学,也就是先教幼儿演唱,然后让幼儿跟着教师唱,在多次练习以后,幼儿就会学会歌曲,之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由于幼儿模仿能力较强,便于幼儿掌握。
(四)积极与幼儿互动
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为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还要让幼儿学会倾听,鼓励幼儿将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表达出来,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听,然后让幼儿讲述一下自己都听到了什么,有些幼儿就会说:黄鹂、春天、小朋友……,然后,教师就可以逐句将歌曲教给幼儿,并在含有这些词汇的地方暂停一下,这样不仅幼儿听得清,记忆也更深刻。
同时,在歌唱教学中,幼儿教师还要注意手势的应用,应用好手势,不仅教师可以少说话,幼儿也会更感兴趣,尤其是在高低起伏较为明显的歌曲中,适当的应用手势能够调动幼儿情绪,幼儿也可以把握好情绪与高低音变化,这与音乐演唱中的指挥十分类似。
此外,由于幼儿歌唱教学主要为欢乐教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适当的融入身体姿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在演唱某首歌时,教师可以用身体姿态向幼儿传达信号,让幼儿了解在演唱时应该怎样进行,何时停止演唱,何时开始演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传身教”的一种,久而久之,幼儿便会对歌唱产生兴趣,主动投身到歌唱学习中。
素质教育影响下,人们逐渐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关注,而歌唱教学又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天赋,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幼儿音乐审美能力。但由于不少幼儿教师在教育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降低了幼儿对歌唱的学习兴趣,难以实现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联系幼儿歌唱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种歌唱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幼儿教师带来参考,做好幼儿歌唱教育工作。
作者:杨西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 九龙坡区邮政局;用邮;金融服务
近年来,九龙坡局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邮政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城区邮政发展面临的困境,从城区体制改革创新时期和当前阶段的发展需求出发,从金融网点建设和转型,绩效体系改革、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管理理念几个方面逐步探索、实践、形成一个城区邮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系。
一、实施背景
1. 体系构建前的发展困境
城区邮政在邮储银行和速递物流体制改革后,整体业务发展增幅和规模相对县域邮政而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一直占比较大的邮务类收入因传统业务板块被替代和新业务板块不能在短期内形成规模而下滑,而且金融业务对企业的贡献期望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落差日益增大。
2. 竞争激烈的金融同业现实
国内金融同业竞争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城区邮政的变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率市场化挤压传统业务赢利空间,收入多元化及客户金融需求日益复杂多样,要求网点全面升级;同业转型与外资抢滩压力并存,激烈竞争迫使基层网点强身健体;合规要求趋严,网点需在提升服务效率、有效掌控风险之间寻求有效平衡。
3. 经营理念亟待转变的客观要求
长久以来,邮政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较弱,经营客户的理念严重缺失,长期存在着重规模,轻效益;重视当前计划目标,忽视可持续发展;重视单一增长指标,忽视统筹兼顾的现象。企业员工多思考的是“我们能提供什么”、“领导让卖什么”,这也导致基层发展业务更多采取任务摊派、简单推销或者关系营销等粗放经营模式,虽然这些方式在相应的历史阶段也能发挥一些短暂的效果,但随着邮政机构改革的深入,邮政面临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发展方式上的转变认知亟待提升。
二、主要做法
1. 以人为本,创新思维,激发员工活力与向心力
解决城区邮政发展瓶颈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转变员工思想观念,有效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九龙坡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思维,围绕文化建设、激励机制构建及员工流动机制完善等问题,科学打造“思维工程”。
(1)强化文化建设,增强网点凝聚力。一是打造团队文化,形成“一所一特色,一局一风采”的文化形态。每个网点通过明确团队愿景、团队精神、团队口号、团队LOGO的形式,有效增强网点的凝聚力;二是建立网点文化制度公约。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既能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又能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度。三是推动文化看板建设。将网点看板打造为业务发展、知识学习、目标确定、案例分享、荣誉激励的综合文化平台。
(2)深化激励机制,提升员工能动性。一是明确员工的收入机制。在企业业务发展的同时,让员工收入上感受到与企业发展的同步。二是构建业务激励机制。打破平均主义,按照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透明化的业务激励机制,让员工明确每个业务发展项目给个人带来的实际影响,从而营造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主动提高的良好氛围。三是深化培训机制。九龙坡局分层级、分岗位地开展了:领导和管理层的业务转型发展策略,支局长所主任网点转型发展策略,理财经理(大堂经理)客户管理策略,柜员营销话术的系列培训,参与人次共计达到2000余人次,在实现了从上至下由被动“要我转”到主动“我要转”的转变同时,也为转型的落地、实施及推广储备了业务发展的人才队伍。
2. 创新管理,强化理念,夯实管理支撑力
(1)创新网点精细化管理,合理推进过程管控。集中表现在对网点晨会、夕会、每日三巡、一对一辅导、报表分析、工作进度追踪等网点日常精细化管理和网点营销活动的管理,通过加强过程管控的方式,有效提升网点的管理效能,进而推动“客户端、管理端、销售端”的科学打造。
(2)创新绩效管理,引导业务结构调整。绩效管理的创新分两个方面执行:在区局和支局层面采取平衡积分卡的方式;在网点内部采取积分制的方式。
平衡计分卡。以平衡积分卡的方式引导区局职能部室、专业公司及支局不断的提升能力素质、优化流程管理,切实提高人员的综合利用率。从财务指标、内部流程指标、客户指标、学习成长指标四个维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积分制。为有效增强与客户的粘合度,在余额类绩效分配方面,该局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积分制进行分配。通过按照绿卡、绿卡通、大理财、基金、保险等各项对应的积分进行按月考评。通过明确提出用积分制参与网点分配的形式,进一步增强网点负责人的执行力和网点人员内部的团结协作。
三、实施效果
2012年,九龙坡局累计完成业务收入9580.36万元,同比增幅28.48%,较2010年增长152.65%,年均增幅23.55%。其中,金融业务2012年实现收入5023.30万元,同比增长45.82%,增幅排重庆市邮政公司第1位,较2010年增长183.73%,年均增幅35.55%;邮务类业务实现收入4284.52万元,同比增幅15.98%。
四、展望
城区邮政发展方式变革是一项旨在推进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工作,同时也是一段不断摸索、改进的发展历程。九龙坡局通过探索、总结、改进、落实等一系列工作,在发展转变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既存在着旧有的亟需改善和完善的问题,同时也会遇到新的形势和状况,这就对当前的工作提出了挑战,也要求在“以客户为中心”和满足用户差异化用邮需求的目标基础上不断进步、前行。
参考文献:
[1]雷钊.基于邮政金融发展方式变革.现代邮政.2013
关键词 汽车造型技术 汽车油泥模型制作与技法 课程改革
1 课程定位
汽车造型技术专业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首个专门培养汽车模型师的专业。汽车油泥模型制作与技法课程属于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六模块课程体系中的汽车模型制作能力训练模块。本课程是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汽车模型的制作首先要依据设计师提供的设计图纸来进行三维形体的塑造,在此过程中,要求模型师掌握模型制作材料特性、加工工艺、识图制图等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模型师还肩负着对设计方案在造型艺术方面为设计师提供修改意见,通过手绘艺术表达来与设计师进行沟通。所以本课程强调学生对技术和艺术的综合应用,是技艺交融专业特征的集中体现。
2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2.1 突出职业性
本课程采用校企共建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大量引入设计生产一线的技师做为兼职教师,行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企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及时的传授给学生,使课程植根于行业发展,使学生职业理念与职业技能同步更新,更快地融入和适应实际工作。
2.2 注重实践性
在为企业培养职业人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作为专业职业核心课程,实训环节尽可能在相关合作企业完成,如去公司完成认知实习,参观企业设计生产过程,同时请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与讲解。注重在项目实践中锻炼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2.3 强调应用性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时刻掌握本专业最新生产技能,才能紧跟潮流引领时展。本课程聘请企业专家进行专业技能教学,时刻根据企业、时展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生产设计一线的技能知识,实现由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3 课程改革与建设
3.1 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精神。我们建立详细规范的课堂考核管理制度,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模式,对班级学生进行班组化管理,强调班组内的团队协作,针对实训项目,班组内部有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班组成员在语言表达、有效沟通和自我情绪管理方面得到锻炼成长。同时,在实训任务的实际操作和完成过程中,引入企业5S管理模式,强调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正确防护措施,注重对模型制作材料的成本控制,养成爱惜设备工具、节约造型材料的良好职业习惯。
3.2 革新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管理
汽车油泥模型制作与技法课程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交融的职业课程,针对技艺知识技能的不同,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有所不同。本课程摒弃以往教学中的呆板僵化的传统讲做教学模式,确立了以项目教学法、师徒式教学、互动教学法等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对班组提出具体的实训任务,触发学生对课题任务的思考,自主规划模型制作步骤和时间进度,并进行任务实施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技能点进行有目的的发问,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现场示范教学,针对不同班组不同问题进行逐个辅导;课后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报告,班组内部交流模型制作经验和心得,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得到快速提升。项目教学法将知识内容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任务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项目任务的开展,学生知识技能自主完善和提高。
4 课程单元设计
在课程的单元设计方面,我们建立了能级递进的课程知识结构。能级递进的课程结构安排原则为:由简入难、由临摹到创新、由训练到应用。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为一个项目。课程知识逐层深化,最后以相关实训作品结尾,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实训成果得以展示。
本课程以四个单元项目来进行开展教学,每一单元项目下分若干任务,课程教学中,按照项目教学法逐层下发任务单,学生依照任务单按部就班完成单元项目。四个单元项目分为三个教学阶段,项目一和项目二为第一阶段,此阶段为模型认知和简单几何形体制作阶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模型制作材料基本特性,学会设备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模型制作的安全操作规范等基础知识技能。项目三为第二阶段,此阶段通过带领学生临摹一些复杂形体的制作,培养学生掌握复杂油泥模型塑型能力,熟练油泥模型制作基本技法和基本流程,同时进一步训练学生对制作工具和设备的使用。项目四为第三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开始制作小比例汽车油泥模型,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知识和技能,进行汽车油泥模型制作,掌握汽车油泥模型的基本制作要点和模型装饰技法,训练学生在模型制作中的分工与协作能力。三个阶段知识技能涉及面逐步扩大,知识深度逐层加深,模型制作从简单形体塑造到复杂形体塑造,最后进行型面复杂、尺寸结构规范的汽车形体的塑造。项目难度和技术含量能级递进,最终使学生形成完善系统的职业核心技能。
6 教学评价与考核
本课程在教学评价与考核中转变考试观念,取消传统的期末总结性考试,将考试考核的重点分解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成绩考核分为班组考核和个人考核两部分,班组考核分为平时实训成绩考核占50%和综合模型制作成果考核占30%两部分,分别考核班组在项目中的每一任务完成情况和项目完成之后的模型制作成果。班组考核占整个课程成绩的80%,充分强调班组成员的组织配合,使学生明白在企业中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是由一个优秀的团队来共同完成,从而养成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第二部分为个人考核占20%,个人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考勤、课堂表现以及课堂5S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课程考核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养,同时,通过个人考核体现班组内部个体化的成绩差异,使教学评价和考核内容更加完善。
【摘要】 目的 报告经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修补单纯多发室间隔缺损手术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阜外医院从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间采用体外循环下经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行多发室间隔修补术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8个患儿均实施了经右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手术,避免了左心室或者右心室切口。年龄3~27(8.9)m,体重6.3~14.5 (9.9)kg。所有的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Qp∶Qs 为1.07∶1。平均随访时间1~19(15)m。1例患儿因出现重度的肺动脉高压重新入院接受肺高压治疗外,其他患儿均恢复良好。所有患儿均没有显著的室缺残余分流。结论 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修补多发室间隔缺损避免了分期手术,无需心室切口,保存了心室功能,可以取得很好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 多发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化;婴幼儿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surgical outcome and follow-up results of multiple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VSD) using reendocardialization technique.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admission record and follow-up data of the patients underging reendocardilaization procedure between August 2006 and January 2009. RESULTS 8 patients underwent the operation. The mean age was 8.9 (3-27)months with mean weight of 9.9 (6.3-14.5)kg. All the VSD were closed by trans-atrial redocardialization(TAR) technique. All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to discharge, with mean Qp∶Qs 1.07∶1. Me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15 months (1 month-19 month) . Clinic outcome is good in all patients except 1 patient who required to treat his pulmonary hypertension.No significant residual shunt was observed.CONCLUSION TAR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repair multiple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and to avoid the need of ventricular incision and preserve ventricular function.
Key words: Multiple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Reendocardialization;Infant
多发室间隔缺损的治疗策略和手术方法有很多。手术方法众多[1~8],说明了目前还没有发现某一种是最好的特定的手术方法。多发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于单一的大的膜周室间隔缺损。Alsoufi 等人最先报道了采用再心内膜化技术治疗多发室间隔缺损[1]。我们对此方法做了一些改进,从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共有8例患儿接受了这种手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了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间单一外科医生采用体外循环下完成改良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治疗多发室间隔缺损的患儿的住院资料和随诊资料。8例患儿接受了多发室间隔缺损的修补手术。年龄3~27(8.9)m,体重6.3~14.5(9.9)kg。所有的患者均有一个大的膜周室间隔缺损和至少1个、最多9个的肌部缺损。所有的修补均经过右心房径路。从手术到随诊平均时间是15(1~19)m。住院天数平均为8.8(7~12)d。
1.2 室缺的类型特点 采用Van Praagh和Kirklin的室缺分型方法[1,15]。后肌部室缺位于偏流入道部分(嵴内或者流入道间隔),前肌部室缺则位于隔缘肉柱的隔束前方,中肌部缺损则位于调解束的周围,心尖部缺损位于调解束远端靠近心尖。
术前常规进行超声检查,尽可能的确定所有多发室缺的位置,外科医生亲自分析室缺的位置和解剖关系。超声检查常常低估室缺的数目,我们发现做超声前给与适当的镇静,做超声过程中给与高浓度吸氧降低肺循环阻力和右心室压力,从而增加左向右的分流量,有时候对显示更多的室缺有帮助。
1.3 手术方法和技术 主动脉和上、下腔插管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左心引流经过房间隔放置。心肌保护采用St.Thomas液,灌注间隔时间为20~30 min。室缺的显露通过右心房切口和三尖瓣实现。用钝头的直角钳轻柔地探查和确认室缺,有时候要通过房间隔和二尖瓣或大的膜周室缺协助从左心室面探查。必要时可以切开右心室小的肌小梁帮助显露室缺的边缘,但要避免切断大的肌梁,以免影响心室功能。小的肌部室缺修补采用6/0或者7/0 prolene线的小针修补,双层浅表连续缝合肌小梁的心内膜。
对于边缘显露不清的或者担心小梁下仍有其它交通的缺损,特别是位于调节束周围的室缺,我们采用了涤纶卷塞入,表面prolene线缝合固定的改良技术。直径稍大的肌部缺损,由于担心直接缝合张力高,术后发生撕脱和残余分流,对于边缘显露清晰的采用补片的方法;边缘不清的也采用了涤纶卷塞入的方法。手术方法见图1。
停体外循环后常规做经食道超声对室缺修补做评价。如果超声显示有明确的残余分流,则从心房和肺动脉抽血,做Qp∶Qs的计算。如果残余分流明确,并且Qp∶Qs大于1.3,则需考虑再次手术或者封堵。术后5~7天做超声复查,术后3个月到半年随诊复查。
2 结 果
2.1 资料 所有的患者资料和随诊资料见表1。
2.2 术中术后结果 心肌血流阻断时间37~95(61)min,体外循环时间58~108(76)min。所有患儿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和室间隔功能异常。1例患儿术后早期有左心功能不全,术后7天恢复正常,其余患儿无心功能不全,均顺利出院,出院时没有显著的室缺残余分流。
2.3 随访结果 随诊过程中,7号患者半年后复查超声出现2 mm残余分流(出院时没有分流),肺动脉收缩压力估测约有70 mmHg,患者临床有紫绀。收入院后,给予吸氧,西地那非治疗后,好转出院。
图1 手术示例
手术示例(病例7),膜周部缺损补片闭合;流入道间隔的肌部缺损,采用6/0 prolene直接缝合的方法闭合;靠近调节束周围的缺损,因为边缘显露不清,采用涤纶布卷填塞固定的方法闭合; 靠近心尖的缺损,因为太深,显露欠佳,也采用填塞涤纶布卷的方法闭合。
3 讨 论
多发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仍然是比较困难的手术。患者的评估,手术的决策,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技术细节的应用,都是需要外科医生慎重考虑的问题。是否能够把所有的有血液动力学意义的缺损表1 患者资料注:VSD×10 代表有10个VSD,其它类推;TAR代表通过心房切口的再心内膜技术修补室缺
全部消除,应该是以上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如果体外循环时间和心肌血流阻断时间长,并且手术结果并不理想(明确的残余分流,Qp∶Qs>1.5∶1),那么,很可能会发生术后恢复不顺利,甚至死亡。
3.1 分期手术还是一期手术 分期手术似乎可以避免在婴幼儿期手术的上述风险,但术后右室功能不全,胸腔引流管长期持续引流,心律失常,以及肺动脉环阻法(banding)导致肺动脉的扭曲变形,都是分期手术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最理想的手术方式应该是能够在一期手术中消除所有的室缺,避免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室功能不全。但是,目前现有的众多的手术方法,似乎都没有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主张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一期手术。对于合并严重的脑部出血或其它出血性疾病,肺炎和其它感染的患儿, 可以考虑采用分期手术的方式。
3.2 心房切口还是心室切口 无论左心室切口还是右心室切口,无疑会潜在的影响心室功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9-13]。如果经右心房和三尖瓣能够在可以耐受的心肌阻断时间内完成手术,并且没有显著的残余分流, 那么没有理由采用心室切口。我们有限的经验说明大部分的多发室缺是可以通过房间隔径路修补的。虽然目前的病例数目还不够多,需要进一步的积累经验。但是,我们相信,采用经过改良的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可以在适当的心肌血流阻断时间内完成手术,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3.3 改良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 改良的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明显地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减少了残余分流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对于边缘显露不清的或者担心小梁下仍有其它交通的缺损,特别是位于调节束周围的室缺,我们采用了涤纶卷塞入,表面prolene线缝合固定的改良技术。直径稍大的肌部缺损,由于担心直接缝合张力高,术后发生撕脱和残余分流,对于边缘显露清晰的采用补片的方法;边缘不清的也采用了涤纶卷塞入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彻底搞清楚室缺的边缘,也不需要切断阻挡视线的肌小梁,对于难于探查到细节的肌部室缺的修补帮助很大。我们的经验是涤纶布卷适当大于要填塞的缺损,涤纶卷的周围最好做的平滑,用7/0或者6/0 prolene线浅浅的固定在肌小梁的右心室面。
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对于三尖瓣瓣环偏小的患儿,显露会比较困难,可能不适合采用这种技术。对于不能耐受长时间体外循环的患儿,如心室功能极差,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要慎重采用这种方法。
最初,我们没有对改良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的患者应用常规抗凝治疗。虽然目前没有血栓和栓塞的发生,但是,不平滑的涤纶卷表面是否会形成血栓,似乎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最近的2个病例,我们应用了阿司匹林抗凝治疗3个月来预防可能血栓的发生。
肌部室缺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目前教科书把多于4个的缺损叫做“瑞士奶酪”室间隔。肌部缺损的分类,根据Van Praagh和Kirklin,分为后部(流入道),前部(流出道),中部(调节束周围)和心尖部。我们的经验是靠近心尖部的缺损难于显露和闭合,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率高。8例中的2例有微量残余分流,均发生在此部位。既往文献报道中,尽管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术方法,在这一部位的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率是最高的[2,9-14]。
总之,采用心房径路再心内膜化技术做多发室间隔缺损的修补,可以大多数病例中完全地或者接近完全地消除心室间的分流,同时避免了心室切口,保护了心室功能。手术结果和近期的随访结果很好,远期的随访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参考文献
[1] Alsoufi B, Karamlou T, Osaki M, et al. Surgical repair of multiple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the role of re-endocardialization strategy[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6,132(5):1072-1080.
[2] Kirklin JK, Castaneda AR, Keane JF,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multipl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80,80(4):485-493.
[3] Wollenek G, Wyse R, Sullivan I,et al. Closure of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through a left ventriculotomy[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1996,10(8):595-598.
[4] Kitagawa T, Durham LA 3rd, Mosca RS,et al. Techniques and results in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8,115(4):848-856.
[5] Serraf A, Lacour-Gayet F, Bruniaux J,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isolated multipl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Logical approach in 130 cases[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2,103(3):437-442.
[6] Konstantinov IE, Coles JG. The role of intraoperative device closure in the management of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J]. 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Pediatr Card Surg Annu,2003,6:84-89.
[7] Seddio F, Reddy VM, McElhinney DB, et al. Multipl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how and when should they be repaired[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9,117(1):134-139.
[8] Brizard CP, Olsson C, Wilkinson JL. New approach to multipl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losure with intraoperative echocardiography and double patches sandwiching the septum [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4,128(5):684-692.
[9] Wollenek G, Wyse R, Sullivan I,et al. Closure of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through a left ventriculotomy[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1996,10(8):595-598.
[10] Aaron BL, Lower RR.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repair made easy[J]. Ann Thorac Surg,1975,19(5):568-570.
[11] Singh AK, de Leval MR, Stark J. Left ventriculotomy for closure of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Treatment of choice[J]. Ann Surg,1977,186(5):577-580.
[12] Zavanella C, Matsuda H, Jara F,et al. Left ventricular approach to multipl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J]. Ann Thorac Surg,1977,24(6):537-543.
回顾写实油画材料技法的形成和演变就不得不谈到文艺复兴初期,由于透视、解剖和明暗等学科研究的进展,当时的绘画具备了再现视觉真实的基本技术条件,但是主流传统的坦培拉材料和激发却难以表现复杂强烈的光影关系,也无法将色彩画成那种接近真实的鲜艳滋润,当时这种现状直接推动了以干性植物油为主的媒介剂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开始应运而生。使用干性油做为媒介剂改变了颜料的性质,也使得绘画的工具和技法随着媒介的改变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写实风格油画中常用油画层次结构关系以及使用原则
不论是写实风格油画还是表现风格油画,任何绘画作品都不仅仅是一个单一色彩表层的平面,油画材料的物质结构是由多重不同材料而构成的复合体,一般分为基底层、绘画层、保护层三个基本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尊重材料的物理特性,遵循绘画层次关系的基本原则,就能更好的控制最终的画面效果和作品的寿命。接下来我们就一般在写实风格油画制作中关于处理各个层次间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来做一些举例。
(一)油画技法的“肥与瘦”。
我们在这里说到技法中的“肥盖瘦”是指在油画层次中底层材料(偏瘦性)应该比覆盖层材料含干性植物油的成分要少。这是使用油性颜料作画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只有这样上面含油分比较多的覆盖层材料(偏肥性)中的部分油分就会很容易渗入到底层材料中去,使两个层次之间产生非常好的衔接关系,如果反而为之就会造成表面色层的脱离开裂。
在作画的过程中应该先使用挥发性溶剂例如松节油等媒介来调和颜料来画底层颜色,在中后期逐渐增加亚麻油等干性油的使用比例进行调色用来绘制覆盖层。
(二)油画技法的“快与慢”。
在写实风格油画创作中大部分画家都会采用油画的多层画法,这也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层次问题,而非常重要的是底层色通常应该选择干燥速度比覆盖层颜料干燥速度略快的颜料,这就决定了在写实风格油画的绘画过程中先使用快干的颜料画底色,干燥后再用慢干的颜料来画覆盖色层,这样在底层色干燥的过程中就不会影响覆盖层颜料的牢固度,这样的方法也有利于缩短绘画的时间和画面细节的刻画。所以说油画技法中我们这里说的“快与慢”不光是指颜料各色层间的干燥时间,也可以理解成绘画过程中每个步骤的时间的长短。
(三)油画技法的“细与粗”。
在写实风格油画的多层次画面结构中,一般要让地层涂料或者颜料比上层涂料或者颜料在质地结构上要粗糙一些。底层材料只有起伏不平或者具有多孔性才能增强对覆盖层的颜料的吸附力,反之在光滑的底子上去覆盖比较粗糙的涂层或者颜料色层就会造成色层的翘裂剥落。
三、写实风格油画制作中的常见的技术问题
写实风格油画中使用的材料与技法相对会比较复杂,不仅一般初学者不容易掌握其中的制作绘画技术,就是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在进行比较复杂的油画创作时也会遇到很多材料与技术问题,如出现吸油、起皱、黏滞、腻滑、变色和滞涩等等,接下来我们就几个明显问题简单分析下其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吸油。
吸油产生的原因是当颜料覆盖层色中的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吸入到底层颜料当中,使颜料表层发灰变暗或者无法显示其正常的色彩,吸油情况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色彩效果以及作品的寿命。吸油出现的原因一般是在做底子的时候不慎漏胶,或者是绘画开始的时候过多的使用松节油等挥发性溶剂,还有可能是在还未干透的色层上直接进行做画。要防止吸油现象的产生要从底子的制作、媒介的选择以及正确的绘画步骤几个方面入手。在制作底子的时候要仔细的上胶,让底子拥有合适的吸收性,而在选择媒介剂时要尽量在不同的层次中选择不同的合适的媒介剂。
(二)腻滑。
腻滑是指在油画颜料中加入了过多的油性媒介剂而产生的画面产生油腻浮滑,颜色发虚并且不肯定的现象。后期还会因为画面油分过多而变黄导致画面浑浊变暗。腻滑现象的产生造成画面过于光滑的表面并直接影响颜色层之间的结合牢度。避免腻滑现象产生最好的方法是注意控制油的使用,如果管装颜料含油过多的话可以先挤在吸油的纸上先吸掉部分油分,除了在底层使用挥发性稀释剂外,正常的厚涂色层时可以基本不加油性媒介剂,这样可以某种程度上解决腻滑问题的出现。
(三)变色。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的声乐课堂教学在采取传统的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把录音、录像、电脑动画等现代传媒教学手段用于声乐的课堂教学。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分析,让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在声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运用现代传媒教学手段,学生还可以把课堂上的教学录音、录像资料带回去,在课后进行复习、研究。这样,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大大提高声乐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有效性。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声乐学习容易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特别是在涉及发声的原理、歌唱的呼吸、共鸣的调整、真假声结合等抽象的技巧问题时,容易产生假、大、空的现象。我们学院很好的借助学校动画学院的制作能力,做一些电脑动画、声像、影像分析,把声乐教学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主观”变为“客观”。让声乐教学双方很好的通过运用现代传媒教学手段,提高认识,少走弯路。
在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继承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在解决声乐教学问题时,常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拥有广播电视传媒全国一流的设备和专家。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除音乐表演学科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等相关课程群外,还增加了《演D昌录音技15》、《演唱录像技巧》、《正音》、《表演》等具有传媒特色的课程,提高了声乐表演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文艺团体需要的声乐表演人才,还必须是具备适应现代广播电视大众传媒需要的声乐表演人才。作为21世纪的声乐表演人才,进录音棚录音、面对摄象机镜头走上电视荧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在本科二、三年级分别为声乐表演学生开设了《演唱录音技巧》、《演唱录像技15》课程。
通过《演唱录音技巧》课程让学生了解录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录音艺术和规律,重点掌握在录音棚里进行录音演唱的技能和技15。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声音和声部的特点,如何合理的根据录音的原理、设备的性能录出最符合歌曲演绎效果的作品。
《演唱录像技巧》课程主要让学生在了解电视的基本原理、摄像技巧、电视合成、播出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怎样面对摄象机镜头进行艺术的歌唱和表现,增加学生演唱的镜头感。在该课中教师在学校的演播室对每位声乐表演的学生进行试镜训练,首先是要克服学生面对镜头的紧张心理,并在实践中不断纠正歌唱时舞台表演的不足。同时,我们还可以很好地利用学校实验电视台的这一平台,学生可以参加各类学校的电视文艺演出,在电视荧屏上不断锻炼和提高,培养他们具备适应现代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所需要基本能力。
大家都知道,歌唱讲究字正腔圆。规范的咬字与吐宇是声乐表演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我们发挥学校播音主持学院的资源优势,聘请播音主持系的专业教师对我们音乐学院的声乐表演学生进行汉语语音的训练和正音。通过正确规范的基本发音,帮助学生作到歌唱的发音准确、咬字规范、吐字清晰,有利于声乐的演唱。
歌唱的语言不仅仅是汉语,特别是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还涉及到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英语的演唱。我们除了本学院的正音老师外,还可以聘请学校国际传播学院双语播音的专业教师(包括外籍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意、德、法、英等语言的正音课程。从语音规范入手,克服声乐表演学生演唱外国作品的语言关,为声乐表演学生具备正确规范的歌唱语言打下基础。
对于声乐表演学生来说,加强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特意开设了《表演》课程,由学校影视表演专业的表演教师对声乐表演学生进行专门的表演训练。在对学生进行形体姿态、脸部表情、眼神、手势等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影视表演、戏曲表演、戏剧表演等成品表演的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声乐演唱的舞台表演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声乐演唱更具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对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舞台实践,这也是区别于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音乐教师,而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的是演员,而舞台演出是对一名演员的基本要求。很显然,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舞台实践演出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我们利用学校资源和传媒优势,从课内、课外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舞台演出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舞台实践能力。
课内――增加《声乐舞台表演基础》课程,以课堂形式对学生进行舞台演唱训练。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在琴房唱得好,更重要的是在舞台上演唱得好。《声乐舞台表演基础》课程正是解决声乐教学从琴房走向舞台的一门课程,是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该课程贯穿于四年的专业学习。《声乐舞台表演基础》课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声乐演唱的上下场、舞台形象、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舞台调度、舞台表演、综合表现等方面的舞台训练。每堂《声乐舞台表演基础》课用摄像机记录学生在剧场舞台上的演唱全过程,专业教师通过现场点评和录像分析对学生演出的得失加以指导,提出适合每个学生舞台演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学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舞台驾驭能力和演唱能力。
综合实践周是我们学校根据各二级学院艺术专业特点确定的,定期进行为期一到四周不等的系列实践性教学活动。综合实践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方式。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表演的综合实践周,我们根据声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分别设置了艺术观摩、基层演出、随团实习、艺术采风、MTV和MV的演唱拍摄等实践教学活动。把课堂上学到专业用于实践演出之中,这样既是对学生专业水平的一种检验,也有助于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成长。
我们利用学校的传媒优势,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音乐会、文艺演出、艺术实践等演出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舞台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舞台演出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其业务能力与专业团体接轨,为学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就传媒声乐表演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可以按以下的图表来说明:
可见,我们的声乐表演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的“课堂教学”、“传媒特色”、“舞台实践”都是为了提高“产学合作”的质量,最终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服务社会”。
为了突出产学合作的声乐表演教学,我们成立实验艺术剧院、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广开思路,开创多元化的声乐表涫人才培养。
作为传媒学院的音乐学院我们成立了实验艺术剧院。按照市场化运作途径,学生可以与其他优秀声乐人才竞争聘任为实验艺术剧院的签约演员。学生还可以根据剧院实际演出需要进行独唱、重唱、表演唱、小组唱、合唱等节目的聘任和使用。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传媒优势,可以向全校进行导演、主持、灯光、音响、舞美等剧院需要的人才招聘,并尝试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产学合作,学生与剧院零距离接触,既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剧院可以进行人岗匹配调节,节约了人力的试用成本;实验剧院和音乐学院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也有利解决人才供需的矛盾。
我们与杭州歌舞团、浙江歌舞剧院等专业演出团体签定了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产学合作,除了每年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到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外,还与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演出合作、声乐作品制作与创作、开设声乐培训班等多方面的产学合作的尝试。我们很好地发挥学校的实习基地(全国各省市区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给学生提供演出机会,我们的学生已经多次参加由省、市电视台、网站、省市级报纸等媒体主办的各类文艺演出。
通过产学合作,一方面,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让文化产业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从而,突出产学合作声乐表演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产学合作,我们的学生参加了各类公众演出,并有3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声乐比赛中获奖,如:06级本科生李凡、周学敏分别在2007、2008全国演艺之星声乐比赛中获得专业组金奖;05级的李佳同学在2007年日本大众音乐协会主办的中日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07年新农村春节联欢晚会、2008浙江省第七频道的新年音乐会、2007杭州市新年音乐会、2008浙江卫视“抗雪救灾”义演直播节目、2008浙江卫视“抗震救灾”文艺演出。其中,我的学生走进了浙江台的《露天大舞台》栏目,登上了杭州电视台的《岁月如歌》舞台。
针对传媒学科大背景下的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我们还在努力地做一些尝试。如:实施了“声乐新苗人才计划”――每学期进行周密的“新苗人才”的选拔工作,被选拔出的声乐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每周给新苗人才加一堂声乐专业课,每年拨一定的经费给新苗人才和其指导教师进行校外的专业学习和观摩。学院将极力为新苗人才的成长提供舞台,聘请学校形象设计老师对其进行综合包装,进行重点推荐。
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铁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强力推进货运改革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必须保持和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凝聚力量,为推动货运组织改革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是强势宣传引导,打牢思想基础。思想认识的统一是实现铁路货运改革目标的基础,必须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货运组织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全路货运组织改革会议精神鼓舞人心、振奋士气,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宣传提纲》的基础上,要启动各种宣传工具,做到电视有专栏、报刊有专题、手机报有专刊,对会议精神进行广泛宣传,深度解读,评论透视,对各单位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开展“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推进落实货运改革系列措施等动态情况进行连续播报刊发,使铁路货运改革深入人心。要以广泛深入开展货运组织改革形势任务宣传积极造势,营造强力推进货运组织改革的强大声势,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局域网、铁道报等宣传阵地作用,采取折页、挂图、漫画、手册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势宣传引导,帮助干部职工进行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进一步统一思想和步调,凝聚智慧和力量,营造一个人人关心、个个支持铁路货运改革的良好氛围。要以全面把握落实总公司党组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围绕“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分层、分系统确定讨论课题,采取班子成员领学、党校教授讲师主讲、包保干部宣讲、党员干部集中研讨、职工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层层开展宣传教育和专题讨论,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充分认识到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既是铁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铁路职工的根本利益,增强职工支持货运改革的自觉性,扎实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特别是在涉及货运组织改革的相关单位和部门中,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讨论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经营观念、制度机制、配套设施、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打消疑虑、澄清认识、明确任务,进一步将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为货运组织改革顺利推进提供坚强可靠的思想保证。
二是明确肩负责任,激发工作动力。货运组织改革的任务艰巨、挑战严峻,没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货运改革就难以成功。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责任,坚定信心,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以实际行动真正做到支持和拥护改革,确保实现总公司党组确定的改革目标。要以“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为抓手,通过层层宣讲动员,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各自在改革中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增强铁路走向市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投身改革各项工作;通过发动全员参与,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铁路货运改革事关铁路的发展与未来,没有其他选择,没有退路可言,必须迎难而上,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铁路货运改革,为铁路改革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在这个大环境下,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全体干部职工都是改革的参与者,也是推进者,更是受益者,全体职工都必须群策群力,尽职尽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施货运改革贡献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分系统、分层次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干部职工放下“铁老大”的姿态,克服“坐商”的状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实现由“要我改”向“我要改”、“必须改”的转变,以迎难而上、坚定不移的姿态推进货运组织改革各项工作,把“四个转变”变成干部职工的实际行动;通过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围绕推进改革、开发市场建言献策,针对货运组织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研讨攻关,集中民智,集思广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货运改革、增收创效的办法和措施,在局内网站、报纸、电视等宣传阵地开设活动专题专栏,广泛交流工作经验和讨论成果,通过宣传交流鼓舞干部职工全心全意投身市场开发、经营创效的士气,通过研讨攻关破解货运改革推进实施中的各类难题。
三是真情关心关爱,凝聚强大合力。货运组织改革涉及机构和岗位调整,直接关系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必然对干部职工的思想产生冲击,必须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情关心关爱职工,为货运改革推进实施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要积极把握职工思想动态,采取定期分析、问卷调查、短信互动等方式,了解职工在改革中的所思所想所盼,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研讨会、辩论会、谈心会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互动讨论,面对面谈感受,面地面解难题,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直通车、微博、手机报、QQ群等网络平台,组织开展网上互动,多渠道听取职工意见和诉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把维护职工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按照“干部有岗位,职工有活干,收入有保证”的要求,妥善安置人员,稳步实施收入分配激励措施,在出台各项改革政策措施时,要做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调查研究,科学慎重决策,兼顾各方利益,细致周到入微,尽可能减少震荡。要积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涉及货运组织改革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宣讲,通过对比分析、互动启发等各种有效形式,对职工群众的思想疑点、难点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解惑释疑,对由于生产力布局调整给一些干部职工带来的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积极帮助解决,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服从组织,安心工作。要加大关心关爱职工的力度,深入推进落实职工思想预警服务机制,着眼抓早抓小,对影响职工思想稳定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同时,要建立服务职工的专门力量,完善工作制度,公示服务项目;积极为职工提供紧急状况援助服务;加大助医、助学、助困力度,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难题,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激发广大职工投身货运组织改革的热情和干劲,聚合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我区范围内的住宅小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有线电视线路通过预埋管道的方式进行敷设,延长了电视线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有线电视预埋管道线路的设计应简洁明了、布局合理、有规可循。设计有线电视地下管线时,要对所在小区和道路已有的各种管道线路进行全面了解,以便设计时能避让这些线路。下面从实际的经验出发,提出新建小区管线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根据需要设计新建小区管道
新建小区一般应划分多个分中心,在分中心安装地埋交接箱,分中心往往是有线电视光节点,通过多芯光缆连接各个分中心,然后由地埋箱向各幢辐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另一方面便于维护和管理以及今后的业务开展。曾经看到和听到有的单位在设计中为减少管道采用多级光缆连接,一幢接一幢,即10D光缆连5幢,由10D8D6D4D2D,由于预埋箱较小,在维护中经常碰到光缆弄断的现象,造成人为故障,影响传输,另外增加了损耗,降低了质量;而地埋箱比较大,光缆、电缆和设备固定,有相对的独立性,无论今后业务如何发展,只要在地埋箱至机房增加缆线就可以了,无须增加后续光缆,这样为今后业务发展打下基础,避免了重复投资。
二、小区应设计多个出入口
在小区各个方向设计多个出入口,表面看起来增加了一些投入,实际上却有多个用途。由于道路上管孔有限,一般情况下不能过多占用道路管孔,应当利用小区与小区之间的管道连接,信号源由小区机房提供,可以把光分路器等无源设备放在小区机房内,便于充分利用资源;小区内部管道也应形成多个通道,万一出现故障,可以走其它管路,有利于管道的充分利用和增加可靠性。我们曾经出现因施工单位开挖路面,挖断光缆,造成中断信号的现象。
三、小区机房的设置
小区面积有大有小,如果每个小区都设置机房,因房价太高,一方面投入较大,没有必要;另一方面也不利设备的综合利用和维护管理。我个人认为,小区机房一般在2000-4000户设置一个,面积在15左右,有防雷装置、有空调、有UPS电源或双路供电。小区机房位置设在各小区的中心位置,便于缩短光缆距离,设计和配置简单,容易做备份。我们以前在很小的小区都有机房,一方面维修人员要带一串钥匙,另一方面由于小区机房较小,有的设备很难放进去,加上都是中心机房传送下来的信号,道路上的光缆占用较多,仅中心机房出去的光缆就达五千多芯。为此,我经过分析,把光分路器由原设置在中心机房改到小区机房,如果按1:6来设置光分路器,大大减轻了中心机房的压力。
四、管孔数量的确定
一般认为主干道管孔要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按照我上述的设计,有些管孔还是地埋箱附近的管孔要多。我们曾经设计主干管道为2根6×28的六孔管,实际利用率不大,为此我们考虑把2根六孔管设计为1根九孔管,按照光缆的口径,在1个管孔中可以穿2根光缆,留下的管孔给今后业务的发展,在地埋箱附近设计管道为1根九孔管,其它的采用六孔管或四孔管,到最后一个楼道去采用四孔管。
五、管孔材料的选择
小区不同于道路,有的小区沿街有商铺、有饭馆,加上是住宅,鼠害比较严重,原先我们设计的管材为102PVC管,但几个小区情况的出现让我们改变了设计。振通小区是一个老小区,原先由房产公司开发建设,小区的管道由我们设计,房产施工。去年有住户反映,有线电缆信号不好,广电网上不去,经维修人员检修,发现有短路和断路现象,判断问题出在3---4幢之间,经过逐一排除,最后把故障源定在手孔井内,打开手孔井,发现―9电缆已被老鼠咬得只剩里面的铜芯,外面的编织网恰好有1根搭在芯线上,造成短路,五类线已被咬断,当时已是晚上,我们经过紧急处理后,使信号恢复了正常;没想到第二天一清早,用户打来电话说有线电视又不好了,我们立即赶赴现场,发现处理好的地方又被老鼠咬断了,没办法,我们只好把地埋电缆改成架空线,到目前为止,该小区没有出现类似情况。这样的问题同样发生在后村家园,搞得我们很被动。经分析,主要是采用了102mmPVC管,口径较大,老鼠可以自由进出,广电管道成为老鼠的栖息地,找到了问题后,我们规定:凡小区内管道今后必须采用多孔管。
六、管道埋深和手孔井大小的设计
小区内手孔井之间距离较短,一般楼道与楼道之间,距离为20―40m之间,距离较近,加上车辆进出不多,管顶到路面距离在0.6 m左右,管底与手孔井底距离在10―15cm之间,最好埋在绿花带内,井盖约高于草坪,以防泥土进入手孔井,手孔井大小一般为470×470×800,手孔井过深、过小不利于施工,管道太浅,容易被损害,穿越小区道路必须采用砼包封,即塑料管基础用C10砼厚100mm,砼包封用C15砼,两边各50 mm,上面铺100 mm石粉,再用100 mm混凝土覆盖。曾经有一个老小区,由于是房产开发,管底与手孔井底齐平,敷设缆线很困难,一段时间下来,由于缆线长期泡在水里,信号衰减较大。
七、楼内预埋管道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