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以桥为话题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关键词:作文 审题 主题 题眼
近期,安徽省特级教师盛庆丰来我校上作文公开课,我有幸聆听,并难得地像个真正的学生那样,从头至尾都认真倾听做笔记。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盛老师讲解作文的第一个环节——“审题”。我们平常总是教导学生,作文要有文采,语言要优美,修辞要多用等,却常常忽略了最基本的审题。
审题到底是什么?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表现手法等。
审题到底怎么审?
高考作文大致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包含文章要表达的观点、范围或隐含意义等。半命题作文则先要补足题目,然后参照命题作文题目的意义。材料作文就要求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所写文章才能既切题又有深度。话题作文就要求正确理解话题的含义,包括话题的字面意思、话题的内涵和外延、立意取向和选材范围等。
就审题而言,要使文章深刻、有创新,还要把握最根本的一个规律,即将题目的含义由本义向引申义、比喻义开拓!如果只写本意,难免流于表面,过于肤浅。
我们大概可以把审题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主题。
高考作文命题体现着国家对考生的期望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考生的作文也应以此为准绳,所写内容要体现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对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分类归纳,我们可以总结出学生常写的四大作文类型——成长励志类(围绕如何成功所涉及的各类主题)、情感道德文(围绕以“爱”为核心的各类主题)、审美鉴赏文(对所有美的事物的赏析)和方法、社会文(以辨证思考、关注社会为核心的各类主题)。
这四大类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高考作文,掌握这四大主题,考生面对考题时就能快速打开思路,判断题目的主题类型,并从中选出自己最擅长的那一类,从而确定素材。
比如2006年四川高考要求以“问”为话题写作文,可以写成——学海无涯,好问是帆(成长励志文)、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感道德文)、疑问之美(审美鉴赏文)、人生就是一部“问”的历史(方法社会文)。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他们”,可以写成——关注拥有坚强品质的他们(成长励志文)、感谢在成长道路上一直关注我的他们(情感道德文)、关注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们(方法社会文)。
第二、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题眼”是题目的灵魂和核心,把握住“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2007江苏高考作文《怀想天空》,题眼是“怀想”,文章就要写清是通过什么方式或行为来“怀想”天空的,文章也要围绕着“怀想”展开。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北京的符号》,题眼是“北京”,要写出具有“北京”特色的符号,不是“北京”特色的就不能写。
如果题目是并列短语,也就是所谓的关系类作文题,那就要特别注意了,题眼往往是这两个短语,两点都要写,还要写明两者的辨证关系,绝对不能只偏一点。如2007年四川高考作文要求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文章就要写明“一步”和“一生”的辨证关系,不能只写“一步”,或只写“一生”。
论文摘要: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论文关键词:教学方法,探究,高中,作文,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学中很难把握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教授,但收效甚微。怎样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写作教学更为切实可行,一直困扰着我。经过不断地尝试,我觉得作文教学可以落实两点任务,一为立意:大处着眼,二是行文:小处落笔。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写作,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写作的要领,以此更为有效地提升写作水平,从容应对作文写作的考察。
一、大处着眼:
作文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立意,这是文章的根本,也是作文评价时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常说意在笔先,立意的确立直接影响后面的行文。在评价作文时慢慢发现,立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作文的档次。在同样准确的立意之下,深刻的文章会更亮眼,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立意时,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深刻。尽量放远眼光,加深文章的内涵。
如:作文材料:
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是很有有意味的两个词,没有格拉丹东冰峰孕育的第一滴水,就没有长江的波澜壮阔,浩荡千里;没有体积数倍于树冠的发达根系所提供的水分营养,就没有大树的高可参天,浓荫蔽日……
根,有的有形,有的无形……
有根的,又岂止是树……
请以“根”为话题作文。
在立意时指导学生尽量的深入考虑,有个人上升及国家,如中华民族的根,民族文化的根,尽量避免父母是自己的根,在立意时放远眼光,定会收获不一样的天堂。
如: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于2005年11月11日晚,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五个分别以“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燕子”为创作原型,按照“北京欢迎你”的谐音被亲切地叫做“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中国福娃”,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奥运吉祥物,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为使吉祥物体现举办国的风土人情,人们在设计上很是讲究创意,力求出新。其实,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在很多的方面都讲究与众不同,讲究匠心独运,请以“特色”为话题作文。
在立意时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父爱、母爱,上升为国家、民族、思想、文化,拓展特色的内涵,让学生的起跑,有一个较高的基础,以此提升文章的档次。
二、小处落笔:
高度达到以后,在行文的阐述时,要注重细节的设计,小到一字、一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求学生每次的作文都要做到精雕细刻,以此追求作文展现时的尽善尽美,而不要因小失大。
1、表明观点:
作文写作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阐述自己对作文题目的看法,所以观点的阐述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要时刻地提醒学生,在作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要将其放在开头较为醒目的地方。让看文章的人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此信息。
如“特色”话题
蒙古包,轱辘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也确实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但是,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乐器,奏出了一方的风情,演绎着和谐多姿的中华文化。
——张甜《多方特色》
再如“我心有主”话题
孤山、小道,一位盲僧在向一位老人问路:“那座罗刹宝寺在哪儿?”老人答道:“翻过两座山就是。”见盲僧毅然前行,老人不禁担心道:“长老双目失明,怎么能翻山越岭?”盲僧头也不回,从容抛下四字:“心中有道。”
——高圣益《我心有主》
2、联系话题: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见此种情况,文章写的如行云流水,单从文章来讲属于上品,但却背离了作文题目,只能按照跑题处理,十分可惜地将其列入下等。这也是在作文中常常困惑学生的难题,怎样让学生避免跑题的失误,让其作文能扣紧话题,这同样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我发现,跑题的文章在具体的写作中,没有联系话题,完全脱离话题本身行文。所以在作文指导中,特别是行文中,我提醒学生要联系话题,话题和命题作文的关键字要在作文中,反复的提及,如“特色”为话题作文时,“特色”二字在作文中要不断出现;材料作文时,在行文时,要转述材料,以期扣紧材料本身。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在写作中时常的联系作文本身,不管文章怎样的天马行空,但主线是紧紧围绕话题本身。如同散文的要求:形散而神聚。
3、内容充实:
在作文内容部分,我们常常形象的将其称为猪肚,可见内容写作时要做到充实,在写作时不能一味抒情,要适当的运用材料,以此拓展文章的内容。但是实际的写作中却是,要不就一味大谈自己的感触,空洞无物;要不就运用万能材料,不管什么样的作文题目,都是那几个人,常见的是李白、杜甫、陶渊明,一会而都讲“风度”,一会儿有具有“破碎的美丽”,让人看后大跌眼镜。以此反思作文写作,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材料,并且为此不断积累,以期材料的新颖、独特。
如“特色”话题中
可用材料为:
季羡林:“没有灵感,就没有写东西的愿望,也写不出。但非要动笔,则写出的东西是味同嚼蜡,满篇八股。”——强调作文的真情实感
阮籍、嵇康个性的张扬,行为的狂放不羁——个性人生
唐伯虎《骑驴思归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毕加索的几何画派——艺术解读人生
城市布局——地域特色
较为新颖材料有:
法国人对法语地捍卫,中国宾馆中英语为主,汉语为辅——民族特色消逝
阳光的特色——诗意地栖息
4、条理清晰:
课标中提出作文要“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经典的作品,不论是长篇巨著,还是单篇的文章,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让人在读完之后,能获知其内容的大概。
如经典作品《史记》其内容的设置以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为框架,设计到单篇都有一明晰的思路,如《廉颇与蔺相如》中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因此在作文中要指导学生写作时,意在笔先,写作之前要有宏观意识,先确立写作的框架,设计好写作的思路,为此可以让学生列出写作的提纲。在作文讲评将其作为内容之一,将较为优秀的文章,在讲评时大家研读其文本的条理,然后可让学生在修改时,重新审视自己文章的条理,看其是否符合要求,在对比中更能凸显不足,这样更易于日后作文时文章的条理性的设置。
如“破碎的美丽”话题中的提纲:
开头:化用诗句,点明观点
内容:刘禹锡、海子、曹雪芹
结尾:照应开头,重申观点
5、书写规范:
写作中你立意再深刻,内容再充实,条理再清晰,都要依靠于文字之上,所以我们要注意规范书写,给看的人一个好的印象,让学生的作文处处体现其用心的良苦。我觉得规范书写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字迹清晰,很多时候在作文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写得字看不清,有时是因字太小,缩为一团;有时是太潦草,龙飞凤舞,因此影响了作文的效果,所以要求学生写作时,用楷书,做到横平竖直;字的大小要适中,首先让人能看清,这是最根本的。
第二,书写整齐,作文时有特定的方格作文纸,在书写时让学生不要出格,尽量在作文方格之内。有时候会发现,很多写字很好的学生,一到作文纸上,因其豪放的特点,不能规范于作文格之内,让人看时感觉很凌乱,因此要注意整齐的书写,让人看时更为舒服。
第三,卷面整洁,记得小学时,老师将乱涂乱改的字迹,展示给我们看,一个个的黑点特别的显眼,老师形象的将其喻为黑豆。现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的文章还这样,碰到写作时的错误,要不就黑点不断(涂黑),要不就白条连篇(涂改液),甚至有同学用透明胶连作文纸一起粘烂,还有学生作文纸上字迹颜色不断地变换,这些情况的出现,让整个的卷面太过凌乱,这样直接影响了作文的整体效果。
第四,规范标点,现实教学中,很多时候会忽视标点,当我们再注意时却发现,学生作文中标点的使用已是不堪入目,很多学生的文章一点到底,没有标点符号的出现;要不就不会使用,常常在句首出现标点,两个标点在一起时不知怎样去写。等等情况的出现,提醒我们应当规范一下了,首先要给学生讲解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并要求其作文中慢慢的规范,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明白标点。此外标点还是单独考察的一项内容,我们也不能忽视,要注重点滴的积累和训练,不要等到最后时大家一起死记硬背。
生活中充满着闪光点。闪光点是思的引发处、情的凝聚处、美的展示处。它能给人以启迪、感悟和陶冶,使人积极向上并走向成熟。怎样从生活中提炼闪光点并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呢?近几年各地的中考作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一、在观点交锋中提炼闪光点。福建省厦门市有一年的中考作文题是《对话》。一位考生写了自己和父亲――两位“文学爱好者”的对话。文中,“我”不满意父亲对徐志摩的看法,针锋相对地反驳:“他的《再别康桥》中,‘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何等洒脱!我反复吟诵感觉自己似乎真的置身于漫天彩云之间,飘飘欲仙呢!怎么能说他的诗没什么内涵呢?”父子间的对话中,思想多次交锋,睿智的火花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二、在自我矫正中提炼闪光点。江苏省南通市有一年的中考中,要求以“五一长假”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写假期中“啃”一本数学难题集久攻不下十分苦闷,偶然中发现脚边蚂蚁先群聚于一块大骨,后来却全部转移至一小块食物,“我”忽然明白:选择放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里有更多的收获。当我再次拿起那本难题集时,我在心里对怎样度过假期已作出了新的抉择。这种在自我矫正中爆发的思想火花,不仅引导作者走出了观念行为的误区,而且照亮了读者的人生之路。
三、在铺叙“小事”中提炼闪光点。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小事”,但“小事”一旦被注入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情感的充足容量,也就成为一个耀眼的闪光点。江苏省盐城市有一年的中考作文题是“的爱”。有位考生在《父亲的爱》中,以父亲多年来每天早晨一声平平常常的呼语“起床啦”为线索展开铺叙,写一声准时的“起床啦”对“我”的种种关爱和暗示,写唯一一次迟到的一声“起床啦”引起的感情变化,写从此之后代之而来的闹钟声的刺耳寡情,以及最后又回归到父亲深情的一声“起床啦”。文章中“起床啦”这三个字注满了父子情,这爱的光芒当然也照亮了读者的感情世界。
四、在人物语言中提炼闪光点。深刻隽永或是幽默风趣的语言往往隐蓄着“光源”,经过锤炼的个性化语言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写作时要善于捕捉。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位考生以“书虫”为题作文,以幽默轻快的语言开头:“懒虫,起床了!都八点了!”妈妈狠命地把我推醒。“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多多。我非‘懒虫’,‘书虫’是也!”我哼着自编的“小令”,翻身下床……看,《如梦令》词的改编活用,折射出小作者的思想火花,自我调侃式的语言也使一个以读书为乐的初中生形象跃然纸上。
一、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然他们走人生活,在作文中说他们自己想说的话,在广‘阔的生活天空下,尽显其才华,张扬其个性写出色彩纷呈的好作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生活,就是以其对社会高度负责态度去关注自己周围发生的问题,把自己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关心祖国发展和人类进步,关心学校社区的变化。这种关心不是要求我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是要求我们在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上与人类命运的一致性。有了这样的一腔热血,自然就学会了观察生活,自然就会关注时代的发展,留心社会的走向,注视世界的变迁,也就会关注时局,议论时事,抨击时弊,这样自然就能开阔视野,磨砺思维,陶冶人格,从“小我”中站起来。“生活就在你的脚下”,学校生活表面看是“三点一线”,其实这样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高观察生活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写日记,日记是观察和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窗口。把每天见到听到的社会生活中的时间即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客观公正的剖析,久而久之经过长期的训练,就逐渐培养出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重视文化积累
有不少中学生的作文缺少文化底蕴,作文写的不深刻。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走进经典,研读精品,体昧作品的情感,领悟作者的智慧,博采众长,拓展文化视野,提高其审美情趣,促成他们人文情怀、创造精神、崇高人格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知识的丰寓,写作技巧的提高,语言驾驭的灵性,贵在靠博览群书,名人曰:任何人“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才能掌握词句,提高读写的水平。另外,文化的积累还需要勤于动笔,随时记下有启迪的文化现象以及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咀嚼名家名句,以提升自己的思想修炼及文化底气。
三、学会想象联想
联想是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思维方法,是问题转化的桥梁。想象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作文失去想象,就会变得电调呆板,缺少生机,联想和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在平时的话题作文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例如,以“责任”为话题,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解释此语、组合词语,然后在链接事物(自然、人事、古今事物、诗句、格言),最后设问自答(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经常这样训练,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学生自然就有话可说。
四、加强写作指导
[关键词] 安徽高考;作文命题;写作教学
自2006年安徽省开始自主命题后,从以“读” 为话题的话题作文到“提篮春光看妈妈”、“带着感动出发”、“时光在流逝”为题的命题作文,再到以“弯道超越”“《吴兴杂诗》”“《梯子不用时请横放》”为素材的新材料作文,安徽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呈现稳中求变,变种求新的趋势。
一、作文命题生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丰富写作内容
叶老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从促进学生发展来说,贴近生活是作文的第一诉求,作文不能贴近生活,对学生的成长将毫无意义。储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的,与学生的作文密切相关的图示种类主要包括自然范畴图示、事件图示、人物角色图示和场景图式。这几种图示的实例皆来源于社会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作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文贴近生活,才能让其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当学生不具备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图示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展示信息来再现事物、人物和景物或者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亲身参与的方式接触生活,体验生活,使外在人、事、物的形象能顺利进入学生大脑变为写作所需的图式。其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走近社会、参与生活,更要养成用心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并在感性体验人生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关注生活细节,体悟生活之理。
二、作文命题隐喻性,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提高探究能力
纵观安徽高考作文题,从“读”重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提篮春光看妈妈” 重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感恩之心,“带着感动出发”紧扣感动、然后行动,“弯道超越”重在思辨、把握机遇,再到“《吴兴杂诗》”、“《梯子不用时请横放》”重在哲理、多维思考,形成了一条由感性思考到理性思辨的轨迹。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也均带有明显的思辨色彩,考生审题立意都要有理性的思考才行。安徽高考作文同样注重学生的理性思考与表达,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思想理念。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表征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来源于阅读训练,所以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提倡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阅读训练中学习探究的方法,汲取理性思维的精华。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带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文学作品,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迅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以及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以便学生在考试这样独立的情境下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作文材料,理清思路,概括要点,进而基于自身原有图式知识对作文题目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与表征。另一方面“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以便学生在审题立意过程中能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充分调动自己头脑中的命题网络和原有知识对作文材料进行个性化表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作文命题开放性,关注写作策略,提高自主选材的能力
由于作文命题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可供学生选择的材料也越来越多,而如何在巨大的材料库中择取有价值的材料,这就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选择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写作教学要首先教授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的策略”方面的陈述性知识:(1)紧扣文章主题选材,选择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2)选择有典型性的、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3)选择新颖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4)选择真实的、可信度高的材料等。
在获得了写作策略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之后,应通过引用例文,引用好的文章做正例,引用不好的文章做反例,通过同时和相继呈现的两个以上的不同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选择写作材料策略及规则的操作步骤:(1)搜集身边和记忆中所有与本次作文相关的材料(2)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3)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即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精心提取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使之变得或形象而生动,或深邃而精蕴。从而,凸显文章的价值取向和写作的个性特点。
一、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栈桥/实践 拂晓/仿佛 骈进/迸发 光彩炫目/绚丽多姿
B.附和/应和 汲取/吸取 发窘/迥然 锲而不舍/配合默契
C.愤懑/烦闷 差使/出差 纯粹/憔悴 略胜一筹/踌躇满志
D.馈赠/憎恶 笃信/驾驭 反省/省份 苦心孤诣/以逸待劳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迁徙 黯然 一泄千里 乐此不疲
B.抑扬 萧瑟 家喻户晓 鳞次栉比
C.屠戮 绯薄 通宵达旦 山崩地裂
D.拮据 侧隐 遮天蔽日 相形见拙
3.古诗文默写。(8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极力渲染冰天雪地、乌云凝固、坚冰纵横千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漫步古诗苑,如同进入一个大观园。这里有蕴涵深刻的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 ”;这里有建功立业的豪情:“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这里有浪迹天涯时无尽的愁思:“夕阳西下,_______”。而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则抒发了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的共同感受,引人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现实生活中,我们说话往往会出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现象,即所谓的潜台词。比如:有一天中午,李丰去食堂买饭,下楼梯时刚好碰到室友买好饭正上楼,李丰顺口问了一句:“队排得长吗?”室友回答:“不长,但是很粗。”
室友的潜台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4分)
《傅雷家书》,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流落荒岛的鲁滨孙积极乐观、永不放弃的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感受到保尔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勇气与毅力;《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差距;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研究_______;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缺少科学基础数据_______;现行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仍然比较_____;食品安全溯源预警体系尚不_____;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在我国尚未广泛得到应用等。②
(1)画线句①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应把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
(2)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单薄 支撑 滞后 完善
B.薄弱 验证 落后 完美
C.薄弱 验证 滞后 完善
D.薄弱 支撑 落后 完善
(3)画线句②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北京前门小学曾做过一项测试,测试者列出了37条谐音广告,内含40个错别字,让30名五年级学生给37条谐音广告纠错,结果不但无一人全对,还有许多同学纠错的依据是来自于谐音广告。发现错别字30个以上的有17人,发现错别字30个以下的13人,最少的只发现了21个。这个学校是崇文区的优质校,教学质量是不错的。
(1)上述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广告语能否把成语做谐音变换,不同身份的人意见不一。请根据下面人物的身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他们的看法。
某省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广告中篡改成语以谐音字代替的做法属于违法。商家使用成语谐音字的做法,是为了追求广告效应,会对小学生的语文教育起到负面作用。
某一将自己的火锅店取名为“锅(国)色天香”的老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前门小学的语文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广告中篡改成语以谐音字代替的做法很多,请你仿照下面示例,再举出两例。(2分)
示例:胃病患者“治”在“四方”――四方胃片广告,“治”与“志”同音,使“治在四方”成为“志在四方”的谐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6分)
一元钱,两份暖
小未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他的窗口买一元钱的煎包。
那时物价还没有开始上涨,一元钱,可以买六个煎包,女孩很娇小,饭量应该不大,用来做早餐,足够了。可每次,他还是会刻意地挑选个头大一点的,小心地放入纸袋里。
因为,他能看出,女孩的家境不太好,穿的衣服虽然很干净,但都很旧了,料子也差。她手里,总是拎着一个装满水的小水壶。她不像其他孩子,穿崭新时尚的衣服,手里拿着可乐、牛奶、纯净水,而且每天早上,她是步行来上学的。路一定不近,有时候时间紧了,他会看到女孩光洁的额头上有亮闪闪的汗珠。
这样的时候,他总会爱怜地责怪女孩:“丫头,别睡懒觉,早起两分钟,路上慢点。大清早迎着风跑那么快,肚子会疼的!”
a.女孩笑,有点羞涩,有点快乐,然后说声“谢谢叔叔”,便一溜烟儿地朝对面的学校跑去。
春天的时候,物价涨得厉害,面、菜、肉、油等,包括房租,都涨价了。他本来就是小本生意,利润很薄,涨价后,六个煎包卖一元钱,要赔钱了。算来算去,他决定将价格定在一元钱四个,这样,利润基本能和过去持平。
那天早上,他在一张硬纸壳上用黑笔写了新的价格:一元钱四个。
七点多,不爱在家里吃早餐的孩子们,纷纷挤在他的小窗口。有个孩子念了纸板上的价格对同伴说:“煎包涨价了。”
后面的孩子开始翻着包往外拿钱,嘻嘻哈哈的,并没有谁因为涨价提出质疑。
他松了一口气,利落地干起活儿来。
女孩走到窗口的时候,几个孩子刚刚离开。
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忽然想起什么,一把将放在窗口的纸板拿了回来。
女孩肯定又在路上跑了,额头上有晶莹的汗珠。站在窗口,她用手抹了一把汗,然后笑着递过一元钱。
他照例爱怜地责备女孩:“又跑,这么热的天。”然后利落地夹起六个个头大点的煎包放在纸袋里,递给她。
女孩接过来,照例说声“谢谢叔叔”,转头朝学校跑去。而那寻常的一刻,看着女孩的背影,不知为什么,他的心却有些不寻常的感动。那是这些年平淡到几乎麻木的生活里,他第一次感觉到的一种带着暖意的感动,似乎是为自己。
那一整天,他的心就一直是暖暖地被什么感动着。
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他都会一边做生意一边留意着女孩的身影,只要远远看到女孩,他就会把那张纸板收起来。依旧收着女孩的一元钱,给她六个煎包。
后来,所有的顾客都熟悉了新的价格,他就彻底地将纸板收回了。只有女孩,一直蒙在鼓里――那是每天都让他感觉到暖意的秘密。
可是有天早上,他却没有看到女孩那张笑盈盈的脸,一直到学校的大门关闭。他的心里竟然有些失落。
第二天,女孩也没有来,第三天,第四天……他的心从失落到担忧,他想女孩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那些天,他有些心神不宁,不是数错了煎包的数,就是数错了钱......
又一天早上,他把侄子叫过来帮忙卖煎包,自己干脆跑到学校门口等着。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他看到女孩一路小跑着从他面前经过,径直跑进了校门。
他松了一口气。他想,一定是女孩子吃厌了他做的煎包,改吃别的东西了,附近卖早点的那么多……然而他又开始有些心疼起来,因为他再不能偷着给她两个煎包的照顾了,一元钱,在别的地方能吃饱吗……
春天过去了,然后就是夏天。忽然有一天,女孩又出现在了他的窗口。
女孩唤他“叔叔”并递上一元钱,他愣了半天才醒悟过来,然后一边连声答应着,一边飞快地挑选了六个个头大的煎包放入纸袋。
女孩笑起来:“叔叔,你给多了,应该是四个。”
他又是一愣,拿着纸袋的手停在半空,怔怔地说:“没,没有多,丫头,是六个啊!”
女孩狡黠地笑:“叔叔,您的煎包早就涨价了,我知道的。这段时间,一直是同学帮我带的。四个就够了,您的煎包大,我能吃饱。”
b.他张着嘴巴,手还在那里停着,心里却被重新涌入心底的暖意噎住了,把他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一下子噎出了眼泪,迫使他赶快转过头去。他根本想不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把他所给予的爱,这样悄悄地还给了他。
女孩还在说:“叔叔,我考上高中后可能就不在这里读了,等以后有空,我还来吃您的煎包……”他背对女孩应着,却终于掩饰不住,任眼泪落了下来。他不过是想偷偷地照顾一下这个生活背景和他相仿的孩子,却没有想到,她也在以同样的方式来呵护他。
一元钱就这样被分成了两份温暖。他知道从此以后,不管生活将怎样艰辛,他和这个孩子都会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地给予这个世间爱和温暖。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
8.文章以“一元钱,两份暖”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4分)
时间:每天早上
地点:学校旁边“他”的摊位前
人物:“他”、女孩
起因:一位家境不太好的女孩每天到“他”的摊位前买一元钱的煎包。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文中画线的a、b两处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4分)
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他”是个细心而有爱心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共12分)
50年间,人脑发生了哪些变化?
[美]Eric Jensen 杜争鸣(译)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大脑发生变化呢?下面是把美国现代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与50年前的情况作对比发现的变化。
面对屏幕的时间增加:现代的孩子更长时间地坐在屏幕前玩电脑、打游戏,或者是看电视。这是否会给视力、压力的程度、额叶以及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呢?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话语交流缺失、社交能力恶化、驾驶技术下降,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这将会给大脑带来长远的影响。许多中学生采用网上课堂的学习形式,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听讲、户外活动和实践作业,这种学习方式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脑。这些影响有无害处,我们还不甚了解。
家庭的差异:这一点可能会给大脑造成长远的影响。仅一代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直至学前还被送去托儿所照看的孩子的比例占25%到80%。那么,三个月、半岁或者两三岁之后把孩子送到托儿所能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呢?很显然,这是在环境因素方面与前几代人相比存在的变化。早期的证据引自美国少年儿童研究所和人类发展研究会,调查结果表明,在托儿所条件优越、孩子待在同一场所的时间减少或者家长充分关爱的情况下,孩子会具有更好的认知和情感机制的发展。研究还表明,托儿所的看护对孩子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这一点在照看得好或照看得不好的例子中反映得尤其明显。我们知道,在成长发育阶段,大脑是极其敏感的。证据显示,一个孩子在托儿所待的时间越长,他的行为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_____ a_____ :与以往的任何一代人相比,现代人的大脑在这一点上所受的影响都更大。我们已经为孩子们做好了太多的事,这使得孩子很少能体会到满足感,耐心不足,不适应简单的生活方式。拥有更多并不总是好事,对此终归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将会给大脑造成长远的影响。我们知道,对于延迟人的满足感功能来说,大脑前叶一方面源于自身的发育,另一方面则是后天通过阅历的增长而习得并加强的。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孩子不经过舒缓的棋类游戏、猜谜、阅读以及其他培养耐性的锻炼,如何才能获得此种能力呢?
家庭的缩小:这是否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疏远呢?现在的孩子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少了,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只有更大面积的房子。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而不再是和兄弟姐妹共处一室,这可能在社交和行为举止方面对大脑造成长远的影响。那么,是不是说这样会造成社会交际能力的下降,并且使孩子不愿分享、讨论自己的意见,或者拒绝作出让步呢?
_____ b_____ :现代的孩子接受母乳喂养的越来越少,人工喂养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孩子们吃的东西尽是些方便快捷但富含添加剂、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这也会对其大脑造成长远的影响。
_____ c_____ :很多人都认为现代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压力更大了,节奏太快,几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这就意味着空闲和娱乐的机会更少了,可能会给大脑带来长远的影响。人体对压力的反射系统可能会失调,而为压力所迫,人会变得消极,其中孩子将成为社会上压力疾患比例最大的人群。
更多有毒物质的威胁:地球被污染得越来越严重,人类受铅、烟雾、螨虫、霉菌和过敏物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其中各项威胁的损害都显而易见。近期调查数据估计,每年仅因过敏反应耽误上学的人数就高达150万。这将影响学业,并可能对大脑造成长远的影响。现代的孩子更可能会在出生之前就受到药物的侵蚀,产后受吸烟人群毒害的几率也更高了,而且药物的种类层出不穷,母亲的压力也比以往更大了。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人脑造成长远的影响。
以上列举的环境因素对人脑造成的危害实在很可怕。其中有没有哪一项会给大脑带来持续性的改变呢?事实上,每一因素都有造成持续变化的潜在可能性。当然,当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影响是最大的。
(选自《意林》2008年第22期)
13.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分别在文中画线的a、b、c三处各写一句概括性的话。(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人工喂养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孩子们吃的东西尽是些方便快捷但富含添加剂、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这也会对其大脑造成长远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曲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近期调查数据估计,每年仅因过敏反应耽误上学的人数就高达150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实际,再概括举出一例,说明现代社会中还有哪些因素有可能对人脑造成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8~21题。(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重岩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杨炯《巫峡》)
1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 沿溯:
(2)良多趣味 良: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从[甲]文中摘录出与[乙]文“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意思相同的句子。说说这一诗句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句子描绘了三峡怎样的自然景观,请赏析其精妙之处。注意加点的字。(2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2、23题。(4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22.“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具体分析诗歌的后两句,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4.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_____ 拨动了我的心弦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作文。
在现代娱乐文化的操纵下,偶像满足了人们内心渴望完美的需要。然而,只会顶礼膜拜他人的人,并不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我们向他者学习,最终只是为了建造一个坚实丰富的自我,成为我们自己。
要求:①以“偶像”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