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音乐教师考核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教师考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教师考核

第1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关键词] 招生规模 教学质量 多媒体远程教育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高等教育升学录取率大大提高,有效地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和压力;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潜力,办学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改革促进了发展,发展也推动了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化,高师音乐教育也同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一个基本适合中国国情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招生规模、器材设备、科学研究、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高师音乐实际教学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其中,最突出是由于扩大招生而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究其原因:

一.生源质量的下降,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由于教学改革的推进,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提增,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混入高等音乐专业队伍,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较差,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相当欠缺,给音乐教学(特别是技能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以往的艺术类专业,由于专业上要求较高,而一些学生在专业上花的时间较多、下的功夫较深,专业好的学生往往文化课成绩较差些,考虑到这一点,国家教委降低了艺术类的分数线,目的是能让专业水平较高的考生有机会进入艺术类高校。如今,高师音乐专业也同其它艺术类高校一样,扩大了招生规模,考生的进校几率大大增加,艺术类的分数线下降就意味着艺术类学生文化水平低于其它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师音乐院校成为“低分考生的收容所”,一些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突击,就能轻而易举地考上高师音乐院校。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和悟性往往都比较差,很难完成学业。

二.师资的缺乏、教师压力过重,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时代要求高师音乐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准和教学水平,还要有较深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一些高校先后进行体制改革,对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量化考核,音乐教师也不列外,高师音乐教师(特别是技能专业教师)不同于其它专业教师,他们的专业除了其他专业教师所共有的知识性部分以外,还有技能性部分,而技能性部分是靠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才能使专业水平得到保持和提高。因此,高师音乐教师在此情况下出现一系列问题:1.由于扩大教育规模,造成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一些水平较差的新手加入到高师音乐教师队伍中来,于是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的趋势;2.一部分教师由于课时量大大增加,忙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长此以往,音乐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行为严重缺乏,出现音乐专业教师科研成果匮乏的滞后现象。而科研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3.另一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搞科研、写论文的时间,在教学上马马虎虎,应付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把精力放在看书、写论文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科研和论文即使出来了,也像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离教学实际越来越远。

三.教学设施和设备跟不上教学实际的需要。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音乐教育不仅要有足够数量、水平和能力的专业教师,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施与设备,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随着教学形势的不断发展,一些院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已有了极大的改善。由于扩大了招生,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实际需要。多媒体设备、学生教室、琴房、乐器等设备远远不够,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

从八十年代开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例的调整,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高师音乐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正在具体实施中,还未见成效。主要目的是研究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基础上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实施的种种教育教学改革层出不穷,这给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许多中小学教师呼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要倾听来自中小学的声音。事实上,这两种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纵上情况在一些高师音乐院校普遍存在。在知识经济时代,倡导人文教育,特别是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文教育,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师资人才。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保证教学质量,必须采取一些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

一.提高艺术类文化科分数线,以提高生源质量。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着眼长远,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能力,确定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音乐教师,未来的音乐教师不仅应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面,而后者对一个人专业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音乐专业考生中历届生的比例逐渐减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考生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这给提高文化科分数线,提高生源质量提供了可能。

文化水平能确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的习惯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就会加强,要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首先要具备这些能力。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

二.加快多媒体远程教育的步伐,扩大继续教育。

加大教学投资,实行多媒体远程教育,即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扩大教育规模,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大教育的重大战略措施。

1.远程教育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缺乏的问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能从紧张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教学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成人继续教育,为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多媒体远程教育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机会,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成人继续教育主要为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成年人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继续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水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能够充分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时也达到了扩大教学的目的。

3.扩大了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益,学校就有能力进一步地增加教学投资,增添教学设施和设备,保证教学用房、教学用琴和其他一些乐器、多媒体设备等,以达到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4.远程教育能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增大教学信息量,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范围广,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和教学基础,再进行一些教学范围内的改革。如:(1)在教学中进行“双向选择”;“公开授课”形式和“讲座”形式等,把一系列竞争机制引入高师音乐教学中,使教师间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把中小学音乐教学新的课程标准作为高师音乐教学中学习的内容,采取一些教育实习以外的“实习课”,让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探讨音乐教学法。使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相信不久的将来高师音乐教育能真正起到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确实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吕玲、冯坚:“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探索高师声乐教育改革”《中国音乐》,2001.3

第2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审视;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60-01

我国学校的音乐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百年中,有过坎坷和曲折,也有过坦途和收获。小学阶段,作为最基础的教育阶段,更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但是现实中,农村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却存着多个方面的诸多问题,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审视,并且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出切实的改变,是农村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之所在。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总结出了几点不成熟的发展建议。

一、当前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问题所在

1、没有树立起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观念,才能以此为指导,进行了合理的行动。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甚至是音乐教师自身,都没有形成对农村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致使该课程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音乐教育的物质投入不足

市场经济下,物质投入是一项事业的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充分的物质投入,各项活动的开展就是一场空谈。国家教育的部门虽然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但是并没有相关的经费投入,致使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低

很多学校在上级的严格的要求下,有的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设施建设,但是这些教学资源建设好之后,利用率却不是太高。这也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之前“教师台上讲, 学生们台下听”的旧模式,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被他们看作是“华而不实”,而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没有尝试和深入研究过,甚至不会操作。

4、音乐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还有待提高

首先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数量,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师范类毕业的音乐生不愿意回到农村担任教师,而是更喜欢在城市里面生活。而且要想成为正式编制,还要参加当地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考试,这对于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次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或仅有一个音乐教师。

二、对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1、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没有形成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而正确的认识又是所有行动开展的基础,所以要想推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首要就是改变和提高他们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

2、加大农村音乐教育的物质投入力度

没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无稽之谈。所要想保障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首要的还是要加大各种物质投入。首先,作为国家的教育部门,要制定出的详细的投入计划和标准,设立专项的基金。

其次是作为地方政府来说,也要和国家教育部门的精神保持一致,保证国家专项资金的发放到位,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也要在每年拿出专门的资金,对国家转向资金照顾不到的地方予以帮助,财政实在有困难的可以向上一级政府提出申请。

3、切实提高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首先是在人才引进上,学校方面要充分重视当前自己学校内音乐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在每年的人才引进上,在音乐教师的政策上有所倾斜,毕竟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音乐课教师的缺口最大,一旦引入之后,要在待遇上做到公平和公正。

其次是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上,政府和学校要多为老师提供一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帮助老师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作为教师自身来说,也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进而推动整个农村小学音乐的大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有80%的学生都在农村地区,所以说农村地区才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所在。但是长期以来,农村音乐教育所受到的关注一直有限,在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关注于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举措。同时,这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上至国家,下至每一个农村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文结合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也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呼吁作用,为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6―95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

[3]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3

第3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但是,近几年由于受教育系统考编的影响,我园师资流动比较频繁,每年会有大量新聘教师入园,90%以上为年轻教师,体现为:音乐教学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组织方式不丰富。加上音乐教学活动形式活泼,幼儿在活动中往往表现情绪激动、行为活跃,这更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因此,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正是幼儿园前进的动力。我们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全员提高为目标,紧紧围绕幼儿园的音乐特色这一中心点,开展了以“分层研修,连环跟进模式”的校本研修模式。

一、团队分组,明确音乐研修方向

为了实践并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分层研修”的培训模式,首先要了解教师现状,帮助教师梳理自身专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制定合理的成长规划方案,并扎实理论、提高技能,从思想上、制度上保障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1.健全制度,营造音乐研修氛围

为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我园从规章制度入手,结合分层研修实际情况,革新了分层研修、师徒结对、三优考核、课例研修等《教师分层培训系列制度》,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奖励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从宏观上调控研究过程,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们研究的主观能动性。

2.合理定位,构建音乐研修组别

我们根据教师教龄、教学能力、音乐专业技能、所获荣誉、科研水平等各项指标,通过教师们自我定位、领导考核等方式把全园教师评定为一至五星级,分别为组、起航组、搏浪组、远航组、领航组。每个星级的教师组成相应的研修小组,根据各组发展目标,分层培训。

3.调研访谈,把脉音乐教学现状

实施分层研修前对教师的音乐专业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它能为研究者有效而合理地开展研修指明方向。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对音乐课程的认知程度、对音乐教材的理解、对音乐教学策略的掌握等。调查的形式主要包括:集体或个人访谈、问卷测试、课后测试等,根据统计出的有效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研修分步,开展全面递进培训

通过对教师教学的现状分析,我们制定出每一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和目标,选用适宜的培训模式,形成“连环跟进、螺旋上升”的培模式。

1.训赛活动常规化,扎实基础

为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快提高,分层培训实施以后,每组制定相应计划,定时定点开展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考试、课例研讨等活动,使训赛活动常规化、规范化。如每学年的分层音乐教学考核,组教师学习录像上好模仿课,启航组教师参考教案上好达标课,博浪组教师自编教案上好优质课,远航组教师发挥特长上好示范课。

2.研修重点具体化,各有所长

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多,重点不同策略不同,教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例研修为载体,根据各组的教学经验制定了相应的研修目标和内容,明确研修课的主要模式,使音乐课例研修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不同层级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我们要求组教师能上好模仿课,上模仿课能让青年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少走弯路。我们将本园优秀音乐课例录像、网络上优秀音乐课例以及名人名家的优秀课例收集在资源共享库中,供青年教师搬课。

3.研修内容专题化,全面提升

根据当前教师存在的某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问题或某个音乐课型等确定有预案、有目标、有过程、有反思的研修专题。每学期大教研和分层教研根据专题预案中的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音乐欣赏专题研讨制定全园的大专题策划和各分层组的小专题策划。先由教研大组集中学习理论、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再由各分层组根据本组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一课多研等课例研讨,最后各组在全园作展示。通过大组学习、小组研讨、集中展示,使音乐教学研修专题学习得以落实。

三、研修分式,促进教师全面提升

分层研修全面实施后,为使研修全面开花、全员参与,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展了研训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很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自主申报考核课,逐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每学期幼儿园会倡导全体教师申报音乐考核课。在教师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统一编排考核课的教学时间、考核人员,在考核期间,每位教师必须参加研修7个教学活动的观摩、评析,并上交评析意见。对考核中不合格教学活动,由研究团队进行重构,并进行反败为胜课例的研讨,直到考核合格;对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音乐教学研修在全园持续、深入地推进了4年,促使每一位教师通过亲身参与教学改进和研究活动,来体验音乐教学的快乐,明确自己教学改进的方向。

2.师徒结对互助课,快速提升反思评价能力

随着分层研修的全面展开,我园教师群体的教研氛围逐渐形成并呈现良好态势,师徒结对“1+1”教学互助课应运而生。所谓“1+1”教学互助课即教师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组成教学研究小组。我园以师徒结对中的师徒和分层教研组长2~3人为互助组的形式开展。互助课针对教师申报的音乐考核课,在申报教师个人行为上对其进行教案分析―教案重构―教学研讨―方案修改―再次上课―总结反思的过程。通过互助组教师之间面对面、手把手的评价、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专家引领特色课,重点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第4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一、青年声乐教师应具有较高演唱水平

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可间断的过程,不能因为身为教师而中断求学。为了保证青年教师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系统、完善的青年声乐教师培训制度。

1 青年声乐教师轮训制度

各音乐院系应分批分次地安排青年教师进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拔一些优秀的声乐教师赴国外进修学习。

“培训”和“选拔”可以教师举办音乐会的场次及科研水平为主要依据。“培训”时间以半年或一年为一周期,“选拔”以两年为一周期。每次参加培训的人数不能超过教师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这样既可以使大部分青年声乐教师得到学习提高的机会,又不至于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学习结束后,教师应以举办音乐会的形式进行汇报,再由专家评分与对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培训结果进行测评,并将测评成绩列入教师年度考核项。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2 建立长期有效的校内培训制度

(1)聘请国内外声乐专家定期讲学制度

每学期可聘请专家进行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大师班形式的短期授课。培训期间,每位青年声乐教师的上课次数不得低于三节,听课次数不得低于十节。培训结束后由专家选定部分参与培训教师举办汇报音乐会。

另外,不定期地邀请声乐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及公开课展示,能够让青年教师开阔眼界,不断更新声乐理念。

(2)星期音乐会制度

青年声乐教师可以自由搭配组合,每星期举办一场小型音乐会,音乐会可以是室内乐的形式。这种办法既调动了教师的学研积极性,活跃了专业气氛,又可以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师考核制度。

1 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的青年教师声乐演唱观摩考核制度。聘请具有一定声望的声乐专家定期对声乐教师进行公开公正的考核,以此做为声乐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声乐教师音乐会考察制度。以年度为单位。根据教师举办个人音乐会、教学音乐会、实践音乐会的场次与技术含量,进行量化评定,采用学生与教师中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做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3 科研成果考察制度。建立科学的、明晰的科研成果考核制度能大大调动声乐教师的自我研修的积极性。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第三,声乐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德奥、意大利、法国、俄国等国的古典声乐作品是每位声乐教师都必须大量学习的。演唱古典声乐作品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问题。这就对声乐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做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歌唱所需的各个语种的文化背景、风格特点及语音和基本语法结构,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表现作品,促进声乐教学的专业化发展。

二、青年声乐教师应具有课程创新能力

传统声乐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声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也被做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提上日程。不少院系已突破了传统声为主,实践课、小组课为辅的新型授课模式。新型授课模式的论证和完善,还需要我们青年声乐教师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大胆实践,进一步推动声乐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青年声乐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5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 音乐专业 培养目标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普通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虽然绝大部分积极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人素质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行为方面较多的局限于经验型和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这也跟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有直接的关系。

一、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1、师范性

这是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也是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主要区别,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培养的学生应是既能“上舞台”,又要能“上讲台”的一专多能的通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而且要掌握系统的音乐教育理论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备音乐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课程外,还应包括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中外音乐教学理论体系、音乐教材教法等课程。

2、综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做出了如下规定:“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首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其次,在加强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习、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因此,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应注重其他姊妹艺术人文学科等音乐相关文化课程的建设,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掌握和具备从学科综合的整体来理解音乐分析音乐的方法和能力。

3、专业性

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音乐专业技能培养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它必须突出音乐的、艺术的、审美的特点,又不同于专业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表演与教学能力,欣赏分析乃至创作乐曲的能力,才能胜任基础音乐教学工作。

4、多元化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应是多元化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必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不断开辟适合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专业和课程,开设职前培训或就业指导性课程,增强学生在未来生存环境中的竞争力。

因此,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培养目标应从过于技术化向人文化、文化化转变。

二、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与落实的若干设想

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决定教育方向,影响教育全局、体现教育价值的关键。根据目前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学机制本体的正确定位与落实,目前应该是复归、体现以师范性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无疑应该是高等的水平、师范教育的性质。就音乐专业来说,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专业音乐院校各专业,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二者应呈平行、并列状态,而非从属或包容的关系,更无高低贵贱之分。高等音乐教育专业达不到音乐学院那种单一而精湛的专业水平,但音乐院校的学生也难以胜任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因此,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应该努力寻求自己办学的主体意识,不与专业音乐院校去攀比“一专”,而应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综合素质”之路。

2、建立起有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综合素质不是全能,综合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培养出精通一切音乐艺术门类与知识的人才,而应该是在造就合格的普通学校音乐师资的大前提下,施行以多学科,多技能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除了切实开好现有的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习和艺术实践外,还应增设一些对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有益,与音乐艺术相关,特别是现代音乐文化新学科方面的课程,如艺术哲学、艺术美学、音乐审美教育、音乐教育心理、音乐生理、音乐文学等,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及艺术修养,哪怕是讲座形式,也会大有裨益。

3、建立多元化的音乐考核评价体系

(1)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建议。A、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对学生采用观赏实践性考核方式,改变以往专业课由任课教师或学科小组闭门考核,采用班级或年级小型演唱会、汇报演出的考核方式,组织学生观赏,教师打分。B、大奖赛式的评分标准。由于专业特点、声乐、器乐、舞蹈等技能等多以小课形式授课(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考核中不免出现偏爱现象,为达到公平、公正的考核结果,不妨采用大奖赛的评分方式,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得出平均分。C、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音乐教学的成绩评价可分为:平时、期中、期末、总成绩的评价,如可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检查、舞蹈创编、即兴伴奏等方式进行,加大平时评价在终结性评价的比重。D、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通过互相观察与评价,相互帮助与启发,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鉴赏、评价的能力。

(2)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建议。A、各种教学文件的齐全与质量、备课、教态、有无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意愿;B、是否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专业技术;C、课堂上是否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和耳朵,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作出恰当评价;D、是否热爱音乐教育、尊重每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E、将教师能否培养出优秀的音乐师资、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社会实用人才做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考核依据。

三、结语

一切教育的使命和人才培养的目的都是为了准备未来。面对迅猛发展的现代杜会,音乐教育也应毫无例外地树立与加强未来愈识,切实把如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提供有效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智力与能力放在首位,不断修正与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音乐人才教育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万珍,王天宇.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56.

[2]吕丽娜.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4):56.

第6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关键字: 绥化 朝鲜族 培训 策略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辖北林区和望奎、兰西、青冈、绥棱、明水、庆安6个县,代管安达、肇东、海伦3个县级市。绥化市共有3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6.27%,少数民族占3.73%。共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苗族、壮族、瑶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彝族、藏族、畲族、鄂温克族、维吾尔族、纳西族等31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人口较多,其中朝鲜族乡1个,朝鲜族村15个。朝鲜族居住地区同时面临着传统音乐文化流失与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滞后的严峻问题,故而对绥化市朝鲜族教师的师资培养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发的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模式都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让朝鲜族音乐教师既要保留本民族的发展特点又要适合社会发展趋势,才是民族教师的培训的主要目标。

一、新时代对朝鲜族教师的素质要求

1.职业道德

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朝鲜族音乐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不断的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理论,勤学进取。

2.教育理念

要有鲜明的教育责任感、坚毅执著的进取精神和关爱学生的情怀,还要秉承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育人的理念。

3.专业知识及能力

朝鲜族音乐教师由于其语言的双重身份,所以对其教学的专业性要求就更为高,既要把学生的本族语言传承和发扬光大,还要努力完善自己的汉语水平,给学生做出榜样和表帅。

教学能力培训的在朝鲜族音乐教师的师资培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完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朝鲜族教师尤为重要,对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取得教学成效的保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朝鲜族教师适应时展的有一个接受考验的主要问题,朝鲜族教师要自觉地增强创新能力把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能力的总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不断的更新知识,积累经验,及时将新的理念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朝鲜族教师不断要传承给学生的主要能力,所以在朝鲜族教师的师资培训中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朝鲜族教师除了自己应具备示范能力外,还应该通过规范的训练,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朝鲜族音乐教师的师资培养过程中,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培训是教师培训的核心。

面对绥化市的朝鲜族教师,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小学中,他们的视野是否开阔对朝鲜族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只要对朝鲜族教师加强高素质的培养和培训,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合格朝鲜族音乐教师。

二、朝鲜族音乐教师执教能力的培训目标

执教能力是教师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把一定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传授给学生的本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朝鲜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有所提高,即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要求教师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学习的方法。

在教师组织教学方面,朝鲜族音乐教师要强化自己的自身能力水平的培养。基本功能力,要求朝鲜族教师既要说好朝鲜语又要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咬字、吐字,并且语言逻辑要准确到位。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朝鲜族音乐教师还应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学会使用多种传媒手段,运用所学知识,运用所学技术著作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备课能力培养,也是朝鲜族音乐教师培养的一个主要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当下学生的现实基础和心理需求,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从实际出发找到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案;课堂及作业的设计能力,这个作为朝鲜族音乐教师的教学组织的核心能力,对朝鲜族音乐教师的培训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做到张弛有度,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学生们都能对所学的音乐知识有所了解这才是教学的精华所在。另外对作业的形式有所设计,是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肯定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作业设计既照顾学习优秀学生又要照顾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分层次设计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

通过对朝鲜族音乐教师组织教学、备课、课堂及作业的设计能力培训,对提高朝鲜族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但在培训过程中不能忽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偏重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忽视音乐技能的培训;培训缺乏规划,没有明确朝鲜族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定位与学习目标;培训的全过程要监管机制不完善,个别教师仅考虑自己是否得到培训证书,对培训后是否有效果没有明确的反馈。

三、朝鲜族音乐教师的培训策略

1.以建立能力培训为核心的培训模式

针对绥化市现有朝鲜族教师的状况,提高朝鲜族音乐教师的能力培训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指导朝鲜音乐教师的培训的过程中,要重视培训的过程、方法和态度,避免培训的结果只使得教师增进了音乐知识量的积累,而没有提高教学能力的需求;另外,还要对朝鲜族音乐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在重视传统的音乐知识传授向注重求知过程、求知方法,注重观念、能力培养转变,以确保培训结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还要注意在培训过程中,要矫正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思维方式,要善于接受新鲜的思维和思想,建立一种教学常青、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

2.以能力训练为目标的教学培训模式

由于朝鲜族音乐教师的位置,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候,既要兼顾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又要用标准普通话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朝鲜族歌曲和曲调的特点,又要了解汉族音乐的精髓,所以在教师的培训过程如何灵活自如的运用自己能力成为的了培训朝鲜族音乐教师的训练目标。

主要的培训方法应为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比赛,在实践环节的培训过程中让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另外在对朝鲜族音乐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应邀请一些有经验朝鲜族教师或专家做专题讲座,用音乐教学的观摩活动来提高朝鲜族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3.以健全能力考核为核心的培训机制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朝鲜族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完善,对提升朝鲜族音乐教师的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考核制度的健全不仅可以对朝鲜族音乐教师的综合工作能力和整体水平做出客观的评判,而且还有利于对培训机构的不断完善。

对于考核机制要更加注重指标的细化和对教师的综合性评价方案上,另外还要建立分项的评价机制。这样并不是认为的将朝鲜族音乐教师的考核变得更加繁琐复杂,而是真正实现对朝鲜族音乐教师的考核要义,帮助朝鲜族音乐教师更明确、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以能力培训为核心的培训模式,开展以能力训练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建构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是朝鲜族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养成与提高的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绥化地区朝鲜族音乐教师的培训,是对该地区朝鲜族民间音乐传承与民族音乐教师的发展的初探,对于朝鲜族音乐教师或更多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有更多的实际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希望通过对朝鲜族音乐教师的培训的探讨能够对各民族音乐教师的培训过程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张波.《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

[2]庄严.《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金相莉.《绥化朝鲜族民间音乐传承与民族音乐教师培养探索》[J].北京:艺术教育,2013.

第7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当前,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的弊端,具体包括: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多样化教学、高中音乐课堂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众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缺乏一定的教学目标,或者是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进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众多学校仍然存在一种现象,学校编写的音乐教科书,并没有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多数教师仅仅是找来一首流行歌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翻唱。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首歌曲。而且,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始终停留在初学阶段。

(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多样化教学

当前,众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被动地接受一些不理解的音乐知识。大多数音乐教师讲课的方式和讲课的内容缺乏多样化指导,没有章法,觉得音乐课就是一节简单的音乐课。音乐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严重脱离教材实际。

(三)高中音乐课堂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

众多高中学校教师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如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仅限于考试成绩而已,忽视高中学生课堂表现能力,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过于陈旧。在学期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考核,不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实践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扼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大大降低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

教学弊端而提出的教学措施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弊端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高中音乐教师要将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音乐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逐步完善;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3]。

(一)高中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教学。众多学校的音乐资料相对丰富,同时,部分学校配备了各种乐器,如钢琴和手风琴、西洋乐器和风琴等。高中学校的音乐部和图书馆给教师提供非常多的备课资料。同时,学校还可以在阅览室等学生所到之处,配备可以观看的影像资料以及各种音乐杂质供学生观看,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另外,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关于鉴赏音乐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进而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对于挖掘高质量的音乐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音乐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较多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具体包括: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点拨式教学方式,重组法、激励法、对比法和选择法等音乐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教学多媒体和各种音乐资源,辅助高中音乐教学,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拓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逐步完善

我国纷纷开展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众多学校纷纷进行课程改革,高中音乐课程评价也是改革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期末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仅仅重视书面考核结果,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发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个人音乐水平发挥程度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中。

(四)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

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为主,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创造美、感受美的教学气氛。在高中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具有高尚审美感受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通过利用乐器和音乐教学资源,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离鉴赏音乐之路更近了一步。

三、结束语

第8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一、制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艺术章”星级目标

要想充分利用“艺术章”在音乐课中激励学生,“艺术章”的目标制定非常关键。结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制定以面向全体学生,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为目标的星级目标。

(一)星级目标

1.一星级考核内容

(1)能准确地演唱儿童歌曲。每首奖励一颗小星星。

(2)能和小伙伴一起表演集体舞。每次奖励一颗小星星。

(3)能在班级的联欢会上表演节目。每次奖励一颗小星星。

集齐五颗小星星的,奖励一星级艺术章。

2.二星级考核内容

(1)能视唱音乐课本中的歌谱。每首奖励一颗小星星。

(2)能够正确读出课本上歌曲的节奏。每首奖励一颗小星星。

(3)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课本上歌曲。每首奖励一颗小星星。

(4)小组合作为歌曲即兴伴舞。每首奖励一颗小星星。

集齐五颗小星星的,奖励二星级艺术章。

3.三星级考核内容

(1)能自己创编四小节节奏谱,并准确地读下来(2/4、3/4、4/4拍)。每个拍号节奏谱奖励一颗小星星。

(2)视唱本学期音乐课本上的歌曲歌谱。每首奖励一颗小星星。

(3)能自主表现欣赏区,形式不限。每首奖励一颗小星星。

(4)积极参加艺术社团活动,并代表社团参加学校文艺汇演。每次奖励一颗小星星。

集齐十颗小星星的,奖励三星级艺术章。

4.四星级考核内容

(1)能分别用(2/4、3/4、4/4、3/8、6/8)创作四小节乐句,并视唱下来。每个拍号的乐句奖励一颗小星星。

(2)能用乐器演奏乐曲,曲目不限。每首奖励一颗小星星。

(3)积极参加艺术社团活动,并代表社团参加区、市文艺汇演。每次奖励一、两颗小星星。

集齐十颗小星星的,奖励四星级艺术章。

5.五星级考核内容

(1)能熟练掌握一件乐器并演奏6级以上的曲子。考核通过的奖励5颗小星星。

(2)能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完整的演唱一首6级以上的歌曲。考核通过的奖励5颗小星星。

(3)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并能表演一段6级以上的舞蹈。考核通过的奖励5颗小星星。

(4)参加乐理笔试。考核通过的奖励5颗小星星。

集齐十颗小星星的,奖励五星级艺术章。(前三项可以都考核,也可以参加某一项考核,第四项乐理笔试必须通过才能视为五星级艺术奖章考核通过。)

(二)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核办法:一星级至四星级由班级的音乐教师考核。得四星级艺术章的学生向音乐组申报五星级考核,音乐组统一安排时间和地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全校通报。

考核内容和要求与年级无关。学生不能跳级申报,五星级考核时间定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

二、充分发挥“艺术章”在评价中的激励作用

在“艺术章”评价中,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进行评价。通过激励性评价,调动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音乐课上,学生的表现达到“艺术章”评价要求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直接给予小星星奖励。由于激励评价及时到位,我发现音乐课上学生发言、演唱、演奏、表演的主动性增强了,课堂学习音乐的氛围更浓了。学生们为了得到“艺术章”,上课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课堂更显得生机盎然。通过运用“艺术章”这样的评价方式,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主动快乐。

三、注重个体激励性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第9篇:音乐教师考核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音乐素养 音乐课程 策略

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特别是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教育策略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可见,在幼儿园音乐音乐教学活动中,除了需要教师具有基本乐理知识,歌唱、律动、节奏等相关知识级技能外,最重要的就是音乐欣赏知识和音乐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可以称之为“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应是一种综合的素养,不仅有音乐技能( 包括声乐、钢琴、舞蹈、合唱指挥等) ,还应具备音乐知识、音乐审美、音乐教育等要求。根据理论、技能、教育三个层面的要求,我们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音乐素养构成划分为: 音乐理论与欣赏、音乐技能与表演、音乐审美与教育三个方面。①它是新世纪高素质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而恰恰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目前普遍欠缺的方面。学生音乐素养及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缺失,导致了学生音乐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不强,教学基本功较差的局面的存在。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学生音乐鉴赏、分析的能力不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要求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着重关注幼儿对美的感受,为幼儿提供机会,并为幼儿表现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帮助。

幼儿园音乐活动从来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音乐活动,常常与舞蹈、律动等元素为一体,相互作用而进行。然而在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及活动的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师过分强调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幼儿内心的感受。进而造成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出现了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的局面。这既与学前教育师资在职前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认识有关,更在于该专业学生职前音乐鉴赏、分析音乐能力等音乐美学素养方面的能力不强有着直接的关系。

然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主要注重的是音乐理论、技能与表演的培养教育,却忽略了音乐欣赏与音乐审美及音乐综合表现的教育培养。其实,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理解,进而够通过协调的动作、优美的嗓音歌唱以及精彩的动作表现来完整地展示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提高其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音乐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幼儿园音乐音乐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歌唱、律动、音乐游戏、舞蹈四个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幼儿园教学迫切需要的钢琴与儿歌弹唱,伴奏和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特别关注,形成具有幼儿歌曲弹唱、表演及创编的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然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收,单单只是凭高考成绩进行录取,没有进行过艺术素养的选拔,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学生音乐技能基础比较薄弱,甚至为零的局面。加之授课教师对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目标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的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枯燥呆板的训练方式以及不胜全面的评价手段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该专业学生在本身就没有太多音乐素养的状况下,又失去了音乐学习的情趣及动力。这就加大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难度,带来了学生音乐素养及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缺失的问题,成为了多年来该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瓶颈。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源头抓起,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培养思路与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加以研究调整,以达到使该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且能够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所要求的能够顺利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工作所必须的音乐素养及能力培养的目标。

(一)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

该专业教师职前音乐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突出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师范性、普及性、引导性的应用型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特色,注重落实该专业教师音乐综合应用能力的初衷与归属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明确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目标。诚然,在该专业学生音乐、舞蹈素养培养目标得到合理明确的基础上,首要要完成的就是课程结构的分析和调整。应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的合理设置和相互作用,使得课程结构即科学合理又体现多元性的特色。

(二)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同样应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要求,方能突出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理念。

1.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在必修课中,主要开设《基础乐理与视唱》、《琴法》、《幼儿歌曲弹唱》、《声乐基础》、《舞蹈基础》等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训练学生音乐基础理论、识读乐谱、钢琴弹奏、歌唱及舞蹈基础等领域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而在选修课中主要开设《幼儿舞蹈创编》、《即兴伴奏》、《唱游律动》、《音乐鉴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基础素质的课程,学生应该尽量修满这些课程,方能够具有适应幼儿园音乐、舞蹈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素质及技能。

当然,所有师生都应该明,要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本科阶段音乐、舞蹈课程的学习训练后,能够具有音乐、舞蹈综合应用能力,达到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目标,那么就要充分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确的是:必修课程为学生音乐舞蹈的学习打下的坚实基础,而选修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进一步拓展、深化学生音乐舞蹈能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清楚这样的课程设置目的,并在教学实践中竭力体现。其中,教师的准确理解和自觉实施,是其中的关键。

2.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

该专业音乐舞蹈课程的开设与音乐(或舞蹈)专业学生课程的开设有着两个明显的差异。其一,是前者在短短368课时中要完成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训练内容,达到具有弹、唱、跳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后者不论在哪一个方面的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均有较多的课时作为保障。其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高考不参加专业考试,入学前音乐舞蹈的基础基本为零,而音乐(或舞蹈)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却是有一定的基础的。鉴于以上两方面的致命因素的关系。使二者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具体体现为:一方面,在深入提高学生技能方面开设钢琴活动、舞蹈活动、声乐活动等特色活动课程,将某一方面潜力特别突出的学生进行更深、更精的训练。另一方面,可考虑围绕主题活动,开设以实现主题活动为目标的活动课程,更直接地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业与将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对接起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胜任将来的幼儿园工作。(如:庆“六一”幼儿综艺活动的策划、组织,亲子活动(音乐类)创设等)。当然,此类活动如果是以学科课程的形式呈现,学生将只能获得一些对活动创设的原理性知识,停留在认知层面;而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存在,将使培养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

3.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

在有限的课程和教学时间内,要形成学生较为成熟的音乐、舞蹈素养,且具有综合应用的能力,仅靠明确安排的必修课及选修课程的教学还是远远不够。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通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五四文化月”、“风采之星大赛”、“儿童歌舞展”、“五月流韵器乐大赛”、“迎新晚会”、“毕业晚会”、“学前教育专业汇演”等演校园文艺演出,营造生动、浓郁的学习、训练氛围,也是提升该专业学生音乐舞蹈技能综合应用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同时,在班级氛围、专业个性的塑造过程中,也应高度重视学生感性、表现欲的培养。特别是以音乐形式进行叙事、情感表达的习惯培养,更应受到高度重视。

(三)丰富教学、训练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重适切性与互补性结合,②精选、梳理学生熟悉的音乐曲调、形式、表现手法等音乐元素,将其合理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也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活、习俗等特点,将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元素(包括少数民族歌曲、器乐、舞蹈、戏曲元素等四类元素)合理融入该专业学生教学、训练内容中。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看:注重学生所具有的生本资源,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更加熟悉的本土化的音乐、歌舞、戏曲等音乐元素,以更于学生学习、掌握;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融入或创新学生所熟悉的本土化的音乐元素,以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更加能够潜移默化地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完成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的及综合能力的顺利实现。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加强实践教学,重视骨干培养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为熟练的音乐类综合应用的技能水平,紧靠课堂将近368个课时的教学时间,还是不够的。这需要有大量的课外训练进行强化,这种强化显然也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系统进行。形成课堂教学为引导、课后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与实践模式。

但是,与音乐专业院、系办学条件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众多、基础较弱且音乐师资的缺乏,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音乐学科教学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达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的要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骨干,则成为该专业授课教师在教学组织中绝对不能忽略的必要任务。一方面,学生骨干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对众多学生形成极大地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骨干可以缓解教师指导难以及时顾忌每个学生的问题。

2.创设平台,营造氛围,提高学习训练动力

音乐、舞蹈艺术具有极强的展示性、表演性,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指导该专业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加校内外各类演出、学生才艺展示及技能竞赛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这也是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舞蹈综合表现力、创造力等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实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类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必、选修课程的学习,能够具有儿童歌曲弹唱以及幼儿舞蹈创编、表演的综合应用技能。对于该专业的学生的考核,应与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考核要求有科学的区分。方能摆脱学生理论知识学了就忘,且无法迁移到实践操作中,进而出现实践操作质量不高的局面。

对此,应特别重视区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考核方式的不同:对学科课程,以考核知识的掌握、观念的形成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活动课程,则注重考核过程、学习状态、现场表现。一句话:以动手、实践能力为主要评价目标。例如,可以将《基础乐理》中关于音高、节奏、常用记号、装饰音、调式、调性、音程、和弦等知识合理迁移到试唱、声乐演唱、舞蹈基础、及键盘弹奏等考核中进行检测;而将音乐风格、流派、特征等等知识迁移到《儿童舞蹈创编》、《儿童歌曲弹唱》、《即兴伴奏》等操作性考核中进行检测;也可将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展示、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核算到相应课程的考核成绩中形成网络化的多元化考核评价。这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形式将起到显著的助推作用。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应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全面落实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着力在调整课程结构上下功夫,以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理念的实现要求为核心策略,从该专业学生职前培养的思路与目标、课程教学及训练内容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合理深入的改革调整,方能实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要求,达到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川.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3,(10).

[2]马山雪.高师学前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2012,(01).

[3]施红星.师范生教师技能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06).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