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社情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情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我镇认真按照武综治办27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部署第一季度维稳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季度社情民意调查,为推进我镇综治工作,认真做好第一季度社情民意调查。

一、社情民意调查基本情况

1-3月份,我镇经常组织干部下乡走访,到各村(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和调研。通过与广大群众和居民们的沟通,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纠纷,并征求就我镇发展和工作开展方面的意见建议。

二、具体工作开展

(一)广泛宣传,形成良好法治氛围。第一季度,我镇先后3次组织镇干部职工和村(社区)干部参加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培训、会议、现场讲解、入户交流等方式广泛进行了法制宣传。既促进干部队伍学习法律知识,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基本做到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营造出强大的宣传声势。

(二)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开展工作。一是继续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实施措施,保障市场价格稳定。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价格上涨问题、食品生产安全问题、商品伪劣问题等,镇群工维稳综治办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不定期对学校食堂、商店和农家乐的食品进行检查,打击伪劣商品,促进市场秩序良性发展,使群众消费利益和人身安全得到保护。二是围绕群众关心的人身安全、社会安全、重点部位治理,开展工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镇在元旦、春节、省市县两会、全国两会期间,成立群防群治应急巡逻小队,与公安机关专门巡逻队伍协作,加强夜间巡逻,重点部位巡视。对重点部位,注重打防并举,注重控制,有效治理,为我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深入排查矛盾隐患,及时调解化解纠纷。我镇、村(社区)两级干部积极深入居民、农户家里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排查档案,及时调解纠纷,第一季度共调解化解矛盾纠纷48起。加大对重点人员的教育培训、思想交流、定期慰问,扎实做好重点人员管控教育工作,为我镇和谐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第2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1.实践教学设施相当缺乏

广告设计教育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广告业的繁荣,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的增长却十分惊人。根据近几年的高校招生情况可以看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招生规模远远超过本科和中职招生的规模,但其中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新设广告设计专业的,并且班级的规模比较大,实践教学设施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学生参与实践能力训练的机会不多,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从事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从美术教师转过来的,其教学理念与方式与设计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即使是从设计院校毕业的教师也很少有广告行业的工作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广告行业实际缺乏较深入的了解,难以及时地把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设计实训难以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甚至会产生误导。

3.实践教学内容难以跟市场接轨

由于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使得实践教学在整个广告设计专业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尽管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对现行的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设立了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等,但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与设施的限制,课程教学比较偏重理论的讲授,普遍对一些实践课程、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太重视或者是没有条件实施。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及时地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校掌握的操作技能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如广告策划、ci设计、广告媒体分析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因缺乏相关项目支持,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一个完整的广告策划活动中去,对广告业务的洽谈、策划、设计、制作等工作流程缺乏直接参与性,没有对不同广告媒体深入了解的机会,在设计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其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就可想而知了。

第3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一、“后三峡工程时代”库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本原因

目前,三峡移民搬迁已经结束,移民安稳致富才迈出了“万里第一步”,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艰难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库区问题”。

(一)主要问题

1、农村移民人地矛盾突出

库区移民人均耕地只有0.58亩,已超过联合国最低土地承载力警戒线(即人均耕地最低不能少于0.8亩),6.3万后靠移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人均不足0.3亩的还有2.8万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加上中央惠农政策的刺激,大量外出农民工返乡“重操旧业”,使原本山地多、平地少、自然生态脆弱的库区承载力大为吃紧,人口多与承载力有限的矛盾更加紧张。

2、城镇移民失业率高

底,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达8.5%,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其中有就业能力而未就业的城镇移民超过11万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回流返乡,加剧了本地就业矛盾。全球金融危机必将引发全球产业革命,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产业转移,都会压缩就业机会,加上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库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城乡移民收入低下

,库区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383元,占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9元的47.0%,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8元的51.4%。吃“低保”的城乡困难移民有14.84万人,其中城镇移民有13.79万人,占全市城市低保对象的17.51%。城镇移民收入低,引发不稳定因素。

4、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峡成库后,水体流速放缓,自净能力下降,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流动污染严重危及饮水安全,库区23条主要支流至少有一半以上在每年的5-10月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水华现象。每年约有1.45亿吨泥沙流向库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平均每年可流失土层厚度1厘米左右,而流失速度则是自然成土速度的100倍以上。试验性蓄水以来,水位提高诱发了库岸坍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库岸再造加剧,已出现了100多处的垮塌,对库区安全造成了影响。

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不仅没有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直接关系到库区的国际声誉。

(二)根本原因

导致出现“库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库区产业在落后中发展却又在发展中落后,缺乏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移民安稳致富有机统一的支柱产业。

1、农业效益低下

库区农业基本处于粗放型经济形态阶段,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库区农村移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柑橘、榨菜、中药材等新培育的一些“百万工程”重点产业,布局较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制约了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要成为库区骨干支撑产业还需较长时间。

2、工业严重“短腿”

库区工业严重“短腿”,基础薄弱,对当地税收、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带动不强。库区仍以食品、医药、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比重小,缺乏龙头带动型、支柱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

3、第三产业活力不足

库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尤其是为生产服务的中介服务、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会展推介、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尚处于较低的层次,许多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第4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全村145户,人口499人,土地面积1530亩,现耕地面积980亩,98年底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是出了名的贫困村,由于近年来黄河断流的影响,海水入侵,土地次生盐碱,耕地逐年减少,人均中、高产田0.9亩左右。自公社撤离后,该村的水利建设几近停滞,自99年借助宣传部部长联系该村契机,依托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联合包村的优势,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01年自我局工作组进村以来,先后无偿投资62.2万元,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将村内原饮水坑塘从0.7万方扩容到2.8万方。维修扩建了村里的自来水。二是从十八户干渠上为该村挖了一条长4.1公里的干渠。三是新建了一座0.5立方米每秒的扬水站。并对全村耕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开挖排碱沟4.5公里,整平土地1200亩。水利建设配套已具雏形。新建了柏油路,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投资近1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文化大院。

二、经济状况: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去年该村种植小麦380亩,每亩投入在50元左右,产出300元,一年收成基本可解决全年温饱,全村今年植棉近200亩,平均亩产180公斤,去年棉花价格较去年低,每公斤皮棉在2.3元左右,亩净效益在290元,村劳动力农闲以外出务工和手工业经营者占到全村人口的1/3,目前全村有石材、油料、零售等商业经营9户,电气焊和机械维修8户,家庭养鸡7户,养羊92户,农产品加工3户,水产养殖4户,20__年底该村人均年收入为1364元,收入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农业收入,人均240元,二是家庭养殖及副业,该村现小尾寒羊存栏量达340只左右,户均两只,每只母体年效益大约在700元左右。我所联系的曹维忠一家今年种植小麦2.6亩,棉花1.3亩,大豆2.5亩,农业收入在1000元左右,曹维忠是村里的电工,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其人均收入在2200元,在经济上是村里的中等户。

存在的问题:

一、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脆弱,农业发展受水的制约很大,通过对该村的农田、水库、渠道、扬水站等水利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同群众一起分析查找原因,主要是干渠较长,引水不畅,需机提水,增加了用水成本,由于水的限制,致使该村农业发展缓慢,土地碱化,现在已有近800亩土地由于水的制约而弃耕。

二、土地较为分散,该村的土地村南有800亩,村北600亩,村西500亩,该村五队的耕地在崔家村南,土地的分散,致使输水渠道过长,势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全面展开。

第三,土地盐碱较为严重,村北和村西的耕地因灌溉不及时,已经开始碱化,需定期大水漫灌压碱或深沟排碱。

发展对策:

该村的发展应以农业为突破口,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

一、借助水利配套,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

该村现有人口499人,现有耕地1600亩,1999年至20__年在我们的住村帮扶下,对该村1200亩土地进行了整平,并建设了较为配套、合理的供排水体系,目前尚有1000亩已经整平的耕地耕地还未进行开发而弃耕闲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借助现有的水利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动粮经比例的缩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在目前状况下__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冬枣、薄荷等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薄荷每亩投资110元,第一年收入在500元左右,自第二年每亩收入1200元左右,今年要搞好村里180亩薄荷的种养管护和销售,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膨胀产业规模,成为该村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乡积极推进冬枣产业化经营,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如果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发展300亩密植型冬枣圆。每亩按110棵,每棵7元计算,需投资23.1万元,具体资金筹集渠道为:为增强种植户的管护责任感,由种植户每棵承担2元,争取上级资金(市局现在在该村包村)扶持16.5万元,每棵5元,种植完成后,每棵补助2.5元,明年按成活率,每棵再补助2.5元,由于冬枣可以进行枣粮间作,第一年不影响粮食生产,第二年开始结果,每亩年收入可到1500元,人均增收900元,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和效益将大幅度提高,与种植户签定种植合同,待有效益后,所投资金分期收回,用于该项目的滚动 发展。使冬枣成为该村种植业的支柱产业。

三、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

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我局工作组投入资金6万元,同养殖户签定了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养殖养殖合同,现在存栏量已达300多头,一只种羊的年效益可达700元,群众们发了“羊”财,积极性很高,如果因势利导,继续膨胀养殖规模,再购进波儿山羊母体和小尾寒羊,用于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的发展,可使该村的波儿山羊杂交体存栏量达800--1000头,成为该村的养殖龙头产业。人均年收入增加800--1000元。

四、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利用村北空置的荒地进行水产养殖,目前市县包村工作组正在积极的筹备,准备投资5万元,利用紧靠干渠的水源优势,开发荒碱地100亩,进行河蟹养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努力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

该村目前有两个自然村,五队在该村的东南部,出入道路仅靠一条土路,一遇雨雪,泥泞不堪,交通隔绝,村民深受其苦,成为阻碍五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与村两委商定,决定由包村工作组投资1万元,为该村五队修建500米长的道路一条,新建穿涵一座,以改变五队的交通状况。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第5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一、我县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情况,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可概括为四句话,即:“历程艰难,问题不少,潜力巨大,机遇看好。”

所谓历程艰难,是指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进展较慢,应加快步伐。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始于XX年年初,先后在堡子镇园冲、林城镇酿溪和水平溪、连山乡大坪和建设等多处选址。同年4月,根据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第一个工业园区选址于连山乡大坪村。市国土资源局对该园区选址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但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一行到我县实地勘察后,对工业园区的选址提出了异议。后经我县多次论证和现场汇报,省国土资源厅要求我们慎重考虑后再报批。今年年初,我县又将第二个工业园区选址于林城镇水平溪(即大桥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具体操作上,规划由建设部门负责,土地征用由国土部门负责,资金由财政部门管理,工程由业主实施。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作为一个临时性机构,只在各部门之间起协调作用,缺乏必要的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连山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除进场公路已开工外,主干道、下水道、电信、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厂及办公楼等基础设施仅完成规划设计。大桥工业园区累计投入170余万元,搬迁了国防光缆和国防专用高压线路,进行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样,由于部门利益难以协调,园区的管理制度和优惠政策等仍处于讨论和拟订阶段。

第6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一、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原因

1、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2、社会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进入新的世纪,各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开始投入大笔的广告费用,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企业广告除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广告,街头、车站站牌海报外,还包括新品推出时的商场、街头、超市等地的宣传促销(包括广告传单、优惠券派送等)。企业对这部分广告宣传的人员需求量大,但此类工作临时性强,一般集中在节假日,且企业希望能尽可能地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选定这部分工作人员时,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在校大学生为他们服务。

3、强劲的毕业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统分统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对择业的考虑。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地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他们纷纷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兼职。

二、大学生兼职赚钱的特点

1、大学生在寻找兼职信息方面各具特色。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2、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中种类上有特点。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 ,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3、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三、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收益

1、从性别来看,分别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颇有成就感;

2、分别有43.6%的男生,60.8%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3、分别有11.2%的男生,1.9%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拓宽交际面。

四、兼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超过70%的同学偶尔遇到过困难,20%左右的同学多次遇到过困难,只有极少数同学从未遇到过困难。所遇到的困难当中,基本不包括性别歧视,而有部分同学认为引起兼职困难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由于用人单位过于刁钻。遇到困难时,80%左右的同学积极想方设法解决,10%左右的同学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还有极少数同学不知所措。

五、网络兼职赚钱成为新的兼职渠道

1、网络兼职赚钱投入小、预期收益较高。

网赚通常由用户、中介网站和广告主三方面构成。“邮件网赚”其中用户就是普通大众,广告的最终接收者,本人便是其中之一;广告主就是提供广告中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的商家,是最终付出广告费用的一方;中介网站呢,便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广告主的广告传送到用户那里,并与用户一起分享获得的广告收入,是直接与用户打交道的一方。说白了,我们从网络上赚到的钱就是广告费的一部分。你看了他的广告,他付你钱。广告费与网络的结合产生了网络赚钱这一新时期的产物。现在 “花钱买顾客”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情了。由于网络大部分实行免费赚钱模式,投入的直接成本是网费,间接成本是大学生的时间,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2、调查赚钱方式尤其得到推荐。

这种网赚就是为一些商业性调查提供的平台.由某公司发起对市场调查的活动.有中介网已有偿的形式发送给愿意参加调查的网民.在参加调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完成调查的要求,调查网站的收入也是波动很大,小到1元2元的,多到几百元一份调查,不过大多数调查都在20分钟10元左右。由于调查网赚一般都是由专业的调查公司接手承办,相对其他网赚来说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各家大公司都减少了对网络调查资金的投放,现在的网络调查变得更少,价格也变低了,但是相对其他网赚的不稳定性,调查网赚仍旧是一项比较不错的网赚项目。

3、淘宝开设网店有巨大潜力。

第7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3、合作社社员规模情况。各类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832人,合作社平均成员为27名,30人以下组织共19个,占组织总数的65.5%,人数最多的组织为113人,赣江源蜂业合作社在08年是曾拥有社员人数为86人,目前成员减少很多。全县合作社共有农民成员815名,占成员总数的97.8%,非农民社员17名。每个合作社农民成员都在81%以上。

4、合作社章程制度建设情况。多数合作社参照示范章程,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社章程和相关制度,如财务社务公开、股金管理、资金管理、盈余分配、生产资料供应折让、社员产品交售、开支审批、现金存款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监督、公文和档案管理、学习培训等制度。章程制定程序比较规范的合作社占52%,章程内容比较完善,切合实际的占44%,重视章程和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执行较好的占35%。

7、经营及利润分配原则情况。目前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组织仅1个,多数经营收入30万元以下,市场获利低。利润分配多数组织按章程规定只提取了10%的公积金,没有提取公益金的占多数。

8、财务管理情况。多数组织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都有兼职的财会人员,均按农业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记帐和核算。但财务报表不及时,报表质量不高。

9、带动农户情况。全县合作社带动农户7596户,带动方式以合同制、合作制方式为主。

二、好的做法近几年我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好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发挥农民的源动作用,促进组织自我发展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我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全面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宗旨,紧紧依靠参与者的才智及市场资源,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把专业合作社真正办成多数社员说了算,多数社员得实惠的组织。为激活、保障农民的主体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营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良好环境。把合作组织知识宣传列为新村抓点工作组的考核内容,把合作组织知识培训作为新农民培育的培训内容,把参观成功合作社列为对乡镇考核、对每个合作组织考评的重要内容。近三年我县一直重视组织参观,采取县乡统一和各合作社自行组织参观相结合的办法参观县内外好的合作组织,如,一直坚持的“万名群众看新村”活动,都把示范性合作组织列为活动的必看点,一些合作社还自行组织社员外地参观。二是鼓励农民参与。如县烟叶生产领导小组三年来对验收合格的烟草合作社每年给予30元/亩的扶持,其中15元/亩给予参加烟草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补贴。三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参与管理的保障机制。指导合作组织建立了一系列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制度,明确了“三会”议事范围和步骤、参与对象、议事规则等问题。有效保障了社员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开展合作组织优秀负责人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了专业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重视发挥干部的拉动作用,促进组织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干部,特别是业务主管部门干部、乡(镇)村干部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县在抓好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把发挥业务主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和乡村干部的作用作为抓好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着力点:一是鼓励技术服务部门干部牵头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得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有技术部门干部担任合作社的理事长或监事长,如珠坑乡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就是乡农技站退休的返聘人员、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是县兽医站副站长。二是推行“2+1”帮扶模式,即一名县、乡(镇)主要领导和一名业务骨干帮扶一个合作组织,把业务部门和乡镇新村办熟悉合作组织业务的干部安排到合作组织中结对帮扶。要求帮扶干部当好“宣传员”,把合作经济组织知识、政府扶持政策宣传到合作组织中,宣传到各村小组和农村专业大户中,增强农户参与的自觉性;要求干部当好“指导员”,在组建、股金设置、制度建设、内部管理、经营运作、利益分配、民主理财、民主管理、开展统一服务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增强合作组织建设的规范性;要求干部当好“协调员”,协调各相关部门或组织,解决合作社在组建或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如办公场地、经营人才、税收减免、资金融资、品牌建设等问题,把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求干部当好“监督员”,监督合作组织合法经营和资金的正确使用,维护其合法权益,杜绝侵占、挤占、挪用、平调合作经济组织财物的事件发生,对合作经济组织损害成员利益的错误行为予以纠正,增强组织运作的合法性;要求干部当好“服务员”,帮助合作经济组织分析预测市场,捕捉有效市场信息,拓展服务功能,降低经营成本,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提高效益,增强组织经济实力和市场获利能力,增强组织服务的高效性。三是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指导服务作用。县新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经常会同小组成员单位专业人员深入组织精心指导,现场办公,为合作组织解决困难。部门指导和干部的帮扶,有力的促进了合作组织全面发展,提升了合作组织质量。

3、重视扶持政策的驱动作用,促进组织持续发展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有助于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扶持力度大,农户参与组织的积极性就高,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就快,组建的质量就好。为促进合作组织持续快速发展,我县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八项推动合作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如继续从县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块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建设;免费为合作社办理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对合作社办理农产品运输、检疫证明实行减半收费;对已登记且有固定办公经营场所、有实际运作的合作社,给予3000元开办补助经费;被认定为县级示范性组织的专业合作社,给予3万元扶持资金;对新获得省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专业合作社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10000元、15000元的奖励;对合作社优先承担项目实施,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生产用电优惠收费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5、重视督查考评的推动作用,促进组织平衡发展。针对我县合作组织建设乡镇与乡镇之间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组织与组织之间进展不一样的情况,我县充分利用督查考评的手段促进乡镇之间,组织之间平衡发展。一是充实年终综合奖评选条件,完善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终组建新经济组织不达标的乡镇,不能参与综合奖的评选。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内新组建的组织考评实行上半年与下半年区别计分,增加了对示范性组织建设及干部帮扶的考评内容;二是定期调度和不定期开展督导。每次的全县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及每次的新农村建设综合督查均有新组织建设情况通报。平时一般性督导侧重于对每个组织在软硬件建设及开展服务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督导。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对新组织建设重视不一,进展不一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一些合作社建社目的不纯。有的合作社是基层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一手炮制出来的,目的是应付新农村建设检查,有的是为了套取扶持资金,有的是养殖户为了减免工商税收和享受优惠政策成立的。不纯正的目的必然导致形式办社,合作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现有的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30人以下的组织占65%,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组织占多数,而且这些组织做大的希望渺茫,对市场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带动社员增收的能力也不强。社员的出资数额小,有些合作社收购社员产品的资金都没有,难以有效开展经营活动。

2、农民合作素质低。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不强,小农意识仍很严重,普遍缺乏大局意识,社员议事意见难以统一。一些不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主要对合作社的管理不放心,怕麻烦。

3、合作社人才缺乏,严重影响组织活力。在农村,具有公平公正、无私奉献、甘愿为众人服务的思想品德和兼具懂经济法规、熟悉市场规律、善经营管理素质的带头人少之又少。有些带头人有前者品德又没后者能力,有后者才干又没前者品德,致使多数合作组织缺乏活力。

4、合作社的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章程、制度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章程、制度管社的意识要进一步强化,“三会”议事要按章程规定进行。合作社资金(包括股金)管理要民主,资金运行要透明,利润分配要合理和规范。

5、合作组织知识宣传普及不够,效果不佳。当前干部、群众包括合作社成员对专业合作社知识的缺乏是影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工作建议、要搞好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向合作社集中,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为加快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地和发展基础。

1、把培训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人员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服务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和具体管理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增强基层干部和合作组织有关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2、进一步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民主建设。规范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防止滥用民主、极端民主,贻误时机,影响工作效率。防止负责人独断专行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以致决策失误,损害多数人的利益。

第8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一、我县“两社两化”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两社两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一是体制创新取得显着进展。县供销合作社因地制宜,通过引进现代流通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盘活资产、调整布局等多种经营形式,供销系统经营理念和经营结构得到了有效的转变。二是基层组织不断扩大。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专业协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20个,入社农户达5.79万户 ,助农增收2895万元,带动了农户3.1万户致富。发展综合服务社105个,庄稼医院60个。三是基层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县90%的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实现业态更新,70%的商品经营网点纳入了连锁经营配送体系。在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全县新建和改建的农家店所占比重达到40%。

二、我县“两社两化”建设的组织特点

(一)专业大户领办型。此类型专业合作社由农村能人和专业户牵头领办,是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全县有该类型专业合作社53家,占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4.2%。它的特点是示范带动作用强,对周边农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其代表有白羊蔬菜加工专业合作社、安居蔬菜专业合作社、旧县旺源生猪专业合作社、旧县鹌鹑专业合作社。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此类型专业合作社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牵头主办。目前我县有该类型专业合作社3家,占全县专业合作社总数的2.5%。龙头企业在技术、资金、销售、储运等方面具有农户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农户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其代表有沙心养猪专业合作社、益友生猪专业合作社。

(三)基层干部创办型。此类型专业合作社由乡(镇)或村干部领办的。目前,我县有该类型专业合作社7家,占全县专业合作社总数的5.8%。其代表有六赢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岚峰黄花专业合作社。岚峰黄花专业合作社,就是由村干部林素容牵头领办的,并建立了“鑫瑞”黄花加工厂,对黄花实行了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大大提高了花农的收入。

(四)涉农部门扶持型。此类型专业合作社由农技推广部门、基层供销社、畜牧、水产、林业、农机等部门领办扶持的。目前,全县有该类型的专业合作社50家,占全县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1.7%。其代表有蚕桑专业合作社、双山撑绿竹专业合作社。

(五)流转土地建设型。此类型专业合作社主要涉及中药材、蔬菜、莲藕。目前全县由流转土地组建的专业合作社有7个,占5.8%。土桥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0多亩,高楼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余亩。

(六)基层供销社创办型。目前,全县基层供销社创办村级综合服务社105个、庄稼医院60个,还设立了超市和便民服务站,经营商品品种达1000余种。

三、我县“两社两化”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全县专业合作社XX年实现经营纯收入9419万元,成员户平收入3353元,比未参加专业合作社农户收入高500余元。如铜梁县旺源生猪专业合作社,从XX年3月成立以来,从单一的发展养猪扩展到养鸭、养鱼等项目。截止XX年,入社农民已达到312户,出栏生猪9000余头,养鱼10万尾,全年帮助社员和社外人员销售肉猪10000余头、仔猪800头,销售鱼11吨,为社员增加收入(间接和直接)40余万元。

二是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参与合作组织建设和管理,广大社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交往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实践和锻炼,提高了农民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农民在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是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近几年来,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如六赢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反租土地2100多亩,与重庆市中药研究所等数家科研机构联姻,形成“研究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采取“种苗技术入股、产品保收、见效后分红”的新型合作方式,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一个占地200亩的培植苗木繁育中心,种植枳壳18万株。该专业合作社带动200多户农民种植枳壳。

四是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入社农户的生产资料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购买,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统一销售,减少了交易费用,降低了市场风险,受到农民的真诚欢迎。如XX年组建的铜梁富源鹌鹑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准入问题,打通了销售渠道,促进了鹌鹑养殖业的发展。目前,该专业合作社鹌鹑规模达到200多万只,日产蛋100多万个,业务范围不仅覆盖到了我县的旧县镇、水口镇、土桥镇,合川、大足等地的鹌鹑养殖户也加入到该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重庆最大的鹌鹑基地,还掌控了重庆市场鹌鹑蛋的定价权。

五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在蚕桑专业合作社、枳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生猪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强力推动下,铜梁县安居丝绸有限公司、重庆铜龙食品有限公司、铜梁子奇药业有限公司、铜梁和平药业公司、铜梁益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动与相关产业专业合作社对接,签订收购合同,形成了“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的带动,加快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六是优化了购销环境。我县结合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市委“千社千站”民心工程,在乡镇、村社共建农村超市297个,实现了乡、镇、村超市的全覆盖,有效地改善了农村购物环境,广大农民兄弟足不出村就可以购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

四、我县“两社两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够到位,发展还不平衡。部分农民和一些基层干部对“两社两化”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看不到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优越性,存观望等待的心理,有的甚至把发展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当作县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事情,工作上支持不够。

(二)合作层次不够高,经营规模不够大。在我县已组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多数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层次都不高,经营规模偏小。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一是在生产领域合作的多,流通加工经营等领域合作的少;二是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某个环节上服务的多,搞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少;三是经营服务区域在本乡本土的多,跨区域经营的比较少;四是小规模初级经营的多,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较少。

(三)运作机制不够健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部分专业合作社在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制度上不够规范,还存在未严格按照合作制要求运作的情况。一些专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组织化程度不高,对社员的技能教育培养不到位。对部分社员只愿意享受利益,不愿承担风险的观念教育不够。

(四)扶持政策不够,发展进程较缓慢。最近几年,县供销社向中央、市争取专项资金共176万元,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县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落实不够到位。特别是税收政策、信贷资金、财政扶持、风险化解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破解。

五、对促进我县“两社两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两社两化”宣传力度,扩大“两社两化”的知晓度。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深入理解“两社两化”建设,要宣传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两社两化”试点示范工作力度,为我县“两社两化”工作积累经验。“两社两化”建设工作重点是在农村推行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也是农村经营体制的一种组织创新,是一项新生事物。在指导发展上,既要克服疑虑重重、消极等待的思想,还要防止头脑发热、急躁冒进。推行农民专业合作,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是否建立合作组织,建立什么形式的合作组织,都应该由农民自己做主。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发展加强指导、扶持和服务。选择那些农民有要求、条件具备的地方进行试点。通过“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积极效果,去影响、启发和带动农民。

(三)加强对“两社两化”工作指导,为推进“两社两化”提供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把指导农民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其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纳入工作议事日程。要加强乡镇分管领导和涉农部门人员的培训,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研,及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帮助,为其排忧解难。涉农部门和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确定专人负责,切实把这项工作认真抓好,抓出成效。要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村能人和各类经济组织,围绕地区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积极开展以土地作价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资产紧密型”,产、加、销“一体型”专业合作社。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搞好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连锁超市的对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9篇:社情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使用情况;建议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县级自查,在自查过程中,龙里县按照《贵州省农村沼气工程调查工作方案》的要求,抽调有关人员组成了调查组,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全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调查了农村户用沼气进村入户情况、小型沼气工程建设情况、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情况和乡村服务网点项目建设情况等。

二、全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情况

龙里县经过一、二、三、四、五、七期省沼及05、06、07、09国债沼气项目建设,已在全县14个乡镇完成沼气建池10860口,占全县农户数的26.5%,其中农业局承担的国家农村沼气建设项目8780口,(一期工程750口、二期工程900口、三期工程530口,四期工程700口、五期工程2200口、七期工程200口、2005年度国债工程1500口、2006年度国债工程600口、2007年度国债工程600口、2009年度新增国债800口),占全县建池的80.8%;其他相关单位承担的项目建设为2080口,占全县建池的19.2%。在全县建成烂田湾、羊昌、大坡、栋青树、新场、旧司等沼气生态农业示范点,切实带动和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由于原项目的实施单位多,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存在;后续服务体系不健全,建设和管理经费不配套;培训力度不够,农户管理使用维护意识不高,沼气池使用知识普及率低,农户自筹能力差等诸多问题,造成农村沼气项目使用率低,效益发挥效果差等现象。

三、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抽查了5个乡(镇)7个村25个村民组,重点调查了沼气建设后使用情况。调查农户数447户,调查沼气池450口。

(一)户用沼气情况

基本情况:2003-2010年建设任务数为7660户,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500户;“三改”建设情况:改厕431户、改圈430户、改厨410户;原料情况:原料自有418户、以粪便为主的421户;使用情况:正常使用的有210户,间歇使用的有153户,弃用的有77户,报废的有4户;沼肥施用的有312户。调查农户满意度,觉得好的有222户,觉得一般的有197户。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户用沼气的使用率为81.21%。

(二)小型沼气情况

基本情况:2003-2010年完成建设任务数为8个,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6个,被调查工程数量6个;养殖情况:主要以养猪为主,平均年出栏数为17头;建设情况:均完成“一池三建”,发酵池平均容积50立方米,贮气柜平均容积5立方米,沼肥利用设施6个,计划供气总户数6户;运行情况:正常使用的有5个。受过服务的有6个,沼肥施用6个。

(三)大中型沼气情况

基本情况:2003-2010年完成建设任务数为3个,被调查工程数量1个;养殖情况:主要以养猪为主,平均年出栏数为100头;建设情况:完成“一池三建”工程,发酵装置容积为200立方米,总投资20万元;沼气使用情况:企业自用;沼肥利用情况:沼液、沼渣用于蔬菜和果树施肥。

(四)服务网点情况

基本情况:2003-2010年完成建设任务数为34个,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2个,被调查网点数量3个,平均计划覆盖农户数300户,平均实际覆盖农户数200户;建设情况:山区或农户分散区有17个,有服务场所的网点17个,有进出料设备的网点7个,有检测设备的网点有17个,有维修工具的网点17个,有沼气配件的网点17个,平均每个网点服务人员数量为1人;运营情况:正常运营的网点数量有17个;网点效益情况:年运营成本870元,年收入300元。

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成效

(一)改变了农村生活用能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发展农村沼气能源改变了农村长期以来的生活用能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一是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廉价能源,一次投资,长期使用,减少农户煤、电等生活用能支出。二是沼气使用方便、快捷。使用沼气省去了上山砍柴、捣炭做饭之劳,将妇女从繁重的厨房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手来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增加农户收入。三是沼气清洁卫生,无烟熏火燎,不会形成污染。

(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

沼气发酵系统生产的优质高效、无污染的有机肥料――沼液和沼渣,能有效地维持和培育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沼液不仅可作为农作物的全面营养液和牲畜饲料添加剂,而且也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抗生素。将沼气与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经济效益将成倍增长。

(三)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和生态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多年来,农村大量的畜禽粪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已成为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重大污染源,极易造成疫病的传染。农村沼气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阻断了疫病传染源,使农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改善,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增进了农民身体健康。

(四)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推进了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协调发展

发展农村沼气等生物质能源,使农村的资源得到循环高效利用,配套进行改厕、改厨、改圈,能把农村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沼气项目建设

主要是专项资金补助标准较低,配套资金不到位,农户自筹比重较大,难以调动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影响沼气池“三改”配套建设比例。一口“三改”配套沼气池,建设资金需6000元左右,而项目补助仅为1300元-2000元。

(二)国家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加大,农户的依赖思想较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增加,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滋长了农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虽然每口沼气池的补助标准都在逐年提高,但是,许多农户依然是嫌补助太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农户的思想意识认识不到位,沼气池出现问题、配件需要更换、日常的管理与维护等一切都想依靠政府出钱来办。由于这些依赖思想的存在,使得一些农户对已建的沼气池不去认真地管理,沼气的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三)农村劳动力外出,影响沼气池建设进度和正常使用

全县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且外出务工人员都是有文化的青壮年,留在家里的则是老人、小孩、病残者,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缺乏和养殖业下滑。由此一来,对沼气建设的直接影响是两个减少:一是由于建池劳动力和沼气池发酵原料的缺乏,造成建池农户的减少。二是因不懂沼气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导致家中已建的沼气池闲置或废弃,建后正常使用的农户减少。

(四)技工队伍不稳定,影响沼气建设进度

龙里县沼气池已实施1万余口,占全县农户数的四分之一,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已基本实施完成,目前实施的区域多数是边远偏僻的村寨,条件艰苦,有的甚至未通公路,靠人挑马驮。建池农户较零星分散,导致沼气技工工作效率不高,工资收入较低,因而,许多技工改作其他行业或外出打工,造成沼气池建设技工严重不足,影响沼气建设进度。

(五)工作经费严重缺乏,后续服务难以保证

自2008年开始,虽然国家加大了沼气后续服务体系方面的投入,但是资金和网点个数都很有限。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全县建立了17乡村服务网点,并配置了检测设备、进出料设备、沼气配件和维修工具等,但是由于农户对沼气的管理意识不强,不愿意提供沼气后续服务费用,网点服务人员开展的有偿服务无法维持生计,再加上没有后续服务经费补助,使网点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六)农户管理意识不强,严重影响沼气使用效果

沼气池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许多沼气池用一段时间就不能使用了,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管理和维护,这就无形地缩短了沼气池使用寿命。一是没有及时进出料,影响产气效果;二是沼气配件损坏,没有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三是养殖数量减少或不养殖。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沼气建设效益的正常发挥和沼气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推进农村沼气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措施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户建池

资金投入问题是制约沼气建设的最关键因素,沼气资金的投入应由各级政府占主导地位,否则沼气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始终不会得到解决。沼气投入就像城市的天然气管道投入一样,政府应该占主导地位。再加上我国近年来城乡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沼气建设的投入更应主要由各级政府来承担。要保证国债资金供给的连续性,长远性和及时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除上级项目资金发展沼气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对农村沼气建设进行投资。二是配足项目建设工作经费,加大培训指导力度,达到建成一口,发挥效益一口,让群众满意。三是改变目前单一的政府行为,变成农户自主申请、自主建设。对完成任务好的农户予以物质支持和精神奖励,使沼气建设中的先进分子得到激励,更加促进沼气建设。四是结合农户的需求申报项目。

(二)加快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建设,以解农户后顾之忧

为了巩固沼气建设的成果,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要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户用沼气池的日常管护、故障排除、综合利用以及服务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知识,广泛开展“一专多能”的活动,进一步培养服务人员吃苦耐劳、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其服务质量。

二要加大服务投入力度。为了方便农户长期受益,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配套资金、工作经费,多建服务网点,让用户足不出村就能得到优质的服务。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投入。

三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养树立本地先进典型,学习借鉴外地典型经验,积极探索沼气服务模式,推进服务向纵深发展。根据养殖方式转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推广新型服务,解除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对沼气建设的认识

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沼气建设优越性的宣传,使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户增强新型能源意识、循环经济意识、生态发展意识、便民惠民意识和发展机遇意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视,把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政府的良好意愿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领导重视、社会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达到社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改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世南,彭玉荣.沼气生态农业实用技术[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