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边陲小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小针刀疗法
自2001年7月~2007年9月,笔者根据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出现的症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小针刀治疗手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病例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将门诊及住院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小针刀组及针刺治疗组,小针刀治疗组84例,其中男49例,女35例;左侧29例,右侧32例,双侧23例,伴臀上皮神经痛21例,伴股外侧皮神经痛11例,伴股内收肌痉挛疼痛7例;病程10天~1年。针刺组62例中,男38例,女24例:左侧37例,右侧16例,双侧9例:病程1周~1.3年;伴臀上皮神经痛19例,伴股外侧皮神经痛7例,伴股内收肌痉挛疼痛5例。均符合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方法 小针刀治疗组: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的不同可有以下3种不同的针刀剥离方法。①患者俯卧位。在横突尖处用龙胆紫作标记,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5~10ml作局部浸润麻醉,术者戴无菌手套,使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皮肤垂直刺入,刀刃到达横突背面后,先把针体倾斜,刀刃顺着背面滑向横突尖端,在横突尖端的上、外、下骨端行横行剥离法,将粘连在横突尖端的肌肉筋膜等组织剥离开,感觉肌肉和横突尖有松动感后移至横突背面,做横行剥离法2~3刀,感觉肌肉和骨面有松动感就出针。以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术后针眼处贴创口贴(此为基本法)。②腰痛伴(或只有)臀上皮神经痛者:在做完基本法后,针刀顺横突背面向脊柱方向探查,直到触到一纵行条索为止(此即臀上皮神经),此时有放电感传至臀部,更有部分患者出现臀部肌肉抽动,小心横向剥离2~3下出针,以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术后针眼处贴创口贴。③腰痛伴(或只有)股外侧皮神经痛、闭孔神经痛(股内收肌痉挛)者,在做完基本法后,顺横突的上面和下面做横行剥离,尽量扩大切开的范围,切开横突间韧带,注意重点在横突中段范围做横行剥离,最后在横突背面骨面上做横行剥离2~3下出针,以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术后针眼处贴创口贴。
针刺组:取穴:阿是穴(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大肠腧、气海腧、委中、L2~5夹脊,强刺激手法。阿是穴深刺达病区,夹脊达骨面,强力捻转针柄以提高针感,有酸、麻、胀、串等“得气”征时,可留针10~15分钟。
疗程:小针刀组每周1次,2次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1周后评定疗效。针刺组1次/d,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3天后评定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腰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功能恢复。②好转:腰痛及伴随症状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稍觉疼痛不适。③未愈:腰痛及伴随症状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结果
两组按疗程治疗结束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我们的老师告诉我,她上小学的时候,只有一部很小的电视 。 那时算很不错的了。到了高中的时候才换成彩电。
深圳原来是一个边陲小镇,到处是荒山野岭, 现在是高楼大厦。高耸入云端。夜晚灯光闪烁,一条条笔直的公路,车水马龙。2004年的深圳已经有了地铁,因为地铁是迈进国际化城市的重要的标志,同时也是解决了交通阻塞。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由原来的像砖头般大的大哥大,现在都变成了小型的手机了。我家也在逐渐地变化,从原来的租房到现在的大型的物业小区。
现在我们国家日新月异,希望国家繁荣昌盛,国富民安。
一路自驾,穿越大兴安岭的林海,自莫尔道嘎起,森林与草原两种景观便开始交替出现、平缓过渡,直到恩和,辽阔的草原慢慢浮现在视线当中。草原给了呼伦贝尔不羁的气质,而自兴安岭延伸而来的原始森林则让它多了些苍劲桀骜。呼伦湖和贝尔湖等数百湖泊如明珠镶嵌,3000多条河流蜿蜒成湿地,又让这大气中多了些塞上江南般的婉约。它们静静地固守着最原始的生态平衡,风光旖旎、水草丰美,只一瞥,你就会爱上这幅宁静安逸的画卷。
莫尔道嘎·俯拾皆是的绝美秋景
从森林到草原,莫尔道嘎是不可错过的一站。我眼中的莫尔道嘎是彩色的,地处过渡带让它兼有各种丰富植被,秋天在这里就可以感受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层林尽染。
停驻在莫尔道嘎小镇,选一个天气好的清晨,就可以向莫尔道嘎森林公园进发了。它是我国最后一片寒温带原始森林,时值深秋,落叶松、白桦将山脉装点成暖黄色,激流河映衬出云卷云舒,浮木漂流其间,静谧的蓝色与北国之秋特有的耀眼金色形成恰到好处的冷暖平衡。如果想一窥这片原始森林的深邃辽阔,不妨登上白鹿岛,选一个高地,便可发现一片金灿灿中激流河环绕着两个修长的小岛呈环形流过,转而注入额尔古纳河,山水相依的气魄尽收眼底。
我们在莫尔道嘎的旅程并没有随大流进入景区。沿着景区外的山路缓缓而行,你会发现好风景俯拾即是,完全原生态、没有开发痕迹的自然美景反而更让人心醉。每走几步就会有惊艳得让人挪不动步子的美景让你只想用快门拼命记录。也许不经意间,彩色秋叶掩映下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小木屋就跃入眼帘,或是在河边邂逅波光流动中梦幻的黄叶,在海绵般松软的林间草径寻找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与小浆果——壮阔的大风景之外,这些小细节又为莫尔道嘎平添了细碎的温柔情调。
细想之下,莫尔道嘎的迷人之处远不止它的美景。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城市、习惯了喧嚣的游人,它更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情怀。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吧:走在林海之间,抬起头便是蓝天被树干分割的斑驳陆离,阳光只作几缕金线投射而下,耳边传来风经过森林带起的阵阵松涛,久违的新鲜空气浸润你的每一个细胞。这样沁凉怡人的气息总可以让沉重的身体一秒钟就苏醒,所谓的天然氧吧和森林浴,也不过如此了吧。
在莫尔道嘎旅程中的黄昏也没有辜负我对它的喜爱。太阳即将落山,火烧云绽放出最后的耀眼光芒,云层翻滚间仿佛火焰一般耀红了山。呼伦贝尔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你永远不知道波谲云诡中下一秒会变幻成什么天气。也许前一分钟你的车还行进在万丈赤金倾泻而下的阳光里,下一分钟就驶进暴雨倾盆的乌云中,说不定什么时候,视线里又会惊艳地跃出一道彩虹。
恩和·温柔宁静的边陲小镇
如果说莫尔道嘎还有森林的影子,那恩和就开始进入真正的草原。与在莫尔道嘎需要自驾或租车旅行不同,恩和更适合停下脚步小住数日,放慢节奏享受草原上的悠闲时光。
对恩和的第一印象,就是沿着窄窄的村路错落而立的一个个小院落。因为地处北方边陲,这里成为了俄罗斯后裔的聚居地,镇子里2000多人口,有近60%的俄罗斯血统。这也让这座小镇充满了精致的异国情调和特有的浪漫风情。所有的房屋都用原木建成,门窗被热爱生活的主人刷成各种明快的色彩,门口有木栅栏围起的小小花园,各种你不曾见过的紫色、蓝色花朵在阳光下盛绽,偶尔能遇见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大妈在暖洋洋的午后坐在庭院里侍弄花草。这样的欧式风格里又混搭了些许田园气息,一瞬间竟会心生感叹——这简直就是草原上的鼓浪屿!
恩和小镇算得上小家碧玉,步行就可以将它走个大概。但它身后又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秋天的呼伦贝尔已经被染成了金黄色,不再有夏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茂,却因温暖的色彩而有着别样摄人心魄的美。站在草原上,大团大团的云朵在极明媚的阳光下流动,投射出明暗更替的影子。牛羊从你身边优哉优哉地经过,偶尔几匹骏马飞驰扬起尘土。而其中最多的,便是黑白相间的奶牛了。恩和可以说是个被奶牛包围的小镇,哪怕在居民的小院旁,你也可以碰见街上自在穿梭的牛群,“哞哞”地经过身边时偶尔朝你瞥一下,在它们眼里,人类似乎只被当作空气。
每天清晨与黄昏,牧牛人都会赶着这群奶牛去小镇旁草原上的哈乌尔河饮水。河水静静地倒映着树影缤纷,各色奶牛排着队走上草甸,沐浴在暖色的光影中,颇有几分油画的感觉。河边植被的颜色在秋天丰富到了极致。金色的高树、红色的叶脉、青色的河边草,简直是天然的调色盘。如果遇上灿烂的晚霞,火烧云绚烂的色彩在平静的河面中形成绝美的倒影,更是大自然的神来一笔。
清晨,我走出门,清新的空气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热切的迎了上来,环绕在我的身边。东方,太阳缓缓的升起。那一缕缕阳光就像一丝丝金线,勾勒出云彩的轮廓。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星期五,我们迎来了一个放下紧张的学习,轻松愉悦心情的好机会,学校组织我们去深圳东部华侨城大峡谷游玩。大侠谷探险乐园俯瞰深圳东部黄金海岸线,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于一体,体现生态动感旅游文化,实现了自然景观、生态理念与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的创新结合,主要包括:冒险海滩、海菲德小镇、峡湾森林、探险峡谷、云海高地等五大主题区。
从“边陲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这是人们惯常用来描述和概括深圳巨大变化的用语。改革开放31年来,渔民村已是“旧貌换新貌”,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三十周年,屹立于南中国沿海的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辉煌的一个篇章。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深圳。一下车,一股清新的空气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热切的迎了上来,环绕在我的身边。同时,我闻到一股扑鼻的芳香。这股清新的气息就像花一般,是彩色的、娇嫩的,绽放在空气里。
进入园区内,远远就看到一条巨大的、宏伟的人工瀑布,号称中国海滨第一瀑,宽300米,水流落差42米高,蔚然壮观。瀑布的水飞泻下来,白白的水溅成一朵朵的白莲花,串串“珍珠”飞流而下,只见水花在炙热的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银光,犹如天上的星星般耀眼,令人神往……瀑布是温柔的,水一时缓缓地流下来,尽情展现它那婀娜的舞姿,我们站在近处,细细地听它那“哗……哗……哗”的水流声。由瀑布与空气摩擦而生的负离子随风飘散,深呼吸,清凉之气通透全身,立即觉神清气爽。不愧被称为大峡谷瀑布!
不知不觉,我们走进了个极具异国风情的小镇,小镇名叫海菲德小镇,意为“海边的小镇”,以浓郁而各具特色的世界葡萄酒文化为主题。一排排具有欧美风格、古朴典雅的小木屋,让人们觉得真的置身于异国的小镇里,原木与砖石相结合的建筑温馨质朴,走进每一间小木屋,发现它们都各具特色;一尊尊雕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铜雕展示了从葡萄采摘到红酒酿造的全过程,演绎了19世纪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的红酒小镇风情,真实地反映了异国的人们生活的情景,为我们精心打造了一个美洲主题小镇,一处与红酒约会的陶醉之乡。
探险峡谷是以生态探险为主题,通过全方位的视听觉仿真体验营造各种地球自然环境与生态的虚拟实境,让游客化身“生态侠”,进入大自然未知世界接受各种挑战。包括太空迷航、地心 4 千哩、世纪海啸、山崩地裂、飓风营救、丛林穿梭、咆哮山洪、探险广场、水上人家、生命之墙、4D影院、童趣园、森林广场等项目,让我们在惊险刺激的体验中探索地球奥秘,亲身感受自然原力的强大。
当我们正陶醉在这欢乐的世界里的时候,时间老人总是无情地把时间夺走。我们舍不得离开这里。当我在踏出门口的那一刻,我回头看了看,我仿佛看到了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在向我们微笑,都在向我们挥手,好像在说:“再见朋友,欢迎你们再来!”
小镇给我的印象是模糊的,说不出确切的词语来表述。好几年前就想写写,终究没敢动笔,担心把这个小镇写坏,招人谩骂。也许,是我在这里生活,忽略了这个小镇的特点和细节;也许是我爱这个小镇太深,怕说不好,怕玷污了她的圣洁。但我现在还是想写写她。
这是南疆的一个小镇,两万多的人口,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我是15年前搬到这小镇的。那时比现在还小,很静的一个地方。马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偶尔有一辆携尘而来的汽车;有时是牛车和马车占着车道和人行道,夹杂一些畜粪味儿飘散在空气中,味道不很腥臭,倒有一丝青草味儿往鼻子里钻。
矮矮的房子,四方块的街道构成一个县城。方圆不过千米,最高的建筑是三层高的百货大楼,很普通的贴着瓷砖,在那十字路口成为一个县城的地标。楼房很少,大都超不过三层,且不过三四栋。城里的老乡说,因为机场在县城里,不准建高楼。的确,飞机场就在县宾馆院子外面,仅仅一道围墙相隔,这可能是全国也最独到的一个机场。
小镇通了十几年的飞机,都是20来座的,很小。有时飞有时停,把这个小镇的人弄得哭笑不得。据说,县领导要到自治区开会,一停飞就只能坐两天的车到乌鲁木齐。就是到库尔勒开会,来回也要3天时间,够耽误人的。
十几年前的这个小镇,看起来很散漫,也单调。土色的房屋,春夏风沙弥漫的气息,燥热的天气,满街慵懒的步调,并不整洁的商店,几处打馕的连着冒烟的烤羊肉串的招牌,与简陋的饭店遥遥相望。小镇处在一种迷离和混乱的情绪里,只有阳光很清澈的照下来,洒在行人斑驳的脸上,那么孤独和忧戚的氛围。
一路人随意在一处饭馆坐下来,端上茶碗,抽烟谝传,说着我有些听不明白的语言。他们交头接耳,要么哈哈大笑,要么你推我搡,蛮有兴致。正在谈话间,酒碗端起来,里面盛满了当地的玉沙液酒。一时间,饭店和路边都飘起了酒香,醇厚的要命。不时有人向路边打招呼,也有的站起来把熟人拉进去咂酒。有馕香、肉香、酒味和空气中飘来淡淡的土腥味,以及混杂的牛粪的气息,这就是当时小镇的味道。
这个味道很特别,有些人说难闻,而我觉得挺香的,至少有生活的味道,原汁原味地钻进你的心里。
小镇人与物的陈列和摆布顺应自然的法则,散漫和无序其实也是一种情调。若果要挑一个词的话,那就用“漫”。“漫”很特别,百度的解释是“延展”。说明水满则溢,顺其自然的摆布。这个词对于__小镇来说,是可以用的。
小镇像一幅油画,粉绿色和金黄色的调和,好似人随意一抹,一幅抽象的画就诞生在眼前。人、树、车影,夜晚偶尔的霓虹闪耀,揉碎了的意境横陈于此,颠覆了一个县城的意念。黄是主色调,迎合了沙漠的本意,迎合了毒日,迎合了一些人猎奇的浪漫之想。一条街的商铺的灯影,恍恍惚惚,慢悠悠地斜射过来,穿过了树梢,把月色的银辉也打碎了一地,星星点点的随风飘逸而去,浅浅的笑意顺势迷倒在风里。
三三两两的人,拖着长长的剪影,被时光一寸寸分割。妇女抱着小孩,懒散的步伐,啪啪嗒嗒的脚步声一点点消失在夜色里。这条街道,显得异常落寞和孤寂,除了一排卖烤鸡的摊位,再也找不出诗情画意了。因此,小镇就显得清朗一些。但是,每个周五,都有从附近赶来参加礼拜的人,聚集在大清真寺,向致意和膜拜。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对“胡达”很虔诚。宗教也是一种文化,各有各的信仰自由,就不在此赘述。但是这样的风情,格外神秘,西域的色彩让人无限留恋。
小镇的情调里,古老而神秘的故事,那些已经的过往,三十六国还依稀残留的陶片,在遥远的风声和现代的物流中相互涤荡,被附上了一层层厚重的历史,许多人无法完整地解读。有时候,历史造成的缺憾,也是很美的。
那时的前进路是老农贸市场。周末,好似全县的人都挤在这里,用摩肩接踵和掎裳连袂这两个成语毫不过分。铁匠铺、包子铺、杂货铺、修车补鞋的,卖柴卖煤的,买卖牲畜和蔬菜的,都裹在一起,寸步难移,汗流涔涔。皮肤挨着皮肤,汗毛擦过汗毛,头发交织头发,脚步撵着脚步,难免发生一些甜蜜的误会。不过,这个小镇还算宽容,“开区荣”(维吾尔语对不起)一句就可以了事,没有人去刻意追究这等闲事。
小镇的餐饮很多,有本地的小吃,也有外地的舶来品。我喜欢吃买买提餐馆的拉条子,不咸不淡,不软不硬,拌面的菜也挺适合我的味觉。每次见我来,老麦都笑呵呵地,用不太熟悉的汉语同我开玩笑。老麦的拌面有特点,洋葱切得薄,辣子细如发丝,吃起来细滑细滑的,爽口,恋嘴。
小镇是动感和美丽的。动感的美来自于土生土长的歌舞。小镇的歌舞极致,带有一种飘的感觉,像坐在云朵之上,有点漾有点晕,还有点痒痒的欢喜。只要是比巴掌大一点的地方,他们都能或歌或舞。灵巧的手指,蹿蛇般的腰肢,长长的睫毛,圆圆的黑眼睛,顾盼生辉,千柔百媚。小镇的舞者和歌者会将你的魂偷了去,整个人儿像散了架似的,瘫软无力。
这就是小镇的极致,美的伤情。声色的美是致命的,小镇的美也很致命。到过小镇的人,没有人不会麦西来甫,没有人不会扭动自己的欣脖。新疆舞大抵的巧计便是这样。若君不解风情,不歌、不舞、不饮者,怕是走不出这个小镇的。喜欢小镇的人,喜欢这里地道的民族风。
小镇的诱惑不单是这里。古玉石之路的发祥地就在__这个小镇。昆仑的玉石被请下来,在这里出发至长安、至北京、至海外。有了这样一条锦玉之路,这个小镇就有了一些洋气。古老的文化积淀在这里传承并发光,小镇上林林总总的玉器店让这个小镇倍增了文化价值。一个地方的文化呈现,是物到人的有机衔接和一统。文化在这里就成了一块块石头和器皿,晶莹剔透而熠熠生辉。文化是有颜色的,玉的颜色在于伍德,在于灵与韵的和鸣与交融。没有人再轻看这个小镇。至少,这个小镇在华夏文明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不管多大多小,文化中国中,__也是一个独到的分子。
小镇的春天来得很晚,绿树红花也灿烂得慢一些。即使这样,春风一度,春暖花开,千树万树的梨白、妖妖的桃花、白里泛红的杏蕊,以及南岸抽出的柳芽,随意开出的小花,肆意生长的绿草,都在春天里不约而同地开出了小镇的江南。
小镇如花海,如胭脂,如少女,如顽童,嬉皮笑脸地追逐和嬉戏。小镇如梦如幻,即使这么遥远,也开出了南疆的春天。一年四季的变迁,小镇依然从容,从未觉得自己置身边陲而有一丝憾意。
小镇的美和奇特还有很多,写是写不完的,只能去追忆那些似水流年,那些散发着微光的真实。其实这些,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生活在这个小镇里,似乎不能完全找到当初的影子。世相更迭,人间万变,记忆中这些街道和风物已经还原于历史,留下来的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小镇在成长中变化,也在成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和定位。不能说我更喜欢以前的小镇,原始和散漫的时光中,追溯的记忆已不能完整呈现,但多了一份随意的亲切。
小镇在不断的延展,不断地被现代化感染和成长。十五年前的小镇和现在是没有可比性的。当然,从生活的角度,我更愿意生活在今天的小镇。毕竟,斗转星移,那些时光,不断地在铺垫今天的小镇,推着她一步步脱胎换骨。
旅游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便一直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经过各级各行业的努力,全省旅游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云南也从当初的旅游资源大省逐步转变为一个旅游经济大省。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旅游业继续蓬勃发展,在国内,各省区市之间也开始呈现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面对如此的竞争环境只有一个选择――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壮大。世博园外的汽车市场时常在举行新车会,世博园怎能以不变的面容迎接四方宾客,滇池路的高档餐馆每个月都要推出一些新菜品,民族村的歌舞也需推陈出新。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是每个行业继续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推动器。云南省委、省政府重视云南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提质增效问题,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旅游发展理念和思路,实施旅游发展倍增计划,狠抓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集中力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好6大旅游片区、10个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12大风景区、30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60个旅游小镇,努力推进云南旅游的“二次创业”。其中,建设旅游小镇就是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重头戏。
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气质。陕西,千百年来朝代更迭,省会西安更是世界著名古都,历史韵味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其每一寸黄土之中;山东,孔圣故里,又有山中之尊――泰山,中国传统文化已渗进其每个元素里面。云南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造就了以丽江大研镇、建水县临安镇等为代表的精品古镇:以香格里拉建塘镇独克宗、玉龙县束河镇等为代表的茶马古道重镇:以腾冲和顺镇等为代表的南方丝绸之路古镇:以禄丰县黑井镇等为代表的古代因矿业兴起的小镇:以耿马县孟定镇、勐海县打洛镇等为代表的口岸小镇:以贡山县丙中洛乡等为代表的三江并流区域村镇……这些小镇承载着云南厚重的自然和人文的元素,以其古朴、清新的风貌、鲜明的个性与和谐的韵律,慰籍着现代人的心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增多,从而对旅游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已不再热衷于从前那种单一的、重复的观光式旅游,而亲近自然,体验文化,追求健康,享受生活等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和餐馆定期推出新菜品一样,旅游产业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用新的产品理念来吸引和留住游客,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小镇,使之成为云南新的高品质旅游产品,既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也有助于培育新的旅游市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享誉中外的“天下第一汤”――安宁温泉镇,依靠其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已有十多年,如今温泉镇又依托温泉度假区,吸引地产商投资建设房地产项目,开发了“温泉心景”这样的小户型休闲公寓,销售情况很好。这样的房地产项目,针对的客户群体范围很广,容易被接受。像这样依托古镇旅游开发的各类休闲、仿古房地产项目,在大理和丽江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我省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并且,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分布在村镇。通过建设旅游小镇的方式,把过去单纯的保护行为演变为更高层次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保护,这是对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的创新探索。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云南的历史民族文化,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和融合。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旅游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云南文化,也打开了一条对外推广云南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产品的便捷通道。丽江大研古镇的开发建设,对大研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和东巴文字“世界记忆遗产”的保护,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仅东巴文化产业年产值就达1000多万元。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参与旅游小镇建设,还能使历史文化遗存的挖掘和整理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企业在开发旅游小镇时会更加注意文化资源的保护,在各级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指导下,科学开展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管理和修复工作,大大地提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质量和水平。如腾冲县和顺镇,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艾思奇的故乡,历史上曾是云南有名的侨乡,至今依然遗存较多古建筑。在建设旅游小镇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百姓共同努力,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对居民住房进行仿古改造。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中,被评为年度中国第一魅力名镇。
云南受历史、自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城市化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不仅直接影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人口的转移。旅游小镇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把一批具有资源优势的小镇,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开发,建设成为旅游小镇,将推进农业产业化小镇、工业小镇、商贸小镇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中的独特作用。除此之外,旅游小镇的建设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到旅游小镇居住,拓展当地农民在农业之外的增收渠道,使他们能够增加收入,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改变就业方式,增加就业机会。如丽江束河镇的旅游开发,就间接解决了四五百农民的就业问题。
建设旅游小镇,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新的探索和实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4月,在全省首批60个旅游小镇中,已有通海秀山镇、建水临安镇等29个小镇有企业进入开发建设。在60个小镇外,还有50个村镇也不同程度地启动了旅游村镇建设。丽江的束河古镇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发展为全国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全国4A级风景旅游区,每天的平均游客数已超过5000多人,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0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2年的800元跃升到2005年的3500多元,旅游小镇的建设使束河镇的经济往前推进了至少20年。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以其浓郁的藏族风格,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中国魅力名镇评选中被评为“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经过了近两年的努力,我省旅游小镇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一个新的高品质的旅游品牌正在形成,并推动着云南旅游产业向前迈进,它将为云南旅游成功地“二次创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岭南的深秋依旧,带着微黄的绿色,在风中漫山遍野地飘摇,灰蓝的天空,在隧道的出口显得如此地苍白无力,远处的山色偶尔流露出郁郁的神色。蒙胧中的烟雾,飘逸着细雨霪飞的淡黄,将心魂的愧疚逸远,于江南边陲的小镇落地成灰,深葬了灵魄。
不经意间,流落于这寂寂的水色边,江边应是杨柳鸢歌的景色,而此时却是瑟黄遍地。褐黄中渗出淡黄的沙滩,静候着江中游走的客船,伴随着低沉深透的汽笛,将千年春秋的轮回,显现于这个现实的陌路中。曾几何时,秋风轻起,飘舞了这山色中的寂寞,让我于经年里,变成了迥然一生的过客,于流年里漫写了这秋色的孤独!
路过我的永远,经不过你的窗口。在千秋漫漫的摇晃里,寻求玩味于这个秋天的方式,将意念远传于历史的溟河,却欲把心底的那抹清瑟,静静地晾干在萧黄的秋色里。在风起叶落的日子里,依旧追逐着残碎的色调。也许立足于红尘之外的世界,以深色的眼光回望,终是独步寻梦那寂寂的味道。或许这也是别意流年的过错,而今却已将年华漂得老远。
关键词: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黑龙江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6日
日前,住房城乡建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开展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是在借鉴浙江特色小镇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的。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建设成果也颇为丰硕,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小镇模范――云栖小镇、梦想小镇、海宁皮革时尚小镇等。这些借鉴了外国小镇的发展模式,且具代表的小镇风格迥异、标新立异,小镇建设成果成为浙江省在探索经济转型路径中闪现的新亮点,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
一、浙江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及具体经验
(一)浙江特色小镇内涵特征。浙江特色小镇从何而来?这一概念来自于李强参观云栖小镇的谈话中,他提到要“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多朵创新‘云彩’。”此后,“特色小镇”又被三次提到。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其特色在于:一是特色小镇独立于城市,但是又不是行政规划中的建制镇,而是“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空间载体。然而,小镇并不是单纯的“组合拼盘”,更注重产业间的融合,追求实现产、城、人、文一体交融;二是特色小镇建设以特色产业为基础,集聚了七大产业(信息、环保、时尚、旅游、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业、金融)且兼顾了黄酒、丝绸等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建设过程中,并不是“7+1”全面发展,只是采用以某一产业为基础的“特色小镇”模式,根据产业类别分别指导;三是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浙江省历史悠长,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经济发达,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及人文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中,又形成了特有的产业文化。此类文化皆为宝贵旅游资源;四是运作上注重市场参与。浙江省政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采用PPP模式、众筹的方式。既凸显了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了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目前,浙江省省级首批37个特色小镇正在创建,小镇发展效益颇丰。据悉,自省级特色小镇首批创建名单公布以来,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2015年前三季度投资额达331.93亿元。浙江特色小镇集聚了大额的投资外,还对创新人才和创新要素产生了极大吸引力,大步地推动了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譬如,杭州梦想小镇已入驻创业项目240多个,集聚创业人才2,100多人,引来各类投资基金70家,管理资本逾300亿元。还有,位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实现了历史与人文、环境与文化、金融c文创融合,仅2016年第一季度,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税收近9,000万元,新增企业50多家,累计入驻金融投资类机构达160家,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已超1,000亿元,资本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二)浙江特色小镇具体经验
1、统筹思想,系统设计。浙江特色小镇聚焦支撑该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每个特色小镇都有一个独具的产业特色,抓住该产业特点着重发展,再从产业特色涉及文化特色,最后以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发展成旅游特色。
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三方资源的大量投入。这就要求建设之初,就要对其进行详细且周密的统筹规划,否则不得当的规划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浙江从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在招商引资方面,根据每个小镇的特色“对症下药”,为金凤凰打造适合的巢穴,吸引对应的凤凰。
2、合理布局,试点先行。浙江的特色小镇并非是单纯的旅游小镇,其同时具备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的社区功能。小镇的产业独具特色,某些产业品牌闻名中外,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化,打造或升级旅游功能,使其成为宜居、宜游、适宜创业的小镇。
3、控制规模,集约打造。特色小镇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严格遵循了集约打造,避免浪费的原则。
4、政策护航,创新机制。政府的参与和扶持在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相关机构,还创新了机制。最具特色的是运用了PPP市场运作模式,在政府指导的基础上,灵活地引进资金,吸引外来企业,让其参与小镇建设,使小镇建设市场化。
综上,作为城镇创新发展的产物――浙江特色小镇,看似与乡村旅游并无瓜葛,前者以特色产业推动小镇城镇化为重点,后者以旅游带动乡村发展为重点,其实两者的目的殊途同归,都致力于乡镇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并且两者的客观载体皆是乡镇,采取的手段都是产业带动。因此,浙江特色小镇对乡村旅游具有借鉴与启示。其可借鉴的经验如下:(1)加强综合性精细化的规划引领。特色小镇既编制出综合性规划,又建立精细化的规划编制体系。概念性的规划与详细落地规划双管齐下,共同促成项目落地。而且,规划找准产业,以此为依托,着重培育特色。此外,特色小镇建设还注重提高公共基础设施;(2)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特色小镇建设以企业为主体运作,建立多元化建设运营机制。还创新融资机制,探索出了小镇产业基金、众筹、PPP市场运作模式等;(3)着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相对健全的监管、考核与退出机制,实行创建工作的“优胜劣汰”。在考核机制中,坚持质量导向和动态管理。同时,转变扶持方式,对于验收合格的特色小镇通过财政返还以资鼓励。实施“追惩制”,对按时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倒扣土地指标,确保小镇建设质量。
二、黑龙江旅游业现状(表1)
黑龙江旅游业应借鉴浙江创建特色小镇做法,依据地域特点,合理布局,促进生活、生产和产业融合,形成互补之势,相互牵引,推动旅游业、服务业和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三、黑龙江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因地制宜,特色规划。风光旖旎的“黑土地”――黑龙江地处东北边陲地区,自然风光极具地域特色,夏季极光萦绕的漠河村,迎来祖国第一缕阳光的抚远,还有森林自然资源富有的大兴安岭地区。此外,黑龙江的人文资源也独领,火辣的东北二人转、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充满异域风情的哈尔滨等等。
不管是人文还是自然,黑龙江的特色无处不在。黑龙江发展旅游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村镇所独有的主流特色来进行开发,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转”的原则,做到“一村一特色”。对于缺乏特色或特色同质化严重的村镇来说,需要创造性地发展特色。
(二)依靠产业,多元融合。旅游搭台,产业唱戏。黑龙江旅游业的发展要与相关产业结合,如同浙江小镇一样,将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产业既是发展动力,又是旅游特色。反过来,旅游又促进产业发展,互相形成优劣互补,各产业齐头并进,促成共同的繁荣发展。
(三)合理建造,有机升级。旅游Y源开发利用应该尊重旅游区(点)原有的社会规划和经济发展状况,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与创新。而且,不能忽视小镇的特色,不管是规划还是设计都要围绕特色开展工作。另外,在开发过程中要保护现存小镇肌理和格局,切勿大拆大建,避免资源浪费或者特色丧失。
(四)政策支持,市场主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政府的政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挥棒和支撑力量,没有政策的帮扶,旅游发展会举步维艰。黑龙江旅游发展可以参考浙江小镇的做法,一是成立相关机构组织。提供政策支持,并为其提供人员、物力及财力的协助;二是改革融资政策。政府参与的基础上,吸引企业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以市场为主导运作小镇建设;三是改进招商引资政策。丰富招商引资的方式,扩大引资渠道。为了保证旅游特色,对外招商引资时应该注意吸引的“金凤凰”与旅游特色的匹配度。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铭.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2015.
[2]宋文波.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5.5.
[3]刁志波.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黑龙江对外贸易,2010.9.
最后的原始部落
翁丁,佤语中意为云雾缭绕、有高山白云湖之灵秀的佤族原始部落,保留着最纯粹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和文化意识形态,那份原始与神秘仿若是时间所不能浸透的。翁丁真可谓是沧源最有“人气”的一张人文名片,它就这么静悄悄地生息在西南边陲的佤山深处,一晃就是数百年。这里是过去的“葫芦王地”。这里是有着“中国最后的群居原始部落”之称的佤族村寨,以原始社会的形态直接跃进社会主义的怀抱,似乎正是因此,总在不觉间便能感受到阿佤人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纯净与质朴。
从沧源县城出发,西行数十公里,在山峦环抱、翠荫四绕、白雾依稀之中,翁丁古寨跃然可见。抬望眼,茅屋丛立、错落有致、小径通幽、竹楼静耸。千百年的岁月流逝。翁丁古寨犹如亘古不变的标记,在这片蓝天、白云、高山、溪流之间诉说着佤族人民传诵千年的司岗里神话,让远来的客人,体悟到真正的原生态。
骄阳下的翁丁佤寨一点都不显得娇气,古朴的寨门倚靠着厚实的大榕树。让人确信它是经得起沧桑的,悬挂于寨门、牛头桩,以及每根门柱的祭祀牛头仿佛真是守护着这个神秘民族繁衍生息的神圣之物。
佤族茅草屋不染一丝现世的俗气,以纯正原始的姿态存在着,以经得起历史淬炼的杆栏式竹木结构供养佤族人民生息。整个原始村落环抱在森林之中。有如林墙。质朴的佤族人民将万物视为有灵之物,奉以崇高的信仰,大到一棵参天巨木。小到一粒沙尘,都有魂灵。据说,村寨周边的树都不能砍,因为他们把树看作是保护村子的神灵,也因此,木鼓祭、牛头祭,以及各种崇拜祭祀也成为翁丁一道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线。
翁丁最为神秘的吸引力,也许就是令得所有人都要瞩目仰望的村寨心脏――寨桩和寨心。至今300多年历史的寨桩矗立于翁丁寨子中央,每逢重大节日。全寨人都围着寨桩通宵打歌。在古时,佤王会将村子里所有的财富都埋在寨桩之下。以求神灵的庇佑。
有幸的是,托狂欢节之福,我们一行人来到翁丁的时候正值人气鼎旺之时。于是每个进寨门的游客都能得到佤族魔巴的祝福,一杯香甜的米酒,一抹献于额头的礼赞。此时的翁丁,退去平日里的羞涩与宁静。聚集了省内外、国内外的八方游人,真可谓是真正民族融合、世界佤乡的胜景,喧哗中的翁丁。沸腾了!
佤王府内,做佤王、取佤名、品苦茶让人地地道道地客串了一次佤族的演绎。想象着自己便是这翁丁原始佤寨的一员,倒是饶有趣味。再看射弩场、木鼓房、民俗陈列厅、村头村尾,在拉木鼓的体验中、在打歌的欢腾中、在剽牛仪式的刺激中,独具魅力的佤族文化深深震撼着每一个游客们的感官体觉。那是一种来自远古荒蛮的致命吸引,那是一份人类回归原生态的完美体验!
南滚河繁衍下的原生态
如果说翁丁是佤山人文的汇聚,那么南滚河则可以算得上是沧源动植物富饶的最有力象征了。这里坐落着云南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跨度于班洪、班老,与缅甸隔山相望。保护区内风光非一般秀丽,近2500米的海拔相对高差造就了峰峦叠嶂。河流纵横的奇特险峻,优厚的自然条件繁衍着上百种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在数万顷原始丛林中。生长着亿万年前的“活化石”水棚、董棕、桫椤等奇花异木。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的白掌长臂猿和野生豚鹿的栖息地。是亚洲象和印支虎的重要繁衍地。
站在t望塔的顶端,可以远眺整个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隐约可见一个70多户人家的南朗村寨聚居于保护区核心区内。他们日夜与保护区内的各种珍惜动物亲密共存着。以最真切的方式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
由于时间仓促。我们在南滚河只作了一日逗留。听保护站的站长说,要想淋漓尽致地体验南滚河的各色魅力。不跟随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入丛林待上三五天。甚至十天半个月是无从深切感受的!于是,南滚河倒确是一个野营的绝佳之地!不但磨砺意志、锻炼生存技能,更是大开眼界、亲自见证富饶自然资源的最佳胜地。
历史中走出来的沦源文化
阿佤人又是从葫芦中诞生的顽强民族,早在3500年前,先民们就在阿佤山的崖壁上创造了璀璨的崖画文明。现今在沧源的各乡镇分布着15处崖画。佤族人民质朴并不软弱。当民族至高权威受到侵犯、南疆边陲家园遭到入侵之际。阿佤人民也曾如此英勇无畏。巍然矗立的班洪抗英纪念碑向后人见证着那一段惨痛,但却不朽的丰功伟绩!持续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民族抗争向世人展示着一种民族的气节、一份华夏儿女骨子里的坚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