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秋天的怀念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秋天的怀念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秋天的怀念课件

第1篇: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关键词:课件;文本语言;活动实践;语文素养

一、课件对语文课堂的“伤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下的课堂都能实施多媒体教学。用好课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过度使用却未必更佳。作为初中语文教研员,经常到学校听课,我发现有些语文课堂被“课件”这把“双刃剑”伤得不轻,举例如下:

伤口一:声画战胜了文字

个别语文课堂充斥了音乐、歌曲、图片、影视资料等,如学习《沁园春 雪》时,老师播放了两首关于这首词的歌曲。歌曲很动听,但是学生能从歌曲中欣赏到“山舞”“原驰”的生机勃勃吗?能辨别出“惜”中的遗憾和“只识”中的嘲讽吗?

伤口二:问题占领了屏幕

大屏幕出示文字简便快捷,于是有些老师就把许多问题出示在屏幕上。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教师出示课件达43页之多,其中部分问题如下:(1)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2)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3)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以上问题,老师本可以口头提问,又何必兴师动众地“隆重推出”呢?

伤口三:预设打败了生成

“课堂的精彩来自未知”,课堂是灵动的、是生成的。师生共同创造课堂上的“惊喜”,才会给语文课增添无限的魅力。但是课前做好的课件严格制订了课堂步骤,时时出示教学环节,师生只能按照预设“轨道”运行,失去了“主动”和“自由”,犹如带着“镣铐”跳舞,作茧自缚。

二、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用课件

语文课真的“伤不起”,那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沟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来使用课件呢?

战术之一:课件是文本语言的“主阵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语文首先姓“语”,品味赏析文本语言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中关键词语、句子或者重要段落用屏幕显示出来,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关键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会更具体化、直观化。

例如,学习《斑羚飞渡》一文,老师屏显两头羚羊跳崖动作的句子:“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跑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飞奔,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头一钩,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纵身一跃,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老师口头提问:加点动词“跑”和“飞奔”的位置能不能互换?“头一钩”和“纵身一跃”的位置能不能互换?学生思考讨论后认为都不能换,因为它们跳跃的时间不同、幅度不同。老师屏显了文章中 “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前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这句话后,学生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关键词语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战术之二:课件是学习方法的“弹药库”

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之二就是“过程和方法”,掌握方法远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用课件出示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更直观具体。

如,学习《喂――出来》时,在“品读探究赏析人物”环节,老师屏显:请勾画出描写商人的语句,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温馨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品读。)

又如,在学习《变色龙》时,怎样分析人物性格?老师屏显了戏剧家焦菊隐的话:“契诃夫作品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字字珠玑,一句话,半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就使人物的灵魂一下子活脱出来。”以此指导学生运用赏析人物语言的方法来认识人物性格。

战术之三:课件是学习活动的“司令部”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确定了语文课的性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课堂要加强学生的活动实践,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嘴的空间;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创新欲望更加强烈,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学习《喂――出来》时,老师在课件中设计了三项表演活动,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表演:(1)我来做商人。(2)我来做学者。(3)我来做宣传员。为了让学生在品读表演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和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老师还把三种人物语言出示在屏幕上。

学习《端午的鸭蛋》时,老师在细读文章第二部分,领略小小鸭蛋的魅力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假如中央电视台《乡约》节目组来到了高邮,假如你就是坐上嘉宾,你将如何夸赞家乡的鸭蛋呢?”学生把同伴当成观众,通过表演,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学生用自己喜爱的表演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独特体验,培养和提高了表达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战术之四:课件是拓展阅读的大本营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老师往往会在课堂上补充一些阅读材料,课件完全可以成为这些拓展阅读材料的大本营。

在“导入新课”环节,课件可以出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字材料。例如,学习《喂――出来》时,为了激发兴趣,突出环保主题,老师屏显一则新闻导入新课:“据韩国《中央日报》9月2日报道,日本福岛核电厂辐射污水外泄严重,韩国消费者现在不敢吃鱼,海鲜产品的销售也大幅下降。”

在“品读感悟”环节,课件可以出示作者其他的文章片段。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秋天怀念》中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老师屏显了《我与地坛》中的一个文段:“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课件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是说到底它只是教学“工具”,而不是我们“炫技”的手段。只要我们恰当合理地使用课件,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就会提高课堂效率,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2篇: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但是,透过这些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我们也看出一些问题,尤其是看到一节节颇得好评的公开课后,教师们认为:要想上好一节公开课,首先教师应具备演员的素质,而且最好是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讲台成了教师一个人舞台,舞台上只见“演员”声情并茂,声音悦耳而又极具感染力,不时还能高歌一曲,让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其次少不了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图片制做精美,逼真,令孩子们赞叹不已,令听课的老师们自叹不如;当然,这样的课堂还少不了“小观众”们恰到好处的“捧场”——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总之,教学多法不仅多样而且“时尚”,“亮点”不断,学生被老师夸得忘乎所以,飘飘然,学生也极具个性化。使人不仅感叹:这还是“课”吗?这些语文教学,表面看似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理论“注意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向课外延伸”,实则削弱了文本的价值,丢弃了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理解、体会。我也听过许多名家们的课,他们的课给人一种普遍的感觉——朴素,没有制做精美的课件及动听的音乐,没有琴棋书画的展示,没有花里胡哨的板书,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睿智的对话。大家普遍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那么,究竟如何来评价我们的课堂呢?我有一些粗浅之见:

一、看“面”

就是看老师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上好课就如同写文章,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中心突出,构思新颖,要做到这似简单的几点并不容易,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经过细致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做长时间的准备。而上好一堂课,教师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认真解读文本,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开发、探究、创新,轻松愉快地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才能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得,都有提高。

二、看“线”

1.结构线

就是看课堂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材是教师最为熟悉最为常用的课程资源,所选课文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都有或多或少的亮点、疑点、空白点让我们去挖掘、开发、利用,如何做到既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呢?教师就必须好好钻研,慎重考虑,做到去皮肉而见筋骨。

如一位老师教《西门豹》一课,在提示课题时,从“西门”这个复姓,就联系到了“百家姓”的姓氏趣闻;在介绍“邺”地时,又联系到了我国行政区划的划分;最后还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如此做法,显然是在喧宾夺主,他忘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开掘因受课堂时空制约和数学目标的定向使然,必须有严格的选择,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分散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偏离了主题。

2.主旨线

就是要准确归纳文章写作的主旨,悟出体现主旨的层次,做到去其骨而见其魂。比如《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是明线,一是暗线,一明一暗交织在一起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明线就是“好好儿活”,暗线就是在“好好儿活”背后交织着的、浸润着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无限的敬意。教学时,就可以抓住“好好儿活”这条明线展开,通过理解“好好儿活”,感悟“好好儿活”,内化“好好儿活”,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三个层面的教学,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母亲的思念与敬意,这样文本资源开发的价值才能有效的体现出来。

三、看“点”

1.教学流程简洁流畅

结构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课堂景观,那么如何给课堂“减肥”“瘦身”,实现教学流程的简洁流畅呢?我们必须学会删繁就简,整体架构。就是以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或情节发展,或人物行为,或文章结构为主线,抓住一两个重点内容进行板块式教学。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比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主线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文中对于大榕树的美丽及到处都是鸟的两部分的描写,体现了鸟与树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反映出了鸟与树亲密的关系,处理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显出了文章的整体架构。

2.教法简要实用

在课改逐步深化的课堂上,其教学手段或教学形式不能说不多,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实物展示,时尚的“课件”展示,课本剧表演、游戏、画画,还有新的学习方式如:小组合作、探究等等。一些教师为了让课堂出“彩”,招儿一会换一个,活动一个接一个,结果有限的四十分钟被挤得满满的,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这一方面,一些名家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的课只用了一些简单的教学手段,却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原因是教师把握了文体的关键,整个课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层次清晰,点拨恰到好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好课不是靠花样翻新的游戏,表演塑造出来的,也不是依赖声、色、形俱全的现代媒体包装出来的,而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催生出来的,抛开了这一点,无异于舍本逐末。

四、看“主体”

第3篇: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飞扬,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成长。而学生的精彩正是来自于老师激情的感染,来自于老师巧妙的引导提问,针对这一点,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研读文本,走进语言的深处,有针对性的提问

关于《秋天的怀念》,以往教师授课大多围绕“母爱”做文章,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这位母亲的伟大,还要求学生拿自己的母亲和这位母亲比较,有的把课文的化作母亲,结果,有的学生通过对比,突出母亲爱的深沉、伟大。其实,当我们把母爱形象变得如此坚硬的时候,我们的母爱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母爱不再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存在,母爱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也就是母爱被空化、泛化。

挖掘教材的时候,思考“母爱”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阅读时,对母爱的意义有了特殊的发现,母爱是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所体现的母爱竟是那么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以自己残缺而悲苦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意味深长的话语还表现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那不张扬的“细心”、“耐心”、“小心”,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小心翼翼,母亲的“挡”、“扑”、“抓”都是为了“忍”――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如膏盲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要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母亲这句话所表现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药,正是“谁言寸草心”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放出光芒来。在课中我问学生:那么,咱娘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好好儿活”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有的学生说要接受现实,不能自暴自弃。有的说现实已经这样了,未来还长着呢,儿子,你一定要好好活……因此,母亲的好好活,才像家常的话儿一样,母亲的爱才显得真实,可信,可叹!才能找到提问的生发点,才能利用问题真正的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就这样,我利用一连串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的接近并深入文本,继而有了自己的发现。可见有针对性的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又切合了学生的兴趣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完整而流畅的,才是有生气的。当然,设计这样有针对性地问题的先决条件必须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熟练驾驭,只有精心的备课才会有精彩的课堂!

二、朗读指导,捕捉提问时机,读出思考

为了让学生体会更深,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在音乐中朗读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1)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我与地铁》;(2)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有关庙的回忆》。听着,读者泪不自禁。接着,我们回到课文,在读文中描写的句子。此时我说史铁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肯定不是让你知道:你看我多了不起。他肯定也不是让你们宣传:他母亲是多么了不起。所以,当我们走进秋天的故事_――读出了书中味道的时候,我们还要走出怀念,读出思考。我提出:回过头来看课题《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的确,母亲的好好儿活照亮了我一生,给了我一生的影响,让我怀念一生,让我在有缺憾的生命中找到另一种延展。课上到这里,学习已经结束,会让你意犹未尽。这时我又问:他们的故事很感人,跟我们有没有关系?没想到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没关系。乍想也对,这就好比看电视剧,感动得一塌糊涂,过后拉到。学生呢,当天回家也许会对父母说自己好感动:你看人家的母亲,你看史铁生……。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也发现自己。因此,读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于是顺势又提出把课文最后一句的“我俩要好好活”的“俩”改为“们”,成为我们在一起要好好活……,并讨论这里的“们”会指谁,指家人,同学乃至天下所有的人。最后,我让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好好儿活” 留给自己的独特思考。有几个学生的发言,至今记忆犹新。

生1:笑对人生,活出自己的尊严。

生2: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人生。

生3:每天,当我们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这就是幸运。因此无论如何要好好儿活。…………

教师说“好好儿活”对于我的思考就是身体的残疾是看得见的,可怕的是,还有看不见的残疾,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改变不了,但心里的残疾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正是来自于老师巧妙的引导,提问,学生跟着老师,朗读,感受,思考,表达,展现他们生命的精彩。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从而也能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至于文章的重难点,就这样用几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引领学生换位体验,进行激情转换,引发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文本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预设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课文的任务、情节中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换位体验,设身处地的了解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作者描写过程中的情意。能与作者与材料中的人物同悲共喜,从而达到情感转化的目的。如《再见了,亲人》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现在你们就是志愿军,你想和谁告别就和谁告别。可以选择一段可以选择几句话。

生: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一个《捣米谣》吧……(和小金花诵别)

师:那位是妈妈用生命救回的老王,请你来和小金花告别。

生:(一男生读,创造教材,把文中的“老王”变成了“我”,真正进入角色)

师:现在你想怎样对大娘诵别,你就怎样对大娘诵别,开始……

生:全体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诵别,有的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师:(出示课件“别亲人”)再见了,亲人……。他们就这样依依分别。(教师语气很慢,很动情,同时播放站台上当时真实的告别场景)

生:(表情激动,完全进入情境,自己仿佛就是志愿军,在经历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

师:列车就要离开了,志愿军只好发出了最后的呼喊。(引导读课文最后三段)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出示课文的后三个自然段)

师:听着志愿军的话语,朝鲜人民会怎样告别?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志愿军”

师:你们这边(指左边同学)是志愿军,这边(指右边同学)是朝鲜人民,你们就这样一句接着一句不停地向对方诵别,你们(指左边同学)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你们(指右边同学)就读上面课件的三段。(教师指挥,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互相对读,此起彼伏,气氛感人)。

师:(课件播放:火车开动的情景)车轮滚滚,列车在走,情却不走,心里想的还是亲人!一边是志愿军,一边是朝鲜人民,他们的告别一声叠过一声,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话……

生:再见了!再见了!

师:(指刚才扮演的两组)一边还是志愿军,一边还是朝鲜人民,你们的告别声叠叠起伏,一浪高过一浪。(教师用手势指挥)

两组学生在“再见了,亲人!”的声音重叠中,在火车声的渐渐远去中,在老师的指挥中,声音越来越弱……

师:历史的车轮走过,但最终沉淀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是这声音――

生:亲人!

角色扮演,置身情感的磁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相互感染者,美好的情愫在悄悄流淌,共同走向。这种无意识状态下的全力投入正是我们要努力寻觅的课堂生活。

四、用心呵护,创意地提问,让学生超越教师

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在于给学生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没有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没有创造。用心呵护和敞亮学生内心世界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骄傲就是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 教《我的战友》一课时,我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英雄的坚强和伟大。正当同学们沉浸在对英雄的敬佩之中时,一位同学问:“我觉得有问题,火势多大呀,敌人有那么近,他身上又带了子弹、手榴弹,火烧了那么长时间,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怎么没有爆炸呢?”我当时不知怎样回答,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讨论,课堂一时静了下来。这个富有冲击力的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在思考,在感悟。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发问者解决的。他说:“枪支弹药一旦爆炸,整个形势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战斗的胜利,导致战友的伤亡,会想,光身体一动不动可不行,他肯定把一只手深深往泥土里抠,奋力想把子弹或手榴弹埋在泥土下面,同时还要忍受大火对他的灼烧。最后用身子死死压住泥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这个让教师呆住的问题,这个课文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被学生创造性的解决了!

创造的火花要用创造之火去点燃。教师要有意创设课堂情境。如讲《司马光》时,我创设以下情景:此时,你就是司马光同伴中的一个,看到同伴有危险,你首先应怎么做?如果同伴落水发生在当代,你都会想出哪些解决的办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许许多多抢救同伴的“现代化办法”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被教师“创意”的提问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能力、磨砺了思想。让语文课堂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五、注重提问的态度

课堂提问的激励原则告诉我们,教师在提问时要有亲切的态度、肯定的眼神,使学生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爱学、会学、乐学。所以在提问时,我会一直保持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期待着学生的答案。即使是一个错误的答案,我也会给他一个应有的鼓励而不至于打击到他的自信心。其实六年级的学生是不爱举手发言的,他们对于老师的提问一般会是保持沉默,因为他们生怕回答错误会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渐渐消退。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我一直向学生灌输一个理念:“答错没关系,只要你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保证自己的每一次提问都要和颜悦色,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正确的引导,不批评不打击。学生就在这样的鼓励和期待之下,有了更高的积极思考的兴趣,而不是畏惧提问。

总之,课堂提问千门万路,相信每一位教师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开放;让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自由。愿每一位教师都能为自己的每一次提问找到最佳的方向;愿每一位学生都能让自己的每一个答案绽放耀眼的光芒!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1、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2、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双手给学生奉送真理。

3、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能是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的回答问题,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亦情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这样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用“杠杆”把“地球翻转过来”。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智力背景,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内容,也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天地。

4、积极评价,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

教师教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对“深奥”之处的理解,对知识的挖掘,所以提问要突出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巧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5、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第4篇: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一、激发兴趣,导入古诗词

有的同学认为几十个字的诗词一下子就能背出来,也就等同于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对古诗词不感兴趣。这时,作为教师,就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

1.教师范读法。

古诗的朗读,由不同的人来朗读,完全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意境。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深情并茂的朗读,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古诗词的意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故事讲解法

在教学《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前,我设置了这样一个小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推敲’这个词的来历吗?这个词就来自于《题李凝幽居》中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贾岛正琢磨着一句诗,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这个字的运用,是不是可以换成是‘敲’。于是他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发愁之处说了出来,韩愈听了,对贾岛说用‘敲’好。贾岛听了韩愈的解释后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那到底韩愈说了什么?‘敲’又比‘推’好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学了古诗就知道了。”

通过这一故事的引入讲述,学生对本首诗的学习兴趣就更浓厚了,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追求情趣中组织教学,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3.插图悬疑法

文本中的插图很好地描绘了古诗词的意境,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悯农(二)》的课文插图,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的场景。学生汇报后,我说:图上的农民们挥汗如雨辛苦地在地里劳作着,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很多的粮食,但是这农民一家人个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服,那位妇人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说出了大多数孩子心中的疑问,接下来的古诗学习,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多种方式,学习古诗词

1.借助“魔棒”,分清节奏感。

诗词是一种具有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的文学样式,特别适合朗读教学。

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指导学生读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接着应指导学生把握好诗词的正确节奏,把诗词的节奏感读出来。教师可以使用节奏线这一小“魔棒”来划分诗歌节奏,从而达到琅琅上口的效果。《春雨》这首诗,很多同学会读错第3句的节奏,教师只要在古诗中间加上节奏线就行了,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又如汉乐府民歌《江南》的正确节奏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节奏线的使用,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只要读准了诗词的节奏,那么再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就显得事半功倍了。

2.媒体参与,理解诗词意。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古诗词中的一些不常见的事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化抽象为具象。如:“茱萸” 这一事物,通过图片和补充资料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中国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会佩带插着的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从而更深地体会诗中作者所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内心的惆怅。

把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引入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使得古诗词教学的很多难点都能迎刃而解,化解了古诗词与学生之间的沟壑,学生也能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诗词意。

3.发挥想象,提高审美感。

诗词往往语句精湛,不可能长篇大论,而这也是诗词的魅力所在――用简短的语句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和画面。教师可以在诗词的一些留白处做文章,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诗中意境,依靠想象力去联想、补充构想诗词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外实践,积累古诗词

古诗词课堂教学完成后,开展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外延伸拓展,提高古诗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我们可以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诵读古诗词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古诗词所描摹的美丽画面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对具有较强叙事性和故事性的古诗,如《游子吟》、《寻隐者不遇》等诗,可举行情景剧表演活动,再现古诗情境,加深理解,丰富感受。如让学生扮演孟郊,在与母亲的话别中,体会母恩的伟大。还可以利用学习园地,黑报报等阵地,开展专题知识集锦,如“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等,积累古诗词知识。

第5篇: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真实 简单 深刻 宁静

时下的一些语文课,上得越来越热闹,唱歌、跳舞、演戏,十八般武艺轮番登场,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课堂可谓热闹非凡。可这样的课听得多了,总给人一种感觉:学生的兴趣“浓”了,语文的味道却“淡”了。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进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形式也要随之改变,但语文的本质没有变。语文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它是交际的工具,学生学会了字、词、句等,便可以运用这一工具进行交流和学习。那么,语文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既然这样,语文教师对待语文教学就应“洗尽铅华”,冷静地还原语文的本色,用平实的眼光对待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从语文学习中获益。

一、远离“作秀”,回归“真实”的语文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极具人文内涵。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不脱离文本,不空谈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很大程度上捍卫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去重新塑造一种新型的群体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即培育我们的学生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求真的精神。可实际上,我们较多的课堂教学离真正的“自主”、“合依”、“探究”很远,许多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浅层次地理解成一种纯粹的方法和手段,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了一种形式,成了没有了精神的空壳。在教学实践中,把小组合作变成制造学习热烈气氛的道具,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以致出现了这样的流行语:教学环节不够,小组合作来凑。

其实,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互动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投入,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但它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从形式上来看,合作似乎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就成了,但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却不容易。据专家分析,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应该多点理性的思考,切勿盲目地“东施效颦”,要知道语文课它首先姓“语”,而不是表演课,它不需要作秀。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没有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只是让学生独自思考,并在“读”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可出声、可默读、可独立读、可小组轮读,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进行交流,在读中了解文章的留白。在读中体会文章的巧妙构思和用词的准确。然后,抓住“躲”“挡”“笑”三字,把文中埋藏的母爱轻而易举地挖掘出来,把一个儿子的思念展现在学生眼前。

如有一教师在教学《田忌赛马》时,在学生对“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和“孙膑科学的思维过程”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后,还设计了“田忌和孙膑进行第三次赛马”的拓展环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发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再思考,还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让课堂演化为一场学生自主探究的“秀”?答案很明显是后者。因为,第三次赛马,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淡化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感悟,这种游离于文本甚至与文本背道而驰的延伸是无意义的。

许多年前张志公先生就曾说过:“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某些语文教师一味追求“独特创新”、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结果语文教学丧失了学科特色。有些公开课热热闹闹、迭起,教学设计充满奇思妙想,可课后一测,学生连文中难认的生字都没解决,难读的句子也不会读,更别提积累和运用语言了,问题何在?我觉得这都是不求真实的“花架子”惹的祸。如果照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同样会重蹈覆辙:“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吕叔湘语)

二、远离“复杂”,回归“简单”的语文课堂

崔峦老师曾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他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他认为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一种指导思想,是教学很高的境界。目前很多课堂过于追求“厚重”,以致结构复杂,形式奢靡,华丽不实,十分臃肿。如一堂语文课(特别是公开课),必设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再加听说读写,以致每个环节都不能落到实处,使学生晕头转向,没有实质收效。所谓“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不能做到“有所不为”的课堂教学其本身就是混乱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大刀阔斧地砍去枝蔓,削枝强干,给渐趋复杂和沉重的课堂消肿减肥瘦身,轻松地引发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最丰厚的收成。

一位教师在上《五彩池》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池底的石笋怎样起到折光镜的作用,引导学生画起了三棱片,分析起了阳光怎样透过三棱片进行折射。由于牵涉到物理知识,一时无法解决,师生合作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最终学生还是不甚明白。在画图的过程中,教师为关照观看的学生,让他们边看边唱《七色光》的歌曲,作为听者,是越听越糊涂:这是语文课还是常识课,亦或是音乐课,“语文”味在哪里?

沈大安老师说过:“在鼓励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同时,要防止语文本体的弱化。”活动、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在语文课中运用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活跃课堂气氛。但这种活动应该扎根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为更深入的理解、品味语言文字服务,应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仍是回归语文,要体现语文课的特点。语文的知识和技能应当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各种相关因素向它靠拢,其学科知识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中进一步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熟练。与其追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浮华,不如享受“繁华落尽见真淳”的真味语文。所以,语文教学也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以最快的速度带领学生进入新知的接受过程。

当然,简单不是租糙,不是平庸。它的实质是简约,删繁就简,以简驭繁,以约驭博。简单课堂是在经历纷繁复杂的教学探索后对生命课堂作出的高层次上的回归。所以说,简单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它的背后是深刻,是智慧,也是超越,简单折射出的是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刻的教学思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深刻。

三、远离“肤浅”,回归“深刻”的语文课堂

辽宁大连教育学院王德俊教授这样说现在的语文课:“现在的语文课大多是读一遍(文本)就开讲,连‘点线面’的懂也还有限,哪里谈得上‘立体的懂’?既无语文,也无人文。”换句话说,现在的很多语文课未真正走“进”语文,充其量是走“近”语文。文本解读的平面化、泛化、窄化,导致文本内在美的流失。所以,我觉得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要回归“深刻”,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要学会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要学会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要知道教材所选的课文本身都承载着厚重的情感、深刻的道理,它需要教者再创造,需要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仔仔细细地品,逐字逐句地钻研。如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其中对飞蛾那一小小生命的细腻描绘,传递了许多丰富厚重的人生感悟。而这些只有深入文本才能感悟到。教学此文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那些凝练而贴切的语言,细心咀嚼品味,品出文本内涵,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仅仅抓住“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展开教学,抓住“辩斗”展开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抓住“孰为汝多知乎?”展开想象,孔子听后会怎样想?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文章主题,尤其是两小儿的辩斗,短短的几个“非也”、“此言差矣”等连接词,改变读的形式,在辩斗中既让学生明白了意思,又无形地练习了朗读,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如此精心的设计,如此巧妙的思维,如此将诗情、文本、语言训练浑然一体,真是精彩绝伦。整堂课下来,给我们听课老师的感觉是课上得既朴实自然,不离文本,又提升品位,颇有“深度”。这样的语文课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是我们追求的“原生态”教学。

四、远离“喧嚣”,回归“宁静”的语文课堂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努力用这个新思想那个新理念来积极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于是课堂教学花样不断翻新,“绝招”迭出,“新法”竞举,吹拉弹唱等“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亮相,使得语文课堂一度成为师生才艺展示的舞台,语文课盲动、虚动、滥动。

信息技术的普及又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实践证明,如果运用得当,语文教学就会如虎添翼。如果过分看重课件的优势,将会丢失语文教学的“原生态”,让语文成为一种“走马观花”的游戏。一位教师在讲《飞夺泸定桥》时,课件出示大渡河水的“急”,泸定桥的“险”,敌人火力的“猛”,战士的“勇”,让学生观看。本来选几张典型图片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然而这位教师却让大量的课件占据了多半时间,课堂上学生情绪倒是高涨,可惜只听见学生“哇――哇――”的惊叹声,却难看到他们品味语言、展开联想的语言实践。此举其实是用简单的观看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剥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的权力,又何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笔者认为,多媒体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可多用可少用时,尽量少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亲身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能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读,感悟语言的美,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真正使用课件的又有多少人呢?难道只有打在屏幕上才能体现新理念吗?于永正、贾志敏等全国著名的专家不也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吗?要知道语文终究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课件只能起辅助作用。

总之,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朴实、扎实,课堂应始终保持真实、质朴的原生态美,达到“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色”的境界。我相信,经历了一次“凤凰涅”般洗礼的老师会多一份成熟与理智,冷静与思索,让语文课堂“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也是教学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怀东.“实”――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陕西教育,2008,(12).

[2]蒋静雅.“本色语文,绿意课堂”.中国教师,2006,(11).

[3]陆华山.本色语文――追求自然生态的课堂境界.河北教育,2008,(12).

[4]张浑.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6篇: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1 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进行良好的语感训练。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粉笔、黑板、挂图为媒体,所以课文里面的诗情画意就很难表达出来。而多媒体教学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以其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系统,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

例如小学语文中的拼音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容易接受的,生硬地记学生也不愿意学。根据儿童特点,针对教学中难于掌握的鼻音、边音和平舌、翘舌的声母、韵母等拼音,参考动画片,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再如,在课本中有很多是介绍我国名山大川的文章,这些名山大川学生一般都没去过,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名山大川,更好地理解优美的词语呢?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下载这些名山大川的图片制成幻灯片,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就会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

2 创设情境,真切感受

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情感。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三合一,让情感共鸣于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能触景生情、领略文章情调、以景传情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长春版五年级上册《月光启蒙》一课,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学生不容易理解课题与文章的含义。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在月光下一位母亲给儿子讲故事、儿歌、民谣等的视频,让学生体会这些带给作者的启发,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当中。而后再以图片或声音渲染,凭借情境理解词句,运用情境训练语音,体会情境指导朗读。

3 感受意境,审美熏陶

古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朵绚丽的奇葩,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指导学生学习这些诗篇,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丰富语言、陶冶情操,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由于古诗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诗的形象美就往往是浑然天成的总体概念,刻画不细,为读者留下许多“艺术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匠心独具,启发引导学生去进行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造,感觉诗的底蕴,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

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通过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为培新学生的理解、想象和创造提供理想的环境。

例如在教《山村》时,利用网上资源或利用PowerPoint和Flash自制课件,生动地再现诗中描绘的景色,并配以音乐朗读。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不但发挥了想象力,陶冶了情操,而且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也得到发展。

4 突破难点,拓展知识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仅靠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突破训练难点,克服思维障碍。

如在教学《九寨沟》这一课时,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从九寨沟的得名、地理位置、九寨沟的水和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作者对九寨沟的水进行了重点的描写,但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人并没有去过那里,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来理解呢?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解决。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于九寨沟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然后配上朗读。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对九寨沟有一定的印象,教师讲解起来也就简单多了。

再如,一年级学生对于生字的认识有难点,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生字演变成生动的画面,抽象的笔顺识记变成直观的书写演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认识生字,理解生字的组成。这样对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大有益处。

5 解难答疑,巩固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质疑,那么如何解决学生的质疑也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多媒体辅助教学,声情并茂,协调学生多种感官接收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教学活动情景,声、画、景三方面结合,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了完美的外部环境,对解决学生的质疑无疑也是最好的方式。

如在学习新课程小学语文一年级《四季》一课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春天到了,那么我们的身边会有什么变化呢?以前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虽能理解,但不会理解得特别深刻。这样的学习,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求知的欲望。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解难答疑,播放几幅春天开始时,身边有细微变化的图片,播放鲜花绽放、植物破土发芽的动画画面,加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经过欣赏春天美丽的大自然,倾听教师的旁白,兴趣也就被激发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 学习佳境,理解所学内容。

6 扩展学习,增加知识储量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大量语感积累获得。因此,教师不dylw.net 仅要立足教材,更要千万百计地利用教材中提问的契机进行扩展性研究,激发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兴趣。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来完成上述的内容。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

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多搜集一些关于作者史铁生的信息,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语文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7篇: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细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110-01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过: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次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握细节,才能使课堂更精彩。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重视、捕捉甚至处理好那些有益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细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呢?下面我就自己切身经历的几个教学案例,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精彩源自“专心研读文本”

教材是语文课堂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学抓住了文化层面上的细节开发,也就等于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因此,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专心研读文本,一定对文本进行再次的开发和智慧生成。教《秋天的怀念》时,怎样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深厚感情呢?我在反复研读文本后,抓住了课文的“文眼”——母亲的三句“好好儿活”。这三句“好好儿活”寓意深刻,母亲用行动教会残疾的儿子,面对逆境和苦难,坚强地活下去。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母亲的三句“好好儿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面对儿子的自暴自弃,母亲“扑”过来,“抓”着“我”的手,忍着哭声说着:“咱娘俩的好好儿活!”,儿子的腿残疾,可母亲已经是肝癌晚期了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扑”“抓”等细微动作,引导学生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而后又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读懂母亲带儿子去北海看的用心,体会各种的特色,明白要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得精彩,从而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该怎样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精彩源自“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早发白帝城》一课,课伊始,我从读诗入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本诗主要突出了什么?“船行得快;景色很美”。学生很快便知,并能找出相应的诗句,阐述个人见解。然后,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一遍遍地读诗,熟读成诵,让诗歌所咏烂熟于心。之后,再抛出问题:读诗、诵诗,你是的心情如何?同学们异口同声:“高兴!”“是的,作者当时的心情还不能用高兴说尽,当时李白带罪流放,忽遇赦免……”我给孩子们讲述着写作背景,他们听得很认真,听完后不禁高呼“耶!”我说:“李白此时正是这种欣喜若狂的心境,再带着你们的心情去读。”学生读得更起劲了。

“心情好了,看一切都会是美的,听一切都觉得是妙的。让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扎根于同学们心田。”最后,我又一次引读:“听到赦免的消息,我喜不自禁——”生:“朝辞白帝彩云间”;“速度是那个快呀——”生:“千里江陵一日还”;“听呀——”生:“两岸猿声啼不住”;“看呀——”生:“轻舟已过万重山”;“妙呀——”生:“早发白帝城”。

课堂上,学生学得很主动,也很动情,作者的心境学生不自觉地体悟,相比以往老师一开始简介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课件渲染气氛,刻意施加的教学,学生与作者更能息息相通,诗歌所描之景、所抒之情,便真正成了学生所得。

三、精彩细节,源于课中“意外”的生成

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使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生成别样的精彩,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记得我在教学《妈妈,不要送伞来》这一课时,结尾环节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片段: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们如果真的像这个小朋友一样冒雨跑回家,生病了怎么办?”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瞎捣乱吗?但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讲清原因。

师:“你能说说原因吗?”

生:“平时,我们不淋雨都经常感冒,要是下雨时,我们还淋雨,肯定会感冒,可能还会发烧,怎么说不会淋坏呢?”

我试着问其他同学:“大家说呢?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1:“老师我不同意,文中说了是细雨,不会太大,另外他还把衣服裹住书包顶在头上,这样一来不会有事的。”

生2:“头顶着书包来跑,一点都不方便,哪还机灵呀!”

生3:“淋雨发烧后,不能上学,父母更操心,一点都不爱父母。”

生4:“下雨天本来就不好走,他不让家长送伞和他一起回家,万一路上出危险怎么办?”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顿时哑口无言。可教学不能就此打住呀!生搬硬套不是办法。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转换一下话题呢?因此,我没做任何评价,而首先表扬了他们的积极主动,大胆质疑。

再引问:“你能想出不让父母操心,又不会让自己生病的法子吗?”

生:我自己准备雨具,放在书包里。

生:我跟顺路的同学合用一把伞回家。

生:我等雨停了再走回家。

第8篇: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

关键词: 名师风采 语文素养 文化底蕴 教师个性 学生个性

在这个追求个性思潮、强调个性张扬的年代,语文老师的那“一桶水”里,还需要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这样才能让学生成长得更健康。我自认为自己是个理想化的语文老师,因此,一有机会就观摩名师上课风采:钱梦龙、李镇西、黄厚江、朱震国……这些老师的名字一个个如雷贯耳,他们大都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几十年的大师级人物,深谙如何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向往的路径。他们是魅力无限、光芒四射的,这种光芒不仅来自于他们头顶的光环,更是一种内在的功力,一种深蕴在骨髓和细胞的气质。

一、非凡的语文功底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语文素养。他们课堂上的挥洒自如,是在博览群书及刻苦钻研基础上的厚积薄发。在这个层面上,对我影响最深的是长三角地区有名的年轻教师郭初阳。在《珍珠鸟》这课中,他“综合运用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文学社会学、原型批评、文本结构与要素分析、文学史知识等多种专业智能,并吸纳当代学术前沿研究的丰硕成果,对文本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多元的解读”,也渗透了“对传统文化积淀的丰厚积累和学术前沿研究成果的敏锐把握”。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课:大气。整堂课节奏之快、涉及领域之广,令人叹为观止。另外一堂课《比喻》,他在课上引用的例子都是从名家名篇中来的,如引用钱钟书《七缀集》中的句子说明比喻的新奇性,引用鲁迅《而已集》、汪曾祺《说短》和《旧约》中的句子来做练习,引用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中的句子“人所常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强调比喻的创造性,等等,视野之广阔,资料之丰富,运用之贴切,真让我辈叹为观止。他的课堂,让所有语文老师眼前一亮: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上。也让所有语文老师慨叹:原来,语文老师须具备的功底应该是那么深。

非凡的语文素养还体现在较强的朗读功底上。语文离不开读,语文教师的朗读能力至关重要。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地读,忘情地读,美美地读,才能感染学生,在读中享受,在读中深化。”名师们都具有较强的朗读功底,都会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走进文本。在有次名师观摩会上,我听过一位年轻老师上《秋天的怀念》,在上课过程中,她那一咏三叹、饱含激情的朗读,像汩汩清泉流过学生心田。她将自己的感情和文本中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直接传达给学生,给学生以熏陶,让学生回味无穷。当老师和学生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美好情感中,那种美妙不是我们通过苦口婆心的说教所能传递的,因为它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它因文字的鲜活而美。语文教师有较强的朗读功底,才能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才能引导学生沉醉到作品中去,与作品同悲同喜,与人物共沉共浮。

二、巧妙独特的解读引导力

钱梦龙老师曾感言:展示课正在异化为展示教师才艺的“表演课”、精美课件的“欣赏课”、热热闹闹的“游戏课”。同时对常态课也提了建议: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阅读,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名师们的课堂不追求课堂形式的花哨,而十分注重教学设计如何巧妙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大师们的教学设计都很巧妙,切入口较小,可操作性很强。如黄厚江老师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师在分析人物性格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请你用文中小男孩的一句话来替换文中的小标题,并说明理由。一般老师在上这堂课的时候,在这一环节的操作上,往往会犯“贴标签”的毛病:让学生找出“我”的小外甥的语言描写,并引导学生直接由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这样的操作,教学目标似乎也能达到,但往往没能深入文本,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黄老师的这一设计,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拟小标题,事实上,他既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寻找有代表性的个性化语言,又用“说明理由”这种方式,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根据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生们纷纷找出自认为最恰当的语句,言之凿凿,并他人说法。在不断的分析比较及不断的中,人物形象逐渐清晰,教学目标在这激烈的讨论声中不知不觉达到了。此设计可谓精巧,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强烈的亲和力

名师们的魅力不仅在于丰厚的语文素养,更在于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亲和力。《学记》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看成“真正的人”,当做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表达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如果教师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有很强的亲和力,就能引导学生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也就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观摩课大都是借班上课,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接受、喜欢、亲近,敬佩,使学生很快地和老师进行安全、自由、轻松的对话,那么,课堂就很难顺利展开。这个亲和力绝对不要靠刻意的赏识、肉麻的称赞、难堪的笑容交换,而要着力于教师态度的友善、语言的真诚、智慧的呈现,要靠从全身自然散发出的一种人格与专业上的魅力打动学生。钱梦龙老师在开场白中说道:“我知道同学们喜欢美女老师(略停顿),帅哥老师,不喜欢老头老师,你们看,我老不老?”“不老。”学生们回答,伴着零星的笑声。“好,上课之前我和你们说个事,我六十年代的学生都作了爷爷辈,他们准备明年给我做八十大寿,你说我老不老……”所有的学生和全场一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他用这样的方式向学生作自我介绍,这难道不是亲和力的一种展示?再如朱震国老师上的《差不多先生》,朱老师的课不仅展示了教师的特长——有专业配音员的朗诵水准,而且最大限度地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师生互动环节成为课堂上最为耀眼的华章。朱老师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因为他有亲切的教态、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这种近乎专业的表演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朱老师的课与其说是在“上”,不如说是在“玩”。老师玩得轻松,学生玩得快乐,整个课堂笑声不断,精彩纷呈。学生上这样的课,是一种享受。能在享受中学习语文,有哪个学生不愿意?

四、关注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