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主要表现在:求知欲旺盛,学习责任感不断增强,但学习往往认兴趣出发;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想象丰富,易于进入情境;争强好胜,常常显露出独特的个性,但对集体的观念不强等。如何根据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组织他们的体育教学呢?
设计初入学儿童的体育教学,首先应考虑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一般在10分钟左右)的特点,合理组合教材。除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再适当增加一些内容。这样做增大了活动量,提高了课的密度,学生就不会被与教学无关的现象所吸引,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非教学因素的干扰。考虑教材组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和运动量,把新教材放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进行。活动量大、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项目放在稍后一些的位置上,这样能够使学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和体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根据他们自制力麦,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解决好教材与教材之间的衔接问题。初入学儿童“上课”的观念还没有形成,或者说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基本是凭着兴趣上课。当他们聚精会神地学习了一个动作,或者进行了一次活动之后,如果老师不及时地把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到下一项教学内容上去,他们就极易涣散下来,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入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并且这些农民工大多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只能留在农村,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儿童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占据了我国农村儿童数量的四分之一,巨大的数量也导致了一些儿童失学。很多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因为缺少教育和父母的关爱导致性格和思想发生严重的扭曲。因此,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人生成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其心理的疏导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1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情况不难发现,因为缺少父母的爱护,心理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孤僻、胆小、封闭等心理障碍都是最为常见的,在众多的留守儿童中,心理能正常发展的不足一半,学习成绩也是不好,针对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解决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1)缺少家长的关爱。大多数的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的次数不超过三次,很多都是一年才回家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平时也只是通过电话来进行联系,常年得不到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情感少就比正常儿童缺失。没有了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呵护,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的情感极为脆弱,在学校对这种事情非常的敏感,遭到同龄的小朋友的嘲笑,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问题,思想上也是极为的消极,成绩一塌糊涂。
(2)长辈过于溺爱。一些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等进行照顾,这些长辈对孩子相当的溺爱,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父母的外出,对孩子的教育的责任就降落在长辈的身上,但是因为大多是孙子孙女,长辈只有疼爱,舍不得责备,这样就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出现一定的问题。再者,长辈的思想与现代的教育思想有着差异,很难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没有了约束的小孩,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胡作非为,做事仅仅考虑自己,以个人为中心,对待别人缺少宽容和理解。
(3)厌学心理比较严重。很多留守儿童和失学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是一件没有多大用处的事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众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的情况,导致很多家长和长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给孩子灌输一些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加上自己的父母没读多少书照样挣钱,就产生了厌学的思想,因此在学校学习中表现的心不在焉,对于学习也是极为不认真,导致学习成绩差,形成恶心循环。
2加强留守儿童、失学儿童学校心理教育的建议
(1)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虽然众多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但是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出现心理问题,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异常突出,生活条件和物质条件也并不是太好,但是却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的生活和成长,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在父母、亲人、老师等的关心帮助下,快乐的成长着,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态度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比任何物质上的奖励都重要,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增加回家的次数,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实践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发展技能和创造力。笔者以初入学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谈如何根据其心理特点,精心组织教学。
首先,根据注意特点,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初入学儿童有意注意时间短,在一节课中,他们的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高峰,意志力和情绪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高峰。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把新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运动量的大小、练习密度的高低把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排列起来。如在比较枯燥的、严谨的教材中,采用一些有趣且益于下面教学内容的游戏或舞蹈等进行衔接,使全课呈现为一个有强有弱、一张一弛、欢快明朗、节奏鲜明的教学整体,使学生在不间断的欢乐气氛中获得知识,锻炼身体。
其次,根据初入学儿童自制力不强、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初入学儿童“上课”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基本上是凭兴趣上课。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多采用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进入课堂。基本部分运用情境教学或引入竞争性游戏激发学生锻炼热情,提高练习效果。如立定跳远练习,可以用模仿动物形象去完成此项内容,教师问:“兔子是怎样跳的?”学生不由自主地模仿兔子跳的动作,教师进一步指导,示范跳的要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结束部分可以采用徒手放松和各种舞蹈,如“小松树”“小鸭子”等,伴之以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尽情放松。
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手势能让学生很快明白老师的意图。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赏识的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都具有微妙的评价意义,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自豪和愉悦,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要获得令人满意的教育结果,还必须尽可能地保证课程价值结构的和谐与平衡,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为此,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多一些选择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器材场地,独立进行练习,培养他们做课堂小主人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巡回在学生中间,及时地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多一些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起源于想象。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主人翁意识,才能激发其想象和创新的热情。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地想象和自主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超乎常规的“奇特”想象,多一些创新的主动权。
三、让学生多一份责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学生担当一些管理角色,协助老师处理一些课堂教学中的事项,这对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建立体育委员、小组长的“轮岗值日”制度,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学期都当一回体育委员、小组长,体验一下“当家人”的滋味,学会服务、学会管理,增强责任感。
四、让学生多一份信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残痰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
1引言
两性世界里,尽管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在身体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一样有正常的性的發展,残疾的明显程度并不与性的發展成正比,性的發展同样贯穿其一生,并且影响其全部生活的目的及态度的选择。如2009年笔者对新疆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中135名(聋哑、视力残疾、智力残疾)13~18岁儿童进行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状况调查表明:残疾学生的青春期發育与健全儿童是同步的。虽然他们的性心理發育要晚于健全儿童,但几乎同样有着健全儿童性心理不同阶段的内在表现需求,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样需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残疾儿童發展并保持性的健康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残疾儿童在知识接受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很多关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局限在单纯的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上,忽略了残疾儿童的性个人需求、性价值选择、性情感体验、性个人素质等人格教育,这极大地影响了残疾儿童性心理的健康發展。为此,本文试图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来探索残疾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2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因素对人的影响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反思。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的潜能的發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發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做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包括对过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对现在的愉悦、对未来富有建设性的认知,如希望、忠诚等;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包括乐观、爱和职业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能、美感、宽恕等;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指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个体發挥其人性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个性品质,如责任感、利他、文明、忍耐、职业伦理等。
21世纪初,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提出了从积极方面人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开發潜能,减负增效,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不仅引领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也为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3消极心理学取向下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导致对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的误解
长期以来,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主要研究残疾儿童由于认识活动的限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限制、语言表达沟通的限制等消极心理因素而引發的成熟的性生理与尚未完全成熟的性心理之间、性的生物需求与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把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局限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上,将个体具有较强的性社会适应性(性道德、往常识与规则)、如何免受性问题的困扰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忽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残疾儿童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受自己的身体,在与两性的交往中增进自身人格的完善,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發展的终极目标,这也导致了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者与实践者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误解。
3.2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忽略了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与培养
由于当前学校将残疾儿童l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解决,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残疾儿童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在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下,教师常常把残疾儿童当做“问题来源”,常常以残疾儿童存在的性心理问题、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工作的出發点和落脚点,忽略了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与培养。如,自信心、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宽容等个人特质对性心理健康的重大作用。
3.3教学资源单一,缺乏积极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由于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性心理發展过程中矛盾冲突的解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残疾儿童在性心理發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被看成只是心理健康课、心理辅导与咨询和心理活动的任务,与其他教师和教育者无关,这必然使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个积极有效的组织系统,因此,难于收到理想的效果。
4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与消极心理学相对照,孟万金教授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从积极方面人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开發潜能,减负增效,塑造积极向上心态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为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1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具有整体性
身体的生长發育是心理發展的物质基础。生长發育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变化。直接影响是指性生理的变化直接导致个体心理的某些变化。例如,对男性来说,青春期激素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男青年性驱力和性活动的增强;对女性来说,月经周期大约有40%的女性体验到更为强烈的抑郁、焦虑、烦躁、自尊心下降等感受。但由于个体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其心理与行为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较少是由青春期生理变化直接引發的,而大多是生理变化与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青春期生理变化对个体心理發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间接發生作用的。也即是性生理变化对个体性心理發展的影响并不在于性生理变化的本身,而在于个体对这种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在于个体对他人反映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模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或解释依赖于个体对自身变化快慢的认知与评价、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与评价、个体对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与评价的反映,以及个体在评价时产生的自尊、自信、焦虑、抑郁等情感体验、性意志能力及个性特征等等。也即,性心理的發展是性生理变化、性认识、性情感、性意志、人的个性品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身体残疾以及个性特征的缘故,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相比对个体性生理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解释时,更重视他人对残疾儿童性生理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评价,更容易陷入负面认知与评价、负面情绪体验当中,这极大地影响了其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不仅要关注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帮助残疾儿童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培养残疾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残疾儿童体验到性的幸福感等;而且还要关注残疾儿童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首先,要提高残疾儿童自我意识發展水平,以便残疾儿童能够接受自己对自己外貌、能力、价值和个性品质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接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其次,要根据残疾儿童心理發育特点培养残疾儿童爱的能力、宽容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正确的性审美能力,以便使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不仅如此,在建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尤其要关注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通过创设良好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使个体發挥其人性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个性品质,建立起有尊严、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因此,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该注重整体性。
4.2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
长期以来,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过分关注残疾儿童性心理的消极层面。如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大脑發育受损,对性道德规则理解困难,很难将性道德规则变成行动的指南,容易出现性安全问题;听力残疾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带来的感知活动的局限性和语言發展上的滞后性影响了其思维的發展,使得他们的智力往往比残疾儿童低2~3个年龄阶段,使得其性心理的發展落后于其性生理的成熟,容易出现性心理问题;视力残疾儿童由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较多,他们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表现出孤僻、敏感、自私、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消沉、抑郁、焦虑、爱钻牛角尖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对残疾儿童进行青春期性知识、一定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性价值标准、社会规范下的及性安全教育、残疾儿童自我保护和性常见问题的指导等诊断性、补救性方面,重在消解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念: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心理学要从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發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發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获得快乐幸福的高质量生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应以發展性、预防性为主导,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發展来化解问题(孟万金)。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应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因为实践表明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帮助个体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较好地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發展、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且能帮助个体维持正常的心态,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时能及时摆脱这种状态并恢复到健康状态。所以,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写到:“教师不需要训练学生怎样谈情说爱,而需要培养他们在集体里(包括在家庭里)建立高尚的精神心理关系,要教育他们珍惜丰富友谊。”这是非常深刻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它意味着性心理的發展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基础上的。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启示下,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以残疾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对残疾儿童积极的思维、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上。具体来说,包括培养残疾儿童自尊、自信、自制、客观评价自己并能自我接纳、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心理品质。
4.3建立积极完善的残疾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与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学扩大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将消极心理学影响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忽视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纳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在重视消解性心理问题和性心理疾病的诊断性、补救性基础上,重视预防性和發展性。这就使得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体师生家长和全面的心理素质。也即人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这种转化不仅要求性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而且还要重新整合社会、家庭、校园等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个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残疾儿童、家庭、社区为载体的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便發挥其教育的最大功能。
参考文献
1顾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乐观精神培养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9,(12):119.
2、4孟万金.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s].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课题研讨会.北京:2009—10一18.
【关键词】农村 小学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民工,而且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递增,而留守儿童则已达到5900多万,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目前已成为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思想启蒙和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起步期,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和关爱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情感关怀和必要的心理关怀,遇到困难和委屈的时候也找不到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与外界多接触。有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和行为孤僻等性格特征,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和老师同学甚至家人多交流,凡事都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不仅不利于孩子们的情商增长,也不利于他们的智力发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父母的生活照料,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在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同时,也危害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孩子们可能会觉得没有人在乎他们,从而变得自暴自弃。并且,父母外出打工,家里的农活和家务活难免会部分落到肩膀还很稚嫩的孩子身上,孩子们会因为过于繁重的家务负担旷课、辍学甚至因为厌学而退学,缺乏完整义务教育的他们更容易在社会中迷失,甚至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此外,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有时也会受到威胁,这些都不利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解决,还要从根源抓起。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一个比较细致全面的了解,给全班每个同学建立一个“家庭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父母的工作职位和联系方式,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获取孩子们的家庭状况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开学报到的时候事先准备一份表格,当家长领着孩子来报道的时候要求家长仔细填写表格;也可以平时和学生多沟通,和他们聊聊自己的家庭,对于留守儿童更要多沟通,通过沟通教师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还可以发现他们对于父母和目前生活状态的看法,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教师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就更具有针对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家访,每个学期确定几个同学作为家访对象,深入到孩子们的家庭生活,获取关于留守儿童家庭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教师还要和孩子们的父母多沟通和联系,争取取得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支持和理解,响应学校的号召,配合学校给孩子们更多关爱,给教育更多支持,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二)全面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
了解了孩子们的具体家庭情况只是第一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制定一套相应的应对措施,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更全面的关爱。教师的关爱应该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教育,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外地,即使他们再支持学校的工作,给孩子们的关爱也难以做到周全。在孩子父母外出务工期间,教师应当由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孩子们的“临时父母”,在生活上,给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例如组织全班学生给留守学生过生日,节日给他们送贺卡,生病感冒组织学生给他们补课、献爱心,等等;在学习中,一方面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爱上学习,因为“喜欢”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谁”或是“为了将来”学习,这样只会加重孩子们的心理负担,长久下去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厌恶的;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学会学习,也就是自主学习,知识是使人快乐的源泉之一,在知识浇灌下,孩子们的内心会变得积极乐观、感情充沛起来,教师在学习方面需要为留守儿童做出的努力,主要从以上两点进行引申。
(三)正确引导留守儿童的价值观
对于孩子们的监护人来说,可以“监护”的方面似乎只限于物质方面,例如孩子们的吃穿住行,而对孩子们的道德和伦理教育关注较少,导致少数留守儿童崇尚拜金主义、爱摆阔、从小好逸恶劳等不良思想和习性的产生。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只要孩子们没有犯什么大错,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问题家长们都不大会过问,来自父母的约束和管制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孩子们的纪律散漫和行为越矩。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监护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不仅关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更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共同促进留守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三、结语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个新的课题,更是一项现实的任务。农村小学在对待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方面,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有效促进功能,更要联合家长乃至全社会来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文红,李作春. 浅议改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有效对策[J]. 甘肃教育督导,2012(11).
教师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教师的心理素质是蕴蓄于中,形之于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重视心理健康,关心心理保健,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放在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的地位,清晰认识自我的人格特点,分析工作中对于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的成分,自觉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心理保健的基本技能,能对自己的轻微心理失调进行调节。其次,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学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现快乐,教师应对职业生涯进行客观规划,明确可能遇到的困难,建立相应的个人发展预警机制,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在工作中寻找快乐,能够在细节中,在逆境中发现价值,肯定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用客观、发展的眼光对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要被一时的困境遮挡了生活的阳光。再次,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它们分别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推动和阻碍作用,对于消极情绪可以采用三类方式来排解。一是学会渲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倾诉、唱歌、剧烈运动等方式排遣。二是通过转移注意焦点来调控不良情绪,不要只看到带来不良情绪的因素,而应通过适当改变环境,想想愉快的事情,做做别的工作等方式来加强心理保健,最后,也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来处理不良情绪,如多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方式。最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保健中重要的支持系统,教师需要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也要和幼儿建立良好关系,尽可能降低来自幼儿方面的挫败感。
二、教师满足儿童安全、健康的生理需要。
我们班的囡囡刚做过阑尾炎切除手术,家长再三叮嘱近段时间不要让她参加户外活动。为此,我对她格外照顾。今天户外活动时,我照例带领孩子们到室外做体育游戏,一不留意,我发现囡囡也跟着来到操场,我未加思索地对他说:“囡囡,你身体不好,不用来了,回去吧。”听了我的话,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她忽然脸色阴沉了下来,慢慢吞吞地转过身子,往活动室走去……囡囡的瞬间变化让我猛然醒悟,离开集体,她并不快乐,我随即改变了想法:“囡囡,回来!老师还要请你帮忙呢。”囡囡转过身来,先是一阵惊喜,然后欢快地来到我们身边。“今天的游戏请你当红绿灯,好吗?”我说,囡囡爽快地答应了,“红绿灯”是这个游戏中运动量最小的角色,囡囡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乐。我决定,此后无论做什么游戏,我都要给囡囡安排一个合适的游戏角色,即使没有合适的,也要为他创造一个合适的角色。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在不经意间剥夺孩子的快乐,如果我忽略了囡囡的变化,就不可能了解囡囡的心理需要,囡囡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心理需要,深刻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孩子,还他们快乐。
三、游戏帮助幼儿形成健康心理。
(一)在游戏中发现问题
游戏的好处是在孩子玩游戏时非常放松,根据孩子玩游戏时的表现和情绪,能很快发现孩子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当老师和孩子单独相处时,觉察并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技巧。如有个孩子不会交朋友,刚开始老师询问他幼儿园生活好不好,孩子说很好。后来这个孩子用粘土捏了一头大象,脸上突然出现了落寞的神情,老师问他:“你是不是觉得大象很可怜,只有一个人,没有朋友。”孩子说:“对!所以我要帮大象找很多好朋友。”于是,他迅速地用不同颜色的粘土捏出猴子、长颈鹿等,脸色也明朗起来,这时老师又问他:“那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有时也和这头大象一样很孤单,很想交很多朋友。”孩子答:“是”。教师或父母发现孩子的心境后,最重要的不是马上给予纠正,而是先当孩子情绪的镜子。成人首先要以同理心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然后帮助孩子用合适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二)游戏规则转化性情
针对那些得失心偏重。输了就沮丧、愤怒或经常在游戏中赖皮导致自己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老师要设法改变孩子对输赢的看法,有时还要和孩子的父母唱“双簧”。今天,我们来玩游戏,输的可以决定全家晚餐吃什么,或是赢的小朋友要帮输的小朋友做一件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会发现“输”也不是什么坏事,就能较坦然地面对“输”的事实。在游戏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轮流,协调的技巧,让孩子不再以“蛮横不讲理”的方式达到目的。如果孩子坚持要自己订规则,教师就说:“这次听你的,下次听我的。”如果遇到孩子为了赢而试图更改规则,教师可以说:“你要改,那我也要改!”如果彼此都依自己立场改变规则,游戏会变得非常难玩,这时孩子便会忍不住抱怨:“哎,这样很难玩,”“很难玩噢!”那你是不是很想好好地玩?“对呀!”“那我们遵守原来的规则,正式玩一次好不好?”这样孩子便能理解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了。
(三)间接发泄理性思考
对于常以暴力手段表达不满的孩子,成人可以先引导他们通过间接发泄的方法来转移目标。例如:如果这个枕头是刚刚说你坏话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对它?”孩子可能会说痛打枕头。这时成人可慢慢引导孩子进行理性思考,我不高兴,但说我坏话的人,就一定高兴吗?最终让孩子放弃找对方吵架或打架的念头。
(四)协助沟通做孩子的代言人
经过上述过程教师可以把类似的情况的孩子可以集合在一起,练习运用学会的人际交往技巧。孩子如果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与同伴发生冲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你是不是很想和他们玩?那你走过去,和他们说你想和他们玩好不好?”同时,告诉另一方:“他发脾气,是因为他很想和你们玩。”孩子表达意图之后,也许会遭到拒绝,这时他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破坏行为。教师再度成为另一方的“代言人,你们不让他玩,是不是想让他再等五分钟,等这次玩完了再让他参加?那么你们告诉他,请你等再五分钟,等一下再让你玩,好不好?”此外,教师还可以这样引导:“他不理你,有可能他在忙,而不是不喜欢你。”如果孩子面对恶言相对的同伴,教师可以这样对同伴说:“你这样说话让我很难过,可不可以不要这样说?”或者:“我比较喜欢你这样说……”利用团体的力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孩子彼此会成为对方的镜子,老师,那个小朋友怎么脾气那坏啊?你觉得这样很难和他一起玩,对不对?你有时候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脾气坏呢,现在你知道这样会让别人很难和你玩了吧!
(五)公正处理孩子的纷争
每当孩子争吵时,成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为了平息争议。用过于简单的方式来处理。例如:“小元不让你玩,你就不要玩,去玩别的嘛 !强迫孩子放弃眼前最想玩的玩具或游戏,等于告诉他想玩的事没有价值,孩子会感觉受伤害。如果只要求一方让步,会让被要求的一方充满挫折感。比较好的方式是帮助他们制定“具体”“轮流”的规则,譬如说:“小元先玩,巧巧看时钟,长针指到了,就由巧巧来玩,也许一开始成人会觉得很费神,但几次以后孩子就习惯,纷争就会减少。
一般认为儿童健康成长是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基础。家庭成员间行为、气氛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影响。不良的家庭因素和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的差异、距离,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异常,如父母离异、家庭人员关系紧张、教养方式不当等。
二、EMDR的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
EMDR的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认为记忆网络是心理临床症状和心理健康的基础,除了信息不足或器质性损害导致的病理症状外,未经加工的记忆是产生病理症状的主要基础。大脑的物理信息加工系统,像其它身体系统一样,是以健康为导向的,就像生理方面的伤口会愈合一样,除非这一过程被阻断。当现在的知觉和记忆网络建立联系之后,之前未经加工过的记忆所具有的多种成分就可以被体验到(情绪,生理感受,想法或信念)。加工被视为储存于大脑的信息网络间建立适应性的联结。EMDR会促进联结过程,从而使得相关的联系得以建立。在通过加工从而得到一种适应性的解决途径的过程中,记忆网络中那些未经加工的部分或者表现内容会发生改变。那些有用的信息得以储存下来,以供为将来的体验提供进一步的信息;那些不再适用的信息则被舍弃(躯体感受,非理性信念等)。加工的紊乱可以由于以下原因造成:困扰程度很高的情绪,这些情绪可以阻碍体验得到适应性的加工,比如说童年早期的依恋问题,童年创伤或忽视,“t”生活事件。
三、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对心理创伤导致儿童持续负面影响的解释
如上所述儿童心理受创后困扰程度很高的情绪可以阻碍体验得到适应性的加工,导致记忆网络的紊乱,它们是以状态依赖方式储存的早年生活经历。从进化学上来说,人们在儿童期有需父母照料和养育的需要,同时有被团体同化和认同的本能需要。在此基础上,任何威胁到和谐性的事件都可以导致这些经历被以标志着危险的逃跑-战斗唤醒状态储存下来。这种对于儿童知觉的封存基本停留在全封不动状态,直到这个事件得到加工,有适应性的解除。儿童期经历有着长期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信息加工系统被生存的恐惧给淹没。
由于“过去即是现在”,这种对于过去事件和现在事件的知觉的区别的缺乏对于由受创引起心理问题者习得非适应性反馈环路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相似的情景中不断得到强化。例如,一个人童年期经常被母亲言语羞辱和躯体虐待。如果这些经历没有被加工,那些对于过去而言合适的对危险的躯体感觉在生理上储存下来。过去在当下重演,并且通过任何相关刺激的二级条件化作用强化了自己,被用作当下危险相关的自动化反应;确实由于功能不良的反应,她无法守护自己。尽管她可能试图进行认知控制,但在当下她无法选择自动化反应,它们听命于基于过去事件的生化反应。
四、家庭对于儿童教养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前文所述,在家庭中对于儿童教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恐吓儿童,让儿童没有安全感,当儿童无力对付产生害怕心理时,应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和实际示范对孩子进行教育启发。
2.不要忽视儿童的适宜需要,应注意观察并满足其需要。
3.不要对儿童进行情绪虐待,比如经常对儿童的轻微不端行为进行惩罚;经常批评、嘲笑和羞辱儿童等。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体育教学 健康教育
2008年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在上海公布了一项针对全国青少年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中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由于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其表现在安全问题、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心理健康等问题则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就是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通过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手段及方法来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交由父母单方、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和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也增长快速,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此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由于诸多条件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的诸多现实问题,所以使得农村出现了大批无父母监护的孩子。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性格孤僻内向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短,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情感脆弱。留守儿童缺乏情感关爱,情感心理方面得不到满足,往往会感到寂寞、无助,与父母产生了情感隔膜,内心缺乏安全感,心理问题便产生了,具体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生活学习态度悲观、情感压抑、人际交往能力差等。
(二)自卑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总是更多地依赖父母帮助解决,由于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感觉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丧失信心,这样就铸就了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
(三)严重的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内心空虚,总是爱与人对,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言听计从,常喜欢站在对立的视角上。他们的这种表实际是内心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质疑,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2]。他们内心时刻警惕,距人于千里之外,这种潜移默化中的怀疑和多虑,直接导致了他们的逆反思想和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叛逆”等行为。留守儿童面对老师、监护人和亲友的说教和批评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所以人们感到他们难以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压强硬策略,反之放任,然而根本起到实质的管教效果。
三、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对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进行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上课期间用体育人物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期待的目光、用鼓励的语言,去认同留守儿童的付出,同时,教师应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多多表扬他们,这样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这样每位同学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明显增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留守学生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在很多时候就是孤独的一人生活,一人面对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时就会产生“以我为中心”的意识。所以面对有这样意识的留守儿童,我觉得在教学中,多让他们做做合作意识较强的游戏,例如:“五人三足跑”、“迎面接力赛”以及小组篮球赛等游戏,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耐挫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胜利的高兴或失败的苦恼,从而直接的让他们明白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四)正确面对挫折、胜不骄、败不累
体育活动始终和胜负联系在一起,我们进行体育活动就得不断地接受胜负带来的压力,即胜利后的掌声和失败后的斥骂,因为我们的学生毕竟生活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虽然这种压力有,但并不大,我们的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这一点是明确的,体育活动只是一种活动方式,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日久天长的经受这种压力锻炼,再加上我们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我们的同学就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面对一切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
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所产生的必然产物,如何正确地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等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对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项长久的社会工程就,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长大后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 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59-01
一棵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离不开精心呵护与无限关怀。教育学者叶一舵曾说过:“随着我国社会文化要求的不断进步,家长和人们更多得会密切关注着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引导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件事。”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知教师作为爱的传播者,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不仅仅是某一学科、某一位教师的任务,它需要每一位教师、每科教育将它容纳进去,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
“在信息时代迅疾变幻的灿烂图景中,当代艺术教育要坚持在科技与人文这两道思想护堤的引导下发展。一方面积极利用当代科技给艺术带来的观念与创作材料上的多种可能性,在视觉文化的创造上体现时代的新质;另一方面要强调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和内涵,突破传统艺术教育过分注重技艺化的不足,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全面素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更有利的发展。”(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它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濡染的,而不是外显的、刻意的。因此,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应更多地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应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步性,应注重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即目标设定不宜过于呆板。
那么,怎样在学校教学中体现健康的心理教育机制,并让学生感受爱的艺术殿堂呢?
一、通过课堂和课外艺术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完善人格
小学生处于未成熟的生长发育阶段,这个阶段具有发展、扩充和成熟等特点。它需要外界教育以及自身教育不断地完善,达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塑造完善的人格。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以通过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通过自我的体验―领悟―实践,去不断地开发潜能,达到自我的完善与发展。考虑到同学间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时常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常让他们在课前找好小伙伴,有时也会帮他们搭配组员,课后让他们写心得体会,从他们的只字片语中去了解他们的感受与真实想法,创设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自由的气氛,来充分开发集体的教育资源,再加上课后及时反馈,可以更快、更好得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二、了解艺术和优秀作品,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在小学中、高段的教学中有很多课程的学习让孩子觉得有些枯燥乏味,学生也不乐意一味听教师讲解,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就思考是否可以换一种教学方法,简单地配上诗或者讲故事、音乐、舞蹈等手段让原本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我就上过这样一堂课,内容是《白毛女》中的《北风吹》选段,一开始,学生只是边听边兴致不高,不是很能理解我讲解之意,为了让班级的课堂气氛好点,我只能以试探的口吻说: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有一首歌曲?没想到,话一出口,学生马上有了热烈地响应,一个个马上坐直了腰板,张着大眼睛听我讲《白毛女》的故事配合着这段音乐。整堂课下来,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对此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收集戏曲资料,小组讨论。看到他们这么热情地学习,我感到很高兴。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感受和表演优秀的艺术作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三、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主要决定于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只有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才能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
相信我们的教师都有同感,学生对教科书中的歌曲跑调离奇,却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而且还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在这里并不是评论流行乐曲的褒贬,但是我们的孩子们如此疯狂地迷恋,我深感不妥。前段时间,校内外特别流行街舞,我就琢磨,与其让学生一味模仿,不如就大胆地让他们在课堂上正视它,了解它。于是,我设计了《感受HIP―HOP音乐》这节综合课在五年级进行试上。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体验街舞音乐、舞蹈特点及其相关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街舞的内涵,以及对世界音乐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本堂课受到良好的效果,使我受益非浅。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渗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从具体渗透方法来看,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普遍存在“渗透死板”的问题。如我们在各种“公开课”中最常见到的一幕,往往是教师在该节课结束前集中渗透几分钟,或者让学生在稿纸上写心得给听课者看。显然,这样的渗透方式“痕迹”太重,过于呆板,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作为引导人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艺术成长环境。
四、发展学生潜能,展示个性,培养创造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强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意识,是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艺术趣味,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智力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