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院;三大问题;三大对策
高职学院的发展近年来迎来新的机遇,国家示范、省级示范、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如火如荼,笔者和笔者所在的团队也一直在努力,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高职教育一线的教师,不免有些忧思,但也觉得有前途和方向。大家需要共同来审视要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再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
一、三大问题的提出
第一个问题就是办学层次和社会认可度问题。高职似乎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专科教育,社会大众觉得学历层次不够高,就业虽然好了,但就业的水平不高,刚毕业的学生除去吃住大多成为“月光族”。家长也觉得太不容易,培养了一名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却是基层的一线操作技术人员。
最近也有一些新的动向,比如鲁昕副部长提出“国家构建从中职、高职,到专业本科、专业硕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继续学习的学生有顺畅的上升通道,让选择就业的孩子能找到体面的工作”。《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中又指出高职教育要“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高职学院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时间还不长,能否办本科、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反过来看,办学层次不提高,社会认可度不加强,招生怎能火起来?纵观今年高考,本科分数线依旧飘高,高职分数线一再探底,很多学校招生非常紧张。
办学层次不是一提就灵,社会认可度不是一蹴而就,得有解决的对策。
第二个问题就是师资与办学条件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办的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如果是培养高素质(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话,那么必定是面向生产一线的,而生产一线的师资与办学成本都要求很高。为什么说“很”?
先来看看师资的问题。要让教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能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首先考量一下老师“行不行”。老师有多少在生产一线真正干过2年以上?只怕本科院校都没有。招聘的大批师资是优秀硕士、博士,每年也总能收到一大批硕士、博士的求职简历。
以学计算机专业的为例,一个简单的问题——做网线,问一问前来应聘的硕士、博士,有几个讲得出八根线的标准顺序,接着又有几个能动手接上一根网线的水晶头,接上了又看看手工工艺水平如何。
人才培养是讲究规格和定位的。硕士、博士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特别是某一个窄的学术领域,博士比硕士更窄,比如专门研究解决网络拥塞的算法问题,这事高职的毕业生做不了,本科的毕业生也做不了。那高职的老师怎么办?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当让职业的人士来干,面向什么岗位的专业就让什么岗位的师傅来教,要不就放老师到这个岗位干2年。
有人说这个有办法,在招聘的时间就要求有2年企业相应岗位的经验不就成了。有是有道理,但治标没治本,那老教师怎么办?新出来的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那就成了社会问题了。
关键的问题一是在于学校和企业如何连通起来,企业的师傅和学校的教师如何共用起来,企业的师傅不一定懂教学,教学也有很多讲究。二是高职的师资怎么培养?老师放到本科学校培养?放到国家示范院校培养?确实有一些效果。但要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有什么办法让老师能在一个企业的岗位上好好干2年,而且干的是将来要教的事。
再来看看办学条件的问题。这几年高职学院都进步很快,但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进步更快,老设备淘汰速度也快,生产一线的设备也很昂贵。捡了企业的占了便宜怕太老,买了新的太贵买不起。比如投资建设一个计算机机房,这些设备会贬值很快,两年之后就会贬值差不多一倍。
资金充足的高职学院建起了高大宽敞的实训工厂,大车间、大投入、大手笔,看了真的让人感触良多。经费不足的高职学院只好暗自寒碜了。关键是经费从哪来呢?一是抢抓项目;二是学校勒紧裤带;三是社会筹措。
有没有办法让这些实训条件与生俱来,或与生产一线同步跟进呢?高职的校长们总不能天天去跑项目争资金吧。
第三个问题就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名“职”,也就是说首先是高等教育,然后再是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分。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似乎职业教育目前基本上是专科教育。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
据此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学历教育相辅相成。鉴于高职学院目前的基础条件以及学生入学的情况,说起入学的学生情况,高职学院的老师应当深有感触,凭什么录取分数线就要那么低?教学当然难度要大一些了,尽管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有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也得有人研究,大家都去研究算法、研究DNA技术了,谁去研究应用技术,做工程实施?
近来,也有不少学校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开展了自主的能力学士认定探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北京市开始试行了职业教育的分层教学等。这些创新和探索虽然有点艰辛,但其真实的目的只有2个:提高品牌认知度和社会美誉度;为招生和办学开辟新的途径。
有理由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化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岗位就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现在的社会分工很细,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相径庭。比如CEO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职业教育就可以办。职业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办总裁班呢?而为什么就只能办车工班、钳工班?
二、解决问题的三大对策
以上提出的三大问题要开出处方只怕还不容易。下面和盘托出笔者思考的三大对策。
1.提高办学层次的对策
高职应逐步改变仅办专科教育层次的格局,但要提高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并不是单纯开展本科、研究生教育可以解决的。
一所高职学院直接升格为本科高职合不合适呢?有待考量。虽历经多年的发展,但相对底子还薄,就算升了本最初也只会是三本。
自身品牌不够就找品牌合作。比如和清华大学合办高等职业教育,又如和当地龙头企业合办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三五年的孵化再成为单独品牌的高等职业学院。
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些附属的问题。比如行政级别怎么办?保留级别、独立运作应该问题不大吧。现在本科学校就有不少二级学院,再试点办一些高等职业学院的二级学院有何不可,同样能否颁发职业教育的学位呢?
再就是师资如何同步改善。笔者认为一是从本科院校聘应用技术专家;二是从企业聘生产一线能手(不一定都是总经理、总裁,得看是培养什么岗位的人才);三是从自己内部培养。
在现行体制下,要开办本科教育专业得申请、审批,这个过程还比较漫长,合办了则可共享本科学校的现有专业资源。
2.为利用社会资本(富有的除外)的对策
很多大企业也想办教育,因为大企业的很多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自己办教育又不太懂教育的运作规律,学校自己办企业又不懂企业运作的运作规律。
长期以来,高职学院的资金来源大多来自于学费和财政拨款,办教育毕竟是非赢利性质,是一项事业,学校也并不是赢利的企业(民办院校也许不同)。那和本土龙头企业合作什么呢?一是在职业教育上吸纳投资,比如员工教育培训、职业人才选拔;二是共享生产资源,将企业正在用的或即将用的直接转化为教育用的仪器设备。
这里仍然有个体制的障碍。企业就是企业,学校是事业单位。企业的第一目标是赢利,校企合作之所以冷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企业觉得这是一种投入,短期很难见到效益。
这时应当有实习工厂、员工训练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等这种介于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中间体,是双方共同投资的,比如学校出地、房、部分教员与行政管理,企业出仪器设备、派部分管理人员参与行政管理、部分老师傅转产为培训师,以产学研结合体的形式运行。
还有就是解决了老师在企业呆2年的问题。老师天天在实习工厂和老师傅呆在一起学2年,水平自然提高很快。
再就是如何促进企业能有兴趣参与这项工作了。可以考虑由政府出面设定“职业教育实践基地”这样的认定项目,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比如一旦得到认定的企业可以适度减免税费。
笔者认为这样说具有现实意义。记得有位职业学院的校长曾讲过“今天的高校就是明天的国企”。言语中并不是说学校会要改制,而说的就是要以企业化的管理思想来管理学校,向管理要效益。
比如企业有绩效考核KPI,学校有吗?企业有高效的运转机制,学校有吗?更进一步,笔者认为:“明天的国企,后天将是现代化经营企业。”如果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是产品来看,生产产品以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和策略是行得通的。
居安则思危,老师得有危机意识,管理人员更得有。高职如果不变革,指不定明天会被淘汰。
以一个管理案例为例:笔者以前在一家企业工作,迟到一次罚款1000元,当时的月工资是3000多元,迟到3次就罚得差不多了,所以公司从没人迟到,而且考勤是采用的指纹考勤,想要他人代替报到不太可能。如果是在学校,想迟到罚50元,多半第2天就会因为罚款的问题争论不休。这就更加突显了老师得到企业锻炼的需要了。
所以这里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体想法就是要“用企业化的管理思想来经营学校,但可保持学校的事业单位性质不变”。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Sciens_Technology_Society)的简称,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然而物理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与科学素养呢?笔者根据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业界同仁探讨。
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探究和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渗透STS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中做起,要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科学家名人轶事与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着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与故事,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观察教堂吊灯的摆动而发现单摆的等时性原理”、“牛顿观察苹果总是落到地上从而创立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近年的“神舟系列飞船与杨立伟太空旅行”、“神威与曙光超级计算机”等。此外也可由学生讲讲各自所知的一些科学家小故事,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与人文精神教育。
2、突出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声现象中的“双耳效应”内容时,我让学生分别聆听单声道和立体声录音机,播放同一首乐曲的效果,然后让学生谈感受,进而讲解利用“双耳效应”原理在技术上实现立体声效果的应用等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我让学生举出生产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例子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强化探究与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与探究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体会科学原理与技术的实现之间的关系。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强化实验与探究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学。对学生探究实验的教学,教师要先提出要求或问题,然后让学生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在探究实验基础上的科研小论文写作教学。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科学素养。从而体会科技与社会的联系,真正领悟STS的价值。
二、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渗透STS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瓶子吞鸡蛋”、“水透镜取火”、“纸锅烧开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科学和技术的孪生兄弟关系。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关键词:沙漠改造,油田建设,地面工程设计
西部地区蕴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形势喜人,日益形成了吐哈、准噶尔和塔里木三大盆地并驾齐驱的局面。
一、西部油田特点
1、地理。
油田大多处于戈壁或沙漠地带,人烟稀少,荒凉闭塞,交通不便,远离经济文化中心。原油外销运距远,销售成本高。
2、气候。
是典型的内陆型干燥性气候,空气湿度低,夏季酷热,冬季严寒,风沙大,春秋风季有沙暴。
3、工业。
制造加工能力差,绝大部分设备和材料需从内地或国外购进,运距远,所以油田建设和原油生产成本高。
4、油田管理模式。
总公司为西部新开油田注入了全新观念,把油田勘探开发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甲、乙方合同制。生产管理自动化,生活服务社会化,不搞大而全、小而全,不在油田内建生活基地。提出按照新体制,采用新技术,达到高水平,获得高效益的“两新两高”战略方针,采油生产管理由采油厂改为作业区,实行四班两倒制,百万吨油田百人管理。
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解放思想,建立市场经济意识。
所谓市场经济意识不是指设计单位将自身置于市场中竟争,而是指设计单位必须解放思想,破除计划经济对设计思想的束缚,针对油田实际,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规律,把油田建设和生产管理纳入市场运行的轨道中,作出适合市场发展的油田设计。
2、把油田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大锅饭”的影响,花钱大手大脚、贪大求洋、功能过剩、加大安全系数和备用系数、将先进的技术机械地堆砌、随意提高建设和装修标准、追求毫无功能效应富丽堂皇的外观装饰和盲目追求高指标等设计偏向仍根深蒂固。这样,增大了投资规模,削减了油田的经济效益。所以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方案比选到“四新”技术的采用都围绕着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综合论证,有效益就干,没效益不干,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通过设计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既要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又要改善运行效果,最终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3、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为了适应总公司提出的采油作业区的管理模式,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无人值守,实现主要生产过程和主要生产参数的遥控和遥测;二是要立足于生产管理人员的一专多能,在总体布局上要打破专业界限,破除过去那种各专业划地为牢,自成体系的平面布置方式,按流程走向将有关专业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布置紧凑,为管理人员巡检提供方便;三是破除小生产的陈旧观念,不再处处设岗,处处设置值班室、库房和维修间等。不但要提高管理水平,还要把生产管理的人数压下来,不突破百万吨油田百人管理的指标。
4、简化流程,压缩控制环节和测控点。
过去落后的管理方式和落后的技术状态造成我国油田地面工艺流程过于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保险起见,增设了许多事故流程和备用流程,用以应付各种难以预料的事故,其实那些事故往往只存在于过去落后的技术状态中,有的完全是误操作造成的责任事故,在技术进步的今天已不复存在。为什么国外的流程十分简捷,道理正在干此;二是设备功能单一,选用的设备多,控制环节多;三是专业划分过细,各专业自成体系,前后衔接,增加了许多设备。论文格式。如原油处理站和输油首站各成体系,各设一个罐区,若把二者结合为一个整体,流程就简化多了。流程复杂,导致控制环节过多,不仅增加了事故率,不便于管理,也增加了自动化系统的测控点,增大了建设投资和维修工作量。所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更应力求简化流程,减少控制环节和测控点。压缩测控点的另一层意思,是在不影响生产和安全的前提下,将测控点数量压缩到最少,以减少投资和维修工作量。没有必要将所有参数(如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全都置于自动监控之下。
5、立足国内,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
我国的工业水平比较落后,个别设备不能满足油田无人值守的技术要求,要从国外引进部分设备。论文格式。但是油田工艺技术不是尖端技术,在可能用全部的国内技术将洋卫星送入轨道的今天,不管建设怎样的油田,都有充分的理由立足于国内的技术和设备,不可贪大求洋,动辄全套引进。应进行反复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只引进少数国内无法解决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应把综合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是非成败的唯一尺度。
6、简化工业区,美化生活区。
工业区系指油区的站场,生活区系指油区内倒班职工的生活区。由于油区站场无人值守,故工业厂房和其他的建构筑物在满足生产要求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应因陋就简,不可铺张,人为地提高建筑和装修标准是毫无意义的。再者与东部油田不同,西部油田人迹稀少,油田设施极少遭到破坏,所以未必所有的站库都非建围墙不可。克拉玛依油田,30多年来,计量站从不设围墙,也未见遭到破坏,其他站库虽有围墙,有多大的实际作用亦未可知,多是出于传统和习惯的原因。论文格式。因为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每建一物,习惯用砖墙圈起来,大到万里长城,小到私家院落。在用全新观念开发建设西部油田的今天,这种古老的“围城”意识理应革除,能不花的钱就不花。油田毕竟不是旅游景点,搞富丽堂皇的联合站门脸和蔚为壮观的站库围墙或围栅无论如何都不符合国情,也不合时宜。凡到过国外油田考察的人,无不为国外油田生产辅助设施的间陋而赞叹,与人家相比,我国经济贫穷,有什么理由在毫无功能效应、华而不实的外观上大把花钱呢?
相反,生活区的建设、装修和配置应适当提高标准,生活、娱乐设施要完备,井搞好区域绿化,形成美丽清新的人造小环境和小气候,为工作在戈壁、沙漠恶劣环境中的职工提供舒适优良的生活、娱乐条件。这对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稳定职工队伍、提高生产积极性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多花点钱值得。
参考文献:
[1]苗承武,迟尚忠.开创油田开发地面生产系统新水平[J].石油规划设计,1999,(05).
[2]高鼎城.关于油田地面基本建设管理改革的探讨[J].石油规划设计,1996,(06).
以“两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二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和谐学校。二、目标任务
1.不断改革、完善、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确保学校工作安全、有序、高效。
2.以“发展特长无差生”研究为龙头,积极筹备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创建国家名校。
3.强化教学管理,抓好初高中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高三在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局下达的指标同时,争创五个第一,进入市前四强,获市县一等奖。初三升考确保县领先地位不动摇,初中教育这面红旗高高飘扬。
4.继续做好市文明单位,校风示范校,依法治校复查合格的准备工作,争创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获特等奖,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省档案管理达一级。
5.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严格控制学生人数,使学校规模达到预期目标,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6.进一步完善学校硬件建设,为师生创建一个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
7.狠抓增收节支这一环节,确保在困难条件下保持教职员工的基本福利,并且都参加补充医疗保险。
三、具体要求
1.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团结奋进、勤政务实、高效进取的班子形象,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
2.学校行政办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做好上接下传和校外的协调工作,切实做好职称的补缺评聘工作,维护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省档案管理达一级的目标。
3.政教处要强化对班集体的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大对违纪学生的处罚力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好做好学校重大活动的组织工作。
4.教务处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常规的管理工作,督查“六认真”落实,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制定高三、初三的奖励办法。加强学籍管理,狠抓考风、严肃考纪,促进学风的进一步好转,严禁乱订资料,把好各种教辅资料的征订关,加快教师对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运用的步伐,积极创建市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校。加强“两个毕业班”教学管理与指导,认真组织好高中考前诊断质量分析,做好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联系工作,完善学生学习档案。做好学生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工作。
5.教科室要积极筹备《“发展特长无‘差生’”的研究》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准备工作。本期要认真评定教师论文及班主任个案分析文章,精选优秀论文和个案;教科室还要关心教师的继续教育,本期协助人事股、教师进修校做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和检测工作。
6.学校工会要积极配合学校党政工作,关心教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反映民意,组织开展文明健康的工会活动,做好本学期教职工的各项比赛活动。关心离退休职工,做好节日慰问和日常活动安排。
7.体卫处要做好清洁卫生的常规检查,加强饮食卫生的安全督察管理,加强 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增添防患措施,加强艺体生考前的培训与管理,维护好教学秩序。
8.总务处要严格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杜绝各种乱收费,增收节支,做好学校基建规划,排查校舍、避雷装置和水电安全等隐患。
9.保卫科要强化综合治理工作,严格做好校外人员进出校门的盘查工作,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会同政教处做好违纪学生的调查取证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管理。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诚信教育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认为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影响着社会的诚信大环境,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诚信”作为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指标。延安精神中体现的实事求是,坚持正确方向等内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意义应用于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使教育的实施者和对象把诚信品质修养提升至坚守理想信念、实现个人成长和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的高度。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1、大学生诚信现状
(1)诚信意识知行不一
相关研究认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已经将“诚信原则”、诚实、守信等理念和要求作为学生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大学生在关于价值观、人格品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论述中将诚信要求和表现作为重要指标,可见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在“知”的层面实现了基本认知和应用。诚实待人,信守承诺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诚信意识外显的主流,但编造理由逃避上课、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现象却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足以说明基本掌握诚信要求的大学生未能形成诚信价值判断并在任何时间和实践中加以落实。
(2)诚信品质内化不足
在校大学生通常将“自身修养”和“素质”与诚信相连,意即失信、谎言等行为是降低个人道德修养和素质的重要评判。但实际情况是大学生评优、助学金评定、信用贷款中表现出来的拉关系、造假、恶意拖欠等行为说明,在经济利益驱使和相关监督、惩戒机制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学生会非常轻易地选择放弃应该坚守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判断;品质是思想、品行和认识的外显,“二者相较取其轻”的判断说明诚信品质所要求的意志、信念和认识并非根深蒂固的扎根在个人的价值观念中,形成个人外化的道德特征和倾向。
(3)诚信行为自律不强
当前大学生通过信用贷款、创业等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比例越来越高,学生的个人诚信表现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同时生源地信用贷款拖欠、合同履约消极、就业过程随意违约等现象也大量存在。《中国青年报》2004年的报道称,大学生助学贷款到期未还,银行耗费人力追债后还呼吁“大学生应该严格自律、信守承诺!”。诚信行为虽然体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但在征信体系以及信用惩戒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个人对失信、违约等行为中的付出和结果说明,在自律层面的约束在失信后果无任何消极、实质影响时已经崩溃殆尽。
2、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目前的学校诚信教育贯穿于德育育人的始终,以各类宣传渠道作为主阵地,结合学风创建、贫困学生帮扶、学生评优、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创建,通过主题宣讲、讨论、展示等形式开展各类有益的教育活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内容多理念少信念
目前常见的诚信教育中,关于诚信标准、诚信与成才、诚信与成功以及诚信缺失的启示等主题占据主流,通常结合校纪遵守、人际交往、诚实择业等方面进行,反映了原则性、判断标准以及因果关系的逻辑,但缺失了规范、标准、原则在个人价值中的内化过程,形成固化、稳定的个人信念。
(2)教育方法重灌输轻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课、主题班会、征文、演讲、各类渠道大量宣传等是大学生诚信教育采取的主要方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成为教育内容的接受者,在一定的程度上,诚信教育变成了告诉学生要做什么,会怎么样,但未能解决学生如何做,为什么的问题。从结果来看,诚信教育千方百计说尽守诚信,但学生也会茫然无助失信于人而不自觉。
(3)教育实效有引导缺个性
当前的诚信教育着力解决生活诚信、人际诚信、网络诚信、就业诚信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判断,但大学生群体因为学习内容、职业规划、专业素养等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且部分学科专业对应的社会职责等对诚信有具体的要求,因此研究个体特性,开展个性化教育也必不可少。
二、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色。弘扬延安精神,将其有效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实现五个方面的意义:1、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3、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4、实事求是,正确认识,提升道德品行;5、个人价值追求和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高度统一。
三、延安精神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应将诚信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内化至与理想信念高度统一,提升对诚信的认识水平,把诚信品质上升到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层面。
1、教育实施主体
(1)坚持正确方向,正人先正己,肃清校园诚信环境
教师本身的“德”、“才”水平在课堂、主题活动等主动教育中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示范性作用。然而,校园环境在当前校外政治、经济环境中不良诱惑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学术抄袭”、“弄虚作假”、“功利主义”等现象屡有所现。在施教和个人实践中出现“双重标准”的原因深究起来可以归结到正确方向认识不足,立场不坚定,落实到诚信教育,作为教育实施者本身也只认识到诚信在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层面的规范作用,并未认识到诚信缺失之于学生道德诚信乃至全社会诚信风尚的冲击。
(2)坚持实事求是,研究规律,分类开展诚信教育
教育工作者应始终研究教育内容、方法、对象,寻找内在规律和特点,整合和优化资源和渠道,把诚信教育的德育要求提到学生主体认知内化,把学生被动接受转化至学生自我塑造,把诚信规范转移至学生成长过程,重视学生内在修养需求,把提出问题和标准转至解决问题。学生家庭环境、专业特点、职业规划等作为相应诚信教育内容、方法、渠道等设计的着力点,寻找学生在接受、认知和践行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果的最大化。例如,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与职业素养相连,贫困学生接受资助、贷款与征信约束结合,学生就业则强化重信用、守承诺。
2、教育对象
(1)以理想信念的高度将诚信品质贯穿至个人成长
理想信念是个人成长的根本,是一切个人行动和判断的方向和指南。虽然大学诚信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开展,大学校园和学生中却大量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和行为,一方面说明教育实效亟待加强,但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诚信品质的外显要求在目前仅仅呈现在规范的履行和要求的满足。诚信缺失在某种意义上只是违反了纪律而不是伤筋动骨的个人德性评判。个人成长是自我完善和逐步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诚信品质应成为学生坚守的信念,永远不能偏离和违背,否则,个人的成长将会与社会价值的要求背道而驰。
(2)以自身修养的提升将诚信认识统一到社会责任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人才,进入社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良好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得提升和完善,另一方面过硬的政治素质、正确的道德取向等个人德性修养的内容则是个人能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认识保障。大学生的诚信认识不能停留在生活中不撒谎、人际中不欺骗、学习中不抄袭,而应该将诚信认识同国家治理、个人信誉、事业成功等关系个人积极履行社会职责统一起来,认识到全社会的诚信正气乃至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对个人诚信品质的要求。
(3)以价值追求的实现将诚信品质内化至求真奉献
陶行知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施教和受教的目的始终统一到追求真知,价值实现。广阔的社会给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用武之地,但激烈的全球竞争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社会经济生活为例,全球合作中任何一方背信弃义的行为不仅损坏个人信誉,行业实力、国家声望均会受到重创,因此,个人的诚信品质只有始终坚持社会要求的价值追求才能保证个人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石维富. 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分析和诚信教育思路探索[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4.8.
[2] 吕伟珊. 教育者诚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关键[J]. 卫生职业教育, 2006.16.
[3] 刘 涛, 等. 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解决对策[J]. 经济视角, 2015.3.
[4] 侯媛媛. “三严三实”是延安精神的当代实践[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10.
一、指导思想
针对初中新课改的逐步展开,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将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立足课堂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教科研带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课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探索出适合我校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学校教科研工作也将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为学校做好服务和引领工作,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深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⒈更新转变教育观念,立足校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实验。认真组织好暑期骨干教师“参与式”研修培训。扎实抓好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教研工作。切实加强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效益。推进评价改革,探索导向机制。组织参加新课程专题成果及教学成果表彰大会,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
⒉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全体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题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⒊键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提高常规教研活动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扎实抓好常规教研工作,健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每周定时开展教研活动,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注重通过说课、听课评议、个案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的教研,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分钟的教学效益,杜绝把教研等同于集体备课。通过抓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活动层次,夯实教科研基础。
4、加强课题研究工作,争创本校教育科研品牌,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本学年将认真做好三个威海市级立项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鼓励教师撰写优秀论文、教学案例,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力争编写两科以上的校本课程,开创人人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新局面。
5、抓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继续深入扎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育工作,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规范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和教育技术装备的作用,提高使用率。
6、加强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教育报刊和教育网络资源库的作用,及时获取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最新信息,组织教师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机会,本学年内我校将争取邀请市教研中心专家讲座两次以上,学校组织讲座8次以上,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继续深化“构建阅读生态,营造书香校园”,强调教师每年必须读好一、二本教育名著,加强督促检查,使学习落到实处,克服学习上的形式主义、浅尝辄止的毛病。
7、认真组织开展“第十届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并组织好管理干部赛课和评课竞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8、继续深化专家治校和名师执教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追求事业成功、教育教学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加大“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培养力度,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典型,及时进行推介,发挥榜样的示范影响作用。
9、各处室组织开展好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提高的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市运会和市艺术节和科技节,市运会。
10配政教处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三、工作要点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识再提高、制度更完善、队伍再培养、研究更实际”。
1、发挥好教研组长的桥梁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学校与教师之间教科研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及时把先进的教科研信息带给老师,让广大教师能及时了解到新的教科研信息。经常向镇教研室和区教科室汇报学校的教科研开展情况,对一些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问题或热点问题,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开展讲座或咨询。
2、抓好教师专业培训
教研组长应认真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教研、备课等活动,学校将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教研活动,搭建各类教师成长成功的平台。
3、立足课堂,搞好教研工作
为全面落实教研工作,从本学期开始,各教研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将开展“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和“构建阅读生态,营造书香校园”两个威海市级规划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将大阅读教学确定为一个专题开展教学研究。专题研究必须做到:将专题“立足点”与学校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同步;将“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切入点”放在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上。
重视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主要内容为:专题研究计划;专题研究过程的记录,专题研究成果(组员的教学案例等)。
采用“自评互评组长总评”的三级评价方式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不仅关注组员参与研究的过程,关注参与的量,还要关注教师参与专题研究的质,对专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制度与机构建设
(1)以制度建设促进教科研发展。本学期要以现有的学校教科研规章为依据,加大执行力度,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努力通过制度建设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以队伍建设推进科研繁荣。本学期要健全“教务处学科教研组长课题组组长课题组研究员”四组合型科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层面的科研骨干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示范辐射作用。
5、规范课题研究,做好“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校申报了十一五课题研究中的理想课堂的课题,为使今后的课题研究更加规范有序地进行,我们将认真做好各课题的开题及研究的准备工作。
(1)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
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根据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确定本学期研究要点,明确研究要求;二是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确定本学期的论文撰写的方向;三是对本学期研究动态进行检查、研究、总结,做好理论学习、研究课及论文撰写情况的汇报;四是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总结一学期研究情况,做好资料的建档工作。
(2)采取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的课题管理办法。
在学校对教务处与教科室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我们将课题研究分工到各课题组组长,由各课题组组长具体予以指导和管理。教务处主要工作是提供服务、给予指导、加强管理。本学期将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2007年2月份各课题组召开一次本课题组研究人员课题研究的汇报交流会,研究解决各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从而,卓有成效地搞好各课题组课题研究工作。
6、鼓励广大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积极投稿
积极引导青工创新创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也是我们紧跟世界进步潮流,把握时代脉搏,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前提。“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坚定不移地忠实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勇担创新发展的伟大历史任务。尤其作为石油企业的基层团组织,在油田公司确立了“解放思想、创新创效”活动主题后,我们更要以此为契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始终,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不断探索研究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引导青年创新创效的优势,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我们基层团组织开展的青工创新创效活动已经充分显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力,对于丰富团的活动内容、拓宽团的工作领域、提高团的工作实效、塑造团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第一采油厂第七油矿团委先后以“技术革新”、“五小成果”、“点子工程”等活动为载体,调动广大青工开动脑筋、积极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献计献策,近几年共撰写各类技术论文100余篇、成果180余项,创造价值近千万元。但是,实践中我们也明显地感到,青工创新创效活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部分青工对创新创效活动存在模糊的思想认识。一种思想是一味地求新求大将创新与发明混为一谈。2002年,厂团委启动“创新创效点子”工程,我矿最初动员采取了栽干瓯ǖ脑?颍?斐伞俺龅阕印蹦训木置妫??鞯ノ煌鸥刹糠从臣吧钊牖?憧疾欤?笔比??/SPAN>80%以上的青工混淆了创新与发明的含义,以为只有发明了什么可以增油的装置才是创新。另一种思想是认为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我”的业务工作压力很大,没有时间搞创新;我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搞不搞创新无所谓。二是青工在创新创效的能力上明显不足。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青工由于岗位技术的专业性,限制了他们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开动脑筋搞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他们在本岗的劳作中,仅仅按部就班执行好各项操作规程,这种狭窄的工作、生活空间,使得他们很少去思考新问题,知识掌握欠缺了,面对创新自然是有心无力。三是矿、队两级团组织在创新创效活动的组织形式上不够活跃多样。2002年以前,青工的创新创效活动主要局限于“技术革新”、“五小成果”、“QC”活动等载体上,虽然这些活动是我们企业的主要创新渠道,但这些单一的形式使创新创效活动缺乏群众性,局限在了少数技术人员中,工人很少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占有更多的优势。“点子工程”启动后,适当地改变了这种情况,但团组织依然需要不断完善这项工程。四是青工创新创效活动在机制上有待健全。对于我们基层团委,青工创新创效活动自开展以来,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造成我们至今还未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机制,制约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感到必须紧紧抓住公司、厂开展“解放思想、创新创效”主题活动的契机,从而不断地为我们基层团组织健全青工创新创效活动机制、增强青年创新能力、活跃共青团工作、提高团的自身建设。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自然就是创新的主力军,那么基层团组织在企业创新工作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从何处切入,落脚点在哪儿,这都是需要我们基层团组织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青年的创新创效活动应该从树立青年的创新意识入手,立足于青年岗位工作实际,把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不断提高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为团的工作重点,逐步建立健全创新创效活动机制,以形式多样、切合实际的有形载体广泛联系发动组织青年积极投入创新创效活动,从而不断出新招、创新效。
一是强化青年创新意识。当前我们企业及企业青年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我们基层团组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服务大局观念,克服因循守旧、封闭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在青年的创新意识强化上下功夫,把创新创效活动与青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用先进的文化武装青年,使我们的青工创新创效活动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尤其前面提到的青年对“创新”存在的两种错误认识,我们必须要给于高度重视。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大家明白发明是创新,但创新绝不等同于发明。发明的结果是“由无到有”,而创新则重点强调“由有到优”。一年多来,矿团委采取多种宣传手段,终于使“点子工程”活动深入人心,绝大多数青工理解了“点子”的真正含义,从而改变了最初的“出点子”难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团组织要把强化青年职工创新意识、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作为开展活动的基本前提,使广大青年认识到,创新并不神秘,而是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创新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汲取兄弟单位青工的创新经验,来引导青工树立了正确的创新观念,培养大胆的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大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二是提高青年创新能力。我们首先客观分析本矿青工的创新能力,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具备创新的文化水平,但是缺乏创新的思路,过去在我矿的青工创新活动中常常有这样的怪现象,就是常在技术大赛上获奖的人往往并不是本单位创新的主角,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把自己所学有效地转化成实践的产物。而另一种是根本就不具备创新的文化水平,但是头脑比较灵活。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团组织必须要加强青工的学习,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入手,在青工具备创新意识的前提下,不仅要培养创新的理论水平,同时要培养创新的实践能力。作为基层团组织,我们培养和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还要注意抓好各种学此活动的有效载体,如青年读书节、岗位百问不倒练兵、技术大赛、岗位模拟训练、油水井分析大赛、计算机大赛等,通过这些有效的载体,使青年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增强青年创新素质。我们只有真正树立竭诚为青年职工服务、满足青年的学习成才需求的服务思想,才能使我们的青工的创新创效活动符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三是搭建青年创新舞台。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必须关注青年成长成才,努力为青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作为共青团组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育人”。那么在推进“创新创效”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应该把服务企业发展与服务青年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打造学习型团队的今天,我们基层团组织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库,通过各种兴趣小组协会培养各类青年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类技术阵地的建设,并进一步深化 “导师带徒”活动。更关键的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组织自身贴近青年、了解青年的优势,通过有效的载体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舞台,以拉开“创新”这一关系企业发展命运的序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许多青工对“五小”、“技术革新”、“ QC”等活动很少有参与的积极性,2002年“创新创效”点子工程启动后,许多人开始对“创新”产生了兴趣,尤不参与到感兴趣,尤不思考到积极出点子,这种转变说明我们团组织必须使各类载体具体有形、操作性强,这样才易于工作落实和青年参与,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确实可以培养和造就一批企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各类各级人才,我们要时刻有人才意识和以人为本的观念,结合青年的特点,抓住载体的有效作用,为青年多创造条件、多提供舞台,让他们去磨炼、去施展,全力促进他们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四是营造青年成才环境。根据以往的经验,基层团组织通过树立青年成才典型,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意义,来营造良好的环境,虽然比较老套,但是却很有效。前一阶段,油田公司为表示对科技人员的重视,对某科研单位先进实行了奖励一台宝莱轿车,这在全社会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说远的,就本矿近年也涌现出很多创新创效先进典型。如严国顺,矿工艺队计算机组组长。做为一名自学成才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多年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2001年他设计的软件《采油队油田开发地质生产数据综合管理系统》获油田公司技术创新三等奖,并在油田公司全面推广使用,他所设计的软件先后有7项获得油田公司、厂一等奖,6项获得厂二等奖, 2000年他曾被评为“采油一厂青工创新创效英才”,并连续6年被评为厂科技先进工作者。张立辉,矿聚中十四联合站站长,做为一名管理人员,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2001年担任506队队长期间,他所撰写的《506队专业化管理模式》获采油一厂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为了适应油田发展,实现管理上的创新,他立足聚中十四联合站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率先在全厂实现文本、量化、知识管理,不断追求管理上的创新与飞跃。这两个典型都曾经是很普通的员工,他们靠自己的自学和极强的创新意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通过对他们事迹的宣传,使广大青工认识到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珍惜现有的成才条件,每个人都有希望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五是健全创新活动机制。成功的事业呼唤健全的机制,我们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一直以来,还没来得及形成自己的机制,因此,我们要想使此项活动程序化、规范化、有效化,必须把健全完善机制作为全面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机制与活动实践的辩证关系上。一方面,活动实践是培育产生工作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工作机制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是活动实践规律性的反映。另一方面,工作机制是活动实践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条件和保障。缺少工作机制,活动实践就会停滞不前,难以向前发展。因此做为一种群众性的创新实践,有必要对活动规律进行总结,升华为工作机制,指导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深化发展。
我们基层团组织首先应努力构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制度化工作机制。有了制度,就形成了规范,就能够克服因人更事的现象,实现活动的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比如,我矿在开展创新创效点子活动中,把点子的提收、采纳、落实、验收作为一个整体来规范整个运行制度。力争做到每月个基层团支部提交点子数量有规定、采纳率有标准,落实情况有检查、验收结果有考核,这样使得“点子”工程按部就班、基础牢固。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进一步,规范创新活动中涉及的各种标准和制度,建立与主题活动相关制度,完善活动运行机制,确保活动规范开展。同时,通过有效的量化管理进一步调动青年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要努力构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科学化工作机制。如,我们实行的“创新创效点子”活动的“三制”工作模式,即把创新创效活动形成经常制、会员制、积分制的管理模式。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创新创效点子的评选活动,建立创新创效分会,实现创新创效点子活动的动态评比,使此项活动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直接服务于企业,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必须体现科学管理,坚持实事求是,一定要结合青年的岗位实际,切忌好高骛远。在活动思路和工作措施上要讲求科学,思路确定及重大措施出台前,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切实体现企业和青年的要求。在活动评价上要讲求科学,坚持权威评说,如成立专门的点子认证小组,由矿科技主管领导把关,对一些效益方面的量化指标进行认定。从而使创新创效活动科学而有序地开展。
六是与团建创新互动。团建创新是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组织保证。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过程中,团建创新与其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片面强调和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取。可以说团建创新主要应是团的运行机制、工作模式的创新。作为基层团组织,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使团的组织能很好地覆盖团员青年,能很好地履行团的职能,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必须要创新团的工作方式。而且团建创新要以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为纽带,以“号”、“手”活动为基础,全方位地动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青年职工,提高青年参与度,扩大团的影响。同时充分调动企业团干部在团的建设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以活动促团建的基本经验,通过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在企业全面创新中发挥团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企业团的建设创新增添新的动力,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问题综述
十几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环境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探讨也蓬勃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就不完全统计,此方面的相关论文,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期刊上发表的就有万余篇。经过梳理,可以把他们研究涉及的领域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
研究者在肯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前提下,总结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简单概括有三大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契机和挑战。一方面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认识;另一方面它也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他们选择的多样化趋势更为明显,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
2.在经济全球化下,西方依旧推行其“西化”“分化”的图谋,加紧文化意识领域的渗透,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如何用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有效的武装在校大学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3.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虽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信息的传播,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但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如何应对,是新时期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对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研究
就学生而言,关于他们政治取向、价值观念、心理健康状况、道德诚信水平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颇为丰富。通过这些调研成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渴望祖国繁荣昌盛;同时,他们也具有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体意识强化、道德意识复杂化等思想特点;而政治和道德观念模糊,缺乏道德责任感和心理失衡问题也较为普遍存在。
就教师而言,许多学者对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必备素质以及对教师的保障、评价、激励机制做了系统的调查分析,指出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教师思想上也出现了许多复杂的变化,滋长了一些消极的东西;同时,面对新情况,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就此,研究者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向“专家型”发展的思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情感倾注。需要指出的是中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对他们特点、存在问题和相关解决对策的研究理论成果所占比重较多。
三、对教学实施过程的研究
1.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纵向来看:教学内容的改革反映了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的重视和深化;横向来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国家意志性、马克思教育的常识性与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的统一,突出了课程对学生立场、观点、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研究者在的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以人为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内容涉及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为根本任务,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根本途径,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多个领域,力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对教学形式、手段及途径的研究:主张“开拓创新”是此项研究的显著特点。提倡打破传统教学的“填鸭”模式,在肯定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展多种渠道。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社团以及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学生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等方面。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些学者指出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教学途径上需要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研究,衔接主要指的是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工作、心理工作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的过渡。具体来讲,首先指出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问题是多年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功能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后探讨具体的解决办法:通过教学改革,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质,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承续性及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出发,建构了一套完备的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和评价的良好过渡体系。提出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的阶段,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行的详细计划以及具体任务。强调指出在教材内容上中学教材“多、难、深”,不利于高校“两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高校和中学教材中有关知识的重复应该全盘考虑,适当增删。具体措施为: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基础,增强德育工作的效率;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实践环节,使理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
3.对教学反馈检测手段的研究。研究主要倾向于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笔试测试方法,立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主张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察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北京:中国青年研究,2005-07.
[2]田永清.浅谈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教育艺术,2003(12):10-11.
[3]刘莉.经济全球化、文化霸权与大学生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4(5):16-17.
一、高职院校的新教学体系
近年来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根据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将教学重点由单一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素质培养转换。与之相适应,实践教学地位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辅助理论教学向与理论教学并重、着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转换。我校提出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理念;并始终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创新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大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力度。通过积极推进各类实践室开放,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条件;通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校内工程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提升学生工程技能水平;通过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的要求。我校领导提出以新校区建设启用为契机,坚持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思路,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先导,构建更加适合我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多级并行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在初具规模的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从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逐步设立并完善以基础实践教学中心、专业实践教学中心、创新型综合实践基地并行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我校坚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着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能力、强化工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建立先进、高效、开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结构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高素质实践教学队伍;构建仪器设备先进、网络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作为学校教学改革主导思想,并将其融入学校实践室建设全过程中。
二、高职教育建设与管理体制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建设与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高职院校理应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校一般由各学院分管,实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之间也缺乏技术交流与协作。而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开放和灵活,这种开放性使改革需要相关的支持和保障,其中关键就是管理模式的改革。从单一的实践教学型实践室向多元化实践室转变。规模较小,实践教学任务单一也不再适应开放式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分属各学院必然要向实践中心管理模式发展。依据这些改革思路,对我校实践室管理模式的转变如下:
(一)校级基础实践教学中心
基础实践教学中心功能:承担相关专业大部分生实践教学任务,并对全校学生实行开放;大力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鼓励和支持实践教师与实践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等多种措施,提高其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和实践技术人员申报“青岛理工大学实践教学与实践技术立项”,几年来共资助120多项实践教学与实践技术立项。
(二)院级专业实践教学中心
专业实践教学中心功能:能全面承担本专业的专业实践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践,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教学中心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设备和环境,加大开放力度,为学生较早从事科研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专业实践教学中心由主管学院管理。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制定专业实践教学中心的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学校将根据建设规划投入经费,学院负责经费使用,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管理,以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业务活动。专业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要体现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