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型社会范文

创新型社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型社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型社会

第1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社会企业服务于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效率,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比较理想的选择对象。社会企业在全球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成为许多国家服务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实体,社会企业可以实现社会与经济的有效融合,同时,社会企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形成的股份交易系统,也是一种金融创新。

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民生与之相配合,要求上海提供更有效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海可以利用自身的环境条件和优势,争取在政策和实践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企业发展机制。

一、社会企业的涵义和特征

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手段来实现社会目的,具有公益性、市场性、专业性和效率高的特点,在社会目标最大化追求和投资效率最大化追求之间寻求平衡点。

1.社会企业的涵义

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组织。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简单的说,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手段来实现社会目的。社会企业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社区发展、社会管理等及社会企业本身的进一步投资。社会企业重视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多于追求最大盈利目标。

2.社会企业的特征

一是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社会企业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外包对象,体现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目标。同时,社会企业追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也有盈利目标。

二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专业性强。社会企业往往是所提供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先行实践者,有丰富的运作经验、严格的成本控制、专业的管理和服务流程和模式、敬业和专业的管理和服务团队。

三是能够提供比政府直接提供更高的效率。由于更接近市场、更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更加专业,因此,社会企业提供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比政府、慈善机构等提供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更有效率。同时,社会企业通过市场化、高效率的运作,也为政府节省了时间、精力和资金,可以实现社会服务产品的供给高效率。

四是社会企业追求有盈利支撑的社会目标最大化,但不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社会企业以某一个社会目标最大化为目的,但为财务上可持续,即保证社会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有一定的赢利,以提高社会企业投资和服务的积极性。由于具有部分公益性的特征,社会企业不完全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社会企业的投资者不分红,最多只能拿回原始投资。

五是具有吸引人才的、竞争性的工资收入。人才是社会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吸引和留住人才,社会企业员工可以拿到正常的、并且有一定竞争力的工资。

二、社会企业的全球发展

社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并形成趋势,逐步被许多国家认可,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生存空间逐步扩大,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1.各国培育、引导、推进社会企业发展

一是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让社会、政府、企业等认识到发展社会企业的重要意义。由于社会企业的部分公益性和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因此尤其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与配合。二是培养社会企业家,引导社会企业的投资者,让更多企业家了解、认同、参与。很多企业家又是慈善家,热心公益、愿意捐款,应当有企业家愿意做这种社会企业,因为企业家更容易理解并支持这种企业发展模式,也更有市场竞争敏感和实力。三是建立更灵活的融资机制。有的国家已经或正在尝试建立社会企业的股票交易所。除了风险投资,已先后在巴西、葡萄牙、新加坡出现了社会企业的股票交易所,伦敦也即将成立。通过这一机制,社会企业的运作更规范、透明,也获得了更多愿意帮助其做大做强的投资资金支持,也打开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许多国家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给社会企业

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已成为国际上的一种潮流。政府不把公共服务项目外包给纯利润企业、事业机构或公益慈善机构,而是外包给具有企业性质又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社会企业,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产产品的供给效率。社会企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许多国家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企业。

3.孟加拉国社会企业运营成功一个案例

在来源于2012年10月9日《解放日报》的相关资料中,柳森描述了社会企业在孟加拉国的发展。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是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有“穷人的银行家”之称,积极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他联手法国达能集团在孟加拉国合资创办了一家酸奶厂。由于孟加拉国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非常严重,一旦儿童在出生后22个月内没有摄取足够营养的话,就可能造成终身残疾。于是就做了一种含有儿童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酸奶,只要一周吃两罐,就能基本解决营养不良问题。这些酸奶很快以很低的价格,通过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贷款体系卖给了穷人,最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为,如果没有任何收入,作为投资人很快就会血本无归,但如果能有一个基本保本的收入,投资人就可以不断扩大生产,从而帮助更多儿童解决营养不良问题。

三、上海培育、发展社会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上海培育、发展社会企业对实现“创新转型”将会产生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效应。

1.上海“创新驱动”在社会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

引进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并与上海的优势结合起来,将成为上海社会发展领域的又一创新,成功后还可以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带动效应,也符合上海“创新驱动”的要求。

2.提高上海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效率载体

社会企业通过富有竞争力的模式来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效率,而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又可以带动更多的资金、企业家参与竞争。

3.丰富上海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社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在寻找自己的市场出口的同时,也通过打造社会企业股份交易的平台来丰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的内涵和内容,还可以发展成为上海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

四、上海基本具备培育、发展社会企业的基础

随着社会企业逐步成为全球发展潮流,国内学界、实业界和政界等都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国务院参事汤敏等就提出通过发展社会企业来帮助解决中国老龄护理问题、公共文化产品提供问题。总体而言,中国在社会企业发展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企业,但有些企业或组织、社团在按照社会企业的模式进行实践,有的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海社会管理和服务在全国比较领先,国际化程度高,制度环境比较规范,社会需求层次较高,资金较充裕,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创新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一,设施基础。上海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公共文化、体育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硬件设施条件,并在设施功能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需求。这些设施可以与社会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第二,市场基础。作为国内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上海更容易找到社会企业的出口的政策试点条件。上海人口多、密度大、平均收入高,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数量大、需求质量高。上海人才市场较全、机制比较健全。

第三,政策基础。中央要求上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中做先行者和示范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更容易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上海“创新驱动”也需要在社会领域取得一定的突破,相应的要求政策上配合。

第三,实践基础。上海已经有了一些类似社会企业的实践,如社区老年人食堂、浦江镇体育中心由企业来运营和管理时政府给与补贴,还有上海一些社会组织孵化器、社会公益项目招投标等创新实践。但是这与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企业还是有差别的,有的过于追求利润目标,有的缺乏有效的运营机制。不过,这些实践至少说明上海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还有创新的空间。上海在社会组织方面不断创新,有的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打造社会创新孵化园、建立生态公益园以主动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公益创投和招投标项目等,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是,目前社会企业还是新生事物,在定位上需要明确,在投资、建设、运作、管理机制上需要认真设计,在实践上需要试点和探索,以有效防止有些所谓的社会企业“政策寻租”,公益功能弱化,利润目标放大。

五、上海要在培育、发展社会企业过程中先行先试

为培育、发展社会企业,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应从政策、领域、市场、机制、人才等多个方面探索创新。

第一,登记、税收等政策的适应支持

由于社会企业介于公益与市场之间,因此在目前的规则下比较难以归类,可以先采取民办非企业的登记形式,或者采取社会组织的形式,待发展成熟后再行定性。鉴于社会企业带有很大的公益性,对社会企业适用特别的税率,或者减税、免税,可综合考虑成本、收益、社会等因素来给予财政补贴或减免税。

第二,养老领域先行试点,而后推广

社会企业作为新生事物可以找准合适的领域先行试点。作为即将进入老龄社会的大城市,上海可以先行在养老领域试点社会企业模式,成功后再在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等其他领域加以推广。

第三,研究建立社会企业版交易市场

未来可研究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用上海的金融和制度优势,研究建立关于社会企业的股份交易所或股份交易中心、股份交易系统,探索进行集中挂牌交易,同时也让市场来选择社会企业。

第四,探索合适的社会企业发展机制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和上海的发展模式,如在设计好产品模式、管理模式、财政支持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公开招投标。

第五,引进和培养社会企业人才团队

第2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新农保;农保基金;筹集机制;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057-02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同时对促进农村地区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相比较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具有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鲜明特点。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展现状

(一)积极筹备试点推广工作

金寨县自2003年起便开始筹划县城新区建设工程,至今累计完成了20多项市政工程建设。近三年来,县城新区累计征地2 590亩,先后出让经营性用地284亩,获收益3 365万元。大规模的城区建设,征用了大量农田和山地,导致了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就在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安置保障的长效机制和途径的同时,国务院开展了“新农保”的试点工作,金寨县也被划入了试点县的行列,为确保惠农政策尽快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农村老年居民“老有所养”,促进社会和谐。金寨县积极筹划安排推进“新农保”的试点推广工作。“新农保”是惠及全县农村群众的“惠民工程”,是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保险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务之急则是结合当前城市化、老龄化现状研究讨论具体融资方案,以确保“新农保”制度顺利推行。

(二)开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新农保制度建设的速度和保障水平取决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与方式。金寨县“新农保”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农民两个方面。为了实现新型农保制度的跨越式发展,县社保局正在通过理论、政策和制度的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比如,将政府和农民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激活为现实的社会保障资源,以形成稳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农保基金作为退休农民的“保命钱”,应通过管理程序的科学设置,防止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而实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正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金寨县新型农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的范围目前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随着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从最初只限于国内银行存款、股票、国债等几个品种,到开始实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金寨县社保局也正致力于开拓多元化的农保基金融资渠道。

二、征地补偿融入基金筹集机制

(一)创新机制的提出

1.土地补偿发放随意性较大。按照金寨县现行发放办法,是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分配方案,最终按照分配方案直接发放。而这样做会使补偿金完全分流到每个农户手中,同时也会将每次的补偿金分光发尽。如此下去,则会对失地农民未来的生活构成巨大威胁,极易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于土地补偿这类共有的资金,应当提留一部分用于公共福利和公共设施开支。而从当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不足而言,从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民的养老保险不失为一种可行有效的方式。

2.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是前提。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失地农民中,生活水平下降的占60%以上,生活水平较征地前提高的不到10%。这说明政府应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和补偿标准,同时也要引导失地农民对土地补偿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从而使其享受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成果。科学的补偿标准由国家及地方政府根据实际国情民情而定,而征地补偿的有效运用却可以由地方各级政府灵活掌握。事实上,对于征地补偿是否得到有效运用,各级政府并未给予太大关注,或者有所关注也仅是孤立的看待。本文参照金寨县“新农保”资金筹集运作中出现的资金筹集不足、覆盖面不广、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同时结合一些学者专家的观点和金寨县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补偿金使用发放随意性较大的现状,提出了一条新的规范化融资渠道――将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征地补偿费部分转入“新农保”基金社会统筹账户,由全县农民共享这一统筹基金。

(二)创新机制形成机理分析

1.构建长效保障机制的内在驱动。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导致了失地农民的大量增加,金寨县县政府为了保障新区建设下失地农民的正常生活和确保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向失地农民发放一次性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短期内,一次性的补偿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失地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失去土地后缺乏再就业技能,再就业比较困难。这种补偿办法只是侧重考虑失地农民暂时性的生活问题,并不能对失地农民形成长久的保障机制,失地农民普遍出现了坐吃山空的境地,这么一来土地补偿也就违背了其保障农民生活的初衷。因此,对土地补偿费加以合理利用,采取从政府、征地单位、农村集体、农民个人获取的补偿费中各划出一部分资金转入“新农保”基金的办法,将会较好实现失地农民的长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制的资金划转对象是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费,但并不能就此将划转的资金全部用于为失地农民建立农保基金。如果认为是谁失地得补偿谁受益的话,则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现象。因此,征地补偿转入农保基金的部分应为全体农民共同分享,应有利于构建惠及全县农民的长效保障机制。

2.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扩大惠及范围的迫切要求。当前正值金寨县“新农保”推广时期,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民来讲是一件大好事,但政府财政资金不足是最大问题。由于“新农保”的资金需求呈刚性发展趋势,地方政府的财政在维持其他公共事业方面支持较大,因此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撑便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新的养老制度需要让政府承担一部分责任,但不能据此完全指望政府。在此背景下,如果不切实际地大包大揽,最后则只能是好心办坏事,或者好心办不成事。因此,结合当地县情设计出灵活实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对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以及提高“新农保”的保障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据了解,目前广东中山的三角镇在土地征用过程用土地补偿金为被征地农户购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而在此之前的征地补偿金除了发放给村民之外,还会按照比例提留一部分作为集体资金,这部分资金一般不发给村民。而新模式实行后,村集体拿出部分提留资金给征地农户购买农保。征地户土地补偿金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机结合虽然有利于减轻失地农民的负担,但这只是出于对失地农民的单方面的考虑,并且筹集的资金极其有限。将村集体留存资金和政府单位获得的土地流转资金、失地农民个人获得的部分汇聚起来按一定比例提取并转入“新农保”社会统筹基金,能够有效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扩大惠及范围,并最终形成让全体农民受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3.促进农村居民广泛参保,提升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金寨县新农保实施办法》规定: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居民,不用缴费,每人每月可享受国家给予的55元基础养老金。这里的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承担,是新农保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使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和没有全部或只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居民,都可领到这部分适时调整的基础养老金。这项规定,使得新农保吸纳了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参与积极投保。基于此项规定,探索将征地补偿金划转入“新农保”基金社会统筹账户将是增强吸引力的又一举措。

在发达地区集体经济力量较雄厚,集体补助是农民缴费的巨大支持,永久计入个人账户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相对较落后且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农村地区,集体补助力度较小,但集体可支配的征地补偿金数目较大,将这部分资金划入农保账户则能很好提升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但如若将补偿金按照相对发达地区的经验永久计入个人账户则会产生如前文所述的不公平现象。而将其转入社会统筹部分则能从筹资机制上为覆盖人群最大化提供保障。这将很好解决不公平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农村居民广泛参保,提升保障水平。

4.农村地区社会公平的呼声。目前金寨县新县城建设征用农用地的过程中,对应的征地收入比例大致为:农民个人5%~15%,农村集体25%~30%,政府机构得60%~70%。这表明,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后,只能得到政府和征地单位支付的数额不多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而政府及其机构通过招商引资等获得的补偿低则是农民获得补偿的7倍,高则达到14倍。而创新机制基于社会公平的角度,要求对农民自身、集体及政府机构获得的补偿进行划转时的比率实行差异化界定。同时将资金划入社会统筹账户为全体农民共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公平和对农民的充分保障。

三、基金筹集创新机制前景展望

农保基金是参保农民日后养老的“保命钱”,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运行的基石,其管理和运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这项事业的成败。当前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对农保基金拓展筹资渠道、增强筹资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众所周知,城市化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必经阶段,将土地补偿划入“新农保”社会统筹基金正是基于这一国情提出来的。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性和长期性,造就了该基金筹集机制的可行性。同时,前文对其形成机理的详细阐述,预示着该机制将为当前新农保基金账户开辟一项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相信本次基于“新农保”基金筹集机制上的创新探索能给中国的新型农村养老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第3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关键词] 创新型社会 管理创新 民营企业 培训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让创新型社会建设不再仅仅是一种未来远景的展望,而是成为了我国全社会和所有企业都必须高度关注,必须有所作为的行动指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改造资源消耗型低附加值产品,提倡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也应当是民营企业当前工作的题中要义。创新型社会是集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于一体,在全社会层次上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新的社会发展形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新型社会对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企业提出了创新要求,民营企业必须响应这样的要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必将有所改变,创新型企业必将为创新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重的发展之路

新世纪以来,随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基于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这其中学术界以及民营企业自身要求重视民营企业创新的呼声功不可没,这同时也契合了我国提倡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中央出台的科技发展纲要和地方政府的各项跟进举措无疑是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推进剂。然而,一直以来,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如何提升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的能力上,集中在如何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如市场准入、反不正当竞争、起草和制定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大家议论较多的话题是如何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基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固然要加强,但不能止步于此,因为有些民营企业要按照过去的粗放型经营、低成本竞争的老路子已经很难走得通。国内市场的饱和,国际市场上贸易壁垒的重重阻隔,已经让许多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他们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从技术创新入手,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打破贸易壁垒的限制,脱离低水平竞争。在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这种走技术创新求发展模式突破的思路,肯定会得到政府的各种支持,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可以说已经比过去大有改进了。

然而,创新一词对于民营企业发展模式而言并不是仅仅针对技术创新的,民营企业对于创新的另一面――管理创新也要重视起来。技术创新看重的是产品在技术方面的改进和革新,技术创新看重的是产品在技术方面的改进和革新,着眼于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技术创新给产品带来的是满足更多人群更高的需求,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获得超额利润的方式,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拥有相当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或者至少要有强大的技术转化水平。管理创新是对于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环节,从企业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吸收管理实践中得到的各项理论成果,对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创新过程。管理创新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运用新的管理工具,可以是改变企业的管理流程,可以是转变组织全体人员的思想观念。

在民营企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中,管理是技术创新和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基础。管理为技术创新铺平了道路,打通了技术变成钱、钱变成技术,技术再变成钱的各个环节。在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之后,企业才能迎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的新时期,逐步开展功能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成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技术不是万能的,才能凸显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这体现了在民营企业寻求发展模式改变,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只是呼吁通过政策倾斜,财力支持来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忽视其内部的管理问题和管理创新,那将不能实现我们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投入所希望看见的相应的令人满意的回报。技术创新能否实现,技术创新的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强大支撑,在于保证技术创新和转化的管理机制的创新,技术要转化,它不能仅仅是为企业提供了可供宣传而不能发挥作用的专利证书而已。

二、重视实现管理创新的途径――培训

创新型社会建设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就是提倡各种类型的创新。管理创新是一项极具特色的管理行为,每个企业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采取合适的管理创新手段。在管理创新中,不应当跟随时髦流行的管理理念,尤其不应当对于西方管理理论和工具,不假思索的照搬接受。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民营企业要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确确实实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各项便利。

从创新型人才建设来看,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创新型人才,企业的创新特别要注重提高民营企业家自身经营管理素质。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他们的战略眼光,对于全球范围内行业变化趋势的把握,企业家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管理知识的选择和运用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而企业家的这项能力通过接受科学系统的管理培训是可以提升的。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同样取决于他们能否让创新型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激励创新型人才手段的运用能力也可以通过参与管理培训来提高。

如何发现创新点,怎样开展创新活动,如何让创新的“性价比”最高,这些都取决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对于参与创新的人员而言,补充新的知识成为了工作中的必需,接受培训是他们对组织的需求,创新人员之间对于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的需求也促进了学习性组织的建立,培训则成为了知识分享和传播的途径。

从企业人员激励角度来看,员工激励问题尤其是创造型人才的激励工作向来是管理工作的难点,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除了要优化激励措施,提高激励措施的有效性之外,改善组织内部的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的效率,促进鼓励创新的良好组织氛围的形成,提倡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战略思维同样也是民营企业进行员工激励较好的选择。在以上措施之外,满足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也是员工激励的方法之一。

创新过程充满不确定因素,管理创新稍有不慎,也容易造成企业的困境,引起内部组织结构的动荡,那管理创新的风险如何规避呢?管理创新的成功取决于企业家的经验和水平,在于管理者团队和作业人员对于管理创新点的理解和贯彻,取决于创新人才更新知识的速度和对知识的把握,要规避管理创新风险,那就要求从企业家到管理团队到作业人员都要接受正规而有效的管理培训,要善于从实践当中寻找合适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规避此类风险。

三、发挥政府在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创新中的作用

在创新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他们内在的追求利润的动力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使得企业对于创新有一种内在的主动性。民营企业对于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是非常重视的,他们的自发的企业创新的行为,如果得到鼓励和支持的话,将成为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

在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供应上,各级政府要对自身的行动区间有清醒地认识,过多地进入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很可能让民营企业处处感到掣肘。不能再以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心态和上下级之间的所谓指令来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要多征询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意见和需求。

只要是企业就存在发展的愿望,要发展就必然会选择技术创新,为了技术创新的成功,企业首先会想到做好管理创新的工作。政府在提供创新性制度时,要以企业自身能够有效吸收外部创新性制度安排,并付诸于企业内部创新的能力作为评价企业是否有资格接受资助的首要条件,而不是其他因素。不能因为有些民营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技术含量低,偏向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企业没有创新的内在需求。在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道路上,在追求企业效益最优化的路上,一切企业都是相同的。

企业同样需要管理方面的创新,应付高速成长,技术不确定较大,潜在客户不明晰的市场,他们需要掌握新的管理工具在企业内部创造性运用的能力。各类培训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为管理创新提供崭新的思维方式。具备管理创新能力的人员对于技术创新的接受能力更快,对于技术创新的主观意愿更为强烈,执行技术创新决策的能力也会提高。

在创建创新型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以培训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进而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在当前转变政府职能,提倡政府权力为民所用的趋势中应当也可以有所作为。各级政府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同时,应当运用各种手段,规范培训市场,引导民营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创新为最终目标的各类培训,在全社会形成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并重的氛围。

参考文献:

第4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企业需求出现脱节的现象。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地方本科院校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了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实现的措施。通过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地方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22-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重要的战略决策,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应用创新型本科教育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因此,向应用型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既顺应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必然抉择。

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国内低端制造业正面临着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已经不占有优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生态平衡破坏严重,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形势要求我国的经济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渐进式的创新,迫切需要具有各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下。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知识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情感逻辑和数学逻辑等四个方面,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获取相关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哲学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从技术角度来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只有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融合,才能对具体的技术进行有效创新。因此,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性能力是指在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开拓新领域,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使所从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创新性思维在技术创新性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创新性思维是指\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新出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以及相应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心理活动过程。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应用所学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3.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人格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除应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创新性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独特人格,创新人格应具有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开拓进取、除旧创新等特点。应用创新型人才必须陶冶情操,培养创新人格。因此,创新人格是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条件。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求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迫切性和必然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制定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具体实现措施如下。

1.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转化教学理念,依托地方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方式,为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建立以合作办学和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发展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对接,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授课计划,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任职要求之间的对接。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升教师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环节学习,按照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承担相关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建立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

2.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产学研有机的结合,建立产学教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产学教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大学科技园作为教学、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成为高校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和创业人才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以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育基地。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丰富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行业实践技能的教师比较少,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积极聘请地方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的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学、学生技能鉴定、科技竞赛辅导等工作;地方本科院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在职高校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强化企业实践经验,积累社会实践经历。只有不断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满足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俊鹏.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47-48.

[2]戴云龙,戴跃侬.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1):137-139.

第5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一、现状与问题

近年,湖南的金融业发展迅速,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全社会诚信意识明显增强,银行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二是银行业经营实力增强,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实现利润及金融机构个数“三增长”;三是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较快。全省地方银行机构资产总量、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占全省银行业机构的比重实现了同步增加;四是资本市场和保险业发展较快。但同金融发达地区相比,特别是同“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相比,金融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还是保险业,总体规模比较小,发展水平不够高,资本市场不够活跃,直接融资比重过小,金融体系不够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湖南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产品种类少,融资方式单一,形成了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高、间接融资以信贷资金为主、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数额较小的融资格局。

2.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湖南中小企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2006年,湖南中小企业数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9%以上。全省GDP的49.9%由中小企业提供和创造。全省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累计贷款额度不升反降,对民营经济的贷款不足贷款总额的20%,远低于全国40%的比重,更低于淅江80%的比率。

3.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一是经济总量相对偏小,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实施中,对金融业直接干预,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不够规范。三是信贷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企业或个人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时有发生,金融风险意识还较为欠缺。四是金融中介机构发育程度低,运作不规范,服务面小、质差。五是政、银、企三者关系尚未步入良性轨道,互信共赢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4.金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金融机构收紧信贷闸门,银行信贷对“两型社会”建设支持严重不足与资金需求矛盾日显突出,另一方面,有限的金融资源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信用环境较差、金融组织结构单一、金融服务创新不够、信贷结构欠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信贷资金大量沉淀或外流,金融资源没有在本地得到有效利用。

二、对策与建议

1.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是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需要更多的上市公司,需要在国内资本市场乃至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更多的资金,要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扶持企业有效利用资本市场,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积极为企业搭建境内外上市推介平台,引导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同时,还必须为非上市企业敞开一条市场募集与融通资金的渠道,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二是发展各类产业投资基金。三是强化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使企业的债券融资比例由目前的2%达到10%~20%。四是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全面整合长株潭城市群现有产权交易资源,建立以规范转让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产权为一体的中部地区产权交易中心。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机构体系。一是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深入开展“金融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在长株潭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跨国金融机构入驻,鼓励和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强核心竞争力。丰富市场主体,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格局。积极开展与境内外知名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二是以扩大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融资作为金融市场调整的基础性目标。要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用现代金融理念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小型银行、农民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实现地方金融业发展空间扩大、金融产品创新、产权和组织制度完善。三是构建产业金融体系。商业银行通过金融服务把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产业内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实现金融业与产业的交融发展。建立和完善大项目挖掘和生成机制,培育和建设一批优质项目,形成有效信贷需求。四是开展各类保险改革创新。建立商业性保险、政策性保险和专业性保险共存的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积极争取分设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科技保险和计划生育保险等专业保险公司的试点。

3.创新金融业务和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金融产品和交易工具,增加企业的债券融资、权证融资,争取发行市政债券,尝试发行抵押债券,推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证券化,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同时创新设立各项基金产品,通过发行基金券,支持长株潭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二是推行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对外开放门户作用,促进开放性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经常性项目外汇管理改革,简化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的凭证和手续,积极改进进出口核销制度;推进投资便利化,便利长株潭区域企业集团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和运作,支持企业对外投资,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方式。三是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长株潭区域现有地方金融企业的股权,按照统一管理、综合经营、法人分业原则,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参股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企业。四是发展金融租赁产业,如汽车租赁、航空租赁等,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国际国内保理业务、审计咨询、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经纪公司、消费信贷、投资咨询等金融相关产业,适时推出黄金、债券、外汇投资、国内银团贷款、企业年金、外汇衍生产品、个人综合受信等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项目。五是全面提升现代金融服务水平。

4.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安全区。

第6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06年,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创新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积极能动性,才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并不高,创新水平依然不足。据统计,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资强度仅为0.93%,而同期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研发投资强度分别为3.57%、2.93%和2.23%。2015年我国研发投入规模达到1.4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但尚不足美国的50%,且创新综合能力仅排名第18位,这意味着我国企业的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呢?除已有研究发现的企业规模、社会网络等因素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与中国特殊制度背景相关的影响因素呢?Chang等(2015)基于美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不利于企业创新[1]。在创新水平一直遥遥领先的美国,这一结论恰恰支持了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决定――2008年FASB和IASB决定在其概念框架中取消会计稳健性要求。

鉴于此,本文以2008―2012年我国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讨论高管社会网络和会计稳健性分别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社会网络对会计稳健性和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

创新活动的主要特点是高风险、高投入、回收期长。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单个企业由于灵活性低、创新资源匮乏和管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已经很难独立完成创新活动,于是产生了技术创新网络、供应链联盟、产业集群、产学研结合等新兴的创新关系网络。社会网络虽然不是为了组成创新团体而特别构建的,但是却能像创新团体一样从网络中获取创新资源,对企业创新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影响具体体现在有利于企业获得信息优势、获得创新资金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三个方面。

1.高管社会网络有利于企业获得信息优势。一家企业的成败往往与经营者是否拥有广泛的社会交往和联系相关。社会交往和联系形成的社会网络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沟通渠道,能够促进信息自由和低成本地通过该网络流动,实现专有信息平台的共享,为公司赢得竞争性优势并抑制特有投资信息的流出[2]。提高了创新决策质量和效率。然而,社会网络成员获取社会网络中的资本时会受到自身的网络位置约束,网络中心度越高的高管,获得信息的通道越多[3]。速度越快,做出创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越高,进而企业的创新水平越高。

2.高管社会网络有利于企业获得创新资金。创新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高管社会网络可以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便捷地获取外部资金,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网络的信用提升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获取更多的外部资金,为企业融资提供事前信用担保;另一方面,社会网络的声誉治理机制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违约风险,拓展融资渠道[4],为企业融资提供事后违约担保。成员企业一旦违约,就很难得到后续的资金支持。因此,社会网络的双重保险作用有助于企业筹集更多的资金进行创新投资。

3.高管社会网络有利于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创新属于风险性的投资活动,创新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企业创新水平越高[5]。高管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促进企业创新水平。一方面,风险承担必然消耗企业的资源,对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效应为风险承担提供了资源保障,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为负债的提高和研发投入增长加快[6]。另一方面,高管社会网络为网络成员提供了失业保障。社会网络具有劳动力市场保险效应[7],网络成员由于其丰富的社会关系,即使被一家企业解雇,也很容易找到下一个雇主,因此,更能承受创新失败所致的失业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鉴于此,提出假设1:

H1:高管社会网络促进企业创新。

(二)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创新

会计稳健性是股东、债权人和国家等利益相关者监督和控制管理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虽然系统性降低了企业当期盈余,但却有利于股东、债权人、国家等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当前的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缓解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冲突,为企业创新决策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础和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创新。

1.会计稳健性可以?解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冲突。大量研究发现,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问题是导致企业创新不足的重要因素[8]。会计稳健性可以缓解这种问题,促进企业创新。理论认为股东的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愿意承担风险性投资活动,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短期业绩考核,规避风险性投资活动,二者存在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导致的问题为管理者操纵利润以完成短期业绩考核和规避创新等风险性投资活动提供了可能,不利于企业提高创新水平。已有研究发现,由于人契约责任有限和契约签订依据单一(只能依据会计报告),所有者可以利用会计稳健性来缓解问题[9]。问题得以缓解后,企业的创新水平预期将得以提升。

2.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融资约束是各种类型企业创新不足的重要制约因素,会计稳健性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首先,会计稳健性有利于企业缓解债务融资约束。会计稳健性可以完善债务契约,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有利于债权人及时获得违约信号,有利于债务人优先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较大的单笔贷款金额和较长的贷款期限,从而缓解企业的债务融资约束[10,11]。其次,会计稳健性有利于企业缓解股权融资约束。国内外许多学者发现会计稳健性可以缓解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的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越大,再融资费用率和再融资金额也越低 [13]。基于此,提出假设2:

H2:会计稳健性促进企业创新。

(三)高管社会网络对会计稳健性和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

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创新水平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可能受到高管社会网络的影响,又可能受到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中国是“关系”盛行的社会,在某些时候,“关系”可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高管社会网络关系是企业获得创新信息的重要通道,是国家非正式制度的重要补充和替代,构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非正式环境,对会计稳健性和企业创新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会计稳健性起源于会计估计和不确定性,但是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性,因为信息不对称是不确定性和契约各方的有限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利益相关者的损失不对称,理性的管理者因对企业经营真实情况更具信息优势,可能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了降低?p失程度,其他利益相关者除了完善契约内容,还会通过会计稳健性原则来管控管理者。会计稳健性原则明确规定,由不确定性带来的可能收益或资产,会计人员一般不予确认或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才能确认。但是,由不确定性带来的可能损失或负债,除非概率极小,否则应予以确认。因此会计稳健性通过报告最低的资产和收入,以及报告最高的负债和费用,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一致性,从而降低股东、债权人和国家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损失。按正常的信息获取速度和流量来说,会计稳健性可以弥补契约治理的不足,成为重要的公司治理工具,降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债权人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防止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背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为企业缓解问题和获取创新资金提供保障。然而,高管社会网络加速了企业获取外部信息的速度和数量,使得企业确认收入和费用的证据更充分,导致当期利润进一步降低①,不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活动。

首先,高管社会网络不利于会计稳健性缓解问题。高管社会网络关系为管理者躲避会计稳健性管控提供了职位担保。中国企业对管理层的激励主要是在位激励。职位是管理层的主要利益来源,理性的管理者为了稳固其职位,更偏好短期项目。高管社会网络具有劳动力市场保险效应[7],为网络成员提供了潜在的高管席位。网络中心度高的高管可以认识更多其他公司的高管,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更强,社会声誉更高,更容易获得潜在的高管职位。因此,社会网络中心度高的高管面临在位激励和短期业绩压力时,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更可能不受会计稳健性的约束,虚增企业利润,减少创新投资。

其次,高管社会网络不利于会计稳健性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高管社会网络通过加速信息的流通速度和流通量使得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当期业绩进一步系统性低估,可能导致债权人和投资者增加逆向选择、增强监督力度,不利于企业缓解融资约束。(1)不利于企业获得债务融资。债务契约的订立通常以会计指标为依据,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较高时,会计稳健性要求的及时确认损失会使会计指标恶化,可能无法达到债务契约的要求。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会加大对公司的监督力度,提高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减少对公司的资金供给,加重企业的融资约束,甚至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14]。(2)不利于企业获得股权融资。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较高时,会计稳健性加大了公司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表现为会计盈余的下降而非现金流,而连续的会计盈余下降有可能导致公司失去股权再融资资格,不利于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15]。基于此,提出假设3:

H3:高管社会网络关系削弱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初始研究样本为2008―2012年深沪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剔除:(1)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2)样本期间被ST和*ST公司;(3)管理者信息和公司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4)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公司;(5)当年IPO的公司。经过筛选,最终的研究样本为2815个观测值。样本期间之所以截止于2012年,是考虑到中央组织部在2013年10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后许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纷纷辞职,这使得上市公司高管社会网络在此前后的可比性大幅降低。本文的高管社会网络数据根据CSMAR数据库中的高管简历经过手工整理和Pajek软件处理后获得,其他财务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使用箱线图探测其是否存在离群值,若有离群值,进行缩尾处理。

(二)主要变量设计

1.会计稳健性(Consv)。尽管会计稳健性至少已经影响了会计行为500多年,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度量方法[16]。Basu(1997)率先对会计稳健性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市场回报是经济收益,会计盈余是对经济收益的确认,会计稳健性意味着会计盈余对差的市场回报更加敏感,于是提出了盈余―股票报酬计量模型[16]。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借鉴张金鑫和王逸(2013)的做法,采用盈余波动程度来度量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他们认为会计稳健性对坏消息的更及时确认导致盈余的负偏分布和盈余波动的增大,盈余的波动程度反映了盈余对坏消息的增量确认,可作为会计稳健性的变量[17]。

2.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SN)。现有文献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董事网络,很少涉及监事会与管理层。但是,董监高的社会网络关系都可能影响企业创新,因为如果企业创新缺少某种资源,只要某一个董监高有这种资源,公司就会很容易从他们手中获取这种资源。因此,本文的高管指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

关于社会网络中心度的度量,借鉴陈运森和谢德仁(2012)的做法,用程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四个指标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每个高管在整个上市公司高管网络中所处的位置[18]。具体来说,按以下步骤计算高管的社会网络中心度:(1)从国泰安的公司治理数据库中,分年度下载上市公司高管个人资料,按姓名字段排序,找到同名高管,手工识别同名高管是否为同一人,并做同名标记处理;(2)剔除已离任或者原任高管数据,剔除董监高以外的其他职务数据,分年度计算每一个高管的网络中心度(程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3)为了消除四个中心度指标之间量纲上的差别以及异常值的影响和更加突出指标的差异性,再分别对四个网络中心度指标进行分年度排序并分成十组,赋值 0~9;(4)以公司为单位计算每家公司所有高管的网络中心度均值、中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得到公司层面的高管网络中心度;(5)对四个网络中心度标准指标求平均数,计算得出综合的公司网络中心度指标(SN_median和SN_max)。

3.控制变量。参考余琰和李怡宗(2016)、潘越等(2015)的研究,将企业规模(Size)、经营业绩(ROA)、成长机会(TQ)、经营现金净流量(OCF)、上市年限(Age)、负债水平(Lev)和产权性质(Sh)等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模型[19,20]。此外,还控制了年度和行业效应。预期规模越大,企业越具有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越可能忽视创新的重要性。企业经营业绩越好,经营现金净流量越充裕,越有充足的资金开展创新活动。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急需拓展市场,因此更有动机进行技术创新。而上市时间较长的企业则更有可能进入到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其创新的动机将下降。负债水平高的企业,财务风险大,为降低企业整体风险,此时企业更不愿意进行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国有企业与政府具有天然?系,获取银行资金和研发补助相对较容易,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具体的变量定义说明见表1。

(三)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高管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借鉴鲁桐和党印(2014)的研究构建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21]: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从表2报告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50%的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在1.4%以下,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普遍较低。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SN_median、SN_ma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都较大,这说明企业之间的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水平差异较大。以中位数为划分依据,会计稳健性水平较低组的创新水平显著低于会计稳健性水平较高组,这初步说明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创新正相关。

(二)回归结果分析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模型的具体回归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SN_median和SN_max)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高度正相关,即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促进企业创新,假设1得到证实。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系数均在5%及以上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创新正相关,即会计稳健性促进企业创新,假设2得到证实。高管社会网络和会计稳健性变量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高管社会网络削弱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假设3得到证实。

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预期基本相符。经营业绩(ROA)和成长机会(TQ)与企业创新正相关,上市年限(Age)、负债水平(Lev)与企业创新负相关,与预期相同。但经营现金净流量(OCF)和产权性质(Sh)与企业创新负相关,与我们的预期相反,这可能是因为当经营现金流量较大时,现有产品盈利能力较强,企业更可能把内部现金流用于现有产品的生产而非新产品的研发;国有企业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在发展过程中以稳定为先,从事创新活动可能不利于具有行政职务的国有企业高管升职。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的可靠性,采用以下方法再次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检验。(1)为了消除高管社会网络的衡量偏误,借鉴陈运森和谢德仁(2012)的做法,以平均数和最小值计算的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作为高管社会网络的稳健性检验指标[18];(2)为了消除会计稳健性的衡量偏误,用资产减值损失和非经营性应计模型作为会计稳健性的稳健性检验指标。具体的回归结果分别见表4和表5(控制变量与表3相同,限于篇幅,未一一列出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根据表4和表5报告的回归结果可知,上述两种稳健性检验方法的回归结果与表3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2008―2012年我国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管社会网络和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高管社会网络对会计稳健性和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促进企业创新;(2)会计稳健性促进企业创新;(3)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削弱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企业应将长期激励落实到分期奖励。我国企业主要实行在位激励和经营业绩激励,这种短期激励方式的客观存在,加之管理者的自利与短视,会计稳健性可以帮助所有者管控管理层,抑制管理层短视,促进企业创新。但是,普遍存在的高管社会网络关系却不利于会计稳健性对管理层短视的治理,因此,认为企业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长期激励,并把长期激励落实到短期奖励上。创新是一项长期活动,且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如果管理者只有在创新成功时才能获得奖励,长期激励很难起到创新激励效果。因此,企业在激励管理者进行长期创新时,应该重视长期激励,更应该把长期激励落实到分期奖励上,长期激励让管理者有动机去从事长期的创新活动,分期奖励让短视自利的管理者在短期内享受到自己的创新努力成果。

第7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关键词:自主性管理;政府转型;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10—0088—09

作者简介:黄建洪,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江苏 苏州 215123)

一个持续分化和多元化的社会,自主性的发育发展程度是衡量其进步状况的基本标志①。自主性管理的议题,就是关于认真对待权利的议题,它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②,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需要对社会自主性意识和能力的日益成长及其相应的引导性治理愿景作出宏观分析。本文将立基于社会立场,探究政府进行社会自主性管理的意义及其实践路径,以期对社会建设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期待。

一、转型期的社会:导向自主性管理的境况呈现

清晰地描述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之“面相”,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自20世纪70年代末肇始以来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但在近年来的出版物中,常常可以读到狄更斯式的判断话语,即对当下的中国作出“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两种极化的分析。前者高歌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其代表便是对“中国模式”的探讨;后者则对改革进程中的种种不足与问题猛烈鞭挞,其论点可概括为新形势下的“权力经济对整个社会的掌控”。究竟应如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作出分析,这是一个关系现实境况和未来取向的重大问题。

概括起来,如下四个方面的社会发展样态有助于我们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方位:

一是内在结构。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图景是“混合结构”,即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引发的“领域分离”(如经济与政治的相对分离、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相对分离、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相对分离)和“结构转型”(即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新型社会结构)

韩庆祥、张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这样的态势告诉我们,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相对狭义之社会,它已经是一个公民社会初步发育的社会,权利体系获得来自于依旧相对强势的权力体制的引导、调节甚至控制。尤其进入新世纪后,行政科层化的治理改革得以实行,并成为推动社会建设的根本机制。由此,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已经由改革前的“总体性支配权力”被“一种技术化的治理权力”所替代

渠敬东等:《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二是运行方式。大量的从传统的高度同质化或曰政治与社会一体化状态中分离出来的社会力量,如民营企业、公益性社会团体等,逐渐表现出相对清晰的权利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在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氛围影响下,利益与自主渐次发展起来;但并非完善的市场机制所引发的强力逐利与自我中心,在对传统社会结构进行破坏和重组的过程中,又客观上呈现出了效率至上和道德相对主义的种种极化态势。因此,社会的运行,其自主的一面虽有张扬,但仍因与权力的分化不足而颇不充分,社会运行存在显著的权力依附性;同时,其理性化与规范性程度也因整个社会观念的选择性世俗化而存在些许偏颇,社会的自主与自治程度仍有欠缺。

三是发展内涵。现代化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致效能化与民主化的历程,是一种复杂和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其关键在于,在这样的规模化演进中,人的主体性价值不仅得到人们观念上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观念嵌入社会治理结构之中,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以此观之,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维度的发展变迁,需要面对越来越有差异化认知观念和价值偏好的大众群体。这里面就蕴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即社会本身如何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整合结构来有效容纳多元的权益诉求,如何通过社会权利与政治权力的彼此互动合作、沟通接纳甚至部分的制度化拒斥来实现自我认同和国家认同。而这样的命题,恰恰构成现代化的核心命题。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中心议题在于社会权利结构的重组和优化,而在一个治理结构分化、功能专门化、权力理性化和文化世俗化程度仍不充分的国度,现代民族与民主国家的构建注定是社会获得主体性价值认可和制度化保障的关键。

四是问题困境。转型社会之中,社会的发育发展是在一个完成现代化使命与推进后现代化进程的复杂背景中展开的。实践中它面临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持续张力,表现为物本与人本、物质与后物质、工业与后工业、效率与效益、GDP与绿色GDP 之间的种种冲突与紧张

第8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关键词:会展行业;美学;艺术设计

培养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迅猛增长加上浙江省自身优厚的条件带动旅游业的繁荣,与此同时浙江省的会展行业进入一个不断完善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第三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西博会恢复举办,一年有展览项目30多个、会议项目30多个、节庆活动项目40多个,共计lOO多个项目。会展设计不仅仅只局限在会展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会展版面设计、会展展位设计、会展照明设计等内容,美学在会展设计中的作用已经发展的越来越重要,设计美学人才将突破传统,不仅是提高这一行业经济效益的强势拉动力,更是提升参观者视觉审美的参展兴趣。劳动保障部统计,近年来全国会展业从业人员约有lOO万人,其中从事经营策划、设计、管理的专业人员仅有15万人左右,专业艺术设计型人才的缺口极大。20lO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会展经济已到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匮乏现状之间的落差,培养高素质的会展设计专业人才成为重中之重。

一、创新型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会展行业对会展设计人才的需求

浙江会展行业自身包含了巨大的会展业务量,决定其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必然需求。同时,外国公司、大型跨国公司参加的展会对现场氛围的策划、营造要求会不断提高,不断推进的行业发展浪潮拍击着会展设计师在设计上要有所创新,在研究如何将本土元素合理地运用到实际方案中去的同时,要做到如何更好地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传递企业文化和会议主题是各大会议会展公司的首要问题。

(二)注重会展设计美学人才培养对浙江会展业发展的长远影响

浙江自然资源的优美和丰沛,早已成为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比较青睐浙江会展环境的客观原因。从长远的角度看会展业的成长更需要艺术设计美学人才的完善与提高,只有具备可以灵活地在室内外运用具象或抽象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段,提高会展展台搭建施工工艺水平,才能成为浙江会展业持续发展的不歇动力,才能更好地将设计提升为质的飞跃。

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看,目前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会展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有学者把会展人才培养分为3个层次:核心人才、辅助型人才、支持型人才;二是对于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行“产学研结合、教学研相长”的教学模式。我国目前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国际合作型国外开展规范化的会展时间较早,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丰富

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合作形式有:(1)全面合作。同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相关国际组织及着名会展企业合作培养会展人才,吸收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体系,行业信息资源合理利用。学生有机会到国外直接学习和实践。(2)引进“外脑”。目前部分会展专业面临专业师资力量缺乏,要借用外脑。广泛招聘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会展专业师资人才来讲学。应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提高会展人员的业务水平。(3)师资培训。师资状况是决定会展教育成败与否的根本,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会有一流的学生。要多选派会展教师出国出省培训与考察,掌握一手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

2.校企合作型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使学校与企业开展紧密的、制度型的、双赢的合作。(1)开展紧密型合作。采取“联合培养班”、“企业班”的做法,不断采用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多征求企业的意见的方法,了解紧缺课程并且及时设置,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和市场的短周期性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使得岗位与专业相互贴近。 (2)开展制度型合作。用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校企合作行为,教学、生产实践都应该形成制度,有法律保障。如会展企业签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制度上就要保证企业带领学生参观讲解,与会展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等,安排广泛的实习活动,为学生创造接触行业第一线和亲身实践的机会。(3)开展效益型合作。校企合作双赢的直接表现“双方都有经济效益”,学校从经济效益中体现自身价值,培养出为自己、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价值的培训机构,赢得社会的认可。

3.能力主导型

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一个分支,决定了会展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会展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学习能力,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4.多维发展型

会展业是多个行业构成的产业链,产业链包括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会展公司、会展教育机构、会展搭建、会展中心(展馆经营企业)、饭店酒店、宾馆公寓、旅游公司、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不同的机构和单位,人员有很大的特殊性。会展专业毕业生既能“拿来就用”,又能尽可能多的适应不同职业,惟有如此,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才能实现共赢。

(二)我院会展设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划分在艺术设计与人文系,专业规划上大大呈现艺术设计类专业在会展课程中的实施,为加强设计美学能力要求开设了会展活动相关的艺术设计能力课程如广告与平面设计基础、会展布展实训、Photoshop软件应用基础、3D软件应用基础、会展平面设计实训、会展展馆设计实训、会展布展实训等课程。随着我院2010年会展专业与浙江省会展行业协会亲密往来,对浙江会展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频繁的参加各类中小型展览,了解到行业中的急需人才,我们应该及时探索出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行业需要我们培养布展空间设计型人才,更具整体感、层次感、艺术感,为了很好的展现内容、空间、形式。全面性、完善性、连贯性,解决观众的观展感受,强调展陈内容之间的层次区分与色彩互补,用整体、近景、局部的展览语言将原有内容娓娓道来的呈现给观众,繁而不乱。强调展陈空间、内容、形式带有浓厚的艺术风格,有效提高城市会展的品牌效应。会展美学设计课程一定要让学生走出去,不能在教室只看那些平面图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开拓社会实践的渠道和方法,社会实践期间做到以下三点:1.会展设计美学的初步认知。课程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参观各大会场和展馆,激发学生学习展示设计的热情,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从事展示设计工作的前景。2.参观重要大型展览会。大型展览会最能概括展示设计的所有知识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大型展览会,多带领学生现场体会展馆内 外、展台设计,最好现场讲解立体平面设计和构成方法、展览版面设计、展览色彩的运用以及灯光照明设计等,让学生真真实实的看到设计效果而且了解展示中的品牌策略和宣传促进。3.装饰材料市场调研。如果通过书本课堂讲解装饰材料,很多材料学生没办法理解。在有条件的影响下,必须带领学生调研材料市场,让学生主动现场咨询材料的类型、功能和价格,通过调研更加了解材料,而且还能增强沟通能力,并且要求学生收集以后课程需要制作展示模型的材料。

三、我院会展设计美学人才培养途径与目标

会展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体现在院校资源与市场岗位需求的匹配脱节,体现在不科学的教育结构和培养人才定位的问题,最终导致会展教育缺乏整体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如何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会展设计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探讨会展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参加各类大型会展设计比赛

第二届“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我们引导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杭卅_西湖水上彩妆展展区概念设计中学生作品已经大胆的突破了传统的会展文案策划的创意变革,在涉及到实际产品展示时需要设计搭建出在室外展台与展位,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创意的新颖和艺术形象的独创。“水上展览”以独特的形象给人以冲击、震撼,令人过目不忘,可以发挥最有效的市场作用,实现最有效的形象传播。对于场馆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场馆环境和建筑物装饰设计的要求很高,基本偏向于以会展为主题的环境艺术专业方向。2011海南海口游艇展设计方案,针对企业视觉形象(即vI设计)配套物资设计,是能突出海南海口游艇展的特色同时也为海南海口的旅游树立了形象。对于会展视觉识别应用要素系统设计的要求很高,基本偏向于以会展为主题的平面广告专业方向。

(二)培养会展专业艺术美学设计人才适宜的市场岗位需求

浙江省的会展会议举行场所多为星级酒店,酒店自身环境情况比较符合大型会议的基本要求,但是针对性还是不够强,因此会展设计师需要用艺术的眼光和专业的手法将会议主题、企业信息、宣传口号、形象宣传等等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酒店内部环境结构特点与装饰风格特点,利用适当的位置与空间进行设计,以使参会人员在酒店内切身感受到所营造的主题会议气氛,达到企业传递会议信息及形象宣传和推广的最佳效果,这也凸显了艺术对于高端会展的现实价值。在浙江的会议会展行业中,利润较高的是场馆平面空间设计、场馆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场馆环境和建筑物装饰设计、会展庆典活动设计等相关搭建部分,这些不仅要具有极高的艺术设计效果表现能力,同时也要求具备常用材料、搭建施工工艺技术等专业知识。我们不妨大胆的创新,多学习会展美学设计,多介入会展设计行业,使浙江会展行业更加朝高收益超美观的道路发展。

第9篇:创新型社会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大学教育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5-02

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很多,其中最主要一点是创新。从这点出发,社会需要大学成为社会创新人才的成长源泉、社会科学技术的创新源泉、社会思想文化的创新源泉,一所大学是否为一流大学,就在于这三个源泉是否卓越。在文献[1]中指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情况。以2013年为例,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而各地的调查显示,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人才。这说明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是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对接,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因此,社会对大学教育中创新性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要。

1.目前地方高校教育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就折射出学生就业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和障碍。资料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地方本科院校以学术标准为主的学校评估制度、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以学术资格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师制度、以知识教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运行机制,与社会需要的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需求设置专业、以真实应用为基础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的学生之间存在矛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社会加大了对技术应用、开发创新人才的需求。

我国现阶段无论从大学生失业的数量还是结构分析,都存在事实上的就业难问题。产生此种情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因普通本科高校偏重学术性导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忽视与学科专业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训,使得毕业生就业优势缺乏和创新能力不足。比如,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2],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包括:基础实践能力即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即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创新能力即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2.创新性人才培养在满足社会需求中的作用

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从业后他们面对的实际问题通常有跨学科性,这就意味着仅具备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毕业生要想胜任职场的工作,不仅应具备相对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整合、转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有调查显示,50%的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知识广博度与创新能力,43.5%的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这说明用人单位对知识广博度的要求比专业知识更高,他们更偏好“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性主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一是个体通过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将原有的或其他相关的知识有机融合,形成自身新的知识体系的能力;二是个体将创新思想和意识等转化为创新技术和创新行为的能力。换言之,个体的创新能力不能只停留在思想阶段,或停留在头脑中对知识的内化阶段,必须通过知识的有效外化才能将内隐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行为,才能形成创新性成果或产品。三是个体发现具有创新价值或自己急需知识的能力。知识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各种能力的基础。要使人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出来,最基本的因素是获取知识。知识的多少决定一个人创新的层次和创新成果的水平。一个企业员工只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判断知识价值的能力和利用现代化技术检索知识的能力,才能够使自己所在的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因此,大学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为满足社会需求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他们能否获得理想工作、成为职场竞争的优胜者的关键条件。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但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把主要精力花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上,忽视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对此,大学需要基于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获取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学到用人单位或业界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应改变程式化、形式化的教育方法,丢弃普遍存在的单一知识体系教育,而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把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与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企业人才聘任标准联系起来。为此,淮海工学院机械学院与当地所在政府合作,联合当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共同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实习基地,每个基地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设置不同的技术方向,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选择。选定实习方向的学生,在四年级时,要求每星期到实习基地工作至少一天,参与基地企业的技术学习、实践、研究和讨论,要求在实习期间,为相关企业提出至少一项有价值的技术改进方案或建议。这一举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应用专业技术的实践场所,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努力学好专业技术知识的积极性,更为学生提供了在社会需求的实践训练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

(2)完善学生能力结构,设立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

当前,社会上各个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思考才能解决,越来越需要具备全面能力结构和广博知识的学生。因此,大学要基于社会的需求,设立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强调知识的多学科性和相互间协调发展性,设置灵活多样、富有创意的创新课题和项目,突破传统单一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形成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以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立的大学生创新设计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主要承担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创新设计项目和竞赛,实验室成员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项目及竞赛,每个成员承担项目的任务既包括机械原理设计、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零配件的加工与制作、力及平衡的校核等,也包括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程序设计与调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微处理器的使用等,基于这个实验创新平台下,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学习相关的课程,将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整合于创新项目和创新竞赛中。通过此平台指导学生体会、领悟整合、转化知识的方法,帮助其构建全面的能力结构和强健的创新能力。

(3)合理设置理论与实验课,使课程的学习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当前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是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职业竞争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符合度如何、学生所学课程与社会岗位需求的符合度如何,就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看,课程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融合。在这方面,普通高校要将偏重理论的课程建设模式转变为以社会需求为取向的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共建模式。设置相对独立且能与理论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设置为例:目前本科生培养方案将实验课程设置为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设置课内实验课。主要用于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些基础性理论验证实验。二是设置独立实验课,包括必修实验课和选修实验课。

(4)构建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业开拓精神人才的需要,教师应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个目标,充分利用启发式、引导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等形式,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以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该专业以机械产品开发为核心,通过指导学生全程参与机械零部件设计、校核、装配、测试检验的全过程,使学生全面掌握该专业社会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可以说,这套教学模式的实施得到机械专业的本科生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同和普遍看好,就业一直很好。

总之,大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了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对接,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因此,大学教育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观,深化改革,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焦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呼唤顶层设计――访《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孟庆国,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高等教育研究》。

[3]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