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徒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学期学校的“师徒帮带”活动中,学校安排我指导郑昌滋老师,让我们俩搭起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通过一个学年的共同学习与探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总结如下:
一、徒弟在教学思想方面的提高
郑昌滋是新老师,非常谦虚好学,在教学中肯钻研,肯动脑,上进心很强,一个问题非把它“吃透”不可,这种钻研精神都令我感到佩服,所以在帮助他的同时,我也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让我有了一定的提升。作为一名新教师,他深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在教学上,能认真对待每一项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经常翻阅各种优秀教案文选及参考资料,关注教育网站,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认真开展好日常工作。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得到及时的充电。
二、徒弟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提高
在自我提高上,他能按照师徒约定,认真听课,积极反思;抓紧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并学用于实践。一年来,他常写反思和读书记录,并不耻下问。主动听课,并和师傅共同反思,总结。正是他的努力,他的自身素质提升了更高层次,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脱颖而也,成为信息学科教学中的后起之秀。
三、师傅在帮带活动中的收获
作为师傅,我在教育教学上,尽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徒弟。首先我要认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备好课、上好课。虽然我已有三十多年的教龄,但我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备课、上课要求来对照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查。
语文组
王蕊
学校的青蓝工程为我们年轻一代的成长搭起了桥梁,我有幸与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王荔老师结为师徒,使我在教学上有了引路人。王老师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理论,还有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的动力,帮忙我逐渐走出尴尬、困窘的境地,使我大胆放下包袱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也明确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职责,使自我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回顾这一学期的体验与感受,真可谓是收获颇丰!从师傅身上,我获得了很多的启发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使自我在教学方面一步步走向成熟。此刻我带着感激,将这一学期结对工作做一个总结:
本学期,在常规教学工作外,我用心地跟着郭老师学习,从中吸取一些教学经验。同时还同王老师一齐听其他老师的课,听他们如何上课。并及时写教学反思和听课反思。在每月认真学习研讨相关教学等方面的资料,并在郭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半学期的成长汇报课。
一、认真读书,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在知识信息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超越教材之外向学生传播知识时,务必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我与马老师虚心学习,把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作为我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首先,我与马老师一起认真制定读书活动计划,一起学习精彩案例,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努力使我与马老师都在课堂教学、班级学生管理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其次,我和马老师认真参加每一次教研,仔细记录、认真评课。我们彼此都认识到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不可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
二、做好示范,共同研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从2010年8月份参加“师傅带徒”的活动以来,师傅XX按照培养计划,对徒弟WW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培养。
在8月、9月、10月这三个月,师傅XX主要帮助徒弟WW掌握、巩固工程督导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当然,在这个工程中,部门给予了师傅和徒弟很大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徒弟与师傅的这个小范围内,也不仅仅局限于只有师傅教授徒弟,师傅有不懂的,通过参与部门的学习或请教其他同事,弄明白之后,总结经验后教授给徒弟;徒弟有不懂的,也可以通过参与部门的学习或请教其他同事,弄清楚之后,将感悟反馈给师傅。通过这种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方式,形成学习的一个良好循环,达到师傅和徒弟都能稳步提高的效果。
在11月、12月、1月这三个月,师傅XX主要实时指导徒弟WW掌握设备硬件、网管软件的操作,熟悉掌握硬件、软件故障的分析处理及应对方式,熟悉维保的响应流程,学会制定工作计划,并针对工作计划如何安排、调动团队内部其他同事的工作,传授如何联系协调客户方面积极参与配合工作,如何联系协调公司内部对口部门参与配合工作的工作技巧。
特别是WW从开始系统学习网管操作专业技能,以及主持割接开通这项技术工作以来,通过师傅以及部门其他领导同事的帮助,在这两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由于工程开通是一个工程完工的阶段性标志,而工程开通成功率是一个工程开通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可以针对下表对WW的成长有一个阶段性的了解。
月份
主持开通工作次数
成功次数
未成功次数
成功率
8
4
2
2
50.0%
9
3
2
1
66.7%
10
9
7
2
77.8%
11
11
11
100.0%
12
8
7
1
88.9%
1
尚未统计
1、本期图书室开放52天,学生借阅书籍非常积极,并及时归还。
2、做好图书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学初忙而不乱,按照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开放图书室。
3、坚持每周五对图书室进行一次大规模整理清扫,为师生营造一个文明、整洁、清新的图书室。
4、在这个学期当中,图书室第一次添置了144本图书,我及时将新图书录入电脑,整理上架。第二次教育局下拨4个书架,新图书2501册。新图书全部整理上架。
5、目前学校藏书量增多,流通量大,为了不误学生阅读、教师借阅的情况下,对那些流通率高容易坏的书本及时修补上架。
(一)2013年我县共发生突发公共事件62起,与2012年相比,起数增加6.9%。一是自然灾害类中水旱灾害2起,气象灾害4起,地质灾害5起,森林火灾3起,无人员伤亡。二是事故灾难类中交通事故6起,死亡2人,伤2人;民房火灾事故18起,死亡3人;工伤事故3起,死亡3人,伤2人;无校内外学生安全事故。三是公共卫生事件类中发生一起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损失1万元,无人员伤亡。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中2起;刑事案件立案18起,伤2人。(具体统计结果详见附表)
(二)2013年我县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灾害事件中遭受台风和连续强降雨与去年相比减少,自然灾害有所增加,气象灾害增加,由此造成12961.33万元的经济损失。二是事故灾难类事件中发生起数减少,伤亡人数明显减少,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未发生安全事故,全年未发生学生伤害事件。三是公共卫生事件类发生一起。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中群体性上访事件较去年减少。类刑事案件立案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二、总结评估
我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救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我县处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2013年在市应急办的指导下,重新修订了一些应急预案,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一)完善预案体系建设,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我县在原有预案体系较为完善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县突发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县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县突发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县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县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县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县突发事件信息直报制度》、《县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实施方案》、《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共10多份应急救援预案,《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加强应急组织机构、队伍、预案、制度、培训、演练、处置、物资储备等体系建设和编制预案分类目录,进一步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确保预案的时限性。通过逐渐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健全指挥组织体系,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平台
我县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调整充实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即应急组织体系领导机构)、防灾减灾、传染病防控、医疗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安全事故救援等方面应急处置领导机构、专家组和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全县应急管理机构队伍网络,加强应急保障工作,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调查评估,进一步健全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后勤保障、信息通畅等网络体系和组织建设,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平台。
(三)抓好常态演练工作,提升应急处置救援能力。
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能有效提高应急组织体系的战斗力,也是提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根本措施。县消防大队、运输管理所、中石油、危化企业、中小学校等行业、企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救援体系反应的灵敏度,预案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为预案的完善提供实战资料和参考依据,提升了处理危机和事故救援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县政府组织开展了综合应急预案桌面演练,通过演练重点检验我县各有关部门在应对处理突发事故的综合能力,在应急响应、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等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四)落实信息报告制度,规范应急工作信息报告程序
县总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证通信畅通。并严格落实《县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要求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规定的方式向县政府总值班室报告,县政府按相关要求向市政府报告。特殊情况必须在事发后第一时间按程序电话报告县政府总值班室,随后以规范信息报告样式补报。同时,处置救援情况应及时续报,事件结束后实行终报。对发生在敏感时间、敏感部位的事件,达不到上报标准的,也要及时向县总值班室报告。对迟报、谎报、漏报紧急重大情况或传达领导及上级批示指示不及时,协调落实不到位的,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2013年我县各乡镇及各部门、各单位都能坚持信息报送制度(节假日照常值班值守),未出现信息迟报、谎报、漏报现象。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做好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救援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我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有三方面:一是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不足问题突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参与部门多,涉及面广,应急物资储备所需数量多、品种杂、费用高,要达到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的指令性计划要求,须投入大量的资金。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植物疫情等应急物资储备资金都已列入财政预算,但因目前我县财政资金较困难,在应急资金保障上还比较缺乏,距上级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其他如为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的购置药械设备资金均无法全部到位等。二是应急组织体系中专家组建设滞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机构是应急组织体系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机构,其职责是为各相关应急机构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决策方案。目前,我县虽有组织防火、防汛、动物防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但在应急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专家组机构建设上还十分滞后,还未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应急专业人才库。三是应急组织救援演练仍需加强。虽然我县在防火、卫生防疫、公共安全系统方面均有进行常态性救援演练,但相对于整个应急组织体系来看,明显表现出演练系统少,演练规模小,演练周期短等弱点,在实施常规演练方面仍需大力加强。
四、工作建议
(一)依托平台,整合资源,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按照“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全社会树立共享观念,逐步扩大共享范围。要求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结合应急预案的具体启动实施过程,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汇报材料,由总值班室汇总,分发部门和乡镇,并动员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踊跃建议,给予他们法律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激励,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为基层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支持。二是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系统,进一步健全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建设,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纳入地方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提高应急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实用性,依托政府系统电子政务网建设进行多网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加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同步建设,实现业务系统与技术体系的高度融合,全面提高信息平台的整体效益。三是建立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应急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基层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布署下阶段工作,完善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各部门、各乡镇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的路径和方式。
(二)健全机构、强化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基层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是一次涉及面广、组成机构多、工作难度大的庞大系统工程。必须从健全机构入手,进一步强化机构内部管理。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比照市政府的做法,以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为龙头,以县政府总值班室为枢纽,不断调整机构组成,充实机构力量,以满足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要求总值班室充分履行应急职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要求县直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结合实际,健全办事机构,明确职能定位、业务划分;督促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抓紧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做到预案衔接,不留空档,尽快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层次、全方位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同时,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建立并强化县乡两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突出责任意识,从源头上保障基层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的真正落实。并根据国家和省、市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及方案,健全我县相配套的实施方案,依法依规开展基层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工作,逐步使这项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良性轨道。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在充分利用现有应急队伍的基础上,抓好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以公安、消防、医疗救护队伍、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基本力量,以社区自救互救组织、企事业青年职工、青壮年农民和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队伍体系,加强演练,抓好培训,提升救援作战能力.逐步整合现有各专业救援力量,形成一支专用、一专多能的专业队伍,提高应急管理的指挥和处理水平。加快建立专业人才库,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营养袋;客土;育苗
烟草是一种对生态条件十分敏感的作物,生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烟叶品质和香气风格。烟叶质量受土壤、品种、栽培技术、气候和烘烤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土壤条件是优质烟系统工程的基础,土壤是影响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旨在研究客土育苗模式对提高中下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K326
1.2 试验地点
试验安排在光泽县鸾凤乡饶坪村,质地砂质壤土,灌溉方便,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的试验田块。试验地的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2个处理,3次重复,共6个小区,每小区栽烟200株,分采样区和测产区。各处理除育苗方式不同外,其他农事操作均统一按当地K326品种技术方案执行,具体设置如下:
常规漂浮育苗(处理A):从播种至成苗均在同一浮盘(187孔)上生长。
客土育苗(处理B):苗床播种前铺3~5cm厚肥沃山皮泥,4叶1心营养袋假植。
1.4 记载内容
1.4.1 生育期:各处理烤烟大田生育期观察。
1.4.2 农艺性状:各处理定点5株烟在团棵期、现蕾期、打顶期分别调查农艺性状(株高、节距、茎围、叶数或有效叶、最大叶面积)。
1.4.3 病害情况: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花叶病、青枯病、赤星病等的发病始期、发病盛期的发病率、病情指数)。
1.4.4 测产分析:烘烤结束后对各小区进行分级测产分析。
1.4.5 烟叶质量评价:各处理取烤后烟叶B2F、C3F、X2F各2kg烟样进行化验分析评价。
2、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大田生育期观测
由表2可以看出,两处理的移栽期和团棵期一致,现蕾期B处理比A处理迟一天,而脚叶成熟期和顶叶成熟期B处理均比A处理迟一天,同样B处理的大田生育期也比A处理多一天。总体来看,两处理的大田生育期差异不大。
2.2 各处理农艺性状观测
各处理各个时期大田农艺性状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团棵期时,B处理除了节距以外其他农艺性状表现均优于A处理。在团棵期时,株高和最大叶面积依然是B处理高于A处理,而茎围、节距和有效叶片数则是A处理略高于B处理。到打顶期,各处理差异不明显。综合来看,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各处理烟株的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团棵期时,B处理的农艺性状总体上明显的高于A处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别正逐渐减小,直到打顶期时,两处理各农艺性状表现趋于一致。
2.3 各处理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均没有发生赤星病,而在花叶病方面各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基本一致并无明显差异;而在青枯病方面,B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1.46%和4.28,A处理的为14.32%和6.72,从发病情况可以看出B处理的发病较轻。
2.4 各处理经济现状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在亩产量和亩产值上表现较好的为A处理,分别达到155.37 kg/666.7m2和3528.42元/666.7m2,比B处理高出12.55 kg/666.7m2和394.95元/666.7m2;在均价方面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均为A处理表现较好,但二者间差异较小。综合分析,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为处理A。
2.5 各处理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各处理烤后的化学成分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在烟碱方面,中下部叶烟碱含量两处理均偏高,上部叶A处理在适宜范围,而B处理偏高;两处理中下部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偏高,而上部叶总糖含量均在适宜范围内,还原糖含量略微偏高;B处理上部叶总氮含量偏高,其余均在适宜范围;钾和两糖比均在适宜范围内;糖碱比方面,以A处理表现较好,而B处理中上部糖碱比偏低。综合来看,A处理内在化学成分上协调性较好。
3、讨论与结论
3.1 试验表明,在大田生育期方面,客土育苗和常规育苗大田生育期分别为132天和131天,均处于正常水平。在田间农艺性状方面,在团棵期时,客土育苗处理的农艺性状总体上明显的高于常规处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别正逐渐减小,直到打顶期时,两处理各农艺性状表现趋于一致。在病害发生情况方面,B处理病害发生情况较轻。
关键词:建筑节能 途径 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节能,是未来发展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的有规划的利用资源,切不可盲目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的平衡。发展节能建筑的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人们的观念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民用建筑是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的,必须要在设计中就考虑全面。既要不影响生活质量,又要达到节能的目的。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气候情况,设计与之最适合的建筑体系形态。节能建筑必然会成为主流,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一.实现建筑节能的途径
实现建筑节能的途径为: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 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
1 减少建筑内的能源总需求量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空调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目前,我国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长速度己明显高于能量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减少建筑的冷、热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总量的重要内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建筑规划与设计。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 重视利用自然环境( 如外界气流、雨水、湖泊和绿化、地形等) 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例如:合理选择建筑的地址设计;合理设计建筑形体,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等。
(2)围护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适当增加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投资可减少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 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2 利用新能源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 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1)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总体而言,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较低,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
(2)在利用地热能时,一方面可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
(3)风能发电较适用于多风海岸线山区和易引起强风的高层建筑,在英国和香港已有成功的工程实例,但在建筑领域,较为常见的风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风方式。
二.建筑节能实施措施
节能建筑,并不是减少或者简化建筑的功能,也不能一味的强调节能而投入过高的投资,最后为了达到节能的主题,反倒增加了运行所需的费用。真正的节能,是要在当下或者是不久的将来可以收获到成效的。另外,节能的主要地方,在于节省那些没必要消耗的能量,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出哪些地方是没有必要消耗能源的,然后考虑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控制能耗。综合来看,节能的措施应该是实用的,并且经济的、合理的,要注意的是,节能是要有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发展的技术来作为支持的。目前,建筑节能的技术主要包括: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
1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为了维持居住空间的环境质量, 在寒冷的季节需要取暖以提高室内的温度, 在炎热的季节需要制冷以降低室内的温度,干燥时需要加湿,潮湿时需要抽湿,而这些往往都需要消耗能源才能实现。从节能的角度讲,应提高供暖(制冷)系统的效率, 它包括设备本身的效率、管网传送的效率、用户端的计量以及室内环境的控制装置的效率等。这些都要求相应的行业在设计、安装、运行质量、节能系统调节、设备材料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采用高新技术。
2 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三部分:外墙、门窗、屋顶。这三部分的节能技术是建筑界都非常关注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开发高效、经济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切实可行的构造技术, 以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气密性。
外墙节能技术。目前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渣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及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等。这些材料的生产、制作都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特殊的设备,而不是传统技术所能及的。
(2)门窗节能技术。门窗又是最容易造成能量损失的部位, 为了增大采光通风面积或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 建筑物的门窗面积越来越大,更有全玻璃的幕墙建筑。这就对外维护结构的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从门窗材料来看,近些年出现了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塑木复合型材以及UPVC塑料型材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其中使用较广的是UPVC塑料型材, 它所使用的原料是高分子材料——硬质聚氯乙烯。它不仅生产过程中能耗少、无污染,而且材料导热系数小,多腔体结构密封性好,因而保温隔热性能好。为了解决大面积玻璃造成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人们运用了高新技术,将普通玻璃加工成中空玻璃,镀膜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
(3)屋顶节能技术。屋顶的保温、隔热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之一。在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 以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在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层,以阻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 在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节能则要冬、夏兼顾。保温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用作保温,如膨胀珍珠岩、玻璃棉等; 也可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屋顶隔热降温的方法有: 架空通风、屋顶蓄水或定时喷水、屋顶绿化等。
3 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
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降低这部分能耗将对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建筑研究院的节能办公楼在建筑围护方面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控制系统,建筑内部采用通透式夹层,以便于自然通风;通过建筑物背面的格子窗进风,建筑物正面顶部墙上的格子窗排风,形成贯穿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办公楼使用的是高效能冷热锅炉和常规锅炉,两种锅炉由计算机系统控制交替使用。通过埋置于地板内的采暖和制冷管道系统调节室温。该建筑还采用了地板下输入冷水通过散热器制冷的技术,通过在车库下面的深井用水泵从地下抽取冷水进入散热器,再由建筑物旁的另一回水井回灌。
三、结束语
为了促进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全面进步, 应尽快建立中国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评价体系,研究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型低能耗的围护结构体系和成套节能技术及产品,研究新的建筑节能模式和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同时,建筑节能不能以牺牲人的舒适和健康为代价, 否则节能便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 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郑义锴.建筑节能发展状况及实施措施[J]. 工程质量. 2008(24)
[2] 李仕国.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及对策分析[J]. 甘肃科技. 2007(12)
(三)预防预警方面。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预警信息。三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通过预防预警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当地和萌芽状态。总体来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四)宣教培训方面。一是广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结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辽宁省学校安全条例》、《铁岭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铁岭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广大师生在校期间组织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特别针对寒暑假等节假,在假前充分做好了节假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传染病预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二是深入组织应急管理业务培训。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为管理干部、在校师生定期举办*应急培训会。聘请公安、卫生、交通、消防等部门专业人员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培训应急逃生能力。200x年,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提高了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虽然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都制定了预案,开展了演练,但通过演练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从演练过程来看,救援处置装备保障不足,总体说使用的救援、处置装备数量较多,但一些教师、学生不能熟练使用救援装备。因此完善救援处置装备,*提高师生应急逃生的实践能力是2008年应急演练的重点环节。部分应急预案尚不完善,还存在不完全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缺陷。在2011年工作中有待于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