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与发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地勘人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同时不能碌碌无为,要勤于学习,立志成才。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国家找大矿、找富矿。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国找矿,还要建设和谐的地质家园。当前我队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牢牢地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更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脚踏实地,不怕困难,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为创建和谐地质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还要做到以人为本,满足地质事业发展主体的需求,要求地质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地质勘查队伍的全面发展。加强地勘文化建设,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全面发展,包括生活的改善、能力的提高、社会责任的履行、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增强地质勘查队伍的主体责任感和整体凝聚力。地质事业已进入了以地质找矿为重点的全面发展阶段。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地质事业社会职能的履行与地质勘查队伍的自我发展是统一的,都体现了地质事业全面发展阶段的内涵、特点。地勘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统一认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使个人追求、单位发展更好地融入行业发展,使“小我”更好地融入“大我”,使“大我”真正成为“小我”的根本利益所在、事业所在和精神家园。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建设精神家园。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规范、有序地接待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在内的26家媒体采访团,中华环保世纪行14家媒体采记团关于舞阳地区深部铁矿整装勘查的深入采访。相关媒体、网站先后300余次报道我队的地质找矿成果等先进事迹,河南电视台《厚土中原》摄制组也到我队舞阳铁矿区,进行六集纪录片《厚土中原》舞钢片区的拍摄,我队还被确定为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基层联系点,进一步提升了河南有色四队、河南有色地矿局的美誉度。同时,我们还在单位内部组织开展机关人员下一线、地质行业知识竞赛等多项活动,切实增强了职工们的行业归属感。
2完善营造大环境,构建“三光荣”精神之基
2.1以广泛宣传为载体,营造“三光荣”精神之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对职工的队史教育,以此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我们用两年时间,组织全队各部门齐心协力做队志编纂工作,把近四十年的辉煌历史记载下来。大家积极翻阅近半个世纪的档案,看到了不同时期地质工作者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取得的各项不凡业绩,深受感触;二是要把“三光荣”精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党员教育、职工培训的重要教材,把党性教育与“三光荣”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对此,我队建立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3个在职职工支部坚持每半个月集中学习一次的制度,使职工充分得到先进教育;三是要注重单位文化建设,把“三光荣”精神与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提炼各部门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四是要发挥单位简报、局域网络和宣传栏等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形成长期宣传的舆论声势;五是要加强主题性教育。以庆祝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突出主题,把“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其中,在吸引地矿职工广泛参与中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2.2以学习典型为载体,打造“三光荣”精神之楷模形象
在地矿事业发展的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三光荣”精神的先进典型,他们是弘扬“三光荣”精神的优秀代表,对广大地质工作者起着极大的激励和感召作用。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他们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地质楷模刘振江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一个个令人震撼的事迹使大家潸然泪下,使大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人格感召。在地矿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更需要发现、挖掘和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点、让广大地质工作者学习榜样、见贤思齐,从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坚持在地矿行业开展“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让更多优秀人物和先进集体脱颖而出,推动队伍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
2.3以建立机制为载体,强化“三光荣”精神之支撑动力
一要建立激励机制,使符合“三光荣”精神的行为得到奖励。多找矿、找好矿是地矿行业的重要职责,在绩效考核中向野外勘探人员倾斜,适当增加野外勘探一线职工的奖金福利待遇,加大考核提拔力度,进一步激发一线职工找矿立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和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创造创新活力。三要建立创评激励机制。要把“三光荣”精神纳入党建、精神文明创建等先进单位创建评比活动中,激励各单位、各党支部争先创优、争创佳绩,形成共同追求“三光荣”精神的强大合力。同时,改善地质工作条件,收入分配向地质一线人员倾斜,用待遇留人,增强广大基层地质工作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结语
1.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
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地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急需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在原则上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制成品销往广大的落后国家,以实现其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经济发展将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发展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会倚仗强势,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残和扼杀其新兴工业。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路和口号。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生产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保护贸易政策使落后国家固有的、静态的、结构水平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的、动态的、结构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这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须具备的社会历史条件
贸易保护有利也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贸易保护所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包括:一是减少眼前的贸易机会和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二是容易形成行业中的低效率。要使贸易保护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就应该使其保护成本降至最低,使其利大于弊。因此,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在此历史条件下,由于国际贸易会受到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比较利益无法得到充分地体现,因而可以从客观上降低贸易保护的成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较落后,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落后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所损失的比较利益也是较为有限的。而通过贸易保护能够使落后国家获得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长远利益会弥补并超过近期保护所付出的代价。这体现了落后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贸易保护的合理性。二是工业落后,国内生产力水平低下。贸易保护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在这点上贸易保护的收益是大于成本的,然而随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保护的边际收益会不断下降而边际成本则会不断上升。这是因为贸易保护难免会导致国内行业的低效率、市场信号的扭曲等负面效应。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贸易保护所造成的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将会极大地阻碍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此时,该国采取贸易保护的边际成本将大于边际收益。
3.贸易保护使许多国家民族经济得到振兴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通过贸易保护而使传统的经济结构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为:(1)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的比重在上升;(2)工业生产总值中制造业的比重在上升;(3)制造业中重化工业和机电工业的比重在上升。这几个“上升”表明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合理化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多样化的经济结构使发展中国家摆脱了历史上对发达国家过分依赖的状态,增强了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自信心。如韩国、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早期曾经只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后来却通过推行适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扶植起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二、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是知识经济时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捷径
1.知识经济时展中国家继续实施贸易保护的理由和社会条件已渐渐失去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由于发达国家单方面海外扩张的要求而导致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疯狂掠夺和剥削,形成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如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这种转变使得发展中国家继续采取贸易保护的理由不复存在。同时,发展中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及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信息高科技的出现及经济全球化物质基础的形成,都令贸易保护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日渐消失。
在知识经济时代,贸易保护的边际成本已开始超过其边际收益,这表现在贸易保护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其一,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抑制了企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使经济发展产生高成本和低效率。国内企业感受不到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这使其失去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形成企业的低素质和生产的低效率。其二,贸易保护造成市场信号扭曲,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较强,这会使市场信号出现扭曲,使产品价格不能正确反映一国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导致资源使用上的浪费和产业结构上的倾斜。其三,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采取贸易保护将会损失更多的比较利益。经济全球化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使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获得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国仍然采取贸易保护将意味着损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的贸易机会和比较利益。
2.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由于当代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已经变得十分便捷,一国的企业可以即时地获得世界市场的信息,可以将生产和贸易的各个环节分布到世界市场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实现全球化的经营管理,从而大大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生产经营成本。发展中国家只有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才能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获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
2)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在自由贸易中,拥有先进技术的出口方为了贸易的需要而不得不把与贸易内容有关的技术、性能、特点和某些参数向进口方介绍,这样,就发生了“技术外溢”。这使得进口方的技术在低成本下得以较快的提高,这个过程是通过“干中学”来完成的。显然,“技术外溢”和“干中学”对于落后国家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吸引国际投资,从而为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充足的资本来源,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一个采取贸易保护的相对封闭的经济来说,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通常会导致较长时期的经济低迷。由于物质资本资源在产业间转移困难,需求扩张的产业不能形成足够的资本存量,无法吸纳从传统产业中游离出来的失业人口。同时,传统产业由于市场萎缩的约束,物质资本过剩却难以转移,不断地形成新的失业人口。相反,在一个采取自由贸易的开放经济中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物质资本资源在产业间转移困难的问题在开放的经济中将不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过程的重大障碍,因为国际间资本资源的平行转移会取代孤立经济的资本资源的跨产业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物质资本资源及其物化的知识资源运动转移的主
要方式。所以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吸引国际资本的直接投资,有利于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3.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能够加速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
同以前相比,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日益趋近:经济结构多元化,工业化程度较高,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在这种条件下,与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能够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加速实现经济赶超。以下的理论模型可以说明自由贸易是怎样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赶超的。
假设两国都是多元化经济结构,工业体系较完善,都步入了现代经济增长,且两国间不存在要素流动。假定,只有两种产品,一种是消费品,一种是资本品,并且前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后者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不考虑技术及其变动的影响。由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可知,发展中国家在最初阶段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消费品,而发达国家则同时生产消费品和资本品。这样,两国间的贸易格局将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同时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品)产出、资本和劳动投入分别记为Y、K和L,可将总量生产函数表述如下:
Y=F(K,L)(1)
假定生产函数是新古典类型的,并且是一次齐次的。人均生产函数形式可表达如下:
y=f(k)(2)
(2)式满足Inada条件
附图
产品市场是竞争性的。企业将在产品及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最大化利润:
dY/d≤r/p(3)
dY/dL≤w/p(4)
r是实际租率,w是实际工资,p是以投资品价格作为尺度的消费品。P是外生给定的和始终保持不变的。
用人均生产函数的形式,上述条件可以写为:
dY/dK=dy/dk≤r/p(5)
dY/dL=y(k)-(dy/dk)k≤w/p(6)
将工资对租率的比率记为Ω,可将静态效率条件记为:
Ω=(dY/dL)/(dy/dk)=y/(dy/dk)-k(7)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表达为投资与储蓄间的均等:
I=p(F(K,L)-C)(8)
上式中,I是总投资,C是总消费。
假定贸易处于平衡,汇率是固定的。因此有:
M=pX(9)
上式中,M是总进口,X是总出口。为方便起见,我们将汇率规范化为1。
发展中国家完全专业化于消费品的生产意味着:
I=M=pX(10)
将上式代入储蓄—均衡条件,我们得到:
X=Y(K,L)-C(11)
到此为止,我们完成了对模型静态部分的描述。让我们转向模型的动态部分。我们有基本的资本积累恒等式:
I=dK/dt+δK(12)
上式中,δ是折旧率。
将上式代入基本的储蓄—投资均衡条件,得到下列的基本增长方程:
dK/dt=p(F(K,L)-C)-δK(13)
此外,由方程(11),我们有:
dK/dt=pX-δK(14)
假定劳动力的增长率为外生给定的:
dL/dt=nL(15)
上式中,L是劳动投入,n是劳动力增长率。运用人均形式,基本增长方程可以写为:
dk/dt=p(y(k)-c)-(n+δ)k(16)
上式中,c是人均消费。
由于投资品完全来自进口,有:
dk/dt=px-(n+δ)k(17)
上式中,x是人均出口。
比较这一方程与无贸易条件下的新古典基本增长方程,我们可以看出仅有的差别在于后一方程中的(y-c)为前一方程中的p(y-c)所代替[3]。在该模型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快于它处于封闭状态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增长。这意味着贸易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赶超。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都已步入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可以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其实现经济赶超。
4.知识经济时代采取贸易保护容易导致产业升级缓慢和危机的发生
韩国政府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竭力扶持汽车工业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已经建立起了颇具规模的汽车工业。但此时政府依然不放松对汽车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最终导致汽车产业的市场根基薄弱。一场危机过后,现代集团已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帐下听令,大宇集团成了福特公司的囊中之物。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很早已走入国际市场,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并造就了大批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但日本的其他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则处于政府的保护之下,长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创新乏力,不能为制造业提供新的投资项目和金融工具,使制造业中的大量剩余资本只能涌入有限的房地产和证券投机领域,这成为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生严重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后日本进入持续萧条期。与此相反,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鼓励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因此台湾经济的整体状况比较健康,产业升级较为顺利,虽遭受东南亚危机冲击,经济仍能正常运转,这在电脑硬件设备制造领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今,在世界电脑硬件制造业中,台湾企业的生产能力已占居重要地位。
三、推动自由贸易是当今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选择
1.保护贸易政策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1.72%,第二产业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41.6%上升到1999年的49.3%。我国工业发展不仅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门类齐全,体系完整。“九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也已上升到较高阶段,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行业的比重升幅很大,1999年的比重已高达8%[7]。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增长带动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自1978年以来,我国外贸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的进出口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7.5倍。1979年~1999年的出口与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5.3%和13.8%。从1980年到1998年,我国外贸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的份额由0.9%上升到
3.4%,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伴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迅速增长,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显著提高。我国制成品出口的份额由1980年的54%上升到1999年的89.8%,对出口总额增长贡献率达到97.0%。在工业制成品中又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1998年机电产品出口达66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7]。
由于我国工业与外贸的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保护贸易政策已基本完成了其保护落后民族工业的历史使命,保护贸易政策逐渐失去了其当初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要求
2.保护贸易政策的边际成本日益递增,消极作用日益增强
1)保护贸易政策造成长期以来我国价格信号扭曲。一方面,价格信号扭曲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脱节。由于限制了进口,这就为一些落后的企业提供了宽松的生存空间,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长期如此,市场就出现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严重脱节,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价格信号扭曲使我国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无法得到准确地反映。保护贸易政策造成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产品都存在人为的价格扭曲,而且两个市场是脱节的,造成我国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准确地反映。我国的经济难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确定自己的市场分工和产业结构定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无法有效地实现,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2)贸易保护政策造成我国企业技术落后和生产的低效率。表1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发达工业国的历史状况。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情况已大为改观,但是由于贸易保护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我国企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就仍然大大滞后于较发达国家。这可以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长期处于较低层次反映出来。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大多数出口制成品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列前几位的主要集中在服装、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玩具、钢材等劳动密集型产品。1998年我国出口总额1837.57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额404.9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4,而光学、计量、检验、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的出口额仅为65.6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0。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的13%,是发达国家的1/3。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仅为3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7]。
表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国家工业
劳动力(百万)产值(百万美元)人均产值(美元)
美国50.31048224.320839
加拿大4.993960.019175
前西德19.5300416.815405
日本31.6446405.414126
荷兰4.445015.010238
英国15.4145632.09457
意大利16.9141136.08351
中国83.5123583.5148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只有融入其中才能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20世纪90年代是人类从工业化向信息化、从一国经济向经济全球化加速转化的10年。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之上的,信息革命使得世界各地的生产、贸易及其他各种经济联系可以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经济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还使全球资本市场连为一体。大量不受各国管理当局和国际组织控制的“无国籍”资本,遵循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在国际上自由转移,推动着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流动。经济全球化可以突破单个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限制,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来更高的效益。因此,我国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
4.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进一步升级,对外国资本和技术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自由贸易
当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产业结构将面临着进一步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由于物质资本在产业间的转移需要高昂的成本,从而导致新经济的建立缺乏足够的资本存量,传统产业的物质资本存量却大量过剩。因此,我国就应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自由贸易,充分吸收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会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增长平台。
【参考文献】
[1]文贯中,郑志海.WTO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KINADA.FreeTrade,CapitalAccumulationandFactorPriceEqualization[J].EconomicRecord,September.1968.
[4]范爱军.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适度保护问题探讨[J].改革,2000,(6):32.
[5]陆家骝.论中国“入世”的经济结构效应[J].中山大学学报,2000,(3):03.
关键词:金融;经济发展;促进;阻滞
金融是货币与信用的融合,它是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打破了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卖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随后信用的发展又令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在时空上的限制进一步放开,以至即使在交换双方商品所有权转移后市场仍继续存在,货币也逐渐作为一种可有偿转让的特殊商品成为市场交易对象之一。于是,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了一种特殊商品——资本,金融也开始具有真正意义。此后,金融工具逐步由单一的货币形式发展为货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多种形式并存,出现了专门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市场,金融开始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地位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通过其自身的货币发行、信用创造、资源配置等功能影响着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l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当金融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时,它积极促进着经济发展。
1.1货币的运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便利交换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即专业化是提高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专业化程度越高,工人越可能发明更先进的机器或生产方法。而金融的作用在于货币的产生大大降低了物物交换中因需求和时间的双重巧合的困难而存在的用于评估商品品质、掌握商品信息的单位交易成本,便利了交换,从而实现市场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单位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仍会下降。这一作用更为加强。
1.2金融能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推进。而储蓄是提供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日本在50:7O年代的高速发展时期,储蓄率曾达到40%的水平。在促进储蓄率上升的因素中,金融是最重要的一个。金融的特点在于资金融通,而利息率使当前消费转化为未来消费、实物储蓄转化为货币储蓄揩蓄增值并转化为投资成为可能,这就决定了它有条件吸收社会中的闲散资金转化为储蓄,从而为生产提供资金采源。此外,金融的特点又使它成为动员储蓄和投资的最佳途径:一方面,把分散的储蓄者用于投资或存储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大量信息和投资渠道,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而流动性金融市场能增强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流动性、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动员储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金的诸多投资者,金融中介能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最大量地动员储蓄,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1.3金融发展实现了资金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效率首先,金融能降低长期投资的流动性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需要长期的资金占用,为此储蓄者必须承担因资金长期被占用而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致不愿长期投资。而资本市场交易、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中介的往来存款业务以及针对外部冲击对流动性投资和非流动性投资进行的动态均衡组合部位金融具有降低和分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向力图回避流动性风险的储蓄者提供最大眼度的保险。这使更多资金会流向周期较长的项目。正是基于这一作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才能拥有充足的资本支持它最终完成。其次。金融的存在能大大节约信息成本。金融中介具有较个体储蓄投资者更强的获取和处理众多企业、管理者和经济环境方面信息的能力和专业评估技术。这使它为其成员提供投资信息服务的成本比个体储蓄投资者通过个人努力获取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
再者,金融体系能降低监督成本,改进对资金使用者销监督。资金所有者在投资时需要核实项目质量和项目回报,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提高投资成本。同时资金使用者夸大投资收益、掩盖经营问题的内在倾向又会使这种监督成本加大。为此。金融能借助其专业技能和中介地位来资金所有者对资金使用者的监督。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此外,金融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促进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2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金融在经济运行中所处的重要地垃不仅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示出它对经济的负面效应。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的稳健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2.1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令金融风险客观存在在经济生活中,只要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就存在。金融业是高负债经营的产业,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小,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将其对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来实现。但这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储蓄者对金融机构有信心;二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高效FB确。由于不能确定这两个条件能否满足,金融风险就客观存在: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和市场经济主体对客观认识的有限性,即使银行经营稳健,储户能认识到全体不挤兑更利于集体利益,但在面临“囚徒困境”时仍可能为降低预期风险而参与挤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金融机构管理者趋于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策略,以致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同时贷款者也可能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欺骗、违背合约以及钻制度的空子来不合理占用资金。致使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监督有限。
2.2金融对经济运行的广泛渗透性、扩散性使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首先,金融机构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组织,它的经营失策必将连锁造成众多储蓄者和投资者蒙受损失。其次,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扩张信用的功能也令金融风险具有数倍扩散的效应。再者,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在一起,任一银行的支付困难都可能酿成全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最后,信息不对称会使某一金融机构的困难被误认为全金融业的危机,从而引发恐慌。金融的这些特殊性令其风险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具有快速、面广的特点。使局部性金融困难能快速演变成全局性金融动荡甚至经济危机。
2.3金融资产的高度流动性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以及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令金融风险易于剧变成金融危机并严重危害经济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令各地区金融资源融合和互动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一国或一地区的金融风险能很快传染到别国或别的地区。与此同时,信用存在的有借有还、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特点以及银行垄断或政府干预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将其掩盖,使其得不到及时解决并日益严重。待到这种金融风险渐进累积到一定程度才爆发时,就已演变成金融危机,并加剧对经济和社会的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势之猛,使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财富水平倒退10年,使泰国的国民财富损失近一半。这场危机还使199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意味着比前一年下降1/3.而危机的成因就在于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的最终爆发。
根据系统科学观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统一体。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个系统。文章从系统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系统特征进行了探析。
1开放性
开放性是实现系统和谐有序的前提。系统只有开放,才有可能从外界环境不断地引入负熵流,把自身的熵排入到外界中,从而实现系统的有序,推动系统发展。系统的孤立或封闭只能导致系统的死亡或使系统处于紊乱无序状态。
循环经济是由环境和经济系统构成的开放、动态的系统,正是因为系统的开放,从而使得循环经济系统异常活跃,并能对相关环境做出积极反应。传统经济所形成的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是以资源的使用为开端,经过能量的转化,除了被系统吸收的能量之外,其余的能量则被排出系统之外,不再参与物质的循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整个过程是一次性的。这意味着传统经济的整个经济活动只能朝一个直线向上的平衡方向发展,一旦平衡达到,过程结束了,整个系统也就瓦解了,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互不相干,输出对输入没有形成反馈。因此,传统经济往往会因为资源的短缺而危及到物质基础,使经济活动难以为继。而循环经济则不同,循环经济系统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补充内部消耗,经过能量的转化,其中一部分能量在系统内部被吸收,还有的能量和物质被损耗,另外一些能量和物质则被反馈到输入过程,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相结合,形成一个物质和能量不断转化的循环回路。因此,循环经济的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是系统走上有序的基本途径。社会经济运行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大功能,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本质上要求恢复和重建“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合理规则和运行路线,它以绿色技术为支撑,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环境之间通过建立稳定、健康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循环经济的运行方式通过完整的物流分析,不仅延长了线性经济,而且实现了闭合循环,在“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各个环节实施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真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涵义。循环经济系统所表现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应的生态、反馈、抗逆、共建共享,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具有自组织功效、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取得物质、能量损耗最小而系统内部寻求优化的整体运行模式。
2动态性
复杂性系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化性是产生系统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复杂系统总是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其中稳定与平衡是运动的一种趋势,而波动、不平衡、矛盾等才是运动的常态,系统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复杂系统运行的有序化取决于系统内部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能否形成动态演化态势。动态演化态势的形成和发展与复杂系统运行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复杂系统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总趋向于进化。随着时间发展,其结构、功能、行为不断变化,总的趋向是通过自适应、自组织作用向更高级的有序化演化,具有自适应和进化能力。循环经济系统同样也要遵循这一系统动态演化规律。
循环经济系统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绿色技术为技术载体,目的是实现人、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循环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向前发展,循环经济也必然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它的发展也会更科学,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循环经济本身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和绿色技术日臻完善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就是经济活动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循环经济正处在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动态环境中,它与环境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循环经济只有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吸收新的能量,接受新的信息,才能增强它的生命力,更好地实现它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遵循动态性的原则,关注前沿科学,引进生态技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实现,都需要以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为依托,不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潮流。
3多层次性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系统的整体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即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主要是指任何复杂系统都可以从纵向上可以分为若干等级,其中低一级系统就是高一级系统的若干组成部分,不同的层次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系统层次性是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系统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系统的层次性突出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质的差异,强调高层次向低层次的不可还原性。
循环经济有着不同的等级及层次结构。
首先,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场所具有层次性。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明:①企业层面。即物质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也叫基础循环。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系统,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最终排放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经本企业自身的物理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再生资源,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②区域层面。即物质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循环,也叫中观循环。这个层次的资源流动既可以在同产业部门间实现,也可以跨产业进行。若干互相关联的企业建立共生的工业园区,甲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物由乙企业处理利用,乙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物由丙企业处理利用,从而形成较大的链式循环。区域内企业或行业间建立生态产业群落,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用做下游企业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化的服务业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③社会层面。即在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之间建立的循环,也称宏观循环。以生产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社会层面上就要建立相关的政策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政府、绿色办公、绿色采购,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包括节水、节能等。
其次,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反馈过程具有多层次性。在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相互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步骤的循环过程。其中,在每一次输出进入新的循环成为输入部分时,又会形成新的步骤和层次。如农场为酒厂提供酿酒的原材料——稻谷,稻壳作为酒厂的废弃物输出,又成为生态农药厂发酵提取菌种的原材料,每次的输出对输入都是一个质能的反馈。输入和输出的循环就构成循环经济复杂的网络和层次,这也是循环经济多层性的一个显著特征。
4非线性
非线性是指变量与变量之间没有正比例那样的直线关系,在非线性系统中,凡是非线性都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和它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交点,这就引起多值性,叠加原理失效,不具有加和性和可分性。在非线性系统中,系统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系统其他变量产生不成比例的甚至灾难性的变化,从而导致“蝴蝶效应”。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选模式之一。它是以物质流动为特征的一种生态经济,它与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生产、废物排放这么一个单向线性流动经济不同,它是一种再生的资源、一种流动的资源,是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实现经济生态化转向。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生产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路线,体现在循环经济的构成是多层次的技术、知识、管理的长期积累,显示出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开放性和彼此间的耦合特征。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线性、开放式的经济系统转变为非线性的经济系统,逐步实现很小的排放性和环境友好性,使市场生产的产品能够持久的使用,并延长使用的寿命。
根据非线性系统的特征,循环经济系统涉及无数的因素(或变量),这些因素(或变量)又构成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在这些因素、关系之间很难区分谁主谁次、谁重谁轻,它们之间的机制不是简单的径直的因果规定,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双向甚至多向的构建方式。一旦其中的某个要素受到干扰,都会反馈到系统的整体功能上,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不能从循环经济局部的个别目标去判断它的发展方向,也不能仅仅通过子系统的功能来确定它的整体功能。如在循环经济系统中,采用清洁技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的产生。资源的再利用环节则形成了物质的循环,如果在生产中运用了清洁技术,但产生的废弃物却没有进行再利用,而是直接排出系统外,这样就不能称这次经济活动为循环经济,因为它没有履行其中一个环节的功能,从而无法实现循环经济的整体功能。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从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规划,让每个环节都充分实现各自功能,保证循环经济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衔接,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达成系统的目标。超级秘书网
5自组织性
自组织是开放系统在大量子系统合作下出现的宏观的新结构。系统随着时间而变化,经过系统内部和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适应、调节,通过自组织作用,经过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过程,向更高级的有序化发展,涌现出独特的整体行为与特征,具有自适应、自组织的趋向有序化功能。维纳提出的控制论,阐述了以正反馈和负反馈为基础的“自组织”科学概念。
正反馈是一种破坏原有稳定状态,使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的反馈。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它的作用是能自动地加剧系统离开原有目标运动,朝着新的状态加速度地变化,其速度是令人难以意料的。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和获取利润。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投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通过把资源持续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上的增长,结果却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和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负反馈是一个自稳定的环路,它的作用是使系统不断消除干扰和噪声,系统表现为自调节、自适应行为,使系统力图恢复原来稳定状态的反馈。在经济生产中,循环经济自然建构起一种负反馈的自调节机制。当企业生产过剩,导致资源存量下降时,资源的价格上涨,它自主促使节约资源或废弃物的资源化,使得生产能循环往复下去。同样,当废弃物的处置成本过高,它就会开发清洁生产工艺进行无废生产或少废生产。因此,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这也是循环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参考文献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也有艺术文化的繁荣。如英国,是因为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而成为现代设计的发祥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艺术设计的水映了一个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需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相对落后,缺乏材料、缺乏产品,人们当时对商品的需求仅限于实用功能。但经过改革开放到外面的世界,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都不再满意,可以在食品和服装的需求,已经从生活,家庭开始寻求一个更高的水平,开始改善的环境艺术设计,在改革开放之初,抑制很久以后快速发展的经济。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需求的增加和环境设计和其他专业人才短缺造成的,许多艺术学院和大学改变了艺术和工艺设计部门。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质量,极大地影响着环境艺术的发展和设计。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增加,以及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相应增加,这是艺术设计的更高要求,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也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更新手段,表现了和拓展了环境艺术的表现空间。
二、环境艺术设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在于对实践美的不断追求,人类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而追求美好事物,则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能最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纵观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经济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技术水平总是在各种形式和艺术形式和现实生活。水平的科学和技术促进实用艺术的进步,应用艺术的进步把直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可以满足社会物质生活质量将继续需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满足人们在精神和审美水平和要求。随着环境艺术的发展和相应的设计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经济发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技能组合后可以提供不仅是人类社会在环境艺术方面需要获得审美,还有些程度促进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融于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残疾人事业;农场经济;同步发展
Abstract:ThecombinationofLianyungangCity,JiangsuProvince,eastSimFarmonthedevelopmentofthecauseofpeoplewithactualpractice,setsoutthenatureofthedevelopmentofthecauseofpersonswithdisabilitiesadheretothecoreofwhichispeople-oriented,sothatthecauseofpersonswithdisabilities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synchronizationinordertobetterimprovethedisabilityThequalityofthepeopleandimprovethelivingstandardsofpersonswithdisabilities,peoplewithdisabilitiestoimprovethequalityoflifeandsurvivalvalueinordertocreatea"disabled,theresiduallove,FuCan"socialenvironment.
Keywords:people-oriented;thecauseofpersonswithdisabilities;farmeconomy;developatthesamepace
前言
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事业,也是人权保障事业。它的服务对象是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因此更要体现人文关怀。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本质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提高残疾人的素质,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残疾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营造一个“助残、爱残、扶残”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辛农场民政办公室在灌云县政府和东辛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东辛农场残疾人谋福祉,为加快残疾人事业与农场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确立了新的理念,明确了新的目标。实践使我们感到,要促进农场残疾人事业的快速进步,必须实现与东辛农场社会经济协调统筹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为了贯彻国家、省、市、县残联有关文件精神,东辛农场民政办在县民政局、县残联和农场领导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全场残疾人工作,优先解决残疾人的特殊困难,为残疾人尽快走上致富路铺平道路。为了完善残疾人事业,充分关心残疾人弱势群体,让全农场所有残疾人家庭都能减轻负担,都能享受到农场改革发展成果,享受到农场党委对他们本人及家庭的关爱,以朱明湘场长为首的东辛农场场领导一班人以“助残爱残”为原则,以关爱弱势群体为己任,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果断决策,在东辛农场职代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加残疾人生活待遇,成立了残疾人服务组织,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农场领导在召开的全场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残疾人工作光靠农场党委不行,光靠残疾人不行,光靠残疾人工作者也不行,全社会必须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一起来做才能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更是如此,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相互协作、齐抓共管,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的要求,采取社会化的工作方法,才能将残疾人扶贫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成效。
二、广泛宣传,维护合法权益
《残疾人保障法》是残疾人维护自己权益的根本依据,为使《残疾人保障法》家喻户晓,农场民政办公室每年在全农场范围内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墙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残疾人需要,引导人们关爱残疾人,同时,结合“助残日”活动,大力宣传帮残、助残、尊残,普及康复知识及残疾预防知识,在全场产生广泛的影响,使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强化了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残疾人的地位,弘扬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营造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当前,东辛农场残疾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农场受所辖区域限制,加之农场是企业,财力有限,仅能量力而行,国家《残疾人保障法》没有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有些基层干部、群众和一部分残疾人,还不清楚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不明白国家对残疾人优惠政策的具体条款。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因此必须强化扶弱助残这一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再教育,弘扬人道主义,坚持依法办事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全场各级领导干部清醒地认识到,帮助解决残疾人问题,保障残疾人的最基本生活,是各级组织义不容辞的义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基础工作。让残疾人懂得,依法生产经营,履行社会义务,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准则和应尽义务,残疾人也不例外。让残疾人家庭的健全成员及其其他亲属明白,虐待残疾人,遗弃残疾人,不给残疾人平等待遇和特殊关照,不仅仅是家庭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和查处。
三、残疾人事业应与农场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目前,东辛农场有682名残疾人,其中在农场场部小城镇居住的残疾人68人。残疾人生存状况之间不平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残疾人中90%的人生活在农场各基层管理区居民点,他们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他们中的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技术专长少,贫困问题相对突出。少数人一户多残且疾病缠身,有的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这几年,尽管农场党委采取了很多举措,各管理区、居民组为残疾人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但仍有聋哑孩子因戴不起助听器,难以告别无声世界;仍有肢残人因买不起轮椅、假肢,无法走出户外享受阳光;仍有盲人因配不起助视器,做不起手术,伴随他们的只能是黑暗和寂寞。在农场场部小城镇居住的残疾人境况稍好一点,他们基本上做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只是较健全人生活水平偏低。
要实现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今后几年,东辛农场民政办工作的重点:一要加大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使残疾人能与健全人一道共奔小康;二要利用政策优势,给残疾人以特别的扶助,如实施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三要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运用多种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保障他们有一份相对固定的职业,努力使这些弱势群体同样拥有美好的生活,有一个温
暖的家庭,实现残疾人事业与农场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此外,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我们民政办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以恢复残疾人部分身体补偿功能,帮助他们逐步康复,使他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以帮助残疾人就业,使他们中的大部分能自食其力解决温饱,小部分能走上小康之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残疾人工作的内容涵盖面广,它涉及到残疾人的扶贫、教育、康复、就业、文体、维权、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整个工作中,我们民政部门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残疾人扶贫是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主要形式。近几年,农场党委采取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结对扶贫、临时救济等多种方法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今后要想办法逐步建立起参与者多、救助面广、救助方式多样化的社会救助体系。但总的看,残疾人文体、残疾人维权、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仍未到位,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无障碍设施仍是工作中的薄弱点。综观农场残疾人工作,工作内容上存在前后好坏的区别,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有些基层领导重视一点,有的残疾人生活好一点,有的民政工作者的责任心强一点,有的某项工作成绩显著一点。因此,要使残疾人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工作内容上也需要统筹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农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日益富裕。这也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明显改善。但改革和社会转型使各种社会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处于分化、定位、整合过程中。作为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的代价之一,身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开始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工作、生活、就医、教育等生存问题。再则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健全人在观念上对残疾人还抱有歧视、偏见或只是出于对残疾人的怜悯之心,不是出于人道和社会责任,不是以人格上的平等看待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要使东辛农场残疾人事业与农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要使全场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步奔小康,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第一,广大残疾人要自强。要努力克服各种生理、心理障碍,扬长避短,奋发有为,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力争做品行端正、人格健全的人。第二,建议农场把发展残疾人事业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规划。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利益,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方便。第三,民政工作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作风。第四,社会各界要以更多的慈善之心关爱残疾人。残疾人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光靠民政一家是不行的,它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帮助,只有当我们都伸出温暖之手,才能让身边的每一个残疾人都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
四、爱残助残,政策措施到位
东辛农场共有残疾人682人,其中精神残疾106人、听力57人、智力122人、肢体278人、盲人15人、低视力103人,有残疾证550人无残疾证人101人,他们是特殊困难的社会群体,需要农场和社会的特别重视与关心。这些残疾人的生活状况60%处于低水平,30%处于困难,甚至有些残疾人的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食其力,需要全社会来关爱他们,帮助他们,东辛农场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多尝试,千方百计为残疾人想办法、找出路,先后对全场有残疾证的392人定期发放生活费,2004年以前每年发放残疾资金12.5万元左右,从2005年起每年发放残疾资金25.6万元,捐助残疾车(含轮椅)66辆、拐杖、盲杖等62件,安排残疾人再就业158人。通过我们的关爱,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社会的温馨、农场领导的重视。
(一)扶志与培训相结合
我们针对有些残疾人有自卑心理,不求上进,混日子,认为自己是社会、家庭累赘,在思想上丧失了生活的勇气等现象,与其谈心交朋友,帮其出谋划策找致富路,用身残志不残的先进事迹感召他们,使他们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同时,为了使残疾人能有一技之长,有一手熟练的致富技术,我们除认真落实参加县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技术培训班外,还与农场农服中心、养殖中心、场工会、场职业高级中学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农业、养殖、电器维修、特种焊工等培训班,免费为残疾人进行培训。近两年,全场共有158名残疾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和脱贫,有的已走上致富道路。
(二)载体出效应,共创和谐路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奋勇拼搏的美德,我们农场民政部门还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把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先进事迹编成手册发放到全场残疾人手中,鼓励广大残疾人重新振作起来,为美好生活而打拼,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受残疾人欢迎。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纳入扶贫总体规划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这些相关措施使东辛农场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鼓励残疾人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就业门路
东辛农场民政部门结合农场工会大力推进“2111”富民工程,即根据农场要求在农业分场居住的残疾人每户一年必须养2头畜、10只禽、种10棵树、种一块菜园地,鼓励残疾人发展家庭养殖业,努力增加残疾人收入。由于发展庭院经济不受时间限制,很少受自然条件和体力的约束,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因此,能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仅此一项安置残疾人就业78人。
关键词:循环经济;3R;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循环经济的内涵
1.1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但是,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反响。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九十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1.2循环经济的内涵
日前,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致见解,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融环境保护理念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循环经济提出,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即依靠人的智力,利用智力产生的科技进步,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避免和减少在产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1.3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有其本身可以遵循的原则,可以将其归结为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2R”原则,但是人们对循环经济原则的认识则存在一些误区。如将循环经济简单地看成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在经济活动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保护措施,合理、尽最大效用的利用资源,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弃物。
2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循环经济
2.1概况
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北邻新疆,东北紧靠青海,东西接连四川,东南界云南,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842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现辖拉萨、日喀则,那区、昌都、阿里、林芝、山由七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呈现以拉萨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网状发展结构。境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81万,其中藏族占85%以上,与此同时还有汉、门巴、洛巴、回、纳西等十二个民族,
,以其巍峨的雄姿屹立于地球之巅,以其独特的高原地理文化闻名于世。除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古老而又绚丽多彩的藏民族文化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藏、门巴、珞巴等民族,勤劳、勇敢、智慧、朴实,他们在开阔的高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俗习惯、节日、喜庆仪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食、住、行等。这些均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
2.2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猛烈,据统计,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02万人次,较2006年增长60%,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较2006年增长73.3%,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14%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在旅游业中已占有相当比重,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自治区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辐射功能,加速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特点的发展路子,目前,星级宾馆(饭店)已近100家,全区拥有床位数近5万张,银行卡取现、消费刷卡率接近90%。旅游业硬软环境进一步改善,接待能力显著提高。
目前,旅游业正在加快旅游产品的优化更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主体观光产品,初步成熟的度假产品,多种类别的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格局。具体讲,就是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区;以登山、徒步朝圣、探险为主的后藏旅游区;以森林生态、地貌科考以及度假为主的藏东南旅游区;以雅砻风景名胜为主的藏南文化旅游区;以野生动物观赏以及领略草原民俗风情的藏北旅游区。
总之,旅游业在旅游收入和效益方面都取得较快较好的增长,在旅游产品方面逐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拳头产品,呈现出稳步、高效、健康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通过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相互比较,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即使在西部十省市区中,旅游业的发展也处于较低水平。
2.3用循环经济的视角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2.3.1循环经济是发展旅游业的本质要求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观赏、娱乐休闲、探险猎奇、考察科研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时间的客体,但是旅游资源与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这一特点本质上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旅游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业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业应当以循环经济为指导进行发展。
2.3.2循环经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不仅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则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旅游资源,合理调控旅游环境容量,实现旅游资源科学利用、旅游环境合理保护,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3.3旅游业有助于推进循环经济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大众化,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旅游业部门众多,就业层次丰富,就业人数较多,而且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效应强的行业,它不仅仅包括旅游景区(点),还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同时还涉及到为旅游业提供物质供应的农业、工业、建筑业、零售业等,在旅游业中发展循环经济,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其他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在旅游业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
3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制定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
要使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使旅游业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规模和速度来发展旅游,从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现状来看,循环经济的思想还未成为旅游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经营者及旅游者的共识。旅游业作为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旅游规划中加入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元素,在着眼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规模、档次的承载能力,要以保障事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首要条件。
3.2政府引导,建立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
目前,旅游资源配置活动日益增加,但是对于旅游资源管理的权责不明,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旅游管理体制应走出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政府部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遏制开发经营活动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行为,建立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对最优化利用、最小化浪费、最大化再利用的部门实施奖励,鼓励各行各业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发展旅游业。同时对浪费旅游资源、不注重旅游资源循环利用的部门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强化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宣传,更新观念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要求在开发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认识和宣传上改变一些认识误区,树立“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观念,建立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既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教育,使他们重视旅游开发中的资源再利用,把旅游资源和环境当作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又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旅游过程中联系眼前景物,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使旅游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消费经济化、节约化,推行“绿色餐饮”,将节约型社会建设融入旅游业。
3.4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作为保障,而且旅游业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所以。在发展旅游业时,要改变盲目开发和粗放经营管理的模式,必须树立“科技兴旅”的战略,目前,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业,深入开展旅游业的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只有尊重科学,发挥科技力量,把旅游业纳入科技研究、管理的轨道,并且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才能使旅游业可持续、健康的、长远的发展。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多维视角模型
对于一个极短的时间段内依靠资本深化进程和市场化改革快速崛起并因此而显著地取得工业化、城市化效果与良好减贫绩效的大国经济而言,其增长的包容性毋庸置疑。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2002年的4.4%增加到2011年的10%以上,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已经超过20%,能力大了,中国的责任也就大了。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显著增长绩效是与高碳经济发展方式密不可分的,面临着碳排放的巨大压力。因而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研发低碳技术、增加碳汇潜力、减少生态足迹阈值成为当务之急。国际与国内双重的压力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最优选择,中国对于推动整个亚洲向低碳社会的转型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这一模式的转变也会对中国自身的商业、文化以及政治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置于横纵交叉形成的多维视角中进行剖解(图略)。首先,从横向来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沿着两种不同的路径展开:一种是经济行为主体的低碳发展路径,另一种是经济组织机构的低碳发展路径。在低碳经济发展多维视角模型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处于核心带,低碳经济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政府低碳改革的决心与支持、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和企业的低碳生产转型。在仔细梳理与剖析经济行为主体的低碳发展路径时,如果将异质型地方政府置于一个彼此横向相互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则不难发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异质型地方政府自身的行为导向,也和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行为和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从中观层面来看,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在服从于宏观层面整个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硬约束下,也受到城市发展、城镇化步伐乃至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软约束影响。基于经济组织机构的低碳发展路径的分析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产业结构的趋同与梯度差异并存性、资源禀赋条件的区域差异性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基础。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均涉及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行为主体。尤其是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政府的制度设计、政策支持体系,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市场机制能够较好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中,政府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中有关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的构建尤为关键。一个比较理想的政府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对从事低碳生产的企业、应用低碳技术的组织以及养成低碳消费行为的消费者等所给予的经济补偿,也包括对与此截然相反行为所给予的经济惩罚等。其次,从纵向来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受到三重约束条件的影响:资源禀赋差异性的约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生产性要求以及人均收入水平跃升到特定阶段所导致的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的演变。故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禀赋约束下,全新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对原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替代。由于存在着“锁定效应”,不管是城市或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企业的生产组织行为或者消费者的行为模式等[5]46,均极有可能陷入高碳型发展模式、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刚性约束中,从而难以产生纵向层面上的一致。因此,政府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为改变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提供合理化导引,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利益诉求建立法律保障体系等尤为迫切,以便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参与下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的转变。由是,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处于一个纵横交错的多维发展格局中。
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激励机制构建
从上述低碳经济发展的多维视角模型中可以看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在纵向层面上受到三重约束,如果缺乏将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和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所带来的内部成本外在化的激励机制,那么,低碳产品的生产及其消费将会面临弱市场需求甚至无市场需求的局面。为此,本文构建了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外部激励的一个简单模型(见图2)。在此外部激励模型中,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涉及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选择和关系结构,其顺利实施依赖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博弈,其最终效果则依赖于外部激励机制的协同作用。这种外部激励机制设计既包括宏观层面上中央政府的顶层制度创新设计,也包括中观层面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制度创新设计,还包括微观层面上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产业层面上的结构调整升级激励机制设计,以及社会层面上激励全体公众自发形成低碳消费理念的机制。(一)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构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的碳基技术使得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形成了路径依赖,这种依赖一方面来自于建立在传统能源技术之上的技术锁定;另一方面是制度锁定。低碳技术创新就是一个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原有技术经济系统进行解锁的过程[6]38。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受低碳技术研发(R&D)投入资金额度相对较大所导致的高风险、环保设施投入较大所带来的资产高度专用性的影响,企业如果通过减少产量或者增加环保投入来减少碳排放,就会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因此缺乏减少碳排放的积极性。由于从高碳生产转向低碳生产,需要企业在研发、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这种投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沉没成本。如果企业低碳产品的早期市场需求不足,再加上生产前期缺乏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生产成本难以下降。成本下降刚性与收益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见效不明显,从而就会对企业产生一种负向激励效应。因此,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二)制度创新激励机制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力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经济行为主体均存在着理性自利的一面,即每个人均会按自利最大化规则指导自己的行为。哈维茨(LeonidHurwicz)的机制设计理论则进一步表明,由于不同行为主体(例如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函数的非一致性,加上面临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措施,从而会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发生,最终造成不利(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如果说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也是一个追求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的话,则在当前追求经济增长成为占优策略的情况下,其扮演的是委托人的角色,而企业和消费者扮演的是人角色。由于人和委托人的低碳行为目标函数往往很难达成一致性,造成人的低碳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低碳发展目标函数,而且委托人往往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假设能设计出一种制度安排,使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行为,正好与委托人低碳经济发展最大化目标函数值相吻合,这就是所谓的“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作为委托人的政府,需要设计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以使其所期望实现的利益与人从低碳经济发展中获取的利益实现有效“捆绑”,以激励人采取最有利于委托人的低碳行为模式。(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激励机制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引力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型与升级,在此过程之中低碳经济发展得是否顺利,与城市或区域是否能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关系密切。然而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也取决于集群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程度与产业进入时滞的长短,还取决于解决区域产业集群内部因新技术、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的运用所带来的成本溢价问题时市场机制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但这并非一个单纯的市场自发过程所能够完成的。因此,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需要围绕着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外溢性效应而展开,通过结构性减税促成集群产业价值链的规模效应达到实现成本降低的激励效应,以使低碳技术沿着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完成集群区域内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国外政府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即是一个成功借鉴。当前国外新能源产业在迅猛增长的同时初步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集聚的态势,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日本、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此外,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新能源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四)低碳消费行为的激励机制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力作用低碳消费是一种以低碳为导向的共生型消费模式,引导和实现低碳消费是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引擎和拉动作用的重要环节。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模式会对企业的低碳产品供给和低碳生产方式形成反馈型市场激励效应,从而促使企业尽快地从高碳生产方式向低碳生产方式转型。通过低碳消费模式的示范效应实现低碳消费后,低碳产品的消费市场一旦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侧重于加紧产品更新换代,从消费环节倒逼到生产环节,以实现整个链条的低碳化。
论文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云南本地经济协调发展
一、高职教育要适应云南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l、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来说,就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对高职院校来说,就是培养出圆满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产品的销售过程就是毕业生走向就业的过程。毕业生能否顺利、充分地就业,对扣叶立学院的形象、打造学院的品牌、增加“入口”的旺盛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也就等于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在市场经济的新格局下,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它的市场切入点主要是学院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因此,探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当地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探究云南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探究云南就业市场的背景和潜力。我们只有把握本地经济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把握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对我们学院来说,要结合云南经济及就业市场的发展特征、需求状况,不断调整教育模式和培养重点。云南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复杂的省份,而地质、冶金、煤炭等行业的地质类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我院就可抓住这一特点,大力发展地质类等相关专业,培养能充分适应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大力推进“订单式”教育,发挥学院优势,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2、本地经济结构的特点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蓝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换句话说,本地经济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就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最佳依据。就云南来说,它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方,一方的经济发展和平安,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应用型、综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可见,本地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依据。
二、云南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咽喉要塞,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尤其是“九九世博会”以来,云南抓住全球信息fh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在加快本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同时,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
1、云南的经济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产业结构不合理。“九五”以来,云南的GDP从1995年的l20.68亿增加到2002年的2231.88亿,增长率却从l995年的l0.4%降至2001年的6.5%。尽管2003年又回升至8.6%,并趋于稳步增高,使社会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但总体来说,投入与增长率攀升力度还不够,成效还是不明显。
2、农业基础薄弱。2002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21.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但缺乏龙头性企业,规模较小,产业运行机制不规范、不成熟、基层组织发挥作用不完全、农户对农业产业化组织不适应等等,远赶不上内地农业发展态势。转3、工业发展进程缓慢。制造业不发达,导致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其比重只占GDP的42.8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已丧失,烟草行业也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走下坡路,矿业、采选、冶炼成本在不断增加,最占优势电力工业也面临着挑战。
4、第三产业自l995年以来以超过9%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2年占GDP比重的36.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虽然云南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内部结构、远期规划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合理性,还有很多发展潜力未被发掘。结合本地经济状况,笔者认为对本地经济特征、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的准确定位,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云南当地行业的实际人才结构与合理的人才结构间的差异,正是就业市场上高职毕业生需要占领的空间。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本地经济结构及教育市场间的关系
据我省2004年初教育厅学生处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省内高职院校间、同校不同专业问的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就我院2005年应届毕业生“双选会来说,只有地质系、机电系专业的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经笔者了解,省内院校部存在这样的现象,有这样结果,主要是因为就业好的专业与云南的经济特点、本地主导产业联系比较密切。因此,高职院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这些专业的建设,为培养优秀毕业生创造条件,树立院校在社会上的诚信形象。过去较为热门的会计、经济、计算机等类的专业现在就业情况变差,可以说是学校对就业市场缺乏及时、科学的评估和了解。所以转变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办学是高职学院唯一的出路。
四、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三个导向”为原则的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应了解本地经济结构、行业发展状况和教育市场、就业市场间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性培养方案。近几年云南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大,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第二三产业也迅猛发展,而重点培养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上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各类应用型“高级蓝领”将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高职院校本身,要使课程设置和教学系统形成有机的结合,构建一个科学的专业平台,形成灵活多样的专业开发机制,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全方位发展的条件,使其在理论千¨灾际动手能力方而有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空间,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体系建设和专业课程开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