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小学艺术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艺术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艺术学习计划

第1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数学成绩。

学生情况分析:

好的方面:大部分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校生活,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较专心的听课,书写工整,能按时完成作业,口算较扎实,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不足的方面:一小部分学生的书写还不够工整、规范,口算速度较慢,特别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学过的知识有回生现象,对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换算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换算不能熟练的进行,认识时间学生们对“分”的认识比较模糊,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特别是逆向思维的问题。

复习内容:

1、上下、前后、左右,运用行列的确定位置的知识。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3、认识人民币、认识时间。

4、找规律、统计。

5、解决问题。

复习要求:

1、学生能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识,能根据行列的确的定物体的具置。

2、学生能熟练的数100以内数,会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

3、学生能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4、能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5、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熟练掌握1时=60分。

6、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复习措施: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教室里的有效资源,让学生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各种物体的位置,特别强调“左、右”的相对性问题。

2、100以内数的复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位表,了解数的组成和比较数的大小。

3、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我们学过的计算的类型,理解算理,讲清算法,注意对比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算法,每天利用三分钟时间,进行听算练习,课后回家进行一定量的视算练习。

3、“元、角、分”的认识,通过大量的操作,设计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的关系及应用。

4、认识时间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看钟面的,指导学生学会看几时,数几分,可以通过师拨钟面学生说时间、师说时间学生拨钟面的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巩固有关钟面的知识。

5、指导学生收集本班学生的有关数据,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能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引导学生看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的有关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6、指导学生学会看图,看图先看图的主体部分,看图要按一定的顺序,找出相关的信息,能较准确地说出图意,找出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培优措施:

引导学生学习整理、归纳本册所学的知识,学习构建知识系统,回忆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

第2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摘 要: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数控机床的先进程度和操作者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理工类技工学校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探讨如何高质高效地培养优秀的数控专业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加工工艺 一体化教学

现代数控技术覆盖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检测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我国数控技术及产业尽管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平台及基本系统,也研制成功了并联运动机床等新技术与新产品,但是我国的数控技术及产业与发达国家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数控人才的匮乏。为了进一步培养这方面的技能人才,技工学校也纷纷设立数控专业,并不断地添置数控设备。硬件跟上了,教研团队也必须跟上。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如何高效教学,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数控专业需要教授的知识主要有两大块:第一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第二是数控编程技术的教学,数控编程技术可分为数控手工编程技术和数控自动编程技术,其中第二块必须多动手操作练习,才能灵活掌握。

一、数控专业理论课教学

数控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有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学等。这些学科关联性强,学好这些课程是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石,不容忽视。想要教好专业理论知识,传统的“满堂灌”显然枯燥无味,效果不明显,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大多数学校硬件条件大大改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图片展示、动画教学、视频播放等。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过程这一知识点时,最好先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习车间或工厂面对真实的数控机床,边演示边讲解。如果不方便去实习场所演示教学,可以结合实体图形,加上必要的动画演示。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必然印象深刻,他们就会对数控机床的结构、工作过程充分理解,为以后教学的顺利展开打好基础。

二、数控编程技术的教学

对于数控手工编程技术的学习,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必须进行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常多数学校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实习操作普通机床,结合机械加工工艺的专业理论,通过技能训练及实践,使学生掌握中级工操作技能,在这个基础上再讲授和实践数控和手工编程技术。数控手工编程技术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1)读图与绘图。通过机械制图理论课的学习,学生掌握零件的测绘,看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这就需要运用教具、模具来讲解和练习。现在手工绘制图形,时间长、易出错,所以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电脑绘图软件的应用。这些必须在计算机机房演示教学并练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开设的课程主要有CAXA电子图板和CAD制图。

(2)加工工艺的制定。加工工艺的制定首先要明确加工对象、轴类工件、孔套类零件选用数控车床;平面类零件、变斜角类零件和曲面零件一般选用数控铣床;既有平面又有孔系的零件、结构形状复杂、普通机床难加工的零件、外形不规则的异形零件和加工精度较高的中小批量零件一般选用加工中心。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数控机床之后,再根据零件结构工艺性的特点具体分析运用什么样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划分工序、工步,安排合理高效的加工顺序,并且需要注意数控加工工序与普通加工工序的有效衔接。

(3)零件定位与装夹。通过理论课的讲授,学生掌握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熟悉各类夹具,在实践操作时要注意:夹紧机构或其他元件不得影响进给,工件的加工工步位要敞开;必须保证最小的夹紧变形。

(4)刀具选择。结合实物让学生能够选用组合工具,能够根据难加工材料的特点,选择刀具的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

2.数控编程阶段

(1)手工编程。众所周知,普通机床机械加工由操作者按照工艺规程通过手动操作来完成零件的加工。机床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水平决定着普通机床的加工质量和机床的效率。而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在机械加工中的根本区别是: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对零件的加工,理想的数控加工程序不仅应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合格工件,同时应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和充分的发挥,以便数控机床安全可靠及高效地工作。

在编制前应让学生详细了解所用数控机床的规格、性能、CNC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及编程指令格式等。程序编制时,需先对图样规定的技术特性、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及工艺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再进行数值的计算,获得刀位数据。然后,按数控机床规定采用的代码和程序格式将工件的尺寸、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速、刀具进给量、切削深度等)以及辅助功能(换刀,主轴正转、反转,冷却液开、关等)编制成加工程序。

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编程的数值计算方法,辅助计算方法,尤其是曲线节点的计算,学生能够编制轮廓加工程序,能够灵活应用固定循环、子程序进行编制程序,能够应用变量编程。手工编程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即二维或不太复杂的三维加工,程序编制坐标计算较为简单,程序段不多,程序编制易于实现的场合。

(2)计算机辅助编程。在现代机械加工中会遇到大量复杂的零件,单靠手工编程已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需求,必须应用计算机辅助编程。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CAD/CAM软件的应用,具体应能掌握实体造型、生成刀具轨迹、进行刀具参数设定、加工参数设置、确定刀具的切入切出位置与轨迹、编辑刀具轨迹,最后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控系统生成G代码。

(3)数控加工仿真。为了减少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仿真软件模拟教学被广泛应用。这里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实施加工过程仿真,加工代码检查与干涉检查。

(4)数控机床的操作和零件的加工。通过教师演示教学,学生掌握机床程序调试与运行能够灵活操作数控机床,在加工零件时能够依据零件特点,设置相关参数进行加工,输入程序,并调试确定无误方可加工练习。

不同的学校,硬件设备不同,系统软件不同,师资力量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都不尽相同,但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合理高效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精心讲授、耐心辅导,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能熟练操作数控设备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娄锐.数控应用关键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2]陈海愧.车工技能训练(第四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杨伟群,胡林.数控铣工(高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第3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中职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向社会提供具有专业技术的职业人才。所以,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机电一体化作为中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操作技能的维修电工和编程控制师,既需要有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以应用和扩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支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改革目的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应用型的跨学科的技术,这就首先需要教学过程必须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学生掌握具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次,将未来工作内容和现今的学习内容结合,主要是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内容应为今后工作的实际服务,以更好地增加课程实用性。所以,针对社会的新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具体的改革方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崇尚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和专业实践教学紧密相结合,充分合理地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专业实践教学中,有效整合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以“行动研究”为主,在专业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提高,丰富实践经验,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教师,特别是专业实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方法的创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首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注重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于一身的特点,能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的教学,如果用语言讲清楚电动机是如何转动起来的,非常困难,学生不易明白。如果把其原理制成课件来说明,学生既有兴趣,也容易理解了。又如,在讲授《液压转动系统》一课时,教师可放弃以前那种在黑板上画图说明的方法,借助PPT、视频等形式,将整个转动系统的组成元件及工作原理清晰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融合视觉和听觉积极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

其次,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加快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专业技能的培养的教学模式转变。对课堂教学重新定位,确立起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战略。注重将具体的社会需求和未来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引进到课堂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培养,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深刻的体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第三,要将虚拟教学和实际教学相结合。通过打造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强化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充分加强自身对专业技能的了解,合理地利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来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树立中职学校师生的良好形象。

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第4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一、教学方法单一

漆画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表现力,除了具有特殊效果的材料美和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外,漆画的创作还应该强调特色和创新。在目前高校的漆画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还是相对单一,一般都是采用“蛋壳拼贴”和“色漆平涂”为主要表现形式。当然,在漆画的创作中,“蛋壳拼贴”自然是个亮点,能够为漆画的创作增添一种天然龟裂的美和韵味。不过,除了蛋壳之美以外,漆画还可以通过材料和手法达到水彩画的透明感和中国画的大气,甚至工笔画的细腻和丰富的层次。如去年获得“首届中国工艺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金奖的漆画作品《海上布达拉宫——妈祖神庙》,恢弘大气,可见一斑(见图1),“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漆画获奖作品《记忆片段》,视角独特,层次丰富(见图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尝试,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另外,学生对于漆画的认识,只是单单通过教师课堂上的传授还是过于片面和单一,应该给学生更多接触大师漆画作品的机会,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会使学生真正爱上漆画这门艺术。

二、艺术设计不同专业方向的漆画课程教学发展方向探索

目前,国内各地高校普遍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而该专业又下设很多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工业造型设计方向、服装设计方向等等。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自然有很大的不同,都是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制定的,但是他们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一些公共学科的设置上却基本相同,比如艺术设计各个专业方向均开设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者意识到基础课的教学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守旧,而是应该和专业相结合来进行教授。以素描教学为例,装潢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画面构图形式及装饰味的设计素描表达,而环艺的学生则更加注重空间感的营造和质感的表达。同样,各个专业开设漆画课程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学科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重难点安排。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向的漆画教学

漆画制作手法中的丰富技法、神秘肌理等视觉美感与装饰画中利用材料特点、工艺技术来进行装饰性表达这一点比较吻合,因此,视觉传达专业的漆画教学应该偏重装饰画的表达。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进行漆画教育,可以用启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作能力、拓展其表现技巧为教学目标,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设计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1.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幅漆画作品首先是画,所以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绘画造型能力和绘画创作能力,但更重要的则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装饰设计基础和对形式美的敏感认知。在漆画教学过程中,有意地要求学生根据漆材质本身变幻莫测的材质美特点来进行创意,比如“蛋壳拼贴”的天然龟裂营造的神秘感、松节油和腰果漆稀释产生的类似水彩撞色效果、金箔与铝箔制作衬托出的精美大气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创意亮点。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目前的高校漆画教学中,学生的作品大部分来自于临摹,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漆画过于陌生,对于制作工艺流程等方面尚显力不从心,更何谈创作。在漆画教学中,引导学生创作应立足本乡本土,挖掘地域方面的特征。对于本土文化,大部分学生还是有所了解的,并且有很深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因此创作起来会更加用心。在漆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本土文化方面去进行选材(见图3),这也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漆画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3.拓展学生的表现技巧。漆画的创作材料与表现技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教学上除了常用的一些创作手法之外,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手法上进行创新,而不要只是拘泥于一种或几种表现方法。在漆画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尝试,突破传统的局限和束缚,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从而使得我们的漆画教学更加多元化。比如,运用中国画工笔的晕染手法图4)和油画的堆砌手法来进行漆画创作,也常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漆画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两大部分构成,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环艺专业的特点去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从而顺利完成从基础向专业进行过渡。作为建筑物附属部分的壁画,其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其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壁画的表现形式中就有漆画创作形式,比如湖北荆州博物馆的大厅壁画就是采用的漆画创作形式。因此,环艺专业的漆画教学应偏重壁画创作方向,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漆画教学中,要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则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命题壁画创作。壁画与装饰画相比,首先画幅较大,因此学生独立完成不太现实,而且单幅的壁画创作是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好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分组,3—5人一组,创作内容给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如中原文化、民族特色、地方文化、体育精神、校园文化等等。一般说来,壁画属于大型绘画,甚者可称为绘画工程,因此就要求具有与其画相当容量的艺术内涵,要求有与空间感相适应的视觉意象。在这一点上,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们曾为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设计和制作背景,完成数万平方米的图像。

(三)其他艺术设计方向的漆画教学

第5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南国农先生(2003)将数字化学习的定义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网上资源开展的学习活动。与传统的学习和学习环境不同的是,在数字化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本,学习地点也不再局限于教室。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开展学习的课堂大部分是虚拟环境,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终端设备进行访问学习,信息显示具有多媒体化和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智能化、学习环境虚拟化、多终端兼容等特征的学习环境。我校数字化学习平台已通过Moodle平台成功搭建,学习者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数字化学习。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即传统课堂结构的翻转,是指把“学生白天在教室听讲,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

3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医学高校翻转课堂初探

作为医学高校,我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并重,课程繁杂,课堂内容难度大,不易理解,课业繁重,课堂结构急需改革。基于此,根据翻转课堂的理论以及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笔者对医学院校课堂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如下思路:

3.1课前设计

3.1.1设计学习主题

将预设计课程按“知识块”分成若干个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课时完成,以便教师开发课程视频。例如解剖学骨学模块中可以分为骨的形态、骨的构造、骨的理化特性等。此外,利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设计课前针对性练习测试,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完成学习新知识。

3.1.2制作教学视频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以及网络的相关学习资源来完成。教学视频可以由任课教师亲自录制或者使用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组织资源,收集学习资源,准备适当的学习材料,制作学习视频和探究式案例。①根据教学内容(尤其是课程的难点重点内容),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②以模块设计学习视频,视频中增加导读环节,通过导读内容和单元知识测试,向学习者提出问题,引导学习者自主思考。在医学课程中,我首先将每次课的课程重点内容置于PPT之中,然后通过话筒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同时进行图片或者模型演示,这样屏幕捕捉软件可以录制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会记录下演示的每一个步骤,同时每一个点都会有同步录制老师的音频讲解。之后是将视频上传到数字化学习平台上,学生只需要注册学习账号密码即可以自行观看并进行该课程的学习。

3.1.3课前针对性学习

观看完数字化学习平台中的相关教学视频后,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平台里相关知识点的测试,如果测试过程中有困惑的话,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进行深度的强化。

3.2课堂活动设计

在前期学生自学之后,可进入接下来的学习活动。

3.2.1确定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通过学习平台的学习之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策略,如“讲授”、“自学”、“讨论”、“探究”等。如遇见学生普遍不明白的问题,可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在具体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人数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条件而定。

3.2.2协作学习

如果问题比较单一,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知识竞答方式组织教学;如果问题复杂,可以将问题分成若干子问题,并要求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子问题,然后,采用拼图学习法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各小组进行组间的协作式、探究式的学习讨论,形成最终的答案。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探究式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协作形式进行讨论并实施,考察学生的课前视频学习情况、综合应用能力、团结协作及创新力。在探究式实验的设计中,此环节主要结合不同专业将会使用到的具体应用系统进行设计,设计思路是通过项目的形式体现专业特色、实现基本功能、内容循序渐进、考察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以“探究式案例”、“探究式实验”和“课程视频”为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自主学习动力和探究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以协作学习形式,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实践的过程。根据课程内容和实施环节,设计体现专业特点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项目,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2.3学习评价

在学生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学生成果的交流,学生可以将学习成果上传到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数据库中,进行成果的分享,也可以通过课堂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小组比赛和辩论会等形式进行评价。其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真正做到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间评价、组内评价的有效结合。教师评价的内容包括问题的难易度、独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小组学习中的个人表现、学习进度、小组学习计划安排、成果展示情况等。评价要侧重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的考核,同时,强调考核学生在完成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活动记录、交流情况、学习体会等内容。

4课程结构改革目标

借助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构建翻转式教学课堂,实现学生之间互动、协作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而自己则扮演“启发者”角色的“引导关系”;教师之间可以动态交流教学经验并及时获取学生反馈的教学环境。最终实现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融为一体,形成统一整合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殷旭彪,陈琳,李凡,王永花.基于设计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效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

[2]周蕾.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责任编辑:薛俊歌]

第6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技工学校;数控专业;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一、数控专业的发展趋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数控技术也已经成为现代化制造技术的一部分,数控技术离不开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集成化等这些高科技的技术。数控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采用新型的三维立体几何图形,这样的工作方法,一来,不仅光洁度高,二来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数控技术逐渐的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也成为了目前的主流。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件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数控技术的提高。例如,目前的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等等一系列的工程改造。数控技术目前向着更加的智能化、简便化、人性化的方面发展,目前一些复杂的零件在我国的数控技术层面上也可以实现。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就是数控技术人才短缺,而且有一批数控技术人员没有办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技术不够扎实,质量不过关。目前我国需要的是可以在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同时在机床数控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

二、技工学校数控专业现状分析

1、自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问世以来,这种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综合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等等各个方面的技术的机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增加了效益,减少了劳动力。为了适应时代与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的技工类学校开设了数控专业,但是,一组教学实训的数控机床需要耗费一百万左右的资产,因此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仍停留在普通的机床上,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数控专业教学的需要。这样一来,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能力不强,在正式的工作以后,不能够很好的使用数控机床操作,适应不了企业的需求。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是实现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所以,如何实现数控专业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是技工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技工院校的数控专业还是处于摸索的阶段。没有一套具体详细的教学方案,在校的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数比较偏门,学校不重视基本的操作,导致学生的基础不牢靠更不用说上机操作了,这样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因此,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缩短课程内容与现代生产技术之间的滞后性,增强实践教学,编写适合技工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的教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一个重要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该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思想,如何搞好机械专业的改革,加快机电及数控的专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技工学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现代一体化建设

1、课程体系现代一体化是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

只有课程体系的一体化,才能有人才培养技能的现代化。机械专业的专业性课程应该进行一体化整合,在《机械制图》中加强了CAD部分知识,课程调整为CAD软件、《公差与配合》并入《机械制图》,将《金属材料热处理》并入《机械基础》,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技术》充分的并入CAD/CAM/CAPP软件,并对原有的机械专业教学计划作了修订,正式将数控加工技术纳入机械专业的教学中,在机械专业中实行模块一体化教学。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学习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大部分同学经过后续训练,取得了数控操作中高级工证书。这时教材问题又突显出来,因为培训教材,没有充分考虑技校生的心理、认知等特点,并不适合在校生学习。

2、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

为了切实有效的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我们又一次对企业及毕业生进行专题调查,主要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应加强的能力、实践环节,学校学习的课程中最有用的课程、可以不开或精简的课程及最难学的课程等,了解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意见建议。

(1)调查显示:从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操作;根据工作需要看应加强的能力主要是计算机应用和英语阅读;应加强的实践性环节主要有数控编程实训和数控操作实训;在学校难学的课程主要是与微电子有关的课程,如“电子技术”和“数控原理”。从企业用人现状看数控设备操作岗位人员学历中,技校占绝对优势,数控设备维修岗位中,技校也占有较大比例,数控编程岗位比较明显地表现出高级工以上的要求。技工学校毕业生最大可能就业岗位依次是数控设备操作、维修、编程和产品质量检测。非常多的企业明确提出技工学校毕业生应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这一岗位必须的具备的基本功就是熟练掌握机械、了解数控技术的原理、能够简单的维修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的使用,该岗位群人才应具备掌握机械电气技术;上岗人员还应该具备调试维护保养数控设备、对机械设备实施数控改造,对英文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具有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至少应该学会了使用CAD/CAM/CAPP等软件、实施工艺、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数控加工的基本能力。

3、数控现代一体化专业教学的配置方案

(1)数控铣床2台;(2)数控车床7台;(3)数控电火花及线切割3台;(4)加工中心1台;(5)配套专用电脑50台。 (6)CAD/CAM软件50套; (7) Siemens(西门子)、Faunc(法那克)数控系统模拟控制面板软件各50套;

本配置方案整体规划,集教学、科研、技能考核为一体,涵盖机械类各专业(含机械制造工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CAD/CAM,模具设计与制造)。作为重点建设专业学校的配置,能够完成数控技术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整个环节,并在数控加工方面重点加强。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如目前企业中普遍使用Siemens,Faunc数控系统操作数控机床,为了让学生能在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岗位,让学生尽早通过对Siemens 、Faunc数控系统模拟控制的学习和操作,并利用其操作设备加工工件,为学生将来使用生产型数控设备提高感性认识,达到和企业接轨的目的。

四、基本形成现代技工院校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一体化教材采用模块式结构,其中实践教学模块又分为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两大部分,在教学安排上有安排了一定的机动时间,以便各校结合行业和地方具体情况安排教学,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学习和使用。且尽量使用浅显易懂、口语化的语言,尽量用生动的实例来说明道理、用简单易懂的例题来阐述方法、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杨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J].教育研究,1997(12)65.

[2] 张梦欣.技能训练教学设计与实施[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第7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1.图书、档案、情报同出一源,历史上很难区分开。早在远古时代的档案、图书、情报是很难区分的,三者同出一源、同为一体。古代档案与图书是名副其实的“一体化”,图书馆与档案馆融为一体。

2.图书、档案、情报具有相同特征。

图书、情报、档案均具有信息性、知识性、服务性这三个特征,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均属提供知识信息的服务工作。

3.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系统论机理。根据贝塔朗菲发现的著名定律:整体系统的属性与功能大于各孤立子系统的总和,即整体的发挥不是简单地1+1=2,而是>2。应用到“一体化”研究中,即图书、档案、情报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有着自己的独立功能,但这三个系统功能简单相加的总和,是会小于“一体化”整体功能的,只有图书、档案、情报融为一体后,他们才能产生横向联系与协作,促进图书、档案、情报资源共享,才能产生1+1>2的系统效能。

4.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一体化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

计算机设备和技术的推广为信息综合管理提供了初步的物质基础,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综合教育,使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实现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人才和智力基础。

二、高校二级学院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的特点分析

1.工作人员少,管理水平低

二级学院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和档案管理的人员数量很少,特别是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多为文秘或教务人员兼任。图书资料和档案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表现为硬件条件差,普遍缺少相应的管理和利用设施;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程度低,信息共享难以实现。鉴于以上特点,各高校二级学院理应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整合有限的信息资源和管理人员,发挥整体服务效能。同时,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与高校现有的管理体制没有大的冲突,易于为各个方面所接受,在实际操作中障碍较少。

2.数量规模小,信息内容单一

二级学院是各高校的基层单位。由于各高校普遍设有图书馆、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开展高校的图书情报和档案工作,面向全校提供图书情报和档案服务,高校二级学院所拥有的图书资料和档案的数量都比较少,内容和载体形式也比较单一。图书资料多为本学院所设置专业的专业书籍和刊物,档案多为本学院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的教案、毕业论文等。

3.特征更为接近

档案具有信息性和知识性等特征,但其最本质的特性在于其具有原始性,表现在载体上档案往往是孤本,在价值上档案具有历史凭证作用。但对于高校二级学院来说,其保存的档案,如教学管理中形成的教案、毕业论文,其价值更多地体现为情报价值,需要发挥历史凭证作用的档案比较少。因此,二级学院保存的图书和档案,其特征更为接近,均表现为信息性和知识性。

三、高校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应对措施

1、提升思想认识。

通过研究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实行高校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是档案、图书管理工作适应时展的重要举措,是谋求新形势下图书、档案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更是实践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确立高校档案、图书管理新的价值观,树立文献资源共享,全方位开放的理念,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与知识创新结合起来,使档案、图书工作从思想到行动实现一次大的变革。

2、统一档案、图书管理的业务标准。

要以一体化管理为目标,研制并应用档案、图书通用的信息处理方法、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彼此之间信息能互相识别、互相利用。逐步协调和统一档案、图书在文献管理、检索方面不一致的地方,组织人员编制和采用适合各系统使用的分类、著录、标引和检索的分类法、著录法、主题法及文献标引法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以利于资源共享和现代化手段的实现。

3、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的文献信息管理机构,切实解决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赋予新的文献信息管理机构双重职能(业务与行政管理职能),并在这一机构下设置两个中心,即档案信息中心与图书文献中心,,统一协调管理。合理配置档案、图书文献资源,使其呈现出适应知识、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4、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高校要加大档案、图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高校文献信息管理机构也要多渠道、多途径等集发展资金。以此获得在设备更新、软件升级方面的资金保障。同时,加强网络和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和建设,建立共同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以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

5、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实行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必须从现实出发,坚持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要通过每一项一体化活动,使原来的档案、图书管理机构在融合的过程中彼此平等受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与义务。在利益分配上,可以投入的多少来换取收益;也可事先签好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双方之间的职责、权利及收益。总之,应尽量减少冲突和摩擦,激发双方在一体化过程中的积极性。

6、培养一支适应一体化要求的文献信息管理队伍。

新型的一体化管理,需要精通图书、档案业务工作,熟悉检索技术,并具有计算机技能的通用型管理人才。从未来发展看,以档案、图书为主的文献信息业必然形成“二位一体”的紧密结合机制。面对这一发展趋势,高校文献信息管理机构必须培养一支适应一体化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使之素质不断加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知识结构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钟常青,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贺于,高校图书、情报、档案工作一体化障碍初探[J],兰台世界(理论版),2007,(3)。

第8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验;CMIA;GICA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梅毒是我国二类传染病报告中排名第三的传染性疾病,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性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所有传播途径的95%,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尿液中。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1年内最具传染性,随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病期超过4年者,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目前,对于梅毒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血清学诊断联合判断,该方法耗时长、操作复杂,给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梅毒的血清学检测主要是由TPPA、ELISA和TRUST等检测方法。TPPA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梅毒检测金标准,然而该方法操作繁琐且依赖肉眼判断实验结果,对检测者的实验技术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ELISA和TRUST法各有优劣但均无法替代TPPA。CMIA是一种新型的TP抗体检测试验,有报道称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GICA是在酶联免疫吸附、单克隆抗体技术、乳胶凝集试验和胶体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技术,具有灵敏、方便等优势。因此,本研究拟探讨CMIA和GICA的优劣,为改善梅毒的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皮肤与性病科送检血清样本1500例,其中男性1047例,女性453例,年龄16~89岁,平均(36.8±8.2)岁。排除:(1)已接受抗梅毒治疗、免疫治疗患者;(2)拒绝入组患者。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设计生产的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DxI-800及其配套试剂、定标液和质控品(批号:224751)。TPPA和GICA试剂盒、酶标仪和指示板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批号:20140510)。

1.3方法

空腹采血3mL,离心得到血清后分别采用TPPA、GICA、CMIA法进行检测,操作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GICA法使用TPl5、TPl7、TP44.5和TP47的金颗粒分别加入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及样品中,反应0.5h后清洗并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中进行检测,记录各孔的发光强度。CMIA法从测试到结果判读均由仪器全自动完成,以S/CO>1.0为梅毒检验阳性。TPPA以反应孔中细胞沉积在孔中央呈光滑纽扣状为阴性,反应孔出现凝集呈不规则沉积为阳性。当滴度≥1:80时判读为阳性,对于弱阳性标本需重复测定2次,复检2次全为阴性时判读为阴性,否则结果判读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检测结果采用配对四格表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两种方法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采用TPPA检测法对1500例血液样本进行梅毒检测,检出阳性样本182例、阴性样本1318例,阳性率12.1%。

2.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在阳性样本中CMIA法检测结果优于GICA法(P0.05)。见表1。

2.2两种检测方法实验特性比较

CMI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GICA法(P

3.讨论

在梅毒螺旋体初次感染人体后会进入潜伏期,潜伏期的梅毒感染临床症状不显著,诊断存在困难,而在进入潜伏期2~4周后便会产生特异性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因此针对这些抗体进行检测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梅毒发病率的上升也对临床输血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国内医院或实验室主要使用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如性病研究实验室实验(VDRL)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等。

CMIA检测梅毒的原理是将重组的梅毒螺旋体抗原(Tpnl5、17和47)包裹并与检验稀释液混合后加入样本,若血样中存在梅毒螺旋体抗体,则会结合在抗原包被粒子上,加入预触发液和触发液后,测的化学发光反应无的相对单位,进而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张东梅等比较了CMIA法与TPPA法测定梅毒感染的效果证实,两种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一致性,但认为在CMIA法S/CO值为1.0~4.0时需进一步复检。

GICA法是一种结合了色谱层析和免疫反应两种技术优势的体外诊断技术。通过高纯度的梅毒螺旋体抗原高选择性结合样品中的抗体,并通过色谱层析的方式分离,仅需一次上样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辅助就能高效准确的测定样本中抗体含量。磁性微粒因为具有超顺磁性因此分离简单且具有较大的单位表面积,因此反应灵敏。张鹏比较了GICA和ELISA技术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证实GICA与ELISA和TPPA检测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该方法操作更为简便。杨璐对GICA法进行评估后认为该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第9篇:小学艺术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慢性应激;学习记忆;BDNF;海马;前脑皮层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learning-memory function alteration in mice after chronic stres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of prefrontal cortex (PFC) and hippocampus (HP) in mice.Methods:The chronic stress mic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multiple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ors.The abilities of learning-memory were measured using Morris water maze task.The expression of BDNF in PFC and HP were tes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Result:The spatial learning-memory function in mic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Key words】Chronic stress;Learning and memory;BDNF;Hippocampus;Prefrontal cortex

研究证实,长期的慢性应激状态,可引起机体内稳态失衡,脑内出现产生广泛的神经化学及形态学改变,动物的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1]。已有许多研究报道,海马和前额叶皮层是学习记忆信息储存和整合的关键脑区,并且在机体应激反应的调控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慢性应激可引起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和丢失、亦可引起前额叶皮层体积变小、树突萎缩及神经元丢失等变化[2],进而影响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研究报道,BDNF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的神经营养因子,特别是海马、杏仁核、纹状体和皮层等部位都有丰富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具有营养、支持和保护作用。BDNF可增强动物脑内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从而使学习记忆功能增强[3]。本研究建立多因素慢性应激动物模型,检测慢性应激后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并且测定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神经元BDNF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BDNF在慢性应激所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昆明种3月龄健康小白鼠,SPF级,体重22±2g,雌雄各半,南朋悦实验动物繁育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鲁)20140007。实验小鼠在实验室适应一周。自由饮水进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组。

1.2 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制备

慢性应激组小鼠采用7种不同应激源,实验周期28天。为高台(高1.6m,直径0.05m,1h/次)、足底电击(电压36V,15秒/次,每次间隔1分钟,共30次)、通宵照明(10h)、冰水游泳(8oC冷水中游泳,3min)、禁食(36h)、禁水(24h)、斜笼拥挤(36h)。每天随机给予一种刺激;对照组小鼠在相同饲养环境中正常饲养,不接受任何实验应激源刺激。在慢性应激后即刻、应激后24h及一周进行水迷宫实验和BDNF检测。

1.3 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

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两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检测。Morris 水迷宫为一圆形水池(直径80cm,高50cm),水温控制在25±1℃。水迷宫被均等分为四个象限,在第一象限(目标象限)水面下1cm放置一塑料平台,在其对面第三象限池壁中间位置放置一明显标记物。测试程序包括定位航行和空间搜索两部分。检测历时3天,其中前2天为定位航行,将小鼠分别从水迷宫的四个象限中心位置面向池壁轻轻放入水中,记录小鼠找到平台所需要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第3天为空间搜索试验,撤掉平台,将小鼠在第三象限池壁的中心点放入水中,记录小鼠在各个象限的游泳时间,总时间上限为120s。检测小鼠对平台(目标象限)的记忆能力。

1.4 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BDNF的表达

小鼠腹腔注射0.4%的戊巴比妥钠麻醉,暴露心脏,经心先灌注生理盐水,再以事先冰上预冷的多聚甲醛溶液(4%)灌注,完整取脑;置于固定液中后固定,梯度酒精脱水、透明和石蜡包埋,对脑组织进行连续冠状切片(片厚5μm)。采用SABC(链霉素过氧化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DAB显色剂进行免疫组化染色,BDNF多克隆抗体,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PBS(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采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分析计算海马CA1、CA3区、齿状回(DG)和前脑皮层(PFC)BDNF阳性神经元的数目。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M±s)来表示,逃避潜伏期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measures ANOVA);各象限游泳时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比较以LSD法分析。其他数据组间比较用非配对t 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慢性应激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表1),在定位航行中,两组小鼠随训练周期其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降低(对照组F=9.638,P

2.2 慢性应激后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BDNF的表达

小鼠免疫组化结果(表3),与对照组比较,在应激后即刻应激组小鼠PFC和海马CA1、CA3、DG区BDNF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应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有研究报道,多因素的慢性应激可引起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的选择性损伤,从而导致动物学习记忆障碍、痴呆、抑郁等[1]。已经明确,海马和前额叶皮层功能最复杂的脑区之一,在空间学习记忆、情绪、工作记忆以及行为计划和组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参与应激反应的重要脑区。慢性应激后,可引起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发生改变,空间学习记忆损伤[4]。研究报道,在不同应激刺激状态下,可引起动物的工作记忆功能明显受损[5]。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有研究报道,BDNF能维持成熟神经细胞的生存、生长、分化和凋亡,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6],增加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能有效防止神经元的变性及死亡[7]。研究表明,BDNF广泛参与动物的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在神经元可塑性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3]。研究报道,BDNF mRNA高表达区在海马、上丘和内侧前额叶皮层,并且在海马内其表达量最丰富[8]。本实验室早先的研究显示,慢性应激后,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并且海马各区及前脑皮层BDNF表达降低[9]。在本研究中,慢性应激引起小鼠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脑内海马各区和前脑皮层BDNF的表达显著降低,但慢性应激后各项指标有部分恢复。结果提示,海马及前脑皮层神经元BDNF表达的下调,可能参与了慢性应激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机制。

【参考文献】

[1]Lupien SJ,McEwen BS,Gunnar MR, et al.Effects of stress throughout the lifespan on the brain,behaviour and cognition[J].Nat Rev Neurosci,2009,10(6): 434-445.

[2]Cerqueira JJ,Pego JM,Taipa R,et al.Morphological correlates of corticosteroid-induced changes in prefrontal cortex-dependent behaviors[J].J Neurosci,2005,25 (34):7792-7800.

[3]Bekinschtein P,Cammarota M,Izquierdo I,et al.Reviews:BDNF and memory formation and storage[J].Neuroscientist,2008,14(2):147-156.

[4]Hill M N,Hunter R G,McEwen B S.Chronic stres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 binding in distinct hippocampal subfields[J].Europ J Pharmacol,2009,614(1-3):66-69.

[5]Arnsten AF.Stress signalling pathways that impair prefrontal cortex structure and function[J].Nat Rev Neurosci,2009,10(6):410-422.

[6]Greenberg ME,Xu BJ,Lu B,et al.New insights in the biology of BDNF synthesis and release:Implications in CNS function[J].J Neurosci,2009,29(41):12764-12767.

[7]Roceri M,Cirulli F,Pessina C,et al.Postnatal repeated maternal deprivation produces age-dependent change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expression in selected rat brain regions[J].Biol Psychiatry,2004,55:708-71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