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养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农村畜牧养殖中,其兽医体制的改革还严重滞后,服务体系也有待健全,农村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中,良种繁育体系不仅不稳定,对于疾病的防控还不到位,并不适应现代的农村畜牧业发展需要。
2做好养殖技术的推广
应该加强在农村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饲养人员的素质,迅速推广农村的畜牧养殖配套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农村畜牧养殖中的整体水平。
(1)在农村推广以及应用养殖技术,应该提高农村畜牧科技人员,用他们作为搞好农村畜牧业技术的主力军,依靠他们将畜牧技术推广到农村中去,做好培训农民、技术指导、蹲点指导,提高农民畜牧养殖的技术观念,更好的提高技术人员与养殖户间的信息传递,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乡镇、村办组织也应该做好协调组织工作,成立专门的畜牧养殖合作社,并配备专业的技术员对农民养殖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并且还可以科技示范户的形式,大力推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以此来推进全村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
(2)在农村畜牧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中,应该依靠养殖户来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大力对其普及科学知识以及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的素质以及市场观念,用试验、培训、示范、宣传、会议等方法,增强农民对养殖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村养殖户的素质,从而使农村养殖户树立经济效益的观念,使农村畜牧养殖业更具特色,使农村养殖户获得更多的利益收入。
(3)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还应该围绕生产标准化、产业化以及产品优质化的目标进行发展,要大力推广在农村养殖中的现代养畜配套技术,提高农民养殖人员的多项职能,积极开发推广养殖技术,加快建设科技示范园以及示范场,做好对畜牧业饲料的监控,使农村畜牧养殖中各环节都能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畜牧养殖水平,多培养出善经营且懂技术的新型养殖户。
(4)农村养殖技术应用中,可以先在农村养殖户中设立示范户,使农民可以感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在农村畜牧养殖推广中,使农民亲眼目睹由养殖技术而带来的好处,尝到科学养殖的甜头,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促使农民走上畜牧养殖的共同致富道路。
(5)在农村养殖技术推广及应用中,应该要让农民学会自己掌握技术,技术业务部门应该针对农民的养殖技术需求来进行培训,让农民可以掌握行之有效的养殖技术方案,使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畜牧科技人员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深入养殖户中,对农村养殖户进行手把手的技术传授,确保农村养殖户可以完全掌握实用的养殖技术。
3结论
秸秆还田可以留下来自泥土的大部分养分,即使烧掉也会把钾和其他元素回归土地。而把畜禽粪便沤成农家肥,更是农民的种地常识。
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绿色革命兴起,化肥、农药、地膜等石化产品、农业机械广泛应用,工业和农业两大系统终于相会。
在成功养活了越来越多地球人口的同时,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以及工厂化的养殖方式,阻断了有机物质在农业中的自我循环,一些地方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
如今,我国以极大的力度,想要再把“绿色革命”向前推进,让工业和农业两大系统真正交融,系统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并由此进行一次农村能源革命。
畜禽粪污:最大的农业污染源
2016年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并指出这“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2015年,中国的1亿多个畜禽养殖场户,生产了8625万吨肉类、2999万吨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生产奶类3870万吨,居第三位。如今,畜牧业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近1/3。
巨大成就的背后是日益严重的畜禽粪污问题。目前,全国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38亿吨――这相当于每生产1公斤肉类,就要产生44公斤的畜禽粪污。这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数据,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达1268.26万吨,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总氮和总磷排放量为102.48万吨和16.04万吨,分别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38%和56%。
在洞庭湖区,周边养殖污水不仅排入地表水,还下渗到浅层地下水,导致湖区部分地区地下水氨氮超标,对湖区水环境和居民饮水安全造成影响。
污水横流不是美丽乡村,臭气熏天不是小康社会,环境友好才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倒逼下,各地养殖业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治理机制逐步健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综合利用率从2012年的50%提高到2015年的近60%。
“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行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紧迫任务。”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表示。
能源化和资源化:畜禽粪污的“重生”之路
在北京远郊的延庆区,国内大型蛋鸡企业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里的300万只蛋鸡,每年能为消费者产下5亿枚鸡蛋,但一年的鸡粪堆起来的话,可在一个标准足球场上堆10米高。如果处理不当,鸡粪对当地的水、土壤和空气将带来毁灭性影响。
德青源下决心解决这一养鸡业最大的难题――用鸡粪发电。全自动机械清粪系统实现了鸡粪日产日清。地下密闭中央清粪带把每天的鸡粪直接输送到沼气发电厂。发电厂年产沼气700万立方米,可发电1400万度。
这套系统可以给500家农户提供73万立方米沼气用作生活燃料,结束了当地农民伐薪烧炭的生活。“副产品”沼渣沼液用作有机肥,种植优质果蔬和玉米,打通了养殖和种植的生态循环。
所有垃圾都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畜牧业生产中最让人头痛的畜禽粪污也不例外。除了用作清洁能源,畜禽粪污的另一大用途是做有机肥,这也是目前各地主推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在有机肥产业规模较大的江苏,各级政府建立了财政补贴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机制,农民种田可以得到购买有机肥的补助。有机肥市场持续升温,推动了生产企业由“露天型、作坊式、季节型”向“机械化、规模化、全天候”的升级。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认为,有机肥对培育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措施不能替代的。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施用传统的有机肥已经成为历史,发展有机类肥料是今后的重要方向之一。
专家认为,基于我国畜禽养殖小规模、大群体与工厂化养殖并存的特点,坚持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相结合,以肥料化利用为基础、能源化利用为补充,同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加快培育有机肥新主体、新业态、新产业
尽管各地都有一些探索,但业界大多认为,在支撑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利用的运行机制、补贴政策、科技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待解决。
比如,和化肥相比,有机肥施用成本高、见效慢,短期内会影响作物产量,加上农村缺少青壮劳动力,有机肥特别是液态有机肥既脏又臭,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还田利用技术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普及。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生物与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说,让广大农民自觉地施用有机肥很难,因为农民最关注当季作物的增产效果。利用腐熟的有机肥进一步加工成当季效果可与化肥媲美的有机类肥料,是今后肥料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确定,要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防疫工作中,与养鸡户频繁接触,掌握到农村养鸡户在防疫、饲养等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和误区,对养殖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简单总结如下。
1.农村林下养鸡存在的养殖误区
1.1认为疫苗万能
不少养殖户认为,当地防疫部门的防疫人员给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或新城疫疫苗后,就没事了,认为疫苗是万能的,因此,在饲养管理方面就不按程序走了,购买有价自购疫苗进行其它传染病的预防。一旦生了病,就发出“为什么自己养的鸡打了针的,还是会患病呢?”的疑问,并在以后的春、秋防疫工作中,拒绝防疫人员给其鸡进行重大疫病的免疫工作。农村养殖户必须知道,所有预防鸡病的生物制品,都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单一性,例如鸡新城疫苗,它疫苗的作用也仅仅是对鸡新城疫病一种传染病的预防,而不是对所有传染病的防治,对于鸡的一些流行性传染病如寄生虫病、普通病等都是无效的。所以,并不是注射疫苗就万事大吉了,鸡仅仅注射一种疫苗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小规模林下养鸡户,应按免疫程序,重点对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等进行预防。
1.2认为饲料中长期拌药可防百病
根据鸡的生长情况和某一时期的防病需要,在短时间内使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拌在饲料中喂鸡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在长期的基层防疫工作中发现,少数自认为有点经验的养殖户滥用药物的现象非常严重,认为在饲料中长期拌药可防百病。他们不懂二重感染,不懂耐药性,更不懂药物毒副作用,长期在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这样不仅造成药物浪费和容易产生对药物耐药性,更麻烦的是鸡群一旦生病,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所以养殖户不能随意乱在料中投药,也不能把药物当作保健剂或促生长剂长期使用。在必要用药时要注意以下原则:选药配伍要合理,剂量掌握要准确,用药时间要适当。一般药物连续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周,以免产生抗药性和不良反应。
1.3认为消毒不重要
消毒是在饲养鸡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消毒对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农户小规模养鸡来说,认为消毒可有可无,就算有的农户虽然也消毒,但是处理方式不当,消毒剂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恰当,药物浓度调配比例不当,达不到最佳的消毒效果。还有的农户把所有的鸡都放在一起饲养,这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也有一些农户,只考虑了消毒的成本,却忽视的消毒的效果。所以农村林下养鸡户一定要增强消毒防病意识,认真、仔细、高度重视消毒工作,带鸡消毒须选用对鸡无伤害,且针对性强或消毒范围广的消毒药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与用量使用,确保鸡体安全与消毒有效。
1.4饲料单一,有啥喂啥
不少养殖户认为有啥喂啥也能满足鸡的生长发育。仔鸡的生长发育与增肉、长毛,都需要营养均衡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引起营养缺乏病,造成生长发育和增重受阻,鸡体抵抗力低下,甚至引起功能障碍而死亡。仔鸡阶段单一饲料或有啥喂啥是不可能满足鸡营养需要的。农村正确的喂法是:仔鸡阶段,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适当饲喂原粮,至中鸡阶段,渐减全价配合饲料,渐增原粮,到出售前的二个月,停喂配合饲料,全用原粮饲喂,也许鸡的健康状态、抗病能力、生长速度、肉质风味都不受到影响。
1.5认为血痢不明显时不须预防球虫
球虫病对家禽的危害十分严重,因为家禽没有胃酸产生,从不洁食物中摄入的球虫包子不能杀灭,家禽感染球虫,不是感染与未感染的问题,而是感染轻重的问题。因此许多养殖户认为其饲养的鸡血痢不明显,就不须进行球虫病预防,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第一、鸡不拉血痢时,雏鸡与仔鸡每半月喂五天球虫药,成鸡不必遵此规律,因为球虫对成鸡危害较轻;第二,鸡拉明显血痢时,按球虫病治疗。
1.6认为病鸡拉稀时不能喂水
不少养殖户认为鸡拉稀时不能饮水,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鸡的尿道不同家畜,有独立尿道开口于前阴腹股沟附近,鸡尿道开口于泄殖腔内,尿液从泄殖腔排出,鸡拉稀时一般难于分清是尿液还是肠液。不论是尿液还是肠液,拉稀病鸡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排泄,本身比正常鸡需要更多的水分,如不及时供应充足的饮水易造成脱水,这时药物治疗难于起效,还易造成药物中毒。所以不论何种疾病引起的拉稀,在正确治疗的同时,都必须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
1.7认为鸡生病喂头痛粉就能治疗
头痛粉又名解热止痛散,主要成份是阿司匹林,含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为解热镇痛药。部分农村养鸡户一遇到鸡生病不适,不分什么病,都爱用头痛粉饲喂,这样的喂法是错误的,不但对病鸡没有任何治疗作用,反而有毒副作用。头痛粉通过发汗解表而散热,但因鸡没有汗腺,根本无法达到散热退烧之效果,咖啡因因为是中枢兴奋剂,导致鸡代谢增强而耗氧量增加,对鸡病无任何治疗作用,反而会因耗氧量剧增,而加重病情。对乙酰氨基酚剂量稍大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也起组织缺氧,而加重病情。
2.林下养鸡的关键技术
2.1放牧地坡度的选择
一般低于25°时养殖效果最佳,整个放牧场地能够被鸡群充分利用。坡度处于25°~45°之间时,每增加5°则林地利用率下降15%。大于45°时一般不作林下养殖用地。
2.2养殖密度
林下养殖每个鸡舍的养殖密度大鸡不能超过5只/m2,且每栋鸡舍面积在60~80m2为宜,即每栋鸡舍养殖数量应控制在400只以下。在不低于0.67hm2(10亩)的放牧场地上,放牧土鸡数量不得超过500只,否则将造成土鸡啄羽、啄肛、脱毛等情况的发生。
2.3饮水盘、料槽设置
许多养殖户在放牧地上只设置一个喂料点,使鸡群始终在一个地方活动,造成区域性的养殖密度增加。因此,应该在多点设置料槽和饮水器,每片放牧地设置3个以上喂料点较为适宜。
2.4体重要求
放牧土鸡体重应达到0.5kg,育雏时间在50d以上。育雏期间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放养后逐渐过渡到原粮。出栏前2~3个月只能喂黄玉米等原粮,否则将影响鸡肉品质。
2.5保证一定时间的生产间歇期
间歇期尽可能长,两次生产周期之间间隔时间不得低于30d,以利于放牧地消毒和自然生态的恢复。
2.6土鸡蛋生产
为了延长土鸡的饲养时间,增加鸡肉风味,建议养殖户待土鸡第一个产蛋期完成后再出栏,一方面可提高土鸡品质,还可以生产出优质土鸡蛋,达到土鸡和鸡蛋双丰收的效果。
2.7鸡病的防治
除注射疫苗外,对鸡瘟(新城疫)、消化道病等可采取饲喂大蒜的方法,即用紫皮大蒜2个,去皮捣成蒜泥,用白开水浸泡1h后过滤给鸡饮水,每天1次,泡过的蒜渣也可拌入饲料中喂鸡,效果非常明显。
一、疫病多发的原因
1.防疫条件不合格
1.1动物防疫设施不全
农户没有隔离舍,且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随意丢弃病死动物尸体而被鼠类或犬科动物叼食,从而使疫情不断扩散。有的农户甚至是自己吃掉或卖给饭店,缺乏无害化处理意识。
1.2缺乏专职防疫人员和统一的防疫制度
在农村没有专职防疫人员进行指导,防疫主要根据饲料厂、药店技术服务人员或村级防疫员的建议完成。基层防疫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政治意识不强,防大疫的意识不够等,导致有时免疫后也会发生疫病。防疫管理全凭自觉,缺乏统一的公共制度制约。
1.3选址、布局、建筑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目前,农村大多数是利用房前层后的场地用砖或石头砌成简易圈舍,缺乏整体的规划,无净道、污道分开概念。圈舍低矮、光线不足、舍内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密度过大、饮水不洁等问题较为突出,使得畜禽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降低了免疫力。许多养殖户相隔太近,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2.饲养管理不科学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殖畜禽的习惯,但缺乏生产商品畜禽意识,主要以获得大量的肉类自食和有机肥为目的,数量较小。饲养管理粗放,多日龄、多批次混养情况较为普遍,没有实行以栋(栏)为单位全进全出。
3.消毒观念意识淡薄或不规范
农村缺乏对消毒作用的认识,有的虽然对消毒有点认识,但也只是注重舍内环境消毒而轻视环境消毒,重化学消毒轻物理消毒;消毒药使用不正确,如生石灰未稀释成熟石灰,而直接在干燥地面使用;消毒程序不科学,如刚使用消毒威等酸性消毒药,又立即用生石灰等碱性消毒药,从而降低了消毒效果;消毒药物单一,致使某些病菌长期不能被杀灭,消毒效果差;缺乏带畜消毒制度,甚至在疫病爆发后也未采用紧急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只是采用药物等进行控制。
4.防疫意识不高
农村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养殖业高风险的认识,“三重三轻三无”现象非常明显,即重治疗轻防疫,重免疫轻消毒,重饲养轻管理,无防疫效果监测意识,无引种隔离检疫意识,无动物防疫意识。
5.防疫物质的选用、保存、运输不符合要求
在选择疫苗时,只注重本病的预防效果,不管其是否具有副作用。农村居住分散,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致使疫苗虽然在有效期内,但已失效。
6.隔离、无害化处理不到位
没有隔离制度,人员、车辆、动物流动频繁,从而带入疫源,相互传染。没有引种隔离制度,引种后直接进行合群饲养,致使疫情发生;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病死畜乱丢乱扔,未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严重。
7.诊断治疗中问题较多
7.1不能及时准确诊断、治疗
主要有:一是用药禁忌。有的养殖户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不管药物能否混合使用。二是剂量不准。有的养殖户总想通过加大剂量来达到快速治病的目的,认为剂量越大越好。三是药不对症。有的养殖户在畜禽发病后,便使用速效药物或抗菌药物。四是疗程不足。有的养殖户急于治好,用药后没有明显疗效就立即换药,不考虑药物疗程,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的养殖户是为了省钱,用药后发现症状消失,就停止用药,导致治疗不彻底,复发现象普遍。
7.2药物使用方面原因
滥用化学合成药物和抗生素,一方面由于添加药物剂量过多而导致畜禽中毒。临床上常见有马杜拉霉素、喹乙醇、磺胺类药物、痢特灵中毒等;另一方面造成不断出现抗药菌株,破坏了畜禽正常的菌群平衡,产生耐药性。
8.免疫不到位
8.1免疫方法不过关
一是疫苗质量不合格;二是免疫程序不合理,一些养殖户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免疫;三是饮水免疫不当,因饮水器太少、停水时间过短或过长致使部分禽只未能饮用到疫苗水或疫苗水饮不完。采用含氯过高的自来水,导致疫苗效力下降;四是方法有误,如油苗接种采用肌肉内注射时,因不够熟练,接种操作不规范,往往导致接种处形成包囊,疫苗难以被吸收,刺种、点眼、滴鼻免疫时,稀释的浓度过大导致接种剂量不足,或稀释后使用的时间过长。
8.2免疫病种不全、程序不规范
只关心当地畜禽死亡率较高的病种,如鸡瘟、猪瘟等,而对国家规定的其它强制性免疫的病种不够重视;农村防疫中的免疫程序不是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因而免疫效价低;免疫程序制定后不严格执行,往往只在春秋两季进行大面积免疫工作,甚至未达到密度;未能有效管理新补栏动物的免疫工作,并未及时对其进行补免;偏重饮水免疫,免疫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8.3疫苗传播
使用未充分致弱的活疫苗,会使母猪繁殖产生障碍,出现木乃伊胎儿、死胎、产弱仔及流产。
二、防治对策
1.强化宣传教育、做好技术推广
在农村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养殖户动物防疫法律意识,加强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合作,实现依法治疫。适当介绍养殖业的风险性,提高养殖户的风险意识。大力推广养殖特别是疫病防治技术,做好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农村养殖户防疫意识和水平。在使用疫苗时要了解出厂日期、注意事项、使用方法等,免疫后要注意外界疾病的流行,必要时需进行追加接种。
2.确立正确的防治方针
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预防接种、饲养管理、防疫卫生、检疫监督、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3.科学饲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加强饲养管理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和预防疫病措施。畜禽实行全进全出,供给清洁饮水,保证营养需要,注意合理密度、通风换气、防暑保温,在良好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增强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
4.加强乡村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
定期举办讲座或培训班,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基本操作技能、基础知识等培训,进行现场指导,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增强防疫人员的责任心,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逐步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确保防疫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5.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养殖户要经常清除舍内污水、粪便、污物等,定期搞好舍外环境卫生。从思想上重视消毒工作并形成制度,定期对圈舍内外环境进行消毒,对畜禽定期进行带畜消毒,每批空舍后应对圈舍内外进行彻底冲洗后再喷洒消毒药。在进行饲养下一批畜禽需要经过一段合理的空舍时间,且在畜禽进入前需要对空舍再次进行消毒,同时需要不断更换消毒药,使用不同的类型。
6.搞好免疫接种、预防驱虫、隔离治疗工作
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网络,采购消毒药品、兽用生物制品和其它兽药时,到合法生产销售单位进行采购,并按规定要求对所购的防疫物品进行运输、保存和使用。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选择有效的驱虫剂,病畜要放到隔离舍进行观察治疗。每个村防疫室应该配有一个冷藏设备,彻底杜绝发生无效疫苗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定康,李有智,吴建平.浅谈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J].畜禽业.2009,(8):60-63.
[2]唐耀平.养殖小区疫病多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2):47-50.
肉牛产业是灵台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当前,全县肉牛养殖还是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分户经营为主,从事养殖的农户数量多、规模小,整体养殖效益比较低下。近年来,由于受市场、成本、消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县牛产业出现下滑的趋势,部分农民弃牛务工。为了提高全县农民养牛的积极性,指导农民科学养牛,从2009年开始,从肉牛品种、日粮组成、管理模式、市场因素影响、育肥年龄阶段以及母牛饲养等多方面对养牛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养殖方式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选择单户小规模、农户+小区、规模化养殖三种管理模式育肥肉牛,测定每种模式的收支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单户小规模养殖
在全县选择具有一定育肥基础和养牛经验,家中由辅助劳动力(老年人或弱体力妇女)喂养的单户养牛户10户,每户选择300公斤的育肥牛3头,共30头进行育肥测试,经测算头均盈余367.34元。
2.农户+小区养殖
在我县部分养殖小区选定8户养牛户饲养的体重为300公斤的肉牛120头进行育肥,整个育肥期定为200天,经测算本文由收集整理头均盈余775.34元。
3.规模化养牛场养殖
在康庄牧业公司、金呖牧业公司2个养殖场内各选定体重为300公斤的肉牛15头,共计30头进行育肥,整个育肥期定为200天,其中,育肥过渡期为5天,育肥前期为100天,经测算头均盈余1302.94元。
二、养殖规模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为确定农户养牛适度规模,我们于2009-2010年,选择有4~6口人,2~3个劳动力,人均耕地2亩以上,种植紫花苜蓿3亩左右的农户,开展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不同养殖规模、养殖效益具有显著差异,在自产饲草可以保证的情况下,生产费用特别是人工费是养殖效益高低的决定因素。一般情况下我县农户单户分散养殖4~8头肉牛,如果全部育肥出栏,效益可以达到最大化,达到1万元左右,但这种效益与农民近年外出务工相比仍然很低。而养殖数量在10头以上,则养殖效益明显下滑。
三、饲草与饲料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从2010年7月份开始,选用品种、年龄、体质、体重相接近的本地南秦杂交品种牛40头,分为4组,每组10头,采用不同日粮构成进行育肥饲养,并测定其在一定育肥阶段的头均日增重,筛选出了适合灵台县肉牛育肥的肉牛育肥日粮组成。在日粮组成中,设计了不同精料配方,不同饲草(青贮秸秆、干麦草、紫花苜蓿)的组合,对其进行体重、年龄、体尺等指标测定;记录各组在育肥过渡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头均日增重。经测试得出了如下测试结论:一是在饲喂同一配方、相同饲料量的情况下,添加青贮秸秆与玉米、小麦干秸秆相比,明显可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提高育肥效益;二是在饲喂同一配方、相同饲料量的情况下,添加不同类型的青贮秸秆,其育肥效果明显不同,揉丝青贮的秸秆,经过揉丝加工后,质地变得柔软,易于消化吸收,其育肥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青贮秸秆;三是高蛋白、低能量饲料配合干麦秸、紫花苜蓿、秸秆揉丝青贮饲草,在育肥前期日增0.45左右,育肥中期日增重1.03公斤左右,育肥后期日增重1.05左右,其育肥效益比较明显。这是目前全县肉牛养殖户(企业)育肥肉牛的最佳日粮组成。
在饲草饲料种植方面:灵台县种植紫花苜蓿可以利用5年时间,每年每亩投入为103.6元,紫花苜蓿的产量为1435kg,折合粗蛋白258-287kg,代谢能13632兆卡;而种植玉米每年每亩投入为380元,玉米籽实产量为729kg,秸秆产量为787kg,折合粗蛋白98kg,代谢能为15379兆卡。对比可知作为养殖业来说,种植紫花苜蓿的成本低于种植粮食,而饲用价值高于粮食。
四、养殖品种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为了得出适合全县推广的肉牛育肥品种,2010年5月,在部分乡镇的养牛户或养殖小区内,选用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品种分别授配本地黄牛母牛;在不同品种二元杂交组中,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分别作为父本与灵台县本地黄牛进行杂交,其后代改良效果都非常明显。共同特点是:一是体重大,生长速度快;二是体形外貌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体格加大,体躯加长、肌肉丰满,体幅变宽,前胸饱满,尻部及大腿发育良好;三是饲养效益高,断奶前市场售价高于地方品种牛。以南德温作为父本,其后代除以上特点外还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易管理、性情温顺、能使役、难产率低(难产率为0.1%)的特点。随后进行了三元杂交组,以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分别作为终端父本,其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由于灵台县长期引进西门塔尔和利木辛改良当地黄牛,目前存栏的母牛大多数为利黄或西黄二元杂交品种,含有西门塔尔和利木辛血统。因此,以南德温作为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改良灵台县本地母牛,可以作为灵台县在更高层次上推进黄牛改良和优质牛肉生产的首选途径,其前景十分广阔。
五、市场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下面是近三年灵台县的整牛价格:(单位:元/公斤)
可以看出,近三年整牛价格直线上涨。据分析,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与养植规模缩小有关,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增加,不少养殖户觉得养牛不划算,纷纷退出市场,形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养殖成本高,近年来部分地区养牛规模不断缩小,供需不平衡是推高牛肉价格的重要因素,从近几年养牛的状况看牛肉价格很难短时间回落下来。
六、不同年龄阶段及用途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1.犊牛育肥效益分析
在全县的部分农户和小区中随机抽选30头体尺体重等基本接近的的6月龄断奶犊牛进行试验。各组试验犊牛实行“统一驱虫、统一防疫、统一测定、统一核算、统一对比,统一出栏体重标准(200公斤)、统一联系销路”的七个统一管理。详细记录饲草料、医药费、水电费、运输费等各项支出,定期测定其体尺体重并详细记录,出栏后进行结算,测算出育肥利润求出平均利润率。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育肥犊牛断奶后其自身正处于发育阶段,对饲草料营养比例、饲养环境、管理方式等都要求比较严格,其育肥速度、牛肉品质、出售价格等都因饲养管理模式、饲料配方等而明显不同。采用温棚舍饲全价饲料育肥经济效益最好,在资金、环境、技术等允许的前提下,适合于作为集约化规模化育肥的模式大力推广;根据生长需求自行科学配方的传统拴系育肥模式次之,适合于在资金有限,建有温棚牛舍的农户中推广。
2.架子牛育肥效益分析
随机选择12-24月龄、25-60月龄的公牛和48月龄以上的淘汰母牛各10头分为3组采用同样的饲草料配方和育肥饲养模式进行育肥对其育肥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24月龄架子牛育肥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牛肉品质最佳,育肥经济效益最好;25-48月龄架子牛育肥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牛肉品质、育肥经济效益等均比前一组差;淘汰母牛育肥其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牛肉品质、经济效益等均最差。
3.能繁母牛饲养效益分析
选取50头母牛,通过对其断奶至下次所产牛犊断奶共计490天饲养成本、犊牛收入等的详细记载分析,平均每头能繁母牛490天的收支情况如下:
投资:①精料日均1.8公斤,一个生产周期计价1323元,饲草日均17公斤,计价2499元,人工费日均2.5元,计价1225元,医疗费等杂事日均1元,计价490元,共计5530元;②犊牛6个月饲养成本平均900元。两项总计6437元。
收入:6月龄断奶犊牛折价4000元。
按照生产周期,收支相抵亏损2437元,按年折算后年均亏损1815元。若不计劳动力报酬,每头母牛年均亏损902元。
七、动物疫病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政府环境责任分析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畜禽养殖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完善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 浅论防治我国农村水污染的对策 小议畜禽养殖污染的几点防治措施 论我国农村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及突破 关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我国农村养殖污水污染存在的问题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完善 论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完善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 关于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建议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探究 浅谈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佚名.畜禽污染环境 一猪场负责人被行拘并处罚34952元[N/OL].央广网,2015-12-07[2015-12-18]http://.cn/live/2015-12/07/content_34777484.htm.
[7]佚名.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不给力 环保部约谈资阳市长[N/OL].华西都市报,2015-06-05[2015-12-18].http://.cn/o/2015-06-05/062031915856.shtml.
[8]刘燕,刘珊.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政府责任分析[J].时代金融,2013,(02) : 146-147.
[9]刘燕.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知网硕士论文,2015-12-17.
(1)局部地区的疫情严重。相比较于城镇,农村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处于落后地位。我国农村地区的很多养殖户都缺乏养殖经验,养殖知识不够专业,防疫观念淡泊,加上养殖环境差和养殖设施落后,导致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动物疫病,影响养殖效益的提高。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禽畜因为患病而死亡。
(2)畜牧养殖加工业发展缓慢。城市畜牧养殖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和加工业有了紧密的合作,初步形成一体的生产供应体系。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养殖加工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在技术和设备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养殖加工业,畜牧养殖加工业发展缓慢,直接导致了农村难以形成一体化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这也是未来农村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3)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目前散养户和小型养殖户除了留下极少一部分禽畜产品供自己食用外,绝大多数的禽畜类产品都卖给了中间商,中间商的收购价格和市场出售价格有很大的落差,收购价格偏低是目前的主要现状。
2畜牧养殖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发展模式
(1)建设科学和完善的疫情防御体系。长效防控和应急防控应当是疫情防疫的两种方式,在目前动物疫情十分频繁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以长效防控为主,应急防控为辅,努力建设和完善农村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动物疾病防控责任体系建设,在免疫评估和建议规范上加以完善,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到人制度。还要强化畜牧业主体、官方兽医及执业兽医和畜牧管理部门的防疫责任体系,做好协同防疫工作。引进先进的防疫经验和设备,消毒水的配备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疫情防御体系,保障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
(2)建设安全、优质的饲料生产体系。饲料是畜牧业得以稳固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把好饲料安全关口对于农村畜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政府可以鼓励和辅助一些饲料生产企业进入农村,为农村地区养殖户提供安全和高品质的饲料,同时提升产业的集中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大优质饲料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加大秸秆和下脚料的生产力度,保障畜牧业健康、绿色地发展。
(3)改善畜牧业的饲养方式。国内农村地区目前的养殖方式还是以散养为主,家庭院落养殖一种或多种禽畜类的养殖模式依然还占据着养殖的半壁江山。想要推动农村养殖业发展,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当引导养殖者改善养殖方式,推广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使养殖业成为当地一个颇具规模和规范性的行业,推广养殖小区和大中型养殖场建设是解决之道。应当帮助农村地区养殖业实现设施环境、免疫程序、营养水平、品种标准、饲养方式、生产规模,以及加工出售等方面的提高,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知识讲座的方式来提升农村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饲养水平,改良养殖手段,帮助养殖户提升管理和生产水平。
关键词 农村;养殖场;综合防雷技术;现状;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27-02
进入夏季后,雷雨天气不断增多,养殖场遭雷击造成人员及畜禽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13年青岛西大洋村一处海参养殖场,一名职工遭到雷击身亡;2013年7月29日15:00湖北省保康县养殖场,18头生猪遭雷击致死,30多头生猪受伤;2014年7月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1头种猪遭雷击致死,损失40余万元。2014年7月,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养猪户,171头生猪遭雷击致死,110余头受伤,养殖场主也被雷击中受伤。以上案例说明农村养殖场在雷电防护措施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必须提高对农村养殖场防雷工作的认识,积极研究相关防雷技术,确保农村养殖场的防雷安全。
1 农村养殖场防雷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防雷现状
养殖场防雷系统涉及面大、分布广泛,防雷管理工作难度大,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以下现象:首先,养殖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多数位于较空旷的位置;其次,养殖场内设施设计不规范,不符合防雷技术要求,导致易遭雷击;再次,养殖场职工缺乏基本的防雷常识,对雷电的危害认识不够,缺乏雷电防护知识;最后,对防雷政策法规不了解,不知道防雷检测由哪个部门管理,不知道建筑物和设备如何检测和维护,发生雷击事故后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1.2 原因分析
养殖场多采用轻体钢结构,利用金属屋面充当接闪器,未考虑雷电流泄流、闪电感应、闪电电涌侵入、跨步电压等,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措施进行雷电防护。
2 防雷措施
2.1 直击雷防护措施
养殖场多数采用了轻体钢结构,屋面采用彩钢夹芯板(0.3~0.8 mm)。因此,直击雷防护措施主要有3个方面。
2.1.1 接闪器。当养殖场屋面彩钢板厚度均在4 mm以上时,可利用彩钢板直接接闪,但小于4 mm,应增加接闪带及避雷网,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 m×10 m或12 m×8 m的网格。避雷带优先采用镀锌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 mm。
2.1.2 引下线。架设养殖场只有接闪器,并没有和地网可靠连接,计算接闪器的电位[1]:
UX=i×R+L0×H×di/dt(1)
式(1)中:i―通过引下线的雷电流,取20 kA;R―接地电阻,取5 Ω;L0―引下线单位长度电感,取1.67 μH/m;H―测试点距大地的高度,取10 m;di―通过引下线的雷电流,取20 kA;dt―波前时间,取2.5 μs。
可见,瞬间风杆的地电位抬升至233 kV,由于屋面没有和地网可靠连接,巨大的雷电流极有可能通过相邻的物体泄流入地,因此良好的泄流通道(引下线、接地体)对养殖场的防雷安全至关重要,引下线优先利用建筑柱内主筋,如无法利用时,可采用直径不小于8 mm镀锌圆钢。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间距不大于18 m,上端与钢结构顶的金属、彩钢板或接闪带相连,下端与接地体可靠焊接。
2.1.3 接地体。首先将基础钢筋或水平地圈梁作为自然接地体,或用40 mm×4 mm的镀锌扁钢将其连通,并采取等电位联结。如果是已建成的养殖场,则最好围绕建筑物一周敷设人工接地体方式(40 mm×4 mm热镀锌扁钢)埋深不小于600 mm,如土质不好,建议更换成土质好的土,并与引下线可靠连接。
2.2 防雷电感应措施
将养殖场内的金属物采用40 mm×4 mm热镀锌扁钢埋地并与接地体可靠连接,为了防止雷击电流流过防雷装置时所产生的高电位对人员或禽畜发生反击,计算防雷装置与被保护物的间隔距离[2]:
Sal=I×Ri/ER+(L0×Hx×di/dt)/EL(2)
式(2)中:I―雷击电流(kA),取I=20 kA;Ri―接地电阻(Ω),取R=4 Ω;ER―电阻电压降的空气击穿强度(kV/m),取500 kV/m;L0―引下线单位长度电感量(μH/m),取L0=1.67 μH/m;HX―防雷装置地上高度(m),取1 m;di―通过引下线的雷电流,取20 kA;dt―波前时间,取10 μs;EL―电感电压降得空气击穿强度(kV/m),取660 kV/m。
则Sal≈0.11 m,因此应将养殖场内距离小于10 cm的平行或交叉大件金属物做均匀的多点跨接,有条件的场所可将栓禽畜的绳索更换成绝缘材料绑到金属物体上。
2.3 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
当有线路进入养殖场建筑物内时,应采用电缆穿金属管埋地(≥15 m)引入,且金属管应两端可靠接地,并做好等电位连接,不宜将架空线直接引入房内。
在配电箱内安装电源浪涌保护器分级保护,如集成化较高的养殖场应在控制器模块电子组件、信号电缆终端等采用信号浪涌保护器保护,信号线路SPD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形式和特性阻抗等参数,选择插入损耗小、分布电容小、与纵向平衡、近端串扰指标适配的SPD。
2.4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预防
当雷电流通过高大的物体,如雷击养殖场建筑物时,强大的雷电电流会在高大导体上产生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压,人或禽畜不小心触摸到这些物体时,将受到这种触摸电压的电击,发生触电事故;或在雷击时,当人或禽畜在接地极附近时,两脚或身体跨度将处于大地表面的不同电位点上,易遭受跨步电压。显然,当跨步电压或接触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将导致人体或禽畜触电事故[3-5]。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要求,并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的,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引下线3 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 kΩ・m,或敷设5 cm厚沥青层或15 cm厚砾石层。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 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 μs冲击电压100 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3 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
3 结语
本文依照国家和行业有关规范的要求,对此类事故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结合农村养殖场的现状,防雷技术设计既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因此为了减少雷击带来的危害损失,应当积极宣传相关知识,从而确保农村养殖场的防雷安全。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S].北京:标准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S].北京:标准出版社,2012.
[3] 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关键词:农场养殖;环境保护;问题;技术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养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了农村养殖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农村养殖场环境改善行动正在逐步进行,面对畜舍环境的各类问题,也正在逐步解决,但是面对畜舍污染的各类问题,依旧会出现许多解决上的失误,本文针对农村养殖场的环境,进一步说明现如今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让农村养殖场更加环保。
1场内畜舍环境
舍内的空气环境。畜舍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畜屋内的空气流通与光照,周围的噪音、空气里的噪音和有害气体。1)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对畜舍的影响。不仅是外面空气的带入,会对其畜禽的饲养、还有管理过程会产生不良后果,像是尘土对畜禽的呼吸问题、畜禽的皮肤,特别是产品,纯奶会发生质变[1]。传染病的传播,是由于依附在尘土上的微粒,微粒上的病原微生物本体,想要减弱并防止产染病传播,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2)牲畜的呼吸会将有害气体进行分解,随即发生质变,形成各类的危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等。尤其是有害气体氨和有害气体硫化氢含量大时,会非常严重。畜舍内有害气体的解决的措施有:①清理舍内卫生要及时;②畜舍内温湿度要正好;③空气流通要好。3)影响环境的主要方面是噪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设备也极大的完善,畜牧业也逐渐进入机械化,畜禽被噪声所影响。噪声过重,羊的体重增长缓慢,饲料的能量转换的效率也明显降低。噪声减小的有效方法有:①选畜牧场址的时候要留心环境;②畜牧场内要规划合理健全,机动车车辆禁止接近近畜舍;机械选用噪声小的;③畜舍周围多覆盖植被;④舍内尽量不要发出巨响。
2畜牧场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它带来的危害
1)空气污染。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气象条件下,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疾病。土壤污染物是各种病的病原,其中有肠细菌、带芽胞的致病菌还有霉菌等等。2)土壤是吸收有害化学物质的主要介质,严重的土壤污染会导致牲畜大批量死亡[2]。污染土壤的源头有:土壤污染农药、水中污染,大气污染等。3)水污染。农业废水、空气污染、生活废物、农业污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头。污染物质具有多样性,但危害牲畜的主要为,腐败的有机物,各类危害元素,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危害物质,以及农业之后所用的农药化肥及其残留。水污染严重会使其水质不合格;严重不符标准。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会带动一些疾病,导致部分传染病的传播,传染病的感染;畜禽中毒是由于相关有毒化学物质,各类相关污染,如土壤污染,噪声污染,会直接影响牲畜的健康,甚至对幼年牲畜的成长带来不可磨灭的危害,以及对畜牧的生产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疾病死亡。污染物质在畜禽体内会带到食品中,对人的健康及其不利。主要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畜牧业造成的有:家畜的粪,家畜的尿、死亡的尸体、排放的污水、在畜牧产品生产时所产生的各类污染、有毒有害气体,难闻气体。所产生的粉尘、孵化场残料。如死胚、蛋壳是饲料加工产生的。有毒物质不好好处理,解决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会造成危害得有,工厂废弃污染空气、废弃的土壤、废弃的水,没有任何处理的粪便和没有处理的污水比例最高,影响最强最大。
3环境保护关于养殖场的主要内容
3.1场址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入手、选址1)地方要干燥和透气,排水放方便,通风换气、朝阳温度适宜,开阔的地形;2)砂壤土是最好的,因为透气,沙壤土透水性也好,存不住水,保持干燥状态非常有利;3)水源透要充足,水质要棒,无污染的;4)对其社会的影响:公共卫生准则一定要遵循,自己不变成社会的污染源,造成负担,也要尤其注意不被其它环境所影响,畜牧场场址选择要遵循的原则[3]。因而,畜牧场,应建在在居民楼的东处,要300m左右,离交通主干线不少于200m为宜。要远离那些污染情况重的重工业企业,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避免。3.2处理粪尿及其利用措施1)作肥料畜禽粪便,堆积、发酵,杀死细菌,杀死寄生虫卯,就会成为好的的有机化学化肥。2)经过专业处理的饲料粪便可以放心应用于农业作业中,其中富含少量的有益元素。3)可以存储粪便用于沼气池的原料,可以有效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3.3污水的处理和污水的利用畜牧场污水分解后,可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让循环利用,可节约宝贵能源。净化污水的主要方式是,首先自然沉淀,随后进行科学分离,分解其中无用元素,才能完成净化。3.4针对空气污染,增加周围植被覆盖增加周围植被覆盖是非常重要的,改善局部气温和气候,让牲畜生活在一个相对干净的牧场,改善畜牧场的空气,减少灰尘,环境良好,防疫防火,美观度强,减弱噪声,净化空气和水中微生物比例。3.5注意水源地面水的取水点需在污染源的上游,地下水的水井位置,要避免地面污水的污染。保护畜牧场,要禁止污水对水源的直接影响,尤其注意工农业生产单位排出的污水。
4结语
消毒工作是一个优秀的畜牧场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在整体的工作中也会占据重要地位,无法进行有效的消毒工作会影响畜牧场的名声,更会影响牲畜的健康。所以,实施各项消毒措施,改善农村的养殖环境,另外要遵守各类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要做到每一步都是为了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