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交思想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95-01
湖湘文化与曾纪泽的外交思想是“源”与“流”的关系。曾纪泽作为一名湖南人,他的成长经历,学习生活习惯无不与湖湘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外交思想的精髓――爱国主义与务实外交观,正是完全脱胎于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经世致用的学风。那么,湖湘文化是如何对曾纪泽的外交思想产生影响的呢?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
一、 爱国主义的传承与发扬
湖湘文化有着深刻的爱国主义传统,这在湖湘文化的发展史上比比皆是。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特点各有不同,但这种为国家和民族慨然赴死的牺牲精神确是惊人的一致。“爱国主义传统,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世,都是湖湘文化的主旋律。” [1],这一点,体现曾纪泽身上,尤为明显。
曾纪泽出生在封建士大夫家庭,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可以说,曾纪泽爱国主义思想的源头,我们可以在的身上找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湖南知识分子,自小就受到湖南“以程朱为重”的理学思想的熏陶,而“始终以宋代大儒为师,毕生奉‘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哲学为圭臬。他将理学大师周敦颐、二程、张、朱熹等人列入‘圣哲’,认为他们继承了孔孟的道统,而这个道统是不容改变的。” [2]这种信奉理学,以理学为重的思想对曾纪泽的影响是深远的。曾纪泽自幼就在的监督下,熟读了儒家经典著作,在理学思想和的双重影响下,曾纪泽意识到:“仁着至大,而义者至高。” [3]爱国主义情怀开始在曾纪泽的头脑里生根发芽,而当他接触社会后,看到列强入侵、清政府扶摇欲坠的统治,更激起了曾纪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曾纪泽后来之所以放弃在国内做官的机会而选择出使国外,当一名为人们所不齿的外交官,这同他希望改变中国处于劣势的外交地位是分不开的。
提到了,就不能不提邵阳人魏源,他在1842底写成的《》,开篇就指出:“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为的就是惊醒世人: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人们应该抛开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向西方学习,这样才能与西方列强抗衡,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就是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指导思想下开展起来的,先是“自强”,后是“求富”,开辟了近代中国民族自救运动的先河。魏源的这种爱国和危机思想也影响到了曾纪泽,曾纪泽阅读了魏源《圣武记》、《皇朝经世文篇》、《》等经世名篇,这些书籍有助于曾纪泽对西方的了解以及看清中国的社会现状,这对于曾纪泽危机意识的产生以及爱国主义的激发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从立志出洋,到为维护国家利益与列强据理力争,作为一名弱国外交官,曾纪泽身兼的责任重大和背负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到的。但他就是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抱着要改变中国屈辱的外交地位的强烈愿望,“敢于反抗大国强权,坚决捍卫民族权益。” [4]最终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在曾纪泽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曾纪泽继承了湖湘文化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同时又以自己的努力和激情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容并将这种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可以说,曾纪泽爱国主义外交观的形成是和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息息相关的!
二、 经世致用学风的深刻影响
经世致用,通俗地讲,就是读书要为现实服务。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中一种优良学风,不但源远流长,而且代代相传。战国时的屈原可以说是经世致用学风的开山鼻祖,他《离骚》中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便是经世致用学风的最好明证。西汉时,贾谊受到排挤,出任长沙王太傅,在长沙,他一面感念屈原,写下了《吊屈原赋》,另一方面,他关心现实政治,积极为汉朝统治者建言献策,他上书汉文帝的《治安策》对汉王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致后世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把他和董仲舒相提并论,成为西汉两大儒。‘皆以经生而通达治体者也。’” [5]到了唐代,政治家和文学家柳宗元因为改革失败,被贬湖南永州,柳宗元也是经世致用学风的杰出代表,在湖南,他不但只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和讽刺小品,更写了关心百姓和批评时政的论文,如《断刑论》和《封建论》等。龚抗云教授说:“屈原、贾谊、柳宗元等将他们经世致用的学风带入了湖南。” [6]这是不虚之论。
湖湘经世致用学风正式形成是在宋代。“宋代湖湘学派的创立,标志着湖湘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以胡宏、张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不仅以其学术思想精湛为世所称,更以其富有特色的学风卓然独立。自此,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学风正式形成,并为后来的湖湘学者不断地发扬光大。” [7]湖湘学派的先驱者是胡安国,湖湘学派创始人之一的胡宏是胡安国的小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思想,胡宏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对通经和致用的关系做了理论说明,“圣人之道,就是要有体有用。通过学习、研究和思考,准确地掌握儒家经典中古代圣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原则和精神实质,即‘明体’,或者称之为‘致知’,然后以此去指导解决现实社会政治问题,即是‘致用’,或称为‘力行’。明体就是为了致用,致知就是为着力行,这就正如有的放矢。没有目的性地治学,或者学而不去力行,都只是一种空谈,毫不足取。胡宏尤其强调‘致用’不是去为个人谋利计功的小用,而是为治国安邦利民的大用。” [8]从这段话,我们基本上能得出经世致用学风的精髓所在:读书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读死书,还要身体力行,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读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湖湘学派另一个创始人张在岳麓书院办学时则强调办学宗旨为:“造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在治学宗旨上,他也强调力行,“贵实用而耻空言” [9],“天下之理,惟实为贵。” [10]胡宏和张通经致用的理论对其弟子和后世学者的影响是深远的,经世致用的学风从此扎根于湖南这片土壤,历千年而不衰,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
湖湘经世致用的思想在明朝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迎来了明清之际湖南实学思潮的兴起。所谓“实学”,顾炎武称之为“修己治人”之学,是运用“六经之旨”于“当时之务”之学,这与空谈玄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不务实际的恶劣学风是根本对立的。在湖南,以王船山代表的实学思潮,继承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这种实学思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世致用的学风之所以会在明朝沉寂,是因为王阳明心学的兴起,王阳明之徒宣扬的“废实学,崇空疏”的学风,有违于湖南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因此受到王船山的抵制,同时受到抵制的还有佛教和老庄哲学宣扬的空、无思想;第二,王船山重视调查研究和实践的作用,强调“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知行观,这对于抵制明末言空蹈虚的学风有重要的作用;第三,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理欲合一,理在欲中,反对虚伪说教;第四,提出变化日新的观点,反对拘泥不化,一成不变,“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 [11]既然历史和时代在发生变化,那么治事方法也应有所改变,他说:“以古之制治古之天下,而未可概之今日者,君子不以立事;以今之宜治今之天下,而非可必之后日者,君子不以垂法。” [12]王船山是赞成社会变革的。第五,主张夷夏之辨和崇尚民族气节,这与王船山的坚决反清是分不开的。王船山的实学思想对近代湖南的影响是深远的,梁启超曾给出很高的评价:“近世的曾文正、胡文忠都受到他的熏陶,最近的谭嗣同、黄兴亦受到他的影响。清末民国初年之际,知识阶级没有不知道王船山的,并且有许多青年,作很热心的研究,亦可谓潜德幽光,久而愈昌了。” [13] 嘉道年间的湘籍经世派更是传其衣钵,将其实学思潮进一步发扬光大。
曾纪泽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往往能综观考虑,做到事必躬亲,这种实际考究的态度,正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优良学风的延续。
三、结论
曾纪泽作为晚清时期最重要的外交家,他为维护国家完整和民族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和他正确的外交思想是分不开的,而其外交思想的源头,则是传承千年的湖湘文化。曾纪泽所从事的外交事业,既是在继承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又是在将这种优秀成果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蒋作斌.略论湖湘文化对湖南教育的影响.湖南社会科学[J].2002.3(134).
[2] [5] [6] [7] [8] [9] [10] [19] [22] 王兴国,聂荣华.湖湘文化纵横谈[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171、98、99、124、130.
[3] 曾纪泽.曾纪泽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8.
关键词:体裁;外交;《左传》;行人
一、外交体裁下的《左传》
1.体裁外交的的优势
应该加强对体裁语言的研究,因为属于同一体裁的文献往往具有相同的语言特征,形成一个语言聚合。传世文献都是属于不同的体裁范围的,所以通过体裁语言的研究,可以弥补专书语言和断代语言研究的不足,克服对语言现象认识的单一片面的弊端。[1]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是从不同的体裁进行分析和阐释涉及的文学各个方面的问题,可见体裁的重要性。
外交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正式用语、礼貌性用语非常多,另外往往体现出刚柔并济,《左传》就十分明显的呈现了这两个特点。钱钟书在《管锥编》中论《左传》记言说:“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2]《左传》中史家追求生动的同时运用了一些想象,仅是一些细枝末叶的叙述。重要场合的重要言论是真实而朴素,给我们展示当时大环境下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行人们的奔走,用外交途径避免战乱求得生存的历史。
2.《左传》中的繁荣外交
《左传》有很多外交活动的记载,有学者统计,《左传》全书十八万字中记录外交的文辞多达两万五千字左右,约占全书总字数的七分之一。[3]当时由于王权衰落而迅速崛起的诸侯大国在以武力角逐霸权时需要进行外交活动,而置身于大国中的小国在反对兼并和消灭时同样不能忽视外交。行人阶层的活跃也起着推动作用,当时的士人都具有极强的国家责任感,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中忠君爱国的特点,他们是春秋外交舞台上一群最光辉灿烂的形象。
二、《左传》外交文献中体现的生存哲学
1.《左传》的外交环境
在《左传》中描写了数百次战争,作者善于从外部环境出发体现当时战争的情况。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到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每个诸侯国都面临不同的困难和动机,希望以各种方式吞并小国或与大国同盟而赢得发展。因此各诸侯热衷于派大臣和外交官出使他国,通过一定的协议投其所好而达成协商,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列国之间互通往来,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
2.《左传》的外交礼仪
春秋时期,主宰沉浮的春秋霸主们承担着避免在被兼并的情况下不断壮大的责任,因此列国在进行外交时必须遵循礼仪。《左传》中刘子指出“勤礼莫如致敬。”[4]由此看出恭敬是礼的核心和基本精神。外交场合是表演礼仪的舞台,因此礼仪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礼仪作为外交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外交场合中遵守各种常规的礼仪,是外交活动成功的基础。
《左传》 中详细描绘了外交场合的一些礼仪,如:“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设计之卫也。”[5]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礼仪的在外交场合中的重要性,臧文仲认为国庄子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规范又处事谨慎的人执政,整个国家都会守礼,劝鲁僖公去朝见齐国最终成功争取到盟国。
3.《左传》的外交言辞
《左传》中的外交活动记录中不管是国与国间文书传递还是不同场合下的言辞都表现出简约的整体风格。除了极少数篇幅较长以外,都是简约短小的。主要表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敬意,因此更平实质朴又简约精炼。
外交场合作为各国角力的战场,充斥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言辞都须圆满有分寸,不给对方口实。《左传》中所描绘的在进行外交活动的人在提到自己时都是以非常低的姿态,提及对方的时候均使用敬语。例如,表示感谢用“敢拜君命之辱”,表示顺从的时候“唯命是听。”在遵从与致歉中始终保持着关系的平衡,体现了中国当时独特的外交风格。
4.《左传》的外交行人
在《左传》记载的外交文献中出现了一批穿梭在各个外交场合的人,被称为“行人”。行人包含范围很广,公子、公孙、大夫等出使他国进行外交活动完成一定的外交使命,甚至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往于战争爆发的两军之间商榷重要事宜提出解决方案等。
按照当时春秋时期的礼仪,列国之间进行交接时必须由行人奉上外交文书,国书是当时最常用的应用文体,《左传》中也有相关的记录,大多言简意赅,措辞上形成一定的套语。当时进行外交活动的行人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起草外交文稿。行人只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才会赢得对方的尊重,也会给自己的国家创造良好的外交环境。那时的人们都非常重视典故,在外交场合中有效的引经据典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欲敖叔向以其所不知,而不能,亦厚其礼。”[6]昭公五年,叔向就因为自身渊博的知识赢得楚王的尊重和赏识。
另外,行人也必须熟悉的掌握各国的风俗和禁忌,要严格遵守所访国的礼仪规范。同时也要掌握各国的内政人士情况,给予恰当的接待,并且对制定相关的对策有非常大的帮助。行人经常要面临生死抉择的场合,也要时常在战火中穿梭解决各种麻烦的事情,奉命出使的途中会经历各种复杂的情形和场面。据裴默农先生记载,《春秋》中“执”国君四十三人,“执”行人8次九人,一人被害。[7]另外,《左传》中也详细记载了申舟在知道齐人讨厌自己的情况下,面对困难重重和身死异处的风险,依然前往,提前将自己的孩子委托楚庄王,以国事为重,临危不惧,展现了他强烈的国家责任感。
三、总结
《左传》外交涉及的活动、谏诤和议论文辞有一部分是当时在场的史官记录保存,反映了当时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格,体现了春秋时代的文风。《左传》外交中涉及并被保存的嘉言善语都是“言得其要,理足可传”,[8]为春秋时代盛行“三不朽”说中“立言”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些流传下来的记录大夫之间的唇枪舌剑和应对之词,包含了春秋时期人们对商周的忠诚借鉴。灵活多变的说服言辞,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促进了后世章表和上疏等的形成和规范。除了文学意义外,当时的一些外交记录保存了相当多的各类礼仪,对于我们现在研究当时的礼仪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呈现了当时的真实场景,再现了一些外交场景中行人的智慧,对于解决今天的外交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启涛,《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M].巴蜀书社.
[2] 钱钟书《管锥编》[M].中华书局.
[3] 惠华《左传外交辞令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04.
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令人振奋的时期。当前阶段,国家基础建设蓬勃发展如日中天,所学的土木专业正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此大环境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思想、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践经验,以及个人品德志向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收获。
专业上,勤奋学习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争取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同时涉猎人文历史、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争做有所专长的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实践。
品德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工作的愿望;与人相处豁达大度、公正开明、不计小利、主动沟通、倡导协作共赢;具有独立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初步能力。
思想上,再一次坚定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全球建设的信念;依据个人对国家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全球需求的认识,确定了个人的立足点和职业方向;坚定拥护国家和平发展道路与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信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相信自己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能够组织一些资金和人员积极地服务区域、国家和全球基础建设。
思想与情感并重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面对面的交流,没有任何中间环节,不需经过媒体“有色眼镜”的过滤,在传播过程中没有“噪音”的介入,传播的信息和思想不仅直接、真实,而且带有个人情感。
察哈尔学会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有:1、学会主席率团出访;2、学会研究员参加国际研讨会;3、海外研究员在所在国的人际交流。
韩方明博士是学会的创会主席和首席赞助人,2011年4月,韩方明率领察哈尔学会代表团一行七人访问法属留尼汪,广泛接触了留尼汪大区议会、政府部门、华人总商会、中国商会和浙江商会华人和当地民众,与他们进行了多次交流与对话。韩方明主席因此被授予留尼汪首府圣丹尼市“荣誉市民勋章”。2011年10月,韩方明主席率学会代表团一行五人访问韩国,参观忠清北道高科技园区,参加韩国“首届中国人留学生庆典”,与忠清北道知事等政府官员、韩国大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韩方明还饶有兴致地参加了“韩中传统服装展”,并身着中国唐装向数千名韩国民众和年轻大学生进行了现场展示,韩国主流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
2011年察哈尔学会资助高级研究员到海外参加著名大学、智库主办的研讨会和活动近10人次,主要国家有: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新加坡、苏丹、中国澳门等。学会研究员不仅在研讨会上提交论文和发言,而且还拜访了当地知名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外交与国际关系专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向国际社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且还与这些机构和人士建立了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合作与对外传播奠定了基础。
先内后外的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很多NGO等民间组织、民间智库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所在国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构建都起到建设性作用。在组织架构方面,民间组织有更多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汇聚更好的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听取多方意见,对国家形象进行最客观的描述;通过民间组织开展的对外传播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往往具有比较好的传播效果。通过民间组织开展的组织传播,有着明显的优势。
察哈尔学会的组织传播从国内开始。2010年10月,学会在上海举办首届年会,主题为“传播中国国家形象”。2011年11月,由察哈尔学会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广州2011”在广州召开,主题为“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士、企业界人士共200多人出席了会议。韩国大和尚、日本“80后”、海外华人教授、国内学者、官员、企业家、媒体人士一起讨论中国人的形象,不仅《南方日报》等国内媒体给予高度关注,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媒体也给予了充分报道。
从2012年开始,察哈尔学会加大了对外组织传播的力度。1月5日,察哈尔学会与瑞士伯乐基金会签约共同推进中欧对话项目。根据这项协议,双方将合作举办中欧对话项目,旨在邀请中国和欧洲的知名人士和专家进行高层对话,并通过中欧主流媒体进行报道,以增进中欧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减少彼此在政治、文化和经济问题上的误解和分歧。中欧对话项目将在中国和欧洲轮流举办。
受众明确的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要取得预期效果,明确受众是关键。目前,察哈尔学会的大众传播受众主要在国内,基本上做到了向不同的受众提供不同的内容。
1 面向外交、外事、外宣等涉外部门的《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2月开始,学会承办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办的《公共外交季刊》。至今已出刊8期,每期赠阅量达万份。每年春季号向“两会”委员和代表分发,每期向10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赠送。该刊已成为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重要交流平台。
2 面向公共外交决策者和实践者的《察哈尔快讯》。该电子月刊于2011年1月创办,每月一期,由清华大学中国战略与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3 面向大学生、研究生的《公共外交概论》。2011年3月,学会主席韩方明博士主编的《公共外交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公共外交教科书,目前已有10多所高等院校将其作为正式教材。第2版将于2012年3月出版发行。
4 面向研究机构和人员的《察哈尔公共外交丛书》。目前,该丛书已出版发行两部:赵可金的《软战时代的中美公共外交》和檀有志的《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
此外,察哈尔学会还开通了官方网站、官方博客和微博,向非特定受众传播公共外交信息和学会动态。
论文摘要:涉外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要从思想政治、实践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和国际文化素养等方面加强对涉外人才的就业指导工作,从而促进涉外人才的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我国的对外交往电El益频繁和扩大,涉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面对高等教育的大扩招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加强对涉外人才的就业指导以促进涉外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涉外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我国要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必须能够持续不断地为涉外领域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国家性质要求我们在从事任何工作时首先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爱国精神,这对涉外人才而言尤为重要。涉外工作人员既是对外经贸交往者,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无不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如果没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就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而蜕化变质,迷失方向,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涉外工作既是一项实践性工作,又是一项理论性工作。涉外工作人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因此从事这种工作,首先要求涉外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对外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经济管理、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及国际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涉外从业人员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后,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不断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形成过硬的涉外实践技能。
3.具有熟练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国家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21世纪对外语教育的挑战决定了2t世纪外语专业人才应该具备5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可见,对专门的涉外型人才来讲,对外语的熟练应用显得更加重要。外语是对外交往活动的第一道门槛,是外交活动中最基本的工具。作为专门的涉外型人才,一般都要求精通一fq~’l-语,粗通几门其他语种,并且在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都有相当水平,运用自如。通过它来达到扩大开放、加强交往、广交朋友的目的,进而为我国的对外交往服务。此外,涉外型人才应该具有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能运用全球网络、各种媒体和人际关系获得信息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4.具有开阔的国际眼光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谁先获得信息,谁拥有更多信息,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国际化的环境复杂多变,没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开阔的眼光以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难以适应和胜任。因此,能以全球性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及适应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是涉外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对涉外人才进行就业指导的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而涉外人才的就业状况更是影响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关键。因此,高校教学部门在注重培养涉外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就业指导部门也要对涉外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不少大学生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社会各种观念的影响,在择业时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和享乐思想的驱动,择业观念日趋功利,对工资高、工作区域好的职业趋之若鹜,舍弃了国家利益和职业的理想价值,从而呈现个人利益至上、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本,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这对未来从事涉外工作的学生尤为重要。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献身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正确的竞争意识,树立起服务于社会的自觉意愿。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家政策,使学生根据国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自我审视,从而能够及早面对现实,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增强应变能力。
2.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突出专业实践技能锻炼
目前,很多学生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实现就业而积极参加校内的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希望借此来锻炼自己,提高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局限于校内的岗位仅仅使学生的技能得到了简单的训练,但毕竟缺乏一种实实在在的企业环境,不能受到真实的企业环境的熏陶,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快速地融入企业。但如果学校联系校外企业,并将其作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则一方面缩短了学生到企业工作的过渡期,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也可以在实习生中发现一些具备较高素质的学生作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因此,学校在对内抓好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传授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除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外,还要积极开发新的校外实习基地,扩大与涉外公司和企业的合作面,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专业实践机会。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融合起来,将学校的教学模式与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融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共建,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未来职业的规范和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基地的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自己毕业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涉外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涉外人才除了具备一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外,还要有相当的外语应用水平。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时刻强化学生的“硬指标”意识,要求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拿到外语等级证、职业资格证等。另外,学校还要面向广大学生组织开展更多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为涉外专业学生提供参加模拟涉外场合的舞台。如开展外语综合技能大赛、外贸商业策划大赛以及模拟人才市场等。让他们在模拟的国际环境中把外语运用到实际涉外交际环境去,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口才及外语应用能力。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同样,在涉外领域中,能否熟练地掌握和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涉外人员业务能力重要的标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在校的宝贵时光,在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计算机应用以及涉外专业网络电子技能的训练。比如,作为国际贸易工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国际贸易中被越来越广泛使用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具体使用程序,以便更高效地进行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等活动,对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微机化管理。
4.提高国际人文素养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历史 内容 外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历史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起源
跨文化交际研究最早可追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二战后,美国政府发现本国派出的外交官员不仅外语基础差,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也不太了解,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在此背景下,美国国会于1946年通过了外国事务法案成立了外交学院,美国最好的语言学家和文化学家受邀定期为外交官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语言学家George L. Trager 和文化学家 Edward T. Hall 被公认为其中举足轻重的两位人物。Trager对于语言培训方法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观点独到,论述精辟。Hall 最早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一词,被公认为跨文化交际之父。他的经典之作The Silent Language (1959)被看做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
60年代起,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程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开设。60年代中期,在匹茨堡大学的一批学者组织了研讨会,组成了一个研究中心,David Hoopes主编并出版了《跨文化交际学读本》。在当时论著缺乏的情况下,这本书在教学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0年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国际传播协会正式承认跨文化交际学这一领域,并在协会下而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分支,言语传播协会在协会下也成立了跨国与跨文化交际委员会,并确定1970年为“跨文化与跨国言语研究交际年”。1983年Gudykunst的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从此,以Gudykunst 及TingToomey为首的一批跨文化研究学者开始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目前,跨文化交际已经形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科学体系,在美国有约130多所大学已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程。跨文化交际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民族学、大众传媒学、美学、宗教学等许多领域,并成为其研究方向之一。相关论文与专著层出不穷,充分显示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新兴学科的勃勃生机及适应时展需要的本质特点。
二、跨文化研究主要内容
概括起来,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研究、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基本概念研究主要包括:文化和交际、跨文化交际、文化身份、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相对论思想、成见、交际风格、文化调试七个方面的研究。
文化比较研究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类研究主要包括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多元时间-单元时间文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强不确定回避-若不确定回避文化等。
任何形式的交际都是一个讯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影响跨文化交际讯息编码和解码过程的因素及复杂程度远远多于或高于一般同族文化内部的交际。感知和归因、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交际,包括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过程。
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可以被当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历程为例,80 年代中期,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制定了学大纲,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英语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里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to do and to be”。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
四、小结
跨文化研究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作为时展的产物,作为跨学科的典范,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等起到推动和稳定作用,对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及世界观的改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很多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尤其是外语教学者的工作提供了启示。
【参考文献】
[1]Guo-Ming Chen, Willian J. Starosta.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政论文翻译;译者主体性;表现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关注中国。作为阐释国家政策方针等重要内容的政论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口吻严肃,语气坚定,行文简洁,旨在解析思想,阐发观点,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具有准确性、政治性、时效性、单义性、客观性、完整性等特点[1],因此政论文翻译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王弄笙指出,政论文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利益甚至国际关系,因此对译文的要求极高[2]。
1970年代功能派目的论在德国兴起,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在注重译文功能的同时,目的论强调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可读性以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际连贯,即连贯、忠实原则,但连贯、忠实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3]功能目的论强调对文本的分析,认为对文本分析有助于发现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翻译的深入研究以及“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译者主体性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因此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本文将从词汇、句法、篇章、修辞四个层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政论文汉英翻译中的体现,以期改进翻译技巧,做出更好的译文。
1 政论文汉英翻译策略
1.1 词汇
1.1.1 选用正式词汇
作为阐释、解析国家政策、方针、指导思想等重要内容的文件,政论文和法规文件一样也是正式文体,所用词汇语句严肃、正式,尽管某些场合下政论文中有较口语化的表达。在英译时应选用正式的词汇与结构,才能更好表达原文的意义和语气。此时,译者主体性就得以发挥。
例: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译文:Anyone who attempted to change the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dopted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would not be countenanced by the people; he would be toppled.
原句中“老百姓不答应”和“被打倒”有一定口语特点,但翻译时没有用表面对应的词汇来处理。所用的“countenance”和“topple”都是比较正式的词,更好地表现了原文严肃认真的态度。
1.1.2 词义准确
由于汉语词汇语义较宽,也较模糊,而英语词义范围相对较窄,在汉英翻译时需根据语境仔细推敲。若只据字面意思翻译成表面对应的词汇就可能造成误译,甚至影响国家政治事务。因此政论文翻译中,译者必须发挥主体性。
例: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4]
译文1: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keep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n independent customs territory.
译文2: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retain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a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可以看出两种译文主要区别在于“independent”和“separate”,前者与原文“独立”表面对应,但仔细考虑就能体味出“independent”有某种政治上独立的意思。“separate”虽不是“独立”的直接对应却能准确表达原文意义,即香港特别行政区单独定税,而非独立于中国。
由此可见,政论文翻译要求译者不仅有纯熟的翻译技巧还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思想,这些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1.3 词语搭配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特点及文化内涵差异,它们在词汇搭配上大有不同。汉语词汇语义较宽泛,搭配灵活,而英语词汇语义具体,搭配严格。政论文汉英翻译时译者要根据语境选择符合英语行文特点的搭配,以更准确地表达原文。
例:质量问题虽然经常提,但现在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实地抓。
译文: We’ve alway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but only in general terms. That’s not enough: we have to give it priority and take practical steps to ensure it.
汉语中“突出地提”和“切实地抓”都是可行的搭配,而英语中名词占优势,若使用对应的副词和动词翻译不仅搭配不合理也显得突兀。因此译者需改用名词结构,这样语义清晰也更符合英语行文特点。
1.2 句法
1.2.1 定语的处理
汉语是竹式结构,英语是树式结构,汉语趋向左延伸而英语则是趋向右延伸[5]。汉语政论文语言严密,前置定语较多。而英语中前置定语较少,趋向于使用后置定语及定语从句,符合英语右向延伸的特点。汉英翻译时若使用前置定语要注意用词简洁,使译文简练,也要根据行文需要调整汉语前置定语的位置,符合英语“短-短-长”结构特点。
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就一定会出现。
译文: A new situation will emerge in which socialist ideology and culture will flourish.
“新局面”的前置定语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由于找不到一个简练的能完整表达原文的前置定语,若硬译译文就会生涩难懂,因此译者使用定语从句使译文结构更清晰、表意更清晰。
1.2.2 并列结构的处理
英语每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达意义。而汉语词类划分不明显,动词使用频繁,汉语又追求语言形式美、节奏美,常常使用多字字短语或叠词,因此汉语语篇中多并列结构。这在政论文中尤为常见,译者在处理并列结构时既可根据需要改变其结构使其符合英语特点,也可保留并列结构保持原文平衡。
例: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还会遇到新问题,然后提出新办法。
译文: We shall accumulate new experience and try new solutions as new problems arise.
汉语用“积累”、“遇到”和“提出”三个动词构成一个并列结构,英译时改变了并列结构形成主从句。
1.2.3 汉语无主语句的处理
英语是形合性语言,每个句子都有完整的主谓结构。而汉语是意合性语言,主要靠语义实现连贯和衔接,主语可有可无。汉语政论文中无主句很多,英译时必须合理处理,补充主语或改变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英语行文特点。
例: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译文: The basic line should be adhered to for 100 years, with no vacillation.
汉语原句隐含主语是“我们”,此处译者用被动语态来处理,译文更简洁,更符合英语特点。
1.3 篇章
Halliday(1985年)指出,语篇衔接手段包括指代照应、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汉语是意合性语言,语篇的衔接主要靠语义连贯实现,连接词使用较少。而英语是形合性语言,语篇衔接和连贯主要靠词的形态变化和衔接手段实现。[6]翻译时要尤其注意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根据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灵活处理。
例: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
译文: If the current policies were changed,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would suffer. So the people, primarily the 800 million peasants, would never agree to their being changed.
汉语原文缺乏衔接词,主要靠语义连贯实现,而英译时添加“if”、 “so”连接词实现语篇衔接,更清晰地表现语义层次。
1.4 修辞
1.4.1 比喻的处理
刘宓庆(2006年)指出,“汉语重实,重形象,多具体的表现法” [5]。不难发现,虽然政论文是一种严肃的文体,但也借助大量比喻,使语言更形象生动。而英语中的比喻较少,且与汉语又很少完全对应,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差异,灵活处理以免造成误解,如可改换喻体或利用英语文化中相近的又符合语境的形象来替换原文形象。
例: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
译文: Price reform will be the hardest nut to crack, but we have to crack it.
本例中原句把改革比喻成“难关”,英语中没有对应的比喻,为保持语言的生动性译文改变喻体用“hardest nut”,达到了与原文相近的效果。
1.4.2 拟人的处理
拟人在汉语中很普遍,而现代英语中除诗歌外已很少使用。“一些非人物的机构、地域等名称常被拟人化,被视为发出动作的主题。”[4]这一现象在政论文中尤其多见,译者应根据汉英拟人手法运用的不同对译文进行灵活处理,避免其僵化。
例: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译文: Great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汉语的主语由非人物性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充当,英译时不能机械地将其作为主语。译者使用被动语态将拟人化的主语转为非主语,避免了不合英语语法的结构。
1.4.3 重复的处理
重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倾向于重复词汇或句式以求表述准确或增强说服力。汉语政论文中常出现重复,使表达准确、读者听者深刻领会。而英语词汇形态变化丰富,忌重复。单其昌(1990年)指出“英译文中不要总是用一个词汇或短语,若用得太多,会使读者感到厌烦,因此用词要多样化”[7]。在政论文翻译时译者要灵活处理重复的词汇或句式,使译文符合英文特点,更易于读者理解。
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
译文: The world needs peace. The people want cooperation. Nations aspire for development. Society seeks progress. This is the trend of our times.
汉语重复使用“要”,译文却使用“need”,“want”,“aspire for”,和 “seek”四个近义词来处理,避免单调重复,符合英语词形变化的特点。
2 结语
不言而喻,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家、人民关注中国、关注我们的治国方针、路线和政策。政论文汉英翻译涉及政治,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必将不断升温。目的论为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政论文翻译工作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准确理解原文、忠实原文基础上,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准确把握目标读者的期望和文化, 才能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交际功能[3],获得更贴切的译文,为中外政治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萍.政治文献英译的疑难及其解决办法[J].山东外语教学,2006(5):109-112.
[2]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4(1):56-59.
[3]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0(5):85-88.
[4]王大伟,魏清光.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选择和课程设置均应从实际出发,作到因地制宜,绝不能盲目照搬。如文科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应选择俄语专业课程+二外的课程体系,课程上要侧重设置俄语语言知识技能课及二外语言知识技能课,除此之外还应加大语言实习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力度。如是理工类高校则应选择俄语课程+二外+某一专业课程的体系,招生上应选择具有俄语基础的生员,课程上要侧重设置较高水平和深度的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课程,设置的顺序应先为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中方教师汉语讲),然后是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外籍教师俄语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鲜明的办学特色,毕业生才能更具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为了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除重视专业基础课外,还应结合专业需求设置一定量的选修课程。如对单纯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涉外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了解与俄罗斯人交往的礼仪,会谈判的艺术,懂俄罗斯的法律法规,知晓会计核算业务等知识。因此应开设《外交礼仪》《谈判艺术》《俄罗斯法律法规》《会计核算基础》等相关选修课程。对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专业学生来说,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某一专业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了解相应专业所必备的知识。如对俄语专业“土木工程”方向的学生来说《力学基础》《物理基础》《俄罗斯建筑历史》《俄罗斯建筑市场》等选修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选修课的开设也要把握是“选”的原则,不要以修学分的形式强加给学生,但必须在“选”前给学生讲明学习选修课的重要意义。只有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作出选择,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动学习的能力,选修课才会发挥应有的价值。
大学学习三四年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就业、就好业,那么学生一入学就应首先对所学专业的方向、内容、目标等有所了解和认知,就应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所规划与设计,这种清晰的专业认识与正确的学习思路来自于《专业导读》课程。而初步的职业思想和计划来自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就应对“就业”有明确的认识,就应明了就业形势,就应掌握找工作的基本技能,如:就业简历的书写与投放;面试的方法与技巧;应聘的礼仪等。这些知识的习得与掌握来自于《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增设《专业导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三门必修课,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就业方向,进而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部分专业课调整为低年级开设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接触到专业知识、有效缓解高年级学习压力,进而保证专业课学习质量,就应秉承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将部分专业课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对单纯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从大一下学期开设《新时代俄语通论》《俄罗斯国情》和《前苏联概况》,从大二上学期起可开设《俄苏文学史》。对某一专业方向上的俄语专业学生而言,例如“商务方向”俄语专业可从第二学期起开设《商务翻译》和《商务俄语公文写作》,从第三学期可开设《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和《市场营销学基础》。科学管理第二课堂、实践实习环节,发挥其应有效能“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第二课堂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从而尽情学习和发挥。”这充分说明了第二课堂设置的重要性,因此广大俄语教师要充分提高认识,把第二课堂当作一门课对待,并付出时间和精力管理好第二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效能。对于实践实习环节,各高校的俄语专业应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多设实习基地,取消学生分散实习,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到实习基地认真负责地管理好学生的集中实践实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学生更强的动手能力,为就业、就好业夯实基础。
【关键词】法学实践;第二课堂;法学
一、法学院第二课堂概述
(一)法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是指教师和学生以教室为主要的活动场所,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智能水平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以自愿为前提,以多样性、活泼性、创新性为特点,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
(二)法学院第二课堂对法学本科教育的意义。法学是关于人们行为规范的理论,其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法科毕业生在具备深厚法学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法律条文的同时,还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培养法学复合型人才。
二、法学院第二课堂现状
曾宪义先生提出,“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能脱离实际而进行孤立的理论研究。21世纪的法学教育必须知与行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要求中国的法学教育既要重视理论讲述,也要重视实践应用。”
我国法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教育体系不及第一课堂发展完备,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规范化运行机制,缺乏对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系统化管理机制和辅导机制。具体问题如下:(1)法学学生参与高水平竞赛能力不足。法学学科竞赛如辩论比赛、模拟法庭竞赛、论文大赛等,这些基础性的校内竞赛对学生的法律素养起到了初步的锻炼。但是,高水平、高层次的比赛,例如JESSUP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等国际性比赛存在着涉及的同学较少的问题,缘由还是学校对相关学科重视程度有限。(2)评价机制落实不完善,学生参与热情较低。评价机制是以评分或者评等级的方式对于人的行为进行引导的一种机制。笔者于2011年制定并试行了《法学院综合素质学分评价体系(试行)》一年,获得良好收效。学院在第二课堂中精雕细琢已有的活动,将活动归类,并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实现活动目的。
三、法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精品活动设计
打造好法学院的第二课堂,要先优化法学院第二课堂活动,使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帮助法学院的同学理解法学,运用法学,进而培养学生对法学专业的兴趣,增强知识技能,第二课堂活动应当分类设计:
(一)法律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类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类活动应当全方位,多角度的解决学生前述问题。可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1)新生入学指导:包括专业培养方案,就业去向介绍,就业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制定等。(2)学习指导:法律学习指导,英语学习指导,科研方法指导,资格证书考试指导等。(3)职业就业指导:简历写作指导,求职技巧指导,求职训练等。
(二)法律执业素质训练类活动。(1)辩论赛,可以使学生锻炼自己的口才,锻炼查阅资料能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2)模拟庭审: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庭审环节,掌握法律实践的相关知识,为将法学理论运用于实际奠定基础。(3)学术论文大赛: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阔视野,外派培训类活动。学生无论就读任何大学,都应当打开眼界,对于外来文化应担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法学院应当指导学生利用好校内外的一切学习资源。老师为学生提供对外交流的契机,学生自己也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对外交流,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
四、法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活动的补充与发展。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现在多数高校的第二课堂都在实行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综合素质学分制度,法学院可以借此对学生的第二课堂予以相应评估和督促。
笔者认为,在第二课堂设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要坚持以下原则:(1)记录为主,评价为辅。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是开放性的课堂。因此相应的评价体系的设计既要实现素质学分对学生行为的积极引导,又不能束缚学生的发展。记录是用来观测学生的成长,而评价仅供学生和辅导教师予以参考。(2)分年级制定方案。学生在大学四年当中,每一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掌握都有不同,因此,应当对不同年级制定学习目标和评价体系。对于一年级学生应当帮助其订立学习目标,合理制定学习任务,培养较强的自制能力和高效率的学习能力。适当参加社团活动,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二年级学生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应当参加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法律职业能力相关的竞赛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建议参加论文大赛、大学生课题创新等学术实践活动培养调研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大三学生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选择性参加高水平的实践性课程。建议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能力考试。关注求职能力、求职技巧的培养。大四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应当根据自己不同的方向进行出国读研、国内读研、工作的准备,清晰认识、评估自我,具备求职能力。
五、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法学教育成为其中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之一,截至2010 年底,全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多达634 所,在校的法学专业本科生接近30 万人。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也必将是其持久不变的一项要求。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要不断适应新变化,设计与实践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