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电信企业信息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信企业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信企业信息化

第1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放眼全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各行各业、各个区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信息化国策的出台、政府的大力推动。用户巨大的潜在需求以及IT厂商的努力,给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大好形势和历史机遇。

我国20%的大型企业提供了70%的财富来源,国家GDP的一半由大型企业提供,大中型企业的竞争能力关系社会的发展进程。企业不仅是工业化的主体,在新经济的条件下,也是信息化的主体,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近两年来,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并被明确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国策的实施重点。党的十六大不仅再次充分强调了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表明:中国政府将以更高的高度、更大的力度来推进电子政务、发展企业信息化。

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当21世纪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信息化的脚步正以它前所未有的渗透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从宏观角度来说,信息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错失这次发展机遇,就有可能继续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微观角度来说,信息化也是中国企业实现管理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绝好机会。加入WTO后,我国的企业如果不尽快全面实施信息化,就很有可能被来自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吃掉”。因此,我国各政府机关、行业企业用户均迫切需要实施信息化。

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应对国际竞争、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变――由国内市场竞争转入全球市场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竞争转入全球供应链的竞争、由规模竞争转入速度竞争。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要求,信息化必须能够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和商务模式与国际市场对接。一方面,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首要前提是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和商务模式;另一方面,大批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中国企业要与之竞争。也得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和商务模式。而信息化在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在体制和流程的固化与优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WTO的作用在于消除或减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边界,大大缩短了全球供应链与购销链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加快了企业之间贸易和商务运行的速度。在这种形势下,那些具有规模化的企业将会更具竞争力,能更容易地生存和发展,然而。往往是这些企业容易形成资源的重置、信息源的割裂和信息孤岛。所以,信息化的又一重大使命就是使企业有效地收集、传播和共享信息。

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带动中国企业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三、电信运营商在信息化浪潮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首先,宏观环境的变化。进入WTO。使中国经济暴露在国际经济、金融动荡之中,中国电信业也迎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随着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等一系列系统工程的启动以及一些信息化重点工程的有序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信息化驶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近十几年来,中国的电信业一直以持续的高速发展受到世人关注。2001年是中国加入WTO准备期的最后一年。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创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是政府有关信息产业改革的焦点。电信分拆重组、中国电信业六大运营商平衡竞争的格局已形成;同时,资费调整、开放驻地网宽带业务、增值业务逐步开放等一系列重头戏竞相上演。电信市场格局日趋完善。信息产业部对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互联互通、无线频率的管理、码号资源使用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新规定,比较充分地履行了监管者的主要职责。

2002年曾是企业信息化最火爆的一年,SAP、ORACLE、联想、用友、金蝶等著名厂商在中国EFR市场扮演重要角色。2002年又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国民经济保持了8%左右的良好增长态势,“培育国内消费需求”仍是中央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国信息化建设。是国内电信市场继续保持较高发展的条件。在资费调整的基础上。电信用户数大发展,今后会逐渐趋于相对稳定。中国电信的成功上市,对信息化的步伐起到推进作用。

国外电信巨头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程度只是时间问题,中国的电信市场如此巨大,如此引人注目。国外电信巨头们一旦进入,必然要求分一杯羹。根据《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外资进入国内增值业务市场、基础电信市场的门槛都较低,目前,外资已纷纷准备进驻国内电信市场。他们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很高。外资进入,肯定会对国内运营商产生较大的冲击。但外资与国内电信企业只能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国内电信企业与外资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合作,可以取得较大的资金、技术、管理助动力,无疑将推动国内电信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并在竞争中获得相对有利的地位。因此,将来中国电信服务市场最大的变数在于外资,与外资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对国内运营商的发展至关重要。谁能充分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改革创新。谁就能获得快速发展,否则只会走向衰落。

其次,电信企业自身存在的信息化劣势。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大多脱胎于国有企业。由于长期的垄断,存在着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不够,服务意识薄弱,服务质量低下等诸多问题,而这一切都归根于未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说。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很低。

国内的电信运营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是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这在垄断时期对企业的统划有一定的帮助和积极作用。但是,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趋势下,这样的垂直管理容易造成沟通困难,信息传递缓慢甚至形成信息孤岛。在这样一个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落后就要挨打。企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市场的反应是否快速。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信息系统。能在内部进行快速、准确地沟通,能对外部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背景和现状的比较,不难得出结论:面对着“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趋势,企业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国外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他们的企业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在全球竞争中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发展壮大。而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企业还没有进入信息化,或者说信息化程度很低,如果不加快速度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信息化。就难以与国际电信巨头进行竞争。

最后,企业信息化对中国电信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十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率。中国电信业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为代表的基础电信运营商。都把目标锁定在宽带IP网的建设上。此外,中国电信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在各地掀起了一股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的热潮。为我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性运转的支撑平台。

同时,信息技术仍在继续发展、深化。这集中表现在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光通信技术领域,总的趋势是价格下降,功能更强,技术层次更高。普及更迅速。在计算机和微电子领域,作为信息技术基础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续发展。目前,CMOS线宽已达0.1μm,2010年可达极限0.05μm;在光通信技术领域。光纤传输速率增长速度为每10年增长100倍。还能持续10年。而实用化WDM系统速率已达320Gb/s。即一对光纤能传400万条话路。

网络是新经济的基础平台。实现信息化首先应实现网络化。从IT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PC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服务时代。可见。网络时代是整个IT产业不可逾越的阶段。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则处于网络时代的阶段。实际上。全球信息化也处在网络时代。真正的信息网络技术是以1994年因特网商用为标志的,至今只8年多的时间。因此说。网络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那么IP技术就是网络的基础。作为信息化的基础平台,谁拥有了宽带化、智能化的网络,谁就在竞争中掌握了制胜的法码。

第2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一、电力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信息机构的设置问题

信息机构的设置是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经过30年的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推进和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但如何建立符合电力公司特点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以及电力企业信息机构如何设置等问题又摆在了各级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面前。

2.电力信息化标准问题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问题也是困扰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难题。现阶段青海省电力公司本部及下属的西宁供电公司、海东供电公司、海南供电公司、黄化供电公司、电力设计院、送变电工程公司等企业虽然已建成局域网,要实现企业的信息管理必须要统一平台,电力系统或电力公司系统要有统一的信息代码标准。要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如何布局?安全手段怎么处理?此类关于电力信息化建设标准的问题同样困扰着电力系统信息化工作者。

3.如何实现信息产业化问题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服务功能,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PMMIS),是供电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决策水平和企业综合竞争力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摆在电力企业领导和信息工作者面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建立青海省电力信息架构的设想

1.建立电力信息通信公司,强化电力公司信息主管部门的职能,发挥CIO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环境和满足各电力企业对信息网络和资源的需求,有必要实现电力通信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重组。建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由省公司的调度通信中心、信息中心组建电力信息通信公司。在电力通信、信息资源和电力经济分析等方面形成产业优势,树立电力信息通信品牌,形成竞争优势。电力公司的信息化专门机构可以参照国内外电力公司的信息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

信息化领导小组或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主要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企业总经理应兼任领导小组组长或指导委员会主任,该组织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企业信息化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决策,是企业信息化的最高领导机构。企业的信息化专门机构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完成领导小组委托的信息化任务,具体负责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推动和项目实施工作,对下属企业的信息化进行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此外,设立电力企业信息首席执行官(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国内又有人称为总信息师),兼任信息化领导小组常务组长,由公司副总裁或副总经理担任。企业CIO负责从企业整体发展上规划信息化建设,指导企业业务信息化实施,负责信息化建设项目等工作。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信息化在深入发展中将涉及企业的深层改革和业务重组,这一切不是一个信息部门主任能力所及的。信息化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也不断对信息化提出新的课题和新要求。因此,CIO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工作,从企业的整体发展和业务方向上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控制之中。

2.加快电力信息标准化建设,规范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案及管理条例,统一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联网运行。

目前,在省公司内部甚至国电公司内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和系统评估体系,各企业独立编制和应用着各不相同的编码及标准,“信息孤岛”处处可见,这将给今后的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造成极大困难。因此,组织编制统一的信息代码,是实现信息系统的统一基础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信息编码范畴很宽,内容很多,难度很大。要有计划地、尽快地组织力量编制企业信息化急需的、核心的、最重要的信息代码。边建设边推广,逐步形成青海省电力企业(或行业)信息代码体系。其中主要包括:电力设备信息代码、人力资源代码、财务信息代码、业务流程代码以及相关信息代码等。

建设覆盖整个企业业务和部门的统一业务信息平台,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基本条件,是企业资源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然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力企业的新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电力企业的主要业务和管理工作要全部融入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中,如财务系统、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企业资源管理(ERP)、电子商务等。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经营者活动控制系统要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主攻方向和主要建设内容。任何业务部门的信息子系统的开发建设均纳入公司统一规划和统一的平台之内,不允许各下属企业或业务管理部门自行其是,独立建设信息系统。即电力企业信息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一定要由上而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按照总体规划设计、分步实施,试点推广,强力推进的办法具体实施。

统一的平台规划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型企业的通行信息化模式,是现代企业高效的必备的信息系统模型。电力企业的统一平台分成: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和管理决策系统平台。基础平台包括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工作流程控制、通信机制、数据转换与交换机制和规则机制平台等。应用平台包括各种业务应用子系统(如财务、审计、物资设备、人力资源等)和生产管理应用系统的集成。管理决策层平台是规范的公司管理层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各业务流程控制管理子系统)以及辅助决策系统。企业门户是电力企业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的入口。

3.加快电力企业基础性系统建设,加强全体员工的信息化学习和培训

电力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应向电网生产和业务管理方向倾斜,把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要务。现阶段青海省电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分阶段、分模块、分步实施、逐步建设的方式,积极开发建设一批电网生产管理急需的、适于电力市场运作的应用系统。其中包括建设电网公司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力市场统计分析系统、竞价上网报价交易系统、企业统一财务系统和人才管理、物流管理等系统。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手段,它既要改变人们的管理思维,更要改变具体的管理方法.如果企业员工不能熟练地掌握并加以实用,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一定要加强全体员工的信息化学习和培训,逐步形成与信息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培养形成信息化的意识和工作习惯。只有在全体员工都有了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时,才能顺利进行企业资源管理(ERP)的规划、开发和应用,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4.建立电力企业数据处理和存储中心

信息资源是企业三大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将变为企业核心和最重要的资源。收集和保管好企业的信息资源是企业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任务,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参照国际化大公司的通用做法,建立数据中心用以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安全保护,提出以下设想,如下图所示:

第3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广东深圳有一家集团公司,旗下拥有100多家企业。一直以来,这家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理全靠手工传递报表,管理效率低下,而且如此落后的信息管理方式也逐渐显露出诸多弊端。但这家集团公司同时也是广东电信的客户,深圳电信公司了解到客户的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客户需求,采用商务领航应用托管系统,在一个星期内为客户量身定做了完全符合客户需求的全套内部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案。这家集团公司一次性购入70多个应用License,并采纳了深圳电信公司的方案,将下属企业通过ADSL组成了办公网络。这一办公网络投入使用后,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投入。一般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要建立这样一套系统,企业一次性投资将高达数百万元,而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IT投资风险。目前,这家集团公司不需要建立这样一套系统,而是按照租用方式使用广东电信的商务领航应用系统,每年的支出仅20余万元,而且后续服务获得持续保障。

这只是广东电信10多万“商务领航”客户中的一个例子,“商务领航”也只是电信诸多业务中的一支“新生力量”,而广东电信则是中国电信的一方阵地──只是在很多时候,这片阵地也被人们认为是电信业务的“实验田”。

当“商务领航”在广东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同时,人们可以从这项业务开展的侧面看到电信这家老企业的改变,也可以看到营销正在逐步渗透到很多市场领域,其中也包括信息服务领域。

当4P遭遇信息产品

营销,对于任何一家外资企业,或者说任何一家快速消费品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无论是从企业的微观层面,还是从产业的宏观角度,营销都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力量之一,是这些企业攻城略地时不可或缺的利剑。然而,对于中国电信这样一个一向都被人们认为是很正规、很权威的企业,再加上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受众面很小的项目,人们很难将其与营销挂上钩。

然而,实际情况是,近几年来,广东电信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信息化服务,比如先前针对企业推出的“蓝色魅力商务计划”,以及更早一些时候针对家庭用户推出的“互联星空”等,但这些产品都给人一种“工具”或者“服务”的感觉,而让人忽视了这些产品背后的市场营销过程。事实上,和很多消费品企业一样,电信产品的营销始终都在进行着,但由于产品的常用性和其与人们日常生活衔接的紧密性,使得中国电信的营销手段和方式不太容易显露出来。

“商务领航”是广东电信为促进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而建立的企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应用系统和IT环境,目前推出的服务产品有“企业邮箱”、“企业网站”、“办公自动化”、“企业短信”等。

以“商务领航”为例,我们不妨看一下这一信息服务产品背后的4P。

市场:据统计,尽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但其中74%的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只有28%的中小企业客户对电子商务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高额的组网费用、专业的IT维护要求,足以把大多数中小企业挡在信息化的门外。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除了基本的通话需求外,它们还有网站建设、移动办公、在线杀毒、远程监控、财务管理等网络应用、管理应用以及综合的信息化需求,它们迫切希望获得商业贸易信息,在企业管理、提升效率方面对IT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

产品:“商务领航”依托于广东电信在品牌、产品、服务、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聚合业界优秀的应用硬件、软件及服务提供商,其中包括惠普、联想、思科、微软、用友、中兴、点击科技、神州数码、华为、UT斯达康、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金山、趋势科技、中关村科技、金蝶等众多IT厂商和服务提供商,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和服务界面,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服务和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商务领航”提供的主要服务有:为企事业大客户提供一站购齐、全程无忧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提供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的多样化、差异化、专业化套餐及解决方案。同时,“商务领航”还开创性地引入“租赁服务”的消费理念和“即开即用”的使用模式,中小企业无须购买昂贵的IT系统设备,无须购买专门的信息管理软件,只要支付月租费用即可享用长期、稳定、专业、高效的电信级企业信息化服务,并且免去了信息化投资的风险,解除了维护、升级的后顾之忧。

渠道:据广东电信市场部负责人介绍,“商务领航”目前在广东省拥有10万个企业用户,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分布于多个行业,而且这些企业全都是广东电信的老客户。也就是说,在“商务领航”的推广过程中,广东电信充分发挥了自己所拥有的渠道能力,借助于自己庞大的客户群,取得了非凡的效果。目前除了广东省外,江苏、浙江等省也开通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务领航”业务。“商务领航”业务的推广离不开稳固可靠的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更离不开中国电信总公司这个强大的后盾──中国电信总公司为这个庞大的后端平台作后盾,就可以让多个省、市的电信公司选择同一个合作伙伴或服务提供商,既节省了成本,也让产品性能更加可靠。

促销: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手段之所以容易被忽视,主要部分原因就在于电信运营商的促销和推广手段具有隐蔽性。但在“商务领航”的推广中,广东电信主动采用了多种营销方式,比如召开媒体见面会、产品推介会,举办产品应用培训班,等等,让企业客户接受邀请后自愿参与并购买相关服务,与广东电信签订服务协议。同时,在其他业务的推广中,不遗余力地推广宣传“商务领航”业务。但无论广东电信的营销手段是张扬还是隐蔽,有一点是相同的:贴身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通信信息服务的需要。

营销是一项由内而外的运动

既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营销。营销是一门综合艺术,而营销的前提就是为市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使公司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换言之,营销其实是企业一项由内而外的运动。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2005年年初,中国电信提出了一个口号:要做中国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这一年底,中国移动也将自己的定位由“移动通信专家”改为“移动信息专家”。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将目光转向中小企业信息化,这里不仅是电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也是众多IT厂商争夺的焦点。因此在这个领域,各个运营商竭尽全力,在业务、综合接入、服务能力、客户关系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竞争。“商务领航”针对的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拓展实际上又是相当困难的。某运营商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中小企业客户不仅对通信和信息化一无所知,还总是纠缠于价格问题,常常搞得我们费尽力气发展了一个客户,却无钱可赚。”

那么,运营商们为何要自讨苦吃,瞄准这些所谓的“商务客户”呢?

有分析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运营商是在同时进行着市场竞争、业务转型、企业公关三项实验,可谓‘一石三鸟’。”中国电信市场部总监何志强说:“目前中国电信的1750亿元收入中,有一半来自企业用户。我们向企业推广‘商务领航’,帮助它们实现信息化,哪怕是拿不到盈利,只要它们继续是我们的客户,‘商务领航’就是成功的。”

第4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信息化会计管理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管理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以会计管理信息、流程、知识和能力为内容,充分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会计管理过程。当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使得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不不可否认,会计管理也面临这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如何在提高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的同时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已成为各电算化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延伸,更重要的应该是企业管理与组织管理的延伸,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产生背景及现状

(一)会计电算化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

在知识经济的冲击中,在信息传递需要高速的要求下,信息科学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各单位提供更为标准、及时和相关的信息;加上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财务的计算方法更多,计算量也随之加大,传统的手工核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会计工作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化;另一个方面。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处于中枢地位。只有运用会计电算化,才可以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率,有利于推动各单位管理手段的进步。

(二)运用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会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极大的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会计工作由原来的手工作业发展到今天的无纸化操作,这些变革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力度,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我国的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在手工会计下,为了保证帐证、帐帐、帐实相符,在结帐前往往需进行一系列对帐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则因存在逻辑性校验程序,不会出现帐证、帐帐不符情况。如果出现帐实不符,主要在于原始数据的审核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的问题上。

(二)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

四、会计电算化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覆盖范围太小。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即会计数据的计算机化。其处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其处理的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会计部门内部。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也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财务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二)理论落后于技术。由于在一段时期内,我国信息化工作偏重于技术,造成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落后,会计电算化领域也不例外。会计电算化建设至今,理论界很少提出过对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指导性方法,也很少就企业实施过程中会计部门的改革、流程的规划、人员职责的变迁、岗位的设置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后制度的建设也停留在一些大框架内,对企业而言缺少实际意义。

五、如何使用会计电算化来提高企业信息化质量

(一)企业应将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范畴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全面企业管理软件的财务管理模块或部分。原有的单一财务软件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求从采购、销售、库存的管理到会计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资金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预测等实现一体化,进而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管理软件作为管理工具,要保障软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数据方便地进行交换与重组,将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成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与企业信息化系统有机结合

第5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 新时期 知识经济 企业文化 时代特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灵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也就是说,每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无论从形成或发展,从内容或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其时代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制约与影响,从而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一方面,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另一方面,同一企业在不同时代,其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特点。所以说,时代特点造就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反映着时代风貌。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革命和网络经济使市场呈现全球化,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竞争合作、效率优先等都将成为未来企业文化的主旋律。由此,人们的价 值观念和行动准则都有着不同的变化,新时期的企业文化与工业经济中传统文化模式有很大 程度上的差别。笔者认为,新时期企业文化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创新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对竞争而言,不创新,即失败(死亡)。要使企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不断创 新。优秀企业与后进企业的差距,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的差距。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所以,创新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使企业经营环境一夕数变。为了在严酷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企业必须适应外界变化的环境。在剧烈变动的时代 ,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于大胆创新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企业的发达和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应用,知识已成为时展的主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由此,核心人才成就企业的命运。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实践表明,占全部人员10至20左右的核心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核心人才,因此,核心人才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企业的发展需要理念的不断创新,时展的要求促使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使企业自强不息,不断发展。倡导 “自主创新”是关乎国家发展强盛之大计,已成为上下之共识。

二、人本文化

所谓人本文化是指企业内外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主张企业经营必须以人为中心,人是社会的中心,也是企业的中心。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一切人间奇迹的源泉。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原则中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所以,企业文化也必须体现这一核心价值观。

人本文化体现在企业内部员工的地位上,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雇佣雇员,雇员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处于从属地位。而在人本管理中,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从员工的要求出发 ,对员工进行管理,从企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员工占主导地位。所以说,人本企业文化就是确立人在经营中的主体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而拥有知识的人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在企业人力资源聘用中,人才选择企业,企业渴求人才的 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价值准则、精神道德、经营管理、行为规范等是依靠企业全体员工共 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只有广大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尊重和 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的作用,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广大员工的文化。

三、学习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下,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这必然使企业 要求更加全面、适应能力更强的人才。对此,通过培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开发新的企业资 源和市场,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当前,企业组织的学习是要求终身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不断提升人生价值,增强学习能力, 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对人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这种学习必须是体现工作、学习 的一体化,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这种学习强调学习要 有创新成果,学习后必须要有新行动。这种学习的方法,一方面企业文化要强调自主学习的 重要性,鼓励主动学习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注重企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学习培训,员工能获 得时代要求的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效 益,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

四、团队合作文化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滔滔江水,滴水聚之。这说明人多智慧广,个人只有融入到一个出色的团队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一个能不断为 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空间的团队才能更有活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和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一个人的学识、精力有限,只能向专而深 的方面发展,成为专门人才,不能向深而博的方面发展,成为通才。每一件事,每件产品均 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所以,在社会分工方面,个人性逐渐消失,整体性逐渐突出,提倡“ 合作、合作、再合作”,换句话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有人曾经把团队 比喻成水桶,把团队成员比喻成木板,水桶的贮水量取决于水桶最低的那块木板的高度。由 此可知,团队效能取决于最矮的“木板”,即其效能是每个成员之间的乘积关系,而非加减 关系。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将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巨大的知识 的推动力,从而提高团队的决策智商,提高团队效率,更好地发挥成员的才能。

五、竞合文化

在新形势下,竞争与合作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只有让人活,自己才能活;合作高于竞 争。

新形势下,商场非战场,而是生态系统。传统的旧观念认为:商场就是战场,是竞争中的企 业、企业各部门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新形势下的新观念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商 业由各种共生关系组成,其目的在于开发市场,建立共生互惠关系,即企业的经营使人人受 惠,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从表面上看,市场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实际上,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市场竞争 无国界和无企业界限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实质上已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 而是企业价值链上各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即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因此 ,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系统是否具有优势,而是取决于企业价值链是 否具有整体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加强与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协同 经营的意识,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第6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力企业;一体化;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109-01

1 概述

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逐渐的深入到各种生产和生活领域中时,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也对现有的管理系统机械进行了改进,采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深化和改革,实现了更加高效的数据整理和信息管理,也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更好的业务沟通,从而达到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就目前的有关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所建造的信息化网络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也就是说,由于科目的不统一导致的计算机管理方式也是十分不一致的,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不能够一体化,也就严重的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另外还使得一些资料不能够共享,降低了管理效率。

随着我国的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推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逐渐的完善现有的管理方式以更好的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传统的各种具体化的办公系统和软件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新旧更替。从最开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到前期的用电网络营销系统,再到现阶段的各种虚拟专网的应用,都在各个阶段完善了电力系统的管理。而随着电力系统对于综合管理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电力企业的信息一体化则成为了又一个重点。

所以在未来的电力企业的管理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现阶段的各项具体操作和管理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要实现对不同的功能区域和特长的综合使用,并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目前来看,我国电力系统的网络管理是以中心为主体,辐射到主干和二级网络的形式,所以,要想实现对现有的网络通信的综合管理,就必须要在各个节点上满足该区域的功能和业务需求。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要对网络技术的实时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进行审查,以实现更加可靠的网络信息一体化。

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并且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首先,我国的电力系统的相关策划活动还不完善,也就是说就我国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而言,在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策划不足致使信息化不完整,也就是说目前的电力单位和电力企业缺乏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统一的管理标准,因此在进行电力系统的管理过程中,容易出新参差不齐的状况。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有关电力企业的管理单位应该积极的机械管理改革,不断的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拼柜啊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的整理和使用。

如果没有统一的计算机规范化的信息管理,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可能是十分多样的,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计算机技术标准实行不同的管理,这样也就容易导致在信息统计过程中的不规范。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对现阶段的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进行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化的管理科,只有实现了数据形式和信息的规范统一,才能有效的开展相关的活动。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的实现科学、标准和信息化管理相协调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电网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这样也就使得电力企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力信息化的相关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在对我国的电力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商家和技术的选择。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企业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也就是说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认真的贯彻信息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和方法。

而笔者认为,根据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如果想进一步的实现信息化管理,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较为科学和专业的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方案,以更好的指导相关的工作。

2)在大型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相应的资源优势,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行优化。

3)在一些中小型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也就是说要通过一定的规划化的制度的制定来实现对企业的电力系统的有效管理。

4)在电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根据现有的市场形势调整自己的决策和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落后于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际。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的共同目标

1)实现对电子商务的更好运用。电子商务作为目前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过完成电力单位内部各个机构的信息化体系的综合,完成电力单位运行程序的智能化和不同运用体系的相互融合,有效解决本来在各个机构中各自存在运行的信息化体系间的界线,凭借电子商务的使用推动电力单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还有,针对电力单位内部机构中一些封闭的工作范畴,经过贯彻单位的整合运用,能够把电子商务和那些封闭的工作范畴有机联系起来,进而能够推动电力单位内部结构各个信息化的体系综合起来。

2)实现对电力企业的更好业务整合。在综合管理两个电力单位使用的不一样的电力信息体系时,肯定要把附属在两个不一样体系中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并且相关体系的运用程式相互连接是综合这些数据资料的重点。

3)实现度电力企业的更好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活动,不仅要减少程序的反复和优化,还要对现有的综合模板的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也就是说根据统一的执行标准对现有的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范。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活动,同电力企业的信息一体化管理一样,共同服务于企业的综合技术管理。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对现阶段的信息一体化进行全面的整合,并根据市场不断的进行细节的调整,才能更好的为现代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第7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目前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人类社会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到企业管理决策的始终。一个企业如果缺乏信息化,就意味着被时代抛弃,对其深化发展极为不利。而电力企业高端技术密集,企业对信息的运用能力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许多电力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扩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在当前信息化改革的严峻形势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1 电力企业信息化涵义

电力企业信息化就是电力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创新和电子商务运营的电子化。电力企业信息化由4个部分组成:

(1)电力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电力企业工作流程信息化,其中包括信息的采集、档案的采集、文档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2)电力生产制造业务的信息化,其中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以及数据管理等;(3)电力企业营销流程信息化,其中涵盖了销售、采购、库存等业务流程;(4)电力企业运作管理信息化。

2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上世纪60年代电力生产过程就基本实现自动化。而发电厂、变电站也致力于信息化的发展,因此自动监测与监控方面自动化发展程度较高。但电力行业因为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一直使其处于相对独立地位,而且电力行业改革较为频繁,如何贯彻体制改革和提高产能一直是改革的关注点。不断的制度体制变革使得整个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电力行业缺乏统一性标准。纵观现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总结出建设存在几大结构性问题:

(1)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要求很高的技术性,目前来看,“重硬轻软”。现在,我国电力企业还停留在大规模的基础硬件的投入阶段,信息化建设程度建设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同时,相对而言现在网络与信息资源的利用还不够,硬件脱离软件,两者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2)系统管理软件与专业系统不能协调并且系统孤立,不能发挥整合效益。行业特点使得电力企业更加强调如何提高产能和如何进行安全生产上,因此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效果仍不理想。现在,电力行业处于专业系统繁多,系统管理软件较为缺乏的局面。因此,对于生产自动化系统仍然是电力行业软件应用的主要部分,电力行业出现产、输、配、售环节监控有余,电力企业的管理决策能力严重不足。由于整个电力行业变革较多,在整个行业里电力公司的信息系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比较突出的是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影响了信息化进程。

3 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建设性对策

总体来说,采用将BPR与ERP的互动做法,将推进电力企业的信息改革进程。

3.1 BPR建设

BPR(流程优化)是实施ERP大型项目的基础,BPR将电力企业变革和信息系统建设结合,用流程优化理顺电力企业各个孤立系统之间的关系。电力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有利于突破信息化建设,数据信息实现共享。

电力行业进行BPR建设第一步是打破垄断,满足市场化、规范化的改革思路要求。原有流程优化符合整个行业变革需求,提升了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而且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三大结构问题。第二步再思考和重新整合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力行业信息化系统现在处于分裂的局面,电力企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过去电力工业各专业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但各领域的应用是分散和孤立的,没有形成大系统的概念。在再思索阶段,应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集成和综合利用。

3.2 ERP建设

电力企业ERP(资源计划管理系统)项目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实施方与电力企业合作,他们需要具备ERP基础知识,熟悉管理业务流程的技术人才。再是具体的选型,需要多访问几家软件公司,带着问题观摩他们的演示,在众多的电力企业中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合作者是实施ERP成功的主要方面。而内部ERP需要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平台,这种平台可以通过组建业务骨干队伍,加强跨部门、跨单位之间的沟通合作构建。可用以解决ERP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构建独具特色的业务流程。ERP主要宗旨是将电力企业各方面资源进行科学地计划、管理和控制,孕育现代化的电力企业管理理念。

第8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M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1

The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nalysis of Power Company

Cheng Jia

(Zhejiang Dongyang Power Supply Bureau,,Dongyang322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evolve,requiring power companies change management thinking and management to adapt to new situations change,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will undoubtedly become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its development,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themselves.Based on the cont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wer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need,and to the power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or analysis,tha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lectricity as reference.

Keywords:Electricity company;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

Management

电力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县级电力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压力,县级电力企业如何保持自身稳定的发展,是对其管理水平的一个巨大挑战。信息化技术具有公正性、共享性、实时性的优势,电力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可实现对企业各项管理流程的规范与优化,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业务成本的目标。因此,县级电力企业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发展成为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来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当前摆在县级电力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内涵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来不断提升信息资源的开发效率,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中大量应用了信息技术,强化和改进了对企业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及人员流的集成管理,强烈冲击了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思想,带来了本质性的变革。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不断创新了企业战略管理,促进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性

作为传统企业,电力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赢得发展,就必须转变自身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而信息化应用将大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即通过信息化应用,变革企业管理,来促进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电力企业的发展,使其管理机构和层次不断膨胀,越加复杂的管理程序,致使大量官僚作风的出现。而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将大大提升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减少管理层次,使组织向网络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信息化应用为电力企业变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力的基础支撑。

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可实现对信息的及时搜集、整理、加工及分析,对具体事实快速做出反应,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信息化应用也使企业管理者对生产、安全、经营等方面信息有了一个全面的掌握,以此为依据,为企业技术创新构成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现策略

(一)整合资源,加强机构管理职能

当前,我国县级电力企业大多已设立相对独立的信息和通信管理机构,但是其管理模式普遍落后,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大锅饭时代。因此,电企信息部门应着眼未来,加强其机构职能建设,提高自身地位。其定位应该是为供电企业主业的现代化生产、管理和经营提供技术支持,全面负责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工作,而不仅仅是提供服务。

(二)网络升级改造,优化信息管理

两网改造后,县级电力企业基本都已形成电力通信网络,但全光纤网络的全部实现尚不现实,存在无线扩频、电力载波、SDH、音频电缆并存的局面,这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极为不利。因此,县级电力企业应着手于通信信息网络的改造升级,来使信息网络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且适当投入,来进行内网络结点的建立。县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注重对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建立一个集IP业务、数据传输、电话业务、视频会议为一体的数据综合数据网络,促进其信息化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统筹全局,多元化筹资

对于县级电力企业来讲,保障资金投入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供电企业在保证生产、营销等主业建设资金外,必须从用电、生产等产业中腾出一定资金,来进一步充实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资金,来保证信息管理系统与主业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建设与维护信息网络,使其同企业自身的发展相适应。

(四)引入和培养信息化高端人才

在电力企业中,既懂电力生产,又懂信息技术的信息化高端人才并不多,县级电力企业更是缺乏。然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类高端人才作用的发挥。因此,通过待遇吸引、深造培训等方式引入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对于县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县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必将促进其高效管理模式的建立,构建扎实的管理基础,规范具体的管理流程,从而大大提升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邓丽芬.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再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

[2]曹晓丽.试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

[3]李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考与实践[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4

[4]黄强.浅谈电力企业自动化信息工程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9

第9篇:电信企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电算化

目前,随着我国不断改革电力企业体制,市场规则已逐渐取代了行政性的经营命令,发电端与电网经营实现分离,电力企业也逐渐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面对这一现状,需要电力企业对自身的内部管理提高要求,随着大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建立,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急需开展信息化建设。尽管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却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1 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算化,是指在财务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生产、管理、物流等部门财务状况的体系化和共享化。近些年来,随着电力企业资金重组、厂网分离,竞价入网等系列改革,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信息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误把财务信息化理解为财务电算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中心成了核算管理,而对跨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很多统计数据直接上报,缺乏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可是,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在电力产品从生产、输送、配电和供电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各个部门的团结协作,而目前财务管理状况相对孤立,这样由于信息共享性不足就会给整个企业的统一调动带来困难,企业领导在进行决策时也就不能综合各方面进行分析、考虑,最终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还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

1.2 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和理念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已经由业务核算为核心转型为管理信息化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的突出特点是信息不共享,事后算账,这就导致相当多的财务人员整日忙忙碌碌,而对企业高层所关心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出来,没有有效、及时地共享事关重大的企业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只是简单地进行录入、记账、报账等工作。这就导致由于无法收到实时地动态信息,加大了决策层在进行决策时财务风险,采购成本较高,资金回笼不够迅速,吞噬了企业的利润,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流,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 缺乏高端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

财务管理人才的使用是信息化的关键,可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视硬件,忽略软件建设。严重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即既懂信息化又懂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人员大部分是从传统财务管理部门中直接调用过来,而传统的财管人员由于自身电算化水平有限,对一些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不能很好地实施,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也不够高。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些传统财务人员显然不适合信息化的运行规则。财务信息化管理就是需要将财务管理和信息化相融合,如果只懂信息化或者只懂财务管理,那么会导致两个部门的人员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长此以往,会严重阻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 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逐步推进,信息化管理给财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电力企业的高层领导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瞬息万变,要使电力企业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获得成功,就要在经营管理时运用信息化的方法和理论,树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的理念。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需要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电力企业的领导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作用的认识,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的计划中来,因为迅速、全面、准确地搜集数据信息能够不仅能够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管理,还能够对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电力企业要想获得高效的资金运作机制,就要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增强电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2.2 财务管理要以信息化为核心

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财务管理应坚持以资金流量为对象,提升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以信息化为方法,建立数据信息体系,将信息化管理作为财务工作的重点。此外,要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纳入体系当中,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信息体系,改变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记账”模式,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推进电算化的进程,财务管理信息化不是仅仅指操作计算机来完成“记账”、“报表”等工作,是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进行财务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同时,确立信息建构的统一标准,这样决策机构收到各部门的信息都是以一定的标准收集整理的,这样就减少了决策机构在信息整理中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使财务部门不但收集了信息,也将各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真正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落到实处,提升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3 财务管理要采用高度集中模式

目前的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信息间存在“孤岛”现象,因此,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是财务管理的目标。电力企业必须要采取统一的调动,协同各部门处理信息,因为电力产品具有不可储存的特点,从发电、输电、到配电和供电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高度集中进行管理,集中管理也应该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去。实践证明,采用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管理方案、决策的价值最大化,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能够准确、及时、完整地掌握企业集团或企业各部门的经营管理信息,可以高度集中地控制、配置和管理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从而做出及时、有效、科学的决策。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就是要实现信息集中,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信息共享,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实时做出有利于企业利益的重要决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企业集团内的财务数据和信息集中存放变成了可能,这样就可以统一处理一些业务和数据,彻底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的问题,更方便了财务主管或企业高层实时查询数据信息、分析问题和指导工作,为企业领导更好地做出重大决策提供了便利。

2.4 培养高端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

财务管理和技术更新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处在体制变革的重要时期,更要重视利用和引进高端人才。在财务人员的聘用方面,要关注那些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还具备创新头脑的综合型人才,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于已招聘的员工,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是仅仅简单传授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而是要对员工的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着重培养。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模式不再是简单的“写报表”、“记账”,而是汇总、整理、分析、提炼已有的数据信息,其核心和重点任务在于“管理”。因此,电力企业在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过程中,要以培养员工的管理能力为重点,培养财务人员的信息安全能力、信息化应用技能,建立一支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技术人才队伍,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基础。电力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鼓励高端、综合型的财务技术人员自主开发一套财务软件,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这样可以使企业的信息化改造的针对性更强。

2.5 建立全面管理、控制、评价和优化的财务信息系统

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评价方式单一,这样的财务管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部门的经营状况。而财务部门的全面管理是指将优化企业的整体资源为目标,完整地配置、计量、记录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资源和业务活动,并进行详尽的核算、统计、分析、考核,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工作流的统一管理。根据全面管理的思想,就要将公司发展的战略战策和每个时期的目标编制的各项预算分解到各项流程和作业当中,从而时刻控制预算和流程。并且从多层次、多角度对所有的业务数据和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比较,查找出管理和控制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适合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领导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从而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适合电力企业自身地财务管理模式,追求系统化、信息化和高端化为一体,以便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参考文献:

[1]杜佳佳,宋照臣.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