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课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一课时,发现学生能讲出很多材料的名称,却难以给这些材料分类,特别是对“合成材料”的归类更是模糊。教师针对这种情况,灵机一动,借事解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人们能用煤、石油、天然气做原料人工合成橡胶,橡胶是合成材料(教材原文)。那么,做房子用的预制板是由钢筋、砂子、水泥为原料做成的,预制板也应该是合成材料。
师:我们把已损坏的预制板用铁锤砸碎,你们能看到里面的钢筋、砂子和水泥吗?(教师让学生看预制板碎片)
生:能看到。
师:我们把合成橡胶用刀切开,你们能看到里面有煤、石油、天然气吗?(教师切开合成橡胶让学生看)
生:看不到。
师: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预制板是不是合成材料呢?
生:预制板不是合成材料。
师:加工材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讨论)
生:加工材料是把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的,没有变成新材料。
师:对,那么合成材料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合成材料是用几种不同的材料变成一种新材料。
师:总结得很好,你们以后就根据这些特点去给材料分类。
再如,一位教师教学《船怎样行驶》中,师生共同总结出“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力,乙物体就给甲物体一个反作用力”后,继续探讨:
师:这就是科学家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先一后地产生的呢?还是同时产生的?生:一先一后(大多数学生齐答)。
生:同时产生的(有些同学分辩说)。
师:有人认为是一先一后地产生,有人认为是同时产生的,到底谁正确呢?我们还是来看一看事实吧!我这里有两张椅子,底下都装有轮子,我找你(指一个同学)坐在这儿,你是甲物体。再请你(又指另外一个同学)坐在这儿,你是乙物体。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力,乙物体就会给甲物体一个什么?
生:反作用力。
师:他给乙物体一个反作用力,乙物体就会怎样?
生:向前。
师:乙物体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他就会怎样?
生:向后。
师:现在我们看看他们是一先一后地分开呢,还是同时分开?(坐在滑椅上的甲同学蹬了乙同学坐的滑椅一下,两人同时分开。)
生:同时分开。
师:也就是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生:同时产生的。
这里,教师面对学生相持不下的不同看法,不是含糊其词地敷衍过去,也不是武断地作出裁决,而是借助事实,通过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揭示矛盾学生在明白了某种道理以后,将这一知识进行应用时,常常不自觉地违背这一道理。如果短时间内,学生自己不能将这一错误结论推翻,说明学生还未能真正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前面所学知识,教师不应表示不快,也不应暗示学生结论不对,更不能批评学生。
教师应假设问题,帮助他们揭示矛盾,让他们去发现矛盾的存在,否定自己的错误观点,同时真正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
例如,上完《壁虎和蛇》一课后,教师让学生举例:“除了壁虎和蛇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爬行动物?”有的同学将蜈蚣也说成是爬行动物,并认为它的身体符合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此时,教师可参与其讨论,并故意对学生讲下面一段话,把学生回答中的问题用矛盾事件含蓄地提出来:“说起来也真巧,老师的鸡昨天刚好捉到一条蜈蚣吃了。吃完后,地上只剩下一副蜈蚣的骨头。你们信不信?”“为什么不信?”学生反驳了老师的假设,却发现是自己在反驳自己,笑声中,问题解决了。以后他们再也不会将体内无骨胳的动物叫做爬行动物了。
再例如上完《日食和月食》一课后,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农历初一我们看不见月亮是什么原因?”有的同学以为刚学过日食和月食,结论肯定不是日食就是月食,于是便回答:“是因为发生了月食。”这一结论与月食的形成存在明显的矛盾。教师先留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我更正,如果没有人反驳这个结论,则说明教师前面所讲的知识学生领会不够,或者学生思路转移迟缓。此时老师可以这样设问:“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大家先听我讲一件事:有一天有个人在校门口讲,某年某月的农历初一白天他亲眼看到了日食。到了晚上一点月亮也没有,是发生了月食。日食、月食同一天都发生了,你说稀奇不稀奇。我对他说了几句话,他说他错了。你们猜老师说的是几句什么话?”学生的回答便是对自己错误结论的否定。在讨论、回答过程中,他们将思维转到了研究月相变化上去了,最终达到了复习、比较、巩固三者统一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揭示矛盾是常有的。如果过于直露便无味了,也谈不上教师的机智了;但过于含蓄、隐晦,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的机智同样无法体现出来。
巧设机关上自然课,少不了要做实验。目前,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做的:学生做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研究总结结论。“老师要我们做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问实验结论。”这一点在学生心里十分清楚。当然这样做并非做得不对,但长期应用这一模式,教师铺路,学生在教师牵引下,依葫芦画瓢地被动去实验,没有主动要求实验的内趋力,实验课对学生而言渐渐地便会失去吸引力。怎样才能上出一节好的实验课呢?我认为最吸引学生、最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办法是——巧设机关。
下面仍以章鼎儿老师的《碘酒与淀粉》为例加以说明。
章老师在上这一课时没有让学生用碘酒点米饭来发现米饭粒会变蓝黑色,而是课前让学生们都洗净了手,课中又让学生用碘酒将拇指与食指消了毒,然后要学生用这洗净又消毒的手指将老师发给他们的米饭在白纸上摆整齐,非常巧妙地让学生在“无意中”发现令他们感到惊讶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发现对学生而言是偶然的,但对教师来说却是有“预谋”的。
在这节课上,学生发现饭粒变成蓝黑色后,产生了强烈的要弄清“为什么”的求知欲,从而主动地推动老师进入下一步的教学。试想,如果章老师让学生直接用碘酒去点米饭粒,学生心里早已有了变色的准备,那就没有“戏”了,学生探讨的气氛就没有这么浓了,课堂就没有这么活跃了。
再比如,沈阳市国红梅老师上《水和空气是怎么传热的》一课,讲解水的传热过程时,在烧瓶底部加了一点锯末,水受热运动便带动锯末运动起来,使不容易观察的水的流动情况变得容易观察了。“加锯末”这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在此时简直“想绝了”。
又如,湖北的王正金老师教《无限宇宙》时,学生已知道了银河系从“侧面”看去,“上方”和“下方”的星星很少,于是看上去银河星体就像光带子一样将地球围在一个光圈中了。可学生仍觉不够信服,提出:“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看不到银河整个面目而只看到一条白色光带呢?”此时,教师用一白色塑料管圈比作银河星体所组成的光圈,请一同学将头作为“地球”,住到“银河系”中来,问:“你能看到整个银河系吗?”“怎样才能看到整个银河系呢?”经过同学们一番实践,他们终于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知道银河系的整个面貌,只有在银河以外的宇宙空间中才能观察得出来。”这一实验,教材上没有,资料上没有,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巧设机关,灵活处理教材,设计行之有效的突破难点的教法固然不容易,可一旦想到后,做起来也并不很难。问题就在于自然教师肯不肯下功夫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上多花心血。如回答是肯定的,那“教学机智”便跟上你了。
教学机智从何而来?
我们先来看一看参加全国首届小学自然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会的李细清老师《水的浮力》一课教案的开头部分:
1.做蜡烛在水中上浮的实验,让学生分析蜡烛上浮的原因。估计:(1)水的浮力(2)蜡烛很轻(3)水的压力。
如果学生的认识是(1),就直接引导学生去感知水的浮力。
如果是(2),就讨论:“为什么蜡烛轻就上浮?”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浮力作用。
如果是(3),就组织学生根据水的压力知识,解释“水的压力是怎么把蜡烛压上来的?”导出水的浮力。
李老师采取这种“估计”、“如果”的思考方式,充分预测了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并根据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引导方法。上课时,学生这样说,教师这样对待;学生那样回答,教师就那样引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焉有不成功之理?
所谓“情·知教学”,概括地说就是把认知因素与情性因素辩证统一起来进行教学。它与传统教学有着明 显的区别。传统教学只把教学的着眼点集中于认知目标,重视认知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但往往以牺 牲情性目标为代价。尽管传统教学理论有时也讲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但都不过是当作认知的辅助手段而 已,并不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看待。“情·知教学”与之不同之处是,主张教学目标应当是认知目标和情性目标 的统一。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和谐共进,从而实现学生的素质培养。正是这种鲜明 的特点,决定了它已经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先进的指导思想。
“情·知教学”的教学思想与《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一致的。《大纲》 要求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这是教学的认知目标;要 求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科学态度等,这是教学的情性目标。在低年级的自然教学活动中,如何将“情·知教 学”和《大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更好地完成自然课的教学任务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七个方面来完善 自然课的“情·知教学”。
1.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3.给学生以充分表现的机会;
4.实施信息传递的“立体结构”;
5.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的思考性和情绪性因素;
6.教会学生学习;
7.“学”与“习”的统一。
下面结合《磁铁游戏》一课谈谈在小学低年级自然课中应如何实施“情·知教学”。
一、明确目标,做到认知目标和情性目标同时并举
正因为“情·知教学”要求认知因素与情性因素辩证统一,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明确认知目标(掌握知 识、开发智力),又要明确情性目标(培养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素质),使二者同时并举, 统一实现。根据《大纲》要求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明确《磁铁游戏》一课的认知目标和情性目 标。
(一)认知目标
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形状;
2.知道磁铁能吸铁;
3.使学生初步学会磁铁吸铁的实验,教给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
(二)情性目标
1.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培养一年级学生持久地进行学习活动的意志品质和敢想、敢做、会做的自信心。
只有明确了目标并将认知目标和情性目标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二、创造条件,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性过程和谐共进
“情·知教学”理论认为,情与知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和谐共进的。要达到和谐共进,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 或创造一定的条件,根据《磁》一课的教材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创造条件,达到认知过程 与情性过程的和谐统一。
(一)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情知心理因素是先天素质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养成和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创 设良好的物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和问题情境等,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得以较好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低年级儿 童的心理特点是活泼、爱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让他们老老实实坐上一堂课确实不易,所以在 教学中努力创设适宜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环境尤为重要。只有利用各种手段使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才能 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同时实现情性因素的培养。从这一点出发,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笔者创设了一种 适宜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环境。
1.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有趣的、形象直观的教具最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 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笔者自制了新颖的魔术教具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教具,并为 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如各种形状的磁铁、小木块、橡皮、铁片、铁钉、螺丝帽、玻璃、塑料尺、烧杯 、锯末等。诸多的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制颜色鲜艳、直观形象的图片。笔者针对磁铁常见的形状制作了颜色鲜艳、形象逼真的卡片,结合 磁铁的性质设计了三幅直观的、易为学生理解的挂图。
3.创设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游戏活动。根据本课的三个性质笔者设计了三个游戏,寓知识于游戏之中 。
4.运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笔者准备了一段拟人化的电视片,将磁铁的应用知识通过声、像途径传递 给学生。
5.举行饶有趣味的竞赛活动。本课采用了分组竞赛的教学形式,巩固学生已学得的知识,并开发学生的 思维。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这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兴趣盎然,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就连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也 跃跃欲试。可见,认知过程与情性过程在这种条件下能够和谐共进。
(二)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的思考性和情绪性因素
教材的思考性因素是指教材内涵或由教材所引发的在“教”与“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因素。教材的情绪 性因素是指教材内容能引发学习者情绪变化的因素。教材既是认知因素的载体,也是情性因素的载体,为了使 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同时活跃起来,就必须发掘和利用教材的思考性和情绪性因素。
比如,在导入《磁铁游戏》一课时,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编了一个小魔术,这个小魔术利用磁铁隔着纸能吸 铁的原理将铁末吸到纸上,同时在纸上显示出课题的拼音字母。这样做的目的是:其一,引出了本课课题;其 二,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惊奇不已;其三,惊奇之后,学生头脑中会出现“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处于极 其活跃的状态。为了找到答案,学生产生了认知的需求,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这个小魔术利用了教材的 情绪性因素,通过磁铁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活跃了学生的思 维,激发学生去探索,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开发智力。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自觉并充分地发掘和 利用教材的思考性和情绪性因素,才能达到认知目标和情性目标统一实现的目的。
(三)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 的这种精神。要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只有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才会提高学生独 立思索、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给学生群体表现的机会。为了落实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 参与学习,都有表现的机会。在《磁》一课中,笔者设计了多个分组实验,让实验组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或 两次动手操作的机会。为了体现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让学生自己去想、去 说、去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在讲授磁铁的性质时,教师将抽象的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 通过做一做、说一说发现磁铁能吸铁。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讲解、示范和指导。这样做既强调了学生的主 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在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后,他们实验用的铁钉需要收拾,教师并不直接 命令学生如何把钉子装好,而是将表现的机会充分地给予学生,让他们自己想一个又快又方便的方法把铁钉收 拾好,学生通过运用学得的知识把问题自行解决了。这样做既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 学生积极表现的心理需求。
2.给学生成功表现的机会。成功的表现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高昂的学习热情。这一点对于 后进生更为重要。在上课时,难度较小的问题,笔者尽量让学习差的学生回答,并且多表扬他们。通过成功的 表现让他们在老师同学中“抬起头来走路”,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己能学好自然的自信心。
总之,上述的种种做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认知过程与情性过程和谐共进,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1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要求
1.1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其应有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平等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带着各种疑问,怀揣各自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彼此讨论学习,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作为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应重新构建,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同时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会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且会使教师感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再加上其他客观因素,将会使教师产生危机感,甚至会失去信心。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
1.2课题的选择
选好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课题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又要考虑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研究条件。课题的选择难度应由浅入深,递进式发展,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开始阶段由教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课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应鼓励他们自主选题,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更大发挥.选题时应着重注意如下问题。
1.3课题的选择应具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其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所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广且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参与者,是平等的学习者、指导者。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要突破现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开放、主动、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同一课题,由于个人的兴趣、经验和研究条件的不同,研究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结果等都可能不同。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往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特长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自然科学教学中,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图书室,深入社会调查,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完成实验,自己查阅资料,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
1.4注重实践和理论的联系
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初中自然科学本身来自于自然,研究自然界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方式适合自然科学教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可能条件。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2.1确定研究方案
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建立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预期目标,进而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访谈、请教专家等途径,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类,得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2进行探索研究
在探索性研究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设计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中要仔细观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作好调查记录,对涉及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观点,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2.3进行交流、评价
学生在分别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自己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的资料,以及初步研究的成果用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通过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编刊物等形式,在小组内或班集体上进行交流,发表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报告。通过实践、交流、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流程和方法,锻炼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的能力,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配套 注重实效 删繁就简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208-01
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教师,我经常会带领学生们去各个幼儿园完成教育的见、实习工作,经常会听幼儿园的各种公开课,尤其是健康课、常识课会更加留意,因为和我任教的学科密切相关。在学院我主要讲授自然科学、生物学和幼儿卫生学等学科的知识。我一直在思考幼儿园的常识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改革,与之配套的学前教育的相关教材又该如何改革。
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在不断地更新着教育观念,同时也在不断地摸索教育理论和经验,查找不足。但是幼儿园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幼儿园常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的过程,忽视幼儿学的过程
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着只注重把知识内容传授给幼儿,而忽视在教学中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倾向。幼儿只是被动地听,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这种教育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方面的统一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针对幼儿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以课本知识为中心,忽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些幼儿教师认为常识教学就是向幼儿传授自然和社会的片面认识。常识性教学都存在于指定性的知识,教师只是把课本知识照本宣科,不深刻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不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孩子们接受的都是片面的、零碎的知识。其实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让孩子更好地、更全面地认知事物,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观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得出结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还能使幼儿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三)以课堂为中心,忽视户外和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现在的课程当中已经改革了常识性的教学内容,但在实施当中仍存在弊端。现代的教育理念已经注意到要以幼儿积极参与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但实际工作中似乎忽略了实践,脱离了自然的本身。在进行常识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仅仅在室内进行教学,并利用图片、玩具、模型等代替自然物的现象,老师很少带幼儿到户外、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如果把幼儿园常识教学局限在课堂这个狭小天地,就会大大限制了幼儿认识的时间和空间,幼儿得到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零碎的;同时也不利于发展幼儿对自然的亲近感。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散步、参观和游览中发现动植物的多样性,可以让孩子在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发现问题,比如树叶有各种形状的,动物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有空中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所以长得也就各有特色,因为必须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教师还可以教会幼儿自己动手种豆子,如:观察种子发芽,可以让幼儿注意观察种子发芽长叶等一系列过程,远比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让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去探究、去分析问题,再加上老师的总结,就会事半功倍。
二、学前的相关教材应进行的改革
分院在学前专业开设了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科学,沿袭了老式的幼儿教育专业的模式。这些学科与幼儿园的常识、科学课等密切相关。学生毕业后的科学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差,科学方法老套不适应当前的幼儿教育。现在我们学院已经取消了这三门课程,整合成为一门学科――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制一年,在一年的时间里讲授三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对老师来说压力更大了。如何在短时间内把幼儿教师必备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我们正在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结合幼儿园教材,编写校本教材
实地考察各种类型的幼儿园。因为幼儿园的教材版本不一,结合各种版本的教材,抓准教材所需的知识点,形成体系,编写校本教材。这样会更简洁、更快速地让学生掌握幼儿园所需知识。
(二)在编写教材时注重实效,删繁就简
把原有教材中,在幼儿园教学中使用不上的、较难懂的理论内容删掉。侧重编写幼儿园实用的章节,多讲一些小实验,多讲一些小朋友感兴趣的内容,多讲一些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小朋友可以感知的内容。多添加一些小朋友的问题,这样到幼儿园后学生更会处理小朋友提出的相关问题。
(三)充实阅读材料,提高科学素养
近些年的重大科技成就中,我们国家有很多,有些方面我们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原来的书中阅读材料体现的很少。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感染激励下一代,帮助孩子形成民族自豪感。
总之,幼师教材不应与幼教工作脱钩,应该紧密连接在一起,根据幼儿园实际教学的需要,合理编写教材,既能增强实效性,又能提高学生的教师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论文摘要】:在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结合实际,实施教育程序中要充分体现课题的开放性、实践性,注重实践与理论联系,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模式。其内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合于各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得知识。其意义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按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这种方式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需要通过较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既强调理论知识又重视社会实践,最适合未来与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1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要求
1.1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其应有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平等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带着各种疑问,怀揣各自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彼此讨论学习,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作为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应重新构建,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同时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会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且会使教师感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再加上其他客观因素,将会使教师产生危机感,甚至会失去信心。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
1.2课题的选择
选好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课题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又要考虑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研究条件。课题的选择难度应由浅入深,递进式发展,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开始阶段由教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课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应鼓励他们自主选题,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更大发挥.选题时应着重注意如下问题。
1.3课题的选择应具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其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所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广且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参与者,是平等的学习者、指导者。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要突破现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开放、主动、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同一课题,由于个人的兴趣、经验和研究条件的不同,研究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结果等都可能不同。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往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特长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自然科学教学中,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图书室,深入社会调查,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完成实验,自己查阅资料,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
1.4注重实践和理论的联系
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初中自然科学本身来自于自然,研究自然界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方式适合自然科学教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可能条件。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2.1确定研究方案
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建立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预期目标,进而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访谈、请教专家等途径,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类,得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2进行探索研究
在探索性研究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设计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中要仔细观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作好调查记录,对涉及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观点,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2.3进行交流、评价
学生在分别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自己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的资料,以及初步研究的成果用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通过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编刊物等形式,在小组内或班集体上进行交流,发表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报告。通过实践、交流、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流程和方法,锻炼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的能力,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1.1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对幼儿培养至关重要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一数据在2001年1.44%,2003年的数据是1.98%,2005年是1.60%,2007年是2.25%,[2]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而幼儿科学教育则是公民科学素养的早期形成的重要保障,对幼儿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水平将会直接制约国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笔者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在2012年冬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侯(12月22日),有学生(理科生)因害怕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放弃考试。这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这一愚昧行为中可见一斑。
1.2适当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2如何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
2.1现行课程设置不利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通识课程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而三年制大专的课程除了表1所列举的相关课程以外,并无其他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那么三年制大专是否可以增设与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类似的自然科学课程呢?三年制大专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经比较完整的学习了自然科学的课程,那么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便没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里面几乎没有了自然科学。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各校学前专业现行的教育大纲几乎都可以概括成教心学(教育学、心理学)加技能(美术、音乐、舞蹈等)的模式。比如在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方面,当前各校学前大专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为主,而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3]这样的后果导致学前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学过以后也不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怎样传递给幼儿。
2.2三年制大专需要怎样的自然科学课程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现存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学前专业大专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一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总体教育实践为60~80个学时为宜。第二,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科学园(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中活动54—简易直流电动机模型。[4]该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初显的认识电和磁的相关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虽然大专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此活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但很多的同学没有完全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在自然科学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以通以上类似的活动示例为背景,让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完成活动示例中要求的各项内容,然后对活动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笔者把这种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叫做“从运用到知识”法。第三,现有的自然科学教材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应根据实际为该门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应遵循逆推或归纳过程,从幼儿教学的实际出发,归纳出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从运用到知识”法,重点以剖析幼儿科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结语
现代自然课堂教学,应以人的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又动脑,并凭着志趣在课后进行后续研究,本文谈了在教学《压缩空气》一课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擦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胆量等方面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明确研究目标。
二、化解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三、抛砖引玉,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自然教学,能使教师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下面,我就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压缩空气》一课中的运用。
一、激发兴趣,明确研究目标
这是创新教育中培养创新兴趣、创新意识的阶段,也是创新教育的启蒙内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决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活动。他们易为内容新颖、方式方法独特、活动变化多样且变化激烈的事物所吸引,产生兴趣,同时,自己也会因事物、环境的新奇而产生独到的想法,别出心裁的见解!
《压缩空气》这一课中培养能力的知识载体有1、空气可以被压缩;2、压缩空气具有弹性。这些知识点的内容是新颖的,它与固体的压缩与弹性有相似点,但更抽象,更能以理解。所以在教学引入的方式方法上,必须从他们喜闻乐见的现象出发,引出疑点,激发探究欲望。
本课开头,我利用录像资料,播放一位叔叔骑瘪轮胎的自行车,费力而难以前行,然后叔叔用气筒打气。发出冲气时“哧哧”的声音,轮胎气充足后,转动轻巧而有力,这样通过熟悉的、直观的轮胎形状的变化,充气时形象的声音,进而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时,同学们思维异常活跃,纷纷想到了体育课上打篮球,气充足时拍起来轻松、弹性好,而且落地有声;当没有气时,费力而弹不起来。还有顶气球活动:饱气球用头轻轻一顶就蹦得很高,而瘪气球用力顶还直往下掉。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录像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再现于课堂,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整理了头脑中原有的信息知识,进而又明确了研究目标,进入迫切想解疑的心理状态,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探究氛围,也为后文的创新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意识状态。
二、化解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如果难点不突破,学习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也会影响学习信心,降低学习热情。
在《压缩空气》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如何压缩的,压缩后是什么样的,又如何会有弹性呢?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在用实物在进行探究时是观察不到的,为了全体学习能够理解这一抽象的知识点,为后文的实践应用、创新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空气分子画成形象可爱的小人头,当没有压缩时,它们自由自在地在空间中活动、游戏;当被压缩后,它们满脸愁容地被挤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恨不得冲出去,由此一旦有空隙,它们就奋力往外冲,这也就是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当学生通过媒体展示,见到这一形象的情景时,他们情不自禁地说:“真好玩,我也是这样想的,但说不好!”也有的惊讶地说:“哦!原来是这样的,就像我们人挤公共汽车一样,许多人挤在一起很难受,当到站下车时,便从车门中冲出去,感觉很宽敞……”多么精彩的比喻。通过以上活动使同学们把实验、感性认识与抽象认识溶为一体,切切实实从搜集、整理知识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并从中享受到了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乐趣。
三、抛砖引玉,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自然科学 学科教育 美育方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6-0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各种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对于世界、星体的了解更加深刻。为了能让孩子们跟上社会科技发展的步伐,孩子们的各个教育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就拿中小学教学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记忆力强且不会在时间的长河里遗忘;不仅仅如此,从社会犯罪现状和影响犯罪的因素(如心理、年龄等)等方面来看,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对于预防犯罪来说作用很大。而作为涉猎范围广泛的自然科学学科,在各个教学阶段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孩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自然科学学科中美育教学方式,对于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并把这种美发展到自己的整体素质中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美育教学的涵义和特征
美育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式的一种,也称为美感教育或者审美教育[1]。美学教育的目的和落点就是人性与人格的完美结合,也是现代教育观念的形象诠释。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对于孩子们的教育要从其自生生存发展出发,让性格完满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艺术的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得大众”,这正是审美教育的完美体现。审美教育主要有能动性强,能够怡情养性等特点,它是通过引起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共鸣,从而激发出他们内心对美的体验,并通过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
三、自然学科科学的内涵
自然学科科学是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科学的总称,它的范围极其广泛,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空间科学、天文地理科学等学科。自然学科科学的教学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如在小学教学阶段,主要是了解天文学中关于天体的基本知识,简单认识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实验的工具;在中学阶段,可以了解到物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或者化学中物质反应的缘由或者是地理科学中关于地质运动等方面的知识[2]。
四、美育在自然学科科学中的运用
现今,为了让孩子能够很好地跟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步伐,家长们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帮他们报上各种辅导班、艺术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孩子们感到反感、恐惧甚至是厌恶、恶心。其实在孩子的各个教学阶段都是有适合其年龄、心智的教学课程,但是家长们的这种方式总是在揠苗助长,让孩子们对本来充满艺术之美、科技之美、创造之美的各个学科的科学感到厌倦恐惧。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那么在如此情境中,如何有效地抑制揠苗助长之态,如何挽救被僵化和固定了的审美思维和创造力的发掘呢?以自然学科科学为例,美育是有效途径之一,这是有依据的。
首先,审美教育有极其悠久的历史依据:春秋时期的庄子在其《天下篇》中倡导“判天地之美,折万物之理”,到近代的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在人们的心中也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次,在教育理论方面,许多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们,都对审美教育放进日常教学这一方式进行了肯定。因为,他们认为,美育是以尊重学生心理和智力发育为前提。用各种活泼有趣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潜力,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而促进人格的完整。
最后,在近现代教育中,不管是教育理论上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能看到审美教育的影子。例如,在物理课上做自由落体试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列举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地貌;在生命科学中做植物切割、显微镜观察等活动。这些生动形象的课堂讲解,户外采生的切身体验,有趣便捷的实验,氛围良好的师生交流等等,都是审美教学的具体应用。因为审美教学是通过形象、立体的实物或者是生动地讲解等方式把抽象的学科科学变为孩子们能够理解的具体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美、自然美和心灵美。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科学知识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习的而数量而忽视学习的本质和质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教学的发展,更不符合新课标的对教学的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审美教学的方式来缓解目前教学发展的尴尬境地,从而促进教学的改革,进而培养出性格相符的学生。在自然学科科学教育中,审美教育是把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与教学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还可以通过视、听等方式对美好的事物进行感受,并通过他们自身的情感判断,去深刻地认识世界的内部和外部,不仅仅是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对学生的负责,促进其人格完整,达到理论界关于审美教学的最终目标――人性与人格的完美相融。
在现今的审美教学中,不仅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和智力来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教学,还应以学生日后走出学校后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多费心血地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们的情感变得丰富,由内自外地抒发其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进一步地促进人格的圆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科学;走进自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12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80
一、科学教学走入自然的意义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小学生的年龄在6~12岁之间,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处于鼎盛时期,他们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表面的“认识”,而是想要更加深入、彻底地了解这个世界。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自然现象相关的实验,在完成知识的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自己熟悉的材料和环境中进行,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小学科学走入自然的措施和方法
(一)利用自然的元素进行导入
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最有效的引导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探究具有很多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它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还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实现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学生的生活体验,二是教师的教学实践,而教师的教学实践则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科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此可见,在创设课堂探究活动时,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实例。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和背景下进行学习,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快乐,充满创新精神。因此,利用自然的元素进行小学科学的课前导入,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如进行“电和磁”的学习时,我在上课前将准备好的电磁装置和磁铁都用布包起来。当我把它们拿到课堂上时,学生的目光都被吸引到设备上来,他们都想要知道教师用布包着什么东西。随后,我让学生找一下自己身边带铁的东西,如钥匙、钢笔、转笔刀等,找到后将这些东西拿到讲台上,靠近教师用布包住的设备。经过了几次简单的演示实验,我让学生猜一下,布里面包着什么?学生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思考就猜出了是磁铁。随后,我又偷偷地把电磁铁通上电,去吸引学生那些带铁的物品,让学生观察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随后又关闭电源,让学生观察又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一实验顺利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都很好奇布里包的是什么东西。然后,我将布揭开,露出了电磁铁的“庐山真面目”,下面的教学就进行得非常顺利了。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自然元素的展示
在目前的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手段,小学科学教学也可以利用它来完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更多活力。多媒体的声音、色彩、图画、视频等形式能够以直观的形式来实现科学知识的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复杂、枯燥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打破原有的局限性,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利用多媒体进行自然元素的导入和展示也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主,教师要将多媒体色彩、声音、视频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上,用形象生动的图画、视频吸引学生,并顺利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导入方式不仅能够使教学更具趣味性,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加轻松、简单,还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如学习“与植物相关的知识”时,学生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大自然中的植物何其多,怎样才能认全呢?而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是很难将植物的特征及状态描述准确的。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性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图片展示,再配上详细的视频解答以及教师的补充,这样学生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利用实践的机会感受自然
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也要重视实践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好动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如进行“小孔成像”的教学时,让学生去发现身边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学生要通过教材和教师的引导去挑选与“小孔成像”相关的材料,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先动脑思考“小孔成像”的科学原理,并动手去实践自己的思想内容,这不正是科学的形成过程吗?
总之,自然这种教学元素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改善了传统教育对抽象知识难以说明的问题。教师要注重科学教学实践,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对学生的创造精神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