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读男生贾里有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里面我觉的着几段说明拉这个习惯的问题拉!那开架书店的老头,曾说到做到,往学校寄过告状信。他把学生证的班级`校名都记得分文不差,唯独把陈应达的名字错记为陈军达,这听起来就像是陈应达的兄弟干的事。据说,祁老师曾询问过陈应达,陈应达沉默良久,小声地答道:“您找错人了!”
没等贾里去训斥妹妹,查老师出动了。他又一次在办公室召见贾里,说:“你喜欢《中学春秋》,我很高兴。我保证,把信转给草人!”
“你认识草人?”贾里欣喜地问。
“有一点交情。”查老师笑得露出了牙齿,“据我了解,他是个大肚量的人,绝不会在意你偶然借用了他的文句。”
“你私拆别人的信是违法的。”查老师很清楚,“我能干这傻事?”
“那你怎么```````一清二楚?”
——读《男生贾里》有感(二等)
列东中学初三(12)班胡琼婧
指导教师:邱春香
《男生贾里》是女作家秦文君创作的优秀长篇校园小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男生——贾里。他是一个初一小男生,书中讲述了他在学校和家中发生的种种趣事。这本书真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可以在里面看到我,我的同桌,班上同学的身影。贾里像邻家小男孩般可爱,读了这本书,我也从中感悟了很多道理。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书中有一个叫林萍的女生,她是贾里的校友。因为父母在国外,所以林萍很孤僻。为了实现林萍想有个“家”的愿望,贾里全家决定把林萍接到家里,让她感受“家”的温暖。这个故事感动我的不仅是贾里和家人的爱心,更是一份真挚的关怀。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在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不会损失什么,相反,在这过程中你付出了,就会有别样的收获。
勿以善小而不为
书中提及贾里想成为一个伟人,并为此制定了几条伟人之路,他参加了健美班,又去大工厂打工,不过都以失败告终,让贾里十分受打击。不过,最后让贾里成为校园名人的竟是一件贾里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学校发给学生暑假读物,其中有一本微微擦破了点,大家都不愿要,而贾里要了那本书。这件事使贾里名声大噪,它给我的启示是:平凡的小事也能体现伟大的人格,不一定做轰轰烈烈的大事才是伟人;伟人也都是做好每一件小事,经过刻苦努力才出名的。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班级里的点点滴滴:放学后主动留下来关灯关窗;主动捡拾他人掉落的物品;主动帮助科代表分发作业……这些事就如贾里拿书这件小事一样,很小很小,但我希望“勿以善小而不为”能成为我以及更多人的一种习惯。
细微之处见真情
在家里,贾里原是一个令爸爸头疼、常被妹妹笑话的男孩;在学校里,他也曾是一个让同学小看、冷落,常令老师难堪的学生。但是他聪明机智、热情仗义,他给爸爸的作品提建议;帮助妹妹解决困难为同学打抱不平……最终,他赢得了爸爸的信任、同学的喜爱和老师的表扬,甚至连常常取笑他的妹妹也对他刮目相看,敬佩有加。从这些事中,我懂得了一些道理:一个人能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不在于这个人的地位,而是在于他的品德和行为的好坏,贾里就是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他人的信任和重视的。
是的,好品德好行为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作为中学生的我也钦佩这样的同学,并励志也要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在校主动帮助同学、完成好值日生工作、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在家关心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把自己的真情像贾里一样融在细微之处。
春节里,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一位学生在短信中说“老师,那次真的感谢您的宽容和理解,使我如释重负,也让我躁动不安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学生提到的那件事,发生在初三下学期,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那天下午,学校在多媒体教室召开全体教师会,会议结束时,学生们已经放学了。作为班主任,我走到楼梯口习惯性地往我们班的教室门口一瞥,发现教室的防盗门在风中摇摆着,肯定是值日小组长忘记关了,心里这样想着,我便加快了步子走向教室,咦,教室里面的门也没锁,我随手推开了。
不该映入眼帘的一幕被我撞个正着,我班一女生与高年级一男生正在讲桌前亲密拥抱。我的突然推门,使得他们惊吓不已,紧张而不知所措,我也尴尬至极,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甚至有些责怪自己的冒然,那一刻,我感觉我们三个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让眼前发生的事瞬间消失。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只有低头沉默,沉默无语……
“放学了,回家吧。”我轻声地说,随手把门带上迅速离开了教室。从教室到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非常不平静。这是个聪明的女孩,学习优秀,还是班干部,怎么会早恋了呢?明天上课我们会像往常一样自然吗?如此这样肯定会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我该如何处理呢?我主动找她谈话,还是等待她来找我呢?一系列的问题丝丝挠挠地缠在脑中。
晚饭刚刚吃过,我家的门铃响了。会不会是班上女孩?我猜测着开门一看,果然是一脸羞愧的她。
“老师,我能和您谈谈吗?”怯怯的声音里流露出她内心的紧张和不安。我领她来到客厅,关上门,避开我的家人,给她也给我们的谈话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老师,能不能不把这件事告诉我家长?”她的头一直低着,我虽然看不见她的眼神,但我分明感觉到那眼神里充满渴求和期盼。
“你放心,这件事我会替你保密的。”她信任地点点头,长吁一口气,慢慢抬起头来,眼睛湿湿的,红红的。
我起身靠近她,拍了拍她的肩膀,肢体的语言给予她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也传递了我对她期待和信任。“男女同学之间互有好感,这是正常的,不是见不得人的事,老师能理解。”
她慢慢抬起头,脸上渐渐露出笑容,神情放松了许多。之后我们的谈话就自然起来,女孩说了她与那个男孩的交往,还有她的理想和志愿,最后女孩说:“老师,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您!”女孩内心的迷茫、紧张和惶恐在谈话中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渐渐地趋向平静。
我在阳台上目送女孩远去的身影,直至消失在月色中。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群星璀璨,月光轻柔如水。一年后,这个女孩顺利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
学生态度的转变,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的进步,还有什么能比这些让教师幸福呢?学生的成长进步是老师最大的欣慰和幸福。
幸福还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次批改学生作文,我又体验到了一种感动的幸福,那种叫感动的情愫久久充盈着我的心。
一次学情检测试卷中的作文是“留点______给自己”(半命题作文)。在批阅过程中,有几个学生的作文深深感动了我。他们是个性特点鲜明的问题学生,有一直以来因成绩差而自卑地缩在班级角落里被忽视的学生,也有因故作另类甚至桀骜不驯以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的学生。在他们的作文中,我读到了虽然成绩差但不放弃的执著和做人的尊严,也读到了对自己过去惹是生非种种行为的反省和懊悔。
贾××是个在小学就留过级的非常自卑的女孩。她的作文《留点春风给自己》发出她内心的誓言,文中写道:“把春风留给自己,我似乎已看见彩虹在对我微笑”……春风是什么?贾××的春风就是自信,就是希望,就是理想。
依然还记得刚上初一和她家长交流时她爸爸说的一句话:“俺这个闺女啊,也不报什么希望,上职专、卫校学一门技术就行了……”那次谈话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感到女孩的不自信,更多源自家长对孩子缺少理解、鼓励和支持。家长观念中更多的是反正孩子就这个样子,学个啥样就啥样吧,对孩子不再报希望。其实,越自卑的学生越需要关注。在平时学习中,我发现贾××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只是阅读理解差些,看来只要她能学会的就认真努力地学。例如,每次的古诗文默写她几乎从来不出错,课内的知识出错也不多,不像有些和她水平相当的学生直接空着不做,该会也做不对。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了贾××的闪光点,那就是我虽然成绩差,但只要能学会的科目就非常努力,非常执着地去学,哪怕一门、两门。于是,她成了我语文课上经常表扬的对象,我想应该帮助她首先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进而期望能够带动其他科目的学习,她的语文、历史、政治学科都能考到优秀。早读时,她有问题也能悄悄地问我,听到她能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就在课堂上适时安排她起来读课文,把她朗读的优势展现给全班同学,赢得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平日里看不起她的同学也渐渐改变了态度,对她开始刮目相看。后来在一次家长会上,面向全体家长我表扬了贾××。会后,她妈妈留下和老师单独交流时,我分明看到了她眼中晶莹的泪花,我想,那应该是为女儿自豪而激动的泪水。
一个理解的态度,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呵护的举动,贾××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和做人的尊严,她的作文《留点春风给自己》感动着我。
说实话,1月不是去印度的好时候,北部常有大雾,飞新德里的航班就有可能延迟得很可怕。还好,我们1月2日由北京经上海的东航航班不仅没有延误,而且还早到了一会。北京起飞时机上没多少人,到了上海几乎全部填满。真没想到上海有这么多印度人打工做生意,很多是一家家的,大概都是回老家度假去的。记得前一次从美国旧金山坐新加坡航空的飞机回香港,周围全是从硅谷回家去的印度人家庭,同这次的情景很像,只是换到了上海。
印度人的家庭多孩子,机上的声音此起彼伏,空中小姐忙不过来,说是“特餐太多”。飞机也旧了,空客340-300,座位把手上还有烟灰盒。我座位面前的小桌板如果放下,前座椅背后面的布块就会掉下来。过道对面的印度孩子大概两三岁,好动,还没起飞就把固定小桌板的卡子扭断了,小桌板只能平放下来飞全程,显然不符合安全规定。一个厕所里面,墙上装肥皂液的罐子也从座子上倾斜下来,大概上面那个螺丝松了。离新德里还有2个小时,机上放录像的系统电源出了故障,连带着让我和周边不少乘客都无法打开阅读灯――飞机到了新德里马上就要飞回上海,乘客大概也只好忍受一下。
飞机在上海下午2点多起飞,没多久就开饭,以后就没吃的了。总共要飞七八个小时,只吃一餐好像是不够的,但连小点心、花生都没有。我们知道后,要了几个午餐剩下的小面包,不然真撑不到午夜。
火车取消了
常听说在印度是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办事的,但没想到3日我们采访第一天,清早跨出的第一步,就是如此。我们4点半起身,5点半出发去火车站搭乘6点多的火车前往阿格拉,除了拍红堡和泰姬陵,还要见证联想电脑在印度的第350家专卖店开张。但出门不到10分钟,地陪接到电话说是火车班次取消了,我们只能开车去那里。原来2个多小时的行程就变成5个小时,采访完再驱车返回新德里,又快半夜。
原来,从新德里到阿格拉途中有民众抗议示威,闹得铁路中断。那里的居民许多是刹帝利种姓的,当公务员,这次闹事的是他们当中地位较低的,要求保障他们当公务员的比例。这些人已经闹了多年,那个邦的政府去年换了政党,也都解决不了。政府为什么不动用警力驱散他们,恢复铁路通行呢?回答一是示威者众多,警察力量不够,再就是政客为了下次选举的选票,不敢得罪示威抗议的。阿卡拉街头到处可见政党的选举广告和旗帜,似乎下次选举为期不远。
但愿明天傍晚去孟买的飞机不要延误,但愿没有大雾,但愿闹事的不要闹到天上。
补上一句:问地陪为什么现在闹事?回答是冬天人们比较空闲,而去泰姬陵的外来游客比较多,对政府压力大。
印度人买电脑
联想电脑在阿格拉开了全印度第350家专卖店,是把中等的200家同小型的150家合在了一起。实际上还有大型电器超市里的联想电脑专柜。据说过几个月,小型专卖店会达到400家之多。
印度地方实在不小,当前的电脑市场水平大概同中国早5年差不多,销量却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潜力相当可观。而且,印度一下就跳过了台式机。各种笔记本都卖得很好,包括中国市场已经萎缩的上网本。近年来当地新中产和大学生都开始买笔记本,第一次买电脑的偏好15英寸的,屏幕大,看电影舒服,12英寸大小的反而不那么好卖。印度人特别喜欢看电影,这就是国情不同吧。
目前电脑主要是男生买,占七成左右;女生读大学的越来越多,喜欢颜色艳丽的,如粉红带花的。最贵的一体机也卖得好,符合高消费能力人群的需求。
印度电脑主要卖外国品牌,联想笔记本九成从中国进口。可能因为税收高,同样的笔记本要比中国贵两成以上。其他进口家电也如此,如韩、日产的液晶大屏幕电视机在电器超市里要比上海贵三成,款式也略旧一点。iPad、iPhone4等都还没有进货,电器超市店长只是听说而已,说有人去迪拜看到过,他很想有机会亲手体验一下,但还不知道何时会到。
停电与发电
到印度后的第一天采访,是去距新德里200多公里的阿格拉市。联想专门店新开张,用的是当地仪式,老曹和其他来宾额头上都点了红色,再粘上几粒种子,大概象征着吉祥如意、兴旺发达吧。快结束时,想让在场嘉宾一起对着镜头用中文说一声“新年好”,刚刚教会他们,店里就断电了。很快灯又亮了,但断断续续很不稳定,只好移到店门口阳光下面。
停电在印度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阿格拉那条电子街(不长也不宽),家家铺子门后都有自备发电机,只要一停电,满街马上就一阵轰鸣,冒出淡淡的烟雾。这里卖的笔记本电脑必须适应时常断电的环境,不仅备用电池时效要长到十几个小时,而且内部零配件还要经得住突然来电时的高压冲击,承受力要比北京的高一倍。还有潮湿炎热的问题。
印度的断电现象让人想起中国今天一些地方,但原因很不一样。咱们是地方政府为了达到环保减排目标,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印度则主要是发电设施落后,政府公共建设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就连南部高科技城市班加罗尔也常断电,闹市区有的商店门口就放着自备发电机。傍晚进了一家相当现代化的shopping mall,一会儿就遇上断电,但很快灯又亮了,可见众人对付停电已经很有经验了,商场的自备发电机可以迅速开动。
到班加罗尔一户中产朋友家做客,问到停电,他们并不当作大事。停一两个小时,住宅楼自己会发电供照明用,冰箱就没办法了,好在停电时间一般不会太久。
语言无法形容的泰姬陵
去年春节前后看了希腊雅典的巴特侬神庙、埃及开罗的金字塔和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哭墙,并没有感到多大的震撼,都比不上这次参观泰姬陵所带来的感受。
泰姬陵的美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不管你看了再多的照片、电视片,当你亲眼看到时,仍然会觉得它的美丽远远超出已有的印象。中午时分,天色灰灰的,看不到阳光,只能想象传闻中日出或夕阳时它的辉煌,但已经够美了。之前参观红堡听到的沙贾汗与皇后凄婉的爱情故事,似乎到今天还继续着。
泰姬陵和红堡建于三四百年前,同咱们明清之际皇帝全面修建北京故宫、圆明园的时间差不多。应该说,那是亚洲文明鼎盛之时,比欧洲高出许多。后来亚洲就不行了,但这些历史遗产仍然是后人无法超越的巅峰。
最后,就从别人印度之行的书中转抄诗人泰戈尔的名句:“只有这一颗泪珠,泰姬马哈陵,在岁月长河的流淌中,光彩永远。”
订婚与结婚
出发前打算在印度拍一场当地习俗的婚礼,到了后才知道很难,不是他们会拒绝我们到场,而是1月的上半月根据星象(大概跟中国人的黄历差不多)不宜婚娶,要到下半个月才合适。所以,十来天中一场印度婚礼都没撞上,只有一次在班加罗尔,车子经过一家英国圣公会的教堂,见到穿婚纱的新娘正在大门口候场。但这种西式婚礼干嘛来印度拍呢?
不过,只要留点神,也会有意外收获。在阿卡拉阿格拉,我们到市中心一家星级酒店拍摄联想电脑负责人与当地分销商开会,进门就听到阵阵喜庆的歌声与欢笑,一问知道有富贵人家订婚。原来,在印度习俗中,订婚的日子不必那么严格。
这家人很开放,一说就同意我们现场拍摄,只是订婚仪式已经进入尾声。准新郎很帅,高个儿,同准新娘并排坐在台上,正与亲朋好友分批拍照,接受祝贺。他的父母则在台下一面收下亲友的贺礼,一面为他们额头点上红色,回赠礼物。
准新郎看上去一脸轻松,可能这一切都由家长操心、操办,他和未婚妻只要照安排行事即可。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他说由父母决定,根据星象来选日子。印度朋友说,这家人家很有钱,正式婚礼一定更加热闹。
印度有许多事情变了,但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好像变化不大。这些天刚认识的印度朋友C年轻未婚,问他有没有对象,他说父亲帮他找过两家,都不那么合意,所以还在找。他说的合不合意,主要还是父亲的感觉。最后找到了门当户对的女方,他会同女孩见上一面,大约半个小时,如果不错,那就成事了。半个小时能够相互了解吗?他说差不多了。
对这种父母包办的婚姻,印度年轻人好像并不强烈反对。自由恋爱当然合法,但印度社会如此多元,复杂而又传统,年轻人或许相信父母考虑周详,自己寻找反而更加困难,结果也未必更好。
所谓门当户对,除了社会地位,还有经济因素。C为了结婚成家,已经在老家乡下用百万卢比(约合2万美元)买了造新房子的土地,另外还有自己的一些事业和投资,女方家庭也要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才行。印度家庭嫁女儿是个沉重负担,等同一次小规模的分家。以C家的水平,女方嫁妆连同举办婚礼大概也要花上百万卢比才行。如果一家有五六个女孩,那不就要破产了?C说:“是啊,所以都怕女孩生太多。”好在他只有一个妹妹。
暮色恒河
1月9日是在印度采访的第八天,早上因班加罗尔机场大雾飞机延误,到达比哈尔邦首府巴特纳比预定时间晚了3个多小时,已经接近傍晚。来不及放下行李,一行人就直奔恒河,穿过集市和村落,一路扬尘。我们见到的是恒河落日的最后一分钟,淡淡的烟雾薄暮中,河面宽阔而宁静,几乎感觉不到河水的流动,也不见一艘船只行过。
河边停着几条渡船,还有一艘运沙船,都是木头的,装有柴油机。一条渡船上已经坐了二三十人,都是在巴特纳打工,搭船回家的,有的还带着自行车。渡河船费5卢比,折合人民币大约七八毛钱,带自行车另收2卢比。渡船装上足够的乘客,解缆启程,却又见最后几位上船的一路奔跑而来,有人还带着装牛奶的空桶,都连扯带拉地上了船。收工时分匆匆赶着回家,这种心情咱们也天天都如此。
这里不是游客成群的恒河浴场,宽阔的岸边竖着好几座烧砖的大烟囱,还有成排的砖坯和红砖。有些用恒河边泥沙打出的砖坯,上面印着特别记号,有着一种神圣的意味。近两年恒河水量减少,分支渐渐干枯,连成了沙洲,当地人的一些浴场变成了放牧牛群的荒地。有人认为,这是印度气候变坏的征兆。
印度也会天寒地冻
今年冬天印度北部特别冷,恒河边上更冷。那天傍晚在巴特纳的恒河边上,太阳刚落,我们马上就感到寒意透骨。第二天一早,又到百多公里外的恒河边一个名叫巴尔赫的小镇采访,被寒风一吹,更是冻得说话都不利索了。回头却看到一位男子走下台阶,用恒河之水洗身,神情坦然,令人肃然起敬。
但印度人还是怕冷的。街上男人用布巾把身体裹得更紧,有的只露出两只眼睛,此外就没有更多御寒办法了。无论在街头还是室内,都可见到围着烤火的人群。但他们仍然光着脚穿拖鞋。一位家在当地的印度朋友说,到了冬天,恒河岸边的火葬场就忙碌起来,烟火不绝,大多是挺不过去的老人。
在朋友家里,见到他的侄儿蹲在地上烧纸取暖。为什么不去上学?说是因为天太冷,当地政府要求学校停课,直到1月14日。可见像欠发达的比哈尔邦等地,学校里没什么防寒措施和设备。有专家担心印度北部冬天会越来越冷,5年后新德里甚至可能会下雪,弄得民众更加惶惶然。
在回国的飞机上看到报纸说,咱们河南有个叫林州的地方为了节能减排达标,居然寒冬腊月全面拉闸停电,有的学校只能靠取暖器上课。与印度相比,咱们的孩子更加幸福?
旧德里旧巷里的旧书店
要说在印度十多天的观感,最坏的印象当然是到处可见的垃圾和贫民窟,最好的印象要数街头巷尾见到的旧书店和旧书摊了。
在旧德里采访拍摄时,坐上了人力三轮车去逛传统市场。深入里面,开始时小巷两边都是卖日用消费品的小铺子,人来人往,嘈杂纷乱。到了巷子更深处,上空四处乱扯的电线如同蛛网,路边的店面却变得整洁起来,接连不断的都是卖旧书的。
尤其在那座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贾玛清真寺附近,这样的小书店起码有几十家,门口地上都堆满书籍,大部分是英文的。印度的朋友说,那里主要卖旧课本,家里经济条件差的学生都会来买。这有点像香港的二手教科书市场,永远有不小的需求,前提是教材内容不能经常改来改去。
后来到了孟买,在著名的维多利亚火车站附近的一个街角,又看到门面更大的旧书店。到了南部高科技城市班加罗尔,我们在最热闹的商业区街头采访了一个书摊贩子。中午时分,他刚刚在地上铺开垫布,摆出书籍,有旧有新,旧的简装流行小说每本约合人民币10元。
那个小贩卖的都是英文书,旁边一家书店里卖的也全都是英文书,由此可见印度知识精英看的、读的都是英文,报刊也一多半是英文的。印度的英文阅读人口世界第一,这正是印度的一大竞争优势。
而且,书店多意味着买书、看书的人多,意味着对教育的重视。当地朋友告诉我们,中国小学生要背九九表,印度学生背的是九九九九表,也就是要从1x1背到99x99,你能吗?
中印首都机场T3有点像
去年7月,也就是英联邦运动会举行前3个月,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这次我们到印度采访期间,就在那个机场两次进出,一次转机,有了一点印象。
第一感觉,就是很像咱们北京首都机场的T3,很巧,英-甘地机场也叫T3,都很大,大到大而无当的程度。如果飞机停得远一点,大概要走15―20分钟才能到达登机口。咱们有人以为,当代人缺乏运动,T3大正可以多走几步路活活血,很有点自虐或阿Q的味道。
与北京T3不同的是,德里T3的整个到达层居然没有一辆手推车,如果手提行李较多较重的旅客,就只能靠那一条接一条的电动人行道出机场。供老人、残疾人用的轮椅倒不少,几乎每个出口外面都闲置着两三辆,也没见到有人用它们推行李,大概没人敢吧。
英-甘地机场内部所有的地面都铺着同样的褐黄色地毯,同样的花纹和图案,挺好看。但机场面积太大了,看多了很快就感到单调,尤其是多去几次之后。唯一见到的不同颜色和图案,是在厕所门口,那里有两张大头像照片,一男一女,一左一右,穿戴着印度民族服饰,色彩很鲜艳,分别占了厕所门口的整块墙壁,以作标志。孟买机场厕所门口是男女人头画像,更加生动,比咱们机场的标志好看得多了。
最漂亮的,是机场出口大厅大门口上的12只手造型,各有不同的姿势,很美。可惜没有时间停下来仔细研究,只好匆匆掏出照相机都拍下来,带回去好好欣赏。至于那些手势都是什么意思,也要等方便的时候再去请教行家表了“德里欢迎你”吧。
罚2000变100
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同咱们北京的T3一样够国际化,但场内的飞机却少得多。几次进出,见到一多半的登机口空闲着,机场当中停着的、准备起降的飞机也不多。出了机场,那就更是另一番景象――几乎就是连绵好几公里的大工地。通往新德里市内的公路已经畅通,两边却什么都没建好,黄土堆接着黄土堆。可能为了赶在英联邦运动会之前启用机场,其他什么都顾不上了;现在运动会开过了,而且还开得不错,没完成的工程就更加不急了。
一天傍晚,我们从比哈尔邦首府巴特纳飞回新德里,出了机场,推着行李等来接的旅游车。一会儿,来接的人说他们的车必须停在前面那车道,我们就再往前找到他们。刚在装行李,就来了2个交通警察,对着司机大嗓门叫了起来,意思是这里不准停车,要罚2000卢比(约合300元人民币)。司机同警察争辩起来,我们则坐在车上饥肠辘辘,等着去吃晚饭。10分钟后,司机气鼓鼓地回来了。
原来,我们本来等车的地方,是旅游车通常的停车点,但一个多星期前,停车点改到我们后来去的地方,但2天前又改了回来。这次,来接我们的车子进来时,机场的管理人员非要他们开到第二个地方,刚停下就被警察罚款,好像等在那儿似的。问司机最后被罚多少?100卢比!从2000变100,警察罚款的随意性也实在太大了,当中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实在太大了。当然,没有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