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学习语文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1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等生语文学习体会

一、发现

送走了旧生,我又迎来了新生,面对50多双好奇的眼睛,我知道又将开始新的启程。这是一个普通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在这之中有一位很普通的孩子,他貌不出众,语不惊人,常常孤单只影,沉默寡言,像是躲在角落里的一只可怜猫,引不起众人的注意。最初我没注意到他,直到第一次语文测验……那次测验前,我就给学生敲警钟,小心第一次语文考试会“考砸”。因为小学和初中语文的要求差别较大——基础知识量大,阅读内容灵活,作文要求较高。果不出所料,测试结果90分以上一个没有(满分100分),十几人不及格。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们,我知道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况且我也不想让他们失去信心。于是帮他们“找原因”,其他同学很快就接受了事实,可他还是哭的很伤心。下课后我安慰了他,谈话中我了解到这次测验他没及格,且他小学语文成绩是中等。gwyOO.

二、指点

我又具体了解他的情况,原来小学他主要是靠记忆、练习来学习语文的。于是我指点了他的学习方法。首先,注重积累。从课文中的字、词、句入手。其次,扩大阅读。由课内慢慢迁移到课外。再次,坚持练笔。坚持写周记,从写话开始,只要求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即可。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说过的话,用笔“说”出来。并叮咛他要坚持下去。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的语文成绩竟然七十多分,我暗自高兴,我的“有效教育”生效了。这件事对我触动较大。

三、反思

像案例中这样的学生,班上占多数,他们才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值得挖掘的宝库,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中等生不是天生就居于这个位置,他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定位。这就有待于我们老师去“开采”“挖掘”。那么我们教师该怎样去做呢?

四、分析

中等生不论思想、学习及其它方面都处于一般水平,他们被称为“灰色”学生。老师几乎忽视和冷落了他们,因为大多数老师主张“先抓两头,后带中间”。事实上常常是“忙两头,丢中间”。老师只想让优生更冒尖,差生不给班级拖后腿,中等生就晾在了一边。中等生要么孤独地等“带”,要么被“丢”在遗忘的角落,不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心灵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产生被遗忘,被抛弃的心理情感。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对成绩失望甚至麻木,失去学习上适当的压力感和进步的动力,成绩停滞,甚至放弃学习。这种情形就要求我们教师倾尽所爱去关注这个弱势群体。

五、对策

第一,情感激发。中等生的特点常常是沉默寡言、胆小冷淡。教师应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让他们不再有被忽视的感觉。古人云:“感人心者,莫过于情。”班级中的中等生,犹如社会中的普通老百姓,坚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学习态度。作为教师,首先打开他们的心门,通过聊天谈话、周记评语回复等形式,与他们沟通,时时关注学生的想法,状态。让他们明白老师很在乎他。这样触及学生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

第二,制定目标。中等生的认知水平偏低。语文成绩的进步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就帮助他们每学期制定每期或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不是遥不可及,而是结合他们实际,制定适宜的目标,稍加努力就能达到。当成绩达到目标,教师就大大的表扬、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夯实基础。中等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偏低。进入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多而杂,他们感觉无从下手,把握不到点子。如他们在学习字词句时,无法记忆和掌握那么多,考试时基本上是猜,出错率很高。教师可指导学生不能死记,把字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记忆,并且分期记忆,定时巩固,这样才能掌握。其次,对文学常识、古诗文等必须记忆的基础知识,采用“分散记忆”“定期回忆”的方法,监督他们分量、按时完成。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度。

第四,养成习惯。中等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从“积累、阅读、练笔”三方面入手。积累——从课文中的字、词、句入手,理解、记忆并最终运用。阅读——抓住课内重点文章、精彩段落,运用老师讲的阅读方法去体会、分析、理解,并慢慢迁移到课外阅读。练笔——利用好“作文书”,进行“仿写”。坚持写周记,降低“写作难度”,不规定题目、不限制内容、字数,从写话开始,只要求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即可。这三方面都要求他们坚持,教师定期督处检查帮助他们完成,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讲究策略。很多中等生不具备管理策略。进入初中学习任务较重,作业量较大,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合理分配时间,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就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布置适量作业,让他们不被作业所左右,空余点时间自行安排复习。让他们慢慢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其次,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成绩。不是每个学生制定了目标次次都能实现,这就要求学生从知识点、思维角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不懂、失误或忽略的地方,以便在下面学习中改进。当然,这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必要的时候老师带着他们来寻找,及时地查漏补缺。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师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弥补学习上的不足,提高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肖琪坤.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

第2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语文学习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就如一粒粒的黄沙,今天积一粒,明天积一粒,就会聚沙成塔。

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语言修养和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础。

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背诵,三是记忆,四是训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一、抓住语文教学内容特点,设置情境,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

语文是一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基础课程,是百科之母。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把握课文内容,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设置是探究性教学的铺垫,情境设置得好,可以激发学生极高的学习兴趣。如:音乐渲染法,语言描述法,画面联想法等教学方法,譬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我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神奇迷人的美景。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此时语言简略地指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桂林,同学们一致响应。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认真地看,高声地跟着老师朗读起来,细心地体验课文中语言的精练美,争着尽情地说出第二、三天之后全班同学都能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由此可见,恰当地创设情景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求知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

二、培养自主学习兴趣,把时空交给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的鼓动和引导者,由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化为引路人,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课堂中要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自主”必须“参与”,充分参与才能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过去千课一法、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是造成学生厌学和学生主体地位丧失的直接原因。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因文而异,因需制宜,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感。采用情境教学法或采用讨论法,或采用读书指导法,也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书本,走进社会和大自然,走进生活,带领学生去春游、参观、调查……让他们到大自然或社会中陶治情操,开阔视野,给他们主动参与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

三、正确把握激情导语和提问艺术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语,把课堂教学变成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导语激趣的方式有谜语引趣、悬念激趣、故事小品引趣、诗歌顺口溜、歌曲激趣等等,一节课的开场白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成果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巧妙设计提问,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心来设计,做到少而精,做到难易程度要适中,注意提问的科学性,提问要新颖别致,使学生产生好奇感,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对于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要变换角度提问,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让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智力与能力,张扬个性,唤起创新的欲望。

四、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人”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课堂性质的重要因素,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格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收性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所以课堂中教师教学思想应定位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即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能走偏路,如有些老师把过去的“课堂满堂灌”变成现在的“课堂满堂问”,有的一课堂中的提问多达二、三十个,有些提问没有任何价值,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堂。教学是“传授”和“灌输”,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思想上“放得开”,而且要在教学行为上“放得下”,真正地以学生为中心。

五、积极引导,主动探索,培养自学能力

第4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45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来说,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而对老师来说,教好语文的关键就是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教师也会每天都把学习语文挂在嘴边,教导学生认真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又应该如何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这些问题应该是每位教师都很关注的,因为只有掌握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知识,最后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学生该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老师每天都在讲语文很重要,但学生心里难免会有疑问,学习语文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学语文拿来干什么呢?如果学生没有深刻领会到学习语文的意义,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不高,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好。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的就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高考中,语文分值比重很高,语文考得好直接与学生的继续深造有直接的关联,虽然应试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现阶段用考试来挑选人才是最合适的方式。既然高考制度存在,那么学生就应该高度重视,我们也可以看到不管是哪个省区的高考制度,语文都是主要科目,所以学生要学习语文,并学好语文。

第二,学好语文知识是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认识了汉字,才能学习其他学科,汉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字,而且其他学科的知识都是用汉字记录成的,如果不学好语文,又怎么能学习其他学科呢?比如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公式定理,都是需要学好语文知识后才能理解的,如果学生不理解这些词语的基本意思,那么学生又怎么能理解那些定理呢?

第三,学习语文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开始我们是掌握最简单的“说”汉语,在正式进入学校后才开始系统的学习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不管是在学习、生活中学生都需要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自身学习上和生活中的难题。在将来工作后,如果你的语文学得很好,那么你的工作和生活会得到相应帮助。总之,语文对我们的一生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学生要学好语文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明白了学习语文的意义之后,接下来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课堂上才会全神贯注,才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课后才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自觉的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其实很简单。很多学生都觉得语文学起来很难,这就使他们在心底产生了语文很难的思维,导致学生都很害怕学习语文,对语文敬而远之,长久下去学生的语文成绩必然糟糕。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从小就很占优势了,那些外国友人学习语文都是没有口语基础的,但是他们都能把语文学得很好,那为什么我们不行呢?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转变学生的语文思维,让他们不再对语文保持反感情绪,不要把语文想得那么困难,我们已经有了口语基础,那么学起来就是相当容易的了。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后再让他们学习语文,就没那么困难了。

第二,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有着“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因为地域的不同,口语的发音也就不同,各个民族的语言各有特色,中国各个地方的方言也有所不同,只有掌握了语文知识,我们才能发现这些方言的美和地方区域的差异。通过对语文的深入学习和了解,学生就会发现其实语言是非常有趣的,比如表达“什么”意思的词语,各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口语表达,比如有“么子”、“么尼”、“哪样”等词语都是表达“什么”的意思,通过语言的特色必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后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结果。

三、活跃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也能够听得进老师说的话,学生更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如若教师能够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肯定也会高涨。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第一,有序的梳理知识点。语文知识多而杂,这就需要教师的备案有条有序并且有趣,方便学生记忆。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识记,所以在准备课件的时候,教师要整理好书本上的知识,通过一个课时、一个章节、一个单元这样的顺序来梳理基础知识,这样学生在不懂的时候就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熟悉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师不要经常改变教学方式,以免学生不能适应。

第5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兴趣;阅读教学;激励;启发式

1.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首先必须让学生对科任老师产生心理的认可。为此,我从下面几方面加大情感投入。

(1)注重教学时的语言美。

语言美除普遍使用谦语、敬语外,还应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词语的感彩和说话的语气。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如果你的口气强硬,他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跟你对着干,那就达不到教育和提醒的效果,也可能导致学生讨厌老师,讨厌这门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注意用诚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样,课外也应注意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2)教学语言应具有趣味性。

要想把课教活,就要求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因为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绘都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如可运用一些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教师讲课时语言表达要准确、中肯、规范、合乎语法,既不能废话连篇,模棱两可,也不能拐弯抹角,不着边际。语文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励教育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能力,更要培养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初中阶段的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些需要教师的正确诱导和鼓励。把思想品德教育融进阅读教学中,是当前教改的一大趋势。素质教育任重道远,仅靠思想品德课、班会课是不够的,非常需要语文发展它的优势,使学生感受更多的愉悦情感,便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励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但“乐学”,而且“会学”,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展的需要。激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的内动力。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富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

3. 自主——合作——探究式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的内涵很丰富。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通常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同,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中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探究式学习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对于学生来讲,要人人参与,而不是个别优秀学生专利,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也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为专家所看重。作为教师,我也很努力在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这种方式来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引导他们接受,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但收效不大。或许是《新课程》刚实施,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没接触过这种学习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大适应,或许是长在农村,见识面窄,知识面也不广。一些同学还是喜欢当录音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但总的说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坚持,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我想这应该就是进步了。

4. 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我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注意考虑如何启发和诱导学生,起到引路指向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5. 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素质,还需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我在教学中也注意这方面的努力。其一,在新课导入时,利用导语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其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散文的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艺术享受中学习,更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其三,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注意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当课堂有不和谐的因素时,教师应注意处理的方法,不要破坏了原有的学习气氛。如个别学生做小动作,讲话,可采取注目式提醒,边讲课边走近学生以引起注意,或走到学生身边等方法。这样,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和心智发展的和谐。

第6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兴趣 方法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四年级《小木偶的故事》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笑”的故事:从前,有个老木匠凿了一个小木偶,他有鼻子有眼睛,能走路会说话,真讨人喜欢。可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少的东西是“笑 ”,于是老木匠拿起它神奇的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填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然后,老木匠为小木偶收拾了一个红背包,把它送出了家门。小木偶离开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大家猜一猜。故事一讲完,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起了言。这样,学生们就对《小木偶的故事》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另外,我还善于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到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使他们有了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穿凿学生乐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强大的动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创造学习语文的条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某科学习成绩与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与否有关,当他喜欢那位老师时,他对这门功课也会更有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总是想办法和学生做朋友,让他们感觉和我一起讨论问题、探究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了在每堂课上让学生对我这个“老朋友”都有“新感觉”,在课前,我一般都和同学们先做一个小游戏,如:我大拇指向上,同学们就坐下,我大拇指向下同学们就起立的小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同学出现了错误,而引起同学们阵阵笑声,使教室里充满了欢乐。这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创造了学生乐学的氛围。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既有表现自然景色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形象美的内容,又有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这为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使学生“披文以入情”,从而受到感染,与之共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教师用具有的感染力语言描画出卖火柴的小女孩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幻想,以及悲惨的遭遇,使学生在对小女孩表示深切同情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四、利用语文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举办些游园活动,演讲、歌咏比赛,讲故事等。这样可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了所学课文的内容。对于《花木兰》的学习,我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感到好玩,因而非常乐于参加。在学生的活动中,我也很好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因此,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这样就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知识的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多媒体具有直观性,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首先播放了鸟的天堂视频,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大榕树,听悦耳的鸟鸣,音、像融为一体,这样,在后边的教学过程就顺利多了。

六、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要敢于走出课堂、走出教室,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举办课外故事会等,不断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的兴趣。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材多做贡献!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六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总应用得当,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的动力。只有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福海.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2]李灵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三步曲”[J].校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6.

第7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我们将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进行一番比较,不难发现,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包含的字词都要比小学课本的多而且富含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初中语文的作文以及新加入的文言文这两块的内容。由此,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上就会产生一些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初中升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心态,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这个科目。下面就来大致的和大家介绍三种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兴趣的方法。

一、首课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一直很认可这句话,所以,在这里,我第一点就提出要在首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自我介绍式

这里所说的“自我介绍”,并不是指的学生的自我介绍,而是指的教师的自我介绍。一般来说,在第一节课上,都是教师要求学生做自我介绍,可是我们在家乡欧俄过程中发现,让学生做自我介绍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做一段仲满趣味的自我介绍,就可以吸引到大多数的学生,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到教师身上来,教师通过一段引人注目的自我介绍一方面可以缓和第一节课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对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这么介绍自己:“鄙人年方华四十,家住江苏宿迁,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一对龙凤,吾之姓氏为张,单名一个池,吾之学生称吾为老张,你们亦可如此称呼我,这学期,老张给大家上语文,愿我们相处愉快,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不失幽默的介绍,一下子就可以吸引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式

上面提到的教师做精彩的自我介绍是单方面的,下面要说的是师生间的互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举例来说,教师在做完自我介绍之后,可以和坐在讲台下的学生进行如下的互动:首先,可以提问学生们这些问题“同学们,在小学里喜欢上语文吗?”“最喜欢的语文老师是谁,还记不记得他们的名字啦?”又或者是:“在学习了这么多的课文后,大家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或者是喜欢的文章呢,又记不记得是谁写的这篇文章呢?”问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回答,如果底下的学生都比较害羞的话,教师就可以喊语文课代表来回答这些问题,一方面是想让课代表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缓和课堂的氛围。其次,教师可以和学生们分享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作者,然后声情并茂地去吟诵一小段其中的段落,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类似在读到《乡愁》中“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为这句话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不出意外的话,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猜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对大声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的表扬和夸赞。“回答的真好,你们真聪明!”教师鼓励的话语不仅可以起到推动课堂教学的作用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三)故事分享式

最后要说的一种方法是故事分享,所谓的“故事分享式”的兴趣培养法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够分享在语文学习中的趣事。比如说,教师可以率先和大家分享往届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乐事。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就上一届学生在作业中所犯的搞笑错误来进行分享。比如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中,曾经有好几个学生都把“孤鹜”的“鹜”错写成了心无旁骛的“骛,然后呢,在写”心无旁骛“的“骛”时写成了孤鹜的“鹜”,而我们都知道,这个鸟字底的“鹜”是野鸭子的意思,那么心无旁骛的意思也就被很多同学理解为了心里没有其他的鸭子,这就完全违背了他原本所说的专心的意思。”

二、情景式教学(文言文教学为例)

第二种要介绍的方法是情景式教学,以文言文《童趣》为例,教师在上这一节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表演一下这篇文章中所涉及的一些动作,比如说,点烟驱蚊,赶走两只瘌蛤蟆等等这些动作。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们自由发挥,利用一切可能的道具去表现童年时候难得的一些乐趣。通过学生按照课本去完成一套动作的演示,能够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结语:总之,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培养初中学习语文的兴趣的重要性所在,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在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景式教学以及娱乐式教学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应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第8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1.模仿学习法

模仿是人的本能,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从模仿开始。模仿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现象,这也是他们在幼儿园的主要学习方法,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继续倡导。例如:阅读中,教师范读和学生代表朗读;习作中,评讲学生优秀范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分析课文中,对作者重点词句的造句、摘抄等,都是模仿学习的良好过程。另外,我还专门安排优等生和中等生、差等生做同桌,学习小组指导、检查学习,这都是为了创造良好的模仿环境。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简单易学、行之有效。

2.预习课文法

预习是语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思考、练习有关学习内容的准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

预习的一般步骤是:泛读-查问-精读-摘抄-思考。具体方法是:泛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浏览课文,查字典、认生字、写生字,找出重点词、画出自然段;精度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查阅不懂的词语;摘抄,查阅资料,摘抄喜欢和重点词句;思考,记录不懂的问题。在新课标要求下,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3.读写结合法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与写的关系,这也告诉我们学习语文要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当然,读与写不仅仅局限于阅读和写作中,在生字词的识记上要多读、多写;在重点句子、段落的理解中也要用到阅读、背诵、摘抄、仿写;在阅读与写作训练中更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总之,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在教学中教师要作为重要方法来进行运用,而且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家长也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以积累知识。

5.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新课标积极提倡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集体作用,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的一种方法。

5.1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5.1.1教师营造问题氛围、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5.1.2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学生思考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5.1.3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集思广议、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5.2在课余学习中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5.2.1学校定期开展的多种竞赛、活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加。

第9篇:学习语文的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05-02

由于条件所限,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这两项能力还较差,成为当前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针对农村学生阅读量小、面窄,写作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我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阅读、自主练笔,并进行了如下实践。

一、狠抓阅读,加强积累,为学生学习好语文铺平道路

1.从培养兴趣入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改变“老师要求我读我就读,老师不要求我读我就不读”的被动状况,实现由“要我读”向“我要读”的巨大改变,我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如向他们讲述历史名人、文学家、诗人学习语文的动人故事,讲述当代作家们的写作历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从心灵深处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生齐动手,最大限度地搜集阅读材料。学生有阅读的兴趣,积极性高涨,但是农村学生的阅读材料缺乏,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阅读的要求。为此,我给班级订阅了《写作导报》、《语文周报》、《创新作文》等报刊,同时要求学生每人订一份阅读材料,并在班内轮流阅读,力争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

3.扎实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为学生展示文学才华搭建平台。我对阅读课进行精心的设计,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比赛。如“朗读大赛”“成语背诵赛”“成语接龙赛”“古诗词背诵赛”等等,通过比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课真正发挥其积累、展示、交流的作用,达到以阅读促进写作的目的。

4.及时检查、审阅材料库。学生的自觉性是有限的,老师的检查督促必不可少。我一直倡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摘录、积累,但如果教师不检查,这项工作就会很难落实。于是笔者让小组长每月批阅一次学生的记录本,并且在评价表中填写评语。教师再进行抽查批阅,这样促进学生由被动积累向主动积累转变。此举使大部分学生积累了精美词语、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唐诗宋词,材料积累的质量较高。

5.以课本为媒介,强化课堂阅读。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贯穿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由于教材课文的典范性,课堂上我将精读、速读、品读、朗读、默读、齐读、小组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达到熟读或熟读成诵的目的。

6.课前五分钟材料识记常抓不懈。语文日常积累包括摘录和背诵,将摘录的材料转化为自己的材料,就需要识记材料。如果教师的要求和鼓励引导到位,那么学生课前的材料识记肯定会形成习惯。

7.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阅读。语文阅读还包括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图书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在听广播、看电影的过程中注意一些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平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语言实践活动,然后再交流,以扩大阅读面,增长见识。

8.拓展迁移,创立新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对知识进行扩展和创新。扩展是在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者创作思路前提下的一种创作活动,一般含有延伸原文内容、谈心得体会、写读后感等;迁移,主要指阅读中掌握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包括仿句、仿段和创造性写作等训练项目,也包括比较同类内容在不同文章中的写法的异同,鉴赏吸收更高明的写法;创新要求学生不是有意识或有目的地进行模仿,而是把一切知识性的东西、技能性的东西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常练笔,把材料识记同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1.勤观察、常记录,掌握第一手的素材。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包括诸多方面,我鼓励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记录新闻信息,并用平实的语言及时记在练笔本上,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批阅,充分发挥练笔的作用。练笔是将生活素材与语言材料巧妙结合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形式优美、内容真实感人的文章。练笔本的批阅主要以教师批阅为主、小组长批改为辅的方式。通过批阅,筛选出优秀练笔,在班内宣读,鼓励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并让其他学生产生写作欲望。对于练笔质量较差的学生,可先让其模仿优秀范文练习,慢慢向自主练笔过渡。

3.练笔突出个性特征。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而文章的特色也就不同。但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出现了相似之处过多的情况,对此,我大力倡导在写作中力求突出个性。我把重点放在作文指导课上,挖掘学生写作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鼓励。这样,写作较好的学生更有信心,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写作的状况有所改善。

4.指导写读后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他们非常渴望自己努力的结果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来展示“才华”,如课前让学生开展“演讲”“美文欣赏会”等,如此一来,学生的练笔得到了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提高了练笔的热情。

5.课后布置练笔内容,并定时交流。给学生一个话题,让其练笔写作;给学生几个词语,让其在练笔中运用;给学生一首诗、一首歌词,让其在文中运用;给学生一句名言,让其合理运用;给学生提供一种新颖的写作形式,让其模仿练

笔……然后,在下节课前抽样择优宣读,这样既加大了学生练笔次数,也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