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珍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珍爱生命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珍爱生命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珍爱生命的诗歌

第1篇:珍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摘 要】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以新课程改理念为指导,新课程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问题探究,知识魅力的课堂;新课程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

关键词 师生互动教学导入生命活力;教学方法;主题参与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课改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实质上是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题作用,重知识灌输,轻生活实践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力求倡导,课堂回归生活,充满活力。那么,怎样让课堂充满活力,怎样真正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题参与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我适时地故意抛给了学生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是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如在教学《珍爱生命》时,我想让同学观看电影《谭千秋》,然后设置了几个问题来导入新课:1.你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吗?2.电视里播放了哪些感人的事迹?3.你知道地震来时,我们如何逃生吗?当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昂,议论纷纷。学生发言时,我会给予点拨。当他们说下去时,我会补充,引导他们继续说下去。这样课堂上就充满了生命活力。达到了真正调动和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又如在教学《珍爱生命》时,我用课件出示歌曲《小草》的歌词:“没有花香,~~~~~·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和“同学们小草那么弱小,一花一枯荣,但它却那么乐观,还有对河流山川的感激,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让学生讨论并发言。这时,教师相机点拨。这样一来: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充满了生命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语言创设,语音视频创设,表演,游戏等形式创设,引导不用层次的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各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讲真爱生命的故事。

欣赏每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珍爱生命,和睦相处;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的重要性,通过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并让学生讨论,学生主导积极的学会了新知识,提高了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能力。

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虽然教材已经增加了很多图片和辅导文字,可谓图文并茂,但是学生还是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只是把政治课看作是一项任务,对一个教师来说,怎样才能把“枯燥乏味的”的内容更好的传给学生,是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的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文字的图像,音像的资料引用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客观事物,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这样,我们可以很便捷地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穿插事例,灵活机动的处理材料,另外一些在课件里未预先安排的资料,只要你对自己电脑里的资料熟悉了解,就可以随便通过第二种软件给学生演示。

其次,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图片,影片来配合教学。比如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珍爱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而言,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产生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箱学生播放名言警句的视频资料,如莎士比亚“上天生下我们是让我们成为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张海迪“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着,我要活的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等等。也可以播放相关报道的视频材料:呼和浩特市14名初中生因为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1次而不是老师说的4次,选择以自杀方式来挽回自己的尊严。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的吉林省一女生卧轨自杀。因家长禁止玩游戏机,广东省顺德市一初三男生上吊自杀。

看着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悲剧,相信同学们有着和我一样的体会。一个个花季的生命,就这样过早的枯萎了,除了扼腕叹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这样学生可以从视频材料中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爱生命”知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的感情以及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这样的视频材料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多媒体教学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制作一些图片,影片配合教学,也可以引用诗歌颂,歌曲,或材料等形式,达到引人入胜,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相应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材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2篇:珍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 教学观念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朱光潜先生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入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词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方法滞后

现在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知之甚少,领悟不深。在教学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的教学方式,知识无体系,能力无层级,过程方法被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生硬移植。这样的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诗词的关注度自然不高。

(二)学生应试、畏难心理严重

现在初中教育仍然围着中考转。考试几乎不考诗词,试题中即便涉及一些诗词方面的内容,也多以联句的形式出现,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题目简单,形式单一。这种单一的浅层次的考查不足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他们很实际很纯粹,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如果不是考试有名句默写和诗词鉴赏,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和诗词有任何的接触。抱着这种应试的心理,学生学习诗词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

另外,由于诗词理解起来偏难,学起来费时费力,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许多同学看到课后的“背诵”二字就顿生反感,对于诗词的学习自然兴趣不高,消极懈怠。

(三)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大

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拿到高雅的作品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同时,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诗词教育影响也颇大,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想花不多的精力就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高雅文学作品的学习,常常是置于其次,抑或弃之不理。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诗词教学的特点

(一)提升审美情趣

新课标指出:诵读诗词时,“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作为优秀个体生命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结晶,必然折射着深具灵魂穿透力的审美之光,必然不可抗拒地灼亮着读者的心灵,激励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优秀的诗歌和美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不但语言美、韵律美,而且意境和感情都非常美。我们在教学中教学生读诗、品诗、悟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体味自然和人生,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二)形成情感体验

新课标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诗,作为真、善、美的最高化身,以美的形式唤起我们美感经验的共鸣,具有渗透心灵的艺术性质。”诗中的富于理性内涵的情感是在诗人的情绪和意象交合时的顿悟,这种智化的诗情更多的需要我们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在诗歌教学既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诗的形式美,品味诗的语言美,获得审美愉悦,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体验,调动全身每一个情感细胞去领悟智化的诗歌情感,从而形成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实现由感而悟,合感而悟的过程。

第3篇:珍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葬花吟》意境 凄美 幻美 悲美 幽美

意境是我们古典美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中,在绘画和诗词中的地位尤为重要。那么,意境的概念是什么呢?意境是我们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从意境的概念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境的艺术审美待征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与韵味无穷四个方面。现就其四个待征分而述之其审美价值:

首先是情景交融之凄美。情景交融,关键在于融。情与景要有机地结合,要结合得自然、和谐,善藏善露,做到水融。情、意只有融于形象中,通过形象而表达,才能丰富饱满,产生美感,才有艺术魅力,这样才可能有意境。如果情景分离,或使两者勉强地叠加组合,则很难形成意境。

作诗本来就是为了抒情达意的,而情意需要借助景象得以表现。林黛玉是一个性情之人,率性而任情,因此她论诗强调意境,不以辞害意,任情而为之,她是极力讲究文学的艺术效果的,主张为情而诗,否定文学的教化功能,这一点在其创作实践中也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葬花吟》、《题帕诗》、《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作品无一不打上黛玉主观而强烈的情感烙印,尤其是她的《葬花吟》表现得最好。

“风霜”是《葬花吟》中所强烈诅咒的。而“红消香断”、“花落人亡”是闺中女儿对春花的无限热爱之情。因为林黛玉对于它们的凋谢,才在灵魂深处引起了如此强烈的震撼。我们看到,《葬花吟》这首诗无论是景色还是画面都是很凄美的,而其中并没有一处涉及到“情”字,但情并不是没有,而是发、隐藏于景中,处处都在抒情,真的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其次是虚实相生之幻美。虚实相生是意境在结构方面的特征。它强调的是如何在布局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言外之意,想象空间,是在巧妙的虚实结合中诞生的。

她天真直率,保持了人类的童心。她孤僻、小心眼、恃才傲物、言语尖酸刻薄,构成了她的缺陷美。她生活在超现实的灵性里,她是现实主义的失败者,但却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审美意义上的胜利者。她的哀婉、伤悲、忧思、苦痛,她那毫不吝惜的泪水,她的悲剧命运,让我们感觉到那是美的,那是种凄美,是种悲剧美。

再次是生命律动之悲美。宗白华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认为,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因此,生命律动便是意境的本质特征。

“黛玉葬花”最能反映林黛玉的珍爱生命之情:花已凋落,可对她来讲,似乎仍存在脉脉的生气,以致于她需要那样小心翼翼地加以收集并郑重其事地装入绢袋加以埋葬。对落花尚且如此,那么对生命呢?黛玉生时顽强搏击,而当无力挽回自己的爱情之时,她没有苟且偷生,而是选择了壮丽的死亡。难道她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吗?不!恰恰相反,正因为她太珍爱、太了解生命的真谛了,所以才不惜以牺牲生命来换取永恒的灿烂!

《葬花吟》是黛玉诗歌中的压卷之作,是她用生命铸成的绝唱。葬花即是怜花,怜花即是怜人。黛玉的“伤春”已感到了自身生存状态处于“飘零”的处境了。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正当青春年华,她并不知道死亡的经验,也无从知道死亡的经验。她只能通过“花落”来领会自己的死亡。我们通过她感花伤时的咏叹、通过她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隐隐地到这种转化为浓重哀愁的怨哀。

最后是韵味无穷之幽美。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魅力之所在。所谓“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它虽然从属于整个文体层面,但在意境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得更为充分,它是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韵味,是意境必备的审美效果。

第4篇:珍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一、形象共鸣

《水知道答案》中提到了英国的谢多雷克博士的“形象共鸣”理论。他认为,只要同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就会形成事件的“形象之场”,而只要和这个“形象之场”产生共鸣,同样的事情就能再度发生。这就好比在教育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一样。如果长期以来班级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处于这个“形象之场”的孩子们就会热爱学习;如果班级具有良好的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氛围,那么处于这个“形象之场”的孩子们就会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因此,我异常关注营造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

首先,我会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打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温馨场所。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色彩来布置班级,孩子们选择了红色。接着,他们在墙上贴上红叶,黑板报的边框画上了水红色的花卉,还从家里带来了花卉和植物放置在班级花圃里。孩子们真是有创意,把教室布置得整齐、大方、富有生机与活力。每个教师走进这个教室里心情都非常的愉悦,都免不了要称赞一下我们的孩子。孩子们也特别爱惜这个美好的环境,每天都认真地看护着这里的一切,不让任何人破坏他们。

其次,我会利用一切的机会来拉近师生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心中有孩子,孩子心中也会有你。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还要当好他们的知心人。当孩子失落的时候,要懂得去鼓励他们;当孩子苦闷的时候,要真诚去安慰他们;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要耐心引导他们……班会课,你要做好主题教育工作,让你的孩子在思想上不断地进步;课堂上,你要发挥你的专业魅力,用你的专业知识让你的孩子在智力上不断地提高;运动会上,你也要积极参与到运动项目中去,让孩子们知道你在快乐运动、健康运动;课下,你要认真批改作业,让孩子们知道你勤劳地付出,为的就是他们的成长成才……

当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教育环境的时候,也就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形象之场。孩子们在这样的想象之场中,学会爱,学会关怀,学会用自己的言语与行为传递着生命的温馨。

二、心灵共鸣

当水听到关于“爱与感谢”的时候呈现出美丽的结晶,它引起了那些关心人的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关注人的心灵成长的人们的共鸣。这就是一种心灵共鸣。在教育中,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深处,需要引起心灵与心灵的共鸣。

有的老师说:“看到那些孩子我就生气。”这样的老师,孩子们看到他也不高兴。消极的情绪也会引导产生消极的情绪。谁希望看到一个整天板着脸的老师呢?同样的,积极的情绪也会引导产生积极的情绪。当你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们也会爱你。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共鸣。

心灵共鸣源于爱。但是“爱”的表达是一门艺术,运用的恰当就是事半功倍;运用的不好就是事倍功半。有这么一个故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聆听:有一个非常爱养狗的人,花了很多钱来养他的狗,他听说,深海鱼油对狗的发育很有帮助,于是每天一大早,他都把狗抓过来,用两条腿夹住它的头,强迫它张开大嘴,然后使劲地往它嘴里灌鱼油。可是,狗都奋力反抗,甩脱主人的腿,鱼油流得满地都是。就在他回头的时候,却看到狗掉回头,津津有味地舔着洒在地上的鱼油。原来,狗抗拒的不是鱼油,而是他喂食鱼油的方式。这个故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许多的启发:我们应以正确的方式来爱学生;应拥有智者的心灵,抛弃愚者的手段。

当我们面对四五十个孩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我们需要借助“外力”,让我们的力量足以跟进学生的心灵成长。于是,我就采取各种方式来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比如,我在班级开设了“班主任信箱”,学生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与老师交流内心深处的“秘密”与感受。我会在每天放学的时候打开信箱,取出信件,然后回家一一给他们回信。当他们一大早在他们的抽屉里找到老师的回信时就会欣喜万分,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我的一片爱心。我还在黑板上每天写上“班主任寄语”,用一些励志的言语来鼓励他们。

三、和睦共处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共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以,人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应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不仅是自身的生命,还包括宇宙万物的生命。因此,在我们意识到爱自己、爱他人、爱他物的时候,我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当我们在教育孩子们爱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告诉他们要爱他人,爱他物,并且还要为此付出行动。为了培养孩子们与自然万物和睦共处的意识,我开展了系列的活动。

比如开展《我与自然》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孩子们收集自然中美丽的景色,并向其他的同学介绍这景色吸引人的地方;朗诵有关自然的诗歌;展示自己写的关于“自然”的作文。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孩子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决心。

第5篇:珍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恩教育;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要想在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首先自己要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意义。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我们来自于父母、我们存在于环境、我们成长于呵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要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语文学科建设包含课程、教材和教学三个方面。目前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课堂实践则相对滞后,迫切需要我们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而确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这就是用先进的理念提升教学品位,用丰厚的内涵彰显教学精神,用积极的互动凸现教学主体,用鲜明的个性追求教学艺术,使课堂教学真正跟课程标准、新教材内容和谐地演奏出科学、艺术的旋律。

一、教育学生敬畏生命

语文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生命教育的很好载体。富含哲理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主题鲜明的小说,哀婉动人的戏剧,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多种情感的融合,将会凝聚成生命的源泉,浸润着学生美好的心灵。这些名著,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有生命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生命才有幸福的人生。

二、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

未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容易养成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人家要求索赔12.5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可小男孩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这个男孩靠打工赚钱,终于还清父亲的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里根,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孩子犯了错误,作为父母应当怎么办?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而里根父亲的可贵之处就是让孩子懂得:犯了错误,就应该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不推卸责任。其启示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今的独生子女,优越感特别强,有父母这座大靠山,什么事都不在乎,有事皆由父母兜着。所以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总是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怎么会对家庭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守信。让孩子从小信守自己的诺言,长大才能担负起社会责任。因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有坚不可摧的力量。

三、教育学生与人和谐相处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理性的主体,都有自己的尊严。因此在交往中,不管性别、条件、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主体,并没有尊卑优劣之分。因此,树立平等交往的观念,也是正常交往产生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一个古希腊传说,有一个人是天帝所造,第一只牛是海神所造,第一座房子是劳工神所造。在他们工作完成时,因为要比谁的工作最完善,便发生了一场争执,他们决定去请讽刺神来做裁判。然而,讽刺神很挑剔,处处揭他们三人的短处。他首先责备海神,因为他未曾把牛的角做在下面,这样去顶东西就容易得多了。接下来,他又责备天帝,因为他未曾把人心放到外面来,这样大家就可以知道坏人的想法以做准备。最后他骂劳工神,因为他他没想到在房子底下装上四个轮子,以便讨厌邻居的时候,住的人可以轻易搬走。于是,天帝、海神、劳工神十分恼火,一起赶走了讽刺神,并剥夺了他的裁判资格。几千年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融洽首先要会颀赏对方,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一点很重要,在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不能根据自已的兴趣和爱好对他人过于苟求。如果你固执地追求完美的人,容不下对方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的失误,那么你只能是失去朋友,失去友谊。密西根大学心理系教授詹姆斯说过:“常露笑容的人,比不笑容的人在经营、买卖、教育……等方面比较有效果和成就。”交往也是如此,笑意是善意的象征,它可以使自已和对方明朗活跃起来,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而在交往中,我们中学生要将心比心,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体谅和宽容他人。

参考文献:

第6篇:珍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由于所受的经历、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千个”,才会呈现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近年来,我一直探索并实践着批注式阅读,学生在这个批注过程中产生了阅读兴趣,增强了阅读能力,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尝到了阅读的甜头。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因学生的精彩批注而陶醉。下面就批注式阅读谈谈我的尝试:

一、写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学生在读了《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方为人上人啊!”还有学生在读了《五柳先生传》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正如《饮酒》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学生在读了《羚羊飞渡》之后,作了如下批注:“太感动人了!”“老羚羊真伟大!”“老羚羊为救年轻羚羊,牺牲了自已,可敬!”“让我们爱护动物,世界会更美好”、“ 保护珍稀动物,不要让它们灭绝”、“珍爱生命,保护自然!”等等。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净化了他们的心灵,真可谓是一石三鸟啊!

二、写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如学生在《星星变奏曲》中作出这样的批注:“‘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作出了如下批注:“‘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在“我信得过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这句话旁边作出了这样的批注:“我觉得作者说得不对。照他这么说全世界的人价值都一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说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反正无论做什么价值都一样。”学生在《珍珠鸟》中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旁边作出了这样的批注:“鸟儿长着一对翅膀,就是为了飞翔,作者把它养在家里,鸟儿失去了它向往的广阔天空,从鸟儿的角度看,这并不是美好的境界。”瞧,他们对作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这些批注,才让我们的课堂辩论有了源头,从而争论得热火朝天。

三、写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如学生在《雨说》的第一段作出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还有的同学在《敬业与乐业》中“坐这山,望那山”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得陇望蜀”,多么细致!也有人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作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 ……他们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他们能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的做法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写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如学生在读了《沁园春・雪》之后,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旁边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评价。但也有人对文本作出否定的评价,如我的学生在《敬业与乐业》中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这句话旁边作出如此批注:“不如把这两个破折号改成括号,这样更让人明白,也读起来更顺畅。”他的这一细致而又合理的评价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学生们反复比较了破折号和括号的读法,倒还真认同了这位学生的批注。有的学生在《孔乙已》中的“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旁边作了这样的批注:“好一个‘大约’”!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看似漫不经心,竟然把世态的炎凉,孔乙已所受的冷遇暴露无遗,作者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啊,不愧为文学巨匠!”这种评价式阅读极大的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读书的主人,他们有权利来评价书本和作者了,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尊重!

五、写补充式批注

第7篇:珍爱生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悲中审美 向死而生 教学反思

笔者初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时,按常规教学思路,发现学生能够区分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的优劣,能够理解文本中“沉重而美丽”的含义,能够明白文章“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也能够对杀戮的残忍发出一阵唏嘘感慨……但,课文厚重的悲剧性和课堂上学生蜻蜓点水的情感体验不能和谐相融。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句话:“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找到一个教学的突破口,营造课堂的情感基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尤为关键。为此,笔者进行深入反思,重构教学思路,尝试“倒吃甘蔗”,以文本结尾处的遗言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的引线,带领学生在悲剧中审视人性之美,向死亡致敬,从而更加珍惜和平,珍爱生命。

1.遗言切入,营造氛围,唤起思考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死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的话决不会白费,因为真理往往是在痛苦中说出来的。一个从此以后不再说话的人,他的意见总是比那些少年浮华之徒的甘言巧辩能被人听取。正像垂暮的斜阳曲终的余奏和最后一口啜下的美酒留给人们最温馨的回忆一样,一个人的结局也总是比他生前的一切格外受人注目。”

一封封遗言,意味着一个个死亡。集体性遗言,意味着一场屠杀。以结尾处的遗言导入课堂,营造出凄凉悲伤的氛围,巴尔扎克说:“痛苦跟欢乐一样,会创造一种气氛。”营造悲凉的课堂氛围,奠定悲伤的情感基调,更有利于调动与唤醒学生对死亡的思考――他们为何而死?死的甘心吗?死得其所吗……进而引出二战的残酷和本文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战争,对屠杀的深思。

2.遗言细节,呼应文本,彰显主题

细读遗言,关注留遗言者的身份――是学生、工人、木匠、牧师……这和文本中“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相呼应。死者的身份“全是”无辜的市民,作者在列举遗言时,特意点明他们的身份,就是想告诉我们死者的平凡,死者的无辜,就是在愤怒地控诉纳粹的残忍、狠绝。

细读遗言,关注遗言标点――学生在朗读时势必会发现18则遗言中17则没有标点断句。没有标点断句的理由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临死前时间太短,死者抓着小纸片,抓着身份证着急忙慌地写下遗言。这和文本中“他们临死前几分钟,在小纸片上,或在身份证上,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裸的爱、裸的心愿”又呼应在了一起。那么自然而然地引起思考――“裸的爱、裸的心愿”是什么?于是,不甘于死,渴望于生的心愿呼之欲出;于是,对父母妻儿的爱跃然纸上。临死前的几分钟里,他们连写标点的时间都没有,更遑论深思熟虑酝酿煽情了。可就是这些简淡的只言片语,写出了他们死前最急切的呼唤,最真挚的热爱,最痛彻人心的遗殇……他们的弥留之际的“最后几个字”成了“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声音。

细读遗言,关注两位小学生――“(第二中学六年级学生)爸爸,我和密索在旧军营里。给我们送饭来,也要工装裤和毯子。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若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姨妈彼得舅舅也在这儿。给他送三包烟还要些纸――巴法尔”。六年级的巴法尔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遗言,六年级的孩子上哪儿体验生离死别呢?他懵懵懂懂地跟着周遭的大人在纸条上写字,写的尽是“旧军营”的生活。他饿,他希望爸爸能给他送饭;他冷,他希望爸爸能给他送裤子和毯子……那一个字一个字的乞求,“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他小小的心灵如何能够明白――“吃的”是送不来了,送来的只有“枪子儿”了。纳粹的折磨,纳粹的虐待还没能让这个幼小的孩子绝望,小小的他只有小小的愿望――吃饱、穿暖――多么天真,多么单纯啊。由此回顾文本中迪桑卡的诗歌:“他们坐在书桌前……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想象着孩子们上一刻仍在“傻傻”地憧憬着未来,下一刻就被赶到青青山坡上被无情地机枪扫射,悲愤之心油然而生。“(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这是鲁比沙最后一次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因为她知道她就要死了,她再也没有机会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她再也不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成长了……因为“纳粹要灭种呀”,300个孩子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在纳粹的集中营里,在克拉库耶伐次,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不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而是残忍无情的嘴脸,灭绝人性的枪声,至此,课文标题“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内涵便不言而喻――孩子们天真的呼唤,就是对纳粹屠杀最强烈的控诉。

3.挖掘遗言,透析人性,感悟悲剧

悲剧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原本美好的东西。英国学者罗斯金曾说:“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所失去的爱情,但是一个守财奴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可见,只有原本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当它不以我们主观意愿而走向灭亡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其悲剧美的魅力。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什么才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呢?

深入挖掘遗言,我们剖析死者最后一刻留给这个世界的只言片语。

真――“(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鲁比沙死之前惦记着父母,呼唤着父母,深爱着父母,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第二中学六年级学生)爸爸,我和密索在旧军营里。给我们送饭来,也要工装裤和毯子。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若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姨妈彼得舅舅也在这儿。给他送三包烟还要些纸――巴法尔”,巴法尔死前的小小心愿无不透着孩子的天真。

善――“(工人)永别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再见――史米奇”,史米奇死前和妻儿告别,“最最亲爱的”,“最最”叠用传达出他对妻子,儿子爱之深,他在最后一刻仍不忘祝福妻儿幸福快乐。“(工人)我最亲爱的鲁姬卡在这最后一刻原谅我一切吧留下850元爱你的包扎”,包扎死前请求爱人的宽恕,留下他不多的却是全部的财富。“(生还的工人)亲爱的包瑞卡好好照顾美莎给她找个好丈夫问爸爸好请他也找爱你的包季达”,即便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自己要死了,也仍希望妻儿继续好好生活,找个好人家,找个好爸爸。

美――“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孩子对父母的难舍,“没有爸爸也要快乐”是父亲对孩子的祝福,“我最亲爱的鲁姬卡”是丈夫对妻子的深情……这些都是人性中弥足珍贵的美好的情感啊。

鲁迅曾说:“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就是如此,悲剧的主人翁不是什么英雄人物,而是孩子、老师、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等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他们都是心地善良的“小人物”,可是面对荒谬的种族灭绝,手无寸铁的他们却连生存和温饱都难以维持,“七千多人呀!一天之内,全杀光了!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尤其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他们一直在父母的关爱下幸福生活,他们思想单纯,力量弱小,怎么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然而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罪恶的屠刀举向了他们。这些无辜的人们在临死前仍然充满对生的渴望,对死的不甘,他们留给至亲的这些遗言无不洋溢着人性的真、善、美,可哪怕是这样小小的美好的心愿也统统被纳粹的野心,被不正义的战争所毁灭,这难道还不是悲剧吗?

4.反思遗言,控诉战争,行且珍惜

最后,反思这一则则的遗言,追溯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不义之战,反思这场非正义的战争带给南斯拉夫民族,带给全世界,带给全人类,带给未来的警戒。

克拉库耶伐次的悲剧给南斯拉夫民族带来的不仅是沉重的回忆,更是美丽的现实。虽然“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但是“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虽然“纳粹要灭种”,但是“每年这一天,我们到这儿来纪念他们。诗人,画家,雕刻家,剧作家,演员,音乐家――各种艺术家,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虽然“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但是“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的声音年年月月地在这片大地上回荡――“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克拉库耶伐次的悲剧不仅仅让塞尔维亚人明白了这点,也让全世界全人类明白了这点――“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萨特的引言体现了克拉库耶伐次悲剧跨越民族跨越国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