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价值观论文范文

价值观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价值观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价值观论文

第1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工作价值观护士综合医院

工作价值观是一般价值观在工作背景下的特定表达,指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一一。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对工作的一般态度。护士工作价值观为正确选拔与合理培训护士提供心理学基础,同时,也为正确选择激励模式,建立良好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成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通过判断护士的工作价值观是否与组织文化相一致,从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降低缺勤率和流动率,最终提高工作质量。为进一步了解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现状,比较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别,本研究对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772名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共45所,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按哈尔滨市各级医院总数的1/5,选取哈尔滨市9所医院的77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所,护士382名;三级乙等医院2所,护士215名;二级甲等医院4所,护士175名。要求护士符合以下入选标准:注册护士;愿意参加本课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以上。

1.2调查工具

采用工作价值观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调查表包括3个维度:情感型价值观(5个条目)、认知型价值观(13个条目)、工具型价值观(6个条目),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6点记分法,“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不太重要、较重要、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计1,2,3,4,5,6分,总分为144分,得分越高说明员工对工作越满意,各条目得分平均值为总体价值观。内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a系数为0.92,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95,平均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validityindex,CVI)为0.86,条目一致性平均数为0.87%。共发放问卷814份,剔除填写不全无效问卷42份,回收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4.84%。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与标准差描述护士工作价值观现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异。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1)

由表2可知,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得分排序为:情感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认知型价值观,总体价值观均值为5.17分。

2.3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见表3)

将认知型价值观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P=0.000;B组与C组比较,P=0.009;将工具型价值观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C组比较,P=0.003;B组与C组比较,P=0.000。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在认知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方面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三级乙等医院护士的价值观得分高于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医院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1)。

3讨论

3.1护士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状况

有研究报道,目前护士的年龄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梭形,本研究中,21一3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49.61%;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占34.72%,说明护理队伍正从年轻型向成熟型转变。25-40岁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发挥作用的最佳年龄。所以,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呈梭形(即以25-40岁的中青年为主)最为理想。本调查显示,临床护士以21一30岁、护龄,5年的年轻护士居多,职称仍呈现扁平结构,9所医院中无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士)比例为9.31:43.56:100.00,与医生相比,护理人员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较小,说明护理人才队伍还未形成合理的梯队,这与以往护士学历以中专为主有关。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一直占主体地位的中等护理教育规模开始缩减,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此次调查显示,大专学历护士占主导地位,达44.43%,符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虽然护士的学历有所提高,但高学历的护士仍然缺乏,尤其是硕士、博士学历的护士在调查中出现空白,提示护理硕士、博士教育有待发展。

3.2护士工作价值观状况

认知型价值观表达了对工作本身的一些特征及员工自身的发展、成就的重视,包括工作兴趣、责任、成就等反映护士高层次需要的内容;工具型价值观也称物质型价值观,是指得到所希望的物质或实际结果的价值观,它包括薪酬、工作安全等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最为关注的是情感型价值观,其次是工具型价值观,重视程度最低的是认知型价值观。体现了护士群体的情感社会需要(例如:被尊重、工作被认可、公正的监督等方面)在现有的激励体制下满足程度不高,这将降低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工作积极性。而且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高层次需要不会发展为主导需要,因而对高层次需要如成就、工作兴趣等的追求也受到了抑制,这将进一步阻碍护士向更高层次和方向发展。按照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的抑制也会降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从赫茨伯格的因素理论分析,情感型价值观及认知型价值观的内容都属于激励因素,而工具型价值观的内容属于保健因素。因此,情感型价值观及认知型价值观对护士具有激励作用,在这些价值观的满足上存在不足也会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下降。提示管理者在设计激励模式时,应对护士的情感需要和成就发展需要进行投人,改进现有的激励考核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护士设定工作目标并适当授权,提高其责任感和成就感,以期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3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异

第2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一)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提出,是中国人对天地最初的基本的思维,该思想认为人与天不是处于在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思想后经董仲舒进一步继承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成为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的重要观点。

(二)以“仁”“礼”为内核的伦理精神。孔子创建了以“礼”“仁”、“中庸”为内核的伦理思想体系,为儒家伦理道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其中,“仁”的思想的提出是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仁”以爱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为根基,“仁者爱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思想根源逐渐演变为社会的伦理原理与道德情感。同时,孔子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后来时期的荀子也很重视“礼”的观点,认为礼是节制人的欲望的最好办法。后来的儒家思想继承发展了先贤的观点,主张用礼来调节人的,成为了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三)以“修身”为根本的道德精神。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所在。从儒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学的精华在做人这方面体现的尤为重要。《论语》在学做人方面蕴含着很精髓的思想,其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的根本是在修身,而且从天子到庶人,所有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这就是儒学的根本精神。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学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价值的提升,而人的提升要靠自身修养的提升来实行,而不是靠一套规则的束缚来实现。

(四)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推人及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少思想家对推人及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其中《论语》中就记录着很多关于孔子推人及己的观点,“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该观点的体现。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够合符规范,一个社会或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后来的墨家的“兼爱”思想也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后世的儒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儒家处理伦理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这种推己及人的伦理原则及其思维方式,在当今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也仍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精神

(一)现代文化的含义。通常意义上提到的现代文化是指从“五四”以来不断建构和发展的优秀文化。这种现代文化传统,是在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精神而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二)现代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

1、现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是“五四”以来所提倡的现代文化精神之一。中国古代曾经有着灿烂繁荣的科学文化,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但是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中国渐渐在世界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落后了。“五四”以后,我们开始逐渐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形成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科学思想。而在现在我们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必然要求我们弘扬现代科学精神,树立科技决定今天,科技决定明天,教育决定后天,文化决定永远的科学观点。

2、现代民主精神。现代民主精神是“五四”以来所提倡的现代文化精神的另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中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但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使得中国长期与民主无缘。“五四”运动以后,被引进的西方民主观点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阶段的更替,后来到当代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最终形成现代民主精神。当今培育和践行“民主、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也要求我们必须弘扬现代民主精神。

3、现代法治精神。现代法治精神的含义在于一是要求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二是要依据法律法规治理国家(依法治国);三是公民自觉知法、守法;四是法治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民自由、平等的民利,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当今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逐步形成和强化“依法治国”理念。

三、结束语

第3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现实生活的良性机制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教化意义的文化理念。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成为文化整合的基础,是因为它能够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保持一种契合与互动关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种健康发展的文化机制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生活的内在契合与互动,得益于核心价值观念对人们思想的不断点化和提升。因而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仅仅看成是“政治教育”,否则就会使它丧失文化的“本真”,失去精神的自由创造功能。在市场霸权、网络兴起的时代,社会结构和民众生活发生巨大变化。随着人们交往空间不断扩大,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已经形成,以往用以进行社会动员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能效渐趋弱化。而人们的社会生活又因缺乏贴近现实的文化理念的引导,缺乏一种文化价值的自觉,渐趋颓废化和庸俗化。因而要强调作为社会生活样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形态,以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理念与社会生活的内在关联,这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当务之急。为此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虚”与“实”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对自在文化的点化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精神的“社会知识分子”践履。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中“虚”与“实”的结合。文化教化具有“虚”的一面,即本质上它是一种理想性存在,因而其本身与现实的世界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文化教化又具有“实”的一面,即这种教化的理念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还是一种承载这种教化理念的现实载体,以便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相关联。比如说自古以来教化都需要礼仪的设计、机构的设置,以及作为传承载体的“以身体道”的阶层或群体。因而“虚”与“实”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困境,正是这种“虚”与“实”的错位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教化,必须以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为基础。但它与意识形态教育并非等同关系,二者内在的张力表现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凝聚力的特殊的有组织的理论信念体系,决定了文化教化的体制和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赋予一个群体的世界观、期望、计划和行动以理论上的合法性。意识形态并非表面上看来的以个人或群体的专门利益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的正当性或合法性诉诸于一种更高层次的,似乎更具有概括性,因此更具有适用性的权威。”另一方面,文化教化又不同于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教育重在培养“政治人”,而文化教化则更立足于塑造“完整人”,其价值旨趣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存在,推动主体的文化自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之道,就是要使价值观由政治事务转变为一种社会事务,成为人们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精神需求。从“虚”的方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教养本原,为人的现实存在赋值和奠基。其“实”的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对自在文化的点化与提升、文化精神的现实人格化践履等。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对自在文化的点化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不是抽象的存在和空洞的概念,而是当下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自在文化和自觉文化是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两种文化形态。自在文化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自觉文化是“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文化存在多是自在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体现日常生活之道,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撑”,但它并不是简单地适应生活、迎合生活,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点化与提升。因此,文化教化就是要对生活世界中的自在文化进行反思、自觉、提升,以重塑人们的自在文化行为。然而现实中,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往往远离大众的生活世界,根据政治需要,以独断的话语展开说教;以应然代替实然,回避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这种远离大众现实生活的教育,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教化功能,面对民众在实际生活中的困境,从理论上也难以自圆其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自在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发挥其对自在文化的点化和提升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应该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建立直接联系,以便及时回应和驾驭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行为,并以通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以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文化思想和文化行为予以点化和提升。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精神的“社会知识分子”践履。文化教化的理念需要“以身体道”的群体或阶层作为它的体现和传承的载体,通过人格感召的形式实现文化理念的教化效果。这在各个文化系统中都有所体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尤其重视“以身体道”群体的塑成,“不可辩论,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孔子开始,知识分子就以“道”自任。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天下无道”,统治阶级已经失“道”,担“道”的重任就被“士”所承接。而在今天,要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实现其文化教化功能,同样需要具备良好教育背景、有社会责任感、能“以身体道”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然而反观现代社会,真正的“知识分子”却越来越缺失,“知识分子”的培养已经成为紧迫任务。为此,首先应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科目、教学一定要能够探寻到人类精神的自由、生命的尊重、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现代教育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人为的学科壁垒,切割了学科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代学校教育的常态。实际上,人文学科是认识和了解人本身最贴切、最直接的学问。在中西方传统的“博雅”教育中,都注重对学生文史哲的一体化教育。社会所关注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方面的训练,还要关注怎样做人,特别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处理。而只有加强通识教育,才有可能完成“知识分子”的培养。其次要强调“社会知识分子”的文化教化功能。知识分子依靠知识优势,以自己言说和著述,承担着传播先进思想的重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在当代中国,我们迫切需要“知识分子”发挥其知识优势,创造、传播先进思想,以其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气,推动大众的文化自觉。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教化“多维辐射”的组织运行系统的形成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通过文化教化,推进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具体的组织运行系统来开展。文化教化的含义比较宽泛。在价值观教化中,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只要能促使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实现其文化精神的内化,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的范畴。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教化,就必须改变过去狭隘的“学校教育观”,使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多维辐射”的文化教化组织运行系统。其中关键是推进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和社会教化体系的健全。

第一,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教育,尤其是健全的教育,能够为某种普遍价值理念和伦理规范的主体内化提供并建立较为广泛具体而持续有效的传播方式、解释资源、知识和智力支持、接受机制。这种传播、解释、接受的科学教化机制及其优越效率,是任何其他文化形式所难以媲美的。”学校教育具有规模巨大的特点,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紧密的关联,在社会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人们对学校尤其是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寄予了厚望。正确的教育理念极为关键。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在教育方面,我们首先注意到,由于民主社会实现了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在这种社会中,各种利益相互渗透,并特别注意进步或重新调整,这就使民主社会比其他各种社会更加关心审慎的和有系统的教育。”杜威在“民主社会”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他认为,“这种社会必须有一种教育,使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都有能促进社会的变化而不致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我国目前正在倡导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要使之达成“全民共识”,促进一种“相互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为此,学校教育就要推动学生形成一种主体性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使命。在学校教育中要推动学生的主体文化自觉,首先要有文化主体意识,能够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是文化世界的主体,因而要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提升文化活力。其次要认识到自身的主体能力,发挥主体能动性,在实践中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创造新的文化形态。最后还要有主体价值意识。认识到人是一切存在物中最有价值的存在,人不只是适应文化,还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推动文化前进,以实现自我价值。

第4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当前的中国企业对于企业文化这一时髦的管理概念趋之若鹜。然而真正正确理解了企业文化的却并不多。

2004年年中,我与华南某民营制造类企业合作,期间该企业董事长拿着自己总结的企业文化大纲让我看,我接过稿件,就其中一句“员工爱厂如家”问这位老板:“整篇当中,我都看不出来你的员工凭什么爱厂如家。”并不是让员工爱厂如家不正确,而是我们要让员工真正做到爱厂如家,要给员工一个合适的理由。

有文化的企业,就是一个企业内部充分认同这些理由并真正遵照执行的状态。我们称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我们所说的理由,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是组织内部共同认可的行为的基础。

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之前,为了争取西方盟友的支持,国务卿赖斯出访法国,与法国总理握手的同时,赖斯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这句开场白无疑是奠定未来磋商基础的一句话。

可见,国际组织内的行为都以此为基础。那么什么是共同的价值观呢?什么又是价值观呢?

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起几年前国内颇为流行的一个心理测验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假如交给被测试这五种动物,这五个动物分别是狮子、猴子、牛、马、羊,要求被测试者排列出依次将这五种动物杀掉的顺序。被测试者提供答案后,测试者会讲出这五种动物分别代表被测试者身边重要的人和事:情人、子女、父母、事业、配偶。

我并不清楚这个测验本身是否合理,但是我知道,这个测验的目的并不是想知道被测试者是先杀掉自己的子女还是先杀掉自己的配偶,实际上是期望了解被测试者在两项选择时会倾向于以哪一方为重,就是期望探知被测试者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背后主导我们行为的一套判断依据。企业中的所有经营行为都存在选择,这些选择的背后都有价值观主导。如果企业中的大多数人面对选择是倾向性一致,我们就说,这个企业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发现那些对企业长期目标影响重大的那些经营性的选择背后的价值观,并通过有效的途径让这些价值观发挥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正面作用。

如同西方哲学中对人的三个基本问题,对于企业的价值观,也有三个根本性问题。

首先是企业要追寻什么?也就是未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是一个企业内部大多数成员希望共同创造的未来景象,我们称之为愿景。

第二个问题是为何追寻?就是企业为何而存在,为什么能够成为愿景中所描绘的企业?问题的回答就是企业的目的或使命,是组织存在的根源。有使命感的组织有高于满足股东与员工需求的目的,这些企业通常都希望对这世界有所贡献。

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追寻?也就是什么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是在达成愿景的过程中,一切行动、任务的最高依据和准则。这些价值可能包括正直、开放、诚信、机会均等、精简、实质成效、忠实等。

过去我们的企业主要采用制度建设进行管理,我们用同行业标准线来表示。然而制度实际上是企业经营行为的一种底线,因为当员工的行为在标准线以下时一般是要受到处罚的。如果企业仅仅用制度来管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古人云: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仅有制度底线的企业内,员工只有这条线作为标准,行为固然就靠近这条线,所以,经常有人违反制度就很正常了。

而文化管理,我们实际上是为企业制定了一条长青线,它发挥的是一种心灵上的牵引作用,心灵上的认同,将牵引员工去追寻,而逐渐使行为脱离标准线,从而引领企业成长。

企业内部如何让文化生成和落地

不久前我到华南地区的一个企业去座谈,企业的领导自豪地对我说:“我们企业的文化一直搞得很好,我可以带你去参观一下。”走在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内,各个楼层、各个办公室门口都悬挂着各类口号和标语,这些标语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大量的名言警句中摘选的,然而这些口号标语有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呢?在进一步的访谈过程中,我忽然问某位部门经理一句话:“你记得你办公室门口的标语写的是什么吗?”他愣了一下,然后回答说:“刚贴上去的时候还是记得的,可是现在忘记了!”为什么没有记住呢?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这些标语和口号并不是员工理解并遵照执行的,更不是员工发自内心想说的话。现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单纯的口号和标语,那些至多是做到了语言美,也不是一些仪式和活动能够诠释的,那些至多做到了行为美,不一定会长久;而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是做到心里美,使得企业员工对文化的追求成为一种根本性的追求。

但是员工并不会因为我们简单的宣传就会立即开始这种追寻,要使企业文化在内部落地生根,是需要一系列的系统工程来进行建设的。

我曾经服务过的一个企业,过去一直沿用总部十六部一室的职能设置,并且行使垂直领导,使得内部管理条块分割,工作目标的考核基本是上级对下级的,缺乏对整个服务流程结果的考核。因此,各个业务部门对于其作为服务对象的下游部门缺乏服务意识,仿佛只要上级认可就完成了自身的工作职责。在业务流程上,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不畅通的。我们曾经在一个内部研讨会上研究一个问题,那是一个涉及很多部门职责的客户服务问题,近半年的时间里这个问题都没有解决,而研讨会上大家各执己见,每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认为自己完成了工作职责,没有人肯于为这个问题负责。这个话题后来被我们打断了,我总结道,恰恰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客户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才是我们这个企业真正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当然要重新树立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但是单纯的宣传是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的。就此,我们提出一项畅通工程建设。畅通工程的目标就是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建立,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我们的内部沟通畅通起来。

工作的切入点就是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的建立。构建了企业上下级协调、沟通的新机制,其中融入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流程驱动管理方式,所有环节都以最终客户的满意为依据,是以目标和顾客为导向的责任人推动式管理。处于业务流程中各个岗位上的责任人,无论职位高低,行使流程规定的职权,遵守流程的制约规则,承担流程规定的责任,拉动上面业务环节,推动下面业务环节,确保流程目标实现,从而打破过去在员工中单纯以部门为界限的条块化工作意识。

所以我们说,有效的文化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循环圈。我们确定了基本价值观后,要修订我们的制度和管理规则,从而使员工乐于去尝试,并在尝试中确认价值观,从而通过长期的行为,成为集体认可、共同实践的一种习惯。

企业文化如何对外释放?

美国的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一段话: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将组成你的语言;

注意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将导致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将养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形成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第5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现状调查;问题研究

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阶段。连续几年的大扩招引起在这条独木桥上苦苦追求的学子一片喝彩。在欢呼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从大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2002年的133.7万人到2007年的495万人….2008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协调。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由就业的动机、择向、途径及方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

通过对西南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毕业去向和原因、就业倾向、就业途径、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及评价等问题有所了解和把握,从中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重庆市西南大学全日制本科2008届毕业生。

样本:随机抽取西南大学3所文理院系的200名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0.3%。参与调查的学生具体情况为:①专业:理工102人,文科84人;②生源地:重庆市内l16人,重庆市外70人;③性别:男97人,女89人。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毕业后去向及原因

调查显示,面临毕业时,大多数学生(98人倾向于立即就业。其中有家庭经济的原因,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消耗了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毕业后,很多学生都想立即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很多在校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认为早人社会可以积累更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经验这样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由于就业的压力和提高自身学历、能力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学生(54人)选择考研。另外,有l0名学生打算自主创业,7名学生认为出国经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还有17名学生选择边考研边找工作。

(2)就业倾向

调查显示,学生大部分(59人,31.9%)愿意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就业,认为这些地方机会多,经济效益好,工作、生活条件好,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由于重庆市直辖后发展迅速,所以也有一部分学生(52人,28.1%)愿意在重庆工作。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因此,有23.8%(44人)的学生愿意回原籍,认为那里父母亲人都在身边,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更有利于个人发展。此外,有12.6%(24人)的学生没有特别要求,但只有3.6%(7人)的学生愿意去西部等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毕业生仍然对工作地点要求高,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老、少、边、穷”地方就业。其实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抱负的平台.但却由于条件的恶劣,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去那里工作。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政府机关占24.1%(45人),三资企业占15.8%(29人),高校、科研单位占15.5%(29人),国营企业占14.6%(27人).中小学教师占12.2%(23人),民营企业占10.6%(20人),自主创业占7.2%(13人)。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备受大学生青睐.这与其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和经济地位高,学术水平较高等特点有很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师范类和农学类人才,而调查中愿意去中、小学工作的学生却只有12.2%.这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师范类人才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影响你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多项选择问题。回答占前四位的是:个人发展前景、经济收人、兴趣爱好、自己是否适合。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趋于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更加务实和注重实际价值。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88人,47.1%)对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是1500—2000元,2000—3000元的占23.5%(44人),1000—15O0元的占11.8%(22人),800—1000元的和3000元以上的各占8.8%(16人)。由此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月薪期望值在1500—3000元之间,占到70.6%,而绝大部分学生的月薪期望值都在1500元左右。可见目前大学生正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明显降低。

(3)就业途径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61人,32.8%),反映了社会关系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从而也对我国的就业机制提出质疑。现场招聘会和上网也占到一定比例.分别达到27.8%(52人)和20.5%(38人)。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愿意花在找工作上的费用也越来越高,从服装费到车旅费、住宿费。有的学生可以说得上是“大投资”。调查中,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费用可以不计较。有29.4%的学生愿意支付的求职费用是100—499元,西南大学以师范和农学为主。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35.3%)只愿意花费100元以下来找工作。

(4)求职影响因素

在回答“用人单位关心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的多项选择题中,认为社会实践经验和自身的能力与特长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表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重视内部归因。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专业、学历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此外,毕业学校、个人品德以及性别在大学生就业中也起着一定作用。

(5)大学生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态度调查显示。对于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政策,有44.1%(83人)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20.6%(38人)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但仍有26.5%(49人)和5.9%(11人)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很了解的学生只有2.9%(5人)。

可见,高校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因素中.个人发展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这表明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希望通过这种经历来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但环境待遇差、信息接受慢以及个人家庭婚姻等原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国家要给予政策倾斜.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大学生给予优惠政策。

(6)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和评价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94.1%,175人)希望在大四以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20.6%(38人)和38.2%(71人)的学生希望在大一和大二进行就业指导。说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要求是普遍的。调查中有47.1%(87人)和29-3%(55人)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持满意和一般态度.这与学校近几年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也表明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仍有11.8%(22人)和5.9%(11人)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只有5.9%(11人)的学生非常满意,这也说明就业指导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照顾一般,各有17.7%(33人)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不太或者没有照顾学生需要。只有14.5%(11人,16人)的学生认为非常照顾和比较照顾学生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以下问题。

1.就业期望值与个人评价度降低。导致就业信心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大学生对自己的求职期望值明显降低,他们中很多人已在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下降的同时出现了大学生求职信心不足。调查中,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过程很难和较难.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较容易和很容易。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一直是就业指导部门努力的目标,然而,降低期望值的同时必须注意克服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的问题。2.就业动机趋利性较强。“求稳”“求高”心理仍存在在就业倾向方面,选择去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了50%。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却只有10.6%,这反映了大学生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方面,“求稳”“求高”的心理,这也是传统大学生“准干部”身份思想在当代大学毕业生身上的体现,而敢冒风险、艰苦创业的思想比较缺乏。

3.就业途径的“非市场化”现象,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调查显示,公认度最高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我国传统的文化和国民性格造就了“讲人情”“讲面子”的风气。但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用人上的市场化、公平化和透明化。

4.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调查中.各有17.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和不太照顾学生需要。可见,学校就业指导在个性化服务、专业性指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更好的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5.不断高涨的求职消费。易产生奢华心理

大学生的求职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类型等因素,消费存在一定差异。在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师范类和农学类学生,但仍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可以不计较求职费用。在求职过程中。学生的消费水平大幅度增加,社会上有人戏称之为“求职经济”,这反映了就业竞争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但是,不断上升的求职消费是否带来相应的求职优势?大学生在求职消费上的奢华之风应该引起就业指导者的关注,而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上的经济压力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

(1)高校扩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背景是经济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且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但在中国是另外的原因,即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拉动内需的消费。从社会、经济和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从长远发展看,高等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同时跨越式的高校扩招将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重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用人单位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了解不多,事实上也不可能对每一个招聘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于是名校、英语、计算机、党员、学生干部、实践经历这些约定俗成的“硬指标”就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但这些标准能完全反映毕业生的能力吗?答案是值得深思的。片面强调专业对口以及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也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2.高校因素的影响

(1)教育目标的错位。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英才的国家需求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要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必要的特点,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在整体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在人才培养层次与水平上往往并不能达到一致。以至出现某些层次比较高.但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象。

(2)学科专业设置盲目、错位、死板,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仍然存在问题。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一些名牌学校专业不适应市场,学生就业不理想。高校争相上“热专业”,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3)学校就业教育有弊端,就业指导没有跟上。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多以开设一门课程的方式进行,对象往往是高年级的学生,就业教育以某种教材为本。过分形式化和理论化,与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学生大多对此不感兴趣,不大理会。正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狭窄,功能有限,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上着力较少,所以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3.自身因素的影响

第6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目前,对作业价值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于是产生了违背教育规律的有害做法。例如: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就依借超量的课外作业来补充;为了取得应试中的高分数,频繁地“练兵”、“模拟”考试……这些做法既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怎样认识数学作业的价值呢?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通过作业教学,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产生新的学习欲望。

因此,作业的设置要符合相应阶段的教育目标要求,要适应教材的逻辑结构,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顺利提取脑中的相关知识和有利于巩固、内化学得知识的良好情境。

例1快车、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快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相遇后慢车继续行驶1小时,正好行到中点处。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成都市锦江区1995年毕业试题)。

若就小学的方程知识给出如下解答,那就既不符合小学数学教育目标要求,也不能适应小学数学教材的逻辑结构。

解设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

列方程得(60×4+4x)÷2=5x

解方程得x=40

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0+40)×4=4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

若在三类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中出示该题,即使借助成人的帮助也不能得出如下解法,这就超出了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

解(1)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

11

─÷(4+1)=─

210

(2)快车行到相遇点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13

1-─×4=─

105

(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

60×4÷─=400(千米)

5

1

或60×4÷〔1-─÷(4+1)×4〕=400(千米)

2

但是,若将上面的解法放在分数应用题的加深复习之后,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思考题,则既符合阶段教学目标要求,也与教材的逻辑结构相适应。

例2如图(单位:厘米)长方形面积比阴影部分面积多8平方厘米,求图中x的长度(上海市卢湾区1995年小学毕业升学试题)。

(附图{图}

题中的“长方形”一词,道明了整个图形的特征,使该题的叙述简单明了,避免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种种猜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回忆运用面积计算公式、相差关系、线段的和差关系,并得出下列解答的良好情境。

解(1)阴影三角形的面积

4×6-8=16(平方厘米)

(2)与阴影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6×2=32(平方厘米)

(3)图中x=32÷(6-2)=8

答:图中x的长度为8厘米。

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析,达到评价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的目的。并为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信息。数学教师要以正确的作业价值观支配作业教学,我认为,应把握以下思想观点:

第一,选择的作业题目要难易适度,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论述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中,创立了“最近发展区”的新概念。明确指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要使学生具有适度的作业动机,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动力。但是,与学生知识水平相平行的题目,产生不了不断的心理需要,过难的题目会挫伤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例3选择题。一件工作,如果甲做5小时后,由乙来做,3小时完成;如果乙做9小时后,由甲来做,也是3小时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成都市锦江区1995小学毕业试题)。

(1)3∶5(2)3∶1(3)1∶3

该题的难度超过了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产生不了应有的认知冲突。因为,在小学知识范围内,即使借助教师的帮助,一般的学生也难以得出下面的转化解法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解法(一):转化成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反比例关系。由题意知,甲、乙都做3小时后所剩的工作量,若由甲完成要2小时完成,若由乙完成要6小时。按照工作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的关系知:甲和乙工作效率的比是6∶2=3∶1。

解法(二):转化成特殊工程问题。由题意知,甲在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与乙在3小时完成的工作量相等。那么,甲、乙单独完成这件工作所需的时间分别是6小时、18小时。设这件工作的总工作量为整体“

11

1”。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1。

618

单调、枯燥的作业,启动不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不了不良的思维定势,会滋生厌倦数学的情绪。在作业教学中,基本题、综合题和开放性题建议按6∶3∶1的比例来配置。对综合题以分析出由基本题所构成的逻辑链为主要目的,对开放性题应立足找准起核心作用的知识点。

第二,努力克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提高学科教学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这既是义务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考试前后,不要用超量作业以备“应试”,不要以某些试题叫学生反复演练以求高分。否则,得到的是难以挽回的损失。

1

例4甲、乙两个粮仓,原来乙仓存粮数量比甲仓少─,现在把甲

5

1

仓存粮的─放进乙仓后,再从乙仓运出30吨,这时两个粮仓存粮数

4

量相同。求甲仓原来存粮多少吨?(北京市海淀区1995年小学毕业试题)。

该题的结构比较复杂,教师无法穷尽所有的类似题型。当学生具有分析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素质,能够抓住寻找“相比量和对应分数”这个关键,就能顺利得出如下解法:

分析甲仓原来存粮数量是单位“1”的量。甲仓现在存粮数量的

13

对应分数是(1-─=)─;乙仓得到放进的粮后的对应的分数是(1-

44

111133

─+─=)1─;30吨的对应分数是1─-─=─。因此,单位“1”的

542020410

量可求。

113

解30÷(1-─+─-─)=100(吨)

544

答:甲仓原来存粮100吨。

在设计作业练习时,应精心选配习题。要深刻认识到,会机械性地解一百个题,不如有创建性地独立解答一个陌生题;认真设置举一反三的习题序列,比刻意拼排过去的考题更重要。通过学生的独立作业,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认真周密的思考习惯,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形成乐观向上、适应能力强,自我教育意识强的良好心态。

第三,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业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活动、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为此,要交替采用书面作业、课堂口述、集体讨论、习题归类编辑等多种作业方式,要重视能通晓若干传统题目的典型习题。评析学生的作业时,要民主地评判正误,以利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对待作业中的错误,要善于发现不成熟的解答或解法试探中所蕴含的思维火花,并给予及时鼓励和支持。正确运用例题或作业题目的变式练习,以利突出“双基”的本质。

例5农业专业组计划在2400公亩地里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公亩数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亩?(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56页例1)

为了突出按比例分配中的总数量、各部分的比和各部分量之间的关系,为了突出解答该类题目的步骤,可编拟下列变式题目:

(1)农业专业组播种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公亩数的比是3∶2。已知经济作物播了960公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共有多少公亩?

3

(2)有一块3000公亩的地,农业专业组将这块地的─播种粮食作

5

物,其余的按3∶2播种棉花和蔬菜。棉花和蔬菜各播了多少公亩?

对于学习信心不强的学生,可针对其弱点、设计出带有启发性或具有专门目的的作业。通过该类作业的完成,使他们走出困境,得到惊喜的情感体验,建立起浓厚的数学兴趣。

第7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在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不能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应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对他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培训相结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大众化不是对所有群体都一样的简单化、通俗化,当代青年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效把握社会的本质,只有不断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管的把握,才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二)创造有利于当代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环境

当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已经与网络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建立培养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专题的宣传教育网站,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互动讨论区或者论坛,帮助他们及时解答各种价值困惑;其次,在网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课堂,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进行专题讲,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最后,可以开设网络社区,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有关价值观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调动起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

(三)增强当代青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自觉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年的精神引领作用,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性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并且可以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服务社会与了解社会的机会,改变主流的价值观。当代青年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缺少历史的积淀就会造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的偏差。因此,要积极引导当代青年多学习历史,不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同时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青年的基本要求和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四)积极创建有利于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

当代青年处于社会大发展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因此,积极创建有利于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第一,强调文化建设中要包含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文化教育除了给学生带来精神和心灵上的影响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文化建设中,在文化熏陶中加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第二,定期举办符合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知识讲座、学术研究、报告会、演讲征文等等,借助多样性的文化活动教育和感染他们;第三,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事件进行广泛传播,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氛围。

(五)结语

第8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其就业困难问题愈加突出。而面对有限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的择业现状也暴露出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扎堆“国考热”问题为例。据统计,2014年国考招录的11729个职位中有9145个不要求基层工作经历,占78%,近年来这一比例始终维持在80%左右。据教育培训机构中公教育统计,近两年公务员考试培训的考生中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已经达到6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看来认为,近几年公务员一直是毕业生比较优选的职业。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录取为公务员后可以解决户口问题,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强。大学生扎堆“国考”,其在择业态度与价值追求上存在着从众心理、虚荣心理以及切实利益置于职业选择的首位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二、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而高校生活是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教育也是大学生择业观念最直接的影响源头。针以上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现状,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形成的引导高校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目标的定位错位

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教育目标定位的错位现象。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高校教育呈现抽象化、本本化的现象。高校教育定位围绕培养新世纪人才,重视传授知识,而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没有重视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的具体评价标准、职位的社会属性评价等。高校应该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具体细化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其次,我国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目标定位理想化的问题。教育目标定位理想化是指高校教育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包括心理需要、观念树立等。因此,“我们在进行目标定位时,应为个性发展提供沃土,要遵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使价值取向变成青年学生个体的内在要求”。再次,高校教育呈现大众性,没有形成科学良好的人才教育模式。高校不仅需要教育大学生成为社会中的良好公民,更要教育大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塑造。

(二)专业结构的设置偏差

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曾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大学专业结构设置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本科、专科、职业教育等的专业设置重复,有些专业不符合目前国情。另外,有些高校从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在教育成本相对低的经济、管理等‘软专业’大量招生,这样同一类型的人才大量积压,给就业带来压力。”专业的重复设置过多,直接导致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过大,大学生队伍人数也就随之膨胀,相应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加大。尤其是在英语、法学、管理、经济学等专业,大学生人数过多,远远超过社会对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造成了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呈现滞后性,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也不适应我国国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如市场营销等专业等。二是高校设置了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等。

(三)就业教育的力度不大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力度不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个性化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上。就业指导所应用的一些建议和对策过于空泛或不切实际,操作性不强,大多没有体现鲜明的时代性甚至显得与实际解决问题的手段大相径庭,就业指导政策显得雷同,缺乏创新。而且许多对策是针对如何提高高校就业率,而非转变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应引以为鉴。

(四)教育追求的日益异化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异化被定义为人与自身的创造物的对立,这种对立关系既表现为人与产品的对立,也表现为人与创造过程的对立,还表现为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对立。教育追求的异化就是说,教育旨在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为人类创造更多的成果,而现代教育偏离了教育最初的价值,不仅没有解放人的思想,反而成为统治人类发展的权威,给人们造成更多的压力。例如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鼓励学生报考公务员、搞辅导班、让学生做模拟题等都是。教育追求异化的表现。

三、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正确引导

第9篇:价值观论文范文

在全球文化一体化浪潮席卷下的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诉求愈发强烈,而在寻求文化共性和文化融合的同时,维护民族传统、坚持民族性就是实现全球文化多样性的最佳途径。不同民族的文化所表现出的共性,既是与世界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也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而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证。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它既属于中国,更是世界文化基因宝库中重要的一员。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文化对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贡献,更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当今世界,是西方文化价值观所主导的世界,那么在中国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中,就需要中国武术在坚持自身民族性和寻求与世界文化共性的前提下,主动寻求与西方文化价值的融合。也就是说,武术的国际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既要把握好民族性,又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其时代性。以具有可以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国际体育发展形态,巧妙标识我国体育文化的特殊身份,形成复合型的武术发展形态。并制定有效的以中国体育文化价值为核心的,与西方体育文化价值有机融合的武术国际化发展目标。

2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1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1)辩证与逻辑的冲突。季羡林[8]曾经这样描述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概念,讲普遍规律,接近唯物辩证法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是分析的。它抓住一个东西,特别是物质的东西,分析下去,分析到极其细微的程度。”简言之,就是东方重辩证,西方讲逻辑。这种来自于文化根源的思考方式上的冲突,造成东西方体育文化彼此相互理解上的先天障碍。2)和谐与竞争的冲突。中国文化将人与自然或外部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和谐统一的。在中国武术的修炼过程中,建立了性命双修、身心并育的整体优化的生命养生体系。比武的重点并不是鼓励竞争,而是主张胜负无足轻重,提倡“君子之争”、“点到为止”、“以和为贵”。西方强调人要不断的应对自然的挑战,更突出竞争,提倡超越对手、超越自然障碍,其活动是在相互较量过程中完成,竞技场上的结果、成绩、名次是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的体现。这样的文化理念上的区别,也必然会造成二者在文化价值观上的相互排斥。3)体悟与量化的冲突。中国人常说:“可以神遇,而不可以目视;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喜欢在生活中直接亲身经验里去“整体体悟”。理论表达中抽象的思维成份也较多。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更重科学与量化,以观察和分析的途径衡量体育的功能和规范其手段、内容和方法,使体育活动向着严格的“针对性”、“专门性”方向发展,重视人体的外部运动,并把身体的局部练习效果综合起来达到整体健身的目的。这种衡量标准上的冲突,带来了评判理念、方法上的巨大差异,更会造成评判结果上的分化与误解。4)繁琐与简洁的冲突。中国武术拳种众多且理论深奥,套路动作冗长复杂,路线曲折迂回。武术所蕴含的哲学文化内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属于一种精神、潜意识的,需要借助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和传统文化知识,通过不断练习体悟才能有所认识和领悟,这就造成了对武术理解上的困难。西方体育动作要求舒展、自然,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结构的研究,表现出的就是运动形式的简洁化、动作的规范化、评判手段的科学化,可操作性极强。这些形式上的巨大反差,也会给彼此的交流和相互融合带来障碍。

2.2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和各自独特的民族性,必然会导致二者的冲突。历史上,“不同文明体之间的极端冲突可以带来某些文明的消亡,同时也可以激化一些文明的进步甚或促成新的文明体的形成。”[9]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有限的冲突、理性的冲突,也可以引发人们对文化共性的思考,强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逐渐的化解冲突,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除了有冲突,也会有共性,在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中,也有诸如健身性、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的共性,并且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讲求“仁义、和谐、大同”,与西方文化讲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武术作为东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其自身强烈的民族性是与生俱来的。其国际化发展的历程与未来,也必定会经历与不同文化的冲突、交流与融合。在这种冲突、交流与融合中,去“认识中国体育的文化属性,本身就是现代化的过程,需要寻根,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普适性成分。发掘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体育价值观,汲取西方体育的人文精粹,重新塑造中国体育的文化价值观”[10]。在“和平崛起”的民族大战略下,寻求共性,避免冲突,形成与西式体育协同发展的模式。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而不要刻意凸显与西方主流文化、宗教传统有着明显差异的东方文化标签,更不应该是简单粗暴的文化灌输甚至是文化侵略,而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3来去自如: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前面说过,武术国际化是一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国际空间转移的过程,并以形成具有被广泛认同的国际性体育文化形态为其根本目标。这个转移的过程,虽然也包括武术在本土与其他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但更重要的是武术走进并融入世界其他文化的过程。第一个过程,往往都是被动的;而第二个过程却是主动的,就是通过对武术文化的适当调整和创新,寻求共性、淡化冲突,让中国武术文化融合于世界文化之中,通过融合而使世界文化能够认识并接受自己,也通过融合使武术文化适应外族文化,并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

3.1创新与变革式的“走出去”与融合式的

“走进去”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如何让拥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对象所接受是关键。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让传播对象对于接受外来文化天生就有一种障碍。所以,要求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初期,首先应该在“走出去”的时候,注意对具有鲜明差异性的我国传统文化身份的策略性“遮隐”,也就是对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价值核心的“遮隐”,以淡化中西方主流文化在形式上的强烈的边界感,避免冲突,突出共性,打造普适的国际体育文化身份,提高国际认同度,并要学会用异域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讲述本民族文化的故事,积极推进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其次,在中国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出去”,是让世界认识武术,而“走进去”是要主动与不同文化价值观有机的深度融合,能真正的被其他文化所接受。在过去的武术国际化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对传播对象所具有的本土文化研究了解不足,以及对其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漠视,并没有有针对性的真正的去了解其所需、所想,而只是一厢情愿的以自我意识为主推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所以才造成中国武术在异域的水土不服,进而只是形式上做到了所谓的“走出去”,而并没有实现以文化价值观深度融合为前提的“走进去”,最终导致所谓的武术国际化,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以海外华人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不利局面。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加强对所传播对象的本土文化进行充分研究和了解,在保留武术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对武术自身从形式、内涵到文化价值观进行合理的创新性的调整,并把我们的武术及武术文化融入到异域的本土情境中,进行在异域本土化的适应性改造,以适应其新的生长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渐进性的体现中华文化和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注重,增进理解,让中国武术在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中,扩大影响、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在异域的文化土壤中把根扎稳。

3.2深度了解与融合中的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