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教材范文

化学教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教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教材

第1篇:化学教材范文

一、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涉及到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理论基础,但由于缺乏直观性,教师只能通过语言的描述、多媒体的演示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而学生有限的化学知识又很难使他们具备这样的想象力。所以本节教材成为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内容。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现行教材把三种概念融在一起讲解,增强了知识的连贯性,减弱了对概念的要求。尤其是对“离子”概念的讲解,删掉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示意图,而仅仅在“知识视窗”中简单提及然后在文中直接讲解‘离子、阴离子、阳离子、氯化钠的形成'。这样的安排看似简单,实际上给学生背上记忆的包袱,留下了理解的断层。对当今的初三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水准,求知欲和探索需求会让他们不仅仅满足知道“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而这种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做法恰好留下了缺憾,尤其是对一些喜欢追根问底的学生疑问更多。我们教师的感觉是:减少了教材内容,增加了讲解负担。

为了防止这些概念成为学生脑海中“空中楼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先用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帮助学生建立电子运动的大致图象,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本知识视窗中所列出的图示,引导他们归纳每一层的电子数特点,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特点等等。最后归纳出三点排布规律,并举例强调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当学生有了初步印象时,请他们自己排出 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后和课本图示进行对照,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理性思维。这时再深入一步,请同学根据规律尝试排出第19和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强调规律兼顾的必要性。此时再讲解‘稳定结构'的概念,由此引出化学变化中电子的得失情况,很自然就导出了阴、阳离子的问题,也很自然就明白阴阳离子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不显电性,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理解打下基础,同时也会为以后理解化合价的来源、正负埋下伏笔,这时再阅读课文,即使教师不讲解,学生也完全可以看懂、理解。这样看起来似乎讲解的内容多了,学生的负担重了,但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完全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走,理解得也较快。而且由于整个过程层层渗透,丝丝入扣,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会重视对规律的总结和运用,而不会见得对什么都只是一背了之,无形中会养成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认为讲述离子而不讲述电子排布,不涉及排布规律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无论是从教师的讲解角度,学生的理解角度,或者学生的自学角度、拓宽知识面的角度等那一点出发,课本去掉对该部分的讲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是不太合适的。

二、教材对有关‘氢气'知识是按照燃料的角度、金属的角度分段处理的。在第五章第一节讲述了‘氢气的特性及可燃性',在第六章第一节讲了‘氢气制备',在第三节讲了‘氢气还原氧化铜'。把有关氢气的知识该讲的都讲了而且是顺应课文需求‘呼之欲出'的,降低了难度要求,安排的比较到位。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按课本的顺序学习以后,却有一个凌乱、繁杂、了无头绪的感觉,并没有把三部分的知识统一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在涉及到有关氢气的综合性习题时,无从下手。因为对初中学生而言,完整的思维能力尚未形成,他们的思维方式仅局限于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这一经验型思维方式,而对如何归纳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总结的基础上运用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因为教材在前面已经有氧气的实验室制备的完整的体系可以借鉴,因此笔者在讲氢燃料时,对照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装置、收集、检验等对氢气进行讲解,详细讲解了可燃性、提及了还原性,推测了用途。而且讲解制备原理时,对药品的使用进行了探究,拓展了镁带、锌粒、铁钉、铜片与稀酸的反应,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选择实验室制备氢气的理想药品,并在讨论过程中分析其它药品不合适的原因,等于是把教材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前置。在金属一章学习时,通过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回忆制取氢气的探究实验,学生就很快理解金属活动顺序。在观察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探究分解产物时,联系氢气性质对还原性进行讲解,学生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三、教材中均用代数公式对几个基本反应类型进行了简单表述,旨在使之简单、易懂,让学生记忆方便。但笔者认为有的使用不太合适。例如:化合反应的简单描述是: A+B=AB。在教学中就有学生产生疑问:把两种反应物写在一起就是产物吗?AB到底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产物AB中角数之比只能是1:1的关系吗?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所以笔者认为应以A+B----C表述更为合适,这样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C是和A、B完全不同的新物质,决不至于产生上述的疑问。

教材第三章把分解反应的简单描述为 AB=A+B,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应该给学生讲解为A=B+C。

此外,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课后习题第五题“辨别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一题中,第三小题是:氧化汞加热分解。由于学生以后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笔者认为该题出现在此,不太合适。在酸碱盐的教学中,教材把稀硫酸、稀盐酸、浓硫酸的稀释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讲解;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揉在一起讲解。到底是先分开讲再融合,还是依据教材讲,那种方式更适合学生?还是很值得商榷的。

第2篇:化学教材范文

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教材共出现“活动与探究”栏目有6处,涉及的内容有胶体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Fe3+的检验、石蜡油的分解、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等化学知识以及实验,为教师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利用好“活动与探究”栏目,将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来利用“活动与探究”栏目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认为,有的“活动与探究”栏目不符合教学实际,如:“石蜡油的分解”、“食醋除水垢”等素材,高考题中很少出现,涉及的知识点又比较少,引导学生学习并实验探究无非是浪费时间。因此,在教学中他们往往会选择直接跳过。还有的教师不愿给予学生亲自体验、探究、实验的时间和机会,自己一张嘴总结出死记硬背的条条杠杠,让学生记现成的结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鲜明的特点,极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一些视觉冲击较为强烈的,对比度明显的,并且能以形象表述的实验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热情。如化学教材《化学1》光亮通路实验(胶体的丁达尔现象)、Fe3+的检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经典实例。实验现象本身引发的兴趣只能说是最为初级的感知层面上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学习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到重点观察的目标上,捕捉反映本质属性的特征现象,结合现象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掌握化学规律,使这种兴趣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石。

再如:在“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节中,书中提出的“活动与探究”是如何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学生非常感兴趣,带着问题,学生都积极思考,提出猜想,并围绕猜想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找出了多种检验的途径。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该节课后,很多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在家里自己利用可以找到的“试剂”(譬如消毒剂,醋,面粉,土豆)来完成了食盐中碘元素的检验,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虾皮中碘元素的检验等,并比较了这些物质中碘元素的含量高低,从而把一个简单的探究变成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这样的教学中,一个简单的活动与探究成为点燃学生探究激情的导火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感悟研究的过程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再创造”。

“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功能是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自学能力”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体系中过程与方法的最佳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方法与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个体内心对事物所持态度的外在反映,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对促进或阻滞学生的智力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唤起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第3篇:化学教材范文

高中新课改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等多方面的改革,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创新。我省新课改的实施已快两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教学思想、方法、行为是否符合了新课程的标准呢?

1.新课改中的新内容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材内容选用和设计都有很大变动。教材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地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另外,新课改理念还指出,化学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化学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只要与化学有关的事、物、人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我们应该按照新课标的指导,选用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课标的要求。

2.新课改中的新理念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学生的任务就是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这就导致我们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习惯。这种教育已落后于时代,学会自学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自主学习成为一个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备能力。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知识以应付考试转变培养学生会学知识以适应社会。新课程理念提出化学课不是为了化学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对我们而言主要改教法,对学生而言主要改学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我们要创设丰富的化学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我们应把教育转移到学习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积极性。

3.新课改中的新过程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过程是“导课——授课——小结——练习”这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除练习这个环节外,其余三个环节主要是由教师来讲授,虽然也有提问,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但是毕竟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课堂的主角仍然是教师。新课改则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必须要有新的教学过程来适应课改高中化学教学。

为此,我提出了“自学——解疑——精讲——练习”这几个环节:

3.1 自学

我们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教材,边看教材边思考,学生自己能答、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尽可能从已知求得未知,要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提倡动口、动手、动脑,做学习笔记、明确重点。 转

3.2 解疑

学贵有疑。对难点、疑问可互相质疑、答疑、探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解决疑难问题,从中获得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由于知识有限必然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疑难,而是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最终引导学生解决疑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机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精讲

原则是少而精,要有针对性的点拨,重在引路的基础上讲深讲透,主要讲重点、难点、基本定义、原理、指导自学方法和技能技巧。这就改变了我们过去一言堂,运用填鸭式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4.新课改中的新教法

第4篇:化学教材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校本教材;选材误区;选择原则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教材改革的宗旨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实现此目标,对教材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材管理,改变国家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地方和学校教材留有一定空间,以增加教材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利于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培养”。由此,校本教材的开发被提到了教材改革的核心地位。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虽然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了,有的学校和教师也积极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和研究,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教育的整体发展来说,校本教材的普及和落实情况仍然没有达到所预想的效果。有很多的教师依然不知道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什么,甚至他们还产生了不少误解;有些学校的领导只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校本教材的开发没有认真地对待。因此,我们对校本教材的选材的意义、校本教材选材的理念、校本教材的选材组织、校本教材的选材落实的评价如何进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我们改变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以及我校校本教材的选材经历,谈一下化学校本教材如何选材。

一、校本教材选材的意义

“它的意义在于可以选择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没有的,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从而增加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多元化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校本教材选材的误区

1.选材的无目的

现在有些学校的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随便无目的地选择一些素材,这样就失去了选材的意义。

2.选材不切合学校的情况,选材没有针对性

选材时不考虑自己学校的条件,又不考虑师资力量和学校学生的能力。如果学校不能很好地选材而只是使用别人的现有的素材,就会因别人开发的素材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具体情况而缺乏针对性。

3.选材不具可进行性

学校对一些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见得少的、用得少的、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好处的内容;还有一些不利于学生学习,教师也不能实施的材料,也作为选材的内容。这样不仅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还浪费了教师和学生非常的宝贵的时间。因此,只有认真对校本教材的选材的探索和实验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找准思路,才能走出选材的误区,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校本教材选材应遵循的原则

1.突出本地区的特色

校本教材的选材是对现行教材起到补充作用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能够突出本地区的特色是校本教材之所以能成为学校现用编教材补充的必要条件。通过“生活中的化学”这本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学习,对我校粤教版化学教材的教学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例如:粤教版九上化学第四章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教材中选用的实例都与南方城市有关,我们在校本教材中则选用了本地的河流和水资源的分部以及污染情况,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深切知道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适合学生现有的能力

校本教材的选材,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此,在选材时,我们遵循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够获取知识的原则,教材素材可参考教师设计的具有本地区特色文化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把这些问题都融入校本教材中,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坚持选材以学校及周边环境为主

校本选材要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的特色为本。因此,在校本教材的选材上,一定要坚持以学校周边取材的原则。例如,在我校的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我们所选的实例就是畜牧业带给周边环境的影响,因为额尔古纳市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城市,很多学生都有这个体验。

4.选材要有实用价值

校本选材的过程是一个研究、探讨、交流、反思、拓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修正的过程,在选材的过程中,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因此,在初稿确定以后,可通过有关校本教材的公开课对校本教材进行实验,并认真听取相关专家、教研室领导和师生的意见,对所选的素材进行筛选,以此使所选的素材能够更完善。

5.体现选材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很快乐的事。所以,教师在选材时要选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同时教材版面设计尽可能采用以图代文,图文并茂等形式直观地呈现校本教材中选材的内容,作业要以化学手抄报、调查活动报告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这样,不仅突出了教材主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教材内容,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校本教材的选材不是一种短期的个人的工作,而是一种长期的集体工作。校本教材只有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教材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性,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使教材在修订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真正体现出校本教材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新教材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化学教材范文

“教材”是凭借,“教学”是手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需要教”是目的。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找准重点和难点,科学处理教材,巧妙设计教学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活动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得不考虑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这三者堪称课堂教学的“金三角”。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

1.1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与“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智力活动,包含着教师对教学活动和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智力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状态,完成情感体验的周期短,实现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强,获得信息储存的效果好,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个性差异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重视信息的反馈调控。但是,这种模式的教学仍然没有走出教师的“权威力”,学生要在教师的指挥下从这章走向那章,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学生要绞尽脑汁地从教材中搜寻出教师所需的、热切期盼的标准答案。求异思维不能得到极大限度的发挥。

1.2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不难看出,在这一种观点中,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角色提得更重。教师的工作就是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帮助。

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是让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带着教学中的疑难走向教师,师生共同探求,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充分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学生成为教材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的“服务生”。

1.3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世界。学生带着教材走向世界,即把学生从单一的教材学习中解脱出来,走向教师、走向同学、走向图书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网络……走向一切能够充实和丰富教材知识及其知识纵向延伸横向拓宽的地方。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世界,将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发生以下变化: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教师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 细化和处理教材的方法

2.1 注重知识联系和逻辑关系,灵活运用教材。化学教学内容处理上,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章本节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前后教材知识的联系和在历年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来确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知识逻辑关系进行调整,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版本可以很多,为什么我们教学内容处理上不能百花齐放呀。经过对近几年中考的分析,试题的重点或者说是学生失分主要点还是在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表述、酸碱盐性质及应用以及实验探究等内容上,在《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社会发展》上考得不多,失分也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要多分配一些时间,做到不做“夹生饭”,不留“后遗症”。因本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将核心知识分散教学,有点“天女散花”的味道,这样做既是为了分散难点,又是为了突出章节的主体内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如,分子和原子及离子的教学,如果集中在某一个章节,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和畏惧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多年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开始接触空气、水的知识时兴趣十足,可接触到分子时就有点不知所措,我们在学习元素知识时,学生很费力,等我们接触更多的化学知识时,特别是学习了第八单元后,很多学生对前面的抽象的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后面内容有很多都是对前面内容的复习和加深。所以,我们在学习上册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多花时间对每一个核心知识讲详讲透,必要时可以改变教材编排顺序和逻辑关系。这样,下册的教学就相对轻松多了,有很多知识就相当于是复习了。

2.2 教学过程的处理――突出化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化学化。化学的教学离不开生活,用生活中的内容丰满化学的羽翼,生活离不开化学,要充分利用化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在教学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我们的教学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构建生活化平台,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学习化学,提高教学效率。反过来,也要能用化学知识指导具体的生活生产的实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充分体现了“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理念。

3 化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精读课程标准,分析中考试题,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课程标准是化学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的灵魂,无论什么版本的化学教材都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围绕着课程标准来展开。所以,只有我们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髓,才能做到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目标和重难点心中有数。同时,在精读课程标准的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各省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精读课标和中考分析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既有利于教师教学中准确把握教材意图和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和突破难点,避免做无用功,又有利于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牢固,避免学生大海捞针,逻辑混乱。

第6篇:化学教材范文

我们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观过去死抠书本知识和高考考点,而应该努力地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习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共处的能力和学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和归宿,教师应该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去从事21世纪的教育事业。

用过旧教材的教师都会发现以前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与严谨,对学科理论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重视不够。而新教材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采用新的编排,及时、合理地将与化学有关的现代科技成果以及当代社会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渗透、编排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中,并实现了四个渗透: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新教材体现了STS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使中学化学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贴近时代脉搏,使新教材显得有血有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现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没有生活就没有化学,而化学的发展又促使生活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新教材还编入了新材料、新科技、新能源、新的环保意识、新的选学内容、新的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课题,以及介绍有关知识的网站或网址等等。更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新”;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材在编排形式上有两大显著变化:

1.每章开篇配有一幅图,并且后续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图片资料。

2.设置了如“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小栏目。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图文并茂的插图,使学生感到既新鲜又亲切,从被动接受知识转换到主动探索上来。这一点使我们受益颇深。下面就配图的作用和教学方式谈几点体会。配图的作用主要以下几点。

一、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生大多喜欢看有美丽图案的板书,反感枯燥的理论教本。新教材抓住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克服旧教材理论繁多,形式古板的弊端,而编排大量图片,并配以拟人化的语言,使大家更容易接受。如第一章的配图为第11届亚运会熊熊燃烧的火炬。学生看后大都感到新奇,亚运会火炬和化学知识有什么联系呢?这会使学生急切想通读全章,解决心中的谜团。再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和合成材料”的配图,全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鱼、水果、衣服等。这会使学生感到要学的化学知识就在身边,贴近实际生活,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拉近了与现实的距离,学习兴趣大增。

二、标明主题,统领全章

每章的配图都是在大标题的后面,学生从中可简单推知本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简要讲解后,学生就会很快地了解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即将学哪些重要内容。这样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氮族元素”的配图,它描绘了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图,这既是本章的重点,又为学生复习本章内容时进行知识总结、构造网络提供了思路,可谓选材精妙,画面还有制造蛋白质、细菌降解等生物知识,为目前高考中学科之间的综合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三、使微观结构形象化、理论知识系统化

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理论知识,如电子云、电离平衡、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等,学生往往难以接受,它们往往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新教材中就此理论难点提供许多精美的图画设计。如“电离平衡”的配图,表现了水分子,醋酸分子及它们结合、电离的过程,形象又逼真,再如“烃”的配图,列举一些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这使微观的物质变得宏观而又具体,学生感到知识有章可循,接受也较为轻松。如果再加上采用电脑制作的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则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揭示认知规律

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从最初的模糊认识到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要经过多次验证、修改,才日益完善。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配图中以元素周期表为背景,它提示出本章的主要内容。表上又以不同比例画出五幅原子模型图,并配有文字解释,描述了人类从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神秘面纱,表明人类认识发展的艰辛过程。这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漫漫之路、艰难险阻,也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昂扬斗志、发愤学习。

在配图使用中,我们做法如下:

1.在每章的开始,让学生先看配图,教师简介。这便于预习新课,让学生探究配图的内涵,以便在后续听课中精力集中,深入探讨。

2.在每章学完后回顾配图,思考配图与本章主要内容上的必然联系。这样学生记忆较为方便,易形成知识网络。

3.对部分配图,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离平衡”等配图,利用计算机绘画进行动画模拟,把死板的画面变得活灵活现,便于学生理解。

4.选择部分章图展开讨论。如选择“硫与硫的化合物的环境保护”配图,并配以其他影像资料,就“如何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展开讨论会等。

第7篇:化学教材范文

关键词:中美化学教材;氧化还原反应;比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21

化学教材是以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南和评价依据编写,体现课程理念,有其自身逻辑性并对课程内容加以系统化的材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自使用以来由于其诸多改进而被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如果我们能在使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借鉴走在科学教育改革前沿的美国经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将事半功倍。本文就2005年版的美国高中化学教材 ——《化学:概念与应用》(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系列丛书,以下简称“美版”)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章节的内容进行比较,旨在为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编写思路比较

苏教版教材中并没有单独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专题,而是暗含在“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这一专题中,在学习了“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后,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它从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与得失电子建立联系,接着借助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指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为电子的转移。在此基础上提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的概念。最后通过习题加深对上述概念的理解。

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则从“钢铁的腐蚀”、起步实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开启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在讲解“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时结合化学家认识氧化反应的过程、从有氧气参与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并归纳出这一类反应中有电子得失,从而从电子得失的角度阐述氧化还原反应。接着以马口铁中锌与氧气的反应为例从失电子、得电子角度出发讲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这两个半反应。通过两半反应的结合指出了被氧化、被还原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钠和氯气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得出这也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最后通过图表的形式讲述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比较两者编写的思路,很清晰地感觉到苏教版教材脉络清晰、言简意赅,着重让学生记忆氧化还原概念,而“美版”则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在了解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加深对概念本身的理解。

二、 概念引入方式对比

“苏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的章节引言为“在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美教版”相应的章节引言为“钢铁的软肋:钢铁的腐蚀,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氧化铁),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铁原子将自身的电子给了氧气分子。”

比较两者不难看出,苏教版缺乏趣味性,只是间接地指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而美版教材则相对具有阅读性,注重从生活的细节处联系化学,再从化学的角度指出此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吸引学生在阅读中获取化学知识。

三、 知识内容比较

内容上看,两版教材的主体内容大体相同,但在知识的广度上略有差别。

苏教版注重对概念本身的掌握,注重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在问题解决栏目中要求学生指出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分析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然后通过“溴、碘的提取”一节指出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

美版教材则注重学生知识的完整性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在内容上详细地讲解了从早期化学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到现代化学对此概念的认识,及“还原”这一词源的来源。同时通过现实生活中钢铁的防腐、冶炼金属时熔炉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阐述了氧化还原反应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运用。 为了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更是另编写一节内容,详细讲解摄影、钢铁熔炉、漂白过程、酒驾测试、金属腐蚀、雷电造肥、银器失色、化学发光、生物化学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两者的对比,苏教版更多地关注如何“授人以渔”,而美版在“授人以渔”的同时,将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以化学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实例,在向学生展示氧化还原魅力的同时,也向大家传递了化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实。同时通过阐述科学事实也将科学探索的思想、知识的运用迁移暗含其中。

四、 栏目设置比较

教材中栏目设置或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刻,或是通过探究实验的设置,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手段,栏目的设置较好地引导了学生参与知识获取过程,使学生获得了科学活动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苏教版氧化还原一节中使用了“你知道吗?”、“问题解决”两个栏目。“你知道吗?”栏目主要就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过程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提问。“问题解决”栏目则主要是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氧化剂、还原剂的标注。

美版教材中先后使用了“课前活动——起步实验”,“词源”,“迷你实验”——研究铁钉的腐蚀以及影响铁钉腐蚀的因素、运用氧化还原做酒精测试,“化学实验”——铜原子和铜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物理学链接”——固体火箭助推器,“化学与技术”——法医学中的血液检测,化学史实——储存氧气的含铁蛋白等栏目。

两者对比,结论显而易见。苏教版本节内容的设置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照课程标准,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较为缺乏。相比之下,美版教材一方面显示了它强大的多学科交叉、重视实验、重视现代技术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从简单、易于操作的迷你实验到需要老师操作的演示实验时刻强调着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实验的重要性。

五、 美版教材给中学化学教育者的启示

苏教版教材与传统化学教材相比,图文并茂、注重与学生生活、科技发展相联系,探究味更浓,也开始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和美版教材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授课时以苏教版教材为蓝本的前提下,适当借鉴美版教材的内容,将科学家发现此知识的过程、思想、方法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在使教学更生动活泼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发现和探究能力。希望经过长期的引导,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

2. 适当对教材所选实验进行取舍,增加一些更适合学生完成的迷你实验。以不断拓宽学生实验的时空,进一步密切实验与生活的关系,改变现在实验远离生活的现状,让科学探究走进学生生活,使科学探究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3. 教师个人在平时应注重化学前沿知识、与化学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更好地将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和整合,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更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科学能力和增加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Phillips J S)等. 化学:概念与应用[M]. 王祖浩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第8篇:化学教材范文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基本特点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通过学习化学,能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也有学问,学好化学能使人明白身边更多的事理,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惯乃至人生态度。

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教材在不同的课题中努力体现“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主旨,把化学放到社会大背景中阐释。但新教材也不讳言化学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人类正在受到来自自然的各种报复,这提醒人们一定要用好化学这把“双刃剑”。

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新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设计了许多探究实验。“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为重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方法。但应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方法、过程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是编写教材的难题,所以说新教材在这点上已有可喜的突破[1]。

注意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新教材把化学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到教材中,如碳元素单质的新成员――碳60;介绍了新材料,如隔水透气的材料――可用于海水淡化的高分子膜以及纳米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新教材努力体现学科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改变原有教材的“繁、难、偏、旧”,让人感受到一种与时俱进的清新气息。

遵循思维发展规律,淡化概念、分散难点、降低难度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分析和图示,让学生知道酸溶液中都有H+、碱溶液中都有OH-,不另提酸碱的概念。电离的概念用“解离”淡淡带过……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义务教育教材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定位,避免把有限的时间过多地花费在概念的纠缠上,不再犯“学科中心论”的错误。

新教材对化学教师来说是陌生的、新鲜的、茫然的。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特点,教好用好,教者只有潜心钻研、努力实践。笔者在使用新教材2年后,对新教材的教学有了一定的心得。

化学新教材教学方法改革

新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新课的情景导入化学新教材中图文并茂,以大量图片代替文字说明,丰富的资料等都为创设情景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如何在新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情景,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尝试。

案例一:利用古诗、故事、新闻等创设情景导入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课中,笔者以一首古诗导入新课:“能开二月花,解落三秋叶,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能猜一猜这首古诗写的是身边的什么物质吗?这样不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与诗情画意中感受化学无处不在[2]。

案例二: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情景导入在“分子和原子”“离子”的教学中笔者下载一段科普电影,介绍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的微观原理,从而生动地展现了分子的性质之一――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一下子把学生带入难以描述和理解的粒子的微观世界。以Flas再现原子得失电子的过程,形象生动地揭示离子形成的奥秘,减少学生学习微观粒子的难度,也让学生好奇的同时收获知识。

案例三: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景导入在《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教学时,笔者设计3个实验引入化学学科的第一节课:“清水变牛奶”,即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烧不坏的手帕”,即酒精和一定体积的水混合点燃;“捉迷藏的祝福”,即用稀氢氧化钠在滤纸上写上“祝你成功”几个字,然后喷无色酚酞,再喷稀盐酸。这些实验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锁定了学生的视线,在学生兴奋的脸上写满好奇,学生充满学好化学的激情,感慨化学世界奇妙的同时,也深深烙下学好化学探其奥妙的决心。

当然情景导入远不止这些,教者应“因地制宜”“因生而异”。情景创设应符合学生认知和经验,形式不拘一格,使新课的导入各有特色,充分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把化学变得更“有趣”、更“有用”,让学生“想学”“要学”“乐学”。

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者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仍是老一套的“满堂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达成。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的不同教学方法[3]。

案例四:探究式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适合设计成探究教学的模式,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燃烧和灭火。

案例五:合作式课堂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每个学生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互相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前提。新教材中有活动内容的课程都可以进行合作式教学,如制取氧气;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等。

案例六:多媒体式课堂教学如用计算机摸拟NaCl晶体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的实验全过程,不仅可观察到小灯泡发亮,还可看到NaCl晶体在水中的微观变化过程,明白NaCl晶体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实质。这是实物实验演示无法实现的。

上述教学方式只是众多教学方式的一部分,究竟选取哪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来确定。

课外作业重视社会调查和家庭小实验教师除了让学生完成认知目标的巩固外,还要重视社会调查和研究,让学生在课外获取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家庭小实验就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课内知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着眼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家庭”为特殊背景,自己动手完成的一种课外实践活动。

以上是笔者使用新教材的体会。化学新教材的使用、教法不是一两年就能研究透彻的。新教材的实施之法,新课程改革之路,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花红斌.新课程将带给我们什么[J].江苏教育研究, 2007(8)

[2]曾水英.化学新教材教学的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 2005(5)

第9篇:化学教材范文

1 用好义务教材,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推广使用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正确的教育观是我们教好新教材的基矗传统观念认为,人的素质主要是知识素质,教师把学科知识作为一堆现成的成果来教,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接受、记忆、再现这些知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开发人们的智力,以及当前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形势,使教育质量观发生了改变。在此情况下诞生的新教材有新的内容与新的结构。义务教育教材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要求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大面积提高的“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它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注入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是初中化学诸多版本中最好的,它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1、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难度,精简了许多次要的概念,降低了习题难度,缩小了计算范围,注意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等的联系,注重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教育内容编排科学合理,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知识结构间的合理结合,有利于使学习循序渐进,生动活泼。

3、教材各章篇幅较短,重点易于突出,易总结复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

5、教材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重视实验教学,趣味性强。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何把握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可以分为三种程度:第一是掌握信息,第二是具有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技巧,第三是善于创造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半只能达到第一、第二程度,要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智力技能。教学中,通过一个个实验及实验的组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发现、了解学科的实验方法和原理,试探着用一些基本操作和初学的实验技能去做新的组合,去探究解决简单问题,初步了解一些研究自然的方法。习题的处理上,避免题海战术,因为从题海中求得好成绩也未必是能力素质的反映。基本题型是有阶段性、局限性的,而知识的应用、思维的发展是无限的,充分利用教学中的一切因素,注意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才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根本途径。总之,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用好新教材,教好新教材,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关键。

2 结合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1、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或“边讲边实验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一般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之中,是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引入揭示的。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

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做白磷燃烧的实验前,首先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当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时,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结论。教师还可以进行强化巩固概念,如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使水中的白磷燃烧,也可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白磷溶解在CS2中并用其浸泡的滤纸、甘油滴在KMnO4晶体上着火等。这种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对比,概括形成概念。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实践中认识概念,理解概念,从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确信理论概念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