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课上实践 教学改革
工程项目管理是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64学时,其中课上实践16学时。由于其实践性较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对课上实践进行教学改革,如采取讲授软件网络计划编制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课上实践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效果。
一、课上实践内容改革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课上实践内容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时我们着重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重点介绍核心功能,强化基础技能训练,增加实践软件应用,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实现这一教育培养目标,本课程选取了Microsoft Project 2003、梦龙智能网络计划编制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软件,通过Microsoft Project 2003侧重介绍项目管理软件的核心功能,强化基础技能训练。梦龙智能网络计划编制系统更贴近工程实际,使学生加强知识的联系性和科学性,提高实践能力。
二、课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课上实践的教学过程要因材施教,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通过选取的工程项目实际案例与教学软件相结合模拟项目流程,强调学生以实际案例为引导,在模拟的工作情景、工作流程下学习,实现知识教育与项目过程的融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
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它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就有关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梦龙智能网络计划编制系统的学习中,教师给每位学生一个实际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学习和掌握软件的操作,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项目管理的原理和工作思路,根据实践项目的目标和内容,将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单元,对每一个子项目单元分别编制任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综合运用所学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施工方案构建与优选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订计划、组织生产、整合资源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施工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体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岗位角色及岗位职责。
例如:角色分工。
项目经理负责指挥、控制和协调项目组成员按照进程表完成项目。
经营经理负责劳务结算、甲方报量、成本核算和分析、洽商变更。
生产经理负责进度计划编制、资源需用计划、施工操作。
采购经理负责材料采购、库房管理、材料发放、材料核算。
财务经理负责资金管理和操作、资金帐目管理、负责盈亏分析。
在上学期授课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突出强调其课上实践环节,将“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一体化,采用项目法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
三、小结
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课上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融入教学过程的程度,同时通过角色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厉志红,刘卫萍,王培光.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
[2]肖月,朱雪莲.浅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
关键词:沙盘模拟;工程项目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15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包含了9个不同的知识领域,涉及范围管理、集成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等,同时,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又是一门由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建设法规等众多学科理论和知识集成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使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日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加大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更新教学观念,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效果,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的设计理念
沙盘模拟源自西方军事上的战争沙盘模拟推演。战争沙盘模拟推演通过红、蓝两军在战场上的对抗与较量,发现双方战略战术上存在的问题,提高指挥员的作战能力。英、美知名商学院和管理咨询机构很快意识到这种方法同样适合企业对中、高层经理的培养和锻炼,随即对军事沙盘模拟推演进行广泛的借鉴与研究,最终开发出了企业沙盘模拟这种现代培训模式。
与传统的区别在于,企业经营模拟沙盘通常面对制造业企业,而项目管理沙盘是一种新兴的、面向项目的管理模拟沙盘。该沙盘教学是一种突出直接参与及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以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通过很直观的模拟来运行项目,构建出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仿真市场竞争环境,将施工项目“搬到”学校课堂中,将复杂、抽象的管理知识和理论简单化、透明化,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做”来真实体验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实践项目管理理论,掌握项目管理工具。从而进一步认识工程项目管理立项、策划、实施、监控、收尾五大过程;认识项目管理中物资流、现金流、工作流、信息流的本质;学生们通过扮演项目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5种角色,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集于一身,更深刻地了解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及其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2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过程
2.1 准备工作
(1)首先进行学生分组。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团队性、复杂性、参与方多、构成环节多等特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协作意识,沙盘应分组进行。
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大概5-6人,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可采用优劣搭配的方式,组建若干个相互竞争的模拟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进行每个角色的职能定位,可以扮演5种不同的角色,并明确组织内每个角色的岗位职责。每个项目组成员之间必须形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本组与其他组之间由于绩效的差异最终获得的奖励和评定等级不同,自然形成竞争关系。最后,确定实验室应配备的计算机、沙盘模拟软件及投影仪等设备,做好实训教学前准备。
(2)界定市场及企业运营规则。施工企业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则才能够良性发展,要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及企业运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市场划分与准入,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购买,施工机械租赁与购买,人力资源的获取,融资贷款与贴现等。
2.2 竞争模拟训练
(1)初始状态的设定。ERP沙盘模拟课程的实践操作是在沙盘的盘面上进行的,每张沙盘代表一个模拟企业。每组成员的施工企业运行情况和结果将通过盘面体现出来,这里工程项目初始条件的设定是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根据要模拟的施工现场的情况将沙盘盘面分成若干个区域:如临时设施区域、材料及构配件加工区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完成区域、施工机械进场区域、施工现场区域以及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结算区域,最后工程项目完成并形成实体区域等。
(2)竞争模拟。教师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初始状态设定后,就可以放手,由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团队自主进行工程项目沙盘全过程设计和模拟训练等。每个项目团队首先要基于施工周期制定自己的项目实施计划,依据现金币、材料币、过程单据、资源卡片、结算币等沙盘教具体现出来的各种数据了解项目管理的情况,如工作、信息、资金、物资的流转情况等,此外,就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如签订施工合同、组织施工队伍,搭建临时设施,准备施工物资、工程施工、现场结算等,进行团队讨论、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并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各自潜能,以实现质量达标、工期合理、费用最低的项目管理目标。
2.3 模拟结果评价
模拟结果的评价是整个沙盘模拟教学的关键与难点所在,主要以沙盘教具分析的得分为主,其中以团队在工程上赚取的最大利润作为主要的评分依据,并结合学生在各阶段的工作表现和最后提交的项目执行结果分析报告,进行最后的综合评定,将对团队评价和个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评价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避免一言堂以及传统教学课堂的沉闷性。对于在竞争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寻常的亮点,应及时给予肯定。具体的参考评分标准如下表1所示。
3 结语
把沙盘引入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和学的互相转化,通过搭建仿真的项目和项目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能扎实地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其项目管理的管理能力、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团结与合作的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等,具有很好的教学应用前景。随着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的逐步推广和完善,沙盘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以及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虎,陈群.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郑惠珍.ERP沙盘模拟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综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70-72.
[3]陈朝辉.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74-176.
作者简介:胡新萍(1977.10-),女,山西阳泉人,副教授,硕士,任教于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建工系,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实践与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JGA253)和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2011年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3-02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建构知识的动态的、开放的、讲究教学民主的一种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影响,将教学活动看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发扬教学民主与公平,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交叉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相比,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有如下特点:
1.双向性。互动式教学具有双主动作用、双主导效应、双创新能力和相互影响水平,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对话、交流和合作,使教与学双方共同参与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结合效果。
2.实时性。互动式教学平台充分展示了实时性特点,使得教与学的双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及时互动,准确地传递信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提高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同时,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合作性。互动式教学的具体形式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和团队,通过整个团队的分工合作,把学生自我学习过程所产生的问题和疑问置于群体互动之中,使学生在共同探讨、合作学习中以优带后、共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提升团队的学习力。
4.生动性。由于互动式教学采取了多种方法、多种形式, 改变了过去那种严肃、呆板的场面,寓教于乐,情感融洽,使教学过程处于兴奋、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因而具有生动性。
正因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有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条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交流、组织、管理、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因此互动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尝试和应用。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实践与应用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强化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形势下,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实现学生所需学的知识与工作现场无缝对接,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学即能马上用得上,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提问及引导式、小组讨论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模式恰好可以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1.提问及引导式。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去。例如,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与一般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有哪些区别?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包括那些阶段和内容?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单位都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假如我们是一名项目经理,在项目施工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开展那些工作?这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的视野从枯燥乏味的课本理论知识拉入了工程现实当中,使他们关注就在身边正在建设的工程实际项目,主动地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因不同的学生对这些问题了解深度和广度不一样,理解的角度、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得出的答案也会非常丰富,学生见解各异,常常形成讨论,使得问题的症结和疑点一步一步清晰地呈现出来。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专业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学会了自主探寻知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总结归纳,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提问和引导的互动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做到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在拓展了知识面的同时,增强了参与意识。
2.小组讨论式。教师事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课前准备好小组讨论的内容和问题,在课堂安排过程中组织好课堂讨论工作,包括组织小组、讨论形式、要求和时间安排、每组上台阐述讨论内容等等,最后由老师对所讨论的内容和问题进行点评和讲解。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对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的内容按照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开展,例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费用管理的内容进行学习:
(1)讨论小组:每组6-7个学生,分成6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整个小组的讨论工作;
(2)讨论内容:①工程建设项目费用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②工程建设项目费用估算的类型有哪些、 编制依据是什么、编制方法有哪些?③工程建设项目费用计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编制方法有哪些?④工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方法是什么、设计阶段费用控制的主要措施有那些,施工阶段费用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⑤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3)由小组组长组织组内同学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学习,学完后由组长分工,每位同学对分配的讨论内容进行小组内进行阐述,其他同学结合自己对该讨论内容进行听讲,并对有不同意见的讨论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和提出个人的看法。
(4)讨论完成后老师对所讨论的内容和问题进行点评和讲解。
(5)各小组对与老师讲解不一样的内容和问题进行互动和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表述了自己对内容和问题的理解和想法, 有些理解不对、不到位或者不全面的同学可以在讨论过程中通过别人的讲解进行吸收,得以取长补短;每个同学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教学的效果,课堂的气氛也都活跃了起来。
3.案例分析式。结合课程的实际内容,通过对现实工程中发生过的某个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使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理论和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典型案例选取、案例下发、学生阅读并讨论和汇总、课堂交流与碰撞、教师总结等程序。例如,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这一章内容,在初步介绍合同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直接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及某一订立的施工合同案例发给学生进行案例式学习。通过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学习, 学生不仅可以熟练掌握、使用已学过的概念、观点, 而且可以触类旁通, 发展自己的技巧, 乃至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概念、新的思路。因此,案例分析比单看教科书, 听教师课堂讲, 更加生动、真实、具体。
4.情景模拟式。设置一定的模拟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些角色,身临其境,展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事情和内容。通过模拟展现,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真正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最后,老师通过列举一些更加具体、细致的内容,总结出整个学习的要点,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实际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例如,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采购管理这一章书中,在老师初步介绍理论知识和招标文件的制作、投标文件的制作、开标过程的组织等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别扮演投标单位的投标人、招标单位的开标人、招标委托机构工作人员、评标专家、监督人员等等,以一个开标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让他们真正扮演工作中的角色,让他们通过实际工作体会掌握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方法为内容服务。尽管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和好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教师在讲述一些知识性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 课堂讲授更能够体现其逻辑相关性, 使学生更易理解有关学科的概念和专业术语。而在讲授技能性强的课程内容时,选择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模式就比选择课堂讲授更加合适。因此,互动教学模式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选用。
2.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绝对权威地位不同,互动式鼓励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而教师则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为了保证学生参与讨论互动的兴趣和热情,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就必须和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信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
3.做好精心的教学准备和课堂设计。首先要求任课老师对所授课程的理论功底要求较高,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提高驾驭课堂讨论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还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和激情。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互动教学中来,用持续的热情和激情催动、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索。其次要求任课教师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要有把握课堂交流、控制节奏和课堂局面的能力,即要求教师要会对课堂进行组织和管理;三是课前要对内容进行充分和全面的准备和设计,那些内容适合用提问及引导式、小组讨论式,那些内容适合情景模拟式、案例分析式,这些都需要任课教师花时间和精力认真的布置和设计,以期为互动式教学提供最好的条件和准备。
互动式教学模式由于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得以释放,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他们之间的关系得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和笑声中学习知识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张西茜. 美国高校课堂互动式教学方式评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1,(5):111-112
[2]牛琦彬. 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石油教育,2007,(5):58-60
[3]薛益民.大学互动式教学对师生的角色要求[J].廊坊工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26(4):51-52
[4]皮晓彩.互动式教学模式新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91-93
[5]覃翠生.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和特点[J].桂海论丛,2006,1(22):92-94
[6]王亦明,许文静,陈世金.互动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的引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270-272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教学改革;工程素质;实践教学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涉及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和基本原理、施工项目的“三控”(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施工项目的“三管”(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为适应当前企业要求,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建筑工程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因此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优化教学内容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课程是在《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法规》等相关课程之后开设的,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其中部分的知识,有些教师把每一章节都力求详细讲解,追求面面俱到,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理想。这门课定性的概念多,定量计算少,而学生对比较枯燥的概念性知识往往不太感兴趣,若只空洞地讲解概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设置应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避免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结合学生发展方向和就业方向,加入适量的工程实践知识内容。教材和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备课中要做到:依靠教材,而不依赖教材;基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选定的教材应以中职教育为出发点,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并结合实例,力争让学生“看则能用,用则能成”。针对建筑业各岗位的任职要求,与建筑业员、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监理工程师等多个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密切结合,在教学中融入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推荐一些建筑工程类相关的书籍、报刊和网站等作为参考书和课后辅助资料,扩大了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开阔视野,使学生成为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从事施工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教师工程素养
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施工和现场管理经验,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参加工地实践的时间严重缺乏,很难向学生传授项目管理现场实践经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新体系对教师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要求,工程素质表现在专业教师要亲身参加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监理、施工和施工管理等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可以安排相关教师利用一年中的两个假期去企业和工地学习,从实践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施工现场施工和管理经验。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其自身素质是决定教学改革成果的最主要因素。教师在讲授本课程同时,应不断完善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应关注本行业及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相关知识。此外,学校可以经常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来学校开展业务交流活动,这有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认知水平,充实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贴近实际,更具有实用性。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教学需要“双师型”的师资作保证。为了弥补师资不足,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参与教学活动,或者安排教师到施工企业挂职锻炼或兼职,并鼓励教师参加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且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改革教学手段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因而教师必须要结合工程实例,运用多媒体结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理论性强的章节以教师讲授为主,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比如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封闭围挡、企业标识、五牌二图和材料堆放原则等,让他们到工地现场参观一次就能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性强的章节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比如施工进度管理中的横道图和网络图,课堂上教师讲完多道例题后,学生觉得也听懂了,但他们自己动手绘制和计算参数时却往往产生不少错误,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多动手绘制图和计算参数,做到讲练结合,只有学生自己动手算出来、画出来的的,印象才深刻,才能真正掌握。
(2)运用多媒体结合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既生动又直观,超过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的口头讲解,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针对每章节的重点内容选取一些经典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比如在讲授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这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典型的建筑工程现场安全事故图片,让学生分析和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责任划分、事故处理程序和索赔。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作出判断和决策,使学生把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团队精神。
(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带领学生到项目部现场进行参观学习,使其了解工程项目的管理程序、施工技术和工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哪些短板。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施工现场参加一些简单的施工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学生能认识图纸、学会测量放线、绑扎钢筋,通过工地实际的观察和实践锻炼,他们都成了一个准建筑工人。(4)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重要场所,是中职学校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依托。首先,应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和已毕业学生的社会资源,寻求符合要求的教学实习基地。其次,加大校企合作的投入,巩固和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达到实习基地共建、共享的目的。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课程考核应兼顾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考核可分为平时成绩、技能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40%)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记录学生的出勤、课堂发言和课外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技能成绩(占20%)考核学生在实训中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期末考试(占40%)以试卷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计算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题型由记忆型向能力型转变,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动力,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才是关键,为将来参加执业资格及岗位证书考试打好基础。
5结语
随着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了,培养大量实用型建筑专门人才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中职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设置、提高教师工程素养、推广案例教学和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使中职学生掌握更多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建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谢琳琳,张原.《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经济,2010.
[4]侯晓英,李莲秀.工程管理中的案例教学法「J山西建筑,2005.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the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existing defects that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propose the reform path and contents for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理论;实践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teaching reform;theory;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269-03
0 引言
根据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建设法规》、《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前需课程之后,重点掌握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课程的设置与开设可以看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几乎是前期所有课程的一个综合,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建筑类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经济与法规等的相关知识,即所谓的“全才”。因此,本门课程综合性强,专业性强,实践性更强,力图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工程实践、计算机上机等教学环节,加强项目管理理论学习,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完成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活动,再以实践充实理论,培养学生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高职学生的培养模式为2.5+0.5,本门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各门专业课程,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质量、进度、成本等各个目标的控制和管理,学生只有把实践能力和管理技能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完成整个工作任务。但是,从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生源等方面分析,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课程开设的现状分析
1.1 我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开设的现状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大多都是近几年从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是从学校走出来又直接进入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呈现出学历高、理论知识强,而实践相对薄弱的状态。对我系本课程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分析后,发现本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态度目标,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本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目前我系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建设与改革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堂教学为主,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②按照专业分类区别课程的重要程度,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均以理论知识作为学习的起点,按照知识逻辑组织课程内容,忽视知识与实际工作任务的联系。③“2.5”的校内教学中(2.5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将理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主题,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并列进行。④“0.5”的顶岗实习中,把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教学模式 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得理论与工作任务联系的不够紧密,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全面转化为工作任务进行理解。而本门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于我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我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我系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都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2.2 学生生源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同样是计划录取的学生,但却由于高职录取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最后一个层次,所以,学生在行为上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知识的科学建构存在一定的难度,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 改革的思路
2.1 指导思想
2.1.1 改革的理论基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工程过程的教学理论。基于工程过程的教学方法是将知识的能力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融于每一个工作任务中,通过任务加以驱动。要求学生知识需求与工作过程联系起来,以缩小预期目标与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
2.1.2 改革的实际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具有内容多、问题复杂、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多等特点。学生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缺乏想象与理解,因此,我们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工作任务加以驱动,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索与实践,我们在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2.2 改革路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化课程改革的路径:从本门课程内容开发入手,先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然后再进行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流程、考核方式等的重构,最后付诸于教学实践。
2.2.1 重构教学内容
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及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岗位的调查了解到,学生通常接触到的工作有项目管理规划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资料整编、合同制定与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其工作的核心是能够依照施工图纸、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和事先确定的施工方案,组织人、材、机等,按照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顺序,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保质保量保工期地完成,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进行合同、资料、信息、风险等的管理。
②重构教学内容。“理论+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体现工作过程的特征。我们根据工作任务即岗位能力分析结果,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内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设置三个学习领域。具体如表1所示。
2.2.2重构教学方法
①D- S教学法。D-S教学法,即Do-Start,从实践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即先做后学。我们要求教师对于每一个学习领域都要从从一定的项目管理实际情境出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案例引入教学内容,整个教学围绕工作任务的解决而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作业。
②DIY教学法。DIY教学法是指Do it Yourself,即自己做。教师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组成团队完成对应学习领域的工作任务,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精讲多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③O-O教学法。O-O教学法,即One-One,我们要求教师分层次逐一的设计实训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工程过程,在教学中有层次地、由潜入深地完成各阶段单项能力实训,再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实训,建成完全开放式的、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实践环境。
④On-site教学法。On-site教学法,即现场教学法。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它侧重于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因此,我们把教学应该尽可能的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我们设计的教学环境应该尽可能地在施工现场、学校实训场地中进行。尽一切可能把教学放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校内,把“工地”搬进教室,模拟施工场景实训,使学生未进工地就感受到工地的技术氛围;在校外,把“教室”建在工地,聘请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现场指导教师,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使用人才的良性互动。
2.2.3 重构学生学法 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我们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学习程序:
①引发求知欲望。学生通过老师每一节课的兴趣导入提高对本门课程求知欲望,使自己明白我要学什么。
②自主性、互动性学习。每一学习领域的内容讲授完成之后,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白每一个知识点的重要性。
③学以致用。每一学习领域的内容讲授完成之后,留有相应的案例,让学生自己进行模拟案例分析,做到学以致用。
④总结反思。根据模拟案例分析,让学生总结个人对每一学习领域的掌握程度。
2.2.4 重构教学流程
①引导探索。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
②应用提高。学习本课程的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本门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知道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与本门课程相关的问题试着运用所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
③归纳总结。每节课讲授完成之后重在把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提出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承上启下。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同时也注意了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④交流评价。让学生在愉快地交流活动中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⑤教学效果检验。通过交流评价的结果,检查学生对所学的每一学习领域的掌握程度,得出老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2.2.5 重构考试考核方式
①模拟以训代考(20%)。教学方法中的分层次设计实训,让学生对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工作流程,让学生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根据学生学生的操作结果给出实际成绩,作为考核方式之一,占总考核方式的20%。
②模拟以证代考(20%)。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还应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建设领域实行的各种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原因是工程建设领域实行的执业资格考试,如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造价师、造价员、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等,考试中都涉及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同时,其报考条件之一都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工程实践经验,从业时间符合相应要求。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中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将有利于学生进行相应的执业资格考试,并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对于学生在每一学期内取得的相应证书,都可以作为考核成绩,占总考核方式的20%。
③模拟以赛代考(20%)。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对于工作过程任务中每一个层次,都安排相对应的技能大赛,通过技能竞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集中应用于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提高。根据竞赛结果给出实际成绩,作为考核方式之一,占总考核方式的20%。
因此对于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们尝试采用基于建筑工程类执业资格考试基础之上,通过大作业、理论及实践考核,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即以训(20%)、证(20%)、赛(20%)和平时实际案例分析(即大作业10%)为主导,期末考试成绩为辅(30%)的考核方式,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3.1 改革的预期效果 我们通过一年半(三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使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与博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教学中根据每一个工作过程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①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内容的重构,把学生带到一个真实的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②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的重构,充分发挥高职教师“双师型”的作用,提高了教学团队的质量。教师即是“教师”,又是“师傅”。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这就促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充电。
③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学生学法的重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顾问、主持人,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有助于形成学生全面分析、及时决断和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流程的重构,更能真实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不同课程教师之间及其与实训教师之间拓展性协作,大大提高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工程管理实践,纵观我国建筑行业现行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我们必须紧跟行业形势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完善课程内容体系,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学到实用的专业技能。
3.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独立的一门课程不能完全培养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我们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研究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本课程组的教师作为改革的主导力量,不仅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试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解决。
①专业教师虽然要求下企业锻炼,充实实践经验,但是毕竟时间有限。相反的,我们也聘请企业专家进教室给学生讲授课程,但是企业的专业对于理论知识又不能系统的讲解。因此,我们应恰到好处的融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加强本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②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如何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足够多的项目管理知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艳,陈倩清.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224-225.
[2]孙家国,谷艳玲.对建筑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12):203-204.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施工管理能否有效地进行运作。只有项目施工管理进行高效运作,才能进一步保证施工企业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随着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难度相应地增加了。有关方面的工程项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影响。这些方面包括:成本、安全、工期和质量等等。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应该促进现场施工管理规范化,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
二、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现状探析
从目前看来,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明白,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探讨,希望能够及时改正不足之处。
1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没有落实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工程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我们目前还缺少一支凝聚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施工队伍。工程项目现场各环节工作衔接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无组织无纪律,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施工企业很少会组织一些生产竞赛,缺少相应的专业培训。时间紧、任务重。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不具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能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毫无疑问,施工现场后勤管理是大力开展科学现场施工十分重要的保障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施工现场后勤管理存在不少的难题,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不够重视,有效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相当混乱,无法有序、顺利进行的生产。特别是,频繁地出现施工现场物资管理问题。无法及时、全面地维护和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设备,无法有秩序地储存现场物资材料,无法充分防护一些特殊物资材料和加工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物资损耗相当严重。为了进一步实现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施工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用水用电安全管理的问题。
三、建筑现场施工科学管理的措施
在较为全面地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现状之后,接下来,我们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积极、有效地解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希望能够实现建筑现场施工科学管理的预期效果。
1完善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说,材料进场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材料计划和执行检验制度,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和名称等等进行全面检查。工作人员还应该始终把质量问题放在首位,随时留意有无具备相应的材料检测报告和合格证,确保质量合格,完成进货验证记录之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试验员应该严格遵守材料二次检验制度,负责抓好进场原材料的送检和取样工作。另外,承包责任制不容忽视。
2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加强质量控制
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注重质量控制。不容置疑,建立健全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作为信息中心的安质部负责给项目领导小组搜集、准确传达质量动态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给执行工程部传达恰当的指令信息,创造了一个信息畅通的项目部质量信息网。现场质检员应该采用一定的方式科学、合理地提取质量数据,随时关注班组的质量信息,从而为项目领导小组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这些方式包括:整理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质量预控法和分层随机抽样法等等。
3提高人员准入机制,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综合培训
只有树立正确地理念、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管理技巧,只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才能有资格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规范化,我们应该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综合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大幅度提升管理水平。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定期开展专门的教育培训。经过考核成绩良好的人员,颁发相应的管理证书,持证上岗。第二,提高人员准入机制,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应试,努力获得监理工程师证书。第三,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工作人员给企业贡献巨大,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工作人员如果违反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必须严肃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难度相应地增大。值得肯定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的实际发展需求。正因为如此,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施工现场管理方式,不断增强处理紧急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给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施工打下稳固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克俭.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及控制[J].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3
[2]李浩明.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J].科技信息,2012
[3]杨晓红,杨再红.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与控制[J].科技向导,2011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方面,对施工管理是一项很严肃复杂的管理。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仅要在施工现场对人员进行把控及有效安排。不仅要确保人员的安全,也要保障工程的质量,而且还要展示出一个建筑企业的文化水平和管理层次水平,要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科学有效地安全施工,建造出质量好、安全性高的建筑。
一、在项目现场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
一项工程,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障,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在国家的相关规定下进行,完成每一道工序,禁止偷工减料,使用残次品、低级货物,在选定每一项货物前都需要进行签订合同,在货物到达现场时,要有专职人员对货物进行抽查,同时需要此批货物的合格证等证明,且要符合国家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严禁,走人情道。只有验收合格的产品才可进入施工工序中,确保质量。
在技术上,技术施工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施工图纸,还要确保正确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同建筑总工程师进行讨论商定。在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时,还要考虑自身的资源条件,包括设备、施工队伍质量、材料供应方面、资金等条件做出施工进程计划,认真合理地进行组织施工,还要不定期地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讲座,以符合新时代建筑的标准,进行技术交底的工作,大家共同发展。
二、在项目现场对人、料、机进行管理
1.对人工劳务成本的有效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在技术上的投入不能低于人工成本的投入,如果人工成本过高,就会影响其他方面技术性的投入,不能确保技术上的提高。如果成本过高,又很难确保人员上的不流失,也很难吸引人才的加入,对企业来说会形成很大的损失。
在施工期间,要对人员的工资等其他人的工费做出合理的预测,确定人工单价,才是对人工费用控制的前提。
在用工数量上,可以根据前人的经验,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一个大概了解,对每一项工作细节都要考虑,将人工分配更合理,避免人员上的浪费,也避免员工之间因不合理的分配产生分歧。在质量确保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奖励,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2.对材料成本的有效管理
工程材料在项目中必不可少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因此对整个项目成本控制,就必须要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这才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1)原材料的成本控制
第一,要控制采购成本,对数量多的可以进行集中采购,还可以进行招标,当然招标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材料的质量、数量和成本的相对低价格,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的使用率和资金的购买率。
第二,严格把好进货关,控制材料进入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还有安全性。
第三,要及时进行抽检,每一次材料到场都必须有2~3人进行验货签收,如果质量不符合,要及时退换货,还要及时同商家进行确认;数量不对,要求商家及时补货,确保材料的供应充足。
(2)成品料的控制
如在商品砼供应中,砂浆的稀稠度会因为天气受到影响,要避免原材料成分材料过湿、过脏或者过黏,从而导致搅拌机无法正常进行或者搅拌后的材料不符合要求,还要定期给搅拌机和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维护,降低成本,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格产品,保证拌出的成品符合要求。
3.对机械设备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根据每一台机械使用功率的大小、新旧程度、施工要求,合理进行分配,避免盲目进场造成机械使用度降低。同时还要加强每一位操作人员对设备使用的熟悉度,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降低维修成本费用。对设备也要进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建立使用机械设备和对机械的管理使用规章制度。
三、在项目现场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
1.高空作业
对于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提前做好体检,严禁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患者从事该职业,一定要确定高空作业人员的适用性、安全性。
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棚、砂浆搅拌机、搅拌站等需要搭建操作棚,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完好、安全。
3.脚手架
脚手架是施工现场是最常见的材料之一,由于人们很容易遗忘对它的安置,造成坠落伤人,材料由于腐烂生锈导致人员的安全等问题,因此要对脚手架进行统一归放,贴标识牌,摆放时要统一、有规则,严禁随处乱扔。
4.进出安全及施工防护
在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都必须戴安全帽,穿胶底鞋,不得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在高空作业人员工作时必须戴带安全带,有需要的还要设置围栏,并设置醒目的提醒标志。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因此,我们每个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都要认真负责,保证安全无事故,确保质量过关。
1当前电力客户的业扩工程主要是由客户经理负责
包括VIP客户的全面管理,客户经理全面负责的制度,有好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客户经理对大客户缺乏全方位的认识,对大客户的价值认识不清,对大客户的需求和整个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全面,以至于营销服务还开展的不到位,不能对大客户进行主动高效的营销服务,营销意识不够强。在对大客户的服务中存在着方式方法不够灵活,解决问题简单化、表面化,服务标准与规范缺乏精细化,尤其在服务技巧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2电力行业大客户业扩工程复杂多样
所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尤其在一些城市重大业扩工程项目中,有关送电时效性往往要求比较高,这时需要多个部门同时进行协调配合,在协调配合中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些部分只从自身利益点出发,以点代面过多考虑本单位本部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加上各部门分工不够清晰,程序不够详实,一遇到关键问题就会出现各部门纠缠不清,不能明确分工的问题,这样工作效率就大大降低了,而且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在客户群中的形象。
3电子大客户业扩工程的管理要落到实处
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有了管理的精细化流程,实际工作中要按流程执行,现在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纸质的流程是一套,执行方法各自又有一套的问题,这在工程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方面,就表现出很多问题。比如,大部分沟通协调是采用传统纸质的方式进行的,这在流转过程中会有间隙,出现中断;流程和环节的确是精细化了,但是支撑流程顺畅进行的技术手段不足,至使外部联系存在可视性不好的问题;这就会导致流程出现脱节,流程之中的在途径客户比较多,这时一旦出现问题不好检查;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整套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大客户服务,加之部门之间协同不利,配合不到位,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各部门及时共享,这就对整体资源的整合造成很大困难。
二如何完善和提高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的管理
1确定电力大客户供电方案
确定电力大客户的供电方案是业扩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供电方案对于电能计算、电网安全、系统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应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当地电网规划、用电需求以及当地的供电条件等因素确定,满足安全、经济、合理和便于管理的要求。(2)统筹兼顾,不能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而不顾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要选择让企业能够稳定发展的方案。(3)依据供电地点的供电回路数及容量等系列因素,选择供电线路和供电电源。(4)要考虑季节和负荷分散等因素对客户的高峰用电和空载、轻载运行带来的影响。建议增设变压器,减小单台容量的形式,实现电力经济运行。(5)应考虑到客户的特殊设备,将谐波对电网和客户的危害重点考虑。
2加强客户经理的技能培训
逐步提高业扩队伍的知识结构,加快培养善经营、会策划、有技术的德才兼各复合型人才。定期组织座谈会,相互交流、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团结氛围。同时,树立客户经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巧熟练融入目常工作中3建立透明、简捷、规范、高效的业扩工程管理流程,抓住节点管理、动态管理和闭环管理。(1)业扩工程受理后,客户经理与客户沟通确认现场勘察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根据客户的用电类别、用电规模以及现场供电条件,对供电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行调查,初步提出供电、计量和计费方案。(2)根据接入线路设计容量及负载率、客户近期用电需求及远景用电规划,编制典型供电方案,同时进行“三审”,即供电必要性、供电合理性和供电可能性审查。
三、结语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TL3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2402
1可持续发展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通俗来说就是要利用有限资源来实现时间、成本、质量等诸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在传统建筑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虽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但对自然和人类本身的危害是很大的。其根源在于机械思维方式和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项目应是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对自然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
2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
2.1规划阶段
规划阶段分为项目建议书的制定和可行性研究两个分阶段。首先,作为以可持续发展标准来进行的项目管理,项目建议书应该根据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进行进行计划的制定,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生态风险的评价。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而这一源头的做法恰恰是传统的工程管理的做法所忽视和轻视的。往往在业内人士中会就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来单纯考虑对这个项目的思考,很少能考虑到生态风险的问题。另外,对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也是我国规划阶段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内容。在这一阶段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才是真正的实现对建筑业工程管理实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管理。
总的来说,项目建议书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意向阶段,而可行性研究就是着实阶段。两个分阶段综合决定着规划阶段的计划的好坏,也是后面各个阶段的重要依据和前提。
2.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导了后续的建筑活动,如施工、运营维护、改造、拆除等,怎样更高效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并同时营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是设计阶段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设计阶段的设计要在运用以往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成本方面与生态保护方面。成本方面,要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对成本核算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度进行分析,进而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要考虑设计的影响,力求增加其正效应,减少负效应。
设计单位作为业主的被委托方,必须把委托方的经济利益考虑在内,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本身的专业知识,向委托方提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的设计方案、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方面的建议。当然这其中需要设计及监理单位与委托方充分的进行沟通和协调,尤其是监理,他们的成功与否,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监理单位要在保证业主利益的同时,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工作,充分行使其社会职责。
2.3招投标阶段
在招标阶段要求向投标者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报价,鼓励投标者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节约的方案。
节约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核心,是成本控制的一项基本原则。节约绝对不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而是积极创造条件,从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入手,来达到节约。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片面的追求最低价,以求中标。对于招标管理过程中追求最低价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短视行为,实际上,市场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最低价,我们都晓得:有利可图是承包商参与投标的唯一动力,如果中标后承包商觉得无利可图,那么,只有通过降低工程质量,缩小成本来弥补损失,最后伤害的只能是招标者自己。
因此,最有利的做法是追求“合理的低价”,要求投标者在标书中说明明确的工作内容,对于使用有关材料的质地、型号、尤其对于环境效益方面充分的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招标要寻求综合效益最好前提下的合理的低价承包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后续工作的顺利,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合同的争议。
2.4施工阶段
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城市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可持续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工程管理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在具体实施中注意三点:一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三是关注综合效益。
施工单位是完成项目的核心,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施工单位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和随时的监督,使其显著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干扰,从各个建设环境实现原设计。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粉尘、振动、噪音,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应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对已存在的建设设施能够进行重复利用。如果项目施工单位在业主、监理单位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和绿色环保建造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施工方法,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5竣工验收阶段
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决策改变引起造价变化等变更资料,并将其带入到项目核算系统进行分析,掌握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产生的影响。
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作为项目的使用者则更大程度体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项目使用者最具有发言权,因为项目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资源(水、光等),同时会产生很多废弃物。所以,如何在使用的过程中,少消耗资源,少产生废弃物或废弃物再次利用程度,是该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那么我们在验收的时候就要从项目使用者的角度来衡量工程项目的合格与否,要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的各项指标给与分析,看其是否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