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污染治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跨界河流 水污染 立法
一、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尽管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跨界水污染治理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都已从以往的多部门单独管理或个别部门管理,逐步演变为一个部门为主导的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近些年来,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水污染治理。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趋于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强调部门及区域问的合作与协调,建立一种跨界综合管理模式。进行以流域为单位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注重流域水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更加强调水污染控制管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管理。各流域普遍设立了水资源管理协调与咨询机构,防止决策管理内部化导致的公众参与减少、地方投资积极性下降等弊端,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公众的参与度。
二、国内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现状与不足
(一)国内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立了我国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但是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并没有真正结合起来,而且我国水资源管理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等14个不同部门共同负责,容易出现各部门相互推诿。
(二)国内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存在的不足
现行流域管理机构缺乏全流域统一治理的实际权力。根据我国现有流域管理制度,流域管理机构要通过授权才具有水行政执法的法定职权,立法往往滞后于流域管理的具体需要。现行管理体制无法实现水污染跨流域统一治理。由于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的交叉,造成对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决策权较为分散,流域管理机构对跨界水污染治理无法起到实质作用。流域治理政策不能充分反映区域和用户利益。我国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政策很难充分反映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各种用户的利益,从而影响流域特别是跨界水污染治理政策的执行。跨界水污染治理措施难以贯彻到基层。我国一般流域管理机构只负责对省界断面水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对基层排污源头的治理则需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介入,因此跨界水污染治理措施很难真正得以实施。
三、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借鉴
从田纳西河等流域水污染治理看水污染治理机构组成的多元化。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的决策不仅由具有政府职能的董事会主导,还由具有咨询性质的地区资源管理理事会进行协调。地区资源管理理事会不仅包括流域内的州长代表,也包括其配电、航运和环境保护等各方代表,为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与流域内各地区提供了交流协商渠道,对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决策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从莱茵河等流域水污染治理看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多层次性。欧洲大陆各国都设立了多层次水管理体制。以法国为例,国家水资源委员会、流域委员会、流域水务局等机构,包括用水户协会、专业协会等,分别与国家、流域、地区、地方等4个层次相对应。欧洲大陆各国正是通过这些多层次管理体制对水污染进行多层次治理。
从泰晤士河等流域水污染治理看消费者协会参与水资源管理。英国采用中央对水资源按流域进行统一管理与私有化的水务公司进行水资源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注重建立公众参与管理的机制,使每个区域都有消费者协会参与水资源管理。消费者协会由地方行政人员和民众代表组成,对供水公司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五大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看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五大湖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有赖于民众自觉参与管理。大湖区保护基金会利用市场手段和基金杠杆充分调动了公众积极性,将公众吸引到水资源保护工作中。
四、对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建议
(1)建立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流域管理体制。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包括水量、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各个部分,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近年来,我国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之间的冲突有所增加,必须尽快建立与区域管理相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
(2)加快流域立法进程。从国外经验可以看出,不论是现实流域管理的需要,还是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流域管理机构应该是流域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机构,因此,应该提高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使流域管理机构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综合手段,保护当地有限的水资源免于污染,尽可能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
(3)流域投资运行机制市场化。 把市场经济引入水污染治理中,使水资源管理机构企业化,激励流域管理委员会进行合理的国内融资和引进外资,从而开辟更广阔的资金来源,减轻政府负担。这需要赋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大的权力,增强流域管理机构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的能力。
(4)优化流域管理机构内部结构。由于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多是国家为了对主要江河实施大规模治理而设置的,客观上形成了流域管理机构忽视水域、水资源和水行政管理,难以承担起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且流域管理机构内部政企职责不分,人员结构不合理,造成其流域管理与执法能力不足,因此,应对流域管理机构进行改革,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权利和责任统一的高效流域管理机构。
(5)加大水污染处罚力度。对污染者进行经济和行政处罚,必要时进行刑事处罚,通过惩罚措施的加大遏制污染现状。从严治污,震慑潜在的污染者,改善水质。
参考文献:
[1]孟节,陈立克.泰晤士水机构变革历程及其启示[J].商情,2000.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于水的需要急剧增加,水利工程纷纷兴起,大量的生活以及工业废水排入河湖,对自然水体的质量、形态、运动规律以及资源能力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影响。流域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渐渐的变成新的人为灾害,然而治理水污染的成效却十分有限。本文对流域水污染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治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1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现状
我国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在国内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破坏严重,对流域水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控制流域水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水环境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对水污染的防治问题进行研究。随后开展了大量的水环境容量理论以及背景值、水体功能区划和总量控制方法等研究,并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分析手段,增强了水污染规划的科学性。我国从1994年5月便从淮河流域的治理开始对流域水污染进行治理。对此国家颁布了全国第一步关于流域污染综合防治的行政法规。进入“九五”以来,以治理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为先导,随后对海河、太湖、辽河、巢湖以及滇池等流域的水污染进行大规模的防治,通过对城市水污染的治理以及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部分水域的防治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在21世纪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50亿元,专项用于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并且制定了流域的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对我国三湖三河流域切实解决重点流域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长江、黄河以及淮河的污染状况进一步加剧,一些部分河段受到严重的污染。我国虽然对流域水污染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治理,但依旧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从以下几点分析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流域水环境的功能区划与流域水环境的管理要求不相符。
为了对流域水环境加强治理,实现流域治理的规划目标,很多国家经过多次实践,探索出一条以流域为主体,建立适合流域治理管理制度的重要的管理经验。中国流域水环境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实施起来也不顺利,其不注重流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及水资源的流动性,缺乏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以及对河流湖泊和近岸海域进行统一划分的技术体系。现阶段的划分方法缺乏具有完整性的水生态系统,划分的基础大部分为水体现状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以行政区作为划分基础,则缺乏了流域左右岸、上下游以及河海之间相互协调的科学基础等。
2.2水资源总量控制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水污染防治规划体系,其以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技术为主,根据已确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对重点流域的水污染制定实施具体有效的防治规划。但是我国在水污染总量控制方面存在不足,主要有: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不相符;环境监管与质量目标不相符;水生态保护与污染控制不相符;环境质量达标与排放达标控制不相符;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把行政区作为基础的环境功能划分不相符等。
2.3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流域水污染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流域水污染治理忽视预防控制,注重末端治理,其治理思路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政府是单一的管理主体,但是其行政分割过于明显;忽视了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的污染治理,只对工业领域点源控制给予了重视;忽视了对公众以及企业的自觉行为的引导和鼓励,把重点放在了政府机构的环境监督职能上;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没有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没有具体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政策,法律制度不完善。
3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人们生活水平也紧紧的跟上节奏,不断的提高,我国的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更不能落下,我们应该吸取以往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教训,对流域内的各类源头进行控制,同时加强对流域系统的重视,积极借鉴外国的先进治理思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实现技术的创新与制度的完善,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流域水污染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下面几点进行分析:
3.1明确防治思路,加强污染源控制
首先,从流域概念、生态安全理念与系统控制论思想出发,将河湖水污染防治与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流域生态系统建设以及人们文明生产生活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在以往研究与保护治理实践的基础上,采用“污染源系统控制—河湖水质改善与生态系统完善-系统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的水污染综合防治的总体思路;其次,污染源的系统控制要考虑到从流域产业结构、污染源工程治理与控制以及其他一些低污染水的实际情况,对水质差、污染重的河段或湖库开展工程治理,改善河湖水质、完善生态系统,同时注重生态系统的结构完善,促进工程治理的顺利进行。
3.2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环境目标
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解决水环境的问题也要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环境目标。在今后的5~10年内,在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改变现阶段低层次的“达标”,并对污水处理厂实施升级提标改造,大大提高城市与工业的污水治理水平,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在对大江、大河的水污染进行全面治理同时,也要对湖泊的水库富营养化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研究和解决。
3.3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状况下,必须把“谁污染谁治理”作为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水资源更新补偿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投资机制,要通过价格杠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节和利用,运用多种方式吸收资金来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对目前的城市农村、农业、养殖、水土流失、污水处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得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和运营方面实现企业化、社会化以及市场化,使政府逐步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的直接管理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污水处理走向市场。
3.4加强社会监督功能
在对流域水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社会监督功能的作用。流域水污染的治理不仅需要加强国家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还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社会公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最有动力去对相关部门及其企业进行监督,促使他们真正履行环境义务。
3.5建立健全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
分割的治水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对水污染持续恶化的趋势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应该尽快完善流域水污染防治机制,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利用相统一的管理方式以及跨部门跨区域的流域污染防治机制,保证完成减排的目标。根据流域的整体性对环保、城建、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进行组织并开展联合执法以及监测工作。
3.6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
我国社会发展的主线将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要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特点出发,在湖泊水环境承载力计算和区域分配的基础上,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入湖总量分配为核心,开展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体系建设,建立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从源头上调整污染源分布和组成,减少整个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如逐步关停和淘汰中小型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合理土地灌溉,加强旅游的环保工作等,达到解决结构性污染的目的,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促进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小的高新产业的快速发展。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水污染治理中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本文从政策、组织、制度和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水污染防治存在主要问题
水污染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快速发展使水污染防治压力增加,我们国家近些年经济增长保持在9%,经济总量的扩大,经济增长很快,水污染量也增加,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这些年来得到很高的关注,加大了投入,但是投入的增长和我们经济发展的增长不成正比的,尽管做很大努力,做了很大投入,但是最后水污染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这样对水污染的压力也不断增加。第二,由于管理体制和技术因素的制约,对水环境执法力度不足,现在有一些企业并部分做到达标排放,这里面主要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存在的原因,多头的管理,通过这几年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体制改革大家知道是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方面影响的有技术方面的因素,同时也相对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导致了执法力度不足,有相对部分企业没有达到完全环保要求,得到有效的治理达标排放。第三,这些年经济发展过快,在基础建设材料包括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在能源这方面开发加大特别在水利电力方面现在开发力度也比较大,为了满足能源的需求,加大能源的开发,尤其水利的开发,导致过多的开发对大江大河造成生态破坏。第四,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充分,特别是在公共环境保护方面,没有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要进行水务市场的改革,要以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对污水和垃圾处理这个市场要实施产业化,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整体上看还没有起到主导作用,这是发展的一个总趋势。
2 水污染治理的目标
根据我们国家环境保护的需求和我们经济发展的水平,确定水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到2010年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要改善,污染排放要得到有效控制,这一方面是投入,一方面是管制,重点行业污染排放强度要明显下降,城市集中饮用水的水源,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和地表水质和近还水质有所好转,地方水超采及污染趋势减缓。我国家水资源开发量大,对水资源要求很高,确实对水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我们国家113个环境保护的重点城市,污水处理要不低于70%,到2010年十一五期间要增加到7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也要60%的目标。第三我们重点防治的领域,城市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化工、轻工,造纸等等,其次是饮用水水源,国家正在组织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的调查,通过调查提出引用水源地的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措施,第二方面三河三湖,这是国家重点的水源,还有松花江,三峡水库,黄河小浪底以及上游,以及南水北调水源以及沿线,还有渤海重点海域和河口,要加强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力度。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水质为中心,兼顾区域排水;以截流直排重点整治河道现有污染源为重点,完善地区排水收集系统;以提高现有污水治理设施利用率为突破口,合理布局截污治污设施。
(二)基本原则
1.*河以南中心城及周围地区、*新区、杭州湾沿岸地区以完善地区收集系统为主;
2.*河以北中心城及周围地区以研究合适的污水出路和完善地区收集系统、建设空白地区收集系统为主;
3.*江上游地区以完善地区收集系统、建设地区性二级污水处理厂为主;
4.*三岛地区以建设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为主。
二、污水量预测
根据19*-20*年用水量拟合计算,20*年自来水总量为20.31亿m3,折合每天556.4万m3,比2000年的542.2万m3增加约2.6%。由此推算20*年的污水增长率约为2.6%。根据2000年污染源普查结果,全市污水总量为504万m3/d(不包括自备水源中用于冷却水部分),由此推算20*年的污水量约为517万m3/d,2010年的污水量约为530万m3/d,2020年的污水量约为558万m3/d。
三、污水排放标准
(1)尾水排入*口、杭州湾的新建污水处理厂,应满足国家综合排放标准,并进行除磷处理;尾水排入内陆河道的新建污水处理厂,应满足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进行脱氮(氨氮)处理;
(2)直排河道的污染源应满足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纳管处理的污染源应进行预处理,排放的污水指标应分别满足纳管标准和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四、排水系统
(1)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新建地区发展分流制排水系统。
(2)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总管、干管、支管系统同步配套建设;
(3)合流制地区以截流直排整治河道现有污染源为重点,分流制地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试点和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截污;
(4)工业区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原则上应自建污水处理厂,就地处理,就地排放。
五、*河以北中心城及周围地区
*河以北中心城及周围地区从水环境综合治理角度又可分为三个二级治理区域(图16-3):虹口港水系和杨树浦港水系地区;*河北片市区及宝山区(仅陆上部分);*区。
(一)虹口港水系和杨树浦港水系地区
该地区污染治理可进一步细分为三块:北部合流污水一期服务范围以北、蕴藻浜以南地区21km2基本上为排水系统空白区;中部41km2为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服务范围;东南部38km2中,3.3km2为曲阳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21.7km2为虹口港、杨树浦港地区旱流污水截流工程服务范围,其余约13km2污水尚无出路。
1.北部排水系统空白区该区域2010年地区污水量为14.34万m3/d,考虑10%的地下水,2010年地区规划污水量为16万m3/d。治理规划方案为:加快该地区的张华浜、临汾花园、*西路、江杨、民主、松南西块、松南东块、张庙等8个排水系统的建设,在江杨南路上由北向南埋设截流管,将8个排水系统约12万m3/d的污水纳入合流污水一期总管。工程实施后,将大大改善西泗塘、虬江、走马塘等整治河道的水质状况。
2.中部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服务范围该区域内15.88万m3/d的污水直排或通过市政泵站排入水体。治理规划方案为:
(1)排入河道的污染源主要分布在江湾排水系统地区,使沙泾港和小吉浦等河道受到严重污染。要完善地区收集系统,将污染源纳入市政管网;建设江湾雨水泵站旱天污水截流设施,尽快建设新江湾城(约10km2)、大武川和民星等排水系统,将污水纳入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工程实施后可改善沙泾港和小吉浦等河道的水质状况。
(2)曲阳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7.5万m3/d,目前处理污水量为5.12万m3/d,尚有一定的富余量。要研究解决服务范围内雨污水管道混接现象的措施,增加污水截流量。扩大曲阳污水厂的服务范围,接纳同济大学(走马塘~赤峰路~系统边界)的生活污水。工程实施后,可改善走马塘等河道的水质。
(3)沿虬江两侧防汛通道,结合防汛墙改造埋设截流管,将直排水体的雨污水或合流污水截流至五角场、营口、嫩江和民星排水系统。工程实施后,可改善东走马塘、虬江等河道的水质。3.南部两港地区及东扩部分该地区包括虹口港、杨树浦港地区旱流污水截流工程范围内的13个排水系统以及宁国路以东的营口、控江、长白、周家嘴、复兴岛和大定海等6个排水系统。2010年的预测污水量为58.4万m3/d。规划将两港截流污水和宁国路以东的6个排水系统的污水一并解决。解决方案之一是在*江边拆迁因产业结构调整而面临困境的工厂,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约为60万m3/d。方案之二是将污水送过*江,在竹园排放口建设新的排放管,经加强一级处理后在*深水排放。方案之三是将污水送过*江,在竹园排放口建设新的排放管,经二级处理后排放*。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及对*江环境容量的计算,推荐在*江复兴岛以北江段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方案。工程实施后,可改善虹口港、杨树浦港、俞泾浦、沙泾港、*江等河道的水质。
(二)*河北片市区及宝山区
根据水环境污染源普查,该范围内共有污水40.55万m3/d,区域内在建的石洞口污水厂处理能力为40万m3/d,已建城市污水厂的处理能力为15万m3/d,总处理能力可达55万m3/d。主要工作是要加强收集系统的建设。治理规划方案为:1.完成庙行、大场北块、祁连地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共康5个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污水外排工程的建设;配合河道整治,沿防汛墙设置截污管,防止污水直排河道;杜绝新的雨污水混接现象,确保*等水体的水质有所改善;
2.对六支流工程和合流污水一期工程范围内遗漏的污染源进行截流;3.沿防汛墙设置截流管,收集直排水体的污染源。
(三)*区
由于受到西干线规模的控制,且与石洞口距离较远,*区除东南部诸镇纳入西干线外,区内污水治理以自建污水处理厂为主。
1.*镇和江桥镇(包括封浜)由西干线九支线和六支流截污工程将其污水纳入西干线;
2.*城区和北部地区的污水纳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扩建到10万m3/d;
3.*南部地区污水出路可结合安亭汽车城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一并考虑,在蕴藻浜北岸建设一座10万m3/d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经环境容量计算,其尾水可排入蕴藻浜(西段)。六、*河以南中心城及周围地区
该地区为合流污水一期、污水治理二期服务范围,区内还有5个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出路问题基本解决(图16-4)。“*”期间主要是完善、理顺排水系统。治理规划方案为:
1.建设合流泵站污水截流设施建设*区和卢湾区内延安东、新开河、复兴东、文庙、陆家浜、鲁班6个系统的污水截流设施,接入正在建设的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中线西段工程,排入*江的污水量可减少12.74万m3/d。
2.建设分流制系统雨污水混接污水截流工程
(1)在长桥、梅陇2个排水系统进行彻底分流改造试点。
(2)在漕河泾、康健、兰坪、红旗新村、景谷、桂林、莲花、平阳、合川等分流制系统雨水泵站处建设污水截流设施,以减少系统混接对河道的污染。
(3)结合防汛墙改造埋设截流管,将直排水体的污染源纳入收集系统,输送至相应的污水外排工程或污水处理厂。(4)加紧完成吴闵污水北排工程中工厂企业污染源的收集纳管工作;全面完成春元昆污水外排工程的建设;完成闵行区中北部地区污水的收集、外排工程;实施*三镇污水外排工程;对中心村污水进行截流,就近纳入各外排系统;对雨污水混接管道进行改造;充分利用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七、*新区
*新区赵家沟以北约30km2为合流污水一期服务范围;赵家沟以南地区为污水治理二期服务范围(图16-5)。主要任务是完善地区收集系统。治理规划方案为:
(1)建成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收集系统,共计10条支线,即:陆家嘴-花木支线、洋泾-居家桥支线、庆宁寺-沪东支线、申江支线、远东大道支线、北蔡-安建支线、三林支线、南新-御桥支线、六里现代生活园区支线、南干线;
(2)对*江(川杨河-东沟港)沿岸的32家重点直排大户进行雨污水分流改造,污水纳入相应的排水系统;
(3)对耀华、白莲泾、周家渡、六里桥、其昌栈、泾东、居家桥、陆家渡、沪东、张家浜、唐桥、由由等12座雨水泵站进行改造,建设旱流污水截流设施;
(4)结合防汛墙改造埋设截流管,将直排水体的污染源纳入张家桥、花木北块、花木南块、南码头、周家渡、由由新村、新区文化公园、龙东、北蔡东、前进等排水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将污水送到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的*收集系统之中,达到改善河道水质的目的;
(5)在川沙、机场、合庆、曹路、高东、高桥、东沟、金桥、张江、唐镇、孙桥、北蔡、三林等十三个建制镇建立污水排水系统,完成污水收集纳管工作。
八、*江上游地区
(一)*区
*区现有污水量为11.46万m3/d,其中直排水体9.78万m3/d。*区现有的7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4.33万m3/d)不能满足污水治理的需要。“*”期间要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尤其是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图16-6)。治理规划方案为:1.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
(1)建设西岑、莲盛镇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0.30万m3/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
(2)建设朱家角、沈巷镇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1.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
(3)建设商榻镇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0.30万m3/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
(4)建设金泽镇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0.20万m3/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
(5)建设小蒸、蒸淀镇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0.50万m3/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
2.非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
(1)扩建*第二污水处理厂至6万m3/d;
(2)建设徐泾镇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为2.0万m3/d。
(二)松江区
松江区现有污水量为14.85万m3/d,其中直排水体10.02万m3/d。区域内现有污水处理能力(4座污水厂,8.3万m3/d)不能满足现有污水治理的需要,需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图16-6)。治理规划方案为:
1.水源保护区内
(1)建设浦南叶榭南排工程,将叶榭、张泽二镇约1.5万m3/d污水纳入金山区亭林镇排污总管后排入亭卫外排工程;
(2)建设新浜、五厍、泖港三镇污水处理厂三座,新浜镇污水处理厂规模为0.4万m3/d,五厍、泖港二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各为0.3万m3/d。
2.非水源保护区内
(1)加紧建设和完善松江老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将旧城及松江新城的污水纳入松江污水处理厂,充分利用其处理能力;
(2)扩建洞泾污水处理厂,将其处理规模从0.3万m3/d扩建至1.3万m3/d。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将洞泾镇的污水纳入洞泾污水处理厂处理。扩建泗泾污水处理厂,将其处理规模从1.0万m3/d扩建至1.8万m3/d,将泗泾镇和九亭镇污水一起纳入泗泾污水处理厂;
(3)东部二镇一区(车墩、新桥、松江工业区)建设3.5万m3/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
(4)西部三镇(小昆山、大港和天马)建设1.5万m3/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
(三)金山区水源保护区范围(图16-6)
(1)扩建朱泾污水处理厂,将其从目前的1.7万m3/d扩建到2.3万m3/d;
(2)新建枫泾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4万m3/d;
(3)新建兴塔污水处理厂,规模为0.45万m3/d;
(4)新建吕巷污水处理厂,规模为0.4万m3/d。
九、杭州湾沿岸地区
该地区现有污水量为67.28万m3/d,其中排入水体45.02万m3/d。地区处理和外排能力达53.9万m3/d。重点工作是完善收集系统和建设外排系统末端的污水处理厂(图16-7)。
(一)南汇区
南汇区现有污水量为9.52万m3/d,其中直排水体8.48万m3/d。区域内现有污水治理设施为南汇污水外排工程和周浦污水处理厂,外排和处理能力为11.25万m3/d,能够满足治理需求。治理规划方案为:
(1)完善周浦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预处理厂的功能;
(2)在配合重点河道整治的同时,加紧建设和完善南汇区污水外排工程的纳污支管建设;建设和完善惠南、祝桥两镇的污水收集系统,加紧建设污水外排工程的污水处理厂(5万m3/d);
(3)完成现有排水系统的雨污水分流改造工作。
(二)*县
*县现有污水量为13.29万m3/d,其中直排水体11.79万m3/d。区域内现有治理设施为星火工业区污水外排工程、*污水南排工程和南桥污水处理厂,外排和处理能力为21万m3/d,能够满足治理需求。治理规划方案为:
(1)加紧建设和完善地区污水收集纳管工程,建设地区污水收集系统;
(2)筹建*县南排污水管末端的奉新污水处理厂,完成一期5万m3/d规模的工程建设;
(3)加紧污水南排工程中泵站的建设和改造,使其排水能力与系统排水能力相匹配;
(4)完善星火工业区污水外排工程的污水收集系统并增建污水中途泵站;完成星火工业区外排管道末端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5万m3/d。
(三)金山区
金山区现有污水量为46.23万m3/d,其中直排水体28.16万m3/d。区域内现有污水治理设施为金山污水外排工程和金山石化污水处理厂,外排和处理能力为33.90万m3/d,不能满足现有污水排放量的治理需要。治理规划方案为:
(1)加紧建设和完善地区截污纳管工程;
(2)东南部要加紧建设金山区外排工程,将亭林、朱行和金山新城区(部分)污水纳入排放系统,在外排工程末端建设5.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
(3)新建张堰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0万m3/d;
(4)新建处理规模为13.5万m3/d的上海化工区污水处理厂,解决金山化工区和漕泾镇地区污水出路;(5)金山石化污水处理厂再扩建14万m3/d,使其总处理能力达到37.88万m3/d,满足金山石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十、*三岛地区
*三岛地区现有总污水量为11.13万m3/d,均通过市政管道系统或直排河道,最终排入*。治理规划方案为:
(1)建设城桥镇和堡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分别为4.0万m3/d和2.0万m3/d;将城桥镇合流制管道改造为分流制管道,污水纳入新建城桥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2)对长兴岛和横沙岛进行排水系统规划,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排放系统。
十一、上海郊区“一城九镇”和海港新城
(一)海港新城
规划人口20~30万,近期为10万人,“*”期间新建一座3.0万m3/d污水处理厂。
(二)松江新城(松江区)
松江新城污水纳入松江污水厂处理后排放,随着松江新城建设发展的进程,可在污水厂预留用地上扩建污水处理厂。
(三)安亭镇(*区)
安亭镇将建设成为“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镇现有处理规模为2.5万m3/d的安亭污水厂。“*”期间,由于现安亭污水厂位于规划高尔夫球场用地中,规划搬迁到方泰镇南侧蕴藻北侧,建一座10万m3/d二级污水处理厂,*城区南部污水也纳入新建污水处理厂。
(四)浦江镇(闵行区)
*镇位于闵行区*部分。浦江镇规划面积为10km2,规划人口约8.7万。地区污水已有规划,正在建设地区收集系统和纳管工程,纳管工程规模5万m3/d,接入污水治理二期工程。
(五)*镇(*新区)
*镇位于高桥-外高桥污水干管系统工程,其污水纳入合流污水一期工程。
(六)*镇(*区)
*镇建设一座二级污水处理厂,规划规模为1.0万m3/d。
(七)*镇(*县)
*污水可纳入已建星火工业区污水外排工程,排入杭州湾,“*”期间将在外排管末端建设5.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
(八)*镇(宝山区)
*镇目前无完整的污水收集和纳管系统,污水就近排入水体。罗店镇紧靠西干线总管,“*”期间结合“一城九镇”建设,建设和完善地区污水收集系统并将其纳入西干线。
(九)*镇(金山区)
*镇目前无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期间结合“一城九镇”建设,建设一座二级污水处理厂。
(十)*镇(崇明县)
堡镇镇目前无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雨污水合流就近排入水体。“*”期间结合“一城九镇”建设,完成地区雨污分流改造,并新建污水处理厂。
(十一)*镇(南汇区)
*镇现有周浦污水处理厂一座,设计处理能力1.25万m3/d,实际处理能力1.27万m3/d。“*”期间结合“一城九镇”建设,将新增污水量向北纳入污水治理二期总管。
十二、*江干流
*江干流沿途经过松江、*、闵行、*(包括原南市区)、虹口、杨浦、宝山以及*新区等地区。已完成的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吴闵北排工程、虹口港、杨树浦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等,已截流了排入*江的一部分污染源,使*江水质有所改善。据20*年污染源普查资料,目前排入*江干流的污染源尚有4214个,排入的污水量为66.14万m3/d。治理规划方案为:
(1)松江、*、闵行3区,直排*江干流的污染源有43个,污水量约3.67万m3/d。其中,松江区8个污染源截入附近污水厂处理;*区10个污染源截流后,进入*县污水南排工程;闵行区25个污染源接入吴闵北排工程,进入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总管。
(2)徐汇区62个污染源0.31万m3/d污水和*区(包括原南市区)3343个污染源12.74万m3/d污水,绝大多数是通过市政管道经市政泵站排入*江干流。这部分污水,通过正在实施的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及其后续工程,对设置在*江沿岸的泵站进行改造后,将旱流污水截入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总管;
(3)虹口、杨浦、宝山区排入*江干流的372个污染源12.78万m3/d污水,通过完善该地区污水收集系统,进入规划的民星污水处理厂处理;
(4)*新区直排*江干流的394个污染源36.63万m3/d污水,主要通过正在实施的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地区污水收集系统及截流市政泵站的旱流污水等措施进行截流后,进入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总管。
十三、*河
目前,*河干流市区段两侧已建成了全覆盖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统,旱流污水通过合流污水一期工程输送至*口竹园附近排放,但雨天受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截流倍数的限制,沿岸市政站出现污水放江现象,严重影响了*河干流水质。*河中上游地区属污水收集系统空白区,生活、畜禽与农业面源污染均较严重。此外,*河两岸支流,尤其是市区支流水质污染对干流水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治理规划方案为:
(1)多方案论证提高合流污水一期工程的截流倍数,减少泵站雨天放江的污染负荷和放江频率;
(2)继续优化调整*河调水方案,确保正常实施;
(3)继续关闭*河上游的25个禽畜牧场;
(4)建设上海市地区两岸的涵养林带,减少地表径流对干流水质的污染;
(5)继续建设*河支流截污工程,截流排入*河支流的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6)在中上游地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对截流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就地排放;
(7)在上游若干截污难以实施的河流中,实施就地净化工程。
(8)继续搬迁中心城区内长寿路桥以西的垃圾粪便码头,减少入河垃圾和粪便;
(9)对航运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建设统一收集和统一治理的工程设施。
十四、吴淞工业区
吴淞工业区占地20.43km2。区内集中了全市10%的污染大户,污染物总量大、能耗密度高、污染密度高。88%废水排放集中在上钢一厂、上钢五厂、中远化工、吴淞煤气公司、上海钢研所等五家单位。吴淞工业区现状污水量达30万m3/d,其中上钢一厂污水量为15万m3/d,上钢五厂污水量为7万m3/d。综合治理后规划污水量约20万m3/d,其中上钢一厂减少至4万m3/d。采用外排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工业区废水排放量主要集中在上钢一厂和上钢五厂。该两厂要做到雨污分流、清浊分流,自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就地处理,达标排放。其它企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企业内部处理达到市政接管标准后,蕴藻浜以北地区的污水纳入西干线;蕴藻浜以南地区的污水纳入合流污水一期工程。
*、农业面源及航运污染控制
(一)畜禽、水产养殖业污染控制
逐步搬迁水源保护区和*河上游地区的畜禽牧场,严格禁止在上述区域内新建畜禽牧场;“*”期间,关闭搬迁外环线内、新城和中心镇2km范围内的畜禽牧场。其余地区的畜禽牧场必须逐步完成污染治理工作,做到达标排放。水源保护区内的开放性水域逐步取消水面养殖,其他水域内要减少污染排放。
(二)农业(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
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科学种田,使用低毒高效农药,采用生物治虫等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区工作,逐步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主要河道两侧建设涵养林带,阻止农业污染入河。
(三)航运污染控制
逐步建立内河航运的污水和污物收集处置系统;逐步禁止向河道直接排放船舶洗舱水、压舱水、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
十六、竹园、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一)竹园污水处理厂
在竹园污水厂保留用地内建设一级强化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70万m3/d。远期根据*水环境保护要求和排放口的环境容量,提高处理程度。
(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在白龙港建设处理规模为120万m3/d的一级强化污水处理厂,远期根据*水环境保护要求和排放口的环境容量,提高处理程度。
十七、污泥处置
“*”期间建设石洞口污泥集约化处理厂,接纳石洞口污水厂及中心城污水厂所生产的污泥,作无害化处理后进行综合利用。建设白龙港污泥集约化处理厂,接纳白龙港、竹园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作无害化处理后进行综合利用。郊区污水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后作农用或绿化基肥。
黄书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 安徽 淮北235100
摘要: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规划内容愈加复杂,我们面临的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其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正常生活。文章作者分析了进行水污染治理的目的,探讨了在环境保护中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目的
(一)加强城市建设与改造,合理进行城市建设规划,为居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空间。在主要的城市污水污染严重地段我们要有计划的加强改造与规划整合治理,让城市市民积极的参与到水污染治理的行动中来,并配合附近的企业单位积极的行动起来,划分区域负责尽责,尽最大的努力建设一个全面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城市的建设当中,难免出现工业污染的情况,而工业污染所排放出的污染物大多是工业废弃废物,由于它排放过程当中带有的污染物会随着工厂生产种类不同而会有着不同污染成分。国家规定一般的工业污染排放治理遵循谁污染谁承担污染责任的原则,但在含有重金属难以处理降解的有机物污染物与高浓度的废水排放企业应主要采用科学的污染治理方法,要求必须在厂内处理完才可以排放。在农业污染方面,
近年来农药和化肥大量的使用,我国土地办结污染特别严重,有些地区已经处于荒废状态。为提高土地质量,我们必须加强农业研究,尽量的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并及时积极提倡农民使用有机无害肥料。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水污染的状况才能够得到及时并有效的治理。
(二)解决我国南北地区水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北方的水资源相对比较短缺,比南方要严重得多,面对这些当地不容乐观的严重形势,我们应该做的便是以污水资源为核心,采用合理科学全面的治理方法全面提高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特别关注工业发展密集地区的城市,积极规范调整城市里面的排水管网络建设以及污水处理企业的污水排放工程建设。而南方降水量、水资源、水容量相对充沛,面对这样的优势我们要积极合理科学地运用大海的自身具有的天然净化能力通过合理有效科学规划的布局,发挥纵横交错的四通八达的南方小河小湖的地理优势,充分的在实践中实现优势的最大化利用。
二、环境保护中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造成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水污染整治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污染源便是资源的低效利用。低水平的投资使得虽投入大但产出少。这样以牺牲资源的数量为代价赢取利润,在短期内可能带给企业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自杀式的发展模式,资源的稀缺性便决定了这一结局。
(二)思想认识不够,企业不重视水污染的治理。目前企业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缺乏应有重视程度,大多数企业只顾自己眼前的切身利益,重视短期效应把短期时间内的经济指标看得高于一切,企业没有自己长远的发展目标,在自身主观意识上从不重视水污染治理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水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它在企业长久发展中带来的危害性才会真正从根源上解决水污染问题。而许多企业把当地主管部门的环保要求当作例行公事,瞒天过海,检查完过后依然是随意排放,任意污染。
(三)企业处理水污染运转费用的高低,导致出现污水处理难的恶性循环。水污染处理运转费用的成效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水污染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巨额的污水处理费用不仅使企业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效益,还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便产生了人为故意停用水处理设施的严重现象。然而水污染处理设施一旦停止运转闲置下来,就会很容易生锈、腐蚀甚至出现浪费。等到设备损坏了我们再去花钱维修、更换,这样的费用增加不仅给企业政府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如此一来水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便形成了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恶性循环,从而出现污水处理难,难以凑效的尴尬局面。
(四)市场机制及运行机制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公共环境保护中,使市场机制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对水务市场进行改革,使其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对于污水及垃圾处理应采用产业化处理,虽然在此方面取得的发展较大,但其在整体上的主导作用还未得到有效的发挥。
(五)水污染治理受到管理体制及技术因素的制约,且执法力度较低。现如今有许多企业人存在污水未达标排放,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近几年来的改革,不断的对此类问题进行改善,但依然未能彻底的解决,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制改革的影响主要受到技术方面及配套设施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执法力度不足,
形成部分企业的废水排放不达标。
三、水污染治理措施
(一)执行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
在执行排放标准时,首先执行地方标准,无地方排放标准的首先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其次行业标准。如果废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但在执行排放标准时应区别对待,尤其要考虑其废水的可生化性、生物毒性及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可能带来影响。
(二)加大污水治理力度。
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应加强排水系统的规划,并且尽可能地把排水系统按工业污水与生产污水排放的原则,进行分流制排水系统设计,同时对现有的排水系统和沟道系统加强管理和维修,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并结合市政建设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并配套管网使各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三)强化污染源污水处理
凡是排放一类污染物的污染源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全过程控制及管理措施,在生产车间排水口实现浓度达标排放;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革、纺织等行业产生的污水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对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保证废水中化学耗氧量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或行业标准;食品加工与制造、饮料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中生化需氧量适当放宽控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尽可能采取综合利用,能源与资源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措施,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为主。
(四)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对物料、能源、水资源消耗量较大、污染物浓度大及负荷高,生产效率低,污水不易治理或治理费用较高的工业污染源,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造纸及纸制品等行业以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为主,最大限度减少污水及其污染物的生成。
(五)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抓好生态建设项目,积极实施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城镇工业废弃物处置项目等项目,抓好城镇工业污染源治理。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要予以关停,逐步在乡镇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
四、结语
总之,城市作为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其环境的好与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其中的水污染已对社会环境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必须要采取更加可行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水污染治理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其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为此社会中每个人、各个部门都要承担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的责任,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
参考文献:
通常情况下,国家规定的工业污染排放治理是根据谁污染、谁承担和谁治理的原则。然而对于具有难以降解的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物和高浓度废水排放企业而言,应采用科学的污染治理方法,要求必须在场内处理完成后方可实施排放。在农业污染方面,会有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用量,在我国一些地区仍处于荒废状态。为了使土地质量得到提升,我们应对农业研究进行加强,尽可能使化肥的使用数量减少,提倡农民对有机无害肥料进行使用。通过共同参与的方式,及时有效地整治水污染状况。
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我国,环境保护的提出相对较早,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应结合环境保护问题对一系列的环保目标进行制定。特别是在开放改革之后,我国的经济出现了飞速发展,社会有快速的转型进程,政府部门与资源环境现状相结合,对诸多环境保护措施提出。对于社会公民而言,虽然并没有在国家和社会的环保事业得到直接参与,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应与自身的行为进行调整,从小事着手,自觉做到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例如:公共洗手间内发现水龙头没关时,应自觉关闭水龙头。或在对电池进行使用之后,应运用分类整理的方法,向专门的回收桶内进行投递,禁止在垃圾堆上直接丢弃。另外,在超市购物时,应自备购物袋,将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率减少。诸如此类,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应从小事入手,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提升。简而言之,公民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从环境意识形成的,关系到公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因此,相关部门要想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则应先从思想教育工作开始,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大力宣传,从而使公民在环保事业中自觉参与。从内容上看,环境保护不仅是保护动植物及森林,而且还是保护及防治大气和水,不仅包括预防和治理各类大型污染源,而且还包括处理各类细节。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开采和利用资源的过渡,作为资源紧缺的一种保护措施,随着宣传环保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阶段,几乎不会有人反对环境保护,自觉做到环境与资源的长久保护,还有较多工作等着去做。首先我们应对全民环保意识进行树立,具体来说就是资源与生存意识的树立,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关系。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环境保护的意义极为显著。在我国,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对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颁布,促使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得到保障。可见,环境保护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存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水污染治理的措施分析
3.1法律法规的完善,管理强化,使国民素质得到增强
将《水污染治理法》、《水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贯彻执行,同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对污水排放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实施加强,从重处罚违法排放的工业企业,对总量控制实施严格实行。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一定的排污费用进行收取,建立排污权交易费基金,用于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扶持,使企业污水预处理的经费压力减轻,充分调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使全民树立以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使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大,构建累进加价的水价制度,运用经济杠杆,实现用水节约及排污减少。政府部门对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和补贴实施加大,运用政策的改革及扶持,促使污水处理企业向市场化迈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3.2水域和饮用水源管理的加强
整体对流域用水和排水进行规划,而不是仅限于每个城市自己城区河流的管理,对科学合理的水量调度和河湖疏浚方案进行制定,使水体自净能力得到提升。严格按照各地划定的水功能进行执行,禁止排放至饮用水源地内。
3.3传统观念的改变
在人们心里,由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与水污染代价的控制相比,水污染治理的代价相对较高,所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应运用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实施深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促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同时将人们偷排乱排的问题实施改变。
3.4对再生水资源和循环用水进行充分利用
由于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在50%以下,且重复利用率仅为20%左右,使水资源利用降低,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严重浪费问题得到加剧。现阶段,通过处理的污水已经在冷却水生产、生活杂用水以及园林绿化等领域得到使用,但使用范围较小,若通过处理再生水,使其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后即可向地下回灌,采用补充水源便于后期运用。对建筑中通过对水系统和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推广的加强,在集中的工业园内,运用生产生活分质供水,使不同水质的利用程度得到提升,从而有效降低水处理的成本。
3.5改变产业结构,对清洁生产实施推广
生产力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对社会产业的结构进行确定,同时将社会生产的性质得以反应,发展水平与社会字样的实际利用状况。随着我国科学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提升,各种新产品的种类和结构会有不断变化出现,所以,应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力度,从而与传统的产品进行替代。同时对生产程序和技术实施积极改进,促使清洁和绿色生产得以实现,作为工业水污染减少的根本途径,应对绿色产业实施大力发展。对于生产来说,清洁生产主要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将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得到淘汰,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物和废物全部离开之前,应尽可能将其排放量和毒性减少。对于产品来说,清洁生产的宗旨是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减少对人类及环境产生的影响。
3.6审批和验收项目的严格化操作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需求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型项目得以形成,导致环境面临着一项新的挑战。所以,对于新项目,无论规模的大小,都应对可行性和生态进行评估,特别是评估水资源污染状况,会对水资源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污染问题形成。当企业无法有效解决时,应将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坚决杜绝。在项目建成并投产之后,应对企业是否存在偷排乱排的现象进行定期检查。
3.7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进行引入,重点落实在人才的培养
通过对国外先进水环境恢复技术的运用,与国情相结合,对满足我国国情水环境恢复技术的理论及方式方法实施研究。使环保产品与产业的发展进行加速,进一步将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产品标准、自动控制性能以及成套化得以提升,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成套处理技术进行大力开发。运用生物、物力及化学手段,使水环境恢复过程得到加速。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及制度,实现环境处理人才的有效培养。
4结论
关键词:水污染;中小城市;治理
中图分类号: X131.2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地区水质甚至出现持续恶化的状况,尤其是正处发展中的中小城市,其水质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水是生命之源,因此,要稳步提高我国中小城市的供水水质,应进一步理顺完善中小城市供水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深化治理,强化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提升中小城市供水水质的长效机制。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在了解中小城市水污染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城市水污染预防重点,并探讨了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策略。
中小城市水污染的特征
中小城市污水是不同于大城市及农村的另一种类型,具有点多、面广、量小、集中等特点。研究中小城市水污染预防及防治的对策,首先应了解中小城市水污染的特征:
1、多污染源
为了解决水体污染,首先要了解水体污染源及其分类,才能从根本和源头减少或控制水污染。近年来,我国众多中小城市抓住超大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一些工、农业厂矿、设施迅速崛起,工、农业废水成为重要的污染源。加之中小城市人口的增多,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亦不断增长,成为中小城市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2、地下水污染严重
目前,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八千八百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与战略问题研究显示,全国约有一半中小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3、水化学异常明显
水化学主要说明酸碱平衡、络合平衡、碳酸和碳酸盐平衡、氧化和还原、沉淀和溶解等,通过对中小城市水化学的调查发现,众多中小城市的水化学异常明显,表明中小城市水污染已较为严重。
二、中小城市水污染预防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水污染的预防工作中,应当以源头减污降耗为重点,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各种预防方法减少水污染。
2.1工业废水污染预防
高耗能企业及工业园区的废水污染预防是中小城市水污染预防工作的一个重点。在预防措施上可根据流域自然汇水特征与行政管理需求,建立以控制单元为单位的排放补偿制度,并根据不同控制单元类型,对新建工业项目实施严格的水污染排放制度安排。即新建工业项目如涉及污水排放,必须要先通过关停、治理等手段,在腾挪出一倍或多倍的排放指标后方能获得批准。这样,采取以对污染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将污染和损害减至最低的程度。
2.2生活废水污染预防
在生活废水污染的预防中,应创新为手段,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污水污染预防。首先,全面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工程,并对污水管网进一步优化完善,减轻污水排放对周围水体造成的污染,提高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其次,加强执法和监督,保证水体四周区域内小区、饭店等污染源产生的生活污水必须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最后,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规划,对离城区较近的石扶村、沙田村参照城区的管理模式,先由村定点收集垃圾,再运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对大水河、沙田河流域较为集中的村庄污水,可以通过建小型生态污水处理中心的方式来解决;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则通过开展简易化、成本低的模式进行处理,以此达到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水库中的目的。
2.3农业水污染预防
农业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药,二是化肥。在农业水污染预防措施中,一方面可通过成立测土配方施肥小组,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情况,指导农户使用化肥,减少化肥超量使用,从源头上防治面源污染。并提倡使用高效的、环境友好的化肥,使用清洁、安全、低毒、无害农药。另一方面,加大沼气推广、普及和指导力度,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模式。处理好畜禽养殖业发展和粪便有效处理及利用问题,合理规划养殖加工企业选址布局,督促作坊式小企业改进技术措施、节能减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遏制新的污染源产生。
三、中小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中小城市水污染现状,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构建我国中小城市水污染控制管理体系和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实现水体主要污染物的管理目标。
3.1水污染的控制手段
首先,政府作为本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水质目标落实到每条河流、每个辖区、每个断面,把治理措施和项目落实到各污染源、排污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快城市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强化污水排放企业在线监控设施的运行监管、监测对比工作。其次,在干流河道、支流河口设置拦污浮球,将进入小清河的垃圾分段拦截。同时,进一步充实前期专门成立的河道垃圾打捞队伍,逐步建立值班加班制度,24小时打捞小清河河道中漂浮的垃圾。最后,以水功能区为基本管理单元,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和保护为核心,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定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源地保护意识,以控制水污染。
3.2水污染的治理
首先,了解、明确污染的现状,建立中小城市水污染源清单,建立污染控制技术体系。针对石化、化工、制药等典型行业,创新有毒有害废水的高效处理的关键技术,支持开展污水高效处理菌剂、生物膜、污泥减量化菌剂等生物制剂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推进污水生物处理高效反应器、废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成套设备研发。其次,市控以上重点工业企业排放口安装污水排放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和视频在线监控装置,实施全天候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强化对流域内污水排放单位监督管理,确保单位生产废水处理达标率达到93%以上。最后,引进水污染EPSB生物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采用先进生物治理技术手段,迅速安全的对水体污染物超强降解、消耗,重建生态平衡,实现水体污染长效治理且安全无毒。
四、总结
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针对中小城市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趋势,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加强水质污染管理,以保护水资源。
参考文献:
[1] 颜峰,朱磊. 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科技信息, 2013,7(02):66-68
作者:刘广兵 刘伟京 李小路 徐明 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工业生产的水资源消耗和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工业经济仍未摆脱“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模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传统的高污染、高消耗行业产值分别排在第4,5,6,7位,4个行业工业产值占一级保护区工业总产值的25.0%。一级保护区内产值最高的前100个企业中,37%属于高污染、高消耗行业。一级保护区内有纺织企业637家,占企业总数的6.5%,但纺织行业COD排放量居各行业之首,占排放总量的37.21%。无锡市区、宜兴市和吴江市主要工业污染源均为纺织业,纺织业COD排放量分别占各地工业排放总量的29.5%,54.7%和83.1%。一级保护区工业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模式。(3)外来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一级保护区人口为207.7万人,陆域范围平均人口密度约为1600人/km2,是江苏省平均人口密度(748人/km2,2008年)的2.14倍。一级保护区内有6个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包含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人口的聚集,外来人口占一级保护区人口总数的33.6%。其中吴江市外来人口比重最大,达到45.1%,其次是无锡市区,外来人口占39.0%,2地区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均在一级保护区平均水平以上,一级保护区人口及外来人口分布见图1。外来人口的大量聚集虽然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但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根据统计,太湖一级保护区COD排放量为17816t/a、氨氮排放量为1781t/a、总磷排放量为346t/a、总氮排放量为3424t/a。一级保护区面积占整个太湖流域的3.7%,COD、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流域总量的3.1%,2.8%,3.5%,6.0%。一级保护区工业用水66.58万t/km2(江苏省为3.44万t/km2),工业废水排放量3.13万t/km2(江苏省为2.53万t/km2),生活污水排放量6.62万t/km2(江苏省为2.71万t/km2)。可见,一级保护区污染物排放水平接近太湖流域整体水平,总磷排放强度甚至超过了整个流域;用水及排水强度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污染物的高强度排放和水资源的高消耗对太湖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居民点工矿用地规模,一级保护区内凡新建工业企业(项目)必须进入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区,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地方政策法规且在经过有权部门的严格审批后方可施行。一级保护区内的开发区数量及规模维持现状水平,近5年不再批准新建和扩区的开发区。新建居民点必须在城镇总体规划区内,近5年一级保护区内城镇规划区维持现状水平,不再批准新建和扩区的城镇总体规划[5]。调整工业结构(1)清理整顿重污染企业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严禁新建、改(扩)建包括纺织染整、化工、电镀、造纸、钢铁和食品(啤酒、味精)等重污染行业的项目。对区域内164家六大重污染行业企业实施提标改造,按照清洁生产二级标准重新核发排污许可证,达不到排污许可证要求的一律依法关闭。区域内尚没有接管的重污染企业必须接管。按照《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要求,对产生危险废物的搬迁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制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2)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能力,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关停、转移、转型和转化等方式,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法推进的工作机制,坚决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危险、低效益的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提高整个区域产业资源的集约化程度[6-7]。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科技、高产出”产业,加快形成节约、环保、高效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的转变,加快形成区域内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对象配套、服务功能协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制定行业规划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以生活服务为主体的传统第三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生态旅游、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国际服务外包等为重点的生产业,逐步形成一级保护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新格局,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优化城乡布局,调整人口结构(1)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限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处于低端的高消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科技改造,提高技术含量,淘汰旧产品,培训提高工人技能,尽可能地减少用工人员。(2)限制一级保护区内城镇规模优化太湖一级保护区城乡布局,发展紧凑型都市圈,科学合理地限制城镇用地规模,不得扩大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以外不得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
通过对太湖一级保护区进行调研,得到了以下的结论。(1)一级保护区土地开发强度为17.2%,已超过苏中苏北地区,并直逼苏州市开发平均水平,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必将带来高强度的污染物排放。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限制城镇发展规模,并严格控制居民点工矿用地规模。(2)一级保护区产业积聚度高,企业密度是江苏省企业密度的4.2倍,且未摆脱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必须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清理整顿重污染企业,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鼓励发展第三产业。(3)一级保护区人口密度大,是江苏省平均人口密度的2.14倍;外来人口多,占总人口的比例达33.6%,加剧了一级保护区的环境压力。必须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控制外来人口增长。
关键词:流域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流域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河流,早已超过了河流自身的容量,使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流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事件的频频发生已成为世界普遍问题,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1.流域污染现状
2013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十大流域423条河流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主要污染指标为COD、高锰酸盐指数和BOD5。62座重点湖泊(水库)972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60.7%、26.2%、1.6%、和11.5%,主要污染指标为TP、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27.8%、57.4%和14.8%。30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83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7.3%,主要超标指标为TP、Mn和NH3-N,地下水水源地主要超标指标为Fe、Mn和NH3-N。
流域所在地工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对资源的无序开发使得工业污染成为主要的流域污染源;流域沿岸城市化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更使得流域废水处理率不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污染了水质,而且危害水域中的有益动植物,造成相关动植物品种数量的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进一步破坏了水生态环境,从而严重影响了水源涵养功能,使得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的态势更加严峻。
2. 流域污染治理技术
流域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已经在使用的或已试验的污染河流水体治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3类方法。
2.1 物理方法
2.1.1 曝气技术 曝气技术是利用自然跌水(瀑布、喷泉、假山等)或人工曝气对水体复氧,促进上下层水体的混合,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抑制底泥N、P的释放,防止水体黑臭现象的发生。河道曝气复氧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两种形式。人工曝气复氧是指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能够加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2.1.2 环保疏浚技术 环保疏浚技术是利用机械疏浚方法清除江河湖库污染底泥, 整个工程对环境及周围水体的影响都较小。疏浚能消除污染水体的内源, 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疏浚对沉积物中的营养物、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明显,这是水体污染治理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也是解决内源(P污染)释放的重要措施。
2.1.3 原位覆盖技术。原位覆盖技术是一种控制江河湖库内污染源的技术。 通过在污染底泥表面覆盖清洁的一种或多种覆盖物,来阻隔底泥中的污染物向上覆水释放迁移[1]。
2.1.4 机械除藻 水华蓝藻大量暴发时,采用机械除藻,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有效降低仍N、P等污染物负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物理方法只是使污染物转移而并没有消除,只能缓解污染程度而并非真正净化水质。此类方法治标不治本。
2.2 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各种化学药剂,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混凝沉淀、假如石灰脱氮、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化学固磷)等。
2.2.1 絮凝沉淀技术 絮凝沉淀技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一般为混凝剂)来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水处理技术。该技术较适用于污染严重、较为封闭的地表水体,对SS、浊度、TP、CODCr去除效果较好,对重金属、TN等同样有可观的去除效果,且药剂用量非常少。但该方法由于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不推荐广泛使用。
2.2.2 化学除藻 化学除藻是控制藻类生长快速而有效的方法。除藻常用的药剂有硫酸铜、漂白粉、明矾、聚铝和硫酸亚铁等。采用硫酸铜及改变水的pH值可以达到去除水中藻类、降低甚至消除水腥味的效果,并且比单独投放硫酸铜要好。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在短时问内取得明显效果,提高水体透明度。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将氮、磷等营养物质从水体中清除出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且除藻剂的生物富集以及生物放大作用可能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除非应急和健康安全许可,化学除藻一般不宜采用。
2.3 生物―生态方法
生物―生态法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技术,其通过培育的植物或接种、培养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和转移功能,从而让水体得到净化的方法,在实施中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净化效果好、低耗能或根本不会耗能、实施成本低廉等优点。除此之外,这种处理技术的特点是不会在水体中投放药剂,绝对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还能够与绿化环境和景观改善连接起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生物方法包括水生植物净化法、生物膜技术、河道曝气复氧、土地处理法、生物修复法等。
2.3.1 水生植物净化 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对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和TP,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明显效果,且能有效抑制藻类生长。只有重建并依靠优化的水生植物大面积的稳定存在,才能实现逐步恢复和提高河道水质的目的,在冬季水温3~7℃的低温条件下,大多数本生植物处于生长停滞期,据报道伊乐藻和菹草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生产能力。但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透明度低,不能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难以形成稳定植被。
2.3.2 生物膜技术 生物膜技术是将微生物群体粘附于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在与污水接触过程中,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为养料然后同化有机物,而起到净化污水的效果。利用生物膜自净原理在河道内铺设一些卵石或其他填料,进而改变水体环境生态结构的单一性。
2.3.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Bioremediation)是利用微生物或者其他水体生物,将水体或土壤中的有害有毒污染物质通过生物体内分解为 CO2和H2O,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系统化的工程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有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3.展望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技术各有利弊,所以我们要针对河道具体特点、区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借鉴国内外河流治理的实践经验,开发集污染河流治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修复于一体的集成技术,为我国污染河流治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唐艳.污染河流治理技术综述[J].河南科技,2014,3(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