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漫教学论文范文

动漫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漫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漫教学论文

第1篇:动漫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动漫专业;人文素养;艺术素养

1 动漫行业现状及需求分析

动漫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持的新兴产业,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10个部委的《关于支持国产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国内动漫产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动漫专业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环境和专业前景,在未来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影视动画产值2010预计可达900亿元人民币,虽然在几年内迅猛增长,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广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人才的培养,带动动漫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本无法满足爆发性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各地区不断地涌现出一大批的影视动画公司和影视动画基地,动漫从业人员的急剧增加并未带来我国动漫产业的辉煌发展,究其原因,国内动漫产业自主研发和原创能力较底,导致国内动漫产业以引进、加工和运营为主。目前进口的欧美、日韩动漫产品仍占据了我国动漫消费市场的主要份额。因此,培养专业的影视动画设计人才,大力发展影视动画事业,是满足社会行业需求、加速经济增长的必然。但如何培养原创型动漫人才成了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 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当前动漫人才的紧缺使我国的动漫教育规模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全国各地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遍地开花,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被投放到市场的动漫专业学生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动漫人才培养走上了快车道,人才质量却在逐渐下降。原因之一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培养的动漫学生对中国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民俗等知之甚少,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及艺术素养的培养,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转化,缺乏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缺乏人文精神,导致动漫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不高,没有稳定的核心价值观,缺乏原创能力。从业后无法满足动漫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更无法引领中国动漫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动漫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走原创道路,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是坚持走原创道路的重要途径。要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必须大力发扬、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在当前的动漫产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对高职院校的动漫学生尤为重要。坚持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是职业院校发展动漫专业的根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注意调整课程结构,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底子薄的现象,努力既提高学生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又提高学生的原创能力,培养原创型的复合性动漫人才,推动中国动漫积极发展,创造中国动漫的辉煌。

3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研究

在高职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真正加强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必须进行如下方法和途径的尝试。

3.1 弘扬中华动漫文化,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

在中国的动漫领域中,要想成为一位原创型动漫人才,关键是要弘扬中华动漫文化,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中华动漫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动漫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动漫产业,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动漫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弘扬中华动漫文化,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家园。加强中华优秀动漫文化传统教育,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动漫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与动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可以挖掘,我们要掌握好、运用好中华动漫文化、传统文化,不能让他们成为别人原创性源泉,我们要在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上呈现出自己的原创性。我们要在弘扬中华动漫文化和挖掘传统文化基础上,创作出属于中国民众的原创性动漫作品,这样才更容易占领国内本土市场。大力推进中国动画文化品牌的确立,宣扬中国民族的动漫特色,是动漫产业辉煌的必由之路。

3.2 加强“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动漫道路,要求动漫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制订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原创型复合性动漫人才。进行动漫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课程安排。其一要增设专业创新性课程,树立“文理相通、文理互补、文理相长”的教学思想,确立优化动漫课程、推进素质培养,不断完善社会人文课程、实现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二要营造人文素养的大环境。在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赋予专业课程人文的因素,将动漫设计与人文的知识结合起来,赋予其更加鲜活的内容及思想深度。其三加强品德教育,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先要从自己、从身边做起,把认真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其四注重生活情趣和才艺的培养。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智体美劳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在人文素质的养成中有着重要的陶冶功能。以上是加强动漫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具备艺术素养,主要是具备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其动漫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动漫设计人员为更好地从事动漫艺术创作,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鼓励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内化人文精神,提高艺术素养。多读、多看、多想、多参观高质量的动漫作品是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加强艺术修养,除了欣赏优秀的作品,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也是必要的,但这不是普通的生活,需要你仔细观察,慢慢品味。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素材。动漫创作的灵感其实来自于生活、取自生活。动漫具有艺术特征,创作是通过艺术的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思想转化为具体生动,鲜明可感的艺术形象,它需要动漫设计人员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教育研究,应用其方法和途径,提高动漫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是全面推动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夏桂楣.艺术修养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2篇:动漫教学论文范文

新时代的到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也随之偏移到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由此,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然成为了教师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就以如何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为主要内容展开探讨,以期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 

兴趣 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倘若只是通过理论向学生进行讲解,很难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很难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更遑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由此,为了课堂上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信息素养得到培养,教师应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但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爱护学生,激发其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唯有从内而外的兴趣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故而,为了让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更好的发挥作用,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关心学生,同学生进行交谈,如此才能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到信息教学中。比如说对于喜欢看漫画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以漫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动漫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让学生在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够转变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的信息素养得到发展与提高。 

二、鼓励学生,维护其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刚开始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时,学生对于一些操作还有着许多懵懂的地方,可能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类似误删图标、切换不了输入法等等错误。此时,教师一定要包容学生,鼓励学生,如此才能维护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避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使其逐渐丧失了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当然,在对于学生犯下这些错误时,教师也不能一味的包容,而是要进行相关的指导,耐心的教导学生如何正确操作,鼓励学生每一次的进步,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体会到信息技术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体会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的兴趣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多用一些像“真棒!”“很好!”“跟上次比有着很大的进步呢!”等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上的关注,从而能够更努力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促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更好的发展。 

三、角色转换,推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学生的心理上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故而在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都有着不可测量的潜力。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一些方式来激发学生这些潜力,让学生得以全面的发展。由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从而更好的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开发。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 

而如何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这样学生与教师的隔阂才会消失,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从而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除此,教师还需要适时向学生传播温暖,如此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与和谐,才能促使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好的开展。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变成学生的合作伙伴,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从而能够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更为浓厚。 

四、教学方式改革,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刚开始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大多的学生有着很大的期待,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科不但有娱乐板块,同时许多学生对于高科技都有着向往与期待,希望能够真正接触到高科技。但伴随着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推进,其教学内容越来越难,大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改革,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计算机这一领域之中。由此,教师可以借鉴一些新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一些计算机基础比较差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其能够跟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升全体教学水平。还有,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来引起学生的挑战欲,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等等方式,都能够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结 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如何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进行教学的所有分析,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由此,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陈信伟.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3) 

第3篇:动漫教学论文范文

本文以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介绍学院在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做法。

根据行业企业需求,明确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院与婚庆行业协会联合成立“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婚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论证。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本专业要培养婚庆服务行业企业急需的策划、主持、影像制作类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向比较明晰。

构建“两个平台、三个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两条主线、三训三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婚庆服务有三个特点:一是季节性强,学生实习实训要因时调整,不能和其他专业一概而论;二是婚庆服务承载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的继承、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教学中文化和技术并重,甚至文化底蕴的强调更甚;三是婚庆服务场面宏大,给实习实训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些问题,学院构建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课程平台,解决婚庆服务底蕴内化问题;婚礼策划、婚礼主持、婚礼影像三个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方向相匹配,学以致用。充分运用好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两条主线,课内平行实训、阶段专项实训、方向综合实训三大实训有效融合,见知实习、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有效结合。

实行课证合一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专业建立之初,学院就确立了将课程内容与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思路。以考取婚庆行业资格证书,获得行业认可为目标,与婚庆行业和企业共同开发职业属性强、课程合一类课程群。学生在校期间选修和专修摄像师职业资格考试、摄影师职业资格考试、礼仪主持人资格考试、普通话、花艺师职业资格考试和化妆师职业资格考试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紧贴行业要求,遵循资格认证规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并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行业认可。

注重婚庆文化塑造的同时,加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确定婚礼策划、婚礼督导、婚礼花艺与现场布置、婚礼化妆、婚礼主持、婚礼摄影、婚礼摄像、婚庆专业软件应用等核心课程,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实行“课证合一”;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一线资深专家同时授课,构建“专兼结合双讲式”教学模式;师资优势互补,提高专兼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外资源密切衔接,实现婚庆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提高课程体系的内生力和凝聚力。通过礼仪大赛、花艺大赛、婚礼策划大赛、礼仪主持大赛等特色学生技能大赛活动,加强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为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设立之初,学院就确定了以科学研究统领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在全国率先出版婚庆专业教材,为婚庆教育、培训提供了教材支持,如先后出版了《婚姻登记制度》(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婚姻庆典服务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婚礼策划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获得了2011年度北京高校精品教材奖。2013年与《中国婚庆》杂志、全国开设婚庆专业的3所高校、中国铁道出版社联合出版10本婚庆专业教材,填补了国内此类教材的空白,在教材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教学成果得到有效推广应用,社会服务效益得以体现

一是专业的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婚庆行业专业人才匮乏、无学历教育的现状,有效地推动了婚庆行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培养了婚庆行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毕业生深受行业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对口率达75%。通过对婚庆行业企业回访显示,毕业生在整体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94%,优秀率为43%。

二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向同类院校推广,对公共服务婚庆服务类专业高职教育起到示范作用。除内地高职示范院校来访之外,香港婚礼管理协会、香港婚礼管理学院等院校也来学院互访交流。

三是社会影响显著,专业带头人获得“中国婚庆行业推动奖”。本专业在婚庆行业获得好评,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婚庆网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婚庆人高峰论坛”上,专业带头人王晓玫在“2012中国婚庆领秀人物风云榜”颁奖盛典上获得“中国婚庆行业推动奖”。

四是学生培养质量较高,获得“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奖励。2011年,学生获得尚德电力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二等奖、获得北京市竞赛团体二等奖;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礼仪主持人二等奖、三等奖。

五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实现共赢。院外一线专家在为专业建设提高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学院也向行业积极提供科研服务,如2012年承担了北京花海阁婚礼策划公司婚礼服务标准化流程和礼仪规范研究及培训项目。即研究和设计北京花海阁婚礼策划公司各岗位的标准服务流程、标准服务礼仪规范和服务接待技巧、婚礼庆典标准程序和服务礼仪、各岗位的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培训北京花海阁公司的内部培训师,起到日常监督、督导、培训的作用,目的是为提高婚庆行业的服务水平作出贡献。

六是通过专业建设,带动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本专业已获教学项目研究课题15项、公开发表教学论文20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获科研课题10项,各类科研成果奖7项,北京市精品教材1项,民政部“民政论坛”二等奖1项,完成国家职业大典“婚礼策划师”新职业论证课题。教学团队全部为“双师”素质教师,1名教师获得“第七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而诞生的,直接面对人群服务,以非物质的形式满足特殊人群、普通人群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文化消费、精神慰藉、组织协调、技术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服务对象的生活品质。相对于动漫制作、机械电子等工科专业而言,不是以生产具体物质产品为重要标志(前述特殊儿童服务、老年服务、殡葬服务等专业都有类似之处),如何针对社会服务类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课程改造,构建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还没有特别适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