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汽车行业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车行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游戏行业:

国内游戏行业人才缺口大

在游戏市场十分发达的日韩、欧美国家,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游戏教育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国内,对游戏研发人才的培养缺口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截至2011年,中国游戏产业年总产值规模已有500多亿元人民币,由此带动的周边产业产值更是不可估量。

点评:随着游戏产业的不断壮大,游戏人才的需求进入黄金时代。在国内游戏产业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今天,游戏研发人才匮乏的瓶颈却渐渐成为制约众多游戏公司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游戏人才薪酬待遇水涨船高,可是在大部分游戏公司的人才流动比率仍然高于传统行业。“跳槽”“猎头”“挖角”成为了描述国内游戏公司人力资源竞争现状极具代表性的关键词。

汽车业:

调薪也难留蓝领工人

如何有效留用蓝领工人及关键岗位的员工,成为汽车行业非常头痛的一个问题。二线城市蓝领工人2011年上半年的主动离职率高达12.7%,在企业调薪过程中对蓝领层级的倾向也超出了其他各层级,涨薪幅度达到11%~12%。预计2012年的涨薪幅度,将比2011年下降0.1%~0.3%。

点评:汽车行业福利整体处于市场一般水平,所有调研企业中超过六成的企业会提供补充医疗、意外伤残险和公司车辆福利。但从这几年来看,提供保险及其他补充福利的汽车企业有增长的趋势,相信未来汽车行业也会用薪酬吸引人才,向用福利保留人才的方向转变。

消费品业:

品牌经理、销售经理最缺

2011年各大消费品公司最紧缺的人才为品牌经理、销售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才也在紧俏之列。在零售方面,2012年企业对一线销售人员的激励政策以及在二、三线城市的渗透是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点评:是否能够提供满足业务拓展的高质量人才,吸引、激励和留住他们将成为消费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最大挑战。

医药业:

有非常强劲的用人需求

2011年,医药行业平均薪资增长率接近10%,是所有行业调研结果中最高的。越来越多的医药公司开始招聘应届毕业生作为医药代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83%的企业计划在未来12个月进行招聘,仅有2%的企业表示没有招聘计划。这表明医药企业在2012年仍有非常强劲的人才需求。在企业最难招聘和最难挽留的岗位中,市场和销售人员仍高居榜首。

第2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10-03

[作者简介]杨莉荪(1975―),女,上海人,广西商业学校助教。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1.调研内容。商贸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的人才结构及人才需求;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对应岗位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知识及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学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发展等。

2.调研对象与方法。为保证调研的客观真实性,本次从行业、企业及毕业生三个方面开展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调研: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及行业相关发展规划、调研报告等。通过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方式进行。企业调研:以两广地区及江浙部分城市中小企业为主,主要是近三年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企业。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等方式进行。毕业生调研:我校自2007届至2009届市场营销专业部分毕业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

二、调研分析

(一)行业调研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大力支持,我国商贸零售行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据统计。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3919.9亿元,比2010年增长17.1%。其中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71824.9亿元,同比增长24.88%。

我国当前零售业态基本细分为百货店、专业店、超级市场等。其中,专业店的发展最为迅速,在零售业中的份额逐年递增,已由2002年的22.7%上升至2006年的5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柳州市作为“桂中商埠”也提出,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在1000亿元以上。背靠内地、面向东南沿海和东盟各国,广西基本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商业格局,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根据广西人才网联2012年一季度人才供求分析报告提供的职位需求前十位条形图,2012年第一季度,销售类的人才需求达25800人,占比达18.5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65人。求职人才数前十位的条形图则显示,一季度的销售类人才求职数为18638人,比销售岗位少7000多个。

(二)企业调研情况

企业调研方面,调研了21家企业,重点集中在柳州、广东、深圳及江苏,发放了150份调研问卷,组织了20多次个人面谈及集体座谈,主要调研数据分析及结果如下:

1.本次调研的大部分企业招聘人员的途径以劳动市场和学校毕业生招聘为主,学校应届毕业生一般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2.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和人品素质,最不看重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特别看重毕业生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有门店销售经验的学生很受企业的欢迎。

3.调查的企业中,中专学生一般集中在销售岗位。就业单位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整体评价满意度为96.4%。企业普遍认为中职生的优势在于操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劣势在于创新能力差,不善于沟通交流,个人修养方面有欠缺。

4.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员主要工作岗位分布为:业务员14%,营业员(含导购员、销售顾问等)28%,文员15%,企业管理15%,服务人员16%,店长12%。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众多中小企业需要一些既有商务知识又有销售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终端销售工作的要求。

5.在调查问卷中,95%的企业最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其次是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产品销售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再次是办公软件的使用、会计知识的掌握等,最不重要的是外语能力。

6.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近年内对市场营销人才有需求,对终端销售人员特别是一线销售岗位如营业员、导购员、销售顾问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我校可加强学生这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训练。

7.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希望校企业共同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上岗后能够快速地胜任工作。被调查企业约90%有与我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意向,愿意采用的合作方式有接受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接受学生前往参观实践等。

(三)学生调研情况

学生调研方面,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辅以一定的学生座谈形式,此次调查问卷共发140份,回收128份。

1.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集中在销售和生产一线,约占95%,管理岗位约5%。毕业生选择就业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就业单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行业、住宿餐饮行业以及汽车行业。

2.我校毕业生一般1~3个月左右能独立胜任工作。从普通销售人员到销售主管,毕业生需通过1~2年的时间完成。

3.调查中,学生感觉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他们比较缺乏的,较多学生觉得协调沟通能力、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他们的工作帮助比较大,其他知识能力帮助比例不高。

4.毕业生普遍认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比较合理,能够基本满足现在的岗位需要。建议增加实习课时,尤其是在校期间的实操性实习,聘请行家里手,针对社会需要,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建议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增加人际沟通、心态调整方面的课程。

5.部分毕业生感觉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的锻炼。希望学校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锻炼工作能力,通过实践积累更多工作经验。

6.个别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毕业生反映,某些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程度不大,希望学校能够在保证基础理论课、核心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进行授课。

三、调研结论

1.人才培养方向定位。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三个方面的详细调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主要面向批发零售行业、首饰制造批发行业以及汽车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商科职业素养,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商品销售技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市场营销人才,主要就业岗位为品牌专卖店导购员、店长以及汽车4S店销售顾问等。

2.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从调研中得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一线的销售工作。因此,结合行业、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应该为培养在中小企业一线从事销售、销售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初中级专门人才。

四、专业改革建议

1.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的指导作用,重新设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我校已经成立了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我们应以行业为依托,拓展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的功能,理事分会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变化情况和实际工作需求,通过调查、论证、分析和研讨等活动,确立与人才的目标岗位(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我校制订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在教学的监控和评估中给出建议,并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指导。

2.针对学生的目标岗位(群),突出能力本位与个性发展,召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会,确定岗位职业能力。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销售岗位群(营业员、专卖店导购员、汽车销售顾问、门店店长),因此,需要邀请用人单位专业人员、教育、行业专家一道召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会,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梳理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要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质(能力)本位”转变,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应变创新能力,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3.在“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基础上,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坚持从企业岗位的需求出发,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围绕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加强教学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实战性。教材开发方面,我校应根据企业具体工作要求开发校本教材,丰富教材形态,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材编写模式,开发和推广与企业实际工作相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式教材。在开发过程中,既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也可以将原本的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重新整合,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使其具备实践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4.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本专业的各课程应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注意结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取向,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正确对待本职工作,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

5.建设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实战型专业教师队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要走专兼职相结合的道路。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我们可以一方面派送教师参与各种企业内训,增加实战体验,另一方面派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

6.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推行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在教学手段上应更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力推广网络教育技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7.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应建立以课堂实训为基础,结合阶段实训、见习,强调毕业综合实习等为主要内容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接轨,让毕业生能尽快符合企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晓莉.淄博市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9).

第3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汽车后市场;发展潜力;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070-03

前言

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外企业看中其利益所在,纷纷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使中国汽车市场趋于多元化、综合化。汽车产业链的迅速扩张,带动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汽车后市场的迅速发展成为其主要利益来源,甚至超过了汽车销售本身的利润。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迅猛,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一、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呈现出递增趋势,也是世界汽车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12年,全国汽车产销1 927.18万辆和1 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增速稳中有进。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1 900万辆创历史新高,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连续4年蝉联世界第一。在汽车销售商的利润来源中,售后服务占50%,汽车销售占10%,零部件销售占10%,二手车经营占20%[1]。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的汽车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也就预示着汽车后市场爆发期的来临,巨大的汽车后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同时,意味着与汽车消费配套的汽车售后市场也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持续高速发展的市场。图1显示了2001—2012年我国汽车销售及增长情况,2011年,随着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态势渐渐画上了休止符。从图1可以看出,2011年,中国汽车的增速为13年来的新低,销量增长仅为2.6%,一些汽车经销商无力经营、宣告破产;但在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又进入理性增长的年代。

汽车销量(左轴,万辆);同比增长(右轴,%)

图1 2011—2012年我国汽车销量及其增长情况

二、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潜力及其优势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包括汽车贸易(进出口、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租赁、拍卖等)和服务(配件和用品供应、汽车改装、美容养护、检测维修、汽车保险、汽车俱乐部等),涉及面广,其营业额占汽车产业总营业额的40%—60%[2]。

(一)中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后市场发展前景乐观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不断增加。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12年已经突破1.2亿辆。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会引发新的商机,给汽车后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相关资料表明,汽车售后服务利润是整车销售利润的3倍。2009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为2 400亿元,到2012年增加到4 900亿元左右。汽车在中国已成为人们的第三生活空间,将直接推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

(二)我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才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大国中,汽车营业额分配比为:配件占39%,服务占33%,制造商占21%,零售占7%。而在国内汽车产业额中,配件占37%,服务仅占12%,制造商占43%,零售占8%[3]。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销售额中制造商所占比重较大,服务比较小。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内汽车服务市场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我国的汽车产业年增幅超过20%,并且其增长速度日趋增加。汽车产业的强势增长,为汽车后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汽车后市场的专业细分已经在逐步形成,新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模式将在不久的时期出现,总的趋势是多样化、连锁化、数字化、个性化将逐渐成为未来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主导发展方向。

(三)汽车后市场种类巨多,消费潮流正在崛起

中国现在的汽车后市场大体上可分为七大行业:汽保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装行业又称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在此基础之上,各子行业发展日益壮大,如汽车美容、养护、检修等,不再进行大拆大卸的维修方式,而是采用养护为主、视情维修的观念。另外,有车一族逐渐接受了“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的爱车新理念,发展至今,汽车后市场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四)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2012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达1.2亿辆,汽车市场的产值规模现已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但汽车用品、精品及美容、养护的介入程度不足。从而可见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广阔性及需求之旺是不言而喻的。

三、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国外汽车后市场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但我国汽车后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我国汽车后市场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总体发展水平并不高,其经营服务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4]。

(一)规模小、经营分散、维修水平低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特点是小且散,汽车改装、美容养护、检测维修、保险理赔、二手车交易等后市场内的各个分支行业分散经营、各谋其利,每个企业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各种信息,不仅增加了额外消耗,并且所得到的资料置信水平较低,导致企业在做决策时产生偏差,是企业经营效益受损,进而影响企业的规模效益,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汽车销售体系不完善

汽车销售服务是汽车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售后服务发展不充分直接影响后市场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销售体系的不完善。我国目前汽车销售体系如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销售体系相对混乱,厂家的领导地位并不突出,厂家、批发商、经销商及售后服务各环节功能划分不清晰,最终使厂家对其掌控力不够,不易对各环节进行管理协调,不利于价格的统一。人们往往只看到短期利益大的汽车零售,而忽视了售后服务对中长期利益的巨大作用,不愿意承担售后服务的责任。而专门从事售后服务的部门,也没能从服务消费者的宗旨出发,经常是夸大事实。从图2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厂家、一级或二级销售商都是既做批发又做零售,加剧了内部竞争,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图2 我国汽车销售体系

(三)行业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汽车保有量和汽车后市场服务现状不匹配,市场大,店铺小,整体掌控力不够,服务制度不健全,服务意识不高,配件垄断,价格不透明,汽车配件、汽车用品假冒伪劣现象普遍。另外,价格和便利性、时效性是影响客户决策的重要因素,然而4S点较高的维修费用和有限的数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服务人员观念落后、服务意识薄弱

现有后市场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对顾客重视度不够,仍然没有认识到今后竞争的残酷性,没有形成现代营销思维模式,再加上企业本身服务意识薄弱,致使企业整体服务水平低下。

(五)行业混乱,不正当竞争仍然存在

在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企业不正当竞争,劣质产品多,直接影响其市场形象;大小型企业鱼目混珠,严重影响后市场的发展秩序,致使整个市场形象受到严重摧毁。

(六)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指汽车维修、保养、服务人才,具体指维修、钣金、喷漆、美容、改装、装饰、电子、技术测评等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不仅要熟悉和掌握汽车的全部技术特性,还要掌握处理各种疑难问题的能力。这类人才企业需求量很多,但是,由于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这类人才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专业技术人才是后市场企业的基础型人才,也是核心人才,直接制约着后市场的服务水平。

四、对汽车后市场未来发展的分析

(一)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模式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制定汽车后市场行业服务的总体规划和标准,养成良好的行业竞争,把行业发展、车主的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实现资源共享、盈亏共担、联合竞争。这样就可以把行业中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地小规模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共同抵御外来企业的竞争。

目前,我国主要的后市场经营模式有4S模式和连锁经营模式。4S模式来源与欧洲,具有信息的专业性、连续性以及规范性,能够适应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模式的主流。连锁经营模式整合了各个汽车品牌的资源,打破垄断现象,价格服务透明化,可有效满足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需求,解决车主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这两种模式下,要加强各方面的服务质量。如车辆维修。维修人员要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有专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在设备齐全、做法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维修对汽车的影响。如汽车维护保养。定期维护、良好的汽车保养是延缓汽车变坏的趋势,可减少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增加汽车的使用寿命。新的维护理念是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的新经济增长点。又如定期检查。很多客户并不懂汽车的内部结构及性能,服务机构的定期检查可以及时掌握客户的车辆状况,排除安全隐患,解除客户对车辆安全的疑惑。

(二)构建汽车服务连锁经营模式

我国的汽车连锁服务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成长初期。很多品牌基本处于尝试发展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市场基本处于自发、松散、盲目发展的状态,网络建设的规范化程度、稳定性也不高,连锁总部的管理、控制、支持、服务能力不强,因此,急需我们建立一套各方面建设比较完善的真正的连锁经营模式。

在构建连锁模式时,必须提高各方面服务质量,严格把关。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方式灵活。应针对我国国情及汽车发展特色,不断创新,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经营战略;同其他竞争者形成差异,利用这些差异满足客户的最终需求。

2.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及时对市场的各种信息进行搜索分析,并认真处理沟通,做出相应决策。这些信息主要包括新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客户信息、市场信息等。

3.加强内部管理制度。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拥有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内部管理规定,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

4.加大培训力度。在后市场的所有子行业中,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素质,及时或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三)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汽车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波及后,迎来了一大转机。国家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受此影响,汽车厂商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图3显示了2009年10大行业人才需求对比。由图3可见,汽车行业对人才需求量位居第二。

图3 2009年1月10行业职位需求对比

中国的汽车营销市场已经进入多种营销业态并存的时代,汽车制造、汽车营销、汽车售后市场都要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其中急需营销技能型人才,并已经形成业内的共识。汽车零部件行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表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人短缺情况。不少企业已经采取了优化招聘渠道、发放额外奖金,以及提高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标准等措施来应对工人短缺。图4显示了北京市近3年第一季度汽车零配件行业职位数对比。

图4 2010—2012年一季度北京市汽车零配件行业网上职位数对比

虽然近几年汽车类的中职和高职专业毕业生进入市场,使汽车专业人才短缺状况有所改观,但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仍然非常紧缺。今年,汽车服务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汽车制造业市场调研报告指出,汽车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主要包括汽车销售与评估、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商务管理等学科,基本是围绕汽车售后市场等。

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涉及汽车售后市场的汽车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员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人才需求将达到较大规模。

所以,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不仅潜力巨大,而且人才需求潜力更大。售后市场做大做强了,中国汽车行业才能真正在世界汽车行业做大做强。

第4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项目运行;汽车散件

前言

整车出口作为最先的汽车出口方式,是较多的国内车企最先采用的出口形式和尝试。但随着汽车行业在全球深度化合作方式的改变,及整车出口较高的关税和全球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以汽车散件出口并在目标市场组装生产逐步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其在全球各地都有合作企业,进行着以汽车散件为主的组装和整车销售业务。

1.汽车散件出口方式及特点

作为汽车行业发展进程中的时代产物,以散件方式进行的汽车合作项目已迅速兴盛,有赖于现代通信技术、快速便捷的物流服务和汽车工业技术的长足进步。顾名思义,散件出口相对于整车出口而言,就是出口的主体不是整车这一个大整体,而是构成整车本身的许多零部件,并在目标市场进行组装生产销售的一种汽车合作项目模式。与整车出口相比,散件出口的汽车零部件能够获得目标市场国的关税优惠,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随着汽车散件的出口,此种模式更是主机厂技术输出、设备输出、管理模式输出的优良载体,也是国内车企参与全球汽车工业这一大平台展示自身水平的一个机遇。

所谓散件即是KD件(Knocked-down的缩写),是以散件在异地组装的汽车出口形式,常见形式有两种:SKD(Semi Knocked-down的缩写)和CKD(Completely Knocked-down的缩写)。SKD是将整车打散到总成件出口并在异地装车,CKD则是在SKD基础上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和项目策略,对多数总成如:驾驶室、车架、车箱等进一步打散的出口装车形式。以上两种方式,对出口方来讲,除了可节省运费,利用进口国低廉劳动力外,还可享受某种比整车进口较低的进口关税,对进口国而言,有促进本国工业发展,并增加就业机会,迅速占领本国细分市场。

2.项目前提因素

2.1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客户的需求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驱动力,是检验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试金石。在主机厂现有的车型产品中,是否符合或接近国外市场客户需求,是散件出口项目能否快速启动的关键。与此同时,目标市场调研报告的输入及当地法规政策的要求,也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项目研究初期加以充分考虑,输入到产品分析研究中。

2.2车型生命力

在挑选作为散件出口的原型车时,需要考量其设计之初的生命周期和已生产的年限,结合已有的市场质量表现和国外市场需求,合作双方综合考虑其是否符合散件出口项目的未来运行和长期规划。所选车型不同,都会对后续的项目资源投入和开发周期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决定此项目的最后结果。

3.运行过程因素

3.1企业文化影响

任一企业单位在或长或短的经营时间内逐步形成的了自身的办事风格和运作模式,总结起来就是各自的企业文化。在KD件出口的汽车项目中,要与不同地域、不同国情及不同文化的合作伙伴进行项目合作,若具有相似的的企业文化或工作模式,将在项目沟通过程中,大大缩短双方的磨合期,避免一些工作方式上的冲突,对提高项目工作推进效率有积极意义。当然,也要积极的,相互尊重双方各自的企业文化和习惯。

3.2明确的职责分工

即使是在企业内部运行项目,也要对各区域职责和分工进行明确要求,以期规范化和提高效率。在与海外伙伴进行项目合作时更是如此。在项目启动之初,一个详细明确的职责分工明细表就要制定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定义双方的主导或支持角色。对合作项目工作开展起规范指导作用,同时也能避免因理解差异所带来的反复讨论。

3.3常态化的组织机构

一个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的团队是项目的良好开端,工作任务能在第一时间内传达并开始执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应问题解决,同时可以通过团队扩展项目人力资源纵深,提升整体运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海外合作项目存在和地域和时间上的错位,故需要在常态化的组织团队外,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比如固定时间的例会,电话会议或邮件交流等方式,提高对应功能区域人员的直接交流频次和效果。

4.技术能力及配套系统保证

4.1技术能力及产品验证

汽车工业作为制造业中的一种,对产品的技术、试验验证水平都有较高要求。作为出口方,需要对产品性能、制造工程等进行负责,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和法规,现有场地和设备,进行充分的考量和分析,设计出相应的产品工程更改、制造设备升级范围和实施计划。此外,要立足于现有验证技术水平和能力,对进口方进行必要的产品验证和技术指导,达到设备输出、技术输出的目的。

4.2海外进口方的实施能力

对散件出口汽车项目而言,要在制造工程和产品工程两个方面协同配合才能让产品最终实现。在制造方面,需要充分理解和领悟依据现有场地设备的适应性升级优化,作为产品诞生的载体,制造要依托于产品工程并服务于产品。于此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可前馈于产品工程进行下一步的优化选择。产品实施方面,接收并理解产品更改的内容及方案,评估对现行项目工作的影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及最终的切换目标,及时与出口方沟通实施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在最快的时间内关闭问题。

5.小结

影响KD项目运行的因素是诸多的,作为一种新的汽车开发项目,项目管理者应综合考量和平衡,在诸多的主要因素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集成资源推动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峰,李建平.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5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双P”战略

电动汽车是主要以电池为动力源,全部或部分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是涉及机械、电子、电力、微机控制等多学科的高科技产品。按照目前的技术状态和车辆驱动原理,电动汽车可划分为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三种类型。

1、 混合动力电动(Hybrid Electric Vehicle)汽车原理

主要是指在传统内燃机汽车基础上增加一套由电动机和动力蓄电池组成的辅助动力系统,并由该系统进行功率的平衡、耦合以及能量的再生与存储等功能的汽车。一般可以分为并联、串联或混联等几种形式。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由传统的内燃机系统和电动\电机系统两套驱动系统组成,两套系统既可以同时协调工作,也可以各自单独工作驱动汽车。其基本结构是由电动机、发动机、蓄电池、变压器和变速器组成。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基本结构是由电动机、发动机、发电机、动力蓄电池、变压器组成。它由一个小输出功率的发动机进行准稳恒性运转来带动发电机,直接向电动机供应电力,或一边给动力蓄电池充电一边行驶。

混合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既可以在串联混合动力模式下工作,也可以在并联混合动力模式下工作,即两种模式的综合,它要求有一个比较复杂的传动系统和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共同特点在于:采用小排量的发动机,降低了燃油消耗;可以使发动机经常工作在高效低排放区,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降低了排放;将制动、下坡时的能量回收到蓄电池中再次利用,降低了燃油消耗;在繁华市区,可以关停内燃机,由电动机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利用现有的加油设备,具有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同的续驶里程; 机和内燃机联合驱动提高了车辆动力性,增强了驾驶乐趣。但是,混合动力汽车不能真正实现燃油替代,仍然存在排放污染。

2、 纯电动(Electrical Vehicle ,简称EV)汽车原理

纯电动汽车其动力系统主要由动力蓄电池,电动机组成,从电网取电获得电力,并通过动力蓄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来驱动汽车。主要由动力蓄电池、动力总成控制、电动机变速器、减速器组成。

其优点是“零”排放、震动噪声小、能效高,并可在夜间利用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起到平抑电网峰谷差作用等。在技术上,当代纯电动汽车呈现出以下趋势:动力系统集成优化技术不断提高,节能效果显著;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高效的一体化电力驱动系统取代传统的直流电动机;电动辅助系统的广泛个提高了整车能量的利用效率和整车的性能;网络系统的应用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和智能化;轻量化技术和电器结构安全性技术得到了系统的应用。

3、 燃料电池电动(Fuel Cell Electrical Vehicle 简称 FCE)汽车原理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利用氧气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燃料电池中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并作为主要动力源驱动的汽车。其动力系统主要由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箱(氢瓶)、电动/发电机、动力蓄电池等组成,采用燃料电池发电作为主要能量源,通过电机驱动车辆行驶。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主要特点:能量转化效率高,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可高达60%~80%,为内燃机的2~3倍;零排放,不污染环境。燃料电池的燃料是氢和氧,生成物是清洁的水;氢燃料来源广泛,可以从可再生能源获得,不依赖石油燃料。

纵观各国政府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发展策略,可以发现,他们在大力扶持大型汽车集团的同时,纷纷制定环保和节能法规,采取投资及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促进消费的策略全面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即可总结为以“双P”战略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双P”战略即用PUSH(推)和PULL(拉)两种力量促进事业的发展。在这两种战略思想的推动下,国际上以电动汽车为主的电动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所以今后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更加规模化和产业化。

结合到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根据调研报告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将以20万辆的份额占据全球最大市场。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但在电动汽车上,与西方车企处于相同起跑线。因此,实施电动汽车战略被视为我国汽车产业提升竞争力的突破口。

第6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每台电动汽车每小时可产生数十GB的数据。搭载在车身上的传感器、车载系统、OBD接口、GPS定位等,都是获取车辆数据的方式。

随着国内车辆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汽车将会成为数据量名列前茅的行业,车企、服务公司、数据公司、维修零部件商,正在形成大数据生态链。

数据孤岛问题正在阻碍这个生态链进一步的发展,由整车厂主导的制造和维修环节掌握了大量数据,但形成了一个闭环,无法变现和共享数据。售后市场虽已运用检测设备等各种方法试图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却由于无法获取海量数据,数字化程度还是很低。

大数据生意究竟是一张画得很大的饼,还是下一个价值洼地? 数据多,难采集

杭州的车主郑先生打算把开了几年的大众高尔夫2012款1.6L自动舒适型卖掉,他在二手车电商平台车置宝的网站上点击“我要卖车”,填入汽车基本信息,车置宝为其分配一个专属卖车顾问,根据其所在城市分派检测人员上门服务。

核对了车辆信息之后,技术人员开始检测车身问题,特别是维修情况、故障码等影响估值的数据。

检测数据由“车检宝”移动端再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以检测数据库为基础,形成报告,主要涵盖车辆概况、损伤、配置、4S店维修保养记录这几方面信息,然后由系统生成1级-6级的车辆检测评级。

最后,通过竞拍中心,将车辆信息和数据报告推送到全国二手车零售端,进行竞价,价高者得。郑先生最终成交价为9.71万元,比市面上的车商收购价高出了约3个百分点。

“二手车市场太缺数据了。”车置宝联合创始人张炜告诉《财经》记者,他指的是售后市场可用数据太少。

二手车一车一况,准确获取车辆数据很困难,每一辆车,都必须进行人工检测才能定价。由于数据碎片化,标准也不统一,二手车估值还是以经验为主,价格区间浮动较大。车置宝线下检测团队有400多人,每日人均客单量至少10起。

车置宝这种类似于招拍挂的形式,正是找准了二手车无法精准估值的痛点。

目前汽车市场的数据现状是:海量信息分散在各个数据孤岛上,庞大的数据量无法互相连接成为推动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石。

任何一个驾驶行为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量,车主每踩下一次油门,每去一次4S店维修,每行驶过一个红绿灯,哪怕只是把车安静地停在路边,你的车况和驾驶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进行存储,继而通过大数据分析,提炼有价值的车况信息以及驾驶行为分析。车辆本身是数据集中产生的地方,又是数据的使用者。

除了车况信息,人车交互产生的驾驶行为数据量也极大,由这些数据驱动的车联网、无人驾驶技术是车企瞄准的下一个蓝海。 早在2D03年为防止汽车制造端对配件和维修市场的垄断美国政府就已规定须开放车辆诊断、维修所必需的技术信息。

汽车全产业链是数据的生产端,如主机厂、4S店、快修店等,又成为数据的受益者。

车辆从生产初期、交易、维修、老化,整个生命周期中,信息在交易行为中不断迭代,大数据都在高速运转着。

生产初期,车辆的原始数据是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但是原车在经过各种环节最终到达零售端的过程中,配置已有修改。力洋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汽车VIN码识别技术及车型库,就是基于实车数据,结合人力校验整理,而形成的基础数据库。数据库有了,生意就好做了。

力洋数据创始人马程告诉《财经》记者,公司用13万条汽车配置信息数据、价格数据和技术参数数据,千万条原厂配件信息和售后品牌件信息,连接了340家用户,进而打通了二手车产业链上下游,包括:二手车电商、维修配件商甚至主机厂。

在汽车行业数字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如能掌握数据,统一标准,那自然就掌握了话语权。

在数据量这块大蛋糕面前,各方力量拉锯。

车管所、主机厂、维修商、电商平台,各自掌握着数据,但又徘徊在信息的孤岛上。近期国家八部委出台法规,要求公开车辆维修技术信息,以政策导向来推动碎片化的数据现状。

反观美国,早在2003年,为防止汽车制造端对配件和维修市场的垄断,美国政府就已规定须开放车辆诊断、维修所必需的技术信息。

孤立的数据平添了汽车后市场的运营阻力。

马程从2008年开始创业,前三年,公司不超过十个人只做一件事,每天跑二手车市场、4S店,采集数据。“先别提大数据,这个行业连基础数据都没完全建立好。”马程告诉《财经》记者。

张炜表示,整个产业链中,整车厂拥有较大的数据量,通过品牌专营4S店,掌握维修信息,并形成专有零部件的市场垄断,又通过零售端掌握销售数据,目前这些信息都停留在车企内部。而电商平台只能通过与OBD厂家合作,OBD即车载自动诊断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等,读取部分主机厂愿意公开的数据。

连接信息孤岛,共享车辆维修数据只是开始。

SAP大中华区副总裁彭俊松博士向《财经》记者直言,限于碎片化的数据现状,国内大数据具体应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汽车产业数字化程度太低,主机厂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滞后,从生产端到销售端,IT业务系统就先需要整合。 变现渠道少

大数据的核心在于预测,预测性保养或维修是其一。力洋数据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形成市场调研报告,包括:车辆问题报告、预测性维护、分析报告、售后配件市场覆盖率报告等,反馈给客户,电商平台、主机厂和零部件商都在其中。

用到数据分析的场景很多,比如:根据车辆的运行情况,预测保养需求。又或是,对零部件进行失效监控和预测分析,厂商可以调度配件,提前备货,并给出预防性维护建议,以避免保修费用和潜在的召回风险。力洋数据还统计了历年新车数量,对主机厂进行上市车型分析、销售分析。

数据分析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公司。

SAP推出的SAP HANA平台,就是大数据的分析平台。获取了车辆传感器数据以后,通过后台对大数据的分析计算,可改进汽车前端的制造质量,包括对车况数据的分析,找出产品质量问题和背后的原因,反馈给主机厂。在新车开始量产前得到快速发现和消除,也降低今后进行产品召回的风险。

IBM则通过大量原型车试驾的数据和维修商报告获得数据。经过系统分析,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出具数据分析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数百个分析应用程序,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2015年,IBM在商业分析和大数据方面的营收为200亿美元。

本田在一级方程式比赛中,采用的就是IBM的解决方案,将包括温度、压力和动力水平的车辆数据直接分享到云中,从而快速高效地查看剩余燃油量,并且预估机械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分析快速行驶的车辆和车手数据,实时调整比赛策略,包括补充燃油的方式,这些都是比赛需要的关键数据。

精准营销是其二。精准营销的大数据来源主要为车企自有的数据,比如官网信息、投放的广告等,其次是媒体和第三方提供的数据。

传统的广告营销耗费了车企每年几十亿元的费用,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对特定人群定向投放,收获了比传统方式多3倍以上的覆盖率。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把握每个客户的需求和购买预期,推送给客户是一方面,同时客户的购买行为也可以反馈给主机厂,帮助其更好理解客户。车企早已意识到了精准营销的重要性,比亚迪就专门成立了数字化营销部门,通过新型营销的探索,线上引导线下,这一方式占了将近50%的成交率。

车企的大数据逻辑在于个性化营销和提高转换率,使用大数据分析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以触及很多潜在客户。车企希望了解目标客户的精准图像,知晓哪个环节会提高客户订单,再进行定向营销。

预测与精准营销是目前为数不多已经实现的大数据商业模式。

然而,在大数据已经如火如荼地被讨论了好多年后,许多困境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车险的大数据运用。

人保车险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首先是样本太小,形不成大数据;其次,消费者认可度很低,如果基于驾驶行为得出车主事故风险较大,他多半不可能接受定制的高费率保险套餐。数据和商业模式的对接目前还是有很大距离。 未来愿景

停在车库的汽车,可以启动自动驾驶模式,开到加油站,加完油之后再自行倒车入库。这个类似科幻小说的情节或许能在未来实现,得益于大数据分析运算能力的发展。

这一场景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实现车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的结合,其中大数据的采集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关键。

沃尔沃汽车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彼得・默滕斯(Peter Mertens)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推进自动驾驶,整车厂需要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种各样的数据,比如驾驶行为方式的数据,人车交互的数据、以及环境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地图数据等。经过不断验证迭代,了解到在特定的气象情况或道路交通状况下,汽车表现的实时数据之后,无人驾驶技术才能趋于成熟。

一旦打通了人与人、人与车、人与环境之间的大数据之后,数据的变现能力惊人。

福特联手IBM,在美国推出了动态班车项目。如果班车发生故障,可以通过IBM云端和分析技术在后台进行分析,重新调配车辆任务。此智能移动平台还在特定区域搜集停车地点的车辆出入数据,从而预测可用停车位信息,或在交通堵塞时及时提供高效出行建议。还有平时出行使用的地图导航,也是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才能找到最便宜或距离最短的出行路线。

数据孤岛开始慢慢转变。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汽车行业总经理王涛告诉《财经》记者,整车厂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数据为导向的新兴业务模式,大多与认知计算、大数据、移动等新技术休戚相关。

共享出行大热的当口,模糊了信息的边界,整车厂看到了数据共享对于服务客户的利处,也倒逼着车企开始分享数据。

丰田与微软近期成立了一家名为“Toyota Connected”的数据公司,主要致力于搜集和分析车况、位置信息等大数据,并将其应用于新商品和新服务的研发工作之中。目前信息的用途主要是防止交通事故、改善驾驶习惯、改良和开发新车型、将数据产品出售给保险公司、地图公司等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企业等。

互联网公司技术性强,地图道路方面的数据量多。通过合作,丰田的野心不只在做智能驾驶,甚至要插一脚打造智慧城市。

封闭的数据现状开始改变,丰田迈出了第一步,和互联网公司共享客户数据,联手做起了大数据生意。

第7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汽车售后服务现状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这一昔日的奢侈品目前已进入千家万户。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保持20%~30%的年增长速度,2010年3100万辆~3315万辆,2015年4435万辆~4719万辆,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给汽车售后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假如把整车销售作为汽车市场的“前市场”,那么维修保养、配件供给、汽车美容、汽车改装等等服务都可以称为是汽车“后市场”。在利益驱动下,市场竞争已经从“前市场”转移到售后服务竞争,甚至汽车售后服务业已成为商家赢得市场的关键。但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法律法规、经济模式到服务理念、品牌创造都存在巨大差异。面对如国外企业的强烈竞争,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必须对国外先进的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和学习,吸取现有成功案例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起一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才能使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在巨大的商机中得以更加辉煌的发展。

    二、我国汽车售后服务的现状与分析

    2007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足度调研报告显示,售后服务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竞争,将严重制约中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93%的被调查者对“多次返修率”不满足;56%的被调查者担心,4S店或特约经销商在维修过程中“偷工减料”,提供劣质配件;51%的被调查者认为,服务观点淡薄是4S店或特约经销商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68%的被调查者认为,顾客的反馈信息并未得到满足回应或解决;73%的被调查者表示,质量保修期后会选择社会修理厂;但是,对社会修理厂的维修质量表示担心的被调查者竟达62%①。我们很多消费者称:售后服务的消费太高。因此消费者实际接受服务的代价是:高昂的工时费及不规范的零部件。

    (一)、标准和法规体系不完善

    为发展国内汽车工业,政府及相关的部门出台了各项法规政策来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但相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汽车售后服务的发展明显滞后,长期以来,汽车售后服务业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从事汽车售后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低下,以及企业治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1、售后服务理念淡薄。

    在我国,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自身的服务意识是相对落后的,国外售后服务的立足点是提高保质期,保证正常使用期,推行“保姆式”售后服务,而我国的售后服务的口号是:“坏了保证修理”,许多工作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是想方设法解决疑难问题,而是诱导顾客更换不必要换的零配件,从而增加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国外售后服务的项目多,咨询服务、对客户进行技术培训、配件供给、维修、保养是一条龙,国内则是维修服务单一,国外服务连锁化,网络化,而我国目前还处于单个企业独立经营,连锁、网络还处于喊口号阶段。

    2、不重视信息反馈

    目前流行的汽车销售方式是4S专卖店,也就是集“整车销售”、“零部件供给”、“修理”、“信息反馈”四大功能。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越具体,决策就越有“底气”。4S店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线,天天直接接触用户,把握着市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在技术上,4S店天天都要接待用户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索赔等等,这些信息对改进产品具有极大的价值。虽然现在的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也知道收集顾客的信息反馈,但顾客的反馈信息最终并未得到满足回应或解决。客户回访只是表面的一种形式,真正做到及时回访,认真做回访记录,建立客户档案的并不多。顾客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不能让顾客的满足,也不能为公司的竞争及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3、汽车零配件价格高,质量不稳定

    随着轿车保有量的不断扩大,为配件和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给大量的假冒配件企业和低质修理厂提供了生存空间。在大量关于汽车维修的投诉中,零配件的质量问题和零配件的价格不合理的案例较多。目前中国的零配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劣质件”。客观地说,国家没有出台全面具体的零配件质量标准,也是劣质件问题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除了43类与安全直接相关的核心零配件有国家质量标准,其他数以千计的零配件都无标准可依,质量很不稳定

    三、提高汽车售后服务质量的对策

    结合现在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在售后服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针对自身的不足,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规范服务标准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品牌和汽车型号林林总总,种类繁多,加之售后服务本身也有很多种类,造成了汽车售后服务方式方法千差万别,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世界上的汽车生产商和消费大国通过是依靠制定国家强制性汽车售后服务标准,或者由该国行业协会出台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行业规则,以规范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活动。不仅如此,一些有实力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纷纷选择通过国际ISO标准认证,将售后服务的标准化作为卖点,以吸引消费者。从汽车售后服务的发展态势来说,服务标准的服务企业将逐渐壮大,而不规范的服务企业将逐渐退出服务市场。

    2、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科技的发展也不断进深入,顺理成章的各汽车4S店或汽车二级维修企业也都相应的配置了各种先进的诊断仪器、设备和工具,尤其针对品牌车型检验的专用电脑检测设备也都逐渐引进。但是国内汽车售后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原国企车队的维修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对汽车新技术的把握以及先进诊断仪器设备的使用都比较困难;另一部分来自于新设的4S店服务人员,人才结构不齐,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汽车售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汽车售后服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对整个售后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提升顾客满足度的培训,主要是培训处理汽车故障的技术方法以及客户服务的处理原则、程序和技巧。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定期对员工进行维修技术和提升顾客满足度的培训和考核,每一位工作人员经过严格的考核后,方能上岗。此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应予以提高,无论是工作装还是语言规范,都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在顾客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即我们的服务是专业化水准。

    3、发展连锁经营

    国内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现状有目共睹,路边小店、各种资质的维修企业,汽车4S专营店多种形式共存,没有形成经营规模、店与店之间低价竞争、互相拆台,严重的无序经营影响着这个领域竞争力的形成。同时国外服务业的进入,由于其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会对国内的售后服务市场形成相当大的冲击。

    在国外,汽车售后市场大多是以连锁方式运行的,它所带来的利润回报率也要比卖整车高。不管以国外经验还是国内现状看,连锁经营都是国内汽车售后服务经营者日后发展的必经之路。如全球最大汽车快修连锁企业美国AC德科公司日前也公布,未来三年内,将在华东地区发展200家以上的汽车快修连锁店,成为华东汽车快修“大哥大”。汽车售后服务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加盟连锁的经营者在不需要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很快拓展自己的业务体系,同时可以使加盟商在缺少行业经验的情况下,降低风险投资,顺利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能在创业之初就顺利地以成熟的面貌开始经营。

    4、开展全方面的网络服务

    建设与客户之间的交互平台,实时、互动、全面、客观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它也将成为同行业中一种主要的竞争手段。网络服务提供项目内容可以有:24小时紧急抢修;新旧车置换服务;故障拖车服务;车辆代办年审和年审告知服务;车辆交通事故修复理赔服务;车辆保养维护、美容等。同时还可在网站中细列出公司的部分或全部配件,对每一种配件做出具体的描述包括图片、生产厂家、规格、价格等全部属性,客户也可以对自己需要的产品进行查看、定购,有问题也可以咨询或发表对产品使用后的意见。同样,企业可以根据客户对某种产品反馈的意见进行整理,对自己的产品系列可以适当的调整。

    5、严格控制零部件的质量和成本

    在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上,由于目前的中国的零配件供给市场日趋活跃,尤其是修理、更换配件方面,主要流通着“进口产品”、包括合资企业生产的“国产品”以及“仿制品”。在产品质量方面,“仿制品”零配件的价格和费用虽低,但是供给的配件质量较差,实际上是高价供给源,这种劣质产品不但会严重影响修车质量和企业信誉,还可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产品质量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包括产品本身是不是符合企业的要求,其耐用性,废品率等情况外,假如是生产制造商还要了解供给商是不是具有设计和制造产品的经验和资质,假如是批发零售商需要调查有没有提供相类似产品的经验,供给商的态度是否积极等评价标准。另外价格和费用方面,不同来源的汽车零配件价格相差幅度很大,进口件和国产件有时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都有,因此,在采购之前,采购人员应事先调查市场价格,不可凭供给商片面之词,误入圈套。假如没有相同商品的市价可查,应参考类似商品的市价。有时候我们会放弃与提供极低价格给我们的大批发商的合作,而选择不愿意提供极低价格给我们的制造商或生产厂商与我们合作,因为通常制造商通常在产品质量、货源保证、售后服务、促销活动及其他赞助上会有更多的营销费用支持。

第8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汽车产业供应链与快速晌应机制

汽车产业所包含的技术范围很广,单一厂商是没有办法完成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等所有活动,可以说汽车产业是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并非厂商与厂商问的竞争。尤其是随着金融危机加剧,汽车产业必须推动供应链观念更新及其应用,克服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供应链可以分为高效率型供应链和快速响应型供应链。快速响应型供应链是指以快速响应为指导思想的供应链。快速响应作为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最早是以美国服装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即通过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间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效率。基于快速响应机制的汽车产业应该通过不断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缩短创新的周期和降低补给货物交货期以便能够按照恰当的时间、地点和价格,为客户提供符合其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实际上是为了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将产业内的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纳入一个可以共享信息、共同开拓市场并创造价值的链条中。因此,快速响应机制的实现,不是局限在单个企业内,而是需要整个供应链的不同企业从产业整体角度进行协同合作,从而提高产业内整体绩效,促进产业升级。

二、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汽车产业是一个高精密性、技术性、高度整合的产业。一般产业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材料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再利用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其核心系统组织主要是供需联动、信息集成、纵向一体化的管理行为。而汽车产业供应链管理则是一种将汽车上所有相关零部件统一集成的管理方式,围绕核心企业,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计划和控制职能,使汽车产业能够发挥整体供应链的作用。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垂直分工不科学

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以配套厂的形式建设,大型、独立、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商较少,且实力也相当薄弱。这并不符合汽车产业非纵向一体化、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基本规律。而且,根据木桶原理,产业内供应链水平最低的企业,决定了整个产业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极限。

2.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内协调性差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汽车企业一直在小规模层次上发展,汽车产业集中度一直较低。无论是整个汽车整车业,还是单个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缺乏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同时,各汽车企业之间合作协调性很差,阻碍了通过合作来强化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阻碍了提高整个产业的表现和水平。

3.产业价值链薄弱环节突出

一般来说,设计研究和品牌服务是汽车产业利润的主要方面,国内汽车业关注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只是利润最低的部分。对汽车产业来说,核心企业的设计制造,零部件企业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活动大多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是需要通过供应链管理进行强化和改进的薄弱环节。

4.客户服务质量低

因为汽车产业供应链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客户服务质量低,资产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最终会降低企业销售额,让企业失去发展的机会。目前,我国汽车业虽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但品牌满意度较低。“华鼎”奖2007中国汽车品牌综合满意度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汽车业服务质量低是影响品牌满意度的‘‘软肋”。

三、汽车产业升级对策

汽车产业为了抵御金融危机;中击,降低库存,保证资金链,需要通过QR方法以尽快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从而促进汽车产业升级,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以应对金融危机。

1.产业整合重组

由于体制原因,每家汽车生产企业都曾有过自己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及销售渠道,产业内垂直分工极不科学。随着国外汽车厂商的进入,曰益激烈的竞争充分暴露出这种分工方式使单个汽车企业不可能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核心竞争力,零部件内部转移的效率极低。

汽车产业的整合重组,需要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零部件产业群。同时,为了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迫切需要在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及销售商之间建立一种基于长期友好合作的战略关系。根据经销商与客户的要求,以汽车制造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结点,对整个行业供应链物流进行协同整合,主要包括:从如何快速响应最终客户需求的基本目标出发,各企业需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分析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i通过对资源的重新分配与组合,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业务流程:识别和挖掘客户Ⅱ向应的核心价值增值活动所在,并就这些活动进行优化。在对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基础上,开展更高层次的战略合作,这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措施和方法对供应链关系进行管理,并不断改进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关系。

2.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育

汽车产业供应链上有众多企业参与,因此,各成员企业的管理水准、参与意愿、互动状况,将是供应链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汽车产业供应链作为最典型的供应链组织结构模式,其供应链管理更为复杂。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彼此间的关系,必须要更加紧密结合,尤其是供应链上下游核心的汽车制造企业,管理是否得当,关系到供应链整体运作水平。由于零部件供应商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可能在供给间产生众多问题。因此,上下游的供应商、零部件经销商对于管理品质的要求,必须要达到一致性。例如,参与汽车制造的配套厂商的规模有大有小,资金的投入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造成汽车供应链管理上的困难,导致应用上的风险产生。因此,汽车供应链中的企业,必须先行提升或改变内部管理体制,并配合专业供应链辅导,才能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获得管理和产品供给上的成功。

供应链上的每家企业一无论是原料供应商、汽车制造商、经销商,还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一都在努力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在快速响应供应链的实际运行中,若有任何一方与其他各方的利益产生分歧,其行为将对整个供应链的效用产生破坏作用。因此,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必须要让供应链伙伴与自己保持利益一致。例如,通过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协调各方利益,使各方在平等基础上共享成果并共同承担风险和费用。与单个企业为实现快速客户响应的各种努力相比,供应链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无缝”对接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这种对接不是核心企业依靠其实力在职能上的控制或占有,而是更强调企业之间基于信息共享基础上的紧密合作。

3.信息共享

快速响应供应链能针对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所发生的突变情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既能保证速度,又能控制成本。其本质就是在尽可能靠近真实时间,尽可能靠近最终消费者的地方,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客户需求的信息,然后通过供应链企业问的信息共享实现快速的需求响应。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信息共享的保障。条码技术、EDI技术、电子订货系统、POS数据读取系统、电子商务手段等信息技术,使快速响应成为可能。加强与供应商、客户间的信息沟通则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在快速响应供应链中,通过信息的充分收集和共享来有效降低库存。

通过工作研究加快供应链内业务流程的处理速度实现客户的快速响应,可以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内的响应时间。响应时间缩短,一方面可减少供应链内的流动库存,另一方面还可以使预测的精度提高,不确定性下降。预测精度提高,可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安全库存,流动库存和安全库存的减少,可降低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库存水平。库存水平降低,可进一步压缩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客户需求Ⅱ向应时间的缩短,又可以大大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4.加强品牌建设

第9篇:汽车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信息化

物流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行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也成为了行业共识。北京敏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莲莲是物流信息化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对行业的信息化发展非常了解,并研发出了一系列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软件。近日,万莲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她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心得与经验。

记者:信息化技术已全面进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如何呢?

万莲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并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带来了行业的技术革新与效率的大幅提升,物流行业也不例外。我国大中型物流企业都非常重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速度正在加快。不过由于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多以基础应用为主,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物流行业不断上升的需求,使其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未来,随着物流国际化、物流智能化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而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则是决定物流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广大物流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快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当中的综合实力。

记者: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认为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企业应该怎么做?

万莲莲: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在进行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内部业务流程,使企业向着规模经营、网络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首先,企业要对物流供应链管理进行网络化建设,建立具有高速、安全、可靠、简便管理的网络平台,作为物流信息化数据业务及其它业务的统一承载和传输平台;

其次,对企业间、企业内部物流过程中所产生数据进行采集,并加以数字化加工及存储,使系统可以随时提供高速信息查询;

再次,完善各项物流信息服务内容,使预先发货通知、送达签收反馈、订单跟踪查询、库存状态查询、货物在途跟踪、运行绩效监测、管理报告等功能发挥作用;

最后,形成基于统一网管、简便直观、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能对所有网络互连设备及网络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建立先进、实用的网络安全体系,确保信息在传输、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

记者:据了解,您研发出多项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软件产品,并获得了相应的软件著作权,这些产品可从哪些方面来有效提高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呢?

万莲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物流行业不言而喻,我基于多年来在物流供应链领域积累的丰富实战经验,并结合客户反馈、市场调研报告结果进行多方总结,研发出了多款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包括物流资源计划一体化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ERP系统、电商一体化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物流运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同时,我将我的研发成果与不同行业特点与需求相结合,研发出多套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涉及物流行业、石油化工行业、通讯行业、汽车行业,以及重工行业等多个领域。这些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涵盖了物流业务管理、物流计划、业务跟踪与监控、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及订单管理等多个业务单元,可帮助企业在商务协同、决策支持、业务运作、管理运营等多个层面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完善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记者:在您的带领下,北京敏捷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行业中的优秀技术代表,请您介绍下您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