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

第1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生态均衡;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各国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也已被我国政府和市民所共识。而新型城市化的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与管理都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城市园林绿化与周围环境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些都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应用是有实际意义的。

一. 城市园林绿化含义

城市园林绿化是将功能、科学、设计等知识融入城市绿化建设的艺术手段,将具有不同形态、生长规律的城市绿化植物进行有序组合,使群体美、个体美和细部的特色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将所有绿化植物以饱满活力展现在人们面前。城市绿化的景观,不仅要有优秀选择规划方案,还要有专业人员指导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才能使城市绿化工程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并营建出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的绿化景观效果。

二.城市园林绿化的布局规划

景观建筑的布局主要考虑组合形式、对比与层次、空间序列以及借景。

1 组合形式

景观建筑组合形式包括:独立的建筑物为主景,与周遍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组群,自由组合,成为连续性景观,形成开放性空间;建筑围合形成庭院空间,形成半开放空间,有一定景观整体性;混合式空间布局,总体布局,分区域构图。

2 对比与层次

在园林景观建筑中,对比是把两种有显著差别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同时要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即在设计中要注意主从配置得当,防止滥用建筑元素而破坏园林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层次的获得主要有相邻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和室内室外的渗透与层次两种表达方式,可以用对景、框景的手法,也可以利用空廊及建筑空间穿插、错落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

3 空间序列

园林景观在建筑空间序列的设计表达,组合形式通常可分为规则对称和自由不对称两类。规则对称经常在功能和艺术思想意境要求庄严的建筑和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中应用;自由不对称空间序列多用于功能和思想意境要求愉悦轻松的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在设计中需结合环境特点完成表达。

4 借 景

在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中,借景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借景需要把各种能够增添艺术情趣的形、声、色、香融合与场所中,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确保景色特点并富于变化。设计者可通过借形组景、借声组景、借色组景、借香组景等手段,利用景观建筑自身特点,达到建筑画面构图、景色融合与艺术表达的需要。园林对建筑的认同感方面,应该确保景观建筑能够在园林的空间中有准确、合理的定位,符合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和对景观整体性的期待。

(1)要有环境设计与景观建筑单体设计相互同步的思维。有相互统一的设计思想,考虑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采取技术措施和艺术手段,解决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矛盾部分,确保两者的相互统一。

(2)要有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相同步的思维。考虑景观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时应与空间环境进行整合,促使它们在反复不断的同步修改完善后能够有机结合,与景观协调。脱离整体,与整个景观设计割裂的片面单一的建筑设计时不可取的。

(3)要有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步的思维。景观建筑设计的最终建造是在工程施工允许的基础之上的,在设计中应避免单纯追求单体效果与景观追求而脱离现实,应基于对结构的思考完善构思,控制建筑设计

的展开。

(4)要有设计调整与环境互动的思维。理性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以及未解决的园林与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与人的矛盾,即使调整设计思路,避免设计效率低下。满足景观建筑在以上两个方面获得优势实属不易,景观建筑的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客观地分析人们心理特点和诉求,能够合理总结场所的现状与内涵,能够熟练应用不同形式的表达技巧,从而准确传达出自身的构思和意愿,完成与园林完美统一的优秀景观建筑。

三.当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问题

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十分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并把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但是由于园林绿化的规划理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的布局、层次、景观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地方只追求量大,没有追求质高,表面看起来绿地面积占地大,场面震撼,但实际其产生的群众亲近自然的效益、总体生态和社会效益却不成正比。许多公共绿地植物配置单一,树种不丰富,乔灌木搭配不合理,没有形成应有的层次感,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配比不合理,没有形成四季有花的绿地景观,无法体现城市园林景观特色。有些绿地的人工雕琢的气息太重,没有体现城市园林绿化的自然美,这不仅仅造成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成本高,而且造成后期的养护成本很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剪、维护。园林绿化规划中忽视了城市园林绿化是有生命力的,没有将建立城市园林绿化自身生态维护系统作为目标,只是为绿化而绿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不科学

城市园林绿化职能部门制定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往往具有局限性,没有通盘考虑,缺乏科学性。没有高水平、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就无法合理的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布局、建设,其生态环境的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应依据城市的人口、地理位置、现有的绿地水平、社会的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看见空地就插绿。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的比例中,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比例不协调,没有形成合理的配比,造成局部的失衡。同时,在区域城市园林绿地的布局中,也存在不科学的问题,如:居住区绿地分布不足,造成市民的休憩、运动都挤到公园,造成公园人满为患。郊区建设了大型的公共绿地,但是由于距离远,很少有人去游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闲置。在日常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中,职能部门没有后期的跟踪、反馈,绿地规划建成后,没有去评估绩效,没有收集市民的反馈意见,这样无法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新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能完成自身的功能特点,也能为其所处的环境增强艺术的氛围。

三.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对策

1.加强绿化规划中的计划性

长期的绿化规划主要是着眼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这种长期的规划必须符合城市长期的发展方向,而且这种长期规划决不能是某一任领导的个人意志的体现,必须是经过科学论证、受公众的广泛评价,并最终确定的一个规划。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应加强绿化规划的计划性,要长期与短期规划相结合,避免政府的短期行为,导致大量的财务、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长期规划要根据短期规划的成果和成效进行不断的调整,长期规划始终要符合社会总的发展需要,并且长期规划要能够引导人们更加重视城市绿化。但是也要注意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绿化享受,而非为计划而计划,所以计划在制定前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数据收集,计划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才能够为绿化的长期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强化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阶段的规划职能和参与度,确保园林建设各项指标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得以落实。

2.建立科学的园林绿化评价机制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城市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生态功能性综合评价,是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决策的依据。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城市绿化的客观要求和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城市绿化评价指标应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果等方面,具体为:绿量指标绿化的总量;生态适应性耐旱性、耐盐碱、耐疮薄、耐旱性、耐阴性、耐水湿;生态效益杀菌能力、滞尘能力、降温增湿作用和吸碳放氧能力;经济效益,如地价;景观效益。2)绿化功能的量化研究。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3)采用的技术和手段。因为园林绿化具有环境功能性、采用指标多样性和宽泛性,所以园林绿化的评价需要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有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城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掌从而握城市绿化指标体系,并进行统计,对采集的数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达到建立科学的园林绿化评价机制的目的。

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绿化规划设计需要符合特定的环境条件并且应正确把握好艺术美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保护延续了艺术美也支撑着生态保护。在实践中要注重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吸收古典园林、西方园林的艺术精华从事新的创造应注重综合利用城市学、环境保护学、城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来指导园林规划设计应在满足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前提下营造景观去营造赏心悦目的园林艺术美。

参考文献:

[1]、尹珊 等建筑设计中景观的利用对策探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

第2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园林规划 园林植物 作用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生态规划无疑应该遵守区域原则、生态原则、发展原则、建设原则、优化原则、持续原则、经济原则等7项基本原则。现在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深化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分析与设计而发展生态区位论和区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而有效地规划、组织和管理区域生态建设。合理选择施工管理手段,实时调整支配资源应用,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对于管理手段和施工方法的改进,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充分发挥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功能,为景观生态化创造永续价值。

二.规划作用。

园林植物是城镇园林绿化地基本材料,因此对其的选择与规划是城镇绿化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早在1965年《建工部城建工作会议纪要》上明确指出:“通过调查,摸清绿化任务,了解群众要求,根据以近期为主,远近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作出绿化规划、育苗规划和树种规划,避免盲目性。”园林植物规划确定下来以后,就能有计划、按比例地培育苗木,使苗圃内的种苗生产有方向、有目标、有数量,避免盲目育苗,造成苗木过多或不符合城镇绿化需要的毛病。

三.规划原则。

在当地自然条件、自然植被、城镇绿化种类、比例、古树名木、历史资料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后,可着手进行植物规划。

1.在满足园林绿化综合功能的基础上,要兼顾各绿地类型及城市性质进行规划。

我国大、中、小城市在不断发展,不断增加,按1983年10月统计有245个。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很多县级市,数量难以统计。每个城市根据其历史、工业生产、风景名胜等来确定城市的性质。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把24个城市定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承德、南京、杭州、西安、延安等),又确定杭州为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性质定下来后,根据园林树木的三大功能(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美化功能及结合生产功能)进行植物种类选择及规划。一个城市中又根据不同绿化类型及满足不同的园林功能来选择树种。如行道树选择则要求:树大荫浓、树冠整齐、主干通直;生长较快、长寿、耐修剪、耐移植、耐瘠薄、抗污染;树身洁净,没有恶臭或有刺的花、果(如银杏或构树就要选择雄株)等。

昆明地处滇中高原,自然植被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针叶混交林为主,常与落叶阔叶林混交。昆明素有春城之称,故大量栽植常绿树种,加上色彩丰富的落叶树,才能达到“四季常青”、“四时花香”之春城景色。武汉市的园林绿化要体现江城风格,夏日长而热,故要达到“绿阴护夏、红叶至秋、花开四季、冬夏常青”。要求植物规划中既要有高大荫浓的树种、讲求实效;又要万紫千红、美化、彩化。

2.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

城市的立地条件较差,上有天罗、下有地网,土层瘠薄且有砖瓦、水泥、石灰等杂物,大气污染严重,飘尘大。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又要把树种好,长好,非适地适树不可。

天津市地下水位高,盐碱土多,土质不良,故要着重选择抗涝、耐盐树种。主要有绒毛白蜡、柽柳、紫穗槐、杜梨、雪柳、西府海棠、枸杞、柳树、沙枣、沙棘、玫瑰等。在树种规划中选9种乔木:槐树、绒毛白蜡、苦栎白蜡、毛白杨、刺槐、垂柳、臭椿、合欢、泡桐。10种灌木:海棠、榆叶梅、玫瑰、丁香、香茶藨子、月季、锦带、绣线菊、木槿、金银木等。

一般来说,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地方风格,群众喜闻乐见;最能抗灾难性气候;种苗易得且易成活。如华北的杨、柳、榆、槐、椿、油松、白皮松、五角枫、栾树、黄连木、白蜡、海棠等最能适合华北的气候条件。

适当选用经过驯化的外来树种非常重要,不少外来树种已证明基本能适应本地生长。如原产印度、伊朗的夹竹桃,15世纪后引入我国,其性强健,抗烟尘及有毒气体,不择土壤,病虫害少,花期长,目前已成为长江流域以南各城市的主要树种之一。悬铃木原产英国,现在我国很多城市都用其做行道树。刺槐原产德国,目前在我国不但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还广泛用于造林。银桦、桉树原产澳大利亚;雪松原产印度、巴基斯坦;广玉兰、落羽松、池杉原产北美;大王椰子原产古巴;散尾葵原产马达加斯加;三角花原产巴西。所有这些树种已为我大江南北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安家落户了。

3. 以乔木为主,结合灌木、藤本、地被、花卉,为设计人工栽培群落提供丰富的素材。

乔木是城镇园林绿化的骨架,具有良好的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作用,但仅仅用乔木绿化,则面貌显得单调,也不能充分发挥出生态效益。如由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模拟自然植物群,组成有层次、有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不但丰富了园林中的绿化景色,增添了自然美感,而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增加单位面积的绿量,有效地提高了生态效益,更为有益地改善了环境。

4. 快长树—慢长树,常绿树—落叶树相结合。

一座新建城市,为了早日发挥城市的绿化面貌,或由于珍贵、慢长树种的苗木缺乏,先利用一些速生树种进行普遍绿化是正确的。快长树能迅速形成绿化面貌,但他们往往寿命短,一旦长大绿树成荫,由于衰老要砍伐更新再种小树,群众往往不能理解和谅解,同时也影响了园林景色。慢长树种往往长寿,能使城市绿化景观有一相对长的稳定时期,但在小树阶段往往难达到园林绿化功能的需求。为此让快长树与慢长树间隔配置,快长树迅速成荫,待其要影响慢长树生长,而且慢长树也已长大到一定程度,就要坚决地去掉快长树,留下慢长树,这样就不会剧烈地影响绿化面貌,群众也能理解。

南京市在解放初期面对着大量荒山空地,要迅速进行绿化,要求短期内有良好的绿化面貌,因此采取先以速生树种,稍后慢长树跟上;先用一般树种,后用名贵树种。速生树种选择用了加杨,枫杨、悬铃木、刺槐、泡桐、黑松、马尾松、垂柳等,同时繁殖乡土树种及名贵树种如银杏、枫香、雪松、龙柏、薄壳山核桃、香樟、水杉、落羽松、池杉、广玉兰、五角枫、柿树、梓树、青桐、桂花、女贞、黄杨、月季等。

根据该地的树种规划,园林规划部门可按本地的绿化系统规划,估算出总的树种用量,而苗圃则可根据这个估算作出分批分期的育苗、出囿以及引种等计划,当然苗圃的计划也应有一定的弹性范围。总之,有了该地的树种规划后就可使园林建设工作少走弯路,避免浪费,避免盲目性,可以有效地保证园林建设工作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园林植物是城镇园林绿化地基本材料,因此对其的选择与规划是城镇绿化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因此我们在保证园林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因素,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我国的的园林规划走向国际化道路,带动我国园林技术更加成熟并且走向经济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孙华 浅谈园林植物的作用及规划原则 [期刊论文]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3期.

[2] 白晶 王萍 李冰 浅谈景观园林植物规划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0期

[3] 郑琦 城市绿化中园林植物的作用及优选原则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2期

[4] 马栓 软质景观--园林植物的作用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2年11期

[5] 刘凤元 汪海岩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研究 [期刊论文] 《绿色科技》 -2013年3期

第3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公园的植物配植,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先人们都做了较多的研究。1993年,谢家芬发表“上海外滩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绿化设计”,是针对植物群落景观设计配植的研究。专家们总结出了大量的植物配置原则和手法,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其中苏雪痕的《植物造景》[1]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植物配置的书;赖尔聪的《观赏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2]论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收录许多相关研究的论文;胡长龙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3]以植物造景为主,介绍了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配植和管理,以及园林绿化艺术构图处理等基本理论;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4]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书籍,其中也对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植做了详细的艺术分析;还有余树勋的《花园设计》[5],赵世伟、张佐双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6]等图集或专著,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类别来研究植物造景,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大量实际应用的例子。这对本论文的撰写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论文基于对朝阳区内五个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植物种类、生长状况、配植等方面进行的系统调查,总结出较适合在北京的公园内进行绿化应用的一些树种和优秀群落,并从其生态、美化功能角度对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给以后的公园景观种植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园,园林植物,群落,植物配置

一、调查方法

该调查采用实地考察、测量记录与拍照等手段结合分析统计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样线法人工普查调查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类、形态及其生长情况,记录在北京市园林植物资源调查表中。调查中,园林植物的种类要求不能有遗漏,记录的数据要以事实为基础。

2.结合样圆法进行每木调查,具体做法:在整个区域内选取绿地,在其中定一点,以该点为圆心作直径为十米的圆作为样地,详细测量记录该样圆内每棵树木的种类、生活型、株高、乔木胸径、灌木地径、冠幅、生长势、病虫害及草本和地被植物的盖度等,并描述盖群落的位置和微域环境。

3.在调查区域范围内以植物搭配合理、结构层次科学、种植间距合理、植物种类丰富、每个群落有20株左右为原则,选取典型群落,详细测量记录群落树木的种类、生活型、株高、乔木胸径、灌木地径、草本地被盖度、冠幅、生长势、病虫害等,描述其位置及微域环境并进行植物配植评价,完成园林植物群落配植调查表,绘制群落平面图,拍摄实际效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朝阳区内公园常用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朝阳区内被调查公园常用的园林植物大约有115种,其中木本植物96种(乔木57种,灌木33种,藤本4种,可做地被的木本植物2种),草本植物有19种。

常绿植物共有17种,其中常绿针叶树10种,阔叶常绿树4种,此外还有竹子和凤尾兰有特殊观赏价值植物。总体上常绿树应用较少。由于受到北京冬天天气较冷的影响,能露地越冬的树种不多,所以常绿的阔叶树种很少,基本上是常绿的针叶树种,出现较为频繁的就是油松、白皮松、侧柏、圆柏、雪松、砂地柏等。

落叶阔叶乔木共有46种。其中有发叶很早的杨树、柳树,也有落叶较晚的国槐等;有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也有彩色叶树种;有观叶形的树种,也有许多大乔木开花的观花树种。出现概率高且生长良好的树种有银杏、杨树、垂柳、栾树、元宝枫、英桐、臭椿、香椿、玉兰、樱花、碧桃等等。总体上,落叶乔木树种的应用相对较为丰富,是进行城市公园绿化的主要材料。

藤本4种。其中紫藤、葡萄、猕猴桃应用于棚架,至于供人休息的僻静场所,既起到景观节点的作用,又起到分隔空间、遮荫的作用,景观与功能均发挥很好的效果,其中以紫藤的应用较为常见。五叶地锦主要用于墙面和裸地、坡地的绿化,较为耐荫,在北京地区生长良好。

灌木种类约为29种,观赏价值较高,适用于北京市城市绿化。观花灌木,大多主要是春季开花,少量夏秋开花,个别花期很长可以由夏初延续到秋末。出现较多的种类主要有:黄刺玫、贴梗海棠、紫薇、丁香、迎春、连翘、金银木、棣棠、榆叶梅等等。

地被约为19种,除野牛草、土麦冬等草坪草和鸢尾、萱草、马蔺、玉簪、万寿菊、孔雀草、秋海棠、矮牵牛以外其余为野生。野生的草本植物如二月兰、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在草坪上形成缀花草坪,给景观增添了一定的野趣,但是目前在公园的绿化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

2、朝阳区内公园园林植物应用分析

(1)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

经过调查统计,朝阳区常用常绿树种约有17种,其中常绿针叶树种有10种,落叶树种约有79种,二者的比例约为1:5.2,常绿树种约占总树种的13.4%。常绿树种通常群植或孤植,孤植时一般种在草坪上,主要用的树种是雪松。

(2)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的比例

经调查统计,朝阳区常用的针叶树种有10种,阔叶树有86种,针阔叶树的种数比约为1:8.6。从针、阔叶树种数的比可以看出,针叶树种还不够丰富,这主要受到北京市地理条件的制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大对针叶树种的引种与应用,以达到针阔叶树种的比例和谐,从而使得北京市公园的冬季景观不会萧条。

(3)乔木与灌木的比例

经调查统计,北京市朝阳区公园常用乔木树种约有53种,灌木树种约为37种,乔灌种数比约为1:1.3。该比例比较适中,基本能够在植物群落的配植过程中达到多层混交,使得群落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类型多样。植物数量上乔木多于灌木,在以后的群落配植中应该再多引进一些灌木的变种,使得现有的群落配植更为新颖,景观更为独特,更具有观赏价值。

(4)藤本树种

朝阳区内公园目前应用得藤本树种有4种,主要应用于棚架绿化、垂直墙面绿化以及裸地、坡地绿化。应用于棚架绿化的主要是紫藤、葡萄和猕猴桃,体量较大这三种植物棚架一般建在中央绿地广场等供人休息的地方,景观作用与功能效果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垂直墙面绿化、裸地和坡地的绿化主要应用的树种是五叶地锦,生长状况良好,但是种类较为单一,在以后的种植设计中应该多应用其他可以在北京气候条件下生存的藤本树种来进行垂直绿化和裸地、坡地的绿化,比如南蛇藤、胶东卫矛、木香等。

(5)绿篱树种

经调查统计,朝阳区公园常用的绿篱植物主要是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圆柏等,其中紫叶小檗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叶细密紫红,观赏价值极高。总的来说目前绿篱植物的应用较为单一,这主要是受到北京地理气候的影响,建议在充分研究树种耐寒性的前提下,多引种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绿篱植物。

(6)草坪及地被植物

朝阳区内公园的草坪主要以土麦冬、野牛草、沿阶草为主,土麦冬适应性强,色泽夏天翠绿,冬天墨绿,质地较为粗糙,夏季开小花,观赏效果好,但是不耐践踏。野牛草较细弱,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贫瘠,具有一定的耐践踏性。

地被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两类,木本地被中有常绿和落叶两种,常绿木本具有观赏期长、观赏效果好等优点,例如砂地柏。落叶木本地被在朝阳区公园中主要用的是平枝兆樱观赏价值较高,但总体来说木本地被在朝阳区公园的应用中较少,也比较单一,在以后的设计应用中应根据需要多引种和应用。

观赏价值较高的地被种植设计景观应该多注重多种草本地被植物的合理搭配使用,比如在公园的大草坪上可以撒一些野生草花的种子,形成缀花草坪,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增添了一份野趣。

(7)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指野生或经过引种驯化逐渐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生长势良好的树种。朝阳区公园里应用了很多此类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槐树、香椿、臭椿等等。外来树种或引种的树种主要有雪松等。因此,在保持骨干树种地方风格的前提下,可以凭借优良的小气候条件来适当引种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外来树种以丰富城市公园生态及景观环境。

(8)古树名木

朝阳区的各个公园中有很多古树名木,越是历史古老的公园古树名木越多,其中日坛公园还开展了古树名木认养活动,号召人们保护古树名木。很多的古树都能达到300多年以上的历史,可以单独留出空地种植,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用栅栏围起来供人们观赏,同时使用树池或绿篱形式增加其周围的植物及养护条件,形成合理的群落结构,以提高小气候环境和观赏效果。

3、朝阳区内公园优秀群落赏析

公园绿地群落与其它绿地群落在植物选择和构成上差异不大,主要是形成复层混交的群落,由乔―灌―草、乔―草、灌―草等组成结构。优秀的植物群落种类丰富,尤其是林下二层、三层,耐荫灌木和地被种类多,季相变化明显;优势种明显,外貌各异,富有特色;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复层混交,绿量大,生态效益好。

(1)群落一

群落微域环境描述:该群落位于水边,东、西、南三边和水面相接 ,北边是一条园路,周围无建筑,为一开放性的绿地。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小气候环境优良。

群落组成:杨树、悬铃木――紫叶李 、雪松、圆柏、黄刺玫――野牛草

群落配植评价:该群落植物种类应用简单,大乔木以自然的方式栽植在草坪上,形成疏密有致的绿地空间,复层混交,层次感较强,整体景观很好。整个群落以杨树和悬铃木为背景树,有雪松、圆柏等常绿树,还有紫叶李的异色叶,可以说这个群落的颜色较为丰富。该群落的主要观赏期在夏天,这时紫叶李的叶子最鲜艳,而黄刺玫开黄色的花,整体群落观赏价值极高。

群落图及照片:

图2-1群落一平面图 图2-2群落一照片

(2)群落二

群落微域环境描述:该群落正前方为一条园路,所在地方有一定的地形起伏,周围没有水源,光照充足,土壤条件良好。

群落组成:悬铃木、杨树、银杏、雪松、华山松――碧桃、大叶黄杨――砂地柏、鸢尾、四季秋海棠、野牛草

群落配植评价:该群落植物种类应用较为丰富,在地形的衬托下,整体景观很有层次感。地被和彩色叶树种的应用使整个群落颜色较为鲜艳。且由于各树种叶子颜色也各不相同,使整个群落的颜色很活泼。并且该群落设计较为科学,林下空间较为宽裕,微域环境基本都能满足各物种生长所需的条件,所以各物种生长状况良好,整体群落形成的景观观赏价值较高。

群落图及照片:

图2-3群落二平面图 图2-4群落二照片

三、结论

通过系统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北京市朝阳区公园绿化中应用到的植物约有115种,乔木57种,灌木33 种;其常用树种有油松、雪松、白皮松、银杏、圆柏、侧柏、砂地柏等20种。

(2)总结出了5 个优秀群落可以在北京地区的公园绿化中应用借鉴。它们分别是:杨树、悬铃木――紫叶李 、雪松、圆柏、黄刺玫――野牛草;悬铃木、杨树、银杏、雪松、华山松――碧桃、大叶黄杨――砂地柏、鸢尾、四季秋海棠、野牛草;悬铃木、油松、华山松――碧桃、紫丁香――玉带草、野牛草;刺槐、紫桐、圆柏――樱花、连翘――野牛草;油松、杨树――大叶黄杨、金叶女贞、榆叶梅、箬竹――野牛草。

(3)总结出北京市朝阳区内公园绿化种植的一般特点: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品种及应用形式多样;群落组成丰富,绿地类型多样;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引种其他观赏植物为辅,新型的植物品种应用较少;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缺少和其他园林景观要素的搭配使用,同时文化和科普气息不浓厚,在以后的公园种植设计中应加强。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 赖尔聪,观赏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4]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2

第4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字:居住区景观 园林设计 人性化

Abstract: The user-friendly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community concern. Therefore,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to achieve the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the landscape and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green landscape and the environmental functio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emphasis on the use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ctivities, security, cultural, developmental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Landscap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diversity of plant species have an advantage. The application of its distinctive green environment diversity and function compatible with green space, and ultimately the formation of virtuous living green landscape ecosystem. This thesis is the design to reflect the landscape humanity overtaken discussed.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s, landscape design human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1.1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人在空间中活动,街巷、道路、生活广场等所有空间细部都蕴含着尺度的特性,当人们对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涉及的空间及环境是否方便、舒适时,影响其评价的重要因素就是其空间尺度。因此,在对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中,在尺度设计上一定要适合居住人群的身份以及文化背景。比如运用尺度相对较小的铺装材料以及降低高度的庭院灯具等。对于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尺度,首先要满足居住环境功能上的需求,坚决杜绝只讲排场,只追求华丽却不实用的方案,因此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需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这两大特性,在绿地系统的统一布局中形成开放式的格局,布置有利于人群居住的空间,有利于人际关系发展的空间结构,使居住区居民能够自由,轻松的融入“家园”群体中。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较为新鲜的空气、阳光、营造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成为居民生活理想中的乐园。

1.2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小区的景观最贴近居民生活,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景区的安全性,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相对于以人为本的思路。在设计中应始终注重社会化、人性化要求,居住区景观主要是满足人们游憩、活动、交流的功能,固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 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二、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发挥居住区周围环境有利的因素,公共自然山水环境,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其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开敞半开敞空间,立体化空间处理,有亲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即人性化景观设计,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强调人性化设计的空间功能,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才能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真正内涵。给人产生一种归属的感觉。

中国的住区景观受市场导向,装饰之后看似美不胜收,即使景观设计师也眼花缭乱,然而,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一些基本的问题。那么,首先在设计之始一定要参询自然。自然是所有被设计物的创造者,少了自然这个基本条件,设计师无从设计。其次,在混沌的意识中万物归于一,每一个造物的过程,都是在探询人性的根本。住区景观中实现人性化重要的是看其是否营造出了适宜的场所感,是否解决了功能问题,使用上是否兼顾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的共同需求,是否让人们在使用中真正方便,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合理,是否与周围环境融合。黄帝宅经中提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要融于自然才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亦是如此。“天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天地之间,人是主体,任何场所的设计都是在为人服务。尤其居住区环境,是人的归属地。天人合一,合一乃大。

2.2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注重“生态设计”

在居住区户外景观设计中,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等条件,实现居住区地域的多样性,使人的感觉和感受是处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因此,对于人居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2.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体现“风水理念”

“风水”是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有利于景观设计的人性化、自然化,以便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生存环境。

第5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水景;应用

论文摘要:介绍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分析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以及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不足,并对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做出进一步的展望。

一、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从广泛的生态角度来讲还包括沼生和湿生植物,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生长速度快、分布广、繁殖快、病害少、用途大等特点。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按其生活习性、适生环境,可分为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五大类。

二、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水生植物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同时也是保持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

1.丰富园林的景观效果

水是园林的灵魂,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水生植物以其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和堤岸,加强水体的美感。此外,像水葱修长的茎秆,伞草碧绿的苞片等,都是水生植物园中观叶的好材料。通过种植野生的水生植物,能使水景野趣横生。

2.创造园林意境

中国园林中,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就是立意成功的范例,从全园的布局上突出了“碧、红、香、凉”的意境美,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从欣赏植物景观形态美到意境美是欣赏水平的升华,不但含意深遂,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应进一步挖掘、整理水生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创造美好的水生植物景观提供丰富的源泉,如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创造出了“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的诗情画意。

3.净化水体

我国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包括静态条件下单一物种及多种植物配置对污染较严重的污水的净化,以及动态方法研究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近30年来大量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可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或有抑制有害藻类繁殖的能力,遏止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利于水体的生物平衡等。水生高等植物能有效地净化富营养化湖水,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人工湿地系统发挥净化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三、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不足

1.对优良水生植物品种的开发性研究不足

虽然许多学者对水生植物资源调查做了大量工作,但主要局限于资源的分类分布的研究,而对优良水生植物品种的开发性研究不足,使传统园林应用的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和许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现代水生植物,因缺乏足够的种源而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2.配置过程中不注意配置平衡

只求短时间的美观或一味的种植水生植物,不讲究艺术景观设计,太少考虑生态的均衡。有些水生植物配置只求观赏性,而任意种植,使有些品种迅速繁殖得不到控制,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3.水生观赏植物种植的养护不足

同一种或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繁殖,群体数量不断扩大,而没有适当的进行控制,势必造成营养,光照生长空间的争夺。定期或持续的从湿地系统中收获成熟的植物,并能妥善处理收获的植物,是保证污水的养分被有效去除和防止水体二次污染的有效途径。而一些住宅区的管理人员没有将植物枯体残体移出水体,使水生植物的应用没能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反而造成水体的恶化

4.植物生活型概念混乱,种植欠妥

有些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水分环境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生活型。如竹叶眼子菜、矮慈姑,它是沉水植物,但也可以是湿生植物。然而大部分植物缺乏如此跨度的适应性。由于设计人员对水生植物的生活型不了解,将旱生植物或湿生植物设计种植在深水里,这势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整体景观。

四、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的新思考

园林绿化设计中,水体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或小景,无一不借助水生植物来丰富水体的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另外,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有机物质,并可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因此,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应用于湖、池、喷泉、驳岸、沼泽园、滩涂、水族箱、盆栽等。

1.湖。湖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体景观,有人工湖、自然湖,湖面辽阔,视野宽广,可在湖中种植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虾藻等;湖面点缀浮叶植物,如:睡莲、王莲等;湖边大面积种植挺水植物,如:芦苇、花叶芦竹、香蒲等,可形成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静雅的景观。

2.池。池在较小的园林中,水体的形式常以池为主。水生植物可分割水面空间、增加层次,以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同时也可创造宁静优雅的景观。可在池中少量配植几株浮水或浮叶类水生植物,如:大薸、满江红、睡莲、萍蓬草等;若池中养鱼,还可种些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虾藻等;池边可选择旱伞草、纸莎草、花叶芦竹、海芋、石菖蒲、鸢尾、萱草、鱼腥草等多种水生植物交错配植,使整个水池的意境非常幽静。

3.泉。由于泉水喷吐跳跃,吸引了人们的视线,是该景点的主题,而泉边叠石间隙若配植合适的植物加以烘托、陪衬,效果更佳。在植物的选择上,主要是选用挺水类型植物,如花蔺、水葱、慈菇、小香蒲、长苞香蒲、燕子花、黄菖蒲、萱草、马蹄草、纸莎草、旱伞草、海芋等都是良好的选材。

4.驳岸。驳岸植物配植很重要,既能使陆地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空间的景观起主导作用。可选择大批宿根、球根类植物,如天南星科的菖蒲、石菖蒲,鸢尾科的黄菖蒲、燕子花,毛茛科的马蹄草等植物,这类植物还可起到加固驳岸的作用。

5.沼泽园。沼泽园常和水景结合,为水池延伸部分,具有沼泽部分的水景园,可增添很多美丽的沼生植物,并创造出花草熠熠,富有情趣的景观。挺水植物中的湿生植物是沼泽园的最佳选择,如:萱草、花菖蒲、泽泻、沼泽勿忘我、慈菇、海芋、千屈菜、梭鱼草、小婆婆纳等。

6.水族箱。水族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居家中摆放水族箱,养殖观赏鱼类,若在水族箱中加入一些植物,定可增加野趣,提高水族箱的观赏性。适合在水族箱中生长的为沉水类型植物,如:金鱼藻、虾藻、苦草等。

7.盆栽。盆栽观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绿化已习以为常,在室内摆放一盆水生植物,会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温馨和浪漫。如:海芋,又名滴水观音,作为盆栽在厦门深受喜爱。其它如旱伞草、纸莎草、萱草、小香蒲、碗莲等都是理想的盆栽植物材料。

参考文献

[1]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林培勋.厦门地区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3):55-58.

[4]崔娜欣.庭园水景园常见水生植物及其配植[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1,(6):67.

第6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字:园林植物;造景配置;常见问题;

在人们对生态意识逐渐重视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营造非常重要。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及造景配置过程中,设计及施工管理人员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布置显得越加重要,以此来提高园林景观的人文性和生态性,进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态的生活环境。本文浅谈关于园林植物在造景配置中的常见问题,用以更好的促进实践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园林植物在造景配置中的误区

(一)过度使用生长期长的大型观赏苗木

植物的景观是发展、生长着的景观,在园林的造景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最具有生态价值的景观。也是最容易与其他硬质景观相协调形成的具有绿色意义的景观。但是植物的生长性和灵活性,使得植物成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植物的特殊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园林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这样的错误思想,过度使用生长期比较长的大型观赏苗木,刻意把生长期长的树木修建的方方正正,呈现出一种几何美,这种只是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满足植物的观赏性。而长期使用这些生长期长的大型观赏园林植物将造成整个园区的景色单调,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实质性的要求,达不到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并没有从美学和人性化的设计角度进行研究,造成不良的使用效果。

(二)对于一次成型观念的过度热捧

很多企业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也没有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合理的绿化植物的配置,而相反他们对于一次性成型的观念反而是过度的追捧,认为这个观念是最好的,大量使用大规格,并从其它地方移植的大树古木。其实这种做法往往影响了整个植物景观的自然性,并破坏树木的生长及生态的平衡,而且对于后期园林景观的发展非常的不利,造成严重的阻碍。

(三) 忽略了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近年来在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配置不当不合理的现象。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园林景区的具体情况而进行全面性合理的搭配设计。相反总是在过度使用部分观赏性的园林树木,在景观空间处理上缺乏层次性,在色彩搭配上不够丰富,造成整个园区景色单调,缺乏植物种类多样性,不能满足人们的对于园林景区的实质性的观赏效果。

(四) 不考虑植物的特殊含义,盲目种植

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人们多注重对于环保、生态等“绿色”的追求,希望返回自然生活的怀抱。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应用应针对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与时展的需要,在造景布局中结合水流、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方面的考虑,真正实现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有力贯彻,运用充满人性化、艺术化与科学化的运用手法,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协调起来,规划设计中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持续的园林景观。于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我们真正实现艺术性、生态性与生活性的有机结合,合理而科学地运用植物造景。根据植物自己的特色以及地域的特点,有选择性的选择所需要的植物,不能盲目进行种植,因为有时有些植物并不能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所以切记要注意合理选择性,避免盲目性,因地制宜,尽可能多用本土树种,保证景观效果的稳定性。

(五) 重草轻树导致的资源浪费

近几年建造的城市园林绿地中,有不少配置不当的实例。首先是草坪面积过大,灌木和乔木比例偏少。第二种现象是灌木与草坪比例偏大。灌木常常成带状和大团状组成各种图案,虽在景观上和生态功能要比第一种现象稍好,但达不到最佳效果,也不是现代园林追求的目标;第三种现象则是过多栽植上层乔木。

(六)园林植物与园林小品结合不协调

在部分景区、景点,园林植物在造景配置时,与周边园林小品如花坛、花钵、树池、坐椅、灯、艺术墙等组合时,在体量、质地、色彩上存在不协调,搭配不合理。品种单调,在整体与局部缺乏亮点,无法体现和突出景观效果。

二、基于以上误区的针对性策略及解决方案

(一) 规划审查机制的完善

首先,在施工设计方面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强调植物多样性,不追求一次成型,尽量少使用生长期长的大型观赏园林植物,保证施工队伍能够将设计的意图展现出来,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施工的质量,每个环节都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采用相应规格的树苗,保证苗木栽植的质量。建立完善的规划审查机制,监督施工的过程是否合理规范,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在整个施工结束以后要进行整个施工的质量验收,如果施工合格不验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改进并整改。完善的审查机制也能保证后期的园林景区的营造过程中随时检查出的问题的解决,为整个园区景观的营造创造一个参考标准,实现景观绿化效果。

(二) 重视并加强园林植物造景配置的协调与统一

1、品种多样性原则

在园林植物品种选择上,尽可能多的采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的合理搭配,尽量避免单一树种的配置方式,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有机结合。合理使用季节性强的植物品种,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多采用本地化植物品种,因地制宜。

2、植物空间层次合理配置

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及草坪的合理搭配组合,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在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和比例等方面的合理配置,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3、植物与园林小品的协调统一

在造景配置时,园林植物与周边园林小品如花坛、花钵、树池、坐椅、灯、艺术墙等组合时,在体量、质地、色彩等方面要形成协调统一且多样性,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和配置方式来突出、衬托或者烘托园林小品本身的主旨和精神内涵。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在设计造景观配置时,切忌生搬硬套,应向科学、艺术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创造多元化、多层次的艺术景观。

(三)对于不合格种植情况的处罚措施

当前很多园区在进行植物种植时具有较强的盲目性,他们没有根据园区的设计情况进行种植,没有以生态学和环境学为指导。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技术条件具备,并保证成活的情况下,为达到极好的景观效果,在绿地施工时,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并少量的点缀,以收到神来之笔的效果。在遮荫度较高地段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者要根据现场光照强度的大小决定采用阴性或耐荫性植物,避免追求统一而不考虑生存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但是很多园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园区的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不满足园区需要盲目进行种植的人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最终保证整个园区景色符合人们的欣赏的需求。

(四)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落实强化科学种植设计观

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因此必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进行地区内或者是全国范围内的培训,有效的保证在进行园林植物营造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能够很好的落实科学种植设计关,保证整个景观营造的过程是合理有效的,形成具有生态美和人性化的园林植物景观。

结束语

当今随着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园林绿化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提高了园林植物造景配置的重要性。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配置的过程中,要采用因地制宜和生态自然的原则,加入一定的审美观,提高专业化的管理,加强专业队伍的素质,最终保证营造出更高质量的现代园林,为整个社会的绿化景观造福。

参考文献

[1] 张硕,陈其兵,侯万儒,高素萍.居住区环境绿化质量的评价方案与方法.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

[2] 唐东芹,杨学军,许东新.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4).

[3] 王瑞兰.广州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优化配置.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1(4).

[4] 翁殊斐,陈锡沐.广州市公园植物景观特色与品种配置相关性研究,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1)。

第7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建议

城市园林是一个城市的外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与文化内涵。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与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其意义非凡。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政府相继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与管理。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了绿色城市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中也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导致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流于形式,浪费了财政资金,更使得城市园林效果减弱。

一、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就是将城市园林设计规划人员的构想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因此在绿化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展现设计人员的创意与构想,就必须充分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其意图,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绿化施工。但是这仅仅是初始环节,如果绿化施工后就不再进行管理,那么必然导致植被枯死或者荒草丛生,这样一来必然与设计者意图相悖,更不能够起到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的作用。

所以说,要想真正发挥城市园林的作用,就应该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之后再进行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就是各种植被,这些植被是有生命的,需要不断地浇水、施肥、修剪与管理等。只有自始至终都能够重视城市园林的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才能将城市园林的整体效果呈现出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同样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市政投入资金能够用到实处,充分调动各种人力、物力资源,避免资金浪费。正是因为如此,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才在园林施工后显得更加重要。

二、城市原理绿化施工策略

(一)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时,应该根据国家要求以及以往的经验进行协调,确保园林绿化与整个城市的整体绿地规划相一致。首先,在设计与规划时要参照城市整体的绿地规划,构建防护林园林绿地。其次则要按照绿地要求将园林所处区域及功能进行划分,确定其今后属于景观、生态还是游憩功能等。最后,在园林绿地景观设计时,应该尽量以乡土植被为主,再辅以引进植物,以便增加园林的植被多样性,形成稳定的植物生存大环境。

(二)提高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水平

城市园林中的绿化植被必须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并且最好能够通过植物色彩与树种的合理搭配,实现乔木、灌木与草木的完美结合。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该重点突出花与叶的色彩,利用植物生长习性突出季节变化,从而使得整个城市园林的植物景观具有立体、自然的景象。

(三)打造城市园林精品绿地

城市园林要想持续体现内在价值,就必须寻求更加广阔的绿化空间,以便融入到城市整体的绿化环境之中。要均衡城市园林中的绿地分布,重点强化原先存在的薄弱区域。通过再次设计,以便提高园林整体的生态环境、文化内涵与品味,提升原理的整体价值,打造精品园林。

(四)加强市场监督

一方面要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程序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控制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督以及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管理等环节,保障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必须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因为各种原因私自占用城市园林绿地等问题的发生。

三、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体制

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的前提就是有用配套并且完善的养护管理体制,从而确保养护管理的权责明确。为此,要建立一套各部门相互合作、协调管理、养护的机制,使得养护管理主体单位在拥有一定的主动权。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的灵活性与科学性,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的整体实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的质量。

(二)走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精细化路线

首先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的目标,并将其按照覆盖全面、细致以及深入的要求进行量化与细化。并且要按照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的总体研究对养护管理的每个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定量指标,实现城市园林养护工作的具体、详细。其次要明确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范围,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基础,确保城市园林中绿化养护管理的逐级管理。最后则是通过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的考核机制实现园林管理的科学与标准化。严格按照考核机制标准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治理、解决。

(三)选择优势、合理植物,积极做好园林土壤改良工作

科学选择健康、优势、适合的植被,并做好土壤改良工作是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园林的生命力与植被成长的活力。同样地,这也是为今后的城市园林养护工作提供了便利。在此环节必须对土壤成分进行专业、细致、彻底的检测,测量土壤成分、PH值等相关指标,有针对性的对土壤进行成分改良,确保土壤具有丰富的养分促进植被生长。另外,在植被的选择方面,也应该针对土壤与气候进行选择,以避免出现植被不适合土壤与气候的状况。

(四)将新理念运用到城市园林养护管理之中

在进行城市园林养护管理过程中,应该主动将新理念运用其中,以便丰富管理内涵,从而实现城市园林管理的先进性。要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与此同时,管理者也应该意识到城市园林的养护管理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必须为此投入巨大的心血与精力。必须秉持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的原则,不断丰富城市园林主题内涵。在管理过程中切忌鼠目寸光,只重视眼前利益的问题。

(五)加强宣传力度,获取全民支持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不能仅依靠单独的园林养护管理部门,还应该通过宣传,获取更多民众的关注与整个社会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凭借城市园林打造和谐、绿色、宜居、环保的城市。宣传媒介多样,报纸、杂质、网络、电视、广播等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全民认识、了解城市园林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就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随着人们对城市园林的不断关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必须科学、有序进行,要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要以先进的眼光看待城市园林建设,不能只重建设轻管理。有鉴于此,在对城市园林进行绿化及养护时,应该制定出完善、协调的发展规划,并在此规划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园林与居民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打造一个完美的绿色城市,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杨春梅. 关于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 天津农业科技. 2014(03)

[2] 杨芸. 城市园林绿化及养护管理策略的探讨[J]. 现代园艺. 2013(18)

[3] 鹿秀红.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探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6)

第8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阐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在不同的生态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配置上都要注重它的原则、配置方式、艺术手法、植物种类的选择,并论述了关于生态型造景产生的效益,以期为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的恶化、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这时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需要一个优美、舒适、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生态园林的产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顺应时展及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1 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的植物群落,达到生态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和建设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能够美化环境,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合理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 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2.1 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种类、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围绕共同的主题,保持统一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2.2 景观性原则

应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这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并对整个群落的效果有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创造“四季景观”提高观赏价值。

2.3 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物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种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如在医院、疗养院应选择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的种类作为重点;街道绿化要选择易成活、对水土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树干挺直、枝叶茂盛、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等。

3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方式

3.1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3.2 注意层次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3.3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利用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相创造“四季景观”,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树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3.4 适当补充草本花卉以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

如木绣球前可植美人蕉,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堰柏,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设计每个组合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4 生态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植物时应注意: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部分已适应本地区环境的外来树种;考虑植物的景观性,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应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时,宜选择松柏类,给人以庄重的感觉;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色彩丰富的树木,带来活泼气氛;考虑植物的经济效果。另外,还要注意选择无毒、无刺、少花粉、无飞絮的树木。

5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5.1 关于植物群落

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5.2 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互惠共生即2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5.3 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不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要因地制宜。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6 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

6.1 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绿化面积,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所以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能力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如乔灌草结合的群落产生生态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6.2 社会效益

生态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重要的是按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告诉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观赏植物群落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住宅附近成片的植物群落,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以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观念。通过日常对自然界的荣枯(生长、开花、凋谢、季节变换)和生命活动(鸟类、小动物等动物)的接触,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自觉性、创造力、想像力以及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绿色植物,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所以生态园林应是人类模拟大自然的缩影,园林不单是游憩场所,而应是人类得诸自然、还诸自然的一块人工植物群落。

6.3 经济效益

现在植物的养护手段浪费财务、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能力,可以将树叶转变为植物营养的原料,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工作。建立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混交类型的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子,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如松栎混交可互相抵御松毛虫,可从根本上降低管理费用。另外,园林植物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园林经济效益应从目前第三产业收入向开发园林植物自身资源转化。

7 结语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园林本身就是多元的学科,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因此,生态园林设计要与农业、林业等行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生态园林设计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在各生态群落的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要继续认真学习研究中外园林的精髓,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环境,极大地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第9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景观;理念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因此人们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以此增加人们的幸福感、满足感,保障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创造自然、健康的生态环境,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这就要求我国相关工作者应通过科学的园林设计,实现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目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景观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象征,它可以增加人们的愉、舒适感,使城市更具有艺术性,但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城市景观的发展,因此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构建和谐、自然的城市景观。

1.1景观缺乏城市特征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内所看到的城市景观在各方面都比较雷同,如树种花卉的选择、造景方法等,都缺乏城市特征,没有将城市特色充分展现出来,而且失去了各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蕴,从而导致城市景观失去观赏性,影响城市文化的的传播和发展,再加上欧式建筑的的引入,使得许多城市建设了欧式景观,这完全掩盖了城市特色,严重阻碍了城市景观的建设和发展。

1.2缺乏公共场所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公共场所的建设,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另一方面是设计人员过于注重造景的部分,因此造成许多城市景观的建设,都缺乏可供市民活动的空间,人们很难开展业余活动,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的影响。

1.3整体绿化环境较差

整体绿化环境较差是我国城市景观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我国城市还缺乏完善绿化系统,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导致许多植物遭到人为的破坏,并且得不到及时的修补。(2)在城市景观的附近,有许多张贴的小广告,而且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清理,严重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3)设计人员在设计与城市景观的相关的设施时,没有考虑到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导致相关设施与城市景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城市景观的整体性效果。

2 创新园林设计理念的措施

随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城市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设计中也要遵循这一点,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另外在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调整、运用和恢复,应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绿色空间为蓝本,从而带动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1以人们的体验感为设计依据

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人们在其中产生的感觉、情绪是进行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设计过程中,应体现出以人为木的基木原则,对于各个场景、各个设施的设计都要从人的活动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设计的重点,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自然与人的共同成长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

2.2明确植物配置的功能

很多设计单位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对于植物种植的目的性了解甚少,单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植物配置,而不对城市景观功能性、目的性进行了解,导致植物无法满足城市景观建设的需求,使植物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不强。一般情况下,城市景观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并且使其具备一定的观赏性,成为城市中具有生命力的景观,并且满足消防、娱乐、商业等功能性需求。因此,设计师在对植物配置的目的性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够对城市景观中植物配置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

2.3营造多样化的城市景观

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历史人文需求等,就需要对植物的种植形式进行配置,主要对树丛的组合、园林营造的意境、平面和立体的构图及色彩进行选择。首先,城市景观植物配置应结合景观的绿化性质和生态功能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来对植物的种类和种植形式进行选择,并且注重兼顾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以及速生树种与乔木、灌木等植物的搭配,从而创造稳定、丰富的植物景观。其次,要遵循因地制宜地植物种植原则,在选择植物品种的时候,要对植物木身的习性和生长律进行了解,根据当地水系的生存条件科学选择树种,并加大对乡土树种的使用,使整个园林景观的植物绿化基础得到增强。再次,对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将植物随着季节的生长变化趋势和景观效果作为重点考虑的内容,在植物配置的时候应考虑到各个季节景色的交替、层叠性,根据植物形态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形态变化来选择植物的品种,实现各个季节植物景观、色彩的过渡,使滨水空间呈现出色彩缤纷、层次丰富的艺术审美感。

2.4注重城市的历史与现实结合

在城市建设中有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这些场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一下这些景观,不难发现在回忆它们美的同时,也回忆起这个城市所经历的历史,回忆起这个城市给人类留下的美好故事,这就是园林建设的意义,也是园林景观要传达给人类的信息。这种信息在长期的演变和影响下会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在园林设计中被尊重、被继承、被发扬。

2.5重视园林设计风格的风格多样性与差异性

城市园林景观是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它在用不同的力一式来展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在不同的情况下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底蕴,它是每个旅游者的导游,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完美的故事,较之传统的园林,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旱现的风格特征则更为丰富。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繁荣、艺术风格多兀、更能要求复杂的今天,在今天城市园林既有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又有外在的令人城市园林赏心体现出的既有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又有外在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迥然的风格特征,显不出与其他门类设计风格变化的一致性。为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必须突出园林风格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总结:

总之,园林设计对城市园林景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提高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为人们的提供更加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对城市园林的景观的要求,因此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必须认识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园林设计水平,充分考虑影响城市园林景观整体效果的各种因素,从而保障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创造自然、健康的生态环境,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这还需要未来我国相关工作者坚持的努力,积极探索创新园林绿化设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何金福,何玉杨.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理念创新措施[J]. 中外企业家,2015,20263.

[2]刘泽方,孙学民. 浅谈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以及理念创新[J]. 吉林农业,2011,08197+205.

[3]曹欣. 论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地位及其理念创新[J]. 江西建材,2013,0152-53.

[4]孙宏宇. 关于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及创新[J]. 民营科技,2012,0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