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民族英雄的事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英雄的事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英雄的事迹

第1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走进子材小学,两栋高大的教学楼相连,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每层两道通体透明的连廊,把英雄文化、励志文化、国学经典、科技、艺术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呈现给孩子们,崭新的不锈钢护栏仿佛一条条银色的腰带将楼层点缀得银光闪闪,外墙橙蓝相间,墙上生动活泼的文字渗透着浓浓的育人氛围。

没有特色活动的学校,就难以形成特色文化,我们深知这一点。于是,从建校开始,学校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校园文化为底蕴,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亮点,开展了“读英雄史书、讲英雄故事、爱英雄故里、学英雄精神、做英雄传人”的“英雄系列”教育活动,成立冯子材英雄中队,建设广西首条民族英雄文化长廊,成立广西首家少年消防警校、广西首个少年消防中队,开展“成长档案袋”德育模式和“子材星”“五星班级”评比活动,形成班班有特色、人人学英雄的浓厚氛围。

环境文化润物无声

除了用特色德育引领,注重以体验感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还注重美化校园,润物无声,积极营造育人氛围。子材园、桃李园、海洋园、音乐园,园园生辉;民族英雄文化长廊、国学文化长廊、励志文化长廊、科学文化长廊、艺术文化长廊、摄影文化长廊,廊廊相通。子材之窗、子材印象等创意新颖的宣传橱窗,才子路、才女路、行知路等富有灵气的道路名字……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流淌着诗一样的韵味,让每块墙壁都能教给孩子们知识。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全天开放图书阅览室、开放式阅读长廊、漂流书吧等,给师生提供充足的课外读物,同时搭建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师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师生自觉地“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野万里,思接千载”,享受生命成长的价值。

创优争先层层递进

每月初,学校宣传橱窗里都会张贴“每月之星”。被评上的学生非常自豪:“子材星,亮晶晶,我是最亮那颗星!现在我是同学的榜样了,以后我要做得更好。”落选的学生则会羡慕地说:“我也要努力,争取下次宣传栏中也有我的照片。”这是我们结合学校的“创优争先”活动,创设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子材星,亮晶晶,我是最亮那颗星”创优争星活动中的每月之星“子材星”的评比。

“子材星”的评选条件之一,必须是班级里的“每周之星”。每周周一,德育处在集会上对学生提出一周的习惯目标,对于达到目标的学生,班主任会在本班的班牌上张贴其相片;班级达到五星目标的,少先队大队部就在周一集会上对该班进行表彰,为班级颁发五星图标,并把每周的五星荣誉累计在班级荣誉榜上。每个班级前面的班牌、贴在光荣榜上的星星火炬,都能反映出这个班级的个人及集体荣誉。每学期荣获“五星班级”的次数达到学校标准,就可以荣获“优秀班级”称号,“优秀班级”的正、副班主任,也同样获得“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班级之间你追我赶,学生们积极创优争星。班级里,学生争当“每周之星”;学校里,“每周之星”争当“每月之星”—“子材星”。班级之间,每周争创“五星班级”称号;教师之间,争当“优秀教师”。这种层层递进的德育网络管理模式,发挥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让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整个校园充盈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英雄文化深入人心

学校是以民族英雄冯子材命名的,所以,挖掘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打造英雄文化,是我校德育的又一亮点。只要你走进校园,就会被一楼的英雄文化长廊吸引,那一个个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形象震撼着师生的心灵。

2011年清明节,在冯子材故居里,我们成立了广西首个以冯子材命名的中队—冯子材英雄中队,接着,相继使用35个民族英雄的名字,共成立了35个英雄中队,如一(1)班的吉鸿昌英雄中队、一(2)班的冯子材英雄中队、二(1)班的关天培英雄中队、四(1)班的林则徐英雄中队等,掀起了全校师生“学英雄、讲英雄、诵英雄”的热潮,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们还根据历史,自编自创舞台剧《镇南关大捷》,重现冯子材将军爱国爱民的英雄形象,还创编了《精忠报国》《刘义打番鬼》等校园剧,不仅在区、市、自治区等文艺汇演中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还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师生中掀起了学英雄、颂英雄的热潮。

第2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关键词】英雄主义 形成 渊源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195-02

革命战争年代需要英雄,和平时期也需要英雄,没有英雄的时代是苍白的时代,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英雄主义”是哺养英雄和造就英雄的乳汁和精神食粮。那么,何谓英雄主义呢?“英雄”,就是才能勇武过人,且能为他人和国家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主义”,就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因此,“英雄主义”就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持有敢于斗争、乐于献身,为了他人和国家勇于追求做出巨大功绩的观念和主张。它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是历朝历代所颂扬的,是始终鼓舞人们为了他人和国家不惜鲜血甚至生命去追求崇高的巨大动力。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是什么原因能够使它源远流长呢?探索英雄主义的形成渊源,不但能解决这个疑惑,而且对英雄主义的培育和弘扬也大有裨益。

一 英雄主义的形成源于人的自恋和对死亡恐惧的情感

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在人的天性中,与生俱来就潜在存有英雄情结,这是人的主体性心理,是一种原有欲望。这种情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人的自恋心理

人从出生开始,就具有对抗外在侵害的能力,并能战胜一切困难而活存下来,这种活着的欣慰能够使其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出类拔萃,感觉到自身的聪明和强大。这种认识和感觉慢慢地就形成了人的“自尊”意识。“自尊”意识一旦形成,其就会在维护的过程中,生出“自我价值”的观念,也就是自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有意义的。这就是我们每一个社会的自然人,无论其是居在高贵的家庭还是生活在低下的阶层、是健全的还是不健全的都会想方设法要去活着的原因。正是在“自尊”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交互促进的作用下,最终产生成了“自恋”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出现,使人沉溺于自我、关心于自我,以至于产生了不愿被超过、被贬低、被遗忘的心理。在“自恋”心理的驱使下,人为了表明自己比他人、它物更为重要和更为突出,就会竭尽全力证明自己在整个宇宙之中是最优秀的,自己是最有价值的,如此,英雄主义情结就诞生了。

2.对死亡的恐惧

在天地万物之间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有思想和灵魂的,而其他动物本质上是没有思想和灵魂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纯天然的肉体动物。可人不但有动物的肉体,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地脱离了舒适自然之状态的无知而遁入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出现使其产生了恐惧死亡的心理。而人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种种死亡的威胁,如可怕的疾病、凶猛的野兽、恶劣的环境、自然的灾害、无奈的衰老和人类的杀戮。正是由于人内心中深藏的死亡恐惧和面对着数不胜数的死亡威胁,致使其竭力地、不断地寻找精神的支撑和寄托,以此来强化自身肉体与残酷现实的对垒。这样就出现了人们赞赏面对死亡的“坦然勇气”,就产生了人们尊敬忘却死亡的“无惧精神”。这种赞赏和尊敬的心理,也促使了英雄主义情结的产生。美国思想家夏勒在20世纪初也指出:“首要地说,英雄主义是对死亡恐惧的反映。”正是由于内在“自恋”心理的积极驱动,使人追求成为英雄;也正是因为外在“死亡”威力的迫使,使人渴望成为英雄,在这两股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英雄主义的情感。

二 英雄主义的形成源于人类对英雄关注和尊重的观念

在“自恋”心理的作用和驱使下,“优秀”已深埋在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之中,不容任何人去亵渎和小视;在“死亡恐惧”心理的推动和迫使下,每个人都在磨砺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去战胜恐惧。然而,尽管有很多人在内心中承认自己卓越,但却总也不能挥去对死亡的恐惧,在这对矛盾的复杂斗争和纠葛中,生出了几多的苦闷和彷徨。正是在这种苦闷和彷徨的折磨下,在自己想做到,但却又做不到的情况下,从而对有些能够做到的“人”产生了关注和尊重。这时,人们

心中的英雄,可能不在于其能为他人或社会做出多大的功绩和奉献,而在于他是否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做出其他人不能做和不敢做的事情。其实,不能做和不敢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是否勇敢而界定的。也就是说,最初对英雄的关注,就是想弄清楚他是怎么做到的,以此来为自己能够做到找到答案和途径。最初对英雄的尊重,就是因为自己不能做到,而对能够做到者的一种羡慕和钦佩。这种关注和尊重,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是通过言语谈论的形式传递下来的。而当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出现了文字的时候,就以文字的形式被记载,而后流传下来。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传说和记载的东西成了故事,在当时那些大多数人做不到而他能够做得到,那些大多数人害怕和畏惧做而他敢去做的人物,慢慢地被人们称视为“英雄”。翻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英雄人物画卷,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如此被传承下来的。如大禹、后羿、夸父、愚公等。人们在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过程中,知道和掌握了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成为别人心目中的英雄,什么样的举动才能被人们视为英雄。这样,英雄观念就慢慢地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追求物质满足和享受的同时,也开始慢慢地追求精神的需要和愉悦,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希望成为人们心目中敬仰的对象。如此,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自愿地把英雄作为自己的榜样和目标来奋斗,这样一来,就会使其更多地、更深地、更全面地了解英雄、认知英雄和记住英雄。正是由于人们在大量地了解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基础上,产生了人们对英雄的关注和尊重,并把“勇敢”和“巨大功绩”视做成为英雄必备的条件所认知,这种关注、尊重和认知,被人类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形成了英雄主义的观念。

三 英雄主义的形成源于对英雄精神树立和歌颂的思想

人的“原欲”对英雄主义产生了情感,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使其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英雄。而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关注和尊重,使其了解和认知了“英雄”,形成了何谓英雄的观念。在这一“情感”和“观念”的促使下,有力地推动了“英雄主义”的进一步形成。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可从英雄主义形成的过程来慢慢分析。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出现了分工,在分工需要的作用下,英雄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勇武过人,但却损害社会与他人的自私自利的狭隘英雄;一种是勇武过人,且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高尚无私的英雄。尽管这两类英雄都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它们两个对人类的作用不同,致使人们慢慢地厌恶狭隘英雄而喜欢和尊重无私英雄。人们从维护生存的角度出发,最终把既勇武过人,又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者称之为真正的英雄。把为了个人利益或狭隘利益的英雄看作是“奸雄”或“枭雄”。这也就是有史记载的勇武之人无数,可能被称之为真正英雄的并不多。黄帝被称为英雄,因为据有关记载,黄帝尚武勇而又重修德;尧、舜、禹被称为英雄,因为他们不但勇武过人,而且也特别爱人;荆轲被称为英雄,因为他既勇武无比又是为了他人。所以,孔子说:“见义不为,非勇也”;荀子也讲:“持死、重义而不挠”;左传中还提到:“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他们都以“义”作为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这种既要勇武又要为人类和社会做出巨大功绩的英雄主义精神之树立,使人类发现了英雄主义的重大意义,知道了英雄主义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而且还能起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用。也正因为有“义”的英雄,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才使人类开始大力树立和歌颂英雄精神工作的兴起。从早期的神话传说到历史写作的记载史传,再到诗、词、歌、赋、戏曲和小说等,几乎所有中国传统的文学和文艺样式都有大量的歌颂英雄人物的作品,甚至还大量存在并流传于民间的说唱文艺、街头文艺和具有各地方特色的曲艺样式中。在这大力歌颂之中,使英雄人物连同他们的英雄事迹,通过文字或文艺作品传颂下来,使英雄人物成为人们尊敬和仰望的偶像,使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英雄品质成为中国人民道德品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正是对英雄精神的树立和大力歌颂,才有了英雄文化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有力地推动了英雄主义思想的形成。

四 英雄主义的形成源于对英雄人物敬仰和崇拜的动力

由于英雄人物做出了对他人或社会具有巨大积极意义的壮举,且他们又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思想境界,所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历史有意的记载,会受到人们自发自愿的衷心敬仰和热情崇拜。而对于“人”来说,能被历史记载,能被世人尊敬和崇拜,这是莫大的荣誉,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人都曾经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典册中或刻在石头上,希望名垂后人,可最终还是被扔进垃圾中或埋进泥土里;有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吹嘘标榜和粉饰自己,想让人们对其尊敬,可到头来却被人们所鄙视和唾骂,原因就是他们不是人们心目中的真正英雄。真正的英雄对人类是有功的,对社会是有益的。做到了这点,达到了这个要求,其根本不用把名字刻在石头上就能名垂青史,根本不用标榜粉饰就能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英雄能够获得人们衷心的拥护和爱戴,能够获得人们的敬仰和崇拜,所以,人们都梦想能够成为英雄或愿意去争当英雄。也正是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英雄,能够名垂青史和被人歌颂,而对于已做到的英雄人物,就会十分地敬仰和崇拜。敬仰他们做出的丰功伟绩,敬仰他们是众人瞩目的对象,敬仰他们能被人们所记住;崇拜他们的胆量和勇气,崇拜他们的豪言壮语,崇拜他们能被世代的人们所歌颂。在这种对英雄的敬仰和崇拜作用下,其就会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产生积极的认识,有了向英雄人物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心态,从而在内心升起了其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争做英雄的激情。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找到了获得敬仰和崇拜的途径,而对自身未来道路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有了要想成就人生的辉煌,就必须去争当英雄的想法,激起了他的雄心和壮志,有力地促其向英雄豪迈之举进发。正是因为对英雄的敬仰和崇拜,历代才有了英雄人物的不断涌现,才有了英雄主义的源远流长。因此,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是英雄主义形成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念选.谈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陈本俊.盛产英雄和英雄崇拜[J].领导文萃,1999(8)

第3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对照当今社会不正是这样的吗?书,一个神奇的词语,它陪我们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它是心灵的慰籍,是最好的挚友,也是最可靠的亲人。

书,是一把神圣的金钥匙,但是你要得到它,必须有一颗上进的心、善良和智慧,它会为你开启体内蕴藏的无限潜力,在你的心里创建一道智慧之门。书好比就是一叶小舟,把我们载向知识的海洋。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老子曾说过:"书山有路勤为进,学海无涯苦作舟。”它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性,没有辛勤的耕耘,又怎么能有甜蜜的收获呢?

在我的书架里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历史故事丛书”、"春蕾心语'';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有教育丛书、文艺读物、还有一些作文书。这些书都是我知心的朋友,它们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就说"历史故事丛书”吧,它使我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那些民族英雄的事迹,科学家的故事,鼓励我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说到工具书,它的用处可真不少。【现代汉语词典】是我无声的老师,我几乎每天都要向他请教一天不知到要翻多少次。每当遇到不认识的字,弄不清的词,我就去问这位老师,他总是不厌其烦的知道我。在学习中,遇到争议的问题时,也总请这位老师来评判了,它的认真与耐心常常让我感动。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青铜葵花】了。这本书写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名叫青铜,女孩名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和乡村男孩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第4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 人与自然 新神 旧神 象征

古希腊神话的优美动人是举世闻名的,选择古希腊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精神,以及古希腊文学在西方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古代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的足迹远至西地中海和北非。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一、古希腊新神与老神的战争

要追溯古希腊新神与老神各自的象征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整个战争的过程。在古希腊神话中,新神与老神展开了一场为期十年的殊死大战。赫西俄德的《神谱》,为我们记载了这一战争。宙斯的父亲克洛诺斯害怕的子女夺取自己的权位,因此在他的每一个子女出生的时候就将他们吞食,但在母亲的庇护下,宙斯逃脱了被吞食的命运。待宙斯长大后,借助于母亲瑞亚的支持,他夺取了父亲克洛诺斯的神位,旧神体制,成为了第三代神王。

在这场战争中,有两件事值得我们特别注意。那就是是老神百手巨人和赫拉克勒斯的参战。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宙斯解放了被乌拉诺斯放逐的百手巨人布里阿瑞俄斯、科托斯和古埃斯。他们从黑暗阴冷的冥府回到了光明温暖的人间,并受到宙斯的热情款待。为了报答宙斯的解救之恩,他们决定参加以宙斯为代表的新神对旧神作战。他们抓起巨大的石块,向提坦神族发起猛烈的攻击。在战争中,旧神都是巨人形象,并且是半人半兽,代表着自然的力量,而新神宙斯将地狱的一部分巨人释放出来,加上十二主神以及人类的力量,最终获得胜利。《神谱》作者赫西俄德在向他的兄弟佩耳塞斯讲述神话的意义时这样说到:“请你记住,诸神与人类有同一起源”。所以我们更加肯定,新神的象征可以诠释为“人”。

二、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对比

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文明的演进,动力何在?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形形的人类群体及其文化的相互碰撞或交往。其中最关键的,大概就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了。将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对比来看,中国神话优美动人的程度也毫不逊色,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故事均是家喻户晓的。神话反映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进行表现。由于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先民把自然力看成为具有能动性的事物。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

然而,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凡是可以称之为英雄的人物,他们要蜕变为人人敬仰的天神,大多要在人间经历种种艰苦的磨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头脑,战胜种种困难征服自然,才能拥有智慧和力量。英雄的漂泊和流浪,并不完全是英雄自觉自愿的行为,相反,大多数英雄之所以不得不漂泊和流浪,乃是因为被注定的命运。正是他们的命运,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说,其中著名的传说有许许多多。如宙斯为了逃避被父亲吞食的厄运,在地母该亚和天空之神的帮助下,逃到克里特的一个山洞里,才幸免于难,后来他结合人类和百手巨人的力量,最终打败了以父亲克洛诺斯为代表的第二代天神,成为众神之父。赫拉克勒斯,出生后被母亲抛弃在麦田里。虽然后来侥幸得救,但不得不被迫在人间四处漂泊,完成国王交办的十二件苦役。在经历了磨难之后,他最终成为不死天神。可以说,没有主观能动的力量,古希腊的天神以及英雄们不会真正的成功,他们的英勇事迹将不会被我们所牢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种种行径,无不体现出“人”的力量的强大。所以在古希腊神话中更突出“人”的作用。

三、从生存方式来分析

“生存方式是人的具体存在形式,是人的内外关系的统一。古希腊海陆交错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古希腊人必然一方面与土地交往,建立以土地为中介,以农作物为生活资料的农耕式生存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制和专制政治;另一方面与地中海交往,建立以地中海为中介,以武力征伐为基础,以移民或殖民中为继,以商业和贸易为目的的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主和民主政制”。

从新神与旧神的生存方式上看,其中旧神是以狩猎的农耕方式来生存的,他们多是以巨人的形象出现,他代表着不可战胜的自然力量。而新神是以地中海方式生存,他们更多的是去征服和合理利用自然,改造大自然为自己所用。由此可见,两种生存方式之间是相对立的,要维护地中海的生存方式,必须自然和与自然为敌。

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与农耕生存方式完全不同。如果说农耕式生存方式以对自然及其规律的顺从、适应为前提的话,那么,地中海生存方式的建立则以对自然的战胜为前提。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以海为生存环境,不能战胜航行中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地中海式生存方式就不可能确立。因此,战胜自然是地中海式生存方式得以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大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在面对人类能动的思想时,一切力量都变得微不足道。人类最终将让自然为自己所用,新神与旧神之间的战争以及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预示出人类征服自然的结果。

四、总结

综上所诉,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它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个时代,希腊人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当时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开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

参考文献:

[1]赫西俄德.神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2]杨先明.古希腊生存方式与古希腊文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让-皮埃尔・维尔南.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5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当时国内已有很多功成名就、声望甚高的剧作家,像郭沫若、、、、于伶、宋之的等。而就在此前两三年,的《雷雨》、《日出》两部话剧刚刚问世,声名大震一时。可他们似乎还没来得及考虑用戏剧创作反映严峻的抗战现实,结果让刚刚二十岁的吴祖光拔了头筹。

大约二十年前,笔者和美籍华人学者赵浩生到吴祖光家做客,有幸听他完整地讲述了《凤凰城》话剧创作的过程。

1937年l1月,日军占领上海,随即将战火引向政府的都城南京。吴祖光所在的国立戏剧学校,随人流撤往内地。在撤到长沙的时候,他父亲吴瀛寄来了一些文字材料,其中有一本东北抗日英雄的传记。在随材料寄来的信中,吴瀛没头没脑地写了一句:“你可以根据这些材料写个剧本。”

“当时才二十岁的我,虽说已有一些受人谬奖的作品问世,但还从未写过剧本。因而对父亲突然让我写剧本一语,感到莫名其妙。当我的剧本写就,并上演引起轰动,我和我父亲重得会面之际,他才告诉我当初是怎样生出让我写剧本念头的。”

“九一八”后的一段时期,吴瀛在湖北政务研究会和区政训练所担任领导,湖北地方干部的培训归他负责。1936年秋,上海中华教育会的江问渔到鄂,受吴瀛之请给受训干部演讲。临别时,江送给吴瀛两份材料,一为苗可秀志士生平,一为苗可秀志士遗墨。

吴瀛看了两份材料,顿生无限感慨:由于“九一八”后,当局压制国人谈论抗日,许多人淡漠了东三省沦丧之辱,依然醉生梦死,似醒非醒地过着自骗自的生活,与之前并无二致。苗可秀、赵侗一班义勇军的壮烈事迹,真是一服起死回生刺激神经的无上妙药。于是,吴瀛运用这两份材料的内容,在干部培训班上做了一次讲话。当他讲到最悲痛的地方,在讲台上哽咽不能出声。再向台下望一望,培训班同学四百余人及一班教官,也无一不掩泪饮泣,悲痛欲绝。他由是感到这份材料的力量,同时知道国人并非麻木不仁不可救药,但也确实有赖于这种悲惨壮烈的事实来做普遍的宣传启迪。

吴瀛遂将此材料印制了一千份,准备陆续分给来培训的学员。后因湖北地方政府官员变动,吴瀛离开了培训班一段时间。当他返回时,发现他印制的材料已经被束之高阁。气愤之余,更生出要用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宣传英烈事迹的强烈欲望。他觉得将英烈事迹编成话剧公演,或许是个好方式,因为文字作品只有读书人才看得懂。

这时,吴瀛想到了儿子吴祖光,因为一来吴祖光从小就是个戏谜,上高一的时候有整整一学年逃学,天天到傅连城、谭富英等名角演出的广和楼剧场看戏;二来吴祖光此刻正在南京国立戏剧学校任职,他的职业已与戏剧结缘。

吴祖光在翻阅父亲寄来的材料时,创作的冲动开始升腾。

首先,苗可秀的事迹令人震撼。他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东北沦陷时,苗可秀在辽宁本溪务农的父兄惨遭日军屠戮,义愤填膺的他组建了中国少年铁血军,与日军作战。他们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他遂偕妻隐居北京西山碧云寺。1933年,他的同学兼好友赵侗,奉东北义勇军二十路军邓铁梅将军之命,前来请他出关率军抗日。他毅然辞别怀孕的妻子,重新返回白山黑水之间,抗击侵略者,后不幸受伤被俘。在日军百般诱降面前,苗可秀大义凛然,英勇献身。

其二,吴祖光在后对亡国奴的屈辱感受甚深。他在北京曾亲眼看见一个日本兵,坐在黄包车上,气势汹汹地驱赶着车夫。可当他下车车夫向他讨要车钱时,他却将车夫踢倒在地拳脚相加,而路上的旁观者对此皆敢怒不敢言。这场面一直深深刺激着吴祖光。

“下笔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意识到我此前从未想过要写剧本,至今还从未有过写剧本的训练,在从长沙到重庆跋涉的辗转途中,以一个月写一幕的速度,四个月就完成了创作。第一幕,苗可秀别家;第二幕,苗可秀与日本女间谍斗法,女间谍暗指川岛芳子;第三幕,苗可秀带领民众与日寇正面斗争;第四幕,苗可秀被捕,日军井上中将令姬人绢枝诱降。而绢枝实为挟刺杀井上使命的朝鲜女革命党人,她营救苗未遂,苗壮烈牺牲。因苗可秀牺牲的地点是辽宁凤城,当地老百姓均呼凤凰城,故以之名。”

当时吴祖光是国立戏剧学校校长的秘书,而校长余上沅是他的四姑父,是与洪深、赵太侔等一同留美的剧作家,是中国话剧创始期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所以剧本写好后,吴祖光就交给了余上沅,请姑父帮他看看。

从余上沅痛快地答应后,吴祖光就利用秘书之便,注意观察姑父何时看剧本,以便及早聆听指教。第一个星期没看,第二个星期还没看。也许是因吴祖光从未写过剧本,余上沅根本不相信他能写出什么像样的剧本,所以没把应允放在心上。吴祖光想他大概不会看了,就把剧本偷偷拿了回来,又交给了学校的教务主任。

谁知第二天,就拿着剧本找吴祖光来了。他对从未有过戏剧创作尝试的吴祖光能写出这样的剧本感到非常吃惊:“这部剧作结构严谨,从头至尾都有‘戏’,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剧作者,也不一定具备如此好的戏感。”

还称赞《凤凰城》的创作颇有特色:“男主角贯穿始终,而女主角一幕一换。第一幕女主角是苗夫人;第二幕是到司令部劝降的日本女间谍;第三幕是群众中的女性;第四幕是朝鲜女革命党人,如此安排实属罕见。

l938年年初,《凤凰城》在重庆国泰大戏院首演。参加首演的演员,都是国立戏剧学校的学生。国立戏剧学校有个校友剧团,教务主任向他们推荐了《凤凰城》剧本。吴祖光还记得苗可秀是由蔡松龄扮演的,扮演日本女间谍的是林婧。

巧的是《凤凰城》演出时,苗可秀的老师、东北大学校长王卓然,苗可秀的同学、好友、战友赵侗也在重庆。赵侗到重庆,是来要求当局向其部队提供军援和辎重的。他们应邀观看了《凤凰城》的首演,并在谢场时登台同演员、观众们见面。原本沸腾的剧场气氛再趋热烈。

当时有报章记述了《凤凰城》在重庆首演时的情景:“多少人流泪,多少人显示着义愤填膺,多少人肃然起敬,一致起立,向着我们的民族英雄深致景仰。”

《凤凰城》深受民众欢迎,与剧作反映了最贴近现实的题材,呼出了中国大众抗击外侮的心声相关。同时也离不开作者对剧情发展的精心构思,在戏剧语言运用上的才华横溢,及凝结于文字间的爱国意识。

吴祖光的父亲吴瀛在看了演出后,心潮难以平抑,挥笔写下“流涕欷记国殇,中华男子自堂堂,虫声鸟语皆歌泣,万古千秋姓氏香”的诗句,并为通过戏剧形式宣传抗敌英杰的希望“总算在抗战最烈,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实现”而感到十分欣慰。

公演初期的那些日子,吴祖光几次进剧场看自己创作的第一部戏。二十岁的吴祖光又瘦又小,收票的人不让他进场。他说他是吴祖光,就是话剧的作者。收票人不相信,说“吴祖光是你爸爸还差不多”。后来,还是参加演出的人给吴祖光作证,收票人才半信半疑地将这个瘦小学子模样的剧作者放进门。

第二年,《凤凰城》剧本由生活书店出版。剧本刊行后,《凤凰城》更迅速地传播到全国各地,国内没有沦陷地区的城市,几乎都上演过,甚至演到了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

第6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初中语文 人文素养

一、教育学生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的人

社会进步要求人的文明和进步,特别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沟通日益密切与快捷,文明既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更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让学生不断更新观念,多谈一些这方面的时新短文,体会其内涵。知道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礼貌待人,与人友好相处,这是一个人走向文明高尚的必然之路,更是一个人继承和发扬礼仪之邦优良传统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抓住北京奥运期间的事例。感受讲文明、守规则会受到世人的赞誉和敬仰,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

社会要进步,更要协调发展,就需要用规则来看守这个世界,就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和道德,更应遵守一些其他规则,如交通规则、网络规则、校纪校规等等。自己守规则了,也就有更多方便与自由了,大家都有了这种意识和做法,社会才会进步的更快。

二、树立民族英雄形象

英雄人物往往是正义和烈性的象征,他们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个人操守等方面所秉承、所表现、所展现的精神风范是历史进程中负载着文化内涵的有意义的风景,同时,透过英雄人物的行为表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也能得到带有生活细节或生命细节的体现。语文教师在相关的课文中,讲述英雄人物事迹能使学生从生动的人物生平中体会英雄的精神风貌和理想的人格品质,有利于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理想的人格反映了民族的道德崇尚,也反映了民族文明的程度。中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关于英雄人物的课文,如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等,教师要善于将这―类型的课文归纳总结,深入研究,准确领悟其蕴藏的人文内涵,把握其人文价值所在。在上课时,除了向学生传达课文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外,可以顺藤摸瓜,对人物的生平做简要的陈述,阐述人物的精神所在。如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境界通过人物在祖国危难之际所表现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誓死不屈的英雄行为以及面对威逼利诱时的浩然正气体现出来,将中华民族为求仁、求义英勇不屈的英雄品格昭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领悟其中暗含的人文精神及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

三、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够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往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以大量空洞的理性分析排斥个人感悟的做法,现在教师应重视学生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总之要多读,反复的读,要读的熟,以至于背下来。在读的过程中,主张学生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语文的课文都是具有人文内涵的美文,教师要知道学生朗读,美读。因为大声地、动情地、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进行自主化的阅读,才能深刻的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而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感情的诵读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从而形成良好的修养;这样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第7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一、加强德育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既向学生传授学问之道,同时又在传授做人之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情操,只有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只有修德养性,才能敬业奉献;只有以德立身、以德从教、以德育人,才能把更好的东西奉献给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牢固地把守观念底线、道德底线、价值底线。

二、加强德育必须掌握管理艺术

(1)要有人文管理意识。所谓人文,就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教师的劳动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如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教师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阳光。”教师的一举一动是学生的典范,让感念在心灵中悄悄流淌,让人文在心中默默延伸。每当学生失误时,教师要少训斥、多帮助,少指责、多沟通;每当学生进步时,教师可高兴地拍一下学生的肩膀,简单的动作会让学生幸福好久,记一辈子。可以说,教师由衷的、充满爱意的目光、意味深长的一笑,都会在学生心目中荡起层层涟漪,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2)要有目标制度管理的意识。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潜能发展就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然而人的惰性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如果只有目标,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启发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还要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学生在人生的坐标上找准位置,从而牢固树立现代人生观、科学价值观和新型师生观,真正扬起“勇者尽其力,智者受其慧,成功者扬其名”的理想风帆。

三、加强德育必须掌握方法

(1)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施教。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拥有快捷性、丰富性、多样性、交流的互动性和时间的无限性等特点,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通过信息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可以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有效地发挥德育应有的魅力。

(2)以情感教育进行施教。情感是彼此沟通思想的桥梁,教师唯有心里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老师,唯有体贴入微的爱护和激情饱满地服务学生,才能增强育人工作的有效性。每当教师走进学生视野的那一刻,教师的情应能感动学生,举止应清楚地告诉学生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这不是指导,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让学生去感悟。这里没有埋怨,只有鼓励;没有训斥,只有感激;没有口若悬河的说教,只有心灵和心灵的沟通,智慧与智慧的对话,心有灵犀,去净化心灵。

(3)以课堂教学进行施教。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因此,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搞好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材是各学科思想教育之源;同时要充分挖掘本学科的优势,注重德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如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禁烟的伟大壮举;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的故事;近代科学家詹天佑、华罗庚、航天英雄的动人事迹……这些素材能够真实地对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对有的学生甚至起到道德复归的作用。同时,这些素材能教育学生怎样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友谊,怎样在苦难和坎坷的历程中去追求人间的真情,怎样在善与恶的搏斗和爱与恨的交织中去寻找生活的真谛。这英雄、这事迹、这故事渗透到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教科书所起不到的作用;它能给消沉者以勇气,给绝望者以希望,给自私者以无私奉献的榜样;对多数学生来说它可起到道德激励的作用,对少数学生来说,它可以发挥道德谴责的威力,弥补一些学生精神上的匮乏,满足所有学生心灵上的需求,以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4)以传统的奖罚进行施教。教育要激浊扬清,奖罚分明。传统教育并非限时报废即刻解体消失的旧机器,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赘品,它是老藤上蔓延下来的旧枝,仍有参考价值。树要修要剪要扶要培,学生也是一样,弯了的树不会自直,放纵坏了的学生大概也不会自立。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是的,人的成长像世界万物一样,既需要阳光也需要风雨。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代从没有遇到过批评、挫折,长大后难以应对社会矛盾、人际交往,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更难以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纠葛。作为教师应一视同仁,公正对待,因材施教,奖罚分明,在人格上尊重学生,既爱才子又爱丑小鸭,既是严师又是挚友。

第8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1.1民族舞蹈展现民族风情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人情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不仅是民族的一项娱乐活动,在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舞蹈运用音乐、舞蹈的节奏与肢体语言不仅体现舞蹈者的表情与舞蹈的意蕴,还展现舞蹈的艺术内涵。我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民族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展现的是该民族的文化风情,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民族舞蹈展现的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都是现代一些舞蹈难以比拟的,民族舞蹈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舞蹈能够具有独特的魅力也恰恰因为其展现的文化价值,民族舞蹈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将民族文化的精华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既形象又生动,还极富内涵,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体现民族文化的性格。

    1.2民族舞蹈展现民族文化的内涵

    民族舞蹈通过音乐、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舞蹈的内容与情节,民族舞蹈来源于生活,反映民族地区生活与风俗,体现民族的生活风貌与情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所凝结的智慧,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寄托,体现着人们的劳动与生活的记录,反映本民族的精神风貌。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因而每个民族舞蹈展现的风格也存在差异,民族舞蹈来源于民族地区的生活与风俗,与当地的地理地貌环境及人们生活相联系,不同的舞蹈动作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游牧民族的舞蹈《贝依力格》,舞蹈表演者使用精湛的表演技巧表达出草原人们热情好客的性格,展现一幅壮阔的草原生活景象,体现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情境。又如舞蹈《传承》采用祖孙学舞的故事描绘方式,舞者精湛的舞姿展现舞蹈的文化传承,孙儿舞者从爱好舞蹈,为向爷爷学习舞蹈而刻苦努力的练习,其精神感染周围的一群孩童,他们也加入向爷爷学习舞蹈的行列,舞蹈的部分是爷爷将代表民族舞蹈的道具传承给孙儿,祖孙二人一起舞动起来,一起创新舞蹈,将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传承》体现的不仅是民族舞蹈的魅力,更是展现祖孙对舞蹈的一种交流与学习,一种民族舞蹈代代相传的故事,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

    民族舞蹈经过现代元素的渗透,也逐渐走向现代化,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将民族舞蹈体现的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如贵州的民族舞蹈《山那边》,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从音响效果、舞台布景上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加之舞者精湛的表演,将贵州民族民族文化的根深、神妙展现无遗。舞蹈一开始演奏幽幻的乐声,当音乐停顿的那一霎那黑布遮面的舞者悄然出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感觉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到一场盛大庄严的活动即将开始,舞蹈体现民族的文化内涵。

    2、民族舞蹈的教育价值:鼓舞与激励人民战胜困难

    2.1民族舞蹈具有鼓舞民族斗志的作用

    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它是由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创作并相互进行流传,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展现民族的经济文化背景,又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度,56个民族,他们的语言各异、文化与生活习俗存在差异,各个民族在生产劳动与生活中创作了许多的舞蹈,不仅是展现他们的劳动状态,更是激励人民乐观积极生活的精神寄托。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的舞蹈是因为战争的需要而创作的,反映的是战争的场景或胜利的激动与喜悦,这些舞蹈可以激励人民敢于战斗与拼搏。民族舞蹈以丰富的内容着称,民族舞蹈的故事情节生动、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塑造的故事人物性格突出、故事发展情节完整,每个民族舞蹈展现的不同的故事,故事的内涵也各异,有的民族舞蹈故事体现追求真爱的感人情景,有的民族舞蹈展现的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情景,有的民族舞蹈描绘的是一副恢宏的战争场景,通过战争中感人或激励人的故事描述,用再现战争场景与事迹来感染观众。如《英歌》描绘的是众多好汉汇集梁山泊,为了正义,反对黑暗的封建压迫攻打大名府,舞蹈不仅形象的描绘出梁山泊好汉的英雄形象,更是通过舞蹈展现的故事情节——群雄攻打大名府,激励人们反对封建压迫,勇于斗争。又如福建民族舞蹈《大鼓凉伞》,通过舞蹈刻画郑成功的性格与民族英雄的形象,以及描绘郑功成练兵的场景,展现出郑成功积极抵御外寇的故事。

    这些民族舞蹈都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刻画英雄人物的形象与事迹,通过舞台效果烘托,采用各种表现手法展现可歌可泣的民族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英雄斗志,激励人们勇于与不公平现象做斗争,敢于反抗封建黑暗统治,鼓舞人们善于与外来侵略者作斗争。

    2.2民族舞蹈有教育人们团结奋进的作用

    我国的舞蹈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着表现人们生活的舞蹈,那时候的人们通过舞蹈庆祝抓捕猎物与收获粮食,人们通过编排舞蹈展现抓捕猎物的场景,体现人们的一种斗志的同时教育人们要团结奋进。德国着名的艺术家格罗塞认为舞蹈是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而这门艺术在人们挥舞肢体的同时散发着令人神往的诱惑力,原始的人们利用舞蹈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通过简单而有节奏的动作能够重复的传达一个涵义——教育人们要团结进行狩猎,要维护本部落的稳定与秩序,要遵循共同的生活准则。民族舞蹈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民族舞蹈不仅可以娱乐放松精神压力,更为有效与有益的影响是民族舞蹈能够加强族人之间的团结与激励族人奋进,为共同的理想与生活而努力。

    3、民族舞蹈的娱乐价值:抒感与自我娱情

    3.1民族舞蹈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舞蹈反映人们的生活,也高于人们的生活,民族舞蹈作为民族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长期以来丰富着民族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由于交通不便与其他文化娱乐方式的有限,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们多数是通过自己传统的文化节日,载歌载舞的欢庆,民族舞蹈是他们文化娱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新疆地区的姑娘都善于舞蹈,舞蹈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是其用来表现情感,抒发内心的渴望与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

    3.2民族舞蹈可以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

    民族舞蹈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让人们从白天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放松下来,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通过民族舞蹈,可以从中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历史。

    人们可以通过观看民族舞蹈、学习民族舞蹈,了解具有民族风情、民族风俗的民族舞蹈,精神可以从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得到释放,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感受民族文化的氛围,比如藏族的民族舞蹈《锅庄》,将人们的精神从紧张的工作中缓解下来,转向一种娱乐性的或者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或者是对爱情的表达等内容上,以一种舒缓的音乐配合肆意的舞姿,不仅可以让学舞者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压力,还可以从中收获到快乐。

    4、民族舞蹈的国际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特色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一国的国际地位做出重要贡献,文化实力逐渐成为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民族舞蹈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还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如河北民间舞蹈“昌黎地秧歌”,通过展现河北劳动人民的插秧情景,表现出中华民族人民热爱劳动,勤劳奋进的精神面貌。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门的打开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我国开展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民族舞蹈在其中具有重要部分,通过为外来的贵宾表演民族舞蹈,一方面展现当地的民族风情,另一方面也使外来贵宾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

    我国还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民歌节,如广西民歌节、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国际化的节目,通过民族舞蹈一方面展现民族传统文化,还将中华民族舞蹈推向世界市场。我国更有许多的节目与歌舞团走向世界,如同一首歌、东方艺术团等,在世界各国开展巡回演出,为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民族舞蹈的魅力,展现中华民族的特色。

    5、结语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民族舞蹈更多的传承民族文化与发展丰富民族文化。民族舞蹈在现代价值上具有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与国家价值,充分利用与发挥民族舞的现代价值,传承民族文化,保护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 杨铮.谈中国民族舞蹈的人物塑造 [J]. 艺术教育, 2011(02)

    [2] 宋晓敏.试论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特性及其欣赏艺术 [J]. 作家, 2012(04)

    [3] 赵尖草吉.安多藏族民间舞蹈研究 [D].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 宁伟男.河北民间舞蹈“昌黎地秧歌”的特征与传承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第9篇:民族英雄的事迹范文

【关键词】京剧;题材;分类;成功;启示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44-02

题材是指“文艺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即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和发展而确定的。题材选择和处理,与作者的个性、人生经历及文化修养有较大关系,也受制于其情感、思想、艺术理念和创作追求。”[1]题材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与前提,对文艺创作的优劣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德国大诗人和大作家歌德才明确地指出:“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2]我国清代的李重华也明确地指出:“吟咏先须择题,运用先须选料。不择题则俗物先能秽目,不选料则粗才安足动人?”[3]

为此,本文专门对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对今后的京剧创作,提供理性思辨与创作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具体而言,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从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系统化解读与研析。

一、创作题材的分类

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分析研究的第一个层面,是创作题材的分类。这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依据与抓手。总体上,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新编历史题材。这类题材基本以历史上的其人其事为基础,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虚构,但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原则。如《赤壁》《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康熙大帝》《成败萧何》等。

(二)历史故事题材。这类题材基本上以历史传说与历史故事为多,大部分属于虚构范畴。如《赵王与无容》《狸猫换太子》《月照塞北》等。

(三)现代题材。这类题材多种多样,各放异彩,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革命战争题材。如《杨靖宇》《赵一曼》《尚志悲歌》《华子良》《江姐》等。

2.英模题材。如《焦裕禄》《孔繁森》等。

3.工业题材。如《高高的炼塔》等。

4.儿童题材。如《赖宁》等。

总之,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

二、创作题材的成功

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分析研究的第二个层面,是创作题材的成功。这是理论研究的提升,也是创作经验的研究与总结。具体来说,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的成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性。创作题材的人民性,是全国获奖京剧剧目成功的创作经验之一。所谓“人民性”,指的是题材本身是人民大众最关心、最喜爱的,即与人民大众心贴心、接地气的,可以充分体现出“人民群众是文艺的母亲”。尤其是人物形象,更是人民群众的集中体现。例如《A子良》中的华子良、《孔繁森》中的孔繁森……不胜枚举。与此同时,题材的人民性,还体现在其本身具有丰厚的含金量与含情量。所谓“含金量”,即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丰厚的思想内涵与主题内蕴。例如《天涯归鸿》,选取18世纪60年代士尔扈特蒙古族人民在可汗渥巴锡的率领下,历尽艰险,战胜强敌,终于胜利回归祖国为题材。这一题材充满浓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丰富的正能量。所谓“含情量”,则指题材本身的情感因素浓郁而独特,容易感动人。例如《金缕曲》,写清代文人顾贞观千辛万苦营救友人吴兆骞,不料待吴获赦返京后,竟表现出一身奴才相,令顾大失所望的故事,其人物情感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民族性。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戏剧形式,京剧作为国粹,更是戏曲的代表。而民族性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民族以及文学艺术的生命与灵魂。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赫尔岑说过:“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4]因此,京剧创作题材的民族性,便是京剧创作题材的题中应有之义。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狸猫换太子》,就选取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斗争为题材,民族特色十分鲜明。又如《赵一曼》《杨靖宇》《尚志悲歌》,都选取了为题材,塑造出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所有这一切,都真正达到了“中国故事中国人,中国精神中国魂”的艺术高度。应当说,题材的民族性,成为全国获奖京剧剧目成功的力点与支点、亮点与情点。

(三)戏剧性。戏剧性也是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的成功之点。所谓戏剧性,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奇特性,情境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成败萧何》,就以萧何由力荐韩信到参与诛杀韩信的心路历程,情节的曲折与出人意料,以及情境的变化多端合二而一,做到了情节、情境、情感的三维互动、三位一体。

总之,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取得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成功,值得认真研究总结、学习借鉴。

三、创作题材的启示

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分析研究的第三个层面,是创作题材的启示。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与归宿,更是理论研究为创作实践服务的具体落实。从创作题材的成功经验中,寻找今后创作的正确方向,乃是研究的神髓与主旨。

具体而言,我们从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理出今后创作的有益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人民为母亲。京剧创作必须在题材选择上体现“以人民为母亲”的正确导向与根本原则,必须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主旋律与正能量。

(二)以生活为沃土。京剧创作必须在题材选择上强调扎根生活、不离基础,努力做到以生活为沃土,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赖宁》,剧作者王靖最初接受创作任务时,曾经在去赖宁家乡采访的火车上,只凭报纸上登载赖宁的事迹,就“构思”出剧本的框架了。但是那只是“甘罗的鼻子周瑜的嘴,张嘎子的胳膊潘冬子的腿。”虽然说不上是“这一个”,但也说不清是“哪一个”,成了“四不像”。只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之中,作者才真正找到了人物的本质特征,创造出一个典型形象。

(三)以创新为动力。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京剧“老演老戏,老戏老演”的局面要打破,剧本创作首先就要在题材上勇于创新。不能局限于改编、移植、翻炒,题材新是剧本创新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441.

[2]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