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古筝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筝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筝毕业总结

第1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民族乐器——筝,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奔驰,由最早的秦地之筝,传向全国,因各地地域气候、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差异,逐渐发展成为传统9大流派。建国以来,古筝艺术事业有了巨大发展,我国著名筝乐大师、筝乐作曲家、筝乐理论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湖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焦金海先生在筝乐的诸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在筝曲创作方面更是独树1帜,在筝曲的风格性、艺术性、技巧性均具有新颖特色和独创性。他的筝艺在海内外被誉称为“焦派筝”。本篇论文从焦金海古筝艺术成就、在海内外的学术地位、焦派筝美学思想、焦金海筝曲艺术风格及创新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对焦金海筝曲探讨总结出其在全国古筝事业中的影响及对海内外古筝事业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焦金海筝曲;焦金海筝乐思想;焦派筝

ABSTRACT

第2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师范类院校 器乐教学 古筝小组课 基础教学

师范类院校承担着培养基层一线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使命,对在校学生们的音乐综合素质需要有较高的要求,其中,民族器乐的培养不仅是我国学生学习音乐的重点之一,同时对我国民族传统器乐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所以对如何去培养好这类学生,作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一、学生的特点

首先,需要阐述笔者现在所教授的古筝学生和了解到的其他师范类院校学生的一个平均水平。这些了解来自于笔者担任此类教师工作三年时间和在这期间所观看到的校内外的演出,以及担任些校内外比赛的评委工作。这类学生在学艺术上是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群。他们部分是有较长时间的器乐学习,但是目的性不强,在学习的过程中,断断续续,直到高一或者更晚的时候觉得想以音乐类这个台阶上大学,然后才开始对器乐进入真正的学习;另一类是本来完全没有接触器乐的学习,但是想在短时间通过学习器乐以此来应付高考,也是想通过此台阶上大学的,他们的器乐学习时间更短,一般是二到三年,甚至有些只有一年,可以说是完全属于临时抱佛脚型。这些学生大部分在经历准备高考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考试的专业要求,往往是不顾及自己的专业水平到达什么程度而选择和自己水平极不相称的乐曲作为考试曲目,例如难度大的曲目有《溟山》、《云裳诉》、《西域随想》、《临安遗恨》等,这些曲目对于这类高考生来讲都非常有难度,首先在技术上根本不可能胜任,更不要提及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内涵等;而还有些难度中等的,例如《打虎上山》、《草原英雄小姐妹》、《幻想曲》等,学生们很多音都弹不清楚,更谈不上乐曲要求的速度和力度。很明显可以看出在练习过程中,很多基础的不扎实使得他们开始乱练琴,忽略了许多古筝的基础技术和音乐知识,并且还养成非常多的坏毛病,甚至很多学生在练下难度高的乐曲并且参加了考试还自以为已经达到相等的水平,其实中间漏洞之大给他们埋下了很多隐患。这些隐患就开始在他们进入大学进行专业学习之后慢慢出现,有些学生可以马上感悟到,可有些学生则因为音乐素质低而变得非常不能理解和痛苦。

二、学习的重点

对这些学生的水平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在教学上必须给他们树立好正确的教学观,那就是打好基础这个中心点,这就是教学的重点。相信从小到大,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都会是打好扎实的基础,为以后更长远的学习和理想建筑好的根基,乐器更加不会是例外。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也非常坚持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过在刚开始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观念肯定会受到一点点的打击和阻碍。速成的学习方式让许多学生形成了乐器很容易学的观念,普遍对乐曲的质量好坏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后来笔者慢慢做了些总结和在教学上的小小调整,还是坚持自己最初的教学观念没有放弃。

无论是针对程度低的学生还是程度高的学生都必须坚持这一点。程度高些的在教学设计上不会一开始就从他们的水平上往上教,会从基础出发去补充他们在以前业余学习中的不足,把每个人的弱项加强,为他们以后如果有更大的理想(考研或者从事专业的演奏与教学工作)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而针对程度低的同学基础这一块更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毕业就业如果从事教学这一块,那对于他们将来所教的学生来讲,基础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在他们从事的教学中无论是专业还是兼职,他们一旦担任这样的角色那么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好下一代的重任,而作为教育他们的老师,更有责任把正确的教学观念传授给他们。另外部分程度较低的学生也不乏有非常热爱古筝专业的,希望自己在这一块有建树,不管他们是否可以达到,都不要轻易扼杀他们的理想,应该是支持的态度,而基础的扎实对他们长远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观念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真正接受或者做到,即使他们在经过老师的传授中懂得这个道理。程度高的学生,有些会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而容易好高骛远,希望学习难度非常大的乐曲,殊不知自己并未达到这样的水平,练习与自己水平不相称的乐曲,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危害大,甚至会后退,因为会巩固更多的坏毛病。在给他们学习的乐曲中,需要有有较多的练习曲,例如项斯华的《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等,从较浅的开始补起,他们会不太愿意练习,因为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很少需要练习练习曲,只知道弹奏乐曲,所以在技术上,尤其是难度技术上有很大的缺口。尤其要提及的是进行这样的练习也不能马虎应付,而是在练习中对练习曲有诸多高要求,以此练出高质量;再者就是乐曲,选择较简单但是针对性很强的乐曲学起,也偶尔只是乐曲片段,但是学生会容易而看不上这些乐曲,但是却不能真正弹好这些乐曲,所以要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或者使一点激将法,就是让学生们如果要证明自己可以弹难度大的曲目,那先把这些认为简单的曲目弹奏好达到老师的要求。这些乐曲包括程度低的《浏阳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要让学生对此类乐曲不能抱着随便弹的态度,因为这些脍炙人口的曲目往往是他们进入社会演出或者教学用得最多的曲目。而程度低的学生更因为在高考中速成,养成了以为乐器(古筝)是很容易学习的观念,在进入专业的学习中没有耐心去扎实自己的基础,并且都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更加是处于一个初学者的状态,所以这些学生在一开始进入大学的学习中应该要把他们这些基础的不足补起来,并且还要补扎实,要让他们明白,基础的学习就是他们大学学习内容里的重点。

三、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不建议一成不变或者死板教学,尤其是学习艺术音乐这一类,更加不适合,但是学习乐器必然是有反复练习很枯燥的过程,这也需要学生有耐心或者更确切讲要训练他们的耐心,因为他们已经算是成人,应该更加理性的练琴才可以真正提高,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正确的学习理念,要告诉他们学乐器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道理。但是这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极大的考验,因为这样的学习不仅是需要耐心还需要老师非常细腻,在于每一个环节,学生不一定能坚持住,这个时候在监督他们和鼓励他们的同时,就要变化一些内容来让他们进行练习,最小程度地避免他们粗心练习,为的是完成他们学习的目标,这样才可以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目标。另外就是老师自身的示范非常重要,因为第一在示范中学生可以非常快的得到视觉上的刺激和马上可以效仿,另一方面,好的示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做个好榜样给学生看,她们会希望学成好的榜样,他们对好的演奏效果有向往。经历了几年的磨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与快速,很容易地从之前的经验中快速分辨出学生的程度并为他们找到合适的辅导方法,确定他们是要加强基础的练习还是要进行进阶的演奏锻炼,还是直接切入到难度曲目的选择等等,这大大提高了授课的效率,不同程度的学生也得益这种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训练办法快速地进入到不同的学习阶段并逐步地提升中。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经验。由于我们的教学课堂比较特殊,属于专业授课,有一对一授课,一对二和三授课,所以更加必须是针对学生的程度来做出些相应的调整,并且交流更加深入,这很重要,因为课堂学生人数少,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很多想法和建议和学生沟通起来都是比较直接的,也可以了解的学生的想法,还可以让他们互相对比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和彼此督促。

四、学习的目的

第3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初中生升高中又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整理了毕业生自我鉴定,一定要写写哦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参考阅读三年的初中校园生活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我于____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__中学。三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是一个聪明、善良、懂事、好学的人,在学校我能做到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按时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和事情。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是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的做人之道。

在家里,尊敬父母,耐心听取家长的教导,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虽然我在学习上思维没有其它同学灵敏,但我勤奋好学,比别人多做多练。性格开朗、活泼、天真、成熟、温柔的我擅长有唱歌、跳舞、古筝、运动。

在特长里,我曾拿过五个荣誉证书。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广播音员。有理想有目标才能让人进步,我会继续发扬我的长处,努力改正自己的短处。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朝着目标前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一名学生,当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多年来,我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虚心向同学请教,真诚请老师帮助。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我重视优势科目,不忽视弱势科目,尽心竭力把它们补起来。经过我的努力,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地理学科也有明显的起色,英语成绩更是突飞猛进。

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失。我即将结束自己的初中生活,有着几许不舍,但更多的是憧憬,面临我的将是更加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我将继续发扬自己在各方面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向一名优异的中学生不断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有关于初中毕业自我鉴定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描述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过去的半年,是个值得珍惜的半年。我从知识海洋中又汲取了更多的知识,失败着、痛苦着,但我始终在前进着。

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但还是让我喜忧参半,因为我总是犯一些老-毛病,就是对许多题都拿不准,总是犹豫不决,总是考试过后才后悔,其实这还都是我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原因,这个从初中就有的坏毛病,我想我也应该改一改了!

总结一下这个学期的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要点。

1.在学习上,我懂得的知识更多了,学的东西也更深奥了!每节课的45分钟,我由初中的只听多半节课,到现在几乎能够专心得听全了,以前不习惯,经常坐不住,弄到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都不自觉地分神,浪费了不少时间。

经过这个学期的适应,这个学期基本上都可以习惯了这个学习时间制度,保证每堂课都认真听好听足。

还有在阅读课外书的数量上有了大大的增多,语文也几乎每周写周记,这对我的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

还有其他的科目,我如果遇到困难,都能与大家讨论,或及时向老师询问,但在化学方面做得还是不太好,我想,不能因为我对这科不感兴趣就不去学他,毕竟,这也是学业的一部分!

2.在生活上,我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并互帮互爱,尊重师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

3.在体育方面,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平时上操时我做得比较认真,体育课上,我也积极参加锻炼!

第4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玲珑国乐,海派“馨”味

2016年11月25日,由上海音乐厅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联合打造、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演出的民乐品牌“玲珑国乐”第一季,以一场“海派的味道”专场音乐会完美收官。音乐会内容精彩纷呈,现场观众反响热烈。“玲珑国乐”系列演出集民乐演奏与讲解、乐器制作与展示互动为一体,于每月首周周日下午两点上演,现已呈现了十二场独具特色的民族室内乐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以全新视角展现海派风味,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以时尚的触角和创新的形式,让观众全方位体验民乐带来的雅致与乐趣,让民族音乐走进大众生活,让大众生活被更多中国元素点亮。

音乐会开场一曲鼓、琵琶、古筝三重奏的改编曲目《战台风》营造了热烈的气氛。接下来是“双胡对话”《那年夏天》,由青年作曲家李墨将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经典音乐重新串联,编配成了民族室内乐的形式,熟悉的旋律和清新的乐音让乐迷们沉浸其中。音乐会还上演了在网上人气爆棚的民乐版《犯罪高手》,乐曲中融入了中国京剧元素,将中西两种音乐文化进行碰撞,在表现乐曲不同风格的同时,依旧展现出中国音乐元素的特点。四重奏《红藕香残玉簟秋》,题材取自北宋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用朗诵的形式将完整的宋词与音乐相融合,成为诠释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 《楼兰》演出照

音乐会下半场有更多精彩的演绎。由驻团青年作曲家张梦作曲的《楼兰》颇具西域风情,身着楼兰服饰的舞者随乐而动,动人的舞姿加上异域风情的律动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到神秘的古楼兰。熟悉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改编版,带观众回味老上海风情。音乐会压轴曲目《玲珑》将现场气氛推向,“馨忆”乐团以轻松的说唱对答形式打造风趣幽默的中国传统音乐,赋予国乐新的演绎形式,引得阵阵掌声。最后,音乐会以乐团的同名曲《馨忆》为整场演出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引领时尚,推陈出新

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创建,是目前上海唯一一支职业民族室内乐团,。乐团共有十名成员,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演奏技能专业,多才多艺,在不断出新的演出中发挥自己才能。自2005年创建以来,乐团在海内外多次参加演出并获得奖项。

“玲珑国乐”每月一期,在上海音乐厅“音乐立方”小厅内,以一把二胡、一支竹笛、一张古筝等民族乐器,或三两合奏,或精致独奏,乐器虽“玲珑”,能量却非凡,展现小而美的雅致民乐空间。

第一季的“玲珑国乐”,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为观众呈现的是民族室内乐的不同类型和内容,展现了其丰富性和可塑性。对此,乐团拓展曲目的素材来源,在内容改编和演出形式上进行了多番尝试。比如这次音乐会的压轴曲目《玲珑》,欢快的乐曲旋律与轻松诙谐的说唱情节相结合,给观众带来更多元的视听享受。

乐团的行政总监戴德岳在总结第一季时说:“第一季类似一个目录,为的是告诉观众民族室内乐可以呈现的丰富种类。而在接下来的第二季演出中,乐团将会就这些丰富的类型进行深入拓展。”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是为了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民族室内乐,使民乐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大众“赏学玩”的生活娱乐方式。“乐团要做的是引导市场而非一味地迎合市场口味,乐团的使命是让民族音乐真正融进人们生活,成为人们放松娱乐的生活方式。”戴德岳补充说。

在乐团的努力下,“玲珑国乐”第一季收到了良好的演出效果,这也证明了民族室内乐发展的潜力无限。对此,戴德岳认为:“第一季‘玲珑国乐’的影响实际上超出了我们最初的心理预期,观众现在提出的要求,正是他们的需求,观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热切的归属感,所以‘玲珑国乐’所包含的不仅是中国的音乐,而是通过这种媒介让更多的中国文化立体展现出来。”

根植传统,锐意创新,不拘一格,引领时尚,将是“馨忆”未来的使命和发展之路。 《玲珑》演出照

传承经典,海纳百川

音乐会取名“海派的味道”,并非狭义的“老上海”风情,而是秉承一贯的海纳百川、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

上海是多元文化集萃之地,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并存,而上海骨子里始终坚持自己的中国特性,坚守中国元素,这点也反映在“馨忆”的理念里。

目前,乐团正在进行“百首曲库”计划,将适于市场的曲目进行整理改编以及再创作,使其成为适合乐团演出并且可以体现乐团水平的优秀曲目。“曲库”内容分为民乐原创曲目、民乐传统曲目改编、时尚流行元素再创作、世界音乐再创作四个大类。

戴德岳谈道:“作为职业的民族室内乐团,‘馨忆’一直以用国乐使更多观众感到轻松快乐为目标,引导观众以国乐为生活方式,融入中国人正常的休闲生活中去。同时,‘馨忆’也会通过制作精良的内容,让更多团体看到国乐的无限可能性和延展性。”

对于“玲珑国乐”未来的展望,“馨忆”将在第一季的架构搭建完成的基础上,重心更多偏向内容的创作。戴德岳认为:“内容的创新与建设将是乐团未来工作的第一目标。在‘玲珑国乐’项目上,第二季将会在第一季的构架基础上深化内容,以‘曲从何来’为核心,将有体系的、系统的民乐表演投入市场,形成自己的风格。”

第5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一、初涉工作,深入多方面了解学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开学伊始,食品系2014级新生实际报道268人,对于一名刚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我来说,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状况,在工作中才便于与学生交往交流。同时,学生对于辅导员的充分了解与信任也更重要。因此,我在认真完成了学院和学工处的入职培训后,积极向领导与老师请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在新生报到前就尽量多查阅学习学校的管理条例和学生手册,充分准备,“武装自己”,以将理论更多的应用实践。

(一)及时了解掌握新生信息,“第一时间”阅读记录了每名学生的档案,初步了解学生在高中的学习情况、家庭等情况等,从而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与兴趣爱好。

(二)及时了解学生现况与动态,解决实际困难。军训过程中,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我坚持每天走进军训队伍,走访寝室,军训结束后,我们三营6连表现突出受到表彰,另有14名同学得到学院颁发的优秀学员称号。相继几名新生加入了学生会,成为了院系学生干部。

(三)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家庭学生情况。食品生物系2014级新生分为八个班级,在各个班级的班会上学生自己发言,我和学生认真听学生讲解家庭情况,审议与投票来确定贫困学生排名;之后整理奖助学金材料,公平公正的完成今年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

(四)了解发挥学生兴趣与特长,强化教育指导。针对学生特长开展文艺活动,展示学生风采,传递正能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新生校园文化。在活动中新生的古筝、吉他、电子琴、舞蹈、唱歌,表演等才艺得以传扬,也正因为新生的加入,院系文艺活动才更丰富多彩,更富有生机。

二、熟悉业务,完善日常管理

(一)新生入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1、防骗教育宣传

新生刚进入大学,院系及时召开新生入学大会后,我又逐个班级与寝室进行访谈与强调,围绕自尊、自强、自爱、自我管理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快速适应大学氛围。

2、将入学教育与专业导论密切结合,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爱校、爱系、爱专业

继我们系将首日新生入学教育合并为校企共同总结表彰大二实训大会之后,我主动发挥自己食品专业硕士之特长,在系展开专业导论之后经常到班级讲解专业课程等内容,让学生更多了解专业明白学习方向。

(二)每月一次主题班会

军训期间,我每天利用晚课时间深入班级,与学生沟通交流,同时围绕院系工作设定主题班会,扩展新生思路,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在讨论交流中,促进彼此了解,推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三)组建优良的班干部团队

尽快对学生多方面的了解,包括阅读档案,通过系任课教师和同班、寝室同学等了解,我在较短时间内确定了班级主要负责人,根据学生表现,同学的认可度,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拟任班级班委,按院系要求细化明确各个职责,培训鼓励学生干部做好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我经常与学生干部交流想法研究指导班级工作,结合实际积极促进班级体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公寓安全建设

抓好安全工作必须克服麻痹、侥幸和厌倦思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经常督促生活部和班级干部和寝室长严查寝室卫生,协同抽查管理效果,利用集中时间举行班会,形成宿舍是我家,室友之间相互关爱的良好风气。每周至少进入寝室两次,促进寝室文明建立。

(五)严格落实奖、助、勤、贷工作

根据学院奖、助、勤、贷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新生入学之初的生源地贷款工作,共有17名学生申请。

2、9月底2014级新生贫困生建档工作,共有54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建立了贫困生档案。

3、助学金评比工作,共有99名获得国家助学金奖励。

(六)以身示范,让学生以学为本

学习风气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在开学阶段,严把学风建设,平时严格考勤,抓好晚自习出勤及学习纪律,工作余暇,我就自己带头学习并大力倡导组织学生到图书馆等,养成课余看书学习的习惯。

三、加强思想引导,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针对部分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我加强了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努力营造以寝室和班级同学互督互帮的育人氛围,以加强“四率”等管理。

(一)以班会等展开思想教育强化团队与纪律

根据学生思想情况,选定班会主题展开班会,让大家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搜索资料,个人发言,结和现场演说,加强团队意识与组织纪律的思想认知。

(二)开展培训讲座

新入学时,开展了一次入学教育大会,围绕自尊、自强、自立展开了近2小时的讲座,同学反映,收获颇丰。之后,我系进行了学生干部培训大会,讲解学生干部需知,从学生们后期的表现来看,这样的讲座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信念,鼓舞学生以更多的热情对待学习与学生干部工作。

(三)一对一谈话,深入了解学生动态

工作至今,做到了每天至少找一名同学谈话,了解学生情况、教育教学现状,为了达到较好的谈心效果,我就结合因地制宜选择谈话场所如:在运动场、寝室、教室、办公室等,通过与每个学生的沟通了解,找到对病下药的良方,而对于一些学生干部,找到多方面丰富学生干部能力的新途径。

(四)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与特殊时期的学生

在开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摸查,发现存在个别具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与学生家长沟通,私下与学生了解,通过一系列努力,食检14-2班陈越同学与新学期刚来时焦虑的状态有所缓解,参加了班干竞选,学生会竞选,目前来看,状态相对稳定。

四、工作尚存不足,不断总结经验

第6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课题名称:浅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姓名:

系别:音乐系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XX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XX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XX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XX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XX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XX年5月: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修海平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开题报告参考:

谈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要求及方法

摘要:开题报告是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检验论文写作者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选题价值、获取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本文将结合笔者近年来在论文指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音乐论文开题报告中主要内容的写作要求及方法进行分析论述,期望能给撰写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同学们以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开题报告;写作;要求;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60-03

开题报告,也叫开题申请报告(或选题设计书),它是检验论文写作者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选题价值、获取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开题报告就是科研施工的“蓝图”,是一份周密详细的研究提纲。目前,高校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前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虽然各个高校有关开题报告的形式要求不完全相同,但开题报告所包含的内容却大同小异。笔者在近年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不清楚开题报告的具体写作要求及方法,因此,在开题论证阶段递交的开题报告中常存在各种问题,以至于影响到毕业论文的正常写作。本文将根据开题报告中所涉及的论文题目、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及手段、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写作的阶段计划等内容,结合目前音乐专业学生撰写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对开题报告写作要求及方法进行分析论述,期望能给撰写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同学们以启发和帮助。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名称,在写作时应注意论文名称一定要准确、简练,即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常存在的问题有:论文题目不准确、选题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选题难易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确定论文题目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选题时应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选择适宜自己完成的论题。

2.论文的选题一定要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解决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问题,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论文选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大小适中。如果论文题目的研究范围太大,将不适宜学生在短期内完成,所以在确定论题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论题的创新性、严谨性,还要考虑论题完成的可行性。

因此,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论文题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与水平,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选题依据

开题报告中选题依据主要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1.选题的来源及意义。主要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且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常存在的问题有:选题来源及意义混淆;选题的来源及意义表述不清、过于简单;语言组织口语化严重,书面用语表述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撰写选题的来源及意义时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写作。如:××现象是当前音乐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人大学期间或实习期间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或是对该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想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选题来源及意义。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演奏能力及水平进行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将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因此,在教师命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钢琴学习中的感受,通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本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又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选题来源及意义。视奏能力是检验手风琴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内容,视奏能力不仅影响手风琴演奏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还制约手风琴演奏者技术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和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本人自幼学习手风琴,也对手风琴演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之后,决定以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同时通过分析研究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培养的方法,为今后自己更好地学习演奏手风琴提供技术支持。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般是指与该论题相关的文献研究,包括论著、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从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而确定本论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常存在的问题有:文献资料收集不充分;所列著作或文章与论题联系不紧密;语言组织缺乏概括能力,对相关文献中的观点表述不准确。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参考以下方式进行表述。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外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如:国内的马永霞著的《教育评价》一书中以教育学的一些新学科新论点为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指出我国当前音乐教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国外的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谈到,美国八年研究报告中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被人们接受之后,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为了使评价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以上文献资料都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虽然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所进行的专门性研究。

3.本选题的研究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常存在的问题有:研究目标不明确;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无法实现。关于论文的研究目标,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论题,用词准确、精练、明了。确定论文研究目标,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研究目标。通过分析、研究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自己今后从事钢琴教学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4.内容创新点。论文内容创新点主要是论文写作中与相关文献中的出发点、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的不同之处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应该是每篇论文都有创新点。常存在的问题有:内容创新点不明确;没有创新点。关于论文的内容创新点,写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角度来谈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内容创新点。本文的内容创新点是结合自己在手风琴学习中的切身感受及认识,对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5.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文的作者通常在选题、实验研究、资料整理及论文撰写过程中,需要参阅和利用一些文献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创新。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遵从科学性、真实性及新颖性的原则,即: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常存在的问题有:引用文献数量过少;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按照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每篇论文至少有10篇、部参考文献,而主要参考文献应在6~8篇、部;其次,在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应符合相关格式要求,即: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社信息。如: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主要包括: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常存在的问题有:有些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无相应的解释说明;个别学生选用的不是论文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法。一般情况下,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写作时应注意结合自己的论题对选用的研究方法做简要解释说明。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良好的结构层次可以帮助作者明晰构思、贯通文脉,同时也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保证。“言之有序”的问题要靠结构层次来保证。强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使整篇论文系统严密、浑然一体。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题之间条理不清,缺乏逻辑性;标题概括性不够。一般情况下,关于论文的框架格式首先要符合逻辑规律。论文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因为论文结构层次一般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或是用若干个小标题来论述。所以在写作框架结构时,应注意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一个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如:1(一级标题);1.2(二级标题);1.2.3(三级标题);1.3.4.1(四级标题);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最后一级如果还要分层次,可用(1)、(2);①、②的形式表示。其次,要衔接自然,用语精练,完整统一。关于论文框架结构层次不论是采用自然段还是小标题的形式,都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达到无懈可击。层次与层次之间还应协调一致,各部分的先后次序、篇幅的长短,都应根据逻辑顺序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符合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让人一目了然。因此,在设计论文框架结构时一定要讲究层次、精心策划。如:论文《在乐谱上挖掘情感——谈视唱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框架结构。

引言:

1.音高动态感。①同音进行;②级进;③跳进;④曲折进行。

2.节拍、节奏律动感。①注意乐谱中节拍的基本规律;②特殊对待乐谱中的非常规节奏;③特殊位置的音符特殊对待;④重视休止符的重要作用。

3.力度、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①力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②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4.音色、音量适应感。①音色适应感;②音量适应感。

综上所述,一份写作规范的开题报告不仅是对自己所选论题的初步研究,更是对所选论题是否具有实际写作意义的检验。如果同学们在撰写开题报告中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部分的内容,必将会为后期论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使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有助于作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第一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智慧(1971-),女,昌吉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第7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走进育贤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从细微处做起,为生命发展奠基”这13个金色大字,这一办学理念引领着育贤人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探索。识字教学是育贤小学的一大特色――“半年会识字,一年会读书”。自2000年至今学校采用“先字后音”集中识字的教育改革。他们自编了一套识字教材,实现了8岁儿童独立阅读课外书。学校创造性地开展校园十百读书工程,大部分学生毕业前能阅读上百本经典名著。学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用书香浸润童年,为学生储备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育贤小学在全市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花样跳绳。我们观看了学校样式繁多秩序井然的跳绳活动录像,听张校长介绍他们邀请了全国有名的绳王王守中亲自指导。无怪乎波浪绳、交错绳、风火轮、绳中绳、网绳……各种花样跳绳交替出场,除了惊叹就是震撼,编排奇特,场面壮观。“让学生的身体今天比昨天更健康,让学生的头脑今天比昨天更聪明,让学生的精神今天比昨天更丰富。”这鲜明的、富有特色的办学目标让育贤小学在济南市独树一帜、名声远播。

二、快乐排球七彩生活――青岛定陶路小学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坐落着优雅时尚的定陶路小学,一条彩虹悬挂,一路彩虹铺就,这就是学校教学楼美观的外设计,还有暖意盈盈的塑胶操场造型。“七彩童年开启灿烂人生”的办学目标活泼灵动地镌刻在迎面的照壁上。全面打造七彩文化,以赤橙黄绿蓝靓紫七种彩虹的颜色进行校园文化的打造,把“进取、和谐、文明、健康、勤奋、智慧、责任”七种品质作为师生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作为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以“快乐排球”作为育人特色,力求“以球明理”,“以球启智”,“以球健体”,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坚定的体育精神,全校近600名学生人人掌握娴熟的排球技能。让每一个定陶孩子都能享受师爱阳光,习得生活技能,提高审美修养,锻炼健壮体魄,让童年在多彩中成长,这就是定陶人的幸福。

三、艺体教育戏曲传承――郓城陈坡乡希望学校

“梁山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著名歌唱家也从这里走向全国。古有英雄,今有才女,这就是全国武术之乡、戏曲之乡――郓城。怀着神往与激动,在偏僻的乡间公路上行驶个把小时,便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郓城陈坡乡希望学校。黄土飞扬的操场,简陋的平房校舍,露天的土厕,憨憨的笑容,黑黑的脸庞,就连引领我们参观的年轻女教师都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切都是那样原始而又天然。来不及失望,眼前的情景却深深震撼了我。简陋的校舍里外有合唱、电子琴、古筝、竖笛、葫芦等24个训练队,2170名学生,纵横交错,乐声此起彼伏……场面壮观而感人。汇报展演中,戏曲队粉墨登场,唱腔高亢激昂,表演一板一眼,动作惟妙惟肖,柳子戏、昆曲、吕剧、黄梅戏各种地方戏曲轮番上阵。我就想,是怎样的土地孕育了这样才艺饱满的孩子。你们传承的何止是戏曲,是中华民族血液里最澎湃的灵性呀!

8年的探索,郓城人初步形成了一个符合新课改理念,独具希望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回归原点实践课堂――乐陵实验小学

那天起个大早,因为我们要参观乐陵市实验小学学生的入学场面,7点钟我们已经到达校门口,一下车,眼前东西两条长龙便已一字横列,7:20伴着激昂的军乐,孩子们迈着矫健的步伐,甩着双臂,雄赳赳气昂昂,按照校内外画好的固定线路整整齐齐走进学校。走直线,拐直角,这是学校的规定和要求,在校内我确实没有看到学生横冲直撞、随意疯跑的现象,有人说这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他们的校长李升勇却说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将自然人训练成有规矩的人。这就是那个有着鲜明教育观点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李校长。他把教材定位为“文本与生活的总和”。教材成了生活的总和,在具体课程设置中他总结出经典课、时政课、观察课、规划课、家政课、棋艺课、名曲课、名画课、戏曲课等20多种课型,极大提升了学生书本以外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一听旋律就知道这是《平沙落雁》,那是《命运交响曲》,一听旋律就知道作者是谁,他的国别、代表作、意境,是欢快还是忧伤。看到这些我们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敬佩,一种对改革者精神与勇气的敬佩。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新课程改革,前沿而又深刻,丰富而又充满生机,内涵深厚而又包罗万象,他为我们今后的课堂实践提供了一种大胆的方向和思路。或许会有一次成绩的失败,但我认为最终是学生人生的成功。

五、探寻积淀,顿悟前行

第8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DV纪录片;创作理念;创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2―0065―04

长期以来,纪录片多以电影、电视为创作环境和传播载体,随着DV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阵地,以DV为拍摄工具,以非线性技术为编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以“个人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标志的新纪录片风潮当中。从传播学角度而言,DV传播使大众传播的“传-受”两极形成互动平衡的状态。一方面它契合了信息时代受众更为主动参与传播过程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广大受众将其个人生活以及自己对社会的理解通过DV表达出来,并进入主流文化,与正规、专业的电视作品一样由传统的电视机构播放或经由网络进行传播,从而使受者在传播中也处于传者的地位,大众传播的“大众性”真正得到了体现。DV记录片作为一种以体现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艺术形式也有其自身鲜明的创作理念和方法,笔者组织的DV创作团队,历经四个月时间拍摄制作了DV纪录片《守望者――汉风》,在DV记录片创作的理念和方法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DV纪录片《守望者――汉风》简介

纪录片《守望者――汉风》是以位于徐州户部山东篱的彭城书院创办人汉风先生为题材创作的,创作团队从选材到完成作品历经四个月时间,共拍摄原素材720余分钟,采访26人,最终完成纪录片时长21分钟。片子主要是讲述一位执着的中华传统文化守望者――文化学者、作家汉风先生。汉风自幼喜爱文学,12岁获全国写作大奖,大学时代出版个人诗集《失落的风景线》、《我的自白》等,大学毕业之后留校任教。为弘扬国学,2007年汉风毅然辞去大学教师工作,创办了全国首家完全公益性质的书院,至今已招收学生千余名但不收取任何费用。笔者带领DV创作团队融入书院其中,用镜头真实地记录汉风和他的彭城书院,我们随同汉风讲座、演出、访学、游历等,并采访其家人和朋友,力求真实再现一个“将生命放入国学事业”的中华传统文化守望者,以期望作品能够唤起更多的人投入到复兴国学的事业中,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DV纪录片创作的理念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DV创作的平民化视角和个性化风格使DV纪录片更具有原生态记录的特性,因而也有其区别于一般电影、电视纪录片的自身鲜明的创作理念。

1 平民化视角,个性化创作

DV传播使大众传播的“传者-受者”关系逐渐互动平衡化,也在客观上决定了DV创作的“平民化视角,个性化创作”的理念。电视纪录片中,在承担力图反映现实重任的同时,还要负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以及受体制方面的制约。而DV纪录片完全是一种很自我的表达,是一种单纯的“我思,故我在” 的创作思维,但这种个性化的创作并不等于随意化和完全自由化。DV人改变了对芸芸众生的居高临下的拍摄姿态,拥有了用影像语言自我表达的话语权,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和人的问题,特别是在时代运转中被甩出正常轨道的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群。DV人注重彼此交流,更强调与对象之间的平等感。它是一种立足民间、用平民视点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个性化创作态度。这种不受主流意识控制的个性化创作方式使DV纪录片创作更多地溶入了“平等记录”和“客观纪实”。在拍摄《守望者――汉风》的过程中,创作团队成员带着DV机和三脚架,静静地捕捉着每一个画面,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真实记录,没有导拍,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干涉,始终以平等的眼光、平静的心态、平和的意识、平实地记录着汉风和书院的细节,更多的时候我们就是书院里认真听课的学生。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真实地记录着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发出的声音。

2 理性表达,以社会责任担当为己任

作为DV创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媒介素养和理性表达,避免过分的追寻“另类”和“边缘化”题材倾向。“DV 创作应注意在社会所能普遍容忍和接受的层面寻求思想情感的另类,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化的价值取向与媒介的地位、性质与身份的协调。过于脱离媒介要求和社会规范的取向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 [1]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2]教授认为:“DV 的表现形态是非常感性的,而DV 的核心是非常理性的。DV 直面人生的真实与贴近,跟现代娱乐是不同的。DV是捕捉生活中的事实和这些事实的细节,是了解事实背后的原因及对于原因的考究和对真像的一种探访与看法。所以,DV 必须要有一种观点,一种正确的认识,一种看待和理解生活的客观观点。如果DV 没有观念的正确传递,而仅仅是作为生活的碎片去呈现,那么,DV 就会很快被人抛弃。”在创作《守望者――汉风》的过程中,我们正是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下,决心用片子表达一种文化爱国的情感。正如主人公汉风先生所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虽然经济在腾飞,但是道德在沦丧,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正在丢失。我们正是想通过《守望者――汉风》讲述一个将生命放入国学事业的文化守望者,力求用汉风的人格魅力感染更多人了解国学,走入国学,复兴国学。

三DV纪录片创作的方法

DV纪录片是用画面语言表现真实的生活和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因而要遵循视听语言的表意逻辑,在拍摄技术、画面构图、剪辑艺术以及审美方面要遵循影像作品的创作规律,这也是呈现真实和个性表达的前提条件。

1 原生态记录

(1)画面讲求构图美观、稳定

在不干涉被摄主体的条件下,应尽量保证画面的美观和稳定,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传达画面信息,使作品有可看性。根据环境情况,采取不同的机位和角度进行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尽量使用三角架。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DV轻便、高带电量电池和低成本磁带更便于等待拍摄,这个时候更需要三角架支撑。在拍摄《守望者――汉风》的过程中,我们绝大部分的场景都使用三角架,在保证原生态记录的前提下注重画面构图,合理安排画面元素前景、背景、陪体等。例如在采访汉风先生时,我们选取侧面角度拍摄,给人更亲近的感觉,像是在闲聊式的、非正式的和朋友式的聊天,同时以书院青砖作为背景,竹林作为陪体,以竹喻人(如图1)。

(2)注重长镜头意识和细节意识

长镜头可以尽可能地真实再现生活的原生态,镜头内部包含更多的信息内容,也是在纪录片创作中最常用的拍摄方式。在《守望者――汉风》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在许多场景的拍摄中都运用了长镜头,例如在拍摄汉风先生给大学生做讲座的画面中,为了更真实地表现台下爆满的场面和学生聚精会神听讲的神态,我们采用了横摇长镜头拍摄。

细节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力量和丰富的寓意性和象征性,是点睛之笔,是血肉。一部片子看过之后,令人回味良久的往往是那些感人的细节。我们在拍摄书院的“每周一歌”活动时,正好是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书院教授张化之老师带领大家歌唱《抗敌歌》,到动情之处,张化之老师满脸悲愤和激昂的表情,奋力用手拍桌子,我们用推镜头拍到了这一真实而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如图2)。

(3)注重画面共鸣效果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要善于“抓拍”、“抢拍”甚至是“偷拍”一些能够引起共鸣和赋予情感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是开放性的,是超越了画面呈现的有意义表达,其实也是主观意识的客观表现。“这种画面有两种效果,一是具有直接和明显含义,也就是画面传达的真实场景;二是附加上的情感共鸣,它能使片子更有深度。” [3]我们在拍摄《守望者――汉风》的过程中,有一个画面是汉风的妻子正给学生整理衣服,而主体的背景恰好是汉风的背影,我们将这个画面放到了汉风妻子的态度由对丈夫的抱怨转为支持之后,一方面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另一方面画面的隐喻是汉风的事业离不开妻子在背后默默地支持 (如图3)。

2 创意性剪辑

“真实只是对一种事物、一个世界客观存在的知识性介绍和呈现,通过对现实客观真实的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不知道的事,看到另一些生活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人。纪录片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引起我们的思索,让我们从那些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中,体悟到一种精神、一种生命。换言之,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对真实的超越。” [4]创意性剪辑就是要将原生态记录转化为“对真实的超越”。

(1)叙事故事化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内容的真实是纪录片生存的基础,表现的形象化使它与艺术接壤,而故事性则是其价值实现的最佳载体,缺少了故事性的纪录片往往是难以成功的。前苏联纪录片大师狄加•维尔托夫[5]曾经关于纪录片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纪录片是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纪录片中的故事化就是“将现实的片段组合”的过程,以达到“有意义的震撼”。当然,这种故事化只是一种加强纪录片感染力的创作手段,其前提必须是客观真实,而非虚构和臆造。

在创作DV纪录片《守望者――汉风》进入剪辑阶段之初,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长达720多分钟的原始素材,如何将这些现实片段进行组合精减,以形象化的叙事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难题。整理素材之后,我们避免走平铺直叙和宣扬说教的叙事方式,也避免使用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手法,决定将人物故事化,娓娓道来但不乏节奏、冲突、的情节变化。我们力求用画面语言真实的讲述一个传统文化守望者的成长历程、思想变化的过程,家人的态度转变以及社会各类人群的看法、汉风的选择、困惑等都是人物故事化的情节元素。我们希望通过故事的讲述,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结尾,留给更多人思考的东西,关于社会的、人的、文化的一些思索。在结尾以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结束,画面中汉风依然是那个毅然扛起复兴国学大旗而义无反顾地四处奔走呼喊的执着形象,也许正如华夏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化之所言“汉风有些自不量力,但他做的事情是当为”。

(2)节奏处理

从美学角度看,节奏是一种属于形式规律范畴的表现方式。“内部节奏是指纪录片的内容本身表现出的轻重缓急而给受众心理留下的主观感受;外部节奏则是依据电视语言而组织起来的高低、起伏、强弱等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外部节奏以内在节奏为依据,内部节奏则通过外在节奏来表现,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的和谐统一构成了纪录片的节奏美。” [6]在DV纪录片的创作中,对真实的事件进行合理的节奏安排,要避免叙事的拖沓和原始素材的简单排序,并且赋予记录片的内容和形式以节奏美,让纪录片的内容表述疏密相间,张弛有道,跌宕起伏,富有韵味,更具吸引力。

内部节奏是由情节发展和人物内心情绪起伏以及创作者的思绪波澜而产生的或急或缓、或快或慢、或凝滞或运动的变化过程,最常见的是用悬念和冲突形成节奏。《守望者――汉风》的开头抛出一连串问题,有汉风辞去大学教师工作、招收学生不收费、身边的人对他的不同评论、汉风的困惑等,用这些问题设置悬念,引发好奇,并形成波折的叙事节奏,给受众以观看的兴趣点。在采访汉风妻子的过程中,妻子讲述了丈夫辞掉工作创办书院的艰辛和挫折以及她对丈夫的怨恨,这种冲突形成了内容上的节奏,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将妻子的访谈内容拆分,通过穿插故事情节,形成了“怨恨―理解―支持”的内部节奏。

外部节奏是由画面、声音等视听语言的组织起来的富有变化的形式,也是一种形式节奏,通常运用镜头的运动、画面的剪辑、色彩的变化、音效音乐的运用来形成节奏感。我们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外部节奏表现在声音的处理和画面剪辑方面。我们的采访对象有26人,每人有5分钟左右,如何能在20分钟的作品中将来自不同的声音表现出来。在后期编辑过程中将每一个人对汉风的评论关键字摘出来,有两个字的,有四个字的,然后将剪出来的素材连成一条线,在形式上用1分40秒表现了不同人对汉风的不同评价,节奏快,力度强,印象深。在表现某大学一些国学社团呼应书院的活动时,我们以一名穿古装女子弹古筝的画面开头,后面的画面内容以社团的代表性活动在古筝音乐的衬托下淡入淡出,形式上形成有韵律的节奏感,一方面表现真实事件,另一方面表现国学之美(如图4-6)。

3 同期声运用

同期声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与画面同步记录下来的和事件相关的人物语言与现场音响。在纪录片创作中,同期声的使用不仅是纪录片再现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表达情感、进行故事叙述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代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化,使纪录片更加强调纪实性或真实性。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除了用解说词讲述故事和补充画面外,大量的使用了同期声,有人物对白、环境音效等,这些与画面同步的声音元素真实记录客观存在,真实表现了人物性格和环境气氛。再则,同期声在叙事过渡、增强事件对观众的吸引力和观众对事件的参与感等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四总结

“DV的出现给纪录片创作观念带来了全新的变化,DV作品不论是在小范围研讨传看,还是在主流媒体中播出,都必将实现传播者的大众化,而这正是传播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7]但是,我们也要看到DV 纪录片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DV纪录片创作一度出现题材的过度边缘化、底层化、甚至猎奇倾向,制作技术的粗糙以及缺少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约束等,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DV 新世代”――中国非职业影像运动[N].中国广影视报,2003,(28).

[2] 于丹.热爱视觉:关注中国DV文化发展[N].中国广播影视报,2003,(5).

[3] Alan Rosenthal著,张文俊译.纪录片编导与制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6-77.

[4] 高鑫,周文.电视专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69.

[5] 谭天,陈强.记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M].湖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3.

[6] 蔡之国.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J].中国电视,2010,(1): 59

[7] 冷冶夫.访谈冷冶夫:DV纪录片的欣赏与创作[EB/OL].

Discussion on the Creation Ideas and Methods of DV Documentary

――for Example of the Documentary ofWatchmen Hanfeng

YIN Xu-biao1,2CHEN Lin1LI Fan1

(1.School of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9, China;2.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Shanxi 037009, China)

Abstract: The rise and maturity of Network、DV and Non-linear editing makes personal survival of documentary break barriers ultimately, and DV documentary develops rapidly and has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mainstream media. DV documentary ha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documentary authenticity. And its civilian point of view and the personalized expression also determine DV documentary’s own distinctive creation ideas and cre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takes our creation of documentary " Watchmen Hanfeng"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creation ideas and creation methods of DV documentary.

第9篇:古筝毕业总结范文

日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女博士遇辉成为西班牙一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议。有人担心她是否会因此而影响学业,但更多的争议焦点则是对“女博士”是否能胜任“形象代言人”的质疑,人们很难把这两个角色联系在一起。

“女博士”的形象似乎一直都不怎么好。不少人将“人"分三种性别: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而人们对“形象代言人”的印象就截然不同了。可如今这两个角色竟被那个女博士集于一身,难怪引起人们的惊异和误解。

我的大学时代,一个28岁的上海交大男博士调侃地勾画出他眼中的交大女博士的形象:身材不足一米五,体重超过一百三十斤,蓬着头发黄着脸,端着饭缸子叉着肘子在食堂里使劲挤,每顿打四两米饭两份红烧肉……在他们这些男博士眼中,这就是女博士的典型形象。

后来从许多男人那里了解到,他们心中的女博士都无外乎“女学究”、“书呆子”等固定形象,很少有妖娆鲜亮的,男人心目中的女博士几乎集中了男人生命中最恐惧的所有东西,尽管他们的学历从中专到博士不等。

电影《绿茶》是一个把高学历的女性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给极端分成两个部分的电影。那个木讷老气的吴芳大概就是按照男人心中的女博士的形象设计的,而神秘性感的朗朗则是男人心目中遥远的期待。

《绿茶》里的主人公为何是个女硕士,而不是个女博士呢?也许,对于常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人所能接受的事实的极限了,如果改成个女博士,未免对太多男人的思维造成破坏性的冲击。

事实果真如此吗?女博士的现状是否真的如此不堪还是被世人所妖魔化?到底是“女博士”的队伍里蹦出了遇辉这个“另类”,还是人们对“女博士”的偏见需要重新注解?为此本刊记者近日深入到一些女博士的生活中,了解了她们博士光环以外的真实生活和心路里程。

都是学历惹的祸

口述者:刘果,苏州大学生物系03级博士生

我一直认为自己还算是个招人爱的女孩子,爱说爱笑爱闹爱玩爱打扮爱漂亮,还喜欢爱情。和任何“以美丽为己任的女生”一样,会为某次出行的衣着在镜子前面踌躇,会因为一次靓妆的“不期成功”暗自窃喜。

我是个江南小女子,长得虽谈不上漂亮,但还算清秀,身材虽不算高挑,但还算匀称。长那么大,别人总说我看上去可爱。但自从前年我考上了博士研究生,与别人眼中的“可爱”就永别了。是的,都是学历惹的祸。因为学历,我和我的女同学立马变得面目狰狞。

据说早有这样的说法:本科生是小龙女(我属龙,本科时有男生追我就这么称呼我,当时尾巴都翘上天了),硕士生李莫愁,博士生灭绝师太,上灭下绝,够狠!也罢了,尼姑还算是女的吧,总归性别鲜明,后来就愈发恐怖,我们又无端丢失了性别。

所谓女博士,高校里早就有了最最权威也最最形象的学术界定:“世界上有三种人,一为男人,二为女人,三为女博士。”据说后来为了定义的准确和完整,又在前面加了个定语,“未婚”女博士。

所以我就很惨了,占全了成为第三种人的所有条件,也被迫开始了作为第三种人无性别的全部生活。首先是旁人对你的称谓彻底改变,从小到大,我拥有许多外号、昵称,比如“苹果”、“果丹皮”什么的,简直百花齐放,但自从本人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大家看到我,不分男女,无论年龄职业,毫无例外地,得叫上一声“刘博士”。哇!就差没再鞠上一躬。那架势,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德高望重,当下也恨不得气沉丹田,调整表情,清清喉咙,眉宇深沉且语音智慧地回复一声,既要区别于男博士的凝重,也必须不同于“非博士”女子的娇俏。怎么样,辛苦?那是,没辙,总不能辜负大家对女博士的期望吧,总不能跨越人家对女博士的定位吧。说实话,我也不是没有努力过,轻盈玲珑,结果刚一转身,就听见对方极其困惑地嘟囔,咦,她也算是博士?

其实,想开了倒也没什么,称呼嘛,代号而已,管人家怎么叫,自己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可惜后来我又悲哀地发现,别人怎么叫你,就会怎么看待你。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女博士,好家伙!绝对科学严谨,不苟言笑,刻板木讷,眼高手低;终日三点一线,寝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长年累月以书为伴。而对外面的世界,只能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而女博士的眼神肯定是十足学术的,气质也是充盈着书卷气的,左脸康德,右脸黑格尔;女博士脑子里都是课题、项目,嘴上说的都是国计民生;即便是关乎走哪一条道,上哪一道菜,喝哪一种汤,恐怕女博士们也会沉吟片刻,很谨慎地以科学的方法论发表意见:“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考虑……”

冤枉啊!但没用,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再可爱,再美丽,只要你是女博士,“下场”都一样。

比如相亲吧,男方看了照片可能已经跃跃欲试,蓄势待发了,可一旦知晓对方是女博士,开溜得比谁都快。不知他们是怕女博士开口闭口谈学问,还是怕女博士们太学究,不会买衣服?不过也不能全怪他们,把一个“第三种人”娶回家,委实需要些勇气。比如我吧,有过几次这样的“悲惨经历”,从此对于相亲就心灰意冷了。

再比如求职,本来你各种条件过硬,张张证书在手,只要一暴露女博士的身份,对方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掐断所有溢美之辞,话锋急转直下,沉痛地说到“但是”两个字。

不过最近我还真体会到了当第三种人的好处:我身上有了正常女生的一点优点就能无限放大,爱好广泛点,大家惊呼:哟,你还会这个?好像女博士除了书,什么都不认识;把小巢收拾得雅致些,也有人大叫:哇,这是博士的房间吗?前段时间,被人邀请卡拉,不慎选了高难度曲目,再加上发挥欠佳,曲毕羞愧不已,哪知众人均真诚鼓掌,眼睛熠熠生辉,仿佛在说,呵,女博士也会唱歌,也能唱成调,值得鼓励。

可叹啊!

嗅一嗅,女博士的女人味

替男友拉下拉链

主人公:静,心理系

风雨里赶来的静穿着件淑女屋样式的衣服,在寒冬里显得可爱而单薄,但正称了甜美的她,一笑起来眼睛就成了一缕弯月。虽然把心理学攻读到了博士,可是悠悠的她却像个小女孩似地一脸的怯生生,丝毫看不到老练、深谙世事的影子。

一路走来,静都把学位看得很淡,并没有一味的死心眼要做个女博士。本科直升硕士,硕士又提前攻博,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如果不是申请提前攻博,要我自考的话,可能我的顾虑就会多些了吧。”虽然老师们都觉得她是块做学问的料,可是静怀有的却是一颗追逐着大学校园美好氛围的浪漫之心。

和静相识的人分两类,一种是先知道她女博士身份而未见其人的,见到了她,反应便是“不像、不像。”;另一种则是先认识她人,后知道她女博士身份的,则是“佩服、佩服。”

一边谈话一边喝茶,静忍不住要发个短信,“对不起,我的男朋友过会要来,一起可以吗?”自此,她的心思就一直徘徊在餐厅的门口了,时时注意着动静。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搞得很兴奋,和她开起玩笑:“是不是帅哥啊?”没想到她脸一红,偷笑起来:“你自己看吧。”女孩子终究是女孩子,一牵扯进爱情,都是一样的可爱,于是我们的话题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谈他俩的星座般配吗?静还让我猜他是哪个星座,搞得两个人像是脸红耳赤的初中生。

过了一会,静的男友到了,可是走错了门,静一下从椅子上蹦起来,一副关切的模样。风尘仆仆的他看上去很有书生气,两个人一下子被甜蜜包围,完全置我于不顾。静从他手上接过伞,为他抹去脸上的水珠,可他却卡住了拉链,脱不下外套,结果还是静亲自动手为他“宽衣解带”呢。

他们是在一个活动上认识的,男友是硕士,他的朋友们听说他找了个女博士,还是学心理的,都吓了老大一跳,可是他颇不以为然,因为只有他认识的静才是最真实、可爱的。

自从静的男友到达后,这场采访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因为我深感"内疚",如此之大的"电灯泡",完全可能闪到两个人互送的柔情眼光。算了,赶快撤退,临行前问他们上哪吃饭去,结果两个人神秘兮兮的,静说:"要出去吃面。"男友回了一句"这也有的,意大利面。""不一样的,有特殊意义的。"竟发起了小嗲,搞得我都酥了,想必这样的女博士,想不爱也难!

坐在路边喝小酒

主人公:恬,法语系

第一眼看到恬,就有种欲望想称她作“小美人”,她有点像“变坏”前的周迅,还有些杨恭如的味道。刚开始接触,心想这个生于江南水乡的女孩果然是颇具淑女风范啊,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柔柔的,说起话来软软的,好女人啊。但是渐渐处熟了,就发现自己被骗了,她好淘气,坐在椅子上还像孩子似得不安分地一翘一翘,特精灵。结果恬大笑着称自己“刚柔并济”嘛,哈哈。

恬说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博士,她的状态一直停留在大学毕业时的那个阶段,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对人生的热情。也许是由于硕博都是在法国修读,并且做的都是电影文学之类有意思的科目的关系,你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那种情调,不是小资而是左岸。秉承了法国人的自由、安逸、随性,她说自己开心时会和朋友坐在街边喝酒;到了舞厅玩得比谁都疯;带着一帮吃惯了法国大餐的老外去“吴越人家”;看电影时该哭就哭、想笑就笑;会看艺术的《蓝》、《白》、《红》三部曲,也特爱看《杀手不太冷》之类的商业片;边看几米的漫画边写“评语”;爱洋娃娃,爱给小朋友做饭、爱躲在被窝里睡懒觉,享受那种被爸妈催起来的幸福。

从小看张晓风、席慕容长大的她,一门心思想要嫁人、生子,偎着昏黄的灯光和老公、孩子一桌吃饭的温馨是她的美梦。恬俏皮地说:“要生儿子哦,因为我性格里有男孩子的成分,和孩子玩起来一定很high!"她说别人都以为像她这样的女博士一定很难追,其实才不是呢,"我特好追,别人说一起出去吃个饭啊,一起玩啊,我就被骗进了。"她和现在男友的感情还真颇有几分波折呢,恬和男友在高中同校,他一直久闻她的大名,可惜未曾见到庐山真面目。后来,大学,硕士这么多年都一点音信也没有,后来竟然在另一个城市上海偶然相遇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不见倒罢,一见倾心。

恬夸张地说,尽管有时做学问遇到瓶颈,她会想用脑袋撞墙,但生活还是很滋润,可以用动若狡兔、静若处子来形容。各式运动她都要尝试:高尔夫、羽毛球、游泳……学不成钢琴就学古筝,恬说手指在琴弦上跃动就好似跳舞一般唯美。

“我要在法国开一家最正宗的中国茶馆,充满着中国的味道。要在中国开一家最正宗的法国咖啡厅,里面有最好吃的法国小点心,让所有的人都能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享受着甜食和阳光的快乐。”

恬问我看过《功夫》没,她推荐我去看。"《功夫》的基调都非常的暗,但是黄圣依却像一道清爽的风,穿过了整个片子。我就想成为那样的女孩,污浊中的一朵山野小花,过着海子《面朝大海》里所描摹的生活,养马,种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美女博士的烟火人生

主人公:汪婷,浙江大学数学系03级博士生

汪婷是1993年上高中时发下宏誓要成为一个女博士的。那时她还是个高一学生,成绩中上,因为是省重点高中,考个普通大学没问题,但要当女博士的念头,着实还是让周围人大吃一惊。

其实汪婷是单纯从学业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因为高中时的她还没想过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交友恋爱、结婚生子,也不知道事业和家庭犹如鱼和熊掌常常不可兼得,更不知道很多男人看待女博士竟然如洪水猛兽,避之犹恐不及。身边有人善意劝她,说读了博士不容易找对象,没人敢娶,作为女孩子,终究还是要嫁人的。尤其是个长得不错的女孩,能读到本科毕业就不错了,读了博士反而吃亏。“这是很多人认为的至理名言”,汪婷说。

读到硕士时,汪婷逐渐了解到了很多男人对女博士的真实想法。很多男人的大脑里对女博士的印象基本相同:长得很丑,即使不算很丑,也带着厚厚的黑边眼镜,打扮得老土且不合时宜;张口就是学术问题,一副迂腐不堪的样子;思维特别僵化,总喜欢在某个问题上争出一个结论来;最要命的是总喜欢在男人面前摆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劲儿来。

“我觉得很多男人害怕女博士,倒不是因为女人读了博士,而是因为很多女博士不像个女人。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女博士这个词应该分解成为“女人”和“博士”这两个部分,分别是两个独立的变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相加,而是相乘。

在男人眼里,‘女人’是一个变化的量,可正可负,用Y表示;而‘博士’是一个正的定数,如果文盲是0的话,博士就是100。那么男人对女博士的印象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impression=100Y。如果一个女博士是个漂亮女人,她面貌可人、有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得体装束,在举手投足之间还透出一点风情万种的性感,在男人的印象里Y便是一个正数,这时候博士的修养便会让男人的好感瞬间扩大100倍;但是如果相反,一个女人长得丑陋,或者忽略了自己的性别,像粗糙男人那样不修边幅,又说起话来气势逼人,完全缺乏女性的含蓄与善解人意,Y显然是个负数,不幸又有一个博士身份,也能让男人的厌恶瞬间扩大100倍。”汪婷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男人来说读博士总是比当文盲好,而对于女博士来说,是不是个可却是至关重要的,会给人的印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这些深刻的认识,读到博士的汪婷在紧张的课业之余,依然不会荒疏了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修炼。她会每周逛街、做脸、练瑜珈,还买了很多时尚杂志。面对许多40岁还未嫁的女博士,28岁的汪婷于2004年10月结婚了,成了个幸福的小女人。老公是个清朗的男人,硕士毕业,学历虽不及她,却懂得欣赏她,呵护她,用汪婷的话说,“他最难得的是没把我当个博士,而是女人。”

作为一个女博士,汪婷最后总结道,“男人既不恐惧博士,也不惧怕女人,只是害怕一个总是自以为是博士的女人,或者是一个不太像女人的博士。”

采访手记

如今博士多如牛毛,女博士也开始争奇斗艳了。在采访中,我们所接触到的虽然不全是美女,却都是在百忙之中不忘美容养颜、修身养性,也懂得适时享受生活的女性,以男性化自居或者特别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博士,已经不多见了。

而很多男人的观念在也与时俱进,不再“谈女博士色变”。不过大多数男人见了一个颇有女性魅力的女博士,还是会满脸惊讶地说:“你看起来不像个女博士啊”,这很像以前听过的一个笑话,说人们对一个上海人的由衷赞扬就是“你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个上海人啊”。这说明男人对女博士那种固定“成见”还未彻底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