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素质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

第1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 iPad中文网站等 中文网站无障碍评价模型探析 海外中文网站生存状况调查 中文网站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信息的质量评估 浅析境外体育中文网站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外学人在中文网站的言论特点研究 值得关注的十大智能硬件中文网站 财经中文网站 “人气基因”与竞争力趋势 论中文网站整体艺术设计的评价原则 美国新开通中文网站 彰显“中国热” 朱稣典在音乐出版与音乐教育上的成就述评 垮掉的中文网络 第27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述评 论音乐教育中文化素质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任重道远 谈音乐教育 浅谈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研究 音乐教育简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版权所有人:广东迈达威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学素质教育基地)。是否收费:否。主要板块:音乐艺术、音乐要素、音乐欣赏、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其他艺术、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适用对象:音乐教育工作者、中学生、音乐爱好者。适用范围:中学音乐备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的查询与下载。网站特色:该网站是暨南大学素质教育基地——广东迈达威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普通高中教科书《音乐》(全一册)开发与建设的。从横向分类来看,网站内容包括音乐艺术、音乐要素、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其他艺术、音乐的社会功能。从纵向结构来看,网站内容包括单元、州别、中国分类、外国流派、人物、作品。可以说该网站是一本全面的网上高中音乐教科书。该网站图文并茂、音像兼备,是高中音乐教师、学生及其他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学习者可以利用的音乐资源网站。

四、音乐教育研究型网站

(一)中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网

网络实名:中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网,网址:http://

版权所有人: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是否收费:否。主要板块:关于奥尔夫、奥尔夫动态、会刊、招生讯息、李妲娜文集、刘沛文集、论文集萃、译文天地、教材教具、奥尔夫中国认证、奥尔夫之家等。适用对象: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教育研究人员。适用范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相关研究资料查询和下载。网站特色:该网站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创办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专门网站。该网站为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人员提供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体系概念、最新动态、委员会会刊、教学案例、培训信息、专家文集、论文集萃、译文荟萃、教材教具等资料,还提供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国认证和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员注册等服务。该网站是一个由音乐教育专业机构创办、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为主题、以学术资源和服务为内容、以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对象的音乐教育研究型网站。

(二)郭声健艺术教育网

网络实名:郭声健艺术教育网,网址:http://sj—

版权所有人:郭声健。是否收费:否。主要板块:艺教动态、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学位论文、论文集萃、教学点评、教案精选、艺术启蒙、新书推荐、投稿专线等。适用对象: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教育研究人员。适用范围:音乐教育课题研究方法学习,音乐教育论文写作及音乐教育学位论文写作方法的学习和参考,音乐教育论文浏览,音乐教案交流与研究,音乐启蒙教育研究资料浏览,音乐教育新书查询等。网站特色:该网站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声健主办,是一个以音乐教育研究者为主要对象的音乐教育研究型网站。该网站的资源主要有:音乐教育课题申报与研制指导、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指导与范例、音乐教育学位论文写作指导、音乐教学个案点评与教案精选、音乐启蒙教育研究成果资料、音乐教育新书推荐等。该网站为音乐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了从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到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系列相关资源,其音乐教育专家主办的背景也为其资源的科学性、客观性、专业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哈睿.论音乐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建设[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

[2]倪军.网络环境下高等音乐院校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J].音乐探索,2006(1)

第2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素质教育 实现途径。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地位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与认识问题。比如,何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在学校政治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现有思想水平进行道德的、政治的、人文规范教育,培养其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虽然不同时代的政治课教学会打上那一时代的印迹,但是特定社会总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受其特定情境影响的同时,必然存在超前的、社会发展要求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它看成单一的,彻底受某一因素的影响而决定全部内容。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成分绝对存在,但作为人文科学,思想成分才是它的精华。思想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各项素质的高低。

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功用绝非单一项,在完成相应的、或者说有选择的内容之后,必须将重点放在教育者的思想方面。一个思想不健全的人可能造成的伤害更大,一个思想健康而高尚的人即使是平凡的,也是有益的,对他这个人,或者他所在的集体和社会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

二、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不是由人们主观随意规定的,而是由素质教育内容、思想政治课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在素质教育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放在首位,而思想政治课则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可见,它的地位不一般。可以说,素质教育每一大类项目中无不渗透着思想政治课的影响。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思想政治课则是素质教育这个灵魂的载体。

2.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诸方面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素质教育性质和方向的作用。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大潮中,形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存,不同体制学校办学思想的差异,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要让思想政治课在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一旦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削弱或取消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否认它的作用,学校就很容易生产出道德败坏的“人才”和影响社会发展的残次品。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担当着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要真正担当并完成自己承担的素质教育重要任务,必须大胆实践和探索,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1.课堂主阵地要抓住不放。

从教师方面讲,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基本原理和公民品德教育,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各种正确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从学校方面讲,课时安排不能少,教师要求不能低,考试中的比例不能减,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能降。

2.教师跟上考试要求的步伐。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考试由原来考知识为主改为重综合能力测试。要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思想政治教师本身综合能力要先提高。不仅能教好思想政治课,而且要知晓历史、地理、乃至理、化、生等学科有关知识,并与之结合。这也是素质教育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

3.结合高考要求,教育学生关心时政。

帮助学生订一份时事杂志,要求每天收看收听国内外新闻,请团委、学生会办好广播和板报,并组织时事政治竞赛,养成学生关心天下事的品质,逐步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

4.安排和组织好思想政治活动课程。

可利用节假日或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撰写观后感、访问记、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开展小论文写作竞赛,增加学生对课文理论理解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政治教师如没有当班主任,可经常与班主任联系,搜集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便于结合课文理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或参加班级管理小组,协助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

总之,素质教育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展,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着思想政治课程调整、内容更新、教法改进和视野扩大。推动着思想政治课改革,推动着中学政治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我们要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努力奋斗,承担起思想政治课应承担的光荣责任。

第3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对国内外近三年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笔者发现,语界同行对“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课题研究的广度和力度都不够,对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专题研究甚至为空白。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1前期基础调研

二00一七年,笔者深人都匀市周边20多所乡镇中学的英语课堂,听了二十多位教师的课。在贵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笔者发现:无论教材、教法、教学设施怎么先进,如果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无从谈起。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本着这一问题,笔者对国内近3年的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于对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对国外研究的描述

近三年来,有三篇教师教育研究的综述文献代表了我国外语学术界近来对于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综述的最高水准、它们是:《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贾爱武,2005);《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刘学惠,2005);《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高云峰,李小光,2007)。以上几篇文章对近三十多年国外在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了类似的概述,认为外语教师教育可分为以下叹个阶段:70年代交际法兴起之初,人们研究重在教学内容,80年代开始热衷于研究教学方法,并创造了多种教学法和技巧,但是教师们并不能顺利地实施这些教学法,于是90年代的研究重点转到了研究教师上来了。WWW.133229.cOM1997年在英国布赖顿举行的第31界国际英语外语教学协会年会上,英语师资教育与教师发展成为会议六大主题之一,其中关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和动力问题是目前外语师资研究的重要课题。tesol组织的学术刊物tesolquarterly推出专刊“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展开国际性讨论,它标志着英语教师教育己经成为各国从事英语教育专业人士的研究焦点。

2.2国内高校相关研究

《外语界》等十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在近十年总共发表高校外语教师教育论文64篇(高云峰,李小光,2007)。从时间跨度以及刊物的分布来讲,没有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研究态势,说明目前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师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足,研究力量薄弱(同l)厂〕我国90年代后期开始有学者对外语教师教育表示关注,但多是从理论研究以及外语教学技能的角度展开的,对教师的培训也多是表层化,相关的文献中常出现“外语教师培训”、“外语教师教育”,而“外语教师发展”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说明了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应从教师内部自身提高内在素质才是关键所在(国内研究算是勉强跟上了国际研究的步伐,但仍有不少差,特别在强调教师发展这一点上,我们更注重理论,培训也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而国外更注重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意识以及促进发展的途径(贾爱武,2005),笔者对国内一卜种外语核心(或重要)期刊,如《外语界》等近3年刊发的外语教师教育类文章作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1国内重要外语期刊近…万三年发表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统计表(单位:篇)

统计结果与高云峰,李小光((2007)的论述一致。不少刊物如《外语学刊》等近三年刊登的外语教师教育论文的数量居然为01所刊发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很少,并且多是讨论抽象的理论为主,如教师培训模式、教师信念、教师自主等。

以上统计都是与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研究有关,似与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研究无关,其实不然,原因如下:第一,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是培养英语教师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基础英语教师的重任,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发展与高校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第二,高校是引领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最前沿阵地,其科研理论、成果和模式对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有很大的参照作用。第三,高校的理论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代表国内该领域理论的最高水平,对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直接产生重大影响,起到对外语教学改革进行导向的作用。

笔者还对2004-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所资助的常规项目以及西部项目的数量进行了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表22004-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所资助的英语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的项目数量统计表(单位:项)

统计表明,近几年获资助的英语教学类项目偏少,这与我国庞大的外语教育环境不相符,2007年外语教学类获资助的项目增加到10项,但仅一个项目与外语教师教育有关,但不是专门针对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国家社科基金对外语教师教育项目的资助还非常薄弱。

2.3国内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研究概述

近年来,《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育》、以及各类学报都刊载了一定数量的针对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类的论文。各种相关学术会议也在热火进行。这些文章和学术会议大多针对英语教师教育的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教学介人为主,多是讨论教学信念、师资培训,或者优秀教师个案研究,没有从全面的角度探讨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的教师开拟,再辅助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感受实验的动态过程。这样既节约实验成本,避免使用昂贵、有毒有害试剂,也适合易燃易爆、造成环境破坏的实验;又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方法,观测到真实的现象,也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如对有机物燃烧、蛋白质电泳等实验进行模拟,就能从根本上实现整个实验过程的绿色化。

2.4考核方法绿色化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对实验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采取了小论文加平时成绩、一次操作考试加平时成绩、实验理论考试加实验操作等多元化的考核办法。但这些考核办法更多的是针对学生实验能力本身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实验道德规范的养成。考核方法绿色化就是在考核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环保责任和团队精神等的考察,以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高素质人才。

3教师素质绿色化,构建绿色实验环境

教师作为实验环境构成中的一大主体,其自身素质的绿化对于实验环境的绿化至关重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绿色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为此,教师自己必须加强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面向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无论在教学方式上和个人行为上都要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提出思考,进行改革,将绿色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4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一、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质一词最早由美国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意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培养和提高社会个体的信息觉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1)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其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指对知识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知识信息的敏感程度,即人们从信息的角度对社会中各种现象、行为的感受、理解和评价这种自觉的对信息的心理反应。信息意识在信息素质结构中起着先导作用,影响着人们对信息需求和对信息需求的准确表达,支配着人的信息行为。信息意识教育目的在于激发个体潜在的信息需求意识,并能充分准确地辨析和鉴定信息的价值,合理的利用信息,从而形成一种对信息敏锐的思维感知能力和对信息所特有的恒久注意力。(2)

(二)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主要指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利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信息素质的核心所在。具体说来,其中获得、评价信息是指对信息的捕捉和发现、采集和优选;组织和保持信息是指对信息的分类和综合、查错和控制;传递和交流信息是指对信息的输出和接受与沟通;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是指对信息的检索、排序、存储和变换;创造性利用信息是指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且能够利用信息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利用新的信息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三)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用以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3)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社会个体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它是保证信息素质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主要内容包括尊重知识产权、培养信息良知,在信息活动中坚持公正、平等、真实原则,遵守有关信息活动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等。

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

学校方面: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发端于1984年教育部颁发的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文件。由于该文件的规定,全国各高校有条件的才正式开设文献检索课。2002年版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明确了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任务,文件和规程从宏观上规定了高等院校必须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但对于信息素质教育目标、教学规划、教学要求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缺乏指导性意见,各高校的文献检索课自行开设、自行选用教材。信息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与其角色相当的重视。迄今为止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院校并不多。大多数院校并没有把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方法课、基础课开设并真正重视起来,往往只把它当作一门普通课程甚至选修课看待。同时,信息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也难以全面的展开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和网络建设等信息素质教育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校园网的建设卓有成效。但利用率并不高。图书馆的主要效能还体现在提供纸质材料的查找和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网络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娱乐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的极少。

大学生方面:信息意识淡薄,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信息缺乏敏锐性。信息欲望不强,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较低。信息能力有限。信息的综合利用技能较差。主要体现在搜索能力有限。表现在不能有效地将检索需求表达出来。不熟悉检索系统的检索语言、检索运算符以及相关的检索技巧;检索策略不够合理,不能及时根据检索结果有效的进行调整。搜索范围主要在国内资源上,类型多为纸质资源。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检索和光盘检索能力,但网络检索能力亟待提高,极少进行国际联机数据库资源的利用。信息道德堪忧,主要表现在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包括阅读不良信息等。

三、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对信息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素质成为评价人才的重要因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基本生存手段和必要的技能。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指出:“谁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谁就掌握了支配他人的权利”。同时,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据统计,人的一生当中大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只占所需知识的10%,其余的90%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因此大学生只有通过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才能变“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4)

(二)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信息素质教育,人们一直有一些误解。把信息素质教育理解为信息能力的教育,忽略了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教育;把信息能力教育简单等同于信息搜索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信息的分析、组合和创新等信息综合运用能力;把文献检索看作是写论文、搞科研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忽略了它在发现知识、生成知识方面的深层作用,未将它的全部功能和意义挖掘出来。而在实际检索当中,人们存在着重检索、轻利用的倾向,人为地将文献检索和利用隔离开来,将查找资料与后续成果隔离开来,这样对学习和全面体会文献检索的重要性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这些偏颇的认识,导致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缩水和抽条。为了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1.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信息素质教育逐渐被关注是近几年的事,长期以来,其相关课程一直以来处在选修课的层次上。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素质教育,把相关的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应综合考虑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在加强信息能力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意识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在信息能力教育上要以文献检索为基点,综合培养大学生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创新的能力。鼓励大学生通过检索到的各种可利用信息资源去开发新的知识,让其在撰写论文或专业设计当中亲身体验文献检索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从而增强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和操作技能,使信息素质教育成为文献检索教育的更高层次,培养大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2.全面融入,专业教育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终生学习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方法和工具式的教育,只有进行大量的运用练习素质才能不断地提高。因此除了专业的信息素质教育之外,还要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具体说来:其一是将信息素质教育纵向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结合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各年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低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信息基础理论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了解院校的信息资源和使用方法技巧。高年纪的大学生进行信息能力教育,综合培养大学生的检索、分析、组合和再创能力。要通过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撰写全面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其二就是将信息素质教育横向贯穿与大学生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单靠开设一门信息检索课,无法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将专业的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的学习上去。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穿插信息道德的教育;在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介绍本学科的文献信息及获取渠道,专业的代表著作、专业期刊、主要数据库,专业网站等信息源,介绍本专业的研究态势、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使大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方便大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创新,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5)

(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体作用。图书馆作为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加强软硬两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培养兼职的信息素质教员和高信息素质的大学生。

在硬件建设方面,一是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建立数字图书馆,开设公共流通系统、公共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和网上查询系统等;二是建立电子阅览室、多媒体信息中心等,提供丰富、齐全的电子出版物,提供方便的阅读、复制、打印各种文献资源的手段。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是定期开展校园信息活动,举办不同专题的信息素质教育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二是通过校园网设立信息素质教育主页,图书馆设立学习主页,提供一些重要的下载软件、阅读器的应用技巧和使用方法;重要数据库、著名网站等。中外文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利用、光盘数据库检索、有关搜索引擎应用和技巧等知识。同时链接一些本学校各学科专业紧密相关的网址以及网站内容的简要介绍,并不断地更新这些内容,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用户收集信息的效率和准确性,使信息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中。

参考文献:

1.卫丽君.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探析.科技情报开发于经济,2006;16:235

2.陈万忠.当代信息素质教育论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0

3.贾红英.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情报科学,2005;8:1176

第5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十会议精神和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科技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予以全面推进。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青浦区科普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创新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利用地域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整体提高科技教育工作品质。着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二、工作措施

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特色项目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为工作目标,以学校科技类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为重点,以加强科技特色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保障,提升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品质,整体推进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

1、依据《青浦区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教育课程》,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建设,形成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系列。在基础型课程实施中渗透科学方法;在研究型、拓展型课程中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空间。

2、构建科学、完善、合理的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管理体系,形成校领导、分管领导、科技总辅导员、学科教师等通力合作的科技教育工作团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学校全局工作,合理谋划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发展。关注较强科技总辅导员的培养,关注总辅导员的成长。

3、充分运用社会科普资源,加强校际联动。以“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评选”为契机,引导组织教师、学生走进科普基地、场馆,积极将社会资源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构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科技类课程,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4、积极参加市科技节各项活动,围绕市科技节主题,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针对活动项目店面结合,精心辅导,让学生参与市级比赛,拓展视野,得到学习和锻炼。

5、积极参加区举办的第八届学生科技节。做强学校优势特色项目,不断提高学校科技项目活动品质。结合学校实际,根据科技节活动主题和项目,举办蒸淀小学“潜能杯”科技艺术节活动节,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力争班班有作品,人人都参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6、学校进一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把有专业特长、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放到科技教育的岗位上培养,优化学校科技教师队伍。

第6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第7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但是每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的不同也要求他们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每一个较为专业的大学由于专业的不同,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农、林、化等较为理工科的专业学校在文化素养教育上的做法和师范、美术和音乐偏文科的学校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学校,由于专业的不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也应有所差异。

本文以旅游专业为例,分析旅游专业类的院系如何设计、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旅游业文化素质特色解析

1文化素质的概念

大多数教育专家都认为“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内化成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2],包括精神、态度、心灵、价值观等。一般来说,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四个素质是紧密相联系的。道德思想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证[3]。可见,文化素质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基础[4]。

文化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学识等[5]。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累积的知识和以知识为媒介而逐渐养成的一种习惯和能力[6]。文化素质是内在的、隐含的,通过人的言行外显出来。因此,文化素质是态度、习惯、方法、能力、行为。文化素质的这些特性就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要内外兼修,注重文化成果转化的生命形态,特别是做人的态度、境界,做事的智慧和方法[7]。

2旅游业中文化素质的特色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旅游业对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是以旅游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旅游者离开日常工作生活的地方,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感受、体验不一样的文化。近年来,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体验的性质和特征愈益鲜明地表现出来。随着旅游者文化素质和品位的提升,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变革,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需求也随之增长,形成了以文化为构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新的旅游产业。

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符号的消费,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环境、建筑、歌舞、节庆礼仪、餐饮住宿等外显形式的消费,获得内隐的文化所指。

旅游作为文化体验和文化符号消费活动的特征对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产品和服务必须围绕着文化符号这个核心来设计和提供。整个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就是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旅游从业人员就是文化创意者,他们根据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开发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线路、创造符号化的旅游文化产品、提供富有文化特色的服务。这一切活动既要有鲜明的文化表现形式,又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

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创意者的身份对其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他们必须知晓自己的本土文化,更要了解旅游者的地域文化;其次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展示的实践能力,在他们设计的旅游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出文化内涵。该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得到了行业需求调查的验证。为了了解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笔者选取了上海八家大中型旅游企业作为调查采访的对象,他们在行业中均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因此他们的意见可以反映整个旅游企业的意见。调查以中高层管理者为主要对象,主要采用面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采访谈话均全程录音。根据两项调查数据分析,八个采访对象均认为文化素质对旅游从业人员非常重要。在应该了解的基础知识中,应该包含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各个地域文化、历史、娱乐知识等。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表现形式可以从访谈中常出现的几个关键词中体现出来:能说会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融会贯通、有修养、有气质、会娱乐游客、擅长接待游客、心理素质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旅游行业对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不同于其他行业。他们对文化素质的基础知识要求更高更广。他们要求行业人员不仅认知这些知识,还要内化这些知识,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服务过程中自然地体现这些知识,特别是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本土文化更应该反映在他们的态度和服务行为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富有本土文化的内涵。这种高文化素质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种文化自觉性,在服务过程中要学会创造性传承民族文化,注重文化的理解、贯通和传播。同时,旅游行业服务性的本质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擅长和不同的游客打交道。

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经验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立为其他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地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素质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的内容详见下表1。

(注:本表改编自王义遒[8])

从表1可以看出,文化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版块都有其各自的目标。第一课堂的开展帮助提高学生对各种文化知识的认知;各种第二课堂的开展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感受各种文化现象的魅力;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则为学生感受各种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各种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和感受;校内外的各种实训实践活动则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从而通过体验提高能力,把知识内化为素质。

2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旅游专业属于应用型较强的专业,特别强调学生服务技能的培养。如果强调文化素质教育,旅游专业就能更好地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素质对知识、能力起着主导作用。知识是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使命就是强调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内化为素质[9]。对旅游专业而言,文化素质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的获取、能力提高的过程。

笔者非常赞同宋彩萍等的观点:文化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人的内化过程是一个认识、感受、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化素质的教育是一种渗透性、养成性教育,在认知解读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感受和体验,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和素质的过程。据此,笔者认为旅游专业文化素质养成教育应该采用“三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是解读板块、体验板块和实践板块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些版块要围绕旅游、文化和服务三个关键词来设计。

(1)解读板块

解读版块主要以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帮助学生解读文化、认知文化为主要目标。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素质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文化素质部分应该是体系的核心,并且各个方向的专业课程中也应充分融入文化的因素。

文化素质课堂也应按照旅游业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要素要求来模块化。第一模块是核心必修课程,包括历史(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人文地理(包含各个地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等第一课堂,这是响应旅游业对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文化知识要求这一特点设置的。第二模块是必修课程,包括语言、跨文化交际、心理学等课程。旅游业是服务业的特性要求从业人员能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同时能帮助游客解读中国文化和景点,因此语言交际能力、了解游客心理、增强从业人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核心能力。第三模块是选修课程,包括接待礼仪、逻辑、文学、音乐绘画、美学等课程。旅游业属于服务接待业的属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调节气氛、娱乐游客等能力。这些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修养,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除了文化素质课堂以外,文化素质的教育也应渗透到其他课程中。例如,各个专业课程也应充分结合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办学特色。同时,在其他素质课程例如外语、体育中充分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例如,外语课程可以以旅游作为场景设计学习任务,而体育课程则可以以休闲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

在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中,课堂课时是不能囊括繁多的知识内容的。因此,强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实现1+1>2个课时的效果是重中之重。为了配合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旅游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此,设立文化素质自主学习中心、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建立文化素质试题库等都是很好的途径,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的平台。

(2)体验板块

体验板块主要以开展各种第二课堂和校内活动为途径、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种文化的感知、内化知识为主要目标。

体验板块是解读板块的延伸和扩展。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广泛开设第二课堂,以配合第一课堂的学习,实现1+1>2的效果。旅游专业的第二课堂可以包括各类文化、文学、历史、地理等书籍的阅读,也可以包括各类网站的浏览,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对世界的感知。各个旅游专业可以按照各自专业的特色,给学生列出阅读的书目和参考网站,并要求学生提交阅读报告。

除此以外,邀请各类专家入校举办讲座,把讲座常态化、精品化和系列化,帮助学生感知各类文化现象,例如各类古典音乐赏析、如何欣赏中国画、影视评论、古典戏剧赏析、旅游文化系列等的讲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感知文化,从而塑造自己的行为。显性的环境包括校内各种人文景观,建筑物和教室的装饰等,一个处处散发着浓厚旅游文化氛围的5A级景区校园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隐性的环境包括校训和行为规范等,是文化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统一校训指导下,老师和学生共同培育校园行为文化模式[10],充分调动大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参与到校园行为文化的培育活动中。

在这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是体验文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开展各种文化体验活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节、戏剧节、旅游节、西方艺术节等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各类文化。同时,还开展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活动,鼓励学生观看经典影片、文艺演出和音乐会等。

(3)实践板块

实践板块主要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训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帮助学生体验各种文化现象、提高能力为目标。文化素质的养成非常注重实践环节,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操作,学生感知的知识才会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态度和行为。实践活动主要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校内实训可以通过整合各个文化素质课程之间的实训课时、利用学生社团等开展各类文化素质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各类社团,开展相关活动,例如书画协会、戏剧社、杂技社、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旅游协会、登山协会等。同时,文化素质课程的实训课时加以整合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例如中国戏剧节、旅游文化节、传统文化节等,通过主办这些活动,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的内涵,从而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校外实践活动是校内实践活动的延伸。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人文景观,到实际的文化场景中体验文化、感悟文化、解说文化、传播文化,从而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旅游企业、走进社会,了解游客需求和行业需求,操练服务技能,在服务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上述三大板块是相互依存、依次递进的关系。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的解读,提高了知识的认知度和积累,通过体验和实践环节逐渐把认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情感和意志,最终通过态度和行为展示出来。当然,三大板块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体验板块中的第二课堂既包括解读认知的部分,也包括体验的部分,是解读和体验两个板块之间的过渡;而实践板块中学生举办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也是体验板块和实践板块的过渡,即包含感知部分,也包含体验和实践部分。而学生花在体验和实践板块的时间应该远远大于解读的板块,这样才能符合文化素质渗透性、养成性教育的特色,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因此,整合这三大板块才是取得文化素养养成教育效果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总之,旅游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专业院校必须建立以文化素质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采用解读、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练相结合、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的手段,让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要实现这“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需要相关院校的管理方在制度和经费上加以配合,例如成立由校、系领导牵头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来统筹和管理全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事宜;增加文化素质课程教师的进修机会,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提高整个院校和专业的办学规格和文化内涵,办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树道,邱学青,李正,刘思安.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A].第五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交流论文,1998(11).

[2][8]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99-111.

[3]杨叔子,余东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8(3):3-7.

[4]、[5]宋彩萍,王丽平,王静.对文化素质教育特征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1-3.

[6]张浩.趋向整合: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复杂性[J].现代教育管理,2011(6):77-80.

[7]林光彬.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7-8.

第8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的作用;教育现状;观念改革;结束语

一、高中音乐教育对学生的作用

音乐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巨大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的古代先哲早就提出了乐教思想,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可以正身形、广教化、美风俗”。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力的良好途径。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指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音乐知识和音乐审美为基本内容的艺术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更加突出。可见,对大学生实施音乐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世界和艺术想象力得到丰富和发展,使他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未来和整个世界,同时,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

二、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中音乐教育,还存在着某些滞后的观念,这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日益更新的文化是极不谐调的。这种滞后与不谐调,使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观念之一:重音乐技巧轻文化知识。

这种观念,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我们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招生的文化录取分数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种观念是其录取标准的“派生品”。尽管近些年我们已经意识到降低高校音乐艺术专业的文化录取分数的危害性,但由于历史的因素,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高校艺术专业录取的文化分低”。言外之意,考不上普通院校,考艺术院校。报考艺术专业是部分考生开启大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是通向大学之门的一条“捷径”。抱有上述观念的学生在每年的师范艺术考生中占60%左右,其中一部分考不上其他专业的考生把眼光转向音乐专业,从而日夜加班突击音乐技巧,以尽快实现大学梦。那么,其他40%的艺术考生呢,对音乐的热爱是真实的,同时文化知识也开始“滑坡”,但是他们并不担心考不上大学,原因不言而喻。不管抱什么心理,这些学生进入高校之后重音乐技术,轻综合文化知识,是必然的结果。

上述学生带着业已形成的观念进入高校后,尽管教师每天强调综合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先期形成的观念。

观念之2:重文本知识,轻实践能力。

首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开始由以前的学历型、知识型转变为综合型、能力型。但由于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音乐技术课,音乐理论与文化知识的选修课,几乎占据了90%以上的课时,而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被迫将以前的统一安排、统一指导的集中实习,变为个体自主、宏观指导的分散教育实习,使学生失去了更多的提高能力的机会。其次,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教学能力的艺术实践活动,有些院校并没有真正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四不像”,“高不成,低不就”是可想而知的。根据调查了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后,因综合知识贫乏和艺术修养的肤浅,十分渴望重返校园。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只有三者互动,才能真正落实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提高。

三、新的教育观念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

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的过程中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摆正美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克服片面专才教育思想,加大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尽快摒弃不利于新型人才培养的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积极创造条件。

2、由技能型向思考型、理论型人才观念转变。

摆脱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从机械的技能练习,转变为思考式、思辨式、智能式的理论把握和理论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

由培养知识型、技巧型向培养能力型人才观念转变。即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把握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在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等方面做好准备,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又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艺术实践应规范化、系统化、多样化,新观念、新方法和新兴课程应纳入常规教学,而不应仅是某一学生或教师的个人行为。

3、音乐素质教育应走普及之路。

音乐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的专业培训教育,应该保证全体学生受音乐教育的均等性及音乐文化素质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保证全体学生受音乐教育权利的公平性。

二、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大学生非常渴望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渴望艺术的陶冶,渴望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之路,加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上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音乐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事业,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音乐技能,又善于将音乐理论运用于教学实际。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只有增强创新意识,才能逐步摆脱传统观念带来的种种束缚,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学生为中心,调查,教学

 

一.前言

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早在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上,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抨击传统教育,首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直到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这一理念才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大会要求各个国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以人为本”也是我国的办学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接收和支持,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强调人的因素,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毕业论文提纲,态度、兴趣、和经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主导者、决定者和评估者而是辅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以前的授业解惑,而转变成创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学习需要的更多资源,鼓励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学习经验。学生的职责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具有选择权和主动认知权,对学习和考核评价负有责任。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本体教育论强调教育的内部规律,即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学习任务时会有各自的学习倾向,选择应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特色和学习方式。这种独特的学习特色和方式被称作学习风格。心理学家Witkin提出了场依型和独立型;英国心理学家Gordon Pask发现了整体型(holist)和序列型(serialist);Hudson 发现了聚合式思维型和发散式思维型; 瑞士心理学家Jung, Carl Gustav 把学习者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这些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方面有不一样的优势。以语言习得为例,场依型的学生属于感性型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自然语言输入方面占优势,善于口头交际;整体型的学生倾向于把一系列问题归纳在一起,从整体出发解决问题;聚合式思维型论证有理有据写作更富逻辑性;内向型学生更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规则但信息输入较少,由于过于沉稳会丧失语言输出的机会,而外向型学生反应迅速,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输出机会毕业论文提纲,但不注重语言的形式cssci期刊目录。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更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二.实践与调查

为更客观的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实践情况,笔者联系了三位任教非英

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的教师,参与配合本次教学实践活动。基本情况如下:三个自然班的老师与学生参加了教学实践。三个自然班均为高考英语笔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同一专业分级A班,教学对象都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一年级新生,统一使用由北京大学出版的《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一册)》一到九单元为教学内容。教师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历时16个星期。三个班的学生与任教教师配合笔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

问卷调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的问卷调查在教学试验的第一周进行,主要针对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了解情况,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望和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态度。具体问题有1. 相比较而言下面四种能力哪一种最强? a.听b.说 c.读 d.写2.大学期间对英语学习的目标是什么?a.过四级 b.六级 c.提高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能力3. 是否赞成上课采用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a.是 b.否 c.不太清楚

 

结果

对象

1

2

3

a

b

c

d

a

b

c

a

b

c

A1(75人)

6

7

34

28

45

21

9

27

18

30

A2(78人)

8

9

32

29

48

22

8

29

13

36

A3(76人)

5

10

36

25

52

19

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