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市政工程法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政工程法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政工程法规

第1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施工预算 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市政工程施工预算实际上就是其预算部制定的现场目标成本,在制定过程中,需要依据企业下发的责任成本目标,然后认真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并且要不断地进行审核优化,选择一个最佳的施工方案,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前提下,把企业的施工消耗额度和与其差不多的工程项目成本额作为依据,并且要分析各种节约措施,比如人工、材料、机械等,最后形成目标成本。另外,施工预算也是作为施工单位内部经济核算的依据。所以,施工预算的编制是市政道路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的重要依据与保证。现对施工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比较,详细阐述基于工程量清单的施工预算编制步骤,并对编制施工预算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市政工程施工预算编制常规方法

2.1 中标合同段编制法

根据中标合同段做一个完整的预算,其中,第一部分是直接费用,比如人工、材料、机械消耗;第二部分增加费,比如冬、雨、夜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费等其它直接费及工地现场管理费等现场经费;第三部分是企业管理费和财务费等费用;第四部分是预算利润和税金、技术装备费。根据中标合同段进行的施工预算,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对各项费用进行专业化管理,施工预算为各专业管理提供有力的控制依据。

2.2 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编制法

按照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先做出细分的小预算,然后进行汇总,形成一个完整预算。给施工统一调配和分专业施工提供生产、经营管理依据。举个例子来说,承包工程是60公里的市政道路,施工企业拟建三个施工项目经理部,每个项目经理部承建20公里的施工任务,自负盈亏。并设总体施工指挥部,统一协调人力、机械设备和财力。

在三段式的小预算前提下,预算人员最后得出的汇总结果就是完整预算,能够给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分配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并且还有利于任何一个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此施工预算方法还能够用在按桥梁、隧道、路基、路面这种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分设项目经理部(或称专业施工队),自负盈亏,统一在全线施工指挥部协调下进行流水作业施工的组织形式。

2.3 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制法

该编制法就是根据工程量清单项目中的单价做小预算,然后进行汇总,形成完整预算。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制法包含的内容非常之多,是工程量清单中的全部单价及全部内容,像清单中总则的工作内容、暂定金额、各类保险等。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制法的施工预算有利于和承包合同的工程量清单的单价进行比较,有利于分包工程的经营管理,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分析和经营效果比较,还有利于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提供数据资料。

综上所述,因为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预算可以做到,对任何一个清单报价细目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了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提出针对性强的较为具体、切实可行的措施。除此之外,因为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施工预算能够与清单报价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所以可以有效控制预算,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利润水平。

三、关于工程量清单方面的施工预算编制程序

3.1 工程量清单项目相关分析

关于工程量清单项目情况,主要是对于其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还要清楚引进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艺能否顺利实现,能否达到预想效果,其所需要的设备或是技术人才是否到位,另外,如果有需要改进的技术,就要考虑如何更为节省开支,并作出合理预算。还有采用的施工定额以及间接费率是否合理,能否结合本企业实际进一步提高施工定额水平和降低间接费分摊率,各种基础单价计算是否合理,能否进一步降低等等。同时还应对施工预算的编制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分工,并分配合理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相应的负责人,规定相应的成本计算任务等。

3.2 施工方案、定额、单价的确定

准备工作一旦完成,就应该根据企业的情况,就要将工程清单项目的施工方案具体化,并把每个项目的细目单价列出来,要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在此过程中,清单细目施工方案和其定额水平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所以确定时,需要兼顾。且施工定额最好是施工企业自身积累的,符合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技术方案也应采用较为常用的成熟方案,如果是采用新施工技术则应有实验基础资料。施工预算中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的各自费率也应是企业长期积累统计的或参照国家地方颁布标准,预算利润和税金也应结合项目整体报价情况来定。

3.3 清单项目中,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用分析

清单项目中,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用分析的方法和清单细目直接费的分析计算过程是类似的。在计算时要注意联系采用的施工技术方法和定额水平以及报价时的取值情况,尽量采取一切措施降低该细目的实际施工预算单价的直接费。在计算分析工、料、机过程中,如果能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会一目了然,便于计算。并且一个清单细目就设计一个相应的计算表。根据工程量清单的分项工程,将其直接费用计算出来,然后根据分部工程要求进行汇总,最终将会把各个分部工程的直接费用进行汇总,形成总预算金额的直接费用。

3.4 施工预算中的其他费用

施工中的预算直接费用,有增加费,比如恶劣天气下的施工费用,晚上加班费等。在企业积累的基础上,这些费用均能够依据清单细目来一一修正。并且最好是用清单细目直接费的一定比率来呈现。另外还有一种计算方法,就是在工程量清单单价中,计算施工预算中的直接费用与工程量清单直接费的比例,然后再结合优化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适当修正,最后再用计算出的施工预算直接费乘以修正后的各种费率即得施工预算,中的其他直接费等这此费用又或者为了和工程量清单单价中的这此费用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采用与工程量清单单价计算这此费用相同的方法。

四、市政工程施工预算编制注意事项

4.1 施工预算的内容问题

用实例来说,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保险金额、临时驻地费用、为监理服务的金额、暂定金额等内容,当这些费用和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的内容有重复时,应修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和间接费综合费率,而将工程量清单中的各项费用单列为分项工程预算表进行工、料、机分析和实际费用预算;并按照各项费用性质决定取舍间接费,再列入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表中,按照合同规定或费用性质决定取舍技术装备费、预算利润和税金。关于工程量清单的内容,还能够只是将其列入到预算金额当中去,无需分析计算工、料、机,并且这是要看预算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再比如说,如果承包合同中的计日工,只是以列出单价的形式存在,但是在工程量清单上,却并没有具体金额,那么施工预算便能够不计算这个项目细目了。

4.2 施工预算的性质、目的问题

严格按照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各种权利以及义务来编制,是编制施工预算的原则,其依据就是企业所设立的定额和相关方法。施工预算的编制主要是为了对工程成本进行合理定价,在与承包合同价两相比较过后,找到生产经营的方向和目标,并为其提供依据,以便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实现市政工程的最优质量和最好效益的目标。

五、小结

综上所述,关于市政工程的预算,其关键点就是施工预算编制,所以讨论市政工程的预算方法,重要的就是要讨论施工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中标合同段编制法,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编制法,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制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第三个,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市政工程的预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方.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第2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是指关乎人民衣、食、住、行的工程建筑,比如交通设施、供水照明、排水排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等城市的基础建筑,它既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也是是城市生活与发展及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城市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但是,近年来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频传噩耗,各类事故频繁发生,尤其以工程质量问题最为严重,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那么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够。目前,国家在关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完善,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首先是立法速度跟不上工程施工实践的步伐[1],往往是施工现场出现了某些问题但是却无法找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去处理规范,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存在着很多盲区,这就给一些不法施工者提供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一旦他们成功将会给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其次是对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执法不严,执法力度不够大,虽然有法律法规约束施工单位,但是执法者在处理该类事件时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减轻对违规者的处罚,因而无法达到对其他施工单位的威慑作用,这也使有关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因而进一步完善有关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加大执法力度对现在的工程施工尤为重要。

1.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质量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施工单位对质量安全管理的轻视上到管理者下到执行者都普遍存在,他们认为市政工程是为了以后的城市建设而准备的过渡性工程产品,总认为没有必要将这种过渡性工程的质量建设得特别好【1】。于是,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很多施工单位管理者便只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讲究效率,如何使工程速度加快怎么样操作以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整个工程。施工执行者包括各项目部门的管理者和一线施工人员,各项目的管理者尤其是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者由于领导者只求效益与施工速度的指示,在执行施工时便只会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人才和施工设备的投入上便会以经济效益为标准,怎样省钱怎样操作,既不会选择高素质专业的人才,在选材上也不会挑选上乘的原材料,有些甚至以次充好,或者恶意减少材料,缩短工期,完全忽视工程的质量管理。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者如此一线的施工者更加不会注重质量,他们亦只会注重工期,完全不理工程质量如何,是否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能不能正常投入使用。

1.3市政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不到位,监理系统不完善。所谓工程质量监理,就是指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其特点就决定了其工作人员不单综合素质要好,且要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道德素质良好,不怕吃苦【2】。但是反观现在国内工程监理行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人才严重良莠不齐,高素质高品德专业型的监理人才严重匮乏,要么是退休的技师,要么是临时聘请的临时工,完全只懂施工技术而不了解质量管理,有些甚至会和施工商勾结偷工减料、缩短工期等,只为满足他们的一己私利,毫无职业道德可言。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加大执法力度。政府要时刻关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将其写进法律法规中,完善法律法规中关于此方面的条款,使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有法可依。执法者在处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问题时一定要严惩故意违法的相关人员,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杀一儆百,以杜绝类似事件的重演。同时,有关部门应制定好具体的质量标准,并不定时检查,检查时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执行,确保工程施工现场质量达到各项标准要求。

2.2提高市政施工工程业内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工程计划得再怎么完美,最终还是需要人去执行,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安全意识比任何法律法规都管用,都实际,都更有效果!另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施工技术技能方面,还要加强他们的道德水平修养,要纠正及正确引导他们的价值观,提高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一旦养成习惯,在施工时定会加倍小心、加倍注意,发现问题也才会更快,从而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只有这样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偷工减料、缩短工期、以次充好等问题的出现,也能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2.3完善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理系统,加大对监理单位的监督。这就要求业主在挑选工程监理单位时一定要选择在业内信誉度比较高的监理单位,选择高素质、高水准的监理单位不仅能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地进行,还能保障市政工程的后期安全投入使用,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监理单位在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做质量监理时一定要严格工程的材料和器械的使用,尤其是比较重型的机械,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不能让会危害施工人员或是后期使用者的材料或器械出现在施工现场,或投入使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企业也会得不偿失。

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意义

总之,只有进一步完善有关市政工程的法律法规、各部门一起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严格执行,依法施工,才能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顺利健康进行,才能进一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才能保证最后投入使用的工程是让人放心的,可信赖的,才能从最大程度上让工程发挥其作用,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而不是类似“虹桥事件”那般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参考文献:

第3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对市政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也飞速发展,对市政工程的建设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市政工程包括城镇道路建设工程、桥梁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因此,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因素也相对比较复杂。如设计、规划、建筑材料等都可以影响到施政工程建设。而且,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市政工程施工。

二、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有一些与市政工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以前颁布的法律法规已经完全不能适应需要。要想适应新型的市政工程管理体系,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在工程质量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在执行力上还不强势,还缺乏力度。同时,实施细则还不够完备。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且加大执行力度。

(二)市政工程相关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意识还不是很强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意识,那就是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过渡产品,从而人们通常比较重视它的工程时间,而忽视了它的工程质量。再加上有些监理单位也缺乏质量管理意识,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且,由于监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也不尽相同,对市政工程的质量不能很好的把关监控。所以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质量。

(三)质量标准不完善,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市政工程的质量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适应现阶段市政工程的质量检测标准,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并且,由于责任制度不完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没有承担责任的人,人人都在逃避责任,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所以,必须要制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

(四)与市政工程建设相关企业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由于与市政工程相关的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质量方面比较欠缺,缺乏工程质量管理的能力。另外,整个公司技术力量不足,制度体系方面都不够健全,距离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这些是工作效率不能提高,工程质量不能保证的根本原因。

三、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人是市政工程建设的最基本要素,项目质量控制靠人来执行,所以,搞好质量管理的前提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首先,我们要明确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项目管理部门,我们必须熟悉项目管理部门的详细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安排具体的人员对整个施工质量进行跟踪。其次,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还需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工作人员,因此,不仅要重视员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员工的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定期组织专题讨论和讲座,培养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最主要的是强化他们的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并且让他们主动积极的去工作。再次,对员工必须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要让每一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保证工作落实到们,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发生质量事故,能够很快的找到责任人,及时分析原因,采取补求措施。

(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离不开机械设备,只有有了这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物力和人力。因此,正确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优为重要。在做一个市政工程项目时,前期必须对环境有一个充分的考虑,考虑到施工环境对工程会产生哪些影响。然后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来选择相对应的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设备。

(三)材料是市政工程施工生产要素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所以,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严格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进入使用。为保证材料的质量,凡是进场的施工材料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合格证。

(四)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1、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每个承包合同中都会有一个总的质量目标,要想顺利,完整的完成工程目标,单靠总工程质量的目标是不够的,必须要把总的目标细分,细化成若干个小目标。再逐个确定小目标的施工方向,进而完成总的工程目标。对目标的要求有两点:一是要求施工按照计划的方向进行;二是施工活动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要按照前期的规划进行实施。质量管理控制活动的根本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时刻关注施工进程和施工情况,将实际的施工情况和计划的施工情况做详细比较,看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分析差异是不是允许范围内,如果不在允许的范围内,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因此,施工合同必须要有明确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标准。以便及时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看来,在施工前期做好合理的施工方案是保证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

3、一个新的市政工程项目的开始,意味着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开始,市政项目质量控制是一个连续的,全面的控制过程,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始终。因此,一个新的工程项目前期要做很多工作,我们必须了解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掌握它的施工过程,仔细研究它的施工方案,并能预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不仅要做好预防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而且还要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在项目开工以前,进入施工作业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的技术,安全问题等,使每位相关的作业人员都能够深入了解整个工程的相关信息。在施工过程中的每项作业都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不合格的施工机械设备,都禁止在工程中使用。对于不按预定方案进行的施工绝对制止。必要时责令停工整顿,并提出进行施工管理整顿的建议。

(五)环境因素是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最后一个要素,也是施工前期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在施工前期,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考虑到施工可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突发事件,所以说,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预防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还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把在施工过程中因环境变化而给工程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所以说,为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环境因素的变化。

结论

本文提出了市政工程项目监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人、机、料、法和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实现市政工程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军.浅谈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2]毋文彦.浅析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1(32)

[3]杨建林.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7)

第4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0 引言

目前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也越来越重要, 优质高效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对城市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质量好坏关系到城市居民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 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系到城市政府的形象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 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市政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1 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程,开展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建设,就要明晰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具体特征,才能展开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一般说来,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利益主体的复杂性

市政工程所涉及到的有关单位不仅数量多,而且单位的性质各有不同,有关单位的利益谋求方向相差较远,趋同性的不明确就会直接导致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实现,一般由咨询单位、规划单位、财政部门、土地部门、设计承包商、材料供应商、施工承包商等共同参与完成,单位构成复杂,这些单位既有政府和事业性质的单位,又有市场利益趋向性明显的公司。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并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既要实现高质量,又要达到好效益,是市政工程建设面临的复杂问题。

1.2 影响因素的多元性

影响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施工劳动力、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组织方法、施工环境等要素,且施工过程所包含的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如果这些环节的任何一点出现不良问题,都会直接导致工程质量实现的困难。

1.3 检查审核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许多“豆腐渣”工程的质量问题往往是在施工验收数年之后,才得以暴露的。这就反映出市政建设工程质量检查的局限性,质检工作本质上具有静态,即质量检查工作无法随时、准确、全面地跟随到施工的每一个进度、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工业产品质检那样,将样品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其内在的质量,许多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在终检验收时难以发现。

2 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方面质量管理的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有关利益主体的复杂性,虽然政府部门市政工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些承包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不对最终施工方进行质量把关,将工程层层转包以谋取更多利益;而最终施工方则偷工减料之风盛行,弄虚作假的现象

时有发生,只做足施工工程的表面文章,却不狠抓内在的质量问题,只注重最终的质检审核,却不加强施工过程中建设质量的动态管理。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有些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手段,质量管理水平低,甚至没有最基本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程序,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违法现象,这必然导致影响施工质量的环节出问题。由于质检的局限性,一些市政工程往往凭借着表面的光鲜而蒙混过关。

2.2 业主方面质量管理的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属于公共投资,其大部分资金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再加之政府有关部门仍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业主责任意识不强,并不能很好地将市政工程所涉及到的百姓利益很好地作为政府切身利益进行考虑,这就导致质量风险无责任人的现象时有存在。业主质量管理意识的缺失,就造成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的风险性意识不到位,狠抓质量的手段不过关。甚至一些业主忽视了工程质量的问题到底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质量管理走过场,管理水平低下,出现质量问题则用推诿扯皮的方法应付了事。业主作为质量管理的上游若不能狠抓工程质量,那么作为中游部位的施工方,其质量管理的有效实现就显得更加困难,而最终损害的是市政工程的最下游,即享受市政工程成果的广大市民。

3 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对策

根据前文对于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那么,就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其解决措施应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所谓的“硬件”方面主要是涉及到施工建设的技术方法、材料、设备是否达标,施工人员是否合格;“软件”方面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思想意识、质量管理执行体系、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等四大要素。

3.1 “硬件”措施

(1)施工方的施工建设技术性要过硬,严格保证施工过程要按照原有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要定期对施工技术方法手段开展阶段性论证。对填石路基、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桥梁的结构等方面的技术性指标应严格把关,技术论证环节要重视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提高施工技术层面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技术层面要注重原材料控制、工艺流程控制、施工操作控制等各个环节。

(2) 施工方要选用技术过硬和质量意识强的施工人员,采购的施工材料不仅要“货真价实”,而且要尽可能选购那些产品质量信誉好、质量保障期长久的厂家,对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要分别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尽量选用先进、适用、可靠、符合

技术要求的机械设备,注重及时的检验、维修和包养。此外,也要对施工成品的材料结构性能进行有效、长期的维护。

3.2 “软件”措施

(1)强化质量管理思想意识。市政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想到市政工程关乎民生大计,关乎子孙后代的幸福,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转化为自觉的意识和实际行动。要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积极开展制度性考核和培训,不仅要树立具有高度质量管理责任感的典型,也要对缺乏质量管理意识的有关人员进行处罚,行为严重者应取消其工作资格。

(2)健全质量管理执行体系。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执行国家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有力保证,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首要一点就是建立健全市政工程的资格准入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承包、施工单位要坚决否定其建设资格,对不具备施工能力的有关人员,也应坚决取缔其资格。其次,在全面执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质量问题要在施工过程中得以解决,而不能等到检验程序启动之后才着手进行,在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

(3)落实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质量问题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靠检测出来的,因此,在落实有关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时候,就要注意加强其动态性、即时性、及时性,全方位建立从材料采购、验收、储存,到施工过程质量自检、互检、专检

和隐蔽工程验收,以及涉及安全和功能的抽查检验等各项质量检验制度。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责任,要分工落实到有关个人,尤其是对于政府部门主导的市政工程业主,要在落实责任制的过程中加大对于自身的审视力度,凡是对于执行监

督检查不力的人员,要取消其监管资格。

(4)完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我国虽然早已制定出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规,但是针对市政工程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现有的规定也缺乏细节性、全面性的条文解释,这就让一些投机分子有空可钻。

参考文献:

[1] 徐华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中国西部科技,2009,(8).

第5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 安全管理 经验分析

引言

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而被广泛采用。从近几年的城市市政设施工程建设质量来看,总体水平是好的,建成投入运行后的工程总体效果也较好,但也不乏一些工程的施工质量不甚理想,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那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该如何加强呢?现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现在的市政工程,往往是由数家承包商各自负责某一标段的施工任务。各承包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同,各单位的施工人员混合而成的队伍在一起施工,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着异同,令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措施在具体的制定与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的效果都很难令人满意。

(2)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为市政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做了大量努力,但由于机构改革的不断调整,使得很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出现空洞现象。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非工程系统企业甚或私营企业投资工程建设的比例不断增多,有些承包商连基本建设程序都不清楚,不重视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工程施工一旦发生事故,将给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伤害。

2 市政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

(1)安全控制难点多。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线长、面广,工序多、工艺复杂,作业位置多变,露天作业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高处作业多,地下作业多,大型机械多,用电作业多等等原因,因此安全控制难点就多。

(2)控制系统的交叉性。市政工程项目是开放系列,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同时,项目内部不同的控制系统所控目标的不一致性也增加了安全控制的难度。

(3)控制系统的严谨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突发的,没有先兆。必须时刻警惕,不可有丝毫松懈,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失控便会造成事故。

(4)安全控制的劳保责任重。施工作业的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

(5)安全控制管理的重点在施工现场

3 市政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以及要求

显然,市政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可以依据“TQC”中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管理的理论和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分析,明确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工作质量

在项目质量控制中,人、机、料、法、环这五大要素,人是决定的因素。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因此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材料质量

工程所用原材物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原材物料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检规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

(3)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忽视它的间接影响。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带有计量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其达到额定的性能,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4)工序控制

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所致,而不确定性是指市政工程施工不象工业产品的工序那样可以事先确定。市政工程施工工程量大,共同操作的人员之多及交叉施工的存在,使市政施工的工序具有连续的相互搭接的特征,控制好工序质量,就要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个工作全面实施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控制方法。

4 市政工程管理原则以及模式的建议

4.1市政工程管理的一体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原则

(1)施工安全与质量,安全第一原则。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和质量都很重要,实际上,施工安全管理与工程质量控制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施工安全与工期,安全优先原则。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程度与现场的工程进度是紧密联系的。表面上,工程项目施工前布置的场地围墙等安全隔离设施,会花费施工队的一定时间进行施工;实际上,这些施工安全隔离等设施的建设落实到位后,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快速、高效的进行项目的主体部分施工,在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前提下,施工才能够正常持续的进行,相比时断时续的施工,会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3)安全与投资,落实安全投入。工程建设相应安全设施的建设必定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市政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费用经常会被承包商“节省”下来,安全投资经常得不到落实。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要严把施工安全管理投入关。

4.2 一体化安全管理模式

(1)完善方案设计

为确保整个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工程监理机构负责协调各项目承包商组织相关项目安全性评价。主要在以下几点上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设计并执行:1)进行市政建设工程设计时,必须考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2)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性比较大的项目施工设计,必须把施工安全管理排在第一位落实,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条件和施工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以及编制相应的施工安全实施细则;3)对影响市政工程项目项目施工安全的各种环境或人为的变化,必须依据规范规定认真做好相应施工测量、分析模拟、安全评估工作,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措施;4)施工各单位要全力协助监理方对各类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对引起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案,使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2)加强安全施工法规的执行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从人员进场进行场地地质勘察开始,就要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场地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和纪律,并不断加强落实相应的安全施工法律、法规;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其安全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培训考核制度。

(3) 落实安全教育培训

聘请相关的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专家到现场对领导、项目经理及现场监理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施工安全管理培训,特别是针对相关管理人员(不局限于安全专员)的安全观察能力进行培训,以增加他们在现场监督检查时能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工程建设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培训。进一步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特种施工技术人员、及临时组织的施工员的技术培训和现场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和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通过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学习教育,按计划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尽可能及时消除施工安全事故的隐患。

4.3加强事故统计和分析总结

(1)市政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有责任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上报项目阶段性的施工方案、进度、及施工安全管理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仔细分析已发现的施工安全隐患,找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及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进;

(2)加强执行事故快报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故、一般安全事故分别应在多长时间内上报要欲于明确,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或隐瞒。要对施工安全事故进行全面总结,吸取教训,坚决避免重复发生同类事故。

第6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 市政工程 造价控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4;F542 文献标识码:A

市政工程属于土木工程的一部分,它包括城市绿化、照明、交通、给排水、隧道、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是促使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大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加速,各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进行建设市政工程基础设施,从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大规模的建设使得人们极为关注市政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为了使投入的资金能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入并在市政工程中得到合理的分配,就产生了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并迅速得以发展,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市政工程的造价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和应用。

预决算是大家在谈到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首先想到的,确实,是目前国内系统和工程造价的现实是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根据既定的施工图预算的人员数量计算,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决算的完成数据准备。这是必要的,有用的,但也要看到,当它的预算人员完成施工图预算,决算,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纸已经确定,施工是按照数字为原则,那么,预算人员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变化的成本,防止高估的风险,如果在第一个地方的经济决定是不是合理,决策失误;如果设计在技术上是一次错误的或不可行的,预算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也就是说,预算人员,在现行制度下的编辑工作,后来才账户,只能反映负面完成数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建设,它显然是片面的,没有足够的,因此,必须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监控。

1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工程造价管理最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国际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实践的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基础。在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是必要的。在美国,政府组织未铺设工程成本定价,成本估值基础,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是由国内大型工程咨询公司指标的地方根据当地的单位工程基本价格和消费的实际情况设置,规范和成本等咨询公司的标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项目成本估算的标准。

(2)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实行政府间接调控。在国际上,对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由政府管理采用间接法。政府对私人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和深度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实践目标控制,必须按照政府的成本指标和面积标准,不能突破。

(3)动态成本估算的国际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国际工程造价管理,通常是委托工料测量师完成工程论证的所有者。测量师以确定该项目单价无法计算,它必须比较以前的类似项目和项目信息的不同阶段,再通过其他建筑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以目前的市场形势相结合。估值各方面的立足于市场,动态估值上。

(4)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多通道工程造价信息。建筑产品评估的成本信息的基础上,重点和结算。在国际工程造价管理,通常是一些新闻媒体和咨询机构制订建设成本指数。为了估计政府项目,政府将有关定期项目的成本信息。与此同时,社会咨询公司将各类实时成本指数和价格指数,如成本信息,服务项目的估值。

(5)国际工程造价管理落实执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国际项目成本管理是一种常用以市场为动态控制中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成本管理,成本的实时动态控制。随着市场环境和工程变更,工程造价将在任何时间,工程造价管理的变化,因此它与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标准成本控制和控制方法。

随着改革的相关投资主体和承包商的经济利益,关系到整个市场的规范化的深化,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建筑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社会的水平,和一系列的问题。

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管理不健全,难以产生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目前,来自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不是很完善,建筑行业也是如此,虽然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使系统的工程造价行为,但在执行外部因素的干扰太大了,大嘴巴,人为操作的因素比较多,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很多问题在实践中贯彻。在建筑行业“壮阳,执法不严”的现象很常见。

(2)由于缺乏有竞争力的成本。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建设的特点,目前项目的估值体系具有较强的计划的影响,并下令定价的颜色,虽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定价政策,但它们不是根本性的突破,成本更直接的服务,政府定价的行政主管部门,缺乏有竞争力的成本。需要通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评估系统的自主定价特点是要建立和完善。

(3)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的全过程成本意识薄弱的管理。成本建设项目控制整个项目的过程中,但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意识普遍缺乏建设项目,特别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早期阶段薄弱,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往往把重点放在实施阶段,更加注重合同成本,在实施变更和结算的过程中建设成本,而忽视了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项目阶段和设计阶段。但在实际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

(4)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落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来计算项目成本的工程造价系列软件的改善为核心,以提供工程造价管理和相关活动和服务的信息对越来越多的网站。因此,该项目的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项目成本的系统管理人员无法满足信息化的要求;工程造价的系统信息资源的收集和落后的加工方法;工程费用信息收集系统没有完全建立,而不是形成一个统一的规格等。

3市政工程造价的特点

由市政工程及其建设的特点,可相应得出市政工程造价的特点:

3.1市政工程造价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市政工程的多样性,建设周期长,范围广,决定了市政工程的成本和广泛的复杂性泛性,由于涉及多个专业,所以大范围的市政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决定了项目各专业所需要的工程造价进行合作,并采取不同的形状,结构,施工方法等方面将产生不同的工程成本。

3.2市政工程造价具有个别性

市政工程单件性决定市政工程成本是特殊的。根据具体的每个市政工程建筑用品,规模,功能等请求所有显示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并且在不同的区域,用地质,水文和不同的自然条件,如原料,也可呈现不同的设计,例如,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大厦的大小,形状和人行天桥的结构,桥梁梁,楼梯等的表面,肉眼看到材料的消耗,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的相同部分,桩基的设计是不同的,因此,项目成本也不同。市政工程项目,因此,个体差异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差异。

首先,不同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往往涉及到多个大型的专业,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这些伟大的职业再细分一位年轻的专业,可分为条件,如道路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附属工程等几个部分;隧道工程除基坑支护隧道本身和土木结构,通常伴随着一些专科,如消防,通风,自控,电气等专业的隧道,如果一个水泵房,您也将有一个泵房,泵房,供水和排水过程专业的;而且除了排水管网市政排水工程,还可能涉及泵站,污水处理厂等;除了标准的流量工程志,标线,信号灯,交通监控系统,如电子警察,电视监控等建设项目通常由建筑设计,结构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暖通工程,电气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主要专业的计划,虽然涉及的专业也很多,但相反的是市级专业也是如此,其成分比较简单。由于市政内容涉及多个工程学科,复杂的,它必须是市政工程造价人员带来巨大困难,同时要求市政工程造价人员拥有各类专业基础知识,以应付市政工程成本的复杂性;其次,市政工程建设一般是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区域,建设项目的常积小,其建设范围远小于市政工程建设规划。由此产生的是项目成本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市政工程建设成本工程造价人员,如市政排水,隧道的工作量工程,属于隐蔽工程,由于总长度较长,占地面积跨度大,挖出体积较大,和原来的地下管道是相当复杂的,各种管道中移动变化的成本很难估算,这需要人员和勘探成本摸查设计人员到现场,线条清晰类型和数量,使线移动计划,计算准确管道运行成本。

基于对市政工程建设和广泛的特点,市政工程建设周期一般远长于打造的复杂性大厦项目。这对造价工程师在控制项目总成本带来了困难。因为在不同的时期劳动,材料、机械、等会发生变化,在同一时间,在这样的建设周期长也可能遇到不同政策和法规,如税率或固定规格变更成本,这会影响初始估值的结果。建成建筑工程相对较短的建设周期,并影响其最终成本的因素相对较小。

在长期的超估算,预算超好,在解决“三超”现象,中国市政工程项目估算,带来巨大损失的国家,也影响城市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着重就目前来看,对市政工程的成本控制研究,总结并得出以下结论:

(1)针对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在国内外成本控制的设计阶段的总结,各成本控制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分析,以及极限值工程设计方法在项目成本控制的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应用,以便综合的方法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和电梯的费用高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7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市政造价;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对于促使城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而且直接代表着市政府的外在形象。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造价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且提出在工程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要加强对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从而有效提升工程经济效益以及建设效率、质量。

1市政工程造价特点

1.1消耗大量资源

对于市政工程来讲,一般投资量都比较大且资源消耗多。一方面,由于工程规模比较大,可以获得比较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虽然这种规模大型的工程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是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并且造价高。

1.2造价存在显著差异性以及动态性

①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都具有各自的规模以及特点,在工程造价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个别的区域也存在特殊的特点,因此,工程的造价控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②工程建设在筹建以及建设等阶段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然而,在工程中存在很多意外事件以及突发状况,这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而也说明工程造价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1.3市政工程造价的阶段性

对市政工程来讲,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于造价高低以及费用等都存在显著的不同。市政工程的基本造价由工程的实际规模所决定,某个阶段施工量比较大,工程造价自然就高,因此,市政工程造价也体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2市政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现状分析

2.1市政工程项目的造价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市政工程造价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着诸多漏洞,市政工程在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必须要通过项目投资的预算和结算,但是,市政工程造价的定额和信息价往往是变化的,从而导致其无法做到准确的投资管理和控制,甚至还会逐渐的扩大投资成本。所以,工程在进行预算的时候,会对工程造价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相关法律法规。

2.2在招标、投标制度上的漏洞

建筑单位应加强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约束,否则易导致设计缺陷和水平比较低情况。大部分市政工程选择了招标设计,并没有选择优中选优的政策,由于一部分设计单位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设计工作的质量,一部分承包单位合理利用了漏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造价,最终造成工程造价相对高出实际水平。

2.3工程造价确定方法较为落后

工程概预算定额经常被用于市政行业的直接成本计算过程。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作业中定额值的计算方法是由工程量定额乘以成本投入(人工、材料等)而得来的,这种计算方法也含有许多问题:价格不断变化,数据更新慢,和当前市场价格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使预算值造成误差,和实际不符。在计算中间接费的取费标准是根据以往的统计经验确定的定值,所以各个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没有办法明确表达。

3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3.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市政工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必须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方案的设计质量和水平对于工程的投资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设计方案的不同,也会导致技术的不同,最终对竣工后的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设计方案的审查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要在审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将质量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设计人员在市政工程的设计阶段往往都是直接参与人,所以对于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和设计思路等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市政工程造价,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工程的成本。

3.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由于市政工程本身的项目比较大,所以导致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往往会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市政工程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从而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市政工程的效益,节省工程造价成本。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必须要将经济和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措施,在进行数据整理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签证管理工作,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控制,能够熟练的掌握合同内容和条款,从而才能够真正地实现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保障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目的。

3.3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签订合同的环节是特别重要的,合同价的标准影响着中标价,我们应该运用固定价格的方式来对待工期短且工程量小的项目,市场的变化还不至于对其建材造成影响;另外可以选择可调价格的方式来对待工期长工程量大的项目,例如水泥、钢筋、石子、黄沙、标砖等市政材料的价格标准应该以工期内的市场价格为标准。为了更加完善工作,工程建设还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合同的管理,这些规章制度包括《索赔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合同资料管理制度》、《招标工作管理制度》、《结算管理制度》等,完成了制定这些制度后还需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国家对相关制度方面提出的最新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不断完善这些制度并且尽最大的努力使项目管理的工作规范化。

4结语

市政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诸多,必须要真正地做好市政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够做好预算工作,从最大程度上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从根本上保障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最终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兆富.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成本分析[J].门窗,2015(2):77~79.

第8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一、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会危及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还会造成国家和地方重大经济损失,长期得不到解决还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环境生态循环。在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会体现为生态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废水污染。未来我国城市人口将继续增加,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将不断加快,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就会更加重视,对环境和谐发展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具有长远眼光的市政施工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把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这将是提高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是整个建设施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施工企业融入社会,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实际证明,更是建设现代社会一流施工企业的有力保障。

二、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上的缺陷

1、公共财政制度供给不足

政府依据自己的偏好在城市内部进行“基于自己政绩考虑,形象化为为市民提供服务”的一系列低效率的市政建设。“形象工程”在引起相当重大影响之后,屡禁不止。超大马路的建设和大广场的修建,给原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可修复的破坏。对于“大树进城”这项市政工程是基于生态城市理念而兴起的,但却违反了生态城市的理念,不仅给城市本身带来诸如“病虫害”等意想不到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也造成了移出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形象工程”式的市政工程建设风行的同时,人们迫切需要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市政投入却是欠账严重。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陷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积极的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律制度,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事后治理的消极应对转变为事先预防的积极应对。一个好的、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防患于未然,能减少市政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可以禁止某些将带来重大环境影响的市政工程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与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相关的最重要的一项制度。然而各种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后的人类行为的环境后果显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绩效不理想且存在很大的缺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这些缺陷,正是市政工程之所以产生上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之一。

3、环境标准制度不合理

环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环境行政的起点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当环境标准制定后,各级政府部门就要以环境标准为目标,将城市的环境质量控制在环境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以达到标准的程度作为其在生态环境方面工作绩效的衡量依据。可以说,环境标准是各级政府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行政努力目标,如空气质量、污水排放标准、垃圾处理标准等。政府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的工程建设是一种公共投资,隶属于市政工程建设范围,所以环境标准制定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市政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绩水平。其次,环境标准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审计的标准和依据,可能决定着市政工程的环境可行性通过与否,决定着环境审计的真实性。再次,环境标准决定着市政工程建设中各种污染物排污标准以及所采取的污染处理配置设施。可见,环境标准制定的完善与否与市政工程建设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环境审计制度不健全

由于受我国长期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重环评轻验收”思想的影响,使得市政部门在其提出的建设工程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之后,就放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不按环境影响评价书的要求去执行环境保护义务,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设备达不到相关要求,从而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而环境审计是对政府部门在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水平进行的评价、监督,可以有效抑制市政工程中出现一系列不符合环境要求的人类行动。没有审计就没所谓市政工程的环境绩效。一个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可有效抑制市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环境绩效。然而事实证实,我国环境审计制度仍有很大缺陷,而这些缺陷导致环境审计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无法有效性地提高市政工程的生态环境绩效。

三、市政工程环境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1、全程环境控制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市政工程健康发展需要对市政工程全程进行环境控制管理。按照市政工程建设的时间顺序,全程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环境控制、工程施工阶段环境控制、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环境控制三个阶段。工程责任各方应当通力合作,协调管理、相互协调、履行好各自的环境责任,共同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2、改革工程验收评审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在市政工程竣工验收评审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评价对象本身,并不会考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影响。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客观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追求市政建设与周围环境的的协调统一是提高环境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题中之义。因此,市政工程竣工验收审核不应仅仅关注工程建筑本身质量和建设是否达到设计图纸参数的要求,当把对环境的影响和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因素加入到审核指标体系中去,从评审关强制要求建设企业注重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付出实际行动。

3、制度建设助推环境保护

政府具有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管理的职责,市政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市政工程环境管理控制中政府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环境意识的一个有效举措。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般有两种,一是政策法规引导,二是行政干预。由于我国正在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的自我调控,政府不应当过多的应用强制性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中的活动。因此,立法便成了政府调控的主要选择,政府运用立法手段,颁布环境保护法规引导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建设过程中的环境行为,严厉惩处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行为和后果。促进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在认识到违法后果的严重性,自觉完善各种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建立环保控制机制,极力避免合规性风险的出现。

4、完善监督机制为环保保驾护航

市政工程环境控制监督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监理监督,二是社会舆论监督。由于我国工业发展历史较短,环保意识觉醒较晚以及我国监理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使得环境监理监督变得形同虚设。施工现场监理往往过多的关注工程施工的成本、安全和合规性,对环境的重视度不够。完善监督机制首先应当提高监理人员的环保意识,赋予他们环保监督的权力,提高环保在市政施工中的重视度。

四、市政工程中环境管理的未来展望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再加上市政工程自身所固有的施工特点,使得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是将环境管理中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应用于项目管理的一种理论,将此理论用以指导项目建设相关各方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总之,由于市政工程的不断壮大,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分析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施工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分析,对我国市政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发明 如何做好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 科技资讯 2011年

第9篇:市政工程法规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市政工程已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过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过去下发的法律法规已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求。

1、法律规范不完善

尽管我国在工程质量方面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不过在执行力上的力度还是不够。另外,实施细则也不健全。因此,要逐步完善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强化执行力度。

2、淡薄的质量管理意识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都认为市政工程只是城市建设的过渡产品,其工程时间最重要,而对工程质量却不以为然。加上有些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较为欠缺,未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且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与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无法严格把控市政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质量也控制不好。

3、质量标准不规范

科技在飞速发展,市政工程的质量标准体系也必须逐步完善,才能符合现阶段市政工程的质量检测标准,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因责任制度不健全,工程产生质量问题时,找不到责任人,每个人都只想着规避责任的态度。因此,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

二、优化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研究

1、提高工程人员的素养及认识

市政工程建设中,人是最基本要素,项目质量控制应由人来执行,因此,要控制质量管理,首先应做好人的工作。第一,应了解要合理控制项目质量管理,就必须依靠项目管理部门,我们应掌握项目管理部门的具体情况,按照实况来安排实际人员,并跟踪整个施工质量。第二,控制工程质量管理的还应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所以,既要让员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培养员工的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要定期组织专题讨论与讲座,培养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及工作能力,另外应增加其工程质量管理意识,使之积极投入工作。第三,应推行工作岗位责任制,让每一位员工弄懂各自的工作岗位职责,并进一步落实到位。出现质量事故后,应找到责任人,及时予以补求。

2、以人为本,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2.1、 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机构,即项目部。施工阶段要建立这一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并赋予该机构人员应有的权利,施工管理中其他应配置的生产要素,应协调内外部及人员关系,发挥各项业务职能的能动作用,全面控制本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及服务。

2.2、人员素质。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执行者,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有很大影响。要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施工管理人员自身应有较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组织管理能力;要定期培训一些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应工作、责任、技术、管理到位。

2.3、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设备

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也非常重要,少了这些设备,很多施工设计都无法继续,施工的人力、物力与施工时间会增加,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直接关系到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市政工程项目的先期规划中,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带来的影响,如建筑结构、施工条件、施工工艺与设备性能等,制定科学的机械化施工方案,并挑选满足技术要求的、性能良好的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才能从本质上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3、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前,各施工人员应了解施工图纸包括其内容、要求及特点;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并针对重要的分项、分部工程各自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依次进行审批。要对参加施工的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人员还应进行资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要让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人员都了解施工责任、技术、安全要求、施工工艺等,确保施工顺利开展。同时,应及时测量复核和建立测量控制网。项目部对设计单位所交桩位组织有关人员应对技术进行复核测量, 控制好桩位,搭建测量控制网、线、点,以免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自检、专检等质量控制

各分项工程的工序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对参加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所有施工人员展开安全、技术交底,包括施工工艺、方法、技术安全措施、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有关设计变更等内容,要让每个施工人员都了解、掌握施工技术与要求,做好相应的交底记录。每道工序施工工作中,质检人员在现场应及时监督和控制现场,避免违反施工程序;完成一道每道工序后,技术人员要填写工序自检纪录,归类保存各种资料,现场质检员应严格评定各道工序质量,才能予以验收。

2、科学设立质量控制点,把好质量关

将工序质量控制作为中心,设立质量控制点,就必须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通常情况下,一个星期检查一次工程质量及每道工序,及时整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不予整改或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则不能继续下一道工序,控制好施工质量。科学评定整体质量,就应保证分部工程的优良性。分项工序验收不达标的,不能进入下道工序。其次,把好工程项目的验收关。工程验收主要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竣工验收三部分。各验收有既定的程序与参加人员,验收后应保护施工工程的成品。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国家相应标准去验收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工程竣工验收才能真正称心。另外,应控制质量,挑选优良材料。材料是市政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生产要素之一。因此,控制材料的质量极其重要,有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检验施工场地的材料,不达标的材料不允许投入使用。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入场的施工材料都必须获得产品合格证与出厂合格证。

3、改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应有明确的目标。各承包合同中都应有一个总的质量目标,想顺利实现工程目标,只依靠总工程的质量目标远远不够,应细分总的目标,逐一确立单个小目标及其施工方向,最终实现总的工程目标。这里有两点要求:第一,应按照施工计划的方向走;第二,施工活动应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应按照既定的规划予以实施。质量管理控制活动的重点即为,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施工进程及施工情况,认真对比施工实况及计划的施工情况,找出其中的差别,要确保差异性是在允许范围之内,如超出该范围,应及时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所以,施工合同应有明确的施工计划与技术标准,才能更好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上述看来,在施工前期应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这也是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步骤。

4、设计应急预案,营造零事故环境

环境因素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中属于最后,但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这是施工前期要考虑的。在这一阶段,有关工作人员应顾虑环境因素给施工带来的影响及后果,如各种突发事件等。因此,有关工作人员既要提前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应采取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关措施。将施工过程中,环境所引起的工程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施工过程中,还应密切注意环境因素的变化,控制好工程质量。

四、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都有较大影响。要优化市政施工阶段管理质量,就必须通过提高工程人员的素养、改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以人为本,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设计应急预案,营造零事故环境等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