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城镇化发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化发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镇化发展论文

第1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信息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信息化发展有利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合理进行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这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很有必要。

(1)信息化发展有利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发展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极为重要。物联网,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产业的生产方式变革,另一方面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推动,促使二次产业、三次产业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渐向高效、低碳、集约、节约、智能、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在电子计算机终端控制下,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参与制造业产品生产,极大提高了车间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容错率,节约了成本与资源,有效避免了大机器生产不可自动调控的缺点。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相比,信息化生产方式环保、低碳、附加值高,对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有所帮助。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尤其微信等应用软件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信打车,微信购物,微信支付等应用而生。“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模式渗透社会各个领域,通过移动终端,出远门可以微信预订、自助选房,微信支付;酒后代驾服务;聚会就餐可以通过终端预订,自助点餐,微信呼叫服务;在医院可以微信全流程支付,微信叫号,随时查看化验单及药方。网络购物,信息消费逐渐增加,一方面丰富了居民的消费模式,另一方面也使居民间接的参与到了商品的设计过程。住房方面,信息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住房区的物业智能管理,对其住宿环境,安全等方面有所帮助,也拓宽了居民信息收集渠道。社会保障方面,通过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一卡式服务并按时发放低保,极大的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指数。因此,信息化发展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很有必要。

(2)信息化促进城镇发展进行合理空间布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越来越影响到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这些问题和矛盾制约了城市发展。信息技术对于优化城市群建设,科学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作用巨大。信息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优化城镇化格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7】”。信息技术创新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实现要素集聚,提升中心城市的影响力,特大城市必须发挥好其核心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培育形成城市群。中小城市发展也要利用好信息产业,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其他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其地区经济活力,具备中转联接功能的城市必须要与其他地区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互通有无,联动发展,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通过信息化的带动,推动小城镇特色产业,产品发展,发挥好其“亚核心”作用,抑制资源流失,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支持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中心城市群,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之间要素合理流动及信息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8】。此外,随着相关信息技术及关联技术的创新,城镇地下空间得到了优化利用,通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城管、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智慧城市等信息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地下空间利用的有效管理,通过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推动,城镇供水燃气部门、道路、广场、高架桥下、街头绿地、商业街区、客运站点和城市出入口等地方均采用电子信息产品,对其日常生产生活进行电子监测,以应对突发状况,实现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环境健康舒适、上下班高峰道路交通堵塞缓解、公共空间管理规范、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可见信息化对于促进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尤为重要。

(3)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水平要有所提高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带动。信息技术的提高带来的是信息化办公,各级政府积极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日常办公效率。政府通过“统计微讯”和移动资讯客户端主动公开政府政务信息,而且国家统计局积极拓展新媒体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官方微信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数据、数据解读、统计知识、统计工作等各类统计信息,便于城镇居民进行监督。在劳动力就业管理方面,信息化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劳动力进行统一信息收集管理,为劳动力提供企业招聘信息资源及相关技能培训,尤其农民工劳动力,这对于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提高体力劳动力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都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方面,信息技术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保服务信息化,建立参保人信息库和财务信息管理核算云平台,实现参保人医疗费用实时结算,解决参保人垫付费用不便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网上自助服务业务功能及社保卡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业务经办方式多元化,有效提升社保信息化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城镇居民的实际问题。此外,信息技术升级加快了信息高速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村村通,户户通,土地整改等项目对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作用明显。在很多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都有所助力。

(4)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随着TD-LTE(4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宽领域应用,信息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带动点。2014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累计17708172万元,同比增长21.3%,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本期累计30853782万元,同比增长27.5%,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本期累计28983826万元,同比增长21.3%。这些成果既反映出城镇居民对于信息资源数据及服务的需求增加,又体现出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机遇,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进而辐射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技术变革。一方面,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加强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建立一些农业科技示范田及技术研究机构,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作用巨大。对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二次产业而言,必须把新技术新思想用于企业产品研发、制造和企业管理上,这样产业链条才能四通八达,产品才能符合消费者需求,否则必将被市场淘汰。此外,信息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与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创新变革都是对产业经济的冲击,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及企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逐步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助力信息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信息产业链附加值,推动信息产业集聚,形成城镇经济增长极,引领新型城镇化向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2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发展在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难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化观念落后,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不利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新”发展。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基础设施质量不达标,道路规划,管道线路铺设不合理导致后期城镇化建设效率低下,重复建设,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影响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信息基础设施不健全,光纤、通讯网、基站建设等基础设施更新升级维护不到位,信息闭塞,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窄,设备老化。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公平公正,需要我们正视。例如在2013年末,全国有16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213公里,车站数1447个,在建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760公里,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意义重大,城镇地区则因地质、资金、技术、管理等达不到标准,难以建设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智能交通、绿色交通、交通信息一体化无法实现。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失衡,在2013年末,城市集中供热管道达到17.8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57.2亿平方米,而县城供热管道建设4.0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10.3以平方米,差距明显,形成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过剩和县城及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矛盾。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等滞后,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绿色城镇的发展,基础设施亟待优化升级。

(2)信息化观念落后。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以工业时代的观念来发展经济,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极窄,信息闭塞,怎么通过信息化发展来促进城镇化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有一个与之相符的理念指导,这样新型城镇化发展才会少走弯路。

(3)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大部分城镇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城镇教育科技信息化区域跨度明显,大城市教育信息化程度高,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中小城镇教育信息化无法与之相比,很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育信息化方面硬件软件设施建设。高新技术难以推广,成本过高,现代科技产业园区难以在城镇建设,不能为工农业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城镇管理信息化不强,建立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各领域一体化智能化发展信息平台难,无法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环境堪忧,信息泄露,失真,被盗等给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更深层次影响社会稳定,信息网络环境建设仍需加强。第三方机构与银行合作不紧密,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在城镇地区难以发挥作用。很多地方缺乏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城镇化发展质量难以提高。

3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信息化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使信息化更好的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其中智慧城市是关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推手,转变信息化观念是重点。

(1)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多渠道宽领域应用,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许多学者专家达成共识。智慧城市将在未来成为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平衡点,最终达到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发展。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融合了移动互联网,4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信息采集及数据分析能力突出,能够及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降低人民财产安全损失,提高城镇市场经济活力,实现城市内各部门之间信息传输,改善城镇发展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指数。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改善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信息网络渠道向农村地区外延,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村民能用上智能手机,数字电视,城乡数字化鸿沟有所缓解。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政府政务电算化,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化,办公自动化等极大提高业务效率,不仅提高了政府运转效率,更为城镇居民提供快捷安全的服务。互联网经济在信息化推动下发展迅速,城镇居民不用担心财产安全,随时可以网上转账支付或者进行金融投资、网上购物等经济活动,丰富了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以信息化发展为契机,包括上海、江苏、长春等诸多城市及城镇提出了向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宽带提速,光纤入户等服务越来越人性化、科学化,“宽带江苏”,“智慧上海”等以地方命名的智慧型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对于提高城镇户籍人口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重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有利于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生产力越来越受到企业政府重视。随之产生一批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企业或者零售商及零部件加工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而形成产业群,吸引外资或者发达地区技术先进的企业来本地考察投资,带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聚集效应加强,使其他关联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及通讯设备升级,加快信息技术设备新城代谢速度,提高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冲劲,对于改善传统工业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作用显著。另一方面,科技园区发展可以吸引中高级及基层人员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对于“城市病”有所缓解。因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是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亮点,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绿色集约化发展。

第2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城镇化;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农村)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从乡村景观向城镇景观转化的过程。同时,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也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向现代化进行的转变。在此进程中,农业非农化、工业化、现代化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已有的经验和实践表明,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工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乡镇工业发达,基础设施较好,以工业小区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农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实现城镇化,例如苏南、浙北地区;(2)集市贸易促进型,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是以市兴城,属于传统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贸易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拓展市贸范围,增大城市密度,进而发展成为以市场交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如浙江义乌等;(3)旅游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都是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形成小城镇,如黄山的西递、宏村等;(4)交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处于交通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动人员较多,运输成本低下等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5)城郊型,这类小城镇地处大中城市近郊,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借助大中城市,发展服务型行业或大中城市扩散的工业,进而发展成为卫星城。(6)工矿服务促进型,这类小城镇或农村大多处在大中型工矿企业附近,通过建立为工矿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成为为工矿企业服务型的小城镇,如淮南、淮北地区的矿区等。

安徽省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对部分地区的城镇化促进产生了极强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旅游黄金周更是一剂效果明显的催化剂。本文依此剖析旅游促进型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业促进旅游区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旅游业发展至一定水平则需要城镇化水平的再提高以使自身再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带来了外部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自身的传统文化在外来的冲击下被异化或成为强势文化保存下来。旅游业不仅把外部的事物引了进来而且也让自己的眼光看的更远,时刻让自己明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时不断地提高城镇化水平,以适应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来看,旅游业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为:

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据相关统计显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皖南西递村民的人均收入由1978年120元已经增加到1999年的4600元。旅游业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村民提高了经济收入。同时,旅游业的“出、住、行、游、购、娱”等的发展也带来了其它行业的繁荣,促进了整个风景区的经济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在笔者对皖南宅坦村的调查中,有89.2%的村民表示自己愿意进行培训以满足旅游的需要。古村落被发展旅游业,这些村民认识到自己的“破房子”原来是块宝,也认真对“破房子”进行了保护。从这可以看出,旅游业使得村民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并且也使村民的价值观念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4.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村落村民的从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农商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务农比例由原来的41.8%、57.8%和57.1%分别变为36.3%、56.7%和54.1%,其中西递变化最大”;“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经商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7.7%、14.4%和6.3%上升为23.1%、20%和10.4%,西递的上升幅度最大。”因此,旅游业会使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5.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古村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则会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村民们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在思想上打下基础。

三、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

旅游业的发展会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动力,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为旅游区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要明确一些问题。

开发商、政府与社区居民三方的关系。例如皖南的故村落较多,黄山市徽州区的部分乡镇是在外开发商的投资下进行的古村落开发以发展旅游业的,这在村民中引起了不满的情绪。村民们大多抱怨“自己的油水干嘛分给别人”等等。政府在这方面的解释则是“为了便于管理和解决资金问题,实现‘别人发财,我们发展’的目标才采取了这种模式”。在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古村落的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是影响旅游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古村落其自身,对社区居民而言是他们赖以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提高经济收入的聚宝盆,对当地政府而言则不仅是他们行政的下属单元也是他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古村落未进行开发之前,当地处于长期的经济发展滞后情势中,因此古村落的开发对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来说无疑是他们致富脱贫的希望,两者在追求古村落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一点是一致的。社区居民想通过旅游开发为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而政府则想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开发商、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经常产生矛盾,行动很难一致: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古村落租赁给开发商进行开发或组成乡镇企业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商一般很少考虑居民的利益,加之乡镇企业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古村落居民产生很大的不满;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自身从事旅游这一行业的素质和技能低下,很难参与古村落的开发规划设计,因此古村落的开发规划一般很难反映出社区居民的需要,从而减少了居民的从业机会,并且造成居民对古村落保护和规划的淡泊。这样,一些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破坏原有的古建筑物私建旅舍和酒店或自己制造旅游纪念品以欺骗旅客。此时,若政府单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则会造成居民与政府的紧张对立,进而使得开发商很难与居民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抑或甚至造成古村落旅游环境被污染直至恶化,以致经济秩序混乱失控。

若要处理好三方关系,在古村落

旅游开发中此三方应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首先,不管政府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旅游开发,都应在前期对村民进行旅游技能的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居民从事旅游行业打下基础;其次,政府和开发商应广泛收取居民的意见并把其纳入旅游规划中去,这样才能激发村民的参与;最后,政府和开发商要就确实提供多少岗位给居民达成协议,以真正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使村民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旅游,支持旅游和爱护古村落的环境,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生,王效端.论加速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与对策[J].管理教育学刊,1996,(4).

[2]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5).

[3]张超.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原则与对策[J].学海,2002,(5).

[4]钟卫,郭洞.看古村落的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0,(7).

[5]冯兰瑞.21世纪加快城市化的明智选择[J].战略与管理,2004,(1).

第3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1.城镇化加速发展

城镇化代表着地区和国家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江西城镇化率近十年统计变化来看,城镇化进程曲线具备“S”曲线中期初步形态,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与全国差距逐年缩小。“一群两带三区”的城镇布局主体架构已初步形成,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沪昆沿线城镇发展带、京九沿线城镇发展带,南昌都市区、赣州都市区、九江都市区正加快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大,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在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的有利环境下,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趋向更加明显,2013年建制镇数量增加到794个,城镇体系结构初步形成。南昌市梅岭镇等江西省124个镇以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强劲、吸纳县域新增城镇人口能力较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等明显发展优势,入选全国重点建制镇,形成强有力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城镇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几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优美生态、山青水绿凸显江西城镇化鲜明特色。

2.产业结构平稳高移

城镇化是第二、第三产业在城市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镇化建设需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活动的空间聚集,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同时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江西产业以《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思想,依托全省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城镇规模扩张和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建设稳步发展。按“诺瑟姆”曲线加速发展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相继上升,从江西产业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表4),自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出现明显转折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平稳发展,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期城镇化率37.10%处于加速发展中期起始阶段,基本符合“诺瑟姆”曲线的变化规律。

3.“三低”问题日益凸显

江西在工业化稳步推进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提升的进程中,2013年城镇化率已达到48.87%,与全国城镇化率的差距缩小至4.8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2210万,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21.77个百分点。但自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始终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约6个百分点,目前11个设区市拥有22个城市,按通常意义上城市规模划分,大城市人口100万~500万,中等城市人口50万~100万,其中大城市只有南昌,中等城市有九江、赣州、抚州,总体上大中城市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未实现协同,产业与城市未实现融合,城镇化发展速度低于工业化,各主要设市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南昌作为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紧邻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3个最具活力经济区域,具有较强的人口流动吸引力和容纳能力,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68.78%,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期宜春城镇化率只有40.27%,高低相差28.51个百分点,仅有南昌、新余、萍乡、景德镇、鹰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另有数据显示,1990年~2012年,江西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6.06%,而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连续统计的15个主要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59.5平方公里扩展到928.8平方公里,增长了3.58倍;但同期户籍人口仅增长了两倍,人口城镇化速率远远低于土地城镇化速率,导致建城区产业强度和人口密度偏低,而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加快,失地农民人数增多,截至2013年末,江西省农民工总数达到789.5万人,其中省外就业540.7万人,省内就业248.8万人,由于各类因素与相关制度限制,省内就业农民工虽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仍难以真正成为城镇居民,市民化进程远低于人口转移的速度。全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城镇化速率低于土地城镇化速率、市民化进程低于人口转移速度的“三低”现状,日益凸显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江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1.新型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化发展

诺瑟姆曲线揭示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要实现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城镇化要走“产城融合”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协调同步规划建设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结合工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形成人口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园区是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的重要平台,引导和鼓励重点产业新建项目、技改项目、配套项目、深加工项目入园建设,聚集发展。突出江西优势和特色,借国家重点发展长江经济带的东风,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朝着“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最终目标,加速推进昌九一体化建设,扩大昌九工业走廊规模,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高端产业集群,根据原有产业结构,南昌将重点建设航空、纺织、光伏、自动化、软件开发、汽车制造等产业,而九江将陆续建成石油化工基地、钢铁产业基地以及有机硅基地,形成南昌、九江双核驱动。振兴千年陶瓷,依托文化创意产业板块,打造景德镇“世界瓷都”,建设国家光伏产业基地,使新余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城,推进赣湘贸易合作平台建设,将萍乡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区,突出上饶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的交通便利优势,加强传统的有色金属行业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发并建设光伏和锂电池等新能源基地。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绿色崛起,并改革规范稀土钨等有色冶金的采挖及开发,引导稀土钨等有色冶金行业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龙头。预计到2016年,全省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5%,年平均城镇化水平提高约2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届时南昌、赣州和九江将发展成为特大城市,而上饶、吉安、新余、萍乡、景德镇、抚州、宜春将步入大城市行列。

2.城市核心增长构建城镇集群区

城市群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产物,是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促进城镇化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依托。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各生产要素逐渐向中心地区集聚,从而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坚持城市集群发展的理念,构筑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构建南昌为核心、以昌九城镇走廊为重点,以环鄱阳湖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持建设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有序发展大中城市,打造沪昆城镇发展带和京九城镇发展带,推进南昌都市区、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建设步伐。以城市群为载体,促进新一轮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加速南昌都市区建设,使之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加快南昌临空经济区、共青先导区的现代化建设速度,推进昌九新区发展,着力打造昌九电子商务核心新区。大力发展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支持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市。率先重点建设南昌都市区内一批专业城镇,打造南昌小蓝汽车工业城、进贤县文化用品工业生产和交易基地、奉新县竹器和纺织品工业生产和交易基地、樟树市酒类食品和药品生产交易基地、鄱阳县水产珍珠基地、高安市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靖安县绿色旅游度假基地、万年县粮食与农产品生产和交易基地、新干县箱包生产和交易基地、万载县花炮产业生产和交易基地、余江县眼镜生产和交易基地、抚州市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推进南昌、九江等城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同时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创建智慧交通中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重点建设交通枢纽工程,构建一个以地下轨道交通,地上快速高架路网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交通系统,推动南昌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加快南昌为中心的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以高铁和快速铁路为主体架构的1小时交通圈,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城镇集群区。

3.服务产业升级优化比例结构

第4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1.1国内高铁客运枢纽布局概况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修建“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国进入高速铁路快速建设期,对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以京沪高铁为例,全线共布置23个站点,在布局上呈现出城市边缘新区为主的态势,超过14个站布置于建成区,仅有2个站布置于建成区内,其中20个为新建站,仅有3个为既有站改建。上述统计体现了国内高铁“新”和“郊”的特点。

1.2选址理论概述

关于铁路站点选址的理论在国外最早出现,主要可以归纳为连续型选址模型、离散型选址模型、综合型选址模型。前两种,主要用于确定选址备选方案,第三种则是对已提供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1)连续型选址模型代表性方法为重心法,通过一种连续模拟方法寻找物体系统的几何重心,以确定高铁客运站设置的最佳地理位置。该方法因其应用较灵活,不限于备选方案提供的位置,通常在铁路枢纽内进行单个站场选址中予以应用。然而,这种模型的计算只考虑了客流量需求或总费用,并未涉及站场选址与城市发展规划、既有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之间的协调关系,计算得到的结果较难直接釆用,常常仅作参考。(2)离散型模型选址方法常常以运输成本与建设成本相加得到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来进行枢纽布局规划。(3)综合型选址模型都是在给定选址决策备选方案的前提下,建立符合决策需求及现实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某种合适的综合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理论评价法、神经网络及GIS等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择优。该方法计算过程过于理想化,选址结果可能由于采集指标的差异出现迥异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适应性有待提升。国内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的方法以模糊质量功能展开(FQFD)理论为代表,以高铁客运站为产品,通过对使用者的需求分析,获得全局利益最佳的选址方案。

1.3评价分析

上述理论对于问题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但是结合工程规划过程的实际应用,笔者认为需要更多地结合城市特征和既有规划边界条件。因此,在研究中,笔者认为国内高铁站点布局需要重点考虑以下条件。其一,既有铁路站点周边往往与城市商贸中心在地理空间上叠加。城市的发展往往依托对外交通设施,而国内早期城市开发建设阶段并未严格按照规划或在缺失规划的情况下即开始建设,往往出现既有铁路站点周边高密度开发、铁路沿线带状开发的城市用地格局。此种“火车站即市中心”的现状便成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背景,短期内不会出现巨大调整。因此,高铁客运枢纽的选址应充分考虑这个既有约束条件,不宜过分强调交通的引导,更切实际的做法是协调既有城市格局和枢纽布局。其二,一体化开发的高铁客运枢纽影响范围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Schutz(1998)、Po(l2002)等提出了“3个发展区”的结构模型:即第一圈层(primarydevelopmentzones)、第二圈层(secondarydevelopmentzones)和第三圈层(tertiarydevelopmentzones)。第一圈层为核心地区,距离车站约5~10min距离,主要发展高等级的商务办公功能,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都非常高;第二圈层为影响地区,距离车站约10~15min距离,也主要集中商务办公及配套功能,建筑密度和高度相对较高;第三圈层为的影响地区,会引起相应功能的变化,但整体影响不明显。因此,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高铁枢纽与城市的带动关系不尽相同。其三,高铁建设的良性循环需要有良好的经济可持续性。作为一种交通方式,高铁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其他交通方式,尤其是短途航空有影响,平衡好各自运输特征、发挥各自优势才能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作为高投入的交通设施,平衡好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营效益是未来建设可持续性的前提。只讲投入、不讲产出的投入性建设不利于创造未来良好的运营环境,也将给城市经营者埋下隐患。

2理论基础

2.1城市分区模型

洛斯乌姆(Russwurm)提出的“区域城市”模型提出了将城市三分区的空间定义。该模型将城市地域划分为“城区—边缘区—影响区”3个分区。(1)城区———城市核心区。这一地区大致包含了相当于城市建成区和城市新区地带的范围,总体特征是没有农业用地。(2)边缘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其土地利用已处于农村转变为城市的高级阶段,是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的地区,包括城郊结合部的乡镇、村落。(3)影响区———位于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对其周围地区多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所波及的最大地域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市域范围。

2.2高铁枢纽布局

根据高铁站在城市中的位置不同,高铁站的选址可以划分为3种方式:城区内部、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根据“三分区”城市分区模型,高铁客运站点出行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对高铁站点选址影响明显。选址在城区内部的高铁站通常是利用原有铁路站点进行改建的。选址于边缘区和影响区的站点往往以新建站为主。由于城区内外在产业、人口密度、交通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呈现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国内外实际站点的建设运营情况。

3选址决策方法

结合国内现状,采取城市三分区空间划分理论,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决策方法。设定该方法应用的假定前提:(1)未来高铁枢纽建设投资主体,以投资经济效益最高为终极目标。(2)城区是高铁枢纽站点建设的最佳位置,是实现投资经济效益的最理想策略,边缘区和影响区依次为次优和最劣策略。(3)政府从经营城市的角度出发,以高铁枢纽建设的城市全面提升影响最大、可持续性发展最强为终极目标。

3.1选址流程

阶段一———选址于城区。根据站点建设条件的要求,分析站点新建(对于无铁路通行的城市)或者改扩建的可行性(以下简称该过程为模块一)。若可行,进而对多种因素(选取最关键的5个因素)进行分析评判,得到方案的评价指标(以下简称该过程为模块二)。若评价指标可接受,满足既定的规划目标,则选择城区方案。若新建或改扩建不可行,则重新选址,进入阶段二(在边缘区选址)。阶段二———选址于城市边缘区。在城市边缘区内选址,分析站点新建或者改扩建的可行性。若可行,进行模块二的指标评价。若评价指标可接受,满足既定的规划目标,则选择边缘区方案。若不可行,则重新选址,进入阶段三(在影响区选址)阶段三———选址于城市影响区。在城市影响区内选址,分析站点新建或者改扩建的可行性。若可行,进行模块二的指标评价。若评价指标可接受,满足既定的规划目标,则选择影响区方案。若不可行,则重新评估城市铁路建站的可行性。可出现两种结果,即该城市不适宜建设高铁枢纽或者横向比较3个阶段选址方案取其优者。

3.2评价指标的定义与评价方法

为了对3个阶段方案的优劣性评判,选取高铁枢纽建设对城市影响最显著的5个量化指标。

4结语

第5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农村劳动力等内容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几个环节,关系到整个城镇化建设的成败与否。这一过程不仅是简单的建设,而且由于其涉及面极广,必须需要依靠大量资金为其提供动力和有效支撑,尤其是在当今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普遍存在问题的现状下,信贷资金的支持便显得尤为关键。相比于以往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建设,当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更为注重质量和真实的效果,但是,由于长久以来的固有思维,我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为社会提供的金融融资服务大多只是局限于模式简单、数额较少的信贷,缺乏层次和深度,其起到的效果也极为有限。近些年,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逐渐加深,我国金融机构纷纷根据现实情况开展了各种新型的金融服务,包括中间类服务业务如土地征收款、粮农补贴发放、农民养老金,并且和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展开有效的合作,并且改变原有的金融运作方式,展开提前介入,即下乡对农民群众进行金融知识宣传、现场办理各种业务和结算等。此外,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建设活动,其农村房屋的改造更是重中之重,在完成拆迁等业务后,后续必须的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新兴产业链的兴起都必然要求金融机构给予其有效的融资支撑,否则这些建设就会成为“无根之水”和“空中楼阁”,成为途耗物力和财力的烂尾工程。可以说,这些新的客观形势和环境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契机,更是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成熟和技术的革新,从而实现振兴新产业和实现产业的集群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极为坚实的动力。可以说,在现实的国情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金融创新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需要借助金融的力量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企业发展和转型的各项服务、城市运行的配套功能等目标,以此来奠定我国新城镇化建设的基础。

二、新城镇化建设大环境下对银行等金融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党和政府根据现实国情而做出的重大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因此产生了极大地社会变革,因此,这种客观环境的极大改变必然导致我国银行等金融行业所处的环境和机遇发生改变,在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造成相应的挑战。

1.新城镇化建设带给银行发展的机遇。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逐步发展,其覆盖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加深,内容也逐渐广泛,因此,相应的生产要素,如人口、资本等因素也会逐渐的聚集和重构,这是我国全社会资源一次伟大的再分配,彻底打破了原有城乡二元化经济的局限,因此,也为我国银行等金融行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根据我国银监会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2年一年内,我国银行业针对保障房的建设贷款增长幅度高达39%,这从物质上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根据我国银监会的推算,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整体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幅度上涨,将达到50多万亿元,这将极大地刺激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也将从根本上带动信贷需求的提高。但是,这一过程必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结构造成极大的冲击,包括城市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产业转移、财政支出结构等诸多内容都会发生本质性的转变以适应现实实际的改变。这些转变在客观上无疑会加重在银行业务中的风险,但是也为新产品、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新城镇化建设对于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刺激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发行的针对个人的理财产品的种类在2012年已经达到了3万款,这些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更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并且其增长额度一直维持在26%左右,其整体数额甚至达到了24.71万亿人民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继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必将会发生新的跨越式发展,而收入差距也会逐渐缩小,人们都有能力购买理财产品,可以说,这一“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和崛起的现实客观情况必然会导致我国银行这类中间业务的收入出现极大增长。

3.中小企业发展对银行发展带来的机遇。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拥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优势,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动力和发展的前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为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贡献达到了76.7%,为绝大多数乡镇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尤其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近几年的极大发展,更是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未来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并且在根本上拉动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些企业通常缺少有效的融资手段,但是其未来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和深入,我国的乡镇中小企业必然也会赢得发展的良机,这种客观情况也就从需求层面刺激了我国银行信贷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这当今社会,许多银行均在农村设立了相关的机构,以期解决我国乡镇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问题,这一举措不进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此外,城镇化建设脚步的较快必然导致资金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各地区政府必将大力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这也从客观上完善并加强了我国银行发展的基础,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发展契机。

4.对于银行风险控制带来的挑战。风险控制是一个银行能够的到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和灵魂,也是衡量一个银行未来发展和业务水平最为根本的因素之一。区别于传统的信贷模式,农村信贷的风险相对较大,首先,农村信贷的额度一般较小,一旦信贷方出现不良信贷处置,那么银行很难追究,出于成本控制等因素也极少采取诉讼等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其次,农村信贷一般局限于农业和基础的手工业生产,其会受到客观环境极大地左右,因此风险也必然随之提高。

5.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相对滞后。虽然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和历史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依然较为落后,但是这也意味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拥有着极为巨大的潜力。因此,如何适应这一条件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于银行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发展的契机。

三、对于未来我国银行业在城镇化条件下的发展建议

1.应该优化金融产品。目前我国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大多定位于城镇用户,缺乏有效针对乡镇用户的金融产品新品种,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乡镇用户对于金融产品的要求日益多元化和完善化,因此,银行必须因地制宜,推出各种产品来完善自身的金融产品体系,以期能够满足现实的需求。

2.加强针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相对于城镇,乡镇金融市场的基础薄,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发展也极不完善,因此,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宏观调控,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和业务水平进行本质性的提高,并且以公益性为根本,发展低息贷款,以期从根本上实现为农民服务的目的,并且其流程和操作应当简单、便捷,以适应农村现实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6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就业不仅涉及岗位的需求与供给,同时也涉及工资收入、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环境和合同等。对于当前的中小型企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较多体现在就业数量方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在欧美国家中,具有成熟的经济市场,使得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对相应的就业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另一类是经济转型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欧或是亚洲中的国家,其经济处在起飞阶段,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许多学者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了就业增长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中小企业的经济周期而言,在衰退时期,其发展对就业增长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会比增长时期的更明显。并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小企业都已经成为人员就业的载体,同时为社会失业压力起到了相应的减缓作用。对于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其经营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有中小企业的经营,并且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从我国的经济角度来看,并不能完全地对所有中小企业进行相应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因此,我们就不能对整个中小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只能通过一部分的企业来间接地推断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是增量方面。如果该企业的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就表明该企业的发展会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如果该企业的就业弹性为负值时,就会对就业增长起到滞后作用。

2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方向选择

从上面的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的作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确定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从实际调查来看,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由于技术的密集型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没有增加,最后产生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增长起到的促进作用相对削弱。所以,要想促进作用更能有效地发挥,我们首先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如果要实现这一点,则要对不同中小企业所起到促进作用的大小进行分析与比较。在学术界中,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两种技术指标,分别是就业弹性和就业贡献。所谓就业弹性,就是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值,它所反映的是就业效率。而所谓就业贡献,其实就是就业数量和就业总量的比值,它所反映的则是就业容量。如果一个企业的就业效率和就业容量的值都比较大时,则所体现的是该企业对就业增长起到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所以,从政策导向来看,中小企业应该向该类行业进行倾斜。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有16个行业存在,分别是计算机服务业、房地产业、软件业、建筑业、租赁业、卫生与社会福利行业、金融业、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住宿餐饮行业、居民服务行业以及其他相应的服务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就业弹性最高的是计算机服务行业与软件行业。租赁行业、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紧随其后。计算机服务行业与软件行业是刚刚兴起的行业,并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建筑业、房地产行业、租赁业以及卫生与社会福利行业都是劳动比较密集型的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行业的高就业弹性说明它们具有创造就业的巨大潜能。就业弹性其实就是就业效率的体现,如果某企业单纯就业弹性高,其新增就业贡献率小则依然无法满足我国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现象。所以,企业不仅仅就只对就业弹性进行硬性分析,同时还要分析所属行业的就业贡献,进而得出更合理更科学的结论。在上述的16个行业中,就业贡献相对高的行业是制造行业、建筑行业、金融行业、公共管理行业、商务服务行业以及社会保障行业。综合就业弹性和就业贡献率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就业潜力和就业容量的行业是计算机服务行业、制造行业、商务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以及社会保障行业。但根据实际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困扰就是就业形势。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比大型企业更能吸收就业的需求,同时也能对就业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综上所述,要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扶持该类型的中小企业进行优先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

对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

3.1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

从目前来看,我国城镇的居民失业率在逐步上升,并且十几年来都是持续上升的,据统计每年都有20万左右的人下岗失业。并且对于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也都有1000万左右。同时,还有一些出自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员,每年都以递增的趋势进行增长,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3.2就业的创造能力与实际需求不断下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处在下滑趋势,尤其是最近的几年,下滑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其他发达国家对比,我国的企业不仅少,其就业率也相对比较低。经实际调查总结出,发达国家中每1000人就会有50家企业,发展中国家每1000人大约也有25家,但我国每1000人仅仅只有20家,这就使得我国的就业率不断下降。从2005年起,我国的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率就逐渐下降,使得国有企业也大规模减少,造成了城镇居民的就业压力增大。

3.3就业矛盾

从目前来看,我国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增加,使得一些农民没有了土地,就业也不能得到保障,导致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根据实际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农民失去土地或是拥有土地比较少的大约有3000万用户,无地的农民数量逐步递增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其次,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大学生这里,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在扩招,使得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概率逐渐减少,其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后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焦点。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反映出我国低学历的人才的就业效率低,同时高学历人才也同样出现就业难问题。最后,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我国就业结构的矛盾不断增加,就业不仅没有摆脱掉密集型的劳动模式,同时对于低素质和低水平的劳动者也造成了影响。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构性矛盾的发展,必然是大部分地区或是大部分企业在发展时面临的大问题。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实际的调查,以及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的就业形式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4.1对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优先发展中小企业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对中小企业的环境进行优化。将指导和发展中小企业放到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首位,尽快创建对中小企业专门管理的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样不仅能充分体现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要性,同时还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对中小企业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协会、中小企业进行新增贷款的鼓励、或供中小企业金融投资的担保。二是合理规划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正确引导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进行合作的同时,建立联盟,进行资源信息的分享和利用,有助于加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大企业中的中大产业或为产品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体系,实现互利互赢。如果中小企业和中大产业不能建立友好的生产关系,则会导致建设基地的重建,以及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空闲等情况,使得中大型企业不能进行扩大,中小企业不能生存的现象出现。因此,在对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时,首先就要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整,进而在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可以提高就业增长率。

4.2对中小企业的就业效率与发展空间进行正确引导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国家要适当地鼓励和支持。一是要定期对中小企业进行数量上的给予和奖励;二是要根据当前的支出进行劳动成本的相应补贴。另外,对于就业率和发展空间都比较大的企业可以进行地方税实现支持,进而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的就业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能对其发展空间进行正确的引导。

4.3对中小企业中的就业质量进行提高,进而对就业人员的稳定性进行保证

在中小企业中,首先就要建立相应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定期的结果公布。而质量评估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劳动部门、媒体或是其他的服务机构进行定期表现出来。同时,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还要进行法律常识的普及,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法律意识,定期做好培训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普法的活动。

5结语

第7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疆,城镇化,工业化,超前性

边疆城镇具有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巩固边疆地区民族关系、保障边疆地区稳定、维护祖国领土统一的功能[1]。因此,边疆城镇发展水平是衡量边疆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新疆城镇作为边疆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西北边疆的发展和稳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既有关于新疆城镇发展水平的研究多是横向分析工业化,考察新疆区域内外的城镇发展差异,得出新疆城镇化之后的结论[2],纵向研究新疆城镇发展水平的较少,特别是缺乏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动态考察。因此,通过对30年来新疆城镇发展水平的动态考察分析新疆城镇化的时空差异、演变趋势和内在机理,更好地为“城镇边疆”的建设提供政策制定依据。

一、新疆城镇化水平的测量(1978-2008)

研究区域城镇化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城镇化水平的测量和城镇化水平的判定。城镇化水平的测量即城镇化水平百分点的年变化,通常使用城镇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衡量。[3]

表1 新疆1978年-2008年城镇化水平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6.07%

29.05%

42.78%

44.86%

49.51%

50.09%

50.1%

50.1%

52.34%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33.75%

33.75%

33.84%

34.39%

35.155

37.15%

37.94%

39.15%

39.64%

2、区内分析

因为新疆自然地理的特殊性使得新疆城镇发展在区域内部呈现出典型的差异性。因此,有必要对新疆各地区城镇发展水平进行判定,从而把握区域城镇发展的特殊性。

表4 1993年—1998年新疆各地区城镇人口与农业劳动力份额比重变动比较

比较地区

/

乌鲁木齐市

0.88%

-0.29%

-3.0332

克拉玛依市

-9.86%

-2.06%

4.7805

石河子市

-0.85%

6.46%

-0.1312

吐鲁番地区

1.25%

7.94%

0.1572

哈密地区

2.76%

2.46%

1.1206

昌吉回族自治州

3.51%

3.26%

1.0779

伊犁地区

1.40%

-1.00%

-1.3969

塔城地区

12.11%

7.97%

1.5187

阿勒泰地区

2.15%

0.58%

3.7107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2.68%

5.93%

0.4517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0.33%

2.90%

0.1129

阿克苏地区

0.58%

4.09%

0.1411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0.74%

1.87%

0.3933

喀什地区

-0.39%

1.71%

-0.2270

和田地区

0.08%

第8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升级;西南地区;VEC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研究的中国西南地区是指按照行政规划划分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三省一市一区,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经济结构复杂,包括了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成渝经济圈、三峡库区、川南资源聚集区以及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地。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论文百事通西南地区城镇化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研究意义重大。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随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广泛关注这项经济指标。代表人物有,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onThunen1826)的农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l909)的工业区位理论。法国佩鲁(Perroux1955)认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比较符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客观实际,主要强调产业间的联系,而忽略了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化机制的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一般使用“城镇化”来代替这一指标,蔡孝箴(1990)指出城市化道路的区域差别,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都应遵循“成本一效益”分析原则,由于各自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方针也有所区别。辜胜阻(1993)论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三大地带、六大区域、30个省区的城镇化差异,得出中国西部城镇化的主要模式为自生型城镇化、非农化模式。王嗣均(1996)等人直接提出区域城市化,并就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省区城市化进程做了深入研究。周凯、刘辉锋(2006)指出目前区域与城市的发展现状表现出明显的模块系统特征。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更多的只是从理论上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角度比较宏观。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注重中国西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借助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理论上的中国西南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和定量描述。

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方法、数据与检验

(一)分析方法与检验模型

本文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ErrorCorrec-tion,VEC)VAR模型是使用模型中的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是在非平稳数据具有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对于VAR模型的修正。其模型一般形式为:

其中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ecmt一1是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向量仅反映变量之间的均衡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时的调整速度。所有作为解释变量的差分项的系数反映各变量的短期波动对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化的影响。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而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1978—2006年度数据,城镇化率指标代表城镇化发展水平,即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来表示,记为URt;以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状况,记为INSt。这里对数据进行以下说明:1.西南地区数据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各省、市、自治区加总而来的,数据均来自各省市统计年鉴及作者的计算。2.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川渝两地的数据在1997年以前的直接采用四川省数据,1997年之后采取两地数据的总量指标。3.云南、贵州两省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在2000年发生了变化,为了消除不规则要素的影响,揭示经济发展中的客观变化,将云南和贵州两省2000年以后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的方法加以预测。

(三)单位根检验

将整理所得数据分别取对数,以期在消除异方差的同时不改变函数的单调性,记为LnURt,LnINSt。首先对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IC和SC最小原则,加之Likelihood判断,得出LnURt和LnINSt的最佳滞后期为3。利用Eviews5.0进行单位根(ADF)检验。

可以看出,变量LnURt和LnINSt的原始系列是非平稳的;ALnURt和ALnlNSt,ADF的绝对值值大于1%置信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认为都不存在单位根,为一阶单整。记为huRt~I(1)、LnINSt—I(1)。

(四)协整检验

通过迹(Trace)检验和最大特征根(MaximumEigenvalue)两种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2期时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表明中国西南地区的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某中长期稳定的关系。括号中的数值为T检验量,可以看出在5%的水平下,该方程通过检验。

(五)VEC模型建立

根据前文所述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本文的VEC模型:

上面估计的VEC(2)模型,方程(3)和方程(4)下面括号中的数值依次为各系数的t统计量检验值。显然,上述两方程中所估计的系数大部分在统计上达到显著。同时方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且J—B检验(P=0.40)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回归残差序列均满足正态性,方程整体拟合度较高,且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同时VEC模型AIC和SC的值分别为-7.13和-6.45,满足模型有效性的要求,模型整体解释力较强。

(六)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滞后期为2期)。

从因果检验关系来看,在中国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不是城镇化率提高的原因,城镇化提高时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里有必要结合中国西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的原因阐释。

二、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9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升级;西南地区;VEC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研究的中国西南地区是指按照行政规划划分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三省一市一区,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经济结构复杂,包括了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成渝经济圈、三峡库区、川南资源聚集区以及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地。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西南地区城镇化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研究意义重大。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随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广泛关注这项经济指标。代表人物有,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onThunen1826)的农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l909)的工业区位理论。法国佩鲁(Perroux1955)认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比较符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客观实际,主要强调产业间的联系,而忽略了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化机制的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一般使用“城镇化”来代替这一指标,蔡孝箴(1990)指出城市化道路的区域差别,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都应遵循“成本一效益”分析原则,由于各自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方针也有所区别。辜胜阻(1993)论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三大地带、六大区域、30个省区的城镇化差异,得出中国西部城镇化的主要模式为自生型城镇化、非农化模式。王嗣均(1996)等人直接提出区域城市化,并就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省区城市化进程做了深入研究。周凯、刘辉锋(2006)指出目前区域与城市的发展现状表现出明显的模块系统特征。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更多的只是从理论上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角度比较宏观。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注重中国西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借助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理论上的中国西南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和定量描述。

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方法、数据与检验

(一)分析方法与检验模型

本文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ErrorCorrec-tion,VEC)VAR模型是使用模型中的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是在非平稳数据具有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对于VAR模型的修正。其模型一般形式为:

其中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ecmt一1是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向量仅反映变量之间的均衡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时的调整速度。所有作为解释变量的差分项的系数反映各变量的短期波动对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化的影响。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而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1978—2006年度数据,城镇化率指标代表城镇化发展水平,即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来表示,记为URt;以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状况,记为INSt。这里对数据进行以下说明:1.西南地区数据是由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各省、市、自治区加总而来的,数据均来自各省市统计年鉴及作者的计算。2.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川渝两地的数据在1997年以前的直接采用四川省数据,1997年之后采取两地数据的总量指标。3.云南、贵州两省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在2000年发生了变化,为了消除不规则要素的影响,揭示经济发展中的客观变化,将云南和贵州两省2000年以后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的方法加以预测。

(三)单位根检验

将整理所得数据分别取对数,以期在消除异方差的同时不改变函数的单调性,记为LnURt,LnINSt。首先对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IC和SC最小原则,加之Likelihood判断,得出LnURt和LnINSt的最佳滞后期为3。利用Eviews5.0进行单位根(ADF)检验。

可以看出,变量LnURt和LnINSt的原始系列是非平稳的;ALnURt和ALnlNSt,ADF的绝对值值大于1%置信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认为都不存在单位根,为一阶单整。记为huRt~I(1)、LnINSt—I(1)。

(四)协整检验

通过迹(Trace)检验和最大特征根(MaximumEigenvalue)两种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从检验结果中可以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2期时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表明中国西南地区的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某中长期稳定的关系。括号中的数值为T检验量,可以看出在5%的水平下,该方程通过检验。

(五)VEC模型建立

根据前文所述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本文的VEC模型:

上面估计的VEC(2)模型,方程(3)和方程(4)下面括号中的数值依次为各系数的t统计量检验值。显然,上述两方程中所估计的系数大部分在统计上达到显著。同时方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且J—B检验(P=0.40)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回归残差序列均满足正态性,方程整体拟合度较高,且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同时VEC模型AIC和SC的值分别为-7.13和-6.45,满足模型有效性的要求,模型整体解释力较强。

(六)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滞后期为2期)。

从因果检验关系来看,在中国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不是城镇化率提高的原因,城镇化提高时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里有必要结合中国西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的原因阐释。

二、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