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校园集体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护理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实验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56-01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又与其它临床护理各学科有着非常严密的联系。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临床上绝大多数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微生物所引起的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也成为医院的主要病种之一。
中职护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不但要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还需进一步深入学习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为以后相关学科奠定基础。通过在实验教学中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作风[1]。作者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过程;与时俱进,注入学科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几个方面探讨加强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
作为一名实验教师,虽然不象任教师老师般辛苦备课,但是在备好实验课中,也离不开理论与实验的并重。实验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从学生的现有能力出发来进行实验设计开展教学,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环境中呈现出师生、学生互动的和谐状态,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家示范性建设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由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向“主导”角色转换,以自己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境界,保证学生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带教过程中,有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学生做的事情,就让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充分让学生多思多做,成为学习的主角。在实验教学中,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教老师适当把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意识的融进教学方法中,把自己的过往操作体会融进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 使学生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复操作练习,达到熟能巧,最终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适时激发出对课程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本门课的兴趣,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从思想上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和谐的环境,浓厚的兴趣,教师得力的主导,实验教学中课堂活跃,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2.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
学生有兴趣进入实验室有效学习,教师还需在实验内容与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有味。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二个方面进行。
2.1 备学生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只有教与学和谐,同步,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备好学生,不容忽视。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准备得很充分,但讲解时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讲课时只顾及内容的叙述,认为只要完成教学进度,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其结果必定是只有少 学生能勉强能跟上教师的讲授,多数学生因理解困难而放弃听课[2],使本门课失去了作为医学基础课的意义。因此,据授课计划,教学大纲内容,实验教师与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并在带教实验课前对带教对象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社会经验有初步了解,了解他们对医学微生物学有关内容掌握的程度,据十几岁年龄的好奇心强,敢于动手的特点,亲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自主拓展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行探究,合作学习,设计适当而合理的实验课教学方案,精心设计好实验项目,优化实验方法。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
2.2 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法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内容繁杂,逻辑性较差,相对枯燥,讲授中容易给学生带来抽象、零散的感觉,学生年纪小,社会阅历少,逻辑思维能力差。该课程的学习安排于第一学期,与中护生临床护理学科课的联系还有有一段距离,学生无法切身体会本课程与临床需解决的问题、与他们将来工作的联系,从而难以引起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3]。微生物学的实验准备内容较多,操作性强。但时间短,因此,对于实验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何如,教学内容上,先易后难,渐循递进,从生活中入手,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建立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的理念。我们把细胞分布,革兰氏染色,细胞形态,消毒灭菌等作为重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上,有BPL教学法,多媒体开放性教学系统教学,案例教学法,示教直观法,自行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我们在2012级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二对半”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与时俱进,注入学科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虽然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的教材进入了多次的修改,但是书本上的内容主要以经典的内容为主,反映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一些新成果和新进展及体现现实中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最新状况的知识无法天天更新。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与时俱进,及时把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新的病原微生物,很多紧急的公共卫生事件都与本学科有紧密联系,这些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工作非常有用,因此,实验课中,把近年来典型的流行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7N9流感等病毒形态与危害,适时向学生介绍,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与当前医学临床发展相符合,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教学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生活[4]。2008年的手足口病疫情是被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疾病,全国范围内均有病情发生,未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也经常见到。任课教师在呼吸道病毒时就添加这部分内容,向学生介绍其病原学特征、流行概况、临床表现、防治原则,临床工作的防护意识,学生在理论学习后,实验中又通过形态直观,加深对不断出现的新的病原物的认识,做好连接临床护理工作的准备。与时俱进新知识的引入,拓宽了学生视野和知识面,能较好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收到了良好效果。
4.加强带教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上好实验课,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能力,还必须继续教育学习的理念,及时更新知识及新的实验方法,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
操作能力上,不论是从接种环的握持方法,细菌的接种,到涂片染色,生化反应结果的观察,或是从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到菌种活力的检测等,都要给学生正确示教;并能结合基础理论、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给学生进行讲解。此外,实验教师应加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除不断向老教师学习外,还要关注国内外的新实验和新方法,及时将知识渗入到实验课介绍给学生,改变传统的“讲解-示教-模仿-总结”的实验教学方法,同时应注意实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对中护生的教学,注重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强调无菌观念的建立,严格无菌操作,强调从基础课开始养成的无菌操作的好习惯。带领学生操作时,培养她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对于课堂中没有按照无菌操作完成任务的,带教老师在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把无菌操作的重要性沟通到位。此外,组织好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学习,在实验中,给予她们必要的帮助,引导她们学会学习,据个人的特性,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
现代化教学中,实验室装上多媒体实验系统,实验教师必须做好管理与使用,组织好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正确的操作与 学习知识。总之,带教教师的总体素质的提高,能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英健,孟 滨,曲 瑜,等.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 13(4):259~260.
[2]丁培杰.浅谈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准备中应注意的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2):93.
一、小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
(一)混淆单位名称
学生在初学应用题时,往往认为应用题中最后的一个“字”或两个“字”是单位名称,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拿来就用,就造成了错误。
例如:妈妈买来12个苹果,吃了8个,还剩多少个苹果?
解: 12-8=4(个)答:还剩4个苹果。
常见错误: 12-8=4(苹果)答:还剩4个苹果。
(二)未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就一般而言,应用题大都是以“顺叙”的方式呈现的,对于“倒叙”方式呈现的应用题,学生不能很好的理出数量关系。
例如:鸭有36只,比鸡多2只,鸡有多少只?(鸭比鸡多2只,鸭有36只,鸡有多少只?)
解:36-2=34(只) 答:鸡有34只。
(三)对多余条件认识不清
学生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受到多余条件的干扰。有些应用题,出现多余条件,增加了学生解题的困难,干扰了解题思路,导致错误求解。
例如:修一条600米的公路,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错误列式:600÷[1/(20+30)]
正确列式:600÷(1/20+1/30)
(四)数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现在有许多应用题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命题的。如:油漆大礼堂的柱子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制作落水管要用多少铁皮等。要解答这类问题就一定要了解所求物体的形状,需要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它们的特点。
二、小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分析
对于造成一步或两步计算应用题困难的原因,国内早有研究。研究者认为,解一步应用题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类型以及对应用题中时间、空间的叙述不能正确理解;解两步应用题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学好一步应用题和没有掌握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但综合小学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出现错误的原因,现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一)混淆数量单位名称与事物名称
基本概念并未真正形成或熟练程度不够,所以容易错误地判断题的类型,混淆题中的数量单位名称和事物的名称,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中下等生身上。
(二)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混淆
(1)不是在对题目的实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列式运算,而是用单一的联系代替运算分析、孤立地以题目中一些表面的个别的外部因素为依据进行解答。
(2)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此不能正确识别题的类型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西蒙(H.A.simon)认为,解决应用题的过程是“模式识别”的过程。例如,当学生识别出眼前的应用题是“相遇问题”,就能调用有关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眼前的题。
(三)难以识别非典型的复杂应用题
例1:师傅完成某件工作需6天时间,而徒弟则需要8天才能完成,若师徒二人同时干,需多少天才能完成?
例2:妈妈上街买布,她选中了两种布,如果买第一种布,她的钱只够买6米,而买第2种布则可以买8米,现在她决定同时买两种布,问两种布各可以买多少米?
这两个题是“同型的题”,为什么解第2个题困难得多呢?这是因为第一个题“典型得多”,一看便知是“ 工程问题”。但是,一些优生能顺利地解决例2,他们的思维方法是:如果总体不知道,又要对总体按一定比例进行划分,那么设它为”1”。很显然,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应用题解题模式上升成为一种抽象的思维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已经条件化了,表述为“如果……那么……”,或“ 当……的时候,就……”。
(四)生活经验不足
由于现在的小学生非常缺乏生活实践,所以当数学中的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他们往往只考虑到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实际情况,造成了错误。
三、解决小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策略
(一)加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基础知识教学
教师应该把握应用题教学大纲的要求,用一种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将应用题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应该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区分数量关系名称和事物名称。
(二)教师应当注重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具体内容和问题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
(三)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以理清题中的多余条件
这样可以逃出已有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的意思。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育部推行中小学生校园集体舞,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缓解校园的压抑氛围,减轻学生的紧张压力,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推广近半年来,却出现了“国家推行,学校观望,家长担心”的局面。家长主要担心跳集体舞会增加男女生的身体接触,过于亲密可能引发早恋方面的问题。
作为家长,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校园集体舞,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呢?
一、观念要更新。中国传统的“男女授受不亲”观点已无法适应现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从生理科学来说,现在的青少年生理成熟期提前,据有关部门调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男子的生理成熟期是20岁左右,上世纪九十年代则为十五六岁,可现在很多男孩在十三四岁就生理成熟了,女孩的生理成熟期也明显提前。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自然产生对异性的好奇,爱慕之心油然而生,所以家长担心孩子早恋是可以理解的,防范孩子早恋是必要的。虽然跳校园集体舞会有身体接触,会增强学生对舞伴的好奇心,但实际上男女生牵个手拥抱一下是很简单的,学生在活动中正常的接触和交往也符合青春期男女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一味禁止孩子的正常交往,反而促使学生产生对异性更加强烈的神秘感,容易使学生频频开展“地下式”恋爱。在美国,各中学会开设多门选修课以及要求学生义务参加社会服务,让中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了解和学习,有些学校甚至举办舞会和音乐会,以活跃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
二、让孩子自己处理。笔者曾接触一位家长,这位女律师是一位高三男生的妈妈,她对笔者说,孩子应当树立正确的与异往的观念,这需要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是家长不要把孩子与异往视为洪水猛兽。“我上学时,常常和男孩一起玩,只觉得就是友情。我现在只是担心儿子处理事情的方法有问题,于是我给他一些必要的建议。我是个律师,常常会和男人打交道,学生时代培养的良好社交能力给我现在的律师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学校和家长不要为孩子们‘垒实墙’,引导就可以了,其他的就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好了”。
三、心态要积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多干涉,在心理上充满悲观情绪,总对自己的孩子不放心,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够好,拿放大镜找孩子的缺点。总怕孩子与异往,学校要开展校园集体舞,那就不得了了。这其实是家长在心态上弥漫消极气氛。孩子毕竟要长大成人,他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他要靠自己去面对,所以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采用民主和理智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勇敢和正确地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一味地干涉只能带来孩子的叛逆和反抗,让孩子每天生活在焦虑和烦恼当中。
校园集体舞不仅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情趣,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打破男女学生交往的屏障,让男女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大大方方地正确交往,帮助男女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氛围,同时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对孩子以后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有极大的好处。
心理分析:
爱情+地理,有可能得出“暗恋地理老师”的结论。不过对少女时期的毛毛来说,这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因爸爸经常不在身边,毛毛感觉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因此将此转移到相关属性的异性身上――与地质有关,年龄与父亲相仿。这就是地理老师!
她喜欢画卡通画,说明她富于幻想,那个画中的少女背着的大包,里面很可能装满了地质勘探必备的工具,其实也就是毛毛的理想。因此,她的心情如蓝天白云般清纯、高远,同时,也体现出她孤独的心态:她渴望父亲的陪伴。诗、歌曲可以让她沉浸在幻想中,用以回避现实。她对依赖异性有种强烈的渴望,这就是所谓的“父爱饥渴症”。
毛毛以“热衷于地理课”作为与父爱链接的寄托,并可能对地理老师有所移情。那么,父亲就应该利用女儿的这种心理,向她展现出一个全面的、内在丰富的”父爱数据库“,里面不仅有地质,还有数学和语文,英语和历史……用文字疏导,旨在展示文字(作文)、亲切(亲自动笔)、保存期长(拿出来看时,总感觉父亲在身边)。如此,毛毛便会自动地将感情重新集中于父亲,并将这份爱转化为学习兴趣。
要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创作对象,并非易事。众所周知,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有别于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儿童,这一区别就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同少儿舞蹈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
要抓住个性进行创作,首先需要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加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了解他们充满热情、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同时又经受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的心理;了解他们渴望友谊、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心理。围绕这些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选材创作,才能真正创作出贴近他们心灵、吐露他们心声的舞蹈作品。在这次比赛中,由嘉定区聋哑辅读学校表演的舞蹈《心鼓》就是一个较好的反映中学生心理的作品。先不说这些孩子们的表演、教师的投入如何让人感动,单是编者运用敲鼓的方式叩响孩子们心灵的创作意图,就令人赞赏。另外主题动作的选择也应以这些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既不能过于儿童化又不能太成人化,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神情举止,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动作元素。举一个很好的例子《红扇》,编者很好地将现代舞的动作语汇融入到中学生的形态当中,用大幅度的跳跃、收放以及扇花的飞舞将中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只有选用准确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和形象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
其次,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舞蹈可以和认知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创作。早在1943年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就创作并表演了《化学舞》,此舞用拟人化的手法,对学生进行形象的化学基本知识教育。舞蹈采用寓言式的表现方法,由化学女神出题,每个学生扮演一种化学元素,然后通过找朋友的舞蹈表演形式,表现出各种元素相互组合后成为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物质。这个舞蹈别开生面,情趣盎然,是寓教于乐的典型作品。还记得在1999年湖北省黄鹤美育节舞蹈比赛上,一个根据朱自清《荷塘月色》改编的舞蹈作品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编者利用语文课本提供的文学背景,将书中所描绘的那一池荷花极好的运用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舞蹈也为文字提供了一幅可视的美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月色、那池水和那满眼的荷花散发着的淡淡清香。此刻文字和舞蹈在美的平台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可见这种课本剧的创作既具有审美性又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尝试的。
为此,各地各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大课间活动。根据我多年来从事体育工作的经验,针对大课间,做了如下一些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初探。
一、音乐大课间
具体做法就是学校定期统一选定一个适合少年儿童,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主题,然后由各班自行创编适合音乐的动作,编成集体舞、自编操。这样,班级不同,舞蹈不同,统一的音乐,出现多个版本的动作。既锻炼了身体,又张扬了个性;既发挥了学生自主创编能力,又展现了现代时尚元素,使整个大课间活动异彩纷呈,个性十足。如去年流行的《江南style》,曾在许多校园风靡一时,学校将其做成音乐大课间,12个班级就有12个《江南style》,18个班级就有18个《江南style》。特别是教师共同参与,使大课间活动多了一份师生融洽和谐的感召力,师生合作构筑出了和谐多彩的校园文化。在这样的大课间形式基础上,学校可开展专门的自编操比赛,激发学生情趣,创建学校特色。
二、特色大课间
具体做法就是各班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学生的运动基础,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集体活动。一些民族班可根据自身民族特点,开展一些富有民族风格和色彩的舞蹈或民间活动,如回族的《花儿与少年》、藏族的《锅庄》等;一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可根据自身的体育特色项目,开展一系列大课间活动,如足球学校的“足球游戏”、“足球比赛”等;武术学校的“武术表演”、“武术操”等。这种大课间活动既能发挥学校体育特长,能展现学校体育品牌,提升学校体育水平,为学生的运动天赋搭建了一平台。
三、轮流大课间
具体做法就是学校先制定大课间活动内容轮流表(轮流表可制定为分班级、年级或年级段),再根据活动的内容划定活动区域。各班依照学校指定的大课间活动轮流表,按周期、顺序、项目轮流进行活动。活动内容可定为多种体育项目,如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打沙包、跑步、健美操、软式器材、棋类等。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老师五落实;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评比,使学生在系统的锻炼中增强体质,掌握多项技能,使整个校园大课间呈现出勃勃生机,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四、兴趣大课间
具体做法就是学校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及师资力量,设立多个不同的体育兴趣小组,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棋类、跑步等。在大课间活动时间内,在指导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自主选择兴趣小组进行分组活动。这种大课间活动既改变了传统的活动模式,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保证了活动的时效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理念做导航
把“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鲜明的个性特长的学生”作为办学目标,把“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让每位教师都走向成功”作为办学宗旨,把“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作为治校方略;把“诚信做人、认真做事”作为校训,把“求实创新、活泼向上”作为校风,形成了“严谨务实、与时俱进”的教风和“勤学善思、诚实进取”的学风;还精心设计了特色校徽――柳树屯小学校徽是以“柳”、“树”、“屯”三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柳树屯小学的蒸蒸日上和蓬勃发展,并配以一本打开的书构成了一个展开双臂、奔向太阳的人,又像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雏鹰,向着广阔的蓝天驰骋而去,象征着柳树屯小学正朝着美好的明天不断奋进。“迎着朝阳我们是展翅的小鸟,吮吸雨露我们是挺拔的小苗……”一首高亢的校歌伴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驰骋纵横。校徽与校歌相辅相成,鉴证着柳树屯小学的成长历程。
二、环境育英才
我校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造育人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中思考、感悟、理解,以此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让面面墙壁会说话,打造四个文化长廊。一楼设有评比台、学校简介;精炼的校徽、校训、教风、学风给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明确了方向;二楼文明礼仪知识、中英文礼貌用语的设计教学生从小做一个文明的人,校长寄语更为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教与学的目标,并时刻提醒老师和学生遵章守纪,志存高远,学好本领,提升品位。三楼礼的文化(孔子的论语)、《三字经》以及古诗文化的设计营造了书香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四楼科技长廊,为学生展示了祖国科技飞速发展的现状,激励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每层楼道的拐角处设置标语各一条,内容与各楼层的主题内容相吻合。比如:“人生的阶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这些名言警句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一墙一壁都能说话,都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就如一位位良师益友,“润物细无声”。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每个教室门口由各班自己设计的班级名片,如一块块磁石,将孩子们的心灵牢牢的凝聚在一起;走进教室,师生们精心布置的文化墙既会说话,又会传情。“我们的约定、群星璀璨、远航”,给班级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如此健康的文化氛围,真可谓无声胜有声!
3、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点空间,将能绿化的地方全都进行了绿化。爬山虎的绿荫、白杨树的挺拔、龙爪槐的风姿……既能净化空气,又能怡情悦性,为学校增添了新的生命的活力。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4、各科室功能齐全,美观大方。打扮得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图书馆、实验室、少先队队室、梦想教室成了学生最喜欢、最关注的地方。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学生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5、设计特色标牌。标牌美观大方、各具特色。如足球形状代表教室、墨水瓶形状代表办公室、钢琴形状代表音乐教室、绿叶形状代表少先队室、微机形状代表计算机室等。
6、利用好各种文化设施。各班黑板报定期更换,内容与每月的少先队活动主题相吻合。它就像一面窗口,使学生从中看到了书本以外的世界。红领巾广播站开展了“校园新闻”、“笑话天地”、“作文天地”、“国家大事”等栏目,每天10分钟向学生输送精神食粮。
三、活动促成长
1、随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学校教导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的策划组织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开设了“五名工程”即“读名著,诵名诗,背名篇,唱名歌,赏名曲”五项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文化工程。在各年级班主任和相关任课教师的积极配合下,迅速拟订出了“五名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计划。通过实施“五名工程”,极好地展现校园中师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才华,陶冶了师生的高尚情操,激发了广大学生热爱学校和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努力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推动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深化少先队员素质教育。
我校于李裕智英雄中队定期开展中队会,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的活动,培养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及时关注时事,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保钓”班会,更让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心中牢牢扎了根。
3、少先队紧密结合实际,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为了开展体验教育,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在3月5号学雷锋日让学生走上街头清除小广告和白色垃圾。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给全体学生布置了特殊的作业,那就是“体验一天劳动者的辛苦”。通过这次体验教育,学生们受益匪浅,对普天下所有的劳动者有了深深的敬意。
4、阳光大课间活动。学校推出特色“校园集体舞”,各年级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音乐教师和体育教师的配合下编排了健康向上、律动感强的集体舞,活跃了学生的课间生活。学习校园集体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韵律感,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还让学生在集体舞蹈活动中接受美的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
5、为了维护学校的文明和卫生,少先队大队设立了“文明监督员”“环保小卫士”,由各班推选优秀学生代表组成。他们值周的身影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研究促发展
(一)、以课题研究促学校发展
学校历来重视课题研究,以科研工作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快乐数学》市级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学校又承担了《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的探索与研究》省级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二)、以校本研究促教师、学生发展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把教研、科研、培训有机整合,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构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载体,以科研制度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校本研究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
1、“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即书香行动)。(1)学校继续开展“读名著”活动。中午师生共读名著活动;充分利用好《读书行动手册》,鼓励学生开展好“写日记,写读后感”活动;开展了书香班级、小书迷等活动。(2)学校继续斥资几千元用于添置教育用书,为教师购买了相关教育教学书籍,教导处带领教师开展好读书、写读后感等活动,鼓励教师将“教育日记”向“网站论坛”上传。通过对教师的博客培训,大部分教师已建立了博客网页。暑假期间,学校教导处专门编辑“读书心得”、“走进学生心灵”等《柳小教研》“教师教育随笔”专辑。
2、开展“梦想课程”,创建特色学校。梦想课程的开展,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好处,(1)儿童为本:关注“他要”,以活动、游戏、心理训练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新的体会。(2)主题学习:一门课程一个专题,或有几门传递式的课程;以专题的方式组织跨学科的知识,以互动如小组讨论、游戏、展示等方式组织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认识梦想,体验成长。(3)多样机会:将所有的课程设计成多样化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筑梦、追梦、圆梦的各种过程。
几年来学校外派学习,开展校本培训30多次,极大提高了教师的水平。教师中,18人考取了本科学历,全部获得普通话证书,20多人考取了计算机证书,教师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先后有10多名教师获得了市区级优质课,并在各项比赛中获奖。
(三)以实践活动促学生发展
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了很好的实践活动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以“三个着眼点、两项内容、三种形式”为线索开展实践活动。
“三个着眼”,一是着眼于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综合性、现实性的活动来开展,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实践中,锻炼能力;二是着眼于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三是着眼于能力创新,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化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两项内容”,一是以课题为探究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二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种形式”,一是探究、合作的研究性活动主题,精选优秀辅导教师,成立了小课题研究组,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例如课题《我和水果交朋友》《漫画书和我们》都是从学生自己喜欢的事物入手,从他们亲身经历的事件中展开,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二是学科整合活动,各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综合联系,形成了拓宽和延伸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我校开办的校本课程《梦想课程》就是一门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三是节假日探索研究活动,利用寒假和暑假,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特长,选择一个主题完成,开学后进行交流。去年寒假,我校少先队以“变废为宝”为主题,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巧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全国作文大赛、省、市讲故事比赛、美术竞赛等活动中获得不同奖项。
五、管理创和谐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竞赛;兴趣和爱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01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既单调又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同时学生对学习新的动作技术和锻炼方法兴趣不浓,也给体育教学和组织带来―定的困难。
随着改的全面实施,我校因场地小,器材缺、人数多,学校领导和教研组反复思考,决定利用体育和外活动时间进行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个人技术水平,而且对体育教学培养了兴趣和爱好。
这段时间体育和体育活动运动场上的学生运动热情空前高涨,实现了因兴趣而学习,因学习而提高的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投入到活动中来,体育竞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而且还提高了体育的教学质量。
一、制定体育计划,开展体育竞赛
(一)制定计划。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制定竞赛计划。
(二)组织竞赛。为使竞赛落到实处,我们打印竞赛规则,说明比赛时间、地点、项目,并发给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各班班主任,并召开体育委员和班干部会议,由体育委员牵头,班干部协助做好报名工作,要求身体健康,积极向上的本班学生,报完名后由体育教师打印出比赛秩序册发到班上,由体育委员保存一份,班主任保存一份,体育教师保存一份,要求按时参。
二、比赛、教学、练习相结合
体育和体育活动以比赛为主线,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技术水平转化到比赛中来,用比赛提高学生技术水平,达到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如校园集体舞的比赛,不仅提高了动作的准确性,而且在竞赛结束后,利用早操时间展开校园集体舞,既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同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三基”,具体目标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而体育却有各种类型的,应根据各种类型的特点与任务要求进行组织上。其中衡量一堂的质量,总的应从这次的类型与具体的任务考虑,而评定整个质量,却离不开学校体育在整个学校体育中所占的地位这个大前提,因此确定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三、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可见学生的体育兴趣直接影响体育的效果。体育教师应在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方面起主导作用,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
(一)加强学习目的的宣传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个人和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唤起他们的间接兴趣。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利用各种手段,如广播、墙报等,经常性的宣传体育知识、比赛动态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
(二)鼓励成功,激发兴趣。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体育教师在中,或外应发现或挖掘学生的体育闪光点和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和进步,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倡导愉快,激发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体育上体验到快乐是我们的教学宗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前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于师生关系的基础,在于师生相互尊重。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热情百倍的侮主动去做。
(四)正确地运用激励语言。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在学生完成一个漂亮动作时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如果完成的不是很好,老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专长。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其体育特长密切相关。学校可以在余开设体育训练队,如篮球队、乒乓球队等,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
四、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一)树立校园运动榜样。体育竞赛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竞赛技能,而且.加强了班级凝聚力,养成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集体观念,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竞赛,加强了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大家在运动场上相互竞争,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场上场下都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最终,让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动,让勤奋努力,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体育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三)感受体育魅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全面育人的畅价值。通过体育手段,我们根据学生乐于接受挑战,勇于竞争的特点,在校园内开展竞争和对抗的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项目,让广大学生在对抗中尊重对手,在对抗中体现团队协作精神,拼搏精神,去感受体育的魅力。
竞赛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运动舞台,激励他们展示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增进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的创新[J].体育与科学,2001,(6).
一、学生的舞蹈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基本功进步很快
通过软开度的训练,学员在韧带的软开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成品舞蹈的基础练习中,学生对音乐的节拍感,动作的张度,手臂四肢脊椎都有了一定的舞蹈意识,能较明显的表现出老师所想要的舞蹈风格。
二、学生能独立完成组合,而且完成效果较好
本学期按舞蹈计划实施教学,除了一些软开端的训练,同时也给学生们做了一些体能训练,例如一些腹背肌和腹肌以及大腿肌的能力训练。为下个学期学习成品舞蹈奠定一个基础。同时也学习了较多组合,学员能独立完成其中两至四个舞蹈组合,并根据要求尽量动作到位。每学完一个组合,都会组织观摩学习活动,请学生相互学习和展示,师生共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也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舞蹈的机会,加强了舞蹈学习的成效。
三、学生敢于大胆展示自我,舞台表现力较好
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表演性活动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舞蹈能力的发展。在集体舞的表演中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一起协调配合。
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舞蹈在校内普及度不够,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活跃校园气氛。
二、展示活动中学生的选择
在展示活动中,有的舞蹈人数要求达不到每人都上,这时教师会选择比较好的学生,剩下的学生就只能在旁边做替补。教师很很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有受挫感的消极情绪。而有的舞蹈学生全上了,可总有那么几个怎么跳怎么别捏,指导下来问题还是很突出。这时如果是比赛性的演出会因此失分,所以为了成绩是该把这个几个学生刷下来,还是继续留在舞台上?
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类信息充斥着校园生活,而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很多初中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诱惑,很多学生出现了道德认知误区或者是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却没有合理有效突途径去发泄,以至于极易出现心理扭曲或者喜欢封闭自己,缺乏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在健身的过程中也能放松心灵,因此能够为校园营造和谐的氛围。丰富中学校园的体育文化生活。中学校园体育文化较为匮乏,因此亟待整合校园德、智、体、美教学实践资源,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以健康为核心,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其艺术情操,在观看体育舞蹈表演时也能够提升学生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众所周知,舞蹈也是一种健身活动,但是又区别于传统健身活动,其艺术性及美感价值较高,对于促进人类新陈代谢十分有益,是十分受人类欢迎的一种有氧运动。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舞蹈,有助于促进其身体协调发展,使学生体型匀称,非常适合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中学生学习,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舞蹈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活力,弥补身型的缺陷,在进行体育舞蹈锻炼时,学生经过呼吸调整,有助于增强其心肾功能,维护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其身心发展特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在学习时目的更加明确,且能够更加系统性的去了解知识,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体系,并对其中的理论、原理等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另外,高中生的思维往往更加的独立,在分析问题时具有较高的自我性,因此对事物的评价也能够更加的理性和客观。然而我国当前农村中学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大多仍只是一些传统的跑步、挑选、跳高、篮球、足球等运动,而基本没有体育舞蹈教学,因此,推广体育舞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身体协调性等综合素质水平,在美好的氛围下深刻感受体育舞蹈的魅力。
2农村中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程的策略
深入学生体育舞蹈理论知识及价值功能的认识。一方面,农村中学在进行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时应当极强对学生体育舞蹈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舞蹈理论基础,然后积极采用多媒体教育手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观看专业的体育舞蹈表演或者比赛对体育舞蹈有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让他们既了解体育舞蹈产生的起源和背景,又能掌握体育舞蹈的风格及类别,最终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价值功能的认识,因此,舞蹈体育课的理论教学十分重要,农村中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体育舞蹈的价值氛围。努力改善体育舞蹈教学设施。农村中学经费有限,因此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往往没有十分健全的舞蹈教学器材或者是专业的教学场所,大多都只是一间水泥地的空教室,搭设一些舞蹈杆让学生训练,或者是即使是设有一些舞蹈室或者是形体训练教室往往其中的设施设备不达标,因此,农村中学应当加强对现有舞蹈教学设施的购进和改进,根据教学实际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设备资金,或者积极吸引社会团体及个人捐赠的资金,不断充实现有的舞蹈教学物质基础。另外,较近区域的农村中学可以采用共同出资金联合采购和使用舞蹈教学设施的方式,根据各自教学特点,划分好舞蹈教室及器材使用的时间,合理配置共有资源,有效实现设施资源的共享。引进体育舞蹈专业教育人才。首先,农村中学应当积极与各示范高校密切联系,建立体育舞蹈专业教师中学顶岗实习基地,积极借助高校的人才专业优势,展开校校合作,让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体育舞蹈教师能够到农村中学中进行教学。与重点中学建立平行学习方案,通过对先进中学、重点中学的参观学习培养更多的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构建体系化的教师队伍,从而让教师能够将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传达给学生。其次,开设体育舞蹈教育专业的各高校,应当积极为本地区的农村中学培养优秀的体育师资,鼓励学生到各农村中学进行顶岗支教,在顶岗支教的过程中培养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实现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可谓是一举两得,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3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为青少年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促使其健康成长应当成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同样需要注重体育舞蹈的推广,一方面通过体育舞蹈的推广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校园体育舞蹈氛围的构建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相关人员和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好地路径对体育舞蹈进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舞蹈学习和浓郁文化氛围中来,优化学生综合素养。
作者:易川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