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制品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政治思想及业务学习,提高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
1、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力度。使档案工作人员知法、懂法,做到工作有据可循,行为有法可依。
2、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特点之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政治思想素质是加强档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重视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档案工作者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档案归档工作是档案管理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基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不断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是当务之急。所以,必须强化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熟悉和掌握档案业务和行业标准,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加速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推动疾控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心业务,明确归档范围。
随着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的频繁化、多样化,中心主要业务也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要准确把握业务档案归档范围,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多加强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业务的学习,深入了解和掌握现前中心主要业务。对明确业务工作归档范围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工作中,我们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并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材料确定为归档范围,以确保中心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工作水平。其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管理工作
1、疾控中心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收发文和内部会议文件、会议记录、纪要、简报、快讯、重要电话记录、各种统计报表、出版物原稿和样本等文件材料以及反映重要活动的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等材料。
2、相关业务工作的法律、法规、标准、指导原则、方法及各种规章制度等。
3、辖区内居民的年度人口资料和反映当地居民经济生活、文化卫生、健康教育水平的相关资料。
(二)、传染性流行病工作
1、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调查处理、分析、总结性报告;如:结核病项目、虫媒消杀、艾滋病防治等工作中形成的调查报告;
2、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的各项监测计划、方案、总结以及专题性调查分析与总结报告;
3、慢性非传染病的疫情分析、防治工作方案、计划与专项总结等报告。
4、开展鼠疫、炭疽、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疟疾等寄生虫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其流行因素的检测和报告。
5、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异常反应、接种事故的调查处理、分析、总结性报告;
(三)、计划免疫工作
1、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漏报率、接种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质量等专题调查资料;
2、疫情、接种率、疫苗滴度、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病原学、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和冷链系统监测等资料。
3、 AFP、疑似麻疹、乙肝、新生儿破伤风、白喉、百日咳、乙脑、流脑等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个案调查表。
4、人口构成情况统计、行政区域和卫生网点统计;免疫服务形式统计表;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统计、从事计划免疫人员培训情况统计;计划免疫冷链装备情况统计表;生物制品年度统计、下一年度生物制品需求计划表;疫苗质量监测;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统计表;免疫监测统计;接种率调查(含随机抽样、快速调查)统计表。
5、各种疫苗应种人数、实种人数、接种率(包括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扫荡免疫)、未接种原因分析;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接种事故调查处理等资料。
(四)、检验工作
1、各类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及相关卫生产品、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消毒器械、各类传染病等样品的检测检验工作,并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
2、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害有机物-食物中农药、兽药残留等的检测报告;
3、与职业病诊断及工作场所卫生有关的有害化学物的监测报告;
4、传染病疫情、碘缺乏病、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及相关的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报告;
5、疾病监测、消毒监测及卫生监测的微生物检验和抽样以及菌、毒株的收集、鉴定和保管报告;
三、归档立卷工作要求
1、各部门、各科室要加强对归档工作的领导,各兼职档案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本部门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移交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齐全,并按时移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归档材料据为己有。
2、单位发文包括文件正本、底稿和发文标签,有附件的文件材料一定要附附件。底稿保存原始手改稿,重要材料要保存历次手改稿。
3、重要请示类文件材料如已答复,须提供相关批复材料。各部门有关报表、名册、图册等已装订并符合装订要求的,以册(本)为单位移交。
4、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复印件原则上不得归档。凡不符合档案归档要求的文件材料,必须按要求纠正后方可移交。
5、归档的声像、实物档案须标明事由(事件)及时间;归档的电子档案标明与纸质档案相符的标题及时间。
四、档案的移交
1、归档验收:档案移交时,交接双方要当面检查,按立卷归档要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归档部门,合格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
2、移交手续:归档部门移交档案材料时必须填写“档案移交清单”,清单一式二份,交接双方签字并加盖所在部门印章后各留一份备查。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预防;处置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人一旦感染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被动物咬伤后及时全程足量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安全的措施。实践证明,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能显著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由于疫苗本身及患者的个体差异,使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并不少见。据文献报道,局部反应发生率为5.15%,全身反应发生率为4.42%[1]。为降低接种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本文对接种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置进行分析。
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是机体受到狂犬病疫苗中的抗原及附加物的刺激后在局部或者全身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变化,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搔痒、浸润、硬结、脓胞、溃疡等。全身反应包括轻度发热、倦怠、头痛、眩晕、荨麻疹及胃肠功能紊乱。特殊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紫瘢、晕厥、心因性反应[2]。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方面。多发于1~40岁,女性多于男性,多在用药后30min内发生,(43.59%),变态反应居多,占94.87%[3]。不良反应可出现在整个预防接种过程中,其中以注射第1针后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约38%[4]。
1不良反应的预防
1.1备齐急救药品、器材,做好抢救准备 狂犬病疫苗接种过程中易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在5~10min内死亡。医务人员应高度注视,事先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不良反应的危害。
1.2心理护理 患者被动物咬伤后都十分紧张。医务人员在跟患者沟通时,应该亲切、热情、友善,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通过坦诚沟通,让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专业角度告诉患者如何正确处理伤口,并且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狂犬病。同时向患者说明一般不良反应方面的知识,让患者对不良反应有一个正确认识,减少患者因知识缺乏而造成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注射疫苗的配合程度,减轻注射疼痛,提高患者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的依从性,对预防狂犬病具有积极意义[5]。
1.3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接种前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和家族遗传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可通过接种前后口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接种时患者的身体状况有直接关系,应避免在患者情绪未稳定、饥饿、疲惫状态下接种。
1.4严格遵守预防接种规范 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方法,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严格消毒,注射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杜绝因感染引起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医务人员在接种疫苗时应注意交替调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注射多针次,以降低对同一部位的刺激强度,减少局部反应的发生。2岁以下婴幼儿上臂三角肌发育尚不完全、无法注射疫苗时,可选择在腿外侧肌肉内注射。
1.5密切观察患者 不良反应在整个接种疗程中都可能发生,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晕厥等一般出现在接种过程中及接种后30min内,因此接种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脉博、面色、呼吸等情况。一旦患者出现不适即停止注射,情况严重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注射完后留观30 min,无急性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2不良反应的处置
2.1局部疼痛、红肿、硬结的处置 接种狂犬病疫苗出现的局部疼痛、红肿、硬结一般不经处理可自行缓解。局部疼痛者严重者可以采取局部热敷的方法缓解,注射部位同时有硬结者,在热敷的同时取新鲜土豆切片覆盖,2~4d即可痊愈。也可采取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的办法,硫酸镁有消炎去肿的功效[6]。
2.2皮疹搔痒、荨麻疹的处置 对于皮疹搔痒者给予抗过敏治疗。还应注重做好皮肤的护理,指导修剪指甲,瘙痒时不能用手抓痒,以免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缓解瘙痒感,勿用热水、肥皂洗澡,勿曝晒。
2.3发热的处置 部分患者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出现发热,特别是小儿,应引起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的重视。对出现发热的患者,要加强基础护理,注意口腔卫生,患者应多休息,多喝水,体温低于38℃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几小时后体温就会恢复正常,高热时给予酒精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措施降温,以逐渐降温为宜。防止虚脱,预防惊厥。食欲减退者指导给予高维生素、高能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经物理降温不能退者,可口服退热药或注射退药剂。出汗多时,要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舒适的衣服,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随诊[7]。
2.4对过敏反应的处置 人体对某些生物制品(如异体血清)或药品(如青霉素、含碘造影剂)过敏而产生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反应。是由于速发型抗原抗体反应中所释放的组织胺、血清素和其他的血管活性物质所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休克,同时常伴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等。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腹痛、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严重者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在5~10min内死亡。针对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主要给予抗过敏及对症处理。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注射,使患者处于头高脚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升压,结扎注射部位近端肢体或对注射部位进行封闭治疗。随后进行相应的抗过敏、抗休克治疗,直至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对于狂犬病的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年我国推广使用地鼠肾细胞纯化疫苗和Vero细胞纯化疫苗这2种无佐剂的狂犬病疫苗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也不容忽视。通过接种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接种时规范操作过程,接种后严密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能明显减少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减少患者接种疫苗的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保障预防接种过程的顺利完成,达到有效预防狂犬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珍谊、余刚、郑艳微等.不同年龄人群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应答[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25(10):1349-1351.
[2] 黄肖梅.人用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的调查报告[J].海峡药学,2010,22(4):178-179.
[3] 苏雪媚 李文东.狂犬疫苗致不良反应156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9,17:1348-1350.
[4] 蔡伟、冯巧巧、廉亚玲等.人用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2):114-116.
[5] 林漓; 林银喜.心理干预对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院,2012,S1:75-76.
【关键词】 腹泻; 大肠杆菌; 微生物学
discovery of and study on 17 strains of diarrheagenic e. coli of producing h2s chang hongwei1,2, zhao jun2, ding yerong1, wang mingli2. 1.l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u'an 237008, china; 2.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epidemiological 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 regarding the 17 strains of diarrheagenic e. coli of producing h2s. methods various serotypes of diarrheagenic e. coli of producing h2s were separated from samples of different time. having beng preliminarily identified through morphology,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biochemistry, serology, etc, some of them were further tested by drug sensitivity and phage typing. results 17 strains of diarrheagenic e. coli of producing h2s were separated from diarrhea and water resources. 4 strains belonged to epec o128: k67,etec o25:k19 and etec o16: k15 had 3 strains, accounting for 58.8%. conclusions diarrheagenic e. coli of producing h2s has close consanguinity with diarrheagenic e. coli, and they are variant diarrheagenic e. coli, accounting for relative high proportion. biochemical variation by which diarrheagenic e. coli produce h2s shows that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pathogenic bacterium of typical biochemical reaction, but also to biochemical variant strains of bacterium when carrying out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um.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very strong pathogenicity. they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with measures adopted for prevention.
【key words】 diarrhea; escherichia coli; microbiology
大肠埃希菌,通称大肠杆菌,是人及多种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菌,婴儿及新生动物常在出生后几小时,即有大肠杆菌从口腔进入消化道,寄居于消化道后段大量繁殖,并终生存在,构成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1]。但是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也能够引起腹泻[2,3]和食物中毒[4]等疾病。致泻大肠杆菌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 coli,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ehec)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 coli,eaggec)五类,主要侵害胃肠道,引起肠道感染,以程度不同的腹泻为共同的临床症状[5]。致泻大肠埃希菌具有大肠杆菌一般的生物学特征,能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气,不产生h2s,不分解尿素,imvic试验为“+、+、-、-”和miu试验为“+、+、-”,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由于细菌变异性的存在,在临床细菌学检查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典型的细菌。自1999年10月~2005年8月,笔者从腹泻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陆续分离到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并对其生化学、抗原性、耐药性和致病性等微生物学性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1.1 粪便 六安市人民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和本市范围腹泻和食物中毒病人粪便标本,采样后在4 h内送检。
1.1.2 水源水 在该市主要饮用水源新、老淠河和九墩塘分别设两个采样点,每点上、中、下间隔100 m左右,各采集水样1份,共18份水样,在2 h内送检。每月一次,常年监测。
1.2 培养基与试剂 肠道增菌肉汤、营养肉汤、伊红美兰琼脂(emb)、营养琼脂、克氏双糖铁琼脂(kia)系浙江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厂生产;ss琼脂购于天津东方卫生材料厂;山梨醇麦康凯琼脂、mec增菌液购于北京陆桥商检新技术公司;新霉素mec培养基购于上海试剂供应研究中心;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gyz—15e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厂,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诊断血清 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15种;侵袭性、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16种;志贺菌属诊断血清21种;沙门菌属诊断血清30种,以上诊断血清均为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ehec o157:h7大肠杆菌单克隆抗体诊断血清(冻干),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研究所研制,用前临时配制,以上诊断血清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肠杆菌科诊断用噬菌体 包括oi、c、sh、e、ce、e4和ent 7种,购于广州虎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有效期内使用。
1.5 药敏纸片 氯霉素等10种药物敏感纸片,购于浙江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厂,在有效期内使用。
1.6 实验方法
1.6.1 粪便标本 粪便与肠道增菌肉汤按1:10比例加入,置37 ℃中培育18~24 h后,挑取培养液适量,划线接种emb琼脂和ss琼脂,37 ℃ 18~24 h后作分纯培养。挑取平板上乳糖发酵和不发酵的疑似菌落,分别接种kia,37 ℃培养过夜,以下操作参照文献[6]程序进行。
1.6.2 水源水 用无菌方法取水样10 ml加入90 ml营养肉汤37 ℃ 6 h前增菌培育后,挑取1环培养物接种10 ml肠道菌培养肉汤中,42 ℃培养18 h,挑取增菌液适量,接种emb琼脂,37 ℃ 24h分离培养,以下操作同粪便标本。
1.6.3 噬菌体裂解试验 按文献[7]程序进行。
1.6.4 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改良kirbybauer法[8]。
2 结果
2.1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 1999年10月,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发生腹泻病暴发流行,课题组采集了腹泻病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199人份,检出鲍氏4型志贺菌2株,致泻大肠埃希菌8株,其中20#标本同时产生h2s,后经血清学分型为epec o128:k67,经权威实验室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鉴定确认为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
2000年5月,课题组在水源检索中分离到1株g杆菌,有动力、氧化酶阴性,靛基质阳性,在kia上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气,产h2s明显,赖氨酸脱羧酶阴性,kcn生长试验、尿素酶试验均阴性,血清学分型为epec o128:k67[9]。
2.2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特点
2.2.1 形态与染色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长约1~3 um,宽约0.4~0.7 um,无芽胞,有鞭毛,能运动,与普通大肠埃希菌形态一致。
2.2.2 培养特性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为兼性厌氧菌,15 ℃~45 ℃ 可发育,最适培养温度为37 ℃,最适ph为7.4~7.6;对营养的要求不高,37 ℃ 24 h培育后,在营养肉汤中呈均匀、混浊、丰盛生长,在表面形成菌膜,混匀时可见管底有粘液样沉淀;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直径2~3 mm圆形,凸起、湿润、光滑、灰白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在ss琼脂上也能生长,但菌落较小,直径在0.5~0.8 mm,红色(分解乳糖产酸),圆形、凸起、湿润、光滑、不透明、边缘整齐;在emb琼脂上,中等大小,直径1.3~1.6 mm,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凸起、不透明的紫黑色菌落,并带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在血琼脂上,菌落为圆形、光滑、湿润、凸起、不透明,中等大小,直径1.5~1.8 mm,不溶血,边缘整齐呈乳白色。
2.2.3 生化反应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能迅速分解多种糖类,包括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等产酸产气,不分解尿素,vp试验阴性,不能利用枸椽酸盐作为碳源,甲基红试验阳性,有明显动力,与普通大肠埃希菌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能够产生h2s。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分别从人粪便和水源水中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143株和149株。而其中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别为8株和9株,其所占百分率分别为5.6%和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
2.2.4 血清学分型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抗原复杂,常发生交叉凝集反应。为确定分离菌株的抗原性和凝集效价,笔者选择了不同时间、不同标本中分离的3株产h2s菌株报送国家权威实验室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鉴定,结果3株菌血清型分别为epec o128:k67(2株)和etec o25:k19(1株),确认为同型的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课题组陆续发现的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分型为9个血清型,其中epec o128:k67有4株,etec o25:k19和etec o16:k15分别为3株,占总数58.8%(表1)。表1 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血清分型
2.2.5 噬菌体鉴定 按文献[7]要求制备1.2%营养琼脂平板和试验菌液。每株试验菌涂抹7个菌斑,用定量滴管(每滴0.01 ml)在菌斑上依次滴加oi、c、sh、e、ce、e4和ent噬菌体各1滴,略等数分种,待噬菌体被琼脂完全吸收。翻转平板,放36 ℃培养5~6 h并过夜观察结果。e噬菌体对5株试验菌均呈融合性裂解,sh噬菌体对40#菌和水3#菌亦呈完全透明裂解,比照噬菌体裂解诊断表,确定5株试验菌均为大肠埃希菌属。
2.2.6 药物敏感性 结果显示,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对药物敏感性,水源株和人源株呈现出差异(t=42,p<0.02)。水源株对氯霉素、环丙沙星、新霉素、菌必治均呈现高度敏感性,而人源株对其呈现高度敏感性仅为57.1%(4/7)、42.9%(3/7)、85.7%(6/7)、85.7%(6/7)。水源株对丁胺卡那、先锋v、庆大霉素、痢特灵和氟哌酸也呈现较好的敏感性,其高敏感株分别为83.3%(5/6)、67.7%(4/6)、83.3%(5/6)、83.3%(5/6)、83.3%(5/6),人源株其高敏感株为85.7%(6/7)、28.6%(2/7)、71.4%(5/7)、85.7%(6/7)、42.9%(3/7),所有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均呈现出耐药性。
3 讨论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是对传统生化鉴定的一项挑战,课题组在进行“致泻大肠埃希菌在水源水中的分布规律与腹泻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在致泻大肠埃希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达到5.6%~6.0%,远远高于文献中报道的1%[10]。提示以后在临床检验中要高度重视产h2s大肠埃希菌的存在,如果按传统的微生物鉴定程序,将会将很多产h2s的致泻大肠埃希菌排除在致泻大肠埃希菌之外。
一般情况下,大肠埃希菌初步鉴定,凡尿素(+),阿拉伯糖(-),h2s(+)者弃之[6]。但通过此次监测发现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在致泻大肠埃希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可能是由其它一些产h2s肠道杆菌通过接合作用将质粒转给大肠埃希菌,在接合过程中,除质粒本身能从供体菌向受体菌转移外,有的质粒还能带动供体菌染色体基因向受体菌转移。最终导致大肠埃希菌产生h2s,这种接合作用广泛存在于肠道菌科[11]。肠道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肠道杆菌的易变性在其致病力、细菌学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从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看,其人源株和水源株耐药性有很大差异。水源株只有1株对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和氟呱酸产生耐药,而其他菌株除磺胺甲恶唑耐药外,对其他药物均为中度以上敏感,同时也不排除1株水源株可能来源于人源株污染所致。人源株对药物呈低度敏感或耐药远高于水源株,这可能是人源株应用某种抗生素治疗,该菌发生变异后,成为对该药产生耐受性。细菌的耐药性变异已成为当代医学的重要问题[12]。从事实提示[13],菌株耐药是由一种遗传物质从一种细菌转移至另一种细菌。现已证明该耐药性与r质粒有关,此质粒尚带有毒力基因,所以致病性也强[14]。提示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对水源和人源引起的腹泻病或食物中毒中要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与研究,特别是产h2s菌株在致泻大肠埃希菌中比例的增加,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变异菌株的出现,从而为临床病人的确诊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只是变异的致泻大肠埃希菌,除产生h2s外,其生化反应与普通致泻大肠埃希菌一样,也能引起腹泻和食物中毒[15~18]。疾控工作人员在日常检测中,要高度重视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存在,关注其变异性和致病性,更好地为疾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陆德源. 医学微生物学 [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9899.
[2] 王晓峰,王源敏,黄峥,等. 一起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分析 [j]. 中华新医学, 2003,4(8):758759.
[3] bueris v, sircili mp, taddei cr, et al. detection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from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diarrhea in salvador, bahia, brazil [j]. mem inst oswaldo cruz, 2007,102(7):839844.
[4] 张群,赵巍. 一起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1,17(7):635.
[5] 戴光强. 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分册 [m]. 第1版.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0101.
[6]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编. 卫生防疫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m]. 第1版.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1.6268.
[7] 何晓青. 卫生防疫细菌检验 [m]. 第1版. 南昌:新华出版社, 1989.656669.
[8] 叶应妩,王毓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m]. 第2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556562.
[9] 丁业荣,杨杰,范玉珍,等.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与研究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13(6):687689.
[10]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m]. 第3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804807.
[11] 戴光强. 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分册 [m]. 第1版.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64.
[12] 李影林.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m]. 第1版.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27.
[13] 陆德源. 医学微生物学 [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55.
[14] crane jk, choudhari ss, naeher tm, et al. mutual enhancement of virulence by enterotoxigenic and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j]. infect immun, 2006,74(3):15051515.
[15] 吴萍,罗安良,蒋桂连,等. 邵阳市检出产h2s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8:k67 [j]. 实用预防医学, 2005,12(5):11961197.
关键词:水痘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护理
水痘是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皮肤陆续、分批出现斑、疱疹等性状[1]。所有年龄段都可感染水痘,其中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婴儿和学龄前儿童易感染水痘。接种水痘疫苗是儿童预防该病的主要方式,通过接种水痘疫苗使患儿拥有抗体,获得免疫水痘的能力。但是不少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本文分析了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总结不良反应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月与我院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130例,男性患儿73例,女性57例。年龄0.8~8岁,平均年龄(4.7±1.5)岁。1~3岁24例,3~5岁64人,5~8岁40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接种儿童的资料,了解儿童的性别、年龄特点和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类型,总结接水痘疫苗的护理要点。
2 结果
接种水痘疫苗后患儿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发热、红肿疼痛、轻微皮疹、类水痘疹,不良反应人数比例分别为54.60%、10%、13.86%、21.54%。5~8岁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最高,为48.46%。1~3岁和3~5岁儿童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分别为24.62%、26.92%,见表1。
3 讨论
虽然接种水痘疫苗可以让儿童获得抗体,提高免疫力,但是并非所有儿童都可接种水痘疫苗,部分儿童由于自身疾病、已接受治疗方法或身体发育问题而不能接种水痘疫苗。①儿童存在免疫缺陷或已接受放射治疗、肾上腺皮激素治疗,该类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轻微发热、皮疹和类水痘的几率更高。②具有家族急性传染性疾病史或已经处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的儿童;③慢性心脏病、肾脏和肝脏疾病儿童处理[2];④脑部发育不良或喘息过敏儿童。这四类儿童都属于不可接种水痘疫苗儿童,此外,儿童接种疫苗后也可能因处理不当而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影响儿童健康。
本研究显示,接种儿童水痘疫苗后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以轻微发热、类水痘疹、轻微皮疹和红肿疼痛为主。主要愿意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患儿自身原因,患者自身疾病引起。②患儿不配合接种。儿童对接种打针存在强烈的恐惧感,造成多次穿刺,引起皮肤红肿。③儿童已接受其他治疗,如接种疫苗前患儿已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或接种1 w内服用退烧药物和抗生素药物[3]。针对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愿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护理,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3.1做好接种前询问工作 接种疫苗前,护理人员应询问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儿童的相关情况。①接种疫苗前1个月内儿童是否注射人免疫球蛋白;②儿童年龄是否超过1岁;③儿童是否对青霉素过敏;④接种前半小时内是否进食;⑤儿童是否存在慢性心脏病、肝肾疾病、急性传染病史,是否已接受放射治疗,是否存在脑部发育不良问题等[4]。如果儿童接种疫苗前1个月内已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年龄
3.2做好接种过程护理 对于存在恐惧心理的儿童,护理人员应用和蔼、亲切的语气和儿童交流,获取儿童的信任后再进行接种,而不能使用恐吓、强迫方式使儿童顺从。或者用其他儿童的表现鼓励和表扬儿童,消除儿童对接种打针的恐 惧[5]。对于年纪较小的儿童,可使用食物或玩具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待儿童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接种。接种时,家长用左臂抱紧儿童,将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固定儿童的双腿,避免儿童应疼痛移动身体,导致接种失败和误伤儿童。
3.3接种后护理 接种后告知家长30 min内不能让儿童进食,并要求儿童在观察室观察30 min后无不良反应再离开。同时做好健康教育,避免家长或儿童出现不良行为导致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6]。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告知儿童接种后3 d不能洗澡。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要求家长密切关注儿童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就医。对儿童家长发放健康教育宣传的传单和画册,帮助家长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国家计划免疫方面的知识。
对于已出现不良反应儿童,需要根据不良反应类型采取针对性处理方式。对于局部红肿发热、疼痛患儿,应此使用清洁热毛巾热敷,3~5次/d,坚持到消肿为止。热敷可使红肿部位快速消肿,最大程度减轻疼痛感。叮嘱儿童家长禁止儿童抓挠穿刺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性感染[7]。对于出现皮疹的胃痛,则嘱咐儿童应多喝水,喝水量≥600 mL/d,并告知儿童应注意休息。根据儿童皮疹情况给予相关治疗药物。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儿童饮食,不能吃过辣或过烫等强刺激性食物。
综上所述,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不良反应以轻微发热、红肿疼痛、轻微皮疹、类水痘疹为主,加强接种前询问、接种时心理护理以及接种后观察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并及时发现和对症处理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聂其令.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13:20-22.
[2]李永成,高志刚,陶航,等.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12:1667-1670.
[3]游美英.200例和接种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33:38-39.
[4]苏红梅,夏冰,姚红,等.101例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04:89.
[5]徐莉.小儿水痘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213.
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人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场“能源革命”。它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政府的战略选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广东省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倡导“海洋低碳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大力发展海洋低碳经济,这不仅为广东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实现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低碳经济是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1低碳经济的内涵
从内涵看,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低碳经济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1]。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形态,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旨在建立新的能源结构,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2]。
1.2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意义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低碳经济是在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中,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一种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海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平衡式经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友好型的、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以,对广东省来说发展海洋低碳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1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在广东省的海洋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的一个基本省情条件下,发展海洋低碳经济实际上是从需求的角度提出的,在发展中注重系统整体的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有序循环,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1.2.2是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必然选择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落脚点是把广东省建设成海洋经济强省。发展海洋低碳经济是广东省海洋经济有效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发展中,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通过充分重视恢复和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环境,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自然生态基础,推动海洋经济强建设的顺利进行。海洋经济强省本身应该是海洋生态强省、海洋绿色强省,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尽可能采取“绿色”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形成海洋经济之间、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利交换和良性循环。
1.2.3是广东海洋经济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海洋经济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内容:一是陆上经济活动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施加难以消解的压力;二是海洋经济系统的产出能较好满足人们对海洋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三是海洋经济的发展能明显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目前主要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表现为陆上经济活动对近岸、近海的强大的污染威胁。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陆源污染负荷强度非常大,实施海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大力解决陆源污染问题,才可能为海洋经济建设提供相对宽松的海洋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全面实现广东海洋经济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2.1广东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成效
2.1.1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长期位居首位
广东省海洋经济自1995年以来,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2010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800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17%,比2009年增长17.6%,比2005年增长2.7倍,年均增速达22%,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等主导海洋产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1.2三大蓝色产业密集带建设初见成效
广东省沿海地区凭借区位和资源优势,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粤东、粤中(珠江口)、粤西三大蓝色产业密集带初步形成。珠江口地区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东西两翼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三大蓝色产业密集带中,汕头突出发展重化工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出口连续4年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潮州建成全省最大的烤鳗加工、贝类集散地。汕尾是全省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全市养鲍场已达40多家,年产量超1000t;惠州着力建设临海石化工业区;湛江、茂名大力发展海洋石化业、港口物流业;珠海、阳江、惠州、茂名等地区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品牌等等。
2.1.3海洋科技和教育成效显著
广东省积极部署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全面启动实施了《广东省科技兴海1999—2010年规划》,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等海洋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重大科技兴海招标项目取得丰硕成果,14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建成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在海洋教育方面,广东省拥有全国第二所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除此之外还有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广东省水产学校等海洋教育机构,多年来培养了大批海洋与水产技术和管理人才。
2.1.4海洋环保取得进展
完成了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工作,编写《广东省海洋污染调查报告》。针对全省发生赤潮,成立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和赤潮研究中心[3]。省政府出台了全国第一部规范人工鱼礁建设的政府规章,决定省、市、县财政投入8亿元,用于人工渔礁建设。广东省编制实施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规划》,加强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了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雷州白蝶贝自然保护区、东山—南澳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示范区等10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区面积达69万hm2,初步形成了类型较齐全、布局较合理的保护区网络。#p#分页标题#e#
2.1.5海洋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监测治理效果显著
全省各地基本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对重点排污口、海水浴场、海水增养殖区监测实现常规化,连续7年省级、沿海市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建立了重大海洋与渔业环境灾害监测预警机制,重新修订了广东省重大海洋环境突发灾害应急预案,妥善处理了澄饶联围水污染、茂名水东湾死鱼事件、深汕高速公路甲苯泄露事件等近10宗海洋渔业污染事故,有效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环保执法力度加强。严格要求直排入海重点单位执行“三同时”制度。全省海岸工程环评执行率达100%。
2.2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2.2.1海洋资源衰退、环境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资源过度利用以及粗放式经营对海洋资源造成的影响没有根本缓解,海洋生物资源补充能力严重衰退。目前,南海北部大陆架底层渔业资源密度已下降到很低水平,不足原始资源密度的1/9,而北部湾海域的渔业资源密度已不足原始资源密度的1/8。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除局部区域有所改善外,总体表现为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不断加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国家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表明,广东省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由2005年的9860km2增至2010年的22042km2。另外,广东省沿海城镇生活污染源的源强持续快速增长,生活污水处理率目前仅为39%。
2.2.2绿色海洋科技整体水平不高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绿色海洋科技发展的状况,其开发范围的深度和广度受到绿色科技的制约,同时,其开发利用中伴随的负面的影响也需要先进的绿色科学技术来解决。广东省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却不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1个海洋兄弟省份中,海洋科技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只处于第4的位置,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为310人,不及山东727人的1/2。广东新兴海洋产业产值只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4。一些新兴产业,如海洋药物、海洋能源等明显开发不足。最直接的原因是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仍停留在粗放利用阶段,以资源为优势的高附加值的产业还没有形成,海洋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主要的海洋仪器依赖进口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2.2.3海洋综合管理滞后
目前,广东省海洋和海洋资源法律制度现状己难以适应海洋开发、管理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需要,尤其是海洋和海洋资源综合性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加剧了广东海洋资源开发的无序和无度。沿海各市海洋综合管理的机构尚未健全,体制尚未理顺。海上执法部门,如海监、渔政、环保、港监、公安、边防、海关等力量大多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无法对海洋实施统一、有效的监督和监察。
2.2.4绿色发展意识不足目前绿色海洋意识
虽然有所提高,但就总体而言,其普及度还不够,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不强。一是缺乏“绿色”生产意识。涉海经营企业把海洋当作无偿的排污场所,无偿的使用海洋资源,不愿意治理污染;二是绿色消费意识不够,据调查,约有2/3的消费者对消费的产品是否是“绿色产品”并不在意;三是缺乏资源节约意识,认为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
2.2.5海洋法制不健全
至今尚没有一部海洋的综合法律。在海洋权益管理方面,缺乏海上人工构造物管理方面的立法;在资源开发管理方面,行业管理法规较多,但缺乏海洋资源开发、综合协调管理方面的立法,尚没有颁布海洋资源开发管理基本法、海岸带管理法等。虽然“谁污染谁治理”早已形成法律,但实施效果并不好。排污收费面不全,收费的主要是超标排放的大中型企业和一部分事业单位,但环境污染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不超标排放的企业和规模小、布局分散的乡镇企业;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污染治理设施成本的50%左右,导致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不愿进行污染治理。资源法律的不完善弱化了对人们破坏资源的强制性约束,忽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阻碍了人与海洋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3构建基于低碳经济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海洋渔业、种植业、工业、运输业、旅游业等,是一个多门类的经济领域;它包括海岸带、近海和远洋,包括水面、水中和海底,范围极为广泛。由于海洋水体具有流动性、可依托性、阻碍性、媒介性,海洋这个特殊的经济空间使得海洋经济具有整体性、公共性、跨地域性的特征。从管理体制看,有各级行政单位和经济组织,以及一部分协作活动机构;因此,海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及多部门交叉性的特征。绿色海洋经济是在低碳这一理念指导下发展海洋经济的有效经济模式。根据上述海洋经济的特征,我们认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是指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体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立体框架,将绿色理念融入到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部分,既可以实现低碳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的,又可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海洋经济在发展中兼顾“社会安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由于广东自然资源不足,环境承载有限,必须将有限资源作有“效率”的使用,并加强对环境保护,确保海洋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创造经济、环保与社会“三赢”愿景。
4基于低碳经济推进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4.1政府加大对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
在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很有必要,要根据海洋经济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从整体效益出发,进行与产业优化相适应的环境建设。要通过媒体宣传、信息、市场预测等,使社会明确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行政、法律、财政等手段引导企业将资金投放到低碳产业。鼓励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吸引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资。强化重大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提高投资效率。此外,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要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配合。在海洋产业优化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和增量调整,进一步优化第一、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提高其档次。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制品工业、海洋电子、海洋旅游等新兴或低碳的产业。
4.2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p#分页标题#e#
应该围绕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生物制品及加工、海洋工业与能源、海洋环境与发展等领域展开海洋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活动,加强高新技术的攻关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以解决当前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精品养殖、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结合,构筑产业科技开发的平台,实现科技开发和产业需求接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问题。同时,要鼓励应用型科研机构和涉海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通过与海洋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共同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可以促进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逐渐形成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区域的海洋产业开发格局。
4.3强化发展海洋经济的低碳意识
广东省海洋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就必须强化人们的低碳意识。低碳意识是伴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与环境的冲突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逐渐衍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提升环保危机感和责任感,为改善海洋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海洋和谐,提供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和政治保障,鼓励技术创新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为海洋产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实施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的环保责任。再次,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体和信息网络技术等途径,大力宣传低碳观念,倡导低碳生活,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环境道德实践活动,逐步强化公众的低碳意识。
4.4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建设
海洋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监督管理”的原则。由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做好海洋环境监测,通过大力组建海洋环境监测网,逐渐形成行政监管、专业机构监测、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测体系,以利于准确地掌握海洋资源及环境的变化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还要发挥海洋行政执法的作用,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各种用海活动。对重点海域进行环境污染容量评价和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调查,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控制制度,对重点排污口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严格限制排放数量。对围海、填海项目必须进行科学规划、科学论证和严格管理,以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4.5转变海洋开发模式
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经济是“海洋资源?海洋产品•海洋污染物排放”型经济,最终会导致海洋资源的短缺和海洋环境污染。而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将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闭环过程,使资源和能源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并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二是采用科学的政绩评价指标,实行绿色GDP考核。省委、省政府要大力推行绿色GDP指标和产出率等效益指标。逐步在沿海各地建立海洋绿色GDP统计核算指标体系,以利于正确测度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成本和收益,督促人们经济行动的改进。三是转变发展观念。摒弃“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4.6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发展海洋低碳经济走绿色海洋发展道路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通过综合管理实现。由于对现有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需要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一是成立海洋机构协调委员会,负责制定本省的海洋研究、开发、保护的重大战略方针,进行全局性连续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这是海洋经济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层次,也是综合统一管理能否展开的关键环节。在健全机构的基础上,明确划分省级和市级管辖海域的范围。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实现地方政府的效用,减少沿海地区的用海矛盾和纠纷。二是弱化行业管理,减少涉海管理部门,将海洋资源、环境行政管理权限以海洋委员会为主导纳入到海洋综合管理体系之中,鼓励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