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这里,生态学视野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与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一种规范性文件,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和要求。它的建立意味着教师像医生、律师等专业工作者一样获得了社会认可,教学工作从一般职业向专业转变,经济社会地位不断上升。这样,有利于教师更珍惜本职,不断学习,逐渐形成独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具有更高发展水平的品质。而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有助于群体中个体间的交流、共享,以形成积极的群体合作文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也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教师本身是一个统一、完整的人,而如果仅从职业生命周期、心理发展、社会化或‘关注’框架等其中的一种角度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难以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4] 教师专业标准关注社会持续发展、人的身心和谐成长,而生态学视生命为本,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主体与环境关系,关注生命的生存状态、变化规律,提升生命存在方式与价值。
显然,无论就方法论还是价值观来说,生态学视野与教师专业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学视野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具有适切性。而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的生态学视野,可以从生态要素分析和运行机制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二、 主体环境交融:教师专业标准的生态要素分析
在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通过物质、能量及信息的循环传递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功能整体。这意味着生态系统是由主体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有机体――任何有机体只有依赖于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标准就是教师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这里,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主体之外一切相关联的事物都可称之为主体的环境。毫无疑问,在教师专业标准中,教师当然是生态主体,教师之外的所有与教师相关联的事物都可纳入环境之中,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价值环境。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不能离开环境而获得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条件为教师专业化过程提供了空间、物质和能量,以完成教师的生存之需;而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只有依靠团体氛围的带动、他人的帮助才能进步。因此,教师专业标准生态系统是由教师以及教师教育所在的地区、学校等主客体之间不断进行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交换以及物质资源筹措等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三、 遗传变异统一:教师专业标准的生态运行机制
在生态学上,遗传是以保持物种特性为本位和出发点的,而变异则是以物种的“异化”为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发展。随着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遗传”与“变异”作为揭示生物界自然现象的术语,已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
“教师专业标准”是在“教师资格证书”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育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其发展则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远古时代的教师是由“巫师”或年长者来担任的,其职责是传递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后来“官师合一”,作为知识的掌握者,其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是权力的象征者;进入近代,部分职业群体从较多职业中逐渐分化出来,教师也逐渐成为独立职业,专门负责传授知识技能,失去权力象征的身份,成了普通的职业群体;当代社会,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作为一门职业,更要成为一门专业。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曾提出过,新成立的教育学院要像培养建筑师、工程师、医生和律师一样培养教师。[5]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成为热点。
从对教师专业标准发展历程的梳理不难发现,知识传授这一功能在本质上一直没有变化,这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在,但是随着历史发展,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新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不仅要关注教师传授知识这一事实,更要关注如何实现传授的技能技巧以及教育观念从知识传授到全面素质培养的转变。
四、 生态性建构:教师专业标准的遵循原则
有机一体化生存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教师专业标准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与生物生态系统十分相似,教师专业标准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共性,即都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联系性等特点。教师专业标准生态系统也具有自己的生态特性:教师专业标准是以知识传递、信息交换和思想交流等生态系统为特征。教师专业标准在建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生态原则。
1.系统协调原则
在人类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眼中,人是生活在一个生态环境中的――这种生态环境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其中,小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对人的发展影响更加直接和重要:它的内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又受到大系统、外系统以及中间系统的影响。从生态学视角看教师专业标准实施,教师专业化过程首先存在于小系统中,该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事件等子系统所组成。该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该小系统又受到大系统、外系统和中间系统的影响。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生态系统,其教师专业化过程的实现是生态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正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获得专业发展的。[4]任何生态要素或者环节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和环节的存在。因此,教师专业标准建构应充分考虑到系统内容以及系统和中间系统的相互关系。在宏观上,可将教师专业标准放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考察。又可从微观上将教师专业标准建构放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考察,从而确定实施过程中的恰当性和合理性,避免因个别问题或者局部的平衡导致系统出现新的问题或者产生新的不平衡。
2.过程开放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都属于开放系统,它依赖于外界环境的能量、信息的不断输入,与其不断进行转化;如果输入停止,系统也就失去功能。教师专业标准建构被看做一个系统,其特征就具备了开放性、动态性。教师专业标准与外部环境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人才和信息等方面交流,并在与外部环境的作用中实现自身演进。首先,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人员开放。其制定人员应该由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等组成,并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人员调整,使得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队伍不断获得新鲜血液,及时了解外界的信息,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内容调整,既保持团体的活力,又为构建教师专业标准这一活动提供能量和动力。其次,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开放。教师专业标准规范了教师职前职后的基本内容,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教师职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不可预测的教育情境,教师知识具有情境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6]。因此,无论职前职后培训的内容都不能用固定模式将其束缚。社会发展需求、教学问题及群体文化氛围是确定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重要依据。只有在过程开放中更新和调整内容,才能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3.和谐与多样原则
生物世界因为物种多样性而更加丰富,因而生态学重视世界的差异与多样性。生物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交流从而得以长期生存延续。促进专业化不断提升是教师专业标准的目标,而不同地区不同的教师有着各自文化背景和个性特征,有着不同的信念、价值观与追求,在实现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一定要尊重不同教育文化并以之为原则,鼓励不同教育文化的成长和对话,促进教育文化的“生态平衡”[7]。另外,由于地域等方面的差别,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有所不同,如果对不同地区以统一的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对不同个体的教师以一致的教师专业标准评价,势必阻碍教师根据现有的条件获得发展和提高。不同地区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标准,为本区教师发展提供自由空间,而同一标准针对个别教师的评价也不能一刀切,要因势利导,使教师特长能更好发挥。总之,专业标准不是绝对性的规划,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各级各类培训机构提供的是一种目标性参考,一种基础性的旨趣引领,最大限度地实现种类多样性和功能完善化。
总之,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生态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毋庸置疑,教师专业标准是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种将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仅仅归于某个职能部门或政策的观点,无助于问题解决和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标准执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生态失衡的表现,有可能是教师专业培养内部或过程中的因素引起的,有可能是教师专业培养系统的外部环境引起,因此从对教师专业标准的正确理解到合理建构,再到执行,都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
参考文献
[1] 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
[2] [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周京,刘新芝,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3]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叶澜,白益民,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3).
[关键词]生态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71-03
[作者简介]赵怀宝,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海南三亚572022)
实践教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然而,在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滞后、教学体系缺乏系统研究、优化以及管理过程存在缺陷,实践教学依然是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依赖最强的一门学科,本学科哲学思想性强、知识涵盖面广④,学科所研究的领域中各个客体间存在不断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特征,实践教学在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生态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扎实专业知识,具备较强实践、实用、实干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遵循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导向性、系统性、全程性和规范性原则,应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竞赛活动、第二课堂、证书培训和毕业设计六种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实验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之上的实验课程,按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分类型、分层次设置。其中验证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设计性实验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开设开放实验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能力。
实习实训可进一步分解为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三种形式。课程教学实习主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训练,目的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专业兴趣。专业综合训练是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专业技术人员、双师型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中、深入的专业训练,可系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毕业实习主要在有一定科研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或学生的目标就业单位进行,可以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社会工作能力等综合技能的一次全面考核。
竞赛活动可有效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能力,如各种技能大赛等。第二课堂主要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证书培训主要是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或考试获得各类职业资格,为学生毕业后高质量就业工作打下基础,如环境监测师、环境评价工程师等。毕业设计则是对本科期间所学实践知识的总体考核。
二、开创“二合三驱”的实践教学模式
生态学专业坚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与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为目标。本专业应依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知识发展规律,构建并采用具有本专业自身特色的“二合三驱”实践教学模式,即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常规实践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兴趣驱动、竞赛驱动和项目驱动,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实干能力(见图2)。
生态学专业应根据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市场技能型人才相对短缺的现状,革除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和技能的教学弊病,一方面进行实践理论教育,包括支持实践技术理论教育的基础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技术和实践操作的培养教育,并通过常规实践与创新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来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通过理论教育和常规实践,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技能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相对高级的,体现综合素质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知识积累向能力生成转化,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创新转化。
由于生态学专业与生活、社会联系紧密,因此可以充分运用兴趣驱动、竞赛驱动和项目驱动等方式,促进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转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和善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坚持个性化教育,采用启发、探究、情景模拟、问题预设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案例应用,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专业竞赛对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应该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不断吸收、消化和串联各种理论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应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及与企业间合作的横向科研任务进行探究式学习,注重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归纳等认识活动,从而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及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搭建“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只有拥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才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生态学专业应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地区条件,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
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一方面应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根据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着力加强生态学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质量内涵建设,构建分门别类的基础生态学、海洋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实验平台。地方院校要根据自身专业格局对生态学专业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进行系统改造,通过优化组合更新实验项目和内容,充实改善实践教学软、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大实验教学人员的培养力度,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提高设备利用率,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生态学专业要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选择一批具有良好育人环境、工作氛围积极向上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合作伙伴,如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站、环境保护组织和机构,以及大中型生态产业开发公司,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生态资源、机械设备、管理经验的优势和校方智力资源的优势,提升双方合作所产生的品牌价值。在组织管理方面。高校一定要成立专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构,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一、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知识内容不合理
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和文献查阅发现,不同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的景观生态学课程侧重点不同,一些院校强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因子与园林植物、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等传统生态学的内容,内容过多偏向于基础生态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数教师的专业背景是传统生态学,兼具生态学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体系的教师数量相当有限,以景观生态学为教学和科研主要方向的教师严重匮乏。
(二)学生生态学基础认知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只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没有开设生态学基础课程,导致学生对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不明确,知识储备大多停留在初高中时期积累的大生物学内容,学生在理解一些生态学原理、生态过程时比较困难,产生厌学情绪。此外,景观生态学涉及众多的模型验算,简单的比如斑块特征指标的计算,较难的比如景观空间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这对进入大学后没有学习过高等数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增加了学习负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不合理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景观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严重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任务安排以传统生态学为基础开展调查,有关景观生态规划、景观地形、地貌分析等实验内容被忽视。
二、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重构知识内容体系
基于传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学科特点重构风景园林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内容体系,以景观生态学核心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景观构成要素、景观空间格局、景观异质性、景观生态过程以及景观的尺度效应。一方面,根据学生学情,适当增加传统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地理学相关知识内容。关键在于将这两部分内容与造园方法充分融合,结合景观结构组成要素、景观空间格局、景观异质性、景观生态过程和功能等重构知识体系,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知识点在不同类型景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内容体系做到精练、简洁、实用。
(二)课堂教学改革
1.结合“互联网+教育”理念,利用“云班课”打造线上教学平台。将景观生态学相关教学资料、视频、问答题目等上传至手机App,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在线提问等方式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利用“云班课”提供的实时投屏等技术功能,打造现代化信息教学课堂,活跃课堂气氛。2.应用翻转课堂转变学生角色,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景观生态学涉及的概念和数学模型众多,这对没有生态学基础的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只靠课堂时间是很难全面掌握的。教师可以课前将重要知识点逐一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反复观看视频后,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解答学生在视频学习中的疑问,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开展教学。以教学大纲中“景观构成要素”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的穿戴设备在虚拟校园场景中向学生讲解景观构成要素(斑块、廊道和基质),并让学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自学不同景观要素的特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3S技术;生态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31-03
“3S”技术,即遥感(Remote 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统称[1],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2],并具有获取信息及时、准确、宏观等优点[3]。目前,“3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军事、通讯等行业和部门,成为世界各国角逐尖端技术的热点[4]。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5]。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而诸如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失调等世界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均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6]。“3S”技术由于具有快速、实时地采集、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与资源环境有关数据的能力,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态学研究领域。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研究方法与手段的掌握,《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也因此作为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此,本文结合“3S”技术的综合性,突出生态学的学科特点,在概述“3S”技术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基础上,探讨了在教学中重点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今后实践教学的方向,以期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3S”技术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在生态学研究领域,“3S”技术主要涉及全球变化、区域生态环境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生态系统健康管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设计、区域可持续发展等[1,7]。目前,“3S”技术的结合与集成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3S”集成系统中,RS在生态学上的应用包括收集数据信息源、大面积的生态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间接应用包括预测预报和灾害危险等级确定等。GIS在生态学上的应用主要是对各种来源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分析生态实体与其他生物体或环境的相关空间定位对其自身功能的影响,分析多种空间尺度下的海量数据。GPS则主要用于生态调查和定位。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丰富,学时数有限
“3S”技术是一门内容涵盖广泛的学科,通常包括空间信息技术基础、遥感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GIS的组成和功能、空间数据的结构、空间数据分析、GPS的构成、GPS定位方法和测量以及3S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适时扩充“3S”技术的前沿知识。可见,《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但在课程教学中,为了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协调,本课程仅安排了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较难理解与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难掌握相关的软件操作。
(二)缺乏基础,理论掌握难
“3S”技术是测绘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学科的有机集成,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涉及的基础学科多[8]。但生态学专业侧重于向学生讲授生态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教学计划中较多设置体现生态学专业领域(主要为微观和中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课程,而未开设与“3S”技术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地理学、地图学等。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学科术语及理论知识缺乏而较难衔接和掌握。
(三)学生畏难,动手实践少
实践性强不仅是《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之一,更是“3S”技术采集、测量、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以及应用与地理、空间分布相关数据的关键技术手段的要求。在《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中,RS、GIS软件操作和GPS仪器使用是掌握3S技术的必要环节,也是“3S”技术的丰富内容和广泛应用的实现方式[4]。但目前因相关软件均是英文版本,学生通常从传统的中文版本软件转到用复杂的英文版本软件,加之软件的操作步骤较平常使用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复杂,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来适应。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学生畏难而不愿在课后花时间熟悉相关软件,最终导致动手实践少,软件操作能力差,难以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应用。
三、教学内容选择
根据“3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可知,《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1)遥感图像处理及生态学应用;(2)遥感解译与应用;(3)GIS空间分析及应用;(4)GPS精确定位与导航应用等。但“3S”技术的集成或融合目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研究项目中实施,国内外均没有相应的专业教材作为参考[9],而要在有限的学时内系统地讲述“3S技术及其应用”显然不切实际。因此,针对《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的操作性以及实践的综合性等特点,及其在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重点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环节(表1)。即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RS、GIS和GPS的基本理论和三种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又要选择性地进行重点内容的讲授。由表1可知,在《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中,RS和GIS理论与软件上机操作是教学的主体内容,其中RS理论讲授安排了6个学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g实践操作6学时;GIS理论讲授7学时,GIS软件ArcView实践操作8学时;而GPS则作为辅助内容讲授,理论与手持GPS的操作分别安排了3学时和2学时。
四、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鉴于《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的操作性以及综合实践性强等特点,结合上述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点,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还需加强的一些环节。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在各高校得到普遍推广。而“3S”技术涉及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裁剪与拼接、虚拟现实、计算机模拟等操作,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软件的上机实践操作
RS、GIS和GPS仪器的使用以及软件操作是掌握“3S”技术的重要环节。因此,上机操作应重点练习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裁剪与拼接和几何校正、计算机自动分类、GIS的数字化及数据库构建、空间叠加分析以及专题图制作、GPS定位及野外数据采集与导航。此外,由于上机实践学时数有限,还需要学生课后自行安装相关软件,加强软件操作练习,最终达到熟练操作软件的目的。
(三)突出案例教学
在“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专业特色,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为突出“3S”技术的综合性,任课教师可结合相关研究课题,选择能反映本专业特色的典型案例,以更好地把研究中的细节问题讲透。例如,“生态学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分析的综合应用”较适合用于生态学专业的教学案例,通过此案例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GPS的坐标定位、RS的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GIS的景观专题图生成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等。
五、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当前《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在生态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教学改革建议。
(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相关基础课程的设置和学时数
由于“3S”技术涉及的基础课程较多,故建议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增加一门与“3S”技术联系紧密的基础课程,如地理学或地图学,让生态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完地理学或地图学课程后,再学习《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将会更加轻松且易掌握。此外,“3S”技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3S”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相关软件操作,建议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可将总学时数增加到48学时。
(二)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
目前,在本校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除《3S技术及其应用》外,还有《生态规划学》和《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等课程,这些课程均与《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计划设置中,可考虑在《生态规划学》课程实践和《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中增设“3S”技术的相应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如可在“生态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把“3S”技术实践融合进去:确定生态规划项目和规划区域学生收集RS数据(可从Google Earth下载)野外现场调查时用GPS对特定点进行坐标定位室内对RS数据进行几何纠正等处理提取基本信息和用地分类拟定规划初步方案方案讨论确定方案利用GIS进行专题图制作。但需注意的是,相关课程实践的结合必须在课时上进行统筹安排。
(三)与校院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相结合
为了建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学校和学院设立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如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农学院金穗计划等,以鼓励本科生结合课程学习内容,申请课题,开展课外科研活动。而对于学习《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的生态学专业学生而言,可以鼓励他们走出课堂,积极申请与“3S”技术相关的科技创新课题,以科研实践方式,激发和鼓励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了解和熟悉“3S”技术及其具体应用,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10]。
参考文献:
[1]汤洁.3S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0.
[2]曹月娥.3S技术综合应用的教学与实习方法研究[J].中国教师,2013,(S1):224.
[3]任德智,潘刚.高校“3S”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1,(1):71-74.
[4]刘健,余坤勇,赖日文,等.“3S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3):72-76.
[5]骆世明.普通生态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10.
[6]明素华.3S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224-225.
[7]聂呈荣,李明辉,崔志新,等.3S技术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70-73.
[8]余坤勇,刘健,赖日文,等.《3S技术》课程引进科研成果的教学分析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31-133.
关键词:生态学 中国文化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一、中华失语症
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引进和输出方面,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逆差。西方国家大量作品及思想文化界的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均能被快速地译介到我国,但中国文化、文学和哲学等领域许多成果都没能及时地译介到国外。这种文化失衡现象在外语教育中表现突出。南京大学从丛教授认为,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在日常汉语交流中的表现也缺乏文化底蕴,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在语言交际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表述上除了文化知识、文化素质和文化意识的不足之外,在常用的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词汇和短语上也没有积累,构成交际障碍。母语文化的缺失会影响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了解,以及对民族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最终导致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使母语文化面临边缘化的危险。“中国文化失语症”对文化生态教学是一种破坏,对学习者全方位的素质培养是一种妨碍。在外语教育中要建立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逐渐削减英语文化的同化作用,削弱英语话语的霸权。
二、理论基础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其任务是通过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语言生态学有两个研究模式:“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豪根模式”认为语言有自己的生态环境,所用语言的社会以及所用语言之人的态度决定了语言生存环境的良莠。语言生态的失衡必然导致文化生态的失衡,最终导致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破坏。“韩礼德模式”强调语言对人类生存的大环境的影响,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会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生态。该模式把语言的运动与自然生态直接联系起来,认为语言规划必须以维护人类社会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出发点和归宿。本研究尝试应用生态语言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英语为媒介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为调整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出现的文化失衡现象和促进实现文化生态平衡略尽绵薄之力。
三、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
几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该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如调整教学设置增设母语文化相关课程,转变教会角色及提高自身中文文化素养,修改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的含量,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考试形式及方法等。然而这其中却鲜有有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相关研究,忽视了语言学习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性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而要想达到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必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本研究试将校内外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设外语实践教学基地,以英语为平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该项目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提升中国的美誉度和国际地位,促进世界民族生态文化的平衡优化发展。因此,该项目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中国文化融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可行;中国文化融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是否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中国文化融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有哪些。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多方面来研究中国文化融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中国文化的弘扬,对相关文献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进行分类整理,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基本掌握国内外对基于生态语言学、课程设置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问卷和测试掌握我校英语专业1201班受试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情况、喜爱程度以及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按照学生自愿和教师指派相结合的原则,将英语1201班学生分别分配到两个基地进行教学实践(给学生提供获取权威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源,如China Daily和《汉语世界》等国内办的英语报纸和杂志,课堂上适当渗透中国文化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信息输入;协调时间让学生到实践教学和参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各种中国节日等,以英语为媒介为外国留学生或外国儿童介绍中国文化;对学生实践效果等进行记录,并作为学生期末成绩评定参考项目之一)。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及实施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四、结语
根据本研究所得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建设外语实践教学基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是可行性的。通过建设外语实践教学基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有助于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维护语言文化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外语界,2012,152(5):59-67
关键词:语言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式的外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5-0099-04
一、语言生态学与语言生态
(一)语言生态学定义
语言生态学是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分支,Haugen于1972年提出了该学说的理论框架。Haugen把“语言的生态学”定义为是研究某种特定语言和该语言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说。定义中的“环境”又分为心理和社会两个领域。心理领域是指某种语言和其他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社会领域是指某种语言和该语言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豪根指出,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并非彼此孤立存在,而是在相互作用下共同构成了语言生态环境 [1]。
语言生态学的定义中提出了需要注重两个关联性。一个是语言生态环境心理领域中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关联,另一种是语言生态环境社会领域中语言和社会,也就是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语言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维系语言的多样性就等于使每种语言的使用者都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这也正是语言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
(二)语言生态
要实现语言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的关键在于要保全语言生态。语言生态是指语言的状态。语言生态学主张语言支撑着一切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密不可分,语言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语言使用者的生存状态是否良好。冈崎敏雄[2]指出,良好的语言状态就是指语言能够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从而保证语言使用者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
一直以来,如何保障处于生态劣势的少数族群的语言权(linguistic right)是语言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换言之,语言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第二语言环境中如何维系语言使用者的第一语言(母语)的健全。而将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应用于在第一语言(母语)环境中进行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现存的问题呢?下面笔者以熟知的大学日语专业为例,从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对现存问题进行讨论。
二、日语学习者的日语生态问题
保全语言生态是实现语言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的关键。迄今为止,有关语言生态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保全少数族群的第一语言生态展开,没有对外语教学中第二语言生态问题进行过论述。
依据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如果下表中的语言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学习者的日语生态可以视为良好。作为第二语言日语的语言功能分类
功能分类11具体功能社会功能11用日语进行交流认知功能11以交流内容为媒介的思考活动情意功能11通过学习日语,在与母语文化的比较中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文化功能11与日本文化的接触
然而,我国日语专业学习者经常被指出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大方面。其一,大部分日语专业学习者虽然十分熟悉日语语法,然而不善于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依然开不了口[3]。其二,长期以来, 外语学界的专家与学者多次指出外语专业学生的分析、推理、评价等思辨能力薄弱。文秋芳等人[4]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明显低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日语专业的学习者。依据上表划分的语言功能来判断,这两方面的问题可以视为学习者日语的社会功能(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功能)以及认知功能(通过交流进行思考的功能)方面的问题。
三、日语生态环境分析
(一)日语生态环境的心理领域分析
语言生态环境的心理领域是某种语言和其他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从这一观点来看,外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目标语言)之间应该存在某种内在关联。Cummins的 “深层能力共同模式(Common underlying proficiency model)”恰巧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5]。Cummins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关系比喻为两座冰山。浮现出水面的两座冰山就如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看起来完全不相干,但是在水下冰山却是相连的。Cummins指出,从表面上看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完全不同,貌似完全没有联系,但是深层认知层面上的分析、思考、演绎、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共有的。
虽然如此,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未引起外语教学界足够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等于从零开始,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第一语言只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有些外语教师甚至认为第一语言是第二语言学习的绊脚石,应该尽量回避用第一语言来学习外语。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第二语言的学习任务往往将重点放在水面上的发音、词汇、语法等学习上,而忽略了水面下分析、思考等能力的训练。正如文秋芳等[4]指出,为了让学习者娴熟地掌握一门外语,我国外语专业教学基础阶段的学习内容至多能达到本族语者小学高年级水平。根据这样的学习内容制定的学习方法也是以机械地模仿、记忆、重复为主。尽管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要远远高于所学习内容要求的认知水平, 但是无论从学习内容还是从学习方法上来看,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很难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的认知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日语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分析
语言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是某种语言和该语言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对于日语专业学习者来说,日语的学习环境可以看为日语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通常外语学习环境可以分为教室内学习环境和教室外学习环境两部分。对于在中国学习日语的学习者来说,在教室外很少能有机会接触到日语,因此比起教室外学习环境,教室内学习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更大。冈崎眸[5]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和教室的空间布局三点对中国大学日语专业教室内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教室内授课内容以语法、句型的学习为主,课堂上一般采取教师集体授课的形式,教室的空间布局是教师讲坛与学生的课桌相对。冈崎眸指出,这三者相互呼应,营造出的教室内学习环境必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室内的这种学习环境对教室外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很多学生在课外都是以背诵课文、复习课本知识、做练习题为主,缺乏实际的语言应用练习。
这样的学习环境虽然保证了能够高效率地学习日语知识,但是却牺牲了学习者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很难培养出学习者的日语运用能力。不少学习者都有相同的感受。即,虽然学习了很多日语语法和句型,但是却还是不知道所学的知识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以教师为中心、日语知识学习为主的现状造成了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用日语进行交流,日语的社会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日语生态环境改善的思考
(一)日语生态环境中心理领域的改善
针对“第二语言学习等于从零开始”的传统外语教学思想,冈崎敏雄[6]提出了“生态学式的外语教学法”的构想。他指出,外语学习等于从零开始的观念没有考虑到如何充分发挥学习者在母语基础上已经建立起的各种能力(其中包括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文化能力),致使学习者本身已经具备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发挥,这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冈崎敏雄指出,学生已经具备的各种能力并非孤立存在,各种能力相互关联,形成一张能力网。第二语言能力不可能脱离这张能力网孤立存在,它也是这张能力网中的一个环节,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看作是整个能力网的拓展。由上可见,“生态学式的外语教学方法”将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紧密结合,主张通过发挥学习者以母语为基础形成的各种能力来促进外语学习。
杨峻[7]通过实际的课堂活动验证了学习者使用母语和使用第二语言时所能发挥的能力的差别。该研究以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从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所发挥的作用的角度上对课堂上进行的翻译活动和会话活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以母语汉语为主要语言进行的小组翻译活动中,学习者通过汉语完成了“确认译文的准确性”、“比较分析两个译文的优劣”、“归纳小组成员意见完成翻译”、“共同探讨如何翻译”的工作。然而,在以第二语言——日语为主要语言进行的小组会话活动中,学习者通过日语仅能完成“模仿例句提问和回答”、 “通过补充个别单词帮助他人完成发话”的工作。比较两个活动中学习者的语言表现可以发现,学习者在用母语进行学习时他们已具备的各种能力能够同时得到施展,问题讨论得更深入。但是,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学习时,由于受到语言水平的限制,他们已具备的能力得不到充分施展,因而谈论的问题也只停留在表面。这一研究表明在日语学习中,使用母语可以调动出学习者已经具备的各种能力。有鉴于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日译中、中译日的活动让学习者比较、分析中日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更好地促进日语学习。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已具备的各种能力,不但对培养学习者包括第二语言能力在内的全面能力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也可以看作学习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
上一节指出目前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利于学习者语言的认知功能的发挥。笔者认为可以课堂上采取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下简称CBI)来解决这一问题。CBI的理念在于将外语学习和学科内容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外语和知识双丰收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外语教学以语言形式为中心进行,内容教学法则是以内容为中心开展外语教学。通过对内容本身进行学习,使学习不仅停留在语言形式这一层面上,进而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这一过程对于提高学习者的思考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语言生态学追求的终极目标。立足于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冈崎敏雄指出,现行的外语教学过于追求语言的工具性,教学内容完全脱离学习者的生存现状。冈崎提倡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导入与学习者的生存现状贴近的题材为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讨论使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困难有所准备和思考。笔者认为,在日语课堂上可以选取大学生就业问题、年轻人的恋爱婚姻问题、教育问题等学习者感兴趣或者熟知的内容为题材,通过讨论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母语来使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弥补日语能力的不足。
(二)日语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的改善
要解决日语学习者不善于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日语生态问题,有必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日语运用能力的教室内学习环境来改善日语生态环境的社会领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导入小组学习活动(group work)来改善教室内的学习环境。
小组活动是指以两人以上的少数学习者在一起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随着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发展,小组活动在外语教学中成为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王瑞烽[8]指出在教室中采用小组学习活动具有以下4点优势:(1)小组学习可以增加交际性操练;(2)小组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开口率;(3)通过小组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语言交流气氛;(4)小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结以上几点优势可以发现,同教师集体授课的形式相比,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学习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且可以从紧张沉闷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主动地参加到学习当中。此外,近年来随着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导入外语教学领域,人们对小组活动的实质有了进一步认识。Donato[9]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指出小组活动中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单单停滞于引起语言交际这一层面,更重要的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可以使学习者获得高层次的认知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感到小组学习活动很难在中国学习者中开展。一些学者将这一现象归结为中国学习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指出在儒教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学习者习惯服从教师。再加上中国学习者长期以来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不习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学习活动,不适合参加小组学习活动[10]。这一观点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思考会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是将小组活动看为一种绝对不可改变的存在,如果学习者不适合小组活动,则认为学习者自身有问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虑,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已经积蓄的经验和能力,仍然是将第二语言学习看成是从零开始的一个过程。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并不是中国学习者不适合小组学习活动,而是由于迄今为止的小组学习活动主要在欧美等国家以欧美的学习者为对象展开,因此完全没有从如何充分发挥中国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经验和能力上来设计活动。杨峻[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期待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课题任务,指出在中国日语专业的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时特别要注意在活动前让学习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活动后教师要细致地进行讲评。中国素来有“因材施教”的古训。小组学习活动进入到中国的大学课堂上,也应该从中国学习者的特点出发进行设计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进而真正地改变教室内学习环境。
结束语
本文以语言生态学为理论框架对中国大学日语专业现存的问题重新进行了定义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语言生态学将第二语言学习的问题归结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是否能够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上。这是由于可持续发展正是语言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包括日语教学在内的外语教学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为学习者的外语能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在追求外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同时,需要注重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已经具备的各种能力,调整学习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室活动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1]Haugen, E..The ecology of language[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2]岡崎敏雄.言語生態学に基づく言語政策研究―言語の生態?機能?福祉と言語政策―[J].筑波応用言語研究,2005,(12).
[3]曹大锋.日语教学与教材创新研究——日语专业基础课程综合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
[5]张威.日本语言文化研究[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岡崎敏雄.持続可能性を追求する日本語教育―その基礎としての言語教育における生態学的アプローチ―[J]. 筑波大学地域,2007.
[7]楊峻.大学の日本語授業におけるグループワークのデザイン―言語生態学を理論背景とした研究[M]. 外文出版社, 2010.
[8]王瑞烽.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和设计方式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一.在生态作文教学中,创造师生生命活力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生态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但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也是巨大而不可磨灭的,学生由钦佩教师而对教师充满了崇拜感,可以使教师得到极大的认同,产生满满的自信,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滋生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教师进一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任何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都是以其和蔼可亲的态度,深深地、持久地吸引学生,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老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的典范,将会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教师在待人接物方面更加平易近人、热情诚恳,并且能成长为真正的精神导师。
生态类作文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生灵间的和谐的精神生态,其价值取向在于“真诚”。去伪饰,去雕琢,才能聆听到燕子的低语,大雁的呐喊,鸣蝉的吟唱,蟋蟀的弹琴,感受生活诗情画意的美丽,为教师的写作指导作情感蓄势,教学时能更顺利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倾注自己的主观感情,表达感受时要处处“有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世界,以健康的心态看待世界、健美的感情对待自然。
二.在生态作文教学中,发展教师专业水平
(一)教师的专业品质
教师的专业品质表现了一切服务于学生的理念,表现了教师对教师专业的理解,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人的差异是客观的,生态作文教学中针对个体的差异,为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学习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知识和才智,在生态作文教学中,致力于教法学法研究,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驾御课堂的水平不断提高,可以不断历练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生态作文教学中的探究性教育理念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策略加以落实与具体化,很多教师还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生态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究适合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才能更和谐地进行师生对话。从新课程的角度看,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性知识也得到更新与优化。教师原来不太熟悉的一些知识内容,或者是虽熟悉但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帮助学生建构这些知识,不但更好地实施好新课程,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综合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的强弱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然而,更重要的是与他在生态作文教学实践中长期的跌打滚爬的有效积累程度相关,这种积累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是非常富有个性化的知识,这种知识体现了教师创造性的专业劳动。所以说,教师的专业性知识通过实践性的知识进行整合,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四)教师的专业智慧
所谓教师的专业智慧,是教师教育经验积累升华的结晶,是最高层次的教师专业内涵。生态作文是智慧的、生成的,只有用智慧教育智慧,才能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专业智慧不是别人教出来的,专业智慧是不能传授的,专业智慧只能来自于教师本人对专业活动的自主性总结与长期不懈的感悟,只有在平时经常积累、提练、感悟、升华,才能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智慧。
三.在生态作文教学中,强化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感悟、领会,根植于教学环境中,生动形象有力地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成为调控课堂的有力手段。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财富,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培养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教师教学能力也相应地随之水涨船高了。
在《大纲》和教材中寻找生态作文教学的蓝本,提升驾驭作文教学的水平。中学语文课本,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向学生进行系统语文教育的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根本,现行的语文课本无疑也是作文教学的根本。
从大纲和教材的性质可以看出,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只有通过熟悉大纲,才能明确目标和要求;研究大纲和教材,制定出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大纲和教材能帮助教师在作文训练中避免盲目性,能帮助教师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深钻《大纲》和教材,是语文教师形成作文教学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必由之途。
在生态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努力追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才能继续保持在学生面前的优越感和权威形象,教师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及时跟上时展的脚步,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为学生提供有意思的、有用的信息,组织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有趣的活动,通过积极的反馈让他们看到自己探索和刻苦学习的成效,才能使他们对艰苦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得到重新整合和提高。
注重总结,广积博采。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经验的积累。经验的积累全在于平时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平时注意总结生态作文教学的经验,提高作文教学能力。应该加强多方面的理论修养,通过多途径从多方面积累经验,以此来构筑自己的生态作文教学能力,使自己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广泛吸收别人的经验,博采众长,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形成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在生态作文教学中,健全教师专业情意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把“熟知学科内容并且样样有余”作为教师教育素养的第一要素,并说:“达到这种程度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校长要为教师提供时间!”
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素材、思维方式和写作技能的积累程度与学生的阅读宽度、深度、高度有直接的联系。培养兴趣让孩子们喜欢读书,使他们充分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北京市特级教师华应龙说:“作为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理性。因为只有丰厚的学识与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这种大气,作为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种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自己变得十分狭窄的心理空间。”
对中学作文教学颇有研究的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也曾说过:“写作的本质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与精神的发展、生命轨迹的变化同步的文字化呈现。”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意识地使学生在比较枯燥的学校生活中增加一些生活经历和阅历,然后再指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这既能让学生写作文不痛苦、不虚假。又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写作的心理活动规律,这就是“生态作文”所追寻的基本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因此获得精神享受,享受文学世界的奇妙,和学生共同进步和成长,添几分书香,加几分睿智,融几分儒雅。
五.在生态作文教学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一)师生共同进步
叶圣陶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求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跟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是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写作“下水作文”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师能从实际出发,与学生一同“作文”,就会减少学生心里的“恐惧感”,增加作文的自信心。而且教师下水作文,还会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起到“言教”不能达到的“身教”效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作文讲评中也能有的放矢,把自己的写作体会和学生分享,更有说服力。
(二)写作论文,以指导教学
在生态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凭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从教,对理论不够重视,当然不能成为“巨人式”的教师。教师多研究教育理论,多研究自己的经验,写反思性教育叙事,写有份量的教学论文,写反映自己研究成果的学术论著,不但能提高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也能加快教师“学者化”、“专业化”的进程。
学生导师制,可以在学生大一下学期始进行双向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一位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辅导,以及完成一定量的工程项目工作.导师制主要是虚拟创业模式,以项目为导向,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采用的学习模式,导师在日常的项目研发过程灌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如何做?”发展思路.指导教师对外承接一些实际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与制作,以不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潜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化及应用转换,实现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共进.学生工作室可在学生迈入大学校园时进行选拔,让学生在自学和项目实训中得到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深化,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学习,从中找到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创新,同时指导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业与职业技能大赛,如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各类IT厂商组织的技能大赛等.学生可从大赛中展现自己的亮点,充分发挥学生基于技术创业的构思和想法,从创业初期的企业孵化和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对自己未来构想的企业进行设计.学生工作室负责的老师或者学长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由易入难,循序渐进,以提高IT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素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学生的创业活动[2-4].
如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专门成立了一个杭州经济开发区IT服务外包创业园,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都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申请加入创业园.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IT服务外包创业园是由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共同创办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双方为进一步深入发展实施开发区“科教强区”发展战略,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秉着“共建、共享、共发展”原创合作发展建设思路,以实现大学生服务社会之功能.创业园建于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校内,与新加坡科技园一路之隔,规划面积为5000m2,分期建设,滚动发展.一期建筑面积为1200m2,现入驻企业5家,其中杭州友欧科技有限公司为我系09届毕业生所建立的;二期全部建成后,预计入驻企业有30~40家.作为一个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将集聚主营“IT服务外包”创业创新项目的企业,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软件开发、网络科技、数据处理、动漫制作等各类IT产品设计等相关产业.在校内建设的创业园有得天独厚优势,从政府资助、税务等支出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待条件,他们通过承接服务外包项目,想学更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生也可参加项目研发,从项目实战训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技巧,积累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火花,最大极限地发挥团队协作精神[4].
校企合作作为这两年各大高校一种教学改革新型方式,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校企合作项目由教务处、系院部和企业联合培养,它具有针对性强、企业认知度高、紧跟市场需求、培养目标明确等特点,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当然,它更是一个可实现多方共赢(如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的阳光雨露联想合作班)的教学改革新路径,学校可借此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学生可得到更多学习实践机会,企业也可更好地实现人才储备,这样以独特的姿态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高职高专院校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是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有针对性的制定好培养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努力学习,掌握技能,争取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向IT职业人转向,成就自己的创新创业梦想.一般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之后,申请加入校企合作班的专班学习和训练,通过订单式地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Weihric)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要求正确识别出优势(S:Strength)、劣势(W:Weakness)、机会(O:Opportunity)与威胁(T:Threat)因素,发挥优势,抓住机会明确发展方向,并找出主体实际情况的差距与不足,针对威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实现自身的目标[3].下面将从高职院校IT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视角下S、W、O、T四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1)高职院校IT专业学生优势(Strength)分析无论从学生的年龄、知识,还是政府相关政策均被人们看作大学生创业的难得优势,IT成为最被看好的大学生创业领域.而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类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实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另外,学校积极鼓励IT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自主投资创业,政府也提供多平台及一定的资金资助给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生更可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下根据自己兴趣特长和熟悉的知识范畴,加入学生工作室或者加入IT创业园或者自主创业等途径,来展示自己的优势.
(2)高职院校IT专业学生劣势(Weakness)分析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欠系统性、综合性,理论水平相对薄弱,在这个竞争激烈多变的市场里,永远都是适者生存,劣者汰.当然,在大力培养高职生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都不够系统和周密,学生在面对竞争力较大的岗位会失去更多的机会,而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项目开发经验都缺乏,故他们可寻求导师制、在IT创业园学习、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不同途径,不断弥补自己的缺陷.
(3)高职院校IT专业学生机会(Opportunity)分析IT行业人才需求大,技能岗位多,学生的就业领域宽广,包括电脑美工设计、平面广告与视觉设计、图像处理与网页设计、网站开发与服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硬件维护与维修、系统维护与开发、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项目设计开发等岗位.而高职院校正是培养技能操作应用型人才,故给高职院校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创业机会.当然IT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必须和知识更新一样做到与时俱进.
不是我不想实习,而是我的专业想找实习的地方很难,而一般的地方对我的以后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所以只闲在学校。
有时候,机会总会在你没有准备的时候悄悄来到你身边,即便你没有任何准备,此时的你只需要抓好机会,尽全力迎接它。只要努力就行,只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当我第一次踏进xx电视台时,根本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三十天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学习广告专业的朋友介绍我和他一起去xx电视台做毕业实习。虽然说我的专业似乎和电视台的工作搭不上边,我是学习电影方面的,但是朋友的好意也不能推脱。说干就干,没什么大不了的。熟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豁出去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一天去电视台实习,我怀着既激动有有些担忧的心情。之前就听说过很多关于实习的新闻,说他们在单位实习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是整天干着各种各样烦琐的杂活。我担心我会和他们一样。不过我也做了一定的心里准备。不管他们安排我做什么,我都会很乐意去做。毕竟我是来这里学习的,而不是来这里玩的。踏进办公室,我热情的和每个人打招呼。xx县实施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突破年,县上依托南梁革命纪念馆这个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景点,做大做强红色旅游。xx电视台特举办了魅力xx栏目。xx县正在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黄土风情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xx旅游形式。红色文化已经成为xx人民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我被安排到魅力xx栏目组做编辑与播音工作。到了编辑室,李主任向我介绍了魅力xx栏目组编辑与播音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之后我便开始了我的编辑播音生活了。
虽说第一天到编辑部工作就有同事和我开玩笑说,学电影的怎么来这里当编辑了。但我总是笑着说,来和你们学习啊。我并没有把他们说的话当作是泼冷水,相反,他们的幽默风趣倒消释了我心中的陌生感。很快,我便和他们打成一片了。从我决定到电视台实习开始,我就一直坚信那句话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行。也许经过的专业的编辑训练功底不是太厚实,也许我没有编辑部前辈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但我依旧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当我接手第一批新闻稿件时,真是有些忐忑不安,手足无措的感觉。我暗暗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完成。然后我凭着自己之前学过的知识及经验审稿,修改。在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每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虚心的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他们都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的为我解答,向我传授很多经验和知识。经过几次审稿,我发现,新闻工作者除了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因为新闻本身就会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决定好好的给自己补补课。每天实习回家后,顾不上一身的疲惫,我就钻进房间,把自己所有的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书全都翻出来,重新温习和学习有关新闻编辑的知识。与此同时,我还坚持每天阅读一定量的新闻及报刊杂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坚持,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帮助新闻部的记者们修改了很多稿子。当我听到编辑部的主任对我的夸赞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的努力和自信,换来了他们对我辛勤工作的肯定。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使我更加努力地投身于这份工作中。
编辑工作需要激情,耐心和细心。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支持你前进。编辑部的工作者闷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我刚来的那几天,就听到他们在议论,说我是走后门来的或是说编辑部的主任对我很偏心之类的闲话。但我不会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尽管他们那样对我,我每天依旧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还常常提前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慢慢地,他们的态度不再冷漠,还常常主动帮助我。我想,人和人之间都应该互相关心、坦诚相待,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动你身边的人。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被忙碌的生活所忽视了。
时间过得很快,短短的三十天很快就结束了。这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似乎对这份工作有利感情,对这里热情的人们有了感情,对这里我曾经朝夕相处的一切有了感情,离别之际,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
这一次实习的收获是如此之大,令我有点接受不了,我以为我的实习只是走过场的呢,没想到收获这么大,我为之前没有去实习感到后悔了。可是现在去实习也不是很晚,至少我刚到了实习的收获之大和实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