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梦想课程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8-2019(二)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校全体师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学习,工作,生活。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过去的一周:
4月28日上午,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晓胜到我校进行梦想课程开展情况调研。丁部长认真听取了吴校长的汇报,了解了我校引进梦想课程,开展梦想活动,培训梦想教师,提升师生素养的相关情况,丁部长一行还视察了梦想教室,梦想教师陈静正在上梦想课《我为什么快乐》。
4月29日、30日, 上饶市第二十小学成功举办了2019年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四名旗手手执国旗,步伐坚定,在赛场上小运动员们奋勇拼搏、敢于争先,展示了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神采,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
在过去的一周里,校园里的文明现象多起来,不文明的少起来。主要体现在爱护公物的意识明显加强,早读有序,书声琅琅。这些都让老师们感到欣慰。
1.早读书声琅琅:
同学们的朗朗书声和勤奋学习的面庞,早已成为班级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更成为了清晨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爱护环境意识强:
上周,值日老师在值日当中,捕捉到了一个个爱护环境美丽的身影,这些同学将他们爱护环境之美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希望更多的同学积极行动起来,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同学们要互相监督,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上一周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有:
课间活动时,有的同学趴在地上嘻戏打闹的,有的同学相互拖拉,有的同学掀开草坪抓蚯蚓,有的同学还在花坛周边踢足球,这些既是不爱护公物的行为,又容易造成自己的摔伤,这都是不好的现象。课间请同学们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安静又文明的游戏,让身心在课间时间得到充分的休息。
对教师而言,我们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教师的梦就是“教育梦”,它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先生勾画了一幅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校长,我也有一个“教育梦”,那就是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我的教育梦由教师的梦想、学生的梦想和家长的梦想构成,我希望在我管理的校园里,教师和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梦。接下来,我将对我的“以梦筑校”的改革之旅作介绍和说明。
一、“以梦筑校”的基础――个人的需要是梦想的源泉
无论是从教育心理学还是从现代教育伦理学的观点来看,成功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幸福。幸福会使人对所做的事情产生超智慧,并获得最高的做事效率。然而,什么是幸福呢?如何才能产生幸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可以让我们借鉴,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爱、归属、接纳和友谊)、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在实现这五种需要,尤其是后三种需要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幸福的感觉。如果想要满足全校师生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就离不开梦想的构建及实现,师生的需要是实现梦想的源泉。
二、“以梦筑校”之教师篇
1.学校愿景是教师追梦的共同目标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办学设备的简陋、生源的不理想和“读书无用论”的盛行,使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身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很难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想办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作为一名校长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我在工作中常常和教师开座谈会,了解并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在满足教师需求的前提下,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全校教职工一起建立“学校愿景”,经过讨论与协商,共同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的长期规划以及每年需要达到的目标,全校教师上下一心,自强不息,为了学校的腾飞而努力。
2.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梦想的前提
为了保证学校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及克服以往工作中的推诿现象,学校通过“以绩效工资双捆绑为纽带,以拓展活动为导向,以工作能力培训为主体”的模式来激励教师认真工作,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做法,营造了教师遇到问题互帮互助、乐意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的良好合作氛围。同时,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利用教师节、妇女节等节日举行文体游园活动,教师们在活动中沟通交流,在竞赛中树立团队意识,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从而保障梦想的实现。
3.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实现梦想的保障
教师是学校愿景实现的主要人物,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梦想能否实现。学校主动邀请区教研室和德育理事会成员来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养。每月举行一期校长讲坛,每周进行“一知见解”的政治学习和“一招得智”的校本培训,所有培训都是以“兵教兵”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把培训学习的主动权还给教师,让他们及时交流和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由于问题源于工作,教师们都乐于接受也乐于改进。这样一来,教师的素质有所提高,就给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保障。
三、“以梦筑校”之学生篇
1.三年目标,学生成长的动力
有梦是幸福的,梦总是美好的。梦想能够带来正能量,在无形中鼓励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在学生刚入学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在初中三年的理想以及要实现的目标。每年10月是我校的“愿望节”,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书写愿望并放在愿望瓶里,然后把愿望瓶悬挂在愿望树上,让全校师生时刻铭记自己的愿望并努力实现。
2.务实努力,达成梦想的有效途径
要梦想成真,务实是关键。因此,我制定了“努力每一天,进步一点点”的办学思路,带领全校师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防止让梦想流于形式。梦想与幻想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却迥然不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很容易把美好的梦想无奈而绝望地演变成幻想。为了杜绝此种现象的发生,每个学期我校都会举办“梦想复活”的征文大赛,全校师生回顾总结自己一个学期的表现,对比梦想,描写实现梦想的所感所得。同时,每月学校都会在师生会议上总结学校一个月来的进步,营造“努力每一天,进步一点点”的学习氛围,端正办学思路,鼓励师生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最终实现梦想。
3.榜样激励,激发梦想的超强动力
在个人的成长中,榜样会给他带来无穷的力量和动力。因此,我校注重榜样的建设。
(1)借助高校力量,帮助学生树立理想
我校自2008年起,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开展“三下乡”志愿者活动,把大学生请进校园,创设机会让我校学生与高校的优秀大学生沟通交流。同时,我校还不断完善和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高校的范围,相继与湛江师范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大学合作,形成了“大小相携,共享成长”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与大学生榜样的接触中,激发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
(2)善用校本资源,鼓励学生互相影响
我校不乏优秀的学生,他们的事迹很激励人,值得每一位师生学习。因此,我校每个学期都会举办“感动校园十佳学生”的活动竞选,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同学的感人事迹及励志故事,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执着梦想。此外,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助人为乐之星”“诚实守信之星”“阅读之星”“礼貌待人之星”等评比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从而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上进。
4.活动体验,感受梦想的真实成长
活动是学生成长的载体,通过参与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参与能力及沟通能力。活动的开展既能丰富校园生活,又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体验中发展,在体验中感受梦想的美妙,在体验中满足自己的需要。
(1)独具特色的社工活动,感悟成长的乐趣
与三所高校进行合作,这三所高校在我校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活动,他们组织的小组活动都有很明确的德育目标,对学生影响深远。例如以团结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21天不抱怨”,以合作为主题的“二人三足”等。每项活动都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提高了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感悟到了成长的乐趣。
(2)创新毕业课程,让毕业生的梦想展翅高飞
每逢中考前夕,我校毕业生都会收到由王福权校长主持的毕业课程之“深情大礼”,在《祝你一路顺风》的背景音乐下,观看自己三年来初中生活的难忘片段和往届优秀毕业生和师弟师妹们送上的美好祝福,这无不感动在场的每一位初三学生,他们承诺,在未来的学习中一定更加努力刻苦,树立更远大的梦想,让梦想展翅高飞。
四、树立梦想,遇见成效
近年来,在“以梦筑校、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梦想给予人力量,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树立梦想,就能遇见成效。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近年来稳步提升,多人获得广州市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学校现拥有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学科骨干教师5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1人。师资力量的雄厚带动了学校的发展,我校先后获得“广州市百所优秀家长学校”“花都区校本培训示范学校”“花都区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德育品质的提升也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学校连续五年获花都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和区教育教学质量一、二等奖,中考成绩稳步提升,总体成绩跃居花都区前列。
视点一:看趋势
每年的ATD大会都是全球人才发展领域的发展风向标,所呈现的学习技术及前沿研究成果和趋势,对于中国培训界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ATD愈发全球化美国仍是引领者
从参会情况来看,来自非美国本土的参会者达到1800人,分布在全球83个国家或地区。ATD已不只是美国人的舞台,也是全世界培训者的盛会。从专业水平来看,基于美国学术界的专注和长期积淀,在学习技术各个领域,美国现在仍是世界的引领者。比如,ATD年会的现场演讲和参展商中,很难见到美国本土以外人士的身影。
领导力居首 移动学习方兴未艾
在400多家展商中,领导力仍是排名第一的主题,但与移动学习相关的参展商数量已经位列第二。“互联网+学习”的趋势有点愈演愈烈的味道,关键是如何解决好各种学习方式和技术的和谐共存,让它们各尽其效。
脑神经科学渗透到人才发展
大会分享的多个主题都涉及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等领域,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必将推动学习技术的向前发展,更精确地发掘行为表象背后的根源,让学习更加有效。
虚拟现实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
这是本次ATD大会的热点之一。随着人工智能、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有深度向学习领域关联的趋势。例如核电这种高技术密集型行业,虚拟现实技术很可能对人才培训和现场作业模式带来革命陛的影响。
视点二:涨知识
本次会议,我共听了8场主题演讲,包括马克-罗森博格(Marc Rosenberg)、伊莱恩・碧柯(Elaine Biech)、鲍勃・派克(Bob Pike)等培训业界大咖,也有富兰克林・柯维(Franklin Covey)、Wilson Leanning等业内知名的培训服务商,还有韩国三星这样的国际化企业实践分享。
马克・罗森博格的演讲题目是“最好的培训是不培训(TheBest Training Is No Training)”,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他指出,现在很多企业是“过度培训”和“不该培训的搞培训”。对于组织存在的绩效问题,培训不是最先被考虑的解决方式,而是最后才考虑是不是要应用它。但是,“70-20-10”原则就像我们坐在“三条腿”的凳子上,各有效用,缺一不可,而且,这个比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那些企业内部越老练的专家,越少做培训,更多是通过当导师、带课题、社会化学习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去发展员工。
伊莱恩・碧柯女士对“70-20-10”原则也进行了追本溯源,并且据此对各种学习方式进行了精确归类。在她的著作101 Ways to Make Learning Active Beyond the Classroom中,碧柯把培训开场、需求评估、课程总结等划分为10个关键环节,分别通过测试、视频等10种类别的应用去提升你学习的有效性。
我对鲍勃・派克演讲印象最深的,是他讲到的“90-20-8”黄金法则。他指出,成人能保持认真听课并消化课程内容的时长为90分钟,其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课只能维持20分钟,每8分钟就需要组织学员开展课堂讨论,或改变学习形式,以便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和调动他们的参与性。另外,他强调,培训课程结束时,更应该做Revisit(学员回顾学习要点),而不是Review(讲师做课程内容总结)。
韩国三星公司就其“全球化领导力”项目也进行了专题实践分享,受到很多关注。三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1.从韩国本土选人储备培养,再派往国际市场;
2.从韩国本土选人,按国际市场分区域培养,再派往相应区域市场;
3.建立覆盖全球的人才选拔、培养和储备体系,统一胜任力模型、架构标准和培养方案。这个演进过程与当前中国很多致力于“走出去”的企业非常类似,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视点三:悟精神
每年的ATD大会都是百家争鸣,听大师们演讲,找大师合影、签名售书,是一件幸福感很强的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年事已高,普遍都已在某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孜孜不倦地沉浸了数十年,处处可感受到他们身上厚重的“匠心”。
反观中国培训界,稍显浮躁功利,缺乏专注定力,轻视学术追求,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缩短与美国培训界的差距?到底我们缺了什么?
我认为,缺得最多的,还是大师们身上的那种“匠心”精神。这种精神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解释。
专注:学习技术领域很广很深,不要奢望成为全才,聚焦一、两个领域做出成就都已经很好了;当有“名利”干扰时,要看淡些,才能保持专注力。
用心: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作为培训商来讲,要审视一下您是在侧重做“生意”,还是做“事业”;作为企业培训人来讲,要审视一下您是把它当“任务”,还是当成“作品”。
坚持:你是否能做到像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家族那样终生致力于一个领域的研究,坚持不懈;在获得成功或荣誉时,你是否能做到不自满,不固步自封;当你受到挫折和市场冷遇时,你是否能不轻言放弃,继续坚守自己的梦想。
为此,美的开发了高管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企业高管的领导力和竞争力。其中,向全球优秀企业对标学习的海外训练营项目便是其中重要的子项目。
海外训练营项目分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转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细分成若干子项目,针对不同阶段的要求,精准提升高管的能力(见图表1)。
项目设计
做足充分的学习准备
为了保障高管在训练营期间培训的有效性,美的在项目实施前会先进行项目的内容设计。设计时,考虑到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公司会从明确组织需求、确定学习主题、准备预学习案例三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访谈高管 明确组织需求
为了把握组织需求,确定海外训练营的学习主题,制定高管领导力发展计划及为搭建领导力发展体系提供方向,美的会以访谈和书面问卷的形式,首先对高管进行调研。
其中,调研的对象包括美的各层级高管。针对不同层级的高管,美的设置了不同的调研内容。例如,在访谈CEO、副总裁时主要侧重于了解基于战略层面的领导力需求;而在同总经理进行调研时,则主要侧重发展对象的能力提升需求、学习氛围和习惯、自身的学习成长需求、需要哪些培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学员调研 确定学习主题
需求调研阶段,公司会设置问卷请参加训练营项目的学员填写。问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管希望参访哪些国外标杆企业、希望从海外培训中获得哪方面的收益,了解高管当前的领导力提升需求,从而提炼出学习的目标及学习期望(见图表2)。
根据调研结果,美的先后策划组织了“韩国制造海外训练营”“美国领导力海外训练营”。以美国领导力训练营为例,具体介绍如下。
“美国领导力训练营”计划围绕“领导力提升”“创新变革”和“国际化视野”三大主题展开,通过体系化课程培训、企业跨界参访交流、海外家电市场考察和文化活动深度体验四个模块,从思维、品格和视野三个角度帮助美的高管提升。
准备预学习班案例
为了让参训高管提前了解美国训练营中参访企业的实际情况,公司也会准备预学习的案例,以便在后期学习班中进行分享。例如,请对GE和苹果公司有较多研究的学者到美的向高管进行“GE梦想之路”“苹果用另类创造神话”等内容的培训。在此期间,美的将充分准备项目实施过程中标杆企业的发展及管理案例,便于后期高管的学习和研究。
实施阶段
学习和分享双向提高
为了充分保证学习效果,在项目实施时,美国训练营项目分两个阶段展开,分别是预学习阶段和海外训练阶段。在项目不同阶段,公司安排了不同的课程。 组织预学习班 项目实施开始,组织动员会,并举行隆重的开训仪式。在动员会中,公司为高管介绍美国领导力训练营项目背景及行程安排,布置美国训练营期间的学习任务。
另外,美的还将高管组织成学习管理小组,由学员推选班干部,进行学习小组的管理和活动组织。例如,在美国,每天学习结束后,会组织学员开展专题讨论会,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行程结束之后,也会要求每位学员总结学习的收获,提交行动改善计划,分享海外训练营期间的学习心得。
在预学习班期间则会邀请专家进行细致的讲解,剖析并解读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增强对标学习的针对性和深入性。例如,在GE标杆学习班中,专家将向高管介绍GE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带给企业的战略启示,GE的变革策略与管理创新、GE的人才开发以及cE值得我国企业学习的经验等内容。
海外培训向标杆学习
预学习班结束后,美的将组织高管前往美国优秀企业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在向标杆企业学习的同时,总结自己的心得。
在为期10天的学习活动中,美国训练营项目围绕“领导力提升”“创新变革”和“国际化视野”三大主题展开,通过体系化课程培训、企业跨界参访交流、海外家电市场考察和文化活动深度体验四个模块,从思维、品格和视野三个角度帮助美的高管提升(见图表3)。
到顶级商学院培训
在改变受训高管的思维和品格两个维度的培训中,公司组织高管前往美国哈佛商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期间,美的邀请了知名教授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国企业国际化变革与挑战” “领导者品格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培训,让高管感受世界级商学院的学习氛围。
同时,在西点军校的学习中,公司邀请了西点资深教授从“西点精神与领导力”角度,结合西点军校在领导力方面的实战经验,同美的高管分享。
实地参观对标学习
课程结束后,为让高管更主观地感受国外企业的管理情况,美的还会组织高管实地考察GE杰克·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邀请GE管理者进行“GE管理系统”“cE领导力培养”的课题分享,学习该公司在领导力培养等方面的最佳实践。
在实地考察IBM国际培训中心时,IBM分享了自己在战略转型和接班人培养上的成功经验,也向美的介绍了公司的特色及文化。
成果转化 内部总结促进学习落地 在每天的培训结束以及最终海外训练营完成之后,公司会要求参训高管利用结构化问题工具表,进行学结,反思对自身的启发。总结时,高管将针对项目开始前提的疑问给出解决的措施。例如,高管发现在企业发展战略、领导力发展与评估两个方面迫切需要创新与变革,通过美国训练营的学习,他们均有了新看法(见图表4)。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十年,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学观念的转变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研方法的更新
经过这次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人生应该有梦想,我们的梦想应该与教育的梦想结合起来。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志存高远,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做思考的实践者,做实践的思考者,做一名充满智慧和诗意的幸福教师。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不只是组织者,而且是参与者、引领者。
二、教师成长:爱心、学习、反思、思想
教研员被誉为“教师的教师”,对教师的成长起着唤醒、点拨、引领的作用,引导他们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而更重要的是撞击成功。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靠内在的动力。教研员要引领教师向名师学习,像名师那样关爱学生,拥有一颗爱心,不断学习,拥有一颗进取心,加强反思,形成独特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中我始终努力践行着这样的理念。阅读经典使教师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近年来,本人组织开展了英语教师新春读书报告会、激发了教师的读书热情。这样,学生在学校能看到“精神明亮的人”,能找到人生的精神标杆,能跟随真正的读书人在一起学习。
教研员要有大海般的胸怀,真情帮助教师,看到教师的进步犹如自己进步了一样。我开设了“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等有关教师成长的主题讲座,“务实创新追求卓越做理想的教师”发表于《教育艺术》,“与名师为友创精彩人生”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教师培训》。
三、教学主张:20字教法、比较教学法、任务学习、三轮复习法
一位优秀的教研员应当有也必须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或教学主张,唯如此,我们才能充满魅力,才能有一种精神感召力,才能谱就出一首快乐、幸福的当代教育的和谐乐章。我不断创新,形成了“激发兴趣、指导交际、精讲知识、培养能力、加强反馈”20字英语教学法(获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英语比较教学法(刊于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兴趣开路、任务推进、学会学习”英语学习方式(刊于《中小学英语教育》,获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研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纵向搜索、横向贯通、综合演练”英语三轮复习法(刊于《中国高校招生》)及“归纳、浏览、联想?复习法(刊于《学英语》;这两种复习法配套用书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及青岛出版社出版)。
四、生命课堂:激情、智慧、互动、发展
一节好课是激情与智慧和谐统一的生态课堂。针对课堂教学,我开设了“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创造生态课堂,促进师生发展”等讲座。在主持开展国家级课题“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了生态课堂的主张,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成效。课题成果《实施任务型教学,享受教育的幸福》获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研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获中央教科所全国优质教育成果一等奖。
五、教育科研:敬业乐研,反思前行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教育科研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分水岭。教育科研不可畏,用心感悟,反思前行,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就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有效作法。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教育研究与写作尤其是课题实验为教师的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教研员是一座桥梁,其优势在于兼具理论工作者的研究经验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更有优势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做有心人,做有用功。成就教师,成就自我。我的讲座“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我市主办了“庆入世迎奥运”英语演讲大赛,我将大赛作品整理、完善,形成了《新世纪中学生英语演讲精粹》,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我把新课改以来的讲座、研究成果归类、梳理,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著作《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我主持开展了国家级课题“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实验,作出了积极的探索,课题著作《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并获安徽省十年课改成果一等奖;我还指导教师发表教学案例、论文50余篇,辅导学生发表习作40余篇。我与一线教师共研究同成长。我主办过200多场次讲座,在《光明日报》、《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报刊上发表了400余篇论文,《英语基础教育前瞻》等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刊物全文转载,《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和出路》等30余篇获全国优秀论文或成果一等奖;完成了四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出版的著作有《课程标准新教案》、《阅读科普》系列丛书,等等。本人被评为特级教师,全国优秀外语教师,省优秀教师,省课改先进个人,享受省政府津贴。近年来,我市英语教师发表作品千余篇,获省级以上论文奖项百余次,指导学生发表英语习作百余篇,出版理论专著两部;获全国优秀外语教师称号、全国外语教师同丁奖10余人,被评为省教坛新星、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40余人次。无数次的实践证明,每一位教师都是可以造就的。
关键词:终身学习;合作交流;及时反思;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42-02
新课程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生态课堂。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布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要求我们教育管理者转变观念,搭建平台让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从观察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在羡慕别人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的机会。
一、终身学习 合作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中指出:教学应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学是一种公共业务。它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从而获得并保持专门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是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呼唤教师参加到终身学习中来,勤奋地钻研,不断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提高专业发展水平,与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同步。
当前,由于教师职业的非凡性,很多教师往往只关心自己课堂这块“自留地”,教师群体中个人主义文化占据重要地位,表现在教师致力于处理自己课堂里的事件,关注的焦点只是自己的教学,得到的仅仅是关于课堂情境和课堂上如何处理所遇到的困境的知识,相互之间很少交流,缺乏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知识。长此以往,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形成了固步自封的职业僵局。
从诏安县现在的情况看,多数人依然习惯于凭经验教学,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根据师资队伍实际,按照“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解决急需,注重实效”的师资培训思路,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尽可能多投入教研活动资金,加强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升学历教育和走出本县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多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因此,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讨,是教师提升自身职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合作、交流、分享、研讨中,取长补短,拓宽自身的眼界,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从学识层面、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增进知识、提高能力和道德成长,具备开阔的、丰富的、彼此融通的知识背景。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及时反思 日积月累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从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看,反思已成为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反思是建构行动和学习之间的联系。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应该针对教学过程、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反思,做到课前有计对性反思备课内容,产生指导教学有效方法;课堂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自我评价沟通与合作;课后及时反思剖析提升,正确对待自己的得失,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不断改进和提高,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近年来,诏安县招聘了一部分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的学历相对比较高,较容易接受新观念,应该是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但这些教师除了进行岗前培训和每年几天的继续教育培训以外,进一步“充电”的机会很少,参加业务进修的内需还没有进一步激活,需要长期有效地跟踪培养。因此,反思对这些教师尤为重要,是他们获得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坚持反思可以总坚固践,升华经验;可以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可以“审阅、慎思、明辨”,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
三、科学评价 不断提升
作为学校管理者,为了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到实处,必须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把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作为评估的根本目的,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评估的全过程,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确定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的核心。评价机制具有导向、保证和激励等综合作用。公平、公正、客观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非常有效的外部激励政策,它不仅可以找出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又可以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们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据此,笔者与学校领导小组群策群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制定了本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1)教师的师德水平。首先是对学生的热爱,爱生如子;对工作的热爱,扎实肯干、兢兢业业。(2)教师的业务能力。能够应对新世纪、新课改中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同时有较多元的知识,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胜任多种角色,圆满完成工作量。胜任班主任工作、承担科研课题、开设校本课程、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4)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师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不仅是教学业绩,还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
根据这四个方面,制定评价表格、调查问卷。每学期,以“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四种形式对每位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评估。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调整、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师专业化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实践去探索总结,在他们吃深、吃透教学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并付诸于实践中,其课程研究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不自觉地践行“无处不课程、无人不课程、无事不课程”的课程行为,自然而然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盲点和兴奋点,加深对教材文本、教育环境的理解与沟通,从微型教材入手,对校本课程进行独立开发,对国家课程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让课程更符合实际。这样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能够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发扬和修正,独特地提升研究能力,就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要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一图值千字”,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图片使用到了色彩、线条、各种维度变换、视觉感应、引发想象等多种大脑技巧,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右大脑皮质层,并使左右脑协同作用,从而开发大脑更多的潜能。图形经常比词汇更具有感应力,更简练、形象,也更易于触发更广泛的联想,从而增强记忆力、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图式―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图式”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用“图”来引领地理教学,建立“立体―图式”教学知识思维网络结构体系,另一方面用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彰显地理教学特色;“探究”式教学、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的原理、过程及规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共同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将个体融入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分享成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及思辨能力。
学科组文化建设对教师形成、优化教学模式发挥了哪些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特征并结合学科本质特点而创建的,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并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科组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就是学科教学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学科教学文化是学科教学的真谛和精髓,对教师形成、优化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引领内化、启迪思考、创新实践等作用。
通过文化建设,使教师对学科思想、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本质、学科特点、学科教学策略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最新的脑科学发展、技术发展等提出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最终形成并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在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中,您获得了哪些指导和提高?
自参加学习以来,我始终带着“六心”而来,即一份对教育的恒心执著坚守,对新课程改革的痴心追寻,对教育科研的聚心追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汇心研究,对教育管理的精心探索,对学习的慧心无限渴求。六心合一,追求卓越。
学习中,我研读了28本教育教学专著,撰写了100多篇教育教学的博文。通过刻苦学习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新领域,使我对教育使命、教育规律、教育的未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教无定法,但须得法。通过工程学习,不断探索实践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的、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模式,以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每节课我都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原有知识储备、原有信息量,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完善思维脉络、培育创新精神,实现高效课堂。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满腔热情,还需要不断地交流、思考、反思、归纳、总结,形成独特的科技教育的育人风格和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用心去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用创新思维去点拨学生的思路”“用创新方法让学生深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使科技教育真正实现“心与心的碰撞”,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之花”,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通过培训、考察、论坛、研修,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视野更加开阔、教育教学思维更加灵动、教育教学实践更上一层楼。
您认为,青年教师怎样在学科组中学习、发展和提高,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
青年教师是学科组的未来和希望,是学科发展动力的源泉,是学科组建设的生力军。青年教师在学科组中,要深入学习和践行学科文化,理解学科教学的真谛和本真;要深入学习本学科的学科知识,真正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思维能力等,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从而为“如何教”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勤备课、听课、评课、议课、赏课、析课、磨课,汲取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及时撰写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从而不断自我剖析和自我校正;要勤于参加各种教研和培训等活动,不断汲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丰盈教育教学经历;要勤于总结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
【基金项目】2015―2016年度广州医科大学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T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9-02
当代大学生生活和成长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际国内形势变得错综复杂而又变化多端,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以及多元化的社会思想等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为了在高校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认同的程度,精细琢磨大学生对引导其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的现实评判与未来期许[1]。为此,我们抽取了广州地区部分高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旨在为建构“中国梦”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提供一些客观的科学依据和有益的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取广州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两所高校的在校本科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便利抽样方法,共选取300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72份,回收率90.67%,以完整填写无缺项视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达 90.07%。
(二)调查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问卷是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并经专家审核修订而成。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个人与梦想、对“中国梦”的认知情况、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途径,以及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及践行因素等几个方面。
(三)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经 Epitada3.1 数据库双人录入,核查后导入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分析采用卡方检测,以P
二、调查结果总结
(一)对“中国梦”的认知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针对“‘中国梦’与个人梦想之间的关系,您认为以下哪种描述更为恰当”的问题,53.47%的人认为“‘中国梦’实现了,我的梦想也就实现了”,43.27%的人认为“我的个人梦想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仅有2.04%的人认为“没有什么关系”。 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梦”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较小部分的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有偏差。
(二)对自身价值观的认识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针对“您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吗”的问题,70.6 %的人选择“明确”,20.8%的人选择“不明确”,8.6%的人选择“不清楚”。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明确的认识,小部分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认识不够明确,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与结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还需持续提升大学生的认识。
(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针对“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情况”的问题,对于“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五个方面的了解情况,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了解一些,少部分学生很了解,极少完全不清楚。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有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多数是停留在听说过,对实际的了解不够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四)对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原因的感受
在调查过程中,针对“您认为影响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的原因”的问题,根据不同选项人数的不同,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因及其影响程度分别是:“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反差非常大”影响最大,“学校价值观教育效果不好”影响次之,“其他”最小。
三、结合“中国梦”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究
(一)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之中,能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针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方式,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增强课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案例进行专题讨论和分析,开展师生互动,将单一的传播转换为双向的交流,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同时,在针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结合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丰富和深化教育内容,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将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大学生在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积极引导并协助他们解决他们在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困难,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深化职业精神,分门别类开展教育
高校在对大学生教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加深对职业精神的深化,培育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在突出自身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同时, 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水平,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 注重探索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新形式[2]。如在师范生的专业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起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使其进一步理解“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精神内涵。在医学生的专业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其救死扶伤、关爱生命的神圣职责,升华“医学仁心”的职业精神。
(三)加强文化导向,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特点、体现时代的特征和高校自身的特色,有力推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打造优秀体现“中国梦”的优秀文化,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高校要积极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教育活动,要在整个高校掀起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热潮。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举办相应的专题培训讲座,如以“中国梦与大学梦”、“中国梦与成长梦”,以及“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持续广泛举办党员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班团干部培训班和团员青年培训班等等。通过这些专题培训讲座,升华大学生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了解。高校还可以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实现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作主题,组织策划如辩论赛、书画摄影比赛、歌舞比赛和各种体育竞技比赛等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使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教育。
(四)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在实践中践行“中国梦”
社会志愿服务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功能,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存在内在的一致,因此,高校要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在为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友善、诚信的优良品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如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福利院关爱活动、贫困地区支教计划、拥军拥属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关爱群众、服务社会,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感恩,学会奉献,进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的认知和认同,帮助大学生逐步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借力新媒体,开辟网络培育新营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的使用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网络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具有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内容丰富和使用便捷等优势,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得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全面,教学方式也更易被学生接受。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和主题交流论坛等大学生时常关注的网络平台,打造原创优秀教育素材,开展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教育,占领校园网络育人新营地,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六)建立“社会-家庭-学校”联动教育体系,形成培育合力
新形势下,要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必须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即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形成教育合力[3]。在优化社会大环境方面,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广泛弘扬社会正气和时代精神,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事业,为大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建立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从深层次上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保障。在家庭教育方面,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行,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发挥亲情力量感化大学生,在家庭文化氛围、家庭生活习惯、家庭对外交往等待人处事方面为大学生树立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与高校一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小芹,夏继春.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第1期:29-33.
[2]顾鑫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与培养途径[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第3期(3):52-55.
[3]毛诗焙,周炳.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3; 12( 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