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合同管理难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管理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合同管理难点

第1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1.1 恶劣的自然条件

恶劣地区水电工程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都比较差,尤其一些高原地区,不仅海拔高、大气压强低、植被覆盖率低,而且昼夜温差较差,且有效施工时间比较短,因此,整体来讲施工效率比较低,难以对水电工程进度、质量、造价以及安全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部分承包人由于对恶劣地区合同管理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方面未能全面掌握,加之恶劣地区往往地处偏远,一些必需的物质,如油料、设备等方面供给较难,而且施工单位缺乏有关恶劣地区的施工经验,因此,整个合同管理的力量比较薄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关于水电工程的风险估计不足

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潜在的问题,例如,施工有效期较短、投资成本较高、不可控制因素较多等,倘若要有效避免这些问题,那么就需要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要结合所在恶劣地区的特点,尽量及时预测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在执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调研工作方面做得不够好,对于一些历史资料方面掌握不够到位,恶劣地区有效施工的时间比较短,加之政策调整、不可预见地质条件的变化、人员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倘若在合同约定方面不够严谨,那么就意味着在对造价控制方面则显得比较困难,进而导致水电工程建设计划与实际施工情况不一致,影响到工程进度。

1.3 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控制机制不健全

从当前恶劣地区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来看,部分水电工程项目依然受到传统经济制度的影响与控制,其管理比较粗放。恶劣地区水电施工造价管理以及控制机制不够健全,与之相关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在管理中经常出现造价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进而导致工程造价与控制机制未能达到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各方面的要求。另外,这些方面如果不完善,则难以在水电工程项目之中发挥真正的价值。同时,相关资金运作以及管理不够合理,在实际工作之中相关施工环节就无法合理地开展下去,很容易出现施工资金不充分、工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倘若合同管理以及造价控制无法顺利执行,那么必然会导致水电工程施工无法按照规定期限完成,从而出现更多的经济损失。

2  加强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建议

2.1 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体系创新

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体系创新,具体从这些方面开展:第一,提升招标设计管理力度。因为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倘若要提升合同管理的有效性,那么就必须要有扎实的招标文件予以支持。在对招标文件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有必要将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所要遇到的风险因素、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进行阐述;同时,承包人自身也必须根据自身资质对水电工程进行分析,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参与投标,从而保障施工质量。第二,建立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单价体系。建议可以将恶劣地区各个電站的主要合同项目单价进行汇总,同时,要加强搜集以及分析承包商投标报价的策略、承包商的资质以及分包单价水平等,对恶劣地区所在区域内水电工程常用的基本材料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每个材料单价因素对水电工程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恶劣地区水电工程拦标价、合同新增单价的编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三,保障变更以及索赔的规范性与及时性。恶劣地区水电工程项目应该坚持每月召开合同商务例会,主要是对变更索赔项目进行有效处理。每一月需要组织监理与承包人一起协同梳理还没有处理的变更索赔项目,且需要制定完善、合理、实用的变更处理计划,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第四,加强分析合同风险的力度。根据所在恶劣地区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进一步完善以及改进合同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定期对合同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达到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目标,保障工程能够稳定开展。

2.2 提升合同履约过程管理的力度

提升合同履约过程管理的力度具体从这些方面入手:第一,做好履约检查工作。在合同运作过程中,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参建单位就合同内容方面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合同履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进而保障规范管理能够有效执行。第二,承包责任进一步明确。在水电工程建设中承包人的责任必须要进一步明确,从而杜鹃承包人“等、靠、要”的行为以及思想,从而强化承包人的履约意识。第三,做好限期整改以及考核工作。对于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不善、施工组织不力、资源投入力度不足、质量安全未达标准的承包人,必须督促对工作进行整改,可以是调换或者增加管理人员,从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入手,从而提升合同履约能力。

2.3 构建完善的水电工程造价机制

在水电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将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控制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对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一方面是提升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确保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各方面施工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从而推动工程稳定开展。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同部门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充分贯彻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控制机制的意义,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与人头,一方面是让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另外一方面则是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根据恶劣地区水电工程的管理重难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物资管理等等制度,从而形成一个合理、完整的工程造价体系以及机制。

第2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1 当前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缺位,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干部人事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重要的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但在卫生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领导干部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事档案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取得成绩,很多人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存放、装订、收发等一些机械性的、琐碎的工作,不是单位的主业,只要保管好、不丢失、不泄密就行。认识上的缺位导致一些卫生系统的单位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真正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摆上重要工作已成,或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等问题,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二)管理混乱,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早在1991年我国就出台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制定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等相关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档案管理混乱。目前我国卫生系统对干部档案管理实行的是统一、集中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权限主要集中在干部人事部门,干部档案管理的集中化与干部档案的分散化之间的矛盾大大影响了档案的有效管理。比如,关系干部的学历、学位等材料由院校出具,支撑评定材料由人事部门出具,表彰等材料由单位出具等等,档案材料十分分散。需要把不同部门、人员和时间形成的材料收集归档,涉及的部门多、人员杂,工作量很大。而我国实行的是”档随人走“的档案管理制度,干部档案随着干部的调动在不同单位、部门或地区之间变动,档案材料很容易出现断档,导致干部档案中材料出现不齐全、不完整等问题。

(三)技术落后,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随着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手段不断进步,一些卫生系统行政事业单位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但档案管理仍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一方面,电脑设备、系统更新不及时,档案管理人员主要工作是简单的接收移交档案、编目立卷、查阅调卷、存出入库等,缺少扫描机、机读等先进技术,大部分单位的干部管理档案都采用手工收集、检索,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快速、准确、系统的利用。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对硬件有一定的要求,档案室的建设不规范,设备老旧,保管条件简陋,存在这潮湿、“六防”不到位等问题,容易引发档案的霉变、虫蛀等问题,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四)观念陈旧,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卫生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存在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 完善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把人事档案管理放在加强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认真、正确的对待,要摆在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探索建立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采取分类、分级指导,动态管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明确主体,落实档案管理相关责任

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通过制定目标责任工作机制,明确主体,强化落实工作责任,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要落实好卫生系统单位领导的责任。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档案工作做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其次,要落实好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需要单位全员共同提高档案意识,养成良好的档案收集归纳的习惯。作为分管负责人,对档案管理负直接指导的责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再次,要落实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责任。管档人员对接收的材料,做到认真检查鉴别,发现材料残缺不全、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等,及时退还,并要求补办,经认真鉴别后再进行登记、归档。对收集的材料,鉴别后及时归档入卷,不长期积压。

(三)完善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首先,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运作,坚决避免人事档案出现涂改、丢失等现象,严格落实操作要求,方便查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严把关,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严肃性,强化保密意识,确保对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干部基本信息、数据严格保密,未经批准严禁对外公布;对所审核的档案和信息严格保密,严禁涂改档案,严禁无关人员翻看档案等。其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安排责任心强、有职业道德、专业素质过硬的专职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档案管理的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再次,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资料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守则》等相关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四)提升技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

第3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一、制定严格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从签订到履行完毕涉及到许多法律和程序问题,也涉及施工生产的专业技术部门,某一环节的缺失或重大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法律顾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定合同主管与协管关系和责任;

二是要建立合同评审、起草、会商、审核、审批制度;

三是要建立合同监管人、合同报表、合同执行定期和规定事项报告制度;

四是要建立企业法律事项的内部审核制度;

五是要建立一些程序制度,如:法人授权制度、合同证据的收集、保管制度等;

六是合同签署、履行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奖惩制度。

二、确定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确定重要的合同

施工企业的合同种类繁多,从合同的管理角度来说,都应严格管理起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要同样地关注。在施工企业中,施工合同,尤其是标的较大的合同、风险较大的合同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对分包合同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很多;担保合同、大额度的采购合同也应列为管理的重点。

(二)确定重要的合同管理部门和单位

在施工企业中,除合同管理部门外,工程承揽部门、工程管理部门、机电物资部门、财务部门、印信管理部门对合同管理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这些部门都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其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方法,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下属的施工项目部直接负责合同的履行,其意义自不必言。 (三)确定合同管理的重要阶段

合同的成立阶段是整个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它直接确立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了未来合同履行的前景和预定目标,其意义重大。合同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工作水平,领导者的决策,都左右着合同签订质量。

三、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

(一)对合同进行三阶段评审

评审由企业相关高层领导主持,有关部门参加,以会议形式进行。在投标阶段,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投标部、工程管理、机电物资、财务部门,对招标文件进行全面评审,以决定是否投标,分析中标后的合同风险和难点。要防止为中标而掩盖真实情况,留下隐患。要形成书面的材料,经过相关部门会签,相应领导签批认可。在合同签署阶段,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投标部门和工程管理机电物资、财务部门,再次对合同文本进行评审。重点是围绕合同文本反复推敲,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论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全面衡量权利义务是否均衡;合同是否显失公平;业主是否隐瞒了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项;企业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能否达到合同目的。在履行阶段,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工程管理等部门,根据施工进展或单位、单元工程、节点工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进行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全面履行施工合同。

(二)建立评审大纲

为了使评审工作有章可循,保证评审工作科学、细致,不因工作疏漏而影响评审效果,企业应建立合同评审大纲。把相关规定和要求列为大纲标准,以标准衡量各阶段合同内容,凡达不到标准的,则无法通过评审,合同就无法签订,以确保合同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评审大纲作为企业内部具有强制性的文件,必须经过企业的严格批准,以保证其刚性和可操作性、稳定性。

(三)履行阶段的监督审核

监督审核工作以合同管理部门为主,工程管理等部门参加,组成内审小组,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核。由内审小组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履行中的难点、重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业主投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

四、明确合同管理部门的任务

(一)全面掌握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建立合同台账,要求各部门和下属各单位以报表形式上报合同签署和履行情况、履行结果。合同管理部门要通过合同报表、合同评审、合同履行情况,广泛收集真实可靠的合同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牢牢把握重点合同

对一些标的较大、难度较大、风险较大的合同,必须进行有效控制。划分风险级别,以便于对合同的日常管理。根据业主信誉、工程难度、外部环境、企业施工能力和经验、项目进展情况、施工成本等,划分合同风险级别。合同管理部门要建立合同风险清单,施工项目上要建立合同风险因素清单。合同风险是在变化的,因此合同风险管理也处于经常调整状态。

(三)建立严格完整的工作程序

应从流程上有序控制合同的签订、履行。应做到合同签订必须通过评审,合同签订前必须经过合同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签字确认,然后办理领导签批手续,最后办理用印及其他授权手续。建立责任制,防止工作出现环节失控或走过场。

(四)指导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部门应指导项目的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合同,进行讲解、培训和考试。对施工过程中业主、监理单位提出的变更及合同外的项目内容,相关人员必须索要合同规定的手续。

五、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前面阐述大量关于合同管理的制度、程序、意义等方面的问题,但是所有这些只有通过特定的人的操作和制定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精干、高效而有专业的管理队伍,也是合同管理中重要一部分,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详细的合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六、总 论

总之,对于企业,特别是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其在企业的综合管理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成了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和专职人员加以管理,同时对于合同管理中的问题也必须给与充分的重视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保证合同始终在有效的控制范围之内,从而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第4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企业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应将合同管理工作划归企业法律顾问机构管理,这是由法律顾问机构的性质决定的,是专业化管理的必然。在管理层级较多的大型施工企业,总部和各级下属企业都应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在大型施工企业总部合同管理机构,根据合同的不同类别,甚至可以继续划分专业科室,完成管理工作。条件较好的企业,应在合同管理机构中设立既具备法律顾问资格,又有工程技术、施工管理专业和经验的人员做法律顾问,以方便对合同进行全面和专业的审核以及对履行过程的监管。

企业必须制定和完善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合同从签订到履行完毕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也涉及施工生产的专业技术部门,某一环节的缺失或重大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制定规章制度对其予以保障。

一是要建立法律顾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定合同主管与协管关系和责任;二是要建立合同评审、起草、会商、审核、审批制度;三是要建立合同监管人、合同报表、合同执行期和规定事项报告制度;四是要建立企业法律事项的内部审核制度;五是要建立一些程序制度,如法人授权制度、合同证据的收集、保管制度等;六是合同签署、履行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奖惩制度。

合同管理工作应适当分工。大型施工企业管理层次相对较多,既要充分发挥整个合同管理系统的作用,调动各级合同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具体管理权限。一般来说,企业应通过授权,一次性把大量的合同管理事务交由部门及下属单位,进行常态管理。但对一些标的较大、风险较大、涉及部门或单位较多的合同,都应由企业总部合同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企业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合同宏观的、总体的、原则的、重要的合同管理和全面的监管工作,而部门和下属单位则负责专业的管理及合同的履行工作。

确定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确定重要的合同。施工企业的合同种类繁多,从合同的管理角度来说,都应严格管理,但是,并非对所有的合同都要同样地关注。在施工企业中,施工合同,尤其是对标的较大、风险较大的合同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对分包合同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很多;担保合同、大额度的采购合同也应列为管理的重点。

确定重要的合同管理部门和单位。在施工企业中,除合同管理部门外,工程承揽部门、工程管理部门、机电物资部门、财务部门、印信管理部门对合同管理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这些部门都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其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方法,对合同的签订、履行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下属的施工项目部直接负责合同的履行,其意义自不必言。

确定合同管理的重要阶段。合同的成立阶段是整个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它直接确立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了未来合同履行的前景和预定目标,其意义重大。合同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工作水平,领导者的决策,都左右着合同的签订质量。

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合同进行三阶段评审。评审由企业相关高层领导主持,有关部门参加,以会议形式进行。在投标阶段,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投标部、工程管理、机电物资、财务部门,对招标文件进行全面评审,以决定是否投标,分析中标后的合同风险和难点。要防止为中标而掩盖真实情况,留下隐患。要形成书面的材料,经过相关部门会签,得到相应的领导签批认可。在合同签署阶段,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投标部门和工程管理机电物资、财务部门,再次对合同文本进行评审。重点是围绕合同文本反复推敲,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论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全面衡量权利义务是否均衡;合同是否显失公平;业主是否隐瞒了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项;企业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能否达到合同的目的。在履行阶段,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工程管理等部门,根据施工进展或单位、单元工程、节点工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进行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全面履行施工合同。

建立评审大纲。为了使评审工作有章可循,保证评审工作科学、细致,不因工作疏漏而影响评审效果,企业应建立合同评审大纲。把相关规定和要求列为大纲标准,以衡量各阶段合同内容,凡达不到标准的,则无法通过评审,合同就无法签订,以确保合同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评审大纲作为企业内部具有强制性的文件,必须经过企业的严格批准,以保证其刚性和可操作性、稳定性。评审大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否决性规定。内容由国家禁止性规定、无效合同、企业战略、企业内部相关禁止性规定等内容,共同组成相应条款,以此衡量合同内容,达不到前述内容的,不能通过评审。

第二部分以合同内容为对象,将相关技术和经济指标、惯例、企业的相关规定等列为条款规定,意在保证合同内容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的需要,保证企业的利益。如工期、质量、结算方式、奖罚额度等等。这部分内容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关,与业主的谈判结果有关。因为合同标的不同,大纲中这部分内容会有多个版本,这部分内容和企业的经营相关,因此经常处于调整状态。

第三部分是企业从市场经营需要出发,做出的承诺或其他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允许调整;第二部分内容的变动需要经企业相关程序的批准;第三部分则每一次都进行批准。评审时要建立和使用统一、规范的表格文件。评审时要对每一项内容进行逐一评审,得出全面和客观的结论,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履行阶段的监督审核。要建立合同履行过程的内部监督审核制度。监督审核工作以合同管理部门为主,工程管理等部门参加,组成内审小组,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核。由内审小组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履行中的难点、重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业主的投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审核时有针对性地列出审核提纲,可以先发到被审核单位,也可直接以此进行现场审核。可以对一般单位进行问卷式的发放审核提纲,由其按要求回答,然后收回,检查是否存在问题。监督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交由被审核单位限期整改。对可能导致企业违约的施工项目,向企业决策层提出书面报告。

合同管理部门的任务全面掌握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建立合同台账,要求各部门和下属各单位以报表形式上报合同签署和履行情况、履行结果。合同管理部门要通过合同报表、合同评审、合同履行情况,广泛收集真实可靠的合同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牢牢把握重点合同。对一些标的较大、难度较大、风险较大的合同,必须进行有效控制。划分风险级别,以便于对合同的日常管理。根据业主信誉、工程难度、外部环境、企业施工能力和经验、项目进展情况、施工成本等,划分合同风险级别。可划分为:正常、一定风险、高度风险。对于风险的处理,仍可以继续划分为:环境因素、业主因素;可以履行满足合同、无法履行的合同、无须继续履行的合同等。对于正常合同,无须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有一定风险的合同应引起足够关注;对于高度风险的合同要进行高度关注。合同管理部门要建立合同风险清单,施工项目上要建立合同风险因素清单。合同风险是在变化的,因此合同风险管理也处于经常调整状态。

建立严格完整的工作程序。应从流程上有序控制合同的签订、履行。应做到合同签订必须通过评审,合同签订前必须经过合同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签字确认,然后办理领导签批手续,最后办理用印及其他授权手续。建立责任制,防止工作出现环节失控或走过场。

与专业部门和下属单位协调配合。合同管理部门只是企业中的一个部门,搞好合同管理工作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对合同的评审、审核,合同管理部门必须借助于专业部门,以解决和论证合同中的专业问题。要建立施工项目部收集和保留合同证据制度,要通过合同监管人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反馈。

第5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关键词: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劳动者;用人单位

依据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依靠劳动合同这一法律形式。劳动合同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是现行劳动法律所确定的核心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依据。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实行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使得劳动合同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不订立书面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等。当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迫切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一、坚持正确的原则

(一)不例外原则。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机制,所有企业都应该实行,不能例外。不能认为只有经营状况好的企业才可以实行这一制度,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就不能实行。事实上,越是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涉及职_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越突出,遇到的劳动关系矛盾越尖锐,越需要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来调整劳动关系,化解矛盾,凝聚职工和经营者的力量,齐心协力搞好企业。当然,企业性质、规模和经营状况不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具体内容、形式、范围和重点可以有所不同,适当灵活。在新建企业和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行业,可以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二)平等协商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平等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围绕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沟通协商的重要机制。平等协商的过程,就是劳动关系双方、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劳动关系的许多矛盾,就是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来解决的。集体合同是平等协商的结果,平等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前提和基础。平等协商的水平决定着集体合同的质量。如果平等协商机制不健全,协商不充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不仅是签订集体合同必经的法定程序,也是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处理发生的矛盾和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认识平等协商的重要性,在调整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都要抓好平等协商。必须明确:集体合同的条款,不经过平等协商,企业和职工都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拒绝执行。

(三)重点突出原则。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实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这是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果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协商中没有提出,集体合同没有涉及,合同条款看起来很多,但大多无关痛痒,这种合同不会起到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企业和职工也不会满意。因此,必须把坚持劳动标准与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统一起来,立足企业的具体现实,把劳动关系中最重要、企业和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工资收入问题、社保问题等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在集体合同条款中加以具体体现,不断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各级政府要重视劳动合同工作,把它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议程。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要把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深化劳动用人制度改革、依法用工、依法管理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常运行,有效发挥劳动合同制度激励机制作用,从而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随着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制度的确立,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用工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劳动用工管理的内容明显增多。为此,要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社区为基础、企业和工会为主体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在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重新设立劳动管理科室,同时在乡镇及社区建立劳动管理站,形成各个层级相互维系的劳动管理体系。南其全面组织、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备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劳动法》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的要求,劳动管理部门应对从劳动者择业、企业用工、录用备案,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劳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条件、要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用工单位、劳动者、劳动管理部门都能按规定的程序运行。还要建立劳动合同签订登记、变更、解除、终止预报制度及存档管理制度、履行检查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确保劳动合同制度规范有序的实施。劳动保障部门还应配合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录用备案:作,同时,还要发挥丰十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的作用,由其负责做好本区域的合同签订台账、个人劳动合同签订台账,并及时将每年劳动合同、录用资料装订归档。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来管理劳动合同,建立企业和个人劳动合同数据库,及时将录用备案的企业和个人情况输入数据库中,并要实现社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与劳动保障部门的计算机联网,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方便。

第6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2.杭州永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1251)

【摘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层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及控制得到了施工企业的普遍重视,而这种重视却往往建立在对项目合同管理与项目自身管理的有机结合被忽略的基础上,这种现象经常会造成项目管理本末脱节的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会由于对管理合同法规的不熟悉而使得受侵害权益不能得到补偿。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象,对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企业优化施工管理合同提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合同;合同管理;合同策略

1 现阶段我国施工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作为施工项目的法律保护文本,施工合同管理的难点集中地体现在其践行时间跨度长、涉及款项众多、波及利益方广泛以及针对的工程建设精细程度比较复杂等方面,而目前中国的施工建设市场人才及法律建设储备尚不完善,项目方在拟定以及对施工合同进行后续管理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 施工合同制度建设落后,合同控制水平低下。目前的施工建设合同管理及有效控制由于缺乏充分的法律支持及制度规章约束而大多处于较为混乱和过于形式主义的的发展阶段,施工单位对所签订合同的档案管理流于松散,而且较少的应用信息化管理操作平台,专业化管理水平非常低[1]。

1.2 集约型合同签订数量较少,大多为小单位承包分解模式。总的来说,施工建设方对既定建设工程往往进行非科学化分解,由此造成的施工合同小而全的现象严重限制了合同处理的效率,并且提升了合同管理的成本,施工单位单一的业务承包现状使得我国建设工程在管理及经营层次上的发展被严重制约。

1.3 施工合同约定条款不全面,签订及履约出现问题无据可依。建筑施工合同文本对签订人的义务和权力约定不全面是我国施工合同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合同中的条款对承包方有时过于苛刻,而对业主约束较少,另一方面,工程中的质量隐患一旦被发现,合同双方还存在着纠纷难以依据合同条款进行解决的问题。

1.4 具备专业法律及施工知识储备的储备人才稀缺,合同签订双方较少顾及法律审定及参考。影响施工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律人才在合同签订中发挥的审定及建议意见,受长期以来企业思想及教育体制的约束[2],无论是施工合同直接签订人还是相关主管部门都很少涉及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缺乏法律公允性及监督性的合同必然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针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合同存在问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低效的施工合同管理及控制会严重限制施工建设各方按时、合规的践行合同协定的义务,对自身的权力遭受侵害也很难得到法律保护,如此一来直接影响到的是工程投入成本、建设质量以及施工期限的完成情况。

2 对于优化施工合同管理策略的建议参考

规范施工建筑市场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和控制,要针对已经签订合同的管理和控制来规范签订方的合同管理力度和合法性假设,真正的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与控制走向法制化与系统化的发展道路,只有不断的提高合同管理不平,才能从本源上避免合同违约的经营风险,继而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于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程式及合同规范来说,合同控制及管理的涉及对象及具体条款虽然各异,但是其管理策略的经济关系多元化、内容条款繁杂性、合同履约连续性以及合同本身受到外界影响等共性也依然存在,因此,基于施工合同的这些共性,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针对合同管理的科学参考与建议也可以给出,具体如下:

2.1 全面推行施工合同的责任与权力动态结合管理。责任与权力的动态管理要求合同签订人按照对合同的操纵控制权与利益承担权的分离原则进行科学的合同管理,建立有效的“双挂钩”控制监督机制,即:成本和利润挂钩,配分和缴纳挂钩。施工项目承包方合同签字的达成就代表了责任与权力的动态管理开端,其实质是合同的阶段性核查履约[3],施工承包方管理层负责对合同的阶段性兑现承担核查与追究工作,将具体条款的责任落实到微观个体,以优化效率和降低成本为目的进行这种动态合同管理改革,将规范化、动态化的施工合同管理与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2.2 加强合同法律化铺陈进度,优化相关制度建设。针对我国目前的相关合同立法尚不成熟及民间施工责任人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加强合同管理的法律及制度支持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施工方层次上要重视对于自身管理机构的设置,优化施工合同的审查、签订、授权、监督以及公允履约管理,根据设立制度对合同管理严格化操作与履行程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知识的教育投入力度,培养专门人才,使得利益方在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中,相关法律人士可以对合同的合法以及严密性进行认真的审查,切实的减少合同中潜在的可能会产生纠纷的因素[4],将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

2.3 对于施工合同的索赔管理工作进行严格控制,维护各方合理利益。这一合同管理优化策略的参考建议实质是建立在分散合同风险以及均衡各方利益基础上的合同调整及监督,根据不同的具体如实索赔因素,例如风险分配偏颇、工程突发事件、施工项目预算超预期以及人为或非人为因素等,进行有依据的合规赔偿。由于施工合同是最根本的索赔依据,对索赔的严格控制不但有利于保护利益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使得施工企业尽快适应标准化工程建设规范,自我适应的减少未来合同签订的赔偿因素[5]。

3 结束语

距离我国正式颁布《合同法》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年头,施工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与控制的方式方法近些年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革,并随着我国相关的立法更新进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合同管理与控制操作不规范与流于形式的现象,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的忽略也依旧有市场,这些都还需要施工企业在今后的合同签订实践中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只有建立在法制化、标准化以及效率突出基础上的施工合同管理才能真正为合同签订人带来切身利益,并且对我国的施工合同建立市场提供长远的发展动力和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友国. 如何签好建设施工合同[J].中国招标,2009.( 13): 18-19.

[2]万长虹. 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程咨询, 2008.(7): 60-62.

[3]潘树标. 浅谈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规范市场行为的意义[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7):22.

第7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关键词:施工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法》的顺利实施和《合同法》、《招投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我国建筑业的法律框架已初步建立,这对施工合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就施工合同管理的意义及通过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对策谈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施工合同的概念及管理特点

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协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市场主体之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确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规范建筑市场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不同于其它合同管理,呈现出自身所独有的以下特征:

(1)施工合同管理周期长。因为现代工程体积大、结构复杂、技术和质量标准高、周期长,施工阶段及保修期施工合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2)施工合同管理与效益、风险密切相关。在过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价值量大,合同价格高,合同实施时间长、涉及面广,受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和自然条件等的影响较大,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当事人的经济效益。同时,合同本身常常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3)施工合同的管理变量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内外干扰事件多、且具有不可预见性,使合同变更非常频繁。(4)施工合同管理是综合性的、全面的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信息管理已成为施工合同管理的核心。

二、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意义

1.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措施。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而合同则是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相互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具有法律的权威和强制性,违者必然受到法律和经济的制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包商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必然要全力地去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合同是其在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要时时遵守的法律依据,必然要受到承包商的重视,把加强合同的有效管理作为争取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同时,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性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化,也促使企业认识到,在过程管理中自觉地加强合同管理并圆满地履行合同,这是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和声誉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工程管理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不仅使我国许多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承包工程,而且国外的许多承包商也将纷纷进入国内市场,抢占建筑工程的市场份额。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国际工程的惯例,也是工程监理制度的特点。因此,在国际工程承包中,都需要按国际惯例进行管理,使用FIDIC合同条件,实行工程监理制度。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承包国外工程中的很多失误都是由于合同和合同管理的失误造成的,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很多时候都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很多工程纠纷最终只得由政府出面解决。因此,合同管理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走向国际承包市场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也是我国施工企业致命的弱点。

3.施工企业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施工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合同确定工程的可控目标,涉及到工程在实施中的生产、供应、运输、协作等多方面的分工与协作关系,直接牵涉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支出和控制,与承包商的利益息息相关。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合在整个过程项目的管理中,也就是要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必须对全部项目、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以及项目的所有事件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能密切结合,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的监理系统。因此可以说作为企业,加强合同管理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

三、我国施工合同管理的现状

如上所述,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我国施工合同管理还相当薄弱,主要体现为:

一是不少项目签订的合同十分简单,不符合标准合同要求,更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合同文本的要求,仍然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二是施工合同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有法不依的现象非常普遍,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内容。如发包方往往不按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款,甚至恶意拖欠,造成承包方采取索赔措施。三是采用非规范合同文本。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四是合同发生纠纷时,大多采用行政手段解决,不采用法律手段解决,致使合同纠纷久拖不决,给合同履行方造成损失。五是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一些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合同的归档程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评估和总结,合同管理粗放。

以上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对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

工程造价是指完成建筑工程而发生的工程实际费用。包括合同价款及变更调整、工程前期费用和其他可摊入的有关费用。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进行严格而有效的控制,使建筑方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签订的施工合同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等为法律依据的。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一方面约定了承包方应完成一定的建筑工程任务,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发包方应提供的必要施工条件并支付工程价款。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必然会在许多领域引发新规则与原有模式的碰撞和摩擦,为了尽快适应新的运作模式,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也已发生了重大改革。入世后,随着造价体系改革的推进,工程造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并通过合同形式约定,将成为工程定价最基本的特征。在国际上应用很广的FIDIC合同条件,随着我国监理制的全面推行,和与国际接轨步伐的迈进,在我国已不陌生,现阶段已广泛地应用于世行贷款项目、国际援助项目,以及国际竞争性招投标工程。FIDIC合同条件中涉及费用管理的条款范围更广,包括有关工程计量的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结算与支付的规定,工程变更以及索赔的规定等。所以,施工合同是核定和控制工程造价必需的依据,是严格按工程已被批准的总概算标准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当然也就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通过施工合同管理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合同管理是实现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面对我国施工合同管理的现状,除应严格把施工合同管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外,为实现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具体的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审定工程预结算。认真审核工程预结算,剔除其中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高取费用,不合理的技术措施等增加的费用,使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这是控制工程造价不可忽视的环节。

2.把好工程材料和设备价格关。建设工程的材料费是整个建筑工程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材料的费用支出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很关键的环境,建设单位有权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要求施工单位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来源。

3.工程变更的管理。事实上从大量的工程实践中,特别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成败中认识到压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始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难点,因其往往具有决策时间短,决策科学性差,监督薄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由项目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由施工进度变化引起的工程量变化等,因此,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处理工程变更及价款。当工程变更发生时,要求工程师及时处理并确认变更的合理性,对于施工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合同价款变化,主要是把握施工单价和施工工期的科学性、合理性,变更价款按合同价计算,无合同价的按类似合同价计算,无适用或类似合同价的由承包人提出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变更,无权要求追加合同款。

4.索赔管理。索赔是承包商依据合同权利向业主提出的补偿要求。为了控制工程造价,业主应尽量避免施工中索赔争端的发生,并积极开展反索赔工作。索赔争端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业主选择了不适当的合同模式,其次是低质量的合同文件及合同管理,其他的原因还有业主不能提供合同执行条件的前提,地质条件的变化和不可预见的情况等等。随着世界银行贷款和国际招标项目的增多,索赔管理与国际接轨越来越近,由于索赔管理的不善,有些国际招标项目造成了大量的索赔,极大地增加了工程造价。因此,一定要加强合同的管理,避免索赔条件的成立,如果发生要及时科学地处理,在合同实施阶段中的每一个施工索赔事项,都应按索赔管理和合同条件的具体规定,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索赔要求;报送索赔资料;会议协商解决;邀请中间人调解;提交仲裁诉讼。工程项目合同争端的仲裁机构地点应尽量在文件中明确在项目当地,但尽可能力争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不要轻易仲裁或诉讼,否则将耗资、耗时,提高工程造价。

总之,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对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和有效的措施,必须加以认真研究,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方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余宜林,张海东.合同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重要地位[J].交通标准化,2004,(10).

第8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关键词:工程施工;招标;合同管理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治经济,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市场中都必须采用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调控和管理。就建筑工程施工市场来说,通过采用工程招投标和施工合同管理的手段,对该行业的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采用的管理手段。在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是相互连接、相互交叉的两个管理环节,在工程施工合同中,工程招标文件和投标书是其主要依据和内容,在工程招标文件中又涵盖了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因此,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1 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意识薄弱,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市场的初步形成和不断发展,招投标和合同的相关法律体系也已经初步建成,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建设工程市场尚不成熟,而其完善的管理体制也较为缺乏。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个人对于法律的概念还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对于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不熟悉,由此,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体制的构建上也难以完善,甚至出现多种违背法律规范的问题。

1.2 竞争激烈的建设工程市场,企业竞争能力参差不齐

如今,随着我国建设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工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往往将精力集中在夺取市场地位上,却严重忽略了自身的规范化管理,由此使得整个建设工程市场出现了管理不规范、无秩序的现象,建筑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伴随着工程交易市场的不断开放和资格后审方式的推行,在开标之前招标单位对中标单位的能力和信誉难以进行深入了解,在评标时无法公平公正的对中标企业进行评价,由此导致招标企业无法判断中标企业是否具有一定优势,这也会给以后的施工带来一定的管理问题。还有很多企业,为了获取中标机会,通过挂靠、围标等手段,造成“劣胜优汰”的现象,最终导致施工合同管理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1.3 招投标过程中的合同管理缺乏管理力度

建设工程市场出现的各种交易乱象和问题对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那么招标过程中如何抵制这些乱象和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就需要提高招标和合同管理的力度。但是,就目前而言,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到处都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标管理的不到位和招标文件编写的不规范以及相关条款编制的不严谨等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在订立招标合同过程中,由于相关订立人员缺乏预见性,对于不确定影响因素的防范能力较低,对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也难以明确,从而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产生漏洞和缺陷,而合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争议,这种争议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合同风险的发生。

2 完善工程施工招标中的合同管理措施

2.1 提高法律意识,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建设单位在招投标中的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首先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在实际工作和管理中做到有法必依,保证合同执行的合法合规性和有效性,提高合同的管理水平。其次,建设单位还应该在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在构建企业合同管理体系过程中,应该重点抓住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两方面的工作,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目标的实现,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管理组织人员行为。

在构建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结构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对于每个单位、部门和具体个人的管理合同的职责加以明确,保证工程管理的每个层次、每个角落都概括在合同管理中,在合同管理部门的带领下,由合同专职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等相关人员组成合同管理网络,并在这一网络平台中开展合同管理的合作与协商。在构建合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合同制度建立和健全的目标,使合同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中逐步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当然,任何时候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都必须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保证制度执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 强化工程招标中的合同管理工作

建设工程中,招投标管理作为合同管理的主要阶段和环节,也是有效控制合同执行风向的重要阶段,因此,要想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必须对招投标阶段的合同加强管理。

2.2.1 合理选择合同类型和科学进行分标策划

对于合同类型的确定,应该首先根据工程总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选择工程项目施工的时间、空间、结构和资源多维关系中的最优结合点,通过对这些结合点的考虑,对工程合同的类型进行合理策划和选择,以保证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获得优质的施工单位,从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等进行有效控制,最终确保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对于项目的分标策划,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规模、特点、工期、设计深度、工程的复杂程度、施工技术等进行明确,并且以此作为项目分标策划的依据,保证项目分标策划与实际施工的高效协调。

2.2.2 重视合同实质性条款和专用条款内容的设置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按照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投标单位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解和核实,为了确保投标单位的信用状况满足甚至超越施工要求,可以设置合理的潜在投标单位的专业施工资质等级标准,标准设置的主要依据包括投标单位的信用状况、施工安全情况、工程业绩和技术水平等,这样可以从多方面确保合同实质性条款的设置与施工实际情况一致。

对于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例外情况,在合同中还应该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拟定专用条款,设置相应的专用条款内容。例如,在实际招标合同管理过程中,应该通过坚持设计到位,杜绝“三边”工程;为了确保合同条款与实际情况不发生冲突,应该对工程的图纸进行详细分析,对市场情况进行客观、及时的调查;为了防止在招标过程中出现报价不平衡的现象而导致合同在执行过程引起各种变更争议、结算风险和工程索赔情况的发生,必须设置预见性条款等预控条款和风险防范手段。

2.3 注重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

合同管理实质上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建设工程中的合同涉及的内容较多,专业面也较广,因此,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拥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等,只有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合同管理人员,才能保证合同管理的准确性,才能制定出更加规范的合同相关条款。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建设单位在合同管理方面配备的人员较少,相应的人才较为匮乏,因此,相关部门为了保证专业性强、复杂度高的合同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中介力量,增加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的配置,从而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招投标中的合同管理工作是建设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前提基础,在具体合同管理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应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并且为了完善招标中的合同管理工作,还应该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第9篇:合同管理难点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 合同管理 工程计量 存在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311-2

公路工程计量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工程投资进行准确把握,迫使承包者履行合同,因此它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同管理对工程的完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难点较大,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做好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合同管理和工程计量进行大体的了解。

1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与工程计量概述

公路工程的施工合同主要包括投标书、招标文件以及被合同双方认可的招标中的来往信件等。合同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职能,在进行合同管理时,签订前的管理和签订后的管理同等重要。在管理时要注意系统性,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动态性,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合同进行适当的变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提前终止合同。对于公路工程来说,进行合同管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投资进行控制。所以,只有在有详细的施工原始资料和证明材料,并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上报时才能进行以上项目的支付与计量,同时还要求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原始记录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原始记录进行保存。

公路工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投资大,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项目,所以,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这就要求承包人要科学的组织施工,相关单位要提前筹集工程款,同时要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和相关制度,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所以,各相关单位要做好工程款的支付与计量工作。

工程计量的计量范围和相关法规:我国的《计量法》是进行工程计量的法律标准,公路工程的计量工作要严格按照《计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计量的范围主要是工程量清单中的各种项目,工程变更项目以及合同中规定了的项目。

工程计量的主要依据有:工程数量表、设计图纸、施工图;批复的材料差价文件、计日工令、工程变更令;合同条件;中间交工验收资料、相关检试验证明资料;工程量清单及说明,修订的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工程量计算资料;隐蔽工程影像资料;有关计量的补充协议;索赔金额/时间审批表。

公路工程计量原则:第一,对于达不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工程,不能进行计量;第二,要严格按照合同中所规定的内容、方法、范围等进行计量;第三,依照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计量方法进行计量。

公路工程计量的程序:在需要对工程进行计量时,首先要先提出计量申请,并下发通知,监管人员要对计量申请进行认真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告知申请人进行计量。监管人员还要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审查计量申请人为计量工作准备的各种资料。在审查中如果出现问题,则将材料退回给申请人,并告知其不能进行计量。此外,还要认真完成计量表的填写,根据真实情况进行填写,针对承包人提出的问题,认真检查计量记录。

计量方式:实地勘测和实地测量。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所需数据进行实地勘测和测量,在测量时要做到精确严谨,并要认真的做好记录工作。注意在室内和室外测量勘测时,选用不同的方法,用最简单的方式,测量出最精确的结果,并要根据特定的计算规则对其进行计算。在工程计量方面只要严格按照各个步骤,规范的操作就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合同管理则不同,目前的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2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管理的信用性较低

信用是评价自身名誉的依据。在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上,加强信用建设十分重要。可是,目前社会信用缺失较为严重,对合同管理来说,合同双方的诚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影响着合同信用机制的建设。

2.2招标管理的规范性不强

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在不断的改革,公路工程的建设市场的规范性也不断加强,但目前合同招标管理的规范性仍然不强,这主要是由合同双方在利益上存在的分歧造成的。招标管理部门不能对具体职能进行明确分配,不能明确工作管理中的义务,不能清楚的进行执法工作,各部门的配合不够协调,这些都对合同管理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专门有效的法律法规对公路工程合同管理进行规范,各级的管理机制较为混乱,公路工程合同管理部门权限较少,工作中不能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只有单纯的招商权,而没有物质保障权和财政自主制权。此外,个别承包人之间互相串通,哄抬标价,进行不正常竞争,造成了建设市场的混乱,不利于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

3如何做好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特别是《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对工程合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工程合同管理当事人要在仔细阅读相关法律法规后再签订合同,同时要对该合同的责任、合同条文和质量要求等进行明确的说明,使施工合同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严密性。

3.1严格遵守合同管理审查制度,坚决执行资格审查

进行合同示范文本改革,按规定严格遵守资格审查制度和合同审查制度,这是合同顺利履行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通常,对合同进行审查时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是否满足合同签订的基本条件,合同内容是否具有法律效益,合同的各项条款是否明确详实,技术要求和工程等级是否详实,是否达到要求,合同签订的手续是否完善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使用和推广合同审查制度,同时,在进行工程招标时,要对施工单位的履约能力、信用名誉、财务经济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查。加强监理队伍的建设,选择一支优秀的监理队伍,这是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前提。

3.2做好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使合同具有严肃性

要依靠协商或者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工程能够按进度进行。制定合同管理的有效制度,采取相应的手段。例如,施工单位要不定期或者定期的召开协调会,使质量、工期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等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还要在需要时发出备忘录、合同执行通报等,对承包商加强监督,使其能够认真的履行合同。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保证合同的严肃性,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变更进行有效处理。

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存在的问题较多,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下大力气,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可以尝试实施绩效管理,完善对应的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

4总结

以上就是对于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计量的一些认识。文中首先对合同管理和工程计量进行了介绍,针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合同管理,进行了具体问题的剖析,并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解决方案,旨在更好地做好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计量工作。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提出更详细的建议。相信通过更多人的努力,一定能更好的完成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计量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璇,鲍庆雷.浅谈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1):68-70.

[2]陈慧超.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J].施工技术,2010,(1):52-55.

[3]张同晓.浅谈在公路工程合同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8,(38):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