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方研究生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地产产业生态;动力机制;路径选择
一、引言
“产业生态”(IndustrialEcology)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以一种较高层级的用以研究产业系统和自然系统互动关系的系统研究方法。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考察房地产经济理论不仅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且还有利于对房地产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系列性问题作本源性和趋势性的解剖分析。
二、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内涵
英国生态学家泰斯勒(A.C.Tansley,1935)首先定义生态:又称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
Lowenthal和Kastenberg(1998)借鉴生态学中的分析工具、原则和视角应用于产业系统分析,建立标准的产业生态模型研究该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产业生态理论的发展旨在提供一种新的理解产业系统对于环境影响的概念框架。
借鉴上述的理论,本文将房地产产业生态界定为:房地产交易主体与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即房地产产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以及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
根据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定义,其内涵概括起来可以提炼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像其它生态系统一样,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发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二是像其它生态系统一样,房地产产业生态平衡也是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当由于外部性存在以及政府等干预导致房地产产业生态失衡时,房地产产业生态就会自我调节使房地产交易主体及其环境自动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三是像其它生态系统一样,房地产产业生态的自调节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外部的影响超出生态系统所承受的极限就会破坏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平衡。比如房地产过度炒作以及超过极限发展等都会导致房地产产业生态失衡,严重的房地产产业生态失衡则会危及到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安全,最终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在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见图1)中,房地产交易主体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选择问题是其核心问题,而房地产产业生态环境是房地产交易主体活动所依赖的内外部条件。房地产交易主体应该是指房地产交易活动参与者,不仅仅是房地产产品交易的买卖双方,绝非仅限开发商和消费者;房地产交易主体既包括开发商、还包括中介机构、政府、银行、媒体等影响交易过程的所有主体。房地产产业生态环境,包括房地产产业生态外部环境和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内部制度环境。房地产产业生态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政治、法律、中介服务、信用、经济、文化等;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内部制度环境是指房地产交易主体的内部治理、监管机制等。
图1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
三、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动力机制
1.房地产产业生态竞合模型。先考虑房地产产业生态中两个主体,两个主体之间同时存在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结合考虑,并由此建立模型。两个主体之间竞争或合作,对某个主体的作用并非只是要么积极要么消极单一方面作用。竞争与合作都有可能刺激或者抑制其发展。用cij,hij分别表示j企业对i企业的相关影响系数,其中-
可求出该模型的不动点及稳定条件(见表1)。
1-c211+c21<0或1-c12N2+c12<0表示房地产产业生态中两个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超过了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使得竞争对某一个主体过度抑制,最终导致某一主体消亡。1-c21N1+c21>0且1-c12N2+c12>0表示房地产产业生态主体的合作非常有效,虽然存在竞争,但两个主体能够产生互补的优势,并由此长期发展。
表1房地产产业生态竞争与合作模型的不动点及稳定条件
2.房地产产业生态演化模型。把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中所有主体之间的竞合关系,统一为两种相反的力量作用。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受这两种力量的影响,并且往往需要根据两种力量作用一段时间之后的情况来矫正下一阶段演化的方向。简化模型,只考虑一个变量对趋势的偏离和反馈时间的滞后根,据此延时方程的特点,建立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其中,x(t)表示推动和阻碍房地产产业生态演化各种力量合并后的力量,dx/dt表示房地产产业生态演化的速率,α是变动速率,τ表示时滞,F[x(t-τ)]表示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内生的控制关系,它由反馈信号x(t-τ)和反馈函数G组成。反馈函数具有控制目标的上界和下届,以满足控制目标的要求。(2)式说明,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快慢与推动和阻碍其演化的合并力量x(t)及控制房地产产业生态演化的因素所产生的力量有关。在控制函数中存在时滞τ,这是由于反馈信息及调节必须在外在冲击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产生所决定的。
(2)式是一个单变量的延时方程,其特点是可以产生分岔和混沌等复杂行为。只要把方程中的延时操作写作算子的形式,延时方程可被化为多变量的自治方程。根据混沌理论,在三个以上变量的自治方程中可能出现分岔和混沌,这个要求来自于微分方程解的唯一性。
若设
式中b为控制参数,σ是标度参数,负号表示负反馈,则该模型可化为:
该模型是一个含有时滞的微分方程,其解可以是稳定解,极限环解,多周期的长波解及混沌解。静态分析中的长期均衡的概念可以被认为是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不动点解,由于时滞和控制行为的过度反应,稳定状态很难达到。这表明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比上述的竞合模型更加复杂,可以产生混沌这一极其复杂的行为。
四、房地产产业生态的路径依赖
所谓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y),是指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替代。正反馈所显示的经济运行的自我强制机制以及其收益递增可能产生多种“最优状态”。一旦某种随机事情选择了某一路径,这种选择就会可能被“锁定”(lock—in),而不会选择其它更为先进的或合适的路径。该理论最初是由生物学家提出的,并由布赖恩·阿瑟(BrianArthur)首先应用到技术变迁的路径分析上,诺斯(North,1990)又将其应用到制度变迁中,并深入分析了自我强化机制所包括的因素,以及可能的制度变迁路径。本文则试图应用路径依赖理论,对房地产产业生态的演进路径进行分析,揭示房地产产业生态演化机制。
房地产产业生态演化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后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错误的路径走下去,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中。要改变这种状况,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制度的变化。不同国家的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最初的资源禀赋、市场结构、技术特征、社会文明程度、文化背景等都有着一定的差别。中国房地产的市场化改革本身就是一个重大演变过程,房地产产业生态演变过程中利益多元化的形成及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事实上已使得房地产产业生态演化进程中陷入了某种“路径依赖”中,现存的制度框架使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或明或暗地实施一系与中央宏观调控相反的政策,新的利益的获得将会进一步加强这种制度体系。
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的路径依赖同样具有客观规律性,其运行机理可以概括为给定条件,启动机制,形成状态,退出闭锁等过程。“给定条件”指随机偶然事件发生;“启动机制”指该系统中的正反馈机制随给定条件的成立而启动,其表现为适应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而产生的组织抓住制度框架提供的获利机会,产生学习效应,通过生态中组织间的相互缔结契约,实现协调效应,随着以特定制度为基础的契约的普遍履行,适应性预期产生,使这项制度持续不下去的不确定性因素随之减少。“形成状态”指正反馈机制的运行使该生态系统出现某种状态和结果,房地产产业生态系统演进的路径决定于该系统的初始状态,系统一旦采纳某方案,该系统的演进路径便会出现前后连贯、相互依赖的特点;“退出闭锁”指通过政府干预和一致行动,实现路径替代。路径依赖的运行是由构成它的要素策动的,这些要素包括:偶然性事件、行为主体、制度、市场、政府、压力集团和意识形态等;同时,生态系统演化是依赖房地产产业生态环境。
五、中国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失衡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涉及众多利益集团的复杂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开发商、政府监管部门、房地产中介机构、银行、媒体机构、消费者等。目前房地产产业生态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房地产产业生态结构失衡。从我国房地产产业生态结构来看,目前存在“三主导型”非均衡特征:(1)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融资结构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比重高达70%以上且在逐年上升的非均衡现象。(2)房地产产品结构失衡。低价位的经济适用房缺乏与非高档住宅高空置率,这种房地产市场“短缺与过剩”并存,反映了住房供应的结构性的非均衡现象。(3)土地市场政府垄断。政府垄断土地的一级市场,并介入国民经济成长的全过程。在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下,低价征用的土地成为高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驱动器;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公共投资的重要来源;土地抵押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的主要融资工具。
二是房地产产业生态交易主体结构失衡。目前中国房地产产业生态中,有四个角色占据着主导地位,即发展商、银行、地方政府和投机者,在它们的共同炒作下,房价疯长;普通购房者几乎失去话语权,排队都不一定买到房;媒体的言论基本被开发商控制,同时开发商商和当地政府之间有着某种默契,因为当地政府也是房价增长的既得利益者。当中央政府意识到房价疯涨对社会、对产业的危害时,出台较强硬政策打压楼市。银行在房地产信贷中处于垄断地位,制度的缺陷和银行本身的问题使得银行在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扩张过程中扮演了推动危机的负面角色。
三是房地产产业生态内部制度环境失衡。房地产产业生态内部制度环境失衡主要体现几个方面:(1)内部治理机构缺失。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虚置状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产权虚置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交易主体之——银行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低下,地方政府盲目的形象工程,过度的行政干预导致内部人控制盛行等弊病。(2)监管部门制衡机制缺失。政府与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更强化了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倾向。政府对商业银行“大而不倒”的隐形承诺、对商业银行资本金一而再再而三的弥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多方顾及商业银行的利益,弱化了商业银行的自我责任意识。房地产市场的多重监管缺乏协调机制,甚至出现相反的调控政策。
四是房地产产业生态外部环境失衡。房地产产业生态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体制环境等方面。首先,从法律环境来看,关键问题是缺乏有关房地产法制法规建设滞后市场的发展。其次,信用环境建设严重滞后,造成了我国房地产行业侵害消费者现象严重。第三,体制环境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行政主导型的国家,体制环境是直接影响我国房地产产业生态的重要外部因素。多次调控后,房价不将反而不断攀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中央政府的信誉和公信力受到国民的普遍质疑。
六、优化中国房地产产业生态的路径选择
我国怎样优化房地产产业生态路径选择,提高房地产行业的运作能力,确保房地产业安全呢?笔者可以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优化。要解决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失衡问题,必须加快推动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逐步向以市场为主导的融资体系转变。银行产权多元化、加强银行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改善银行结构治理。改革现行的金融体制,允许信托、基金、担保、证券、保险等一揽子金融机构进入房地产金融市场,形成风险分散承担和利润平均化的竞争性融资环境。打破市场封锁和垄断,促进房地产资源在各市场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改革“城乡分割”的土地制度,减少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实行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确保农民以土地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权利。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二是加快房地产市场交易主体完善步伐。要解决房地产交易主体失衡问题必须从对房地产市场交易参与主体的培养与改造入手。一要加强市场开放程度,丰富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与类型,促进参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与需求的多元化,防止行为趋同导致市场缺乏活力或波动太大。二要大力培育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让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者——消费者群体及时了解到房地产市场信息、增强其风险分析与预见能力。三要扩大房地产市场交易主体的外延,采取措施使打击炒房者和投机者。
三是加快房地产产业生态内部制度环境的安排。一要加快土地市场转让制度。房地产的最基本我国土地属国有,缺少一个公开、透明、有效的土地交易市场,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公司化经营行为,使房地产价格从其价格链的最始端就被扭曲。二要进一步房地产交易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机制,促进银行健全经营机制。三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监管体制,协调土地市场调控与金融调控之间关系,提高房地产监管效率。
四是加快房地产产业生态外部环境的培育。首先要抓紧修订和完善以物业税法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基本法律法规,以保护投资人、贷款人等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建立完善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规章制度,包括会计、审计、税收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保证市场公正性,提高市场透明度。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机制,引导与培育信用评级机构,加强市场参与主体信用记录和数据的积累和管理等;此外还应该加强信用宣传,增强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意识,培养市场信用文化。最后,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把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放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上,使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D·C诺斯,L·E·戴维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盛昭瀚,蒋鹏.演化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王干梅.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5.陈兰荪.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51-73.
6.(美)克尔·罗斯柴尔德.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7.田传浩,贾生华,任恩伟.监督制度、市场信息与协议地价.经济学(季刊),2004,3(2).
8.曹振良等编著.房地产经济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陈则明著.房地产经济动态分析方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0.桂荷发.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政策挑战.财贸经济,2004,(7).
11.C.S.Holling.UnderstandingtheComplexityofEconomic,Ecological,andSocialSystems.Ecosystems,2001,(4).
12.Lowenthal,MicahD.,Kastenberg,WilliamE.IndustrialEcologyandEnergySystems:AFirstStep.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1998,24(1):51-63.
13.Common.M,Perrings.C.TowardAnEcologicalEconomicsofSustainability.Ecological.Economics,1992,(1):7-34.
14.ChristopherD.Rosin&RichardK.Belew.NewMethodsforCompetitiveCo-evoluti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1997,(5):89-112.
15.LudoPagie&MelanieMitchell.AComparisonofEvolutionaryandCo—evolutionaryResearch.
16.Susan&TanSen.EnterpriseEcology.SingaporeManagementReview,1996,(8):96—125.
17.TaniaSousaandTiagoDomingos.Isneoclassicalmicroeconomicsformallyvalid?Anapproachbasedonananalogywithequilibriumthermodynamics.EcologicalEconomics,2006,58(1):160-169.
18.Baumgrtner,2005S.Baumgrtner.Temporalandthermodynamicirreversibilityinproductiontheory.EconomicTheory,2005,(26):725-728.
关键词: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64-0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中发[2004]16号文件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的、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15所普通本科民族院校,其中,国家民委直属高校6所,地方民族院校有9所,它们是云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除了四川民族学院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7所地方民族学院都有硕士授位点,有的院校还有博士授位点。
近年来,地方民族院校的研究生发展迅速,但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地方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地方人才的主阵地,增强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地方民族高校的办学方向,还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一、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地方民族院校在长期的研究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地方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具有普通高等学校特点,还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照搬照套普通高等学校的做法,要结合自身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方民族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有:
1 研究生数量与质量j规模较小,层次不高。近年来,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由于民族院校的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与全国重点大学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研究生招生中,吸引力不强,研究生整体规模仍然较小,占全国研究生人数比例较少。此外,与学校本、专科的人数相比,研究生的比例占学校人数的比例较少,7所地方民族院校的研究生的人数都未超过本校的本科生。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在入学前大多来自全国二类、三类的高校,他们的专业基础较薄弱,学术能力不强,他们读研的动机更多是为了学历、为找工作或为现有工作增加筹码,他们的思想和心态较为复杂。
2 研究生生源与思想:差异较大,表现多样。由于“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是地方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考研时可以享受英语降分的优惠政策。所以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生源以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汉族学生为辅。这就使得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复杂。第一,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不同的族别和不同的地区,各族学生的文化背景、认知、心理都有着较大的差异。第二,汉族研究生和少数民族研究生在入学前接受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不一样,他们在思想、道德和政治意识方面和少数民族研究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第三,在职的研究生多,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大,经济状态差异大,受教育经历差距大。
3 教育环境与特色:环境复杂,特色明显。相对于普通高校,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主要体现在:一是面临更复杂的国际环境。西方敌对势力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民族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他们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对地方民族院校学生进行诱导,企图通过借助少数民族学生去西化和分化中国。二是处于更加复杂的地理环境。地方民族院校大多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集中的民族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熏陶着少数民族院校的研究生,他们受到的传统民族观念和比普通高校的研究生要深刻得多。
4 教育内容与方式:内容特殊,灵活多样。地方少数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研究生的特点决定了地方少数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民族性,除了有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内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还包括特殊性的教育内容,即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这些是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
二、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高等学校的普遍问题,自身也存在特殊问题,有些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相对于本科学生数量,研究生占全校学生数量的比例还很低,研究生成为一个较为边缘的主体。研究生教育在学校的地位不高,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配置和经费投入上明显不足,有的地方民族院校把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很少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师资不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按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按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近年来,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增长的研究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主要表现在:第一,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足。一些地方民族院校很少按照国家要求的比例来配备辅导员,有些地方民族院校的研究生辅导员是兼任本科生辅导员,他们忙于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兼职辅导员不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兼职辅导员一般是班主任或者研究生导师,这些兼职辅导员未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或者不知道怎样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重视对学生的学术指导,却忽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相对于综合性或全国重点大学,地方少数民族院校的研究生规模小,有些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起步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尚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第一,未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有些院校没有单独设置部门来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院校即使成立了专门部门,工作人员也是身兼多职,忙于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很少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二,研究生思想教育途径相对单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依赖于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导师和辅导员的育人作用未得到发挥,有些院校成立的研究生会、党支部、团委形同虚设,很少组织活动。第三,媒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地方民族院校很少有针对性地运用媒体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报纸、杂志、网站、微博较少关注研究生,地方民族院校基本上没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三、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地方民族院校应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方法和手段去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地方民族院校党政领导要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乎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人才输送。学校党政领导要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首先,建立党政领导责任制。党政领导要齐抓共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主要党政领导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负总责,院系、班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工作体制。其次,加大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学校拨专用经费用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研究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2 加强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师资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他们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增强研究生导师的育人意识,研究生认为导师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学风等方面的影响十分关键,导师在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学会做人做事,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在学生科研、生活压力较大时,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其次,增加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人员编制。把研究生辅导员和本科生辅导员分开,设置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岗位,专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再次,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2010年,经中央批准,、教育部启动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并将其纳入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地方民族院校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上课模式,针对研究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活泼生动,深入人心。
3 健全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健全的体制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规模较小,可以在研究生处(部)设立专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派专人具体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研究生就业指导制度、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资助制度、研究生辅导员培训制度等,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再次,拓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生党支部、团委、研究生会要结合研究生的需求,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最后,利用新媒体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宣传。开辟专栏针对研究生遇到的思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进行讨论,对优秀研究生进行典型宣传,对好人好事、传统美德进行宣传。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管理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研究生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是在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的学生。”[1]所以,高校对研究生的培育,应该以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除了在知识上更深的挖掘和教导,更要让他们学习学习的具体方法,掌握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自己的专业上有研究工作的能力,才达成对研究生的要求。所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高校培养研究生教学计划中重要的一环。
一、我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相对来说还不够理想,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说。第一,研究生缺少一定的创新精神。现今,很多研究生上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出于对好工作的需求,或者不想太早进入社会,而学习动机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研究生的学习热情。研究生如果本身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学历,而对自身放松了要求,就很难自觉主动的学习,也就谈不上创新研究了。另外,很多研究生虽然做了很多年的好学生,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老师的培养计划,一步一步学习,他们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都习惯于直接接受,而没有自我探索、质疑的过程。很多高校培养大学生,最多增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而具体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没有具体的涉及。所以到了研究生阶段,研究生依旧缺少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精神。第二,研究生论文完成质量不高。在研究生阶段,课程考核的形式也有所改变,大多数课程从先前的闭卷考试转为论文。但是现今的考试论文没有硬性要求,又多数集中布置于期末,很多研究生只注意速度而不注意质量,就从大多论文中摘抄节选,以蒙混过关,而不去悉心研究相应的学术文章。所以对于知识的掌握、学习探索能力与总结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第三,在导师管理上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专业研究生很多,导师的精力有限,很难顾全所有研究生,而很多研究生也不会给导师做定期的研究汇报,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够。
二、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教育模式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很多因素,首先是研究生所受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运行机制相对来说比较模式化,教师的讲课模式有具体的时间地址,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研究生习惯了在室内被传授知识,课后作业,结课考核的形式,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被安排的很满,很少会通过课余时间自己查资料学习,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很难有创新性的思维和想法。另一方面,研究生的选修课有限,在课程安排上,必修课和必选的选修课就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和实践,研究生的选择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数研究生选课不会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而是追求一些上课形式轻松,考核简单,或者考核分数高的课程来作为自己的选修课程,好最大化的提升自己的课程分数。所以,也会影响选修课的效果。另一方面,很多高校为了节约师资力量,安排研究生的选修课都是安排其他院系其他专业的必修课作为选修课,而选修的同学作为集体中的少数人,在学习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时,容易遇到基础知识不了解、基础技能没掌握、专业知识跟不上的状况,这就严重的影响了研究生对于跨专业的课程的知识掌握,造成基础知识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的状态。综合来讲,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重知识、轻方法,重科技、轻人文,重书本、轻实践,重认知、轻情意,重理论、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厚此薄彼的现象。[2]
(二)评价机制
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很大程度的影响研究生的学习上进心和对自我的要求标准,但是在研究生的评价标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研究生日常的考核主要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而期末的成绩占了很大的分值。很多研究生平时不认真上课,寄望于期末等老师划重点或者是拼凑论文来完成学业。在研究生比较多的环境里,老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位研究生。而对于研究生逃课、迟到等现象也缺少严格的惩罚。通常,研究生期末考核不过也可以来年重修,这种缺乏惩罚的评价机制放纵了研究生的惰性,也使研究生缺少认真做学问的态度。第二,高校给研究生安排的讲座等活动,虽然有签到牵制,但是很多不算入具体成绩,使研究生对一些能提升自身水平的讲座不够重视,就很得到相应的提高。第三,很多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实践安排上存在问题,把开题时间安排的很靠后,使研究生写论文的实践不够,而众多高校送去给专家审核论文的时间又很相近,使专家对论文的审核也不够细致,不能使研究生在论文中得到具体的长进。
三、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解决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努力营造富有批判精神、独立思考的学术环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高校为研究生创造足够吸引人的环境才能使研究生多在学校学习,而不是出去实习或者玩乐。那么,首先就是要引导研究生学会学习和疑问,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思维。在教师方面,要在课程中留给学生讨论、答疑、上台讲解展示的时间,让研究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梳理知识、理解知识、宣传知识。在高校方面,高校要营造出注重学术的校风,让研究生们发现研究问题的乐趣,并建立一些奖惩机制,督促研究生进行自我提升。在日常中,鼓励研究生多写论文,多做课题,为研究生创造研究创新的机会,使研究生有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长此以往,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在机构上活动上,可以增加优秀论文、优秀创新课题的筛选缓解,以鼓舞,提升研究生的积极性。
(二)推进教育制度系统创新
在教育机制上,要健全挤兑教师教学行为和研究生学习行为的监控机制。比如说,可以增加一些手机应用的功能,让研究生固定座位、按时签到,教师上下课打卡。并做相关的教学检查,以保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可以增加适当的淘汰和惩罚机制,让研究生充满危机意识,不再懈怠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刺激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在研究生的课程中,也要根据学院需求安排一些适合不同专业学生选修的课程,让研究生的选课真正是为了兴趣,而不是完成任务。教师对待研究生论文时,要提高标准,以杜绝拼凑、抄袭等现象,在研究生的论文安排中,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在平时的课程中,就多引发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学习认识和思考,让研究生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和学术成果,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研究创新水平。最后,激励政策是研究生教育的杠杆。[3]可以在奖学金的设置中,增大科研所占的比例,以实际利益鼓励研究生多学习创新。
【参考文献】
[1]孙琳,殷明.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2(08).
关键词:多学科碰撞,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要看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与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时代的发展还有许多不相应的地方。高水平、创新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研究成果很少,创造型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些问题表明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还有待于提高。
一、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王泛森院士在他的一次演讲《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中说到,“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在西方他们(博士、硕士学位)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由此可见,“创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研究生论文还要直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大批研究生论文中,有一些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必须看到,多数论文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答辩以后,论文便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主要是脱离实际,问题把握不准,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必须改变培养方式,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机结合。
二、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随着医学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致,研究生的培养不仅出现了学术研究方向的分化,也出现了质量上的差别。多数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局限于一个研究领域或一个科研项目,埋头于导师的课题。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法,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完全没有概念,甚至有些学生仅仅是做着技术员的工作。毕业论文中的实验虽然是自己做的,但思路是导师的,自己只是执行了操作的命令而已。所以就出现了答辩时经常答非所问,或者求助于导师的场面。与此同时,导师们现在任务繁重,教学、科研、管理、临床,身兼数职,往往忽略了、或者无暇顾及与研究生的沟通。有些研究生的探索热情因得不到及时的指引而逐渐衰退,有些研究生更是茫茫然终日不明就里。创新能力不强的结果导致不少研究生为科研而科研,毕业论文流于形式,成果无法造福社会。
三、多学科交叉碰撞,创新性思维产生的摇篮
2004年1月6日《大众科技报》刊登了题为“今天,诺贝尔奖激励多学科交叉碰撞”的文章。文中指出“ 今天,诺贝尔奖的奖励重点已放在多学科结合所产生的成果上。然而,与其说诺贝尔奖选择了多学科交叉碰撞出来的成就,还不如说多学科的交叉碰撞更容易出成果,而且这种成果的绚丽光芒和实用价值更加吸引诺贝尔奖。”
2007年11月24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办的新遴选导师培训班上,张伯礼院士讲到要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科碰撞,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搭建多学科对话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碰撞
基于以上思路,笔者在本校研究生中创建了全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打破了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的界限,旨在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科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具体包括:
1、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每学期举办两到三次学术讲座,邀请在相关学术领域有突出建树的专家讲课,介绍学科前沿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2、定期组织小型学术读书会。每月定期组织一次小型学术读书会。每次会议确定一个主题。由学生们分头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会上进行限时汇报。此环节可训练同学们的收集信息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在互相的交流学习中捕捉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信息,在独立思考与相互启发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
3、不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小型研讨班。小型研讨班内容相对自由、环境较为宽松,同学们可以交流自己最近的研究心得,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互帮互助,实现科学指导与人文关怀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合作精神的培养。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在读书心得中写到“定期的举办一些主题的研讨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家学习的兴趣,督促我们在课余时间多多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和好的想法。”“通过激烈的讨论,我们不仅会对原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而且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灵感,而灵感对于每个工作者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尤为重要。大凡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发明通常源自于灵感的产生。”“通过此次的准备讲稿过程,让自己收获很多,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从资料的收集、整理、筛选、组织到台上的语言组织,都让自己认识到自己不少存在的问题。”“如果要是衡量知识同思路哪个更有开拓性。我要说的是开拓性的思维。因为大家坐在一块讨论一个问题,有些思路很受启发。”
这些参加了一年学术读书会的同学现在都进入了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之前的学习对他们开阔思路、严谨论证、探索边缘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1世纪,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态,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教育部推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进一步营造了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孟洁,李学昌. 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现代大学教育.2003;4:75-77。
1.规模的急剧扩张199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试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行业内的在职人员。一直到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开始扩大。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政策全面向专业硕士倾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是迅猛发展。201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占整个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比例已达到24.67%。2011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近13万人,其增幅超过了16%。2013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占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42%,预计很快我国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比例将达1: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单位近几年也有大幅增加。目前,我国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共有509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以上。其中,普通高校49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0余个。如工程硕士在2010年有128个招生单位,2011年就达到了361个,是2010年的2.8倍多。
2.专业学位类别迅猛增多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同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十年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通过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39种专业硕士——审计硕士。目前这39种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设置,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
3.制度化、规范化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国家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力度是清晰可见的,相关政策文本的出台,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更为制度化和规范化。比如在《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纳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合格者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这就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制度化规定,有了保障。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背后的困境
1.社会认同度低一方面,传统的“学术至上”的观念认为高校是培养学术研究型精英的地方,一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大多不知道什么叫专业学位研究生,很多人把专业学位定义为“次等”的学位,缺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的正确的理解。由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直不被认可。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生歧视,在升值或者评级的过程中因为专业学位而受到限制。由于大规模的专业硕士教育,其含金量与认可度在社会上还有一个检验认定的过程,还有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
2.照搬学术学位模式现阶段,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几乎照搬学术学位的培养模式,弱化了职业性、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体系上,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52.9%的同学认为只有一到两门课与学位专业不同,有4.18%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可见,多数高校专业学位与全日制的学术学位课程设置接近90%的相同,相当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是对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的“复制粘贴”,只是调整、删减部分课程,增加实验课,或是给基础理论课增加配套的实验模块,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独特的价值导向和教育规律。在专业实践环节上,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浓重学术性,多数高校忽略了实践环节的建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实用性、技术性、实践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灵活性、多样化和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规格的需要。
3.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高校对于学生评价方式还是停留在基本的毕业论文和平时的情况。这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不合理的,纯理论分析过于学术,缺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知识的创新和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所以,单一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
4.培养质量有待提高⑴生源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一方面,考生在选择考研报考方向时,大多数都是以学术型学位作为第一志愿。表2就反映了2011年到2015年的报考情况,虽然报考人数在增多,但是2015年并未达到报考趋势1:1的理想比例。另一方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很多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在没有被原报考的学术型学位录取后或是在学术型学位复试淘汰后调剂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可见,生源不佳一开始就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⑵导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的专业训练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前,高校导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能力大幅提高,但他们缺乏社会历练,社会实务经验不足。高校导师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不自觉偏向理论知识,满足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前,有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没有落实“双导师”,落实了“双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校内和校外导师的职责不够清晰明确,校内导师几乎不参与学生实践,校外导师作用发挥甚少,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教育相互分离。通过对某高校2014届550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进行调查,真正实施“双导师制”,共同指导研究生论文的仅有15篇,占该类论文总数的2.7%。师资队伍缺乏经验,“双导师”在实际中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⑶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宜的质量评价标准,表现为论文指导和答辩中的学术型倾向和实习的敷衍塞责,多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趋同,特别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指标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保障机制,以至于有些学生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实习及生产实践,只是完成了毕业论文,或者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专业实践。正是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尚不明晰,质量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不具有实质性的衔接,以至于很多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后,尚不能直接进入和胜任职业岗位。
三、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困境的路径
1.从政策和宣传上,提高社会认可度⑴国家政策及时跟进。一方面,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起步晚,国家的相关政策欠缺,政策的制定内容不够及时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感受不到国家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的重视,自然对其认可度不高,报考存在相当大的顾虑。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在不断改变,国家的政策不能一锤定音,需要随实际情况而变更。每年的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及其家长对于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就业扶持的分析。⑵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大力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全面认识专业学位,颠覆学术学位能力优于专业学位能力的传统观念,加强社会各界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观念上的重视程度。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放资料、招生视频等介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考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全面了解专业学位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
2.创新培养模式高校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应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共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明晰各方责任权利。明确研究生实践内容和要求,健全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实践考核评价,保证实践质量。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求的是学术知识与经验知识的统一,所以仿效学术学位的考核方式是行不通的。在考核方式上要有专业学位的独特性,考核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考核,建议适当地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的比例,将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目前以学位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的考核中,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专业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专业学位论文应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阅。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坚持以教学为根本,以辩证唯物精神对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坚持教学改革:坚持以攀登科技高峰为目标,以勇于创新的精神投入技术攻关,并带动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他就是张宇峰,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化工学院副院长,“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适时更新观念,不断丰富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是张宇峰教学和科研双丰收的秘诀。
张宇峰是一名人民教师,他不忘本职,爱岗敬业,积极坚持一线教学,在2000年至2006年担任材料化工学院材料系(原化学纤维教研室)主任期间,先后为材料(原化学纤维)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讲授13门课程,承担过该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指导过5个专业实验,包括1项大型综合纺丝实验,指导学生完成科技作品竞赛获奖3项,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80余人,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17人。多次带领本科生进工厂企业完成实习任务,多次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班导师工作,2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张宇峰也是一位学者,他相继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访问学者,近年来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紧随科技发展及行业动态。在积极投身科研,提升能力的同时,还不断利用科研成果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先后主持参加完成国家863、973、天津市科技攻关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委级科技成果4项,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获授权4项。比较有代表的科研成果有:“人工肺微孔中空纤维的研制”、“中空纤维反渗透中空纤维复合膜及组件研究”、“中空纤维膜品种系列化及产品质量保障技术研究”、“纳滤中空纤维复合膜”、“开发纤维素纤维新溶剂回收循环利用技术及装置”等。
张宇峰还是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他积极参加和组织学科、专业建设,并坚持教学改革。组织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完善了大型综合纺丝实验及其与其它实践环节的衔接,构建了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开展了“化纤工艺学”精品课建设,再版的《化学纤维概论》被列为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建立了课程网站,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负责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获得国家特色专业称号;参与完成了天津市十五投资、中央地方共建投资等材料相关实验室建设项目,参加完成了天津市“化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战略研究”和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十一五”发展规划,参加完成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工作,连续成功主办第五届至第十一届“全国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并组织师生百余篇。2009年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一等奖。
【关键词】军队院校 实验室 研究生 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60-02
目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正实行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由注重授权学科数量规模向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效益转变;由相对封闭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转变,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在当前新军革条件下培养适合部队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研究生。据此,军队院校作为我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结合院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是一项重大任务。
一、军队院校实验室培养研究生现状
目前,我国的军队级等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已相当多。但由于、各级部门的重点实验室存在条块分割及其对自身利益的保护等多种原因,其“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欠缺,实验室开放度不高,致使许多昂贵而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效能。此现状同地方院校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其在对实验室的开放性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地方院校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中来,有的甚至成为某些项目的主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地方培养单位中约有75%以上的科研项目是由在学研究生参与完成的,博士生更是重要的科研攻坚力量,有的还做出了突破性的成果。军队院校应吸取地方院校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上的经验,并结合军队实际建设好一批军队级重点实验室并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作用,使之成为具有军队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二、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1.实验室为研究生搭建了培养平台
军队院校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成立的重点实验室,有较好的实验条件和一批优势科研项目作支撑,科研活动具有研究对象新、研究方法新、成果先进的显著特点,其科研活动相对来说更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重点实验室是先进实验基地的代表,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汇集于此,为军队院校培养和孕育了一批富有创造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为培养研究生创造了人才条件。
2.实验室为研究生明确了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选择的合适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研究进度的快慢和研究成果的大小。研究生一入校就结合所在实验室的科研项目或主攻研究方向来明确研究方向,使其可以在有限的学位攻读期间内按照拟定的科研方向制定培养计划,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文献阅读,为下一步进入科研课题提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充分借助实验室现有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设备,更加容易研究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实验室为研究生营造了学术氛围
在实验室环境下,可通过不同形式学习学科专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交流科研体会、汇报科研进展、研读和探讨近期重要文献资料。导师根据讨论情况与研究生共同讨论,并及时提问引导研究生就研讨问题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师生就各种各样的学术问题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以此促进思考、启发创新。营造严谨的实验室学术氛围,可以使研究生在和谐、竞争、开放的环境中潜心开展学术研究,可以加强研究生与导师及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可以加深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理解。
三、利用实验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注重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重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这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同,研究生的高质量就在于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水平的提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高于本科生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注重基础理论及学科前沿研究是促进自主创新和新兴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实验室应以先进仪器设备为平台,及时吸收相关领域新成果,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复合,有意识地引导研究生开展有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技术开发和新兴学科的自主创新发展。
2.注重教学科研结合
实验室为研究生选题时应注重与部队的结合,针对部队需求,综合制定研究生培养标准。论文课题性质决定了研究生人才类型和专业知识面,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第一步。选题应围绕新时期军队建设需要开展,与军队科研任务紧密结合,科研项目为研究生论文工作提供任务背景,使论文理论与实践结合。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曾这样说过:“到目前为止,实际上已经很难找到一项没有研究生参与的重要的科研活动,也很难再找到有一项没有包含研究生贡献的重要科研成果。”让研究生了解和参与科研过程,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完成学位论文,培养其学习方法、科学思维方法;结合军队背景和需求,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思路和科研能力及应用实践能力。只有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军队研究生教育才能跨台阶、提高质量,才能在国家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3.注重培养模式创新
研究生的开放式培养就是不局限于传统模式,允许和鼓励多元化。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仍偏重共性,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任。实验室培养研究生,应转变观念,先抓住现象,从现象中抽出其中的精神,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发挥自己的新见解,虽然这样易走弯路,但却能够有效地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可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学术平台和学术氛围,可探索尝试适合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研究生的培养途径上,不采用“先学课程,后作课题”的传统模式,而是边学习课程边参与课题研究的模式,并带着问题学习课程。同时应按照“学习、消化、积累、自主创新、提升发展”的创新过程,培养水平高、能力强的研究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学术指导
作者简介:李方(198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科长,助理研究员;张雪英(1970-),女,四川仁寿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66-03
以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本科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学术修养、敬业精神、学术水平都会在其研究生身上打下极其深刻的印迹,以致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在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中,我国一直较为侧重导师负责制,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给这一传统的导师负责制带来了挑战,如何对研究生进行团队培养成为创新培养模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1]
当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总体上是优秀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表现在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意识较差,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以及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过多地依赖于导师的个人力量,没有充分凝聚学科中导师群体在知识结构、学源结构、研究方向结构上的综合优势,造成了研究生培养上的“单血缘遗传”模式与培养孤岛,极大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习惯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而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先进经验难以有效推广、交流,没有形成有经验导师对青年导师“传、帮、带”的良好制度,阻碍了青年导师的快速成长。目前这种现象在高校已经较为普遍,亟待对其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有效推进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形成,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一、研究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更加趋向多元化、多样化。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各国更加注重跨学科、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专业合作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而团队合作教学则是这一运动的先导。美国的课程设置强调文理渗透和跨学科,纽约大学、加州大学等还将一些研究生派到国外大学或大公司进行交流和实习,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MBA。[3]美国肯塔基大学的著名教育家盖斯基大力提倡教师团队合作模式。[4]美国高校采取个人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有益于研究生在接受导师和导师小组的其他教授的指导中,博采众长,并逐步养成开放、全面、辩证的理性思维习惯,克服或减少科学研究中的狭隘性,进而提高科研能力。[5]教学领域的改革创新:开放式教学更多的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产学研结合,参与实际项目,课题的研究、开发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开发创造潜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6]
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研究生教育大国的平均水平。[7]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研究生培养中的招生、收费、学制和培养方式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80%以上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实行“单一导师制”,只有10%不到的实行“指导小组制”,而且大多数流于形式。“单一导师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比较狭窄、学术前沿意识不够、学术训练不足等问题。学术门户现象阻碍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不利于师生交往和学术创新,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和全面发展。[8]另外,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研究生导师规模也在迅速增长,特别是中青年博士生导师所占比例的上升幅度较为显著。然而,由于研究生规模扩张过于迅猛,进而显得导师指导力量有所不足,多年的扩招使得现在许多学校导师与研究生之比已达到1:15,甚至更高。[9]另外,由于不同类型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性质,用同一把尺子来规定所有学校或者所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不合适的。
导师团队合作培养模式被认为是当前我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导师团队合作模式,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有效“传、帮、带”青年导师,推动导师队伍的结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在课程学习计划的设计与安排以及在学位论文与课程实践的指导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发挥导师团队指导的优势,以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以学科团队建设为基础的导师合作模式,可以进一步改进研究生的教育模式,突破以前研究生与导师间单线联系,学术思路狭窄、学术研究难有开阔性和创新性的困境,[10]建设有利于造就一个纵横交错、互相渗透、有机联系、优势突出的研究生教育网络,淡化学科意识,使学生能博采众家之长改善导师队伍结构。[11]同时,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学科文化,是保持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12]
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导师的道德素养、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能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导师团队合作模式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主要包括影响机制和优化机制两个方面(见图1)。
图1 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示意图
如图1所示,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结构模型和双面效应构成了影响机制。
前文已经提到,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大体为“单一导师制”,逐步推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对导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
导师团队合作模式中涉及大量的构成要素,如导师、学生、科研、学术讨论、课程教学、培养单位、社会需求、学科特性、学科文化等,这些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非常复杂。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多级层次的网状结构模型对结构和协同机制进行比较系统与完整的表达(见图2)。
图2 结构模型示意图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团队中导师的来源可以多样化。研究生导师团队是为了实现提高研究生质量这一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个学术群体,它不同于教研室、研究所等组织机构,团队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13]支持导师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引导研究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提倡导师与其他学科人员有机组合,实行正、副导师制。
双面效应是指通过导师团队,达到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又锻炼和提高导师指导能力的效果,解决导师指导力量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做好“传帮带”工作。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否则将缺乏实践意义。因此,探索其操作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讲,必须根据协同原则,以质量提高为目标,制定适应不同情形的多种操作方式,主要有科研合作、课程教学、学术讨论、论文指导和社会实践等等。事实上,制度规范是控制培养模式质量的关键。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制度规范必须在遵循高等教育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本身的特点和实施单位的具体情况。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优化机制包括效果评测、实践平台、制度规范、操作模式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效果评测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数据,以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从2007年到2012年,共培养了74位博士研究生,408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论文研究计划资助15项;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这与研究生培养方式密切相关。
教学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周期较长,因而需要借助比较稳定且具备较好基础的实践平台和灵活多样的操作模式。近几年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依托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以“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为平台,积极推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在研究生规模和导师队伍快速壮大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并逐步进行了制度规范。首先,需要确保导师团队构成的多元化,即同一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导师的组合,或是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需求,校内外不同学科的导师建立合作关系。其次,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手段,主要包括:
1.人才交流
目前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62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51名,中级职称的人员11名。为了加强交流,实验室聘请中科院北京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日本武藏工业大学、ERSI公司等单位的流动科研人员8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项目合作人员),均为海内外在相关学科的资深学者,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以定期开展研究生联合指导、课题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同时,利用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吸收国内外青年学者进站进行博士后课题研究,博士后研究人员平均稳定在8人左右。因此,实验室拥有流动研究人员的平均规模为16人。
2.学术讨论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研究生集中进行学术讨论,且每年年终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即学生汇报当年的学习和科研情况,团队中的导师和相关学生都参与评论与指导。实践发现,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可以促进学生通过比较而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增强多个导师面对面指导的机会。
3.社会实践
目前研究生普遍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与相关研究单位和应用单位的联合,组织学生集中进行学术考察。例如,数字高程模型组的导师利用暑期带领研究生到江苏省宜兴市和无锡市对平原区初步样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专家讲解,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4.学位论文指导
为每个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指定几位导师组成学术指导小组,加强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包括选题、中期检查、论文写作与审阅,以及平时指导。
5.合作交流
通过和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工作。每年选派学术骨干进行学术访问或合作研究,建立研究生互派机制。争取多种机会并积极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博士后研究或做访问学者。近五年来,实验室已派遣10余名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到美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进行学习。留学回国人员大多已成为实验室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实验室的发展。
6.学术活动
积极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来实验室举办学术讲座,认真组织学术骨干和研究生主持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特别是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论坛和GIS国际夏令营,为国内外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领域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7.奖励政策
通过承担或参与高水平项目,锻炼和培养高水平人才。优先推荐、安排优秀青年人才申报各类国家和地方人才基金,对于申请到基金项目的科研人员,实验室在科研经费上给予一定额度的配套,并在科研设备和软件上给予优先支持。
三、结论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实施导师合作团队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创新手段,对于学科文化多元化、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研究生培养力量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影响机理及结构模式,对于推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升研究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生培养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因此,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推广都是一项长期的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军会,等.从中外研究生培养谈基于团队学习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98-102.
[2]王欢.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N].光明日报,2008-05-21.
[3]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0-33.
[4]程晓红.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团队合作模式初探[J].绥化师专学报,2003,23(3):86-88.
[5]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3.
[6]米银俊,黄慧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考[J].教育与人才学,2001,(3):476-479.
[7]陈学飞,金红梅.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吴苏芳.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9]缪燕平,等.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7):32-34.
[10]陆居怡,等.研究生合作型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5,(Z1).
[11]汪浩.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
1991年,我国召开纳米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制定了发展战略对策。十多年来,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我国纳米材料领域的工作者们也以孜孜不倦的探索,推动着纳米材料这门学科不断地前进。这其中,就有一位年轻的学者――刘飞博士。
科研,瞄准前沿
一位年仅三十几岁的学者、一连串前沿成果,刘飞博士称得起“年轻有为”。然而,与大多数年轻人不同,刘飞博士一心一意地埋首于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不沾浮躁之风。在这条道路上,他潜心向前,以“学习”的态度行于斯、研于斯,在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与物性研究的领域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首先,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设备中,刘飞使用α―Fe2O3(0001)为基底,以N2和H2为反应气源,首次制备出垂直于基底生长的Fe3O4纳米金字塔阵列。这种新型Fm04纳米材料的阵列很可能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密度信息存储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其结果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杂志AdvMater上。
其次,在单温管式炉设备中,刘飞使用热蒸发冷凝沉积技术在较低的生长温度(
与此同时,刘飞利用真空下高温碳热还原法,首次制备出了大面积垂直于si基底生长的单晶的Boron纳米线和纳米管。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研究表明所制备出的硼纳米线的长度为5um,平均直径为30nm。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EM)和元素维度分布谱技术(ElementMapping)的研究结果都证明所获得的硼纳米材料具有完美的单晶四方结构,它们的生长方向为[001]。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EELS)研究结果也表明纳米线中硼元素的同时使用开尔文探针技术(KelvlnProbe)首次测试出Boron纳米材料的功函数为4.4eV。并利用改装后的SEM系统中的在位物性测试技术对单根硼纳米线的电导率和场发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根硼纳米线的电导率为1-8×10-3(n・cm)-1,其开启电场为5.1v/μm,阈值电场为115V/μm;在保持场发射电流为1.05μA的一小时稳定性测试中,单根硼纳米线的电流波动性低于22%并且当电场强度提高到59~74V/μm,单根硼纳米线的场发射电流密度更是达到了2X105-4×105A/cm2,这完全可以满足场发射领域的需要。由于Boron一维纳米材料具有高熔点(2300℃)、高电导率,并且具有独特的“三芯键”结构以及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所以这种新型纳米材料的发现以及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为纳米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相关科研成果分别发表在知名科学杂志AdvancedMaterla/sc和Uitramzcroscopy上,并由世界上著名的德国的“Nanowerk”网站和国内知名的“科学网”网站分别进行了“Spotlight”报导和专题报导。
除此以外,刘飞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实现了对不同形貌AIN纳米结构(纳米棒,纳米锥和纳米火山口)垂直阵列的可控生长。为了研究其纳米结构场发射特性的影响因素,刘飞对比了不同形貌氮化铝阵列的场发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氮化铝火山口阵列具有最好的场发射特性表现,其阈值电场为7.2V/μm,场发射电流的稳定性测试表明其电流波动小于4%。同时,所有三种氮化铝纳米结构阵列都具有和其他很多具有优良冷阴极纳米材料相比拟的场发射特性,这表明其在未来的场发射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结果已发表在ChinesePhysicsB等杂志上。
未来,战机握在手中
学习和实践中,刘飞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科研方法和理念,解决了很多工程实际应用的问题,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并获得一项国家专利。他是成功的,当然,成功之人自有成功之道。
1995年9月,刘飞迈入吉林大学的校门,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的本科学习,刘飞以他的聪明和勤奋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连续三年获得“人民奖学金”,并于1999年获“系优秀学生”称号。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却并不满足于自己当时的所学,或许是源于心底的那一份母校情结,刘飞选择留在吉林大学进行硕士研究,在材料科学学院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习期间,刘飞在于文学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磁控溅射生长巨磁阻多层膜的研究工作,并于2002年7月完成硕士论文《Cu/Fe多层膜的表面、界面微结构研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其论文获得学校研究生论文比赛优胜奖,这位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充分展露了他在科研领域的才华。
2002年9月,刘飞考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师从于高鸿钧研究员,攻读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05年9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于2004年获得“所长优秀奖学金”、2006年获得中国真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学金。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正因为艰难才去登攀,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年轻的刘飞博士没有止步于一点点的成绩,在科学之路上,他选择一路向前。自2005年9月,刘飞博士在中山大学理工学院的显示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工作以来,包括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期间,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基金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一项,并且参与了多项国家“973”和“863”项目,共发表了学术论文(SCI、EI和ISTP收录)二十余篇。
自此,在外人看来,他的人生似乎已经进入康庄大道了,然而,“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国际上风起云涌的科技发展愈来愈强烈地吸引着他的目光,视线的开阔,令他在学术上有了大幅的前进。目前,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4项国家和地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他的主持下紧锣密鼓地展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