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战斗英雄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在雄壮的音乐声中感受爱国之情
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音乐创设情境,歌曲展现历史,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上课前播放视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设爱国主义情境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上新课前播放视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学生很快被雄壮的音乐感染。之后,进一步解读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的战歌,他们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与敌人浴血奋战。一支威武之师,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与美的结合,是正义与爱国的再现。在音乐之中,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走进那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情绪随之高昂起来,为感悟“最可爱的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奠定了基础。
2.课堂上播放《我的祖国》,体会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
《我的祖国》是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上甘岭》的主题曲,它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最可爱的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抗击美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便在歌曲之中。 “一条大河”是祖国的象征,是岁月的象征,是友情的象征,是人生的象征,只要属于这条“大河”里的故事,它就会永远地流淌。
3.结尾时学唱《英雄赞歌》,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首歌曲《英雄赞歌》让学生联想到抛头颅、洒热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一节课的结尾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升华,在本课的结尾,通过学唱《英雄赞歌》,唱出战士们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英雄气概,唱出战士们高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在催人泪下的故事中升华爱国之情
当代学者许纪霖说:“历史的灵魂是故事。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把被教科书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情节冲突中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战斗英雄和”这一子目,课本安排的意图是:选取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典型代表和,让学生通过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悟志愿军战士身上的高贵品质,培养爱国情操,并以此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课本由于篇幅原因,英雄的事迹只做了简单介绍,于是笔者课前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有关和的事迹材料,并让学生自己编辑整理,写成小故事,要求这些故事能体现战斗英雄英勇无畏的精神,并通过学生讲故事的形式来升华情感教育。
三、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英雄的心理认同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实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课堂评价。在历史课堂中开展有效的讨论法教学,正是发展性评价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
所谓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1】。讨论法的意义在于变教师主导为指导,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在加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的同时,积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此既能在讨论中深化学科知识,更能在讨论中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
动荡的战争年代的英雄让学生感动,国家危难之时迸发出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心潮澎湃。作为一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爱国之情又如何表达呢?通过如何争当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的讨论,学生认识到在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主义;在和平年代有仁爱之心,有责任感,自强不息,同样是爱国主义的体现。爱国主义不是空喊口号,流于形式,而是融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在歌曲中激昂情趣,在故事中感动心灵,在讨论交流中缩短学生与英雄的时代差距,达到心理认同。通过多种形式的演绎,让爱国主义内化到学生的心里,又通过行动外显出来,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得到落实。
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所引发的效应持续不断。然而与2008年作为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日不同,这一次涉及如何叙述共和国60年的整体历史,尤其前30年与后30年关系的问题,或者说如何把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耦合”在一起,是主流意识形态能否获得文化领导权并修复裂隙的重要议题。
在新启蒙主义及“告别革命”的意识形态实践中,1980年代知识分子把中国近代史及革命史叙述为一种不断遭遇挫折的悲情叙述,以完成对现代化式的拯救的认同。与此同时,却也造成80年代以来主流叙述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裂隙,即革命历史故事所负载的左翼政治实践,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叙述成为相互冲突的表述,这就形成了80年代以来文化思想争论经常陷入以国家、官方、政党政治为一方和以市场、资本、民间、个人(艺术家)、民主、自由等为另一方的内在分歧。
这种裂隙造成革命历史故事只能以“主旋律”的方式被讲述(507~0年代没有主旋律这一命名),而主旋律在80年代末其出现之初就面临着无法获得市场的困境,在八九十年代之交则变得更为严重,尽管主流叙述在90年代经历了种种尝试,但在市场上鲜有成功的范例。这种革命历史故事的“官方说法”与改革时代的市场意识的“隐形书写”之间的裂隙始终无法获得有效的缝合,也使得对中国现实的指认经常陷入彼此矛盾而又具有充分合法性的状态。
然而,上述并置与矛盾的现象在新世纪以来出现了新的变化,彼此冲突而又共存的意识形态呈现为一种合流的状态。
《天安门》与《集结号》
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修补历史伤痕的方式,是这些革命历史故事并不回避红色历史中的血污及其不公平,反而把革命历史呈现为一种对个人记忆的偿还和重新确定。如2007年底贺岁档放映的《集结号》,不仅第一次改写了商业大片叫座不叫好的局面,而且创造了一种商业与主旋律契合的典范,近来热映的《建国大业》则是另外一个成功的例子。
《集结号》与其说讲述了精彩的战争场景和战斗英雄的故事,不如说更是在叙述这些被遗忘的战斗英雄如何恢复名誉,唯一幸存的连长谷子地,锲而不舍地为在战斗中牺牲却没有获得烈士名号的战友找回应有的光荣。电影讲述了一个“组织不可信”的故事,一种国家历史对于个人、小团体的欺骗和牺牲。更为重要的是,在影片的结尾处一句“你们受委屈了”的愧疚与追认,使得这些无名的英雄获得了名字和墓碑。
从这个角度来说,《集结号》借用80年代把革命历史荒诞化来批判历史的策略,却实现了对革命历史故事的重新认同和谅解,也就是说,不再是用那些死去的无名战士来印证革命、战争及历史的倾轧与无情,而是通过对死去的无名英雄的重新确认,从中获得心灵的偿还和对那段历史的认可。其中,作为具有埋葬/铭刻双重功能的墓碑在标识曾经的牺牲和光荣历史的同时,也达成了历史的谅解及和解。
这种向历史索要个人记忆的方式在今年一部并非大制作的献礼片《天安门》中也有所体现。作为革命后代的导演叶缨曾经在90年代中期创作了两部红《红樱桃》(1994年)和《红色恋人》(1998年),前者是90年代少有的获得票房成功的红,后者则票房惨败,尽管《红色恋人》首次尝试使用香港明星来出演红色故事。这两部电影呈现了90年代红色影片的叙述策略和基本困境,就是把中国革命历史放置在一个西方人的目光中来讲述(《红色恋人》是上海的美国医生),或者把革命故事放置在异同他乡(《红樱桃》中的前苏联)中来讲述。
选择西方记者的目光为自我的视点及特异的时空,既可以保证个人化的叙述视角,又可以把革命历史故事他者化和陌生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左翼文化内部的叙述困境,通过把自己的故事叙述为他者眼中的故事,使得革命可以被讲述为一段他者眼中的异样故事而产生接受上的间离和陌生效果。
10余年之后,叶缨完成了这部《天安门》,讲述了晋察冀抗敌舞美队为天安门城楼布置“开国大典”的故事。影片没有采用外在的西方视点或历史及空间的异域化,而是在“开国大典”这一大舞台旁边讲述一群幕后小人物的故事。对于这些抗敌舞美队的成员来说,如何布置“天安门”并不只是一项国家任务,也是一段给个人留下美好纪念的日子和经历。在他们圆满完成任务,撤出天安门之后,面对即将开始的“开国大典”,他们作为幕后英雄并没有被消隐或遗忘,反而通过在天安门前广场上采摘的艳丽的野花偷偷藏在城楼硕大的花盆边的细节,来为这些无名的小人物留下了历史的印痕。
影片另一个重要的噱头就是在结尾部分采用数字技术使用了的“真实”影像,按照导演的说法,把“真正的”影像插入《天安门》之中在技术上效果不好,只好把抗敌舞美队队员安插到60年代在天安门接见群众的记录影像中(选择60年代的是因为观众更熟悉),这真是把个人“严丝合缝”地镶嵌到历史影像之中的最佳方式。这与其说是后现代主义式的拼贴与戏仿,不如说更是历史对个人的补偿,就如同那束盛开野花成为写在宏大历史的幕布(墓碑)上的个人的印记或铭文。
《斗牛》与《鬼子来了》
与《天安门》同时放映,并非今年献礼片的小成本艺术电影《斗牛》则讲述了一个农民与一头牛的故事。尽管这是一部被第六代领军导演管虎阐述为“一部绝境求生的故事”和“表现出人性的美”的电影,但却不期然同样讲述了一个历史向个人偿还记忆的故事。
这部电影与另外两个文本形成了有趣的互文关系,一个是余华90年代初期的小说《活着》及同名电影,一个是90年代末期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
《斗牛》被放置在时期,共产国际支援中国抗日根据地一头荷兰奶牛,给受伤的战士提供营养,由于日军来袭,八路军只好把这头牛委托给当地老百姓保护。结果全村人被日军杀害,只有死里逃生的牛二为了信守村里与八路军签订的诺言,冒死周旋于日军、流民、土匪之间,最终与这头外国奶牛在山上相依为命。就如同小说《活着》中福贵在经历了中国现当代史中的诸多灾难(从建国前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全家人都死光之后,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孤独地生活,面对20世纪诸多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相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实践,个人、普通人的命运是脆弱和微末的,“活着”是最平凡也是最重要的道理。
电影版《活着》基本上延续这种80年代形成的用平凡人生来对抗历史及政治暴力的典型命题,这种叙述借个人的名义完成了对外在的历史及政治的批判和拒绝。而姜文的《鬼子来了》也带有80年代的印痕,武工队给挂甲屯的村民放下两个俘虏之后就消失了,这种革命者的缺席(在影像上“我”也没有出现)无疑是为了批判那种被革命者动员的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的革命故事。对于以马大三、五舅老爷、二
脖子等为家族伦理秩序的人们来说,无论是游击队长,还是村口炮楼的日本兵,都是外来的力量,或如五舅老爷的话“山上住的,水上来的,都招惹不起”。
这种以村镇为空间结构的叙述是80年代以来电影人用“黄土地”式的传统、永恒不变、轮回的空间来对抗革命者的到来所带来新与旧的变迁。对于挂甲屯的村民来说,他们不是启蒙视野下的庸众,也不是革命叙述中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主体。从这个角度来说,《鬼子来了》恰好处理的是一个左翼叙述的困境,在外在的革命者缺席的情况下,以马大三为代表的“人民”能否自发自觉地占据某种历史的主置。《鬼子来了》在把“日本人”还原为“鬼子”的过程中,也是马大三从一个前现代主体变成独自拿起斧头向日本鬼子砍去的抵抗或革命主体的过程。这种觉醒不是来自外在的革命动员,而是一种自我觉醒的过程。最终作为拯救者的武工队并没有到来,更没能兑现诺言,也没有替百姓复仇,这无疑是对革命及左翼叙述的否定。
《斗牛》似乎也讲述了这样一个“活着”和被八路军“欺骗”的故事,牛二照顾八路军的奶牛,如同挂甲屯的村民,成了被遗忘的群体,作为拯救者的八路军迟迟没有到来,当初的许诺变成了一种谎言,而牛二信守诺言与其说是一种革命信仰的内在支撑,不如说更是一种对民间伦理(签字画押)或个人欲望(牛二把奶牛作为新婚爱人的替代物)的坚持。
但是与《活着》《鬼子来了》最大的不同在于,《斗牛》采取了《集结号》式的偿还历史的策略,在影片结尾处,匆匆赶往前线的终于为保护荷兰奶牛的牛二写下了“二牛/牛二之墓”。墓碑再一次成为埋葬与承认的标识,尽管这是一个略显荒诞、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刮走的碑文。
如果说《活着》、《鬼子来了》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一种左翼的实践及拯救,那么《斗牛》在呈现历史的荒诞与悲凉的同时,也得到了历史的偿还和铭记。
更为有趣的是,在主旋律大片《建国大业》流水账式历史叙述的间隙,依然使用了一个历史细节,就是为因抢救饭菜而被敌机轰炸的伙计鞠躬立碑,这是一个在历史中没有名字的小人物,却是影片中唯一一个获得墓碑的人,历史不是无名的英雄纪念碑,而是写着个人名字的墓碑。
墓碑与新的历史主体
从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出,被遗忘的个人或无名的人们可以在革命历史叙述中找到适当的位置,革命历史以及现代以来的左翼历史不再是欺骗和谎言的历史,而是可以给无名者或个人提供意识形态碑文或铭文的历史。墓碑就如同个人铭刻在革命历史故事中的签名,使得革命不再是一种债务,而是一种补偿,就如同那声从没有吹起的集结号终于在现实及历史的天空中吹响,如同在“开国大典”的巨型花盆旁栽植的一朵分外艳丽的野花。
如果联系到另外一些事实,不仅革命历史中的个人被表述为一种墓碑式的纪念,而且50~70年代也在迅速地博物馆化或纪念馆化。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铁西区”完成转制整改后,当年的厂房已经被置换为房地产的开发项目,其中部分厂区以“文物”、“遗迹”的方式保留下来,建了一个工厂博物馆,记录的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辉煌和历史。只是这种历史的博物馆化,其功能在于对某段历史的凸显,同时也意味这段历史被彻底地埋葬,或者说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因为“那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也许彰显比遮蔽更能印证一种历史的死亡和“传统”的断裂。
从21世纪以来的影像文本中,无论是“复兴之路”、《建国大业》等所呈现的主旋律的终结,还是在革命历史故事中偿还某种个人的印迹,还是试图耦合当下与50-70年代历史的努力,可以清晰地看到,曾经在80年代被共享的国家与个人的对立、官方与资本的冲突、主旋律与市场的格格不入开始弥合起来,就如同《建国大业》的出资人是中影集团,国家/资本/明星/艺术家以新的形式如此“和谐”地共享着同一个舞台,主流意识形态不再是一种可以被指认的外在灌输,而是一种由衷的认同。
主流意识形态的出现,还体现在建构并寻唤着新的历史主体。如果说在50-70年代及其左翼革命历史的叙述中被革命动员的人民占据着历史主体的位置,同时也是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位置,那么这种主体在80年代的新启蒙叙述叶,重新被改写为前现代的、需要被启蒙的主体,就如同《鬼子来了》中的马大三、《斗牛》中的牛二,面对日本侵略者,不再是抵抗的人民,而是愚昧又狡黠的农民,现代化的动力及目的在于把这些前现代的主体启蒙或改造为一种现代的主体,这也许就是新的主流意识形态试图呼唤的主置。
比如在今年4月放映的《南京!南京!》中选择一个日本士兵的角度来叙述,已经改写了从中国人作为被砍头者的位置
来叙述抗战及近代史的位置,中国导演可以想象性地占据这样一个现代主体的位置,恐怕与大国崛起及复兴之路的中国有着密切关系。
无独有偶,在最近几年的大众文化中,流行着一种关于狼的寓言。如果说在50~70年代及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的近代史叙述中,被吃掉的、受伤的羊是中国的自我想象,而狼则是一种外在的威胁和他者,那么新世纪以来,狼已经开始由这种外在的他者变成一种自我的表述(如《狼爱上了羊》、《披着羊皮的狼》),甚至狼性成了一种自我想象(如《狼图腾》及其产生的狼性管理学)。
雨来,一个平平常常的名字。可是,当我看完他的故事后,“雨来”这个名字却刻在我的脑海,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慨万分,我由衷的赞叹他那勇于应对危险,沉着冷静的心态,更赞叹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1在周末的一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小英雄雨来》。看完之后,我心中不禁为小雨来的勇气和机智而赞叹!雨来,只是一个年仅12岁的男孩,但是他能够牢牢地铭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不愧为真正的抗日小英雄。
有一次,日本鬼子来扫荡。一个日本军官带领着小鬼子们来到学校,把雨来的老师抓走了。雨来心急如焚,和小伙伴们一起商量营救老师的办法。他们先是把泻药放进鬼子喝的酒里,让鬼子争先恐后地上厕所;又在树林里布下陷阱,让一个又一个鬼子被吊在树上……可这些办法都没有成功。
雨来不但没有放弃,反而决心更加坚定了,“我们一定要救出老师!”一天,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日本军官正乘着小船渡河,雨来看见了,二话不说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跳入水中,向着船底游去。他们心里默数:“一、二、三,推!”三人齐心协力把船推翻了,日本鬼子统统从船上掉了下去。最终,雨来不但在水里杀了几个鬼子,而且还成功地营救出了他的老师。
看完这部电影,我赞叹道:多么机智勇敢的小战士呀!当老师被鬼子抓走后,在鬼子的各种威胁和诱惑下,他不害怕,不上当,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老师。在看看我们现在,已经是十一二岁的孩子了,年龄和雨来一样大。但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的呵护和陪伴下成长,没有吃过苦,干什么事都想依赖大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就这样也感觉不到幸福。特别是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不敢去尝试、面对,而是让父母帮忙解决。
再想想自己,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没有出生在战乱时代,我们每天吃饱穿暖,还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父母的关爱与爱护。我们更要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
我觉得雨来这样的小英雄,同侵略者斗智斗勇、巧妙周旋,表现出了他的正义、勇敢、奉献、勇气、机智及不服输的信念,十分值得我们钦佩。我也深刻体会到,作为真正的中国人,必须要敢于为自己的祖国付出鲜血、生命,无论谁来侵略我们的国家,我们都要和他奋战到底!
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2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作家管桦所著的《小英雄雨来》这本书。我被主人公雨来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雨来既顽皮可爱,又机智勇敢,还信守诺言,不畏强敌,雨来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在抗日时期,12岁的雨来生长在晋察翼边区一个叫芦花村的小村庄。雨来和铁头,三钻儿等其他小伙伴,一起上树观察敌情,为八路军们通风报信,成了战斗中不可小看的一股强大力量。而且,雨来具有高超的游泳本领,让他几次从敌人的手里死里逃生。
在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在夜校里,雨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因此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定长大以后要参加八路军,去保卫祖国,与敌人抗战。有一天,雨来独自在家,只见常来他家落脚的李大叔冲进来,什么都来不及说,就搬开了墙角的缸,跳进了洞里,先把自己藏好了。雨来刚把缸搬回原处不久,鬼子就冲进来了。他们到处搜索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于是,他们先是拿东西诱惑雨来,见雨来不为所动,就露出凶狠的面孔,把雨来狠狠地打了一顿……看到这里,我的心被狠狠地揪住了,特别是后面鬼子说要把雨来枪毙,我既担心雨来,又对鬼子的凶残深恶痛绝。但后来,在鬼子押雨来到河边枪毙的途中,他机智地潜到水里逃跑了,看到这里,我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在以后的战斗中,雨来运用他的智慧与勇敢,和敌人的几次正面交峰,都战胜了敌人,他的英雄事迹深深印在我们心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光大。
在这本书,看到了雨来和他的小伙伴在艰苦的战斗岁月中,坚持学习,顽强战斗,他们的精神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少年儿童,深感钦佩,也让我们知道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3最近,学校里组织五年级同学去观看爱教影片《小英雄雨来》。
看完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英雄雨来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情景。雨来虽然年纪小,但是在日本鬼子面前却毫不畏惧,敢于勇敢的和日本鬼子作斗争。
有一天,正当雨来他们在教室上课时,一群日本鬼子闯了进来,带走了雨来的老师,并提前给他们放了暑假,教他们日语。
当时,雨来才12岁,但他面对着那些可怕的日本鬼子,小小的雨来却并没有屈服于他们,而是机智地与日本人作斗争,一个小男孩打听到鬼子要从水路把老师带回日本,雨来便和小伙伴们在附近设了一些小埋伏,却把那群小鬼子打得稀里哗啦。老师便趁此机会,用小刀割断了绳子,跳入了河内,他们救出了老师。
这些画面虽然有点幽默,但是我的心里还是很难过。和他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虽然那时的条件那么艰苦和危险,但是雨来他们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从来没有退缩,勇敢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了老师,为保护祖国献出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自从看了这部影片,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也应该向雨来学习,勇敢的面对挫折,面对生活上的困难,用自己的智慧攻克难关。
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4前些日子,学校组织同学们看电影,影片的名字叫《小英雄雨来》。
影片是一部十分搞笑的抗日题材电影。主要讲了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少年英雄雨来利用熟悉的水乡环境,与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之间展开智谋斗争并最终战胜鬼子的故事。
影片搞笑而又感人。调皮的雨来在一次逃学过程中,向教室里探头探脑,结果被老师抓个正着,然后就开始对老师施各种各样的恶作剧。有一次,居然还放了五只癞蛤蟆在老师的锅里。有一回正在上课,来了一群日本鬼子。雨来亲眼目睹老师被日本鬼子扇了一巴掌,十分难过,决心要为老师报仇。最后,雨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许多怪点子,成功地救出了老师,成了“小英雄雨来”。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日本鬼子来之后,告诉大家下学期学日文,并提前放暑假时,孩子们情绪都很低落。放学后,孩子们都走了,雨来是最后一个走的。他十分留恋的看了看教室和老师,带着伤心的泪水离开教室。雨来虽然经常逃学,但他是喜欢他的教室,喜欢他的同学,喜欢他的老师的。
雨来和日本军官在桥上面对面周旋时,并没有慌张。他先用弹弓把鸡蛋打到日本军官身上,蛋黄蛋清流了一身,气得他哇哇大叫。又引诱他掉进机关里,半个身子卡在桥的木板里。看着日本军官的狼狈样儿我们哈哈大笑。
雨来从一个调皮、爱逃学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聪明、懂事、不畏困难的小英雄。他不畏困难、机智勇敢、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5大家其实都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同时,战争中也产生了无数的大小英雄,有宁死不屈的,也有机智勇敢的,等等等等。在咱们中国,也有很多英雄,不仅有很多大英雄,还有许多小英雄,雨来就是众多中国小英雄中的一份子。
最近,我们看了电影《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机智勇敢的雨来和日本鬼子周旋的故事,他很沉着冷静,情况越是急,他越是冷静。他精心布下了很多隐蔽的陷阱,把日本鬼子耍得团团转,最后和铁头、三钻以及狗不理等同学在众人皆知的还乡河里把鬼子淹死了,还把他们最最敬爱的老师给救了出来。
小英雄雨来是可敬的,同时,有两句话我们也不该忘记,这两句话应当是每一个流淌着中国的热血、站在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的人应当明白的,这两句话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其实,在二战时期,与德国鬼子和意大利鬼子一样,日本鬼子同样生的牛高马大。现在这个年代的人,别说是小孩,就算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大人碰上他们,也得急出一身冷汗来。可是恰恰相反,雨来一个小孩子,却能和日本鬼子周旋,这一点是我最配服这些像雨来一样的小英雄的地方。
其实,除了雨来以外,还有很多外国的小英雄也雨来一样能跟鬼子周旋。在俄罗斯卫国战役中,就有很多发生在卫国小英雄身上的可歌可泣动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课本上,讲述过一个即是小英雄又是小游击队员的男孩,他的代号叫夜莺。他十分机智勇敢,多次与德国鬼子周旋,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
“白雀少年军校”是白雀学校与驻湖某部队后勤部共同创建的学校德育基地。少年军校以军营活动为载体,通过军营环境的熏陶和一系列军事训练,开展集丰富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国防教育。它磨炼学生的意志,帮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近年来,学校不断拓展少年军校文化内涵,开发课程,完善评价机制,培养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白雀少年军校已经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一面旗帜。
一、建章立制,保障学军顺利实施
军校成立以来,建立完善了军校各项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明确分工,为学军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1.完善制度,为军校活动提供保障
白雀少年军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了组织机构的组成,军校活动时间安排,国防教育要求,军事训练项目,奖励与惩罚,学籍管理,校歌、校旗、校服、校章等。学校的组织机构、办学制度、工作计划都按要求上墙。每次军校活动均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做出活动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人,活动结束后及时召开专题小结会和总结表彰大会。
2.健全机制,为军校活动保驾护航
白雀少年军校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学校校长任少年军校校长,聘请某部队后勤部指导员为少年军校的政委;由校团支部书记负责军校日常工作,聘请部队的官兵担任教官,中队辅导员为军校辅导员。这样的组织机构有利于军事机构以和共青团等各级各类组织间的密切合作,齐抓共管,挖掘社会资源,进一步优化少年军校活动场所的外部环境。我们还聘请了著名书法家周立中为少年军校题写了校名。
3.分工明确,军校活动责任到人
军校下设思想政治处、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分别由部队、学校团委委派有关同志担任以上各部门的领导工作。思想政治处主要通过各种层次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教务处具体负责军校的日常教学和行政管理;后勤处主要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生活服务和安全保障。
二、整合资源,营造学军文化氛围
少年军校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一体的德育基地,特别注重教育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与学校毗邻的某部特有的营文化是我校育人的丰富资源,结合这些资源,丰富了少年军校的活动内容,提升了内涵。
1.走进军营
少年军校每年组织一系列令孩子们难忘的活动:走进军营,了解战士一日生活,参观部队营房、武器装备,观看军事技能训练等。每逢“八一”建军节和元旦,孩子们带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去慰问战士,并向他们汇报自己成长的收获。部队战士也用他们极富特色的升旗仪式、队列训练、军事格斗等向孩子们展示军人的阳刚和威武形象。
2.军事学习
每年军训期间安排国防知识、军事知识讲座,介绍国内国际形势等常识;观看战争题材影片,聆听部队首长讲述革命历程,开展“我的军训生活”征文及演讲比赛等,让军校学员铭记祖国曾经的磨难,激发他们对人民子弟兵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培养学生的军人品质,增强学生的军人情怀,同时渗透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3.增添“军人元素”
为将“军人元素”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校的校服上增添了军人的绿色标志,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学校同时在校园宣传栏开辟“国防荣誉墙”专栏,介绍近代中国曾遭受的战争苦难,白雀少年军校的发展历程,以及从白雀学校毕业的从军模范人物和事迹。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军校文化,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浸润和陶冶。
三、结合常规,内化优良道德品行
患难和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白雀少年军校定期开展军事集训,部队领导、教官亲自到校指导。军训活动成为每年学生最难忘的实践活动。
1.日常管理,关注点滴言行
我校从上课、自习、课间活动等校园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做起,以战士为榜样,养成团结守纪、自律自强、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行。抓住每天的进校门、课间操、集体晨会、课堂、午间吃饭、集体放学这几个学生校园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向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准则,开展行为规范评选活动,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建立校园军风纪律检查队,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校园日常生活。
2.军事训练,塑造军人体魄
学校在军校活动中,设计了既玩又练、既学又做的内容,蕴涵了练素质的因素,促进了学员自强品质的形成。在军校队列训练活动中,体验到坐如钟、站如松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明纪律;在唱军歌拉军歌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团队精神、团结互助的力量;在就餐过程中,学员们学会了自理、自立的基本能力;在与教官的交流学习中,感受一身橄榄绿的阳刚之美,使学员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每一次军训结束前都要进行阅兵式、分列式团体展示,使孩子们深切感受军纪严整和气势如虹的军人气质,培养他们的军人品格。
2014年,学校和部队协商,调整了军训内容,在原有队列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班级口号、出操行进、就餐规范等内容,还编排了白雀学校军体拳作为学校的特色运动操。现在走进学校,每一次队列行进都能听到孩子们响亮的口号声,看到规范的行走动作,大课间时刚劲有力的军体拳动作,老师们为学员的每一个进步与成功体验感到欣慰,引来各级领导及观摩家长的一致好评。
3.分层学习,实现育人一体化
学校少年军校结合少先队和团总支的体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团队一体化组织优势,编写少年军校课程实施意见,分层教育,实现团队礼仪、人格教育和军事训练的一体化教育。针对1~9年级学员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学校采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递进式的“分层教育”,实施内涵丰富的少年军校学习课程。具体如下:
小学低年级:识国旗,认国徽,唱国歌。主要进行国旗、国徽和国歌的知识学习和教育,学会精神抖擞地唱国歌,了解国旗、国徽的组成和各部分象征的意义;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同时简要地了解“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军队”的美好情感。
小学中年级:穿军服,唱军歌,练军姿。学员们穿上整齐的军校服装,开始正式的军队知识学习和训练。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边疆地域及周边国家,听、讲战斗英雄的故事;学唱军歌,学习简单的军队礼仪,练习军人的站姿、坐姿等,规范军校各项行为,树立军人高大的形象。“挺起自信的胸膛,唱响嘹亮的军歌”――这是中年级学员光荣的学习任务。
小学高年级:走队列,练体能,展军容。严格操练列队和走步,展示自信、挺拔的军姿;开展丰富而又逼真的“军营破障游戏”,培育学生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风尚,锻炼体能,提高身体素质,练就一个强健的体魄,培养一种自信奋进的品格。
初中段:进军营,学军史,塑人格。参观军营,学习打背包,整理营房,了解军人整齐划一的生活;学习射击,强化操练,塑造团结向上、刚强奋进的人格;同时学习中国人民的发展史,通过丰富多彩的军事活动,培养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卫国之勇。
四、形成模式,促使军校持续发展
当管理形成一定的模式时,少年军校就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管理体系,使军校能持续发展。当学生知道自己所要达到的要求,便能够对自己有一个约束,使自己朝着更高的要求发展。
1.构建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我们的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最高的层次就是让学生管理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共同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2013年申报了课题“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在课题研究和实施中,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班级管理中军校队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军校队员的引领下,人人竞当班队干部,争做学科小老师,学生的民主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已深入人心。学生文明就餐、井然有序上下楼梯、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生气勃勃的课间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民主与自主管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体现军校生活的“主题性”
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慰问、给烈军属送温暖等活动;每周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让“少年军校”中优秀学员担任旗手;每周的红领巾广播都通过《星光闪耀》栏目介绍一位战斗英雄或现代军人的故事,以他们的崇高理想和顽强意志感染学生;每学期结束,我们还邀请军校教官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每W年,我们都开展军训活动,让学生锻炼体魄、磨炼精神;每学年结束,我们还要对军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考核。
3.创新一套少年军校评价机制
打破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标准,切实转变评价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少年军校评价机制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个性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及各种能力为宗旨,我们进行了探索少年军校下学生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创设了“441”阶梯评价模式,即争星当兵模式。
“441”中的第一个“4”就是“四星”,即学习之星、行规之星、体艺之星、进步之星;第二个“4”就是四“兵”章,即学习标兵章、行规标兵章、体艺标兵章、进步标兵章;“1”就是期末的最高荣誉称号白雀勋兵章。集满一定的星星数即可换取标兵章,学期末评选白雀勋兵。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奋发上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行动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人人有亮点,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五、成效显著,彰显生机活力校园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少年军校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德育平台,丰富多彩的军校活动让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习军人品格、培养军人气质的理念已深入全校师生的心中。
通过对学生、家长、老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学员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已经学会了自己叠被子、挂蚊帐、洗衣服等生活技能。既培养了很强的独立自理能力,又有了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很多学员开始做家务,令父母感到惊喜的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在不断改观。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班级与班级之间你追我赶,公平竞争,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
我们将继续结合学校实际、依托活动、优化课程、不断深化,让新世纪的雏鹰们,在少年军校中起飞!扬眉剑出鞘!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语文教学教育观念创设情境互动平台生活化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语文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目标,是不容置疑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把教学等同于传授知识,把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学生们只是为了追求分数,死记硬背,唯书、唯师是听,唯“标准答案”是从,习惯于模仿和继承,这显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断宣传,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以培养发展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根本任务。
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必需创新。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他还强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2>由同志的这些讲话,我们可以想到:明天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就是今天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明天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如何,就看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笔者认为:创新者,敢为天下先也。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就是不迷信“名人权威”,不做书本的奴隶,不唯师命是从,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并善于运用已经积累养成的知识技能对现有的知识结论进行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等。“创新”是一个展现学生理想和抱负、勇气和毅力的过程;“创新”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过程。关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当然并不是一件说培养就能培养的轻易事。围绕创新精神培养问题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争论。有人认为“传统教育搞得好好的,不必玩什么新花样,搞什么创新教育。”还有人认为“创造力是不能培养的,如果能够培养的话,全世界的发明家、创造家不是一大堆了么?”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首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不进行大胆的革新,我们的教育将会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整个中华民族也将会落到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难道我们能够忘记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我们的落后而被世界列强肆意欺凌宰割的那一幕吗?其次,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一定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发明家、创造家,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民族的永久生存和长足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三,发明家、创造家之所以成为发明家、创造家,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发明家、创造家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希望自己所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发明家和创造家,仍是从事这一伟大事业应该追求的崇高境界。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并不是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应该怎样进行,如何搞好的问题。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教师自身要先有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支配下,严重束缚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分低能”,缺少创新精神,难得具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及创新的基本能力,难以面对复杂社会中各种无法预见的问题的挑战,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这与教育目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社会发展服务是相悖的。不是有这样的案例吗?案例一:好学生的烦恼。这段时间我特别烦,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装着一大堆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办好。我对别人讲也没用,大家都说这些事儿你得自己看着办,可我自己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好。我特别担心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过去从来没有这种事情,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是好学生,特别听话,老师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而且做的非常好,老师总把我当作全班学习的典范。初中毕业时,家长和老师都说上高中可以考大学,我就考了高中。高中毕业时,大家都说学计算机有前途,我就报考了计算机专业。尽管大学四年我对它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但还是刻苦的学了,而且每次考试成绩还不错。眼看着就要毕业分配了,有些事情弄得我特别难受……最近班里有个男生对我特别好,他说毕业分配时,我去哪儿他就跟我去哪儿。他学习成绩勉强过得去,挺爱玩的,我担心自己以后常和他一起会失去上进心,可我又不忍心伤害他。分配也是,不知道去什么样的单位好,总担心万一分到一个不好的单位怎么办,搞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
案例二:学生不会开卷考试。
据《教师报》载,前不久有一城市的初中学校社会和思想政治两门课程首次实行了半开卷考试,即卷一为闭卷考试,卷二为开卷考试。考试一结束,许多监考老师不约而同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的学生竟然不会开卷考试啦。闭卷考试学生胸有成竹,答题如流,而到开卷考试,学生发愣,不知从何下笔。(应试教育,做题教育)这两个案例,不正是旧教育下的产物吗?于这些认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进入本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那么,素质教育的核心又是什么呢?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人为本,培养适应时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旧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及质量评估的方法,努力去营造轻松和谐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氛围和环境。
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拓展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启发想象力;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人与生俱来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这就是"思"的开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课为准绳,人云亦云,就不可能有创造,那么社会就会得不到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靠我们后天的培养。学生能发现,提出问题,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那作为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应该把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就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别人的思想、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努力转变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的创造性。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堂主,而应成为情境的创设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是这样做的。在讲完课文后,他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和战友们都潜伏在浓密的草丛中,当大火蔓延时,为什么别的战士身上没有着火?”这一问,如同一颗炸弹,把同学们问得目瞪口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老师趁机布置课下作业,让大家课下找资料解决这个问题。下课后,学生们分成小组,策划解决方案,纷纷行动,到处查询有关资料,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个小组找到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汇报说:“一本介绍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上说,当时战士们早就想到敌人会打燃烧弹、所以出发前都把衣服浇湿了,战士们是穿着湿衣服趴在草丛中的,所以身上没烧着。”老师问,“那么,为什么烧着了呢?”学生回答说“是通讯兵,为了保护身上携带的文件资料,他没有把衣服浇湿,所以着火了。这反映了为了革命需要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这一席话赢得了阵阵掌声。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以及营造师生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性是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分不开的,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氛围,能更为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语文教学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在导入时由疑生问,或在讨论中由学生提出质疑,也可以由课文的悬疑拓展开去,亦或将多种方法混合灵活使用,目的只有一个即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更为自主更为主动地产生创新思维,而对学生产生的各种思维,教师都应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去看待它,而不应对学生千奇百怪的思想表示惊讶,不可思议,甚至鄙视、厌烦等情绪,说不定,下一个的发明创造就来自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此外,语文课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或学科竞赛等形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从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利用实物及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写作文《升国旗》,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升国旗仪式是一种及其庄重、严肃的活动,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电视给学生播放北京天安门前国旗班的战士升国旗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出升国旗时的庄严气氛,并亲自看到当时人们那肃然的表情,然后再想想当看到国旗在空中飘扬时自己的心情,再结合本校升国旗时的情景,二者合为一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后,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如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时,大多数同学会联想到无数的先烈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国旗作为祖国的象征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升起呢?”学生的作文思路更宽更广了,学生会说出亚运会、奥运会上运动健儿得金牌时国旗升起过。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就能有条理的比较清楚的把“升国旗”这篇文章写好,能真正表达出来自己的真情实感。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设疑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首先要设疑引思。教师的提问要着重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必须有实际价值,富有启发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中。其次要以辩促思,组织学生积极、活跃地争论和辩论。实践证明,这是增强学生探索兴趣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争论和辩论过程中,由于人多知广,相互启迪和触动,常会出现一些新颖的思维方法和独创性的结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教师对待学生积极主动的质疑,要十分珍惜,通过积极组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各抒己见,多角度看问题,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例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一位学生对“父亲”说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不同意文中父亲的观点,我认为桃子、石榴、苹果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于这一飞来“横祸”,我并没有因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而恼羞成怒,而是立即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到底是“父亲”的观点对,还是这位同学的观点对。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同意这位同学观点的明显占了上风。有的说:“花生可以结出果实,供人享用,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也可以给人享用,而且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还使人赏心悦目,不是更好吗?我愿意学桃子、石榴、苹果。”有的说:“以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讲究酒好还要吆喝。花生虽好,但默默无闻,桃子、石榴、苹果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是展现自己的风采,像做广告一样推销自己,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我愿学桃子、石榴、苹果。”不一而足,教师虽然没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教学中,对于那些有创新的、开拓性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鼓励、肯定,进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解疑答难,获得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
另外,传统教育崇尚“师道尊严”,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权威的象征,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在这种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对老师怀有一种敬畏心理,只会死记硬背教师给的标准答案,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根本不可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更不要说和教师争论。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学生没有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创造力。因此,要加强创新教育,必须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上好语文课。老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机敏、宽容,语言和蔼、幽默。如“你试试看,准能行!”“你别急,好好想想,我相信你会想出来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气氛和谐,情在学中,学在情中,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其次,教师要充分调用语文学科所特有美感,如语文的音韵美、词句的含蓄美、段落的辞藻美、层次的节奏美、篇章的美、人物心灵美、道德的崇尚美……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愉悦感和兴趣。孔子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他的想象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所以,创设一种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处此氛围中学习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最佳状态,从而激发潜在的创造智能,使思维趋于活跃,使灵气得到释放。尊重学生个体,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语文素质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活力的前提。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地,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无论对错,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要动不动就训斥,抹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互相提高,自由争辩,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学习。这样在宽松的教学环境,生动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奇思妙想定会在这个广阔的自由轻松的空间不断并发。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文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的、语言文字等的教学变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所谓“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这样的课堂里,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寻求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前不久有位学生在回顾时讲到,他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乾隆考小燕子的成语。她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个人排排站”,把“羊缝鹰围”理解成“一只老鹰围攻一只羊,把羊吓的钻进石头缝里去了”这告诉我们:不要望文生义,只看它字面上的意思。瞧瞧影视作品中居然存在着语文,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时除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外还能学到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其实除了影视作品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总之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使其永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细心观察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有的课文内容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只是他们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在第四册教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时,正值荔枝上市之时,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去水果摊调查,了解荔枝的产地,并实地观察荔枝的外形、颜色,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在上课的时候,我特地买了几斤鲜荔枝,还特意准备了几颗干荔枝。鲜荔枝班上每个同学发一颗,先触摸其外壳,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剥开壳,观察果肉的颜色,品尝果肉的味道。还提醒他们,不要忽略壳内的花纹和紧贴壳壁的薄膜。又请几个同学剥开干荔枝,让大家观察、比较、品尝,了解二者的区别。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自读课文,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设想,不仅增加了知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四,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尝试创新的乐趣:中国的“一言堂”历史悠久,似乎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形优胜。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容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苦费心机用尽手段的把学生引人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更何况我们教师,我们的参考,以及我们的前人,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我们的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的发挥他们的独立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事实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问题还不少。就以正在手边的高中语文第五册吴组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为例,其中也许多问题是很值得推敲的(当然也许是我们的理解能力达不到)。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在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读到这里,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些疑问: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传奇小说吗?《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也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让同学们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培养学生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的眼光看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宁鸿彬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无边无垠”造句,要求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于漪老师教学《晋祠》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每人说一处祖国的名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无论什么情况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才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求同的同时,还要存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为创新创造条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的大阅读策略。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中、高年级学生对童话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递减,转为对战争题材、英雄模范人物、惊险神秘之类的故事产生兴趣,且随年龄升高兴趣递增。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喜欢读一些文学和自然知识内容的文章,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停留在低层次的童话故事和侦探内容方面的文章。
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课外阅读,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以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要坚持天天阅读,一天也不停,固定时间,雷打不动;而且每天要有一定的阅读目标,可按年级不同适当提出要求,可做知识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教师要经常检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及时鼓励,不要批评,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这样,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了自身的语文能力。学生由于感到阅读卓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4>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是在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沟通交流、不断学习进取中取得的成果。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阅读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的创新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阅读可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文学而言,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人的创造力离不开非凡的想象力,而阅读就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智力。阅读本身是一个不断思索、想象、判断和评价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提出和书本不同的观点是鼓励创新的重要手段。
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指点方法、培养能力的关系,更强调了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况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兴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阅读是积累的过程,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感悟人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体现出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独立阅读训练,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抓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当前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深远的意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创新时代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接班人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1995)
<2>:《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