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检验血液室实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习阶段带教老师首先要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实习生建立救死扶伤、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检验科工作人员稍有不慎也会卷入医疗纠纷,如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的结果(性传播疾病和早孕等)、不恰当的解释检验结果、标本搞错、不合格标本未拒收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可靠性等。而要避免医患纠纷,必须让实习生学会与临床医师、患者沟通的技巧,恰当合理地解释检测结果等,并且要注重培养实习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加强集体荣誉感,在学习中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和不好的工作习惯应及时批评指正,多与实习生交流,了解实习生在学习过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引导实习生解除心中疑惑。通过以上措施,让实习生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其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习带教中必须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和培养生物安全意识
学生进入临床体液组实习时,必须先学习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因为临床检验体液组承担着该院患者尿液、粪便、痰液、胸水、腹水、脑脊液等临床体液标本的检验工作,是各种潜在传染源相对集中的地方。老师应讲授日常工作中需注意的基本常识,如正确使用各种生物防护设备和用品、如何做好日常消毒、各类意外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并且要多举一些工作中或学生实习时发生的实例增进实习生对生物安全的认识。使实习生明白检验科的实验室与学校的实验室有本质区别,学校实验室里老师准备的血液体液标本都是经过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和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阴性的标本,所以学生在学校实验室上实验课时丝毫未把生物安全放在心上,而在临床体液组实习时,其标本来自临床患者,各种传染源都可能出现,应指导学生改变意识,牢记潜在的生物危害时刻在自己的周围,必须学会采用科学的手段加强自身防护,如进入实验室必须禁食,目的是杜绝粪口传播疾病,如甲型肝炎、痢疾、轮状病毒等;另一方面是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等基本防护品,这样能有效阻止经过体液等途径传播的疾病等。通过对实习生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培养实习生的个人安全防护的意识,实习生均能按要求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近年来在该院体液组的实习生,从未发生过生物安全事故。
3熟悉标本的接收制度、工作流程和SOP文件
实习生转入临床体液组的第1天,带教老师应首先介绍该专业组的工作流程,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检测、结果报告、标本保存都要让实习生学会规范操作。对于标本的接收,要把标本留取的要求全部教会实习生,拒绝不合格标本,并告知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以免耽误患者的诊治。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要注意该项检测方法的特点、对检测标本的要求、影响因素、局限性,这些知识在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实习生应提前几天预习,熟悉该组的一些基本的知识,这样,实习生到新岗位学习时,掌握该岗位学习内容的速度就会很快,实际操作起来也更有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10年前临床体液组的仪器,一般医院就是一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液组的仪器已经遍布了所有的体液标本,如尿沉渣分析仪、胸腹水细胞计数仪、大便常规分析仪、分析仪等,面对这么多的仪器,实习生最初有无从着手的感觉,老师应带领实习生从易到难地逐步掌握本组的知识,如尿液的成分相对简单,第1步就学习尿液常规分析,第2步学便常规分析,第3步学习和白带分析仪,另加前列腺液的分析,最后才学胸腔积液常规检测,因为胸腔积液里面的细胞形态各异,还有一部分患者的细胞是破烂的,识别有一定的难度。实习生明白了自己的学习路线后,就要开始学习仪器,每天在仪器开机后先做室内质控,监测本实验室项目结果是否准确,对失控项目及时进行分析解决讨论并记录,带教老师应有意识地把检验质量控制和仪器保养的知识贯穿于检验带教的全过程;相同项目用多台仪器检测时,必须提醒实习生做好仪器之间的比对并记录,保证实验室报告结果的一致性。在做好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做标本的检测,很多医院只让实习生进行简单的标本准备,实习生进行实际上机的操作机会比较少,这样就降低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该院要求实习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操作方法,如尿液常规的分析实习一共2周,第1天要求实习生先掌握上尿液分析仪的标本要求,然后将标本编号并扫条码入LIS系统,这一步让实习生强化训练2d,且后1d不能出错。实习生如在实际的操作中考核合格,第3天就开始学习尿液分析仪,老师要先示范并作详细的讲解和注意事项,并且把以前实习生犯过的错误举例说明,这样才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带教老师必须在旁边盯着实习生上尿液分析仪,并同时要求实习生将操作的注意事项重复一遍,在遇到常见故障时就一步一步地教实习生学会排除,这样强化训练3d,且后2d不能出错,才能在实际操作中考核合格。第6天就开始让实习生分析结果,将需要镜检的尿液标本筛选出来镜检并报告,这一步要求实习生学习1周,熟练掌握尿液的有形成分镜检,为以后的体液检验打好基础。另外,带教老师应利用下午标本量少的时间全程监督实习生对标本的接收、编号、扫条码、上机、分析结果、镜检并报告检验结果,遇到异常检测结果时先问实习生该怎么处理,如回答不正确就引导实习生学会正确处理异常结果。只有让实习生独立地参与全程操作,才能系统掌握学习知识,以后到工作岗位才能快速的适应工作。如果在尿液岗位打好基础,其他仪器的学习时间可以减半,大约1周学习一种类型的仪器。通过以上做法,绝大多数实习生均较好较快地掌握临床体液组各种仪器的使用,均能按要求规范操作,达到了实习的目的。
5规范手工操作、提高有形成分的识别能力
手工操作和有形成分的识别是医学检验人员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系统和反复的练习,并且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单纯按照三甲医院检验科的常规工作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在手工操作和有形成分的识别等方面能力会有所不足,将难以适应一些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基层医院。因此,带教老师应利用标本量少的时间,指导实习生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手工操作一些体液项目,如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检测尿蛋白,三甲医院都是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而在二甲或级别更低的医院一般都需要用手工操作,而做这个实验的影响因素又较多,如标本混浊一定离心后取上清尿液检测(因为是比浊法),做定量前要先做定性,根据定性结果的强弱程度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要先将标本稀释好再加试剂,实习生只有经过多次操作且将结果与仪器检测的结果比对,总结经验,才能认识到手工操作的复杂及影响因素之多,只有这样实习生才能在思想上认识到手工操作是医学检验的基础,当仪器出现故障或检测结果不准时,需要使用手工操作来检测或验证结果(很多检测结果的参考方法是手工操作法)。这样实习生就能明白手工操作的重要性,那么有空时就会去练习手工操作而不是玩手机。同时还要提高实习生对体液有形成分的识别能力。如红细胞、真菌、大球菌在大便标本中无法识别,老师就应让实习生先找一个有大球菌的大便标本涂片镜检,仔细观察大球菌的形状和折光性,待自己能识别时再加入真菌,能正确分辨出这2种菌时,再加入红细胞,就会发现红细胞与2种菌是有差别的。经过仔细的比对观察,实习生在下次遇到上述有形成分时就能准确识别。其次就是浆膜腔积液的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这是体液组教学的一个难题,因为积液里面的细胞经过浸泡变形甚至破烂,不容易识别且染色也要凭经验,这时老师就要让实习生先学会处理漏出液的标本,逐步向渗出液过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另外,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把本组教师在多年工作中总结的操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如在检测浆膜腔积液有核细胞分类计数时,见到成团的间皮细胞时,这时可以告知实习生增加一个细胞沉渣的活体染色,来提高浆膜腔积液中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同时也提高了实习生的责任感。经过多方面的强化训练,实习生在实习完本组各岗位后,基本上都能将本岗位的尿液、大便、白带、前列腺液、浆膜腔积液等标本的常规检验独立完成,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加大考核力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实践;评价体系
医学检验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在学校期间,主要依靠学校的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文以医学检验主干课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为例,探讨医学检验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与过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笔者学校2011级高职检验学生共15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2人,女生127人。
2.研究内容和方法
(1)考核方法。考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为实践技能操作,以某一生化检测项目为目标,测试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第二部为实践技能理论考核为主,检测项目的原理和结果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核学生检测项目原理的掌握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评小组由2位专业教师组成,学生随机抽取考核的内容,平均得分为该学生的最后成绩。
(2)考核安排。依据教学大纲,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选择适合手工操作的综合技能考核项目作为考核内容。将质控血清进行不同稀释后进行编号,作为待测标本,并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每个项目的试剂放在试剂托盘中,由学生自由根据考核项目独立选取试剂托盘。学生抽取1份待测标本后进行考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实验设计到最后提交分析报告过程。
(3)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考核表,并根据临床要求,调整考核要点。主要内容包括:①技能操作。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考核器材的选取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进行现场打分,满分50分。②检测原理。根据分析报告中是否正确写出抽取项目的检测原理进行打分,满分15分。③检测结果。分析报告上记录的结果与选取的标本的浓度进行比较进行评分,满分15分。④结果判读。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写出相应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满分20分。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一,技能考核时间安排在理论内容讲授完之后,学生对考核内容的原理和结果判读印象深刻,提交的分析报告中,这两部分获得较高的得分。
第二,技能操作部分通常安排在相应的常规实验教学之后,学生对操作较为熟悉,因此在技能操作和检测结果两部分均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第三,技能考核时,排在后面的学生一般在旁边观摩、讨论,为自己技能操作时提供了参考。
三、小结
随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医学检验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实际工作的需要,更是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为具体案例,对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临床生物化学实践项目考核结果,可清楚地看到笔者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整体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动手能力强,具有独立完成基本检验项目的工作能力。这与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现象相符合,说明建立的考评体系有效地评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跃山,袁丽杰,陈英利等.医学检验本科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
[2]侯振江,李红岩,王凤玲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岗位需求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
[关键词]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c)-007-02
Investigating on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WANG Hong, QIU Shijun, YANG Huiqing, ZHONG Lianghuan, LI Ho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Over the whol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experiment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re of decisive position and function. It is greatly significant to construct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o develop students'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ideas and methods, to construct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n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vestigate
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是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竞争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文件,强调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历来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工作,不断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经费投入,整合教学资源,规范教学管理,着力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教学体系中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子系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主要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系列活动的组合。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实践教学的环节而言,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见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对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来讲,则涉及教育理论研究、管理机制、考核标准、技能规范、专业教育、实验与实习条件、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价等诸多方面。
构建相对独立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就在于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实验实践教学各环节各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验实践教学系统。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从人才培养的整体上把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有利于打破课程、学科界限,从专业角度科学设计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验实践教学资源配置,规范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 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紧紧围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系统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为载体,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为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技能与素质并重、学习与考核并重,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应该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出发,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要求,明确实验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具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附着在理论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剥离出来,按照不同阶段实验实践教学的重点不同,对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各环节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与实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相一致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实验、实训、实习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实验教学中心、技能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基以及创新实验基地平台建设,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实验实践教学创造有力的条件保障体系。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保证实验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还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通过科学的评教、评学、评管,促进系统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不同学科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内涵和要求不同,作为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在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时也要按照学科专业的特性进行分类指导。
3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内容
3.1 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能力和技能的总体要求和一系列的具体指标。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指出医学生毕业时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7个宏观领域60项指标,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目标不同,同一专业不同人才类型的实验实践教学目标也有所侧重。构建实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必须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社会对人才能力、技能、素质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的类型定位。我校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需要,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实践教学目标在实验大纲、实训大纲、实纲、教学计划中作了明确的规定。
3.2 内容体系
内容体系是实现目标体系的载体,科学设计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培育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也是对实验实践教学实施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中医学类专业按照中西医基础实验教学、临床技能训练、临床综合能力训练三个阶段设计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中西医基础实验教学阶段将原来附着在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全部剥离出来,优化重组,重新设计实验内容,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编写系列实验课程教材;临床技能训练阶段将散在于临床课程中的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科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实践教学内容集中起来,优化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体系,编写相应的临床实践技能系列教材;临床综合能力训练阶段主要是临床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各有侧重,构成完整的中医学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药学类专业将依附于各门基础及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全部剥离出来,按照基础、综合、提高三个层次进行优化重组,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编写相应的系列实验课程教材。
3.3 条件体系
条件体系是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保障,构建条件优越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体系是实验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实现实验实践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我校着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分别建成了涵盖实验实践教学全过程的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为中医药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搭建了平台。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实验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分中西医基础实验、中医临床基础实验、中西医临床技能训练三大模块进行建设。22个附属医院(含非直属附属医院)、22个教学医院以及31个实习医院为中医类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条件。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则涵盖了中药学类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全部内容,32个中药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以及近百个相对稳定的实习点为中药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保障。建立了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兼职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为中医药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障。
3.4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完成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实验实践教学目标的关键。我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思想,着力构建了“学校-学院-教学基地(实验中心)”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实验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级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健全,人员职责明确,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从机制和制度上保证了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验实践教学的质量。
3.5 监控体系
监控体系是对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保证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顺利运行并持续改进的重要保证。借鉴ISO9000族标准“质量形成于生产的全过程,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生产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制的状态”的思想,以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了学校-学院-学生三级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通过评教、评学、评管促进实践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体系。对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地探索、调整、改进和完善,形成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不断完善的长效机制。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高校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构建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较大,还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改革,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庞小雄,张德志.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药学教育,2007,18(2),145-146.
[2]张景佳,林励,范庆亚.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8(3):47-48.
[3]张大方,贡济宇,赵跃刚.高等药学类专业实验 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3,14(3):145-146.
[4]徐勤,唐爱莲,秦雪莲,等.构建地方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25(2):145-146.
[5]齐永秀,高允生,费洪荣,等.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7(3):145-146.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医学检验技术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是理论应用于实践,全面培养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加强教学管理是培养合格的检验人才,确保临床带教质量的保障。规范管理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生教学管理制度、带教师资准人制度、实习教学质量检查、评议制度、实习生请假制度、实习教学事故的判定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是保障,管理靠制度。只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才能保障实习教学质量。
2.带教师资队伍培养
本院虽然作为教学医院已有很多年,但教学质量有大的提高还是在本院成为重庆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以后。学院成立后,教学管理逐步规范,教学制度逐步完善。在“教师资格”认定方面,按照学院的要求,加强带教教师的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检验科一方面严格施行“三级准人”制度,另一方面选择思想品德好、责任心比较强的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作经验的临床带教教师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带教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意识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临床实习教学的质摄。因此,科室由一名副主任分管科研教学工作,还配有一名教学秘书,主抓教学工作;一方面对带教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学习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与改革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带教教师注重自身素质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并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在亚专业的前沿知识,充实实习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3制定实习教学计划
每年到本科实习学生很多,来自重庆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其中有本科生、专科生。另外检验专业内容繁多、发展迅速,各专业组长应该根据各个医院的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各亚专业的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方法、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及实习考核。这样让学生明lU在每个亚斤业设该学什么怎么学,也带教教师知道所承担的带教任务,做到砧明确,有章吋循。合格的实习教学计划是保障实质是的前提。
4入科教育培训
在学生进行临床实之前,对他们进行严格而规范的人科教育相当重要,也是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前提。大多数学生来实习时,都具有对未来要从事的专业很好奇而义面对陌生环境和教师很紧张的心理,为了使学生尽快适成新的环境,完成角色转换,进行人科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入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科室介绍包括科室设置、专业分组情况等,使学屯尽快熟悉科室周围环境;(2)生物安全培训:检验科属于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方面是科室生物安全管理耑要另外也是学生学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降低院感染的风险培训结束后并进行考试;(3)制度培训:解读舆院和科室规拿制度、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比如实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假销假规定,尊敬带教教师,团结同学,能独立审核检验报告及临床沟通等。通过人科教育,让学生明确己的责仟与义务.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端正实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5教学实施
在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严格按照实划,宵先要求学生学习标准操作规程,然后才进行相关亚专业内容的学习;重点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每位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及时地向科教秘书或者科主任提出来,问题和建议汇总后,教学管理组共同讨论.提出最佳方案并及时调整带教内容和方法,观察-段时期,并评价其效果,使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进人.-个良性循环过程,确保实习任务圆满完成。
另外,在实习期间,定期举办小讲座,每两个星期一次,时间安排在星期四的下午,时间大约1个小时。内容包括临床经验、前沿知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等方面。通过小讲座的教学和学习,教师和学生受益于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捉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探索新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6实习考核
考核是检验效果的一种手段。科学的实习考评制度既可 考核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可以衡量带教教师的实习带教水平。对实习生的考核,当每个学生在亚专业组实习结束时,均需要进行出科考核。一方面由专业组长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考查学生对所在亚专业的实习内容掌握情况;另-方面结合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最后进行评分。对带教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医德医风、专业水平、教学效果、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等方面。在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表,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汇总后,将考核意见反馈给本人,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促进教学质跫的持续改进1。
7讨论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临床实习生而言,是他们从学习到工作角色转换的非常重要的中间时期医疗模式从过去的直觉医学到现在的循证医学,发展到未来的精准医学,对检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临床实习中,实习学生既要传授医学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又要学习人文知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实习学生的未来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规范化的实习教学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优秀的带教师资队伍、合理的教学实习计划、严格的教学实施、科学的考评制度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检验科作为医院的极其重要的公共技术平台,应该在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不断探索、改革,规范实习管理体系,提高临床实习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教学水平,培养出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优秀检验人才。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ecurities Transaction Practice;study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59-02
0 引言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越来越成熟,对此我国对于证券交易人员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加,尤其是对于具有丰富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更大,因此如何基于职业能力而进行《证券交易实务》学习研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1 职业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1 职业能力的概念 对于职业能力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更多的人将职业能力概括为: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可以检验一个人是否与相应的岗位要求相适应,以及其能否在此岗位中获得成功。近年来高职院校将办学理念逐步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中上升到“能力本位”,这是职业能力在高职院校得以重视的结果。徐国庆将职业能力中的“能力”概括为能够胜任工作所需要的一切因素,其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工作态度以及思想观念等等,而要实现职业能力需要在广泛的学科联系中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且联系的基本就是参加实训。
1.2 职业能力的分类 职业能力分类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层次分析,可以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职业基本能力是胜任某项岗位的基本实用技能;职业综合能力除了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之外,还包括工作方法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发展的必要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2 基于职业能力的《证券交易实务》实践研究的意义
2.1 能够准确定位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如何把控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活动的“航标灯”,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并且其要符合社会、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因此培养目标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繁荣而设置的,学生进行证券专业知识学习主要目的就是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实践工作,而这些需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能力,因此《证券交易实务》实践研究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2 能够加强专业化方向的突出地位 当前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开设《证券交易实务》的院校非常多,而研究的方向主要是站在高校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如何让学生掌握其理论知识,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如何通过有效研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基于职业能力的《证券交易实务》研究要避免同质化的问题,《证券交易实务》除了设定常规化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密切与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相联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设定与调整相关内容知识,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2.3 能够增强学生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证券交易实务》具有实践与理论的双重特点,是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学习的核心,是学生将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而检验学生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分析学生的职业能力,传统的《证券交易实务》是以单纯的理论学习为重点的,此种模式对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基于职业能力的《证券交易实务》研究则强调了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助于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
3 当前《证券交易实务》学习实践所存在的问题
3.1 学习存在普遍化,没有从职业化角度研究 目前高职院校对《证券交易实务》的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思想模式中,即以学习理论知识为重点,教师的传授、学生的学习主要从《证券交易实务》内在的理论知识的关联性、逻辑性等内在角度着手,而没有从证券投资于与管理专业学生从事工作岗位的知识要求、工作技能水平等方面分析研究,基于职业能力的《证券交易实务》学习研究还没有在高职院校中得以普及。同时《证券交易实务》教材的编写,也主要是由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编写,其编写角度也主要是根据学科知识为主,而没有将证券企业、证券专家等吸入到编写团队,造成《证券交易实务》开发的角度与职业岗位要求不符。
3.2 内容缺乏工作情境化 《证券交易实务》学习实践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根据专业知识,将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经验。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证券交易实务》则将大部分的内容体现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面上,缺乏对实践工作的研究学习,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证券交易实务》内容与工作实践相脱节。目前《证券交易实务》中涵盖的内容过分重视原理以及知识点的铺设,而对于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联系性不强;二是《证券交易实务》虽然开设了实训训练模块,但是其实训训练过多为形式主义训练,而缺少针对真实企业工作环境的设置,导致实训效果与实际工作岗位环境要求相差甚远。
3.3 缺乏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证券工作岗位实施的是上岗证制度,从事证券交易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获取证券从业资格证,而现在的《证券交易实务》忽视了课证融合模式的作用,没有将在校期间考取相关证书与内容学习相结合,使得学生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或者即将毕业的时候因为没有证券从业资格证,而不能获得工作,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
发挥。
4 基于职业能力的《证券交易实务》学习实践对策
4.1 准确定位《证券交易实务》改革目标 根据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准确对准市场,建立科学的《证券交易实务》教育地位。首先《证券交易实务》是证券专业核心,与其它专业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首先肯定《证券交易实务》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意识到《证券交易实务》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意识到《证券交易实务》的重要性,即使再怎样学习其它学科知识,都不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证券基本知识,也不会将自己专业的职业能力应用到工作岗位中;其次《证券交易实务》要突破传统的教学功能价值,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价值功能。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证券交易实务》改革最终目的并不是强调学生是否能够熟练的背诵理论知识,而是根据其在工作岗位中的表现,看其是否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是否能够为当地的证券市场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最后《证券交易实务》要积极与社会实践建立联动机制。证券行业属于市场信息行业,它每时每刻的发生变化,针对证券的交易行为、准则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证券交易实务》也要积极更新内容,以此将最新的内容引入到体系中。
4.2 改革学习过程设计 《证券交易实务》要积极借鉴行动导向六步实践法,将项目教学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学生是负责任的学习主体,“做中学”是其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设计者”、“任务辅导者”、“过程监控者”和“结果评价者”,“做中教”是其主要教学方式。比如从《证券交易实务》的特性来看,单靠传统的“老师讲台上讲,学生座位上听”,“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是达不到让学生真正学会投资的,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突破传统,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炒股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4.3 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制度 《证券交易实务》教学实施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要求的评价考核制度也要积极参考项目考核标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以及教师专业素质等等各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考核标准的评价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因此基于职业能力的《证券交易实务》的考核标准应该借鉴企业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引入企业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实用知识与技能)和学生自评因素(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在教学评价中实现“三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专任教师评价与兼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多元化考核标准制度可以督促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觉的以培养与养成职业能力为侧重点的进行相关学习。
4.4 建设符合《证券交易实务》改革的专业教师团队
《证券交易实务》属于一门应用型比较强的学科知识,它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不紧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将强的实践操作经验和网络管理系统知识。因此高职院校根据目前普遍缺乏“双师素质”教师的现状,要积极构建综合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师团队,以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团队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首先高职院校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为教师争取各种培训机会,并且鼓励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师到证券公司兼职,以此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其次要成立相应的《证券交易实务》研究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参加,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与学习,增强他们的自身专业技能。通过3-5年的建设,使具有“双师素质”教师的教师数量占整个教师团队的50%以上。
4.5 建立仿真实验室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证券交易实务》教学,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以实训操作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岗位要求建立相应的仿真实训室。首先高职院校要参考证券交易真实环境构建相应的实训室设备,力争在硬件设施上达到证券公司的工作岗位要求;其次实训室的建设不要仅仅局限在高校内部,可以充分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合作企业内部建立具有实训性强的仿真实训室,通过学生的不断训练,促进他们实践经验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一体化;高起点就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7-0141-02
1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 实习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财务部门及一般会计工作是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岗位。其中,有48%的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实习,有32%的学生从事一般会计工作实习,有10%的学生到银行及非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实习,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政府机关参加实习的学生仅占总数的7%和3%。由该数据可以看出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工作,极少数学生的实习单位在银行及政府机关。
1.2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调查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涉及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门学科,内容较为繁杂。虽然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需求,但对于财务管理这类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而言,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仅为20.3%,比例偏小,重视程度相对偏低。实践教学课程未能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环境需要设置,内容缺乏职业特色,对行业热点与重点反映不鲜明。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所学不能直接为工作所用,实习单位需另行培训,院校与行业之间缺少有效合作机制。
1.3 实践教学师资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我校师资队伍中理论水平较高而行业经验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现象限制了其教学水平的发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实践教学的整体发展。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导致了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难以对学生施以应用型教育。
1.4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一系列培养学生基本从业素养的模拟实验室构成,实践教学与真实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只能进行极为简单的专业技能练习,部分训练无法实际操作,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与合作企业的联合办学关系不够紧密,而且未达成科学的合作办学共识,使得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停滞不前,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局面。另外,我校和实习企业对于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并未形成很好的联动机制,校方认为受客观因素所限无法及时指导与管理学生,企业出于种种顾虑不能依照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导致实习过程中出现漏洞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2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础
2.1 构建原则
2.1.1 以人为本原则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实践教学目标,制定与学生发展过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提升相配合的实践教学活动。
2.1.2 市场导向原则
始终保持市场导向原则,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财务专业人才,缓和财务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推动财务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2.1.3 互助联动原则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各实践环节的互助配合与联动发展,突破实践教学因内容缺乏连贯性而造成难以继续发展的瓶颈,使得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2.2 构建必要性
目前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较为普遍,包括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问题,实践教学改革措施等,内容庞杂,没有形成专业科学的体系研究。我校财务管理专业难以解决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与各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的专业人才供需错位问题,加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未能满足各行业的实际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财务管理专业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要求,能够解决人才供需错位问题并促进财务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构建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实现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起点就业”为目标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高起点就业”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设定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行业需求,注重实验、实践、实习教学的互补发展和衔接作用,使学生基层服务与管理能力的训练在实践教学中完成,努力追求“高起点就业”的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
3 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紧紧围绕着“高起点就业”这一构建目标和“三位一体化”这一特色。“高起点就业”需要学生完成岗位入门基础工作,即通过实践教学完成基层服务与管理能力的训练,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中层管理者队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实习三方面教学内容,逐步锻炼促使学生实现“高起点就业”的三层次能力。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必须通力合作对该教学过程提供支持与指导。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位一体化”特色正是应对该挑战的有效措施。
3.1 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化
学生从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到实现“高起点就业”需完成三种能力的培养,即通识能力、专业基础技能、职业发展素养,这三种能力是逐层递进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校内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而顶岗实习将完成学生职业发展素养的培育工作,使学生实现“高起点就业”。
3.2 教学内容三位一体化
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模拟实验、专项实训、专业实习三方面内容,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践能力训练,坚实了实践教学基础。制定教学安排时需注意三方面教学内容的衔接性。每种实践教学活动均有优劣势,如实验教学可模拟多种工作情景,多角度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但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真实有效性。实习教学可使学生进行实地学习与锻炼,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同时也存在着不可轮岗使得多数同学仅在一个岗位上进行实习,工作内容较为单一的问题,而校内模拟实验室又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此可见,互助联动发展的实验、实践和实习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进而实现“高起点就业”。
3.3 合作机制三位一体化
必须与企业及政府保持合作。学校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企业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政府明确社会的发展趋势且具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把以上几方面内容科学组织成三位一体式的教学支持体系,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完善实践教学,监管教学流程,评价教学结果等,将使得“高起点就业”的实现过程更加顺利。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 分析化学 实验技能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15ZCY102),项目负责人为董丽丹。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导学案在高职高专‘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GH150631),项目负责人为蔺首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50-01
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前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与实验基础,此后衔接临床检验基础等专业课程。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分析化学实验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实验中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分析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规范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实习、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1.深化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实验现象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此前的实验多数是定性实验,对定量几乎没有要求,使用的实验仪器也多是精密度不高的烧杯、烧瓶、量筒等。因此学生在最初进入分析化学实验室时,往往定量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不清楚如何依照精密度选用仪器。同时,很多学生在大学仍延续高中应试化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重理论而轻实践,对实验缺乏主动性,忽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1]。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重视理论课的特点,在理论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精密度和准确度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思考托盘天平和分析天平、量筒和移液管的选用区别;在讲解误差这部分内容时,罗列不规范实验操作对结果的影响等。教师也可以搜集相关案例,向学生强调规范实验操作对实验安全的重要作用。在实验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与生活实际关联密切的趣味实验,先借助于学生熟悉又直观的变色、沉淀、仪器数值变化等定性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一步提出更高的定量要求,循序渐进,亩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
2.夯实理论根基,规范实验操作
规范的实验操作并不是死记硬背、按方抓药,而是在夯实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勤加练习的结果。分析化学的实验操作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规范、熟练,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耐心、认真练习操作技能。教师在实验课堂中,应先讲解、演示规范实验操作,将每一个操作步骤拆分再组合,既要讲清如何操作,更要说明为什么如此操作,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酸式滴定管漏液应如何处理这个实验操作,要讲清楚如何涂擦凡士林,但为什么要涂凡士林,为什么涂凡士林之前要吸干活塞和活塞槽内的残留水、为什么涂擦凡士林的量不能太多,为什么要避开活塞的小孔等问题都要依据学生的基础适时适当地给出答案,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如此操作的原因,轻松地加强学生对此规范操作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实验课堂中加强巡回指导,言语上鼓励学生动手,行动上纠正错误操作,身体力行让学生感受到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严谨、规范。
3.改革评价方法,重视自我分析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可以将实验技能列入考核内容,在实验课和考试中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2]。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分析自己的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分析误差来源,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性的认识,促进学生提高实验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廖丽霞,廖小丽,方涛等. 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9:73-74,77.
[2]董丽丹,梁芳慧,蔺首睿.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培训,2016,20:62.
1. 1人文素质教育不受重视
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这些课程基本上都是在学生实习之前开设,当时学生医学知识和理论、医生的职业价值、医疗服务态度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与患者一还没有正式接触,学生对十人文教育知识的掌握仅限十理论学习层面。实习阶段,由十实习点比较分散、人文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大多数检验令业没有令门设置系统的人文教育;或者一人文教育以少数讲座、报告的形式一带而过,基本流十形式,学生掌握的人文教育理论知识缺乏与临床医疗服务的有效结合。
1. 2带教老师的人文素质参差不齐
实习阶段,带教老师的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对医学检验令业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影响不同。系统的人文教育基本缺失的情况下,实习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十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而带教老师医学人文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带教老师受生物医学模式教育影响,本身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人文教育;加上带教老师都是长期土作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土作任务繁重,自身人文教育缺乏导致人文素质不高,带教时不能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另外,学生从课堂走入实习医院,开始接触医院的一些不良习气,不但不能掌握正确的医患沟通技能、医学法规、伦理准则等,还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感染,个体向善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激发,严重影响职业观。
1. 3临床实习阶段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医学院校检验令业临床实习阶段对实习生的考核评价主要是检验令业知识笔试和临床操作技能,忽视对人文教育的考查,对学生的医德教育和沟通能力不做考核。致使学生对十人文教育不重视,学生把精力主要放在了解医疗设备、学习检验令业新知识和新技术,注重检验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
2加强检验令业临床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建议
2. 1贯穿医学人文教育十临床实习始终
与医学检验知识和技能一样,学生的人文知识需要在实习阶段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实习医院应系统地开展与人文教育相关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分析,开展医学人文令题讲座、开设人文教育第二课堂等,使学生学会视患者一为亲人,温和耐心地提供服务,尊重患者一隐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患者一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把患者一利益放在第一位,学会不仅从医学角度也要从道德、法律等不同角度去解决医疗问题。另外,学校和实习医院应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到社区、农村走访、义诊、提供医疗咨询、进行社会调查等,使学生体察民众疾苦和需求,增强仁爱之心,加强医务土作者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 2发挥带教老师人文素养的传承作用
I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对实习学生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学校和实习医院须优选带教老师,使优秀的带教老师不仅在医学检验知识和技能,也要在人格魅力、沟通能力、医者一仁心、自我调控能力方面对学生熏陶感染,为学生示范。同时,带教老师应意识到带教责任,重视自身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并重视对实习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带教老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医学人文方面的书籍、电影,并与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讨论。带教老师应随时就学生每天实习过程中接触到实际情况进行有意识的人文素质教育,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3完善实习阶段考核评价体系
实习阶段的考核,应把人文素养列入考核指标范围内,将人文素养细化成若干具体的规范和准则,对每条每项实行计分考核,对人文素养进行发展性动态评价。在考评项目上增加患者一对实习生的评价,采用随机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增加带教老师对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凸显敬业精神、土作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评,使考评体现医学职业需求和学科特点。以考核为导向,使学生重视人文素质提升。通过考评发现自己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欠缺,取长补短,为将来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务土作者一奠定基础。
2. 4营造具有医学人文气息的实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