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殖技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肥牛;养殖;技术;饲养;品种
牛肉在肉类市场中比较受欢迎,因为牛肉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而且口感也比较好。育肥牛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牛肉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对养殖户有着一定诱惑,很多养殖户都开始学习育肥牛的养殖技术,这促进了肥牛养殖业的发展。只有掌握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才能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这包括品种选择、饲养方式、饲养管理等方面,如果饲养方式不当,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1]。
1育肥牛的选择
为了保证育肥牛的质量,养殖户首先需要选择肥牛的品种,这还包括对肥牛体重、年龄、外貌特征等方面的选择。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肥牛品质主要有: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为了保证肥牛能卖一个好价钱,应选择肉质口感比较好的肥牛品种。比如养殖西门塔牛,应保证成年公牛的体重达到1000~1200千克,母牛应该达到600~700千克,选择时还要对牛的外貌特征进行观察,保证其四肢健全,而且形态正常,避免选择病牛。
2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
2.1饲养方式
2.1.1散放圈养散放圈养主要是针对幼龄肥牛,一般是将月龄相当或者体重相当的牛放在一起圈养,这种饲养方式可以增加牛的体重,而且在进食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抢夺、打架的情况,避免了幼牛受伤,也避免了肥牛生长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2.1.2栓系饲养栓系饲养主要是针对成年肥牛,这种饲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肥牛的进食量,控制其体重。在饲养的过程中,饲养员需要对每头牛进行编号,这可以了解每头牛的进食情况,也可以方便对肥牛进行疾病检测,对生病的牛进行特殊照顾。
2.2适应期饲养管理
2.2.1饮水在饲养肥牛时,应控制好饮水问题,不能放任肥牛暴饮,这会影响牛的肉感,也不能让肥牛长期处于缺水状态,这在肥牛运输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一定要保证肥牛正常饮水。在适应期,首次饮水后,应间隔4~5小时后再饮水,而且需要在水中加一定量人工盐,这可以及时补充肥牛体内散发的水分。2.2.2喂养优质干草肥牛饲喂的干草对其肉质也有一定营养,为了保证育肥牛的经济效益,饲养员需要控制好喂养的饲料质量。在肥牛饮水后,应喂适量优质干草,一般每次饲喂的量都不一样,一般是逐渐增加的方式,比如饮水后第一进食5千克优质干草,间隔2~3天后适当增加优质干草的进食量,再间隔5~6天让肥牛充分进食优质干草[2]。2.2.3混合精料的饲喂在饲养肥牛时,为了提高其抵抗力以及免疫力,也会饲喂混合精料。一般是饲喂2~3天粗饲料后,再饲喂混合精料,而且混合精料也是采用逐渐加量的方式进行饲喂,不能一次进食过多,也不能忽多忽少,这都会引起疾病。
2.3育肥期饲养管理
2.3.1饲喂方法在育肥期,饲喂方法与肥牛的体重有着较大关系,这一时期需要控制好饲喂的时间,也要设定好饲喂的次数。对于幼牛,一般是3次喂食/日,而且每次喂食的时间在1小时左右。如果是月龄较小的肥牛,或者体质比较弱的肥牛,则需要延长喂食时间。2.3.2管理方法肥牛饲养员需要掌握专业的饲养技术,为了保证养殖效益,需要加强对饲养员的管理。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应安排特定数量的饲养员对肥牛进行饲养,不同的饲养员负责不同的工作,管理者要安排好每一位饲养员的工作量,保证饲养工作合理、有序地进行。
2.4出栏判定
2.4.1采食量判定根据采食量进行判定是指,当采食量不超过正常数量的1/3时,肥牛就可以出栏了。这一般是以干物质为判定标准,肥牛采食量低于活重的1.5%时,则为出栏的最佳时期。2.4.2脂肪沉积程度判定脂肪沉积程度判定是指,肥牛某些部位脂肪的沉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出栏。当肥牛过了成年期,体积就会停止生长,某些部位脂肪增厚,比如坐骨端、腰部、腹肋部,这时候则为出栏最佳时期。2.4.3育肥度指数判定育肥度指数判定是指,通过科学计算的方式判定肥牛是否可以出栏。在计算时,主要是根据肥牛体重与身高的比例,计算公式是:育肥度指数=体重/身高×100。当指数越大,则证明肥育度越好,当指数在500~526时,则为最佳出栏时期[3]。
3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提高育肥牛的养殖技术水平,需要做好肥牛品种选择,还要加强适应期、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加强对饲养员的管理,保证其采用正确的饲养方法,这样才能加快增肥速度,才能保证养殖肥牛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邵燚.育肥牛养殖现存问题与科学养殖策略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1):23-24.
[2]任丹.育肥牛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6(05):33-34.
[关键词] 畜禽养殖业 健康养殖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58-01
1 发展畜禽健康养殖的主要意义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畜禽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畜禽产业的自身生态结构的缺陷,以及畜禽产业的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导致大多数的养殖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第一,一些养殖场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从以下几方面的目的出发[1],(1)促生长、(2)控制疾病、(3)提高瘦肉率等,违禁使用矿物质以及防腐剂等药品,促使畜禽产品中的激素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出现残留超标的现象,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二,规模化的畜禽养殖虽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对人畜的健康有着严重的损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如今,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以及食品安全更加重视。发展健康养殖已经是全人类的目标,制定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所重视的一个问题。WTO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了针对动物产品的贸易法律,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此外,世界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强化食品安全的检查手段,提高食品市场的准入标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在人们的食品结构中,畜禽产品在其中的比例逐渐增大,畜禽产品的安全问题与卫生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共同关注,健康养殖势在必行。
2 笼养蛋鸡的研究现状
2.1 优良品种的选育
现如今,我国蛋鸡的品种主要以下面几类为主,(1)京白、(2)滨白,累计的祖代种鸡大约有50万套,在这之中,可以生产商品的代蛋鸡大约有20亿只。我国引进了一些原种,包括以下几种[2]:(1)海兰、(2)罗曼、(3)黄金褐等,这些原种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抗应激能力较强。(2)产蛋率较高。在当前的本土育种中,以往的数量遗传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分子遗传会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进而推动育种的健康快速发展。
2.2 笼养鸡的饲养方式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以及动物保护意识有了较大的提升,笼养在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福利之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因为笼养鸡会导致蛋鸡的行动受限,长期的笼养会使蛋鸡的骨骼变得更加的脆弱,进而导致蛋鸡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
2.3 饲养环境的优化
对于笼养蛋鸡这种养殖模式而言,饲养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蛋鸡的产量。 现如今,我国的饲养环境以大棚式的饲养方式为主,这种粗放型的饲养模式在通风方面不够完善。因此,后期就有专业人士研发了一个装置,用来对冬季的热能进行回收,这样就能够使室内的通风换气更加顺畅,还能够使畜禽的保温问题得到解决。
2.4 饲料的生产和配置
现如今,我国的鸡饲料生产加工还处于一个相对完善的阶段,营养的调配也较为完善,针对不同的畜禽品种,以及针对其生长阶段的不同,都会配置相应的饲料。鸡饲料中所含的元素,会对鸡蛋的品质有着重大的影响,对鸡蛋的产量影响也较大。一般情况下,在鸡蛋饲料之中,往往含有较多的叶黄素,这样就会使蛋黄颜色变得更深。科学合理的饲料配置,一方面能够促使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 发展趋势
3.1 抗病养殖品种的培育
对适应与笼养方式的抗病蛋鸡品种进行选育与改良,促使养殖品种与B殖方式相匹配。以数量遗传为基础,以分子遗传理论为基础,再结合生物技术手段,来进行高强度的品种选育。
3.2 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开发
对不同饲养模式对蛋鸡以下几方面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3],生产性能、健康品质、产品品质,对配套管理技术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鸡种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出开发动物生产环境的饲养工艺,研究出饲养动物的关键设备。对健康养殖配套设备进行开发,环保型可移动鸡舍进行开发。
3.3 病害控制技术
针对农村养殖户蛋鸡的圈舍环境较为恶劣这一问题,研究适用于蛋鸡养殖小区的防疫技术措施。从分子、器官水平上来对蛋鸡抗氧化应激的以下几方面关系进行研究,(1)构效关系、(2)量效关系,以及对提高蛋鸡免疫进行研究。对添加剂以及兽药合理使用技术进行研究。对蛋鸡场场内以及场外的环境标准进行研究,确立卫生防疫体系。
3.4 清洁生产控制技术
对鸡舍气源以及粪源以及有害微生物的快速筛选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对定量确认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对鸡舍内生产环境质量以及周边环境的水体以及土壤等以下几方面技术进行研究,(1)动态监测技术、(2)实时测定控制技术。对揭示蛋鸡粪便的环境特性进行研究,对养殖生产过程以及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对废弃物利用不同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等。
结语
综上,由于我国许多养殖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提高瘦肉率,促生长等,而违禁使用一些防腐剂或者是抗激素等,这样就导致畜禽产品中出现药物残留超标的情况,极大的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就需要施行健康养殖技术,以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本文主要围绕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便更好的推动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世荣,刘雁征,李云开.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8,01:23-28.
关键词:山羊养殖;生态养殖技术;应用;研究分析
在山羊养殖技术中,为了提高山羊养殖效果,提高羊肉质量,必须要充分发挥出生态养殖技术在山羊产业中的有效应用。
1 建设规范的羊舍
1.1 羊舍的修建
通常情况下,羊舍修建的宽度是4到6米,高是2到3米,羊舍的长度要根据上山羊数量的多少而确定的。在羊舍的旁边可以修建运动场,而运动场的面积最好是羊舍面积的1.5倍左右。为了确保在夏天时,运动场有足够的阴凉,可以在运动场的周围栽种树木。修建羊舍的地面应该保持一个坡度,这样在对羊舍进行清理工作时,便于对羊舍的粪便和污水进行清扫。在建设羊床时,要距离地面0.8到1米。羊床的床面应该是由木条、竹条或者是细木棍编钉而成的。同时编钉床面的木条等应该间距1.5厘米左右,便于羊粪等落于地面上。
1.2 羊舍内部的要求
为了将山羊更好的分类与养殖,应该利用移动木栏将山羊进行有效的分隔。同时应该将公羊、母羊、羔羊、育肥羊等进行区分,将同一类别的羊群放置在同一个羊圈内,同时要在羊圈内设置草架、饲槽和饮水设备。
2 种草是山羊生态养殖技术的核心内容
2.1 种植优质高产牧草
养殖大量的羊群,通常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牧草。为了满足羊群对牧草的需求,最重要的就是种植优质高产牧草。在重庆种植优质牧草时,通常在夏季主要是种植甜高粱、杂交苏丹草等,一般供草期的时间是在6月到11月份。在11月份到明年6月份可以种植黑麦草等。
2.2 养殖优良肉羊品种
为了提高羊群的数量、产肉率以及羊肉质量,应该选择优良肉羊品种,可以进行杂交羊,进行科学繁殖,对杂交羊进行精心喂养。
3 圈养山羊的技术
在传统山羊养殖中,主要是以放牧为主,而在重庆山区有丰富的农作物和副产品等资源,若是使用有效的生态养殖技术,在山羊养殖中可以利用圈养加上放牧方法。在饲养山羊中,可以种植一些优质牧草进行饲养,确保饲料的正常供应。同时也可以将成熟后的农作物作为喂养山羊的粗饲料,但是不能使用太多的粗饲料,会对山羊的采食量和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处于青料旺季时,可以将用不完的青料制作成青贮料,这样可以在饲料淡季时使用。
4 秸秆加工喂羊技术
4.1 主要是将无毒秸秆以以及一些粮棉结合在一起,然后进行加工成副产品进行粉碎作为原料。在对秸秆进行加工时,需要将秸秆先阴干或者是晒干,不能使用发霉的秸秆进行加工。
4.2 将原料进行粉碎 在粉碎秸秆时,可以使用锤式粉碎机将秸秆进行粉碎,通常将秸秆粉碎成1到2厘米的草粉。同时,在粉碎禾本科质物与豆科植物时,要将这两种植物分开,便于配置。
4.3 发酵 在将饲料发酵时,需要将粉碎的秸秆或者是草粉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粉均匀混合而成。通常玉米粉的数量是秸秆或草粉总数量的1%。在搅拌草粉时,可以使用35℃左右的温水,草粉的湿度应该根据粘结的程度,用手捏草粉若是成团,松开后可以散开是最好的,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一定比例的酵母粉或者是发酵剂,将其放在背风处,堆成方形的形状,使用麻袋或者塑料进行覆盖。当草料的温度达到45℃左右,当传出酒曲香味时,就表明了草料发酵成功。
4.4 喂养 为了提高羊肉质量和产羊率,最重要的就是喂养。在养殖山羊时,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喂养,才能有效的提高羊群质量。这就需要养殖员可以在发酵好的草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食盐和骨粉,通常每一千克的发酵粉中添加0.5到1千克的食盐和0.5千克的骨粉,同时也可以添加10到20千克的玉米面、豆腐渣、胡萝卜等饲料,在将它们均匀混合后,就可以成为营养草粉。但是,营养草粉通常对羊群有一定的喂养限制。首先不能喂正在哺乳的羊羔,断奶的羊羔应该是从少到多开始喂养;其次主要是对非妊娠母羊进行喂养,要少喂;最后就是要在一个月内将发酵好的草粉喂完,防止草粉变质。
4.5 对山羊进行及时的驱虫和防病 为了保证山羊健康的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对山羊进行及时的驱虫和防病。首先要对山羊进行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通常包括羊链球菌病、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炎等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其次要对山羊进行定期的寄生虫驱除,要对羊舍进行及时全面的卫生消毒。在对羊群进行日常管理时,要仔细观察羊群的精神、饮食以及粪便等,从而有效的防止病害,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5 总结
在对山羊进行生态养殖时,为了提高山羊的数量、品种和质量,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生态养殖。首先,要根据羊群的数量和类别建立符合羊群的羊舍,同时要种植优质草料;其次在养殖山羊时,应该圈养和放牧相结合,以此提高山羊的质量;最后要按照相关规定,制作营养草粉,另外要对山羊进行及时的病害处,从而提高山羊的质量。
关键词 稻田;泥鳅;共生养殖;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72-01
为加快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结推广当地稻鳅共生养殖经验,笔者于2012年5—10月在竹峰办事处有机稻生产基地开展稻田套养泥鳅研究,试验取得成功。稻田养殖泥鳅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泥鳅适宜在稻田浅水环境中生长,在稻田里经常钻进泥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利于有机肥的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1-4]。稻田中的许多杂草种子、害虫及其卵粒都是泥鳅的良好饵料,同时泥鳅的代谢产物又是水稻的肥料,因此在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相互促进,达到稻鳅双丰收。现将稻鳅共生养殖技术及其效益总结如下。
1 稻鳅共生养殖技术
1.1 稻田条件
选择保水性能好、土质肥沃、黏土性、有腐植质丰富的淤泥层的稻田,且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无公害养殖的要求,排灌方便,面积0.2 hm2。
1.2 田间工程建设
在插秧前挖环沟、鱼沟和鱼凼。环沟是养殖泥鳅的主要场所,一般沟宽为2 m、深1 m,沿田岸四周开挖,呈环形,开挖的泥土用于加宽、加高、加固稻田堤岸。田间鱼沟是供泥鳅觅食活动场所,选择“井”形设置,沟宽30 cm、深30~50 cm。在稻田的最低处挖鱼凼,凼深80 cm,面积为200 m2,占稻田面积10%,沟凼相通。环沟、田间鱼沟和鱼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6.7%。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于鳅种放养前14 d用生石灰1 125~1 500 kg/hm2对水化浆后泼洒于鱼凼、鱼沟及田块中,进行消毒。
1.3 防护与配套设施准备
泥鳅的逃逸能力较强,进排水口、田埂的漏洞、垮塌,大雨时水漫过田埂等都易造成泥鳅的逃逸,因此进行加高加固田埂,田埂夯实。用宽幅为1.5 m的7目聚氯乙烯网片做防逃网,防逃网紧靠四周田埂,下埋50 cm,用木桩、铁丝固定。同时设防逃墙,高出田面30 cm,上沿加宽12 cm的尼龙网作罩檐。进、排水系统分开设置,进排水口成对角安置,并用较密的铁丝、聚乙烯双层网封好,以防止泥鳅逃逸和敌害生物侵入。
1.4 水稻的选择和插秧
水稻品种选择扬两优6号,特点是株型中偏上,秸秆坚硬,不易倒伏、分蘖力强、抗病、抗虫害强的优质丰产品种。水稻栽插采取大垄双行栽插方式,即2行为一组,组内的株距18 cm、行距20 cm,2组之间的行距40 cm,充分发挥边际效益,做到合理密植,在鱼沟和鱼凼四周增加栽秧密度,平均为22.5万穴/hm2。插秧时间6月7日。
1.5 泥鳅放养
一是培肥水质。在鳅种放养前7 d,施基肥,基肥量占全年的70%,施放绿肥及沤熟粪肥6 t/hm2,用以培养繁殖浮游生物,鳅种放养后即可摄食到丰富的天然饵料。二是苗种选择。泥鳅种从宣城市水产良种场采购进来,选择活动自如、体色鲜明、全身光滑、有光泽、规格一致的泥鳅种。三是消毒放养。选择秧苗开始返青时(6月19日)进行泥鳅种放养,共放泥鳅种苗112.5 kg。平均放养规格为5 cm的泥鳅种苗22.5万尾/hm2,400尾/kg泥鳅种放养562.5 kg/hm2。选择高效低毒消毒剂10%聚维酮碘溶液0.35 mg/kg药液消毒5 min后及时下田。
1.6 饵料投喂
坚持“四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泥鳅苗种放养后,第1个月投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各1/2的混合饲料,每天1次,每次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3%~4%;1个月后,每隔15 d追肥1次,每次追施经发酵的有机肥45~75 kg/hm2,并根据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视天气变化、水质变化、季节变化等情况决定饲料投喂量,同时投饲量按泥鳅总体重的5%计算,上午投喂日饵量的40%,下午投喂日饵量的60%。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如米糠、豆饼、菜籽饼、动物下脚料等,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后期可在集鱼凼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水温高于30 ℃、低于15 ℃时可少投喂或不投喂。
1.7 水质调控
水稻分蘖前,稻田水位适当浅些,以促进水稻生根分蘖,水位控制在10 cm;水稻分蘖后,7月5—15日,拷田期间水位在5~10 cm,鱼凼水位加深80 cm。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中,加深水位,防止泥鳅缺氧,一般每10~15 d加注新水1次,在盛夏季节,每5~7 d加注新水1次,水稻拔节期也适当加深水位。水稻根有70%~90%分布在20 cm之内的土层时,开好鱼沟(深50 cm),挖好鱼凼(深80 cm),晒田时降水20 cm,鱼沟、鱼凼仍有30、60 cm的水深,做到适时换上新水,对泥鳅影响不大,同时也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同时经常检查防逃设施,尤其是在雨水季节,需加固田埂,以防泥鳅逃跑。
1.8 病害防治
整个养殖过程中在鱼凼、鱼沟内每隔20 d,用漂白粉22.5 kg/hm2或生石灰225 kg/hm2化水遍洒1次,漂白粉和生石灰交替使用。根据水稻查测情况,针对稻瘟病防治,采用生物农药0.3%多抗霉素水剂2 250~3 000 mL/hm2。防治水稻稻瘟病,采取在晴天露水干后喷施,并随即注换新水。
1.9 收获
10月8日水稻收割;10月18日先将田水放干,让泥鳅聚集于鱼凼中,用拉网捞起。对潜入泥中或沟边的泥鳅,采取先干水再挖的办法。
2 效益分析
通过水稻田套养泥鳅,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可在宁国市大面积推广。稻田虽然鱼沟、鱼凼面积占去16.7%,但由于其整体生长健壮,加上有边际效应,沟凼边的稻穗特大、颗粒饱满,在品种相同的情况下,泥鳅稻田稻谷产量影响很小。
2.1 收获情况
水稻扬两优6号播种22.5万穴/hm2,成穗数为105万穗/hm2, 0.2 hm2总收入13 237.3元。共收获水稻1 667.16 kg,产值4 501.3元,平均产量8 335.8 kg/hm2,产值22 506元/hm2,利润7 056元/hm2;投放泥鳅苗562.5 kg/hm2,规格400尾/kg,收获泥鳅273 kg,产值8 736元,平均产量1 365 kg/hm2,产值43 680元/hm2,利润14 805元/hm2。
2.2 支出情况
0.2 hm2总成本为8 865元。平均成本44 325元/hm2。其中,水稻成本15 450元/hm2,包括秧苗1 200元/hm2,生物农药1 050元/hm2,翻耕及肥料3 450元/hm2,人工2 250元/hm2,租费7 500元/hm2;泥鳅成本28 875元/hm2,包括鳅种16 875元/hm2,饲料7 500元/hm2,基础设施1 500元/hm2,人工费3 000元/hm2。
2.3 经济效益
计算总经济效益得知,0.2 hm2共获利13 237.3元-8 865元=4 372.3元,平均纯收入21 861元/hm2。比当地单一种稻高出2~3倍,增收效果非常明显。
3 参考文献
[1] 何继学.水田稻鳅立体种养技术[J].福建农业,2002(1):23.
[2] 张华东.稻鳅立体种养 粮鱼稳产增收[J].河北渔业,2012(5):27-28.
我国肉牛养殖产业起步较晚,很多肉牛养殖场仍然应用传统老旧的肉牛养殖技术,导致肉牛产品产量和生产效率较低。只有应用规范化的肉牛养殖技术才能切实提升肉牛产品质量,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牛肉产品。本文就是对肉牛规范化养殖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1我国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1.1肉牛养殖主要是以散养为主
我国肉牛养殖起步较晚,肉牛规范化养殖技术还不健全。肉牛集中养殖的模式还没有普及,仍然以散养为主,而且肉牛养殖户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很多肉牛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不能及时吸收外界先进的肉牛养殖技术,仍然是将肉牛放养,特别是小牛犊的培养阶段,经常出现营养不良情况,还会因为管理不当导致牛犊患病死亡。因为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肉牛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
1.2饲料质量较差,营养成分不够完善
很多肉牛养殖户的经济实力非常有限,他们在选择饲料时更多倾向于小厂家生产的质量、市场销售价格较低的饲料。这些饲料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果营养搭配不合理会抑制肉牛的生长,降低肉牛产品生产品质,使肉牛合理化的增肥,肉质的鲜美程度不能达到市场需求。
2肉牛的规范化养殖技术
2.1牛犊饲养管理
刚刚诞生的小牛犊因为身体免疫力较低,机体内部抗体较少,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很可能导致牛犊死亡。母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饲养人员应让牛犊及时的吸收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增加牛犊机体抵抗力。小牛犊诞生后饲养人员需要对其脐带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其放置于经过消毒处理的干燥区域,并且做好该区域的保温工作,然后在应用母牛的初乳喂养小牛犊。此过程中需要注重的是,小牛犊诞生到初乳摄入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h。牛犊诞生4个月以后,母乳的营养不能满足牛犊生长的需求,这时饲养人员需要进行断奶处理,断奶前要应用营养均衡的饲料辅助喂养,代替一定的母乳摄入量。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不能良好的调控自身体温,饲养人员需要对牛舍进行恒温设定,牛舍的温度不能低于5℃。小牛犊生长2周之后饲养人员需要在其角基处进行凡士林的涂抹,然后在应用一些磨砂类的物质对该部位进行摩擦,其目的就是促进牛犊角基的脱落。
2.2肉牛品种的选择
要想使肉牛产品的生产品质可以达到市场需求,肉牛饲养人员一定要做好肉牛品种的选择工作。饲养管理人员对不同品种的肉牛特质需要有较深入的了解,杂交牛体重增长情况较为良好,可以产出大量的牛若,但是该品种肉牛的牛肉品质与纯牛品种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就是要注重牛龄的控制,出生牛犊肉质虽然非常的鲜美,但是肉牛机体的抵抗力较差。年龄较大的肉牛,肉质口感会很差,所以通常情况下牛龄需要控制在一周岁以上,但是不能超过2周岁。肉牛的体型与牛肉生产品质有着非常紧密联系,所以饲养管理中需要结合肉牛体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
1青虾养殖的池塘条件
青虾是一种底栖动物,其基本上是围绕池塘底部和池塘塘壁来活动的。青虾一般生活在淡水水域中,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大,不适合生长于低氧环境。据此,对其养殖的具体条件做如下总结。
1.1池塘方面
在设置池塘时,要考虑到水源供应的充足,池塘中的水质是清洁无污染的,有流动性的,符合渔业用水的基本标准,并根据所养殖的青虾规模选择合理的溶解氧,保证水中的氧气和pH值是达标的。同时,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池塘的水深和坡度也要满足养殖标准,在池塘的还要配备增氧机,进水口处设置网布袋,避免其他鱼类的掺入。
1.2消毒施肥
如果养殖的池塘属于老塘,就要在清塘时加入水分,这样可以减少其敌害黄鳝和泥鳅等的存在,在全池内泼洒生石灰以起到消毒作用,消灭掉病原体和敌害生物。在消毒后把发酵好的有机肥等微生物制剂添加到池塘中,以便于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
1.3水草和隐蔽物
池塘内的生长环境布置完成后,加入适量的水草和遮蔽物,水草可以选用轮叶黑藻,并掺入些许聚草,水草之间的行距和间距也要合理布置,水深处种植聚草,水浅处种植枯草。而且养殖池塘中,水草多时对青虾的生长和繁殖十分有利,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铺设部分网片,实现养殖的立体化,提高水体的综合利用率。
2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2.1调节水质,增加氧气含量
2.1.1把握施肥的时间青虾虾苗到幼虾这一阶段及晚秋时期,属于青虾施肥的关键时期,即在每年8-9月的高温时期,要保持池塘中水质环境的清凉,有充足的氧气,具体的施肥材料是复合型肥料,施肥量要依据池塘大小和养殖数量而定。
2.1.2合理注水通常在养殖的前后阶段不需要加入太多水,在养殖的中间时期可以适当多加入水,并保证加入水的清洁新鲜,这样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营养盐及微量元素,给青虾提供更多的食料,也可以有效降低代谢毒物的浓度,降低池塘水体的老化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入水时,要保证水质良好,不能由外界带入有害物质。
2.1.3调节水体pH值水体在长时间的养殖过程中,自身的pH值会有所失衡,如果不及时进行调节,会对青虾的生长带来严重危害,在每个月度向池塘中泼撒2次生石灰,保证池中酸碱度平衡,一般约在7.5。
2.2优化放样模式,保证养殖密度的合理
2.2.1实行自行式繁殖生长模式首先,从青虾的繁殖过程来看,其繁殖速度很快,养殖户大都是以放样抱卵虾为主,实行的是自行式的繁殖生长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用性很高,但很容易导致青虾养殖出现“世代同堂”的现象,青虾的生长密度很大,导致最后的产量效益降低。因此,就要改变这种养殖模式,以放样虾苗为主,采取养殖两茬虾技术,注重精养而不是粗养。
2.2.2观察养殖密度,提高上市规格如果青虾的养殖密度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养殖养料的浪费,最终的青虾产品质量下降、产量降低,影响到最后的经济效益。但是,密度过小会导致水体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在改进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青虾的养殖密度。
2.3选择最佳的饲料,科学化养殖
青虾属于杂食性动物,两茬虾在整个年度中只有2个摄食量高峰期,也就是每年度的4-5月和8-10月,中间的6-7月份是青虾的繁殖旺盛期,不会有太多的进食,养殖人员要把握青虾的这一特点,准确合理地进行饲养,减少饲料的浪费。
2.3.1饲料的正确选择随着青虾池塘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养殖饲料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饲料对青虾的适合度也不相同。根据青虾自身生长特点,其对于螺蛳、鱼粉等动物饲料易于接受,而且对于植物饲料类的豆饼、米糠等也不拒绝,但是在具体的喂养上,要尽可能以颗粒状为主,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保持水质的作用,还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3.2科学化养殖青虾在进食时间上,更喜欢在夜间围绕池塘觅食。因此,养殖人员可以把握这一特点,合理调整喂养时间,每日至少喂养2次,侧重于夜晚的喂养,并增加喂养量。
3小结
1.1池塘进水
清整后的池塘,在3月底注入15‰~30‰的海水,进水时在进水口使用60目锥形网进行过滤,防止进入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1.2施肥
池塘进水后即开始施肥,培养单细胞藻类,施肥以肥效大且持久的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中以鸡粪最好,一般施鸡粪1500~3000kg/hm2。
2轮虫养殖管理
2.1轮虫引种
施肥10d以后,当池塘水色呈浅绿或浅茶褐色时,表明池塘内单细胞藻类繁殖起来,这时要及时引入轮虫种源,一般池塘放入活轮虫3.75kg/hm2左右即可。
2.2日常管理
引种10d后轮虫即可快速繁殖,当日出前后发现轮虫起浮,水面呈现红色时,可以开始适量收获。为防止轮虫群体突然消亡,应每隔5~7d施肥一次,施尿素15~30kg/hm2。另外,桡足类和枝角类是轮虫的天然敌害,如果池塘内发现桡足类和枝角类开始繁殖,可以按0.3~0.5mg/L的浓度施用90%的晶体敌百虫进行杀灭。
3虾苗放养
3.1虾苗选择
一是选择优质健康的南美白对虾虾苗,要求体长1cm以上,体表干净透明,肝区颜色深,胃肠饱满,溯水性强,反应敏捷。二是虾苗池盐度与养殖池盐度相差不超过5个千分点。
3.2放养时间
轮虫收获到6月中旬结束,最晚在6月底前要将南美白对虾苗放养到池塘内。
3.3放养密度
轮虫与南美白对虾综合养殖的池塘面积大,一般没有增氧设施,养殖轮虫经常施肥,池塘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高,不适宜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因此,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要控制在7.5万~15万尾/hm2。
4对虾养殖管理
由于养殖池塘水质肥,轮虫等自然饵料生物丰富,虾苗放养密度低等原因,对虾养殖不用人工投喂饵料,养殖管理的重点是高温期防止对虾缺氧浮头。主要方法是经常巡塘,一旦发现对虾浮头,立即投入增氧药品。
5效益情况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养护;分析
【前言】: 现阶段,植树造林工作作为平衡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被人们以及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起来,这对植树造林工作无非又是一项新的挑战,为适应我国的国计民生,迎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求,植树造林的各环节的开展都讲究水平和档次的改善。
1植树造林的价值
1.1技术的产业价值
植树造林是我国林业产业长期以来赖以发展的核心工作。现阶段,林业产业处于资源匮乏以及林业产业的整合的状态,其重要的应对措施,就是对植树造林技术的改进,通过合理的植树造林技术,不但可以加强林业基础,发展其产业范围,丰富其产业结构,而且,对林业产业的成长、利润的最大化有着无法取缔的特殊作用。
1.2技术的环保价值
近年来,植树造林工作在我国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开展,实现了其对环境系统性的改善,产生的巨大环境收益是无法估量的,使得我国植树造林技术的环境价值尤为凸出。
经由人工对树木和植被进行种植,使其形成生长和代谢的区域性生态小环境,不但可以维护生态,而且对于恶劣气候的遏制,以及灾难性天气的预防有着强烈的影响,发挥这不可磨灭的价值。
2植树造林中的常见技术手段
2.1植苗法
2.1.1穴植法
也叫坑植法,是在已整好的林地上挖穴,挖穴的规格要参照苗木根系以及林地条件进行确定。深度要比苗木主根长度长,宽度要容纳下苗木根幅。为了避免栽植中土壤下沉,栽植深度则需高出苗木的根颈处原土的3或4厘米左右为佳。防止栽植过浅导致,根系受旱以及栽植太深对苗根呼吸不利。树苗的栽种要因地制宜,湿润地浅栽,干旱地深栽;阔叶树深栽,针叶树浅栽。为避免土壤之中水分的挥发。一般情况下,植苗单株单穴,而针叶树的小苗造林,每穴栽植3株左右可以提高成活率。
2.1.2缝植法
首先用植苗镐在需要植苗的林地上开缝,植苗锹进入到土壤之中时,确定达到栽植深度,先向前推之后再向后拉。所开出的缝隙在植苗锹未被抽出之前,需要把苗木放入所开出的缝隙之中,再将植苗锹向栽植缝的一侧约10厘米处直插,进行先推后拉,确保植苗的缝隙中的土被填满。缝植法的栽种效率比较高,树苗成活率也相对较高。
2.2播种法
当需要种植的林地面积相对较大时,应用播种法,可以加快种植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播种法是传统的树木种植方式。利用树种来培育树苗,长成的树苗根系发达,生命力较旺盛,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相对强,育苗方式有苗床育苗、大田育苗两大类。
2.2.1临床育苗
临床育苗又分为高床、低床和平床三类。其中,高床和低床均要求床面要比步道高出16到24厘米左右,而床面的宽度高床要求在91到99厘米左右,低床则稍微宽些,在101到149厘米左右,二者床面的长度均为10米。常见的高床育苗的树木有云杉、油松等,低床树木有圆柏、侧柏等。而平床育苗多采用开心式的平床,首先要做出宽2米左右,长为10米的床苗来,然后还需要纵向开出深度为20厘米,宽度为30厘米的水沟,分别在水沟的两侧各自1米的床面上进行树木的培养。而且床的四周还需要筑起11到14厘米的地埂,并踏实,使床面松、平、细、软。通常平床的树苗常见的有针叶树、阔叶树等。
2.2.2大田育苗
分为高垄和平作,两类。高垄要求垄底的宽度在61到79厘米,垄的高度在17 cm左右。适用的树种油松和云杉等。平作则要求首先对苗圃进行平整后,再进行播种。其适合种植的树种有圆柏和侧柏等。
2.3分植法
母树上所选取根、茎部分作为营养器官,根据树木的种类品性不同,所选取的营养器官的部位也不同。一般选取用壮年的优良母树,其1年到2年所生长的枝条或者苗干,杉木需要用到母树的根桩或者根部1到2年所萌生的枝条。针叶树插穗要求留顶芽。插穗的长保留在度一般要求31到69cm左右。干旱砂地插深,插穗要求较长。相对较好条件的造林地浅插,插穗短些。采插穗的时间要在秋天植株停止生长之后与春天萌发之间这段时期进行,在干旱林地要对插穗浸水;湿润林地要注意保持插穗内足够水分。在扦插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细致的整理,松土、通气,保持湿润的环境,确保插穗的生根,提高成活率。扦插的深度也要根据树种的不同而各异,常绿树深度为插穗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落叶树如果种在较好的水分和立地条件下,地面预留6到9cm,如果是干旱林地为确保其水分需要将其全部插在土壤中。
3植树造林的养护
3.1加强管护
对植树造林工作中树种的生长和环境条件的改造要予以重视和加强,整地过程之中要注意观察,根据土壤条件的变化调整土地的酸碱度和肥力水平,养护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规划,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消杀,确保植树造林生产率。
3.2科学分析
幼林的抚育和养护工作要参照植树造林工作中基本的要求,根据设计,以幼林的实际状况出发,通过检测、监控、检查等科学的方式对幼林的生长进行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并为其调整光照、水分、通风等生长条件,加快幼林的成长速度,提高其成活率。
3.3综合方法
将育林技术和科学并进,结合造林地系统的优势,平衡生态链条,用科学发挥出林苗生长的最佳资源与环境,加大林业产业的优势,保证树木的生长成活率和质量。
结语
植树造林技术及养护的提高不但是林业的发展,而且也通过生态健康的维护来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又为生态环境提供了维护和平衡,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进一步的来明确植树造林工作的价值,以及其对生态、社会以及社会经济的作用,全面的对植树造林技术进行推进,使其顺应现代潮流趋势,更加系统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付建军.对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的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6(11).
[2]王顺妮.浅析植树造林技术与树木养护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
[3]于德翠.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4(08).
关键词:大樟树;移植;养护
近年来,吉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绿化各项工作,特别是对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格外重视,经过大量的调研,追加投资,全面进行街路绿化改造,使主要街路形成优美景观,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市民在工作生活之余,有一个更加良好的生存空间。市委、市政府在吉安南、北大道两侧等道路及街头绿地新栽了大量的银杏、樟树、杜英等大小乔灌木,为了保持环境清新,又新增了大批绿地,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本人一直参与了大樟树的选择与种植,积累了一些大樟树栽植技术和经验,现进行简要总结,以便为类似情况提供有益参考。
1移植前必须考虑的因素和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种植的成活率,需要在进行种植前,对树木进行挑选,对符合种植条件的树木做好分类,保证种植成活率,使大樟树能够在城市条件下得以良好成长,种植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此保证种植的质量。
1.1选树
对树木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树龄是关键,需要根据成长性对树龄严格挑选,对规格适宜的树木做好分类,同时,还要在树的外形上进行充分把握,对树体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蛀干虫的樟树挑选出来,保证树木成长良好。树木采购不能过远,运输距离要适当,如果选购的树木过远,则不利于树木成长,运输距离过长,还会损伤树木的营养成分,造成大树枝根部风干脱水、颠簸后土球破碎的现象发生,影响树木的生长。有些选购中途过远的树木,由于成长的条件不同,环境土质要求较为严格,运输种植后不好成活,有一些移植的樟树由于“水土不服”过一段时间就会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移植季节和时期
树木移植需要选对季节,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做好时间选定,树木移植多数情况下是在春、秋、冬季进行,这个时节移植的大树成活率较高。樟树移植时,多是在早春芽萌动前半月时进行,这个时间进行树木移植是最佳时段,可以说,通过实践证明,春季移植大樟树比秋冬季要好许多,如果是在秋冬季移植,那么樟树则需要经过一整个冬季,这个时节天气较冷,不利于树木成长,对树木伤口愈合不利,细胞组织难以快速愈合,催生不出新成长点,难以保证树木良好成长。
1.3对确定移植的樟树进行“回根处理”
为了保证树木成活率,需要在移植前的1年春季以树干胸径3~4倍为半径,或者是较小于移植时土球半径在周边画一个圆,同时东、西两方位进行挖掘,对树木粗根需用锋利锯剪切断或环剥根皮,分层对填土踩实、浇水,一般情况下,树木经过1~2个月的时间,就会在沟内长出须根。到了秋季再重复上述步骤,挖南北两面,保证了树木不受环境影响。
1.4挖好树洞
定植点非常重要,移植前需要按照移植樟树规格进行测量,挖出符合根系成长的树洞,通常情况下树洞呈反锅底形,做好必要的土壤消毒处理,一般规格需要根据树的情况而定,多是大于土球直径40cm左右为最佳,洞深大于土球高度20cm,对不利于成长的土质,需要回填,全面做好成长准备,保证树木成长条件。
2大樟树移植过程
为了保证树木成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好移植,利于树木快速生长,保证成活。
2.1树体处理
对选择好的树木起树前,一定要保证周边整洁,特别是要清理好周边2~3m范围内的杂物,为了保证不伤害树木,起树的时候用三根支柱支撑,避免出现倒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为了保证树木成长,需要用明显的标记做好标注,保证南北方向清晰,保证移植原方位不变。
2.2大樟树挖掘和包装
对树木的起挖较为重要,需要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起挖,通常要以树干为中心,画出一个比树木带的土球略大3-5cm的圆形,然后根据树形向外拓展,顺着画圆向外开沟,保证沟宽控制到60-80cm,土球高度可以是直径60-80%。对土球边缘进行修理削平,使周边平滑整洁,利于下一步对土球的全面包扎,最后土球的形状是呈“倒圆台”的形状,便于运输与移植。包扎的时候,多是在大树基部捆草绳,使草绳能够保护主枝主干,草绳捆扎土球时,横扎、斜扎、密扎相结合,这样土球“肩部”草绳就能掐入土里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包装,保证运输过程中水分保养,移植时树木能够快速成长,如果包扎不合格,则会造成树木水分蒸发,不利于下一步移植成长需要。
2.3大樟树吊运
对树木进行装车的时候,需要使用起重机或滑车进行全面吊装,装上大型运输车,运到移植地点,可以说,大樟树加土球整体的重量较重,需要事前对重量进行估算,保证使用的吊车能够满足吊装需求,在选择使用吊车的时候,一般需要选择标定吊重两倍于树重的吊车才能完成吊装,确保作业安全。为了不破坏树木本体,需要对吊装部位进行确认,在起吊部位扎好60-70cm的草绳保护。
3定植与养护
树木需要做好定植与养护,以此保证树木成长需求,在种植后更需要做好后期的护理。
3.1树木的定植
大樟树到达指定移植点后,需要马上进行定植处理,定植时需要严格把握好流程。通常情况下,需要查看树木情况,对外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发现树干大伤口或者是横断面切口过大的时候,需要在种植前做好消毒防腐涂膜等,确保树木伤口快速愈合、避免出现腐烂的情况,分层做好填土并保证夯实,确保定植深度符合成长要求,吉安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是多雨地区,利于树木成长,但是定植时也需要保证土球高出地面20cm左右,保持树木水分。定植不能太深更不能太浅,一定要从全局角度考虑,掌握好新填土壤日后的下陷幅度,保证树木土壤充足。
3.2养护管理
大树移栽后需要定期进行养护,保证树木成活后,才能做修剪处理,树木种植以后,需要在1-3年内做好日常养护管理,这个时期是树木成长的关键期,为了做好养护基础,则需要对第一年格外重视,保证树体水分平衡、安全越夏是初植大樟树成活的关键。养护时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水肥管理,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基本原则,保证树木营养。二是裹干保湿,主要是为保持树干湿度,减少蒸发。三是支撑树干,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把树体牢固支撑。四是除萌修剪,根据树形随时疏除多余萌蘖。五是病虫害防治,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敌杀死等农药混合喷施。
4结束语
园林绿化能够保证城市园林小气候的形成,为了尽快形成规模,需要对大树进行移植,樟树移植时需要严格执行标准,强化管理,才能确保移植成活率,实现城市园林绿化效果。
参考文献
[1]武靓.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5(16).
[2]高玲.园林大树移植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