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课堂笔记语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笔记语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笔记语文

第1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学生:老师,我们都很想记好课堂笔记,可常常感到语文课堂笔记好难记哦,常常是顾此失彼,应接不暇。您能介绍一些方法帮助我们记好语文课堂笔记吗?

老师:是的,语文课堂笔记的确不好记,我初中时同你们一样,也为这事苦恼过;不过事在人为,只要掌握一些技巧,那就不是一件难事。要记好语文课堂笔记,应消除任务观点,充分认识记好笔记对于学好语文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做好预习,有准备。上课前先将本课要讲的内容看几遍,有个大概的了解,并在看不懂或不大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上课时,老师讲到此处,就及时记下。通过预习,熟悉了课文内容,记录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节省时间。

其次要抓住重点。记课堂笔记不是做课堂教学内容的“录音机”,不必将老师的每句话、所有的讲课内容都记下来。课堂笔记的重点,可放在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和新的知识点上。至于那些引证课内外材料的举例,只要略记几笔或做个记号就行。

再次要注意规范。课堂笔记并无固定的格式,究竟怎样记可从自己的学习习惯出发。但不论采用什么记法,自己应有一个一致的格式。有些同学,笔记记得很凌乱,复习时也就找不到头绪。因此,记笔记必须注意格式,做到有条不紊。如课题要标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要单独成段,特别是老师讲析的重要的知识点,更应分点记录。

最后要查漏补缺。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补记上缺漏的重要内容。千万不能课内记、课后丢,只记不用。如果这样,时间一长,漏记的内容就难以填补,复习起来就会感到困难。

学生:谢谢老师给出良方。老师,还想请教一个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比较杂乱,请您告诉我们课后应怎样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资料。

老师:课后对课堂笔记作认真的整理,使之成为清晰、有条理的、好用的“导读助练”的参考材料,是一种很见实效的学习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吧,供同学们参考。

笔记整理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一是忆。“趁热打铁”,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它使笔记有“可整性”。

二是补。课堂上做的笔记,因为是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以符号代文字等情况。要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三是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教学(学习)目的、解答课后练习有关的内容的修改,确保笔记的“准确性”。

四是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有逻辑性的排列,注明页码,梳理好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五是分。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是作品(课文)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习题解答类,为分类摘抄作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第2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关键词】 语文 高效课堂 教师 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77-01

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真正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而在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中,高效课堂的引领,考验的就是教师的素质。那么,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需具备哪些基本功?

1 具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科专业素质

1.1 语言素质

我们现在的教学形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说”。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语言水平。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的教师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得体外,还应具有特有的语言素质——能用普通话讲课,字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对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语言技巧运用正确,讲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做到准确、严密、规范、优美。在表达方式上,能结合口头语与书面语,口头语与态势语,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1.2 写作素质

叶圣陶先生认为:“唯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作文,自己要有较高的写作素质。首先既要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实用文等文体的写作规律,其次还要通晓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乃至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训练程序,通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再次,语文教师还必须自己会写、善写。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老师的构思、写作、修改,增进学生对老师的敬慕和信任,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使他们感到写好作文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作文习惯。

1.3 书法素质

尽管不能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是书法家,但是,语文教师的教案、板书、计划、总结等都离不开写字。作为语文教师,正确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体端正,不写错别字是最基本的要求。书写正确美观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板书和批语如果字体美观,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对学生是一种艺术熏陶,对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具有课堂组织与监控能力,保证学生有效听讲

2.1 有效的教学监控行为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注意组织、引导、关注学生:(1)积极关注学生的变化。(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

2.2 有效的学生管理

我们在听课中常常发现一些课堂缺乏秩序和纪律,一些学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有效学习。我们要寻求新模式和新方法,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提高学习效益,例如:遵循有效和适度原则,忽略细小且转瞬即逝的不良行为,巧妙阻止持续发生的轻度不良行为;简洁、坚定的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由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合作性计划,教会学生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等等。

3 具有授课精讲高效,抓住兴趣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牵引学生思维活跃的能力

从心理特点看,我们的学生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因为他们年龄还小,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可见,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法宝。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参与意识。而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把学生的思维限得死死的,不出二十分钟,大多数学生都已经神游天外了,还谈什么探索内容。所以,抓住兴趣点,少讲,让学生多参与,才能保证活跃而且高效的语文课堂。

4 具有引导学生课堂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4.1 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成绩好的、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有的往往只顾自己,不太关心别人。因此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认识,向他们讲清楚,互帮互助合作交流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巩固了知识,甚至从中得到拓展启发,比闭门造车好。

4.2 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这要注意分组策略。规模要小,保证每一位学生能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学习小组通常由性别、成绩、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组成,组与组总体水平相近。由接受能力强的、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的交流。教师要加强对组长的指导与培训,然后组长在组内起“领头羊”的作用,带领本组搞好合作学习。

4.3 指导合作交流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要急于求成,逐步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第二,要有的放矢,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课堂无效提问、无效合作讨论过多。因此,提出的讨论问题或探究问题,目的要明确第。第三,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时时有新鲜感,对学习始终充满兴趣。

4.4 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合作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否则忽视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组内交流中,如果成绩差的,经常依赖、模仿成绩好的,长期下去,没有主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专心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积极思考别人的观点,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独立思考,真正地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5 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优质课件的能力

第3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81-02

快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把“填鸭式”变成“自主式”,把“讲解式”变成“自主探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2年秋季学期,在河池宜州市教育局的布署下,宜州市第二小学作为市级唯一的小学试点学校,开展了“宜人教育・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年来,学校快乐课堂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并探索出以“学生独立自学结对子互学小组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总结反思”为基本流程的教学方法。笔者作为试点学校的语文教师,亲身经历了整个教学改革过程,现就我校快乐课堂语文课教学流程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快乐课堂的教学优势

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有几个优势:1.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双向交流,改变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向组内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在倾听别人的学习成果的同时对比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了探究新知的欲望。3.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快乐课堂强调每个成员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促进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4.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快乐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帮扶对子”之间把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教给其他成员。为了教得更清楚、透彻,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地阅读和研究、分析,其他学生也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也自然就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小组学习中,每一位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每一个同学都得到锻炼,获得交流展示的机会。

二、快乐课堂的分组教学、导学案

快乐课堂以分组教学为主,每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8到10人不等,学生按座位分小组面对面围桌而坐。各小组推选一名正组长(行政组长),一名副组长(学),组员分别担任纪律组长、劳动组长、卫生组长、学科代表等,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尽量使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次课前,教师根据课时和教学内容,设计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导学方案。例如,在教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一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首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和书写“钦、溺、袍、惹”等15个生字及课后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及其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其次,列出具体的学习程序,通过“学习字词、初读课文、品读感悟、拓展延伸和回顾学习达标检测”五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逐步深入课文教学。

三、快乐课堂的教学流程

在语文快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导学案印发给学生,再按流程完成如下教学工作。

(一)让学生独自学习

在每一教学内容开课前,教师将设计好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的目标与问题的引领,自主阅读文本、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并尝试解决导学案中的基本问题。如课文《“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的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品读感悟“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含义,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可以留白,有疑惑的问题用双色笔进行标注,待到“结对互学”或“小组探究”的后续环节中解决。

(二)结对互学

学生自学遇到问题需要解答时,可通过结对互学共同讨论解决。学生结对互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质结对,又称“交流对子”,即小组中同一层次水平的学生结成对子互学、共同研讨;另一种是异质结对为“帮扶对子”,由教师指定学习水平不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结成对子,学优生帮扶学困生。学生在结对互学中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留到小组探究环节共同解决。

(三)小组探究

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各学习小组先就结对互学中未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再就已经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步骤与结果等进行交流,并在组内达成共识。在小组探究中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则留到小组展示或全班展示环节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

(四)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提升

在小组展示前,学生要进行预展。预展由小组长组织分工、组内预展,预展结束后再面向全班展示。预展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对互学、小组探究后,各小组组通过抽签或其他方式领取展示内容,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展示,主要解决学生自学和结对互学几个环节中未解决的问题,为全班展示环节做铺垫。全班展示是快乐课堂最精彩、最灵动的环节,学生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之后,将自己或本组成员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再由听展的同学质疑、补充和点评。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完善学生的认知,提升思维能力。

(五)达标检测和反思

达标检测是快乐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考评环节,也是学以致用的环节,即展示结束后,教师用3至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检测,了解他们对本课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检测后,教师要对检测成绩进行分析、记录,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纠错。各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检查课前出示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快乐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乐课堂教学法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由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会对快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新的课堂教学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学习停留在形式上。组内交流较多,组间交流少,学生大多独自学习没有真正讨论与合作,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仅仅反映了个人水平。其次,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学优生参与机会多,学困生成了听众,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一些小组在学习时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由于学生面对面而坐,“开小差”时不易被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比起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再次,小组成员人数过多,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教学组织工作难度大,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个别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最后,不遵守规则。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小组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等。

五、应对策略

(一)教师要把握好关键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组织快乐课堂学习时,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必须深入领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掌握好关键的教学环节,控制好教学节奏,绝不能听之任之。如《“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一课的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阶段理解“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柳公权“心正”的句子,体现“笔正”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只要理解了“这是柳公权在劝谏穆宗皇帝时道出的写字和做人的关系,只有心正才能写出好字来,也只有心正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即可,不能任由学生讨论开去。

(二)导学案要精练而有导向性

在快乐课堂教学中,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其突出重点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学生应能够结合导学案的学习增长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充分反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让学生有明确的自学目标。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和相关资料获得答案,不宜设置太多的思考题,以免学生失去自学的兴趣。

(三)教师要注意倾听,适时点拨

快乐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亮点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交给学习小组,但是教师的角色是不变的,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学生间的交流情况,在全班展示环节有内容不完整的要及时补充,学生交流完成后要进行总结,重点关注学困生并给予鼓励和帮助,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第4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记笔记 注重积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81

一些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然而,语文却是基础之中的基础。众所周知,我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接受都要从理解开始,而只有接触语文的学习才能拥有相应的理解能力,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永远离不开扎实的语文基础。小学语文主要侧重课堂课本知识的学习,涉及面较窄,易掌握;而初中语文则向更多方面延伸,逐渐接近社会,涉猎戏剧、影视、广告等多个方面。初中语文学习内容日渐复杂,需要初中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学习方法,更有效的进行语文学习。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尤其是初中语文的学习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古诗词鉴赏题以及阅读理解题都需要学生具有相当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要着重注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创设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教室摆几排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学习,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多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及意义,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学生课余时间可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还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直接提高了理解能力,间接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

(二)教师带头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提高个人知识素养,丰富各方面文化知识。因此,要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必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率先掀起读书大潮,在平常与学生的交流中,多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引起学生阅读兴趣,重点强调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我平常讲课之余经常捧一卷书在教室阅读,这很快引起了学生注意,纷纷向前问我相关问题,一段时间后我欣喜的发现,班里许多学生也会在课间读书,时间久了,班里经常读书的同学阅读理解能力大大提高,语文成绩也因此上升了。

二、养成记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时语速通常较快,此时学生单靠听来学习的话肯定是可以听懂的,且大部分学生也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但由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短暂记忆,学生很可能在几天后完全忘掉所学内容。因此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就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课堂内容比较繁琐复杂,且需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单纯靠课堂记忆是无法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笔记分为很多种,课堂笔记、读书笔记、错题笔记,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比较重要。读书笔记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内容做的标注及感想,也可摘抄经典句段。课堂笔记则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教师所讲的重难点进行整理,以便课下及时复习。

课堂笔记不仅应用在初中语文上,这个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可以应用到各个学科的学习,因此,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要尝试并逐渐养成记课堂笔记的好习惯,特别是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教师授课内容多且复杂,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研究快速记笔记的技巧。

(一)了解学习内容后再记笔记

初中语文教学之初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一般包括对课文结构的梳理、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文章作者生平的认识等等,课堂结束后,学生普遍都认为所学内容太过琐碎,不易整理。因此,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就需要学生提前对课堂所学课文内容浏览预习,大致将文章浏览一遍,自己先梳理一下文章结构,在晦涩难懂之处做重点标记,将这些问题熟记于心,对自己将要做的笔记在全局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这样有利于把笔记做到最好。

(二)记笔记要分清重难点

课堂笔记不仅需要精简还要有重点,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有相应的难点、重点,初中语文也不例外,学生不能不顾内容的重要程度把课堂笔记乱记一通,而是要把握时机,争取记下最重要的、最难懂的知识,这样才能发挥课堂笔记的最大作用。

以上是最基本的记笔记的方法技巧,当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记笔记习惯,无论如何,教师要努力教导学生养成记语文笔记的好习惯,深入理解教师所传达的知识,同时也方便以后复习。

三、注重语文知识积累

积累其实就是一个语文学习的过程,这个学习的过程对于语文来说,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阅读的过程。在中考中,古诗词默写占很大分量,期中除了课本所学知识,还不乏课外古诗词,因此需要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多多接触课外古诗词,平时多积累,等到考试就不会手足无措。

第5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一、良好习惯的培养目标:

(一)课堂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认真倾听、认真思考的习惯

3、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4、认真做好笔记的习惯

5、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课后学习习惯:

1、预习的习惯

2、复习习惯

3、阅读习惯

4、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5、遇到问题多问的习惯

6、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热爱写作的习惯

二、活动过程:

(一) 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习惯:进行“课前准备优秀班“评比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1-2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

措施:1、教师统一课前准备的要求(学习用品、准备姿势)

2、组长组织进行检查评分

3、班长维持纪律,科代表带读。

活动形式:

(1)第一周内各班教师对活动明确要求,并进行强化训练。

(2)第2周内备课组长对4个班语文课随机进行抽查,对课前准备做得好的优秀班级进行奖励。

2、认真倾听、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3-13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

措施:

1、明确倾听、思考、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要求,合理分好学习小组。

2、主要采用鼓励、及时评价、榜样示范的方式,利用班级博客及黑板报及时反馈每月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

3、同级听课。

活动形式:

(1)利用3-6周进行班级学生“争夺小红花”活动,各班利用课堂进行优秀个人,优秀小组的“课堂优秀表现奖”的评比。

(2)利用7-8周进行“课堂评价”活动,四年级语文教师进行同级听课,对各班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进行评价。

(3)9-11周就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反馈课堂、反思课堂、整改课堂。

(4)12—13周再进行四年级语文教师进行同级听课,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

3、认真做好笔记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3-13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

措施:1、明确笔记的分类与内容、记在哪里。

2、规范做笔记的要求:结合运用上一年级的课题成果,教给了学生一套符号笔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课及课后对课文的字、词、句、段、篇、题目、标点、自己的疑惑处等的下面标上相应的直线、曲线、竖线、波浪线、黑点、圆圈、惊叹号、问号、三角、方框等,让每个人要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班上的符号系统基本一致;

3、小组长和科代表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活动形式:

1、利用3-6周进行班级“优秀摘录笔记”的评选活动,各班评选出优秀的摘录笔记,进行表扬。

2、利用7-8周进行年级优秀摘录笔记的展览,把各班评选出来的优秀摘录笔记进行展览。

(二)课后学习习惯:

1、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遇到问题多问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3—4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备课组长

措施:老师明确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的要求。对能自觉完成要求的实施小红花奖励。小组长检查等形式

活动形式:

(1) 第3周进行小组长的培训活动,让小组长能明确检查的方法、技巧。教师抽查,奖励做得好的同学。

(2) 第4周进行“作业小标兵”的评选。

2、阅读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5—15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备课组长

措施:1、教师明确要求,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明白阅读对思维发展的积极影响。

2、与班主任协商,利用主题队会或班会举行读书交流会或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

3、鼓励学生到阅览室借阅图书,交换所购买的书籍,分享体会。

活动形式:

(3) 第5周进行优秀书目的推荐,设计个人读书卡。

(4) 第15周进行“读书积极分子”的评选。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热爱写作的习惯

时间:2011学年第二学期13—16周

地点:四年级各班教室

参与活动人物:四年级语文教师、4个班学生

措施:1、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游戏或活动,在举行玩活动或游戏之后,马上让他们谈谈表现,记下心里活动变化过程,使习作贴近儿童生活。

2、充分利用展示栏 把孩子们的有个性的习作展示出来(让每个孩子的习作尽量得到展出)使他们充满自信心。

活动形式: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1)结合5-15周进行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间交流自己的写作作品,畅谈写作心得。

第6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如何落实这些理论呢?下面我就从教师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要看重课堂习惯。

1、善于用眼观察

注视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感知状态。在面对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时可以先强制要求学生注视老师的眼睛(神态)和动作(肢体语言)。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语文课堂中的教师板书非常重要)的时候,学生应该认真观看黑板,密切注意书写内容。当某同学在发言或表演的时候,其他学生应当看着该同学的眼睛和所做的动作。作为基础学科,语文课堂需要加强情感交流,营造生动活泼的主题鲜明的课堂气氛。建议开展课前知识小测试、生字词听写、古诗文背诵等活动,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学会用耳倾听

倾听也是重要的课堂学习方式之一,只有良好的倾听者才能抓住说话者的要害,才能充分领会说话者的意图及话语的精神所在。倾听也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是最起码的礼貌,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别人才会接纳、尊重与你的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当老师讲述或同学发言的时候,应强调学生们认真地倾听,同时还要注视着发言者,不能做其他的事。在听取发言的过程中,如有其他问题或想法,可以先作好简单的记录,决不允许随便插话抢话,等老师或其他同学发言完毕,才可举手提问或提出不同意见。这样的训练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3、乐于动手实践

动手,其实就是要做好课堂笔记。必要的课堂笔记有助于过后进行讨论学习,便于重新拣起细细思考慢慢消化。做笔记绝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地作重点记录,要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并且当天一定要作好整理归类。笔记一般分为教科书笔记和课下笔记,前者用来根据课本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课进程记录盲点、遗漏点,后者用来记录课下学习或者作业考试中的难点、易错点、思考点等。

4、多动脑勤思考

这一点笔者认为应包含听课和质疑两部分,除了上课时思维必须紧跟老师脚步外,还得在学生学习深入后逐渐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质疑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善于质疑的人,必定善于发现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可以用具体的公式和数据来表达。理科往往答案唯一或固定不变,而语言文字复杂多变,我们知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语文知识细节,由于认知个体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结论、得出相悖的答案也是很正常的情况。因此便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多根据自我意识自由赏析文章词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其次,不能放松课后习惯。

1、预习复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是在谈复习的重要性。对于未接触的知识,先期预习,可以找准自己的弱点,在听讲中着重关注,有利于针对性学习。

2、扩大阅读面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举足轻重,课堂上的阅读主要用于自习、预习时的课文研读。不少老师还会让学生阅读课外的报刊、书本(名著)等。要让学生和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单凭课堂上的累积,应对考试还行,但要是想成绩拔尖并且受益终生,那么课外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阅读就不需要像课本那样要求严格的记忆,而是可以在很轻松的情况下,当作一种消遣。

3、加强记忆

第7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新课程的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观主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本,师道尊严,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绝对服从教师。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厌烦、疲倦,缺乏思维和积极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师生平等、民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指导者、引路人。

2.选修课的教学要立足实际,联系高考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仍然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要求上,仍要体现基础性,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思维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学用结合,为终身发展夯实语文基础。另外,立足实际,在选修课的教学中适当与高考相联系,这也是破除选修课程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如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在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时,教师联系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调一些方法,进行比较阅读;学习古代散文时,联系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进行一些高考相仿试题的随堂练习,并请学生讲解。教学《外国小说欣赏》时,可以和高考散文阅读的能力相联系。这些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选修课的动力,帮助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

3.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方法,只凭传统的教具演示,学生很难理解,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多媒体技术利用有效演示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不但能给出结论,还能演示变化的过程,使那些原来需要绞尽脑汁却表达不清的问题,现在变得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制作成直观的画面,化繁为简,帮助高中生加深理解、突破难点,激发学习兴趣。

4.教师要善于用生活丰富学生的思想

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文本分析时,教师少不了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生活积累,就不可能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这些学生在探究中往往会人云亦云,毫无自己的思想见解。这种状况会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让学生盯着几本教科书、练习卷,那么,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将很难有进步。高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审视生活,发现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观察,关注学校的教学楼、操场、宣传橱窗、食章、宿舍等区域的人物活动、场景等,也可以关注家人的一言一行,分析他们的心理性格,更可以关注社会中某些地方的风土人情,然后把自己的所教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发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也对生活拥有了自己的思想、看法、主张。

5.关于记叙文写作

5.1注重审题与选材。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选材不当、写作重点不突出、记人记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当、对标题把握不准。审题通常指的是,审体裁、审范围、审重点(题眼)、审人称等。不少同学常常忽略审重点和审范围。例如,《变化在我身边》写作的重点是我身边的变化而不是我本身的变化,《一句名言鼓舞着我》重点不是一句名言的内容及由来,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回忆的一个人》写作的重点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忆的思想和言行,为了突出重点,表现中心,选用的材料必须典型。选用的材料可根据标题酌情安排。例如,写整体(像《温暖的班集体》)选材力求点、面结合;写个人,则或选一件典型事例,或写某人2―3个生活片断。

5.2语言清晰、形象地表达是关键。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更是作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的表达能力,不但直接关乎语文的作文教学,而且与教师作文评价休戚相关。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作为个体语文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记叙文写作中,语言能力最重要的特质是语言的形象性。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训练学生流利地书面表达,写出语言通顺的文章。开展记叙文的写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表达从“通不通”过渡到“好不好”,是一个质的突破。能否达到清晰形象的语言表达水平,是高中生记叙文语言表达能力从量变到质变成功过渡的关键。

6.语文教师要广泛阅读专业内外的书籍

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应该是活水而不是死水。陶行知先生曾说:“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对经典的态度会感染学生,对经典的理解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品位,对经典的阐释会塑造学生的灵魂。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具有深厚而广博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搞好语文教学。

7.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虽无定法,但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学生经常评价哪个语文老师的课上得有劲哪个课上得没劲,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尽管很多,但和教师是否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每堂课都是教师讲到底,学生只是个木偶,那么有谁愿意节节课陪你“演戏”呢?如果每堂课都是问到底,那么学生的神经也受不了。因此,教师每节课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并且注意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推陈出新的课堂,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创新带来的学习乐趣,并将这种学习乐趣进行到底。

第8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5—0084—01

一、让学生轻松地入课堂,激发学习语文的欲望

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是让学生在接触了大量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语文的感悟能力,从而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感悟。

在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情绪是决定教学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学生只有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走进课堂,才能充分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语文教师要善于调控好课堂,别出心裁地营造和谐的氛围,使语文课堂每天都有亮点,每堂课都是“崭新”的。

要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开场白”的设计是很有讲究的。在每堂语文课之前,我习惯用一分钟时间来调节学生情绪。或微笑走上讲台,向同学们道声亲切的问候;或用漂亮的板书写出一则哲理名言,引起学生注意;或用一番幽默的话语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总之,就是要让语文课堂有一种张力。让每个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课堂的丰富和美丽,轻装上阵,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培养学习的热情

语文课堂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技能获得,不是靠老师的传授,而是靠其自身的实践。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天职就是要鼓起学生的雄风,将他们引入神圣的知识殿堂,让他们自主地毫无拘束地去探寻,去发现真理。

语文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既要紧扣教学目标,又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堂上要做到人人有事可做。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要去尝试的欲望,有实践的机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各自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都能从心底发出一声呐喊“我能行”。

三、让学生愉快地展示,提升学习的能力

成功的语文课堂,永远是鲜活灵动的课堂,学生带着问题满怀希望地阅读,去思考,同文本对话,与同学交流,都必然会有所收获,谁不希望辛勤得来的成果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呢?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善解人意,适时地为每个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在自由的展示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我在组织学生开展“雨的诉说”为题的语文活动时,就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明确活动的主题,然后交代活动的步骤和要求,整个活动分为三大块,即“听听我的足音”,“说说我的功过”,“读读我的韵味”,让学生自愿选项充分准备,最后让每位同学在班上汇报,展示自己的成果。

活动开始后,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如鱼得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活动的准备之中。那天,整个教室简直成了一个大舞台,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发言,争着展示自己的成果。听雨声的,描摹雨声的,绘声绘色;说雨功过的,举例具体,丰富,评说的恰如其分;最为精彩的要数“听雨的韵味”,或叙述,或朗诵,仅描写雨的古诗句竟列举出26例。朱自清笔下的“春雨”,王维笔下的“朝雨”,杜甫笔下的“夜雨”,张志和《渔歌子》中的“细雨”,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暴雨”…… 课内的,课外的,一年四季中的,许许多多描写“雨”的文句,都被学生搬上讲台。这堂语文活动课,既生动又活泼,给每个学生都留下了快乐的回味。

四、让学生自主去积累 全面提升素养

第9篇:课堂笔记语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复习课;上课;效果

我们要了解复习课的特点。复习课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深化。通过回顾要能使学生拾遗补缺,构建出知识的框架和体系;通过回顾要能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有新的收获,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呢?

1. 在复习课中的几个关系

(1)讲和练的关系。平时的课堂教学是以讲授新课为主,所以讲的比重要大些,练习是辅的。而相对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来说,复习课就要突出练,当然也要有讲,但复习课中的讲是对重点、难点的精讲,讲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练的效果。

(2)课上和课下的关系。抓紧时间是复习期间很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方法,但在这一关系上,我们要看重课上,要抓紧课上时间,不能课上抓不紧,课下抢时间。所以我反对课下布置过量的作业,作业的量大,学生的负担就大。势必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作业的质量,而实际上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时间乘以效率等于总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抓紧时间,但更要注重效率。这就要求老师在复习课中,对复习的内容要明确,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检查和评价要及时、准确、有鼓舞性。

(4)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老师是复习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老师对复习课要有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要精心备好复习课,在备课中老师要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整理出知识的框架,重点要能突出,难点要能突破,知识点要能落实。

学生是复习课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实践的效果和执行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所以在复习课中,老师要围绕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来组织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和配合,要注重学生复习的效果。

2. 组织语文课复习时应联系语文的学科特点

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基础知识要得到落实。语文需要积累的东西比较多,也很琐碎。像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字词的音形义的积累、文学常识的掌握等,这些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但在复习阶段这些东西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落实。所以在复习阶段的语文课上学生的朗读、背诵和教师的检查是主要的内容。基本的语文知识,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文章结构等,也都要在复习阶段经常提起,以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强化。

(2)语文能力要得到提高。在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中的语文能力主要是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知识主要靠的是积累,能力主要靠的是训练,这也就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目前为什么除了背书就是做题。为了使训练的效果更好,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大量的辅工作,包括训练前的重点讲解,筛选出典型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认真严格的练习,耐心细致的批阅,最后是有针对性的讲解,纠错改正情况的检查。只要经过这一套程序的扎实循环,就能受到明显的复习效果。

3. 语文复习课面对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问题

(1)学生的基础差。学生的起点低,基础差,这一点已不容置疑。我们再抱怨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正视这一现实的基础上展开工作。所以,我们广大教师要降低标准,放低对学生的要求。在教学中切记要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对学生做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2)学习风气不浓。谁也清楚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而学习风气的养成主要在于广大教师的管理。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学生管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义务,对学生违纪行为的熟视无睹是对教育者神圣职务的亵渎。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负责任势必造成学生对老师的轻视,使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本学科教学成绩的落后,学生毕业后也会看不起老师。所以,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都应加大管理力度,做一个管理型的教师。事实上,那些在教育界颇有成就的教师都是擅长管理的。加大课堂教学中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4. 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

(1)强化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了。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

(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

(3)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

5. 学生学习自主化

(1)制作复习笔记。在复习时,通过艰苦的思考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应当珍惜这个学习成果,及时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今后使用。有了复习笔记,就可以使今后的复习保持连续性,不必一次次简单重复了;有了复习笔记,可以促进知识由繁而来向少而精的转化;有了复习笔记,时常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强化记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