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爱情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笔者于XX年12月对jy大学的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在对jy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综上,通过对jy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jy大学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爱,简单而又简约!我们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需要上的!我们身边的爱是轻轻的来,而又轻轻的走!没有线,没有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简约!又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如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挥刀剑,断盟约,相识注定成大错。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如流沙,爱是什么?相爱,不就是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还有我现在想的是现在相爱,以后会怎么样呢?会结婚嘛?所以我很犹豫,我很彷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
二、大学生的爱情观既让人充满向往,又很脆弱
三、大学生的爱情观又是不协调的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有美好的爱情观念,但又产生一些不良现象。导致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一是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必再为温饱问题而疲于奔命,这为人们的爱情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提供更多的资本;二是外来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最主要的还是部分大学生游手好闲、思想放松、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进取精神,再加上一些老生的消极宣传,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一种晚追不如早追,不早追连丑的都不剩的错误意识。
四、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端正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不良之风的措施。
(一) 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教育
1、端正恋爱态度
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强调婚姻的封建义务,无视人有爱的权利,具体表现为包办婚姻三从四德等,那是对人性的奴役,必须予以否定。但是,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不承担爱的责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泥潭,这种只图享受、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理应受到指责。一位教育家曾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惜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好色之徒,是堕落者。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她缔造幸福。这种爱的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爱,而不能用道理去爱。爱,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当然也只能用感情去爱,这并没有错,但人作为人,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之爱其所爱,除开感情因素,也应当讲究理性,应当符合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无理性的爱是盲目的,很危险的,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2、摆正爱情的位置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人生的主宰应当是事业,只有伟大的事业对人生才具有决定意义。流传至今的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作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要克服大学生客观上的爱情至上,光懂上述道理还不够,还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变儿女情长为胸怀大志,用理想的感召力焕发学习的激情,把兴奋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学习上,从而真正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爱情服从学业,爱情促进学习。
3、加强恋爱道德教育
针对当代大学生传统伦理观念逐渐淡化的特点,进行恋爱道德观教育。
(二) 结合正确的标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择偶
如果大学生真的要谈恋爱,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保持慎重。在选择对象方面,不应过于片面,身材不应成为决定因素,关键在于对方是否具有上进心和善良心、是否跟自己志同道合和起到相互促进之作用。在追求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应该相信随缘和顺其自然之说,因为爱情是可以追求但绝不能强求的,只要双方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相互从对方得到帮助、依托和快乐,所谓的爱情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三) 大学生应注意交往的艺术,有做人的原则
如何与异性建立恋爱关系、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是高职大学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力图使同学们对爱情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会正确的处理恋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爱情教育;爱的能力;爱情挫折
1 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性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它是一种高级情感,并非纯粹的精神依恋,包括生理因素。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包含同性恋。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情感。衡量一个人对自己的另一半有无爱情,爱到何种程度,可通过“对方是否真心帮助所爱之人做其所期待的所有事情”该指标来衡量。真正的爱情是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结合,如果二者不能统一,那么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情。
2 大学生合适谈恋爱吗
究竟大学生合适谈恋爱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态度是顺其自然。
符合标准而不爱,说明你害怕成长。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8-25岁时个体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形成爱的品质,处理亲密对孤独的心理危机,寻求友谊与爱情的愿望日益强烈,拒绝去爱或消极等待爱的来临都会失去人格成长的机会。大学生恋爱既是本能需求,也是身心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积极的恋爱可使大学生加强责任意识,身心健康发展。
学习爱的知识后,积极地去寻找,不一定在大学期间能找到。爱与不爱由你自己判断。
不符合标准而接受爱,则是爱的轻率。大学里没有恋爱就很失败吗?别人恋爱了自己就“落伍”了吗?没有人追我我就没面子吗?……回答:否!这些所谓的“标准”很世俗,用这些“标准”来对待恋爱,首先就没有尊重自己的感情。爱情,在相爱双方的心灵里,不在别人的目光里。出于面子、出于从众、出于“流行”而对待爱情,是失重,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当我们发现身边的朋友都开始谈恋爱了的时候,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也想找个人谈恋爱。这也是同调行为的一种体现。当周围朋友中谈恋爱的人数逐渐增多时,人的同调行为会逐渐转变成一种强迫观念,认为自己不谈恋爱不行。结果降低了自己对恋爱对象的理想或标准。
3 培育爱的能力与责任
3.1 爱的表达与拒绝
有爱之人要敢于表达自己,这是一种示爱能力。面对别人的示爱,要能即时地做出判断,并做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要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对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切勿优柔寡断,同时要掌握拒绝的方式方法,尽量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作为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高职大学生一定要注意一定不要拿别人的感情炫耀。
3.2 高职大学生如何维护好恋情
3.2.1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恋爱观,爱不仅是每个人拥有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承担着一份责任和义务。所以,首先明确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爱情虽然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它并非是人生的根本宗旨和全部,如果人生只为爱情而活,生活也会变得乏味。其次,明确在大学生活中爱情的正确位置。学生主要以学业为主,这是亘古不变的,大学生应该明白学习与事业息息相关,没有扎实的知识、技能难以寻得理想的职业,美满的爱情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3.2.2 要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理解对方是为双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值得别人去爱的人,别人怎会全心全意爱你。因此恋爱双方要为自己和对方留一定空间。处理好学习、工作、朋友和恋爱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恋爱的生命力。
3.2.3双方要保持一定的沟通频率(每周联系不低于3次),让对方随时知道你在做什么,对方才会安心。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性别、年龄、每周在一起的时间、恋爱程度和双方是否在同一城市对恋爱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越大,关系满意度越高,每周在一起的时间超过18小时者恋爱满意度高于每周在一起时间低于18小时者。当个体对自己的关系感到满意时,会通过种种方式和措施来逐步建立起承诺,希望彼此的关系能长久地维持下去。
3.2.4由于爱情具有排他性,因此为了让对方放心尽量不要和其他异性单独接触。
3.2.5要学会营造浪漫气氛(重要的日子送小礼物,每周都要留有俩人单独相处的时间)。
4 如何做好高职大学生的恋爱挫折教育
既然选择恋爱,就要学会承受恋爱中的各种挫折,学会正确对待失恋。
4.1 开展专题教育,教会高职大学生利用合理情绪疗法摆脱失恋阴影
事件A:失恋,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
情绪C:抑郁和对女友的怨恨。
信念B:我那么爱她,可她却不再爱我,做出这样的事,真是太不公平,太让我伤心了。
驳斥D:
(1)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吗?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曾经爱过她?
(2)我爱她那是我自愿的,她并没有强迫我这样做,那我有什么理由强迫她?难道这对她公平吗?
(3)如果我爱过谁,就要他一定一直爱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绝对化的要求真是太不合理了。
新观念E:
(1)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她可以去选择别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
(2)要像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
(3)虽然相互爱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看个人的缘分了。
(4)感情上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也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希望的那样始终不变的发展下去。
4.2 加强性知识教育,引导高职大学生思考和讨论大学生的婚前、大学生的意外怀孕、同性恋、为情自杀、在公共场合过分亲昵的行为等
开展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社会的主流文化不提倡大学生有婚前,大部分家长的观念是相当的传统的,社会对男女的要求标准是男松女严的双重标准。因此,婚前给双方的交往带来心理压力。婚前给双方以后可能的分手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行为发生时的环境会影响的质量,较低的质量所产生的心理负担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生活。无论作出怎样的选择,都必须考虑好将来自各方的压力,若还没有准备好,最好不要轻易发生婚前。在公共场合过分亲昵的行为很多高职大学生没有正确的看法,甚至认为是敢于向他人展示爱的行为,完全没有意识到公共场所过分亲昵,旁若无人有损爱情的纯洁和尊严,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4.3 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爱情不是靠金钱来衡量的,帮助大学生认识恋爱中不合理消费的危害,促使他们形成合理消费的意识,理性思考,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5 结语
目前高职大学生恋爱已经非常普遍了,由于恋爱挫折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做好高职大学生的爱情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恋爱和性、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和责任、学会应对恋爱中的挫折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新颖.当代大学生恋爱情况与思考 [J].北京教育,2012,05(603)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蔡培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大学生 爱国主义 情怀与表现
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表现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广泛收集有关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表现》项目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分发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回收有效率为89%。在认真梳理、分析调研材料的基础上,作出以下调研报告。
1.调查情况简介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刻关注国家动态
据统计,87%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阅读网站新闻,搜索相关论坛,观看电视新闻报道等方式了解国家时事,关注国家动态。
尽管寝室没有电视,学生在了解外界信息方面主要依靠网络和报纸书刊,信息量有限,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绝大多数同学了解和关心涉及国家的问题,说明多数的学生是时刻关心国家时事的,从而反映出多数学生是爱国的。
(二)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
调查显示,93%的学生愿意加入志愿者行列,为国家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纵观近几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志愿者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助受灾群众。同样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更有大批志愿者出现在大街小巷,向国内外友人提供帮助。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中感染着人民群众,唤醒着更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理性表达爱国主义情怀
据了解,81%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偏向理性化,反对用暴力或更激进的方式解决问题。
大部分学生对在抵制日货方面的行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用理性的方式解决为题,如参加由合法的签名游行示威活动、在外国餐厅就餐时索要发票等。
(四)提升自身修养,展现爱国主义精神
调查中发现,有68%的学生愿意在毕业后加入中国人民的队伍中去,成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在国家为难之时挺身而出。75%的学生有意向继续相关专业的深造,希望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以现代化非武力的专业化技能解决国际争端。
2.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的过程中虽然反映出了很多主流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人们的期望相比,有些学生还是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的。根据调研情况所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一)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成度还不够
调查数据显示,12%的学生对国家大事一点也不了解,同时,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还有一小部分对国家的事的了解基本源于听周围人的讨论,甚至根本不知道。
就此我们认为,对待时事的关注程度很大程度上能显示出一个人对国家的热爱程度。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还不够,这就显示出了大学生对国家现状和前途的不关心。
(二)一些大学生的爱国行动的参与热情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14%的学生表示不会参加合法的爱国游行等活动。与此同时,8%的大学生认为当中国遭到外来侵袭的时候,个人权利至高无上,他们表示不会去参军。
我们认为,大学生缺乏参加爱国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对爱国行为的认同度和参与程度还不够的,有8%的学生认为个人权利至高无上,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这些学生认为个人权利高于国家,在国家遭到侵略的时候也不会挺身而出,为国献身。
(三)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行动过于偏激
据调查分析,一部分学生认为对于达赖集团策划暴力犯罪事件、破坏奥运圣火传递、西方恶毒攻击中国等事件,应动用武力来解决。这种激进行为过于偏激,更多是寻找娱乐趣味,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事件,不应采取不理智的行动。
(四)一定比例的学生对祖国的认同率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32%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将会移居海外,不打算移居海外的只有26%,另外还有18%的人犹豫不决。
打算移居海外的学生认为,国外的经济较比国内发达,国民素质较高,教育体系发达,生活条件好,政治制度完善,生活环境优美等。他们认为国内各方面较比国外都相对落后。我们认为崇洋的心理,已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较低。
3、解决办法
(一)增强集体荣辱感
参加座谈会的同学纷纷表示要做好分内工作,多参加校园活动,增强集体荣辱感,作为表达爱国热情的最好方式。只有集体观念强,才能形成强烈的爱国情。
(二)不断推陈出新
爱国主义教育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应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滋润我们的心田,让人们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一定要铺天盖地,也许一部电影,一卷著述,一则故事,一首歌曲,一个游戏,一个活动都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祖国的可爱之处,让人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由此看来,形式的创新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同样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确保与时俱进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媒体在宣传爱国主义的时候,引用的还是很久以前的例子,虽然很有代表性,但对于大学生来说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物事迹会有更好地宣传效果。
(四)正确引导,注重实践
大学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做事容易激进,易被眼前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理性思考问题,因此需要大学生用一种理性的思维指导自己的爱国行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教育,学校方面可以举办相关社会实践,如体验贫苦生活,让大学生亲身去体验,去了解,使感性思维方式上升到理性高度。
参考文献:
【1】陈海青.钱伟长爱国主义教育思想[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2】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结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定量ELISA;血清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030-02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relevance of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colon cancer
XU Zhizhen1 ZHANG Xiaoxue2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ongji City of Shanxi Province, Yongji 0445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 Children′s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03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colon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ELISA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serum VEGF content in fifty six colon cancer patients and twenty three normal control persons. Results Serum VEGF level in colon cancer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in control group, serum VEGF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a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metastasis. Conclusion There i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serum VEGF level for the diagnosis of colon cancer, which can reflect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olon cancer.
[Key words] Colon cance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Quantities ELISA; Serum
目前,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的侵袭、转移仍是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肿瘤的生长及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形成又依赖于血管生长因子[1]。在目前已知的20 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及相关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被认为是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调控因子[2],它是一种特异性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 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肿瘤的生长、转移中起重要作用[3-4]。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内的VEGF表达与组织分化、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VEGF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肠癌病理改变程度的关系,为结肠癌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结肠癌组56例标本均取自2008年1月~2010年8月在本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男36例,女20例,年龄39~76岁,中位年龄56.2岁。其中,高分化或中分化结肠癌30例,低分化或未分化结肠癌26 例;未及浆膜层22 例,累及浆膜层34例;无淋巴结转移26例,有淋巴结转移30例。结肠癌标本按照Dukes分期:A期9例,B期15例,C期20例,D期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放疗或化疗。选取健康献血志愿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1~78岁,中位年龄58.4岁,作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癌患者在术前空腹取外周静脉血2 mL,对照组亦取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混匀后于4 ℃ 3 000 rpm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存于-70 ℃冰箱中待测。
1.2 试剂与方法
血清VEGF测定采用人VEGF ELISA检测试剂盒(美国R & D 公司产品),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最后用酶标仪于波长450 nm 处测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出VEGF 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均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
结肠癌患者血清VEGF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 < 0.01),见表1。
2.2 血清VEGF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血清VEGF的表达在低分化或未分化结肠癌组与高分化或中分化结肠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累及浆膜者、有淋巴结转移者及C/D 期者显著高于未及浆膜者、无淋巴结转移者和A/B 期者(P < 0.0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基础。研究表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它是一个复杂过程, 许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5]。结肠癌主要通过血管和淋巴管发生远处转移,肿瘤中血管和淋巴管数量越多,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就越大,并为肿瘤生长提供必需的养料和转运其代谢产物。同时,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在炎症和生理及病理的血管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6]。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更易导致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本研究显示56例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 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且进一步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结肠癌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 分期愈晚者血清VEGF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部分国外报道一致[7-8]。因此,可以认为VEGF 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同时结肠癌患者随着Dukes 分期增高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越差,说明结肠癌患者血清VEGF 水平可以作为动态监测结肠癌进展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有学者认为循环中VEGF的主要来源是肿瘤本身,肿瘤细胞分泌的VEGF进入血液中的可能机制:VEGF随穿过血管壁的血细胞进入血液;VEGF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扩散到血液中,说明血清VEGF水平可以替代组织VEGF的测定[9-10]。
总之,目前研究表明血清VEGF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学类型,尤其是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Dukes 分期密切相关。并且测定血清VEGF表达易取材,且操作简单,便于临床上推广应用。同时可以开发出相应的药物等阻断VEGF与其抗体结合抑制肿瘤淋巴管和血管的生成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淋巴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Tsai WS,Changchien CR,Yeh CY,et al. Preoperative pLasm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ut not nitrite is a fusefuL compLementary tumor marker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 Dis CoLon Rectum,2006,49(6):883-884.
[2] 吴晴,李兆申. 消化系统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 3666-3672.
[3] Nngy JABenjamin L,Zeng H,et al. Vascular permeability,vascuIar hyperpermeability and angiogenesis[J]. Angiogenesis,2008,11(2):109-119.
[4] 封英娟. 结肠癌中VEGF-D、VEGFR-3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5):613-616.
[5] Li JK,Yu L,Shen Y,et al. Inhibition of CXCR4 activity with AMD 3100decreases invasion of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in vitro[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9(14):2308-2313.
[6] 关如东. 结肠癌组织中MMP-9、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2010,50(3):91-92.
[7] Moehler M,Frings C,Mueller A,et al. VEGF-D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ggressiveness and is downregulated by cetuximab[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8(14):4156-4167.
[8] Su JL,Yang PC,Shih JY,et al. The VEGF-C/Flt-4 axis promote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ancer cells[J]. Cancer Cell,2006,9:209-223.
[9] 顾磊,张玉,查文菁. 结直肠癌组织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12(33):794-796.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恋爱问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大学生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上的成熟,恋爱成为了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什么是爱情”“大学生可不可以谈恋爱”“大学期间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一直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热门话题。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老师的日常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我们不难想象辅导员老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看法以及在此看法下开展的教育工作将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现阶段辅导员教师看待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常见观点
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辅导员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大多数是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与在校大学生年龄差距小,容易有共同语言,难以形成代沟,有利于其工作的开展。但是这些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辅导员教师往往自身还处于爱情的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爱情观。他们面对学生的情感问题常常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开展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健康教育,也不知如何指导大学生树立爱情观,树立怎样的爱情观。
(一)大部分青年辅导员教师在看待大学生恋爱问题上缺乏自己的主见。随大流的认同老师们的普遍意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对大学生的恋爱现象装作“视而不见”。对谈恋爱的大学生,辅导员老师往往潜意识的采取回避态度。
(二)另外部分辅导员老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持反对意见,认为大学生不应该谈恋爱,认为恋爱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当然在大多数的时候他们的口头保持中立立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恋爱的学生群体存在歧视。如在干部的选拔任命,在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甚至在推荐入党及其他评优评先等方面让恋爱的大学生均处于劣势。
(三)当然也有部分辅导员老师看待恋爱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确实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甚至更加的关心,爱护谈恋爱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能够成为指引大学生学习、生活及爱情道路上的明灯。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
大学生群体从恋爱的心理卫生角度分析,因为其人格不成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及其恋爱行为的正确指导将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一)对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缺乏关于爱情的基本知识。在校大学生渴望爱情,但是往往又不了解爱情。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而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彼此真挚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爱情具有平等性、相互性、忠贞性(排他性)等基本特征。
(二)对大学生恋爱现象缺乏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往往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出现不良行为。如因恋爱而无心读书、荒废学业、因失恋而自暴自弃甚至自杀、在公共场所发生不文明行为、未婚先孕者影响学业等。
(三)对恋爱的大学生群体关心爱护不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群体应该遵守的职业精神,对学生的关爱是教师快乐与幸福的源泉。恋爱中的大学生也是我们教师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因为恋爱的原因被其他同学所孤立。他们的精神压力与生活压力更大,更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
三、高校辅导员就大学生恋爱问题应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爱情是每一个人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倡真挚的爱情。建立在信任、理解、包容和奉献基础上的爱情才能长久。两人要共同在一起长期生活,不应是看中对方的地位、钱财、家庭,而应注重对方的能力、人品。在恋爱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婚姻生活打好基础。
(2)要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爱不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和奉献。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具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二是对家庭、父母、孩子、朋友和爱侣的责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获得崇高的爱情。
(3)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恋爱关系包括自己特有的感情和义务,它只能存在于恋爱者两人之间,不容许第三者介入。双方要真诚相待、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也实事求是地对待对方。
(二)指导学生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问题
爱情与学业的矛盾,是大学生恋爱最大的难题。大学阶段是成长、成才的黄金阶段,是个人精力、能力、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是储备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期。而当爱情来临时,胸怀远大抱负、肩负繁重学业任务的大学生,常常陷入深深的矛盾与迷惘中。“甜蜜美好的爱情我所欲也,成绩优良的学业亦我所欲也。两者难以兼得。”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权衡好两者的轻重,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
(三)指导学生处理好恋爱中的消费问题
由于大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还并不成熟,对爱情的了解往往还停留在用金钱追求浪漫的层次上,缺少一份对待现实理性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从表面上看,恋爱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这种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大学恋爱缺乏社会恋爱的现实和理性,对爱情的浪漫要求程度比较高,但这一切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爱情高消费和经济低收入的矛盾。同时,恋爱高消费会造成大学生爱慕虚荣、互相攀比的非理智心态,对个人成长造成不利。
(四)教育指导学生遵守恋爱道德,恋爱行为健康文明
道德是一种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指导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恋爱中的道德就是人们在恋爱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原则。恋爱行为方面要求: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行为上要大方。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初次恋爱,在开始时常感到羞涩与紧张,随着交往的增加会逐渐自然与大方。这个时期要注意行为举止的检点。动作上高雅,避免粗俗化。恋爱过程中要平等相待,相敬如宾。不要拿自身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不足,以此炫耀抬高自己,戏弄贬低对方。
(五)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恋爱中的挫折。
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如果所受到的挫折超过承受能力而得不到合理的情绪疏导,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有的大学生因此借酒浇愁,有的大学生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还有的大学生因此走上自杀甚至犯罪的道路。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老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领路人。加强大学生爱情观教育是辅导员老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大学生人生成长历程的重要环节,它们不仅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个人幸福和前途,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林澍峻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困惑与调适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恋爱状况;爱情价值观;性别差异
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十七八岁到三十岁之间是形成亲密与孤独的关键期,是个体建立友谊和爱情等亲密情感的重要发展阶段,一个人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与他人进行深层的情感交流,就会陷入孤独和寂寞。研究生作为当代青年的典型群体,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趋于成熟,恋爱问题已是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们的恋爱已不是为了恋爱而恋爱,为消遣而恋爱。双方经过一定的接触表达自己的情怀并接受对方的爱慕之后,恋爱关系便形成,并在此基础上上也开始为婚姻及未来做打算。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研究生的爱情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爱情价值观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爱情价值观是个体对爱情的认知、评价和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属性。它在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经形成,对个体的个性品质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希庭等人认为爱情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在爱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涉及什么样的爱情有意义,什么样的婚恋生活幸福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婚恋对象等问题。
在爱情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上,郑莉君等的研究指出大学生的婚恋观念由传统保守逐渐走向开放, 大多比较正确和积极。樊帮水等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爱情观可能是影响其恋爱关系适应的重要因素。在爱情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以及教育方面,黄家兵认为大学生十分有必要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因为这会对大学身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孔燕强调应深入了解和调查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 这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在读研究生400人为被试,剔除丢失的被试及数据无效的被试,有效的被试共有368人。
采用廖莎莎(2006)编制的青年爱情价值观量表。该量表包括43个题目,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贪图取向、现实功利取向、理想浪漫取向、传统奉献取向。该量表采用5级记分,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问卷总体和四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17-0.904之间。将正式施测的问卷分成对等的两半,计算这两半的分数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分半信度在0.750-0.912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结果
研究生的爱情价值观主要是传统奉献,其次是现实功利和理想浪漫,较少趋向贪图的爱情价值观,这说明现今研究生的爱情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
(一)不同性别研究生爱情价值观的差异
表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注:*p
男女在贪图取向、理想浪漫取向以及传统奉献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更趋向于传统奉献,这说明女性在爱情角色中依然是较传统奉献多的一方。男性则更趋向于贪图和理想浪漫,说明在两性关系中虽然接受很多新思想的冲击,但女性依然较男性保守,而男性则较为开放;对于爱情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理想化浪漫化倾向,在现实功利维度上,女性较男性现实,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黄希庭、郑涌(2007)的婚恋价值观研究也发现女性择偶中的现实功利趋向明显增加,男女在择偶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更加看重“能力”、“才华”、“父母态度”、“收入”等项目,而部分女生比较看重对方的“收入”、“家庭财产”等。
(二)不同专业研究生爱情价值观的差异
不同恋爱状况研究生的爱情价值观在现实功利取向、理想浪漫取向、传统奉献取向三个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在现实功利取向上,单身(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研究生显著高于比已有非常确定恋爱关系的研究生;理想浪漫取向单身(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研究生显著高于已有非常确定恋爱关系的研究生;在传统奉献取向上,已有非常确定恋爱关系的研究生显著高于单身(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研究生,已有非常确定恋爱关系的研究生显著高于单身(从未有过恋爱经历)的研究生。
爱情价值观是个体对爱情的认知、评价和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属性。但爱情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对于正值青年时期的研究生来说,爱情经历也会影响他们的爱情价值观。处在恋爱期的研究生陶醉于爱情的芳香,表现作出更多的理想化浪漫化,更愿意为了另一方去付出,而单身(从未有过恋爱经历)的研究生也表现出一定的理想化浪漫化,但同时也表现出较多的现实功利色彩。
四、对高校培养硕士研究生正确爱情价值观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叶华其.当代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现状研究[J].2010(6): 84-87.
[2] 黄希庭,郑涌.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黄家兵.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与心理健康[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6(6):89-90.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找准切入点
爱情题材作品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并占有相当的比重,这是根据当代学生身心发展教育的需要而设置的,符合新课程理念,顺应着时展要求。我们应该通过这类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必要的爱情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爱情的材料,引发学生对爱情的思考,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结合文本师生共同讨论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例如我在讲授完《致橡树》后,让学生先从大家搜集到的材料中一起来寻觅,这时学生分组活动,选出本组体现爱情美好语句,初步感受爱情的纯洁与美好。(此处关于爱情的诗句略)
那么大家一起找找《致橡树》中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寻找意象、分析手法、鉴赏诗句,很快就能理解诗人用“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断然否定了贪图荣华富贵,炫耀自己的攀附爱情观……那么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再次体味文章中提到三个词——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之间的紧密的联系,理解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是世间永恒的美和力量,愈经历风雨,就愈显风范,她是情感的高标,人性的盾牌!
二、正视早恋,适时引导
在对课文深层次挖掘之后,我请同学们谈谈家长老师学校忌讳的话题“早恋”,引导学生正视早恋,为此,我设置了诸多问题,仅举一二。
例如:1.你觉得你在中学阶段可以开启美好的爱情吗?为什么?2.当早恋不期而入时你会如何面对?
学生讨论异常热烈,有正反不同意见,这时我引入名人对爱情理解材料及时补充。如: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不是花阴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软绵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
这种讨论不仅让学生理智对待青春期情感,也学会了在不合适时机遇到爱情时该如何处理。在同学们若有所悟时,我适时引导:只有努力学习,以高尚的人品、成功的事业作为基石,才能到达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
三、观看爱情影片,点评中感悟爱情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很多影视作品也会对青春期的学生爱情观产生影响,中学生是非观念差,容易受他人影响,好模仿,逆反心理强,考虑上述因素,我在教学后利用晚自习时间为学生播放有关爱情的影视片,如《早熟》等。同学们看完电影后,我让学生讨论: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是否是真正的爱情?男女主人公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我们要引以为戒?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我说过的“不能在冬天做春天的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女孩子要洁身自爱,男孩子要勇于担当。这时我说,马克思认为爱情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我们不应该躲避爱情,但也不应该过早地步入爱河。记得上大学时一位教授说过,大学生谈恋爱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经济基础,二是对彼此及双方父母负责的态度,三是有正确的爱情观。同学们现在正处在求学阶段,以上三个条件不能同时具备,所以我们不可在没有做好准备时就赶时髦地看别人谈恋爱自己也谈,那样不仅不能收获美好的爱情,也会因此影响了个人发展。
关键词:90后女大学生 恋爱与性观念 调查研究
爱情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也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文化的渗透也逐渐深入,拜金、盲目、攀比、偏激等消极恋爱观日益增多,由恋爱而产生的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理想、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今,在多元价值观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已步入我们的视野,特别是90后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她们的恋爱状况、爱情与性观念更引人关注。本文以对中文类90后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统计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其恋爱状况,恋爱与性观念,进而引导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与性观念,为女大学生自身成长提供保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1.调查基本资料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编问卷《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选取了湖南省A高校的300名在校90后中文专业女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数据的时间2014年5月,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回收有效率为97.33%。
2.调查结果分析
2.1恋爱现状――实践和观望平分秋色
在本次调查中,正在恋爱中的女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2%;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占9%;处于观望阶段,有适合的也可以考虑的占40%;在大学阶段不准备恋爱的只占19%。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今中文类90后女大学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已不是少数,也有不少比例的同学需选择理智观望。随着社会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恋爱已经比较普遍了。90后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跨进了神圣的文化殿堂,但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数同学选择将精力投放在学习及社会实践上,为今后的发展打牢基础。
2.2恋爱观念――文明理智是主流,偏激消极仍存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变迁、中西文化的碰撞,90 后女大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念下成长,她们更加的独立开放和向往自由,但是对于爱情,传统观念和理智依然对她们有着深刻的影响。
调查中显示,对于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的看法,有23%的表示反对,觉得有损形象、有伤风化,十分不文明;有16%的欣赏他们的勇气,但是自己不会这么去做;有55%的认为不合适,但是这是别人的事,自己管不着;只有6%的赞同,觉得很正常,那才是谈恋爱。虽然大学生不文明恋爱的新闻时有报道,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是支持文明恋爱的,数据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不文明恋爱现象的态度比较淡漠。
关于恋爱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大家都比较辩证和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34%的认为使自己与朋友疏远了;35%的认为使自己失去了很多自由;26%的认为使自己产生动力,促进学习;32%的认为浪费了很多时间;38%的认为增加了消费开支;另外的还有12%的同学选择了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从数据上看,恋爱对大家的负面影响相较会更多一些。
关于恋爱与学习,当恋爱和学习相冲突的时候,尽量让两者平衡的占78%;以学习为重的占19%;以爱情为重的占3%。作为学生,学习应该是首要任务。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爱情已经成为女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她们大学生活的重心变得多元化,希望在自己收获学习硕果的同时也能收获爱情的甜蜜。
2.3对待失恋――积极勇敢占多数,消极影响需重视
恋爱并不都能百分之百的成功,有恋爱就会有失恋。90后是自信的一代,但也被称为最脆弱的一代,尤其是女生,她们更加的敏感和缺乏抗挫折能力。那么,了解她们是怎么应对失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意义。调查显示,对待失恋,17%的不当一回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78%的会将精力转向其他事情,努力排解失恋带来的负面情绪;2%的会马上转入另一段感情当中;还有3%的会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从此消沉下去。这说明,失恋给绝大多数人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大多数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来转移注意力,自我调节和恢复;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经受不起失恋的挫折,失恋会给她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大学是让人向往的象牙塔,也是待人探索的小社会,人际关系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90后女大学生与分手的恋人是怎么相处的呢?有27%的分手以后还可以做好朋友;37%的分手后感觉有些尴尬,但是可以争取好好相处;16%的说不清楚;1%的分手后不再联系;1%的成为陌路人,并且怨恨以后的恋人;还有18%的没有经历过,无法想象。90后女大学生对待失恋后人际关系的处理是比较理性的,但是也不乏不知所措的。当她们遇到失恋问题的时候,向同学朋友倾述的占77%,而向长辈和老师倾述的只有5%和1%。可见,对于恋爱问题,她们更信任的是朋辈,跟长辈和老师的交流极少。
2.4对性的认识和性观念――认识欠全面,观念渐开放
有爱,便会有性。但是对于受传统道德深刻影响的中国,性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调查显示,90后女大学生对性的第一次认识,有48%是通过相关书籍、文献、互联网;35%是通过身边的同学朋友;11%是通过其他方法;而只有6%的是通过父母亲戚了解。对性的认识懵懵懂懂的占59%,有明确认识的占27%,完全没有认识的也有14%。想了解性身心发育知识的占49%;性疾病传播知识的占43%,安全措施知识的占30%。从数据可以看出,90后女大学生的性知识比较缺乏,对她们的主动性教育比较缺失。
关于对性与爱的关系的调查显示,多数人比较正确和理性的看待性。其中认为先有爱再有性,性是爱的升华的占66%;认为先有性再有爱,爱可由性产生的占2%;认为性与爱可分离,单纯看个人意愿的占32%。对发生婚前的同学和朋友的态度也比较宽容,表示与自己无关、不干涉的占49%,理解的占38%,觉得其道德败坏的只占2%,但也有11%的表示羡慕,认识上存在偏差。
3.教育建议
虽然调查结果表明,90后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和性观念的主流是积极的、理智的,但是也不能忽视那些持有消极爱情观和性观念的学生。为了让90后女大学生能更正确地把握爱情,让爱情成为她们成长成才、生活幸福的催化剂,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如下教育引导工作。
3.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恋爱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血气方刚的年纪,相对轻松的环境,恋爱已经成为90后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高校的深厚文化底蕴,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学生因为摆脱寂寞而盲目恋爱。高校是文化的殿堂,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图书等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开设关于爱情的选修课、讲座,帮助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高校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授,教育女大学生洁身自好,让大学生弄清爱情的本质,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明确认识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理智开始和结束爱情,掌握消除因恋爱问题而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方法,正确认识性。
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提升自我综合素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女大学生懂得,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意义,亲情、友情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阶段是人树立正确人生目标、进行知识积累、激发创造能力的黄金时期,女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这段精华时光,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耐心磨练综合素质能力,为实现自身价值、创建幸福生活、肩负起现代建设重任而储备能量。
3.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恋爱与性心理
大学生需要爱情但又并不完全懂得爱情。许多大学生在准备恋爱或恋爱的过程中,以及面对性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许多心理困惑、矛盾和冲突。而且女大学生在恋爱中比男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伤害、更难走出阴影,这就需要高校重视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教育。
要坚持正面引导全面展开。随着恋爱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全面展开,防范于未然。高校可以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90后女大学生在恋爱中时常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专题讨论、个案分析、团体辅导、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月等活动,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赢得美好爱情的前提和条件,学习和懂得消除失恋后消极心理的途径和方法,以此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和性心理,提高她们的心理韧性和爱的能力。
要做到个别辅导积极主动。每个人在面对恋爱和性时所产生的内心困惑、矛盾和冲突是有差别的,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而且介于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女大学生的羞涩程度,有些问题也不宜在公开场合讲述,因此个别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时代不同,恋爱与性的开放程度不同,当代大学生极少与长辈和家人交流恋爱与性方面的事情。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细心观察,真心帮助大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坚强克服障碍。
参考文献:
[1]刘畅、张春娇.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及引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
[2]密更.浅析大学生的恋爱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看过一个笑话:某位高中女生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错误地翻译为“死去的那个人好像我的丈夫,白天晚上看起来都像。”同学们大声叫“好!”而高二《论语》34页《求诸己》中原文的翻译是“消逝的就像这河水吧!昼夜不停地流去。”
高中生喜欢某些关于“爱情故事”的期刊、杂志、电影电视、游戏。而当今社会存在各种误导的爱情主题:金钱至上、外貌协会、游戏人生、“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由于辨别能力有限,有些高中生甚至误入歧途。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社会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道德高尚的、美好的爱情。”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勇敢地多方面“谈情说爱”,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也许可以慢慢减少社会大染缸的一些负面效应。
一、高中语文教师可根据教育部最新信息、以及电视、报刊、网络上的一些热点新闻、所见所闻来引导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中生的爱情观教育
1、教育部:引导高中生区分友谊与爱情。2012年12月24日,全国各大网站了一条信息:教育部下发了修订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包括:老师和学校还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世界各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高中生还属于“早恋”吗?世界主要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如下:伊朗9岁;荷兰12岁;俄罗斯14岁;法国15岁;菲律宾16岁;韩国16岁;日本男18岁、女16岁;巴西16岁;中国香港16岁;中国台湾16岁;美国各州不一,有些地区男14岁、女12岁。
而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据说国内当今最火的百度贴吧是“00后早恋吧”,在我国大学生已经允许结婚的情况下,高中生实在不能算是“早恋”。需要我们及时疏导。
3、爱情观教育应是高中生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1187名高中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15名教师和35名高中生的访谈调查,发现高中生谈恋爱的现象较为普遍,比例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最近几年,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有数据表明:每年自杀人数高达20万,因为感情受挫选择自杀(或他杀)人数几乎占了1\3。《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制在线》等栏目都有许多高中生的爱情悲剧。语文课堂偶尔讨论该话题时,我们抓住时机,稍微劝导几句,更能触动学生们的情感世界。
二、高中语文老师可利用苏教版现成婚恋教材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我自从任教高中语文以来,发现现行苏教版的婚恋作品,是“教人生活的教科书”,是用来培养学生爱情观和高尚人格的灵丹妙药,可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疏导:
1、高中生的爱情是朦胧的,是应该“发乎情止于礼”的,不要因为寂寞、炫耀、随大流,而把纯洁的友情强硬地转化为爱情。而成年自立后真正的爱情应该不是占有,而是责任、忠贞。必修二《边城》翠翠在13岁时就爱上了傩送,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翠翠,出于良心和道德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他们对翠翠的爱是那样的纯洁和神圣。我总结:真正的爱情是至善至美的,不是高中生之间的争风吃醋攀比、大打出手。
反面典型课文必修四《雷雨》中的周朴园与鲁侍萍在三十多年后的重逢后没有骨肉相认,反而展开了激烈矛盾冲突,我告诉学生:一个人如果青年时期抛弃道义,随便对待婚恋,那么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必定要付出代价,甚至终身背上良心债,爱情也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作为中学生的他们还无力承担“始乱终弃”的爱情,应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上。
2、高中生的爱情需要自信,要么降低对对方的要求,要么不断提升自己,否则你不是别人的恋爱对象,而是练爱对象。必修四《声声慢》的作者李清照十八岁时与仰慕她词名的赵明诚结婚。婚后十年之间,在李清照的全身心协助下,赵明诚终于完成了他的鸿篇巨著《金石录》两千卷。夫妻两人互相砥砺,同时进行词的创作。
我劝导学生:爱情需要共同的文学爱好和艺术情趣,需要共同成长。并把蔡康永的一段话送给学生:“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3、爱情需要经受距离的考验。要相信“真爱”,要有信仰。必修四《雨霖铃》中我播放了《天仙配》的选段,并播放《千年等一回》的歌曲,让学生朗诵全词,让学生感悟:“多情自古伤离别”虽是人之常情,但爱情要经得住分离的考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