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发展历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 通用设计; 以人为本; 方便;舒适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take the "people-orient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relevant examples to discuss, pointed out that the barrier-free design and universal design concept and principle, stating that " universal design" is more broad perspective to guide is suitable for all people to use the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barrier free design to universal design development is 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s inevitable.
[ Key words ]: barrier free design; universal design; people-oriented; convenience; comfortabl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做为一种设计方法,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领域探寻研究的热点。我国引入“无障碍设计”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让“无障碍设计”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根本需求。
1.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的演变与发展
1.1.无障碍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1.2.通用设计的发展与原则
通用设计的演进始于上世纪50年代,在北美、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日本,“无障碍空间设计”(barrier-free design)为身体机能障碍者除去了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障碍。1970年以来,欧洲及美国一开始是采用“广泛设计”(accessible design),针对在不良于行的人士在生活环境上之需求,并不是针对产品。当时一位美国建筑师麦可·贝奈(Michael Bednar)提出:撤除了环境中的障碍后,每个人的官能都可获得提升。他认为建立一个超越广泛设计且更广泛、全面的新观念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广泛设计一词并无法完整说明他们的理念。
1987年,美国设计师,朗·麦斯(Ron Mace)开始大量的使用“通用设计”一词,并设法定义它与“广泛设计”的关系。他表示,“通用设计”不是一项新的学科或风格,或是有何独到之处。它需要的只是对需求及市场的认知,以及以清楚易懂的方法,让我们设计及生产的每件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个人使用。他并说“通用”(universal)一词并不理想,更准确地说,“全民设计”是一种设计方向,设计师努力在每项设计中加入各种特点,让它们能被更多人使用。在90年代中期,朗·麦斯与一群设计师为“全民设计”订定了七项原则:①公平性原则——设计物对于不同能力的人们来说都是有用而适合的; ②使用可变性原则——设计物要同时适应不同的个体意愿和能力;③简单直观原则——无论使用者的经验、文化水平、语言技能、使用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都能容易地理解设计物的使用方式;④信息可觉察性原则——无论环境状况和使用者的感知水平如何,设计物都能有效地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使用者;⑤容错性原则——设计物应该降低由于偶然动作和失误而产生的危害及负面后果;⑥低体力消耗原则——设计物应当能被有效而舒适地使用,同时降低疲劳;⑦尺度空间可接近使用原则——提供合适的尺度和空间以便于接近、到达、操控和使用,无论使用者的生理尺寸、体态和动态如何。
2.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的相似和异同
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有相似之处,因为无障碍设计是为所有人所通用的设计,但无障碍设计所针对的重点是残疾人和老年人。但随著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它的局限,所以当今的无障碍设计正在向通用设计所靠拢。但由于无障碍设计在中国出现较晚,所以大多数人将无障碍设计等同于通用设计。
不可否认,通用设计理念的形成由来于无障碍设计的实践,并且一些现有的无障碍设施已体现了“方便所有人使用”的通用设计思想。而通用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基本上是以无障碍设计为基础的,但它并非是在认同无障碍设计主张的前提下对其发展的结果,其主要表现在:①设计的出发点不同。通用设计是所有的建筑、环境及产品都能够很好的满足所有人要求的设计,这与为特殊要求的群体提供特殊设计的无障碍设计观点恰恰相反。通用设计考虑的是,无论残疾与否,以开阔的视野来把握人类的需求,并做出答应,所以障碍存在与否已不是单一主要问题,而是以如何方便、适宜地适合所有人的使用为出发点来进行综合分析、考虑。②目标对象不同。无障碍设计具有限定对象的意思,通用设计中并没有将伤残者和健全者区别对待。③设计的领域不同。通用设计涉及面更广,它不仅坚固环境设计的无障碍性、实用性的需求,而且它还涉及到日用品、医疗设施、标识系统等领域。例如,自动门、兼顾残障者设计的电梯、无障碍公共汽车等。
3.无障碍设计向通用设计迈进在我国是发展的必然
3.1.我国无障碍设计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十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起步晚、起点低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着显著成绩。多数城市的干道、主要商业街、广场、医院等建筑,程度不同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城市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施也开始起步。我国的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大连的野生动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人们无障碍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使用管理不善,无法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等。
“以健全人为中心的社会是不健全的社会”,“以产籍人士为中心的社会也是不健全的”。适宜所有人使用的建筑环境才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构筑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社会活动与生活的基础。
3.2.我国通用设计引入的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
联合国把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老年人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从这一心理出发,我们可以通过“通用设计”的手法,即产品的设计指向无特定的某一人群,来满足老年人产品市场的需求。产品的设计既满足了无障碍设计的需求,又能适用于大众人群,这种寻求共解、以方便所有人为出发点的设计手法,目前已经成为设计的大趋势。
通用设计并非是“万能的设计”,真正完美、理想的“通用”设计是不存在的。但通用设计可以表达出一种理念:通过新的设计方法和过程,是设计的适用性最大化的表现。实践证明,通用设计却能在很多方面给更多人带来实际的帮助。通用设计的意义在于它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态度来审视现有的设计,构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以说,无障碍设计向通用设计迈进在我国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是惠及民生、利益共享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晓蕙.回归造物的原点——评说通用设计的理念、目标与实践.新美术,2004(2):64-65
[2]潘海啸,熊锦云.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理念发展趋势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07(2)43-45.
【关键词】历史社会学 兴起与发展 分析
历史社会学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在西方首先兴起的,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历史社会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开始对它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包括它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学科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等;还关注历史社会学对历史和社会研究方面带来的影响等。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其发展的历史,以历史学和社会学传统关系及其现代变迁的角度,着重分析历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从而对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分离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研究这些问题,人类社会是什么,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在发展中有着怎么样的规律可循等;在现代社会科学体系建立之前,一般是由历史学和哲学共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学家一般的方法是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希望通过这些资料来真实的对过去再现,完整真实的记录下来,从而通过对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的叙述研究,来展现社会发展的脉络。但是,处于传统时代的历史学在关注人类社会的方式上是由局限的,历史学家只喜欢关注特殊伟大的事件,以及处在这些事件中的人物,所以在构建历史的时候,大多都是历史中的政治英雄或者伟大精英,从某种层面来说,传统的历史学就是一种政治史,在历史学中占据着巨大篇幅的都是王朝的更迭,英雄的末路等,对于弱小的平民社会生活鲜有提及。
与历史学相比,社会史的研究就更乏善可陈,遭到了历史学家的一致讥笑。进入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改变劳动方式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各种社会矛盾丛生;又过去了许多年,知识分子开始研究一条不同于历史哲学和社会史模式,这样就产生了社会学。历史学主要研究上层政治史,那么,社会学家的任务主要就是对社会研究和把握,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一种宏大的理论来对社会进行解释。社会学在诞生之时,就追求自己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这也是社会学和历史逐步剥离的过程。
二、走向融合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对立局面有了逐步的改善,这种改善不是说两种学科的争论有了一个统一的结果,而是说两者进行了妥协。
历史学在这个时期主要将重心从上层向下移动,开始从精英的传记转变为普通大众生活的历史;其关注的对象不仅是政治,还关注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一个个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群众;历史学还汲取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优秀理论和方法,比如采用定量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历史问题,这就导致了越来愈多的历史学家走进现场,进行在地化的研究,同时,口述史也开始兴起。历史学的这种转变将以往隐藏在传统史学中的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完整的展现出来,从而由政治史开始走向社会史,这就导致了史学社会学化。
在历史学进行变革的同时,社会学研究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的背景就是二次大战以后,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在发展的同时暴露出来,反战运动女权运动等各种运动形式的出现;社会学家开始思考,在研究社会变迁社会冲突的时候,是无法离开历史进行单独研究的,因此,明智的社会学家就开始反思以往摒弃历史做法的错误,希望从历史学中寻找社会学中难以解决的答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自然科学不是客观知识的积累,而是在争夺各种范式的话语权,这种观点对社会学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很多社会科学开始重新梳理学科史,让社会学家增加了对历史的感受。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社会学和历史学这对学科上的对立者走向了融合,两者都希望利用对方建立一个新的理解平台,从而促进了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从上文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学和历史学本是学术上的近邻,从决裂走向了融合,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融合的趋势还在持续增长,于是,就产生了新兴分支:历史社会学。
三、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前景
历史学主要是对过去社会的图像进行一个重构的过程,社会学主要是研究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对其提出解决方案。社会学和历史学是两门互补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将其分开,仅仅用历史学或者仅仅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就容易对研究现象产生错误的理解。
现代社会学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历史:一种是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进行严密的第二次分析;一种是根据现在社会的问题,进入到与这个问题有共同点的过去历史情境中,结合历史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找出解决现在问题的方法。
历史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反思这样一个事实,传统的社会学过于强调结构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已经了解到,结构和行动本身就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历史社会学家可以构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模式,通过系统的比较,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路径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对现实社会进行理性正确的批判和反思,这样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人们的行动。
历史社会学具有三个特征:历史社会学人类历史走到今天只是历史中“机缘”的其中之一成为了现实的结果,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揭示这种可能性如何变为现实来帮助人们进行反思;历史社会学强调连续的时间序列;历史学家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历史学与社会学由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阐述,分析了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的脉络,并对历史社会学的未来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帆.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4).
关键词 时代创新 群众文化 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D997.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各级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主动承担起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任务。群众文化是人们在劳动之余,从事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加强群众文化管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动群众们的积极情绪,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谐的良好风气,人人参与到这种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无形中就为社会和谐提供了精神支持。
1加强群众文化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和”自古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作为和谐文化一部分的群众文化,因其具备的和谐内涵,从而登上了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舞台。
首先,群众文化本身就具备和谐的功能。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同自然,社会和他人长期和谐相处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且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一直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着浓厚的渴望社会稳定团结的和谐心理。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正确调整社会关系,从而更好地凝聚人民群众,增强社会团结。要想增进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必由之路。
其次,群众文化具有娱乐和沟通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的乡村,邻里之间社会关系逐渐淡化,人们之间的陌生感逐渐增强,人们群众之间就越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这样,群众文化的娱乐和沟通功能就具有了重要的用武之地,它对于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显示出巨大的成果。
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多种文化服务的加强进行,表达了社会和谐的共同理想,宣传了社会和谐构建的主张,使这种精神深入人心,在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同时,也深化了群众的自觉意识,人人都提倡和谐,以和为贵的传统风气得到最为有效的发扬。
2加强群众文化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各地政府相继举办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各种节日,以青岛为例,青岛市的“青岛国际啤酒节”,胶州市的“秧歌节”。在河南省,把文化活动和旅游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文化魅力,以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系列文化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既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也优化了旅游环境,成为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另外,群众文化主题日益多元化,丰富着群众队伍。“旭日阳刚”的走红,“凤凰传奇”的崛起,《星光大道》中阿宝被人们所熟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默默的群体农民工,正在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这是一支群众文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队伍。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的选秀节目,都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农民工让人诧异的身影,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同时,还乐于接受这样的形式。
我国拥有十三亿的人口,其中八亿群众都在农村。因此,农村文化的建设就是群众文化最为有利的支撑,我们也通过一些活动来为农村文化提供动力。尤其是近几年,政府部门组织文化管理,把中国文化的精髓戏曲带到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扩大的同时,使基层人民群众直观地享受到文化的作用,了解到了在农村学习不到的知识,无形之中就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增强了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同时也改变了原来传统的经济意识,拓展了思路,转变经济意识形态。政府部门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还开展了一些重点工程的建设,有效地推进群众文化的建设,如乡镇文化站平均每个月都会组织群众观看一场免费电影,并且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为他们提供不同风格种类的题材。也会在农家举办小型的书屋,群众可以自由借阅观看浏览,多种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不断地丰富着群众的视野,拓宽着他们对农村经济的认识,更加积极地进行经济文化管理,这就是强有力的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3加强群众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面对我国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利益多元化。腐败,失业,分配不公,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更需要群众文化的引导,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人”是社会中的人,和谐文化的中心就是要让人传承这种和谐文化精神,同时,群众文化的举行,也是为了人人都能感受到社会和谐的风气。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群众文化活动都以其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的姿态出现。我们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内涵,在继承的同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使群众文化开展得更加红火更加顺应民心,从而使其和谐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特别是最近几年,城市中不断兴起各种群众自发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都能有益于健康,愉悦人心,并且产生一股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环境对于社会,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与人之间利益的不同,贫富差距等矛盾造成的一些不稳定的社会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活动的作用就日趋明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管理来加深群众对我国国情的认识,从而起到化解矛盾,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相互之间更加了解,让社会环境更加融洽和谐。
4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管理是关键,和谐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中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则以其固有的和谐特征与和谐功效,承担着促进群众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强化 档案队伍建设 服务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前不久,一批连续20年以上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们受到表彰,颁发了荣誉证书,这毫无疑问是对档案工作者数十载坚守的认可和褒奖。由此引发出一个现实,即档案工作者的新老交替也在悄悄地进行,经验丰富的老档案工作者有的即将退出工作岗位,年轻的新人接替上来。如何让他们尽快成长、成熟,像老档案工作者那样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在服务大目标中创新工作呢?强化档案干部队伍软实力建设问题,形势紧迫,任务异常严竣。
一、档案工作是传承历史的一项重要工作
档案工作是传承历史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服务,档案工作者始终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国家积累宝贵财富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为此,很多老档案工作者,都曾经历过档案工作由弱到强和创新发展的变迁。
一是档案管理环境方面的变化。三、四十年前的档案库房多在一楼或平房,也有的在地下室,空间窄小或阴冷潮湿;二是档案装具方面的变化。过去的档案多用薄纸盒装订,更有一些用牛皮纸做封面装订,长期擢放边缘有些卷曲;三是档案检索工具方面的变化。过去的档案大都是手抄目录、手工检索。
而今,随着办公条件的改善,档案库房就设在办公室左右,宽敞明亮,设施完备;档案都装进了厚纸盒,齐刷刷地摆放在一列列封闭较好的密集架上,标注清晰,调卷便利;管理档案基本采用了计算机档案软件,查询快捷,检索准确。
档案工作今非昔比。在老档案工作者中大都不是学档案专业的,但他们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档案工作的变化而成熟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他们既了解《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规,也熟知档案管理要求。他们敬业奉献,对档案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长期坚守,宁愿牺牲个人利益,也要管好、用好、传承好宝贵的历史财富,值得学习。
那么,目前档案工作人员配备、队伍建设,工作现状如何呢?
二、档案工作任务繁重、从业人员数量有限
档案工作也是一项清贫艰苦的工作,它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比较细致、比较严密的系统工程,专业技术性强,整理工作繁重复杂、枯燥寂寞。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打破看堆守摊管档案的局面,要创新服务理念,找准切入点,提高服务水平,在发掘和利用档案资源服务于领导决策、民生工程、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中责任重大。
据了解,一些基层档案室存在着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等现象。
1、档案管理门类多且庞杂。基层的档案室,大都是综合性档案管理部门,接收管理的档案门类有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资料档案和荣誉档案等。载体包括:纸质、光盘、实物档案等。级别不高,管理的档案却一样都不少。
2、档案专兼职人员少、工作量大。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者,他们有的身兼多职,一个档案室只配备1人,有的还兼顾其他工作。人员少,应对的工作内容却一点不能少。
3、档案工作专业性、技术性强,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档案收集、分类、整理、保管、统计、鉴定、编研和利用,样样都要做细做好。档案工作虽然平凡,但服务领域广泛,是连结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工作职责一点都不容忽视。
三、档案工作者要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大目标
档案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阶段,档案工作要适应新变化、新内容、新发展要求,要站在时展的前沿,为其保驾护航做好优质服务。只有强化档案队伍软实力建设,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最有利保障。
档案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神圣的职责,要以前瞻和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要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大目标为已任。着力从以下方面做起。
1、提升素养、发展创新。档案工作者不能固守管理,要维护历史原貌,也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要时刻牢记档案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要认清历史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工作作风,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甘于奉献。
2、依法工作、深入发展。俗话说:“档案无声人有声”。档案工作者不能埋头苦干,默不作声,要把《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规落实于档案工作各个环节,通过广泛宣传档案法规和规章,使档案法规深入人心,渗透于日常工作,形成人人都重视档案的保护,据实归档、据实管档、据实用档的档案发展合理局面,力争把档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3、不断学习、锐意进取。档案工作者不能因循守旧,要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掌握操作规范和规定,以及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手段,包括计算机软件开发利用。可以通过以下形式促进业务提升:(1)培训讲座;(2)调研考察;(3)业务交流;(4)学术研讨;(5)实践学习。要注意吸收更新知识、涉猎其他领域的好方法和先进经验,为做好档案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课堂 改进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改纲要中明确说明了学校在按照规定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时候,还要将学校的优势和学生的兴趣需要考虑在内,并结合学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探索适合本校的课程。这种赋予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多灵活性的做法,正是素质教育推进下课程改革深化的一种表现。
1 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改革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校的责任是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一旁给予引导和启发,并给予规范性的指导,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思考、会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尊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尊重个体学生的个性特殊性,为学生提供各种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且给学生选择所接受的教育内容的权利,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在课程落实过程中体现出学生受教育的自主性。(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的原则,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扩展到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上,将身边的资源都放到了课堂上,成为学生汲取到有用知识对象,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是学问的道理。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相应地作出改变,改变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呆板化趋向,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的原则。突破以往习惯于教师单一传授课本知识,将知识体系构建起来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局限,更多地是开展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地开展探究、合作,并获取知识。(3)量力而行的原则: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改革不搞空中楼阁,不以过分追求华丽为目标,而是注重对现有教学条件的利用,巧妙借助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教学资源的潜力,努力地开发出实用、可行的历史与社会发展学科课程。
2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改革具体着手点
2.1 从身边着手,带领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
和传统课程内容相比,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翻开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本,可以看到很多适用于教师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内容,如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有“生活的社区”的教学内容,就给了学生和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要着重于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知。教师可以从教会学生绘制平面图着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绘制乡镇版图、社区图,并且要求学生标出自己家的位置。而且第四章中教学内容就干脆是“来自家乡的报告”,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发挥空间就更大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家乡所处的地域、河流、山脉等自然环境特点,并探究这些自然环境特点给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多些认识,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学得津津有味,学生不仅没有对记忆性知识表现出反感,而是对这些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2 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变迁
许多地方都有祖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学生是文明的继承者,也是文明的传播者,理应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多加了解。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恰好有这样的章节,如“回顾中华百年历程”、“保护身边的古老文明”、“感悟身边的传统”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本地的古运河、古书院、古建筑等历史遗迹,并遍访民众,了解当地人们的传统风俗习惯等,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学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2.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认真进行调查和反馈,如土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还有计划生育等,这些都是社会上较为常见问题,事关国家基本国策,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又会遭遇各种阻碍。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增加对国家基本政策的理解。由此来过渡到历史事件的理解,学生也能够通过自觉了解事件的背景、内容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 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改革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习俗、办学条件的差别极大。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及未来发展的倾向性都千差万别。若采用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个性、天赋的正常发展,再加上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各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社会上需用的人才种类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未来,社会上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的需要量还会继续加大。若教学方式上不求改变,还是只用单一的死啃课本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势必会造成社会上人才与需求的脱节,也影响到教育的公信力。新时期课堂改革要从学校的办学目标出发,从办学条件和历史与社会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尊重人的差异,尊重现实,展开多种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个别化学习、研究性学习、选择性学习还有实践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从自身开始思考问题。倡导将开放性的资源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拓展发挥的空间,张扬个性。让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也意味着社会性知识的密度和宽度也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的自觉性也将增强。
4 结语
历史与社会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学科,课堂的改进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共同支持。让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成员都参与到课题改革中来,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合作、探讨、反思。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开发学科资源的同时,还应对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进行探讨,和学生一起展开集体学习、培训和交流,并最终催生出教师的创新思维,让教师和学生能够一起完成课题任务,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殷林松.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创新教学[J].教师,2012(11):93-94.
[2] 郑少新.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8):88-89.
[关键词] 高校;学生组织;社会化管理
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硬道理,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基础,在学生工作中引入新理念,创新管理形式,提升管理质量是当前高校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拥有数量众多、特色各异的学生社团,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工作者的管理水平。
一、当前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多是1990年后出生,也就是所谓的“90后”。与前辈相比,90后好奇心更强,比较积极主动,不习惯陈规旧习的约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好,有较强的创造力;另一方面,90后学生耐受力较弱,抗压能力差,做事情的持续性不够,对于规则和纪律的遵守能力较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和掌上世界不能自拔,喜欢“宅”居,不习惯参与群体生活,对社交活动丧失兴趣。90后群体是新时代、新环境塑造的产物,最大特点就是多元化。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许多传统的做法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难以继续开展。
高校学生组织基本上都是由兴趣爱好存在共同点的学生组建的。在90后学生群体占主导的高校中,学生组织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第一,学生组织类别多样,主要体现在一些新团体的产生。除了传统的学生会、团委、体育、艺术类的学生社团外,很多“新新团体”涌现出来,像动漫社、驴行社等。这些社团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第二,学生组织的数量总体增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日趋丰富和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团体涌现出来。除了一些团委领导下的正式学生社团之外,还有许多非正式的学生社团。很多时候,这些社团就是一个个的小团体,颇类似于社会上的“草根组织”,虽然没有合法的身份却也大量存在。第三,学生组织发展多元化。与传统的高校学生组织不同,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方式、利益诉求、活动内容更为多样化。过去的学生组织以对学生进行管理为主,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学生组织除了体现学校的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自我需要的满足。第四,学生组织趋于自我管理。传统的高校学生组织体现出学校自上而下的控制,有较强的行政命令性,学生的自主性较弱;而目前许多学生组织尤其是学生团体,从成立到运作更多体现出了自发自愿的性质。
二、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自主意识非常强烈的群体,异质性强,需求较为多元。高校学生组织作为代表性的学生团体,在类别、数量、性质等方面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为当前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正确地回应这些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乃至学校管理工作优劣的评判标准之一。
近些年来,学生工作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高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经不足以解决新问题。总结起来,当前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这一点在各类学生组织中都有体现。在较传统和正式的学生社团里,受到既有制定规则的影响,组织成员往往只是按照习惯去运行组织,管理创新性不足。传统的做法在过去行得通,在当前的环境下却显得越来越无力,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在自发成立的学生社团中也面临这种问题,学生因为专业水平不够,难以组织与发展协会,缺乏清晰的组织发展目标和规划,也没有好的组织体系,导致社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社团专业性不足,缺乏导师指导
组织的运行往往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引,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组织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当前大部分高校中,一方面教师人手不足,另一方面教师的时间也并不充裕,使得教师难以给予学生社团持续的、高质量的指导。仅凭学生的一腔热情去盲目实践,很难提升社团的活动水平以及学生的能力。
(三)组织活动低质量化
由于学生组织缺乏专业性,发展目标不明确,加之社团的主要成员往往是低年级学生,使得社团很多活动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活动流于形式和表面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活动与社团性质相关性不强等方面。社团在运行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许多学生在社团中得不到相应的锻炼,逐渐迷失对组织价值的追求,长此以往可能导致社团瓦解。
(四)存在经费不足、场地缺乏现象
许多学生社团并无固定的经费来源,对于它们而言会员会费是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但这也是十分有限的。有的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只能临时选择地点开展活动。资金、场地的匮乏必然会导致活动开展受到影响,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拨款或兴建场地来解决,因为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组织发展的持续性问题。
三、社会组织管理理念对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启示
高校学生组织从概念上来说属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指不同于政府机构与经济机构的“第三类”组织。从法人身份上来看,社会组织属于社团法人,成立时需要到民政部门登记,并且多数社会组织需要接受民政部门及其直接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在我国有三类主要的社会组织,分别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与基金会。此外,事业单位、民团群团等组织亦被认为属于社会组织。在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没有登记的草根组织也属于广义的社会组织。在高校,学生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自我管理组织,并没有政治性与经济性,从本质上来讲属于社会组织。正式的学生组织是在学校各级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而学校团委则属于社会组织,所以这些正式的学生组织都属于社会组织。至于那些非正式的学生社团,则类似于社会上的草根组织,也属于广义上的社会组织。
这些年我国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的宝贵经验。高校学生组织本身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其非政治性、非经济性以及自理自治的特点,使得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借鉴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显得顺理成章。在社会组织管理中,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可以供高校学生工作者借鉴。
(一)自主性管理
自主性是社会组织管理的根本,强调自主性就是强调组织成员的主体性以及组织运作的主力性。发展社会组织强调不受行政指令的过多干预。例如,许多事业单位虽然可以划为社会组织但实际上与政府部门无异,其决策要听从于相关的行政命令。近年来政府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强调一部分社会职能较强的机构完全脱离出政府,成为社会组织,目的就是发挥这些单位的主体性。只有主体性得到了体现,才能较少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真正发挥自己的职能。
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正式的组织往往由各级团委直接领导,很多时候其发展会受到团委工作的直接影响,这些影响有时对于学生组织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独立自主性,尽量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管理者可以在大方向上对学生组织发展进行引导,而在具体的管理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少一些行政命令和例行公事,多一些职能引导和交流。
(二)专业化管理
任何组织都注重专业性。目前社会组织发展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社会组织在管理、项目运营、活动策划、营销等领域有很大的专业性需求。我国在计划时代形成了政府包办一切的管理模式,经济社会领域均由政府管理。经过经济改革,市场形成,经济领域相对自主了,而社会改革仍然在探索之中,管理模式还很不成熟,往往借鉴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高校学生组织中,专业性十分重要。专业性涉及很多方面,管理方面的专业性、技术领域的专业性都应该得到重视。高校学生组织在日常活动中应该将专业性摆在首位,什么样的组织就做什么样的事情。许多学生社团平时开展的活动很多,但是细细看下,大多是与组织核心职能无关的活动。这不仅浪费了社团成员的时间,也无助于社团的发展进步,甚至影响到社团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应着力引导学生社团往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核心职能为中心,活动不能偏离组织的职能。
(三)发展类型多元化
社会组织的类型有很多,几乎在任何社会领域都有对应的社会组织的存在。如与政府联系紧密的事业单位、从事科研的研究机构、教育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公益领域的慈善会与基金会、服务经济活动的商行会、各种兴趣爱好组织等,还有服务于社会各界的、数量庞大的草根组织。随着社会多元发展,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社会组织在类型上的增加正是契合了这一社会发展潮流。近年来,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逐步降低,注册的程序也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多的草根组织得以合法存在。
高校学生的需求也是非常多元的,尤其是90后学生群体,较以往的大学生更甚。许多前所未见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有些还没有得到正式的认可就已经在运行了。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认真调研,理清校园中存在的各类学生团体,只要符合标准都应及时予以认可并登记在册,当这些社团开展活动时给予必要的支持,以营造良好的学生组织发展环境;同时,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协助成立新的学生社团。
(四)立足组织自身获取资源
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类别不同,其获得资金的方式也不同。一些专业性的组织通过提供服务获得资金,如技术性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有些组织靠资助维持运作,如很多商会;有些靠募集资金,如基金会、慈善会;有些则靠申请项目资金,如部分社工组织;还有一些则是靠市场经营,如民办学校等。虽然社会组织基本上为非盈利性,但是这并不妨碍其通过合法的渠道吸纳资金以提供社会服务。
学生组织同样可以通过开展专业获取资源,这样不仅可以维持组织正常运转,锻炼组织成员,还可以证明其专业水准及存在的价值。如有些艺术类社团可以通过提供表演、主持等获取报酬,科研类社团可以通过提供科技服务获取报酬,有些社团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上的项目申报获取资助。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积极为学生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专业服务牵线搭桥。当然,学生组织不以赚钱为目的,进行社会服务最重要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培养其专业能力,因此学生工作者应谨慎审批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项目,确保活动安全进行,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预备军,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校学生组织对于学生而言,实为锤炼专业技能、提高管理水平、熟悉社会环境的良好平台。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学生组织管理方法亟需革新。社会组织在管理运营上的有益做法,可以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以更好地建设高校学生组织,促进学生成长成材。
参考文献
[1]蔡灿辉.社会管理理念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进出口经理人,2014(s1).
[2]刘敏,杨越.企业管理理念在高校青年学生组织中的应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
[3]葛芳玉.浅析高校学生组织现状及发展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
[4]姜练琳.社会管理视域下高校学生组织功能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3(22).
[5]杨飞群,林德交.浅议高校学生组织制度化管理与文化建设[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6]鞠正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J].攀登,2009,28(1).
[7]李正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概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8]尹冬梅,丁力.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J].时事出版社,2008.
[9]葛芳玉.浅析高校学生组织现状及发展建议[M].北京: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法国;保值增值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081-03
一、法国社会养老保险投资运营初期发展状况
法国社会养老保险最初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工人互助组织,但相对成熟的养老保险是从19世纪中期起步的[1]。1850―1880年,公共部门养老金制度建立。19世纪50年代法国首先为公务员设立了现收现付体制的养老保险[2]。在这之后,私人企业也开始参考现收现付制,用来保证员工对企业的绝对忠诚。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导致大量农民丧失了土地,这些农民进城后,到了退休时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没有了,同时被资本家压榨得也没有留存足够的养老金,所以他们生活困难。为此,法国政府开始为这些退休人员设立养老保险制度。但是这时的养老保险并不是普遍的,只有他们别贫困的老年人才能划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并享受到养老金支付[3]。到了20世纪40年代,法国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开始将养老保险的受益对象扩大到全体公民[4]。
二、“二战”阶段发展状况
1880―1910年,法国行业互年金制度形成。这个制度主要是大企业为雇员设立的,包括铁路、矿业、冶金、捕鱼方面的公司。二战后,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覆盖农业、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的养老金制度基本形成。
“二战”后,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金收支上实行的是分配制,将企业和在职人员各自需要缴纳的保险费征收起来作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种分配方式是在相关规定下实行的,有利于养老金及时有效的支付给退休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企业所面临的养老金支付问题。但是,退休职工想拿到全额养老金需要有40年的工作时间(私营部门)或37.5年的工作时间(公营部门)。法国养老基金制度比较复杂,各个行业都有多种体制,除了基础的体制外还有一定的补助体制[5]。
20世纪70年代,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强制性制度――公务员辅助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的覆盖对象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教育、公立医院、广播电视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电力公司和煤气公司的工作人员、地方民选议员和其他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2004年,共有240万人参保缴费,不同阶层参保人数比例存在着差异。
公务员补充养老保险属于国家立法实施的强制性保险,参保人员必须按时缴纳费用。公务员领取全额补充养老金的条件有四种:第一种是年龄达到65岁;第二种情况是年龄达到60岁,要缴纳够160个季度的费用或丧失劳动能力;第三种是56―60岁退休,但工龄要相当长;第四种情况是没有到55岁,但已经残疾。符合这四种情况的都可以领取全额养老金,不符合的则不能领到全额,而要按一定比例扣除[6]。随着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也在不断的调整。
高收入阶层的实际缴费率与低收入阶层的实际缴费率差距较大,法国政府需要进一步调整,逐步缩小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的缴费率。2005年,养老金全年收入是18.7亿欧元,支出是14.5亿欧元,收入大于支出,存在盈余4.2亿欧元,法国政府需要努力实现收支平衡,使得养老金能够合理有效的发放到每位受益人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战后,农民的养老意识也不断增强,开始有组织地采取互助形式进行养老。经过不断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法国建立了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三、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状况及主要成因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加重了法国养老体系面临的问题[7]。为了缓解这种严重的冲击,对此,法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主要是延长退休年龄,这从1993年、2003年和2010年三次改革中可以看出。
(一)1993年改革和2003年改革
法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是西方福利较高的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人口老龄化和保险受益人普遍提前退休的影响,法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困难,1993年和2003年法国分别进行了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
1.1993年改革
1993年,法国对养老保险体制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主要针对私营部门从业人员。这次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逐步延长领取全额养老金的保费缴纳年限;
(2)逐步延长退休前最高收入年限的基数,这对于计算养老金发放的标准相当重要;
(3)改变评估退休前平均工资价值的方式;
(4)在计算养老年金指数时同样沿用参考物价变化状况的原则[8]。
在1993年之前,受益人合计缴纳保险费的年限达到37.5年就具备了领取全额养老金条件;1993年法国政府对此进行了调整,被保险人累计缴保费年限将在原来37.5年的基础上每年递增3个月,这样到了2003年,领取全额养老金的保费缴纳年限变为了40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领取全额养老金的保费缴纳年限。
1993年以前,养老金领取是根据其工作生涯中收入最高的10年平均工资额的50%,1993年改革逐步延长退休前最高收入年限的基数,将计算退休前年平均工资额的基数由10年延长至25年,这对于计算养老金发放标准相当重要。
计算受益人退休前收入最高年份年平均工资之前,需要对受益人退休前收入最高年份工资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在1993年之前,评估实际价值以价格因素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影响因素这两个因素作为衡量标准,但1993年则将物价因素作为衡量评估实际价值的唯一标准。经过调整后,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将会逐渐下降。
总而言之,1993年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受益人享受全额养老金的年限要求,而且降低了养老年金发放标准的衡量指标。这看起来不利于养老保险的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遭到被保险人的强烈反对。这可能是因为民众在较短的时间内还没有了解和体验到1993年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2.2003年改革
2003年,法国再次对社会养老保险体制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逐步延长公务员养老保险缴纳保费的期限;对超期的受益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同时也降低了对提前退休人员的处罚力度;实施一系列旨在降低全额养老金实际价值的技术性措施。
2003年改革使得公务员领取全额养老金的缴纳保费年限上升速度加快,从2003年的37.5年上升至2008年的40年。而1993年的改革使得私营部门从业人员领取全额养老金的缴纳保费年限从37.5年逐步上升至2003年的40年,通过10年的时间上升到40年。虽然速度不一样,但是公务员领取全额养老金的缴纳保费年限和私营部门从业人员的最终会达到一致。
2003年实施的一系列旨在降低全额养老金实际价值的技术性措施,强度低于1993年只根据物价变化来估计平均工资和退休金价值的改革。
(二)2010年改革
随着社会养老保险账户入不敷出的状况越来越严重,2010年法国决定进行改革以实现养老基金账户的收支平衡。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迟退休年龄和照顾弱势群体的养老利益。
首先,从2010年起逐步延后退休年龄,每年延后4个月,在6年内完成,从之前的60岁调整为62岁。虽然这个调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延后退休又势在必行,因为之前的改革已经将获得全额养老金的缴纳保费年限推迟到了至少是40年。根据社会平均20岁就业的标准,如果60岁就退休,则很难获得全额养老金。同时,这次改革也推迟了获得全额养老金的年龄,由之前的65岁推迟到了67岁。
其次,这次改革针对弱势群体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待遇,如退休妇女、失业者、很早就业的劳动者等等,旨在进一步缩减公共部门和私立部门在养老保险上的差距。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弱势群体的养老利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9]。
2000年,法国根据相关的法律建立了养老储备基金,最初是老年团结基金的一部分。一年后,法国政府赋予了养老储备基金独立的地位并允许其进行资产投资运营。到2012年,法国养老储备基金的资产已经达到了370亿欧元左右。为了保证养老金的足额及时支付,法国政府规定在2020年之前不能从养老储备基金中提取资产[10]。养老储备基金的建立及投资运营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有利于法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稳健运行,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完善[11]。
2010年改革后,养老储备基金有所改变。之前法国政府规定在2020年之前不能从养老储备基金中提取资产,但是改革后基金理事会规定养老储备基金要从2011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安全债务基金支付一定的保证金,2020年要一次性支付34亿欧元的国民养老金。同时,2010年改革规定,以后每年投入的养老保险资金不再会注入到养老储备基金中了[12]。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财政收支越来越不平衡,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养老金缺口也越来越大,到2011年法国养老金缺口总规模达到了140亿欧元左右,根据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1世纪20年代,养老金亏空总规模将达到200多亿欧元左右,所以必须进行退休改革。2013年,法国政府了相关退休改革法案,主要是调高受薪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率,同时也提高企业承担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率。
四、政策启示和借鉴
通过学习和借鉴法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投资运营策略,我国养老保险可以通过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社保机构以及银行三者之间分工协作形成一个良好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首先,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实际的政策和投资比重情况设立一个具体的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运营账户;然后,委托社保机构和银行进行管理,并使这种委托关系法律化。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养老金的投资运营监管,社保机构主要负责选择合适和专业的投资管理人进行养老金的投资,银行则负责管理养老金资产。这种养老保险投资管理模式更能适应我国资本市场状况,同时,这三者分工协作能够更好地优化我国养老金配置,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实现养老金收益最大化[13]。
参考文献:
[1] 法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OL].中华网论坛,2010.
[2] Jean-Franois Paillard,Les ouvriers Imposent la retraitea(à) m int resse,356,octobre 2010:94.
[3] Bruno Palier, La e(é)r fome des Retraites, Que sais-je 3e e(é) dition,2010:9.
[4] 姜广策博客.法国养老市场和养老体系报告[R/OL].2014.
[5] 郭京花.法国改革养老金制度(综述)[N].人民日报,2000-03-27.
[6] 法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情况[J/OL].中国劳动保障科研网,中国劳动学会,2008.
[7] 英国、法国考察报告[R].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12.
[8] 侯立平.世纪之交法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J].上海保险,2006,(9).
[9] 陈天昊.法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3,3(28).
[10] http://fondsdereserve.fr/en/missions/role.
[11] Funds De Reserve Pour Les Retraites annual report,2012:8.
关键词:公民社会;非营利组织发展;意义
一、公民社会与非营利组织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一个歧义纷呈的词,最早上溯至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自此,在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它被赋予了不同的指称与含义。从古代的西塞罗,到近代的洛克、孟德斯鸠、黑格尔、马克思再到当代的葛兰西、哈贝马斯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着它的内涵和领域。毫无疑问,公民与公民社会问题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交织点和共同的“问题域”。
笔者认为把学者关于公民社会研究的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两类:“一类建立在国家和社会的二分法基础上,即指独立于国家但又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生活领域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社会价值和原则;另一类则建立在国家――经济――公民社会的三分法基础之上,指介于国家与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或原则。”
公民社会是现代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部分,它具有相对于国家的自主性,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1)有一套经济的、宗教的、知识的、政治的自主性机构组成的,有别于家庭、家族、地域或者国家的一部分社会;(2)这一部分社会在它自身与国家之间存在一系列特定关系以及一套独特的机构或者制度,得以保障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分离并维持二者之间的有效联系。(3)广泛传播的文明或公民的行为模式(refine or civil manner)。这其中,“自主性机构”是公民社会的物质形态,而“制度、联系和公民行为模式”则构成了公民社会的精神形态。在这些自主性机构中,主要由志愿方式形成的非营利组织就成为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部分。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具有一定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非政府系统的社会组织。具有两种层次和四种类型。第一个层面是公民社会的基础组织,其包括两类最普遍的组织:第一类,基层组织及其网络。即地方发展组织(LDA,如代表整个社区的委员会或邻里组织)和利益组织(IA,如代表社区中部分群体的妇女团体或灌溉组织)。除了这些组织本身以外,基层组织还组成了自己的网络:第一种是伞状网络。这是一种比较正式的形式,是基层组织通过相互间的正式交往和联系形成的;第二种是非正式的经济网络,通过在经济合作中形成物质利益关系建立起非正式的,偶然的联系;第三种是为了促使人们关心某个问题而形成的公民社会运动。第二类是基层支持组织及其网络。基层支持组织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由官方和发达国家志愿者组织提供资金。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关心发展、环境、妇女地位和基本建设的基层支持组织,许多组织到现在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至少有5万个相当活跃的基层支持组织。同第一种类型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以上两种是非营利组织在基层层面的组织形式和网络,构成了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层面是公民社会的上层组织。他们主要从事相对来说更加“政治”的活动,并且给基础组织提供价值支撑和信息服务,因而成为非营利组织的核心部门。其中第一类是全国层面的组织及其网络。这种类型的组织主要从事对某项价值观的宣传和推广的活动,活动范围遍及全国。第二类是国际层面的组织。它们是成立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由于其成立时间、活动范围、影响程度,这些组织构成了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中最高层面的组织。和全国层面的组织一样,它们也提供价值理念支撑和信息服务。同时也从事一些地区发展援助计划以及具体的环境保护等活动。所不同的是,它们往往都得到了联合国相关机构的认可和授权。
从上文可见,现代公民社会理论的基础,即现代公民社会是以国家――市场――社会三元分立的模式为分析框架的,公民社会被用来指称构建在国家、市场、家庭关系中的社会领域,特别是指国家权力和市场利益之外的社会自组织系统,包括社会运动、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及其相关价值和文化模式的发育。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危机、对福利国家的置疑、公共管理危机等挑战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认识越来越多,从而开始关注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机制――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现代公民社会的理念体现了对国家权力和市场经济霸权的双向制衡。
目前,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还没有一个成熟稳定的理论框架。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基本假设是非营利组织形成的理论基础,换言之,非营利组织建立在公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它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核心。在理论上,它和公民社会研究开始合流,正是因为这种结合,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理论上找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立足点,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目前,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同样把研究角度定义为“国家――市场――社会”的框架,这一点是正确的。毫无疑问,非营利组织是这个大的框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非营利组织的活跃程度就成了一个社会公民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对公民社会培育的意义
在我国历史上,公民社会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湮灭,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的产物。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开始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渐进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现代化的展开,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自然进程,而是由国家强施的政治计划和安排,随之必然作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结构性调整,以容纳和推进改革的进展。在这一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计划体制不断萎缩、国家权力从若干社会领域内有限地撤出,由国家垄断几乎所有社会资源的局面逐渐改变了。首先在农村,然后在城市,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大的空间,社会的流动性增加了,生活的多样性也日益明显。自然,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空间扩展而出现的并不只是旧的社会组织和行为方式,而且有许多更具有现代意味的社会组织形式,各种中介性的社会组织,包括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职业团体以及与日常生活有更密切联系的大大小小的结社等。正是这些社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长构成了我国当代“Civil Society”的核心,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有所松动,人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成长,使得“民间”的社会空间得到了拓展,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慢慢成长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非营利组织兴起、激增、发展,改变着国家、市场和公民的关系,自1995年之后,一直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和趋势,其业务范围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社区、环保、公益、慈善、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先锋。
(一)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中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基础
非营利组织是个人基于共同信仰、兴趣、爱好或意志自愿结成的,并通过各种自主、自愿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期望和价值追求,在这种自由结社和自我管理的社会生活中就会逐渐养成公平、平等、权利和自由等理念。它作为社会个体化、自主化和理性化基础上的自由联合,是社会自我满足、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治组织形式,体现的是人类自由、自主活动的发展走向。而这一切,无疑更有利于消解关系对人个性、自由的限制,培养个体化信念和自由精神,进一步的反映了公民社会文化特质的精神,从而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非营利组织不仅有利于推进民主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政治组织的多元化,为增强公民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公民社会论者都强调要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因此他们倡导法治,以此划定国家行动的界限,反对国家随意干预公民社会的内部事务,从而保证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而非营利组织在与政府组织关系上,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吸纳成员的利益要求,并向政府组织输入这些利益要求,进行制度化、理性化的制度表达;另一方面把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情况转达给成员,促进成员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并对偏激行为给予纠正。可见,在这一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过程中既有利于培养民众的民主参与精神,又提倡了制度和法制原则,充分的显示了其作为公民社会先锋的作用。
(三)非营利组织可以培育参与合作精神,影响志愿组织合作,推动与企业的联盟,进一步促进国家、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
垂直的网络,无论多么密集,无论对其参与者多么重要,都无法维系社会信任和合作。非营利组织则创造了公民交往的横向人际网络,在这种平行交流的民主合作氛围中更易形成相互信任的心理关系,所形成的自治性规范的自我约束力也大大增强,反过来又促进进一步的民主合作。同时,由于其构成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支持组织本身的地位,能够很好地注意到我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这对垂直网络的合作和横向的网络,无疑都是一种创新。
(四)弥补被打破的均衡的“非均衡性”分布,促进社会公平
非营利组织是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组成,打破了血缘或地缘对人际交往范围的限制,为成员提供了获得非重复性信息的场所,这对于消息匮乏且重复性高的弱势性群体来说,可以通过参与非营利组织而与外群体建立合作关系,以协商互惠的方式进行资源互享互助,增加自身可得到的资源,这样就是社会资本分布趋于均衡化,有利于防止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存量差距过大,从而维护和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完善。
总之,在关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道路方面,应当采取理性的渐进分步走的策略。在公民社会发展的初期,由国家和公民社会成员共举:国家在从上至下策动进一步改革的同时,加速变更政府职能,动地、逐渐地撤出不应干涉的社会经济领域;社会成员则充分利用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契机,有意识地、理性地由下至上推动公民社会的营建。在发展成熟期,其间社会成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同时,逐渐进入“公域”,参与和影响国家决策,并与国家形成良性的互动的关系。
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建构中国公民社会的可能性或基础性空间是由国家通过推进市场经济以及松动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以及户籍制而形成的,在这种背景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必然存在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获得、维护和拓展这些空间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或个人及社团表现出对国家的依附性及相对的脆弱性、社团企业化、与国外公益组织有关法规相比,我国这方面的“法律缺失”显而易见等等。这些都要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三、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培育公民社会
(一)提升非营利组织的政治动能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是通过获取自上而下的资源包括政治资源而建立、发展起来的,因而在观念、组织、体制、活动方式等方面都严重依赖、受制于政府。因此,政府能力建设应当居于优先地位,要还权于非营利组织。应当通过政府管理创新,逐步提高政府的政策贯彻能力、监管能力、服务能力等。
建立非营利组织的动态策略联盟。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某个单一的非营利组织的势力范围,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降低成本。建立动态策略联盟,可以形成为数众多的临时性组织,增强非营利组织的政治影响力,提高其与政府、企业、捐赠机构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要采取积极的政治策略和行为,渗透进主流政治文化。既要提高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满意度,还要提高民众对非营利组织的满意度,即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非营利组织应学会把政治现状融入组织经营战略之中,领导层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能把握政治资源移动的方向,考虑其政治参与和政治战略能力。
(二)要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为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生长提供稳定和充足的空间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非营利组织只有依据法律、法规定位和行事,才能在组织内形成自治性规范,在成员间养成自主自律意识,进而在全社会确立民主法制精神。但目前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缺乏严格的规范,法律化程度不高,导致现实生活中出现背离宗旨或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根据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对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权利与义务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逐步形成配套的、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使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管理有法可依,从而强化非营利组织的自主自律意识和民主法制精神,形成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先锋力量。
(三)非营利组织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公信力和代表性
非营利组织要加强与所代表阶层的沟通,增加其利益的代表性。为此,要认真调查研究所代表阶层的政策呼声和利益要求,要敢于代言和善于代言。同时,非营利组织要提高自我认知和成员素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加强成员的公民意识、政治意识和政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要增加成员对国家政策过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了解,确保组织的提高公信力。
参考文献:
1、何增科.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研究导论[M].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Edward Shils.The Virtue of Civil Society.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1991,Vol.26,No.1.
3、朱莉・费希尔著.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M].邓国胜,赵秀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
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邓正来.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8).
6、邓正来.公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3).
根据以往对普通儿童探讨的经验,把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父母的学历和职业作为人口统计学变量,选取认知观点和情感观点采择测验任务作为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测量工具,并与同龄的普通儿童进行对比,考察我校小学阶段179名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及其发展。结果显示:(1)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普通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视障儿童得分明显低于普通组儿童;(2)通过相关分析,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两个维度间具有显著相关;(3)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年级、视力、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和学生的来源上差异显著,但在性别、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父母的职业上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视障儿童 能力 社会观点采择 认知观点采择 情感观点采择
分类号G761
1 问题提出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要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往需要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它伴随着人的出生而开始,一直持续到老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被理解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世界,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认知观点采择和情感观点采择。视障儿童失去80%的视觉刺激,以致看不清或是看不见事物,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及社会适应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认识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其实现社会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鲜有发现关于视障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文献资料。
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及其发展,以了解其社会认知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时,选择普通儿童进行比较研究,为视障儿童的社会适应提供有效帮助。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视障儿童指视力有缺陷的儿童,优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分为全盲儿童和低视力儿童。本研究选取广州市盲人学校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被试。其视障程度、性别和年级的人数分布。
广州市天河区银河小学的普通儿童作为对照组。银河小学与广州市盲人学校同属于一街道,两校距离不足500米。
2.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由张文新(1998)根据Chandler与Greens—pan(1972)认知观点采择测验故事以及Urberg与Do,cherty(1976)和Iandry与Lyonds-Ruth(1980)的情感观点采择测验故事改编而成,信度和效度较高。依据盲生的特点对任务进行了改编,把看图讲故事任务改为文字形式,如情感观点采择改编为故事:涛涛和小刚是好朋友,涛涛喜欢小猫,小刚害怕小猫。除了涛涛以外,别人都不知道小刚害怕小猫。有一天,涛涛正在小刚家里玩,小刚的一位叔叔带来了一只猫作为礼物送给小刚。问题不变。将看图讲故事任务修改为文字后,对故事进行信度分析。
改编后的测验材料信度较好,可以用文字形式对视障儿童、普通儿童进行测查。
2.3 研究程序
盲校:
测试前,对测试材料进行录音(录音材料不含任何的感彩)并打印成为盲文卷(盲生使用)和汉字卷(低视力学生使用)。
一年级的盲生为个别施测,先播放录音,然后由学生摸题结合老师的读题,由学生口述,老师笔录;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为集体施测,主试播放录音材料,学生自已读题以熟悉测试题目。后让盲生摸题进行快速答题,并把测试结果写成盲文答案,每题控制作答时间为10—15分钟。二年级到六年级的资源生(学习有困难,汉字、盲文都不会的学生)个别施测,与一年级的学生相同。
普校:
测试前,对测试材料进行录音(录音材料不含任何的感彩)和打印成为汉字。一年级的学生考虑其认字少,为个别施测,每个学生进行播放录音,然后进行答题,老师记录;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使用测试材料的打印版进行集体施测。
2.4 数据统计方法及评分者信度
认知观点采择测验任务两个案例中的4个问题,只有最后一个问题是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测验任务,前几个问题是为引发观点采择而设计的。因此,只对最后一个问题记分。按0、1、2记分,能正确说出故事中人物的观点记1分,同时能正确说出原因记2分,两个问题均不能正确回答记0分。情感观点采择测验任务共两个案例,每个案例各两个问题,计分方法为:正确回答出一项计1分,回答出两项计2分,都不能回答计0分。得分高者,其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高;反之,则为低。
测量问卷均为文字型表述,在评分的时候,邀请两名语文老师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各自独立进行评分。两评分者在四个任务上的一致性为80%以上才认为评分有意义,可取。取两评分者计算的平均数作为每项任务的得分,利用SPSSl7.0进行数据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视障儿童认知、情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分析
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和情感观点采择能力,认知观点采择能力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3.2 普通儿童与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比较
3.2.1 普通儿童与视障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的比较
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与普通儿童相比,二到六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差异不显著。普通儿童随着年级增长,认知观点采择能力也随之增强;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与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基本相同,随年级的增长存在上升的趋势,但在五年级出现了下降。同时,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得分明显低于普通组儿童。
3.2. 2普通儿童与视障儿童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比较
各年级视障儿童的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同时,随着年级的增高,两组儿童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得分随之升高,且总体上视障儿童的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儿童组。
3.2.3 普通儿童与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比较
各年级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随着年级的增高,两组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得分随之升高,且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得分在总体上显著低于普通儿童。
3.3 不同视力情况下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比较
低视组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显著高于全盲组儿童。视力是影响视障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因素。
3.4 不同性别的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比较
视障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3.5 城乡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比较
城镇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显著高于乡村视障儿童。学生的来源影响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3.6 是否独生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比较
独生组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显著高于非独生组视障儿童。
3.7 学生干部变量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比较
学生干部在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视障儿童。
3.8 父母的不同学历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比较
3.8.1 父亲不同学历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比较
父亲学历高低在视障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差异不显著。
母亲不同学历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比较
母亲学历高低在视障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9 父母的不同职业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比较
3.9.1 父亲不同职业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比较
父亲的职业在视障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差异不显著。
3.9.2 母亲不同职业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比较
母亲的职业在视障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上的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本研究调查了广州市盲人学校视障儿童与同龄普通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差异,以及视障儿童在性别、视力障碍程度、是否独生、是否学生干部、学生来源、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等因素上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4.1 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总体分析
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及两个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和情感、认知和总分、情感和总分相关显著,这与林彬教授等对普通儿童的研究相异。林彬等人认为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是一种多维度的社会认知能力,它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和情感观点采择能力沿着各自的轨迹发展。究其原因,也许是视障儿童视觉缺损导致他们一般是从感到悟,所以他们的认知和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在小学阶段,视障儿童与一般儿童一样,认知、情感及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随着年级增长而提高。这与Selman和张文新等人对普通儿童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2 普通儿童与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比较
视障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儿童。由于生理缺陷,视障儿童往往局限在家庭、学校或者更小的圈子里,大多跳不出这个小框框。即使少数能与社会人士频繁交往,但是社会交往是多渠道且运用各种感觉进行的,而视障儿童除了听觉、触觉之外,无法从视觉得到对方的非语言的信息和交往,也无法借助手势、表情、姿态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限于上述原因和知识的匮乏,影响到他们对别人全面理解,致使他们在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上滞后于普通儿童。
研究发现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在五年级组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笔者进一步地问访、了解发现,五年级组的资源生(学习困难,不懂盲文和汉字,甚而有部分智力偏低者)比其他的年级组多,所以导致五年级组的视障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得分下降;而资源生的情感发展与其他的视障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
4.3 对不同视力情况下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比较的思考
视觉是影响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视障儿童在视觉方面进一步研究发现,低视力的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优于全盲的儿童。因此我们可以更加确信,视力缺损程度对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4.4 对城乡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比较的思考
研究表明,城镇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优于乡村视障儿童,学生的来源影响着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农村很多地方相对比较封闭,农村视障孩子的家庭很难在短时间内从心理上接受这个孩子。视障孩子的双亲羞于把孩子带到户外,经常把孩子藏起来养,导致孩子与人接触的机会少。城镇的经济较好,思想较乡村人开明,城镇视障孩子的父母比乡村视障孩子的父母更能较快的正视孩子的问题,户外活动和家庭交流较频繁,城镇的视障孩子相对能很好地与他人接触,所以他们的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优于农村孩子。
另外,乡村家庭中,父母大多从事体力活动。面对经济的压力,乡村的视障儿童父母没有再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途径让视障儿童得到更好的交流,更不会去关心视障孩子的学习、认知,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启蒙期,所以导致乡村的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明显低于来自城镇的视障儿童。
4.5 是否独生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比较的思考
近年来,独生子女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把是否独生子女作为一个因素来考察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一般认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因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较非独生子女差。
在盲孩子中,情况就不尽相同。本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组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优于非独生组的视障儿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在盲孩子家庭中,若有一盲童和普通儿童,双亲势必会把更多的期望、更多的物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普通儿童身上而忽视盲童。当视障儿童的父母只选择其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时,此类双亲势必对该视障儿童的期望值高,给予盲童全部的爱,投入全部的时间、精力、物质去照顾、教育、帮助该儿童。而且,这类家长一般能较快地从家中有盲孩子的心理阴影中解放出来,给予该视障儿童正常的社会交流。所以独生的视障儿童认知、情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比非独生的视障儿童高。在视障儿童家庭中,父母态度、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对视障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4.6 对是否学生干部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比较的思考
研究发现,学生干部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得分,表明儿童所拥有的社会交往机会,特别是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影响其社会经验的获取,造成其观点采择能力方面的差异。盲校与普校一样,在学生工作上,很多都交给学生干部处理,以便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合作、协调、统筹等各方面的能力。而盲校的学习压力不大,视障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特别是学生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各类活动,与同学、老师以及校外人员拥有更多的机会打交道。这样一来,一方面,较频繁的人际交往给视障儿童提供了更多了解他人的机会,使他们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经验,有利于社会认知包括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同伴交往中有时由于学生干部身份而使学生感到与普通学生有所不同,成为他们进一步人际交往中的阻力,这一阻力也促使身为学生干部的视障儿童进行自我反省,从而主动地去了解他人的观点,并使之与自己的观点协调起来。
4.7 对父母不同学历、不同职业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比较的思考
笔者最初认为,父母学历程度高,应该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家中出现的盲童,更有方法和更多资源去教育、引导盲童;父母的职业不同,会使父母在时间和精力上有所区别,从而给予盲孩子的照顾和关爱程度不一样。因此,笔者把父母的学历和职业作为因素来考查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但研究却表明,父母学历高低、职业形式对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没有必然的影响。笔者进一步进行个案跟踪探究其原因,发现并不是学历高、精力充沛的家长就会给予视障儿童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假使家长厌弃视障儿童或者是过分的溺爱视障儿童,都会不同程度的剥夺了视障儿童在活动中发展的机会,给视障儿童身心发展带来严重的弊端,从而导致他们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不懂得人际交往。只有能够正确、积极地面对孩子的眼疾及其后果,给孩子以符合其特点的教育和训练,孩子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才会提高,所以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才是决定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关键因素。
5 结论
(1)通过相关分析,视障儿童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和情感观点采择能力,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均有极其显著的相关;
(2)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普通组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视障儿童得分明显低于普通组儿童。
(3)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受年级、视力、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和学生的来源的影响;
(4)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未受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和父母职业的影响;
(5)根据问访调查,父母对视障儿童的态度、教育方式同样影响着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37——345.
2 钟毅平,谭千保,方柳,听觉障碍学生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308—310.
3 徐雪娇,视障大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的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 黄晓聃.5岁儿童约束性顺从行为与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7.
5 张文新,林崇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心理学报,1999,31(4):418—425.
6 林彬,程利国,李其维,等,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干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1031—1033.
7 Selman R L.Bryne D A.Structural developmentanalysis of levels of role—taking in middle childhood.Child Development,1974,45:80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