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学范文

区域经济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学

第1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一)区域要素共生互动的理论分析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区域是有等级不同的行政单元组成的系统。以行政单元为界,区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区域内部性和区域外部性。区域内部性是由区域单元内部的各种经济要素在聚合整合效应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区域内部的诸要素通过优势互补或消解矛盾,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表现出强大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的外部性是区域之间在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区域外部性表现为两个方向: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对其他区域产生的促进作用,负外部性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区域形成的阻碍作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了赢得较高的区域经济增长力,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区域内部性。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区域间的不合作问题。在由于区域间竞争而削弱了合作的时候,区域间的整合协同效应就会被削弱。所以区域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正外部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内部性,在区域经济实力提升之后,也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水平。在区域经济相互影响中,外部性与内部性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部性转化为内部性和内部性转化为外部性的过程中,外部性和内部性所发挥的主导作用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区域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的外部性对内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内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优于区域内部性的外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推进,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改造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内部性,使得区域内部性的总体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区域内部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区域内部要素的素质得到提升,区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区域的内部性对外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外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某些优于区域外部性的内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使得区域外部性的总体水平不断得以提高,由此推动了外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如图3所示,图中存在三个区域:区域A、区域B和区域C。区域的内外是相对的,对于区域A而言,“区域B+区域C”是区域A的区域外,而对于区域B而言,“区域A+区域C”是区域B的区域外,区域C的区域外是“区域A+区域B”。如果以区域A为着眼点,这时“区域B+区域C”与区域A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处于大背景下的“区域B+区域C”将小区域A同化,这是“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的”情况,如果“区域B+区域C”相对落后,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区域A被同化后变得落后,如果“区域B+区域C”是相对发达的区域,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被同化后的区域A变得更好。仍然以区域A为着眼点,内部性外部化就是区域A对“区域B+区域C”施加影响的过程,这是“小环境影响大环境”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区域,这时候区域A相对于“区域B+区域C”发展状况更好,内部性外部化之后,会使得更大的范围发展状况变好,区域A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提领作用,作为“小环境”的区域A就会成为“大环境”“区域B+区域C”的经济增长核。如果区域A是相对较差的区域,内部性外部化就会使得“区域B+区域C”变得更差。外部性和内部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实力较强的一方影响实力较弱的一方,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实力较弱的一方被实力较强的一方所同化。在外部性相对于整个区域而言是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的时候,区域的整体实力就会得以提升。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给整个区域施加正外部性的增长核,以此拉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大城市或者港口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施加正外部性的重要作用。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层面看,大城市、港口等都成为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焦点。区域内与区域间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一般不能自发进行,而是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理顺区域内与区域外以及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区域之间相互合作的愿望更大,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都会在这样的合作中受益,彼此都会为对方和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区域合作经济效益的来源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能够从对方那里找到自己的发展条件,每一方依托对方为自己提供的条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将对方施加给自己的外部性转化为自己的内部性,并且将自己的内部性施加到对方区域,并融合到受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去。在区域内部性、区域外部性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区域之间逐渐走向融合。每个区域都会收到在单区域独立发展或者单要素单独发展过程中不能得到的收益。聚集经济最重要的效果就是促进成本节约。生产要素聚集可以通过借力发展实现成本节约从而发挥聚集经济效应,聚集效应越强,区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竞争力。一是资源得到共享。聚集在一起的经济主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各经济主体在单独发展的时候需要单独建设的很多设施诸如公路、影院、商店、学校、医院等,都可以专业化运行,这些资源就会由单个经济主体发展情况下的私有资源转变为公共资源,借助公共力量可以构建诸如此类的公共基础设施。经济主体的运营成本当然就会降低。资源共享使得每个经济主体的边际成本都相应降低,从而提高各自的边际收益。二是实现合作双赢。区域内更多的资源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沟通的成本降低,合作的可能性增加。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合作伙伴成为产业链条中前向一体化或者后向一体化的环节,聚集效应会让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专业化,产业链条也会因此延伸得更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生产要素的价值循环速度更高,经济体得到谋求收益的可能性增加。三是交易费用降低。生产要素、经济主体聚集在一起,由于彼此之间相互支撑,往来频繁,所以彼此的合作愿望增强,而且在合作过程中诚信水平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提高。聚集经济能够实现交易费用内部化,让谋求合作的双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预期经济收益水平。四是降低运输成本。聚集经济相对于分散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分散发展状况下的远距离运输可以转变为门对门运输,聚集在一起的经济主体很多都成为上下游企业关系,可以近距离地实现价值替换和物质循环。交通成本节约,不但能够节约费用而且能够节约时间,使得经济主体盈利的可能性增加。五是劳动力资源充分。聚集经济由于能够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和就业机会,于是可以充分吸纳劳动力资源。这也会使资方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增强,以便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能够把握住更多更优秀的劳动力资源。在聚集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卖方优势,就会更加强化资方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待遇,聚集经济使得劳资双方都能够受益。

二、环渤海临港地区港口与腹地的互动机制分析

(一)港口与腹地间经济的四个阶段港口对腹地的经济影响也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级别的港口,对腹地的影响力是有差别的。同一港口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腹地的影响力也是有差别的。图4表示了某个港口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对腹地之间的关系。图中的曲线展示了港口经历了发生、成长、成熟、融合等四个发展时期。在发生时期,港口的实力很小,港口成长需要依托对港口的支撑,这时候港口需要将来自腹地经济的外部性同化为自身的内部性使自己的成长力逐渐增强,港口需要不断创新和从腹地汲取营养才能够不断壮大。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表现港口(腹地)的经济影响力,在发生阶段,来自腹地的影响力远远高于港口对腹地的影响力,港口不断成长壮大。在成长期,港口的规模有大幅提升,对腹地的经济影响力也变大,影响区域也在变大,但是腹地对港口的影响力还是相对较大,港口要通过将来自腹地的外部力不断同化为自身的成长力,使自身规模不断增长。在成熟期,港口的规模已经很大,对腹地的影响力也非常大,这时候港口对腹地的经济影响力已经超过腹地对港口的影响,港口的影响力已经能够涵盖腹地的大部分面积,腹地在港口的影响下,经济结构和城市体系开始发生变化,腹地经济实力开始得到整体提升。融合阶段是港口与腹地关系的高级发展阶段,这时候腹地已经被来自港口的外部经济影响力所同化。港口与腹地进入一体化发展时期。正是因为港口对腹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港口才有发展的必要。港口在创达成熟以后,将腹地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港口功能越全、规模越大,就越能够辐射到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所以从区域经济关系方面看,港口虽然只是一个点,实际上港口所连接的空间远比受其影响的腹地面积要大得多。熟悉港口发展的阶段理论,就能够合理把握港口所处的阶段,为其设计合理的腹地以及构架港口与腹地的恰当关系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港口对腹地的影响环渤海地区依托广阔的腹地和港口,将内地与国际紧密联系起来,港口是拉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港口这个优势,就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所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渤海附近的经济发展问题,还应该是依托环渤海地区,拉动辽宁、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四省两市发展的问题,环渤海是华北经济的增长点。环渤海地区包括了京津两个特大城市,同时还包括了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副省级城市,依托渤海湾形成了密集的城市群。渤海湾由沿海地区向内地形成环形辐射影响,环渤海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得到推进,由沿海地区到内地的辐射影响可以分为几个圈层:东北地区依托大连港形成环状辐射响,渤海湾形成对东北地区的经济辐射;山东地区依托青岛港形成辐射影响,渤海湾形成对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华北腹地是环渤海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依托渤海湾内的港口首先形成了环渤海临港核心地区,唐山是直接受益者,这是渤海湾向西形成辐射的第一环,以第一环为核心影响天津、沧州、秦皇岛,形成渤海湾影响域的第二环,第三环为北京、保定、石家庄以及承德地区,使得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笼罩在渤海临港经济的影响中,环渤海经济区向西影响的地区不仅包括以上三个环,依托前文述及的三个层次,还向更加深远的冀南、冀西、冀北以及山西等地区施加影响,这样就构成了环渤海临港经济区向西辐射的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中包括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并且包括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保定、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廊坊等11个中等城市,这是形成华北城市群的主要方面。港口与内地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虽然随着空间距离延长,临港的经济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但是临港地区的经济辐射面却在不断加强。在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中,来自港口的经济影响力就是腹地经济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与内地的生产要素进行充分融合后,外部性得以内部化,这种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使得内地经济整体实力得到提升的过程。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外部性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发展水平得以提高的因子,内地经济在将港口经济影响力这种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之后,又会对沿海地区形成较好的回波效应。环渤海临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三)腹地对港口的影响腹地对港口的影响主要通过丰富的资源为港口提供发展支撑。每个港口都有其主要的服务腹地。秦皇岛港和京唐港省内腹地为秦皇岛、唐山、张家口、承德、廊坊五市,省外腹地为北京、内蒙古、晋西北、辽南等地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为煤炭、钢铁、化工、建材、机械、纺织、食品,这些行业在全国的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该区域拥有很多全国知名企业,例如唐钢、燕化、三友集团、冀东水泥等。便利的港口条件与丰富的内地资源之间形成良好的依存互动关系,该区域依托资源优势能够很好地发展精细化工、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医药工业、电子信息、铝材加工、新型建材、天然气利用等产业。多样化的产业与便捷的港口紧密衔接在一起,使腹地能够形成“和而不同”的多个产业链条,产品借助港口进入国际大市场参与国际循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物质替换和价值循环。河北省港口已完成的总吞吐量中,东北地区、山西省、内蒙古和北京等省外区域的石油、煤炭、粮食和铁矿石就占到了90%。将以环渤海港口为中心的经济腹地的第三圈层和第四圈层乃至更广阔的地区纳入到环渤海经济区范围内,需要腹地和港口之间能够相互依托,彼此为对方提供条件,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将对方的外部性转化为自身的内部性,核心区域与腹地区域共同得到发展。第三圈和第四圈成为环渤海腹地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便捷高效的物流能力、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准确快速地集散功能。以环渤海地区的交通为例,这里通过京津交通枢纽形成了向北、向西、向南的交通网络(如图5),对腹地内的广大地区形成经济辐射。依托京津冀鲁辽等邻近环渤海区域可以对更加广泛的晋蒙豫等地区形成经济辐射,环渤海的影响面更宽,环渤海地区成为沟通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地区的中介。除了方便的交通网络外,该地区在贸易网络、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分布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贸易方面,该区域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贸易网络体系,为商业贸易和物流创建了发展平台,尤其是相对完备的物流体系,已经将区域腹地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在产业结构方面,前文述及,该区域产业结构齐全,能够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撑,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石油、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居全国前10位。随着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聚集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化,产业间的协同水平会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贸工农一体化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在城市建设方面,该区域已经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延伸部分,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程度增强,环渤海地区会使得京津冀城市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在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开始,向北经过邢台、石家庄、保定一直到京津、唐山、秦皇岛的环状城市链(如图6)。

三、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环渤海地区有很多港口,在众多港口服务同一腹地的时候,港口之间不免会存在竞争问题。有效的竞争机制一方面能够促进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过度竞争也会让港口之间由于相互牵制而形成内耗。如果港口业务出现趋同问题,港口在过度竞争中由于不能获得正常利润就会影响正常经营。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机制角度看,港口与腹地之间相互支撑,只有港口对腹地的拉动力这个外部性被腹地同化转化为腹地的内部性,并且腹地对港口的资源支撑这个外部性不被港口同化并转化为自身的内部性之后,港口与腹地之间才能够相互依托发展。

(二)促进港口物流业发展并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由多种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服务行业,所以多式联运是现代物流服务的主要形式和标志。环渤海地区交通网络相对比较完善,港口、特大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密度较高,这里具备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具备发展现代综合物流的基本条件。港口将这几种运输方式连接在了一起,并且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连接在一起。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要突出该区域的港口功能,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以临港地区为基础,逐渐向腹地扩展,在整个区域内建立起依托大中城市为节点和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脉络的环渤海经济体系,加快临港地区的工业园建设,强化港口地区的产业集聚凝聚力。通过产业集群建设,逐渐发展其沿海经济链与腹地城市之间形成有力的依存互动关系,让港口物流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第2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2、研究机构负责产业区域等规划;

3、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学对于这时期的区域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选择考博继续深造也是比较好的出路;

4、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任教;

第3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GIS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方面的适度分权,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政府集中资源配置的路径,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断增强,许多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及有利发展条件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区域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区域发展问题,而且问题区域(problem regions)也随之增多,这些现实情况都产生了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而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台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区域经济学在借鉴和应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为代表的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与GIS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定量化、空间化和应用化的特征,强调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公共政策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区位。区域经济学正是以资源的空间分布非匀质性为理论视角,研究经济活动“何事”在“何地”和“为何及应该如何”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对资源空间配置及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研究。而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空间决策支持功能。于是,基于GIS平台提出解决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公共政策和规划措施也就有了“因地制宜”的优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探索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由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四部分组成。传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忽视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为此,本文从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理论体系以案例的形式探索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创新性教学的价值,期望推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与优化。

(一)GIS基本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GIS基本功能涉及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变换,空间统计与分析及地图的制作与输出。基本功能的恰当应用可以直观地表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征。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它不仅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与收缩,而空间维度的拓展与收缩就可应用GIS教学来展示与表达。首先,建立GIS专题地图,通过GIS的制图方法绘制面状符号图并通过指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面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状况,引发学生思考经济活动采用什么样空间布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将确定培育的经济中心展现为点状符号图,同时也通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点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知晓这些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将联接各经济中心的现有或规划的重要干线展现为线状符号图并用线状的宽度表达线状要素的特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增长极的区位条件;最后,将上述点、线、面符号图进行叠加,即将可能选择的经济活动布局落实在具体的空间上,可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发展理论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就区域关系理论而言,不仅需要探讨因资源稀缺而形成区域竞争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需要探讨因资源禀赋差异而形成的区际分工与合作。GIS教学可以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状况(或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输入GIS专题地区所对应的属性表,进而通过图例编辑器将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图的形式输出,即可清晰看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从而判断区际分工的可能性及合作的类型。

(二)GIS应用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基本功能为依托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等演绎出资源管理、区域规划、辅助决策等多种GIS应用功能。合理使用应用功能可以为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或促进问题区域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区域形成理论通过剖析区位因素与区位价值来探讨企业、公共设施等的区位选择问题及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函数约束视角分析区位选择,这样选择的区位可能与实际需求有偏差,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应用GIS教学则能相对方便地找到最佳区位。以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密度及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等因素;其次,在建立GIS专题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处理类似公共设施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离开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距离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离类似公共设施有一定距离;再次,分析处理人口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人口分布密度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再其次,在专题地图上将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转化为栅格图;最后,将距离图、密度图及栅格图进行叠加,然后进行选址的综合评定,即可在专题图上看出适合新建公共设施的具体区位。这种集问题导向、分析及制图等环节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

区域政策理论探讨的是政府创造某些源于空间差异并旨在缓解或克服空间差异影响的制度供给问题,然而区域政策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则需要判断政策的需求区域。应用GIS教学可规避没有考虑要素资源空间流动的缺陷。以判定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为例:首先,在GIS专题地图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点的点状符号图;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点为中心,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如规定相应的步行时间或行车时间),计算出该供应点与邻近区的人口之比,即该供应点的繁忙程度;再次,以每个居民点为中心,也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并记录邻近区内的供应点数量,以此测算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方便程度;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在地图上进行比较即可准确地判定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

四、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保障措施

从上述分析来看,基于GIS的创新性教学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空间经济现象,而且可以辅助决策。因此,在区域经济学课程运用GIS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建立经济学的空间分析思维,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革新的制度安排才能体现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而在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GIS教学就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要空间分析思维、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系统地讲授与空间约束相关的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又要相对系统地介绍空间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介绍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因为GIS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难以获取的重要信息,进而实现在系统支持下的空间动态模拟和决策支持。此外,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出来的案例(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商业选址、资源管理等)介绍来凸显其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开设GIS试验教学课程。根据教学条件、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教学目标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和教学课时的约束条件下,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补充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尝试运用GIS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二是单列学分专门开设GIS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建立空间数据库,绘制各种相关专题地图,将经济特征呈现在特定区域中,而且能够在区位选择、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辅助决策,增强学生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

(三)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组织环节

突破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应用性强和综合性强,因此在理论讲授之后均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并应用GIS来分析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而且将其成果在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上展示。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此必须改革侧重卷面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应该由平时成绩、GIS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GIS实验成绩以学生按照要求制作的专题地图、图像、图标及文字说明来评定。革新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学生操作GIS的熟练程度及运用基本理论进行辅助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借助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学校安排的GIS实验课程外,还应丰富教学手段,寻求与GIS相关企业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等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可以将所学理论服务于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接受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合作内容开发成区域经济发展运用GIS的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法辉.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和GIS的应用[J].地理学报,2011(08).

[2]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01).

[4]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03).

[5]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04).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11.

第4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摘要:区域经济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目前,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等诸多问题。为此,应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性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完善教学考核方式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2.罗静曾菊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几个新特点刍议[EB/OL].

3.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5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空间及组织间的联系等等,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着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的特点。

(1)学科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与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在现实研究中都是存在着特定的区域或者说是空间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的,而该区域产生的所有涉及经济的现象都是要综合宏观经济、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地理、人口等知识进行研究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2)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的经济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曰益激烈。这种经济环境下,特别需要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对当前经济问题给予回答。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区域经济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_是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讨论中,并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二是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3)研究的区域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就有着区域的异质性。由于区域间存在着先天自然资源、后天社会政策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就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个立足点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特点。

2、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正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这些独特性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也正是该学科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区域的异质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或者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在持续的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目的,严重忽视了人才的应用性,导致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而不能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时间培养的必要性。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中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实践培养能够使研究生更加系统和具体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增加学生主体性还能使之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掌握理论的应用技术。其次,实践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真正深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探索其规律并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门学科的价值往往是在于对人们或者说对社会有着怎么的作用,将区域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最后,研究生实践培养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动手能力等。总之,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有着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该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教学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它也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真正地将理论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

针对当前社会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该学科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设施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

1、互动中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可采用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是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案例选择的现实有效性。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综合性的、现实的,案例应该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可以是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变动报告等,案例可以是国内本土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二是研究型教学。通过提供研究生专题研究的机会,通过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分析等系列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实践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发挥研究生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的方式,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就要改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等设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通过网络有效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动态,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是研究生进行实践研究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建立校外等实习基地、实践研究基地等。学校可通过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合作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通过真正的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更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掌握,甚至可以根据微小的经济变化来预测全国的经济趋势。

3、“教一学一研”有效互动的结合

第6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区域空间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自相关

区域空间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如今随着空间计量模型的广泛运用,尤其在应用经济学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国内的文献检索中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仍然是比较薄弱。随着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和计量工具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地理学者和区域经济学者开始将注意力放到宏观尺度的空间集聚现象研究上,他们为了给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集聚产生的效应做出相对合理且详尽的分析,借助了空间计量方法以及一定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构建了空间结构模型的构建,分析集聚产生的机制以及经济成效,并将此应用于具体地区的实证研究。

一、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主要概念

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确定的研究领域出现时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是为了满足区域计量经济学中处理区域经济数据的需要而出现的。1974年的荷兰统计协会年会上,J.Pealinck在其对大会的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概念。

Paelinck和Klaassen(1979)没有定义空间计量经济学本身,而是初步确定了五个重要原则,用来指导空间经济计量模型。这五个规则包括:(一)空间相互依存的作用;(二)空间关系的不对称性;(三)位于其他空间解释性因素的重要性;(四)分化事后和事前互动;(五)明确建模空间模型中的空间模拟。

有趣的是,这些规则强调一个现实的表达空间直观变量在计量模型规范中的重要性,如潜在措施,距离衰退功能和空间的安排。他们同时指出,空间系列和时间系列的根本区别是由于空间相互作用相对于时间序列的反馈。

空间计量经济学系统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由Anselin(1988a)提出:对总的空间统计分析特殊性所造成的空间科学模型进行处理。换句话说,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明确考虑空间的影响,包括空间自相关,空间滞后和空间不均匀误差的方法。Anselin在定义中提到的将区域,位置和空间的相互合成作用,及对他们的估计参考地理数据模型,数据可能来自空间中的一个点,也可能是从一个区域。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者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如Rey等(1999)首次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美国各州1929~1994年人均收入的收敛性,通过Moran's I指数测试验证了证明空间相关性在统计上非显著性,并根据LM检验选择了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结果比较。Baumont等(2003)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辨识1980~1995年欧共体的空间俱乐部,发现南北两区分属于不同的俱乐部,并选择空间误差模型对南方和北方的俱乐部空间趋同性做了研究。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已经出现了许多研究空间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成果,研究对象很多都延伸到了县级单位,但是研究方法和实证检验仍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和丰富。纯粹从理论层面来讲,大多数研究人员在解释研究成果时,对于省级尺度的研究成果更具有说服力,但是由于数据规模较大,而导致选择的参考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强。吴玉鸣(2000)在分析时运用到了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的31个省市进行了集聚增长因素的分析;陈晓玲等(2006) 采用了我国1978~2004 年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级数据,考察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联性。一些学者在引鉴国外研究时,保持了相对谨慎的态度,以地市或县域为基本分析单元,尽管总体上这类研究较少,但研究者开始关注县域尺度的研究,一些研究结论的解释的参考性和实践意义得到加强。如李小建等(2006)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分析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三、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空间计量经济学主要包含的内容包括:主要包含了的空间相关为主的,辅之以空间差异性,涉及空间相邻,空间相邻矩阵等概念。

(一)空间相关

对于空间的相关性,空间自相关常常是其核心内容,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ocorrelation)是指一些变量在同一个分布区内的观测数据之间潜在的相互依赖性。

空间自相关的计算方法有许多种,但是为人常知的并且为学者所常用的方法有:Moran's I、Join count、Getis、Geary's C等。然而,这些方法都有其功能,但是在其范围和局限性方面,当然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一般情况下,该方法的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全域型,另一种是区域模型。

全域型是为了确定是否存在这种现象在空间聚集行为,但它并不表明到底在哪些领域聚集。如果全域型不同的间距(空间滞后)顺序排列的空间自相关统计时,可以进一步作出空间自相关系数图,这种现象表明在空间分析上是否是一个层次的分布。根据Anselin(1995年)提出的LISA(本地空间关联指标)方法声明,区域聚集能推断(空间热点)范围的方法主要有两个:首先,通过显着性检验方法,表征收集空间单元相对整体研究范围,如果检测值是大的,表明空间自相关是显著的,也就是说,这是这一现象的空间聚集的领域,如:G系数和Ord(1992)开发的G系数的统计方法;其次,它度量空间单元对整个的研究空间自相关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往往是一个大面积的"特殊情况"(离群值),这意味着这些"特殊情况"点往往是一个聚集点的空间现象,如:Anselin的莫兰散点图。

(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是空间相关的目标缺乏均匀性的区域,如发达地区和落后的区域,中央区域和区域等。例如,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沿海地区相对其经济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空间差异的研究中,只要空间单元的特性考虑,大部分都可以使用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然而,当存在交叉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相关性存在,则经典的计量方法不再适用。

本文研究空间模型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两种:E.Casetti(1972)提出了空间扩展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参数漂移。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模型中参数的空间相对位置的变化,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

(三)时空数据空间模型

该模型是在设计中考虑到了时间维,从而增加了描述的复杂。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这是一个考虑全面的时间安排的情形,部分数据属于时间序列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是非常有用的。同样,数据被划分成与空间有关的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和缺乏。如果数据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可用于面板数据模型的。

四、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

在目前的研究中,由于其他单位系统单元内存在空间的位置影响到其他的位置,系统的单元位置受到相邻的单元格之外的边界位置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模型仍然是一个问题并且值得研究的。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是由距离的远近来决定的,单用地理上的距离在如今看来显得太为狭隘,因此,在研究这些问题,如何进行交易,并且将资金,人才流动以及贸易,充分体现在空间权重矩阵去,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许多经济问题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并非只是一维的而是多维的,如何在空间矩阵中建立一系列的空间模型也尚待进一步研究。在此类问题中,整个模型的描述可能会因为数据级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不同的变化对模型变化也还未知,如何能采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对系统进行描述仍然尚待研究。

随着我国遥感技术的逐渐发达以、统计资料的不断累积以及众多学者对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运用的日趋熟练,根据时间以及对空间的排列数据越来越多,从而对数据的空间分析更为快捷。

参考文献:

[1] Paelinck, J. and L. Klaassen. 1979. Spatial Econometrics. Saxon House, Farnborough.

[2] Anselin, L.1988a. Lagrange multiplier test diagnostic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

[3]Rey, S. J., and B. D. Montouri. 1999. U.S.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 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 Regional Studies 33

[4]陈斐,区域空间经济关联模式分析: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5]吴玉鸣. 我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0(10)

[6]陈晓玲,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经济科学》,2006(05)

第7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19-05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学所探索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来就涉及到在一国和世界各个区域存在的地方性失业、人均收入增长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不公正、城市化问题、刺激经济发展问题、冲突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等等内容。对于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农问题、贫困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关系问题等等,则需要研究者引入发展经济学的新视角进行有益的创新性探索与重构。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新问题――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亦即笔者所着手构建的发展区域经济学体系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的拓展。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框架体系整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并且需要为人们提供研究发展中区域新颖而积极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使它区别于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笔者力图界定发展中区域进而确立发展区域经济学,其目的是为许许多多钻研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规划和城乡研究以及研究和关心区域发展中人口贫困、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等等问题的人们提供交流平台。非常清楚的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诸多研究者在很多领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成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区域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整合问题。

二、反思与检讨:已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近180年的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主要以研究企业、产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而形成的区位理论,主要利用计量化和模型化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而很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理论这两个重要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以及区域管理学派的创新研究,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正日趋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与此相应,20世纪50年代后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力转移、资本形成不足、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城乡分割、人口过度增长与贫困等问题,提出大推进理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等学术思想,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如普雷维什和辛格也曾提出了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反思并检讨已有的诸多研究及其现有成果中笔者发现,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带有激进主义倾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经验为基础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同于以前,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其背景而言,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中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加之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经验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纷纷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愈加突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上。然而,对于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其针对性明显不足。

当前,各类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日益加强,这些巨大的变化给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较过去更为复杂化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区域经济理论的传统思维以及为促进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基础,笔者突破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的传统认识,准备提出并界定“发展中区域”这一概念,认为以发展中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区域面临的人口与贫困、资源与环境、资本与技术、市场与政府、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农村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关键问题,就可以创建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的学科分支――发展区域经济学。笔者认为,若把这样的想法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奉献给人们,至少对理解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和解决现实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难点问题会大有裨益。

三、研究的对象:发展中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区位是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以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域则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的区际异质性和区内均质性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区,或者说包括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区域。佩鲁吸收现代数学理论成果,采用拓扑空间的概念将区域分为三类: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作为势力场的空间和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吸收前人研究框架和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将区域分为三类: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的均质区域、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的极化区域、为一定管理目的而创造的政府计划和政策实施而实际存在的计划区域;列昂节夫等人在“世界经济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按人均收入水平及社会性质将世界经济分成四个发达的市场地区、两个发达的中央计划地区、六个发展中市场地区、两个中等收入地区。中国经济学者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有力地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影响。综上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依照不同的目的对区域进行了划分和阐释。但是,一方面,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区域发展,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也正是由区域发展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决定的;另一方面,传统的对于区域界定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发展实际,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的划分在区域规划实际中面临诸多操作性困难,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加之经济区域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而不能无限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界限的模糊性与自身发展的开放性、系统内部的非均衡与非线性等内在规定会使原有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因此,面对区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单元在功能作用方面的非同等性、非均匀性,为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重组协作和实现区域势差的动态作用,揭示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深刻认识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结构组成单元等问题,重点强调发展中地区区域的特殊性问题与发展路径,必须对已有的认识进行适当修正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实际。因此,把发展中区域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打破传统的对区域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区域,强调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可分割性与联系性,重视发展中的区域的差异等各类问题研究,就会形成一个涵盖特殊区域空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同时,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也是基于这一类型的区域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发达区域更为复杂的问题,况且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区域都处于发展中区域,发展中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困难更大、更多,也更需要我们从发展中区域的实际出发,探求其不同于发达区域的特殊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认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就是以发展中区域为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发展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充分借鉴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化与工业化、技术进步与传统农业改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规律,通过分析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基本约束、要素流动、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产业分工与联系的机理,探讨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特殊性,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和促进发展中区域较快发展服务。发展区域经济学把发展中区域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结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区域区情、战略、规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四、发展区域经济学:几个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

1.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从生态建设入手,将生态发展、生态―经济―社会重建结合起来,从技术层面上建立各类人工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以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来促进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属空白。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解决贫困为目标,着重研究发展中区域“三农”问题,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与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发展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问题。发展中区域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通过约束人为过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研究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对自然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通过生态恢复来解决,重点研究生态恢复的途径与对策。另一方面,发展中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之一是水土资源的紧缺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大批的生态难民,给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这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还应包括发展中区域生态经济问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动轨迹及其原因、政策、体制人文因素的资源环境效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阈值、体制与政策;生态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体制与政策因素分析,生态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与对策等。

2. 非正式制度约束、民族问题与社会进步――发展中区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及各异,因而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制度文化和地域制度文化体系,该体系除了一般制度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群体性、稳定性、渐变性等特征外,与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具有明显的非正式制度文化约束特征。因此,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于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民族自治制度的法制化,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安全稳定与周边国际环境,保障发展中区域边疆安全的国家政策;民族贫困成因、特点及反贫困战略与政策创新,旅游业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民族关系问题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因以及对发展中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分化与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等等。

3.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发展中区域自组织系统形成与结构变化的动力源泉。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区域寻求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给出明确的需求导向,而这样的市场本身在这一区域并不存在,这便构成了发展的困境,即落后经济或传统产业很难突破自身发展的起点,相反地它落入了区域恶性循环状态之中:……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市场需求小―产出供给少―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如何突破发展的困境,跨越落后的门槛,使之产生持续增长的经济力量,需要在这一框架外寻求答案,实现发展中区域增长的良性循环。既然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并非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们从属于区域发展的过程,那么,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是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再到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在更高形式上实现的增长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相应地要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变,需要区域自组织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而这本身就需要物质和技术积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的积累过程。发展中区域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要求我们在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立足于区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立足于两者的互动与制约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增长动力以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

4. 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演进是以经济自身的发展为依托的,不是超越经济自身的无规律运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总与发展中区域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始终是工业化推进的中坚力量。同时,在现代经济技术与传统生产手段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与信息化、知识化相融合的新格局,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二元叠加中,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发挥信息经济在发展中区域国民经济中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和带动效应意义重大。发展中区域如何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拉动现代化,如何通过市场化和信息化实现区域现代化,如评价现代化的标准,到底在何时和何种程度实现现代化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构成该问题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已实现现代化国家和区域的示范效应,又面临着自身固有的一系列实际情况及其与外来示范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以什么为参考系来取向,对发展中区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理论层面上,发展中区域如何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中提取合理内核,准确把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在经验层面,如何吸取世界各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实践操作层面,如何立足于自身的特性,从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出发,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区域市场化与信息化互动关联选择适合的现代化路径,构成发展中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点。

5. 政府管理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发展中区域的公共管理体系与重大公共政策。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益,逐步降低对发展中区域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成本风险,就应当围绕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目标,构建发展中区域公共管理体系,着手解决几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重视发展中区域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支持及其战略意义,公共管理主体结构的协同机制与运行规范,公共管理体系的中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及其构建目标和策略,政府战略、能力与发展中区域发展,公共管理体系下的重大公共政策,包括反贫困政策、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要求的公共设施投资政策、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政策等。在这些系列问题的研究中,要特别重视政府公共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转移支付、基础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重视政府对于发展中区域的支持力度与实际效果,从制度与体制层面解决因市场自身的作用而导致的发展差距,保障居民具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妇女参与自身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防止发展中区域的边缘化倾向。

[参考文献]

[1]Isard, Walter et al., Methods of 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analysi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Ashgate, 1998.

[2]Hoover, Edgar M. & Giarratani, Frank,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3]Solow, Robert M. "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n Kenneth J Arrow, Samuel Korbin and Patrick Suppeseds,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1959, pp89-10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杨开忠.区域科学学科地位、体系和前沿[J].地理科学,1999,19(4).

[8]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0]H.H.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13]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4]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5]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16]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学习领域 课程设计 广西旅游实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75-03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

(一)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的共性是它们都是服务行业。服务技能、语言表达是其基本素质,服务意识是其核心素质。而个性是,国际旅游界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通常被当作展示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的“窗口”,旅游从业人员被誉为“文化使者”。文化素养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素质,也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础,同时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2010年广西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千亿元产业,加快旅游强省区建设步伐。《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则提到加强旅游教育、科技和文化建设,从整体上提高“软件”水平,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高等职业教育体制转轨成为必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服务于广西区域旅游建设、具有较深广西旅游文化底蕴的旅游人才,是广西本土旅游职业院校的共识,也是广西旅游实现大省向强省迈进的关键,成为打造广西旅游品牌、实现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区内研究现状分析。现今广西学术界对于广西旅游文化都有一定的研究,各高校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旅游人才培养经验,但是这些高校对文化的研究主要还是面向民俗文化和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资源,然而两者并不能够混为一谈。如果把诸如建筑、民俗、饮食等人文资源的简单描述就等同于剖析旅游文化的本质,探索旅游文化的规律,所研究的内容其实是文化范围,而不是旅游范围,造成脱离本地实际,无法与现实中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做到真正结合。高校以“广西旅游文化+导游技能”为研究角度的研究尚是空白,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上尚缺乏系统的成功经验,因此广西旅游实务课程的开发就显得比较重要。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设计。所谓定位是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产品在市场中定位、人物在组织中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置的定位等。课程定位是指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所承担的培养任务及发挥的作用。

课题组通过专家交流、企业走访、毕业生跟踪等对旅游行业的行业素质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构建了以行业素质为核心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把广西旅游实务定位为技能核心课,以其作为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具体见表1。

(二)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具体如下:

1.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为导向,突出行业核心素质,夯实学生文化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对“导游人员的素质”分析,课题组认为:导游人员应以人文素质为基础,将其作为职业发展的根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景区景点的文化表现及内涵作为教学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营造旅游文化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化情趣,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

2.以工学结合为指导,以区域、行业发展为依托,以典型性学习任务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紧跟广西旅游业发展,结合旅行社典型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基于工作岗位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序化为学习情境及学习性工作任务,广西旅游实务课程教学内容共有8个教学情境,25项工作任务,安排30学时理论课和30学时实践课。以循序渐进、贴近岗位为原则,训练学生从认知到技能逐步提升,体现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三)课程目标设计。旅游具有其特定的行业特点,游客享受旅游产品,其实强调的是旅游过程中的精神满足。这种满足是以旅游景点为基础,以导游行业素养为核心,以导游服务技能为关键来实现的。作为旅游者的引导者――导游,首先要学会领悟和欣赏,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游客感受、领悟、欣赏旅程中的文化,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课题组认为广西旅游实务课程是一门以旅行社典型岗位技能为主,以广西旅游文化为辅的课程,是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广西旅游实务课程重点致力于引导学生感受广西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领悟广西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广西旅游文化的绚丽风采;另一方面广西旅游实务是依托旅游业的职业课程,课程组通过对广西旅游人才市场的调研,提炼出高素质旅游人才所需的素质。文化素养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素质,也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础。服务意识是其行业素质的核心,服务技能、语言表达是其岗位技能的核心。具体见表2。

表1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体系 板块 主要课程 培养的素质和能力

理论体系 公共基础课 政治思想课、

大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 较高的思想道德,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机和英语基本应用能力、就业能力

专业基础课 理论课 大学语文、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公共关系、

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法规、

广西导游基础、

全国导游基础 人文素养

专业基本知识

职业基本技能

技能课 形体训练、

口才训练、

英语口语、

旅游礼仪、

急救常识

技术专业课 理论课 旅行社管理、会展概论、

旅游景区管理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技能课 旅游英语、导游实务、

广西旅游实务

知识能力拓展课 专业选修课 酒水知识、客源国概况、涉外导游、领队业务 拓展专业知识面、

拓宽就业面

公共选修课 西方哲学、音乐欣赏、中西方文化比较 人文素养

实践体系 实习实训 认识实习、模拟导游实训、旅行社实习、毕业实习 专业技能

就业技能

表2 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

人才层次 对应岗位群 基本素质 核心素质

高技能人才 高级导游、领队、产品开发、部门经理 服务技能语言表达 服务意识文化素养

中等技能人才 初级导游、中级导游、业务员、计调、产品推广、部门专员、领班等基层管理人员 服务技能语言表达 服务意识

简单操作工 服务员 服务技能

因此,将课程目标定位为“文化素养为根、行业素质为干,岗位技能为枝”。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成为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熟练掌握旅行社相关岗位技能,服务于广西旅游业的高技能人才。

(四)教学模式设计:兼容并蓄为导向。根据广西旅游实务课程的特点,摸索出了“兼容并蓄,外向开放”的指导思想,主要强调的是职业岗位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结合。改变了过去以教材为载体进行单一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 将社会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例如,将浓郁民情的广西民族博物馆、骆越神韵的广西博物馆、武鸣“三月三”歌节等演绎成独具八桂神韵的课堂;将区图书馆八桂讲坛、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周、市图绿城讲坛的专家、学者、行家变为课程的老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积极承担区、市旅游行政部门的导游岗前培训、导游年审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提升了教师的行业素质。

三、课程内容整合

广西作为中国边陲,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具有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如何选取课程内容是课题组面临的一个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行业特点,课题组明确了以下课程思路:

(一)以旅游基本要素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旅游的六个基本要素: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行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做好这六个基本要素的服务,是他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因此,以旅游基本要素为导向来组织课程内容,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旅游行业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行业意识。

(二)以广西(本土)旅游名胜为目,构建课程内容。广西旅游实务课程内容以广西3A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载体,通过诠释这些典型性的广西旅游文化之“点”来演绎广西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面”,体现广西旅游文化的绚丽多姿,有益于形成极具广西本土特色的文化氛围,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工学结合为模式,培养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根据工学结合原则和课程特点,在课程体系组织中设计了“任务驱动角色模拟知识、技能学习岗位训练案例反思”等五个环节,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案中思”,以做促学、以做引教,以案启思,达到知行合一。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以专业的角度分析、认识问题的行业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四)以文化熏陶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环境。文化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情境中通过熏陶、心灵感受、领悟来传承。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创设文化情境,营造文化氛围,凸显课程的人文特性,创设独特的教学环境。具体见表3。

四、教学效果

第一,学生职业资格证获证率逐年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秘书证等职业资格证获证率逐年提高,由2007年的30%上升到2012年的85%,其中获导游资格证的达60%,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第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2010年组织2008级学生参加“神州杯”全国导游技能大赛,荣获普通话组二等奖;组织2009级学生参加邕城高校旅游交流赛,荣获二等奖;成功主办“邕城高校旅游交流赛”,并荣获最佳解说奖、最佳人气奖。

第三,专业就业率稳步上升。随着专业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学生就业率由2006年的85%上升到2012年的93%,专业对口率为80%。

表3 广西旅游实务课程体系

岗位 情 境 学习性任务(30课时) 实践(30课时)

前台接待 广西概况 介绍广西概况

模拟接待:介绍家乡概况(3人一组) 南宁一日游

广 山水文化

推 荐桂林山水线路 游览北海、桂林、灵渠

游览北海、桂林、灵渠

推荐金秀大瑶山民情游

推荐兴安灵渠一日游

推荐巴马长寿休闲体验游

推荐海洋文化休闲游

反思:张家界的黄牌警告(PPT演示)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戏曲文化宣传 参加“三月三”歌节、参观新会书院

参加三月三歌节、参观新会书院

推广壮族歌圩体验一日游

推广宾阳炮龙节体验一日游

推广民歌体验游

反思:云南民族特色旅游

抢救北京绝活(PPT演示)

游 建筑文化 讲解黄姚古镇 游览扬美古镇

游览扬美古镇

讲解恭城文武庙

讲解三江风雨桥和鼓楼

讲解真武阁

反思:融水侗族竹楼火灾、凤凰古镇成功开发

实地讲解会展中心、南湖广场、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

岗位 情境 学习性任务(30课时) 实践(30课时)

游 饮食文化 体验米粉文化 游览扬美古镇

体验茶文化

体验酒文化

体验宵夜文化

反思:川菜走全国

模拟介绍广西特色饮食(PPT演示)

风物文化 导购珍珠 参观北海珍珠馆、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唐人文化街

导购绣球

导购壮锦

导购铜鼓

导购红水河奇石

导购地方特产

反思:广西旅游产品开发

模拟导购(PPT演示)

宗教旅游文化 设计宗教旅游线路 参观昆仑关、桂平西山

反思:旅游线路的成本调查

红色旅游文化 设计红色旅游线路(花山)

反思:设计一条广西旅游线路(PPT演示)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2]张红.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3]张骏.旅游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立项项目[桂教高教(2012)22号]

第9篇:区域经济学范文

摘要:长期以来,企业数量与规模一直是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笔者利用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企业数量、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产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呈现时序递增趋势。研究还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企业数量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异,越是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对产出的弹性越强,即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应当重视企业与产业的培育,而不是片面强调“做大做强”。本研究还为理解地方政府与国家产业主管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上的冲突提供了区域经济增长角度的解释。

关键词:工业企业;数量;规模;区域经济

一、引言

从亚当・斯密开始,分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就是经济学与管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劳动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投入,通常情况下,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与劳动力、资本的投入量和增长速度正相关,而且根据新增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存在投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Fujita,Krugman and Venables,1999)。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较大的企业数量常伴随着较大的经济总量。但企业数量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平均意义下企业规模的下降,导致规模经济的损失。通常管理学研究企业规模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对其市场竞争力与经营绩效的影响。经济学中对企业规模与数量的研究主要归属于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主要从企业角度进行研究不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整体,关注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产业经营绩效与发展阶段(钱德勒,1999)。管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结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区域层面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企业数量,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对企业空间集聚效应的研究。以后产业集聚的研究得到较多的关注,成为区域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区域经济学很少关注企业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从企业与产业层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区域层面?举例说,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更重要呢,还是推动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经济更重要?根据管理学的研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数量与规模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投入期与成长期的企业需要重视量的扩张;对进入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企业,深入挖掘其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水平(黄修权、顾银宽,2004)。那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差异确实存在,是否有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有相关性、又是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区域经济的?以上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文章结构如下:在提出问题后,第二部分介绍了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数据的来源与处理;第四部分将全国作为一个区域,分析企业数量、规模对经济的影响;第五部分对全国31个省级单位企业数量、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之所以分省进行研究,主要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汇总数据可能会损失个体信息;二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面板数据的分析可能揭示出企业数量、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