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阳光教育范文

阳光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阳光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阳光教育

第1篇:阳光教育范文

去年9月,郭雅馨进入革新里小学就读。郭雅馨的老家在安徽农村,父母在北京经营文具生意十多年,她在北京出生,在北京上幼儿园,两三岁时便喜欢跳舞。上小学后,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革新里小学很快发现了郭雅馨,她被招进一年级的“花之梦”剧组,开始接受话剧艺术熏陶。

在革新里小学,班班有剧组,年级有剧社,学校有剧团,全校学生每周都上一节话剧校本课,每位语文老师兼任话剧课教师。从此,6岁的郭雅馨和同学们每周都在班主任杨秀灵和话剧团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台词朗诵、舞台表演。郭雅馨认真听,反复记,用心体会,慢慢理解和把握角色。

母亲倪进娟说,女儿学习比较专心,现在养成了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功课不放松,对舞蹈和话剧也下功夫,经常一个人默默背台词,在家里悄悄模仿剧中人物,每次排练都很投入。郭雅馨在课外还报了绘画班、英语班,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革新里小学提出“播撒阳光教育”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修艺润德 阳光成长”的办学特色,以戏剧启迪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涵养人的品格,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戏剧融入学校管理

学校秉承“办阳光教育 创优质精品特色校”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多维度的管理模式。

在推行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借助戏剧教育,使管理更具人性化、更富有阳光的温度,努力做到精神文化有方向、校园文化有品质,制度文化有生机。学校提出了精神文化的四观即教育价值观――尊重,理解,赏识,激励;育人价值观――帮助学生走进阳光是教师的最大职责;管理价值观――帮助教师走进阳光是干部的最大职责,情感价值观――在艺术阳光中体验自豪感、在艺术阳光中获得尊严感、在艺术阳光中享受幸福感。

学校制定出台了阳光教育发展策略,实施“一体两翼”“12345工程”,把阳光管理、阳光课堂、阳光文化、阳光社团、阳光评价作为阳光教育的发展途径。这其中,一体则是指发展途径五维一体,两翼则是指阳光教师和阳光少年。

“12345”工程中的“1”是指打造感染学生的校园文化,这是阳光教育的前提;“2”是指给予理解和尊重两种关爱,这是阳光教育的动力;“3”是指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这是阳光教育的内容;“4”是指做到学会尊重、学会赏识、学会做事、学会发展,这是阳光教育的目标;“5”是指实施德、智、体、美、合五种教育,这是阳光教育的载体。

学校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融入有色彩的戏剧中,将学校特色发展规划融于每学期艺术教育工作的计划中,生成人的主动精神,敲开了师生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之窗。

戏剧完善课程建设

学校在校本课程发展纲要的框架下,全员参与撰写了全国首套以校园话剧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材――《童艺情韵》,目前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这套教材的研发与课程的设置,正是要实现以艺术语言为载体促进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以综合表现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体验性、反思性学习;以艺术展现为载体增强记忆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主体调动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实施兴趣培养、专业培训与成功教育。

通过语言及表演的基础练习,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语言艺术与表演的基本知识,提高舞台表现力;通过戏剧教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提升语言交流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自我表现能力,并启发思考,促进才艺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戏剧表演的学习,有效促进孩子的个性气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美人生的育人目的。

同时,我们也将戏剧教育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国家级课程中找结合点、在专项训练中找研发点、在真实任务下找联动点、在教学实践中找落脚点,教师每一个精心设计都是为孩子找到了一个学习的兴趣点,拓展了参与的角度,搭建了一个展现的平台。我们还非常注重科研引领,通过科研进一步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戏剧提升学生素养

“赤橙黄绿青蓝紫,赏艺修德润品行,阳光瞳瞳映笑脸,革新园中花满蹊”是学校学生目前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建设阳光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话剧教育发展点与生长点,进一步拓宽育人功能,让学生因融入艺术,因阳光而快乐。

1.建设个性多彩的阳光社团――教给每个孩子有用的知识,六年润泽一生

学校已形成以金帆话剧团为核心,以七色梦舞蹈团、花儿朵朵管乐团、爱乐少年合唱团、阳光体育团为外延,茶艺团、书画团为补充的校本社团的多元发展模式,始终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为孩子创造真正的教育生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在原有“班级有剧组――年级有剧社――学校有剧团”的梯队建制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道德润泽、传承礼仪文化的理念引领下,我们将戏剧培养同校本教材相结合,分年级制定了德育培养目标,即孝、理、信、仁、智、义,同时将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安全习惯,将戏剧艺术的修为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功能最大化发挥。

2.搭建立体多彩的阳光舞台――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绽放,人人都很重要

孩子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瞬间以戏剧的方式搬上荧屏,登上舞台,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是学校一项特色活动,多年来均开展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校园艺术节活动,逐步从学校操场走向评剧院、天桥剧场、中国儿艺等最高艺术殿堂,将经典剧目搬上舞台,将师生原创剧本、改编故事进行艺术加工,生动演绎,使每个孩子都能精彩绽放;升旗时刻的风采展示作为一项常规活动,也是孩子寻找自信、体味成功的舞台;富有创意的激励性活动最能激发孩子潜能并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原创剧本大赛、优秀班级剧组、优秀年级剧社PK、革小金狮奖章评选等活动都深受孩子们喜爱。

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练中的交流、台词的对白促进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之间的融合;通过生动的表演、揣摩内心的感受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通过相互的包容、心与心的碰撞模糊了孩子间文化背景的界限。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还注重与国际文化之间的接轨,带领剧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剧院等地交流演出,使孩子们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感受到艺术是无国界、无地域之分的。

第2篇:阳光教育范文

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或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男教师明显偏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阳光父教”活动,动员爸爸们一起参与孩子的教育,也让孩子体验爸爸们带来的阳光。

一 “爸爸”老师来上课,健康、阳光

班级里有多少位孩子,就有多少位爸爸,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有的是专业的体育老师;有的是神气的警察;还有的是让孩子们望而生畏的医生;也有孩子们感兴趣的“电脑专家”……,“爸爸”们集专业知识、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是幼儿园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

成成的爸爸是位体育老师,轮到他这位名副其实的“爸爸老师”来上课了,孩子们都十分期待。只见他首先带孩子们做热身运动,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和富有节奏感的口令,孩子们一个个都不由自主地跟着运动开了,连平时基本不愿动的孩子也积极地举手弯腰。接着这位“爸爸老师”给孩子们示范了他擅长的篮球运动,只见篮球在他手上玩出了各种花样,让孩子们眼花缭乱。于是,这位“爸爸老师”就让孩子们每人拿好一个篮球,跟着他来运球。最后,“爸爸老师”把部分男生组成了“小小篮球队”,自己担任教练。这是男孩最期待的时刻了,他们在篮球场上肆意奔跑、传球、投篮……这样的豪迈与气势、这样的快乐可能是平时的活动中所无法体验到的。

林林的爸爸是位园艺师,但上起课来却也不比专业老师差,今天他上课的内容是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看得出“爸爸老师”课前也是精心准备,不仅结合了图片,而且还带来了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完课堂讲解后,“爸爸老师”还带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来认识校园里的各种植物。虽然孩子们天天在校园里嬉闹,但经过“爸爸老师”的讲解,对校园里的这些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 父子父女亲子活动,难忘、沸腾

参加幼儿园的活动,经常是妈妈们的任务,即使有的爸爸负责接送孩子,也是来去匆匆,根本顾不上与老师交流一下孩子的教育情况。于是,我园经过精心策划与准备,“阳光父教”之“父子父女亲子运动会”终于如期举行了。

首先,孩子们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爸爸们展示了班级体育特色活动的阶段性成果;然后,每班选出的一位“阳光爸爸”使出浑身解数,和大家分享了精彩绝伦的体育课堂。最后是亲子游戏,“报纸人”、“树袋熊”、“运西瓜”等亲子运动项目,兼具趣味性、竞赛性的活动,让前来参加的爸爸们忙得不亦乐乎。在游戏中,孩子们和爸爸一起你追我赶,大呼小叫,忘情尽兴。比赛现场迭起,相机快门声、呐喊声、掌声、笑声一片沸腾,给幼儿园留下了无数难忘的瞬间,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勇敢、乐观的心态。

父亲节更是让孩子与爸爸亲近的好机会,我园利用这一节日,开展了“我心中的爸爸”系列教育活动,让孩子和爸爸进行一次对话和情感的碰撞。语言活动“爸爸的工作”,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爸爸的工作与特长,树立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拉近孩子与父亲间的距离;美术活动“我的爸爸”,让孩子用画画的方式描绘自己心目中爸爸的高大形象,并把画作为礼物送给爸爸,对爸爸说一句最想说的话。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爸爸们更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父亲勇敢、睿智、坚毅等特性,体味父亲博大、宽广的爱,为男孩子提供了模仿的榜样,更激发了孩子们以爸爸为荣、爱爸爸的情感。

三 搭建网络平台,实时、高效

在现实生活中,爸爸们常常忙于工作,很少关注幼儿园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园共育都由母亲独自承担着。怎么样能让忙于工作的爸爸们关注幼儿园教育,并参与家园共育呢?我园利用网络,为爸爸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因为,年轻的爸爸们对于电脑的兴趣与应用技术更优于母亲,而且网络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持即时的沟通与交流,便于忙碌的爸爸们了解认识幼儿园教育,同时在此基础上,能适当积极地配合,提升孩子独立、豁达的品质,促成孩子良好的成长。

首先,小班孩子刚入园时,我园向爸爸们公布了幼儿园网站的网址,并且对各个班的班级主页作了详细的介绍,以吸引爸爸们的关注。平时工作中,教师抽出大量的时间在班级主页里及时更新孩子们在园的照片,尽量使每个爸爸能在班级主页里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家园互动”的版块中,我们开辟了“育儿心得”栏目,鼓励爸爸们积极自己的育儿心得,分享好的育儿经验,也使其他爸爸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3篇:阳光教育范文

一、完善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好上学”

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我市依据国家和省里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从政策层面使农民工子女入学做到有章可循。

1.强化政府职责

按照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明确保障农民工子女入学是当地政府应尽责任,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明确表示:孩子教育是家庭的大事,也是政府的大事,要按照“相对就近、满意入学、统一管理、一视同仁”的原则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同时还强调“不管是谁家的孩子,只要是生活在长沙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市、区教育局分别成立农民工子女入学领导小组,教育局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2.制定配套文件

市政府下发《关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教育、编办、公安、发计、财政、劳动保障、物价等部门的职责,建立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工作制度和机制。随后出台了《长沙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要求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城区六区教育局联合出台《长沙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的报名办法》,公示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以及学区划分,进一步明确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程序及要求,确保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3.出台免补政策

我市一直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区学生一视同仁,同等享受免补政策。2005年,对贫困农民工子女实行一费制全免;2008年秋季起,对所有农民工子女实行了免杂费入学;2009年秋季起,对所有农民工子女入学实行一费制全免,近三年减免各项费用达1.2亿元。

同时,我们将这些政策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和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保障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统筹管理,确保农民工子女“有学上”

随着农民工家庭就学孩子迅速增加,我市调整规划布局,想方设法增加学位,确保农民工子女“有学上”。目前尽管学位紧张,生源爆满,但无一例排斥或不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现象,保障了全市农民工子女100%在公办中小学就读。

1.调整规划布局

为保证城区学位需求,我们积极适应城市开发进程和农村人口城镇化趋势,进一步加大学校规划建设力度。市教育、国土、规划等部门通力合作,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多次修订《长沙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使教育规划用地得到有效扩充,学校布局逐步趋向合理。

2.不断扩充学位

为了满足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市区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整体联动,强力推进规划实施工作,通过政府投资、开发配套、社会支持等形式,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学校。近三年投入资金36亿元,撤弱并强学校217所,扩容新建学校156所,扩充学位9万余个,满足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位需求。仅雨花区每年实施“三三工程”(开工三万平方米,竣工三万平方米),2011年新建长郡雨外环科园校区,扩建长塘里小学、长沙市三十七中等学校,一年就增加102个教学班,新增学位3870个。

3.优化入学环境

我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统筹安排”的原则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在入学、收费、评优、奖励、入队、入团、困难救助、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在安排教育费附加时,市教育局将农民工子女作为基数同标准下拨,在公用经费拨付方面与本地学生执行同一标准,明令禁止学校以各种理由和名义向学生家长收取“借读费”和与就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这一系列措施,使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三、关注成长,服务农民工子女“上好学”

农民工子女到城市上学,由于起点不同、学习环境差异大等原因,容易出现心理上自卑、情绪上沮丧、学习跟不上等情况。如何让这些孩子在城市“学得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关注他们健康成长。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我们在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安排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接待学生咨询,定期向学生开放。孩子们有困惑、有烦恼都会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心理咨询老师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消除疑惑,解开心结,深受学生欢迎。

2.编制农民工子女专用教材

我市农民工子女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与城区学生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雨花区编制了农民工子女的专用教材《同在一片蓝天下》,免费发放给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熟悉城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3.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第4篇:阳光教育范文

“这件作品,你最满意的是哪个部分?”

“我最满意的是这块――社会实践基地,也就是学生农场。现在很多学生缺乏运动,有了这个实践基地,同学们不仅可以加强锻炼,还能吃到绿色健康的食物。”

来自城阳七中的蔺聪聪,从容地回答着评委的提问。她和另外3名同学一起,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出了心中的未来节能学校。学校里不仅有太阳能大厦,还有可以发电的风车。她们参加的“我的美丽城阳”创意设计比赛,是首届城阳区中小学生科技节12个比赛项目中的一个。除了“我的美丽城阳”设计比赛,还有纸飞机、纸桥承重、科技环保小发明、环保现场绘画、“鸡蛋撞地球”、航模等项目的比赛。

来自城阳二十中的李显进同学,利用―上午的时间制作好了航模,下午参加航海模型比赛。为了这次航模比赛,他利用半个月课余时间进行了积极备战。李显进所在的学校一共46名学生参赛,除了16名参加航模比赛外,剩下的同学参加了其他项目的比赛。

“科技节覆盖了城阳区的几乎所有学校”

5月30日,城阳区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在城阳实验二中举办。局属各中小学和各街道教委办共16支代表队1700余名中小学生和200余名学生家长参加了比赛,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放飞科技中国梦”,共设立了12项比赛和互动项目,以开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科学探索、科学体验、科学亲子活动为重点,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己科技创新能力的舞台,为大家奉上了一道内容丰富的科技大餐。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参与科技实践,体验创新成果,逐步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和理念。

而在此之前,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序幕已经拉开。

5月份为城阳区普通中小学科技活动月,学校和各街道举办了各自的科技节及科普教育活动。5月27日-5月30日,在青岛市科技馆的大力支持下,城阳区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周家汉教授等5位科普专家,分别深入城阳区23所中小学做了精彩的报告,参与学生人数达1.1万余人,科普报告主要涉及爆破力学、科技创新、数学魅力、健康饮食、天文奥秘等多个方面,内容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科技节比赛现场,同学们个个神采奕奕,激情满满。13米长卷上小选手们尽情挥毫,画出了他们对环保城市的期望;转动把手就能发光的手电筒、废弃物品做成的节能台灯、自动发出声音的婴儿尿片、矿泉水瓶制作的提拉笔筒、多个吸盘组合可以挂重物的套组……一系列关于环保主题的小发明、小制作,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们身上蕴藏的无限潜能。

在“我的美丽城阳”创意设计比赛现场,比赛特邀评委刘宗福主任提到,“孩子们都很用心,设计的作品是他们动手、动脑、创新能力的很好体现,对学生在创新、艺术审美等方面素养的提高很有帮助。”

据城阳区教体局普教科负责人万德靖介绍,整个科技节从选拔、预赛到决赛经历了3个星期,几乎全区所有中小学均参与到了本次比赛中。鉴于首届科技节所收到的良好效果,下一步区教体局计划把科技节比赛活动常态化,每年一届,并且不断丰富比赛形式,把不同的比赛放在不同学校进行,从而让更多学校感受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增强学生们的科学意识。在科技节比赛之后,还将有为期3个月的科普大篷车活动,大篷车上将装载科学小实验的器材,分头到各个学校,现场指导学生做好科学实验。

“学校没有好坏之分”

该届科技节,得到了城阳区几乎所有学校的热情参与,而这,得益于各个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一直以来所推行的均衡教育打下的深厚基础。

采访中,记者问到城阳区的哪所学校最好时,万德靖和实验二中校长黄祖顺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城阳区,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学校没有好坏之分,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各方面都很均衡。

“城阳区的12所初中学校都是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其中10所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都达到了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所以,他们在我们眼中,都是好学校。我们不按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

目前,城阳区各个学校围绕“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发展理念,基本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如北师附校的“和文化”、天泰城学校的“生活教育”、实验二小及实验二中的“艺术体育”、实验小学的“科技教育”等特色在社会上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上马街道整体形成了“养成教育”特色,在全省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一个街道5所中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真正实现了无缝衔接。这些特色学校的形成,都是从特色项目开始的。学校特色项目一一学校特色一一特色学校,最终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如何防止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一直是教育管理者头疼的难题,城阳区的教改措施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案。

今年城阳区把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80%(去年是65%,前年是60%),按毕业生人数和办学水平绿色指标评价等级合理分配到各初中学校。以今年为例,普高招生2320人,区里把1776个名额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另外还有80个美术生、40个音乐生、50个体育生名额,而剩下的名额则由各个学校按照文化课成绩录取。这种做法有效减少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盲目攀比,让学校有更多的精力抓素质教育、研究课程改革。

学校内部不鼓励不提倡以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方式去提高教学质量,他们更注重课堂效率的提升,将减负和增效结合起来。3年来,各个学校都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抓的工作来推进。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识,进而在课堂内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样的成功经验不胜枚举,如城阳二中的443教学模式等。实验二中和实验二小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社团模式,让学生利用每周三下午两节课之后的时间,融入到社团活动中,覆盖了全校95%以上的学生。

为了提高偏远学校的教学质量,城阳区建立了完善的教师支教和交流制度。每年根据当地对教师职称、年龄、学科、学段的具体要求,选送一批名师前去支教。对于支教的教师,除了每月500元补贴之外,在评优、职称、干部选拔等方面都享有优先政策。教师每次支教两年,可以把当地的学科带动起来。为了方便支教,城阳区还专门安排了班车,让城区与偏远学校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顺畅。

“实验二中现在有12名教师在外支教,还有一名教师在山东巨野支教,而全区共有10多名教师在巨野支教。”黄校长说。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样的政策”

据去年均衡教育差异系数统计显示,城阳区的中小学均衡教育排在全青岛市第一位。成绩背后,均衡教育不仅体现在城区与偏远地区、学校与学校、班级与班级之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均衡,更体现在入学机会的均等上,尤其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言。

城阳区现有5万多名中小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占到了21000多人。据万德靖透露,原本城阳区起始年级学生人数基本在6000人左右,最高的时候也不过6500多人,但是从2012年开始,学生人数突然增加到了7200多人,2013年达到9001人,中小学生人数进入井喷状态。

“目前,城阳区有小学47所,初中12所,普高3所,职高2所,虽然每个街道都有新学校开工建设,但都是建好一所学校就满一所。”万德靖说,“城阳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比例已经达到T42%,并且年级越低,比例越高,小学一年级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在这么庞大的外来人口面前,建学校的速度与入学需求成了一对矛盾体。”

为促进入学机会的均等化,城阳区招生依照“按条件、分批次、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如果就近的学校满足不了入学需求,就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合理分流。并且针对不同情况,按照条件分批次逐步满足学生的入学需求。

家庭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和城阳区居民子女一样的补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每年补助比例不低于5%),享受补助的学生,不仅教材费全免,而且每年的校服费、班车费也全部免除。

区里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补贴。2011年是800多万元,2012年900多万元,2013年达到上千万元。同时,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学补贴奖励办法,学校每接收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区里给初中学校每人每年拨1000元,小学每人每年600元。

第5篇:阳光教育范文

关键词 综合评价奖励机制 学生 体现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

Education Should Make the "Sunshine" Sprinkle to Each Student

LU Yafei

(Linhai Tangli Middle School, Linhai, Zhejiang 317000)

AbstractModern education should be for all, so that each student can fly their own hope when receive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ir value. And this value reflects a large extent depends on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ors to students and reward, curr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revalence of incentive mechanism does not rea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tudent.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elaborated a number of ideas on the current assessment of incentive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centives; student; reflect the value of life

当前,初中学校使用的学生评价奖励机制普遍存在问题,它只是把“阳光”洒向少数的学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潜在的特长和优点变为现实,使他们人人都成功,这是我们办教育的愿望。综观现行的各校学生评价奖励机制有以下几点需要商榷。

(1)现行的评价奖励机制项目设置的形式过于单一、模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多学校依然是沿袭几十年前制定的学生评价奖励机制,即根据学生一学期的表现评出“优秀三好学生”“达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突出进步分子”等,这种奖励是激励过好几代学生,然而对照今天的中学教育教学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有太多的不合时宜之处,对照这些荣誉的获得标准,很多学生找不到能和自己对应的位置。虽然现今很多学校都在实行过程性的量化考核,根据班规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加减分,这种形式有短期的约束或激励作用,但从长期教育的效果来看,该评价无法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一部分学生会漠视它。

(2)现行的评价奖励机制激励对象的范围过于狭窄,和教育方针相违背。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材,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而现行的奖励机制中的激励项目――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先进、突出进步分子的名额和条件一般都有限制。这种评价奖励机制只能让少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的鼓励,评选应有的激励、示范作用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它无形中在心理上拉大了无缘获奖学生和获得荣誉学生的差距,这种挫折会影响学生自我要求提高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

(3)从目前的教育实际情况看,现行评价奖励机制中的奖励评比过于强调终极评价,缺乏渐进性和延伸性,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学生的评选每次都是到学期结束,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全班同学总结自己一学期在思想、学习、文体、工作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召开班干部会议、班会民主评议产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各项积极分子及突出进步分子,虽说这一评选是经过一定的程序,但这也只是对学生一学期表现的总结评定,这种奖励机制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所能起的更大作用,期末先进评比是有一定的激励和鞭策的功能,但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一学期总结一次,激励一次,触动一次却显得时间太长导致教育激励的效果不佳。

总之,当前各校普遍实行的是期末终结性的、评语式的、模糊的、描述性评价,对学生加强平时思想道德修养的激励作用不大,很难调动学生平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积极性,与当前发展学生个性、教育人性化等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实现德育全过程管理,把突出形成性评价落到实处,早在2003年团中央就曾发文《关于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希望学校能以《中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为载体,开展学生过程奖励和学分制评价的尝试,这一开放式的评价奖励办法应该说更适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各方面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使用校本化的《中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其产生的激励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成长。

①校本《中学生素质评价手册》的内容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例如,该手册的封面可用学校校门的照片,封底用学校的学风、校训,以及象征学校如朝阳般富有生机并蓬勃发展的抽象标记,使学生能牢记并领会这种精神。(下转第200页) (上接第167页)

手册内部的内容可包括:我的小档案;认识我自己;我的家庭;学科篇、特长篇;德育操行评定;回顾我的成长历程;成长留言;给同学的一封信;假期在家操行评定等栏目。其中“认识我自己”栏目的内容,可从生理和心理品质方面了解学生并让学生认识自我。“我的家庭”栏目中设计有全家福、家庭成员的出生年月、我最佩服的、最爱的、最尊敬的家庭成员等内容,让学生能了解更多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尤其是知晓长辈的生日,有助于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②校本《中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能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荣誉教育,激发他们高远的追求。该手册可以“本”为单位,一本手册使用时间为一学期,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特点,每学期有针对性的变换相应栏目,在每学期开学初就发给每一位同学,每学期相应假期结束后交还班主任备案。其中“认识我自己”栏目主要是让学生在学期初就认真审视自我,确定本学期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回顾我的成长历程”旨在学期结束后,学生及时对自己一学期的表现作出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再一次认识自我,为下一个目标的确定打下基础。

③校本《中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了解学生。该手册可以较为具体地反映学生在学校、在家里、在社区中的综合表现,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教育下成长,造就出一个个和谐发展的学生。

(2)结合《中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使用的学分评价制度,能满足学生渴望被肯定、被赏识的心理需求,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光亮。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都是具有自己智力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可造之才,因此奖励学分上不封顶,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拿学分。学校统一设置各类“星”,各种“星”都有具体的评选标准,学生不论学习成绩好坏,不论是否全面发展,只要觉得自己身上有优点,就可以随时自主选择申报,根据学分多少既可独得“一星”,也能包揽“群星”,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又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第6篇:阳光教育范文

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一代新人,是一个国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阳光体育运动能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和自身能力发展的需求,以培养每个学生成为更健康、乐观、主动、自信、团结、协作的和谐个体为宗旨,对塑造学生健康个性心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凸显了对儿童生命主体的尊重、热爱和对其生命成长的积极关照和引导,阳光体育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像阳光一样澄明心智。

二、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每天的书本学习是枯燥的,但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是对紧张的室内文化课学习的一种调剂,还能满足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正确身体姿势的感知和对美的感知。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下,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生活增光添彩,让孩子们的脸上写满笑容,让校园里处处充满着活力!这些新颖有趣的活动不仅是力的凸显,也是对美的表达和心与心的交流,更是孩子们在今后生活中积累的一大笔宝贵的财富。孩子们由衷地说:大课间的时候,老师、同学一起抖空竹、踢毽子、做游戏……同学间的关系是那么的亲密,老师间的关系是那么的融洽,我们喜欢这种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喜欢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孩子们的课本学习与阳光体育在相得益彰中变得丰富多彩、快乐有趣起来。

三、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

阳光体育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学生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课,也是来学习如何生活的。全身心的大课间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汗淋漓之后的畅快,体会到运动的乐趣,继而爱上运动,是学生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因此,终身体育意识就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对于可塑性极强、正在茁壮成长的小学生,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引导尤为重要。体育教师的正确示范,优秀学生的展示,都能让学生产生运动的欲望,进而体验不一样的运动项目,畅游在体育世界的海洋里。对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要及时地表扬,会让他们更优秀,更喜欢运动,容易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让“每天锻炼一小时”有了保障,再加上科学锻炼的方法使学生体育素质得到提高,更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位家长在QQ日志上写道:“因为孩子每天都参加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孩子渐渐形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既充实了课余生活,又提高了身体素质,孩子回家也喜欢和我交流了,孩子特别快乐,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陪孩子一起锻炼。”

四、加速教师专业成长,开发了学校精品课程

阳光体育促使教师认真学习和理解阳光体育与小学教育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完善,并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欲望,实现他们自身的创造价值和人生价值,加速了学校教师优秀群体的形成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滴水无声胜有声。在学校教育中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学校以“快乐、主动、健康、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全校教师积极投入,把学校的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阳光体育工作中,相继创设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适合学生参与的校园韵律操、古诗词手语操、放松操、扇舞(老师的目光)和数项小型班级体育项目(竹竿舞、花样跳绳、呼啦圈、篮球)等学校课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教育的综合功能和自己的教育才华。

五、形成了阳光校园文化氛围

第7篇:阳光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阳光教育;阳光教师;心理素质

一、高职院校“阳光教师”概念的提出

2003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针对中国教育中存在的“灰色现象”,首次提出“阳光教育”的概念。他认为,“阳光教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2004年以后,湖北省的部分中小学参与了“新阳光教育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研究“阳光教育”的理论时,发现该理论不仅能指导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同样具有指导价值,于是在同年7月成立了课题组,对高职院校“阳光教育”的目标、内涵、实施办法及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要实现高职院校“阳光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也叫“阳光学子”),必须要依靠高素质的“阳光教师”来施行“阳光管理”,至此,“阳光教师”的概念首次被应用到高职院校。

在界定“阳光教师”的内涵时,课题组根据阳光的光明、温暖、多彩、和谐、均匀等特质,提出高职院校“阳光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特质:①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意识;②具有质朴、纯真的人性;③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健硕的体质;④具有活力四射的激情;⑤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⑥具有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⑦具有包容他人、接纳自己的胸怀;⑧具有为学生探路、引路的精神;⑨具有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能量;⑩具有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情怀。为区别于普通教师,课题组将高职院校“阳光教师”定义为具有坚定信仰、崇高师德、健康身心和质朴人性,对教书育人工作充满激情并得到广大学生高度认可的在职教师。

二、高职院校“阳光教师”的心理素质内涵

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其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觉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品质。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阳光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即要具备高水平的智能素质(学业智能素质、学术研究智能素质、创造智能素质)、明晰的职业角色意识(职业动机、职业效能感、职业价值感、职业道德感、职业理想与追求)和社会心理素质(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调控能力),另外还必须具备如下十点特质:

1.具有积极、“阳光”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心情。它像染色剂一样,会使人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事件,使所遇到的各种事件都具有当时心境的性质。心境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几个小时,长的可到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积极乐观的心境能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益于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人活动的效率,使人变得消沉,有损于健康。“阳光教师”有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心境,但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将消极的心境迅速地转化为积极的心境,因此“阳光教师”总能够让积极的心境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会用这种积极的心境去处理各类事件、去感染所教育的学生。

2.富有战胜困难的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激情往往是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激情是一种情绪的催化剂,在激情状态下,“阳光教师”能完成平常完成不了的任务,发挥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阳光教师”面对挑战,可能会产生一时的挫败感,但一旦激发出激情,便能勇往直前。处于激情状态的“阳光教师”更加纯真、质朴而富有魅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勃勃生机。

3.具有坚强的意志。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阳光教师”一旦确定下自己的工作和奋斗目标,便会充分利用各种能够利用的有利因素,排除各种困难和险阻,用实际行动去兑现自己的诺言。

4.具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心理动力系统中最基础的心理成分,是个性积极性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人类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个人与社会需要两大类型,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层次。从个体主观出发的需要为个人需要,它包含两个层次,即第一层次的生理或生物性需要,第二层次的心理性需要(包括心理安定、精神愉快、心理健康和美的享受);从群体和社会客体出发的需要为社会需要,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群众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动力。“阳光教师”不回避生理需要,对第二层次的需要也显得非常迫切,但对第三层次的需要即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如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真理等)表现最为强烈。

5.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当需要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就引起动机。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是社会性动机的一种,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它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奋进,在成功的道路上拼搏。“阳光教师”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因此,他们在学习工作上都很积极,能够控制、约束自己,不受社会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

6.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兴趣。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需要,形成向往的动机,才会对这些事物产生兴趣。兴趣常常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阳光教师”喜欢创新,反对陈腐和保守,兴趣广泛,题材多样,尤其对学生工作情有独钟,能够将琐碎而繁杂的学生工作与个人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相联系,具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

7.具有健康的人格。人格或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心理行为差异性、个体化的核心因素和标志。“阳光教师”的人格健康,一般具有外倾型的优良性格,他们的心理活动常常指向外部世界,对外界事物非常关心和密切注意,开朗活泼,情感外露,善于交际,办事果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

8.具有自我扩展能力和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阳光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的面非常广阔,有许多朋友,能够很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与他人关系密切,无占有感和妒忌心,有同情心、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念和信息上的差别性。

9.具有安全感、认同感和现实感。“阳光教师”能忍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看待事物时,注重事物的实际情况而非自己的希望。

10.具有较高程度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具有主观性,人们可以依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评价幸福。因此,幸福感是对自己生活的认可和满意度。“阳光教师”具有较高程度的幸福感,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低、对突然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较强、有较高的心理活动耐受力、具备很强的心理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无职业倦怠感。

三、高职院校“阳光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1.建立健全各级组织领导机构,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行政保障和经费保障

(1)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

(2)建立系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及时向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反映教师的心理需求,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心理危机的初步干预和跟踪服务。

2.合理设置各类工作执行机构,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设备保障与技术保障

(1)设置心理健康宣教科。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一个人超越平凡和平庸的生话,使人更有活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能提高一个人生活的质量、提升人生的价值。宣教科可以利用各类资源,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及大型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全校举办教师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月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设置心理健康普查科。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状况普查,筛选需要立即进行心理帮助的教师和需要给予积极关注的教师,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将高危个体纳入《教师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同时,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反馈调查数据,提供心理干预建议。

(3)设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可以考虑将校外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引进学校,以此弥补学校硬件与软件资源的不足。

(4)设置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对全体教师进行生命教育、危机应对教育;对《教师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中的成员逐一做好危机的预防和转化工作;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可调控的引发教师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应协调相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持续的不良刺激。

3.培养高职院校教师有效驾驭心理压力的能力

首先,在应对压力之前,高职院校教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同时,还应了解压力反应的机理,以更好地觉察压力所引起的身心变化。然后,还要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作积极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形成对情境的理智反应,从而避免单纯依靠自己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对压力情境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对。

其次,高职院校教师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当教师遇到心理压力时,他能够从这种社会支持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感受到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尊重、照顾和爱护自己。

4.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1)学会控制情境。不能控制情境,就会产生情绪问题。

(2)运用积极认知。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策略,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容易使人增强信心和情绪饱满。

(3)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控。虽然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例如,参加文体活动;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听音乐;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找个朋友尽情地倾诉;散散步,做做深呼吸;计划一次远行等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个体的反应机制。

5.丰富高职院校教师的业余生活,扩大高职院校教师的人际交往

一名高职院校教师如果能够培养和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业余生活充实和丰富,他就能在寂寞、孤独、烦闷、抑郁时,及时获得解脱和调整,使紧张的生活得到调剂,消除疲劳,解除苦闷,松驰情绪,焕发精神,陶冶情操。

作为社会成员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大大增强生话、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

6.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增强其社会自豪感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自身多种多样的需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物质需求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仍是第一位的需求,不能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应当甘为人梯”、“教师是红烛”等充满光环色彩的宣传口号下,错误地忽略这一群体的普遍而基本的需求,从而一味脱离实际地强调教师要“奉献、奉献、再奉献”。高职院校应该从满足人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出发,高度重视不同教师的多层次需求。

7.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考评机制

管理心理学理论认为,考评是一种重要的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手段,只有制定一套相对公平的、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长期坚持严格执行,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改善现有的不合理制度,尊重不同教师的个性特征,发挥他们的专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样才可能造就一支充满生机、活力与创造力的“阳光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邹伦海.教育大变革――全体全面全程的阳光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 林德发.论高校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J].天津商学院学报[J],2005,25(6):50-53.

第8篇:阳光教育范文

关键词:阳光教育论 体育教育 教学思想 教学理念

一、“阳光教育论”的理论概述

“阳光教育论”是在近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阳光教育论”围绕着新课改的基本思想建立,针对传统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符、教学形式方法过于陈旧、师生关系不融洽等种种问题与弊端,展开重点的关注与深刻的反思。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作为指导,本着“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不断的激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要理解学生的困难,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用阳光一般的爱和关怀来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性格更加活泼。“阳光教育论”的理论基础在于对学生的鼓励与赏识,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改善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大力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建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保证“阳光教育论”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为“阳光教育论”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大对学生智商、情商、思想道德、个人修养等各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方面的人才。

二、从“阳光教育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学校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体育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处在青春成长期的中小学生的身心不断的成熟,身体健康成长,由于处在青春成长期的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所以,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方法有很多。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符合这个阶段学生自身的需要,符合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注意对他们的内心进行了解,才能保证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个性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然而,在我国的教育体制现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探讨,具体如下:首先,我国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我国中小学在具体的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影响导,许多中小学的教师还没有完全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思想上存在这一定程度的落后。其次,我国中小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中小学生的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体育教育。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加充分的学习时间而私自占用体育课与活动课来增加学生的文化课课时,部分家长担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下降,不允许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的中小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达标,体育基础差。最后,教育方法不合适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也存在着过于追求成绩,而忽略了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并非要培养出运动员,而是要加强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体育锻炼,增强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内容不系统,没有课堂教材作为理论基础来指导学生们学习中小学的体育课,使得学生对体育课上涉及内容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而且我国在专业体育教师的岗位上,人数十分缺少,这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阳光教育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阳光教育论”的要求中,“健康第一”永远都是排到首位的,所以,中小学体育也必须围绕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认真的反思,重新的认识和调整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建立劳逸结合的学习环境。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劳逸结合,要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放在教育目标中最主要的位置,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不同于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学,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重要是为了增进学生身心将抗的发展,本着“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而不是为了培养运动员。第二,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阳光教育论”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来开展的,所以,在“阳光教育论”的大背景下,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度的保护,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来对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使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自主进行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第三,施行全面教育的基本方针。作为新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求,施行全面教育不仅是在中小学教学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的教育界领域也掀起了一股开展全面性教学的风潮,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

四、结语

“阳光教育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树立的指导思想并指明了方向。通过对“阳光教育论”在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使“阳光教育论”更好的对我国中小学体育的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这不仅是中小学的学生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当今时代,并不缺乏知识能力超强的天才,而是缺乏全方位的人才,而“阳光教育论”强调的德、智、体、美、合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理念,必将在未来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徐学慧.阳光体育研究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

[2]杜子阳,柯勇,余怡菁.阳光教育理论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

[3]倪军.“阳光教育”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0,(18).

[4]卢聚贤.“阳光教育论”指导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2010,(03).

第9篇:阳光教育范文

一、巧借他山之石,善取文明之经

为了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为社会负责,展现新时期学生的良好形象和品德,我校决心拓展教育路径,创新德育手段。2011年秋季,涂怀清校长率各板块骨干教师一行六人到重庆巴蜀小学访学整整一个星期。在访学过程中,涂校长对巴蜀小学推行的巴蜀七礼(即问好礼、集会礼、课间礼、两操礼、用餐礼、课堂礼、放学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赞不绝口。通过参观学习,大家认识到,文明教育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只有我们用心去做,孩子的文明素质就会不断提升。

二、注重因势利导,强化载体推进

德育教育需循序渐进,方能卓有成效,我们围绕巴蜀参观学习情况,结合实际,注重“五个结合”。

一是与“六城同创”相结合。全方位开展思想引导,把德育工作与 “六城同创”有机结合,成立相关领导小组,重点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普及推广,督察不足,营造学校文明氛围,掀起学习。

二是与选班试行相结合。为了保证活动卓有成效,我们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结合各班的特点,先确定4年级(3)班为试点单位,借鉴巴蜀教育模式,上示范课。通过一个时期的试点、推广,然后在全校推开。

三是与氛围营造相结合。将为什么做、如何做和做什么印制宣传单5千余份,发放到学生手中,保证人手一册,同时,学校通过召开会议、开展座谈、分年级比赛等办法,让学生熟悉“阳光七礼”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四是与督促推进相结合。在推行过程中,我们坚持采用地毯式、全覆盖的办法,要求全员参与,把文明礼仪与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保证创建的常态化。同时,我们对各班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设立奖项,明确格次,并开展常规考评,成立督察组,由班级值日生三名、学校值周学生十名、值周保安八名以及政教督查等组成。每周督查不得少于两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走形式、不做过场。

五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有效实施阳光标贴教育活动,学校成立了阳光标贴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大队部负责派发“阳光标贴”,汇总学生及班级获奖数,期末班级考评加分,由政教处负责审查“阳光标贴”发放是否合格,并填写“阳光标贴”登记表。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有值得学习的突出表现,均发给“阳光标贴”一枚,对学生的该行为给予肯定、表扬。学生于当天到保卫科领取“阳光标贴”登记表,向保安叙述清楚获奖时间、事件、地点、授奖教职工姓名及工作岗位。同时,学生将保卫科填发的“阳光标贴”登记表带回家,并向家长叙述获奖经过,家长考评该行为的推广价值并签字,然后由学生带回交班主任,在全班给予表扬,并将“阳光标贴”登记表交大队部。大队部每周五选取获得“阳光标贴”并有代表性事件的学生做来周的升旗手,这样一来,使广大学生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创先争优蔚然成风。

三、巩固运行成果,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