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有关时间的名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时间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时间的名言

第1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业精于勤,荒于嬉。

目标倒推,成果逆览;目标倒推是指设定一个时间节点,在那个节点如月末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为确保此状态的最终实现,那么在月中、在此时此刻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底线;目标倒推在想象中以思维的方式呈现。而成果逆览更进一步,是以事实如此的模式,按照目标标倒推的时间线将成果,在现实中一一展现。之所以说逆览,是因心中想着大成果,眼前实现着小成果;心灵中的图景与现实中的实景不断交融,最终达成。

第2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1.考试依旧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和重要依据

虽然教育评价体系已经在改革和完善,但是考试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必将长期存在。而考试评价的媒体和依托就是试卷,要使考试评价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命题这项工作,在确保命题科学性的基础上,提高命题质量。

2.高中数学教师的命题现状

为了了解高中数学教师的命题现状,我校教师组织了一次我市高中数学教师命题现状的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高中数学老师年龄层分布较广,教龄跨度大,有从教不到三年的青年教师,也有从教多年的学校骨干和元老级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教师独立承担过学校级别的命题工作;只有3.5%的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为得到学校的信任而从未承担过命题工作;而只有7%的教师参与过区级以上级别考试的命题工作。另一方面,在命题时,绝大部分教师选择从学校订阅的练习册和试题库中选题拼接而成,而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愿意自己改编课本题,自己尝试根据学生的特点自主命题。而在命题时是否参看《考试大纲》及是否参加过命题培训时,只有5%的老师选择了是。因此,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命制试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新课程背景下,命题如何凸显新课程理念,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如何淡化考试的选拔功能,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以及导向功能,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但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一线教师对命题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新课程关于命题的相关理论学习不够,对各种题型的功能及改编试题的能力不够,所以缺乏自己的创造,这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瓶颈。

3.传统命题存在弊端

新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要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中国要实现从“考试大国”向“评价大国”的转变,命题问题就是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现阶段命题多依教材考教材,测试知识记忆的数量,考试反映的只是一种问与答、考与备考的关系,学生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是完全被动的回答问题的机器,是个完全被动的应试者。

二、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命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1.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命题培训

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并无命题经验,因此对命题工作并不了解,参加命题培训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命题的核心内容和技巧。通过培训可以为命题奠定很好的基础。

2.认真研究高考题

高考真题是经过命题专家认真命制审核后诞生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一方面,通过研究高考题教师可以看出试题的特点;另一方面,积极研究高考题,分析高考题的考查意图和知识点,有助于教师了解命题的布局及难易程度的把握,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指向性。

3.提高设计试题的能力

试题设计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命题工作,对教师的命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它需要命题者对教学内容、考试要求和设计技法非常娴熟。

4.提高改编试题的能力

从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试题取材于课本,考查对课本中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与灵活地应用。例如:辽宁理科8题、13题、14题和文科15题;安徽理科的9、17、18、19题;江苏17题;辽宁8题、13题、14题等,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影子。这也意味着很多好题都来源于改编。

5.提高创造试题的能力

创造试题对教师命题要求很高,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的基本功,对新课改有深入的理解和对教材的领悟,及对学情的深入了解。

三、提升命题能力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通过命题的体验、锻炼及培训,可以提升教师对试题的数据、条件背景、待求结论的调整能力,能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从而能构建好的试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做题欲望。

第3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模型建构法;自主探究;互助学习;技巧

《考纲》对于学生的要求使能够具有获取并解读信息,从题目文字的表达中快速、准确地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的能力;能够调动和运用知识,从自己的资源库中搜索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并且能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根据这些要求学生要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汇总,提炼整合,在实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一、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政治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提高实践能力。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系统知识框架。在自主探究中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整理,自主地对引入材料进行情境的建构,理解其中蕴含的信息,分析信息、解读信息、通过自己的概括、归纳和演绎来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可以准确完整地理解信息。学生要通过调动和运用知识使自己能够更快地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经过分析、判断、推理解决问题,建构自己大脑中的知识框架,实现系统、全面地了解知识。

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公民与政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理顺一条主线: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把握两个主体:公民和政府,明确公民如何参与政治,政府如何履行职责;明确三个原则:公民参与政治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了解四个途径:公民参与政治的主要途径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握五项职能: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好五项职能。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大脑中会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架构,形成系统的认识,应用时轻松选择。在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和理论时,学生会提高自己的思维速度与品质,从知识储备中查找,甄选出以存储的知识,将它重现和再认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

二、互助学习分析,了解高考方向

合作学习中学生会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等应对到自己的对话中,在沟通和交流中解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并且对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达到轻松掌握的程度,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合作中学生涉及的范围越广越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库,帮助学生积累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地运用和调用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会逐步形成,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高考的考向和考点,掌握本质性的知识。

例如谈到建设“一带一路”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运用所学习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关的政治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明确“一带一路”所蕴含的政治理论知识。合作会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有计划性、创造性、超前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理顺问题的层次,组织答案的用语,准确合理地进行表达,实现对于问题的全面了解。在交流和沟通中学生会透过现象认识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理解。通过这种交流学生能够综合利用知识使知识体系本身得到充实和扩展,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全面认识。

三、剖析题型解法,感悟通性通法

通过对于高三政治复习,学生在做题中要不断地总结规律和方法,找到其中蕴含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效果。通过对于高考选择题题型的分析,学生要认识到在选择题中常考的题型就是经济生活计算类、经济生活图表类、漫画类、引文类、组合类、原因类这几大类,学生在解题中要总结一般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其中的通性通法,从而达到在解题中可以运筹帷幄,游刃有余。

例如引文类题型,其中的知识需要学生能够透过现象认识语言的本质和规律,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比较要能够解释这些政治原理,不仅局限在一个角度去思考,要进行发散思维,从多视角去充实和扩展,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一你问一般都富含一定的整整原理和规律,学生要通过挖掘的方式来深入探究其中的规律,展现出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驾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进行表达时,学生要考虑引文与政治原理之间的逻辑性,准确地找到答题要点,使只是得到充实和拓展,正确地调动自己已知的知识,着眼与隐含在引文字里行间的规律。学生更要善于在英文中发现问题,提出之间的理解和认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避免孤立地,静止地观察和分析问题。通过学生对于政治规律的梳理和探究,学生会用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知识来分析英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形成系统化的理解,掌握解题技巧。

学生在解题中要注意解答名言引文类选择题,首先必须理解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的含义,若对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的意义都搞不清楚,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则无从谈起,而一些古代、外国的名人名言本身晦涩难懂,则更增加了解答此类试题的难度,它要求学生具有比较高的语言鉴赏能力和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需要仔细品读名言引文,准确全面获取名言引文中的有效信息。要将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通读全文,把握名言引文的时代背景和语境,又要抓住关键词,把握名言引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这是极大名言引文类选择题的前提。再次,学生需要运用政治学科思维,对引文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要根据设问要求,对引文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方面的解读,找出名言引文体现的观点,这是解答名言引文来选择题的关键。最后学生要链接题干和题肢,选出正确答案。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把题干和题肢放在一起进行思考,排除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和说法绝对化的题肢,选择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

四、分类划分试题,突破得分瓶颈

非选择题才是能够实现学生得分突破的要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在大脑中建构知识试题类别,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概括,全面地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中学生应该看到常见的非选择题考查类别有图表类、原因类、措施类、评析类、意义类、体现类、启示类等等。对于每一种不同类别学生也需要掌握解题策略和分析方法,明确解题思路,可以在解题中有的放矢,从而实现在解题中的得心应手。

例如措施类试题通常是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或时间来进行试题的现实,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进行思路和探究。学生了解了这些现象后就会进行发散思维,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需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概括,归纳总结出需要的要点信息,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探究中学生要对现象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和措施。学生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答题模式的框架,遇到这类试题就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解答,明确方法,了解解题策略,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试题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此题属于观点引申类材料题,答题一审中学生需要审读设问,明确答题的范围。二看是看材料,明确关键信息,本题中的主要依据就是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这一主题,进行引申分析。三链接是连接材料、设问与教材知识。空气质量的提高需要学生从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到企业时学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发展方式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就个人而言,学生需要考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总之,在建构式学习模式中,学生不仅要使政治知识点能够建构出一个清晰地框架和体系,更好对常考的试题类型进行分析和探究,建构出试题的模型和答题模式,掌握解题技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系统规划知识,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与素养,轻松地应对各种形式的题型的变化,提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管小娟.略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09期

第4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一、明确预习任务

作为一个长期任教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我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求非常严格。为了更好的完成预习任务,我把班级里的同学分成12个学习小组,前后两张位桌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让一个成绩较好、自觉性强的孩子担任小组长。学习任务的检查督促,就由小组长完成。在新学期的开始,我就明确规定,课前预习要做到七件事:(1)1+1+3新课文里的生字,每个字写一个,加一个拼音,再组三个词;(2)文中的美词佳句找一找,画一画,再抄写1遍;(3)读课文3遍;(4)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并摘录;(5)画出课文的自然段,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文中的词句用三两句话概括即可);(6)初读课文后,你有何疑惑?请写下来,也可以在有疑问处作上不同的标记“”、“?”都可以。(7)你想到了那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言警句、成语或诗句、人物?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记住,我让他们抄写在语文书的封面内页上,每次预习拿出来对照完成,免得有些学生会找借口说忘记了。

二、保证预习质量

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1.字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虽然由字词转入句篇,但是我认为字词的教学仍然是重点之一。学生在预习生字时,我让他们边写边留心观察:怎么记住这个字?与学过的哪个字相近,区别是什么?什么地方容易写错,应该注意些什么?它在字典中有几种读音,几个意思?文中应该选择哪一钟?它的音序、音节、部首分别是什么?美词佳句既要会读,更要理解它们的意思。查字典、查资料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2.课文阅读与理解

阅读的作业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就是没有作业,为了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这项作业我让学生在学校完成,由学习小组长监督,四人同时阅读,这样既带动了不想读、不会读的学生,也达到了阅读课文的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更好的完成5、6、7三项作业。“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预习时要让学生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的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_”,并在字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3.课外延伸

摘录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言警句、成语或诗句、人物这一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完成,难度较大。刚开始学生可能还不太适应,但是几篇课文训练下来,他们就有了头绪,就会学着自己去找寻。

三、检查预习效果

第5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得有个心理学家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对实践活动关注,活动,实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语文教材中其实有很多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由课文内容产生很多问题,但有的问题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信息技术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精神集中愉悦并存的境界。

如《林海》一课,描绘的是大兴安岭的独特景色,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笔者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老舍一同到“林海”,欣赏那里的岭、林、花。随着画面的出现,配合语音朗读,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感受到岭的温柔多情,林的安谧精美,花的适当点缀,时而赞叹,时而陶醉,当画面出现利用红豆制造甜美的酒时,很多学生兴奋的问:“老师,咱们这里有这种酒吗?”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那北方的原始森林,使他们看到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色,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我在教学《花的比较》这一课时,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扩充,开展了《我是小小花卉家》的语文活动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安排的活动有描花词语竞赛,有关于花的诗词的收集、理解和朗诵,有花卉知识的竞赛,有插花的表演,有插花造型的介绍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有关于花的诗词的收集、理解和朗诵,学生为了交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搜集,到图书馆、书店,上互联网查阅、搜索,向亲戚朋友请教。这样的活动,就是一次自主读书的比赛,促进了课外阅读,培养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从中也进行了阅读实践和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促进了语文教学。

三、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激励学生创新实践

动手又动脑,可以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明显特点。小学生天真活泼,他们乐于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又勤于动脑,因此有目的地让学生开展“办手抄报”“制作名片”“诗朗诵”“演讲”“故事会”“演出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有利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要求学生搜集鲁迅先生富有哲理的名言,为了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笔者上了一节“制作名人名言卡”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准备好硬卡纸、彩笔和装饰丝线等物;课上教给学生制作“名人名言卡”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制作,要求图文并茂,独具匠心;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里展示。学生兴趣盎然,对鲁迅先生的名言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在听、说、读、写、画的语文实践中,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切实实现了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

四、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习的空间,激活创新思维

语文包罗万象,翻开语文书,就如同走进生活的 “万花筒”。阅读语文,会发现语文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有的知识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真正让学生掌握的,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恰好包括学生与自然、社会的问题等。它的主题的设计和实践体现了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因此,语文和综合实践的整合必须拓展空间,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笔者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空间去学语文、用语文,接受活生生的实际教育。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态度,从而为学生创新、实践、信息、运用等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第6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一、确立班魂

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着一股能让每个成员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克难奋进的力量,它就是班级的信仰、追求,或者说是班级的灵魂——班魂。确立班魂的步骤如下:

(一)选定班名。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备选的人物或事物以及有关他们的资料,比如:革命先烈、古今文人、文体明星、感动中国人物,植物(兰花、腊梅等),动物,可以是电视中大家熟悉的角色。如低年级孩子喜欢以动画片中的某一代表人物作班名(喜羊羊、黑猫警长),中高年级则可以选择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班名(远航班、阳光书苑)。

(二)制定班训、班规、班级口号、班徽、班歌。根据本班特点,动员全班同学一起设计,确立班训、班规、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班训要求精炼,短小,能反应新时期的办学思想。班规结合班级自身特点,体现出班级特色。班级口号应积极向上,新颖,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班徽则结合班名,选择或者自行设计,能体现班魂。班歌可围绕班名,选择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也可自创歌词,进行改编。

除了这些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加上班级全家福,教师寄语等等。

二、以学生成长为根本,创建温馨的班级文化环境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优美的班级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因此,教室的布置,要根据学生特点,使其温馨舒适,又令人立志奋发。

(一)名言引领。实践证明,名言、格言、警句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人格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取向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方式:1、在教室四面墙上张贴格言、警句、名言字画,供每日自省。2、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以“每月赠言”形式出现在同学们面前。3、利用黑板的“边角余料”地方,由学生自行设计,抄录“每日格言”、“人生珍言”、“名人言”。4、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或者小组的实际,选择好用于自勉自制、自主发展的名言、格言作为座右铭。

(二)建一个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图书角。利用教室的一角建立一个迷你型图书室,营建一种文化气息,发挥教室的文化功能。要让学生能自觉而有效的进行阅读,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是行动的源头。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1)以讲诱趣。课余时间,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给他们讲《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让娓娓的话语带他们进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2)以境诱趣。把学生带进图书馆、阅览室参观,任他们随意翻看,让他们感受课外书的吸引力,感染书迷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感受那浓浓的读书氛围,从而激发阅读愿望。(3)以奖激趣。在班级中开辟小图书角,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借阅书报,并定期对借阅记录进行检查,对借阅次数多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加强指导——保持兴趣。已被激发的兴趣要长久保持并最终转化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并“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3、展示成果——巩固兴趣。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因此还要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可采用故事赛、朗诵赛、知识赛、在班级中定期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举行相声、小品、童话表演或成语接龙等。

(三)设一个以“xx,我想对您说”为话题的心语园。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他们的心灵更需要老师来哺育。一片绿油的草地,那一朵朵小花就是每一个学生;蓝茵茵的夜空,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就是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心语园地,让学生互相倾诉成长的烦恼,让老师分享学生成长的烦恼与快乐。在黑板上角挂一本心语册,不仅能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且能发挥教室的情感功能。

(四)立一个以“班级风采”为舞台的展艺台。设立一个才艺展示场地,展示的内容没有划一的标准、苛刻的要求,人人能行。利用这个阵地,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专栏,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手段。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书画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时而是学生自制的剪纸,时而是学生的小创作等等。

第7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1、除去恶意,我想我们之所以会遭受侮辱,是因为我们能力欠佳,这种能力可能和做人有关,也可能与做事有关,总之不构成他人的尊重。

2、成功的人只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作所为的平凡的人。

3、侮辱是一种动力。

4、没有想好最后一步,就永远不要迈出第一步。

5、相信不如人愿的事屡屡发生,好事终将占得上风。

6、即使输了,唯一该去做的就是光明磊落的去输。

7、让每一个念头都服从于利益动机。

8、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9、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因此成为什么。

10、我不迎接竞争,我摧毁竞争者。

11、在我眼里金钱像粪便一样,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要是把它藏起来,它就会变得臭不可闻。

12、借钱是为了创造好运。

13、要求我以诚相待的人,是想在我这里捞到好处。

14、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

15、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

16、我不喜欢取得一时的胜利,我要的是持续不断的胜利,只有这样我才能变成强者。

17、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我唯一的信念就是相信自己。

18、享有特权而毫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19、不论是要赢得财富,还是要赢得人生,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的不是输了我会怎么样,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应该做什么。

20、越是认为自己行,你就会变得越高明。

21、你利用机会,就是在剥夺别人的机会,保证自己。

22、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23、永远不能让自己的个人偏见妨碍自己的成功。

24、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25、借口是制造失败的根源。

26、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的路。

27、对我来说,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理解了它,那么我以无可争辩的王者身份统治石油工业就不足为奇)

28、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

29、我应该是富翁,我没有权利当穷人。

30、人要有远见,只有长时间的吃苦,才有长时间的收获。

31、往上爬的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32、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

33、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

第8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我想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比赛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我自己”。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由于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因此介绍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外表特征上。于是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向学生“如何介绍自己”提出了要求,“你可以从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等方面来介绍自己,但也要抓住自己最突出的一两方面特点具体说一说,而且要说真话”。

首先我给了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同桌练说或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进行自我介绍。可是在全班进行交流的时候,我让学生举手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开始很少有人愿意举手来讲,于是我就鼓励学生要勇敢发言,敢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经过我的鼓励一个女生勇敢的站了起来,我立即表扬了她,“同学们,你们看咱班女生多勇敢,多厉害啊!”我说着并且竖起了大拇指。女生听了都美滋滋的,紧接着第二个女生又站起来介绍自己了。不过总体来看,学生的积极性还不是太高,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我们进行一场比赛吧,我数5、4、3、2、1,话音一落或者话音还没落,你就可以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最后我们数一数,看男生组和女生组哪一组站起来自我介绍的人数多,哪组就算赢,好吗?”学生听后立刻精神振奋,紧接着学生的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突然间活跃了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站了起来进行自我介绍。当然我也慢慢地加大了比赛的难度,要求他们进行“自我介绍”时,看谁说的内容最多、最具体、最精彩。就这样,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下课铃响时班里每个学生都进行了自我介绍,就连平时最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勇敢的进行了自我介绍。

这节课让我尝到了“甜头”,我看到了比赛的魅力,“比赛之花”可以让课堂勃发生机、绽放光彩。所以我认为多鼓励,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相信学生在这节课中也有很多收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还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敢于挑战的精神。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这样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这节课的收获,我更加大胆的使用比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了证实比赛的动力是巨大的,我还特意安排了这样一节课:

三年级语文教材第13课是《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句子非常富有哲理,都是关于珍惜时间的,课文学完之后,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珍惜时间的句子,我特意安排一节课在黑板上抄了15条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当然我也是想测验一下比赛的动力究竟有多大。于是我就把这十五条名言抄给了两个平行班,不同的是在一班抄完之后,我让学生读读背背,告诉他们二十分钟后进行比赛,看谁背的多。比赛的结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全部会背,而且一字不差,有一大半学生可以熟练的背完百分之九十的内容,只有个别的学生背的相对少些。当然在这二十分钟,每个学生读的都很认真。

而在二班,同样抄完了十五条名言后,我要求学生自由的读读背背,没有告诉他们要比赛,也没说让他们读多长时间。结果二十分钟过去了,我提出进行背诵比赛,有许多学生都很惊讶,有的学生还说:“老师你怎么不早说呢,我刚才没好好读,会背的不多。”但比赛还是照常进行了,结果是在我预料之中,又在我预料之外。我预料到背书情况一定没有一班效果好,可没想到的是,二班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可以全部会背,就连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几个学生也让我很失望,其他学生就更糟糕了。比赛结束之后,我才告诉孩子们这节课是我故意安排的,我又把一班的比赛结果告诉了他们,他们又是大吃一惊,我抓住时机让他们谈谈通过这节课的比赛对自己有什么启发等等,结果学生谈的都不错,有的认识到学习要认真、踏实;有的说要珍惜时间,不能三心二意:有的说有压力才有动力,还有的说比赛可以让他们的学习劲头更大……总之,这节课虽然学生背书情况不太好,但他们也收获了很多道理,我相信孩子们以后会珍惜时间的。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如果第一节课不采取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课堂气氛会毫无生机,学生的学习会很被动,课堂效果也会很差。如果第二节课不采取比赛的方式进行,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两个平行班之间进行,教学效果不会有那样的天壤之别。

第9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从与课题有关的趣味事例出发,引入课题。如,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时,先讲公元前600年前左右,泰勒斯用一根棍棒测出金字塔的故事,引入课题。趣味式“课题引入”注意紧扣课题,力求所占时间少语言精炼,不能喧宾夺主,影响正课内容的进行。

二、实例式“课题引入”

在开课时,用与新授内容有关的实际例子来引入课题,这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解任意三角形”一节时,我们采用这样的“开场白”:你能否不过河测出河的宽度?不上树测出树的高?然后指出,这些问题可以运用“解任意三角形”的数学知识得到解决。用实例式“课题引入”要注意切合学生的理解范围,注意实例与课题内容的一致性。

三、复习式“课题引入”

以复习与新授课有关的已知数学知识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这是数学引入中常见的方法。复习旧知识,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借以铺路、搭桥,引入新内容,以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轻巧登上又一知识台阶。例如,我们指出“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形”给出了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那么,任意三角形中是否也有类似关系呢?这就是我们将学习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复习式“课题引入”使学习不满足于已有知识,把拓广知识、学习新知识变成他们急切的要求课堂学习气氛当然十分浓厚了。

四、问题式“课题引入”

通过提出与新课有紧密关联的问题引入课题。问题式引入课题,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思维,并使新授课集中,目标明确,一旦所提问题解决了,新授内容也就开始有所理解了。例如,在讲“三垂线定理”一节时,开始复习平面的垂直与斜线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

(1)平面的垂线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的关系是什么

(2)平面的斜线是不是不可能垂直与这个平面内的一直线呢

(3)该平面内的直线满足什么条件就和斜线垂直呢

利用立几教具演示,即实例式引入“平面内一直线如垂直射影即和斜线垂直”。归纳讲解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及其注意点。

问题式“课题引入”要求提出的问题内容在新授知识中应彼此衔接,有逻辑性,问题要深入浅出,层层展开,串联起来前后呼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问题式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思考中的障碍,帮助他们启迪,突破难关,只要学生有所“发现”都要及时予以鼓励,使学生回味解决问题后的愉快,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推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点题式“课题引入”

教师上课就单刀直入地告诉学生这堂课要讲的内容、重点,使学生做到目的明确,心中有数,思维迅速定向。例如,“三角函数”与前面学过的内容迥然不同,可以开门见山讲述“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符号”、……内容集中,重点突出,便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快引进到重点内容的探索之中。点题式“课题引入”层层清楚,重点突出,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同时也能保持教师讲授知识的主动性、流畅性和贯通性,因而时间上比较节省且新授课堂教学易为教师所控制。

六、设疑式“课题引入”

思维从疑问开始,在教学引入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复习内容,设置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例如,讲“二项式定理”之前教师问:“今天是星期一,再过54882天之后的哪一天是星期一?”学生一定会想:这么大的数,怎么能很快算出它被7除的余数呢?在学生渴求解的同时,教师开讲,学生就会感到如同下了一场及时雨。设疑式“课题引入”使学生欲罢不能,必然寻根问底,要弄个水落石出,探得个究竟。因此,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精神饱满,思维活跃。

七、名人名言式“课题引入”

人们对名人是崇拜的,名人名言浓缩了人类的智慧,闪耀着哲理的光芒。贤者的教诲犹如甘甜的雨露,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对后人有启蒙和引路的作用。数学的起始课,不妨引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话:“宇宙之大,核子之微,火箭之速,日用之繁,无所不用数学”,以及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的名言:“数学是锻炼思维之体操”。以此来昭示数学的用途之广、之大,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学的重视和兴趣。

八、发现式“课题引入”

设计一些试验,指出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归纳结论。例如,讲“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时,我们先让学生(事先已带好工具)用纸剪几个任意三角形,然后把三个角剪下拼在一起,这时他们发现,自己任意剪的几个三角形三内角都拼成了一个平角,再看别人的也一样,全班得出了同一情况,大家发现了“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这个规律。下面的证明也在拼凑中得到启示,学习情绪很高。发现式的“课题引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其作用大体有以下几点:

1、承上启下:以旧知识作为新内容的铺垫和桥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个知识的殿堂。

2、引人入胜:教师新颖别致、妙语如珠的开头语,振奋学生的精神,引发学生的兴趣,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投入到探索新问题之中。